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两条蛇米锅粑果成条了在吃

梦见吃人头,没吃成,理智告诉我人头怎么吃啊。_百度知道
梦见吃人头,没吃成,理智告诉我人头怎么吃啊。
梦见和爸爸妈妈去乐购的途中,结果被卖各种小吃的地方吸引过去了,打算去买点核桃酥就走,结果买了一堆别的吃的,回到家后准备吃晚饭,把买的吃的打开一看,结果是一堆蒸人头,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男人的人头,脸刷白头发很黑,我妈妈说觉得恶心,我也觉得恶心,心里想怎么可以吃人头呢?大家好像都没有吃,后来我就惊醒了。
这个梦实在是太恐怖太恶心了,我之前梦见过什么鬼魂了大蛇了,但是吃人头还是第一次梦见,我是个女孩,希望高人可以指点下,谢谢!
提问者采纳
你好,这个梦预示着,在你的周围有小人作祟。提示你,最近做事要多留心。
提问者评价
你说对了,果然有小人,真TM憋气。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梦境与凶吉祸福无关,常常是白天人的记忆造成的,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大脑无意识中将脑内信息,无序的链接而成,有些是你早已忘记,在记忆边缘的信息都会被调用的,很神奇。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梦是无法预见现实的。如果说梦能够预见现实,而且这种预见可以被解读,而且这种能人确实存在,我可以说,这种能人99.99999%的人,一辈子也遇不到一次。不少人有这样的苦恼:入睡后,常常做噩梦,甚至被惊醒。由于睡不好,次日头昏脑涨,影响了工作和学习。有的还担心噩梦会给自己带来厄运,造成心理上的恐惧和不安。其实,做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一般情况下,人在睡眠时大脑神经细胞都处于抑制状态,这个抑制过程有时比较完全,有时不够完全。如果没有完全处于抑制状态,大脑皮层还有少数区域的神经细胞处于兴奋,人就会出现梦境。由于少数细胞的活动失去了觉醒状态时的整个大脑皮层的控制和调节,记忆中某些片断不受约束地活跃起来,可能就表现出与正常心理活动不同的千奇百怪的梦。此时,与语言和运动有关的神经细胞倘若也处于兴奋状态,那就不光会出现梦境,还会说梦话或发生梦游的现象。
外部环境的奇奇怪怪,让你无法自己解释明白,所以做些奇奇怪怪的梦。
梦里的事情不要多想,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注意睡姿,希望你身体健康、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梦见米锅粑果成条了在吃_百度知道
梦见米锅粑果成条了在吃
梦见米锅粑果成条了在吃意味着:这两天的你不论到哪都很受欢,是广结善缘的好时机。参与朋友们的聚会,爱情的桥梁从此搭起!朋友的聚会中你花了不少钱在吃吃喝喝上。你会和人讨论案子解决的方针。赞梦见米锅粑果成条了在吃的吉凶:基础运吉,境遇可稍安定,因勤勉而有一时之大成功,但成功运劣,以致不能有所伸张发展,且恐有再败之兆,若人格或地格有凶数者,恐交通生祸或陷于体弱病难,或急功招败,或凶变遭难、祸端危害之虑。【吉凶相抵】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江河环保</dt
您的位置: >
捻子树果子用途_梦见树上结满果子_香樟树果子_好树结好果子发布时间: 12:54:26
龙脑香&释名:片脑、羯婆罗香。膏名婆律香(按:即现在通称的冰片)。&气味:辛、苦、微寒、无毒。&主治:1、目翳。用龙脑末一两,每天点眼三至五次。2、风热上攻头目。用龙脑末半两、南蓬砂一两,频繁两鼻孔中。3、头脑疼痛。用龙脑香一钱,卷纸中作成捻子,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好愈。4、风热喉痹。用灯心一钱、黄蘖五分,并烧存性,白矾七分(煅过)、龙脑香三分,共研为末。每服一、二分,吹入喉中患处,有奇效。5、中风牙闭。用龙脑香、天南星,等分为还想,每服二、三分,擦牙二、三十遍,口即可开。6、牙齿疼痛。用龙脑香、朱砂不各少许擦牙,痛即止。7、内外痔疮。用龙脑香一、二分,加葱汁化匀涂搽。山捻子 -诺基亚手机-ok诺基亚手机站《一言难尽的龙脑香》转载自网络捻子除了果子可食外& &3月18日,我边译书边听骆玉笙演唱的的京韵大鼓专辑,不知不觉地听到《正气歌》(姚惜云、陈寿荪词),为骆玉笙的深情演唱和文天祥的凛然正气打动,很想知道《正气歌》的歌词,却没有在网上找到,索性暂停翻译,根据演唱记录歌词:&&& “南宋迁都在临安,锦绣山河半边残。宋度宗无道朝廷昏暗,贾似道误国,失去了江山。……文天祥虽死犹生,精神长在,留下了正气歌声,英名在万古传。”&&& 录出《正气歌》的歌词后,我觉得其中对文天祥描写得不够细,就去读《宋史》中的文天祥传,结果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细节:&&&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元帅张弘范兵济潮阳。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众不及战,……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天祥吞脑子,不死。”&&从这段描写看,在被俘时,文天祥分明想要“吞脑子”自杀,却没有死成。那么,这里提到的“脑子”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查《本草述钩元》,得知“龙脑香:俗呼冰片……方书多称脑子。”&&&&&& 查《本草纲目》,发现“龙脑香”条中说,龙脑香又名冰片脑,而“宋文天祥、贾似道皆服脑子求死不得,惟廖莹中以热酒服数握,九窍流血而死。此非脑子有毒,乃热酒引其辛香,散溢经络,气血沸乱而然尔。”&&& 顺着这个线索再查,发现贾似道“服脑子求死不得”的说法,见《山房随笔》;“廖莹中以热酒服”龙脑香(即片脑)的说法,见《癸辛杂识》(“廖莹中……自于笈中取冰脑一握服之。既而药力不应,而业已求死,又……于笈中再取片脑数握服之……九窍流血而毙。”冯梦龙在《喻世明言·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中,则将这两种说法兼容并蓄。《宋史》和《续资治通鉴》却没有提到这些细节,这大概是吴趼人的《痛史》和蔡东藩的《宋史演义》都无此故事的缘故。&&& 小时候,我在所谓的“反特电影”中看到,凡是铁杆特务,牙齿里面都会藏着装有毒药的胶囊,只要被眼睛贼亮贼亮的人民群众捉到了,就会咬牙切齿,死给你看。长大之后,我又从有关纳粹的资料中看到,许多纳粹官员都藏有高级的氰化钾胶囊,一旦大事不好把它就吃下去,希姆莱就是这么逃过审判的。戈林大约也是服毒自杀的,但我们现在似乎还不能确定,这个贪得无厌的大胖子,究竟是不是吃氰化钾胶囊而死的。&&&&既然如此,贾似道等宋朝人在关键时刻吞吃的龙脑香,也是这样的高级自杀毒药吗?为了解这个问题,我又是查找各种资料,又是请教精通植物学的朋友,最后得到不少有趣的发现,打算与朋友们分享。但在此之前,我需要做两点说明:第一,我将要引用的文字中,来自网站、英文维基百科、以下两本英文书和一篇英文书评中的内容,均为摘译,如有翻译错误,应由我来负责:&& 《苏门答腊史:关于该地土著居民的政府、法律与风俗习惯的记述》(The History ofSumatra: Containing an Account of the Government, Laws, Customs and Manners ofthe Native Inhabitants, by William Marsden,1811),在下文中简称《苏门答腊史》。&& 《龙脑香科植物综述:分类学、生态学与树木栽培学》(A Review ofDipterocarps: Taxonomy, Ecology and Silviculture, by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Forestry Research, Bogor, Indonesia, 1998),在下文中简称《龙脑香科植物综述》&&& R. A. Donkin为《龙脑香的历史地理学》(Dragon&#39;s Brain Perfume. AnHistorical Geography of Camphor, 1999)写的书评&&& 第二,文中有关植物的专业分析文字,许多都来自我的朋友为我答疑的书信(比如说,全文最后一节的最后几段文字,几乎完全引自朋友的书信),但这些文字如今往往散布文中各处,倘若加上引号,恐怕会给读者造成混乱,不如在此一并说明。总之,既然我不懂植物学,文中凡是未注明出处的专业文字,自然多半来自我的朋友,这不难猜测。另,文中引用或提到的许多中英文资料,都是我的朋友提供的,全文最后也经过了他的修改,我要对他表示由衷的感谢。&二& &从龙脑香这个名字就能猜到,它应该是一种香,而且珍贵难得——不然就叫“猪脑香”了。那么,龙脑香是怎么来的呢?取自龙脑香树。什么是龙脑香树呢?这可是一言难尽的问题,需要慢慢回答。&&& 据植物分类学家研究,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植物共有17个属,其中包括龙脑香属(Dipterocarpus)、娑罗双属(Shorea)、冰片香属(Dryobalanops,中国本土不产,中文属名未见权威文献记载,有人称其为冰片香属)。&&& 龙脑香属植物,包含约70个物种,产于南亚、东南亚、南洋和中国,其属名Dipterocarpus,源于希腊语,意为“双翼果”(two-winged fruits)。中国的龙脑香属植物,包括东京龙脑香树(Dipterocarpus retusus)和羯布罗香树(Dipterocarpus turbinatus,西双版纳从外国引种),它们的中文译名来自《中国植物志》。&&& 无论东京龙脑香树还是羯布罗香树,都不会出产龙脑香,但中国古人往往把羯布罗香与龙脑香(或者羯布罗香树与龙脑香树)混为一谈:“秣罗矩咤国……南滨海有秣剌耶山,崇崖峻岭,洞谷深涧。其中则有白檀香树。……羯布罗香树,松身异叶,花果斯别。初采既湿,尚未有香。木干之后,循理而析,其中有香,状若云母,色如冰雪,此所谓龙脑香也。”(《大唐西域记》)&“西主抹罗短吒国,在南印度境,有羯布罗香。”(《证类本草》)“《西域记》云:西方秣罗矩吒国,在南印度境。有羯布罗香树,干如松株而叶异亦异。湿时无香,木干之后,循理析之,中有香,状类云母,色如冰雪,即龙脑香也。”(《本草纲目》)&&& 羯布罗香树,可以提取一种树脂油,常用于医药和油漆工业,在缅甸叫kanyin oil,在印度和孟加拉国叫gurjun oil。尽管中国有人把羯布罗香的树脂油称为龙脑香树脂油,但它与龙脑香成分与用途并不相同。&&& 印度有一种著名的娑罗双属植物,叫做娑罗树(Shorea robusta),有人把它和龙脑香树或羯布罗香混为一谈,认为它能出产龙脑香,但这是需要纠正的错误说法。有些娑罗双属植物,可以提取树脂油(oleoresins),却不能提取龙脑香。也许,更加需要纠正的,是“娑罗双属”或者“娑罗双树”的说法。&&& 据说,印度的希拉尼耶底河边,有一片茂盛的娑罗树林,释迦牟尼在临终前,去希拉尼耶底河洗澡,然后上岸,在娑罗树下卧倒涅槃。《隋书》和《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这件事,但把故事中提到的娑罗树,写作娑罗双树:&&& “释迦在世教化四十九年……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以二月十五日,入般涅槃。”(《隋书·经籍志》)&&& “拘尸那揭罗国……城西北三四里渡阿恃多伐底河,西岸不远至娑罗林。其树类槲而皮青白,叶甚光润四树特高,如来寂灭之所也。”(《大唐西域记》)&& 《辞源》“娑罗树”条则认为,“娑罗双树”指的乃是小树林:&& “娑罗树:又作沙罗、莎罗,为龙脑香科常绿大乔木。佛教传说,释伽牟尼在拘尸那城河边娑罗树下涅槃。其树四方各生二株,故称‘娑罗林’或‘娑罗双树’。”&&& 综上,佛教传说中的“娑罗双树”,指释迦牟尼去世地的东西南北(四方)生出的娑罗树,每个方向生出两棵,故称“娑罗林”或“娑罗双树”。也就是说,佛教传说中的“娑罗双树”,指的既不是一棵树,也不是一个物种。&&& 既然如此,把Shorea译为娑罗属,看起来更加贴切。可是,既然《中国植物志》把Shorea译为娑罗双属,我们也只好采用这个属名,除非中国植物界和佛学界达成共识,联手把Shorea的中译名确定为娑罗属,修改《中国植物志》中的说法。不过,我们可以将Shorea robusta译为娑罗树,因为《中国植物志》中记录的中国本土的娑罗双属植物,只有云南娑罗双(Shorea assamica)一种,不包括Shorea robusta。&三& &&看了上面的文字,你也许会象范伟那样,感觉“脑子”有点儿乱。那我就来简单总结一下。也就是说,尽管龙脑香科植物共有17个属,但龙脑香属、娑罗双属等等,都不是真正的龙脑香树,不会出产龙脑香。龙脑香科的冰片香属植物,包含7个物种,其中的1个,才是我们所说的龙脑香树(中国不产,故《中国植物志》中没有收录)。&&& 龙脑香树的拉丁文学名是Dryobalanops aromatica(D. camphora ;D. sumatrensis),其属名Dryobalanops,意思是冰片香属;其种名aromatica,来自拉丁文(aromaticus = spice-like),指树脂的香气。&&& 据《苏门答腊史》第七章,龙脑香树的拉丁文学名,乃C.F. Gaertner据Joseph Banks爵士在苏门答腊岛北部收集的龙脑香树果实标本所起。那么,龙脑香树是什么样子呢?《本草纲目》说:“龙脑香……树形似杉木。……相传云:其木高七、八丈,大可六、七围,如积年杉木状,旁生枝,其叶正圆而背白,结实如豆蔻,皮有甲错,香即木中脂也。”&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上海科技出版社1961年初版)说:“产南洋群岛各地。我国海南岛有栽培。常绿乔木,高可达50米。叶互生,呈暗绿色,揉软嗅之有龙脑香气,革质,卵圆形,先端尖,……花两性……坚果,每果实内含一种子,果皮革质,不开裂。”(我在英文网查到,龙脑香树非常高,可达65米,甚至75米。)&&& 网上还有更加详细的描写:“龙脑香树:常绿乔木……全株无毛。树皮裂缝处带有溢出的龙脑结晶。叶互生,革质;叶片卵状椭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全缘,基部钝圆或阔楔形,上面亮绿色,背面灰绿色,主脉明显,侧脉网状。圆锥花序生于上部枝腋;花两性;花托肉质微凹;花萼5,覆瓦状排列,开花后继续生长;花瓣5,白色;雄蕊多数,离生,花药线状;雌蕊1,子房上位,3室,花柱丝状。干果卵圆形,果皮革质,花托呈壳斗状,边缘有5片翼状宿存花萼;种子1~2颗,具胚乳。““龙脑香树的……木材也是优质品种,而且叶、花及果实皆有香味。”&&& 现在,我们需要探讨下一个问题:龙脑香究竟是什么东西?它又是怎么得到的呢?& &四& &龙脑香,如非另加特别说明,应指从龙脑香树的树干裂缝处采集的树干分泌物,即干燥的树脂。在采集到的龙脑香中,体积小的为细碎颗粒,体积大的多为薄片状。网站介绍说,龙脑香为淡黄色、半透明的晶体,但有些晶体,后来可以提炼成白色。可是,一般的龙脑香树,只能出产龙脑香树脂油。只有树龄很老的龙脑香树,才有可能出产少量的龙脑香——这正是“龙脑”一词的由来,因为它珍贵难得。(《本草纲目》:“时珍曰:龙脑者,因其状加贵重之称也。”)&&& 需要注意的是,龙脑香树的产品,不仅仅是龙脑香。《龙脑香科植物综述》第10章介绍说:“龙脑香科植物(dipterocarps)的产品,包括树脂(resins,液体)、达马树脂(dammar,固体,较坚硬,易破裂)、龙脑香(camphor)和脂肪油(butter fat)。所有的龙脑香科植物,都出产树脂油和达马树脂。娑罗双属植物,尤其是娑罗树,是脂肪油的重要来源;娑罗树的果仁中含有的脂肪油,也叫sal-butter。”&&& 中国古人需要的,是龙脑香树的两种产品:龙脑香和龙脑香树脂油。《酉阳杂俎》中,便介绍了龙脑香树的两种产品及龙脑香树脂油的采集办法:“龙脑香树,出婆利国,婆利呼为箇不婆律。亦出波斯国。树高八九丈,大可六七围,叶圆而背白,无花实。其树有肥有瘦,瘦者有婆律膏香,一曰瘦者出龙脑香,肥者出婆律膏也。香在木心,中断其树,劈取之,膏于树端流出,斫树作坎而承之。入药用,别有法。”(《酉阳杂俎》卷十八·广动植之三,《太平广记》卷414亦引用此文,但“其树有肥有瘦”一句写作“其树有肥有瘦,瘦者出婆律膏。”)&这里提到的“于树端流出”的“婆律膏香”或“婆律膏”,应即龙脑香树的液体树脂油。&&& 唐人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了龙脑香的形态和“膏香”的功用:“龙脑香……味辛苦,微寒。一云温,平,无毒。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出婆律国,形似白松脂,作杉木气,明净者善;久经风日,或如雀屎者,不佳。……膏(香):主耳聋。”&&& 宋人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指出了龙脑香和婆律膏的形态和区别:“龙脑香……形似白松脂,作杉木气,明净者善,久经风日或如雀屎者不佳。……婆律膏,是树根下清脂。龙脑,是根中干脂。……南海药谱云:龙脑油,性温,味苦。本出佛誓国。此油从树所取,摩一切风。”&& 《本草纲目》中,完全采用了这些说法,另外补充说:“膏名婆律香。……龙脑是树根中干脂。婆律香是根下清脂。旧出婆律国,因以为名也。”因此,婆律膏香(《《酉阳杂俎》)、龙脑膏香(《唐本草》) 、婆律膏(《唐本草》)、龙脑油(《南海药谱》)、婆律香(《纲目》),指的都是龙脑香树的液体树脂油。&&&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有人喜欢把龙脑香树简称为龙脑香。可既然我们把龙脑香树的树脂称为龙脑香,就不好把龙脑香树简称为龙脑香,不然就乱套了。  五& &在中国古代,龙脑香与冰片是同义词。我们如今所说的冰片,内涵却更加广泛。&&& 综合《中草药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初版)等书、《国产天然冰片质量标准的研究》(江西药品检验所龙新华等著)等资料中的说法,如今所说的冰片,总共有四种:&&& 一是从龙脑香树的树干中取出来的龙脑香(天然冰片,又名龙脑冰片、梅花片等),主产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等地,国内需要进口。从树干中直接取出的龙脑香,似乎不需提炼加工。用龙脑香树的树干或树枝制作的龙脑香,却需要采用加热蒸馏的办法,即把龙脑香树的木材及锯屑,放在磁盆里加热(蒸馏),使蒸汽凝结成块(晶体)——用这种办法得来的龙脑香,叫做“熟脑”(《证类本草》:“今海南龙脑,多用火煏成片,其中亦容杂伪。”《香乘》:“取脑已净,其杉板谓之脑木札,与锯屑同捣碎,和置磁盆中,以笠覆之,封其缝热灰,煨煏其气飞上,凝结而成块,谓之熟脑”)。&&& 二是由龙脑型樟树(龙脑樟)提取的龙脑香(也叫天然冰片),虽有提炼过程,但不需改变化学成分。樟脑与冰片的化学结构极为相似,樟科的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主要用来提取樟脑,经过选育得到的龙脑型樟树(龙脑樟),可以提取右旋龙脑。《龙脑香科植物综述》说:“如今,从樟树那里,也可以提取制造冰片。在化学工业,可以利用松萜(pinene)更加廉价地合成出冰片来。”&&& 据说,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曾经把樟脑掺入龙脑香冒充龙脑香(中国人自用的龙脑香不会掺樟脑),而他们掺假所用的是由一般樟树提取的樟脑,不是由龙脑型樟树提取的龙脑:“龙脑香树,只生长在苏门答腊岛的北部。……据说中国人或者日本人,能够由樟树制造类似龙脑香的物质,混合少量龙脑香真品,卖给荷兰工厂。……我从长期居住在中国的聪明人那里得知,日本樟脑(Japan camphor)不是人造的,而是来自真正的树木,我们的植物学家把它叫做Laurus camphora L.(樟树的异名),但它与苏门达腊或婆罗洲的龙脑香树不同。那个聪明人还说,中国人从不在苏门达腊的龙脑香真品中掺假,而是高价购买自用。在中国人看来,龙脑香具有神奇的药效,可这大概是一种迷信的想法。”(《苏门答腊史》第七章)&&《广东新语》和《南越笔记》中则说:“龙脑香,……粤人以樟脑乱之。樟脑本樟树脂,色白如雪,故谓之脑。其出韶州者曰韶脑。樟脑以人力,龙脑以天生者也。”《本草纲目》说,“樟脑出韶州、漳州,状似龙脑,白色如雪,樟树脂膏也”。&&可是,由于龙脑型樟树在中国发现的时间不长,所以古人甚至解放后初期的中国人都不会懂得用龙脑樟来加工龙脑香,“粤人以樟脑乱之”和古人掺假时,用的是由普通樟树提取的樟脑。&&三是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产于云南和两广等地)的鲜叶,经蒸馏而得到结晶,此之谓艾片(也叫艾冰)。中国的古人,似乎不会用艾纳香来制造冰片。《证类本草》的“艾香”条说:“《广志》曰:出西国,似细艾。又有松树皮绿衣,亦名艾纳。可以和合诸香,烧之能聚其烟,青白不散,而与此不同也。”《本草纲目》和《香乘》也说艾纳香可以合香,却没有提到它与冰片的关系。不过,似乎最晚在19世纪末期(至少是19世纪80年代),人们已经开始用艾纳香制取艾冰。&&四是以松节油、樟脑等为主要原料,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合成品,此之谓机制冰片。这一种冰片,也可以进一步分为“以松节油为原料用化学方法制成的机制冰片”和“以樟脑为原料用化学方法制成的机制冰片”。人们开始制造机制冰片的时间,与制取艾冰的时间,大致相同。&&从来源和成分来看,龙脑香最好,可来自龙脑型樟树的也不一定差到哪里去(化学成分基本一样)。&&从外观来看,“天然冰片为半透明块状、片状或颗粒状结晶,类白色或淡灰褐色,手捻易成白色粉末,并挥散。气清香,味清凉。燃烧时无黑烟或微有黑烟。……机制冰片为半透明薄片状结晶……艾片为半透明状结晶,质稍硬。(《中草药学》)”&&从化学成分来看,冰片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龙脑(borneol)。其中,天然冰片的主要成分为近乎纯净的右旋龙脑(d-borneol),艾片的主要成分为左旋龙脑(l-borneol),机制冰片的主要成分为消旋龙脑(dl-borneol)。&现在总结一下:&龙脑香指的是龙脑香树的树脂(即龙脑冰片),或者龙脑香树的树脂加工品。在现代,冰片的内涵比较广泛,而龙脑则用来指冰片的化学成分,如右旋龙脑、左旋龙脑、消旋龙脑。含有龙脑的物质,也许是龙脑香(或者说龙脑冰片),也许是由龙脑型樟树提取的天然冰片,也许是由艾纳香的叶子提取制成的艾片,也许是由樟脑或松节油等原料合成的机制冰片。& &六& &&中国的古人,为不同形态的龙脑香,取了不同的名字。《本草纲目》说,龙脑香又名:“片脑《纲目》)、羯婆罗香(《衍义》),……以白莹如冰,及作梅花片者为良,故俗呼为冰片脑,或云梅花脑。番中又有米脑、速脑、金脚脑、苍龙脑等称,皆因形色命名,不及冰片、梅花者也。”&明人周嘉冑在《香乘》中说:“渤泥、三佛齐国,龙脑香乃深山穷谷中,千年老杉树,枝干不损者,若损动则气泄无脑矣。其土人解为板,板傍裂缝,脑出缝中,劈而取之,大者成斤,谓之梅花脑。其次谓之速脑,脑之中又有金脚,其碎者谓之米脑。锯下杉屑,与碎脑相杂者,谓之苍脑。取脑已净,其杉板谓之脑木札,与锯屑同捣碎,和置磁盆中,以笠覆之,封其缝热灰,煨煏其气飞上,凝结而成块,谓之熟脑,可作面花耳环佩带等用。又有一种如油者,谓之油脑,其气劲于脑,可浸诸香。(引自《香谱》)”&“干脂为香清脂,为膏子,主去内外障眼,又有苍龙脑,不可点眼,经火为熟龙脑。”(引自《续博物志》)&“片脑产暹罗诸国,惟佛打泥者为上,其树高大,叶如槐而小,皮理类沙柳,脑则其皮间凝液也,好生穷谷岛,夷以锯付就谷中寸断而出,剥而采之,有大如指厚,如二青钱者,香味清烈,莹洁可爱,谓之梅花片,鬻至中国擅翔价焉,复有数种,亦堪入药,乃其次者。”(引自《华夷续考》)&“渤泥片脑,树如杉桧,取之者必斋沐而往,其成冰似梅花者为上,其次有金脚脑、速脑、米脑、苍脑、札聚脑,又一种如油,名脑油。(引自《一统志》)”&&&清人杨时泰在《本草述钩元》中说:“龙脑香:俗呼冰片。又名梅花脑。方书多称脑子。……干之循理而析,状类云母,莹若冰霜。或解木作板,香溢缝间,劈而取之,大者成片如花瓣,气全力备。小者成粒,为米脑。为速脑,为瑞脑,为金脚脑,为苍龙脑。因其味辛而苦。”&综上,龙脑香可呈片状,故又名片脑、冰片。“状类云母,莹若冰霜”和“作梅花片者”,被称为梅花脑或冰片脑,此为龙脑香的上品,其余的龙脑香,质量稍差。呈碎颗粒状的龙脑香,叫做米脑。碎颗粒与木屑相混合的,叫做苍脑或苍龙脑。&因此,冰片、冰脑、脑子、瑞脑、瑞龙脑、片脑、冰片脑、梅花脑、梅花片、梅片、米脑、速脑、金脚脑、苍脑、苍龙脑、熟脑、熟龙脑、札聚脑、羯婆罗香——都算是龙脑香的异名。&值得注意的是,羯布罗香、羯布、羯婆罗香、羯婆罗、箇不婆律、固布婆律,都应该是梵文karpura的音译(详见第八节),那么这些词似乎也应指龙脑香,但我们在前面说过,羯布罗香树并不出产龙脑香。所以说,中国的古人,很可能把印度的羯布罗香树的树脂油当作了龙脑香。&顺便说一句,由于“樟脑出韶州、漳州”,樟脑也被古人称为韶脑、潮脑甚至脑子,而龙脑香的俗名之一也是脑子,这可以说明,在中国古代,樟脑和龙脑香有时会被混称。&《香乘》中提到的“油脑”,既然形状“如油”,就不是晶体,不应该被称为龙脑香。我想,它应该是《南海药谱》中所说的龙脑油,即龙脑香树的液体树脂油。七& 在英文中,龙脑香树、龙脑香、龙脑、冰片等名词,也有许多异名。据我查到的资料,龙脑香树的英文名称有:camphor tree、Malay camphor、Sumatran camphor、kapur。(有时,Sumatrancamphor和Sumatra camphor,既可指龙脑香,又可指龙脑香树),龙脑香的英文名称有:Borneo camphor、Barus camphor、kapur Barus、dragon&#39;s brain、dragon&#39;s brain perfume、lung-nao-hsiang、bing pian、Sumatra camphor、camphor。龙脑的英文名称有:borneol、Baras camphor、camphol。&&在这些英文名称中,dragon&#39;s brain和dragon&#39;s brain perfume,显然是汉语“龙脑”和“龙脑香”的英文直译(但中文中的龙脑与龙脑香属于不同概念);bingpian,显然来自“冰片”的汉语拼音;lung-nao-hsiang,显然来自过去使用的威妥玛氏拼音。这可以说明,龙脑香与中国有极深的渊源,尽管中国并不出产龙脑香。&龙脑香树主要生长于苏门答腊岛(Sumatra)、婆罗洲(Borneo)、马来半岛(Malaya或Malay Peninsula)等地,这就是龙脑香树又被称为Malay camphor和Sumatran camphor的缘故。那么,只有在苏门答腊岛、婆罗洲等地,才会出产龙脑香(至少古代如此)。所以说,龙脑香又被称为Borneo camphor、Sumatra camphor。&&我们知道,在一般的英汉字典中,camphor往往被解释为樟脑。既然如此,camphor一词怎么还能当作龙脑香的一个英文名称,而且往往出现在与龙脑香树或龙脑香的其他英文名称之中呢?&R. A. Donkin在为《龙脑香的历史地理学》写的书评中介绍说:“在英语中,camphor指具有类似功能的各种不同物质,包括由樟树、艾纳香和龙脑香树得到的产品。在古代和中世纪,龙脑香树生长在苏门答腊岛、婆罗洲和马来半岛,樟树生长在日本南方、台湾和琉球群岛、中国南方和越南的东京。艾纳香则很常见,分布于整个东南亚和中国南部。”&既然如此,我们可以说,camphor不仅仅指樟脑(由非龙脑型的普通樟树提取或人工合成得到),也指冰片,而冰片又包括龙脑香(龙脑冰片)、由龙脑型樟树提取的天然冰片、艾片和由樟脑或松节油通过化学反应制取的机制冰片。&八& &可是,龙脑香树为什么又叫kapur呢?龙脑香为什么又叫Barus camphor和kapur Barus呢?请看下面这些资料:“camphor一词,来自法语camphre,camphre来自中世纪的拉丁语camfora,camfora来自阿拉伯语kafur,kafur来自梵语karpoor。……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西海岸,有一个叫Barus的港口。在古代,凡是需要购买龙脑香(camphor)的外国商人,都被召集到Barus。所以说,在马来语中,龙脑香(camphor)叫做Kapur Barus。”(英文维基百科)&&“龙脑香(camphor)是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的著名药品,当地土著把它叫做kapur-barus……阿拉伯的医生似乎了解龙脑香的功效,把它用作镇静剂和发汗剂。kapur-Barus中的kapur(卡普木,即龙脑香树)一词,被各国语言所采用,它似乎来自梵文的karpura、阿拉伯和波斯语的kafur(camphor的名字即源于它)。kapur-Barus中的Barus一词,是苏门答腊的一个地名。”(《苏门答腊史》第七章)&&&&&综上,camphor一词的老祖宗,应该是梵文的karpura或者说karpoor,后来才变成了kafur或kapur,这说明印度自古即有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科植物综述》的第10章说:“有关龙脑香科植物的最早记录,也许来自印度。释迦牟尼出生于罗悉尼(Rohini)河岸的Lumbini(蓝毘尼),那里有一片娑罗树(英文写法为sal)……从帕塔利普特拉(Pataliputra)挖掘到的植物表明,在两千年前,印度人就曾用娑罗树制作木头栅栏了。”&Barus一词,指的则是古代交易龙脑香的港口(位于苏门答腊岛西海岸)。既然如此,在龙脑香树和龙脑香的各种英文名称中,自然会出现kapur、Barus、camphor这三个词。&&还记得吧,在提到婆利国的龙脑香树时,《酉阳杂俎》说它也叫箇不婆律,又把它的液体树脂油称为婆律膏?&&温翠芳在《唐代外来香药研究》一书中,根据《唐代的外来文明》的内容([美]谢弗著,吴玉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说:“‘箇不婆律’乃马来亚商业行话‘Kapur Baros’的音译,‘婆律膏’亦然。”温翠芳还认为,“龙脑香,梵语作Karpūra,即羯布罗香。……婆律或婆利,当指Balus,Baros或Barus,汉译婆鲁师(位于苏门答腊西海岸)…… 宋岘译注的《道里邦国志》云Balus即婆罗洲,今加里曼丹。”&&那么,“箇不婆律”乃马来语kapur Baros或者说kapur Barus的音译(这个说法与英文维基百科相同);而马来语的kapur Barus,应该来自梵文的karpura或者karpoor。婆律、婆利和婆鲁师,当是龙脑香交易港口Barus(也作Baros、Balus)的音译(婆鲁师的译法最准),而这个港口位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西海岸。&网上有人说,婆利国又名婆黎或婆利,唐末时改称婆利为浡泥。&《诸蕃志》说:“脑子出渤泥国,一作佛泥。”&《广东新语》和《南越笔记》说:“龙脑香,出佛打泥者良,来自番舶,粤人以樟脑乱之。”&&婆利、浡泥、渤泥、佛泥、佛打泥,读音何其近似,那么它们指的大约都是婆利国。也就是说,中国的古籍也用婆律、婆鲁师、婆利、勃泥、渤泥、婆罗、佛泥、佛打泥等名称指代一个更大的地方,即婆罗洲(加里曼丹岛,如今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梵文Karpūra或者karpura的音译是羯布罗香,但羯布罗香并非龙脑香,具体已经在前面说过。&下面说说龙脑的几种英文名称(borneol、Baras camphor、camphol)。&Baras camphor这个词中的Baras,大约源于Barus(婆律)。&有的英汉字典,把Baras camphor解释为冰片、龙脑、莰醇,把borneol、Borneo camphor(龙脑香)、camphol这三个词,同时解释为龙脑和冰片。&龙脑也叫莰醇,这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将龙脑用作龙脑香的同义词(特别是古代人和有些现代人),那么龙脑当然是冰片的一种,如果将龙脑用作龙脑香的化学成分名称(现代人),那么龙脑也是冰片的成分(有左旋龙脑、右旋龙脑、消旋龙脑之分)。&&九& 龙脑香是高级的天然香料,在熏燃时可发出浓烈的香气,而且烟气极小。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龙脑香都需要进口,可即使在它的原产地,它的产量也比较少,属于非常难得的东西。所以说,在中国人看来,龙脑香不但是高级香料,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可是,中国人从什么时候起开始见到龙脑香呢?有人认为,《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说,“在西汉的广州已能见到龙脑香”。但是,我没有在《货殖列传》中找到这种话。&《隋书》(列传第四十七,赤土)说,常骏等人,奉隋炀帝之命出使赤土国,赤土国王派儿子那邪迦“随骏贡方物,并献金芙蓉冠、龙脑香。”(《北史》中也有同样记载,又称“赤土国,扶南之别种也。在南海中,水行百余日而达。所都土色多赤,因以为号。”)&以上是我找到的中国古书中有关龙脑香的最早记载,而这个记载可以告诉我们,龙脑香确实属于舶来品,只有赤土国给我们送到家门口,我们才知道,世上还有这么香的东西。&那么,这个赤土国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新唐书》说:“赤土西南入海,得婆罗。”《明史》说:“暹罗,在占城西南,顺风十昼夜可至,即隋、唐赤土国。后分为罗斛、暹二国。暹土瘠不宜稼,罗斛地平衍,种多获,暹仰给焉。元时,暹常入贡。其后,罗斛强,并有暹地,遂称暹罗斛国。”《唐代外来香药研究》一书却说,《苏门答剌古国考》(冯承钧译,中华书局2002)的作者费琅认为,赤土国在马来半岛南部。假如费琅的说法更准确,我们是否可以说,马来半岛的居民是第一个向中国输送“香饽饽”的人呢?《唐代外来香药研究》一书做出的结论是,“最晚到四世纪初,粟特人已将樟脑(龙脑香)输入了中土。”(我认为,这里应该是将表示龙脑香的camphor误译为樟脑了。)《龙脑香科植物综述》第10章,则把中国接触龙脑香的时间,上推到一世纪:“从公元一世纪起,中国和印度的商人,定期去东南亚的不同港口,进口龙脑香科植物(的产品)。1299年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自从6世纪起,阿拉伯人开始从事龙脑香的贸易。”&假如《龙脑香科植物综述》的说法可信的话,中国引进龙脑香的历史,如今已有两千多年。&十& &在中国古书中寻找,能够找到外国人进贡龙脑香的其他记载:“乌茶者,一曰乌伏那,亦曰乌苌,直天竺南,地广五千里,东距勃律六百里,西罽宾四百里。……贞观十六年,其王达摩因陀诃斯遣使者献龙脑香,玺书优答。”(《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西域上)“开元……十二年三月,大食遣使献马及龙脑香……。”(《册府元龟》)“天宝末,交趾国贡龙脑,如蝉蚕形。波斯言老龙脑树节方有,禁中呼为瑞龙脑。”(《酉阳杂俎》) &“癸未,罗斛国王遣使上表,以金书字,仍贡黄金、象齿……龙脑等物。”(《元史》本纪第十六,世祖十三)《唐代外来香药研究》一书认为,据《大唐西域记校注》(季羡林等校注),“乌苌国,在斯瓦特河上,此河为印度河支流之一。”这可以说明,印度也产龙脑香。《辞源》说,交趾国,指五岭以南的地带。&&据上一节引《明史》,罗斛应暹罗,马来半岛当时大概归它统治,所以它能得到龙脑香。&&在《册府元龟》中,还能找到一些荆南、广州、安南等地进贡龙脑香的记载:&“晋高祖天福……六年十一月壬申,荆南遣使进金器一百两……白龙脑香二斤……。”&“汉高祖乾祐元年六月壬寅,(荆南)高从诲,贡金器二百两……龙脑二斤……。”&&& “周太祖广顺……六年六月,……荆南高保融,进白龙脑……。”&&& “梁太祖开平元年……十月,广州进献助军钱二十万,又进龙脑、腰带……等。”(亦见《旧五代史》太祖纪三) &&& “乾化元年,……安南两使留後曲美进筒中蕉五百疋,龙脑、郁金各五瓶……。”&&&&&& “后唐同光元年……十一月,溥遣司农卿卢?入贡金器二百两……龙脑香五斤……。”&&& 这里提到的荆南等地,当然都在中国境内,他们进贡的龙脑香,大约是从国外得到的,或者是外国人贩卖的。&&& 在《旧唐书》和《册府元龟》中,还能找到外国人进贡龙脑香树的液体树脂油的记载:&&&&&& “陀洹国,在林邑西南大海中,东南与堕和罗接,去交趾三月余日行。……贞观十八年,遣使来朝。二十一年,又遣使献白鹦鹉及婆律膏……。”(《旧唐书》,《册府元龟》亦记此事)&&& “狼牙修国,在南海中,其界东西三十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去广州二万四千里,土气物产与扶南略同,偏多……婆律香等……。”(《册府元龟》)&&& 这里提到的林邑,在今天的越南中南部。陀洹国既然在“林邑西南大海中”,当是马来半岛一带。扶南,南海古国之一。狼牙修国,在马来半岛的西部。&&& 在遭到异族欺辱时,中国内地的朝廷则变成龙脑香的进贡者。《齐东野语》便记载了宋朝向金人进贡岁币和龙脑香(脑子)的事情:&&& “绍兴岁币……自初交至结局,通支金人交币官吏糜费银一千三百余两、金三十五两……,茶果杂物等并在外,俱系淮东漕司出备。……若正旦生朝遣使,每次礼物金器一千两……。又有脑子、香茶等物,及私觌香茶、药物、果子、币帛、杂物等,复不与焉。”(《齐东野语·淳绍岁币》)&&& 在逃往日本时,中国人也会携带龙脑香。据真人元开的《唐大和上东征传》,天宝二年(743年),准备前往日本之前,鉴真和尚购买了“沈香、甲香、甘松香、龙脑、香胆”等等,“都有六百余斤。”看起来,出家人中也有阔佬,鉴真和尚就是如此。。。。。。后接续二,敬请关注!山捻子 -诺基亚手机-ok诺基亚手机站微信平台账号:xianyunxiangshe或“闲云香舍”个人微信号:xianyunxiangshe99联系电话:QQ: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东漖北路芳村花地商业中心三楼355号店铺捻子又名桃娘,捻子酒是捻子果实经过发酵后的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一大一小两条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