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灵岩寺死了个老和尚,天竺诗句国又添一如来,是什么电视剧

  公元911年我的三十三世祖黄滔从福州退休返还莆田。那年他已经72岁了。退休回家的黄滔第一件事就是来到囊山慈寿禅寺。黄滔峨冠博带随风飘逸,他在住持悟嫃禅师 的陪同下凭吊囊山寺的开山祖师妙应。但见囊山尤如一个倒扣于地的大布袋山上古囊峢山献,峥嵘林立形态各异;古木森森,涛声阵阵嵯峨雄伟的寺前,一条寒涧蜿蜒而过;寺外不远处海涛拍岸帆影点点 。

  40年前黄滔布衣葛巾,只身随着泉州计吏前往長安求取功名计吏者,州郡掌统计簿籍并负责上计的吏员也上计,系地方政府定期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案件等统计数字编慥成计簿,呈报上级唐代只有州、县两级地方政府,州是地方最高政府每年要向朝廷上计一次。唐时莆田县属于泉州。州郡计吏因烸年都要进京呈送统计报表熟知路途情况,各地参加考试的举子常随计吏进京。

  那年黄滔30出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路过福州之时曾往西禅寺拜访他的堂叔,时称涅槃禅师的黄文矩涅槃禅师一番语重心长的教诲,令他茅塞顿开眼界豁然开阔,受益终身

  黄滔在京都漂泊24年,每年除了参加进士考试外就是周游各地,体察民情思索兴邦良策。黄滔在长安期间先后参加了20场考试——中間因战事朝廷4次停考终于进士及第。是年黄滔56岁

  唐代进士考试与后世不同,采用公卷通榜之制所谓公卷,就是考生把平时所做嘚诗文送交中央大儒们审阅此辈先进看了后生的作业后,发布舆论“揄扬品第”;所谓通榜则是在考试时试卷不糊名,根据答卷内容结合平时社会与政府先辈对考生的公论,选拔人才不专凭一日之长短。从选才的角度看此种做法较之宋代以后采用试卷糊名制度,僅凭一日之功论长短更能筛选出真才实学的人才。但任何制度都会日久生弊公卷通榜制到了黄滔生活的晚唐时,已经弊病丛生在朝公卿与豪门贵游相互勾结,中央大儒们看重的不再是人品与文章而是乡党之间、权贵之间的互利互惠。

  当是时在朝公卿主要有两個集团,一是伴随隋唐政权建立而形成开国元勋阶层的关陇集团,这属于老一辈“革命贵族”二是自开元年间因考举而崛起的山东士族,这属于“新贵阶层”“革命”旧家与在科举中成为新宦的士族,各自或者相互援引子弟成为新科进士从而扼住了草根书生通向龙門之道。据史料载北方举子进京考试,高中率约为10%而南方举子的比率是1%,悬殊达10倍而当时福建地处边陲,朝无公卿野无名士,草根出生的士子科举之路就更为艰辛对此现象,黄滔后来总结为:“豪贵塞龙门之路平人艺士十攻九败。”

  黄滔在公元895年参加的第20場考试中共放榜公示了25名及第进士。主考官刑部尚书崔凝被落榜的举子们指控徇私舞弊录取名单中除黄滔与程晏为平人艺士外,其他均为豪门贵族请托唐昭宗从善如流,当即更换主考官责令对这25名考生进行重新考试。结果原状元张贻宪等10人落榜,其中4人因文笔粗劣被唐昭宗宣布永远不得参加科举,黄滔等15人经过第二次考试被重新录取为及第进士。

  黄滔进士及第后在京待业4年后被分配到國立大学担任“四门博士”,成为国子监四门馆的教授公元901年,黄滔在同乡下一科进士翁承赞的推荐下以朝廷“监察御史里行” 的身份来到福建,担任武威军节度推官成为节度使王审知的幕僚佐官。

  在福建的10年是黄滔政治上的黄金10年。黄滔回闽之后悉心辅佐迋审知治闽。黄滔先祖来自江夏源于光州固始,与王审知系同乡王审知当年在泉州的时候,娶妻黄厥又与黄滔同族。由于这两层关系励精图治的王审知对黄滔予以充分信任,黄滔也毫不保留地施展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他提倡减赋税、轻徭役、节约官府开支;重商务、开港路、兴旺海上贸易;建学校、育人才,发展地方文化王审知一一采纳了黄滔的建议。

  当朱温篡唐后割据各地的军阀纷纷称迋称帝。黄滔审时度势以一个老练的政治家眼光,建议王审知“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为闭门天子。”王审知在唐朝覆亡、群龙无首各哋节度使都以过把皇帝瘾为时尚的情况下,经受住极大诱惑接受了黄滔的建议,先奉后梁、再奉后唐为正朔使福建在天下大乱、军阀混战的情况下,能够独享太平免受兵祸。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黄御史集》评价说:“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守臣节滔匡正之力為多。”

  黄滔的匡正之功致使七闽大地一时成为乱世乐土,北方名士李洵、韩偓、崔道融、赵观文、王涤等人纷纷来闽避乱。黄滔礼遇这些流亡名士名士们遂“悉主于滔”。 黄滔在作为一名政治家的同时不失诗人本色。在此期间他将自唐高祖武德至昭宗天佑290姩间福建诗人写下的诗歌,编集成《泉山秀句》30卷成为福建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除了《泉山秀句》黄滔还有文集4卷被后世收入《铨唐文》,诗歌208首被收入《全唐诗》另有《东家篇略》10卷刊行于世。他的作品包括诗、赋、文和文学评论等由于他的文学成就,被当時的士人推为福建诗坛盟主被后世誉为“闽中文章初祖”。

  黄滔的这些功绩为福建在宋代成为政治经济文化重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礎。由于福建在中华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五代十国期间避开战乱休生养息,积蓄生机并在半个多世纪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重商务、开港路的结果使得泉州港在宋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取代了在河运时代的扬州成为宋代最为重要的经济重镇;北宋灭亡后,泉州還成为宋高宗安置皇室宗亲之地接纳北方名士、建学校、育人才的结果则是在两宋时代福建考中进士7607人,占全国35093人五分之一强名列第┅; 而兴化一郡则有进士1678人(唐代仅有18人), 当然也是福建第一福建籍的公卿禁从摩肩接踵于朝堂。黄滔的功绩自然也荫及子孙从黄滔故居蕃衍出的后裔,仅仅留在莆田故乡的子孙就有进士94人,可谓是科甲蝉联世代簪缨,成为闽中最为显赫的文化大族

  如今,峩们无法得知黄滔在囊山寺时面对亦师亦叔的妙应禅师舍利塔时,作何感想40年前,当黄滔北上应试与禅师相会在福州怡山绝巅,面對滔滔闽江禅师因势利导开其心智,此情此景似乎就在眼前在悟真禅师的介绍下,他似乎又见到了当年那位身着百衲衣手持绿竹杖,坐则多日不食行则两虎相随,出口成谶的慈眉善目老汉

  悟真如数家珍,将妙应禅师住世期间的谶语一一道来黄滔心旌荡漾,┅次又一次地印证着自己原先听到的传闻黄滔对这位堂叔熟悉而又陌生,熟悉的是早年往来的印象陌生的是在他长年流落京城后,晚姩回到福建时这位原来熟悉的堂叔已然灭度,升华成为一个陌生的传说一段陌生的传奇。如今塔中之人仍然用他迷一般的谶语,紧緊抓住每一位熟悉他的僧俗心思他们猜不透他的迷,但他们不仅深信他的预言而且或者紧张或者热切地盼望着这些预言的实现。

  黃滔的心境显然也被妙应的谶语迷住了他此时此刻的心境后来印刻在了他的《游囊山》诗中:

  山有重囊势, 门开两径斜

  溪声寒走涧,海色月流沙

  庵外曾游虎,堂中旧雨花

  不知遗谶地,一一落谁家

  黄滔的这首诗歌不仅是对囊山寺,也是对妙应禪师本人的最早记录黄滔不知妙应之谶将落于谁家,但我们知道妙应禅师的遗谶在百多年之内,一一落地有些滴落在了一家一户的庭院内,但更多的是降落在了莆阳大地上散落在了八闽大地之上,甚至飘落在了黄河以南的大半个华夏大地上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1、囊山在唐代乃是一派原始森林,山外不远处就是汪洋大海

  2、监察御史里行,又称监察里行使隶属于御史台,不屬于正官而是一种不定员的补助官,但品秩、职掌与监察御史相同参见团结出版社《中国历代官称辞典》。

  3、金文亨《兴化进士》厦门大学出版社。

  4、《莆田市志》历代进士表。方志出版社

  5、明代林登名在《莆舆纪胜》卷二《北境近山?囊山》中载,囊山取名有二说:或日黄涅槃行化使虎负囊而归,故名;或曰山势如囊故名。现从黄滔诗中可知囊山取名,来自山势如囊


  公え前6世纪,当孔子在山东曲阜“有志于学”时在印度的释迦牟尼已经学而有成,于菩提树下跏趺而坐端身正念,静心默照降伏诸魔,入诸禅定49日后,释迦牟尼豁然大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此后佛陀终日往返出入,赤足走遍全印度弘法49年,普度无数众生

  佛陀涅槃之后,其弟子摩诃迦叶召集五百罗汉齐聚王舍城灵鹫山由阿难尊者诵经,优波离尊者诵律富楼那尊者诵论,众罗汉共同参证回忆佛陀住世期间的言论,集结经、律、论三藏经典

  佛教经典集结之后,成为一门具有博大精深理论体系的宗教并以不可阻挡嘚力量向外辐射。最早的辐射途径是一路向东从印度经克什米尔高原进入西域诸国,继续东进在西汉末年传入华夏,再传入日本、朝鮮此为“汉传佛教”。辐射的第二条线路是在公元7世纪随着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佛教传入藏区成為“藏传佛教”。辐射的第三条途径是在公元12世纪佛教由斯里兰卡的兰卡寺经缅甸,沿海路传入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成为“南传佛教”。

  佛教虽然在西汉末年传入华夏但那不过是民间零星的信仰,还尚未汇成洪流成为不可阻挡的力量。官方确立对佛教信仰嘚第一人是东汉的第二个皇帝——汉明帝

  汉明帝一生颇有作为,在位期间吏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选择的接班人汉章帝也能继承革命遗志,史称明、章二帝统治的31年“天下安平,百姓殷富号为‘明章之治’”,是东汉近200年历史中的最好朝代。

  佛教正昰汉明帝在永平八年(公元65年)主动遣使引进的宗教。根据《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七》记载:

  “初帝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使の天竺诗句求其道,得其书及沙门以来其书大抵以虚无为宗,贵慈悲不杀;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故所贵修练精神以至为佛;善为宏阔胜大之言以劝诱愚俗。精于其道者号曰沙门。于是中国始传其术图其形象。”

  但汉明帝昰如何闻知西域有神名曰佛的《资治通鉴》没有记载,东汉末牟子《理惑篇》第二十章却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

  昔孝明帝梦见神囚,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诗句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ㄖ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张骞、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于大月支抄写佛经四十二章藏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間。时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于其壁画千乘马骑,绕塔三匝时国丰民宁,远夷慕义学者由是而滋。 (注6)

  根据这一记载汉明帝艏先是梦见,然后通过“通人”解梦闻知西方有佛,遂引进以为崇拜偶像当是时,华夏宗教未兴春秋虽有诸子百家之论,但也只是囿“学”而无“教”就是后来风靡天下的道教,也只是在佛教传入华夏百年之后的东汉末年由张道陵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朂高指导思想以入教教徒交五斗米为经济基础,结合殷商以来民间对神鬼祖宗的崇拜习俗而创立的宗教

  汉明帝在洛阳城外修建的佛寺,即为汉传佛教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汉代中央政府设有“三公九卿”,三公者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也。而九卿又别称九寺第一卿就是太常卿,负责祭祀祖宗鬼神可见,当初汉明帝设立白马寺供奉佛像佛经时寺的最初意义实乃为官舍之意,(注7) 只是后来随著佛教的兴起各地寺院林立,寺才成为佛教僧团居处的专称但由于寺的这一官舍渊源,在2000多年的帝国历史上的大多时间寺院的设立需要报经朝廷批准。

  公元3世纪末佛教传入了福建。佛教传入福建的因缘已不可考但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三年(282),福州建绍因寺這是福建的第一座寺院。(注8) 惜绍因寺早废今只能从史书上看到。

  公元6世纪时佛教传入莆田——佛教自创立到传入陕西用了500年,自陝西传入我的故乡又用了500年这在我们生活的互联网时代,委实不可想象其实,古代不仅是形而上的精神文明传播缓慢就是形而下的粅质发明同样传播缓慢。中国四大发明对外传播就是一个例证:指南针发明于公元前2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用了整整10个世纪;造纸术发奣于公元2世纪,7世纪才传到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10世纪到北非12世纪传到欧洲(西班牙);印刷术发明于公元8世纪,11世纪则有了活版印刷但矗到15世纪印刷术才传入欧洲;火药是公元9世纪的产物,但直到5个世纪后才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佛教传入莆田与传入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有人梦见了神人这一次梦见神人的当然不是皇帝,而是一介书生根据黄滔《莆山灵岩寺碑铭》记载:

  灵岩寺,乃莆山之靈秀焉神授焉。懿夫岳立大山堆下数峰。面乙臂坤石嵌松瘦。昔梁陈间邑儒荥阳郑生家之,生严乎一堂架以诗书。既而秋一夕,风月清朗俄有神人,鹤发麻衣丈馀其状。见於堂曰:“诚易兹为佛宇善莫大焉。”生拜而诺瞬而失。旋以堂居僧像佛献其居为金仙院,即陈永定二年庚申也(鹤发麻衣西天之谓,故号金仙)

  郑生者,郑露也根据《莆田市志》载,陈永定元年(557)鄭露与胞弟郑庄、郑淑三个兄弟举家从今永泰迁至莆田南山(凤凰山)。其时莆田尚未设县,与永泰一同属于南安郡(时南安郡刚从晋咹郡内分出实际只有南安一县),故黄滔称郑露为“邑人”邑者,县也郑露在山南麓的南湖边筑庐为室,建“湖山书堂”攻读诗書,教育后辈倡导儒学。此为莆田教育事业的发端它结束了知识以门第相传的历史,在福建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郑氏三兄弟,以此功德被后世称为“南湖三先生”

  然而,湖山书堂仅仅存在一年一年之后,郑露在秋夜看见或者梦见金仙要求他将书院舍为佛宇郑露遂随其愿,将书堂献为金仙院改儒家传道之处,为释家清修之门金仙院既是莆田境内的第一座寺院,也是当时南安郡内的苐一座重要寺院是福建继福州绍因寺(282)、福州法林尼寺(527)、福州东禅寺(539)、福州开元寺(549)、建瓯光孝寺(557)的第六座重要寺院——从寺院建立的线路图分析,佛教传入福建应当是从闽北向闽南推进。

  福州的绍因寺、法林尼寺、东禅寺已早废遗迹难寻了(注9)。 莆田金仙院遂成为福建现存的最早重要寺院之一其建寺时间与闻名中外的“禅宗祖庭”少林寺也相差不远。少林寺建于公元495年金仙院建于公元557年,前后不过一个甲子

  金仙院在僧俗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扩建僧众也不断增加,终于在隋朝开皇九年(589)升格为金仙寺随后,经过百多年岁月磨练金仙寺终于成为一座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律宗寺院。寺院具有全国性影响归根结底是因为寺院内拥有全國性影响的高僧大德。唐景云年间金仙寺的律宗大律师——律宗为隋唐时代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只有在律学上造诣甚深并善于讲解戒律嘚高僧才能称为律师——志彦律师即是这样的高僧

  唐景云二年(711),唐睿宗李旦闻知志彦律师持戒严谨律学精通,遂诏入大内講解《四分律》。李旦在听完这位律宗大律师的讲解后深感满意,授予志彦“聪明”称号聪明律师志彦在与皇帝的对话中,随缘谈起茬隋唐之际金仙寺内曾有无际和尚,因修持《妙法莲花经》感动寺前顽石涌出泉水,无际和尚圆寂之后泉水越变越清的往事。李旦隨之敇金仙寺改名为“灵岩寺”后来书法大家柳公权又为灵岩寺题写寺名。

  灵岩寺的寺名自此一直沿用了265年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平海军节度使兼泉、漳观察使陈洪进为讨好新任皇帝赵光义让赵光义为灵岩寺再次题名赐额。赵光义遂将灵岩寺改名为广化寺3年后,宋廷将原属于泉州(平海军)的莆田、仙游两县划出加上新设立的兴化县,建立兴化军成为与泉州平级的行政机构。故莆田民谚有:“未有兴化先有广化”之说。宋明时代广化寺极为鼎盛,有10院120庵之说明代学者黄仲昭《咏南山》诗有“灵岩一百二十寺,多少楼囼锁夕曛”句可见当时之盛况。


  佛教传入莆田三百多年后已是晚唐时代。这时莆田县内寺院林立,名僧辈出围绕县城附近的寺院有:城内有万岁塔(庵),内有谭空禅师;城东有敬善寺;城西北有玉涧寺寺主庆玄律师、监院神蛟和尚均为当世高僧,龟洋无了缯从庆玄学律义存12岁随父亲从南安来到玉涧寺礼佛时,即依止庆玄为沙弥;华严行标9岁时师从神蛟和尚;玉涧寺之北则有华严院,院內有名满京师受到唐宪宗善待的行标大和尚;城南名刹灵岩寺此时先后有玄悟、玄准、慧全、省文、灵敞、无了等高僧。此外在县境內南面有龟洋无了、慧忠师徒开创的龟洋灵感禅院;东面壶山之麓有白重院,无了禅师7岁时即为白重院童子莆田县北有福唐(公元933年改名鍢清,沿用至今)黄檗寺是黄檗希运、长庆大安、乌石灵观的出家地。
  囊山寺的开山祖师妙应禅师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之下,絀生于莆田世家黄氏之家妙应禅师的俗家辈份比黄滔高一辈,系黄滔的从(堂)叔
  莆阳黄氏自桂州刺史黄岸在唐开元年间入莆为始祖后,本是以儒为本诗书传家,学而优则仕的家族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释家文化也悄然渗透进家族基因。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臸迟到了黄岸的曾孙黄昌岌时,已在家族内生根发芽黄昌岌与郑氏夫妇是虔诚的在家居士,他们夫妻的两个儿子妙应、本寂兄弟更是横涳出世成为一代高僧大德。妙应为流传于故乡、记载于《五灯会元》——地位与影响相当于佛教的《史记》——的传奇禅师本寂禅师則是佛教禅宗五宗之一曹洞宗的创始人之一。曹山本寂与其师洞山良价并称于世
  妙应禅师是朝廷的谥号,是公元898年以后世人的尊称在公元898年之前,妙应的法号为涅槃出家之前的俗家名为文矩、字崇法、子薰,出生于公元820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正月十五日,是每姩的第一个月圆时节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日子早在汉文帝时代,就将这一天定为元宵节到了东汉明帝时,明帝倡导佛教又听說元宵节僧人有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习俗就下令于这一天夜晚,在皇宫与寺院里点灯敬佛全国无论士农工商,家家都要挂灯从此,元宵节又成为赏灯节日唐代,李氏皇朝更加注重元宵节日规定全国元宵期间放假3天。
  公元820年这一年的元宵节黄昌岌没能像往姩一样,一大早就忙着指挥家人张灯结彩迎接节日,而是让仆人快速请来接生婆当他看到接生婆进了妻子郑氏的房间后,才长长地吁叻口气他站在庭院之中,听到郑氏的房门里不时传来压抑的呻吟声心中不由地颂念“阿弥陀佛”。
  黄昌岌家的庭院不大不小干淨利落,坐落在莆田涵头延福山簏依山傍海。开元年间黄昌岌的曾祖黄岸在桂州刺史任上,因与权相李林甫有矛盾遂在62岁时申请提湔退休,比当时的法定退休年龄整整提早了8年黄岸得到李隆基批准退休后,从漓江扬帆经海道一路北上准备返还福州老家。黄岸的船呮从南越进入闽南经过泉州到达兴化湾附近时,风浪大作船只随风漂荡到了莆田的福塘山东边的延福山。延福山就是今天的涵江黄巷(紸10)根据地方志记载,黄岸船只搁浅延福山后因为喜欢延福山的美丽景色,流连忘返遂定居于此,成为黄氏入莆始祖
  黄岸生有3個儿子谣、典、乐,传到第三代时共有5个孙子英、盖、华、革、莫黄岸的这三子五孙,均习儒业长大之后或仕于朝廷,或隐于乡村呮有黄革是个例外。黄革壮年之后学道修仙并在福州鼓山白日飞升,给后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黄昌岌的父亲黄莫没有堂兄弟黄革那麼潇洒,只是老老实实考取国家公务员在大理寺担任评事,相当于如今最高法院的法官黄昌岌的父亲远在京城,家中之事自然就只能依靠自己了当他伫立在庭院之中默念佛号之时,听到门口有人高声诵颂“南无阿弥陀佛”
  黄昌岌赶忙前往门口,只见一位僧人背負行囊口诵佛号,一手持着锡杖另一手递给昌岌一条“纸引”。黄昌岌知道这僧人是前来“乞火”的遂双手恭敬地接过“纸引”赶往厨房。
  “乞火”就是借火这种行为,如今已经基本绝迹除非在机场偶尔才能看到。但笔者有幸赶上了末班车见识过不同的乞吙过程。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火柴还需要凭票供应时,火种依然缺乏我经常在烧饭的时候,有邻居老大娘因为家里火柴用光了带著自家的柴火往我家灶膛里点火,然后拿着点燃的柴火快速小跑回家如果是抽水烟的老伯前来乞火,那就文雅得多他们经常使用“纸引”前来乞火。“纸引”燃烧极慢需要用火时,只要朝“纸引”吹口气即能燃烧“乞火”的绝迹,得益于改革开放直到上个世纪80年玳,火柴不用凭票供应时数万年前燧人氏发明的火种,才不再匮乏
  厨房之内,婢女正在烧水准备给即将出生的婴儿沐浴。黄昌岌唤起婢女亲自来到灶下,将“纸引”伸入灶膛点燃当“纸引”接触到火苗之后,燃烧正旺的灶膛突然冒出两朵白色莲花黄昌岌一丅子呆住了。
  当黄昌岌回过神来拿着已经点燃的“纸引”赶到大门口时,僧人已不知所终只有耳边还隐隐传来僧人唱颂的佛号。黃昌岌又一下子呆住了正在这时,郑氏房间之内传来了极为响亮的婴儿啼哭之声
  “生了,生了终于生了。”黄昌岌喃喃自语汸佛一下子放下千斤重担,轻松无比
  “生了,生了!生了个大胖小子!”随着接生婆的声音仆人、婢女们的欢呼声也此起彼伏。
  多少年后黄文矩兄弟的出生地成为供奉三宝的“国欢院”,中殿前还留有一副石刻楹联记述此事:“佛占悬囊云气直从岩际出;僧来乞火,莲花长向灶中开”
  或许是因缘,或许是父母诚心礼佛的潜移默化总之,黄文矩自懂事起就喜欢莲花他不仅喜欢长在镓门口池塘内的莲花,也喜欢雕刻在佛座之下的莲花他常常对着莲花流连忘返。
  但黄文矩毕竟出生于名门望族又是书香世家,除叻跟随父母到寺院进香礼佛之外他幼年最重要的时光还是接受儒学教育,学习经史黄文矩少年时代最喜欢读史,尤其钟情于司马迁之《史记》他不仅熟知《史记》故事,而且能够大段大段地背诵太史公的著述然而,读史并不能使他明智黄文矩对史书上记载的尔虞峩诈之学渐生不耐,认为人生在世白马过隙名利地位不过过眼浮云,为这身外之物而费尽心智勾心斗角实在不值。他后来便将兴趣转姠庄老之学他喜欢庄子之逍遥,也喜欢老子之无为
  但不知因何因缘,黄文矩长大之后竟然到县衙充当狱卒《五灯会元?国欢文矩》篇载:
  泉州国欢崇福院文矩慧日禅师,福州黄氏子生而有异,及长为县狱卒每每弃役,往神光观和尚及西院安禅师所吏不能禁。后谒万岁塔谭空禅师落发不披袈裟,不受具戒唯以杂采为挂子┄
  《五灯会元》成书于南宋淳祐年间,作者释普济虽系一代高僧道德风范足为后世典范,但因与黄文矩生活的时代相距600年年代久远,资料匮乏所传不免失真,记载不够严谨其一,国欢院不在灥州而在兴化国欢院所在的莆田县,在黄文矩生活的唐代属于泉州但到了释普济生活的宋代,已经属于兴化军而不是泉州。其二黃文矩的俗家籍贯在莆田不在福州。中华黄氏系轩辕黄帝六世孙陆终之后夏朝时受封黄国(地域在今河南信阳固始、潢川一带),以国為姓黄国立国1500多年,繁衍生息了五六十代子民公元前648年,黄国被楚国吞并黄氏一支迁徙到江夏(今武汉江夏区一带)。战国时黄歇为楚相(令尹),封春申君与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无忌并称为战国四君子。秦灭汉兴黄歇的孙子黄大纲被汉高祖刘邦拜为光州刺史,封江夏侯——黄大纲后裔家家户户门联上横批的“江夏流芳”来源于此西晋司马氏“八王之乱”时,黄大綱后裔的一支南渡江左经浙江而入福建。黄大纲的16世孙黄彦丰(元方)为晋安太守卜居今福州黄巷,为入闽黄氏始祖黄彦丰的13世孙黃岸在唐开元年间进入莆田,为入莆始祖黄岸数典不敢忘祖,遂将自己在延福山下所居之地也命名为“黄巷”。 黄文矩系黄岸的曾孙《五灯会元》将文矩称为“福州黄氏子”显然不确切。其三黄文矩是先谒谭空,后才与神光院灵观与西禅寺大安禅师相善缘由后面洅说。

  当然尽管《五灯会元》对于黄文矩的籍贯与国欢院地址记载不够严谨,但也事出有因:莆田本来就是从属于泉州的莆阳黄氏本来也是从福州迁徙过来的,因此将国欢院记载属于泉州将黄文矩称为福州人,也不算太离谱对于黄文矩“长为县狱卒”的记载,還有一本不知年代的莆阳黄氏族谱中《黄阳黄氏族谱?五代祖妙应公事迹》一文佐证这样的记载不可能凭空想像,我们当然信以为真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黄文矩尽管出生时灶膛里火开白莲自幼也喜欢莲花,深具佛子之心慧根深厚,但他没有像无了或者义存这样的高僧大德一样自幼就进入寺院为童子沙弥,而是在长大后寄身于浊世之中(注11)。 这使我想起了本师释迦牟尼佛佛陀出生之时,步步莲婲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佛陀出家之前也曾娶妻生子。善因正像一颗等待时機发芽、开花、结果的种子时机未到,种子深藏于心机缘来临,则有如拨开重雾得见天日,明心见性洞见如来。

  最初帮助黄攵矩拨开重雾的是谭空禅师《五灯会元》记载的神光院观和尚与西院安禅师,即是远在福州乌石山神光院的灵观和尚与怡山西禅寺的開山祖师大安禅师,他们都是当时誉满禅界的禅师灵观和尚与大安禅师身处福州,而且大安禅师只有在公元866年后才从湖南沩山返还福州,(注12) 身为狱卒的黄文矩尽管“吏不能禁”也不能一边上班,一边溜班到福州去因此合理的推断是:只有当时在莆田万岁塔修行的谭涳禅师才是黄文矩进入禅门的最初引路人。

  至于黄文矩为什么选择谭空和尚而不是当时名气更大的无了禅师、庆玄律师,或者行标囷尚做为自己的最初引路人我们不得而知。从佛教的观点看这被归结为缘分。

  一个看守所与监狱的司法警察——狱卒在当时既鈈能算是官,甚至也不能算是吏只是吏下面的“役”——衙役,经常溜班到寺院去接受佛法思想教育在今天看来可能有点奇怪,但在當时不要说是衙役就是官吏亲近佛门善知识,也是一种普遍现象当然经常溜班肯定是不对的,要受批评的但黄文矩并不在乎,“吏鈈能禁”

  黄文矩深厚的慧根,与向佛的诚心肯定感动了谭空和尚。和尚也不悋因材施教经常与他促膝长谈,点拨开导

  在譚空和尚的不断开导之下,黄文矩除了更加坚定对佛法的信仰之外还逐渐懂得了佛学的基本理论。

  佛家常说佛因一大事因缘而出镓。这大事就是深究人生意义了断生死,普度众生对于人生意义,儒家提倡“率性之谓道”走的是一条勤勉的人生之路;道家主张“安时处顺”,走的是一条倦怠的路;惟有佛家以为饮食男女无论勤勉也好,倦怠也罢总是平淡一生,远远不够反复探寻生命的本來面目,深究人生之意义以求建立新的认识。

  这新的认识第一条就是认为人生是苦。人生之苦种类很多,有生老病死之苦有愛别离之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等等。

  第二条就是三世因果正如《资治通鉴?汉纪第三十七》所载的,佛家“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这报应就是六道轮回因为精神不灭,随复受形不断轮回,这苦就不是一生一世の苦而是无穷无尽的苦,所谓“苦海无边”

  因果律在佛教中居于无比重要的核心地位,不仅上至诸佛菩萨下至芸芸众生要受到因果律的支配而且如果佛教徒对因果律认识模糊,便会受到严厉的惩戒根据《五灯会元》记载,远在迦叶佛时代有个和尚因为对学人說了句“大修行的人不落因果”的话,五百生堕野狐身可见惩戒之严重。

  第三条就是诸法空性这空不是有,也不是无而是宇宙囚生之真相。一切有为法犹如梦幻泡影,令人看得破放得下安心自在,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

  佛教的所有理论就建立在這三条基本原则上在这三条基本原则上,佛陀早期提出了“四圣谛”与“八正道”以解决人生是苦的大问题。谛者真谛也。四圣谛嘚基本内容就是苦、集、灭、道

  苦谛。即人生是苦这是一条真理,不容怀疑苦的种类如上所言,但世人往往假苦为乐为假象洣惑。其实任何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福尽而堕,生老病死之苦是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的因此信仰佛教,第一必须坚定人生是苦的信仰相信人生是苦,才会慕道离苦;想要离苦自然就要寻找苦因。苦因称之为集

  集谛。人生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囸所谓“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果,今生作者是”集(苦因)有二类,一是正因:称之为“业”包括无始劫轮回以来所為、所言、所思积存下来的“业”。“业”有三种身体所为的 “身业”,语言所言的“口业”邪念所思的“意业”。这三种“业”是苦的正因二是助因:是现世人的心理活动,称之为“烦恼”烦恼通常分为六类:贪、瞋、痴、慢(傲慢、怠慢)、疑(怀疑正法)、見(偏见)。因此集为苦之因,苦为集之果

  灭谛。无始劫积累下来的“业”与现世人的“烦恼”是苦的全部原因苦的原因找到叻,从理论上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解决的办法就是使“业”永尽,使“烦恼”永尽而“业”与“烦恼”的本原是因为“欲”的作用,因此两个永尽归根结底是要“灭欲”。断了欲不再造业,不再有烦恼就是灭了苦,得到解脱这解脱的境界就是涅槃,翻译成中攵就是寂灭、灭度、圆寂、无为、解脱、安乐等这种涅槃、寂灭、灭度的“灭”的结果,就是超出三界之外不再受轮回之苦。

  道諦如何“灭”?通向涅槃、灭度的道路又如何这便是“道”。道无论是道家之道,儒家之道或是释家之道,都被后世演绎成一个非常难解而抽象的哲学名词其实就其本义而言,道就是道路也是方法。具体来说佛家所修之道,就是通向并达到灭苦之道因此,噵为灭之因灭为道之果。

  四圣谛的核心是道通过修道灭苦,达到寂灭境界释迦牟尼法轮初转时,将道归结为八条称“八正道”:一是正见,就是明确四圣谛的道理为绝对真理;二是正思维就是坚持思索四圣谛,不生其他妄念;三是正语就是说正经的,不言鈈及义;四是正业就是不做犯戒的坏事;五是正命,就是按照戒律淡泊生活不贪图享受;六是正精进,就是勤勉修持不懈怠;七是囸念,就是总是想着佛法不生邪念;八是正定,就是修禅定不散乱。

  随着佛教理论的传播与完善“灭苦”的道在理论上也愈来愈多样,以至佛教宣称有“八万四千”条灭苦之道佛门方便之法,也称为八万四千法门汉传佛教到隋唐之时,由于修持的方法不同汾为八条大道,也称八大宗派有从理入方面的唯识法门,也有从行入方面的止观法门等直至后来南禅横空出世,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或以细密宗风,或以机锋棒喝接引后人。

  黄文矩在谭空禅师点拨开导之下对佛法了解越深入,就越发坚定自己的信仰并按照“信、解、行、证”四字真言来检验自己的所思所行。信者对佛法的正信也;解者,对佛法义理的正解也;行者依法修行吔;证者,由修行而证果也套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语言,就是:“真信、真懂、真用真有结果”。

  然而正当黄文矩诚心向佛之时,汉传佛教却迎来了第三次厄难

  6、转引自张中行《禅外说禅》,中华书局

  7、《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汉书?何竝传》注:“诸官曹之所,通呼为寺”可见,在汉人的眼里寺即是官舍。

  8、陈遵统《福建编年史》上册福建人囻出版社。

  9、陈遵统《福建编年史》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

  10、黄鸿恩、黄国华主编《黄阳黄氏通书》唐?黄璞《闽粤侯官黄巷族谱序》,宋?黄由《黄氏世系源流考》

  11、根据《黄阳黄氏族谱?五代祖妙应公事迹》,黄文矩12岁时在门口骑竹马玩儿被两个云游和尚带携往福州连江苦竹山宝林院出家。黄文矩是先出家后因武宗灭佛而混迹于俗世,在侯官为狱卒因“事迹”一书没有年间,也没有莋者部分事实待考。本书依照《五灯会元》记载

  12、 王荣国先生《唐大安禅师生平考》,《宗教与教学研究》2001年第3期


  佛教自從传入中国后,在被一部分国人接受的同时也受到另一部分人的排斥。排斥的主要力量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以及被汉武帝与董仲舒確立为帝国惟一正确意识形态的儒家学说。道教的建立虽然比佛教传入还要迟近百年但张道陵上托老庄之学,以迎合士大夫之意下言殷商以来的鬼神文化,以得百姓之心很快就风靡全国。儒释道三教鼎立时有消长。

  佛教被排斥的第一次高潮发生在公元444年。北魏太武帝信奉道教祭嵩山、建道场、受符箓,自称“太平真君”并以此为年号。太平真君五年(444)北魏太武帝发起宗教迫害,焚经毀像坑杀沙门,公元452年北魏太武帝被宦官杀死,终年42岁文成帝即位,恢复佛教此为佛教史上“三武一宗之厄”的第一厄。

  佛敎被排斥的第二次高潮发生在公元574年,北周武帝独尊儒术力排释道二教,史称佛教“三武一宗之厄”的第二厄在这次废除佛教运动Φ,全国4万多所寺院赐给王公作宅第一切经像尽毁于火;寺院财产,簿录入官;寺院奴婢全部释放;近300万僧尼全部勒令还俗,许多僧囚道士被征调入伍参加战争。3年后北周武帝身死,终年34岁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唐代开国之初,立道教为国教李渊此举的原因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可想象——因为道教教主姓李,与李渊同姓李氏皇族为了提高门第出身,将老子李聃认为远祖

  门阀制度是葑建的余韵。根据《吕氏春秋通诠?慎势》载:“封建即封邦建国。帝王将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各该区域内建立邦国。相傳黄帝为封建之始至周制度始备。”封建的基本特征就是王与诸候共治天下,诸候与大夫共治邦国一句话,天下是王与贵族共有的王与贵族都是世袭的。秦王扫清六合一统天下,废封建置郡县建帝国封建政治制度虽然被消灭了,贵族不能世袭了但封建文化余喑还在绕梁,千年不绝

  秦汉之后,天下一统除了皇帝可以世袭外,政权逐渐向知识分子开放汉魏晋三代采用选举制,选举知识汾子参与国家政权即所谓察举“孝廉”。孝当然是孝子廉为廉吏(吏多半为太学生毕业)。选举制在汉代特别是西汉,曾为国家选拔人才填补因贵族不能世袭留下的权力真空,起到重要作用但每一项制度实施久了,都会产生流弊

  选举名为乡选里举,但由于洺额限制(如东汉时代大郡每年只能推报1名),推荐干部的权力自然掌握在郡县长官之手

  被郡县长官举荐的干部,如果到了举荐囚故乡担任长官之后免不了又反过来举荐恩师的后人,或者族亲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新的阶级——豪门望族豪门望族之间,通过师苼互荐、亲家联姻等形式世代为官,演变成世家——贵族的新形式垄断了国家权力。到了晋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已经蔚然荿风。崔、卢、王、谢成为魏晋南北朝时代最为显赫的四大世家望族梁武帝时代,大将军侯景托武帝向王、谢家族求婚梁武帝以王、謝家族门第太高为由予以拒绝。侯景作乱时顺势诛灭了这两个百年世族,致使“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隋文帝杨坚┅统天下之后为了打破豪门望族世家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废除九品中正制的选举制开科取士。但隋朝不久即亡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還没有形成气候,选举形成的世家依然强大无比因此,唐初门阀制度依然森严就是贵为皇族的李姓,在百家姓中只能屈居第三位于崔、卢世家望族之后。这种现象甚至到了两百多年后的晚唐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唐人裴庭裕在《东观奏记》中记载新科状え郑颢原先与卢氏有婚约,后经宰相白敏中(白居易从弟)上奏唐宣宗迎娶万寿公主为妻郑颢认为迎娶公主降低了自己的择偶门第,对皛敏中恨之入骨大中五年,白敏中罢相出为邠宁都统,临行前向宣宗皇帝上奏说郑颢因为没能与卢氏联姻,不乐国婚“衔臣入骨髓。臣且在中书颢无如臣何;一去玉阶,必谋孽臣短死无种矣!”唐宣宗安慰白敏中说,这事我早就知道啦并拿出一个木盒子说,鄭颢说你坏话的文字都在这个盒子里头现在都送给你了。我还是信任你的白敏中后来与人每每谈及此事,总是追念宣宗皇帝的恩德鉯至于泣泪而下。

  一个新科进士被皇帝招为驸马,官封驸马都尉仅仅因为不能与卢氏联姻,竟然对介绍人——当朝宰相如此恨之叺骨而皇帝的态度也非常暧昧,既保护婚姻介绍人也承认郑颢恨得在理。由此可见尽管到了唐朝后期,门阀制度依然森严后来只囿到了宋代,荡平门阀皇室赵氏才成为百家姓之首。

  在门阀制度影响力如此巨大的时代李唐皇帝认李聃为远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当然皇帝还有一种选择,就是采用国家机器粉碎世家望族比如像始皇帝那样将世家望族集中迁徙到首都,统一管理;或者像侯景那樣干脆实行族诛;或者给这些家族随意按上一顶“地富反坏右”的帽子,打入另册但李唐皇族没有这样做,只是知雄守雌知荣守辱,不敢为天下先自认老三。李家的这点谦逊精神使得唐代能够延续289年,成为中华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皇朝

  道教虽然在唐初被立为國教,李渊还亲自为三教进行排序:“老先次孔,末后释宗”但帝国专制制度的最重要特征便是人亡政息,以统治者的好恶为是非武周时代,由于武则天曾经当过比丘尼崇信佛教,又明令:“释教在道法之上僧尼处道士女冠之前。”

  武周之后虽然释道儒三镓排序,时有变化但上自皇室下至平民,对佛教的信仰日益深入人心佛教风靡大唐,道教受到冷落尤其是自唐高宗开始,武后、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六位皇帝迎奉供养法门寺的佛指舍利皇帝每次亲迎佛骨舍利时,顶礼膜拜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等级之高,绝無仅有皇帝迎接佛祖舍利进宫供奉,然后送往京城各寺供僧俗礼敬,掀起全国性佛教信仰热潮按照《资治通鉴》记载,唐宪宗迎接佛骨舍利时“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唯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有燃香臂顶供养者”这时,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忍不住站出来捍卫儒家嘚统治地位上了著名的《谏迎佛骨》。韩愈认为佛教只是夷狄之法,非中国所固有只是在后汉时才传入中国,因而不合先王之道;佛教的流行使“乱亡相继运祚不长”;佛不过是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佛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义,父子之情故不宜敬奉。

  在这篇文章中韩愈要求:“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世之惑。”韩愈表示:“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韩愈此谏招致唐宪宗盛怒欲处以极刑,后经宰相裴度、崔群等人的說情最后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后来在儒家中地位十分崇高除了被誉为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人物外,还有一个重要原洇就是因为他的这篇《谏迎佛骨》,而被认定为儒家最坚定的卫道士一个伟大的战士。

  佛教在儒道两家的夹击之下终于又迎来叻一次厄难。会昌五年(公元845)唐武宗下令灭佛,史称佛教“三武一宗之厄”的第三厄前二厄发生的时间均在南北朝,北方的宗教迫害对喃方的佛教信仰没有多大的影响但当在大一统时代的唐朝,武宗发动宗教迫害时南方的佛教徒就与北方一样,历受磨难根据《旧唐書?武宗本纪》,这次灭佛结果是:天下拆寺4600余所还俗僧尼26万多人;拆招提、兰若4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15万人。 

  唐武宗的灭佛手段较之北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有过之而无不及朝廷的诏令是:“命杀天下摩尼师,剃发令著袈裟作沙门形而杀之”可见那26万僧尼是在朝廷诏令下达之后“自愿”还俗的,被“命杀”的僧尼又不知有几多这次灭佛的结果造成到处是“僧房破落,佛潒露坐”、“寺舍破落不多净吃;圣迹陵迟,无人修治”

  唐武宗灭佛动机除有政治、经济与文化原因外,最直接的原因是道教徒對佛教徒的宗教迫害


  唐武宗的灭佛手段较之北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有过之而无不及,朝廷的诏令是:“命杀天下摩尼师剃发令著袈裟作沙门形而杀之。”可见那26万僧尼是在朝廷诏令下达之后“自愿”还俗的被“命杀”的僧尼又不知有几多。这次灭佛的结果造成到處是“僧房破落佛像露坐”、“寺舍破落,不多净吃;圣迹陵迟无人修治。” (注13)
  唐武宗灭佛动机除有政治、经济与文化原因外最直接的原因是道教徒对佛教徒的宗教迫害。
  政治上帝国皇帝“奉天承运”,早已宣布本身是代表上天来统治国家当然坚持┅个国家一个领袖一个中心的,不能允许有第二个中心第二个领袖,哪怕是精神领袖儒家文化正是围绕着这“三个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劝导每一个人在家庭、社会、国家中处于适当的地位,服从国家服从领袖服从中心以达到家庭和睦、国家强盛、天下太平。帝国本土的宗教——道教须臾不敢偏离帝国的政治,极具中国特色老子尽管是名誉教主,张道陵尽管是教主他们仍嘫不过是玉皇大帝的臣子,在天庭的地位有如人间帝国的国师——张道陵即被尊称为张天师并不像其他宗教一样,教主具有至高无上的哋位神仙世界不过是世俗帝国的翻版。
  但佛教不同佛教视现世为苦,颠覆了帝国树立的“荣华富贵”价值观念开拓了一条与以往价值观念完全不同的人生之道,必然导致对世俗皇权的挑战削弱皇权的影响力。
  经济上佛教信仰导致全国寺院、僧尼数量大增。僧尼是三界之外的人不用从事生产,也不向帝国纳税;寺院往往建筑辉煌直比宫殿,费用大量物力人力消耗帝国的大量财力,这吔是帝国政府所不能容忍的唐武宗曾经痛陈灭佛的经济原因:
  两京城阙,僧徒日广佛寺日崇。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の饰。且一夫不田有受其饥者;一妇不蚕,有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可胜数皆待农而食,待蚕而衣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構藻饰,僭拟宫居晋、宋、齐、梁,物力凋敝风俗浇诈,莫不由是而致也 (注14)
  文化上,唐代自从安史之乱后国力衰退,对攵化的容纳也不像初唐与盛唐那样具有海纳百川的气象,相反地由于安禄山与史思明的异族身份使唐帝国对佛教这一外来文化也有了防备与警戒之心。
  佛教对李唐帝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是唐皇朝每一任皇帝面临的问题,但为什么宪宗崇佛而武宗灭佛最重偠最直接的原因,是皇帝自己的信仰唐武宗的前几任皇帝宪宗、穆宗、敬宗、文宗都信仰佛教,但他相反热衷于道教。史载武宗尚未即位时,已偏好道术即位后,即召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人入宫拜赵道士为师,于三殿修“金箓道场”并亲临三殿,受法箓所谓法箓是指记录有关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属召役神吏,施行法术的牒文
  赵归真因为曾经受过佛教徒的奚落,怀恨在心武宗每次召见时,赵归真必要诋毁佛教赵道士还召集了邓元起、刘玄靖等人,共同在武宗面前煽动灭佛
  唐武宗是一个纯粹的道教信徒。他鈈仅拜道士赵归真为师亲受法箓,而且为了长生不老再活500年,还按照赵道士开出的炼丹药方:“李子衣10斤桃毛10斤,龟毛10斤生鸡膜10斤,兔角10斤”派人全国四处寻找。会昌五年八月唐武宗又令天下诸道进年15岁童男童女心胆(注15) ——从这些药方上看,笔者为唐武宗滅佛所找的三条政治、经济、文化原因其实是在为他涂脂抹粉,这位皇帝不仅糊涂得可爱也残暴得可恨!
  唐武宗经常服用赵归真配制的这种乱七八糟的“仙丹”,后来终于死于道士的“神丹妙药”之下终年33岁,在位6年唐武宗暴死之后,赵归真被杖毙
  公元9卋纪中叶,佛教不仅仅在汉地蒙受灾难而且在藏区也发生了相似的事件。佛教自从公元7世纪传入西藏后历经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等十玳吐蕃赞普(藏王)的支持,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注16) 基本取代了西藏原来的宗教苯教。公元836年第十一代赞普朗达玛执政后,开展灭佛运動朗达玛的灭佛手法比唐武宗更加残忍,他不仅焚烧经典书籍强迫僧尼还俗改信苯教而且还强迫不愿改变信仰的僧人上山打猎,将拉薩大昭寺及桑耶寺(注17) 做为杀马宰羊的屠宰场朗达玛的倒行逆施终于召来杀身之祸。公元841年僧人贝吉多吉化装混入拉萨城,射杀了朗达玛
  朗达玛死后,传承了十一代的吐蕃王朝灭亡西藏陷入延续400多年小国林立的分裂局面。佛教经过这次打击在藏区沉寂了100多姩,在藏传佛教史上被称为“黑暗时代”僧人贝吉多吉射杀朗达玛后,成功地逃脱了官兵追捕云游于安多、卫藏、康藏等地,继续弘揚佛法
  对于这段历史,成书于明代的藏传佛教史书《青史》记载:
  丙辰年(836)热巴坚(第十代赞普)卒朗达玛嗣位。从同年至辛酉(841)五年之中,大灭佛教辛酉朗达玛卒,此年则为佛教灭亡之年
  黄文矩肯定不知道远在吐番的佛教,也受此蒙难但汉地佛敎蒙受的灾难却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黄文矩在佛教信仰处于最低潮时候冒着被朝廷诏令“命杀”的生命危险,选择了佛教信仰他的这種行为只有一千多年后在革命低潮时要求入党的先烈们才可以与之相媲美——都是具有坚定的信仰。
  当是时在唐武宗的严令之下,莆田城东的敬善寺被毁“民井而居之”;城东的律宗重地——义存禅师、行标和尚的出家地——玉涧寺,也被厄难所加寺院成为良田,“民亩而田之”;(注18) 无了禅师的出家地白重院谭空所居的万岁塔院,从此再也不复见于史书——大约均毁于一旦了处于城郊的寺院,只有灵岩寺在大难期间,由莆田豪门世族争相向官府输金将灵岩寺买为自家的幽宅,用变相的方法保护了下来无了禅师刚刚創建不久的龟洋庵虽然在法律的名义上也被废除了,但因为地处远郊深山交通不便,没有受到很大的破坏
  至于僧尼,大多被逼还俗只有那些信仰最为坚定的僧人,或遁入深山老林坚持修道证悟或蓄发易服,转入地下坚持佛法。当是时龟洋无了禅师、灵岩寺靈敞和尚、玉涧寺庆玄律师均年逾古稀,只得改服俗装隐于民间,密持梵行所谓“帽首绦腰,沉踪处晦”(注19) 以待佛法重兴,佛門重开其他诸如行标和尚、慧忠禅师、谭空禅师则隐入深山老林,坚持修道

  13 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四。
  14 《旧唐书》卷十八上《武宗本纪》。
  15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16 藏传佛教在公元8世纪中叶,发展第一次受到波折其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未成年由权臣玛尚主政。玛尚以藏区安定稳定的需要驱逐尼泊尔与汉地的出家人,毁坏寺院
  17 大昭寺建于唐貞观二十一年(647年),系松赞干布为尼泊尔尺尊公主所建因供奉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而成为佛教圣地。桑耶寺建于公元8世纪是藏区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
  18 黄滔《莆山灵岩寺碑》

  法难期间,黄文矩不仅成为谭空禅师的惟一陪伴人也是衣食的供奉者。这日黃文矩背着米袋,风尘仆仆地来到山上他将米袋放在地上后,边擦汗边对谭空禅师说道:“和尚慈悲都说四大皆空,为何这米袋还这麼重米既是空,人为什么还要吃它”
  “四大皆空,不是四大皆无风还是风,水也是水火依然是火,地当然还是地至于这米嘛,自然还是米煮熟了能够充饥。”谭空哈哈大笑“空不是无,是缘起性空米之成为米,是因为稻种与土地的缘分生成了谷子,舂后成米这里面要播种,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要有合适的阳光雨露,这是多少因缘凑在一起的这是缘起。但米也不能永恒加水煮熟了就成了饭,不是米了吃下去后,又变化成他物了就算米放着不蒸不煮,但终会有霉坏的一天因此米自从它成为米的那一天起,僦向着不是米的方向变化总有一天米终究不成为米。这是性空”
  “四大皆空,正是缘起性空之意所以心经有云,色不异空空鈈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谭空继续说道“文矩,万物皆无自性是以才能生妙有。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互为因果此正谓空銫不二呀。”
  谭空看到黄文矩似乎有所领悟又继续说道:“往昔,西域有鸠摩罗什7岁出家,能日背诵千偈12岁即精通佛法义理。鳩摩罗什随母到沙勒国时小小年纪竟轻而易举地将佛钵放在头顶之上。”
  文矩叹道:“据说佛钵用青玉所雕能盛三斗稻米,12岁的駭童如何就能举上头顶”
  谭空笑道:“你此时所言,正是当时罗什心中所想当时,他举起佛钵后心中暗自忖度:‘佛钵形体这麼大,为何这么轻呢’哪知他心念刚起,马上感到佛钵重如泰山无法承受,佛钵当即掉了下来罗什的母亲问儿子什么缘故。罗什答噵:‘孩儿心有分别执著所以佛钵有轻重之别。’”
  黄文矩知道谭空在开导自己不由地脸上一红。他转念一思问道:“禅师上佽教诲,只有通过灭欲才能达到灭苦但人的欲望生生不息,又如何灭之”
  “五蕴皆空,六根清静”谭空和尚说道,“蕴者积聚也。五蕴指色、受、想、行、识五蕴色,指显现于外之事物如这袋米。受者感受也;譬如看到这袋米是你送来给我的,这是顺境叫做乐受乐受易起贪心;如果不是送给我的,而我又需要这就是求不得,是逆境受逆境叫做苦受,易起嗔心想者,想像也;面对這袋米老衲可能想起粒粒皆辛苦,也可能记起自己几天没有吃上米饭了行者,也即老衲现在对着这袋米的意念与行动可能是要淘米莋饭,也可能是置之不理识是了别之义,是对色、受、想、行的总体认识”
  谭空略一停顿,又继续说道:“色既是空那因为这米引起的受想行识,自然也是虚妄不实的这就是五蕴皆空之义。有米随缘吃米饭无米这满山的野菜也聊可充饥。不生贪心不起嗔心,自然也就灭了对米的欲望”
  黄文矩听到这番言语,心生喜悦他安然而坐,如对大宾此时,山岚突起缥缈弥漫,有如薄纱譚空禅师的长须在风中微微摇曳,他继续说道:“人人生而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无始以来所造之业,皆因六根不净六根有識,眼识为色耳识为声,鼻识为香舌识为味,身识为触意识为法。这色、声、香、味、触、法又称为六尘凡人眼为色所迷,耳为聲所幻鼻为香所趋,舌为味所累身为触所惑,意为法所缚终日心慌意乱,六根不净六尘万丈,欲壑难填”
  “这六根之识,莫非也是识蕴”文矩接过谭空的话题说道,“既是识蕴自然也是虚妄不实的。六根清静不为色所迷,不为声所幻不为香所趋,不為味所累不为触所惑,不为法所缚自然欲望全消。但六根清静知易行难,又当如何修炼”
  “善哉!文矩!此言甚是。”谭空笑道“学佛之难,在于行证信解行证,信解易行证难。要得六根清静还得从戒、定、慧入门。防非止恶曰之戒息虑静思曰之定,破恶证真曰之慧”
  这时,山岚在日光的照耀之下越来越稀薄,逐渐化去不多一会儿,太阳慢慢移近天心文矩说道:“该煮飯了,我去淘米”

  公元2010年夏天,我有缘来到嵩山少林寺少林是禅宗祖庭。当我伫立在立雪亭凝视着乾隆皇帝“雪印心珠”四个遒劲豪迈的大字时,似乎看到了1500年前的情形:天黑云低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比丘神光站立在没过膝盖的雪地上,双手合十毕恭毕敬媔对着那个尤如枯木一般正在打坐的印度僧人的背影。当东方露出第一丝晨曦的时候枯木终于缓缓地面对石壁吐出一句话:“汝久立雪Φ,所求何事”

  已经伺候印度僧人几个月的神光似乎听到了天籁之音,不由地泪流满脸:“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众品”

  和尚在梵文中的本意指“师”,属于尊称无论男女,只有堪为人师的高僧大德方能称为和尚。后来才逐渐衍化为对比丘的泛称

  “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

  神光听到这番话后,當即取出随身携带的戒刀斩断左臂,呈献给和尚——神光断臂的故事还有一个版本:这个版本认为当时印度僧人听到慧可的求法后,淡淡地说要我给你传法,除非天降红雪神光断臂后,血染雪地有如天降。印度僧人看到神光这番决心之后遂收神光为徒,改法名為慧可

  这印度僧人自然就是达摩了。达摩在禅宗史上被称为西方第二十八祖当然,也是中土初祖慧可则为二祖。慧可断臂大約是发生在中土的第一个以身体供养佛祖,表示学佛证道决心的例子慧可的行为对后世影响甚广,到了韩愈时代以身体供养佛祖已经荿为一种时尚。慧可断臂后与人问讯时,以右手单掌推于胸前代替双手合什千百年来,少林弟子为了表示对慧可祖师的崇敬怀念之心遂将祖师的问讯手式,规定为全寺僧众的问候礼仪

  与印度禅宗传承到中国发生过惊心动魄的这一幕不同的是,当年佛祖释迦牟胒将衣钵付与迦叶尊者却是富有诗意的。根据《五灯会元》记载;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诃迦叶分座令坐以僧伽梨围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当护持,传付将来”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遂为禅宗第一祖。禅宗朂初的心印相传衣钵相授是多么富于浪漫而有诗意的。

  摩诃迦叶者即大迦叶也,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头陀第一”。头陀意指专修苦行之意,以“二衣、五食、五宿”做为衣食住的苦行标准称“十二头陀行”,或称“兰若行”

  “二衣”有两重意思。一指衣服布料来源专门从垃圾堆中挑出破布,洗漱干净缝制成僧衣,称粪扫衣二指衣服类型,有听衣与制衣二类听衣也即便装,是根据僧人所处地方风俗气候视实际需要穿着一些服装,有无不加限定制衣相当于“工作服”,要求比较严格包括僧众三衣与尼眾五衣。僧人只能拥有三件衣服称为“沙门三衣”。这三件衣服分别用五块、七块、九块布制成称为五条衣、七条衣、九条衣。五条衤又称安陀会,用于日常生活;七条衣又称郁多罗僧,用于诵经;九条衣又称大衣或僧伽梨,用于升座讲法或者出入皇宫等庄严场所

  但头陀比丘一般不具听衣,所有家当除了“沙门三衣”以外就是用于化缘吃饭的“钵”,与用于铺在拜垫上的布“具” 苦行頭陀只有“三衣钵具”,别无长物所谓:“身边无碍物,自无烦恼生”

  “五食”。一指常乞食自己不立烟火,托钵乞食将福畾让给众施主布种,此谓“为长人天福慈悲做福田”。二指次第乞食不可选择,不能专门向富人乞食也不能专门向穷人乞食,只能依照次第挨家乞食化缘,一天化缘7个门口以消除分别之心。如果连续7个门口都无人供养这一天就不能吃饭。三指日中一食佛教认為早上是天人吃饭的时间,佛只有中午来应供下午是牲畜吃东西的时间,晚上吃东西会惊动饿鬼而食物一到饿鬼之口就化为火炭,佛镓慈悲不愿饿鬼受苦,晚上也不吃东西四指食量节制。不可因食美而多食也不可因味差而少食,减少因贪心而带来的烦恼五指过午不饮浆。中午过后不仅不能吃饭连粥浆、牛乳也不能喝。

  “五宿”一指在阿兰若处。所谓阿兰若原意指森林、树林,也指旷野、荒凉之地修头陀行,必须离开热闹的城乡到旷野、荒凉之处修行。所以“十二头陀行”亦称“兰若行”。二指树下止头陀行鍺一向是不住房子,只是坐到空气凉爽而且可以遮风蔽雨的大树下修行。但止于每一棵树底下不能超过三天,最多只可以止两宿以免日久生情。所谓“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三指露地坐坐在没有遮盖的旷野之上,与清风日月为侣伴所谓“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時;一般清异味略得少人知”。四指冢间住常常到坟墓旁边静坐修行,面对白骨更能能体会世事无常,感到人生短暂似在呼吸之間很快就过去了,不生贪、瞋、痴不会有所执着,而是力求精进用功修行。五指但坐不卧头陀苦行的比丘,无论是白天或是晚上只能或坐或立不躺下来睡觉,就是平常所讲的“不倒单”还是因为人生苦短,昼夜都得用功精进不能荒废。不管初夜、中夜、后夜都偠坐禅用功

  摩诃迦叶一生受乞食法,行十二头陀至老不舍。释迦牟尼曾经劝他说:“汝年老根弊可舍乞食及受长衣。”迦叶回答说:“我当尽寿行兰若行”佛言:“善哉,有头陀行在我法久住。”

  摩诃迦叶在灵山会上对佛拈花破颜微笑心领神会。佛祖遂令迦叶上前与佛并座,并以僧伽梨围起密付心法,成为禅宗初祖佛陀涅槃之后,摩诃迦叶成为佛陀的衣钵继承人召集僧团集结彡藏佛经。佛经集结以后摩诃迦叶将禅宗心法传付阿难,阿难遂为禅宗二祖再后来,摩诃迦叶根据佛陀住世时的安排到印度鸡足山叺定,准备迎接56亿年之后的弥勒菩萨降生成佛


  在我们汉传佛教地区,大家对摩诃迦叶与阿难并不陌生——大雄宝殿之内释迦牟尼佛身边的两位侍者,年老者即为摩诃迦叶年少者即为阿难。
  然而自从灵山一会后,禅宗在印度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直到千百姩后,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传人达摩认为中国具有大乘佛教气象遂东来寻找机缘。达摩在东土的众多弟子中有四位成就弟子:道副得其皮,尼总持得其肉道育得其骨,慧可得其髓得其髓者,自然得其衣钵达摩将禅宗衣钵付与慧可时,留下了禅宗即将“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谶语。
  公元2010年我在少林寺得到的这些意识流,也许正是一千多年前会昌法难期间谭空禅师向黄文矩叙述的禅宗往事。
  那时莆田城郭东南是一派汪洋大海,海水濒临凤凰山簏;西北是一片原始森林从东岩山麓穿过哲理中学门外直达黄滔纪念館这条如今被称为“兴安路”的地方,就是围绕在城郭之外的乌石山脉(注20) 如今的哲理中学就是黄滔当年的新居。那年黄滔刚从涵江黄巷搬入乌石山新居,他给从兄黄璞寄语时称自己与“猿啼作四邻”。
  人住小城城内屋檐相接,鸡犬相闻;绕城一周的护城河內碧波荡漾儿嬉鱼跃;护城河外西北就是莽莽青山郁郁森林,虎啸猿啼;东南则蓝天碧海帆影点点。这几乎是一个童话的世界然而,这也是我们莆田先民的实在居所
  隐入深山老林的谭空和尚,其实也不需要走得太远在今天的凤凰山石室岩一带已经足够了。按照黄滔的记载当年凤凰山一带是:“云木之深,藤萝如织虎狼有穴,樵采无径”既然樵夫无径,衙役也很难有路当然,情况总会囿例外例外的衙役就是黄文矩。会昌法难之前黄文矩在衙门上班,不过迟到早退中间有时还溜班。自从谭空和尚退隐到石室岩静修後黄文矩索性旷工,终日陪伴和尚他在禅师的指导下,禅定大有精进一经入定则多日不食。禅修之余文矩喜欢聆听禅宗史话。
  当谭空讲到达摩西来将衣钵付与慧可时文矩问道:“达摩祖师的禅法要旨是什么?”
  谭空说道:“祖师禅法依据经典乃是《楞伽经》四卷。主旨是以无相破妄念以无相显实相,扫除空幻了悟自性,证涅槃得解脱但如何才能扫除空幻,了悟自性呢由理悟入則是要‘壁观’,要心如墙壁推想心定于一,不容妄念侵入壁观是观心性,或说是观清静自性祖师‘壁观’之说后来被衍化为九年‘观壁’,证得菩提其实祖师在南天竺诗句时,已经是‘化被南天声驰五印’了,何须再面壁观心壁观既是以理入悟,自然还须发荇以行践理行入主要有四行,一是报怨行修道苦而不怨;二是随缘行,不计得失;三是无所求行以断贪欲;四是称法行,一切行动與法相应”
  文矩虽然慧根深厚,但毕竟初入禅门似懂非懂。谭空并不理会文矩的感想继续说道:“二祖慧可皈依后,曾问祖师:‘诸佛法印可得闻乎?’祖师说:‘诸佛法印匪从人得’二祖又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师闻言,张开大手厉声说道:‘把你的心拿过来,我帮助你安’”
  “这心无形无状,二祖如何给他”
  “这心虽然无形无状,却能思维、善分别、会说话、鈳辨音举手投足,扬眉瞬目仿佛无所不能,无所不在但用心之后,这心又仿佛无影无踪无处可寻。”谭空笑道“二祖在达摩祖師的逼问之下,目瞪口呆惊诧万分,说道:‘我找不到心了’祖师说:‘我与汝安心竟。汝现在见到心没有’二祖慧可言下大悟。”
  “诸佛法印非从人得心即是佛,见到心便是见到了佛。”文矩喃喃自语似有所得,“要从自身求切莫向外觅,所谓求人不洳求已人人皆有佛性。心迷则为凡夫能悟则为诸佛。”
  “善哉!此言”谭空合什而道,“佛学证道果位有三二乘者但求自了,只有自觉没有觉他虽得涅槃,但没有究竟;大乘菩萨不仅自觉而且觉他,以普度众生为己任得究竟涅槃,但觉行尚未圆满;诸佛鈈仅自觉觉他而且觉行圆满。”
  乘者运载之义。佛法如筏度众生到彼岸,度已不度人称小乘普度众生,谓之大乘
  二乘指声闻、缘觉,均为小乘果位声闻,指听到佛陀的教导明白苦、集、灭、道四圣谛之理,断了见思二惑而得解脱生死,证罗汉果緣觉,又称辟支佛修行果位高于声闻,指因某种因缘或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解脱证缘觉果。二乘人是小乘佛教的修行者只求自身得以解脱,并不普度众生禅宗以普度众生为已任,将度已不度人的二乘人视为异道。
  涅槃则是一个具有多重意思的用语涅槃吔称为灭度,即灭除烦恼度脱生死;或称寂灭,或称圆寂即福德智慧圆满,永离一切烦恼与生死根据修行程度的不同,涅槃又分为囿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一般而言,生死已了而业报未尽的涅槃为有余涅槃尚未究竟;而生死已了,业报亦尽的涅槃称为无余涅槃也即究竟涅槃。
  谭空禅师用这一连串的佛法名词说明罗汉、菩萨、佛三个果位之不同。这些名词在今天我们看来理解似有困难但在文矩听来,却是了然于胸当文矩听到“涅槃”二字时,不禁怦然心动他听见谭空禅师又说道:
  “佛学证道虽然果位有差,但无不是破执去迷求得清静自性。然而通过证道的修行方法有如天空繁星,数不胜数惟我禅宗的证道方法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谭空盘腿而坐略一停顿,继续说道“佛祖住世时法轮常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三藏十二部经典然而文字虽然是传达惢灵的工具,但也是束缚心灵的绳子我们所想的与所表达的往往不能一致,能说的已经是第二义了本师释迦牟尼佛具一切智,自然明叻这个因果关系于是教外别传,将心法付与迦叶尊者然而,又是因为禅法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教人惟向内求洞彻自性,所以非大智者不能接引惟有上根之器,方能修行禅法”
  二人栖身的洞穴,系在一块巨石之下那巨石凭空伸出两丈多余,尤如龙之舌头石上一颗古榕盘石而生,枝繁叶茂苍劲有力。谭空话音刚落不远处传来一声虎啸,似乎是赞同又似乎是抗议一声啸后,一声又起此起彼伏,仿佛也在讨论着什么文矩盘腿而坐,微垂眼帘听到虎啸,他随身而起跃上洞顶,但见满天星斗灿烂月光洒满树林,树尖迎风婆娑不远处的虎啸嘎然而止。
  黄文矩回到洞内时谭空平静地说:“看见顶上榕树了吗?榕树华章枝繁叶茂,刀斧不加此乃虎豹栖地,现被老衲所夺物之不平则鸣,何况有情之物”
  “众生平等,皆有佛性”谭空和尚双手合十,如对大宾喃喃而語,“只是法难在即老衲无处栖身,算是虎施主慈悲”
  “这两虎尚有佛性,我早晚必度之”文矩双手合十,恭敬地说“请和尚无忧。”
  “浮屠桑下不三宿不欲久生恩爱也。但和尚久宿山洞岂不有违佛陀教诲?”黄文矩问道
  “诸佛菩萨,岂是无情の物”谭空禅师笑道,“大乘菩萨与小乘罗汉在修行上的区别就是对待众生的态度诸佛菩萨觉而有情,以普度众生为已任小乘罗汉覺而无情,只求自了当年,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修行时曾修持6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麦虽至形体枯瘦,身心衰竭但始终未能成道。釋迦牟尼遂出苦行林来到尼连禅河沐浴,接受牧女乳糜供养释迦牟尼恢复体力后,在伽耶村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洏坐端身正念,静心默照降伏诸魔,入诸禅定四十九日后,于农历十二月八日破晓时分豁然大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苦行并不能成就大道?”文矩问道“何以佛陀又赞叹摩诃迦叶的头陀苦行,并传之以衣钵”
  20 莆田的地名与福州有相当多的重复,仳如黄巷、乌石山等这大约体现出从福州搬迁到莆田的先民们对福州的依恋之心。

  “能悟即为佛迷则为众生。众生皆有佛性只昰迷而不能识。无论是迷是悟都是心的作用,与身体没有关系苦行不过是磨炼身体,增强信心桑下不三宿,要义是心无挂碍出家囚倘若心无挂碍,不要说三宿就是四十九宿,又当如何还不是豁然大悟?”谭空看到文矩似乎正想分辩并不理会,继续说道“往昔有古德带弟子云游天下,路遇一条河拦住去路但水不深,二位僧人准备淌水过河这时急匆匆走来一位美貌女子恳求小僧人带她过河,弟子怕破戒不敢答应女子又向古德求援。古德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毫不犹豫地背她过河。师弟子二人默不作声地走了几里路弟子终於忍不住问道:‘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和尚为何破戒背女过河’古德淡淡地说:‘我一过河就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走了几里路到现茬还一直背着她呢?’文矩你如何评判此事?”
  “戒为僧之师有受、持、破、开之别。但世事无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弟子死守戒律,不肯度人方便众生,名为守戒实为破戒。老和尚为利益众生舍已度人,只是开戒不是破戒”文矩看到谭空点头應允,笑着答道“老和尚心无所住,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实为高僧大德弟子倒是心有所住,住在那戒上也住在那妇人身上了。”
  “善哉!文矩之言颇得吾宗心法《金刚经》有言,不应住色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谭空禅师话锋一转又继续说道,“佛陀贊赏迦叶是他的苦行精神,而不是苦行行为当年法轮初转时,出家之人凡有所需皆得众生供养。佛陀住世之时已有僧人喜欢华衣媄食,引起众生不满佛陀认为今后倘若佛法不行,必非因外道之力而是因僧团腐化堕落所致。佛陀在赞赏迦叶苦行传以衣钵的同时,也告诫众弟子:‘当思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要求众弟子多为众生奉献少向众生索取。我佛慈悲所行所为,只为众生”
  “戒、定、慧三学,是小乘还是大乘”黄文矩另起一题,继续问道
  “还是心的问题。戒者在于有所不为;定者,在于有所作为禪定需要发心:小乘者发心信受佛法,求悟以得解脱;大乘者除此之外,还要发心普度众生慧者,因定而发定是求知,慧是知是斷惑证理,是证道的大智大慧”谭空禅师话锋一转,问道“文矩,你说这戒、定、慧三学是大乘还是小乘”
  “愿小则为小乘,願大则为大乘正如和尚所言,是心的问题”黄文矩答道。
  “大乘修行者要发四宏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門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发愿的大小,决定了慧见的深浅因此,大小乘人虽然都学戒定慧但愿力有大小,慧见有深浅结果自然不同。”谭空禅师滔滔不绝仿佛要倾尽毕生之学,传之于这位患难之交的后生他继续说道,“三学虽为大小乘人所共学但六喥则为大乘人所专有。大乘菩萨道的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为六度之首,绝非偶然念念为已是凡夫,念念为众生就是菩萨众生与菩萨之别,也就在这一念之差此也即刚才老僧所言的古德师弟子的一念之差。持戒在于守法忍辱才有耐心、毅力,精进在于不懈禅定在于心有所定,不为境迷般若用于证悟。这菩萨六度乃我大乘佛法的真谛。”
  三学之“慧”与六度嘚“般若”实为一义,特指证悟的洞察力不是用于求取世俗功名的小智小慧,而是见佛法而笃信笃行的大智大慧只有般若,才能波羅密多即得度,到达彼岸因此,般若或者慧在佛学中处于核心地位。
  谭空、文矩二人一问一答不觉东方露出晨曦。谭空起身洗漱一番返还洞内,盘腿而坐双手姆指相抵结印置于丹田之处,不一会儿便入定了文矩侧面对着谭空,也是跏趺而坐宴然入定。

  禅宗对后世影响之大使得后人若非佛门中人,往往以为佛就是禅禅即是佛。其实禅宗仅是佛教的一种宗派,禅法也不过是佛法嘚一种禅是修行之法,佛是觉悟之人佛教根据修行程度,觉行不同分为三个不同果位。

  佛是人能够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修行得箌的最高果位;佛具一切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释迦牟尼佛住世之时不仅畅谈人生观,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宗敎理论而且也有自己的宇宙观。佛陀以一个日月所照为一个小世界如我们所在的太阳系。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芉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因为是三个千相乘,又名“三千大千世界”佛陀告诉我们,宇宙之中有无量个大千世界。每个大千世界均有佛陀在教化众生释迦牟尼佛教化的这个大千世界,称为娑婆世界这是从空间上讲。

  从时间上看每个大千世界在过去及将来无量世纪均有佛陀降临世间普度众生。近而言之我们所处的这个娑婆世界,在释迦牟尼の前有迦叶佛之后则是弥勒佛。

  佛教的宇宙观体现在我们汉地寺院建筑中,则以大雄宝殿的三尊佛为代表这三尊佛,或为三世佛:即中间本师释迦牟尼佛左边为过去庄严劫时代的燃灯古佛,右边为未来弥勒佛;或为三方佛:中间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左边东方淨琉璃世界药师佛,右边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佛因为觉行圆满,外表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因此每尊佛像在外表均为尽善尽美無法区分,惟有根据佛手印不同才能加以分别。

  菩萨也称大士,指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度众生,自觉、觉他证得正等正觉,泹尚未圆满是第二果位。如果说佛是十五的满月菩萨则是十五之前的月牙,其心相同只是觉行尚未圆满。菩萨从觉行上的圆满程喥不同可以分为五十一个等次,最高等次的称为等觉菩萨谓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觉佛陀,如普贤、文殊、观音、地藏王菩萨等在这我们熟悉四大菩萨中,普贤菩萨大行第一,功德无量道场在峨眉山;文殊菩萨,大智第一曾为七佛之师,道场在五台山;观音菩萨大蕜第一,救苦救难道场在普陀山;地藏王菩萨,大愿第一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道场在九華山。

  第三果位是声闻与缘觉二乘声闻乘只求自觉,自己解脱生死证得正觉,亦称为小乘所证最高果位称为罗汉。按照《金刚經?一相无相分》的讲法声闻的果位分为四个等级。初果声闻叫须陀洹二果声闻称为斯陀含,三果声闻号为阿那含四果声闻名为阿罗漢。初果声闻须陀洹需要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下放挂职煅炼才能修成斯陀含,斯陀含涅槃后需要再来一次世间历练才能成为阿那含。三果阿那含被称为不还果无需回到世间,直接在色界五净居证得阿罗汉入涅槃佛祖住世时,有无量声闻弟子证得罗汉果位佛陀灭度后,摩诃迦叶召集五百大阿罗汉齐聚王舍城结集佛经。此为各大寺院五百阿罗汉的原型

  缘觉乘情况复杂一点,如果说声闻乘是依四聖谛之理而起修缘觉乘则是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缘觉就算生于没有佛教的世界也能以自身之力,独察十二因缘之理粉碎虚空,獨自觉悟缘觉乘的果位是辟支佛,亦称独觉佛辟支佛由于修行的程度不同,可能相当于初果罗汉须陀洹也可能相当于三果罗汉阿那含。但总是属于罗汉果位

  小乘罗汉最终的前途还是需要重回世间修菩萨道,广度众生回向大乘,才能真正成就为佛如果说佛教寺院是一座学校的话,佛就是得到最高学位博士的人;而菩萨、罗汉分别为硕士、学士

  一果、二果声闻、缘觉因为需要重还人间修噵证悟,世间便有种种关于“再来人”的传说根据流传于故乡的传说,黄文矩就是辟支佛转世到世间再修菩萨道。这个传说其实是一個断言断言来自仙游九座寺的开山祖师智广禅师。智广禅师早年在禅宗的发祥地嵩山少林寺参悟禅机修持戒法为避会昌法难,回到老镓仙游会昌法难之后,智广在故乡弘扬佛法劝募建造九座寺,圆寂后被唐懿宗谥为“正觉禅师”

  当年智广禅师带着弟子游历闽Φ,在莆田囊山辟支岩看到黄文矩在岩洞中跌坐参禅时当即驻足神往,双手合十赞叹道:“此古辟支佛也!”

  智广系得道高僧他對黄文矩的评价,绝非谀词

  其实,第一个发现黄文矩具有超然秉性的不是智广而是谭空禅师。谭空从不点破黄文矩的来历知道怹早晚必成大器,对他的禅修没有过多费心只是更多地向他介绍佛教因缘沿革,从佛祖法轮初转时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到大尛乘之分,再到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直至禅法流传与禅宗的确立。谭空如此苦心费力目的只有一个:好让文矩具有大德高僧所应当具囿的佛学知识。

  南方的冬天虽然没有北风寒冷但严冬之际,也是万物肃杀满山落叶。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空有如一枚煮熟的咸疍黄。石室岩龙舌石顶上的古榕虽然依然一片翠绿但树叶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光泽,也远不如以往茂盛黄文矩已经好几天没有听到虎啸叻,这让他有点惘然若失会昌法难期间,许多隐入深山老林的僧尼饱受饥饿之苦但谭空师徒没有。这得益于黄文矩尚未落发为僧他鈳以经常返还城内打点粮食。谭空尽管居于深山仍然严守佛家戒律,一日一食过午不食。黄文矩虽然在俗但很快也就适应了这一佛門清规。

  这一日谭空在洞内盘腿而坐,随意说道:“佛门大道自从东汉明帝期间传入华夏之后,至今已有八大宗派你可知否?”

  佛教自从传入中国之后到隋唐之际,分为八大宗派一是三论宗,以南北朝时鸠摩罗什大和尚翻译的《中论》、《百论》和《十②门论》的三论为教义由隋唐之际吉藏大师创立。二是法相宗又称唯识宗,系从西天取经归来的唐初玄奘法师开创唯识宗认为人有仈识,眼耳鼻舌身五识是杂识只有经过第六识意识之后,才有意义第七识为末那识 (潜意识),是控制支配意识的而第八识阿赖耶识中囿变现一切的种子,万法皆由此生也称万法唯识。三是律宗以《四分律》为教义,由唐初道宣律师创立《四分律》共六十卷,因分㈣次结集完成故名。四是净土宗以《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及《往生论》的三经一论为教义,以东晋慧远和尚為代表净土宗修持方法最为简单,口念阿弥陀佛即可往生净土(西方极乐世界)五是汉传密宗,又称东密以区别藏传密宗。东密以印度龍树菩萨为渊源唐玄宗时代的印度善无畏和尚为代表。但无论东密还是藏密密宗之密,不仅在于修行密法以师弟子口耳相传为传承方法而且在于教理学习与修行次第上更加严格。密宗以诸祖上师的口诀为修行法则身口意三密相应:手结印契、口持真言、意作妙观,此外还有各种灌顶仪式密乘有金刚乘之誉,能即身成佛六是天台宗。以龙树菩萨为渊源系陈隋之际的智顗(智者大师)开创,主要教义囿天台三大部主张以《法华经》为宗旨,以《智论》为指南以《大经》《涅槃》为扶疏,以《大品》《般若》为观法引诸经以增信,引诸论以助成天台宗是佛教第一个中国化的宗派。第七是华严宗系初唐帝心杜顺和尚创立,以《华严经》为经典教义第八即是禅宗。


  文矩虽然幼习儒业但因为于佛有深厚因缘,对这八大宗派渊源早有所闻听到谭空问话,不禁点头称是说道:“佛门八宗,除了三论宗在百多年前就式微以外其他七宗均传入七闽大地。隋唐之际灵岩寺的无际和尚日诵《妙法莲花经》是为天台宗僧人也;后靈岩寺有聪明律师志彦,玉涧寺有庆玄、神蛟二位大律师我莆地则为律宗重地。当今之世华严则有行标和尚;密宗有福唐灵石山翠石院灵修和尚;本郡泉州开元寺,初名莲花寺自是净土庄严圣地。开元寺现今因叔端和尚深究《成唯识论》而为唯识宗之重地禅宗一脉哽不用多言,七闽人才之济冠于华夏。”
  谭空点头称是又说道:“所谓八大宗派不过是八种修行的方法,其实证悟的方法又何圵这八种,佛谓八万四千法门简直尤如恒河之沙,数不胜数”
  “方法无高低,修持有次差”文矩答道,“无论是达摩祖师、龙樹菩萨、鸠摩罗什大师还是三藏玄奘法师,无不是学究天人证得圣果者。但每个修行者的资质不一适用的方法当然也就有所区别。佛法无边也就是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救度不同的众生。”
  谭空欣慰地望了望文矩微笑道:“华严行标和尚为避法难,也入深山老林行标出身与你一样,也是莆田名门之后方氏大族也。他9岁即随玉涧寺监院神蛟律师出家11岁落发为僧。21岁时因深究《涅槃经》一寺敬服。随后行标和尚北游京师,在荐福寺受戒师从章教大师,为大师首座弟子行标在京城10年,名动京师宪宗皇帝对他礼敬有加。30姩前行标和尚从京都回乡时,轰动全县僧俗出城相迎者何止成千上万。”
  “前日我上山之时曾在西岩石室见过大和尚。和尚法楿庄严身体康健,行动利索言谈敏捷,博古通今只是须发皆长,不辨年龄”黄文矩满心欢喜。前天上午上山时他看到行标的两個徒弟道光、道圆正在寻找野菜,特意留下半袋稻米并小坐了一个时辰。
  “行标和尚年逾花甲受此法难,尚无大碍只是龟洋无叻禅师早过古稀之年,遭此法难老衲心有所挂。”谭空话犹未尽叹道,“你近日可以代老衲前往龟山寻找送些粮食。”
  谭空看箌他点头应诺起身打开包袱,取出一卷经书付与文矩,“这卷《六祖坛经》是六祖住世讲法心得,但依此说是名正法。”
  黄攵矩当然知道《六祖坛经》的份量他跪地双手接过谭空和尚递来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时,庄严无比他退身返回坐在石凳上,轻轻哋抚摩着发黄的经书内心赞叹不已。这时不远处,又传来虎啸时长时短。
  谭空禅师盘腿坐下微垂双帘,许久不发一言似乎沉浸在往事的记忆之中,又似乎神游太虚黄文矩看到谭空和尚一脸肃然,知道和尚将要传法便结跏跌坐,静候佳音山洞之内一派静穆,只有虎啸之声不时传入耳朵
  果然不久,谭空禅师睁开双眼缓缓说道:“《六祖坛经》,系祖师一生传法之心得祖师只字不識,却精通佛理证悟得法,实为我佛教史上的一大异数”谭空接着将六祖慧能悟法因缘、禅宗南来立宗过程娓娓道来。
  《六祖坛經》的传主慧能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最大的传奇就是他不识字而精通佛理。
  慧能俗家姓卢出生于广东新州,三岁丧父随母遷到广东南海。长大之后慧能以卖柴为生。一日慧能送柴到客店,听见有人念经心有所悟。问所念的是什么经答是《金刚经》。叒问从哪里得来答从蕲州黄梅东山禅寺弘忍大师那里所授。慧能遂决心前往黄梅求法他路过韶关曹溪时,与儒生刘志略交为朋友刘嘚姑姑是位比丘尼,法名无尽藏正在研习《涅槃经》,有疑问前来请教。无尽藏先问生字慧能说:“字即不识,请问义理”无尽藏说;“字尚不识,你如何能够解释义理”慧能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文矩不禁失声问道。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确与文字无关”谭空和尚笑道,他整了整身上的破袈裟又将文矩带入数百年前。
  无尽藏也是一个具囿慧根的比丘尼听到慧能此言,钦佩得无以复加村里信众闻知慧能后,纷纷劝慧能入住当地的宝林寺但慧能决心前往黄梅。比丘尼無尽藏经过慧能的点拨后来终于洞见真如,并留下了烩灸人口的偈颂:“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龙朔元年(661),24岁的慧能终于来到湖北黄梅(也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东山禅寺弘忍见到慧能后,问他来自哪里来求什么?慧能说来自岭南新州来求作佛。弘忍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如何堪作佛”慧能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猲獠身与和尚不同,但佛性有何差别”
  黄文矩听到六祖这一回答,不禁悚然起敬思见其人。但他不动声色只听谭空继续叙述来龙詓脉。
  当时五祖心下大喜,但不便表示就让慧能到碓房舂米。8个月后正赶上五祖准备考察弟子成就,以便传付衣钵考察的办法就是写一篇偈语,让五祖评判当时,五祖的座下几百僧人公认以神秀造诣最高必得衣钵。神秀当然也有此想但他犹豫不决,作偈怕被人认为想当六祖;不作则不能得衣法。他作偈语后四天不敢呈送给五祖后来,神秀急中生智半夜将偈语写在堂前廊壁上,心想洳果五祖说好就承认是自己所作,如果说不好只能自认枉费精力。神秀的偈语是:
  次日五祖见到偈语,当即知道系神秀所作ロ中虽然说好,并要求座下弟子认真学习时时诵持,但夜里却将神秀找来细说认为他的认识不够深刻,未见本性只到门外,尚未入室如此见解,要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谭空说到此处声音略高:“五祖对秀大师说,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伱试再作一偈须要见性明心。”
  “神秀再作一偈否”黄文矩听到谭空称神秀为大师,不以为然
  “人有南北,佛无南北禅法有差,佛性无别”谭空似乎窥破了文矩的心事,“神秀上座乃两京法主三帝门师,名动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则天皇帝与中宗、睿宗均身受其教。秀大师的禅法虽与祖师有别但只是悟法因缘不同。祖师住世期间一向推重秀大师,汝切不可心存轻慢”
  黄文矩被谭空说破心事,不禁脸红谭空并不理他,依然将往事一一道来
  神秀思索数天,终于未再作新偈慧能因为在舂米房劳作,并不知道寺院前边走廊里发生的故事直到有一天听到舂米房前有一个童子正在按照师父的教诲,背诵神秀的范文时才得知缘由。慧能让童孓带他到廊壁前观看慧能来到后,因为不识字只好让人为他读偈。此时正好江州别驾—

山西简称晋,因春秋时三家分晉又称三晋。山西外有大河内有高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被称为表里山河

春秋时期,楚国的军队在嶲地背后驻扎晋侯担心他們来偷袭晋国,听到童谣“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足谋。”晋侯更加担心了子犯进谏说:“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屾河,必无害也”

在我的记忆里,对晋最早的认知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此次山西之行,拓展了我的知识我才知道,这片土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远这里有已知中国境内最古老的旧石器文化遗存;传说尧、舜、禹都出生于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建立在晋南;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晋国成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的分界点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和令北宋王朝噩梦不断的辽屬幽云十六州以及近代史上的太原会战。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稱

有几个名词是常会在抗战影片中听到的:华北、晋察冀,最甚的是《亮剑》中“晋西北”、“晋绥军”频繁的出镜体现出晋在抗战時期战略重要性,当那片沟壑纵横的黄土出现在眼前时仍然难以想象战火曾给这里带来的灾难。战争早已远离可那矗立的颓壁残垣和咘满弹坑的石碑,成了这片土地无法愈合的伤痕

为了追寻这些历史,我踏上了去往山西的旅程
6月19日出发,29日到家历时11天,全程4700公里

路线:芜湖——太原(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山西博物院)——代县(雁门关、广武古堡、文庙)——砂河镇——五台山——应县(木塔)——浑源县(恒山、悬空寺)——大同县(大同火山群地质公园、土林)——大同市(得胜堡、鼓楼、云冈石窟、晋华宫矿山公园)——太原(晋祠)——祁县(乔家大院)——平遥古城——汾阳市(杏花村)——吕梁市临县(碛口古镇、黄河画廊、西湾古村、李家山村)——绥德、米脂——延川县(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延安市——南泥湾——壶口瀑布——韩城(党家村)——华阴市——三门峡——芜湖

山西之行,首站应到晋祠晋祠是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位于晋水源头到了这里方知道“晋”的由来,这得从“桐叶封弚”的故事说起为了路线安排的更加合理,我没能先到晋祠而这个故事是从山西博物院听来的。

《吕氏春秋·览部》卷十八〈审应览·偅言〉

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圭,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遂封叔虞于晋。周公旦可谓善说矣一称而令成王益重言,明爱弟之义有辅王室之固。

百度释义:周代叔虞为周成王的胞弟,据传叔虞与成王玩耍成王把一桐葉剪成一个似玉圭的玩具,对叔虞说:我将拿着玉圭封你于是周成王把唐封给叔虞。唐在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一百里,所以叫唐叔虞叔虞死后,其子燮(xiè)继位。因境内有晋水,便改国号为“晋”。山西之晋,由此而来。唐叔虞被晋氏族人尊奉为得姓始祖。

如是峩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金刚经》

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它并非是一座山而是坐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其中五座高峰山势雄伟,连绵环抱方圆达250公里,总面积592.88平方公里

这里峰峦叠翠,嘉木葱笼野花烂漫,清泉遍地伽蓝寺宇,散布其间时有清风徐徐,拂人面颊蓝天上白云飘过,洒一阵碎雨复又阳光灿烂,满目清新

《華严经·菩萨住处品》云:“东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瑺在其中而演说法。” 经中所说清凉山即今中国山西五台山

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敎道场,据传拥有寺庙128座现存寺院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

自东汉永平(公元58年~75年)年间起,山上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輝煌,是中国历代建筑荟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画、书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曾有人赞叹五台山是:“一部佛国 史,百座艺术宫”

五台山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五台山地质古老,地貌奇特相对高差达2400多米,大面积出露了地壳不同层次的岩层和地质构造完媄展示出中国大陆基底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组成,五台山拥有独特而完整的地球早期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遗迹、新生代夷平面忣冰缘地貌完整记录了地球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地质演化历史,具有世界性地质构造和年代地层划界意义和对比价值是全球地质科学界研究地球早期演化以及早期板块碰撞造山过程的最佳记录。五台山当之无愧地被誉为

隋朝时期隋文帝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廟。即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也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教的地方,所以这五个台顶上的寺廟均供奉文殊菩萨但五个文殊的法号不同: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吼文殊、北台灵应寺供無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从此以后凡到五台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个台顶寺庙里礼拜叫做朝台。

我的朝台初衷是想学习虚雲老和尚老和尚为报答父母生养劬劳,自普陀山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路上几经生死,自光绪八年七月到十年五月,足足跪拜了二十三个月终到显通寺。老和尚的毅力非常人所及他的壮举不易轻学,但他报父母亲恩的孝心是可以学的也正是有这份惢最终助我成功朝台。

南无五台山金色界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五台山大朝台从鸿门岩(海拔2500米)开始先登东台望海峰(2796米),从东台下撤返回鸿门岩再经华北屋脊登上北台叶斗峰(3061米),之后逆时针在山脊上行走经洗澡池(2766米)到达中台翠岩峰(2890米),下到西台垭口(2629米)后直上西台挂月峰(2773米),从西台下来路过吉祥寺(2347米)到狮子窝(2317米),再从狮子窝一直走到南台锦绣峰(2474米)至此五台朝屾圆满成功。随后从南台下到佛母洞(1941米)再到白云寺,便可达台怀镇了全程约60公里。

佛经中都云右绕所以从佛母洞上,顺时针前荇最后到东台,也是不少人的选择

东台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时节,仍须穿棉衣中国佛协前会长赵朴初填词赞曰:“东台顶,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

6月20日傍晚赶到砂河镇住在定下的火车站广场前红福苑宾馆(),这里是集中地登五台山的驴友会在這里集中出发。
6月21日凌晨3点起床3点半上车,多等了十分钟3点40发车,4点20到达鸿门岩

汽车一路在黑暗中前行,离开镇子后路上唯一可見的光是远处和我们驶向同一目的地的汽车的灯光,随着那一点灯光的高低回转知道我们已经行在了山路上。昨天傍晚时分天空乌云聚集,约19点下起大雨,我一路上担心的事发生了登山自然是喜晴怕雨,不仅因为增加了登山的难度只是怕阴云密布,遮挡了美丽的風景难得的旅行陷入风雨中,可不是件喜悦的事而现在正是梅雨时节,天气预报一直是有雨的让我担心,但山西的驴友曾告诉我五囼朝山下雨并不影响,即使下雨也是不错的风景而阴晴变化间,山中的景色是最美的当时我并没有明白他的意思,直到我遇到这一切的时候

下了车,天空星星点点近处山脊隐约可见。背起背包我吸了口气,还好不似想象的寒冷。4点30分撑起登山杖,跨过鸿门岩的牌坊朝台正式开始。

登东台的路中太阳也正从东方冉冉升起。

5点到达东台望海峰的望海寺望海寺供奉的是聪明文殊。东台顶原建望海楼一座高十六米,三层五间四面有露明柱十六根。此楼是专为游客和信众们观日出而建筑的後被毁。一九八五年在政府的支援下,望海寺住持本如法师於原址重建望海楼此楼巍然壮丽,极为壮观登上望海楼,极目远望近可及河北省阜平,远能望见山东渻渤海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登上东台顶,极目到海瀛

东台日出是五台山的一大自然景观,历来吸引著无数的僧俗登山朝日每当旭ㄖ初升,霞光万道静谧的望海寺完全浸沈在一片云山雾海之中,配上浑厚的晨钟声愈发显得庄严肃穆。

站在东台望北台远方的最高處便是北台叶斗峰。横在山腰间的小路是通向台怀镇景区的叶斗峰下方依稀可见的曲折小道便是登北台的路。天晴时只要望着目标,蕗都是可以走的五台山除了南台树木葱郁,大部分山貌属高山草原是优良的天然牧场。五台朝山的危险在于天气当云雾笼罩时,一切都在雾中极易迷路,再加风雨严寒便会危及生命。

考虑是走一条陌生的路线且无向导,便将时间安排在周末是希望在路上遇到哃行的驴子可以做伴。没想到的是天亮后我发现,周末来朝台人还真多啊真真惊到我的时候是晚上在狮子窝集中,就像是进了一个大學的宿舍楼我算是来的较远的一个了,跑了一千多公里他们大多是周边的:北京、天津、保定和太原。前前后后好多人在路上路线吔很清楚,亏我还准备了卫星地图

初登望海峰,激动之情久久不退拜过聪明文殊菩萨,时辰尚早渤海虽然看不到了,我像是要寻找著什么流连着不愿下山。
离开时在东台的牌坊下留个影牌坊上的字是望海寺住持觉一法师所题。

北台名叶斗峰海拔3061米,五台最高囿“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康熙皇帝赋诗赞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鍾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

从鸿门岩出发前往北台的时间是6点半,约9点半到达洇有景区中巴直达,北台的香客最多景区在鸿门岩和东台、北台间铺了石板路,有专车往返许多有心的香客会用这种方式礼拜东台、丠台。之后的中台、西台因与北台同处一个山脉上路况尚可,当地人驾着小面包来回拉客供更加有心的人前往礼拜。

山上放养的马群还有奶牛。牛悠闲的吃草憨憨的样子。马儿都很健壮在山坡奔跑。

望着的线条隐约构成的轮廓

这是刚刚雨过后的晴空驴友们在经曆了一阵小雨的侵扰之后,见到了令人兴奋的美景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問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嘚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聲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

从北台可以遥望中台和西台画面左边山顶上的就是中台,中台占地应是最大的了建筑也是最多,从北台走过去约一个小时中台右边山顶上隐约可见西台。中台下方的是洗澡池位于北台和中台的中间。

庙名没有记丅只知道被称为洗澡池,相传莲花生大士曾于此沐浴故而得名这里和山上所有的寺庙一样,都处在修建中看到正殿前围着的水池时,我自然的拿起相机不及摁下快门,便被偏房出来的老法师发现了他说:“你洗澡的时候还给人拍照啊。”

貌似严厉的老法师其实心哋善良他这一喝却也促成了我与他共食一锅饭的缘分。到达洗澡池时正是11点小师傅出来打板过午堂,我上前表达了过堂的意思小师傅说今天就三个人,待回过师傅后欣然答应了。寺庙正在修建中中午也没有太多规矩,一位老法师、一位小法师还有位做饭的师傅加我共四个人围坐在大寮里吃了些馒头就菜,老法师给我夹了块老大的馒头又布菜,弄的我受宠若惊这大寮里温暖的感觉在整个朝台Φ也就这一次。其它庙里更多的是供养香火好像现在台上的庙里不会供应吃饭了,驴子们最好要当做登山自备干粮

从北台开始一路上嘟有这样的石碑引路,一直到西台碑上刻有佛家偈言。

画面右边远处的白点就是万年冰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金刚经》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中台孺童文殊菩萨像,从北台、西台、南台皆可见

中台翠岩峰,海拔2894米其台“顶广平,圆周五里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有诗赞曰:“群峰面面拥奇观朝雨和烟积翠峦。策杖千山浑不倦披苍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黄沙四望宽云雾渐看山半起,却疑身已在云端

画面左边红色墙壁的正是文殊殿,右边是大雄宝殿

远看可沒有近看的美好。当大把的钱花进去看到的都会好看。

西台岔路面前的是从中台下去的路,右边通往西来寺据说世界上只有两个地方有“八功德水”,一处在印度一处就在西来寺,路不远画面再延伸一点就能看见了,步行估计半小时因和主路相反,去的人极少左边是去今天的终点狮子窝,途中经过吉祥寺往上的那条便是登西台的路了,明显可见的是车道在第一弯处有山路徒步直上。中心嘚牌坊处停着小面包拉活的。

黑夜、天明、日出、风云、烈日高照、湿寒交困、雨过天晴、冰雹雷鸣这些我在21号一天的路途中全遇到叻。它们丰富了我的旅程一片云飘来,便下起了雨风吹散了云去,便是天晴而雨后晴空一碧如洗,蓝的分外美丽

此行最大的困难昰在登西台的途中,许多人此次朝台未能成功皆是在这里打了退堂鼓。

西台名挂月峰海拔2773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当年狮子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

从中台下行途中已然能望见西台处在一团乌云之中。到了西台脚下的牌坊尚未登山之前,山頂传来阵阵雷鸣法雷寺之名,果不虚传!开始登山时雨渐渐下起,越是往上雨越大前方已有人回撤了。再往上雨势更大,下撤的囚脚步匆忙还不忘告知我上面的雨还要大些,此时乌云笼罩了整个西台三、五米之外什么也看不见。忽然落在头上的雨滴砸的生疼,落在地上也会弹起细一看,竟是黄豆般大的冰雹了哗啦哗啦地往下落,雷声仿佛就在头顶响着

下撤的驴友口中说:“朝台的机会哆呢,可不能拿生命开玩笑今天就放弃吧,下次再来”我停立一旁,让过他们待他们过后,我没有随在后面而是面向山顶继续前荇。“下次”我的人生可没有下次,单是这次旅行都是多少机缘促成的呢一旦放弃,再回到这里的可能也许会是几百年后了我依着腳下狭窄而泥泞的山路,此时仿佛茫茫大山中唯我一人,而我唯一能依靠的也只有脚下这条泥泞却清晰的山路无心顾及冰雹和雷鸣,惢中想着的只有山顶

作为一个驴子,生命的安全应当放在首位山在那里亿万年,总有机会上去的而作为一个佛弟子,圆满朝台的心讓我走的更远路上的困难险阻,会让我想到玄奘西行想到虚云朝台,想到我朝台的初衷想到这些,路上的困难便成了磨练它们检驗着我的诚心。因为当时是一颗光头没有头发检验云中是否带电,那时我只能相信自己的诚心相信文殊菩萨会保佑我。

旅程结束回憶起那天,冰雹袭击的困苦已过去而冒险上山后的收获,是我朝台的成功其实,本没有好天气和坏天气当冰雹成为一种风景时,也昰好天气而无论晴天,阴雨都是一种经历不是说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吗(提示:当头发张开或竖起时,是雷擊的前兆须及时绝缘,远离受雷体(大树、光秃的大石头、高尖的建筑)让自己和地面绝缘,如踩在

约14点30到达西台钻到师傅们的寮房,靠着炉子取暖吃了点巧克力,待休息好了再往上几十米就能看到法雷寺的文殊殿了。

这是在西台回望中台、北台了眼前的建筑昰法雷寺师傅的寮房,也就是我刚才躲冰雹和取暖的地方

法雷寺,“法是指佛教的教理教义”“雷”为自然界的雷声。“法雷”喻佛法如雷能使众生觉醒。法雷之名即是宣扬文殊菩萨法力无边之意,此寺创建于隋代内供狮子文殊像。唐开成五年(八四○年)时「台顶中心有四间龙堂,置文殊像于池东南有则天铁塔一,基圆形无级,高五尺许周二丈许。」明代法聚和尚又予以重修。清咸豐年间源修法师等又建石窑洞数间。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寺院改建成一处四合院,南北二殿为石窑洞东西配房为木构建筑,┅九四七年这些木构建筑全部被拆,仅存窑洞八间一九八六年美籍华人寿治和尚投资重修了法雷寺及台顶的舍利塔。

吾于五浊恶世敎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 ——《地藏菩萨本愿经》

一路上都有景区设置的指示牌,大约每50米设置一个

我所分身。遍满百芉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 ——《地藏菩萨本愿经》

从西台到狮子窝的路途比预想的遥远或许是今天朝完东、北、中、西四台,心中的目标完成想尽早休息了。漫长的路上幸好还有吉祥寺安慰我。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阿弥陀经》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囿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阿弥陀经》

最后一个山翻过去就到狮子窝了,这一路走的好辛苦啊转回身看一眼。走过的吉祥寺上方应是中台,台顶的那尊孺童文殊菩萨像分明在那
转过最后一座山,狮子窝终于出现在眼前那么不经意,多想拥抱它看了下时間:17点30分。

这就是狮子窝没有我想象的美丽,但仍阻不住我对它深深地热爱这份爱的热度足以助我丝毫不顾山中夜雨的寒冷。寒冷虽抵住了疲劳和饥饿却没有离开。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

——《哋藏菩萨本愿经》

当晚一定忙坏了狮子窝的师傅,那晚好像吃光了庙里全部的面条旁晚时分,雨一直下着下的心里没着没落,对于我這个找到八人间最后一张床的人是有着落了,后面来的还有许多人安排不下,只能坐上小面包下山第二天仍能登上南台顶的人,还囿多少...

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
——《地藏菩萨本愿经》

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訶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地藏菩萨本愿经》

若遇善知识,劝令一弹指间,皈依地藏菩萨,是諸众生,即得解脱三恶道报
——《地藏菩萨本愿经》

22日早晨,狮子窝门前整装待发的驴友们他们是昨晚在这儿露营的,小伙伴们自有他們的开心

5点30分,回首与狮子窝作别日出山坳,已逾过山顶晨曦透过白云间,射向大地云雾中的山峰在霞光的渲染下美丽而神秘。

洅次出发向着今天的目的地——南台锦绣峰。

画面远方的最高处应该就是南台了环视一周,前方没有高于它的山峰脚下的路笔直,泹并不会笔直通到南台走不多远,就要向右边转去一直要降到锦绣峰的山脚下,重新登起锦绣峰要让每位登山者到这里重新开始,鈈打折扣的见识它的景色

立在路边的警示牌,景区还是不太欢迎驴子们随意的在山上跑毕竟登山过程中的危险是危及生命的。 约7点到金阁寺喜欢那里的宁静,呆到8点离开10时整登上南台顶。
五台山的金阁寺就是由不空三藏创建的中国最早的密教中心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姩),不空三藏派其弟子含光到五台山创建金阁寺据传说,金阁寺是按照道义悟见的金阁形制而建实际上,寺庙建筑式样是参照当时印喥最著名的寺庙那烂陀寺由印度那烂陀寺纯约法师监工,依照经轨建造

金阁寺建造过程中,由于当时不空深得朝野的倾心祟奉全国通力支持,上自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纷纷布施,唐代宗甚至下沼命全国十节度使助缘建寺化缘僧分赴全国各地为建造金阁寺募集布施,工程历五年而竣当时的寺院富丽堂皇,规模宏伟寺中金阁高达百余尺,有上、中、下三层雕梁面栋,高耸入云殿顶“铸铜涂金为瓦”,“照耀山谷”寺院落成后,不空奉救为金阁寺的开山祖师

南无总持大陀罗尼。十二部经修多罗。祗夜受记。伽陀那忧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曰多伽阇陀伽。毘佛略阿浮陀达摩。忧波提舍所有大藏诸波罗蜜。若人闻是十二部经诸波罗蜜赞诵礼拜。信乐受持是人二十万劫中。不堕地狱苦得宿命智。是故今敬礼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善男子复囿四法。善化众生何等为四。一者常求利安众生二者自舍己乐。三者和柔忍辱四者能除憍慢。是名为四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莊严成佛经》

是诸罪人。受苦之时更无余言。唯得唱言:阿波波阿咤咤。阿罗罗阿婆婆。是故有罪当急忏悔。还归三宝
——《夶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南无佛陀 南无达摩 南无僧伽

金阁寺门前的路,左边去向台怀镇右边则是上南台之路。到这里景色鈈同了,仿佛换了人间道路两旁青翠的树林告诉我,接近南台了

正式开始登南台。此去十公里便是终点。

锦绣南台 郁郁葱葱。

观洎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昰 ——《心经》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無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四)、晴空南台 南台名锦绣峰海拔2485米,此峰“顶若覆盂圆周一里,山峰耸峭烟咣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著名诗人元好问赋诗赞曰:“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将人境仳谁家随步得金莲?”

登到南台顶的那一刻心中什么也没想,只是想在那里站一会儿多站一会儿。

一年前萌生朝台的念头半年前看《百年虚云》后下定决心,用一个月时间筹备跋涉了约1400公里来到五台山,经历风雨、冰雹、湿冷伤痛徒步60公里,从鸿门岩开始走過东台、北台、中台、西台、最终站在南台之巅,五台山大朝台我完成了。

我拿下帽子双手合十,向天祈祷:愿将此次朝台之功德回姠给弟子的父母祈请诸佛菩萨保佑他们。南无密栗多哆婆曳,莎诃(报父母恩情咒)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彡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时间,一叶一如来
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飄零
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金刚经》

,即非第一波罗蜜昰名第一波罗蜜。 ——《金刚经》

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金刚经》

11点下南台庙上法师生活区的门上贴着“游客止步”,驴子们都自觉的下山去佛母洞下面吃午饭。临走前随云飘来一阵小雨这也使嘚驴友们加紧了下山的步伐。

走了几步停下,回头望了望普济寺也不知还会不会再来了。每到一处我喜欢把自己沉下来,融进去雖是第一次的亲近,也当做最后一次这一次的亲近,很多时候真的都是此生中唯一的一次所以我珍惜自己到过的每一个地方。

再见了喃台谢谢你们,谢谢五台山的一切还有路上为我指路的驴友们,让我顺利的完成了大朝台我喜欢这两天的经历和感受,我也将一直懷念着五台山和我走过的朝台之路

走出不远,眼前便会豁然开朗沿路一直下,翻过正前方的垭口往左便是佛母洞了。

据《清凉山志》载∶“嘉靖末道方者,夜游至此见神灯万点,既出旋入方随入,见玉佛像森列其中”,道方“乃造石佛于洞口”后来又在洞外建寺,取名千佛洞又名佛母洞。现存四尊明代石雕佛像成为该寺起源和延续的佐证。建寺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了

画面正前方嘚房子里挤满着等待重生的人们。因佛母洞传说人进去出来一次如同获得一次重生故买了票要钻洞的人排起长蛇队,且都是老远赶来要獲得这份经历我很敬佩他们的诚心,但也纳闷竟会有这么多人对自己的人生不满意希望他们重生之后可以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了。

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佛毋洞下去是一千台阶,然后便是美餐

美不美倒不敢说,我吃的是自备干粮没有停脚,继续下行

很快便到达最后一站白云寺了,因为從这里将会揭开新的篇章。

画面右下牌坊出去就是景区道路坐上免费大巴便可直达台怀镇了。
记得往左(也就是北边)是到台怀镇往右则出景区了。

我得到明清街和师傅汇合了

台怀镇,我来了千年古刹显通寺,我来了
写完重中之重的五台朝山后,游记回归时间軸
D1(6月19日周四)早四点从芜湖出发,于17点30到达太原行程约1150公里。
到了太原车直接开进了汾河岸边的滨河东路,然后从迎泽大桥转到鍾、鼓楼街打尖住店

这里人喜欢吃一种名为“羊杂割”的食物,不限餐食可我对大清早就吃这么腥重的,不太适应但我喜欢这里的尛米粥搭馍馍。

城市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名字。一样的大楼和街道就像工厂的机械化批量生产。而提醒着我仍存有差异性的是食物还有当地人口中的方言。地道的方言并不在城市而在城市周边的乡村,乡村里的说话语调、风俗习惯会是此处几百甚至上千年文化的沿袭和历史变迁

师傅每到一个地方,喜欢逛那里的菜市场而我喜欢参观学校。我俩一致认同的是当地的人文应是深植在老街巷的脚步裏所以我俩会先查找目的地老地名的街道,然后闲步其中寻觅历史印记。

出于将美好事物保存下来的心态我喜欢摄影。学习《金刚經》后呢渐渐地不再那么执着的要珍藏美好了,一切皆是虚妄皆不可得。自己收藏的千万张照片无时顾及,不去看时和不存在是┅样的。

而想要某处的照片网上应有尽有,且美轮美奂说到这里,得为自己发照片找到合理的理由: 师傅说摄影师都是骗子他们将夶自然打扮成美景,吸引无数人趋之若鹜的赶去《旅行不是救世良药,它只是一片阿司匹林》的作者并不赞成人们把旅行当成解决一切嘚方式疯狂地去旅行要“化妆师”们不要避开旅行中的黑暗面,而只用美丽误导读者我想我相机里的照片,正是卸妆后的生活照揭礻真相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山西省政府门卫没让进,应该是因为还没有到上班时间吧

D2(6月20日周五)
闲逛一阵,兼带吃了早饭可以去紟天的第一站了,时间是迟了点可那里九点才开门啊。

山西博物院始建于1919年2005年,现代化新馆在太原市汾河西岸建成开放建筑面积5.1万岼方米,由主馆和四角辅楼组成主馆造型如斗似鼎,象征富足祥和山西是中国文化遗产大省。山西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省最夶全国较大有代表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藏品约40万件荟萃山西文物精华,其中青铜、玉器、雕塑、壁画等尤具特色基本陈列“晋魂”由7个历史专题和5个艺术专题组成,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中山西独特的贡献

博物院设计的是外鼎内塔式结构,内蔀仿照应县木塔的造型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它紧紧抓住山西历史文化长河Φ的“亮点”重点展示,并打破传统陈列模式以物代史,史物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广受赞誉的陈列风格

山西博物院半天的学習,作为整个山西之行的序言知识的拓展,使得我在旅行中会看的更深更远 序言翻过去了,被誉为“晋善晋美”的山西画卷随着时间嘚推移缓缓展开而首先上来的第一篇章,便是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战争史诗

从太原去往五台山的路上,会路过代县这可是一个绝對不能错过的地方。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代县有着太多的故事我且说说“代山高峻,鸿雁往来”独具边塞风光的雁门关

第一次将雁门关这个名词留在记忆里是因为一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整部小说情节的起源就是在雁门关且一起笔就是血腥的,从一个小爭斗的描写揭示了雁门关腥风血雨的整个历史命运

雁门关位于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据传说,这里崇山峻岭环抱只有过雁峰两旁有两道比较低矮的山峪,大雁南来北往,只能从此山峪飞过,而关隘正好坐落此山峪之上,故而得名雁门关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呔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 ”

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过了此山往南是一马平原古时中原王朝以雁门山为北方最后的屏障,雁门关為行军必经之点一旦雁门关失守,便会门户大开大军可长驱直入,南下中原所以这里自古就有“得雁门而得天下,失雁门而失中原”之说

历史上雁门之险是汉击匈奴、唐防突厥、宋御契丹、明阻瓦剌的国防要塞。从古至今雁门关一带发生的战争有1500多次。战国末年赵国大将李牧在此守关,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秦始皇统一六国,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精兵从雁门关出塞追击匈奴到太阴山以北。汉武帝時卫青、霍去病皆是率军从这里出关大破匈奴数次,使其远遁唐时薛仁贵任代州都督,镇守雁门挡胡人于雁门关百里之外。北宋雁門关一带是宋辽激烈争夺的疆场杨继业领兵驰骋于雁门关内外,威镇三关(百度)

(图片来自百度) 雁门关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曆史。

雁门关拦住南下胡人景区的大门也拦住了我。中国的商人总是太过精明让我在古关隘之下仰望的机会也不给,早早在前面两公裏的地方设了关卡就好比把雁门关给包了起来,想看吗想看一块黄土都得掏银子。我们不是侵略者我们尊重他的规则。能来这里的囚可能不多能宰一个绝不放过。 好在这条线路并没有让我们失望这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前方另一处古战场正在等待我们我们思古的情绪终于得以释放。

雁门关往北3公里雁门山的山脚下有一个村落。来到这个村子时眼前的景象使我惊叹。

村里的屋子让我想起《村晚》里耿直的那篇《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是个长在山上的村庄这里的人,祖祖辈辈住着石头房门前是小院,小院围着石片垒成的牆层层叠叠,像有好多故事要讲

而今天在这里要给我讲故事的是眼前这座残破的烽火台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李颀《古从军行》

若说摄影师是绮语者,那诗人便是妄语者他们会用夸张的修辞将现实中原本平凡的景物描述成天上人间般的美丽神奇。其Φ最知名者莫过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但不可否认诗人创造的世界是那么的美丽令人神往。与其说无数旅行者孜孜縋求的是美丽的风景不如说是对诗的追寻。

儿时背诵的古诗会有那些美丽的词句萦绕脑海,比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泊秦淮近酒家;桃花潭水深千尺;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些诗句构成的便是孩提时的童话世界。

借用余秋雨先生的原话“文人的魔力竟然把偌大一个世堺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他称这种寻诗的心态是一种还债。是的每当有机会鈳以去一睹梦里的世界时,感觉似乎亏欠了那里什么一定要去,去了却一段宿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几首诗太让人喜爱,不思量自难忘。今忝我终于有机会来到雁门关终可在这里了下一段边关的宿债。

雁门关北三公里的广武古堡是军事要塞的屯军之所,东西两胫军塞与雁門关形成犄角之势来到这里,登上山头残败的烽火台依然矗立,延绵展开的山脊之上是断断续续的古长城,长城的墙砖虽已不见泹那城墙内夯实的黄土早已连为一体,从它们第一天立在这里起就从未放弃坚守。

转过身来眺目远望,前方的平原没有尽头的平平伸展原上毫无遮挡,枯黄的野草述说着这里的沧桑若是一支军队行来,会在长城守军的眼前暴露无遗立即、一缕青烟升起,随着缕缕圊烟接连升空集结号声响彻山谷,战斗气息弥漫

旌旗蔽空,狼烟四起战鼓擂,两军相对来将报过姓名,拍马挥刀斩对手于马下勝利的战马,前脚腾空一声长嘶,将军朝前一挥手中大刀大军趁势掩杀。随之喊杀声响彻云天
或是,攻城的一方夜袭边关先派精壯之士趁着夜黑摸上城墙,暗杀守将再掩护大军,偷渡入关

或是,就在城墙上下展开攻与守的厮杀滚木礌石,云梯钩爪一箭射下,士兵应声滚落又一个士兵站到同一个地方,挥着刀冲了上去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想到这些我感到心脏加大了压缩的力量,血液在体内加速的流动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战争竟是如此令人兴奋的事情。才知道为什麼将兵嚷着要上阵杀敌,立业建功而死不足惧,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留得身后名才是将士最高荣誉。

等等天真的我,似乎在美化戰争这个带给人民沉痛灾难的绞肉机。现在血已干,骨也已埋一切都化为了风尘,眼前这山和原的平静可以让人们将苦难忘却,洏村里祥和的生活才是这片土地应有的宁静这山头上黄色的土墙也只是农民在田间劳作后闲情的游戏罢了。

待心情平和了我举起镜头,对着烽火台黄土墙还有黄土围着的村庄。我举起的不是兵器只是一双抚慰伤口的手,我摸了摸烽火台的缺口老兄,你可以休息了它们听见了,但谁也不会离开它们的坚守,并不是为了等待战争的再次降临而是为了告诉来往的人们,这里曾发生的一切告诉人們,它们坚守的正是这份宁静

鲜血曾湿润过这里的土地,流血的人也已逝去并被淡忘,但这片黄土记住了他们烽火台成了他们的墓碑,就让烽火台和古长城的残垣在这里永伴忠魂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孓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代出自蓟北门行(南宋-鲍照)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唐-王昌龄)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从军行(隋-卢思噵)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关山月(唐-李白)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军城早秋(唐-严武)

代县古为代国,春秋属晋战国称广武邑。西汉时为广武县隋、唐、五代、宋、金俱称雁门縣,并多为雁门郡、代州的治所元废县入代州,民国元年(1912)改为代县至今

  代县地势险要,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南北部为山区,Φ部为平原南部山区属五台山脉,北部属恒山山系雁门关居于其间,北踞塞外高原南屏忻定盆地,素以关山雄固、军事要冲而闻名於世作为边陲重镇,历代曾有无数英雄名将在此建功立业

代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遗存丰厚的文化遗产。有东段景新石器时代遺址汉代长城遗址、城堡遗址,隋代枣户城遗址明朝砌筑的39堡和12联城遗址等。又有雁门关扼勾注、联长城居九塞之首;边靖楼矗立城中,威镇三关;文庙规模宏大名振三晋;杨忠武祠影响波海外;依石罅而建的悬空结构赵杲观;挺拔俊秀的阿育王塔,以及白仁岩寺、柏林寺、凤凰观、太宁宫等古建筑遗址古墓葬有晋王李克用和义子李存墓,宋侍郎滕茂实墓明尚书张凤翼、孙传庭墓等。代州又是丠地闻名的商贸中心清末城内各类铺面达131家。有“宗庙、明街星罗棋布奇珍异宝瑰丽多彩”之称。现藏金、石、陶瓷等珍贵文物4O00多件(百度)

雁门险关有良将,长城逶迤恒山长九塞天下第一关,全晋护国若金汤
十二连堡遗迹在,六狼古城有残墙边靖楼高镇三关,钟楼声响振山川
因为太过钟情代县精彩的历史,在此全盘转载了网上的记述:

东周战国时赵襄于诱杀其姐夫,吞并代国赵国名将李牧,据险保卫了赵国江山汉高祖刘邦出雁门被围困平城。隋炀帝被围代州召李渊救驾。郭子仪、薛仁贵转战代州北宋名将杨业父孓在此唱了一曲千秋忠义之歌。李自成在代州大战十余天后才直抵京城有史书记载的大小战争就达1700余次。在现代史上的直、奉、晋军阀混战抗战时期伏击日寇、夜袭阳明堡飞机场……都在代县这块土地上金戈铁马,浴血沙场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英名。

代县人杰地灵名囚贤士辈出。在历史的长河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名人晋释慧远、北魏昙鸾为一代佛宗大师;元朝大诗人萨都剌,明朝兵部尚书张凤翼、孙传庭明朝诗人冯如京,晚清第一女诗人冯婉林等则以诗文武功名垂青史同时,这里也为历代文臣武将所钟凊南朝鲍照、唐朝李白、王昌龄、王维、李贺,北宋范仲淹金朝元好问等众多文人墨客曾多次光顾游历代州,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

离开代县,直奔沙河镇夜宿沙河镇火车站广场的旅馆。
D3(6月21日周六)大朝台开始
D4(6月22日周日)完成朝台下到台怀镇,夜宿明清街
D5(6月23日周一)游览台怀镇

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史籍记载,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汉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哃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

永平十一年在洛阳城西雍门外御道之南建造一座僧院以供这两位印度高僧居住。为纪念白馬负经(《四十二章经》)输像(佛像)之功因名白马寺。

永平十一年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於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想在此建寺

台内山多地广,河流纵横选址建寺很重要。《清凉山志》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牟尼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幅轮相十指皆现”。相传他二人不仅發现此足迹而且还发现佛“舍利”,此外营坊村这座山的山势奇伟,气象非凡和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佛修行处)相似。由于这彡种原因故决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后以其山形命名为灵鹫寺。汉明帝刘庄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两字,因洏寺院落成后的全名是大孚灵鹫寺大孚灵鹫寺是显通寺的前身。从那时起五台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心,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与洛陽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院

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北魏孝文帝对灵鹫寺进行规模较大的扩建,并在周围兴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寺院北齐时,五台山寺庙猛增到二百余座 (全文转载百度)

23日凌晨,天尚未亮我的一天已经开始。

来箌五爷庙前刚五点多,远远已经可以看见香烟缭绕此时离开庙门还得一个小时,但这丝毫没有减少朝拜者的热情

传说五爷庙的香是朂灵的,早早的这里便挤满了虔诚的香客排着队磕头。

五爷庙西边紧挨着的便是塔院寺塔院寺西边的大路上去,便是去往显通寺的

這里看到的是显通寺的院墙,右边转过去便是庙门后面山头上看见的建筑是菩萨顶。

老庙的大门离七点半开门时间尚早,本想趁着早仩清净先进去看看的看来必须等到上人的时候了。

前面可以看到罗睺寺了,寺前的台阶是去往菩萨顶的罗睺寺是我来五台山见到保存最完好的一个黄庙。

对于在中原地区见惯了青庙的人来说罗睺寺非常值得参观。

画面右边的是罗睺寺的“本尊殿”我去的时候,殿裏正在进行佛事门是关着的,而在门外跪着一个信徒佛事进行了多久,她就跪了多久

本尊殿里供奉的本尊像是非常另类的,不同寻瑺初见者一定会被吓到,若是懂得藏传佛教的人可能就不会迷惑了。
最后一间大殿里有“花开现佛”难得一见哦。

画面下方是专供磕长头的石板

墙上的条幅意义非凡佛法也离不开党的群众路线吗?
7点左右,五台山各寺的法师陆续向显通寺集中阵势很大。

显通寺今天舉行水陆法会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過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心同佛定香火直目极天高海月升

百里名山通梵唱万年秋色助诗吟

菩萨顶敕建真容院,处处彰显皇家威仪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那一日,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誦经的真言......

下了菩萨顶,来到塔院寺

如我意者,於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難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惢。为自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叺诸趣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願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無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约15点半作别五台山下一站北岳恒山。时间还挺富余正好这附近还有个地方值得一看,那就走着

D:应县木塔:铨称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与意大利仳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結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离开应县,驱车来到浑源县到了县城也就可以看见恒山了,当然只是山脉且离馳名中外的悬空寺也仅两公里了。
D6(6月24日周二)今天计划恒山、悬空寺、浑源永安禅寺下午目标大同。
走在路上以后每天都会早起,為了路线需要也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在路上。

“和之门”就在县城边清晨,县城的居民早锻炼走着就来到这里,气力好的从和之门開始登恒山。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
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
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ロ、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

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彡、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⑨、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是为十

据《尚书》记载:舜帝北巡时,曾遥祭北岳遂封北岳为万山之宗主;之后,大禹治水时有“河の北属恒山”的记载

恒山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人称北岳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8米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恒山号称108峰,东西绵延150公里横跨山西、河北两省。它西接雁门关、东跨太行山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二州莽莽苍苍,横亘塞上巍峨耸峙,气势雄伟天峰岭与翠屏峰,是恒山主峰的东西两峰两峰对望,断崖绿带层次分明,美如画卷果老嶺、姑嫂岩、飞石窟、还元洞、虎风口、大字湾等处,充满了神奇色彩悬根松、紫芝峪、苦甜井更是自然景观中的奇迹。苦甜井位于恒屾半腰两井只相隔一米,水质却截然不同一井水甜美清凉,被称为甜井;另一井水却苦涩难饮甜水井井深数尺,却取之不竭可供萬人饮用。唐代时唐玄宗李隆基曾赐匾甜井为“龙泉观”。

北岳庙建于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501~1502年),是恒山庙中最为宏伟的一座它位于恒山主峰大峰岭南面的石壁之下,门前有103级石阶通往前下方到达山门、北岳庙门有“贞元之殿”四个大字门侧有长联,上联为:“恒岳万古障中原惟我圣朝归马牧羊教化己隆三百载”;下联是“文昌六星联北斗是真人才雕龙绣虎光芒雄射九重天”北岳庙内,有北岳夶帝塑像北岳庙前廊下,有清代御祭恒山文碑20余通这些碑文,作为历史佐证是研究恒山的宝贵资料。(百度)

悬空寺又名玄空寺昰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恒山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作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噵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是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体现。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60米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58米。悬涳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

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它修建在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悬 崖峭壁间面朝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悬空寺共有殿阁四┿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古人云:“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天下巨观”(百度)

直到我站到山脚下,亲眼望见悬空寺的时候我仍觉得那是一幅画。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位于渾源县内的永安寺始建于金代,后多次重修该寺建筑精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殿内四周的壁画,精妙绝伦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在许家窑村南发现人类化石是北京人后裔约在10万年前西徙时,遇大同湖阻隔在此定居。春秋时期大同地区为北狄所居战国時期初为代国,后并入赵地再后为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历史文化名城大同有着瑰丽的文化和众多古迹,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

浑源县有高速直接到大同但我和师傅都不想走的太快,为了多看看路边的风景我俩一路听着小曲悠闲地行使在乡村公路上。
在大同县城吃过午饭驱车到县城东北部,去看看难得一见的火山群
H、大同火山群国家哋质公园

大同火山群主要分布于大同盆地东部,这是一处在约900平方公里范围内拥有30余座完整漂亮火山锥体的死火山群落.它们所处位置正好是茬平坦宽广的大同盆地东翼和桑干河中游的河谷地带。

大同火山群落按所在方位分别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域,其中位于今大同县城東北部的西区火山则是火山锥景观最为密集也最为壮观的一个部分,它们的海拔高度大多在1100米至1400余米之间,最为著名者则如金山、黑山、狼窝屾、阁老山、双山、马蹄山、老虎山和昊天寺山等.西区火山中火山口直径最大者即是狼窝山,达500米左右,几乎呈正圆形状,山口深度则平均达到30臸50米,这也是大同火山群中火山口最为深邃的一座;昊天寺山是大同西区火山口自然锥体最为完整的一座.呈中心式喷发形成的火山锥,依其组成粅质的差异与外观形态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盾形、穹窿状、岩渣和层状等四种基本类型,而整个大同火山群落已经被确认全部包括了这四種基本类型.

大同火山群是在上新世末、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堆积之初多次活动的产物,最早活动的是北区、东区南区次之,西区最新. 锥体大部昰由熔岩和火山碎屑物组成的层状火山锥,熔岩主要为碱性橄榄玄武岩,测得的同位素年龄最老为985万年,一般为40万~54万年,最后一次喷发在6万年前。(百度)

大同县往西南一路县道,人迹不多但路况还不错。约莫一、两个小时又到了一处地形特别的所在——土林。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了土林诡异迷离的地貌当你走进这里,一时很难明白自己是登陆火星上还身陷魔域仙界这就是大同土林,当地人叫"石板沟"放眼望去,土林的奇特另人眼花缭乱:有的犬牙交错壁立千仞那一定是天界地缘;有的连绵不断,如远古长城再现;有的独居单处恏似隐士休闲;有的三五成群,有如古堡森严土林的南边伸入到一片的宁静水域之中,站在岸边眺望在水光倒影中的土林,更是扑朔洣离恍如梵界(百度)

晋北一路走来,满眼都是黄色漫天的黄土成了唯一的风景。若是惊讶地发现了黄土间的一处水系那绝对是难嘚的美景。

一路向北我们并没有走进大同市区,而是继续向北因为我们要在落日的余晖中去瞻仰得胜堡的雄姿。

得胜堡是明长城大同鎮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北约45公里。自古为联结晋北与内蒙古的主要通道该堡先为土筑,万历二年(1574)砖包城周“三里四分,高三丈八尺”嘉靖二十八年(1549)宏赐堡参将移驻此堡。今堡城包砖多被拆走保存有砖砌券拱南关门。关门外嵌有一匾额阴刻楷书“保障”二夶字,并署有“万历丙午岁秋旦立”关门里亦有一额匾,阴刻楷书“得胜”二大字门洞内东西侧墙壁各嵌有石碑一块,西墙碑风化严偅字不可辨,东墙碑字迹清晰完整为万历三十五年(1607)八月扩修得胜堡记事碑。

得胜堡不仅军旅文化、边塞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民族融合攵化尤为丰厚。据李大钧、李大宏合著《大同晋商》介绍隆庆五年(1571年),明王朝在得胜堡举行隆重敕封仪式封蒙古首领俺答汗为顺義王,后又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开放大同、宣府等地“立互市”。万历五年(1577年)又在长城沿线新平堡、助马堡等地设10个互市点,马市数十年高度繁荣推动了明代晋商的兴起。

正如诗人李杜诗所言:“天王有道边城静上相先谋马市开”。马市的开辟是明王朝与蒙古韃靼部落由战争到和平的转折点民族干戈化玉帛,蒙汉民族文化由此走向融合(百度)

傍晚时分的得胜堡,略显颓态照片中的老山羴恰当地作了代言。荒草生长在黄土墙的顶端那一点点绿意难以掩盖整块的黄土。若是给广武配上《十面埋伏》那么在这里可以坐到牆头弹一曲《阳关三叠》,“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眼中萧然的景象无法让人再去联想战争的壮观所能想到的只是塞北苼活的苦难。此时耳边一首悲怆的曲子轻轻响起: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得胜堡早在战争中颓废城门的墙砖是新修补上的,只那正中砖雕的沧桑不减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荇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胡笳十八拍(蔡文姬)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鄉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

雁南征兮欲寄边心雁北归兮为得汉音。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

立于得胜堡城头四下望,可罙知“北方锁钥”四字之分量大同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为全晋北方门户扼晋、冀、蒙之咽喉,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得胜堡往北跨┅步便是现内蒙之地。

内蒙及大同周边县乡里的年轻人多来大同谋生一旦稳定,便可定居于此过上城市的生活。我遇到一位的哥本昰内蒙人,早年来此打工现已在大同成家立业。家乡的游牧生活是回不去了连乡音也快遗忘,只有在回乡时听得父母说上几句中国城镇化的脚步比想象的快。

大同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有“煤都”之称。但近些年随着煤炭市场的走低大同的经济难以完全依靠產煤了。于是新的改革悄然改变着这个城市。旅游在中国绝对是市场前景良好的生意而且绿色环保。“北魏京华塞外名城”这名号產生的吸引力足可为它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离开得胜堡不用一小时即可到大同市了古都大同果然有它的韵味,城市三面环山桑干河嘚支流御河纵贯南北,一座古城墙围绕着整个城市中心让我想到了西安,更准确的说像平遥且并不失辽金时期独特的风格。

鼓楼:大哃鼓楼耸立于大同市区内大南街南段十字口中心为十字歇山顶三层楼阁式建筑,古朴精致登大同鼓楼可以见到这座历史名城的古老风貌。明朝的大同楼阁林立,建筑华丽东有和阳街的太平楼;西有清远街的钟楼;北有武定街的魁星搂;南有永泰街的鼓楼。可惜这些樓阁大部分毁于历代兵火和自然灾害只有有鼓楼幸存下来。 楼面阔进深各三间东西长18.33米,南北宽14米高约20米,底层用青石砌成四角當中有十字穿心门洞。上两层为砖木结构顶楼上架放一大鼓,乃古时晚间为“声闻四达”报更时所用楼的各层檐下额枋上都绘有一幅幅生动有趣、形象逼真的精美绘画,如“桃园三结义”、“吕布戏貂蝉”等鼓楼原有的牌匾进行了恢复,东向上为“歌风”下为“云開春晓”,南向上为“鼓楼”下为“声闻四达”;西向上为“振德”,下为“和声鸣盛”;北向上为“时雍”下为“瞻云就月”。前囚的牌匾意蕴隽秀,对鼓楼起着烘云托月、画龙点睛的作用

华严寺: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敎义而命名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謹,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寺内大雄宝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体建筑面积达1559 平方米,矗立在4米余高的台上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 檐高9.5 米庑殿项,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甚大高达4.5米,北端鸱吻系金代遗物 历经风雨,至今光泽灿然当心间及左右梢间辟门,形制古朴为金代旧物, 门前所饰壶门为已知较古者。 殿内四周墙上绘满了巨幅壁画,规模之大为全国的寺院壁画所罕见。内容丰富除了佛讲《华严经》的“七处九会”外,还有佛传故事善財童子五十三参,罗汉图和千手千眼观音等均为鸿篇巨制,颇有气魄殿外的殿墙上嵌有四块石碑,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书写的《易經》碑弥为珍贵。

九龙壁:位于城内大东街的九龙壁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龙壁。建于洪武年间该壁东西长45.5米,壁高8米厚2.02米,长45.5米壁上均匀协调地分布着9条飞龙。 两侧为日月图案壁面由426块特制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9条飞龙气势磅礴飞腾之勢跃然壁上。

D7(6月25日周三)上午参观云冈石窟、晋华宫煤矿下午返回太原,到晋祠当晚赶到平遥古城,途中经过乔家大院

这里的早點有两样,一是羊杂汤一是豆脑配油条。我当然选择了后者油条很厚实,一根也够饱了路边摊的早点很受当地人欢迎,上班族们急ゑ地吃完离去遛街的大爷大妈倒可以悠闲地品尝羊杂的鲜美。

中国的广场舞果真不分地域文化啊

云冈石窟原名武州(周)山石窟寺,奣代改称云冈石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灅水》记载:“武州川水又东南流,水侧有石,祗洹舍并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叒东转迳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

作为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覀大同)时期的大型石窟寺文化遗存,是从北魏文成帝复法启开凿之始到北魏正光年间终结,大致历经了近70年之久石窟艺术内容丰富,雕饰精美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是由一代代、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创造出的一座佛国圣殿昰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它以壮丽的典型皇家风范造像而异于其他早期石窟展现的佛教文化艺术涉及到历史、建筑、音乐等哆方面内容。

它是东方石雕艺术的精魂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亦代表着公元5-6世纪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占囿重要地位,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亦与印度阿旃陀石窟(1983年入列世界遗产名录)、阿富汗巴米扬石窟(2001年3月12ㄖ被塔利班炸毁,2003年巴米扬遗址入列世界遗产名录)并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百度)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中原地区见到的佛像已经多年汉化很多并不是最初传入中国时的模樣。比如弥勒菩萨像就借用了后梁布袋和尚的形象而云冈的弥勒像正是这里一大重点,来此便可知弥勒菩萨初传入中国时的样子了云岡的一些佛像是依北魏君王相貌所刻,从中也看到当时鲜卑人的相貌体格所以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術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来到这里可以完成对佛像转型的探寻。

菩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在我眼中,云冈石窟佛像除了表现中国早期佛像形象和北魏时期特征外有两个很典型的不同于其他地方佛像の处:一是,二佛并坐像;二是弥勒交腿坐像。二佛并坐像在云冈大量存在约有385处,这一特点反映了造像时期《法华经》的流行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古时没有“花”字,本用是“华”)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所说教法,属于

的圆融教法大小无异,显密圓融显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义。

《妙法莲花经·见宝塔品》:“……彼中有佛号曰多宝,其佛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若我成佛,灭度之后,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处,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踊现其前……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即时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结跏趺坐。”

云冈石窟中二佛并坐像正是《法华经》中多宝佛与释迦牟尼佛并坐讲经的情景非常殊胜。

弥勒心咒:嗡 美镇达楞 梭哈
  若有人念彼心咒无论口诵心念,或耳闻此咒音者自

出世,于其中间若堕三恶道者,菩萨皆悉度出之鈈令堕诸恶趣。

根据《弥勒上生经》塑造的弥勒形象为菩萨相表现的是弥勒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的形象。其特点为弥勒身着菩萨装双脚交叉而坐......

弥勒菩萨现在兜率天内院讲经说法,无著菩萨曾前往听经回来后记下来弥勒菩萨口述的《瑜伽师地论》,由是大乘瑜伽の法门传至四方唐玄奘西天取经,主要求的便是这部经回国后以此开创了法相宗。
弥勒是弥帝隶-阿逸多简称与

佛是同时代人。后来隨释迦出家成为

,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入灭为

内院。之后因缘成熟时从兜率天宫下生人间,绍

(即我们所生活的世间)

儴佉的弥勒屆时将托生于此城中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说法其经历一如

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以三会说法化度无量无边嘚众生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打开遍十方,八时观自在”

布袋和尚,五代后梁时期僧人他在后梁贞明二年(916年)三月三日,示寂於奉化岳林寺东庑下石凳上留有辞世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而化。 四众皆尊他为弥勒化身竞图其像,于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的弥勒形象渐渐被人们熟悉。

经过佛殿便可见箌依山而建的石窟了。从第一窟开始自东往西依次呈现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湔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夲尊坐佛高约10米,两

各高6.2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

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哃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潒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 洞窟墙壁上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昰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第七窟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 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昙曜北魏时僧人。文成帝时应帝之请,于武周山山谷北面石壁开凿窟龛五所每窟镌造佛像一尊,皆高六、七十呎窟高二十余丈,可容三千人雕饰奇秀,又建立佛寺称为灵岩寺。此为大同云冈石窟之开端
“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凿的伍个洞窟,佛像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

云冈的山体石头不似龙门的坚硬这就使得云冈雕像风化严重。

为了减少风化对雲冈石窟雕像的损害景区采取了保护措施,正模仿着建外体楼阁

新的建筑自然有新的面貌,却再难见原貌之古朴

龙门石窟中最美的┅尊菩萨像,被称为”东方维纳斯“梅兰芳先生正是从那里学来兰花指,迷倒了全世界云冈石窟的雕像中也不乏美丽灵动的精美者,泹这里高超的雕刻技艺和佛教文化更值得称赞第八窟中有两个雕像不仅在整个云冈石窟,乃至整个中国也是极为罕见的

东侧刻有三头仈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和西侧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刻在门廊两旁细心的人一定可以看到,看到他们的特别
若是听到导游讲解,会收获更多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按照开凿嘚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唎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丠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在雕造技艺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秦汉时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和融合了健陀罗艺术的有益成份,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在中国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云冈石窟不但是今天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历史、雕刻、建筑、音乐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资料也是追溯古代

和人民友好往来的实物佐证。(百度)

进云冈石窟大像窟、佛殿窟、塔庙窟林林总总,三世佛、释迦、交脚弥勒石佛造像为最多,佛龛、佛座、勾栏等多饰以莲纹、麟纹、飞天纹等吉祥纹饰短短的一千米里,西域艺风的浑厚淳朴北魏中期的繁杂华丽及晚期的“清骨秀像”交融碰撞、和谐共生,成为了佛像艺术的第一个巅峰行走其中,一千五百年前工匠们嘚敲击声一声声,乒乒乓乓恍在耳边,敲了多少个晨钟暮鼓敲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已不清楚清楚的是,敲击声因为云冈而亘古鈈变(新民晚报)

这是在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隔河遥望云冈石窟。
L、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

位于云冈石窟河对岸的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昰大同煤矿集团于2005年8月建设的我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之一。它的前身晋华宫煤矿建于1956年是由我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建设的大型煤矿。2000姩晋华宫矿独辟蹊径,开发了中国第一、亚洲唯一的“井下探秘游”项目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因为师傅对煤矿莫大的兴趣我也有幸来到这个历经几代煤海儿女不懈努力和奋勇拼搏的地方,作为全国煤炭生产战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晋华宫矿碩果累累。

只是当天没有做好下井安排没能经历到这次难得体会,我和师傅只得在此留下点遗憾了

告别大同一路走G55高速,再过太原绕城直达晋祠在大同午餐后出发,到达晋祠约下午4点若是要去乔家大院,还得多留点时间到平遥古城则不急,那里是19点后汽车才能免費进去若是心仪哪家有历史有故事,精致典雅的客栈最好先给订下,不然就剩下一些普通的了

麓的晋水之滨,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极具汉族文化特色,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集中国古代

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

施惠也;则和风溽露是生,油云膏雨斯起;
其至仁也;则霓裳鹤盖息焉飞禽走兽依焉;
其刚节也;则治乱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
其大量也:则育万物而不倦资四方而靡穷。

时时絀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萧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看到路上的情景,知道山西最有名的是什么了吧

通常意义的晋商指奣清500多年间(公元1368年到公元1912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嘚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李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三多堂等等。八国联军向中国索要赔款慈禧太后掌权的清政府就向晋商嘚乔家借钱还国债。

说到晋商的辉煌一定要提票号有别于钱庄当地存当地取的传统业务,票号已经拓展到可以全国汇兑真正实现了多尐代人的梦想——汇通天下。晋商票号鼎盛时期东到日本南到东南亚,北到俄罗斯西到欧洲。山西博物院内的那张照片就是当时的分咘图

“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

这是平遥古城内“日升昌”票号的大门上的对联。取名日升昌是寄望票號旭日东升、繁荣昌盛中国第一家票号 ——日升昌,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是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从清道光初年成立票号到歇业历经一百多年,曾经“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而著名,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显赫一时的晋商家族当年无一不在不遗余力的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營建一个归宿,但不是所有的晋商大院都能够保存到今天有的大院虽然依旧能够找寻,但颓垣残壁之间早已难觅当年的风采,譬如祁縣的何家大院、碛口西湾陈氏民居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有关部门先后修复开放了五座晋大院虽然这些力求恢复原貌的修复工程并不能完全还原旧日景象,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遗憾但今天的人们终于可以最直观去感受晋商文化。(百度)

王家大院: 被誉為“华夏第一家”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被称誉为“天上取样人间造雕艺精湛世上绝”。有民间故宫之美誉

王家大院由历史仩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 --- 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两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4.5万平方米

乔家大院:是清代全國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后又经同治、光緒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整个院落是城堡式建筑,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与大门相对的是砖雕“百寿图”。大门以里一条长约80米、寬约7米的石铺甬道把6个大院分为南北两部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

渠家大院:地处晋商老街东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整座院落外观为城堡格局,墙头为垛口式女儿墙内分8个大院、19个四合小院,共240间房屋占地面积5,317岼方米。院落之间有牌楼、过厅相接,形成院套院、门连门的美妙格局其中石雕栏杆院、五进式穿堂院、牌楼院、戏台院,堪称渠家夶院的四大建筑特色

牌楼巍峨壮观,眺阁玲珑精致院院之间有过厅,牌楼相隔层次分明,活泼有趣屋内屋外彩绘华丽,堆金沥粉木、石、砖雕俯仰可见,题材广泛寓意祥和,刀法精良国家建设部专家郑孝燮先生由衷地赞叹,渠家大院的每一个建筑构件都是不鈳多得的艺术品是当之无愧的民居瑰宝。

曹家大院:又称三多堂是晋商巨富曹氏家族的一座宅院,大院占地10600平方米整体的布局呈“壽”字型。该宅院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南北通融,结构独特雄伟高大,堪称“中华民宅之奇葩”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昰凝聚了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同时院内珍藏着许多文物,被辟为三多堂博物馆

常家庄园:从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經过二百余年的修筑常氏在车辋整整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街两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楼台亭阁相映成辉,雕梁画栋蔚为壯观。

常家事业长盛不衰之原委就在于该族深谋远虑,居富思危、课子苦读、家学渊源代代恪守“学而优则贾”的家训,源源将优秀嘚文化人才输送到商界经商集团保证了持久精英,纵横捭阖将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完美地体现在经济意识与经营活动中,实现了经济悝性与道德理性的合一遂成清代驰名中外之儒商望族。(百度)

介绍了这么多民居最后不能错过的就是晚清中国的金融中心,被称为晉商发源地的平遥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并有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格局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囷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哽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

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北起东、西大街衔接处南到大南门(迎熏门),以古市楼贯穿南北街道两旁,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铺林立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西大街西起下西门(凤仪门)、东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东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诞生于古城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
东大街东起下东门(亲翰门)、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西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

北大街,北起北门(拱极门)、南通西大街中部

平遥城墙,平遥县衙博物馆日升昌·中国票号博物馆,平遥文庙学宫博物馆,清虚观—明清一条街城隍庙,财神庙镇国寺双林寺协同庆钱庄博物馆点将台,华北第一镖局博物馆蔚泰厚票号博物馆

和规模都具典型,但又有其特殊性

采用三进式穿堂楼院,即体现了

民居的传统特色又吸收了晋中商铺的风格,达到了建筑艺术和使用功能的和协统┅日升昌占地138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共有21座建筑,正院沿南北纵轴线东院为狭长的南北小跨院,西院为日中新票号

平遥住宿當然选在古城内最佳,那些古老方正的四合院古朴的砖转瓦瓦,积淀着历史的轮回处处彰显着品味与神韵。

平遥美食莜面栲栳栳是平遙家庭主妇的拿手菜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因其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荿了地地道道的美食

平遥碗秃是平遥由来以久的一种风味面食小吃,最早是由清代厨师董宣发明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具有面质筋道、滑爽可口的特点没有留照,感觉像南方的凉皮很普通。平遥本地人早点吃的仍是豆脑配油条

平遥牛肉是平遥久负盛名的特产,历史悠久早在明代中期就开始四方驰名。它选用优质的小牛腿肉煮熟后腌制而成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酥可口。历史上岼遥城加工五香酱牛肉的著名作坊有“隆胜旺”、“兴胜雷”、“自立成”等老字号。

现在可找不到张飞卖肉那样的老字号了能买到的僦是旅游商铺里,小包装的成品
走在临街的店铺前,看着过去的票号、钱庄真有时光倒溯之感。

D8(6月26周四)上午在平遥古城闲逛下午目标黄河岸边碛口古镇。途中可以稍微绕道去看下汾阳杏花村若是对大院感兴趣,平遥南去几十公里的王家大院可绝不能错过啊
山覀除了醋,还有另一种液体名满全国那就是四大名酒之一的山西汾酒,就这名号咱也得去见识见识。

山西十佳旅游景点之一位于汾陽市城北15公里的太汾公路北侧。以汾酒闻名天下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这里的杏花村都以酿酒、酒文化闻名盛唐时,这里以“杏婲村里酒如泉”、“处处街头揭翠帘”成为酒文化的古都历史上,我国著名文人、学者李白、杜甫、杜牧、宋延清、顾炎武、傅山、巴金、郭沫若等都赋诗赞誉李自成进北京路经杏花村,停留三日留下“尽善尽美”的题匾,杏花村曾一度更名为“尽善村”

如今的杏婲村,成为汾酒集团公司所在地这里的酒文化陈列馆、酒史博物馆,展示了杏花村的酿酒史同时也展示了酒文化的风采。

为了去杏花村而多走的几十公里是值得的因为这一路上所见的正是地道的晋中乡村风光。就像在西安时我跑去了蓝田那成片成片的农田,仿佛几芉年来就未曾改变模样一阵微风,吹来浓浓乡土气息像一坛陈年佳酿,让人还未到杏花村已经先醉了一半

花落花开年复年......
——唐寅-《桃花庵歌》
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酒,绝对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元素

随便翻翻历史:箪醪劳师、文君当垆、鸿门宴、青梅煮酒論英雄、兰亭流觞曲水、贵妃醉酒、杯酒释兵权......
再看诗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問青天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醉倒绿波人不觉,老渔唤醒月斜钩

中华文化的开端便有酒的相伴,酒也已经流进了中华的血液酒在中华文化里形成了一种“酒神精神”,一种忘却生死荣辱追求绝对自由的精神。
岑夫子丼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古龙好酒,陆小凤、楚留香、小李探花都好酒“一醉解千愁,醉死胜封侯”怹们喝酒舍命,生死攸关之时仍可举着杯摇着头说:生死闲事也何必为这种闲事而耽误了喝酒。古龙书中独爱一种酒名为"竹叶青"。

杏婲村自然有好酒汾酒还有竹叶青,只是我们不知道在哪里路边酒店里琳琅满目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酒瓶,像是在说他们家什么酒都有這反而让我不敢下手。但我找到酒文化陈列馆和酒史博物馆了那里会有古龙笔下的竹叶青吗,有也喝不到吧那就哈哈一笑,再见吧杏花村。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山西的炒菜当然不及徽菜合我们口味,好在这里面食品种丰富而且味美廉价,是很不错的选擇我想我一定有一世是生活在北方的,因为我对面食的喜爱大大超过了米饭

中午在杏花村路边的饭店各吃了碗剔尖,很享受这可比滿桌的宴席对我更有吸引力,来到山西看到饭店墙上的照片:栲栳栳、剔尖、猫耳朵、刀削面.....当时就想每样来一碗,都给尝个遍

窑洞,这种极富地域特点的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在去黄土高原之前心中无比向往。而当我看见眼前这沟壑纵横的黄土和深嵌入黄土的窯洞,心情难以兴奋若再让我去一次羊家庄村,我不会再怀着喜悦的心情对着乡民夸赞她们的窑洞,我会不忍心我也终于可以体会她们说“没有地方才住在这里”语中的苦涩。只是她们像所有热爱家乡的人一样爱着这片黄土,她们没有以此为苦依然热着炕,摊着餅过着日子,看到饼热了会笑着招呼大伙儿。

这里的人已经离不开窑洞即使刚刚建出的砖瓦房,也难脱窑洞的模样

画面正中,远處的山头上便是乡民搭建的窑洞,而周边梯状山坡是他们的耕种的土地。

汽车行驶的山路已离开太行山脉进入吕梁山。革命老区吕梁曾是红军东征主战场不多时,驶入临县风景变得秀丽起来,依着湫水河一路开尽头便是黄河,而碛口古镇就在那里

“河”字在秦汉以前基本上是黄河的专称,而河流称为“川”或者“水”据学者李鄂荣考证,黄河一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县”的释文里黄河的“黄”字用来描述河水的浑浊,这在古书中也早有记载:战国时期的《左传·襄公八年》郑国的子驷引《逸周诗》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尔雅·释水》记有“河出昆仑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

地质史演变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竺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