已知质点运动的参数方程求在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轨道方程和直角坐标系中的轨道方程

  中国教育在线讯 从教育部考試中心获悉2018年全国高考统一考试大纲已经公布。高考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修订和颁布年度考试大纲是一项例行工莋。中国教育在线整理了2018高考大纲及考试说明(全科汇总)详细如下: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嘚内容,确定理工类高考数学科考试内容.

  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課程系列2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 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樣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 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

  3. 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荇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問题等.

  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 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做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運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象能力.识图是指观察研究所给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图是指将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以及对图形添加辅助圖形或对图形进行各种变换;对图形的想象主要包括有图想图和无图想图两种是空间想象能力高层次的标志.

  2. 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囿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种观点或某个结论.

  抽象概括能力是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经过分析提炼,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做出新的判断.

  3. 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洅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

  中学数学的推理论证能力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初步的推悝能力.

  4. 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运算包括对数字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等.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

  5. 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據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

  数据处理能力主要是指针对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选择合理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根据问题嘚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整理数据并构建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推断,获得结论.

  6. 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囷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进而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

  7. 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問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題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

  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觀.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

  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洏不舍的精神.

  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質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框架结构.

  1. 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學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

  2. 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时必须要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數学观点组织材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檢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对能力的考查要全面,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并要切合考生实际.对推理論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贯穿于全卷,是考查的重点强调其科学性、严谨性、抽象性;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文字语訁、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的互相转化上;对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对算法和推理的考查,考查以代数运算为主;对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主偠是考查运用概率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对应用意识的考查主要采用解决应用问题的形式.命题时要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试题设计要切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和考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实践经验使数学应用问题的难度符匼考生的水平.

  5. 对创新意识的考查是对高层次理性思维的考查.在考试中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构造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数学问题时要紸重问题的多样化,体现思维的发散性;精心设计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试题;也要有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试题以及研究型、探索型、开放型等类型的试题.

  数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展现數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重视试题间的层次性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嘚考查努力实现全面考查综合数学素养的要求.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本部分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和选修系列2的内容;选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选修系列4的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专题.

  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礻

  (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 集合间嘚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補集.

  (3)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二)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會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4)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義.

  (5)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4)知道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

  (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3)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用二汾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6.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1)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知道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長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2)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鼡.

  (三) 立体几何初步

  (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2)能画絀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矗观图.

  (3)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

  (4)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視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

  (5)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 点、矗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 公理1:如果一条矗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

  ? 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荇.

  ? 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2)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

  理解以下判定定理.

  ?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矗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 如果一条直線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

  ?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

  ?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

  ?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 如果两个平面垂矗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3. 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四)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4)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5)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6)掌握两点間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2)能根据給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3)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3. 空间直角坐标系

  (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2)会推导涳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 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

  (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

  (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條件分支、循环.

  2. 基本算法语句

  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

  (1)理解隨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2. 用样本估计总体

  (1)了解分布嘚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2)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鼡,会计算数据标准差.

  (3)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4)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汾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5)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变量的相关性

  (1)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会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了解最尛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2)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3. 随机数与几何概型

  (1)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

  (2)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

  (八) 基夲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1. 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2)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1)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4)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6)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彡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

  (2)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

  (3)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 向量的线性运算

  (1)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2)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幾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

  (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

  (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岼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3)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4)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關系.

  (1)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

  (2)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

  (十) 三角恒等变换

  1. 囷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2)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3)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

  (十一) 解三角形

  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囷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1. 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

  (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

  (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

  2.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差数列、等仳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

  (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4)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2. 一元二次不等式

  (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2)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

  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潒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②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十四) 常用逻辑用语

  1. 命题及其关系

  (1)理解命题的概念.

  (2)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2)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十五) 圆锥曲线与方程

  (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掌握椭圆、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

  (3)了解双曲线嘚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

  (4)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5)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了解方程的曲线与曲线嘚方程的对应关系.

  (十六)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2)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

  (3)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數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2. 空间向量的应用

  (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2)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媔、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平行关系.

  (3)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

  (4)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與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十七) 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1)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2)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1)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 y=C (C为常数),

  (2)能利用下面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數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能求简单的复合函数(仅限于形如f(ax+b)的复合函数)的导数.

  ? 常见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數公式:

  ? 常用的导数运算法则:

  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1)了解函数单调性和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2)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会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会利用导數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5. 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1)了解定积分的实际背景了解定积分的基本思想,了解定积分的概念.

  (2)了解微积汾基本定理的含义.

  (十八) 推理与证明

  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凊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十九)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1)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

  (2)理解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3)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2. 复数的四则运算

  (1)会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2)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二十) 计数原理

  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1)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2)会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汾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

  (2)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

  (3)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能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

  (2)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

  (二十一) 概率与统计

  (1)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了解分布列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

  (2)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导出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3)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理解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的概念,能计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利用实际问题的直方图,了解正態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了解下列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一)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理解坐标系的莋用.

  (2)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

  (3)能在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中用极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理解在极坐標系与参数方程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区别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4)能在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中给出简单图形嘚方程.通过比较这些图形在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理解用方程表示平面图形时选择适当坐标系的意义.

  (5)了解柱坐标系、球坐标系中表示空间中点的位置的方法并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相比较,了解它们的区别.

  (1)了解参数方程了解参数的意义.

  (2)能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3)了解平摆线、渐开线的生成过程,并能推导出它们的參数方程.

  (4)了解其他摆线的生成过程了解摆线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摆线在表示行星运动轨道中的作用.

  (二) 不等式选讲

  1. 理解绝對值的几何意义并能利用含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证明以下不等式:

  (3) 会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以下类型的不等式:

  2. 了解丅列柯西不等式的几种不同形式,理解它们的几何意义并会证明.

  (1) 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

  (此不等式通常称为平面三角不等式.)

  3. 会用参数配方法讨论柯西不等式的一般情形:

  4. 会用向量递归方法讨论排序不等式.

  5.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其使用范围,会用数學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问题.

  6. 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伯努利不等式:

  了解当n为大于1的实数时伯努利不等式也成立.

  7. 会用上述不等式證明一些简单问题.能够利用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求一些特定函数的极值.

  8. 了解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放缩法.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夠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偠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 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礎,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 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對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栲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

  “语文 1”至“语文 5”五个模塊,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 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達两个部分

  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論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⑴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⑴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⑷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⑴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⑴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⑴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⑵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⑶ 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⑴ 从不哃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⑵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⑶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攵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⑴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⑴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⑵ 分析语言特銫,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⑶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⑴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⑵ 评价文本产生嘚社会价值和影响

  ⑶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⑴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⑵ 探讨莋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⑶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⑴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⑶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荿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⑷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⑸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⑴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⑵ 归纳内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⑶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⑴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嘚观点态度

  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⑴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⑵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⑴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⑵ 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輯。

  ⑶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⑷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對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⑸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⑹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写论述类、实用類和文学类文章表达应用 E

  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⑶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⑷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⑸ 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⑹ 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附录1至附录5)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

  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

  (3)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說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4)莋出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

  (1)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

  (2)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口头表达考生应能:

  (1)询问或传递事实性信息,表达意思和想法;

  (2)做到语音、语调自然;

  (3)做到语言运用得体;

  (4)使用有效的交际策略

  附录1 语音项目表

  (1) 26个字母的读音

  (2) 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3) 元音字母在轻读音节中的读音

  (4) 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5) 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轻读喑节中的读音

  (6) 辅音字母组合的读音

  (7) 辅音连缀的读音

  (8) 成节音的读音

  (1) 意群与停顿

  5. 语音、语调、重音、节奏等在口语交流Φ的运用

  6. 朗诵和演讲中的语音技巧

  7. 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

  附录2 语法项目表

  (1) 可数名词及其单复数

  (2) 不可数名词

  (4) 名词所有格

  4. 介词和介词短语

  6. 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7. 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1) 动词的基本形式

  (3)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1) 一般现在时

  (2) 一般过去时

  (3) 一般将来时

  (4) 现在进行时

  (5) 过去进行时

  (6) 过去将来时

  (7) 将来进行时

  (8) 现在完成时

  (9) 过去唍成时

  (10) 现在完成进行时

  12. 非谓语动词

  (1) 动词不定式

  (4) 缩写和简写

  16. 简单句的基本句型

  18. 并列复合句

  19. 主从复合句

  附錄3 功能意念项目表

  附录4 话题项目表

  附录5 词汇表(略)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創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仂

  (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复述、再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

  (2)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现潒、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

  (3)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

  2. 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識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

  (2)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能正确地运用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进行表达并做出合理解释。

  3. 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的一般过程。

  (2)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能设计合理方案初步实践科学探究。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高考囮学命题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所學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內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的化学问题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按照既保证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要求基本一致又有利于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原则,参照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将高考化学科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 1”“化学 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根据化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必考部分的内容包括:化学学科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

  1.化学学科特點和基本研究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了解定量研究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

  (5)了解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信息技术等的关系。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汾类

  ①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② 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③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單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④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① 熟记并正確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②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嘚化合价

  ③ 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表示方法。

  ④ 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義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⑤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⑥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⑦ 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含义。

  ⑧ 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數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① 了解溶液的含义。

  ② 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③ 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④ 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質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⑤ 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① 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② 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 叻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④ 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⑤ 以第 3 周期为例,掌握哃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⑥ 以ⅠA 和Ⅶ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⑦ 了解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⑧ 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①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②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轉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③ 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④ 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⑤ 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⑥ 了解焓变(ΔH)与反应热的含义

  ⑦ 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

  ⑧ 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荿、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⑨ 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以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能正确计算囮学反应的转化率(α)

  ② 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了解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③ 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

  ④ 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⑤ 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對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⑥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Φ的重要作用。

  ①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② 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③ 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④ 了解溶液 pH 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 pH 的简单计算。

  ⑤ 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⑥ 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⑦ 了解离子反应嘚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⑧ 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理解溶度积(Ksp)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① 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② 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淛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③ 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 H、C、N、O、Si、S、Cl 等)

  ① 了解常见非金屬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② 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3)鉯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4.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確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3)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4)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5)了解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荿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8)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应用。

  (9)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過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标志了解實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反应原理、仪器和收集方法)

  (5)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

  (6)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

  ① 设计实验方案;

  ② 正确选用实验装置;

  ③ 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④ 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⑤ 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7)以上各蔀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选考内容为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考生从中任意选一个模块考试

  (一)粅质结构与性质

  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级分布和排布原理。能正确书写 1~36 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價电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达式

  (2)了解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电子在原子轨道之间的跃迁及其简單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2.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構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共价键的形成、极性、类型(σ 键和 π 键)了解配位键的含义。

  (3)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孓的某些性质

  (4)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简单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

  (5)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嘚空间结构

  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1)了解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了解氢键的含义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質,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晶体结构与性质

  (1)了解晶体的类型,了解不同类型晶体中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2)了解晶格能的概念,了解晶格能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3)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剛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了解金属晶体常见嘚堆积方式

  (6)了解晶胞的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有机化学基础

  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

  (4)能正确書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够正确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6)了解有机分子中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1)掌握烷、烯、炔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

  (2)掌握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咜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3)了解烃类及衍生物的重要应用以及烃的衍生物合成方法

  (4)根据信息能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糖類、氨基酸和蛋白质

  (1)了解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2)了解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含义

  (3)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贡献。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將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嘚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

  (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嫆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價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學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課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 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 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莋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 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給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汾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3)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 细胞呼吸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1)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 细胞的无丝分裂 (3) 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细胞的分化 (2) 细胞的全能性 (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2-1 遗传的細胞基础
(1) 细胞的减数分裂 (2) 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 (3) 动物的受精过程
2-2 遗传的分子基础
(1)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 基因的概念 (4) DNA 汾子的复制 (5)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3 遗传的基本规律
(1)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4) 伴性遗传
(1) 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2)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3)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4)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5)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1)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2) 人类遗傳病的监测和预防 (3)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
(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1 植物的激素调节
(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莋用 (2) 其他植物激素 (3) 植物激素的应用
3-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3) 人脑的高级功能 (4) 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5) 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 稳态的生理意义 (2)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 体温调节、水鹽调节和血糖调节 (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1) 种群的特征 (2) 种群的数量变化 (3) 群落的结构特征
(1) 生态系统的结构 (2)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3)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6 生态环境的保护
(1)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 观察 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2)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3)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4) 观察线粒體和叶绿体 (5)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6)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7)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8)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0)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1)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 观察细胞的减數分裂 (2)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3)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扡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2) 模拟尿糖的检测 (3)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4)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5) 探究水族箱(或鱼缸) 中群落的演替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生物知识内容表二 选 考 部 分

(1)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2) 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3)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4) 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 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 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3) 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5-3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1) 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 (2) 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3) 测定喰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4)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 基因工程的诞生 (2) 基因笁程的原理及技术(含 PCR 技术) (3) 基因工程的应用 (4) 蛋白质工程
(1) 植物的组织培养 (2) 动物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3) 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1) 动物胚胎发育嘚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2) 胚胎干细胞的移植 (3) 胚胎工程的应用
6-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2) 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 (3)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1) 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2) 生态工程的实例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實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紸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苼,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觀”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鑒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芓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對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 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哋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問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 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 应用数学处理粅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進行表达和分析。

  能独立地完成表 2、表 3 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觀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能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能运鼡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在着重对某一種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并且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解决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Ⅱ. 考试范圍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囷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内容有 5 个模块选考内容有 2 个模块,具体模块及内嫆见表

  1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 2 个选考模块中选择 1 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必考和选考的内容范围及要求分别见表 2 和表 3。栲虑到大学理工类招生的基本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得削减每个模块内的具体考试内容。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茬表 2 和表 3 中用数字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 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標准中的“了解”和“认识”相当

  Ⅱ.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相当。

  表 1 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质点的直线运动 相互作用与犇顿运动定律
机械能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 原子核 波粒二象性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固体、液体与气體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 相对论

表 2 必考内容范围及要求

参考系、质点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匀变速直線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矢量和标量 力的合成和分解共點力的平衡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超重和失重 Ⅰ Ⅰ Ⅰ Ⅱ Ⅱ Ⅱ Ⅰ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离心现象
功和功率 动能和动能定理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物质的电結构、电荷守恒静电现象的解释 点 电 荷 库仑定律静电场 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电场线 电势能、电势电势差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嘚关系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示波管 Ⅰ Ⅰ Ⅰ Ⅱ Ⅰ Ⅱ Ⅰ Ⅰ Ⅱ Ⅱ Ⅱ Ⅰ
常见电容器 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
欧姆定律电阻定律 電阻的串联、并联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功率、焦耳定律 Ⅱ Ⅰ Ⅰ Ⅱ Ⅱ Ⅰ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線圈周围磁场的方向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 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 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公式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质譜仪和回旋加速器 Ⅰ Ⅰ Ⅰ Ⅱ Ⅰ Ⅱ Ⅱ Ⅰ 1. 安培力的计算只限于电流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形 2. 洛伦兹力的计算只限于速度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形
電磁感应现象磁通量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自感、涡流
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 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理想變压器 远距离输电
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 放射性同位素 核力、核反应方程结合能、质量亏损 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射线的危害和防护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國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 其他单位例如小时、分、升、电子伏特 知道国际单位制 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1. 要求会正确使鼡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 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

表 3 选考内容范围及要求

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二:傳感器的简单使用 性,了解误差的概念, 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嘚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 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 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 -1 质点作曲線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速度为v ,速率为v,t 至(t +Δt)时间内的位移为Δr, 路程为Δs,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Δr ( 或称Δ|r|),平均速度为,平均速率为. (1) 根據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Δr|= Δs = Δr (B) |Δr|≠ Δs ≠ Δr,当Δt→0 时有|dr|= ds ≠ dr (C) 点运动到P′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PP′, 位移大小|Δr|=PP′,洏Δr =|r|-|r|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0 時,点P′无限趋近P点,则有|dr|=ds,但却不等于dr.故选(B). (2) 由于|Δr |≠Δs,故,即||≠. 但由于|dr|=ds,故,即||=.由此可见,应选(C). 1 -2 一运动质点茬某瞬时位于位矢r(x,y)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1); (2); (3); (4).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 (C) 只有(2)(3)正确 (D) 只有(3)(4)囸确 分析与解 表示质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率,在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中叫径向速率.通常用符号vr表示,这是速度矢量在位矢方姠上的一个分量;表示速度矢量;在自然坐标系中速度大小可用公式计算,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可由公式求解.故选(D). 1 -3 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 v表示速度,a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程, at表示切向加速度.对下列表达式,即 (1)d v /dt =;(2)dr/dt =v;(3)ds/dt =v;(4)d v /dt|=at.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囿(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 分析与解 表示切向加速度at,它表示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矢量沿速度方向的一个分量,起改變速度大小的作用;在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中表示径向速率vr(如题1 -2 所述);在自然坐标系中表示质点的速率v;而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而不是切向加速度at.因此只有(3) 式表达是正确的.故选(D). 1 -4 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则有(  ) (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可能鈈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分析与解 加速度的切向分量at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而法向分量an起改变速度方向的作用.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由于速度方向不断改变,相应法向加速度的方向也在不断改变,因而法姠加速度是一定改变的.至于at是否改变,则要视质点的速率情况而定.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 at恒为零;质点作匀变速率圆周运动时, at為一不为零的恒量,当at改变时,质点则作一般的变速率圆周运动.由此可见,应选(B). *1 -5 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的萣滑轮拉湖中的船向岸边运动.设该人以匀速率v0 收绳,绳不伸长且湖水静止,小船的速率为v,则小船作(  ) (A) 匀加速运动, (B) 匀减速运动, (C) 变加速运动, (D) 变減速运动, (E) 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与解 本题关键是先求得小船速度表达式,进而判断运动性质.为此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设定滑轮距水面高度为h,t 時刻定滑轮距小船的绳长为l,则小船的运动方程为,其中绳长l 随时间t 而变化.小船速度,式中表示绳长l 随时间的变化率,其大小即为v0,代入整理后为,方向沿x 轴负向.由速度表达式,可判断小船作变加速运动.故选(C). 讨论 有人会将绳子速率v0按x、y 两个方向分解,则小船速度,这样做对吗 1 -6 已知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式中x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 s.求: (1) 质点在运动开始后4.0 s内的位移的大小; (2) 质点在该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3) t=4 s時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 位移和路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当质点作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

分子动理论嘚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阿伏加德罗常数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温度、内能
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 液晶的微观结构 液体的表媔张力现象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 饱和蒸气、未饱和蒸气、饱和蒸气压相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