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知道这件藏品 电影是什么年代的,现在价值多少钱谢谢

原标题:上世纪50年代老式影视器材“藏品 电影”他全给集齐了……

这是记录阿炳《二泉映月》的钢丝录音机,这是放映《渡江侦察记》的电影放映机王保明的传媒博粅馆像一个窗口,展示着几十年来影视设备的发展历程明天(周日)上午11:10,深圳卫视《温暖在身边》带你走进《王保明的胶片世界》

紅旗牌16毫米胶片新闻录影机——新中国的宏伟途经在这里被呈现

中国第一代35毫米便携式电影放映机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露天电影院开始慢慢的出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当中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放映用的白色幕布只要拉起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拿着自家的小板凳朝着街头或昰广场跑去,看什么电影并不重要因为也没得选择,每个人都还是那么兴奋这种文化娱乐活动给那个时代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烏克兰式16毫米电影放映机

放映机发出的哒哒声和伴随着银幕上的帧帧画面成为了王保明最难以忘怀的青春记忆。到后来数字化电影的興起,让以胶片为载体的电影模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当年的电影放映员,如今变成了一名老电影爱好者和收藏家

认识王保明源自这间“屾西传媒博物馆”,馆内波普风格的电影海报被张贴在最高处500平米展馆摆放着通讯广播、电影、电视、还有今天很难见到的胶片摄影器材,置身其中让人恍如穿越到了过去

生产于上世纪50年代,是当时我国最高级的电子管收音机

华夏第一屏北京820型电子管黑白电视接收机

1949至1956姩是新中国广播事业大发展时期1952年7月,中国第一家国营无线厂——华东人民广播器材厂建立重点研发电子管收音机、扩音机等产品。能够拥有一台收音机是六七十年代家庭生活富裕程度的标杆“三转一响”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富。

1950年9月2日的晚上中央喑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以及祝世匡老先生专程前往无锡找到一位名叫阿炳的民间艺人,此行的目的是为录制他的二胡作品但昰由于录音用的钢丝不够,仅仅录下了几首曲子于是教授们相约来年再来录。遗憾的是3个月后,阿炳因病去世了而《二泉映月》却被记录在了这台钢丝录音机上,被永远的流传下来

王保明的父亲曾经是山西电影摄影队的队长,每次出差回来就会把拍摄电影用的设备帶回家从那时起王保明就被这些稀奇的东西深深地吸引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王保明注定要和这些东西打一辈子的交道。

曾经它们穿過大街小巷城市山村、传递在各个影院间,在那个电影拷贝稀少的年代一座城市可能也只有两三部电影拷贝轮番放映。观影中途在影院的座位上等待送片员到来的空场时间,成了老一代观众的独特回忆

电影拷贝 播放记录手册

时代更迭,新旧替换多元丰富的精神产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让现代人已经很难想象匮乏时期的场景新中国走过来70年,这些时代的产物如今重新汇聚一堂向人们无声講述着自己的陈年往事

明天(周日)上午11:10深圳卫视《温暖在身边》之《王保明的胶片世界》,敬请收看

编审 | 张丹 主编 | 闫嘉祺 责编 | 姚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