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告诉你 伴奏和美人吟哪个音调低

共 7112 浏览 61 回帖&&
积分: 6642
发帖: 4390 篇
在线时长: 173 小时
  ■吴伯萧
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哪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环境,天气,人物,色彩,甚至连听歌时的感触,都会烙印在记忆的深处,象在记忆里摄下了声音的影片一样。那影片纯粹是用声音绘制的,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只要在什么时候再听到那种歌声,那声音的影片便一幕幕放映起来。(.cn/elelib/4-10wuboxiao/000/018.htm) 
15:54:18 被【】修改
boboHtml = '';
html += boboH
NTES(".bobo-list").attr("innerHTML", function() {
return this.innerHTML +
}, "utf-8");
积分: 6650
发帖: 4392 篇
在线时长: 173 小时
杨钰莹《轻轻地告诉你》
刘欢/韦唯《亚洲雄风》
群星《让世界充满爱》
胡月《我热恋的故乡》
毛阿敏《同一首歌》
李谷一《难忘今宵》
蒋大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毛阿敏《思念》
《十五的月亮》
宋0祖0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杭天琪《永远是朋友》
李光羲《祝酒歌》
合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宋0祖0英《好日子》
蒋大为《敢问路在何方》
宋0祖0英《爱我中华》
彭0丽0媛《父老乡亲》
卞小贞《泉水叮咚响》
董文华《春天的故事》
李谷一《妹妹找哥泪花流》
于淑珍《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朱小琳《妈妈的吻》
刘欢《千万次的问》
那英 刘德华《东方之珠》
张也《走进新时代》
程琳《信天游》
刘欢《好汉歌》
沈小岑《请到天涯海角来》
童声合唱《歌声与微笑》
徐沛东《篱笆墙的影子》
董文华《长城长》
江珊《梦里水乡》
张也《高山上流云》
《月亮走,我也走》
柳石明《一个美丽的传说》
吕薇《十送红0军》
《望星空》
刘欢《心中的太阳》
李谷一《故乡是北京》
程桂兰《太湖美》
冯晓泉《冰糖葫芦》
范琳琳《苦乐年华》
苏红《我多想唱》
甘苹《一个真实的故事》
《茉莉花》
《相见不如怀念》
谢雨欣《步步高》
孙洁《天女散花》
范春梅《太阳鸟》
布仁巴雅尔《吉祥三宝》
《东方之珠》
《故乡的云》
赵传《我是一只小小鸟》
张信哲《爱如潮水》
任贤齐《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张雨生《我的未来不是梦》
伍思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王杰《一场游戏一场梦》
《明天会更好》
积分: 33021
发帖: 15838 篇
在线时长: 2335 小时
呵呵,哈爹不当拉皮条的皮条客、摆摊卖起了DVD歌碟来了……近向没从CIA领赏钱呀?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没有钱也得吃碗饭、也得住间房、(啷个)老板娘子莫怪样……
积分: 6675
发帖: 4392 篇
在线时长: 174 小时
春天的故事
十五的月亮
在希望的田野上
别问我是谁
明天会更好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你走你的路
让我欢喜让我忧
三月里的小雨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外面的世界
外婆的澎湖湾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
我是一只小小鸟
我想有个家
我曾用心爱着你
无言的结局
乡间的小路
想你的时候
月朦胧鸟朦胧
星星知我心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北京的金山上
山歌好比春江水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乌苏里船歌
十五的月亮
敢问路在何方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故乡是北京
妹妹找哥泪花流
心中的玫瑰
千万次的问
心中的太阳
弯弯的月亮
少年壮志不言愁
高天上流云
谁不说咱家乡好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说山西好风风光
谁不说俺家乡好-
月光下的凤尾竹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九九艳阳天
十八弯水路到我家
又唱浏阳河
命运不是辘轳
轻轻的告诉我
等你一万年
心相印手牵手
分含情水含笑
恰似你的温柔
我只在乎你
难忘初恋的情人
月亮代表我的心
阿里山的姑娘
春风满小城
何日君再来
我怎能离开你
一个小心愿
我怎能离开你
我和你(北国之春)
积分: 6676
发帖: 4392 篇
在线时长: 174 小时
春天的故事
十五的月亮
在希望的田野上
别问我是谁
明天会更好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你走你的路
让我欢喜让我忧
三月里的小雨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外面的世界
外婆的澎湖湾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
我是一只小小鸟
我想有个家
我曾用心爱着你
无言的结局
乡间的小路
想你的时候
月朦胧鸟朦胧
星星知我心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北京的金山上
山歌好比春江水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乌苏里船歌
十五的月亮
敢问路在何方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故乡是北京
妹妹找哥泪花流
心中的玫瑰
千万次的问
心中的太阳
弯弯的月亮
少年壮志不言愁
高天上流云
谁不说咱家乡好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说山西好风风光
谁不说俺家乡好-
月光下的凤尾竹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九九艳阳天
十八弯水路到我家
又唱浏阳河
命运不是辘轳
轻轻的告诉我
等你一万年
心相印手牵手
分含情水含笑
恰似你的温柔
我只在乎你
难忘初恋的情人
月亮代表我的心
阿里山的姑娘
春风满小城
何日君再来
我怎能离开你
一个小心愿
我怎能离开你
我和你(北国之春)
积分: 6677
发帖: 4392 篇
在线时长: 174 小时
太湖美_彭0丽0媛
太湖美_童丽_古筝
太湖美_程桂兰
发帖: 2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刘德华的《忘情水》,可以给那些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人带来慰藉。
积分: 6689
发帖: 4392 篇
在线时长: 174 小时
往事只能回味
绿岛小夜曲
路边的野花不要踏
碧兰村的姑娘
美酒加咖啡
我有一个秘密
梨山痴情花
美酒加咖啡
年轻人的心上人
千年等一回
山地痴情花
少年爱姑娘
积分: 6690
发帖: 4392 篇
在线时长: 174 小时
粉红色的回忆
无聊的游戏
无奈的思绪
无言的温柔
我心若玫瑰
你潇洒我漂亮
让我悄悄离去
我心若玫瑰
不能不想你
夕阳山外山
今宵我珍重
望着天空的女孩
积分: 6680
发帖: 4390 篇
在线时长: 174 小时
风凄凄雨绵绵
美酒加咖啡
恨你不回头
江水悠悠泪长流
我在你左右
星夜的离别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谁的眼泪在飞
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是我回忆的方向
知道不知道
路边的野草不要采
傻瓜与野丫头
初一到十五
春风吻上我的脸
月亮代表我的心
相见不如怀念
梨山痴情花
碧兰村的姑娘
待嫁女儿心
洪湖水浪打浪
发帖: 2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积分: 6797
发帖: 3360 篇
在线时长: 521 小时
  【回复1楼●李光明】:
  ■吴伯萧
  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哪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环境,天气,人物,色彩,甚至连听歌时的感触,都会烙印在记忆的深处,象在记已里摄下了声音的影片一样。那影片纯粹是用声音绘制的,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只要在什么时候再听到那种歌声,那声音的影片便一幕幕放映起来。(http://www.pinming.net/xntj/db03/wbx-gs.htm)
  ......
  ------------------------------------------------------------------
  你是列举了许多好歌。但你知道为什么打鱼的对你不满意吗?你忘了加上《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积分: 6685
发帖: 4391 篇
在线时长: 174 小时
【回复 13楼 wlkooooiii 】:
  你是列举了许多好歌。但你知道为什么打鱼的对你不满意吗?你忘了加上《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
------------------------------------------------------------------
积分: 6801
发帖: 3360 篇
在线时长: 522 小时
  抗战歌曲:
  《歌八百壮士》
  《嘉陵江上》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积分: 6686
发帖: 4391 篇
在线时长: 174 小时
中国 动人 民歌最具美感的经典,歌坛炙手明星演唱,浓缩中国最受欢迎的经典民谣精华主旋,优美绝伦的美乐,不间断送入您的耳朵,美不胜收......
01. 采茶舞曲(浙江民歌调) - 李玲玉
02. 回娘家(河北民歌) - 张彤
03. 编花篮(河南民歌) - 俞淑琴
04. 崔咚崔(湖北民歌) - 周友金
05. 姑苏风光(江苏民歌) - 赵莉
06. 斑鸠调(江西民歌) - 屠洪刚
07. 崖畔上开花(陕西民歌) - 李玲玉
08. 蘑菇头号(浙江民歌) - 周友金
09. 赶小海(云南民歌) - 赵莉
10. 放马山歌(云南民歌) - 屠洪刚
11. 猜调(周友金) - 俞淑琴
12. 小放牛(河北民歌) - 屠洪刚/俞淑琴
13. 采花(四川民歌) - 李玲玉
14. 龙船调(湖北民歌) - 俞淑琴/周友金
15. 采茶谣(江西民歌) - 赵莉
16. 牧歌(内蒙古民歌) - 张彤
17. 贵州山歌(贵州民歌) - 赵莉/屠洪刚
18. 无锡景(江苏民歌) - 李玲玉
19. 打着山歌过横排(江西民歌) - 周友金
20. 挂红灯(内蒙古民歌) - 俞淑琴
21. 秋收(陕西民歌) - 赵莉/张彤
01. 大板城的姑娘(新疆民歌) - 屠洪刚
02. 溜溜歌(湖南民歌) - 李玲玉
03. 打连城(内蒙古民歌) - 俞淑琴/屠洪刚
04. 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 - 张彤
05. 忠实的心哪想念你(黑龙江民歌) - 屠洪刚
06. 杨柳青(江苏民歌) - 李玲玉
07. 妹妹的山丹花儿开(西北民歌) - 周友金
08. 石榴青(广西民歌) - 张彤/李玲玉
09. 放风筝(河北民歌) - 俞淑琴
10. 六月茉莉(台湾民歌) - 李玲玉
11. 四季歌(青海民歌) - 李玲玉/俞淑琴
12. 山对山来崖对崖(云南民歌) - 张彤/赵莉
13. 茉莉花(江苏民歌) - 张彤
14. 五哥放羊(陕西民歌) - 李玲玉
15. 小黄鹂鸟(内蒙古民歌) - 屠洪刚
16. 跑马溜溜的山上(四川民歌) - 李玲玉/张彤
17. 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民歌) - 周友金
18. 赶牲灵(陕西民歌) - 周友金/俞淑琴
19. 娃哈哈(新疆民歌) - 赵莉
积分: 6688
发帖: 4391 篇
在线时长: 174 小时
中国 动人 民歌最具美感的经典,歌坛炙手明星演唱,浓缩中国最受欢迎的经典民谣精华主旋,优美绝伦的美乐,不间断送入您的耳朵,美不胜收......
01. 紫竹调(江苏民歌) - 李玲玉
02. 布谷歌(江西民歌) - 廖莎/叶茅
03. 想亲亲(山西民歌) - 陈士争/杨曙光
04. 信天游(陕西民歌) - 陈士争/杨曙光
05. 阿瓦日古里(新疆民歌) - 张彤
06. 灯碗碗开花(山西民歌) - 杨曙光
07. 采槟榔(湖南民歌) - 廖莎
08. 捡棉花(河北民歌) - 杨曙光
09. 阿拉木汗(新疆民歌) - 屠洪刚
10. 拔根芦柴花(江苏民歌) - 张德富
11. 采红菱(安徽民歌) - 廖莎/叶茅
12. 乌苏里船歌(黑龙江民歌) - 张德富
13. 知道不知道(陕西民歌) - 王晓燕
14. 花轿到门前(河南民歌) - 杨曙光
15. 凤阳歌(安徽民歌) - 张彤/李玲玉
16. 四季歌(江苏民歌) - 吴晓梅
17. 牛犁歌(台湾民歌) - 吴晓梅/张彤
18. 大顶子山高又高(黑龙江民歌) - 陈士争
19. 秋色最好是桔乡(浙江民歌) - 杨曙光
20. 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海民歌) - 张彤
01. 梁山伯与祝英台 - 廖莎/叶茅 (浙江民歌调)
02. 唱大戏(山东民歌) - 杨曙光
03. 阿里山的姑娘(台湾民歌) - 屠洪刚
04. 起蓬号子(浙江民歌) - 陈士争
05. 九连环(江苏民歌) - 李玲玉
06. 小河淌水(云南民歌) - 张也
07. 丢丢铜(台湾民歌) - 屠洪刚
08. 交城山(山西民歌) - 吴晓梅
09. 柳州有个鲤鱼岩(广西民歌) - 张也
10. 浏阳河(湖南民歌) - 廖莎/叶茅
11. 月亮,月亮(吉林民歌) - 吴晓梅
12. 绣荷包(山西民歌) - 廖莎/叶茅
13. 天女散花(安徽黄梅调) - 李玲玉
14. 月牙五更(东北民歌) - 张德富
15. 刘海砍樵(湖南花鼓戏调) - 廖莎/叶茅
16. 绣灯笼(河北民歌) - 李玲玉
17. 上茶山(贵州民歌) - 吴晓梅
18. 森吉德玛(内蒙古民歌) - 李玲玉
19. 散花(河北民歌) - 杨曙光/陈士争
20. 举杯(新疆民歌) - 张彤
积分: 6691
发帖: 4391 篇
在线时长: 174 小时
声音绘制感情:
积分: 6688
发帖: 4393 篇
在线时长: 175 小时
01. 采茶舞曲(浙江民歌调) - 李玲玉
18. 无锡景(江苏民歌) - 李玲玉
06. 杨柳青(江苏民歌) - 李玲玉
01. 紫竹调(江苏民歌) - 李玲玉
13. 天女散花(安徽黄梅调) - 李玲玉
积分: 6689
发帖: 4393 篇
在线时长: 175 小时
地区:上海
类别:歌手/演员
小档案 . . .
现居住地:北京
身 高: 166cm
体 重: 50kg
星 座: 白羊
生 肖: 兔
学 历: 高中
最喜欢的颜色:黑与白
最喜欢的歌手:李宗盛
嗜好:喝咖啡
优点:爽朗
缺点:内向
称号:甜歌皇后
个人座右铭:超越自己
其它:家中排行老三
渴望开个人演唱会
喜欢穿牛仔服
主要经历 . . .
1963年生于上海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家中有父母和两个哥哥。
曾就读上海虎林中学和复旦中学。
1980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红旗越剧团,并赴浙江嵊州越剧学校学习,攻小生宗徐派,曾在越剧《红楼梦》中饰演贾宝玉。
1981年经越剧团老师介绍,与东方歌舞团舞蹈演员胡平相识。
1984年转入东方歌舞团,主攻日本及东南亚歌舞。由于声音甜美,外型秀丽,舞姿优雅,台风清新,很快脱颖而出,成为东方歌舞团的主要演员。同年,与胡平共同组建家庭。
1985年由东方歌舞团为其灌录第一张个人专辑《东方新秀李玲玉》。
1987年录制个人大碟《午夜街头》,开始受到唱片公司的瞩目。随后灌制的《甜、甜、甜》磁带销售量更达800万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连续灌制了《甜歌皇后》、《甜妹子》等六十多张个人专辑,每张专辑的销量都在百万以上,从而奠定大陆歌坛甜歌皇后的地位。
1987年首次“触电”,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成功地扮演了玉兔精一角,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其在剧中表演的歌舞《天竺少女》广为流传,至今仍被认为是中国流行音乐的经典之作。此后,又先后主演了《红楼梦》、《奇情侠侣》等电影和《编辑部故事》、《海马歌舞厅》、《临时家庭》、《快嘴李翠莲2》、《孝庄秘史》等电视剧。
1990年前后,与胡平和平分手。
1990年首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表演的戏剧小品《拷红》、歌曲《牧野情歌》受到观众的欢迎。随后的1991年和1992年又连续两次参加春晚演出,作品分别为《山寨相亲》和《大步流星奔小康》。
1991年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节目主持人选拔赛并获二等奖,成为央视特约主持人。曾主持《十二演播室&大地音乐专线》栏目并出任综艺大观等综艺节目和多台电视晚会的主持人。
1991年参与录制了上海中唱的《红太阳--毛泽东颂歌联唱》专辑,掀起席卷全国的“红太阳热”。该专辑全国销量数千万,其中尤以其演唱的《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十送红军》、《洗衣歌》等传唱最广,经久不衰。
1993年签约香港大地唱片公司之后推出转型专辑《女人心绪》,市场反应平平,演艺事业一度陷入低谷。在2006年接受电视访问时首次向外界透露:这一时期在事业和感情的双重打击下患上较为严重的抑郁症。
1994年与日本最大的电话公司KDD签约,成为该公司的形象代言人。此后两年,主要在日本从事电视音乐节目主持和广告拍摄等方面的工作。
1996年从日本短暂回国后远渡加拿大。
日在上海举行婚宴,与加拿大男士杰瑞&摩根喜结良缘。
1999年9月 诞下爱子杰西,并从加拿大回国定居。
2004年注册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华玉天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致力于培养演艺新人并重返舞台。
现旗下拥有男子民乐演奏组合“九音王子”和签约女歌手杨竹青。
2005年9月个人专辑《美人吟》发行后,最新精选专辑也即将推出。此外,个人演唱会也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2007年担任北京电视台选秀节目《红楼梦中人》的评委。
主要作品 . . .
【个人专辑】
1985年《东方新秀李玲玉》
1986年《褐色的夜》
1987年《午夜街头》,《甜、甜、甜》
《甜歌皇后》
《甜中甜》
《甜上甜》
《是否把我忘记》
《蓝色跑车》
《甜在心里》
《回到往日好时光》
《笑笑没烦恼》
《情人与彩虹》
《甜歌特辑》
《最爱的歌》
《卿卿呢语》
《爱情的梦》
《李玲玉在新加坡》
《爱的风铃》
《李玲玉泪洒歌坛演唱会》
《李玲玉情洒歌坛演唱会》
《撒情网》
《人生嘉年华》
1993年《女人心绪》
1994年《我心依然》
2005年《美人吟》
2008年《粉红色的回忆》
【电影作品】
1989年《红楼梦》饰尤三姐
《奇情侠侣》饰宁宁
《江湖妹子》
《第九号悬案》
《石库门风情》
【电视作品】
1987年《西游记》饰玉兔精
1992年《编辑部的故事》
1993年《海马歌舞厅》
《临时家庭》
《庚子风云录》
2000年《快嘴李翠莲2》
2002年《孝庄秘史》饰贵太妃
所获奖项 . . .
1987年荣获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授予的“银雀奖”;
1988年在全国“十佳歌手”评比中荣获“金星奖”;
1989年在上海荣获“金凤奖”第一名;当选为全国“十大听众最喜欢的歌手”之一;
1990年荣获香港和珠海颁发的“金唱片奖”;在朝鲜六十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歌手比赛”中荣获 “最佳女歌手”奖。
1991年在中央电视台特邀主持人选拔赛决赛中荣获二等奖;在“万千星耀中华”活动中,荣获“十大最受欢迎的歌手”奖;
1992年荣获21届“TBS东京国际音乐节”主席奖;荣获中国唱片界最高荣誉——“金唱片奖”;当选为全国影视十大歌手之一。
积分: 6690
发帖: 4393 篇
在线时长: 175 小时
地区:上海
类别:歌手/演员
小档案 . . .
现居住地:北京
身 高: 166cm
体 重: 50kg
星 座: 白羊
生 肖: 兔
学 历: 高中
最喜欢的颜色:黑与白
最喜欢的歌手:李宗盛
嗜好:喝咖啡
优点:爽朗
缺点:内向
称号:甜歌皇后
个人座右铭:超越自己
其它:家中排行老三
渴望开个人演唱会
喜欢穿牛仔服
积分: 6691
发帖: 4393 篇
在线时长: 175 小时
地区:上海
类别:歌手/演员
小档案 . . .
现居住地:北京
身 高: 166cm
体 重: 50kg
星 座: 白羊
生 肖: 兔
学 历: 高中
最喜欢的颜色:黑与白
最喜欢的歌手:李宗盛
嗜好:喝咖啡
优点:爽朗
缺点:内向
称号:甜歌皇后
个人座右铭:超越自己
其它:家中排行老三
渴望开个人演唱会
喜欢穿牛仔服
积分: 6694
发帖: 4393 篇
在线时长: 175 小时
主要经历 . . .
1963年生于上海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家中有父母和两个哥哥。
曾就读上海虎林中学和复旦中学。
1980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红旗越剧团,并赴浙江嵊州越剧学校学习,攻小生宗徐派,曾在越剧《红楼梦》中饰演贾宝玉。
1981年经越剧团老师介绍,与东方歌舞团舞蹈演员胡平相识。
1984年转入东方歌舞团,主攻日本及东南亚歌舞。由于声音甜美,外型秀丽,舞姿优雅,台风清新,很快脱颖而出,成为东方歌舞团的主要演员。同年,与胡平共同组建家庭。
1985年由东方歌舞团为其灌录第一张个人专辑《东方新秀李玲玉》。
1987年录制个人大碟《午夜街头》,开始受到唱片公司的瞩目。随后灌制的《甜、甜、甜》磁带销售量更达800万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连续灌制了《甜歌皇后》、《甜妹子》等六十多张个人专辑,每张专辑的销量都在百万以上,从而奠定大陆歌坛甜歌皇后的地位。
1987年首次“触电”,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成功地扮演了玉兔精一角,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其在剧中表演的歌舞《天竺少女》广为流传,至今仍被认为是中国流行音乐的经典之作。此后,又先后主演了《红楼梦》、《奇情侠侣》等电影和《编辑部故事》、《海马歌舞厅》、《临时家庭》、《快嘴李翠莲2》、《孝庄秘史》等电视剧。
1990年前后,与胡平和平分手。
1990年首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表演的戏剧小品《拷红》、歌曲《牧野情歌》受到观众的欢迎。随后的1991年和1992年又连续两次参加春晚演出,作品分别为《山寨相亲》和《大步流星奔小康》。
1991年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节目主持人选拔赛并获二等奖,成为央视特约主持人。曾主持《十二演播室&大地音乐专线》栏目并出任综艺大观等综艺节目和多台电视晚会的主持人。
1991年参与录制了上海中唱的《红太阳--毛0泽0东颂歌联唱》专辑,掀起席卷全国的“红太阳热”。该专辑全国销量数千万,其中尤以其演唱的《太阳最红毛0主0席最亲》、《十送红军》、《洗衣歌》等传唱最广,经久不衰。
1993年签约香港大地唱片公司之后推出转型专辑《女人心绪》,市场反应平平,演艺事业一度陷入低谷。在2006年接受电视访问时首次向外界透露:这一时期在事业和感情的双重打击下患上较为严重的抑郁症。
1994年与日本最大的电话公司KDD签约,成为该公司的形象代言人。此后两年,主要在日本从事电视音乐节目主持和广告拍摄等方面的工作。
1996年从日本短暂回国后远渡加拿大。
日在上海举行婚宴,与加拿大男士杰瑞&摩根喜结良缘。
1999年9月 诞下爱子杰西,并从加拿大回国定居。
2004年注册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华玉天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致力于培养演艺新人并重返舞台。
现旗下拥有男子民乐演奏组合“九音王子”和签约女歌手杨竹青。
2005年9月个人专辑《美人吟》发行后,最新精选专辑也即将推出。此外,个人演唱会也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2007年担任北京电视台选秀节目《红楼梦中人》的评委。
积分: 6695
发帖: 4393 篇
在线时长: 175 小时
主要作品 . . .
【个人专辑】
1985年《东方新秀李玲玉》
1986年《褐色的夜》
1987年《午夜街头》,《甜、甜、甜》
《甜歌皇后》
《甜中甜》
《甜上甜》
《是否把我忘记》
《蓝色跑车》
《甜在心里》
《回到往日好时光》
《笑笑没烦恼》
《情人与彩虹》
《甜歌特辑》
《最爱的歌》
《卿卿呢语》
《爱情的梦》
《李玲玉在新加坡》
《爱的风铃》
《李玲玉泪洒歌坛演唱会》
《李玲玉情洒歌坛演唱会》
《撒情网》
《人生嘉年华》
1993年《女人心绪》
1994年《我心依然》
2005年《美人吟》
2008年《粉红色的回忆》
【电影作品】
1989年《红楼梦》饰尤三姐
《奇情侠侣》饰宁宁
《江湖妹子》
《第九号悬案》
《石库门风情》
【电视作品】
1987年《西游记》饰玉兔精
1992年《编辑部的故事》
1993年《海马歌舞厅》
《临时家庭》
《庚子风云录》
2000年《快嘴李翠莲2》
2002年《孝庄秘史》饰贵太妃
所获奖项 . . .
1987年荣获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授予的“银雀奖”;
1988年在全国“十佳歌手”评比中荣获“金星奖”;
1989年在上海荣获“金凤奖”第一名;当选为全国“十大听众最喜欢的歌手”之一;
1990年荣获香港和珠海颁发的“金唱片奖”;在朝鲜六十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歌手比赛”中荣获 “最佳女歌手”奖。
1991年在中央电视台特邀主持人选拔赛决赛中荣获二等奖;在“万千星耀中华”活动中,荣获“十大最受欢迎的歌手”奖;
1992年荣获21届“TBS东京国际音乐节”主席奖;荣获中国唱片界最高荣誉——“金唱片奖”;当选为全国影视十大歌手之一。
积分: 6706
发帖: 4394 篇
在线时长: 175 小时
积分: 6711
发帖: 4394 篇
在线时长: 175 小时
  ●中国传统文化的没落
  文/李光明  
  四、音乐
  音乐涉及情感,是时代性的乐章。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人们只要回忆歌声,就会回忆起当时唱歌时的情景和感受。音乐永远是时代的乐章。
  由于音乐与审美主体紧密相关,因而富于民族特性。中国民间、地方流传的民歌、山歌因为民族特性,才没有被西方乐曲代替。
积分: 6715
发帖: 4394 篇
在线时长: 176 小时
【歌曲《茉莉花》】
①民歌名,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江苏省扬州市市歌。
《茉莉花》是江苏民歌,这是众所周知的,因为江苏的版本最早、也最具代表性,但发源地却颇具争论。现在的主流观点是《茉莉花》起源于扬州。
上世纪90年代,江苏省的南京、盐城等城市争相站出来说他们是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而且还在一些媒体上发表文章,加以证明。日,两位扬州文化人在媒体上发表了一篇《“茉莉花”源自扬州清曲》的文章,此后再没有听到其他不同的声音了。这两位文化人分别是扬州清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朱祥生和副主任聂峰。其中,聂峰先生还师从于近代的扬州清曲表演大师王万青。长期沉淀的清曲知识,使两人坚信《茉莉花》源于扬州清曲。
扬州清曲又称扬州小曲、扬州小调。《茉莉花》最早属于扬州的秧歌小调,后经扬州清曲历代艺人的不断加工,衍变成扬州清曲的曲牌名【鲜花调】。清乾隆年间出版的一部汇集当时流传广泛的地方戏曲的《缀白裘》集里,收集刊登了《鲜花调》,有曲谱和曲词。曲词除了个别字与现在的《茉莉花》不同外,其他一字不差,这是目前为止,发现在的关于《鲜花调》的最早的最完整的记载。由此足以证明,《茉莉花》源自扬州清曲。两位文化人又从其他方面,列出种种证据,佐证《茉莉花》与扬州的渊源。文章出来后,异音立即没有了。后来不少其他地方的学者文人,也开始渐渐发表文章,称《茉莉花》出自于扬州。
这首脍炙人口的扬州小调,随着扬州在当时的影响而传颂全国,且影响了其他许多地方的戏曲和曲艺。150年前,扬州作为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世界著名都市,其孕育出的《茉莉花》在当时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会哼。几十年后,普契尼创作《图兰朵》时,选用这样一首既能代表东方韵味又风靡中国的《茉莉花》作为主题音乐,衬托中国人的爱情故事,既自然也属必然。
发展和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因此广泛流传的民歌小调数量也甚多。它们就像暮春三月花园中的百花,姹紫嫣红,姿态万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个品种姿压群芳,栽培悠久,广受大众喜爱,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小调《茉莉花》。
《茉莉花》自古以来流行全国,有各种各样的变种,但以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一首传播最广,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中,就刊载了它的歌词,可见其产生流传年代的久远。
十八世纪末年,有个外国人将她的曲调记了下来,歌词用意译的英文和汉语拼音并列表示。后来,又有个叫约翰&贝罗的英国人来华,担任英国第一任驻华大使的秘书。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国游记》。也许在他眼里《茉莉花》是中国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谱刊载了出来,于是这首歌遂成为以出版物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开始在欧洲和南美等地流传开来。
1924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剧《图兰多特》的初稿后逝世。该剧以中国元朝为背景,虚构了一位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将它的原曲改编成女声合唱,加上剧中的角色全都穿着元朝服饰,这样就使一个完全由洋人编写和表演的中国故事,有了中国的色彩和风味。1926年,该剧在意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从此,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歌剧经典的流传而在海外飘得更广。
据近年来媒体报导,《茉莉花》原名《鲜花调》,本来有三段歌词,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银花和玫瑰花。1942年,音乐家何仿到隶属江苏省扬州市的仪征市六合金牛山地区采风,从当地一位知名的民间艺人那里,采集到了这首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民歌,将她的曲调及歌词一一记录了下来。1957年,他将原曲原词作了改编,三段歌词都用同一曲调,由原来歌唱三种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作结束,遂成为现在大家所熟悉的这个样子。该曲当年由前线歌舞团演唱,后由中国唱片社出了唱片,于是得到进一步的流传。
本世纪初年,张艺谋在它导执的申奥、申博宣传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日,2008年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隆重揭晓。当著名运动员邓亚萍和著名影星成龙扶着会徽缓缓走上祈年殿时,管弦乐又响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时此刻你所听到的《茉莉花》的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古老的中国正在阔步向前。随着这些电视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将飘得更远更广。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
------------------
/question/.html?si=1
积分: 6716
发帖: 4394 篇
在线时长: 176 小时
●程桂兰《太湖美》
●天女散花(安徽黄梅调) - 李玲玉
●采茶舞曲(浙江民歌调) - 李玲玉
●无锡景(江苏民歌) - 李玲玉
●杨柳青(江苏民歌) - 李玲玉
●紫竹调(江苏民歌) - 李玲玉
积分: 6717
发帖: 4394 篇
在线时长: 176 小时
●程桂兰《太湖美》
●天女散花(安徽黄梅调) - 李玲玉
●采茶舞曲(浙江民歌调) - 李玲玉
●无锡景(江苏民歌) - 李玲玉
●茉莉花(江苏民歌) - 张彤
●杨柳青(江苏民歌) - 李玲玉
●紫竹调(江苏民歌) - 李玲玉
积分: 6720
发帖: 4394 篇
在线时长: 176 小时
●《太湖美》(江苏无锡市市歌) - 程桂兰
●天女散花(安徽黄梅调) - 李玲玉
●采茶舞曲(浙江民歌调) - 李玲玉
●无锡景(江苏民歌) - 李玲玉
●茉莉花(江苏民歌) - 张彤
●杨柳青(江苏民歌) - 李玲玉
●紫竹调(江苏民歌) - 李玲玉
积分: 6721
发帖: 4394 篇
在线时长: 176 小时
无锡知名歌曲大盘点之《太湖美》
16:41:29   来源:太湖明珠网
● 《太湖美》诞生在苏州光福镇,原歌词有三段,歌唱四化建设
● 程桂兰与李惠兰,谁是《太湖美》的首唱者?
● 《太湖美》MV由“新民歌天后”汤灿录制
  太湖明珠网特稿:“太湖美啊,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万顷太湖碧波荡漾、小岛错落、渔舟点点、和风鼓荡;群山叠翠、浓荫蔽日,松风浩荡、古寺塔影、奇石峥嵘。一曲吴侬软语《太湖美》唱出了三万六千顷太湖烟波浩瀚的柔美之风情,使无锡太湖的美家喻户晓,也使太湖更加名扬海内外。
  歌曲《太湖美》旋律优美、婉转、明丽、清澈、流畅,具有典型的水乡特色,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太湖美景,抒发了无锡市民对母亲湖的热爱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经过二十余年的传唱,流传甚广,影响远及海内外,在江南更是家喻户晓,曾入选江苏“二十世纪经典音乐”作品。2002年11月无锡市政府将此歌定为无锡市市歌,并授予词曲作者任红举、龙飞先生“无锡市荣誉市民”称号。
  不过,很多人都不会想到,无锡市歌《太湖美》的词作者,是因为看到了苏州太湖的美丽而创作的,其诞生地也是在苏州,确切的地址是:光福镇。
《太湖美》歌词诞生在苏州的光福镇(拍客:江南侠)
积分: 6722
发帖: 4394 篇
在线时长: 176 小时
  ◆歌词
  《太湖美》词作者任红举,历任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歌舞团创作室创作员,中国音乐文学会理事,江苏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国家一级剧作家。在戏剧、诗歌、电视剧等方面卓有成就,尤其是在歌词的创作上更是蜚声中外。他曾是国家大型歌舞剧《东方红》的主创人员之一,他的《抬头望见北斗星》、《双双草鞋送红军》等很多歌人们至今还张口能唱;他创作的《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曾是国歌候选歌曲。
  《太湖美》创作于1978年,当时,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沿太湖进部队慰问演出,任红举所在的创作室随团出征。工作间隙,部队同志热情的用卡车把他们送到苏州的光福镇观光休息。
  在光福镇,任红举坐上了冲锋舟向太湖深处进发,阳光、蓝天、雪涛、烟浪,旖旎的太湖让他沉醉,当即就产生了写首关于太湖的歌曲献给江南人的想法,随即在冲锋舟上写下了“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句歌词。于是,《太湖美》的歌词在万顷碧波间的一叶扁舟上诞生了。下午回招待所不久,任红举几乎是一挥而就,把歌词《太湖美》交给了作曲家龙飞。
  《太湖美》今歌词(二段式)
  作词:任红举
  作曲:龙飞
  太湖美呀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
  水上有白帆哪
  啊水下有红菱哪
  啊水边芦苇青
  水底鱼虾肥
  湖水织出灌溉网
  稻香果香绕湖飞
  哎咳唷
  太湖美呀太湖美
  太湖美呀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
  红旗映绿波哪
  啊春风湖面吹哪
  啊水是丰收酒
  湖是碧玉杯
  盛满深情盛满爱
  捧给祖国报春晖
  哎咳唷
  太湖美呀太湖美
  太湖美
  歌词通过文字展现出了太湖的万顷碧波、烟雾茫然的景象,表现了对太湖优美的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它还表现了太湖岸边的人民对领导革命的中国共产党的尊敬和感恩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完美地将人民对祖国、家乡及生活的热爱结合在一起。这首歌曲回顾了太湖边的革命传统,表现了太湖两岸人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生机勃勃的朝气。
  《太湖美》原歌词有三段,歌唱“四化建设”
  笔者查阅资料时发现,有市民曾在南禅寺花了两角钱搜集到一张1979年的塑料唱片,上有女声独唱《太湖美》。但歌词有三分之一的篇幅不是歌唱太湖,而是歌唱四化建设的。显然,现在的市歌歌词已经过修改。
1979年的塑料唱片的《太湖美》,歌词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演唱的是“四化建设”
  据歌词作者任红举介绍,《太湖美》这首歌的确是在冲锋舟上一气呵成的。原歌词确实有三段,其中第二段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上世纪70年代,见下面歌词蓝色,现已删除),后在流传过程中,这一段被人们弃之不用了,以后广为流传的都是二段式的,最后一段的部份唱词也作些细微的改动(红色标明)。
  附原三段式歌词:
  太湖美呀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
  水上有白帆哪,
  啊水下有红菱哪,
  啊水边芦苇青,
  水底鱼虾肥,
  湖水织出灌溉网,
  稻香果香绕湖飞。
  哎咳唷
  太湖美呀太湖美!
  太湖美呀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
  湖水映红旗呀,
  啊哺育游击队呀,
  啊湖水唱赞歌,
  抗战捷报飞,
  而今民兵驾飞舟,
  革命传统放光辉。
  哎咳唷
  太湖美呀太湖美!
  太湖美呀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
  党的恩情长哪,
  啊春风湖面吹呀,
  啊水是丰收酒,
  湖是碧玉杯,
  湖岸人民跟党走,
  建设四化显神威。
  哎咳唷
  太湖美呀太湖美!
积分: 6723
发帖: 4394 篇
在线时长: 176 小时
  ◆歌词
  《太湖美》词作者任红举,历任南0京0军0区0政0治0部前线歌舞团创作室创作员,中国音乐文学会理事,江苏音乐文学学会副0主0席,国家一级剧作家。在戏剧、诗歌、电视剧等方面卓有成就,尤其是在歌词的创作上更是蜚声中外。他曾是国家大型歌舞剧《东方红》的主创人员之一,他的《抬头望见北斗星》、《双双草鞋送红0军》等很多歌人们至今还张口能唱;他创作的《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曾是国歌候选歌曲。
  《太湖美》创作于1978年,当时,南0京0军0区前线歌舞团沿太湖进部队慰问演出,任红举所在的创作室随团出征。工作间隙,部队同志热情的用卡车把他们送到苏州的光福镇观光休息。
  在光福镇,任红举坐上了冲锋舟向太湖深处进发,阳光、蓝天、雪涛、烟浪,旖旎的太湖让他沉醉,当即就产生了写首关于太湖的歌曲献给江南人的想法,随即在冲锋舟上写下了“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句歌词。于是,《太湖美》的歌词在万顷碧波间的一叶扁舟上诞生了。下午回招待所不久,任红举几乎是一挥而就,把歌词《太湖美》交给了作曲家龙飞。
  《太湖美》今歌词(二段式)
  作词:任红举
  作曲:龙飞
  太湖美呀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
  水上有白帆哪
  啊水下有红菱哪
  啊水边芦苇青
  水底鱼虾肥
  湖水织出灌溉网
  稻香果香绕湖飞
  哎咳唷
  太湖美呀太湖美
  太湖美呀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
  红旗映绿波哪
  啊春风湖面吹哪
  啊水是丰收酒
  湖是碧玉杯
  盛满深情盛满爱
  捧给祖国报春晖
  哎咳唷
  太湖美呀太湖美
  太湖美
  歌词通过文字展现出了太湖的万顷碧波、烟雾茫然的景象,表现了对太湖优美的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它还表现了太湖岸边的人民对领导革命的中国共0产0党的尊敬和感恩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完美地将人民对祖国、家乡及生活的热爱结合在一起。这首歌曲回顾了太湖边的革命传统,表现了太湖两岸人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生机勃勃的朝气。
  《太湖美》原歌词有三段,歌唱“四化建设”
  笔者查阅资料时发现,有市民曾在南禅寺花了两角钱搜集到一张1979年的塑料唱片,上有女声独唱《太湖美》。但歌词有三分之一的篇幅不是歌唱太湖,而是歌唱四化建设的。显然,现在的市歌歌词已经过修改。
1979年的塑料唱片的《太湖美》,歌词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演唱的是“四化建设”
  据歌词作者任红举介绍,《太湖美》这首歌的确是在冲锋舟上一气呵成的。原歌词确实有三段,其中第二段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上世纪70年代,见下面歌词蓝色,现已删除),后在流传过程中,这一段被人们弃之不用了,以后广为流传的都是二段式的,最后一段的部份唱词也作些细微的改动(红色标明)。
  附原三段式歌词:
  太湖美呀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
  水上有白帆哪,
  啊水下有红菱哪,
  啊水边芦苇青,
  水底鱼虾肥,
  湖水织出灌溉网,
  稻香果香绕湖飞。
  哎咳唷
  太湖美呀太湖美!
  太湖美呀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
  湖水映红旗呀,
  啊哺育游击队呀,
  啊湖水唱赞歌,
  抗战捷报飞,
  而今民兵驾飞舟,
  革命传统放光辉。
  哎咳唷
  太湖美呀太湖美!
  太湖美呀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
  党的恩情长哪,
  啊春风湖面吹呀,
  啊水是丰收酒,
  湖是碧玉杯,
  湖岸人民跟党走,
  建设四化显神威。
  哎咳唷
  太湖美呀太湖美!
积分: 6724
发帖: 4394 篇
在线时长: 176 小时
  ◆旋律
  《太湖美》采用江南小调大九连环的基本旋律
  《太湖美》的曲作者龙飞():原名龚茂,系国家一级作曲家,一生写有大量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其中《太湖美》享誉海内外。
  任红举从太湖回来后,将在冲锋舟上创作的歌词向同事龙飞“炫耀”,没想到龙飞一见歌词,立刻激动起来。十几分钟过后,曲谱就完成了。任红举听到龙飞创作的旋律后,立马表示这就是他想要的曲调,旋律怡美,醉人,就像江南女人的心。由于《太湖美》曲风清新秀丽,曲调柔美流畅、迂回婉转,许多人便认为它是江苏的小调式的民歌,其实这是个人创作的艺术歌曲。只是曲作家龙飞为《太湖美》谱曲的时采用了大九连环的基本旋律。大九连环属于民间小调,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流行于江南一带,多为用吴语为民歌、曲牌联唱,贺绿汀创作的《四季歌》都是采用了大九连环的基本旋律。
  龙飞在创作《太湖美》时,积极的吸取了江南城镇小调的特色,用传统音乐的形式来表现太湖边丰盛的自然资源以及悠久的革命传统,可以说《太湖美》的创作是传统文化与当代题材结合的一个完美例证。
程桂兰演唱的《太湖美》
积分: 6725
发帖: 4394 篇
在线时长: 176 小时
程桂兰演唱的《太湖美》
积分: 6726
发帖: 4394 篇
在线时长: 176 小时
  ◆歌手
  程桂兰与李惠兰,谁是《太湖美》的首唱者
  《太湖美》这首优美的江南小调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流行于大江南北,2002年无锡市政府一举买断该曲版权,将这首《太湖美》定为无锡市市歌,并宣布本首歌曲的首唱者为程桂兰。
著名歌唱家程桂兰
  而在深圳的宁宁女士在某网站上看到无锡市政府已把《太湖美》的首唱权归给程桂兰,对此提出质疑。说她母亲李惠兰才事这首歌的首唱者。并给该网站写信要求更正。她告诉记者,她的母亲李惠兰以前是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的独唱演员,在上世纪70年代末因演唱《太湖美》而获得全军优秀表演奖;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还在乌兰巴托亚洲音乐节上凭借该曲而获金奖。而程桂兰只是在上世纪80年代时把《太湖美》改成吴语演唱,所以她不应该被算为首唱,宁宁女士呼吁纠正此说法,“追回首唱权,以告慰李惠兰的在天之灵”。
  首唱纠纷的另一当事人程桂兰,现是总政歌剧团的负责人,她承认李惠兰是《太湖美》的普通话首唱者,但她用吴语演出这一歌曲是经过歌曲作者同意的,她坚持说她用吴语演唱参加全国比赛,才让这首歌传遍大江南北,现在这首歌的吴语版本影响远远大于李惠兰的版本,所以李惠兰只能是“普通话版本《太湖美》的首唱”。而无锡市政府也是把吴语版本《太湖美》作为市歌的,所以自己成为吴语版本《太湖美》的首唱是无可厚非的。她说自己从没有过想和谁去争首唱权,和李惠兰没有过纠纷,也没有否认李惠兰先用普通话演唱《太湖美》的事实。其实在李惠兰之前,就已经有人演唱过《太湖美》,而且程桂兰用吴语演唱后,还有不少人唱过,但程桂兰23年来一直对此曲情有独钟,观众们对她吴语演唱《太湖美》一曲的认可,并把它当成程桂兰的一首代表作,让她感到一种欣慰。对于这首歌曲引来的争议,程桂兰表示非常不安,作为在太湖边上长大的太湖儿女,她在这首歌里寄托了深深的家乡情思。
  《太湖美》的曲作者龙飞先生曾经表示,1978年他创作这首歌后,李惠兰就第一个用普通话演唱了这首歌,而程桂兰80年代中期是唱苏州评弹的,所以用吴语演唱该曲驾轻就熟,让歌曲的风格更加浓郁。至于到底谁是《太湖美》的首唱,龙先生表示这只是个演出语言的问题,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异。
  江苏音像出版社资深音乐人霍三永作为《太湖美》一曲的首播音乐编辑,也讲述了该曲的幕后故事。1978年,任红举和龙飞创作了这首《太湖美》,李惠兰当时是前线歌舞团的独唱演员,开始时由于环境限制,这首歌没能传播开来。
无锡的太湖美景(拍客:弓八)
积分: 6727
发帖: 4394 篇
在线时长: 176 小时
  《太湖美》MV由“新民歌天后”汤灿录制
  如今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太湖美》MV,则是由“新民歌天后”汤灿录制。这部音乐电视由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出版,这首音乐电视由无锡广播电视集团出品,无锡电视台、无锡市园林局、无锡市旅游局和无锡太湖鼋头渚风景区联合制作。导演则由著名的“形象传播大师”、上海电视台导演王国平和无锡电视台的薛燕担任,整首MV全方位的展示了太湖风光,真所谓歌美、景美、人更美。(资料搜集、整理:项行、朱黎娜)
“新民歌天后”汤灿录制的《太湖美》MV
----------------------
/col51/9-01-.html
积分: 6730
发帖: 4394 篇
在线时长: 176 小时
欧洲风光与无锡太湖
积分: 6732
发帖: 4394 篇
在线时长: 176 小时
美文.(●世界名著博览
美图. (●从谷歌大量明星图片中精选出的美女图片
美歌. (歌声
积分: 6733
发帖: 4392 篇
在线时长: 176 小时
19:38:05 个人分类:江南吴语
程桂兰演唱——苏州话(吴语地区代表民歌)
/stgc/ypzl/thm.mp3
太湖美呀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
水上有白帆哪啊
水下有红菱哪啊
水边芦苇青
水底鱼虾肥
湖水织出灌溉网
稻香果香绕湖飞
太湖美呀太湖美
太湖美呀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
红旗映绿波哪啊
春风湖面吹哪啊
水是丰收酒
湖是碧玉杯
盛出深情献出爱
捧给祖国报春晖
太胡美呀太湖美
苏州好风光
.cn/musiclove/szhfg.mp3
陈勇 编曲 朱虹 演唱 吴语苏州话
上有(呀)天堂,下(呀)有苏杭,
城里园林、城外有水乡,
(哎呀)苏州好风光,好呀好风光。
(哎呀哎哎呀)  
春季里杏花开、雨中采茶忙,
夏日里荷花塘、琵琶叮咚响,
摇起小船、轻弹柔唱、桥洞里面看月亮。
(哎呀哎哎呀)  
秋天里桂花香、庭院书声朗,
冬季里腊梅放、太湖连长江,
推开门窗,青山绿水,巧手绣出新天堂。
(哎呀哎哎呀)  
上有(呀)天堂,下(呀)有苏杭,
古韵今风天下美名扬,  
说不尽苏州好风光,
(哎呀哎呀)
说不尽苏州好(呀)好风光
蔡红虹演唱 吴语无锡话
/html/col82/wuxidaguan/images/01.mp3
小小无锡城,盘古到如今,东南西北共有四城门呀,一到民国初年份呀,新造(那)一座,光(呀)光复门呀。
无锡去来往呀,火车真便当。同运桥头下才是大栈房呀;栈房里修饰得蛮清爽呀,热闹(哪个)市面,像呀像申江呀。
春天去游玩呀,顶好是梅园。顶顶暇义坐只汽油船呀;
梅园靠拉个太湖边呀,满园(哪个)梅树,真呀真奇观呀。
第一个好景致呀,要算鼋头渚,顶顶暇义夏天去避暑呀;山路曲折多幽雅呀,水连(哪个)山来,山呀山连水呀。
天下第二泉呀,惠山脚半边,泉水纯清茶叶泡香片呀;
锡山相对那惠泉山呀,山脚下两半边,开个泥佛店呀。
《对鸟歌》属于山歌,流行于城关。其特点是以问答的方式进行对唱。
问:介呣飞过青又青哎,介呣飞过打铜嗬,介呣飞过红夹绿哎,介呣飞过摸把胭脂搽嘴唇嗬?
答:青翠飞过青又青哎,白鸽飞过打铜铃,雉鸟飞过红夹绿哎,长尾巴丁飞过摸把胭脂搽嘴唇嗬!
问:青翠为介呣事干飞过青又青哎,白鸽为介呣事干飞过打铜铃嗬,雉鸡为介呣事干飞过红夹绿哎,长尾巴为介呣事干飞过摸把胭脂搽嘴嗬?
答:青翠为做媒人飞过青又青哎,白鸽为做掌轿飞过打铜铃嗬,雉鸡为做新郎官飞过红夹绿哎,长尾巴丁谜团做新娘飞过摸把胭脂搽嘴唇嗬!
收录我以前的浙江音乐课本中,网上资源不好找...
http://yyx./yyx/minzuminjianyinyue/new/music/shan ge/duiniao.wav
浙江汉族民歌
/zt/minge/page1.htm
1 号子 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创作演唱的,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劳动内容。音律、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既服务于生产劳动,又具有解除疲劳、调剂情绪等娱乐作用的民歌。有搬运、工程、农事、船渔和作坊等种类。
  浙江的劳动号子品种多样。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舟山群岛一带的《舟山渔民号子》 。自古以来,渔业就是浙江人民借以谋生的方式之一,从浙东的河姆渡、浙北的马家浜、良渚等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陶制网坠、骨制鱼镖等捕鱼工具来看,可知我们祖先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在这块土地上以捕鱼为生。
《舟山渔民号子》
/zt/minge/mp3/001.MP3
/zt/minge/mp3/002.MP3
2 山歌 是劳动号子之外各种山野民歌的统称。主要指广大农村人们在山野湖河劳作行舟,或在屋前棚下休憩时为舒心解闷自娱时演唱的一种民歌山歌。旋律比较高亢、舒展,节奏比较自由,带有即兴性。
  浙江山歌基本上可分为两大风格区,即“杭嘉湖平原风格区”和“丘陵山地区风格区”。
钱塘江以北,太湖以南的浙北杭嘉湖平原地区的山歌,古今文人学者称之为“吴歌”。在诸多“吴歌”曲调中,有一种流行范围最广,涵盖面遍及整个杭嘉湖平原的基本曲调,当地称之为“滴落生”。其特点是羽调式,四句体结构,第四名落音有“尾饰”(即从主音羽下滑到徵音)。[嘉善《五姑娘》]  
嘉善《五姑娘》
/zt/minge/mp3/023.MP3
3 小调 是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类民歌。通常将其与粗犷质朴的“山野”之歌相区别,具有细致流畅艺术特点的“里巷小曲”。宋元以来史籍资料中常有所谓“村坊小曲”、“市井小调”、“俚曲歌谣”等记载,有时也称之为“时调”、“小令”、“俗曲”、“俚曲”等,大致都是指小调一类民歌。
  浙江素以小调著称于海内,所谓“江南小调”、“江浙小调”,就是指以苏州和杭州为中心的吴语地区城镇民间时调俗曲。
  浙江现代流行的小调归纳起来共有约二十余种基本曲调(不包括灯调&莲花等其他小调体裁的民歌)。所谓“基本曲调”,指的是一首小调在民间流传的若干变体的原型,如在浙江广泛流传的《孟姜女》,经与《梳妆台》、《手扶栏杆》、《哭七七》、《春调》等等虽是不同的各自独立的民歌,但他们的曲调却明显同属一源。
4 灯调:浙江民间年节灯会,灯的品类繁多,有龙灯、狮子灯、茶灯、花灯、鱼灯、鸟灯、马灯、抬阁等等。灯调有的是载歌载舞,有的只有器乐伴奏而不歌。全省没有统一的灯调,各地大都采用自己的土调。
  浙江流行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灯调有《采茶灯》龙游《报花名》。这种歌舞形式主要流行于丘陵山地茶区。它的典型表演形式是十二个女童,身穿彩衣,手执花篮,花篮中分别装着十二种不同的纸花,点着腊烛,边唱十二月采茶,边变换队形,载歌载舞。有的还另加一、两个男童扮丑角在舞队前后插科打诨。《采茶》又有《顺采茶》、《侧采茶》、《花采茶》、以及《大采茶》、《小采茶》等名目。灯调的题材以唱花名、古人为最多,其次是一些短小风趣、即兴编唱的古词、彩话之类。
《报花名》
/zt/minge/mp3/058.MP3
《顺采茶》
/zt/minge/mp3/059.MP3
《侧采茶》
/zt/minge/mp3/060.MP3
《花采茶》
/zt/minge/mp3/061.MP3
5“莲花”,是由于这种调子乐句的后半段有“莲花莲花荷”的程式性衬腔而得名。在浙江全省流行的有“大莲花”和“小莲花”等两种表演形式。“大莲花”的表演形式,是在灯节或庙会时,由一群艺丐组成舞队,手执铜铁鞭,载歌载舞,领唱者叫“莲花头”,走在舞队之首,衣饰褴褛奇异,舞姿怪诞以引人侧目。“小莲花”则是由一个艺丐在节日、喜庆或平日沿户叫唱乞讨。
  浙江“大莲花”的曲调大都是一二首莲花调 在各地的不同变体。“小莲花”的曲调和衬腔则各不相同,主要有杭嘉湖一带的“莲花落” [湖州《叫声阿二》];温州一带的“莲花” [瑞安《太阳出来》];绍兴一带的“莲子行” [新昌《立春节》];台州一带的“洒尺” [温岭《重阳糕调》]、“铜钱鞭” [仙居《大脚姑娘》]等等。
湖州《叫声阿二》
/zt/minge/mp3/062.MP3
瑞安《太阳出来》
/zt/minge/mp3/063.MP3
新昌《立春节》
/zt/minge/mp3/064.MP3
温岭《重阳糕调》
/zt/minge/mp3/065.MP3
仙居《大脚姑娘》
/zt/minge/mp3/066.MP3
6 仪式歌 应指民间礼仪活动场合所演唱的民歌,其中,特别是人从生到死三个重要阶段(“生”、“婚”、“死”)以相应的礼仪所表示出来的“诞生礼”、“结婚礼”和“丧葬礼”。浙江民歌中的“仪式歌”主要有“婚礼歌”、“祭祀歌”和“蚕仪歌”等。
  “婚礼歌”在浙江各地有多种不同形式和内容,如舟山普陀在婚礼中要唱《摆酒》、《看嫁妆》、《看新娘》、《贺新郎》,定海唱《闹房》,嵊泗唱《敬酒》等。宁波一些地方农村结婚时,有由男女宾相对歌的;嘉兴一带农村,在婚礼中要请又是“骚子”歌手唱《浪柳园》、《侬妆调》等婚歌。
  流行在杭嘉湖平原水乡一带的“浪柳园”,因乐曲后半部分有“浪柳园、柳浪园……”的程式性衬腔 而得名。当“浪柳园”的艺人,当地叫做“骚子”(又称“双嘴”),自称“传香人”,大多是农民,平时务农,凡人家有礼俗、祀典,便出钱请他们来演唱[海盐《催妆》]。
普陀《摆酒》
/zt/minge/mp3/067.MP3
海盐《催妆》
/zt/minge/mp3/068.MP3
7 浙江儿歌 有少儿歌、幼儿歌和摇儿歌。少儿歌主要是农村儿童在田野放牧时唱的山歌,有“牧牛呼声”[嵊州、余杭]、“对山歌”[安吉、仙居《阿西圆圆》]、“斗山歌”[三门《你也来,我也来》]、“骂山歌”[金华《黄泥塘》]、“撞歌”[录音永嘉《这面山》、温州《叮叮》、温州《介呢有翼》]、“解歌”[宁海《介母出门》]等名目。
  幼儿歌是学龄前儿童由大人教与的信口吟诵的谣曲[东阳《火萤虫》、象山《癞头皮》(对调皮小孩的谑称)]等。
  摇儿歌是大人在为幼儿催眠或与之嬉戏时所唱[象山、鄞县]。
/zt/minge/mp3/072.MP3
/zt/minge/mp3/071.MP3
/zt/minge/mp3/072.MP3
对山歌 安吉
/zt/minge/mp3/073.MP3
对山歌 仙居《阿西圆圆》
/zt/minge/mp3/074.MP3
斗山歌 三门《你也来,我也来》
/zt/minge/mp3/075.MP3
骂山歌 金华《黄泥塘》
/zt/minge/mp3/076.MP3
永嘉《这面山》
/zt/minge/mp3/077.MP3
温州《叮叮》
/zt/minge/mp3/078.MP3
温州《介呢有翼》
/zt/minge/mp3/079.MP3
宁海《介母出门》
/zt/minge/mp3/081.MP3
东阳《火萤虫》
/zt/minge/mp3/082.MP3
象山《癞头皮》
/zt/minge/mp3/083.MP3
/zt/minge/mp3/084.MP3
/zt/minge/mp3/085.MP3
8 生活音调 包括哭腔、吟诗、叫卖、搳拳、求乞等方面。有的仅是语言、语气的强化,有的已形成曲调,在音乐形态上,虽然它们未构成民歌,但正因此而更易体现当地语言音调风格与民歌旋律的结合特点。
【永远的江南】 黄霞芬
评弹苏州话(谢谢楼下的姑苏客^_^)
/bbs/U ... 244.mp3
如果你来江南,请你带上一把伞。
那吴侬软语会化成雨,淋湿你的心来,不肯说再见。
有一首绿雨中的诗,
低吟那小桥流水、碧螺春讯、二泉映月、台城柳烟。
啊,永远的江南。
让你的一片云,飘过天目湖、洞庭山、果林茶园。
如果你来江南,请你千万别乘船。
那清渠如网会织成湖,缠住你的心来,让你永流连。
有一支划过千年的桨,
带你去周庄古镇、华西新村、江中绿岛、金陵城垣。
啊,永远的江南。
让你变成一轮月,融进太湖水、运河船、座座青山。
江南,永远的江南,许多的梦想都会实现。
【採茶舞曲】金永玲
浙江民歌 周大风作曲
《东方韵》
http://59.37.52.84:8080/personal/96/36/376-73643.mp3
采茶舞曲,浙江民歌。周大风作曲。原是越剧现代戏《雨前曲》的主题歌及舞蹈曲。全曲以越剧的音调为素材,具有舞曲风格。(乐曲采用浙江民间音调的特点,旋律优美流畅,其中逗趣性的乐句,如一问一答,似年轻人在相互嬉戏,像老年人对丰收的赞美。)
歌舞曲。周大风词曲,作于1958年。原为越剧《雨前曲》主题歌及舞蹈配乐,后根据歌曲改编成舞蹈小品《采茶舞》。&采茶&原是中国一种民间歌舞体裁,流行于南方产茶区,用于表现种茶、采茶的欢乐情绪。这首采茶舞曲保持了民间采茶歌舞的基本风格,采用民族的五声徵调式,又有调式交替的素材,曲调欢快、跳跃,再现了采茶姑娘青春焕发的风貌。《采茶舞曲》在50年代一度极为流行,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987年,《采茶舞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作为亚太地区优秀民族歌舞保存起来,并被推荐为这一地区的音乐教材。这是中国历代茶歌茶舞至今得到的最高荣誉。
溪水清清溪水长,
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
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
妹妹呀,东山西山采茶忙。
插秧插得喜洋洋,
采茶采得心花放。
插的秧来匀又快呀,
采的茶来满山香。
你追我赶不怕累,
敢与老天争春光,争呀么争春光。
溪水清清溪水长,
溪水两岸采茶忙。
姊姊呀,你采茶好比凤点头,
妹妹呀,采茶好比鱼跃网。
一行一行又一行,
摘下的青叶篓里装。
千篓百篓千万篓呀,
片片茶叶满山香。
多又多来快又快,
好换机器好换钢,好呀么好换钢。
左采茶来右采茶,
双手两面一齐下。
一手先来一手后,
好比那两只公鸡争米,上又下。
两个茶篓两旁挂,
两手采茶要分家。
摘了一回又一下,
头不晕来眼不花。
多又多来快又快,
年年丰收龙井茶啊。
备注:作为浙江著名民歌,《采茶舞曲》版本各异,歌词稍有不同;以上歌词已经本人整理,符合上述链接(当然可能也有错误,若有请指出)。这个版本感觉比较纯正。另外还有下面两个也非常不错:
1 浙江省民间歌舞团1979年女声表演唱版本
http://bbs./upfile/46//.wma
2 某个合唱版本(7.24 MB)(现在似乎找不到,下次来补充,我觉得这个也非常好)
还有陶慧敏版本也值得一听
/index07/tscp!!/caicha.mp3
【九连环】
《江苏印象之茉莉花》
/music0911/ ... 3/3.mp3
【太湖美】(版本与楼主不同)
《江苏印象之茉莉花》
/music0911/ ... 4/4.mp3
【无锡景】(版本与楼主不同)
《江苏印象之茉莉花》
/music0911/ ... 7/7.mp3
我有(末)一段情呀,唱拨拉诸公听,
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听呀;
让我来唱一唱无锡景呀,
细细(那个)到到(末)唱拨拉诸公听呀。
春天去游玩呀,顶好是梅园,
顶顶写意坐只小游艇呀;
梅园(末)靠了太湖边呀,
满园(那个)梅树(末)真(呀末真)奇观呀。
第一个好景致呀,要数鼋头渚,
山清水秀夏天去避暑;
山路(末)曲折多幽雅呀,
水连(那个)山来(末)山(呀末山)连水呀。
天下第二泉呀,惠山脚半边,
泉水清清茶叶泡香片呀;
锡山(末)相对那惠泉山呀,
山脚下两半边开个泥佛店呀。
以上《无锡景》歌词本人根据书本和上述链接整理,与该链接符合;当然可能还会存在问题,若有错误,请指出,我好修正^_^
以上3首(《九连环》《太湖美》《无锡景》)请用网际快车等工具下载!
【小九连环】(内容与上述《九连环》类似,版本不同)
/theqins_C ... /Folk%20Songs/4.mp3
【苏州好风光】胡霖 演唱
/cf/gda/wl/v/gq50.wma
《江苏印象之茉莉花》这个专辑的情况不清楚,反正不久前用百度MP3还可以直接搜出来,现在不行了;其中这三首是吴语的,三首似乎并不是同一个人;而这个专辑的其他的歌还有扬州话、普通话等等
对《江苏印象之茉莉花》专辑有兴趣的可以用百度快照看看(可以点下面两个地址),用快车等工具下载:
/c?word=%B ... 7e084d8c&user=baidu
/c?word=%B ... 7d56078b&user=baidu
还有,谁有吴语的比较完整的《紫竹调》呀?我找了很久一直没找到
我再来贴些^_^
【西施浣纱】 舒锦霞
(迄今我只能听懂一部分,惭愧!)
.cn/v/mp3.mp3
“越歌”是吸收了越剧因素创作的歌曲,不知道符不符合楼主的要求,反正我认为这首《西施浣纱》很不错,如果大家不喜欢,下次我删掉
【小篷船】 浙江省民间歌舞团合唱队 领唱 姜幼梅
/bbs/attach ... 7_1.wma
欢欢推荐:典型江南味道,苏州话,一个“好”字发的真好,具有典型苏州口音
http://www./bbs/attachment.php?aid=596
-----------------------
.cn/index.php/96/viewspace-19371.html
积分: 6734
发帖: 4392 篇
在线时长: 176 小时
地方民歌 --《江苏印象之茉莉花》专辑
群星 -《江苏印象之茉莉花》
中文名称:江苏印象之茉莉花
资源类型:MP3!
版本:256kbps
发行时间:2004年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十二首吴域经典民歌,撼动心灵的“拨根芦柴花”领略吴侬软语的视听冲击,细腻缠绵“杨柳青”“无锡景”演绎致柔致美江南情歌,纯民乐演奏江苏百年经典“茉莉花”芳香四溢,雪飘过的冬季《杨柳青》吐嫩芽。
荒芜的寂寞的心灵冻土,写一缕新绿,从遥远开到永远的茉莉花,雪一样芬芳,开满山崖。绽放妈妈的品格,女儿若戴上它,一生一世洁白无暇。芦苇青青,碧水荡漾,被湖水拍了又拍的沙岸,谁《拨根芦柴花》摇曳空中,是为了飘洒我痴痴的眷恋......
01.太湖美(苏南民歌)
02.茉莉花(苏北民歌)
03.杨柳青(扬州民歌)
04.拔根芦柴花(江都民歌)
05.南通渔歌(南通渔歌)
06.九连环(苏南民歌)
07.我的家乡在高邮(苏北民歌)
08.美酒敬亲人(无锡民歌)
09.倒花篮(如皋民歌)
10.无锡景(无锡民歌)
11.五月栽秧(高淳民歌)
12.泰兴花鼓(兴泰民歌)
歌曲下载地址:
----------------
/qychl/msgview-.html
下次自动登录
每30秒自动保存一次内容
中东味十足
24小时热帖榜
下次自动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轻轻地告诉你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