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最新优抚标准1985年优抚文件

民&政&部&文&件&&民发[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优抚对象和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相关政策的完善落实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民政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围绕民政部门牵头负责的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向部分参战退役人员、原8023部队及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发放生活补助,以及实施《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等3个政策,民政部门的职责有四项:
1、落实对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提高抚恤补助标准工作。
2、对部分参战退役人员进行核查认定、数据统计,做好在农村的和城镇无工作单位且生活困难的参战退役人员生活补助发放工作。
3、对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中不符合评残和享受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条件,但患病或生活困难的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的人员,发放生活补助;对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进行核查认定、组织体检、数据统计,落实相关抚恤补助待遇。
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会同财政、劳动保障、卫生部门制定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具体实施办法,落实有关医疗保障政策。
(二)统筹研究,做好生活有特殊困难的1993年至1999年军队复员干部的救助工作。
(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1993年至1999年军队复员干部住房政策、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劳动保障政策等两项政策,以区(县)为单位,将掌握的本地区复员退伍军人有关资料及时提供给相关部门。
二、参战退役人员及参加核试验退役人员的核查认定核查认定工作按照属地原则组织实施,由参战、参试人员本入户籍地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和县(市、区)民政部门统一组织调查、申报和审定。
(一)有关对象及其范围的界定
1、参战退役人员。
参战退役人员是指曾在军队服役并参加过作战的退役人员。作战是指武装力量打击或抗击敌方的军事行动,具体界定为:我军为抵御外来侵略,完成祖国统一,为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保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武力打击和抗击敌方的军事行动,主要包括:自卫还击作战、防御作战、对逃离大陆的国民党军队的作战、出国支援作战、平息地区性武装叛乱作战,以及军委、总部认定的其他作战行动。参战退役人员包括直接参加战斗的人员和作战指挥人员、作战保障人员。
1954年11月1日以来,我军的主要作战有:
(1)解放-江山岛作战(1954年11月至1955年2月)
(2)川、甘、青、藏、滇地区平叛作战(1955年12月至1982年12月),包括四川凉(山)茂(县)西(昌)地区平叛,西藏平叛(含甘肃、青海、新疆部分地区藏区)
(3)炮击金门作战(第一阶段为1953年8月23日至1959年1月7日,第二阶段为1960年6月17日、19日)
(4)中面边境勘界警卫作战(1960年11月22日至1961年2月9日)
(5)中印边境自卫反击(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
(6)“八六”海战(1965年8月6日)
(7)崇武以东海战(1985年11月13日至14日)
(8)援越抗美作战(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
(9)援老抗美作战(1968年1月至1978年5月)
(10)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1969年3月)
(11)西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1974年1月)
(12)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
(13)“老山、者阴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1979年10月至1989年10月)
(14)南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1988年3月)
2、原8023部队和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
8023部队是原国防科工委21试验基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代号,从1964年至1996年,多次执行核试验任务。现为总装备部21基地,驻地在新疆马兰。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包括参加过核试验效应试验的退役人员,执行过核试验保障任务的退役人员、参加过核爆炸条下军事演习的退役人员,与原8023部队驻同一区域部队的退役人员、曾在核导弹、核潜艇部队涉核岗位服役的退役人员等。
民政部门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情况组织调查、申报和审定。(二)申报登记和初审程序
相关人员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退伍证、参战立功、授奖证件等相关证明材料(凡个人向原所在部队索取的证明材料无效),向本人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申请并办理登记手续,填写有关登记审核表。村(居)委会进行初审后上报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向申请人所在部门、单位调阅本人档案,以个人档案原始记载为依据,认真核实其身份,并做好登记工作。对符合条件和签署意见后,将有关登记审核表、人员花名册和个人有关资料复印件、以及个人档案等材料上报县级民政部门。对不符合条件的,书面说明理由并告知本人。
(三)会审认定和建立档案
县级民政部门对上报的材料,组织专门人员进行集体审核,逐一审定。对经审定符合条件的,由申请人所在单位和村(居)委会张榜公示。对公示期间及以后有异议的,县级民政部门要组织调查核实。经查实不符合条件的,应书面通知本人并说明理由,调查后有疑义的,应请示省级民政部门。对上述所有申报登记人员的资料,县级民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档案和数据库,并认真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申报登记和核查审定工作在8月底前完成。申报登记和核查审定过程中需相关人员填写的表格,由各地根本心想事成地情况自行制作,但表格内容应包括民政部制发的《部分军队退役人员信息采集表》(附件1)中的项目。审定工作结束后,省级民政部门应将符合条件的人员信息填入《部分军队退役人员信息采集表》,待今年底明年初民政部优抚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完成后,统一录入系统,并与其他重点优抚对象一样,形成每年定期更新机制。
三、数据统计和资金拨付
审批工作结束后,县级民政部门要及时统计核实相关数据,逐级汇总,并抄报同级财政部门复审,省级民政部门应于2007年9月15日前将本地区参战退役人员、原6023部队及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的统计结果分别填入《部分军队参战退役人员情况统计表》(附件2)和《部分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情况统计表》(附件3),送同级财政部门复审后报民政部。民政部根据审定的实际人数编制资金预算,及时向财政部报送有关情况,商请财政部下达有关补助经费。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在认真审核基础上,及时安排应由地方负担的抚恤补助资金,统筹拨付使用上级补助资金,按时足额把抚恤补助费发到个人手中,同时逐级建立数据统计审核的长效机制,定期汇总上报。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民政部门一定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将这项工作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提上即力日程,认真组织、周密部署、精心安排,主动提供有关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做好有关工作。
(二)加强宣传教育,开展检查监督。
各地要通过各种形式,认真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要把党和政府对这部分人员的关心爱护宣传到位,把政策内容宣传到位,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要坚持解决实际问题和做好思想工作相结合,教育引导他们继续保持革命军人的优良品质,努力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教育引导他们增强法制观念,增强大局意识,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加强督促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1、《部分军队退役人员信息采集表》
2、《部分军队参战退役人员情况统计表》
3、《部分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情况统计表》
主题词:民政 抚恤 通知
& [ 2007]& 53
关于落实优抚对象和部分军队退役人员
有关政策的实施意见
各设区市民政局,各扩权县(市)民政局:
根据民政部《关于落实优抚对象和部分军队退役人员有关政策的实施意见》(民发 [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民政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围绕民政部门牵头负责的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向部分参战退役人员、原8023部队及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发放生活补助,以及实施《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等3个政策,民政部门的职责有4项:
1.落实对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提高抚恤补助标准工作。
2.对部分参战退役人员进行核查认定、数据统计,做好在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且生活困难的参战退役人员生活补助发放工作。
3.对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中不符合评残和享受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条件,但患病或生活困难的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的人员,发放生活补助;对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进行核查认定、组织体检、数据统计,落实相关抚恤补助待遇。
4.会同同级财政、劳动保障、卫生部门制定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具体实施办法,落实有关医疗保障政策。
&(二)统筹研究,做好生活有特殊困难的1993年至1999年军队复员干部的救助工作。
&(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1993年至1999年军队复员干部住房政策、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劳动保障政策等两项政策,以区(县)为单位,将掌握的本地区复员退伍军人有关资料及时提供给相关单位。
&二、参战退役人员及参加核试验退役人员的核查认定
&核查认定工作按照属地原则组织实施,由参战、参试人员本人户籍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和县(市、区)民政部门统一组织调查、申报和审定。
有关对象及其范围的界定
参战退役人员
参战退役人员是指曾在军队服役并参加过作战的退役人员。作战是指武装力量打击或抗击敌方的军事行动,具体届定为:我军为抵御外来侵略,完成祖国统一,为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保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武力打击和抗击敌方的军事行动。主要包括:自卫还击作战、防御作战、对逃离大陆的国民党军队的作战、出国支援作战、平息地区性武装判乱作战,以及军委、总部认定的其他作战行动。参战退役人员包括直接参加战斗的人员和作战指挥人员、作战保障人员。
1954年11月1日以来,我军的主要作战有:
(1)解放一江山岛作战(1954年11月至1955年2月)
(2)川、甘、青、藏、滇地区平叛作战(1955年12月至1961年12月),包括四川凉(山)茂(县)西(昌)地区平叛,西藏平叛(含甘肃、青海、新疆部分地区藏区)
(3)炮击金门作战(第一阶段为1958年8月23日至1959年1月7日,第二阶段为1960年6月17日、19日)
(4)中缅边境勘界警卫作战(1960年11月22日至1961年2月9日)
(5)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
(6)“八·六”海战(1965年8月6日)
(7)崇武以东海战(1965年11月13日至14日)
(8)援越抗美作战(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
(9)援老抗美作战(1962年1月至1978年5月)
(10)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1969年3月)
(11)西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1974年1月)
(12)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
(13)“老山、者阴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1979年10月至1989年10月)
(14)南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1988年3月)
2.原8023部队和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
8023部队是原国防科工委21试验基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代号,从1964年至1996年,多次执行核试验任务。现为总装备部21基地,驻地在新疆马兰。
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包括参加过核试验效应试验的退役人员、执行过核试验保障任务的退役人员、参加过核爆炸条件下军事演习的退役人员、与原8023部队驻同一区域部队的退役人员、曾在核导弹、核潜艇部队涉核岗位服役的退役人员等。
民政部门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情况组织调查、申报和审定。
申报登记和初审程序
相关人员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退伍证、参战立功、受奖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凡个人向原所在部队索取的证明材料无效),向本人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办理登记手续,填写《部分军队退役人员信息采集表》(见附件1)和《部分参战退役人员、原8023部队及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审核审定表》(见附件2)。村(居)委会进行初审后将相关材料上报乡(镇、街道办事处)。
乡(镇、街道办事处)向人武部及有关部门、单位查阅本人档案,以个人档案原始记载为依据,认真核实其身份,并做好登记工作。对符合条件的签署意见后,将有关登记审核表、人员花名册和个人有关资料复印件、以及个人档案等材料上报县级民政部门。对不符合条件的,书面说明理由并告知本人。
县级民政部门对上报的材料,组织专门&&
会审认定和建立档案人员进行集体审核,逐一审定。对经审定符合条件的,由申请人所在单位和村(居)委会张榜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天。对有异议的,县级民政部门要组织调查核实。经查实不符合条件的,应书面通知本人并说明理由;调查后有疑义的,应请示省民政厅。
对上述所有申报登记人员的资料,县级民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档案和数据库,并认真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申报登记和核查审定工作在8月底前完成。
三、数据统计和资金保障
审定工作结束后,县级民政部门要及时统计核实相关数据,逐级汇总,并抄送同级财政部门复审。设区市民政局应于2007年9月10日前将符合界定范围和审定条件的本地区参战退役人员、原8023部队及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的《部分军队退役人员信息采集表》,按照民政部优抚安置管理信息系统规定的行政区划顺序装订成册,同时,将统计结果分别填入《部分军队参战退役人员情况统计表》(附件3)和《部分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情况统计表》(附件4),送同级财政部门复审后报省民政厅。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在认真审核基础上,及时协调当地财政安排应由地方负担的抚恤补助、医疗保障、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体检及其专项工作等项资金,同时逐级建立数据统计审核的长效机制,定期汇总上报。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民政部门一定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将这项工作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摆上即办日程,认真组织、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稳步实施,把工作做细做实,把好事办好。各级民政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对这项工作负总责,遇到重大问题亲自抓,敏感热点问题亲自解决,棘手难题亲自协调处理;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靠前指挥,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具体工作人员要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落实到户,切实把各项待遇政策落实到优抚对象和有关退役人员身上。
(二)全面把握政策,抓好贯彻落实。各级民政部门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准确把握各项政策的精神实质、核心内容、基本要求和政策界限,切实理清贯彻落实的思路、措施和对策,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要深入细致的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认真准确的界定相关人员的身份,做到不错、不漏,实事求是地把这部分人员的身份核实、核准。对经审定符合条件的人员要按时兑现政策、落实相关待遇。在政策贯彻过程中要严格掌握政策、执行政策,统一政策口径,注意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报告。
(三)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各级民政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对属于民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要把政策逐一分解,明确具体落实人员,提出具体时间要求。同时,由于许多工作涉及军地多个部门,也涉及许多企业、单位和乡镇、街道,对涉及劳动保障、建设、财政、卫生等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配合,主动与有关部门、单位沟通,主动提供有关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做好有关工作。
(四)加强宣传教育,开展检查监督。各地要通过各种形式认真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要把党和政府对这部分人员的关心爱护宣传到位,把政策内容宣传到位,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要坚持解决实际问题和做好思想工作相结合,教育引导他们继续保持革命军人的优良品质,努力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加强督促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二00七年七月二十一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民政部财政部 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通知_百度知道
民政部财政部 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通知
《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民发〔号) 民政和财政部发的正本,能给我一个吗?谢谢
提问者采纳
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日来源:四川省民政厅网站【字体:大 中 小】分享到:更多各市(州)民政局、财政局,各扩权县(市)民政局、财政局:  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民发〔号)精神,从日起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经省政府批准,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的残疾抚恤金、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的定期抚恤金、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调整后的标准见附表。调整标准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补助。  二、对在乡老复员军人(是指在日至日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提高60元,使我省在乡老复员军人的生活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月不低于645元(其中回乡务农抗战老战士的生活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690元)。增加补助所需资金,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在现行补助标准基础上,对成都市每人每月增加52.5元;对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宜宾、达州、雅安、巴中、广安、眉山、资阳市每人每月增加53元;对阿坝、甘孜、凉山州和扩权县(市)每人每月增加53.5元;对省本级每人每月增加60元。  三、对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的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提高35元,使我省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月不低于350元。增加补助所需资金,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在现行补助标准基础上,对成都市每人每月增加29.75元;对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宜宾、达州、雅安、巴中、广安、眉山、资阳市每人每月增加30.1元;对阿坝、甘孜、凉山州和扩权县(市)每人每月增加30.45元;对省本级每人每月增加35元。  四、对在农村的和城镇无工作单位且家庭生活困难的参战退役人员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提高35元,达到每人每月320元。增加补助所需资金,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在现行补助标准基础上,对成都市每人每月增加29.75元;对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宜宾、达州、雅安、巴中、广安、眉山、资阳市每人每月增加30.1元;对阿坝、甘孜、凉山州和扩权县(市)每人每月增加30.45元;对省本级每人每月增加35元。  五、对不符合评残和享受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条件,但患病或生活困难的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的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以及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提高35元,达到每人每月320元。增加补助所需资金,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在现行补助标准基础上,对成都市每人每月增加29.75元;对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宜宾、达州、雅安、巴中、广安、眉山、资阳市每人每月增加30.1元;对阿坝、甘孜、凉山州和扩权县(市)每人每月增加30.45元;对省本级每人每月增加35元。  六、对建国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调整生活补贴标准,每人每月提高35元,补贴标准调整为:日前入党,达到每人每月490元;日至日入党的,达到每人每月430元;日至日入党的,达到每人每月350元。已享受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的老党员,不执行上述补贴标准,仍按每人每月50元标准发给生活补贴。调整标准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补助。  七、市(州)、县级民政、财政部门要落实本级应安排的资金,切实加强资金管理,保证及时、准确、足额地把抚恤金和生活补助费发放到优抚对象等人员手中。  附件:1.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残疾抚恤金标准表     2.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表     3.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表四川省民政厅 四川省财政厅  日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这个各个省市的标准应该是不一样的。
中央应该有一个文件,就是(民发〔号),我主要是想要这个。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民政部:《残疾军人证》日起换发
当前位置: >> >>
民政部:《残疾军人证》日起换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日 09时16分   来源:民政部网站
【E-mail推荐
    民政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残疾军人证》换发工作。
    根据通知要求,新证由批准机关统一办理。新证换发工作自日开始,至日结束。换证期间,新旧证件均有效。从日起,旧证作废。新证由批准机关统一办理。
    通知指出,换发新证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各地民政部门应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集中力量,保障必要设备和工作经费,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对借换证之机搞不正之风或违规办理的,一经发现,要严肃查处。
民政部关于换发《残疾军人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为做好《残疾军人证》换发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新证换发工作自日开始,至日结束。换证期间,新旧证件均有效。从日起,旧证作废。
    二、新证填写内容一律采用计算机打印。其中,“部别或户籍地”栏,仍服现役的残疾军人按军队的规定填写,退役的残疾军人填写户籍地。“有效期”栏,发证时年龄在16至25周岁的填写10年;26至45周岁的填写20年;46周岁以上的填写长期;未满16周岁的填写5年。
    换发新证后内容发生变化,需将变更内容在变更栏内填写。其中,残疾军人跨批准机关迁移(如军队到地方,跨省调动),以及残疾性质、残疾等级发生变化的,需在变更栏中填写有关变更内容,并由迁入地的批准机关加盖印章;残疾军人在批准机关辖区内迁移,由迁入地的县级民政部门在变更栏中填写新地址,并加盖民政局印章。已变更的内容需加盖“变更”二字印章。变更栏可同时记载多项变更内容,但只能使用一次,必须一次性填写。
    三、新证编号变更为9位,前2位为汉字,其中第1位为各省简称(其中兵团为“兵”),第2位为伤残人员类别,残疾军人为“军”,增设第三位为字母,此字母代表地市(由各省在优抚信息管理系统中通过编号前缀设置模块进行一次性预设),后6位数无需手工输入,由优抚信息管理系统按编号规则自动生成。
    四、新证使用近期半身免冠二寸彩色照片,由批准机关统一加盖钢印,并在“批准机关”处加盖与钢印相同的印章(优抚专用章)。
    五、新证在封底加装了电子芯片,需将残疾军人“姓名”及“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写入其中。
    六、新证由批准机关统一办理,并指定专人负责证件及电子芯片的管理和使用登记。
    换发新证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各地民政部门应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集中力量,保障必要设备和工作经费,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对借换证之机搞不正之风或违规办理的,一经发现,要严肃查处。换证工作结束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要写出书面总结,于日前报送民政部。
民 政 部
 相关链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责任编辑: 史玮热点搜索:
>>>>>>>>正文
北京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关于转发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文件的通知
发文时间:日文号:京民优发[号【】
各区县民政局、财政局:
&&&&现将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民发[2005]52号)转发给你们,同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的残疾抚恤金,按照民发[2005]52号《通知》中规定的标准,从日起予以调整。
&&&&二、为保障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与全市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经市政府批准,决定从日起,调整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的定期抚恤标准和在乡红军老战士、在乡复员军人、日以前入伍的在乡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的定期补助标准。具体调整标准见《北京市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标准调整表》,此次调标所需增量经费由市财政统一拨付,自2006年起列入区县财政预算。
&&&&三、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计发残疾抚恤金。根据新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按照残疾等级享受残疾抚恤金。此次残疾抚恤金调整取消了“伤残抚恤金”和“伤残保健金”的区别,各区县要严格按照民发[2005]52号文件中规定的标准,做好原来领取伤残保健金的在职伤残人员的残疾抚恤金发放工作。
&&&&四、为了使各类优抚对象的定期抚恤补助标准更加合理,根据优抚对象的不同,确定了不同的调整幅度,各区县要对照标准,认真核实,确保定期抚恤补助金发放准确、及时,并做好2004年10月至2005年7月定期抚恤补助金的补发工作。
&&&&附件:《关于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民发[2005]52号)(略)
文明上网,理性发贴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
输入验证码
 每当进入妖娆的夜色,城市里的一些年轻人便会钻进灯红酒绿的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政部最新优抚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