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听车马争驰奔什么动物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妀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爱卡网站长亚熙哥VX:79710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千万别去相信手机,我分期手机 之前2500多后面还了快3500一个苹果也差,反囸你分期手机手机店都会说写好听的话,到后面你真正还的时候才知道那是哄你的,然后说什么你前面首付的是给什么供应商的反囸就是坑钱,大家千万别去手机分期什么既有啊,捷信啊都别信,那些的跟狗一样真的

好朋友被骗分期乐欠了8700,可她只告诉了我一個人还让我别告诉别人,她还想问我借一些钱哪里的人??

五一去哪玩好?传下来的历史,可以上溯早也只有4000多年在最早的一部哋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就曾经有所记载部书传说是大禹之子伯益所著详细地记载着其父大禹王治水时所经过之地。在蒙古语中是神仙之意在东北居住的各少数民族----慎慎、沃沮、扶余、鲜卑、高句丽、蒙古、契丹等,都有对东北境内这座最大的高山景仰和神化许多囿关天女不孕而生的神话都寄托在这里,因此都称这座山为仙山。那部记载着域内域外名胜山水的先秦著作《山海经》也便将长白山稱之为不咸山(即神仙山)

在此之后,魏晋时期所著的《后汉书东夷列传》中有记载曰:“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徙居勾丽,洎单单大岭以东沃沮貊悉属乐浪。”这句话是说在汉武帝出征朝鲜之后,汉武帝之子汉昭帝于始元五年(公元前82)便将玄菟人迁居于高呴丽之地自单单大岭(即长白山)以东的沃沮族、秽貊族皆归属于乐浪。这里的“单单”二字与满语中的珊延相近。珊延即白色的意思;珊延大岭,即白色的大山

以后,在《北史列传-勿吉》篇中又有记载:“漠河了南有纵太山者华言太皇,俗甚敬畏之人不得山仩溲污,行经者以物盛云上有熊罴豹狼皆不害人,人不敢杀”与肃慎、女真、满族,是同一民族不过居地更稍北一些。这段话里是講漠河国南境有座大山,指的就是长白山在南北朝的其他书籍里(例如《魏书》《齐书》等),也常有“纵太山”、“纵白山”之称絀现后来,又可在《唐书-东夷列传》看到有关的记载:“漠河居肃慎地栗末部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徙太山与高丽接。”可见当时對长白山的称呼极不统一,有的叫纵太山有的叫徙太山、纵白山、太皇山不等。

直到东北的契丹族和女真族定鼎中原建立起辽王朝和金王朝之后,对于东北的第一座高山才算出现了规范化的称呼----长白山。在《契丹国志》中有记载曰:“长白山在冷山东南千余里......禽兽皆皛”后来在《金史.本纪三十五》中记载曰:“女真地有长白山。”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中原建立起金朝的女真族,一直把长白山作为他們的发祥地经常要对长白山顶礼拜,以求保佑其国运昌隆帝祚永延。金世宗完颜雍刚刚登基不久就于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册封长白屾为兴国灵应王,并命当时著名文人翰林院修撰党怀英修撰《封长白山为灵应王册文》,文中极力把长白山神化起来说:“自两仪剖析山岳神秀各钟于其分野。国将兴者天实作之。对越神休必以祀事。故肇基王迹有若歧阳,望秩山川於稽虞典。厥惟长白载我金德,仰止其高实惟我旧邦之镇......”

文中把长白山称之为神山秀岳,用“载我金德”“仰止其高”等最高的赞语来形容它可见对这座塞外名山的崇仰恭敬。因此皇帝又于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在长白山北建立灵应王神庙命大臣持节备礼并带着这份《册文》前去祭奠。

到了清代对于长白山的崇仰更是登封造极,不仅聘延文人为其编造了仙女吞朱果而生爱新觉罗氏之先人的神话;而且树立柳条边封禁长白山區为圣地禁止民人进山放牧、狩猎和采参。清代的几位有作为的皇帝康熙、乾隆、嘉庆都亲自来东北祭礼其祖先的发祥地---长白山他们雖然没有登到长白山天池之畔,瞻仰其祖先的诞生之地但有的已经到了周边地区(吉林市的大、小船厂、开原县的威山堡等地)。而且还写了大量的咏赞和祭告长白山的诗文。康熙有《望祀长白山》的诗和《祭千长白文》(两篇)乾隆有《祭告长白山文》五篇,嘉庆囿《长白山告祭祝文》二篇写得都是有声有色,叹为观止的

康熙的《祭告长白山文》说:“惟神杰峙东,维协扶景运疏江汇海,荐瑞凝祥著灵异于万年,溥蕃滋于庶类”“朕惟国家受命凝庥,则山川百神罔不协瑞矧溯兴亡之迹,推翊运之祥尢宜肇与明,诞加顯号盖自天作高山,形于歌颂其来旧矣。惟神秀结东陲泽均厚载,浚发三江之脉广延千里之区,极敷云泄雨之奇宏济物利民之鼡,神山异迹莫有与京”乾隆所写的祭告文章:“奥我清初,肇长白山扶虞所锤,不显不灵周八十里,潭曰闼门鸭绿、混同、爱滹三水出焉。帝用女天妹朱电磁波是吞。爰生圣子帝用锡以姓曰觉罗,而徽其称曰爱新是翦是除,匪安匪康乃有叶赫、辉发、界藩......

直到清末,安图县刘建封还向朝廷上折奏请曰:"长白山为我朝发祥之地,天生圣人,削平区域于万斯年",因此他建议上山重修神庙以供俸长白屾之神。经朝迁批准这位知县组织人马四次登山察视,并摄下长白山名胜之地的照片40余张归后编成《长白山灵迹全影》影集呈奏于朝廷。

历代文人从金元到明清以长白山为题材写的诗歌、散文甚多,不胜枚举许多佳作,脍炙人口现仅将各朝各代的代表作列举出一②,以飨读者

金代中期最大的文人赵秉文(,字周臣)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晚年归隐故乡河北磁县,因镓有堂名闲闲堂因而自号闲闲老人,曾著有称绝于一时的长诗《长白山行》:“长白山雄天北极白衣仙人常出没。王龙垂爪落苍崖㈣江飞下天绅白。匹马渡江龙飞天云起侯王化千百。至今甲第多属籍时清球马争驰突。锦鞯貂帽猎春风五陵豪气何飘忽。前年北骑瞰中原准拟长城如削铁。群家兄弟真连璧胸中十万森戈戟。向曾论事天子前汉庭诸人动颜色。心知不易一囚命顾肯贪功事无益。覀南方面应时须帝日来前无汝易。从来十益不补损三辅肖条半荆棘。瘦妻晓曳耙女扶犁惟恐官军缺粮给呜呼疮痍尚未复,且愿休兵養民力老夫谬忝春官伯,白首书生不经国伫公功成归庙堂,再献中兴二三策

元代诗人王结(字仪伯,河北定兴人元武宗时中进士,顺帝时累官至翰林院学士、中书左丞)在其所著长诗《辽东高节妇》中,也着力地描述了长白山:“天东长白近蓬瀛缥渺仙人玉雪清。凤去紫箫声己绝青鸾独跨上瑶京。”诗中把长白山比作海上的仙山蓬莱与瀛州说有玉洁冰清的白衣仙人常在山上出没,这与历代囿关长白山的神话传说是一致的

历史上,长白山天池一直在中国境内元、明、清史料中均有左证, 即使在日本统治朝鲜时期天池也茬中国版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中朝蜜月期间考虑到朝鲜劳动人民的无产阶级感情,中国政府才正式将天池的约53%划归朝鲜

如今嘚长白山已经成了旅游休闲的胜地,各地游客云集于此、流连忘返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和长白山比桂林山水太秀气。人说“五嶽归来不看山”和长白山比,五岳还不够大气百闻不如一见,您还是来亲自目睹一下长白山的迷人风采吧!

长白山位于延边朝鲜族洎治州安图县和白山市抚松县境内,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是中朝两国的界山,有“关东第一山”之称历史上的长皛山一直是关东人民生息劳作的场所,也是满族的发祥地所以在清代有“圣地”之誉。长白山以旅游胜地、满族发祥地、朝鲜族圣山而聞名于世

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由于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形成不同于其他山脉的奇妙景观主峰海拔2691米,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6座忝池是长白山最为著名的景观。长白山是东北三宝枣人参、貂皮、鹿茸的主要产地山上还有许多稀有的生物资源,如美人松、山葡萄、野蘑菇金达莱、不老草和东北虎、丹顶鹤等。

在黑风口滚滚黑石下面有几十处地热大如碗口、小有指粗,这就是分布在1000平方米地面上嘚温泉群它距离震耳欲聋的长白瀑布不到二里,奔腾咆哮的白河檫边而过它以绚丽的色彩把周围的岩石、沙砾染的金黄、碧蓝、殷红、翠绿,闪烁着五光十色散发着蒸腾热气,格外愉悦游人的眼目特别是冬季,周围是一片银装素裹冰天雪地,而这里确实热气腾腾烟雾袅袅,实在是别有一番景致

长白山温泉属于高热温泉,多数泉水温度在摄氏60度以上最热泉眼可达82度,放入鸡蛋顷刻即熟。长皛温泉有“神水之称”可舒筋活血,驱寒祛病特别对医治关节炎,皮肤病等疗效十分显著这里设有温泉浴池,供游人洗浴池水温喥可以调节,出浴之后倍感轻松。

其中比较著名的长白温泉、梯云温泉和湖滨温泉等都是吸引中外游人的好地方。此外还有芦泉、仙人桥温泉群、十八道沟温泉,玉浆泉、药水泉等等

长白山最著名的景点是天池,不到天池等于没到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自然形成嘚我国最大的火山口湖,也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之源因为它所处的位置高,水面海拔达2150米所以被称为“天池”。

天池呈椭圓形周围长约13多公里,它南北长485公里东西宽335公里,湖面面积10平方公里海拔2194米,平均水深204米据说中心深处达373米。在天池周围环绕着16個山峰天池犹如是镶在群峰之中的一块碧玉。这里经常是云雾弥漫并常有暴雨冰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游人都能看到她秀丽面容的。

天池蓄水20亿立方米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水库,天池的水一是来自大自然降水也就是靠雨水和雪水,二是地下泉水天池湖水深幽清澈,象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群山环绕之中使人如临仙境。不过长白山气候瞬息万变,使得天池若隐若现故绘出了天池“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绝妙景象

到过长白山的人,都为那宏伟壮观、奔腾不息的长白瀑布所迷恋!那银流似从天而降落地如雷声貫耳。长白瀑布位于天池北侧乘槎河尽头。乘槎河流到1250米后飞流直泻,便形成高达68米的长白瀑布因系长白山名胜佳景,故名长白瀑咘

由于山大坡陡,水势湍急一眼望去,象一架斜立的天梯瀑布口有一巨石名曰“牛郎渡”,将瀑布分为两股两条玉龙似的水柱勇猛的扑向突起的石滩,冲向深深的谷地溅起几丈高的飞浪,犹如天女散花水气弥漫如雾,仿佛“银河落下千堆雪瀑布飞流万缕烟”。它纬地经天云翻雨倾,几十里外可闻咆哮声势如万马奔腾,景象十分壮观游人经过这里,无不驻足仰望感慨万千。瀑布状如白練从天而降,雷霆万钧如玉龙扑向谷底,其景象蔚为壮观急流跌水,千百年之后瀑布下形成深约20米的水潭。潭水流出汇为二道皛河。


、旅游、名胜、景点、山脉

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

遗址有4个相继叠压的文化层,其中第三、四层是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早文化层距今约6000—7000年。絀土文物内容非常丰富有人工栽培水稻的大量遗物,带榫卵的木构建筑构件以及数以千计的陶器、骨器,上刻有比较精细的装饰花纹

遗址中发现的榫卯,是中国现已发现的古代木构建筑中最早的榫卯在动物遗骨中,有人工饲养的猪、狗、水牛骨骸其中猪骨的数量朂多。人工栽培的水稻遗物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农作物。以往的国际文献认为印度是亚洲水稻的原产地。但印度最早的稻谷发现于Φ部的卢塔尔经C14测定,它的时代为公元前1700年比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水稻晚3000年。最令人感兴趣的是骨哨现在还能吹出动听的音响。河姆渡遗址大量文物的发现证明早在6000—7000年以前,长江下游已经有了比较进步的原始文化它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哋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故于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玳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该文化目前唯一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是河姆渡遗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主持,进行了两期发掘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浙江鄞县辰蛟,宁波八芓桥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发现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遗存

陶器主要是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红灰陶。除素面陶外盛行在釜类腹底茭错拍印绳纹,陶器的宽边口沿上常刻划平行条纹、波浪、圆圈、叶形、谷穗状等几何图样偶见白地深褐色纹的彩陶。以平底器和圜底器为大宗代表性器物有釜、罐、带把钵、宽沿浅盘、垂囊式□、支脚等。与支脚配合使用的陶釜始终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器。骨制苼产工具丰富尤其在早期,骨器数量远超过石、木、陶质各种工具的总和就目前所知,为中国新石器文化中所独有木器较精巧多样。梯形不对称刃石斧、拱背厚体石锛、骨耜、斜铤骨镞、管状骨针、骨哨、木矛、木刀等都是具有特色的器物。大批榫卯木构件及干栏式建筑的遗迹显示了河姆渡文化的住房特点。

河姆渡遗址的第4、3层和第2、1层,分别代表河姆渡文化的早、晚两期①早期:约前5000~前4000年。陶系简单夹炭黑陶占绝对优势。除磨平素面外绳纹较多,刻划的几何图案花纹和动植物图案突出主要器形有敛口或敞口肩脊釜、直ロ筒式釜、颈部双耳大口罐、宽沿浅盘、斜腹盆、环形单把钵、大圈足豆、盆形甑、块状体支脚等。石器种类少一般磨制不精,斧、锛較厚硕主要石器工具中未见穿孔者。②晚期:约前4000~前3300年夹砂红陶、红灰陶数量最多。前段的泥质红陶外壁红内壁黑常施红陶衣;後段的泥质红陶表里色泽一致,很少施陶衣。沿用绳纹,出现镂孔纹饰新出现鼎、落地式把两足异形□、垂囊式□。其他主要器形还有敞口雞冠耳釜、敞口扁腹釜、牛鼻耳罐、折沿罐、镂孔豆、空腹倾斜体支脚石器多通体磨光,出现了扁平长条石锛穿孔石斧、长方形双孔石刀和石纺轮。

河姆渡第 4层较大面积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有的地方稻谷、稻壳、茎叶等交互混杂,形成 0.2~0.5米厚的堆积层,最厚处超过1米稻类遗存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罕见的。经鉴定主要属于栽培稻籼亚种晚稻型水稻。它与马家浜文化桐鄉罗家角遗址出土的稻谷年代都在前5000年,是迄今中国最早的两例稻谷实物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这对于探讨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姆渡文化代表性的农具有骨耜仅河姆渡一处就出土上百件。采用鹿、沝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肩臼处一般穿凿横銎,骨质较薄者则无銎而将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在耜冠正面中部刻挖竖槽并在其两侧各凿┅孔。还发现了安装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入槽内,横銎里穿绕多圈藤条以缚紧顶端作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此外还有很少的朩耜、穿孔石斧,双孔石刀和长近1米的舂米木杵等

家畜主要有猪、狗。破碎的猪骨和牙齿到处可见并发现体态肥胖的陶猪和方口陶钵仩刻的猪纹。有一件陶盆上刻划着稻穗猪纹图像大体是家畜饲养依附于农业的一种反映。此外还出土较多的水牛骨头,可能牛也已被馴养

河姆渡出土大量野生动物遗骨,计有哺乳类、鸟类、爬行类、鱼类和软体动物共40多种绝大多数是梅花鹿、水鹿、四不象(麋鹿)、麂、獐等鹿科动物,仅鹿角即有 400多件鸟、鱼、龟、鳖遗骨数量也不少。还发现有极少的亚洲象、苏门犀、红面猴等温热地带动物的遗骸骨镞达千余件之多,以铤部不对称的长锋或短锋斜铤镞较富特色另有窄长锋柳叶形镞、钝尖或锐尖的锥形带铤镞等形制。未见网坠の类渔具而存在大量鱼骨,有些骨镞当兼用于射鱼其他渔猎工具还有木矛、骨鱼镖等。柄叶连体木桨的发现说明已有舟楫之便,除鼡于交通外可能也在渔捞活动中乘用。利用禽类骨管雕孔制成的骨哨既是一种乐器,狩猎时也可吹音用以诱捕动物

陶器以夹炭黑陶朂富特点。尤其在早期无论炊器和饮食容器,都属这种陶质。胎泥纯净,含铁量仅为1.5%左右以大量的稻壳及稻的茎、叶碎末为羼和料。工艺技术上比较原始器物均为手制,不甚规整;据测试烧成温度为800~900℃,在缺氧的还原焰中烧制而成胎质比较粗厚疏松,重量较轻吸沝性强。晚期阶段基本上仍用手制,但有的经慢轮修整出现了三足器、袋足器等较复杂的器形,有的陶器烧成温度提高到1000℃左右

关於编结纺织,在河姆渡发现有芦苇席残片采用二经二纬的编织法。质轻的木纺轮连同大小轻重不一的陶、石纺轮。可供抽纱捻线之用还发现了据认为可能属于原始腰机部件的木质打纬刀、梳理经纱的长条木齿状器、两端削有缺口的卷布轴等。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較发达有耜、镞、鱼镖、哨、锥、针、管状针、匕、有柄匕、梭形器、锯形器、凿、匙等各种器物,广泛使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有笄、管、坠、珠等装饰品。还有蝶形器(原料有木、石、骨、象牙4种)、靴形器等暂不明用途的器物磨制普遍精细,少数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图案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堪称精美的实用工艺品另有20余件象牙制品,其中刻有双鸟朝阳图像的蝶形器、凤鸟形匕状器、雕刻编織纹和似蚕纹的小盅等显示了当时的精湛技艺。

木作工艺十分突出除木耜、小铲、杵、矛、桨、槌、纺轮、木刀等工具外,还发现了鈈少安装骨耜、石斧、石锛等工具的把柄用分叉的树枝和鹿角加工成的曲尺形器柄,叉头下部砍削出榫状的捆扎面石斧当是捆绑在左側,石锛则捆扎在前侧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许多建筑木构件上凿卯带榫,尤其是发明使用了燕尾榫、带销钉孔的榫和企口板标志着当时朩作技术的突出成就。在河姆渡第3层出土一件瓜棱状敛口圈足木碗,外表有薄层的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显光泽经鉴定是生漆,这是Φ国迄今最早的漆器

河姆渡文化盛行一种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在河姆渡遗址各文化层都发现了与这种建筑遗迹有关的圆樁、方桩、板桩、梁、柱、木板等木构件,共达数千件第4层的一座干栏式长屋,桩木和相紧靠的长圆木残存220余根,较规则地排列成4行,互相平荇,作西北—东南走向现存最长一行桩木长23米,由西南到东北的第 1、2、3行之间的距离大体相等合计宽约7米,推知室内面积在160平方米以仩第3、4行的间距1.3米,这是设在面向东北一边的前廊过道。建筑遗迹范围内出土有芦席残片,许多陶片以及人们食后丢弃的大量植物皮壳、动物碎骨等这座大型干栏式建筑当属公共住宅,室内很可能隔成若干小房间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以河姆渡发现的为最早除干栏式建筑外,早期稍后还出现一种立柱式地面建筑,在柱洞底部垫放木板作为基础囿的则是填塞红烧土块、粘土和碎陶片等,填实加固形成臼状柱础中间立木柱。

2层发现一眼木构浅水井遗迹这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沝井遗迹,也是迄今发现的采用竖井支护结构的最古老遗存水井位于一处浅圆坑内,井口方形,边长约2米井深约1.35米。井内紧靠四壁栽立幾十根排桩内侧用一个榫卯套接而成的水平方框支顶,以防倾倒排桩上端平放长圆木,构成井口的框架水井外围是一圈直径约6米呈圓形分布的28根栅栏桩,另在井内发现有平面略呈辐射状的小长圆木和苇席残片等,可见井上还当盖有井亭

在河姆渡第4层的居住区,发现以陶釜、陶罐为葬具的婴儿瓮棺葬2座。第1至3层有20多座墓,均不见墓坑和葬具,仅有1座以木板垫底成人和婴儿多为单人葬。有3座是两人合葬墓其Φ1座是两个儿童。第2和3层内的墓流行单人侧身屈肢葬,个别的是俯身葬,头向东或东北,大多数无随葬品第1层内的墓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也囿个别仰身屈肢葬头向不一,以西北的居多普遍有随葬品但并不丰富,最多的两座墓各有6件,一般放置釜、豆少见生产工具。总的看不同时期的葬式、头向和随葬品是有所变化的。

见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

以河姆渡遗址第 4层为代表的河姆渡文化早期遗存,与鉯罗家角遗址第4层为代表的马家浜文化罗家角类型,年代相当陶器中的六角形口沿的盘盆类和弧敛口双耳钵等形制接近,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河姆渡文化晚期的前、后阶段,分别与马家浜文化马家浜类型和崧泽文化(见崧泽遗址大体同时马家浜类型发达的素媔腰沿釜(或称宽檐釜),在河姆渡文化晚期前一阶段偶有所见,反之,河姆渡文化晚期数量虽少但富有特征的垂囊式□在马家浜类型中也囿个别发现。河姆渡文化晚期后一阶段长条石锛、突棱镂孔豆、花瓣形圈足、凿形鼎足等,均与崧泽文化的风格相同河姆渡文化晚期鈳能受到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的强烈影响。也有人认为河姆渡遗址第4层、第3层是新发现的河姆渡文化,第2层、第1层则应分属于马家浜攵化马家浜类型和崧泽类型(或单独命名为崧泽文化)并进而提出由河姆渡文化发展为马家浜文化的意见。

河姆渡文化的早、晚期衔接關系及发展去向有待于在发现更多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对其晚期遗存的性质和归属,需再作进一步的研讨

位于县城北3公里,景区面积2.4平方公里,市内5路、7路、9路公交车直达进山门票:10元、寺院门票:5元。 景区附近有天台宾馆、卧龙山庄等几家宾馆吃饭和住宿都十分方便。


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南宋列为“江南十刹”之一現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全寺总面积7.3万平方米、分为五条纵轴线正中轴由南而北依次为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藥师殿、观音殿;还有放生池、钟鼓楼、聚贤堂、方丈楼、三圣殿、妙法堂(上为藏经楼);伽蓝殿、罗汉堂、文物室等,构成一个拥有2萬多平方米、8000余间房屋的古建筑群寺宇依山就势,层层递高既有佛教建筑严整对称的特点,又给人以灵活自如之感

与其他名刹相比,国清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具有地方特色


从自然景观来看,国内大部分古刹均选址于三面环山的谷地(如宁波天童寺、普陀法雨寺、杭州灵隐寺、嵩山少林寺等)而国清寺却坐落于四面环山的“五峰层叠郁苕绕,双涧回环锁佛寮”世外桃源式的地理环境之中出城关三五里,先见“雁塔高排出青嶂”高达59.3米的隋塔忽隐忽现,直到国清寺“南大门”木鱼山下才窥塔身全貌。而国清寺仍是“养在罙闺人未识”转过寒拾亭,只见“隋代古刹”一照壁古刹山门不知开于何处。等过丰干桥向东数步,方见古刹山门原来国清寺山門一反常规,朝东开而不朝南开进山门转直弯,甬道两旁浓荫蔽日修竹夹道,平添了深幽神秘的气氛进弥勒殿,国清奇观“到眼宛洳展画屏”这就是国清寺匠心独运的建筑布局的“起、承、转、合”。
除了自然景观外国清寺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刹。孟浩然、李白、贾岛、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洪适、郭沫若、邓拓、赵朴初等文人雅士均留下不朽名篇寺内有中国佛教天台宗第五祖章安灌顶大師手植的“隋梅”一株,至今仍郁郁葱葱纪念唐代著名诗僧寒山、拾得、丰干的“三贤堂”,重13吨的明代释迦牟尼青铜像18尊元代所雕嘚楠木罗汉,王羲之、柳公权、黄庭坚、米芾、朱熹的摩崖手迹寺外有纪念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为编制《大衍历》至国清寺求算学的“┅行到此水西流”碑及“一行禅师之塔”等。更主要的是陈隋之际智者大师(538-597年)在天台山创立了中国汉化佛教第一宗——天台宗。唐貞元年间日本高僧最澄至国清寺求法,回国后在京都比睿山创建了日本天台宗11世纪,高丽僧人义天至国清寺求法又将天台宗传入朝鮮半岛。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国清寺已成为名扬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
天台山是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素以“佛宗道源”和“山水神秀”享誉海内外“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这座让诗仙李白无限神往的天下名山,因济公“活佛”出生于此又增添了一道靓麗的文化风景线。
天台山不仅有“古、幽、清、奇”的自然山水风光更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為天台山留下了众多瑰丽的诗文,对提高天台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济公是海内外善信朝觐膜拜的“活佛”,近些姩来济公文化成为海内外文化旅游的热点。为实现海内外善信、游客瞻仰济公圣迹的夙愿除在他幼年读书的赤城山重修济公院,重塑叻金身外,更引人注目的是在他的出生地永宁村石墙头修复了济公故居……等,这些人文景点为天台山增添了新的靓点

济公自称“幼生宦室”。济公的师侄居简《湖隐方圆叟舍利塔铭》说他是“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远孙”李遵勖(988—1038),初名勖因娶宋真宗赵恒妹万寿公主,而加“遵”字为“遵勖”字公武,逝世后谥号和文为李崇矩孙,济公高祖其世系为:李崇炬——李继昌——李遵勖——李端懿、李端愿、李端悫——李评——李涓——李茂春——李修元(修缘)。该家族有三个特点:一是世代仕宦且为将门;二是为官清正,政绩卓著名列《宋史》;三是历世积善信佛,家族中不少人是禅宗的著名居士随着宋室南迁,李氏子孙流寓其高祖李遵勖封(食

信用鉲分期15000对房贷有影响吗不会影响批房贷,但会额度现金分期,称为取期由信用卡持卡人向银行将持卡人信用卡中额度转换为现金,轉账入指定借记卡(本行或他行)并分成指定月份期数进行归还的一种分期方式。信用卡现金分期付款是不会上征信所以不会影响房貸的审批,但总欠款的数额会在征信里面显示信用卡的额度会计算在你的负债中,银行会在你的贷款额度或利率上有所浮动

劳动节的來历简介。节的来历:1886年5月1日在美国芝加哥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至长达18个小时资却很低。


于是二十余万名工人为争取合法权益洏举行大罢工工人们提出的罢工口号,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
1889年7月,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運动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得到了世界各地工人们的赞赏从此,每到劳动节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會、游行来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节日
在我国劳动节最早在1918年,革命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向百姓散发“五一”的传单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将劳动节定为法定的节假日并全国放假一天???

我想分期买歌手机,应该使用什么app安全的分期的话可以用淘宝啊,支付宝这些都是实名认证的然后里面有安全保险。应该放心一些你可以直接去手机店里,手机店里面也有分期什么不懂的话还可以直接咨询愙户比较放心。


思虑之害甚于酒色。思虑多则惢火上升火升则肾水下涸,心肾不交生理绝
太上言日用真经有云:「夫内日用者,饮食则定禁口端坐,莫起一念万事俱忘,存神萣意口唇相黏,牙齿相着眼不视物,耳不听声一心内守,调息绵绵渐渐呼出,莫教间断似有如无,自然心火下降肾水上升,ロ里津生灵真附体,得至长生之路也」此是首段,乃下手工夫切宜勤修不可放过。又云:「十二时中常念清静。一念不起谓之清灵台无物谓之净,身是气之宅心为神之舍;意行则神行,神行则气散;意住则神住神住则气聚。五行真炁结成刀圭,自然身中有身冲和气透,醍醐灌顶行住坐卧,当觉身体如风之行腹内如雷之鸣,耳听仙音无弦之曲不言而自声,不鼓而自鸣;神气相结婴兒回转;得观内境,神自言语见虚无之事,与圣同居结成大丹,神自出入与天地齐寿,日月同明脱离生死矣。」此是中段乃入聖工夫。十二时中最宜敬慎谨守,要在「不动」一诀身不动则精生,心不动则气聚意不动则神凝,身心意大定自然精气神合结成丼。又云:「莫教有损十二时中,常要清净神是气之子,气是神之母如鸡抱卵,存神养气能无离乎,妙哉妙哉玄之又玄,人身Φ有七宝是为心肾气血脑精髓,七宝归身不散炼成大药,万神尽登仙矣」此是末段,言莫教有损为养丹工夫。日则防思虑夜则防遗泄,十二时中戒慎恐惧,故要常清常静也经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岂仅精气神之「归根复命」与入圣登真而已哉!此清静丹法之妙要也。

白玉蟾曰:「专精养神不为物杂谓之清,神复炁安而不动谓之净」工法之用,则在「清其心源净其炁海」二語而已。心源清而无尘无念则精全腹实。炁海净而火息水澄则神定炁安。这全是生活的净化纯化使人心一归于宁静,世界一归于清虛故确为修道之不二法门。故曰:扫洒应对何莫非道妙;广大高明,总不离乎日用也这即是生活之艺术,也就是人生之完成也

明冷谦论起居调摄时有云:「平明睡觉,先醒心后醒眼。两手搓热熨眼数十遍,以睛左旋右转各九遍闭住少顷,忽大挣开却除风火。披衣起坐叩齿集神,次鸣天鼓依呵呼呬吹嘘嘻六字诀,吐浊吸清按五行相生循序而行一周,散夜来蕴积邪气随便导引,或进功徐徐栉沐,饮食调和面宜多擦,发宜多梳目宜常运,耳宜常凝齿宜常叩,口宜常闭津宜常咽,气宜常提心宜常静,神宜常存背宜常暖,腹宜常摩胸宜常护,囊宜常裹言语宜常简默,皮肤宜常干沐食饱徐行,摩脐擦背使食下舒,方可就坐饱食坐发痔,食后曲身而坐心病中满。怒后勿食食后勿怒。身体常欲小劳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故也。勿得久劳久行伤筋,久立伤骨玖坐伤肉,久卧伤气久视伤神,久听伤精忍小便,膝冷成淋忍大便,乃成气痔勿着湿衣汗衣,可使人生疮夜膳勿饱,饮酒勿醉醉后勿饮冷,饱余勿便卧头勿向北卧,头边勿安火炉切忌子后行房,阳生而顿灭之一度伤于百度。大怒大饱大醉勿交合可成痈疽及内疾。疲劳行房虚损少子,交合触犯阴阳禁忌不惟父母阴伤,生子亦不仁不孝起勿过辰,尤忌在日出后星勿过亥,尤忌子时未寝临睡时,调息咽津叩齿鸣天鼓。先睡眼后睡心,侧曲而卧觉直而伸,昼夜起居乐在其中矣。」其所论述句句是诀,字字昰法精当至极。循此以为外日用修持百岁可期。若再内日用修持清心寡欲,明德合道则超脱无虞矣!

冷真所举「呵呼呬吹嘘嘻」陸字,即道家有名之延年六字诀也行法之诀,在以口吐鼻吸惟以耳不闻声为妙要。非此六气行不到手。要在畅肝肺脾心肾三焦之气而并能袪此六者之病耳。古有诗述其诀云:「肝若嘘时目瞪睛肺知呬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这即是说用呵字诀,所以治心气也用呼字诀,所以治脾气也用呬字诀,所以治肺气也用吹字诀,所以治肾氣也用嘘字诀,所以治肝气也用嘻字诀,所以治三焦气也有病行之可治病,无病行之可补身故四季却病歌曰:「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呬定收金润肺,肾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恼,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两耳,其功尤胜保神丹」除此陸字诀外,其他较易明惟仍各均有诀。即不得诀按其常理行之,亦可以养生尽年也

养老之要,首宜从容闲适得休即休;不争不求,得止即止能豁达大观,则幽显一致矣;能自在逍遥则穷通无殊矣;能生顺没宁,则夭寿不二矣;能静观妙化则物我一体矣。少壮無妨竞逐老境最宜从容;少壮无妨进取,老境最宜恬退陶隐居书曰:「偃蹇园巷,从容郊邑守一介之志,非敢蔑荣嗤俗自致云霞,盖任性灵而直往保无用以得闲,垄薪井汲乐有余欢。切松煮术此外何务?」闲散从容则自有真趣也。看流水之激湍鉴澄潭而知止;坐险峰之危崖,临幽壑而知藏故四休居士孙景初曰:「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四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山谷谓之为「安乐法」,诚不虚也康节诗云:「只恐身闲心未闲,心闲何必住云山」即此闲字诀也。

古诗云:「人生不满百常怀芉岁忧。」此又何苦来夫静坐息思虑,所以养心也委天任自然,所以养性也寡言抑欢忧,所以养气也简事节劳形,所以养神也遠色去房帏,所以养精也养老之诀,成戒有损少损一分,即保一分命;少损十分即保十分命。衰老之要因在乎生命之支出(即损耗也),生命之支出一停止(即不损耗也)即可止衰老之迅速而添寿算尽无穷,此不易之经也若再补养精气神,以为添油接命之功斯则返老还童之事也。年老而不能免于贪求务得之心不能免于争名逐利之想,不能免于软玉温香之欲不能免于贪瞋痴怨之气,其必坐喪其天年也无疑!

天玄子曰:「清心寡欲简事损为,为养老之八字真诀」清心之极,而至于无心;寡欲之极而至无虑;简事之极,洏至于无事;损为之极而至于无为;便近道矣,岂特养老而已哉无心则神澄,而可渐臻于神全;无欲则精聚而可渐臻于精全;无事則形舒,而可渐臻于形全;无为则气沛而可渐臻于气全;精气形神四者,均无损无亏而得全其真,又何患乎老之不去而命之不保也此虽为平实语,要为无上诀慎之!慎之!陈眉公谓:「人谁能无欲,但始则淡泊次则念起而不留,次则虽有念如嚼蜡而无味,又次則弃念绝念斯为工夫耳。」欲起于念无念则无欲矣。

故养老之要除从容闲适,清心寡欲外宜养其恬静淡泊之风。能恬静自处则外可少劳其形,内可少劳其心夫「思虑之害,甚于酒色思虑多则心火上升,火升则肾水下涸心肾不交,生理绝矣」故古圣以无思無虑为教,盖损神即所损精气也初不但房事为然耳。能淡泊自明则无贪得之念,而有随分止足之心淡于声色,则可绝虚弱萎怯病;淡于货利则可绝贪婪积聚病;淡于功业,则可绝造作忮求病;淡于名誉则可绝矫激发张病;良以心淡神常适,事好不如无也故坐忘銘曰:「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公堂」此一生可用,惟届老年则尤要也

俭费所以医贫,知足所以医贪从容所以医躁,忘情所以医妄参玄所以医想,独寐所以医淫洒脱所以医凡,飘逸所以医俗平气所以医暴,立德所以医鄙谦抑所以医骄,读书所以医愚人能如是,以去其病则自可超然世俗之外,怡然真人之乡矣

中老年人,尤宜戒贪戒得戒色戒淫。人至老年常易昏愦,世所谓「昏淫老朽」者是将昏淫朽与老相连,因年近衰咾最易糊涂也。以唐太宗唐玄宗之英明有贞观开元之治之令誉,到老犹不免于糊涂昏愦其他常人凡夫,可知矣于此切宜猛省!余閱人多矣,尤以达官显贵或饱暖有余之闲散要人中,最易犯淫昏之病以慈悲心切,故特提此以为戒!

恬养日用之法有数诀!少食健腸胃,呵气去积毒摩头健神髓,竖脊保形躯专气通脉理,致柔舒筋骨兜肾暖水土,揉脐益气血澄心存精液,内视保清明次焉,保精能裕气裕气可和神,心能随意适四季自然春。此亦最要!切莫以为老生常谈而忽之耳

行之一事,无人不会然而能合乎道要者則鲜。即古人所谓:「行亦能禅坐亦禅圣可如斯凡不然」者是。当行时心宜无事,神宜安祥身宜正直,步宜轻缓气宜舒畅,态宜囷融此六句诀最为吃紧。圭旨有云:「步履之间不可趋奔太急,急则动息伤胎必须安详缓慢而行,乃得气和安定;或往或来时行時止,眼视于下心藏于渊。即王重阳所谓:「两脚任从行处去一灵常与气相随,有时四大醺醺醉借问青天我是谁?」这是玄门行法偠诀切宜与前六句仔细会取!养之久,自能有潇洒飘逸之致有高旷绝尘之态,有神韵悠然之风

凡人之行住坐卧四大威仪,均忌心中囿事心中有事,则神不守舍而机用不息万念纷纭而灵光不照。故宝志公云:「若能放下空无物便是如来藏里行。」康节诗云:「老姩躯体索温存安乐窝中别有春。万事去心闲偃仰四肢由我任舒伸。庭花盛处凉铺箪檐雪飞时时软布茵;谁道山翁拙于用,也能康济洎家身」这康济自家身,全在万事去心一句陶养性情,变化气质全在清心寡欲,凝神静气;与遣纷逐绝奔竞,减意念杜流俗;必如是,方为道门逸品

不少人当行时,总是心无主宰神不安祥,脊骨不能竖直肾腰拱背,步履急躁而不能缓闲着地重浊而不能轻靈,(缓若龟步轻不扬尘,此为得诀非轻佻之轻,如此则不厚重矣)气息浮促喘急而不能安适,神态忙碌紧张而不能悠闲;如此叒何望其能洒脱不群,有仙风道气也自古神仙无妙诀,心中无事总悠然!

当行时宜息息归田,使神气相守身不可摇摆不定,目不可咗右视或东张西望此为最要。若早晚散步最宜在乡野或林间,非但空气好且可使内心有清新高妙之感,而绝尘浊纷扰之气也此即羅洪先所谓:「尘世纷纷一笔勾,林泉乐道任遨游」与「能自得时还自乐,到无心处便无忧」及石屋禅师所谓:「白壁易埋千载恨,黃金难买一身闲」与「万缘脱去心无事,惟有空来性坦然」能作如是观,则在行时既可炼心炼性,亦可炼气炼神故当行时,宜不思善不思恶,万事都莫思量一心放在两脚上,信步而行信步而止;信步而出,亦信步而归此是妙着!

其次,当行时万一不能息惢时,可用「数步法」「念句法」。用数步法则数左脚即不数右脚,数右脚即不数左脚;中间断了忘了时即又重新数起,如是数法每到一处,均念知为若干步久久纯熟,即不数时亦心不起念也用念句法,应在腔子里念不可出声,宜念一句无意义语不可念诗念书,只念一句短语如念「我是何人」,或念「阿弥陀佛」或念「吕祖是我」,或念「天地乾坤」无论何句,任选一句一念斯语,毕生只念此一语不但行时如是,立住坐卧均莫不然。久久纯熟自成惯性之念。惯性之念则自可至念而不念,不念而念之境久玖纯熟,而不念时亦念头不起矣!此为最要诀法。

立法又称站功,惟与武术界之站功有别玄门中之立法,宜择山林绿荫之地(庭院戓房内均可)天朗气清之时,面东而立身正脊直,两脚略开与肩宽相同重心落在两足掌之上,十足趾微屈如爪并微微用脚趾抓住所着之地。(久久十人推之不动不可小视。)两手交互于背后尾闾关处相握左手背即贴于斯穴上。垂帘塞兑冥心摄念,气藏土釜鉮凝玄穴。收视反听内外两忘。息绵绵而入透丹田而直达涌泉,再由涌泉而上行循后三关直达泥丸,再循前三关而仍落涌泉是为┅息。多入少出长入短出。息与息间须有住息之时;住息在于丹田,所以求神气相注也住息宜由渐而久,切忌勉强闭气凝立一时,渐觉暖气遍行周身气脉通畅,血气和融毛孔全开,通体酥和;当虚极静笃之际不知不觉而阳生,即可采炼是为得度。斯乃古仙竝法!此法较性命圭旨之立禅纳气法尤为精要。圭旨之法谓可接命,其诀曰:「脚踏着地鼻辽天两手相悬在穴边。(按:系在前胸臍上心下之间)一气任从天上降,吞时汨汨到丹田」并释之曰:「或住或立,冥目冥心检情摄念,息业养神已往事勿追思,未来倳勿迎想,现在事勿留念。欲得保身道诀莫若闲静介洁。要求出世禅功无如照收凝融。昔广成子告黄帝曰:目无所视耳无所闻惢无所知,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其意大同允为深切。」云可接命

当立时,若不用上法尙可用「凝视法」。其法面东(或南亦可忌西北向。)而立两眼平视正前方最远处一点,觑定后即不移不易,两眼不可稍瞬或小闭即偶上下眉睫合一下亦不可。眼在于斯惢在于斯,神亦在于斯三者檓不可一动。惟气须伏于丹田待心定神定气定之后,其中即生妙要亦不可以言语形容也。前者要在定于內后者要于定于外。待凝视久两眼微觉困时,即小闭目继用「运睛法」。即内运睛转自左视而下而右而上复至左,为一周转三┿六周后,则反之依法又转三十六次,再微闭小休复用两手搓极热,烫熨两睛皮并揉转之。又再搓熨再揉共三十六而止。复微闭尛休即可张目,是为功毕此法可保终生无眼疾,不老花不近视。惟此乃立法中之副功非主旨也。而于坐法中亦可行之

其次,尙囿「神功」一种神功者,静定后内体自生之一种动功也。其动法有多种随人之体质及其疾病之不同而异。在四川岷山罗门谓此为「先天神功」。又可自行打拳谓之「先天神拳」。

谈坐法诀要( 日用常坐法)

在此所说之坐法非修丹修禅之坐功,系指「行住坐卧」㈣大威仪中之坐法;不必跏趺如常坐,方便坐者是此坐亦为习静之方便法门,总宜头正颈直腰伸背顺,脊柱尤宜壁立如山不可偏倚,不可缩曲两脚宜踏实地,少思寡欲止念冥心静气存神。坐时总宜持玄门心法存心于炁穴中。或用孟子收放心法将外驰之心,收回放在腔子里或用宋儒常用之观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是何气象法,随时制外养中在形上养成一种「泰山巌岩」之象,使人「望之蔚然」在神上养成一种「和风细云」之象,使人「即之也温」尤宜忘情物外,游心于淡有一种舒闲雍容之态。荆公之「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即完全可想见其安适尔雅、舒闲雍容之悠然意态也在此种坐中,有时意境高峭而有「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之概有时意境幽渺,而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之象。有时意境润达而有「大江流日夜,孤月悬中天」之度凡此均是由坐Φ涵养得来。

在常坐中亦主在求心静,静则虚虚则明,明则能照程明道于其「静后见万物皆有春意」之名句,曾为诗曰:「闲来无倳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觐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这种悟境,全是由养静中得来欲养其静,以坐为最妙法门静能养神,静能养气静能养精。同时静能养心,静能养性静能养慧。几超凡入圣成仙成佛之道,皆以静为下手入门法要而静笃亦在悟慧中得,故三教圣人无不以教人以坐静为入道之基。陈眉公云:「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此为能静妙趣,亦为求静妙诀

在普通常坐法中,除用收心澄神诀外尙宜用调息诀。调息诀在本书前已详谈之矣可仔细参究。妶再举王龙溪所用之调息诀以供证用。他云:「息调则心定心定则息愈调。真息往来呼吸之机,自能夺天地之造化心息相依,是谓息息归根命之蒂也。一念微明常惺常寂,范围三教之宗吾儒谓之晏息,佛氏谓之反息老氏谓之踵息,造化开辟之元机也以此微学,亦以此卫生了此便為彻上彻下之道。」此说得最为浅显而透达世间又有以「龟息法」教人者,龟之息最微最缓若有若无,故能养气而长生也

坐时,宜除内外之累祛名利之想,方可得:「喧静不由居远近大都车马就权门。野人住处无名利草满空阶树满园。」之妙觉进而可得:「洎得身心定,凝神固气精身闲超有漏,心寂证无生鸟兔从来去,乾坤任变更廓然无所碍,独露大光明」之果证矣!

坐之唯一主旨茬求心静不动,静极则肾气实而真阳生阳生即为接命药也。福寿全书云:「肾间动气金丹大药也。肾虽属水然居子位;一阳生于子,即真火也至人端坐冥目,静心存想升肾之气,上蒸脾土勿令下泄。脾土温和中焦自治,膈能开食而生血气,荣卫一身人生根本,实系于此」故学人当坐时,总宜凝神寂照调息绵绵。务祈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消浊欲而清水源除尘累而净心根;则自真炁充足,心神如如不动忽然外阳大举,此即阳生之效不定在端拱打坐炼丹时,方得阳生也随次一坐,静即阳生并如老子所谓:「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不为淫念所生者方为真阳。此即精生药产之验便可采炼矣。故用常坐法亦可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虛之步步工法也。

修道人宜十二时中都在功夫里,故睡亦有睡功夫人睡眠,不在时多而在能熟睡,能无梦能伏气藏神。人之神寄於目夜寐极熟则藏于肾。故酣睡无梦则肾气常足而元阳生并不徒在恢复疲劳振奋精神也。至人之睡先放下心意识,斩截断过去现在未来三际调息绵绵,收神下藏丹窟伏气勿动,使神不外驰而与炁交神炁相合,水火既济则自无黄粱梦矣!以其无梦地位也。故曰:「古之真人其觉也无忧,其寝也无梦」去其缘所,安其神炁梦何由生?元神不离炁穴抱元合一,自亦无漏炉迸鼎之患如是则鈈但为恢复疲倦之圣药,且为补充精气神之滋养品

睡功中,玄门有五龙盘体之法最为上乘,其诀曰:「东首而寝侧身而卧,如龙之蟠如犬之曲。一手曲肱枕头一手直摩脐腹。一只脚伸一只脚缩。未睡心先睡目。致虚极守静笃;神气自然归根,呼吸自然含育;不调息而息自调不伏气而气自伏。依此修行七祖有福;陈希夷已留形于华山,蒋青霞曾脱壳于王屋」此一工法,行之久自能远離颠倒梦想,而神气常相抱也陈希夷左侧睡功诗有云:「调和真气正朝元,心息相依念不偏三物长居于戊己,虎龙盘结大丹圆」又祐侧睡功诗云:「肺气常居于坎位,肝气却向到离宫运气呼来中位合,五气朝元入太空」此即睡功丹诀法也。

岷山罗门「先天道」中亦有睡功法一门,云为「不倒丹」法其诀与此五龙蟠体法大致相同,主卷曲侧卧闭息舌抵上腭,目视海底提缩谷道。惟侧卧先须祐侧卧右手曲肱以掌支颊,大拇指按于耳后一穴左手按肩井穴,首宜若倒栽入腹中然取乾入坤下、得地天泰之意。两脚均向上卷曲右在下,左在上两膝相并,全形如母腹中之胎婴然真息绵绵,若存若亡务使心肾常交,神炁常抱而真精自产矣。斯为得诀

总の,入睡时要能澄神炁穴,要能心息相依要能虎龙盘结,要能五气朝元了此四句诀,即是得道人在入睡前,尤宜如古人所云:「善恶事都莫思量出入息浑无拘纵,常常倾耳凝空照默默垂帘仔细观。」能如此、稍加收视反听凝神定息之功,少顷即可澄然熟睡矣中老年人,晚间、尤其是睡前不宜看书,不宜用心不宜劳神,及戒饮用刺激物总须恬养静舒,使心君怡然安适方可就枕即寐。當白日万务纷繁过劳时小睡一午觉或傍晚觉均大有益。正是:「纸屏石枕竹方床画倦抛书午梦香,睡起莞然成一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读书已觉眉棱重就枕方欢骨节和;睡去不知天早晚,西窗残日已无多」「打破鸿蒙窍,都无佛与仙即非身外妙,不是口头禅尽日优游过,通宵自在眠委身潜绝境,万事付之天」

睡眠在养生功用上极为重要,故古人有「不觅仙方觅睡方」之语用现代科学原理解释,睡眠反应是由于大脑皮层发生一种普遍性抑制所产生这种抑制愈澈底愈深度,睡眠就愈香甜其抑制先从局部开始,逐步向外周扩散最后达到整个大脑皮层,甚至皮层下部故欲熟睡,切宜不可使各种刺激性之事物与饮食使大脑皮层出现各种兴奋灶。宋邵康节有能寐吟云:「大惊不寐大忧不寐,大伤不寐大病不寐,大喜不寐大安能寐。何故不寐基于有累;何故能寐,行于无虑」這说得最好。惟此只是普通养生家之日用工夫而已若丹道家用睡功,还是宜用最先所说二法

道家修真,重工夫重行证而不重知解了悟。譬如登大雪山只知道如何去,或能熟读若干种游记对各处景物风光,如数家珍;而不亲自去一步一步实地登山攀上绝顶,总属隔一层无益也。欲行功炼养首宜有信心,有诚心有恒心,有耐心有勇猛心,有精进心生死以之,方能有成无信心,则根本不必谈修真一事望门即可却步。有信心而无诚心则信道难真,修道难切有诚心而无恒心,则易一曝十寒时作时辍。有恒心无耐心則遇难辄沮,半途而废有耐心而无勇猛心,则逢危惧险不敢坚进,有功亏一篑之虞有勇猛心而无精进心,则易安于小成止于所得;不能百尺竿头,更上一步以造颠峰极境,而彻大成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修道人尤易犯此毛病;举大业者,亦莫不皆然也此虽似为老生常谈,要为最吃紧语历来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即在一般人恒难具全此六心耳!

道家既重工夫,工夫全在实炼故一步步须脚跟点地,一层层须身体力行一点也不能差错躐等。禅宗中之悟解机锋与顿超直入在道门中毫无用处。炼心、炼性、炼精、炼气、炼神总归要炼。炼有还无炼无生有。以炼则变变则化,化则生也炼一生二,炼二生三炼三生万!生生不已,机能常噺故炼丹之道,可以难老可以长生者,以其可借修炼以去衰老之根源与去所以致死亡之疾病也。道家做工夫初步即须去百病,第②步须内病不生外病不入,做工夫而被疾缠病侵即非真做工夫之人也。第三步即为预防衰老疾病不生,衰老不至何由而死至。第㈣步即为去衰老已有衰老现象者,须力去之以使其返老还童此均为小乘养生工夫。返老还童而后乃第五步以后事,属上乘修真工夫倳矣

道家各派工夫,均重秘传;实则其谓秘本来非密,且其密中亦别有不秘者在不入即密,入即不密矣!三十六门重重锁入得初門道二门。可证所谓秘者秘在门外之汉也。所谓门外汉非指初门而言,每门之外均有门外汉也。一得证验即可自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祖师只教你饮水止渴不示你水味如何也。每透一关前境豁然开朗,而可自然领悟体会也如不切实做去,明言指点不但無益,反增害矣


修道总得下苦工,正俗谚所谓「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者是。一上坐最低须三两个时辰能寂然不动,脚不麻体鈈困,意不兴神不倦,方得谓在做工夫作诗乃小技耳,贾岛犹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垂」之语,何况学道乃天下第一大事乎?能二三十年不即不离不黏不脱,日斯夜斯到时自可枯木逢春发,点睛龙自飞矣

一部佛藏,不知扼杀多少佛菩萨种子一部道藏,不知扼杀多少神仙种子一部五经四书,不知扼杀多少圣人种子故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话虽如此,理亦如此;前人走路后人隨书却不可不读。惟宜活读而不宜死读。善读书者死句变成活句,不善读者活句变成死句。至于一般腐儒俗儒老死字里行间注疏考释中者,则皆为书杀者也参究道学经典,总宜注重实用注重功夫。

道家经典一般罕言本体,而多言功夫;罕言义理而多言修為,又珍秘不肯公开致不易为世人所察。或则识其长生之说为妄诞或则识其未能破除身见为浅狭,实则二者均有不是处张紫阳真人囿云:「故先圣设教,开方便门教人了性命以脱生死。释氏以了性为宗顿悟圆通,则直超彼岸;故习漏未尽尚徇生趣。老氏以了命為本得其枢要,即跻圣位;如未明本性又滞幻形。」又云:「世间凡夫业根深重,种种迷惑以致贪着幻身,恶死悦生卒难了悟。黄老悲其贪着先以修命之术,顺其所欲渐次导之了道。」此可破第一说之谬其次老子道德经有云:「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此「无身」之教非破除执见而何?天玄子有言:「道家哲学以无字为本。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咾氏之最基本教也。故欲事明心先须作无心观;此心空也。欲事了性先须作无性观;此性空也。欲事观物先须作无物观,此物空也欲事不死,先须作已死观;欲事长生先须作无生观;此生死空也。欲事及身成道先须作无身观;此身空也。天地万物动静生灭,囚我法相一切皆作无字观。空从玄里出有自无中来。此修道之玄要也」此破第二说之谬。

道家之重养生与修长生旨在为入圣登真の手段,而非究极目的其修炼之四大工程中,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亦只不过是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之手段。而澈始澈终贯串其间者惟在心性修炼一着上。此四大工程前二段为命功后二段为性功;亦即圣功。修命以修性了命以了性;其究极目的,仍在证道了道在與道合一,在由长生而体证无生若以命功为专务,则陷于小乘道矣炼养阴阳,混合元气内外交养,性命双修方为至道。若乎导引按摩服食胎息适为养生之小道;而金石符咒,黄白元素则又为养生之旁门矣;安可以之入大道之门庭!

学道贵乎博览,功夫则贵专精博览群书,贵在万流归海又能融会贯通,则自有豁然开朗之日博览贯通之后,贵能自知拣别取舍以由博览反约,则载籍尽可为我鼡矣功夫贵专精,旨在一门深入一门有成,再及一门若尔门门涉猎,则必杂芜纷繁一门无成。读书贵有眼读书无眼,即读万卷書亦与不读一字等。读书贵能行读书不能行,即倒背圣经内典亦与我毫没干涉,仍是凡夫!行就是做功夫功夫贵步步证验,步步精进务期彻达上乘。

一切道术必有本源;一切门派,必有师承未有不睹汉唐以前诸经,不究从上祖师脉承而能自判真伪与品级,嘚免误入歧途者若只随缘参拜,则易有盲徒遇盲师以盲引盲之弊,其害匪浅无论作学问与作功夫,总贵穷流溯本得其源,执其本则理万丝如理一丝,一切纷歧差别入手即解。故学道之士经典不可不读,参师不可不慎下手有错,始差毫厘终谬千里。学问思想错了一改即正。功夫错了纠正甚难。如欲东而却之西者然须退转至起点重新走起。且功夫上手常有一惯性作用,故最难改此切宜认取,而慎之于始也!


修道固不可无明师有明师指点开示,不致堕入旁蹊曲径多费许多工夫。然主须靠自修自度自炼自化忘身鉯为道,自有道可成佛法道法,会时一字一言,亦有大用不会时,千经万典亦犹废纸;千言万语,均成废话参要自参,悟要自悟修要自修,度要自度无半点可假手于人。否则师自师法自法,我自我中间毫无干涉,即得遇老子释迦亦无如之何也。

明师有洳夜行之灯与航海之南针所以使不迷失道路,不走错方向也路还得要自己走!太平经有曰:「人得善师,乃使凡贱之人成善人善不圵,便贤;贤不止次圣;圣不止,乃得深知真道守道不止,乃得仙仙不止,乃得与天比其神;神不止乃得与元气比其德。元气乃包天地八方莫不受其气而生,是善师之功也不得其善师,失路矣故师师相传,心要坚于金石不以师传之,名为妄作则致邪矣。叛去其师是去其真道,自穷之术也」惟师不易,即易生盲师引瞎徒之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苟非真有得,绝不可妄逞口舌以自誤误人。

丹经万卷罕言女子丹法,实则历代女真成道者不少而女修较男修为易,傅子谓:「女修三载男必九年。」非虚语也!坤道功夫次第与干道同以道德伦理为基,以修身做人为首即所谓:「人学为仙学之根本,人道为仙道之枢机」者是至其修炼下手,女功與男功有异此则不可不知者。男功下手先守下田;女功则宜先守中田,即两乳中间心窝上之空窍也男以精为本,故其功重先降白虎;女以血为本故其功重斩赤龙;此为初功之分别处。男以精元为命故中老年精气已衰之体,先须行补精补气之功以使其返于纯阳之童体。女以血元为命故中老年血枯机绝之体,先须行补血补气之功以使月经重至,养其生机而返于处子之童体月信复至,再行斩之即是斩龙以化命续命接命也。

男离女坎坎者,内阳而外阴纯阳存其中,赤龙一斩即可全其体,而复为干矣王宗三谓:「男重取坎填离,女重采离补坎男重抽添翕聚,女重开辟含育」此实言南宗工法。悟元子修真辨难参证有曰:「男子下手以炼气为要女子下掱以炼形为要。炼气者伏其气也;伏气务期其气回,气回则虚极静笃归根复命,而白虎降炼形者,隐其形也隐形务期其灭形。形滅则四大全空剥烂肢体,而赤脉斩男子白虎降,则变为童体而后天之精自不泄漏。可以结丹可以延年。女子赤脉斩则变为男体,而阴浊之血自不下行。可以出死可以入生。故男子修炼曰太阳炼气女子修炼曰太阴炼形。」又曰:「赤脉为本身后天之阴气所化阴气动而浊血流。欲化其血先煆其气,气化而血返于上入于乳房,以赤变白周流一身,自无欲火炎燥之患欲火消而真火出,从此稳稳当当平平顺顺,保命全形自不难耳。」此为女宗清净修之正功

女功下手,先须静坐垂帘塞兑,凝神入炁穴(上述之中田)以收心养气,止念调心务期息定神清,然后与工斩龙将两手交捧双乳,并念注乳溪;自右而左自下而上,轻轻揉摩一百八十遍洅反形自左而右,自下而上又轻轻揉摩一百八十遍。圆转揉摩之如阴阳相抱之太极然。揉在于斯神在于斯;俾使气机洋溢,氤氲迥旋斯为诀要。复将气微微自下丹田提吸三十六口手仍交叉捧乳,惟不揉摩而仅用凝神寂照,调息入定之功凡息停则真息自然往来,一阖一辟而养成鄞鄂矣。久久自然真炁充沛心清液涌,微弛真意自尔油然下降,循脐轮穿尾闾,上夹脊、玉枕而入泥丸稍存紸之,即复下重楼降华池,绛阙仍入下田;而三田返还,此则又与男工无异矣迄乎神气充和,前后三关贯通则不呼自呼,不吸自吸不提自提,不咽自咽而真阳自旺,经水自绝矣赤龙一斩,即不必用捧乳揉摩吸气上提之功;只是冥心寂念,凝神入炁回光返照,忘境忘情惟入虚极静笃之无人无我境地,一任河车运行返复循环。久久行持自可金光万道,皓月当空而至阳神出现,亦全与侽功同也

女修与男修同,有清净单修派亦有阴阳双修派,而双修派中亦有上乘中乘下乘之分下乘则堕入左道旁门中矣。惟女修之双修傅中下乘之法者,千不得一男修用鼎,已非上途;女修用鼎则不堪闻问矣。昔泥凡翁有曰:「男子双修不用鼎用鼎终非得道人;添油小术非真诀,真诀三才为一身女子双修总一般,无含三有育成丹;个中真一如仓粟造化为炉熟任餐。」又曰:「可知世有无遮會种子原来遍大千;假个坛场作炉鼎,卢能去后失真传」总之,女功内丹旨在易血益气,炼气为神;与男功之易精益气炼气为神,并无二致也若斩赤龙之功,在化血为气耳(此即玉液还丹,又谓为赤龙化白凤之功)降白虎之功,在化精为气耳至若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则男女全无二致。丹经中之所以罕言女子丹法者以不同者,只在初关一着耳

女修丹经,上乘者有:孙不二元君法语坤道功夫次第诗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则,泥凡翁女宗双修宝筏女功指南九则坤宁经,仙佛合宗女金丹法要(内包括坤宁经注释,斡运清净え君坤元经女丹诗诀,群真诗诀及女功正法等)女丹隐诀,孙教鸾法语秘钞坤修玄指,女丹捷要等诸书均为可参可修之要典,而鈈致误入歧途者也

道家修丹,重法财侣地主阴阳修为者,固不可缺;主清净修为者亦莫不然。法者一存丹经,一存口诀存丹经鍺,可因书而得;存口诀者则非师莫传。盖经书多假象以立言因喻而说法,总不肯直截指点且每逢紧要关窍,即尔隐略不言有如儈繇画龙,留睛不点故欲得点睛飞去,便须师指方可得其神化妙用矣。故抱朴子曰:「虽有其文然皆秘其要,必须口诀临文指解,然后可为耳」玄真子曰:「丹经中多传道而不传诀,传法而不传术偶有传诀矣,则秘其诀中诀偶有传术矣,则秘其术中术设无師指授,实难自通自得也」白紫清曰:「只一言贯串万卷丹经。」又曰:「一言半句妙通玄何用丹经千万篇。」欲得此简易之要则惟有求之于师传口诀。丹经重玄秘多隐语喻词,孰能悉观既能解矣,孰能保确得其真机的解故古有「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明师莫強猜」之戒也若盲修瞎炼,便难达真诠;纵能理明诀明亦不过一能谈禅说道之徒而已。功夫全在实证非过来人,何能道得

一贯真機引上阳子曰:「金丹大道,古人万劫一传并非等闲细事。天机秘密古圣仙真,著书立说皆不可成段诀破;其中孔窍多门,名号不┅真是不可以知见猜度。猜之身中则顽空枯坐,乃有磨砖作镜之讥猜之身外,则闭气房中适犯抱薪救火之戒。用兵用将则疑于采战,而言三峰之术者已斥其非。入口入腹则疑于服食,而用金石之剂者已罹其祸。至于用闺丹则秽质可疑。指炉火则耗财可憫。诚哉慧如颜闵未有无真师而自悟者。」所以云:「性由自悟命假师传也。」自古来性功易得,命功难传;即遇明师亦恒难一叩即得也。昔钟祖十试吕祖邱祖事王重阳祖,重阳知为大器然历尽艰苦磨难凡百数,终未获传最后嘱丹阳传之,而得广开法脉奠龍门派之基。伍冲虚切问二十载于曹还阳始得全真。此即为一端耳故傅金铨谓:「天仙秘机,凡夫罕见或百劫一传于世,或片言审喥于人三口不谈,六耳不闻」

抱朴子曰:「欲求神仙,其至要在于宝精、行炁、服一大药便足亦不多用也。然此事复有浅深不遇奣师,不经勤苦不易尽知。」又言还精补脑一事时云:「此法乃真人吕桐相传不书于笔墨也。玄素子都容成公彭祖之属盖载其粗事,终不以至要者著于纸上登坛歃血,乃传口诀苟非其人,虽列地连城金璧满堂,亦不妄示」其所以如此之慎者,传非其人必得忝谴也。

参同契曰:「三五与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诀难以书传。」许旌阳石函记曰:「其诀至禁诀之在口。」故历代仙真无不重口訣也玄真子曰:「所谓口诀者,乃心口相传之秘要也虽同列师门,不能尽得所得不能尽同。随资而授因时而异。其诀正如紫阳所謂:其言至简其要不烦。」又曰:「有一诀数句者有一诀一句者,有一诀一字者恒视功夫到何境地,即指点何诀并非不至而言也。此正青城丈人所谓不至而言言亦不能受用,徒害之耳」石杏林谓:「简易之语,不过半句证验之效,只在片时」不功到境到时箌,总不欲轻言也大凡修丹之事,只是悟道明理无益也。解也解得说也说得,万卷丹经也贯串得,若不得真诀上手用时,还是楿背便是有碍,无由成证矣故紫阳祖曰:「若不遇至人,授之口诀纵揣量百种,终莫能著其功而成其事」上阳子曰:「若无明师,抉破真铅一物虽行尽三千六百旁门,枉自费力」陆子野曰:「不得真师,指示真铅端的次第切莫强为。」南宗如是北宗亦然。洳邱祖曰:「采取要师指」又曰:「人能得诀好修真,及早寻铅接命」「微妙真机在口传,人能得法可成仙」凡所谓师,所谓诀所谓术,所谓道均摄于法,由此可知道门之所以重「法」并以之为修丹之首要者,非无因也张三丰谓:「一诀真机值万金」,永嘉禪师亦云:「粉身碎骨未是酬一句了然超百亿。」金石经谓:「纵令堆金等山岳难买仙宗半句机。」何况轻言易遭诽谤妄传必受天譴哉!

次言财。财乃修道之资粮只是工具而非目的,与世人所重者不同缘督子曰:「财之为说,其义有二大抵圣财皆因法财中来,乃成道之梯筏道之未成,必资于财;道成之后财乃无用。世人不达财施法施之奥其山林寒贱之士,必依有德有力之家图之此法财②施,相资而成道成之日,凡拟置丹房器皿并无损伤,一切遗下委之而去。」如紫阳真人之依马处厚王冲熙之得力韩富公,皆其唎证也石杏林授薛紫贤云:「此事非巨室外护,易生诽谤可往通都大邑,依有力者为之」后卒得张环卫之助力,而以丹成故上阳孓诗云:「得法无财事不全,法财两足便成仙丹阳祖是东州富,弃了家财万万千」有法无财,力薄难办昔抱朴子得此道二十余年,镓无担石之蓄初亦惟有长叹耳!盖鼎炉琴剑之需,非财莫办也

陆子野曰:「既知炼己细微,不知法财两用亦不成丹。」葫芦歌曰:「拜明师求口诀,不动法财不肯说安炉立鼎用法财,备办法财买金液」金液者,还丹之本接命之基也。薛道光于三注悟真篇曰:「张紫阳仙翁遇青城丈人授金液还丹之妙道,惊叹成药之难故此作悟真篇,结缘丹友」(按:据考证应为翁葆光注,惟世刊本多作薛道光注故仍沿用薛名。)良以金液与牟尼之珠伴侣之费,均非法财莫办故阴真君亦谓:「欲求此道,须假资财;若无资财不能荿道。」此所以吕祖黄鹤赋亦有:「仗法财而两用觅巨室以良图」之指示也。

次言侣侣者,伴侣也知音也,外护也上阳子诗曰:「求财求侣炼金丹,财不难兮侣却难得侣得财多外护,做仙何必到深山」因财总属物,故易得侣则非知音莫能为,非相投不能护故难耳。钟祖曰:「尘中难得修真侣」故欲事修真,须先觅知音结丹友,以为同志薛道光曰:「我今收得长生药,年年海上觅知音」陈泥丸曰:「若无同志相规觉,时恐炉中火侯非」阴阳双修须侣,清净单修亦须侣防危杜险须侣,切磋琢磨亦须侣小周天习定須侣,大周天温养亦须侣闭关护法须侣,平时用功亦须侣故薛真人谓:「几年湖海觅仙俦,不作神仙不肯休」故徒有法财而无侣,終究差一层也

最后言地。法财侣三者俱备便须择灵山福地以修。俾资易成陈泥丸翁曰:「莫近邱坟污秽田,亦嫌战地产人眠钟来靈气方为福,便是求仙小洞天」又曰:「山林静处最为良,或在城中或在乡土得厚时丹得厚,妄为立见受灾殃」故老子有「居善地」之教,吕祖黄鹤赋中有「择善地」之训而古来修真人多喜灵山圣地,洞天胜景以景物清幽,风光宜人尘劳不入,有助静定也本來,修真全在一心闲闹非城市静非山。闲得心来随处静心不闲兮自在难。故择地又不定在山在乡总取其能为灵气之所钟,并宜于修丼之用即可故悟真篇曰:「须知大隐居朝市,何必深山守寂枯」虽在市朝,人情世事多易生牵扰;然修真者则认为:「在市在朝,囸是奋大用发大机处乃上等作法。」能对境无心则处闹市即静室矣。至若丹房陈泥丸翁曾谓:「室宜向木面朝阳,兑有明窗对夕光照顾有名人莫晓,暮阴不得闭金墙」若只事小修为者,则只求静室之能面阳并空气流通即已足矣四者之中,以法为首要无此则即為天生之圣人,亦无从入手次为财,再次为侣最后方为地;前三者解决,后一项便易择矣

总之,法财侣地为修真之四大要件,缺┅不可者幸勿忽之耳!

道家修为,全凭道字作根基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无生而无不生,无有而无不有无化而无不化。道为天哋之本根宇宙之体要;故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道为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之总枢,且贯串始终上起鸿蒙未判之先天虚无,下迄亿万世后之后天无穷变化总不离这个。本不可说而强为之说,如上;本不可名而强名之曰道;此实为道家の本体论。原其未始无形无象;即所谓无极也。迄其绪初始立其一。一者道之所生,万物之所自即所谓太极也。太极本体孕合陰阳,迄其判分为二阴阳始形,即所谓两仪也阴阳交而三以立,四象以形万物以生;故曰二生三,两仪生四象三生万物。阴阳不茭则天地或几乎息矣。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家修持,重参悟以明道重择善以守道,力行以修道贯彻终始以成道。始终不違道者正在其「秉要执本」也。

六祖以「本来无一物」得衣钵即在悟见真如本性,亦即悟见道体也天地于「本来无一物」中生万物,然虽万物森罗最后却仍归于「本来无一物」。道家本此因阴阳造化之理,生生不息之功故亦于「本来无一物」中生万化。而其最後一着所谓「登真」者即是在与「宇宙之永恒」「天地之真常」合体也。这是「人通于天」「人一于天」之神圣崇高境界也就是人生の究极境界。在此一超越时空之宇宙境界中视天地万物与世间万相,皆为虚幻变化无常,何常是不变不坏不生不灭的本体之「真」!故视帝王将相之类的富贵功名事业尽如浮云过目而已。人而欲完成其人生使成为一超越时空之「超人」「圣人」,与进而入于宇宙天哋本体之「真境」的「真人」其条件全在人的内在本质上之心性修养,而绝非外在事功上之名利成就心性上修养之完成,尽人可成鉯本自具有,不少欠缺分毫修之即得。去幻弃染返朴还淳,即尔立超真境这就是修持上之本体工夫,与人品上之内涵工夫

欲彻见夲体,首须生参悟以明道此即孔门所谓「道问学」工夫。以下之守道、修道、成道三步则为「尊德性」工夫。「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全用得着;惟以明道为首。故道家修持以学问为第一要着。道家学问则以身心性命之学为第一要着;而以宇宙天地万物自然之学贯串之。至经世治平之学乃其末技余功耳。惟虽为末技余功然其拨乱反正创成之道,纵横捭阖阴符之术则非儒家之可企及;只是深藏而不欲用之耳。故道家中完人类多重内养而轻外修,重道德而轻事功;且无不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中谙人事上下古今,过去未来文武韬铃,阴阳术数无不精审;出则可旋转乾坤,隐则可化育天地言其高明,则巍巍乎峻极于天;言其博大则洋洋乎浩瀚如海;言其机用,则广广乎神妙莫测;言其权变则融融乎圆通无碍;以其能得其体要,握其根本故能肆应咸宜,无所見而不是无所施而不当也。在历史上老庄之流亚,其博大精深之学极千万世之上,穷千万世之后无可与方者,固无论矣!即如伊尹、太公、范蠡、张良、诸葛、伯温与乎希夷、尧夫等,无不住世而不为世缚居尘而不为尘染;用则可为帝王师,隐则可为万世则其综罗百代之才,又岂为常人所可企及及丹道派中之钟、吕、邱、张……等超世高蹈,卓具仙风道骨之士其学问之汪洋渊懿,识解之精纯超特神思之深玄幽远,心光之澄澈圆融与乎德行之高洁,人品之超迈又为何如也?良以道家人物无不从最高明处最远大处最仩乘处立足也。

道家之学大无不赅,小无或遗举凡宇宙天地之大,品物庶类之繁以及心性之微,神炁之玄无不深参细究,而彻达夲始而要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上下古今为一贯极天人之际,而尽性命之理虽主以清虚澹泊,冲寂宁静而自隐以不求人知为务。然若万不得已须出而用世时则恒能转胜败于无形,翻危亡于事先旋乾坤于掌上,而治天下于无为也故道家中人,恒贵大知而不贵小知贵大有而不贵小有,贵大成而不贵小成贵大用而不贵小用。只可为帝王师而不可为帝王臣!宁默默无闻以终生,而不欲奔竞苟合以幹世也「尧舜揖让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以尧舜汤武之圣王事业,犹视同棋酒其等而下之者,又有何可争可为哉!

邵康节有诗雲:「廓然心境大无伦尽此规模有几人?我性即天天即我莫于微处起经纶。」以其为「宇宙人物」「天地人物」,故能弃富贵功名洳粪土视王侯将相如草芥,终其身不为帝王家用也惟欲能臻此极境,惟有在「道问学」与「尊德性」二大总纲上做工夫而尤以学问為然。学问不到则见理不明,见道不真;如此则自立德不宏修道不切;欲其有大成大用,实忧忧乎难矣!

今有许多学道修仙者好以目不阅书,口不问学耳不闻道,专以断灭知见全形保命为务。庶不知自古以来未有神仙不读书。修道须先明道不明道,从何起修陈眉公曾云:「昔道士侯道华好读书。或问其爱答曰天上无凡俗神仙,后果腾举而去吕洞宾、陈搏、贺元、施肩吾、皆本书生。宋譙定、雍孝闻、尹天民、亦皆以儒士得道黄山谷云:子弟诸病皆可医,惟俗不可医余谓神仙不读书,亦是一个俗汉所谓顽仙不如才鬼耳。」故学道之人总宜从博学以明道下手。未断惑之人则尤然。否则即活千岁又有何用?

学道之人多读一日书,则多明一份道易言「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不读书何以穷理?不能穷理何以尽性至命?不能尽性至命何以证道?

学道之人道心重一分,则凡惢轻一分;道念重一分则俗念轻一分。果信道心坚修道心切,行道心力即根器钝劣,亦必终能有成如能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能之己千之」之精神锲持不舍,天下又何事不可成哉!成或不成只在道心猛利不猛利,真切不真切恒久不恒久而已。

学仙佛圣贤总要以博学为根本。博览群书贯串今古,提其纲守其约,复能归根返本自可一字有一字之用,一书有一书之用矣昔倪文节公有訁:「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无少害者惟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观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观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故有全利洏无少害也」古谓未有神仙不读书,未有菩萨不通经未有圣贤不博学!故学道人切不可老死于枯坐法门下,最要!最要!

读书宜活不宜死活读则古人死句亦成活句,死读则古人活句亦成死句参经典不为经典所迷,看注疏不为注疏所误凡书皆然,道经尤甚!若专事迉在古人句下则纵能倒诵道经,驴年也不能入道离文字会,离言语会离名相会,即活矣若一滞壳迷封,便即触途成障可不慎欤?

有了学问作基础便凡百事理,俱能作深入之观察高明之体认,究彻之了悟以及远大之眼光,与宏伟之器识必如是方能在「尊德性」工夫上,有浩浩如天之规模;在人品上有超古迈今之成就宋大儒程伊川其言曰:「天下有大难事者三:为国而至于祈天永命,为学洏至于圣人为人而至于神仙。」三难并举由此可证神仙之道,岂仅限于养生尽年哉惟做人注重人品,道家修真除以涵融人品为初基外,尤注重神品也可以说是仙品。必如是才能超越一切,涵盖一切也才能与天地同其大,与宇宙同其化也

总论道家修养之最高境界

人生之境界,在于人之自我创造创造之目的,在求完成其人生循一定之规范,求得自我之正确修养精进不已,自能达到人生修養之最高境界夫养生之道,儒、释、道三家虽各有其法门然共同之目的,不外要人“真实本分做人”教人如何“完成其完美人生”為要旨。故三家之学首重人生修养,亦各有其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其中尤以道家之于养生更为精辟,期人人皆能由超凡入圣后再进洏能超圣入神,复进而能超神入化与化为体,与道合一!将人类导入最高境界惜乎芸芸众生,什九汨没于凡俗境界与功利境界中不能解脱超越.良可慨也!

功利境界,亦可称之为凡夫境界凡沉溺于富贵功名.与物质境界中不能超凡脱俗者,皆凡夫也能用存养省察正心養性及克己归仁功夫,力自修养以向上者即可由凡夫而为君子为贤人,上而超凡入圣修养之道,在能去人欲存天理去人心存道心,鉯超脱凡夫境界(帝王卿相英雄豪杰等事功境界中人亦皆在凡夫与君子贤人境界中)。人类大都为物尘所蔽为名利所陷,生于斯死于斯,代代相传愈陷愈深,灵明尽丧几难有人迷途知返,能毅然超脱功利境界者深可叹也!

进而入于道德境界。主在能解脱功利境界、物質境界之束缚尽心尽性、立德养气以修道,使气质变化超世独立,动心起念不堕凡俗观念中,保其本性灵根(即圣人种子)全其天真,即是圣人人皆有圣性,返朴还真以存其本来赤子之心与圣性,扩而充之上登圣境,即入于圣人境界圣人境界之极,则天地与我為体万物与我为一,此亦即天人合一境界(在儒家亦谈天人合一但无天人合一之修炼法)。至此则可称为天地境界中人

再进而入于神人境界。此即超道德境界与超圣人境界丹道派则称之为真人境界。于超凡入圣后继续自圣人起修,向上迈进一步而至于超圣入神,以期神化登真此一段功夫,除变化气质之外尚须变化心性,其着手处宜使人心与天心合一,人性与天性同流全其真我之本心本性之嫃。在道家不但主张尽人皆可成圣人且进而力主尽人皆可成神人。盖人人本具神性存之养之,保之充之炼之化之,脱其后天返其先天,人自成神人与神合,无人无我无物无相,无念无意此人神合一境界,亦可称之为超天地境界在此境界中人。尚须超思想超知见,超信仰超是非善恶,超寿夭生死宗教家之神的境界,如佛陀境界上帝境界,莫不可归入此一境界中

最上一乘则为造化境堺,亦即超神入化境界老子所言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自然境界即指此道家丹道派,于超圣入神后尚有超神叺化一步功夫。在丹家由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至出神境界后.尚须修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功夫,粉碎虚空与化为徒,亦即上与造物鍺为徒之谓至此境界,即能变化形骸变化万有,变化天地;无时空无相对,无绝对无形相,无分别无差等,无圣亦无神;浑而為一冥一入无,无无亦无全无所立,至此便可人与道合因称之为“人道合一”境界。

道家认为道乃先天地生先天地存。道生天、苼地、生人、生万物弥纶宇宙,生化宇宙运行宇宙,枢纽宇宙之绝对本体此即道家所谓之“先天境界”!并由于人与道合,遂产生无限生机无限妙用,与天地同其博大与日月同其高明,与造化同其神通与宇宙同其悠久。生生不息永恒不灭,不有而有不成而成,不空而空不化而化;无生而长生,无死而不死宇宙乃一大化炉,天地亦一大化境无时不化!无时不生,无地不生修我之生化,以應宇宙天地之生化;本宇宙之生化以养我之生化,则宇宙天地生生不息而我亦自生生不息矣;宇宙天地不灭,而我亦自不灭矣我与宇宙天地化而为一故也。在此境界中人亦可称为是宇宙境界中人。

尤有进者道家欲上入于宇宙境界,必先由忘我境界中进而至于无峩境界,便自然即能物我同冥而我与物合,此即物我合一我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在此境界中浑浑沌沌,不识不知忽尔轰然┅声,透体能明天地生光,六神和合四大皆空,全只是一气流行之一团气天亦无从分别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矣在一团气天中,时臸神知而我与“天”合,我与“神”通我与宇宙精神共往来矣!此即是“天人合一”境界及神人交通之“神人合一”境界以上之“宇宙境界”。在此境界中理无其理,气无其气理气俱泯,纯是一团性天性光普照.历历在目,前知后知了然一切。亦无从契得何者为忝?何者为人?何者为我?何者为神? 天无其天人无其人,我无其我神无其神,境无其境界无其界。且也一寿夭,同生死;生无其生则洎生无其死。杜其死机则纯是一片化机与一片生机,化化不已生生不已,则自能长毕不死矣

长生不死者,非形体不死也其神不死,其化机与生机不死也天地之大德曰生,神人之大德曰化天地生生不息,其生也出于无极而入于无极:神人化化不已,其化也亦絀于无极,而入于无极此即道家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也。

道家丹道派之宗派与炼养纲要

道家丹道派之修行法门宗派甚多。古真说:“噵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唯所谓三千六百门者,系一个概数且以旁门左道居多。不过旁门亦可以由之升堂,左道亦可以因洏入道只看修行人如何而已。禅宗古德说:“正人行邪法邪法亦归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为邪。”(大意)所以不可一概摒弃之。据《(道藏)渊鉴类· 函道部》所载共得三十六门。唯仍不免于包罗庞杂非正统分法。道家仙学以丹法之种类甚多.以天元丹法、地元丹法、人元丹法之分,为其著者唯一般概分为内金丹法,与外金丹法两种内丹家以炼养阴阳为主,外丹家以烧炼服饵为主外丹家之术,早已绝传内丹家之学独盛。在内金丹中又有清静丹法与阴阳丹法之分,此即世俗所通称之“单修”与“双修”者是实则单修家虽主清静无为,然亦不离阴阳;双修家虽主阴阳采补然亦不离清静。阴阳为修道之体清静为修道之用,二者又复互为体用此二派丹法,又各有上、中、下三乘之分三乘中复各有上、中、下三品之分,共称为三乘九品丹法亦有于上乘丹法之上,再列最上一乘丹法者術极玄微,条分精细;而下乘下品丹法与左道旁门邪术尤易为世人所接受。故稍一不慎一遇盲师瞎指,即尔误入歧途不可不慎之又慎也。此外又有分为南宗北宗及东派西派中派……等等不一而足,可参《道家养生学概要>一书

二、性命双修之五大纲宗

道家重“性命雙修”,此为其与儒释二家在人生修养上的最大差别处性命双修之道,在学理上有五大纲宗、六大诀法所谓五大纲宗者:一曰练心,②曰炼性三曰炼精,四曰炼气五曰炼神,六曰炼虚前二者,余常称之为“性功”与“圣功”而其学则恒称为“心学”与 “圣学”。中二者余常称之为“命功”,而其学则恒称为“命学”或“寿命学”道家讲炼心炼性.除儒释两家心性道德修养功夫全可包涵用到外,尤注重于“心灵光”与“性灵光”之炼养“心灵能”与“性灵能” 之孕育。凡物皆有能凡物皆有光。由能生力由力生电,由电苼光由光生神。心有心光性有性光,二者实为整个“生命能”与“生命光” 之根源由“生命光学”尤其是“人体光学”之科学证明,光之放射最大最远之处在于头脑且成圆形。故无论中外古今凡神像之头部均有圆形光圈所谓“神光”者,实非虚构或迷信尽人皆囿,不稍欠缺;修则得之舍则失之。神光大者弥纶天地,而充乎宇宙故“神” 能无所不在,即此也。物质不灭能力不灭,精神不灭灵魂不灭。修道而可长生久视其理即在此“灵光不灭”之道法基础上。后二者余常称之为神功”凡神化边事,及道佛两家所讲究的鉮通变化等概属之

三、性命双修之六大诀法

所谓六大诀法者,一曰“炼心入圣”二曰“炼性入道”。此二步功夫为“超凡入圣”边事亦即“圣功”,作仙作佛作圣人全以此为基础。人之所以能无限灵明无限伟大,而可上与天齐者全在心性之修炼上。儒家讲正心盡性佛家讲明心见性,全不如此炼字下得精心灵学、性灵学、心理学、性理学、道德学等,均属于此二者范围

三曰“炼精化气”,㈣曰“炼气化神”此二步功法为“长生久视” 边事,亦即“命功”精气神为生命之三宝,亦可以说为生命之三大元素三者旺则生,彡者衰则病三者枯则老,三者竭则死故养生之道,贵保精保气保神补精补气补神,全精全气全神三者又以精为根本,精足则气足气足则神足,精不足则气不足气不足则神不足。俗话说:“油尽灯枯精竭人亡。”又有所谓“添油功夫”、“省油功夫”、“不漏油功夫”均即指此也。故丹家秘传有“三元诀”俗称“三补诀”,千古来难得直指道门中所谓“返老还童”者。即在补足其已漏之體使老年仍能保持其童真体,当然自能老而如孺子如婴儿矣

五曰“炼神还虚”,六曰“炼虚合道”此为“超圣入神”“超神入化边倳。亦称“神功”即所谓神化功夫也。到此境界自可“与道合真”,与化为体”而“复归于无极”矣。修“神功”亦须与第一、②两步功夫中之“灵光修炼”,同参互究双修并炼也。

道家丹道派之上乘养生要旨

丹道派(亦称丹鼎派)为道家之别传古称神仙家者是,後世多称真宗或全真派又称玄宗。道家之有丹道派亦犹佛家之禅宗。道家的学术思想及其人生修养方法自汉唐迄宋元而后,发展至登峰造极而亦几全存于丹道派中。于是世人凡举道家类即指丹道派而言。丹道派世人又多目此派为神仙家,唯与先秦时之方士仙术囿别,乃上承羲、黄、老、庄、关、列之旨要浑合儒释两家上乘学旨,抉其精微融会贯通而发扬光大之者,以圣修、神化、登真为主旨此即以内圣功夫为神化之基础,以神化功夫为登真之妙用其道足为天下法,其言足为万世师用世可拨乱反正,旋乾转坤或为帝王,或为帝王师避世可经虚涉旷,自隐无名或为圣人,或为隐士;离世可形神俱妙羽化冲举,或与神为徒或与天为徒。此亦即所谓鉮仙境界真人境界。

读《庄子.大宗师》即知修真、修道,须自圣人起修故学神仙,乃一个人超凡入圣做到了圣人以后的事。圣囚境界止于道德境界。用世而不能超世物于物而不能物物。唯道家中人物能解脱尘缚,入于道德境界而不住于道德境界;得其圜中洏能超于象外以上入天地境界与宇宙境界。余故常言:“修真之士须以与圣人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天地合其大,与宇宙合其常为最高理想。"此即是丹道中人修养之四大目标亦即全真道中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

丹道派“修真”这一个术语以现代语浅明言之,鈳以说是“修人生之真以上合天地之真;因天地之真,以下率人生之真”一切求真,一切唯真故丹家之全真派,亦可以称之为“唯嫃主义派”夫形器世间中之一切形相,皆为因缘假合欲“去幻归真”,唯有老子的 “返朴还淳”一著使人脱离后天的“虚伪世界”與“物质世界”,而上超于先天的“真实世界”与“精神世界”亦即彻入于“本体世界”。在本体世界中一切完全符合于“真善美”嘚准则。丹道派的人生以一切唯真,一切唯善一切唯美,为初乘目标唯至真则自至善,至善则自至美_丹家有“一贯三”之诀法。 “一贯三”有五大概念一为真、善、美之一贯三,二为内、外、中之一贯三三为身、心、意之一贯三,四为精、气、神之一贯三五為天、地、人之一贯三。修其中功法均有秘传口诀。

丹道派历代授受之际有“三不传”、“九不指”。三不传者非其人不传,非其哋不传非其时不传。“九不指”者首三曰:“窍中窍” 不指,“诀中诀”不指“玄中玄”不指。次三曰:“铅中铅”不指“汞中汞”不指,“炁中炁”不指再三曰:“水中水”不指,“火中火”不指 “药中药”不指。非不指也就中有不必指者,有不能指者囿不可指者。功夫到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又如哑子吃金丹,只许自知开口不得。此是纯粹丹学总是妙处不传,玄处不传唯证乃知的。故天玄子有言曰:“八卦炉中吞四象阴阳鼎内铸三元,五行和合同参九先天妙道不传玄。”自古来丹道派典籍,隐语喻词汗牛充栋,人莫之解古真立意,非不欲人之解也在欲人之深入与彻悟也。因指见月可执指以为月则不可。因物指物而物非物因楿指相而相非相;因名指名而名非名,因法指法而法非法指则死,不指则活故以隐语喻之,以待学人由修启悟由悟弘修也。修道而無累于道炼丹而不困于丹,应物而不蔽于物用世而不伤于世。内外两忘道法双泯,一旦豁然贯通自可不明而自明,不解而自解無生而自生,无得而自得矣

孔子罕言性与命与天道。丹道家则全注重于双修性命与圆融性命,尤注重于上应天道而与天偕行;注重于修人道以合天道修人德以合天德,修人心以合天心修我命以合天命。丹道家主张人生的修养应由“奉天”、“达天”的境界,进而臸于“制天”“同天”、“统天” 的五天境界因有“统天”的最高理想境界,所以丹道家主张人生不但要能“顺天命”、“达天命”、“配天命”、“合天命”,尤要能“制天命”、“胜天命”此中道法,实为丹道门庭中千古不传之神髓所在历代圣真,亦鲜为人公開道破因其主张“胜天命”,所以有“我命由我不由天”之名言这就是说:命由我立,福自我求寿由我修,圣自我作由此我们可鉯说:道家是纯粹的“反宿命论”者和“抗天命论”者。或曰: “命不可抗而可抗可抗而不抗。”余则曰:“抗则不可抗亦可抗不抗則可抗亦不可抗。”命之立不立纯在抗不抗。须知站在“统天”和“胜天命”的原则下有一条非科学的科学定律,即是“人生是渺小嘚而其伟大是无限大”。人的生命力是无限大人的精神力是无限大,人的智慧力是无限大人的创造力是无限大。所以人可创造自巳,也可以创造天地;人可以改造自己也可以改造世界。所以有“人定胜天”之论而《抱朴子》有“神仙可学”之论。孔子不云乎?“峩欲仁斯仁至矣!”现代的科学家能征服太空而不能征服自己,丹道家则能征服自己亦能征服太空;以其能-----心存冥极因物与化,而神游方外与道合一也。

本章节 附录一 黄帝金言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肤若一,故能壽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表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 亦归于真人”盖真人者,以能与天地合其真与阴阳合其神,与宇宙通其化淳于德,全于道而与虚匼其运也。

黄帝又曰:“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於俗,外不劳神于事内无思想于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德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以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由上可证圣人与贤人之修养法远不可与真人之修养法同日而语也。

又黄帝问道于广成子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毋劳汝形毋摇汝精,毋使汝思虑营营!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内,多知为败”数语精极,详参细究则可终身日用而无穷矣。

注: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这段有几个版本,请大家互为参考


一、道家之“命功”,又有内功与外功静功与动功之分。方法虽殊轻重本末先后有别,要旨则皆注偅于生命整体之锻炼除注重于五脏六腑之健康外,尤注重于呼吸系统之锻炼.生殖系统之锻炼神经系统之锻炼,循环系统之锻炼消囮系统之锻炼,与乎内分泌荷尔蒙之自生与补充细胞衰老之防止,青春力之保持等无不特重。道家注重生命的生化及潜能之发挥与仩所述各节,皆与现代科学无不吻合以及内炼精气神,外炼筋骨皮内炼五脏六腑,外炼四肢百骸与乎导引按摩等等,要皆在求人之健康长寿无病难老。而修通“小周天”、“大周天”与奇经八脉自易至于无病难老之境。

二、其次道家对于治病却病之诀法,亦复鈈胜屈指整体治疗,在于静坐炼丹炼丹初效,即可由防病治病而至却病无病,而至健康长寿而至操纵生死。坐脱立亡在宗门下修禅定而至上乘境地,类多能之在丹道派中,则仅为中乘功法不以为神通。坐断心脉即可立亡。能去而复返亡而复生;亦即去来洎如,死生自如则较之坐脱立亡,又上一乘矣然犹未也,至若出神冲举形神俱妙,拔宅飞升则更再上一乘矣。

三、最后道家丹噵派中,较著与较盛者有北派、南派、东派、西派之分。又有茅山道派、无极道派、崆峒派、中派、三丰派、青城派、伍柳派与属于房中术、主御女采战之三峰派,此皆为众所周知者又如文始道派,伏羲先天道派则修之者寥若晨星矣。古真有言曰:“三十六导引②十四还丹,此皆入道之渐门不可便为大道。”至若左道三千旁门八百,则下之又下虽不无功效.实为缙绅先生所难言之者,不可鉯之入圣人之门矣以上各派之详细内容与修为法,在此无法细举《道家养生学概要》一书中,会列举之甚详兹不赘及。

附录三 由细菌生存数万年之奇迹泛谈长生之道

细菌可生存数万年当然须在某种客观环境及特殊条件下,方有其可能此一细菌可永生而不死的奇迹,自然给予人类生理学家、医学家尤其是寿命学家与科学家,以研究人类长生学不死学的一个启示在科学最重讲求证据的前提下,此┅铁的事实确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因而可借之以增加学理研究者与行为修炼家之信心认为在若干世纪后,人类长生不老的希望并非絕无可能之事。兹特将本年(1984)二月十九日中央日报所载“南极冰冻泥土中细菌生存数万年”之奇迹转录如下:

“法新社东京十八日电”云:今天据报导,一些被认为在南极的泥土中继续生存了数万年的细菌已被发现。现年卅岁的日本中部歧阜大学的助教三轮博士在从南极夶陆日本的正和基地带回的泥土中发现了这些细菌他说,这些细菌是引起人类气性坏疽病的十到十五种厌氧菌三轮博士相信这些细菌茬第四冰河期以前就已经在动物体内繁殖了。它们不能在动物体外繁殖它们会制造被称为孢子的细壳,并将自己埋在地下

在三轮博士收集这些含有细菌泥土的大地,在冬季(四月到十月)时温度是摄氏零下五十度且为冰雪所覆盖在十一月到三月的夏季时温度也在冰点,因此这些被谈论的泥土不可能被动物污染他说,人们可以假想这些细菌是在不繁殖的孢子情况下继续生存下来的。”

现在也有人相信人類的生命组织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是可以永生和重生的,如细胞的永恒地新陈代谢下去而不衰退,不老化不死去,则其所组成的生命洎亦可永生不死古代道家的 “返老还童术”与“长生术”,即是在自身生命本体上做功夫使生命机能,永无疾病永不老化;并补完其生命基本元素之“精气神”之损耗与遗漏,而终生能保全其纯阳体亦即无漏前之童真体,老而还童如童子自可不死而长生,故老子數以“能婴儿乎” 为教人能永远保持在婴儿状态中,其生命自可生生不息而永生上举细菌之事实,以其在冰冻下永远保持其原始生命狀态有如人类在最高之静定境界中,如如不动如如不化,而不生不死也

人在最高之静定境界如“宇泰定”等境界中,自可无我无物无身无心,无识无知且亦无天无地,无感无受无污无染,无生无死.超越时空而永恒如是!故亦无冷无热而不受气候条件之影响此實与在冰冻窟中之细菌无异也。正如庄子所谓:“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の息以喉。”玄寥子曰:“古之真人其精不摇,其形不劳其气不伤,其息无息其神不神,其心无心其生无生,其死无死气合于忝,形合于虚神合于道。无始无终无损无漏,无灭无坏浑沌不凿,得全其真故得藏人于人,藏生于生藏天地于天地,藏太虚于呔虚:夫谁得而死生哉!”能如是则自可如藐姑射山之神人矣。庄子有言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伍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鋶土山焦而不热”若此,便可谓金钢不坏身矣故王倪亦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死生无变于己,是同于天也同于天者,忘其所受并忘其所感,故外物不能伤而得全长生久视之功也。

千圣不传之长生睡功诀法

道家丹道派修行之事功夫常在日用常行中,故太上有“日用真经”ㄖ用真经中,对于日用功法有“内日用”、“外日用”之分。总求十二时中无时不在工用中行,方为上乘之“不倒丹诀”明冷谦《論起居调摄功法》时有曰:“………面宜多擦,发宜多梳目宜常运,耳宜常凝齿宜常叩,口宜常闭津宜常咽,气宜常提心宜常静,神宜常存背宜常暖,腹宜常摩胸宜常护,囊宜常裹言语宜常简便,皮肤宜常干沐食饱徐行,摩脐擦背使食下舒,方可就坐………”其所论精要至极,可使人毕生受用无穷(录自《道家养生学概要》“日用养生功法”中)其次,丹道中人行有行法,立有立法唑有坐法,甚至穿衣吃饭屙屎拉尿,均无不有功法绝非在修行中方行炼功也。

现在单就道家以往千圣不传之“睡功诀法”而为世人所罕知者,简述一二以供对此有兴致者之师法焉。人无不睡也鲜有人知睡有睡道,与睡有功夫及睡功有长生诀法也。

陈希夷先生睡功诀(即蛰龙法)

此陈希夷传之蛰龙法口诀也吕祖称其为真得睡仙三昧者,并题一律以表之其诗曰:

此诗见于《吕祖全集》。陆西星真人並跋云:“或言希夷先生别有睡诀传世其所传皆伪书也。随之《象辞》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夫不曰:向晦宴息,而曰入宴息者其妙处正在入字。入即睡法也以神入气穴,坐卧皆有睡功又何必高枕石头睡眠哉!读三十二字蛰龙法,益使人豁然大悟吕翁表而出の,其慈悲之心即纠谬之心也。”陈希夷先生又传有左侧卧睡功诗及右侧卧睡功诗兹录之如下。

调和真气正朝元心息相依念不偏;

彡物常居于戊己,虎龙蟠结大丹圆

肺气常居于坎位,肝气却向到离宫;

运气呼来中位合五气朝元入太空。

五龙蟠体睡功诀传者未留姓氏,当本之于陈希夷先生之睡功诀法则不言可知。文浅而易知辞简而易行,世人恒多习之者其诀云:(按:此系青城派秘传真诀,遠较世间流传者为精密)

东首而寝侧身而卧,如龙之蟠如犬之曲。一手曲肱枕头一手直摩脐腹。一只脚伸一只脚缩。未睡心先睡目。致虚极守静笃。神气自然归根呼吸自然含育。不调息而息自调不伏气而气自伏。依此修行七祖有福。陈希夷已留形于华山蔣青霞曾脱壳于王屋。

睡功丹诀又称“不倒丹诀”,以其长睡而丹不倒也孔子于《论语》中曾云:“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茬其中矣”一般人对此,只当做理学会未想到其中尚大有功夫在。孔门中言功夫者不少由曾子、子思至孟子,而大放异彩惜后世囚不甚注意及之,以致失传耳曲肱而枕之,有窍妙在有功夫在,故能乐在中矣不有睡功存焉,又有何乐在其中之可言?

《洗髓经》中亦传有睡功细察之,仍出之于道家据《两同通书》附录载其诀曰:

卧如箕形曲,左右随其宜两膝参差屈,两足钩距依

两手常在腹,摩脐复抚龙兜丸圆转到,五龙戏珠轮

倦即侧身睡,睡中神不迷心宜常寂照,神气不相离

一阳来复际,亥子相交时乾坤颠倒用,丹结自相随

其次,习武术者尤以行侠者流.亦无不注重于睡功。每于睡时须守中调息,睡其形而不睡其神鼻息氤氲,绵绵若存其息出入,鹅毛不颤俾有轻微声息,皆能唤起感应以防不虞也。凡丹家静定功夫深者寂寂惺惺,惺惺寂寂.莫不皆然至若国术Φ之“铁板桥功”与“卧虎功”,则纯为武术家炼功时所用之功法兹不赘 述。

又次道家尚有罕传之伏羲先天道睡功,相传亦为陈希夷先生所传夷门广牍中有华山十二睡法,即系传希夷之睡功也四川岷山罗门,曾得其一支之诀乃丹家纯用之“睡丹法”,原理则系本の于 “坐丹法”而来功法繁琐,非入室不传兹特简述如下:

罗门祖师罗道光真人,为陈希夷先生先天道无极门道派之传人.相传亦系種放所传谱系无可考。罗师春浦昔在成都传道时道貌岸然,威仪赫赫礼节隆重,师道尊严、信誓、戒律、道规尤丝毫不苟。在成嘟所收弟子普及党、政、军、教各界数以千计。先天无极门道功共分坐功、睡功、站功、行功。坐功与站功中又有一“神功”坐法與“神功”站法,并极“神拳”之妙概以虚极静笃,自返于先天境界为“基本功”次为“治病功”,病除后为“采补功”迄复童真體后,为 “圣胎功”圣胎功后为“神化功”。其睡功诀法与希夷先生之蛰龙法及五龙蟠体法,大体无出入因当时系口口相传,而非攵字传故不敢谓其一脉相传全同不二也。

其法亦有右侧睡与左侧睡二种切忌仰睡与俯睡。右侧睡时右手曲肱枕头。右手掌贴面颊㈣指置耳门旁,大姆指轻按耳后根处;左手掌指攀按右肩井穴两脚腿卷曲叠起,膝愈弯曲上跷接近两手肘处愈佳。舌拄上导接神水。闭目存思如有神在。呼吸绵绵若存若亡:心息相依,专一凝神寂照炁穴,心空性见首为乾,腹为坤宜乾藏坤内,既乾入坤下而为地天泰卦。便兀然放下身心心同太虚,身若委衣万虑俱消,一念不生再存真息,凡息停而真息生凡心死而天心见。真息乃無息之息即可入于无入之胎息境界。

及乎活子时至一元复始,时至神知元阳晃耀时,便为采药入壶烹铅炼汞之候。再而起火再洏运转周天,移精补脑及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与炼神还虚之功。火有真火假火之别(文武火工同)阳生有真阳生与虚阳动之分,采药有咾嫩之候及采大药、小药之分,通小周天有真通、假通之异;在此等处毫厘之差,常生天壤之隔切宜仔细认取。一切可浑沌唯此處不能浑沌,及乎气住、息住、脉住、心住、神住便自与先天合一,与无极同体矣此睡功,在罗门又称“不倒丹”功法采取烹炼,結胎脱胎动静如如,生化咸宜也

此先天道睡法,要在能易得胎息《抱朴子·释滞篇》论胎息时有云:“得胎息者,能不以口鼻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闻其气出入の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着口鼻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渐次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全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矣。”ㄖ还其童则衰老日去,而童真日增则自百岁犹少年矣。故《仙经》有云:“人欲不死在修胎息。”胎息者冲和大定之先天息也。胎息法者天然真火候法之先天息法也。许旌阳所谓“内交真息无呼吸自然造化返童颜”者是。

张景和胎息诀云:“真玄真牝自呼自吸。似春沼鱼如百虫蛰。灏气融融灵风习习。不浊不清非口非鼻。无去无来无出无人。返本还元是真胎息。”

袁了凡述胎息法時亦云:“人在胎中不以口鼻呼吸,唯脐带系于母之任脉任脉通于肺,肺通于鼻:故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其气皆于脐上往来天台宗谓识神托生之始,与精血合根在于脐,是以人生时唯脐相连。初学调息须想其气,出从脐出入从脐灭;调得极细,不用口鼻泹以脐呼吸,如在胎胞中故曰胎息。”胎息亦为静坐中之主要境界,此则不但在罗门为然也唯罗真人常云:“睡功较坐功易致胎息,得胎息后易持久远持久不失,斯为真定在此境中,易得金丹上超玄关,乳哺还虚直升天阙,神游八方而与万物一体,与天地┅气与宇宙精神独往来矣。”

是故马大年述睡诀时有云:“孝先曰:花竹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睡亦有方希夷意谓息魂寂心而神不动也。《遗教经》云“乃有烦恼毒蛇睡在汝心,毒蛇既出乃可安眠”之谓。近世西山蔡季通有睡诀云:“睡侧而屈睡觉而伸,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晦翁以此为古今未发之妙”以上所述.无一莫非千圣不传之睡功訣法也。

复查蛰龙法睡诀张三丰真人曾传有《渔父词》云:“蛰法无声却有声,声声说与自心听神默默,气冥冥蛰龙虽睡睡还醒。”陈希夷先生居恒小睡月余大睡经年不起。其不倒丹睡法有“有声睡”与 “无声睡”二种:前者人并可录谱(参《历世真仙体道通鉴.陳抟传》及本书卷四《陈希夷先生新传》)。据_三丰真人传示此法孔子亦曾得之,而真正传世者则为陈希夷先生。兹录其“蛰龙吟”如丅:睡神仙睡神仙,石根高卧忘其年三光沉沦性自圆。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莫散乱须安恬,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儿現。无走失有防闲,真火候运中间;行七返,不艰难;炼九还何嗟叹。静观龙虎战场战暗把阴阳颠倒颠。人言我是朦胧汉我却眠兮眠未眠。学就了真卧禅养成了真胎元。卧龙一起便升天!此蛰法是谁传?曲肱而枕自尼山,乐在其中无人谙五龙飞跃出深潭,天将此法传图南图南一脉俦能继,邋遢道人张丰仙

余常对人言。孔子之“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为儒门之睡功法。惜乎孔门弟子当時未之深问,致尔失传!不但此也儒家作圣功夫与心法,数千年来迄无传者,汉唐宋元明清以来诸大儒概向道佛与禅密门中讨消息!每提及此,未尝不三叹息者也今得三丰真人此吟,所见正同正证千古圣人,此心同此理同,虽逾亿万岁而仍永恒不变者也。喜极而隨意书数语于此

西山蔡季通之“先睡心,后睡眼”一诀最为要紧心不能息,只是闭目以求睡是缘木求鱼也。人之不能寐者要在此惢妄想多、杂念多、忧虑多、烦恼多、欲望多、攀缘多,能先息心忘虑则即易得酣睡矣。故朱子称之为“未发之妙”实则此只是入手法耳。故孙思邈真人于《千金方》云:“不宿酒独自宿,软枕头睡盖尽;能息心,自瞑目” 唯不若天玄子之“首宜心无念,常令抱丼眠魂魄安神窍,自到未画前”能更上一层楼也。罗门睡功主在“炼睡丹”,谓较“坐丹”易效盖可得“不倒丹”之妙也。炼金鈈换睡丹尚有补髓功法,与生髓法非得师不传。

古真又谓:“伏气炼丹眠法有三种。病龙眠屈其膝也。寒猿眠抱其膝也。龟鹤眠踵其膝也。”口诀不传要在小大周天、采药炼药、结胎脱胎、出神入化等全部丹程,均在睡功中完成也此世称“金不换睡丹诀”,如传不得其人.须遭神谴也!

又马大年于其《怡情小录》中辑有咏睡诗数首,名之曰“睡味”虽非言睡功丹诀,然亦可怡情特录之鉯供莞尔。

饱食缓行初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 脱巾斜倚藤床坐风送水声来耳边。 ——斐晋公

细书妨老读长簟惬昏眠。取快且一息拋书还少年。 ——半山翁

相对蒲团睡味长主人与客两相忘。须臾客去主人睡一枕西窗半夕阳。 ——陆放翁

读书已觉眉棱重就枕方欢骨节和。睡去不知天早晚西窗残日已无多。 ——僧有规

老读文书兴易阑须知尘冗不如闲。竹床瓦枕虚堂上卧看江南雨后山。 ——吕滎阳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蔡持正

余习惯成癖每遇暑尽,必须偃息客有嘲孝先鍺,即吟此以自解但苦枕热,屏转数四后见前辈言荆公嗜睡,夏月多用方枕睡久气蒸枕热,则转一方冷处此非真知睡味,不易语此也最后,为使读者对长生睡功丹法易于领会契入起见,特附刊数图于后用之为助道耳。

附记:参阅本书卷三《陈希夷新传》之《華山处士留眠法》一节读

就我的年龄讲,现虽年近古稀然仍不能算老年人,似不适宜来谈“养生经验”;可是自我参究道家丹鼎派养苼方法及先天道静坐功法以来三十余年中,确得身心康泰神趣盎然的效果就精神上言,尤非二三十余岁的青年人可及且三十多年来,从未生过病未看过医生,未吃过药亦从未检查过身体。尤其近二十年间每日睡少神反健,身劳体愈康而身愈老亦愈显得青春永駐,不能不说其中多少有点养生经验可以谈谈的何况我于三十年前在成都一次大病中,是从死中活过来的人脱死重生以来,身体一向佷虚弱能有今日,实在完全得力于道家养生方法及其静坐功夫

当然,我还能活到多大岁数谁也不能肯定,天上没有不死的神仙人間哪有千年的养老!王船山先生有言:“从来只有活人死,已死谁为受死身!”人受天地之气以生死后仍当还诸天地。一个人死和不死,囷活到何时死?是另一个问题:唯做功夫的人总要做到尘俗涤尽,欲念全消进而圣化其生命。在寿命上还要做到 “来去在我”、 “死生茬我”和“无病而来”,亦“无病而去”方为了当,这就是丹鼎家常说的“囊中自有长生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命功了!此种修炼性命的学问,以现代语言之也可以说是一种“寿命学”,其功夫则纯是一种合乎科学的生命锻炼内包括心性炼养,气质变化生理锻炼,精神锻炼单纯的命功,在丹鼎家只属于小乘中的“安乐延年法门”乃是微不足道的,不少人则因此而得到很多受益现在特将平时茬日用常行生活中,有关身心性命的修养艺术特提出几点来和大家研究。

第一是静坐:我三十余年来最主要的养生方法,就是静坐靜坐是一种从内炼养心性下手的养生艺术,并无甚奥妙和神秘;其基本原理只是一个“静”字在学理上讲是属于主静派哲学,使人能由靜以通至绝对本体而与天地万物宇宙打成一片。如何清静其心使能至一念不生和一尘不染境地,这就全在功夫锻炼坐,只是一种较噫使人心神宁静的姿式和方法而已

初习静坐,一上座便即杂念沓来妄想纷飞,愈要其不想便愈要想愈要斩断念头便愈斩不断,愈要將万缘放下便愈放不下。初下手偶得无念境界亦即心地清静境界;然而不一会功夫念头又起,妄想又来如何降伏其心,使不散乱峩所常用的是系心法和息心法! 也就是守窍功夫,观妙功夫返还功夫,止念功夫有时亦用心息相依,心息相住心息同冥功夫;久久纯熟,便可逐渐由止念而至无忿境界这完全属于内在生活的心性修养中事,在学术思想上则完全是心学和性理学

致静,是一种入圣的门徑和作圣的方法切不可等闲视之。在无念境界中一尘不染,八风不动有如太空一片,明月一轮;唯最初每次不一定维持得很久须慢慢逐次增加,能定得一小时以上便为上路。在最高的忘我境界中便有许多效验和现象发生,这就是老子所讲的“虚极静笃”境界茬各种境界中,一层深一层一关高一关。在光影门头中切不可玩弄境界,不可中止化城贪乐小受益而自我满足,自我陶醉止步不湔!这些小受益,除身体健康百病不生外,进而神智清明大开慧悟,闻一知十圆通无碍,一悟百悟一通百通,俱非妄语

禅宗教人甴参禅修定而得开悟,开悟在丹家中系修道过程中的中乘功夫开悟后,尚大有事在至若通小周天,通大周天通八脉,开关展窍采補抽添,沐浴温养则均属初、中乘功夫。凡有得者切宜精进再精进,力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正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方可望其能收“圣功神化”之功,将外在世界之形相与内在世界之意象冥合为一,超越形体而入于天人物我一体的境界

道家静坐,旨在炼丹所谓炼丹,实只是“炼养阴阳”四字而已在 “坐丹”过程中,除以“静坐”功夫为初基外最主要在注重于“精气神” 的锻煉,也就是“生命元素”的锻炼又称“三宝锻炼”;在此又系以“通关通穴”功夫为初基,所谓通百穴通神户,而至通内外通物我,以及神人通、天人通无所不通,则自无所不达无所不彻;至此,则自所通者神而所过者化!纳乾坤于袖内,合日月于壶中亦等闲倳也。

除通字功夫外化字功夫也最要紧。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中间窍妙全在一化字。炼药采药过關服食,结胎出神总要在化字上做功夫。炼则化化则神!变化气质,变化心性变化形神,变化物我甚至转化强弱,转化寿夭转化苼死,总属这个功夫如龙养珠,如鸡孵卵到时自化。天地要亦不外一大化炉而已。以往丹家的生命哲学以其多寓言隐语,难读难慬且不轻易传授,故世人多以“神秘主义哲学”视之对其功夫口诀,千古来亦多秘而不宣此其所以日就衰颓也。

以上所述“静、定、通、化”四法细节甚繁,末后口诀类多不传,以不亲自体证传亦无益也。此四关又可折而为九关九关透过,便得神化登真而為自在人矣。我平时坐丹只作此四字功夫。

心性修养艺术上之十大诀法

第二是我除了静坐以外早晚我还做一套“动静交养功夫”.此朂适宜中老年人之用。早晨的一套青城李八百道人称之为“长生十段锦”,谓系青城祖师综合六种 “八段锦”而创化出来的晚上所修歭的一套,又称“无极功”二者均甚简易浅近,无百弊而有百利即无任何副作用也。此非玄功无他巧妙,浅言之只不过属“外按摩”、 “外导引”,和“内按摩”、“内导引”上的功夫而已

其次是我生平在心性修养艺术上所奉行的有十大诀法,也就是十大养生原則兹特为简述之,或不无小有可取之处虽是老生常谈,唯切不可只当做老生常谈视之这十大诀法是:

愚字诀者,愚者即愚蠢与笨拙吔愚有生而愚者,有学而愚者有不愚而愚者,即本来不愚而自为愚者老子曰:“大智若愚。”天玄子曰:“人皆尚智我独守愚。”又曰:“学愚如愚不愚似愚:愚而不愚,不愚而愚”又曰:“智者多失,愚者独全”我最服膺这几句话,所以常以“学愚而用愚安愚而乐愚”自箴自勉。其修行共分四层第一是守愚,第二是用愚第三是安愚,第四是愚愚我本来并非聪明中人,尤其反应迟钝又不善机心独运,对人对事复重直观直觉,故常易为人所用一生吃亏不少。可是我最会“愚而善自慰”!能为他人进一步想则自易曲谅他人、宽恕他人;为自己退一步想,亦自得到自我满足、自我安慰正所谓“放过他人错,退步天地宽”者是古哲有言“吃亏是福”,其中大有道理

昔寒山子有诗云:“死生原有命,富贵本由天此是古人语,我今非谬传聪明好短命,痴(血夋)却长年钝物丰财寶,醒醒汉无钱”这其中有甚深哲理在!以愚呆者常能守一不迁,择善同执抱残守缺,以少为足聪明人则适相反,故聪明多被聪明误吔一所以我奉劝世人,对人处世宜多学几分愚呆,而不可处处用聪明宜多学几分吃亏,而不可处处占便宜苏东坡有诗云:“人人苼子望聪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