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微电影男主角有点像李小龙传奇电影

谁知道一部韩国电影.男主角刚开始很笨.经常被人欺负.后来边的很厉害的那部?
谁知道一部韩国电影.男主角刚开始很笨.经常被人欺负.后来边的很厉害的那部? 50
也是关于校园的问题!我看过次
忘了叫什么了!
权相宇演的学生
后来学李小龙功夫大增
为女友和朋友解气
到楼顶把十几个学生打的落花流水
最后还用双节棍的
的感言:谢谢了
其他回答 (7)
这种电影太多啦!
你写多点么 或者有什么情景啊 那样比较好知道点
傻瓜 Miracle of Giving Fool (2008)
故事平凡得在哪一个城镇里都有可能发生。
  我们的附近,住着一个笨蛋。
  芝浩(河智苑饰)是在国外留学多年的前途有为的钢琴家,在一次演出中发挥失常后她再也没能够恢复原先的状态。失落的她回到小时候自己生长的地方,惊讶地发现从小与其青梅竹马的承龙(车太贤饰),因一次车祸使得现在27岁的他只有6岁小孩的智商。承龙在意外发生后变得十分健忘,却清晰记得自己学生时代就暗恋的芝浩。
  承龙在父母离世后担起养家的重任,不仅独自一人撑起三明治店,还对妹妹智仁照顾有加。因店就在学校的附近,所以智仁感觉傻里傻气样子寒酸的哥哥有失面子,于是即使在他面前经过也假装不认识他。不过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的承龙可不在乎这些,卖全世界最美味的三明治,看妹妹高兴满足的上学去就是他最大的快乐。只是一要晚上,他便会在能看到整座小城的土山上,唱着名为《小星星》的童谣,盼望着10年前出国留学的芝浩的归来。
  相洙(朴熙舜饰)是远近闻名,不务正业的混混,开了一间简陋的小酒吧,行为多少有些卑劣不堪的他却唯独对承龙真心以对,非常理解承龙的单纯心境,原来两人也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好友。相洙总是在承龙被欺负小看的时候“拔刀相助”,后者也在相洙“饥寒交迫”时伸出关爱之手。
  笨蛋如今依然微笑着。
  虽然过了很久很久,但看到芝浩,承龙便一眼认出了她。倒是芝浩,对面前这个迟钝的笨蛋回不过神来,随着两人相处日子的增多,芝浩关于承龙的记忆慢慢地复苏,心不知不觉温柔地向总是围绕守护在自己身边的承龙靠近,在他的鼓励下,对钢琴的信心也逐渐恢复。每天睁开眼睛就能看到亲爱的妹妹和等了10年的芝浩,承龙感到自己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幸福。可是,幸福似乎总要碰见磨难。相洙卷入了黑帮血淋淋残酷的追杀争斗中,智仁也莫名其妙地病倒了,芝浩似乎要远离自己而去……所有的这些痛苦都被承龙用无人能猜想到的方式奇迹似的化解了,你相信吗?
  2008年2月,天使般的笨蛋,像天上的星星那么快乐闪耀,关于他的美丽故事开始了。
&格斗&&打架王&男主角一开始很菜
后来遇见个打架很厉害的老头 老头教他打架
不过后来老头死了
&放学后的屋顶&,&青春漫画&都是这一类的
马粥街残酷史、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等待您来回答
电影电视领域专家几年前欧美出了一部相当不错的动作片,据说里面男主角的武功超过了我们中国的李小龙,有谁知道那部片子叫什么名字吗?
几年前欧美出了一部相当不错的动作片,据说里面男主角的武功超过了我们中国的李小龙,有谁知道那部片子叫什么名字吗?
几年前我看过一部欧美的动作片,据相关人士透露,该片的男主角的功夫,都是真功夫,而且可以超越我们中国的李小龙。有谁知道那部片子叫什么名字吗???回答正确的,悬赏20分!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暴力街区13?不过不是同一类的功夫
地下拳击场
等待您来回答
电影电视领域专家李小龙不是有一部电影叫死亡塔吗?李小龙传奇为什么没有说到
李小龙不是有一部电影叫死亡塔吗?李小龙传奇为什么没有说到 10
死亡塔是他拍的吗?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嗯,有这部。这部电影还没拍完,他就走了。
李小龙传奇之死亡游戏死亡塔
网上买吧,品种多,时尚更实惠,漂亮的礼物,人见人爱。我在网购经验比较多,网上的东西真的便宜很多,选购也很方便,我收集了很多热卖好评的商品和店铺,并做了统计排行,很多都是专家通过比较店铺信誉和销售记录以及网友的评价,做出的排行榜,当然也有很多是我通过购买和网友的交流统计出来的,都是热卖好评的,网购这么多年了,现在才知道,原来这样统计下,真的方便很多,现在分享给大家,当然主要是希望大家给我空间加加人气,还有采纳我的答案,让我赚赚分^_^,地址: taobibuy点cn (把“点”改成“.”访问),那里有我的超级经验分享,有我总结的详细购物步骤和购物心得,肯定对你购物有很大帮助!快去看看吧,登陆的人比较多,打不开,请多刷新几次.o(∩_∩)o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采纳我哦~
等待您来回答
传奇世界领域专家李小龙拍过什么电影
李小龙拍过什么电影
编辑词条 李小龙 百科名片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乳名细凤,为美籍华人,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身高173厘米,体重64公斤。他是一位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世界武道改革先驱者,也是截拳道武道哲学的创立者。
中文名:
李小龙
外文名:
Bruce Lee
别名:
李源鑫 (族名),李元鉴 (学名)
国籍:
美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美国加州旧金山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血型:
O型
星座:
射手座
职业:
演员,导演,武术技击家
代表作品:
《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
目录[隐藏]
一、功夫荣誉
二、影视荣誉
三、其他荣誉
作品
进入中国大陆的历史
师友
李小龙截拳道
李小龙双节棍
李小龙寸拳
以无法为有法的武学
去世
李小龙导演
年表
经历
荣誉
一、功夫荣誉
二、影视荣誉
三、其他荣誉
作品
进入中国大陆的历史
师友
哲学
不朽
李小龙截拳道
李小龙双节棍
李小龙寸拳
以无法为有法的武学
去世
墓地
评述
实战
趣事
情事
数据
相关
李小龙导演   [编辑本段]简介概述  李小龙,一代武术宗师、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功夫影帝、 功夫电影的开创者、武道哲学的创立者,截拳道的创始人。   他是将中国功夫传播到全世界第一人,打入好莱坞的首位华人,他革命性地推动了世界武术和功夫电影的发展。李小龙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多影迷的武术家的世界纪录。全球共拥有2亿以上的影迷。   他将 Kung Fu (功夫)一词写入了英文词典。   美国人称他为功夫之王,日本人称他为武之圣者。   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他却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却如同一颗耀眼的彗星划过国际武坛的上空,对现代搏击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功夫闻名于世。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他的功夫就是中国武术。他还开办“振藩国术馆”,自创截拳道。他用33岁和六部电影缔造了不朽的东方传奇。 基本信息  艺名:李小龙(1948年在《细路祥》片演出中首用。自该年起在香港参演二十二出粤语片,曾用过的艺名有“李龙”、“小李海泉”、“李鑫”、“新李海泉”、小李龙。)    绰号:李三脚、马骝,冇(móu)天装,牛王头,点解龙,猩猩王等。   祖籍:中国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乡   享年33岁。安息地:美国西雅图湖景墓地 (其子李国豪死后作伴同此) 李小龙  生肖:龙   身高:173厘米(5英尺7英寸半)   体重:140磅(63.504千克)   视力:500度近视   胸围:41.5英寸(扩胸前)44.25英寸(扩胸后)   腰围:29.5英寸   右前臂围:12.25英寸 左前臂围:11.75英寸   右上臂围:14.25英寸 左上臂围:13.75英寸   大腿围:22.5英寸 右小腿围:13英寸 左小腿围:12.88英寸   爱好:练武,思考,恰恰舞,阅读,哲学   绝招:寸拳,黐手绝技,李三脚,勾漏手,木人桩法,双节棍 ,三节棍 李小龙练三节棍  小学:香港九龙德信学校 喇沙书院   中学:香港喇沙书院 圣芳济书院   大学: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攻读哲学   父亲:李海泉(李满船)(粤剧名旦)   母亲:何爱喻(欧亚混血)   太太:琳达·埃莫瑞(Linda)   儿子:李国豪(Brandon Lee,拍摄电影《乌鸦》中意外丧生)   女儿:李香凝(Shannon Lee,从影)   李小龙有一兄、一弟、两姐   弟弟:李振辉(Robert Lee)   哥哥:李忠琛(Peter Lee)   大姐:李秋源(Phoede Lee)   二姐:李秋凤(Agnes Lee)   7岁从影,13岁习武   入门功夫:咏春拳    师父:叶问(咏春拳宗师)   师兄:黄淳梁(Wong Shun Leung)   崇拜的人: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李小龙安息于美国西雅图湖景墓地,其子李国豪英年早逝,亦葬于此。   讨厌的地方:虚伪的社交场合   常到的地方:健身房,图书馆,公园   最喜欢的动物:狗   最喜爱的国家:中国   最喜欢的穿着:牛仔裤,墨镜,球鞋,唐装,运动服   嗜好:练武,冥想,跳舞,阅读   个人座右铭:以无法为有法,以有限为无限。   最喜欢的歌曲:《当我死去时》李小龙葬礼上就播了此曲,天妒英才,悲哉! 年表  1940年   11月27日 李小龙在美国三藩市出生 李小龙  1941年   2月 3个月大的李小龙出演其第一部电影《金门女》   1952年 进入香港喇沙男子学校(天主教)   1953年 跟随叶问开始练习咏春拳   1958年 赢得香港恰恰舞冠军   3月29日 进入圣弗朗西斯塞维尔高中   1959年   4月29日 离开香港赴美   5月17日 抵达三藩市   9月3日 抵达西雅图并进入爱迪生技术学院   1960年   12月2日 由爱迪生技术学院毕业   1961年   5月27日 春季进入华盛顿大学   1963年   3月26日 离开香港后第一次回港探亲   8月 返回西雅图并开办功夫学校   1964年 春季由华盛顿大学辍学   7月19日 赴加里福利亚州奥克兰开办第二间功夫学校   8月2日 在加州长堤国际空手道锦标赛上做示范表演   8月17日 在西雅图与琳达·埃莫瑞结婚   1965年 接受挑战并获得向外国学生教授中国武术的权利 2月1日 儿子李国豪在奥克兰出生   2月8日 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在香港去世   1966年   3月 李小龙全家移居至洛杉矶   6月6日 开始出演《青蜂侠》剧集 李小龙肌肉  1967年   1月8日 “截拳道”的中文名称首次出现   2月5日 在洛杉矶创办振藩功夫学院   5月6日 在华盛顿所举办的全国空手道锦标赛上做示范表演   6月24日 出席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举办的全美空手道公开赛   7月14日 在洛杉矶,客串出演《无敌铁探长》中的角色   7月30日 在长堤国际空手道锦标赛上做示范表演   1968年   6月23日 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全国空手道锦标赛   7月5日 在电影《破坏部队》中担任动作指导。   8月1日 在由米高美电影制片公司出品的电影“马洛”(又名《丑闻喋血》)中出演亚裔杀手    10月1日 搬家至罗斯高蒙尔路   11月12日 在《可爱的女人》中客串   1969年   4月19日 女儿李香凝在加州圣莫尼卡出生   1970年 携儿子返港省亲   年 与詹姆士·科本、斯特灵·斯立芬特共同开始筹备有关哲学与武术的剧本——《无声笛》   1971年 参与创作由华纳兄弟公司制作的电影《武 士》(后改名为《功夫》)   7月 赴泰国参加嘉禾公司《唐山大兄》的拍摄   12月7日 接到华纳兄弟公司拒绝其主演《武士》的消息,而改由白人大卫·卡拉丁主演   1972年 为嘉禾公司出演第二部电影《精武门》,创办自己的制作公司起名为“协和”并拍摄《猛龙过江》,身兼主演,编剧,导演,武术指导等多项职位。   10月-11月 开始拍摄《死亡的游戏》 中的武打镜头   1973年3月 暂停《死亡的游戏》的拍摄,开始拍摄《龙争虎斗》   6月 拍摄完《龙争虎斗》,返回香港准备继续拍摄 《死亡的游戏》   7月20日 李小龙在香港猝然去世   7月31日 李小龙下葬在华盛顿州西雅图 [编辑本段]经历  李小龙仅3个月大就在旧金山当地拍摄的粤语片《金门女》(1941年)中亮相。李小龙跟随父母返回香港后,1949年在香港入读德信学校,再转读喇沙书院及圣芳济书院。1948年,李小龙以李鑫的艺名,客串参演了俞亮导演的《富贵浮云》,而该片广告亦标明“新李海泉”客串演出。李小龙酷爱跳恰恰舞,少年时期曾获全港恰恰舞邀请赛冠军,在港期间曾以教授名拳师邵汉生恰恰舞,来换取对方教他中国拳法。   李小龙首次以男主角身份演出的电影是1950年公映的《细路祥》,片中饰演一个从好变坏,从坏变好的孤儿,获得一致好评。1959年5月,由于喜常与人争斗以致学习成绩不佳,家人将他送往出生地美国。1960年上映的《人海孤鸿》是其赴美求学的最后一部粤语片。   1960年,李小龙进入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他主修哲学及心理学,也学习戏剧等课程。   李小龙生前曾自信地在一张便笺上写道:“我的明确目标是,成为全美国最高薪酬的超级东方巨星。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到1980年,我将会拥有1000万美元的财富,那时候我和我的家人将过上愉快、和谐、幸福的生活。”   1970年,李小龙确实轰动了整个西方。然而,日的猝然去世,使他没能实现自己对家庭的诺言。    李小龙的名字在欧洲也家喻户晓。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加拿大等等,都有专门介绍李小龙的网站,李小龙主演的电影至今仍是不少DVD发行公司的“镇家之宝”。在市场上还能看到不少电子游戏、T恤衫等以李小龙形象为卖点的产品。   “现在影星如此之多,为何还要对已经死去37年的李小龙如此纪念呢?”当记者问一个日本人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在你看来,李小龙在37年前就被埋葬了,而在我们看来,龙是不死的。他在我们心中永远存在,是我们的偶像、是我们的英雄!”   李小龙生于美国三藩市,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过的。李小龙幼时身体非常瘦弱。他父亲为了使儿子体魄强壮,在他7岁时便教其练习太极拳。李小龙在13岁时跟随名师叶问系统地学习了咏春拳,并在家中设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不辍。此外,他还练过螳螂拳、洪拳、谭腿、少林拳、戳脚、节拳、白鹤拳等拳种,为后来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技击水平,李小龙除了勤习中国拳术外,还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他一边参加西洋拳训练班,一边节省零用钱购买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击赛纪录片,从中学习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训练方法;他还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拳击比赛,不断丰富实战经验,赴美深造自创截拳道 。   李小龙在西雅图的生活相当艰苦,进入大学就读以后,他除了学习外,把精力都放在研习武术上。他在学校里组织了一支“中国功夫队”,经常在校园里进行训练和表演,博得了师生们的好评。 李小龙与师父叶问宗师  李小龙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使功夫逐渐娴熟乃至达到更高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脚”、“寸拳”和“勾漏手”更是他的绝招。 李小龙是个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种拳术外,还擅长长棍、短棍和双节棍等各种器械,并研习气功和硬功。   李小龙为了宣扬中华武术,在大学2年级期间,租了校园的一个停车场角落,作为武馆,挂起了“振藩国术馆”的牌子。他边教边练,刻苦磨炼,技术大有长进,尤以腿功造诣更为精深。 在振藩国术馆里,他认识了来学武术的医学院女学生琳达,经过一年多的交往,他们渐渐产生了感情,在1964年8月,他俩正式结婚。婚后,李小龙夫妇双双辍学,合力经营武术馆。   自从李小龙在佛罗里达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个持刀歹徒,勇救华人少女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之后,李小龙的名字便传遍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等电视台也请他表演腿法,中国功夫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他创办的振藩国术馆也逐渐兴旺起来了。为了扩大影响,李小龙经常到各处参加武术比赛,并先后在西雅图、奥克兰、洛杉矶等地开设武术分馆授徒。国术馆的规模和设备不断完善,世界上许多显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国空手道冠军罗礼士等都争着拜他为师,好莱坞的著名电影明星如占士亨宾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门徒。世界拳王阿里也曾登门拜访,与他交流经验。美国各流派的拳师经常聚集在李小龙的武馆切磋武艺,他的“以武会友”的宗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1971年夏季,李小龙接受香港嘉禾电影公司的邀请,以1.5万美元的片酬签了两部影片,第一部是以中国武术为题材的《唐山大兄》。该片预算只有10万美元,而且剧本也是边拍边写的,在这种情况下却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达到了300万港元。 继《唐山大兄》之后,李小龙又拍摄了《精武门》,《精武门》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的预算,引起更大的轰动打破了亚洲票房纪录。李小龙在片中的大无畏精神和惊人的打斗技巧,特别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脚”和“地躺拳”和“双节棍”,令人赞不绝口。 此后,李小龙又自组协和电影公司,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猛龙过江》和《死亡的游戏》,《猛龙过江》更作世界性发行。还与美国好莱坞华纳电影公司联合拍摄了《龙争虎斗》,并亲自担任了主角。 正当李小龙雄心勃勃,大展宏图,准备继续拍完《死亡的游戏》的时候,日突然在香港逝世,享年才32岁。后来《龙争虎斗》在美国放映,总票房达到2亿美金,在好莱坞新的片种功夫片由此诞生。   好莱坞为之惋惜,并以多种方式缅怀李小龙,获取多项美国颁发的电影纪念奖。   在世界上有很多电影名人这样评价李小龙:他的电影爱憎分明,正气凛然,充满爱国情义,道出了大多人的心声,他走的很早,没有获取国际电影大奖,但比那些玷污中国、男女关系的电影,就是拿到了奥斯卡,也不能和李小龙相提并论。   李小龙由于在武术和电影等方面有卓越的贡献,他先后在1972年和1973年两度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1972年还被香港评为十大明星之一。香港报纸赞誉他为“当代中国武术及电影史上的奇才”。在美国、日本、英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同时出版了纪念李小龙的多种多样的杂志和特刊,都称他为“发扬中国武术最有成效的人。”   李小龙对现代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中国功夫也随之闻名于世界。许多外文字典和词典里都出现了一个新词:“功夫”(kung fu)。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的功夫就是中国武术,李小龙也成了功夫的化身。许多国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师,泰拳大师看过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后都承认:“李小龙确有真功夫。”确实,还很少有一位东方武术家能像李小龙一样突破国家、种族的领域,并且在死后声威依然不减。   李小龙多才多艺,亦文亦武。他每当练功之余,埋头研究武术理论与训练方法。他逝世前留下了七大本 小时候的李小龙学武笔记和六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记录》、《二节棍法》、《布鲁斯-李拳术图解》(英文版)和《布鲁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世界各国技击杂志仍在不断地研究、介绍他的武功,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依然崇拜他。   尽管过世已久,李小龙依然是功夫代名词,即便红透整个世界的成龙都很难超越。他的才华,他的正气,他的辉煌,都已成为一份无法拷贝的神话。三十二岁、四部半电影,三次打破香港票房记录,足以令璀璨的流星黯然失色,不知何时才会有人这样一份东方传奇。
其他回答 (1)
五大名作: 《唐山大兄》(The Big Boss)(1971年)、 《精武门》(Fist of Fury)(1972年)、 《猛龙过江》(The Way of the Dragon)(1972年)、 《龙争虎斗》(Enter the Dragon)(1973年)、 《死亡游戏》(Game of Death)(1973年)
等待您来回答
电影电视领域专家日李小龙出生。李小龙(英语: Bruce Lee,1940年-日),原名李振藩,乳名为细凤,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身高173厘米,体重64公斤,一拳力量达到400磅。李小龙,伟大的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著名武打电影演员、世界武道改革先驱者,也是截拳道武道哲学的创立者。武者评价李小龙:Bruce Lee as "the father of Mixed Martial Arts". (UFC主席Dana White认为李小龙是MMA综合格斗技之父 。)著名技击家Ed Parker说:“李小龙的拳速快到似乎空气都要被他打破了...我怀疑没有人能够打赢他!” 巴西柔术之神Rickson Gracie认为李小龙、阿里和泰森是三位搏击史上最伟大的格斗家。全美三届空手道大赛冠军罗礼士在李小龙手下毫无还击之力。还原李小龙及其格斗能力一些所谓的“龙迷”总是过分吹嘘李小龙的能力,而另一些人总是故意的侮辱李小龙,还编出一些段子添油加醋的贬低李小龙。此文只是对那些无端侮辱李小龙的言论而发。这一阵在网上又看到有些人评论李小龙只是不入流的格斗水平,更有甚者说李根本就是垃圾。为此还拿出了彼德.阿兹,米尔科·菲利浦维奇(Mirko Filipovic),等一些K-1和MMA项目的格斗选手的视频。 我不像一些龙迷否认这些现在格斗界的顶级选手,个人认为在擂台格斗的规则下,这些人应是最强的。与李相比,这些大级别运动员在力量与抗击打能力上有明显的优势力;而李在灵活性与敏捷度上要强于那些格斗选手,李小龙毕竟不是专业的运动员,且在级别上也与上述人有很大的差异:李小龙身高1.73米,体重64KG;彼德.阿兹(三届K1冠军)身高1.94米,体重估计也有李的两倍了,但是也不能因为这样就把李说得一文不值。格斗能力不是单指的擂台比赛。说到K-1比赛,我倒是最欣赏安迪.哈格(Andy.Hug),一位旅居于日本的极真空手高手,96年的K-1冠军,病故于2000年。虽然他98年K-1决赛中曾败于彼德.阿兹,阿兹在比赛中凭的是自己的身高腿长与力量重击的优势,论技术安迪.哈格不输于当时的任何的站立格斗选手。 李小龙是格斗界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是现代格斗技巧的改革者之一。衡量他的价值只能看擂台格斗能力。 举个例子,拿张伯伦与现在的中锋相比,论个人能力奥尼尔很强,绝对强过巅峰时期的张伯伦(我感觉得姚明的个人能力都比当时的张伯伦强)。但是张的能力可以一个人在一场得到现在一个球队都不容易达到的数据——单场100分,55个篮板,甚至还让NBA因为他改变三秒区的大小,就凭这,说他是NBA第一中锋无可非议。 所以说这样的关公战秦琼的对比没有什么可比性。 李小龙是MMA的开山鼻祖,他在三十几年前就已经在倡导这种自由无羁的格斗方式,“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也正是截拳道精华的体现。如果看过UFC的宣传广告就知道UFC最早起源是因为李小龙.。美国UFC主席Dana White曾说李小龙是“MMA之父”。 李小龙在美国乃至世界武术节都是宗师的地位.当年李小龙把中国武术在美国发扬光大后,人们为了知道哪种武术最厉害, 产生了把所有的流派聚到一块来比的想法.美国比较实际,谁打赢谁就是第一.这有点像我们的华山论剑.遗憾的是李小龙后继无人 。 他提出的跨界训练与综合格斗,在当时那个时代是具有前瞻性的理念,也就是现在MMA格斗的起源,且MMA现在比赛中用的分手指拳套也是他的首创,这样有利于使用擒拿手法与反关节技。李当时还提出要屏除门户,广泛学习,取各家之所长。他教他弟子时说过一个道理——如果两个人身体条件相仿,一个练了三年自由搏击,另一个练三个月自由搏击再练三个月的摔跤与柔术,后者能在实战中打败前者。这正是现在MMA比赛和各国军警格斗训练的理念——跨界训练和综合格斗。 在六十年代李小龙还没有太大名气——当时李小龙曾在弗罗里达街头为救一名华人少女徒手制服四名持刀歹徒,由此引起轰动。我们不能简单的说实战中击败四名持刀歹徒与在擂台上迅速KO强大的对手哪个更难一些,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一点不容质疑的就是李的实战能力。 好多人只看到K-1比赛中巅峰时期的彼德.阿兹用不到一回合便KO强大的对手,认为这是了不起,但是可能好多人不知道在真实的打斗中可能不到十秒钟就分出了胜负了,往往是一招击中要害就结束了。 格斗真正的起源其实是在战争中的搏杀与防身中的自卫。格斗一旦变成一种竞技运动,就不能在称之为格斗了,因为在真正的实战中是无规则限制的,我们不可以在各种搏击比赛中戳眼睛,索喉咙,踢裆部。格斗起源的本质与初衷就是以最快的方式击倒对手,是为了战斗或是防身,而非比赛。虽然我们中国人习惯于把练武做为强身健体的方法,这只是放大了它的健身功能而弱化了它的本质。 如果说实战格斗能力,最强的不应是那些UFC或者K1等各种比赛的冠军们,应是各国的特种部队的战士,他们受的训练不是如何击倒对手的方式,全是如何至人于重伤甚至是至人于死的法门,而且没有任何规则。因为在特定的场合是你死我活的教量,没有人会拿自已的生命开完笑。 这样说来,我觉得“克罗地亚战警”米尔科·菲利浦维奇(Mirko Filipovic)实战能力应是比擂台上更强(他是克罗地亚军警格斗训练总教官,大概是类似于林冲那样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米尔科在的比赛中被俄罗斯人 PRIDE冠军----菲多用柔术和地面技术治的无可耐何,但是如果在街头的实际打斗中菲多未必是他对手,要明白,比赛中有拳套不穿鞋,有规则,有裁判保护。军队中的格斗训练给了米尔科更多的实际打斗经验,这不是格斗比赛中能比拟的。 在很多的国家军警格斗训练中截拳道是必备的科目,这倒不是在于截拳道有多高明的招术,而是在于它的理念。 然而这与我们畅导的格斗与搏击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要是杀人,最好的办法是用枪,搏击的目的是让人把体能与精神推向极限。” 至于李小龙的格斗水平,有不少的传说,那些说李小龙战胜泰拳王的故事我认为是一些龙迷们的谣传,至于在空手道大赛击败罗礼士也可能是误传,应是李在比赛中做表演嘉宾。但是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一文章(徐家杰,世界泰拳联盟技术委员会首席)对于李小龙和同时代顶尖泰拳高手是如何比较的(原文标题是《李小龙、亚披勒、乃佛三人的技术比较,孰强孰弱?》,原载《中华武术》。(大家可以在百度上找到此文)这文章至少是专家对李小龙格斗能力的一个侧面肯定。不过我认为文中是在泰拳规则下的分析,如果是按综合格斗的规则或是街头无规则的打斗,李小龙定是要比那些同级别的泰拳王要高出一筹的。 有人说:李小龙只是一个“戏子”而已他们可能是只看过李小龙的电影,不了解李的全部。而且本身“戏子”这种封建观念看来是根深蒂固的提法就是对人的不敬。 现在好多人把李小龙拿出来与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相比,大部分电影爱好者可能更喜欢甄子丹的帅气,李连杰打斗的花哨动作和成龙特有的幽默,关于李小龙可能大部分人什么也没记住。 这不仅没有什么可比性而且也很滑稽,这归类就有问题,李与另三人不是一种。只是因为年代太久,太多人不了解李小龙。 可以说李小龙是一个演员,没有错。但是不夸张的说,李小龙之于功夫片,就像查理·卓别林之于喜剧片,希区·柯克之于悬疑片。他让外国人的字典中多了一个单词:“功夫”,同时也让中国功夫真正的走向世界。 说到功夫片不得不说一下很火现在的泰国人的托尼·贾,他的两部片子《寻佛》,《冬荫功》中的打斗场面十分出彩,他的个人身体素质也很出众,在爆发力、柔韧性、协调性都无可挑剔。但是电影总归是电影,是一种表演的艺术,而不是真正的搏击,更与实战有本质的区别。真正的泰拳比赛中不会有人来个空翻再接踢法,在实战中更没有人会敢拿花哨的动作当做看点,大家看的只是结果。 真正的泰拳不是这样子。看看顶级的泰拳手的比赛,比如K-1轻量级的冠军——泰国人播求(Buakaw),他所用的技法都是看似平淡无奇的简单实用招式KO对手:横扫踢与正蹬,但是越是简单的招式越是包含高超的技术,正所谓大巧若拙。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是李小龙截拳道的理念,也是武侠小说中常说的习武之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就是通过反复不断的练习,把所有的动作都变在自己下意识的反射,而不受各种具体招式的束缚,这样才能自由无羁的发挥,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无招胜有招。 当年60至70年代的空手道冠军查克·罗礼士(三届国际空手道冠军),乔.刘易斯(他曾十度卫冕重量级冠军成功,武坛誉为“空手道界的穆罕默德.阿里”,被确认为是自由式空手道的宗祖),都曾师从李小龙学习武技,尽管有几种说法,有的说罗礼士在李死后否认是李的弟子,只是学习与切磋的武友。 至于是否是师徒关系我们暂且不论,但是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李小龙真的像一些人说的那样只是不入流的格斗水平,这些格斗冠军为什么会与他一个只演戏的动作演员学习与切磋与学习?当时没有MMA,K-1,空手道冠军己经算是在格斗界已经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尽管那时的比赛远不如拳击比赛受欢迎,他们的知名度也不如拳王阿里高。 这就好比说现在的格斗冠军们——菲朵,米尔科,安迪.哈格,彼得.阿兹,雷米.本加斯基等人,有可能会去找李连杰,成龙或者托尼.贾去学习与切磋格斗技术吗? 据我所知,学习桑搏(俄罗斯摔跤术)出身的MMA冠军菲朵是和K-1四冠王欧内斯特.胡斯特切磋,学习站立技术(主要是针对米尔科,欧内斯特.胡斯特曾在K-1中两胜米尔科),相反的打站立式格斗出身的米尔科则是找了一位巴西的柔术专家来训练地面技,与柔术关节技。“我不敢说是天下第一,但是也不承认我是第二”这句话究竟是何意?很多人因为李小龙的这句话认为他是过于自大,目中无人,把天下所有的武者与格斗运动员都不放在眼里,认为自己天下无敌,因而来骂李小龙吹嘘自己。 其实这句话是李小龙的一句哲理深刻的励志名言。他是用哲学的辨证思想和西方成功学思想融合而成的一句名言。所以不要乱非议这句话。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自己不断追求不断超越自我的座右铭。 一个真正的武者不会过于自大,而无视所有有用的东西,但也不会没有争雄之心,认为自己比别人差。 这句话并不是专指格斗或搏击,而是一种人生理念。 “天下第一”与“第二”并非专指排名第一或第二。李小龙在大学是学习哲学的,哲学讲究一体两面的辨证统一,好比阴阳、正反、好坏、上下等都是相对的辨证的一体两面的。李小龙这句话里的“第一”、“第二”可以理解为相对的两个概念最好,最差。因为这个里面的“第一相对于第二 第二是相对于第一”的。 所以这个话可以理解为我不敢说我最好但我也不承认我最差,或者可以理解为我不敢说我最好但决不承认我很差。 再加上李小龙信奉成功学,成功学告诉大家每个人生来就是为成功而来的,成功学告诉人们要寻找信心不要自我设限。成功学也告诉人们上天赋予你的能量能完成你足够的所能想到的愿望,所以每个人可以随时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因此他决不会说他自己最好,但是他决不承认他自己不好。他有能力这样认为,因为他不断在挑战自己超越上一刻的自己。他的一生用实践告诉我们:事实上,一个人的深切期望不但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天才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不仅是用于竞技与武技,也适用于一切其他领域。人总是在超越前人与挑战自我的基础上变得强大起来。 但是至少不是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李自吹自己是天下无敌。以此为由来攻击谩骂李小龙。 至于李说到自己是否厉害时,是有这样一段话:有人跑来问我:“李振藩——你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我说:“噢,如果我告诉你我很厉害,也许你会说我在吹牛。但是如果我告诉你我并不厉害,你肯定知道我在撒谎。”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李小龙说话的含蓄(李小龙原名李振藩)。 也许在比赛擂台上,李小龙不如某些格斗项目的冠军,从某个角度说,李小龙的成就是那些纯粹的搏击运动员们无法超越的。他不仅仅是一位搏击高手,更是一位武术宗师,有着自己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对世界格斗界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李小龙、亚披勒、乃佛三人的技术比较,孰强孰弱?作者:泰拳专家坤青(徐家杰,世界泰拳联盟技术委员会首席)亚披勒是60年代的泰国拳王(全盛期),乃佛是70年代的皇牌高手(全盛期),而李小龙是在1967年开拓“截拳道”,至年间技有所在,被公认为独步天下的旷世武术革命家。 就世界武术史上的地位、贡献而言,李氏是空前绝后。尽管我们如何客观、公正,也很难拿任何职业拳家与他比较,但论三者的技术与战力,却可以纯“学术性”角度试行探讨。亚披勒的身手和攻击力,拳腿力度劲猛无伦,随时都能击倒对手,尤其双腿,当者罕有不倒。就以肘膝封守的,也被震飞出去,更有被踢至臂折、腿伤溃败的(如阿仑、颂蓬、是沙越等名将)。他双拳打遍当世一流拳击高手,包括意大利拳王、英国拳王、日本及韩国的国际顶尖高手,名将如李晏山(韩国)、阿兰特(菲),均在首局即被其毒拳制服。论肘膝威力,亦登峰造极,而他最精明的,是能拆解不同类型的拳法技击。在全盛时,他绝对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杀人机器。因此,以全盛时的亚披勒来作自由拳术的样本,是很难找到可以比并的。笔者记得亚披勒在1975年第二度复出,已34岁了。拳迷都幻想他能东山再起,再度步一拳坛峰顶,然后与当时人气最盛的乃佛进行龙虎斗,为拳坛掀起高潮。为此,仑披尼拳场方面先安排乃佛的同袍“黄金腿”匹博莲(当时也是红极一时之轻量级高手)与他一较,如他能顺利过关,再与五星上将的乃佛交手,便肯定有空前叫座力。颇微妙的是东北名将(又名学生哥)匹博莲不仅自年少时已奉亚披勒为偶像英雄,自己也同偶像一样,特别擅用连环飞踢,毛腿能左右开弓,疾速劲猛,挫强敌无数。这场等同“挑战偶像”的特别大拳赛于10月14日在仑场推出。匹博莲先礼后兵,与老英雄周旋二局后,发力攻踢,致后者穷于护卫,终于以点数遥遥落后败阵。古谚“拳怕少壮”又获明证。经此一役,异世豪雄之争即化为泡影。 不过,亚披勒这一败只是印证了英雄迟暮的铁律,并不能代表乃佛比全盛时期的他强。泰国人也知道,尽管亚披勒曾经无敌全泰,天分非凡,但人已老了,不复当年勇,见他败,只觉可惜,并不可耻。如是数战之后,老将终于认命,退出江湖,受名流华人(黄姓)陋为“惠德”拳馆掌教,训育英才。至1983年终逆天命重披战衣,于香港登台,以42岁不惑之年力撼年轻力壮的日本拳王须田康德,结果在一局占尽上风后,中冷拳丧失战力,被技术击倒败北,情况十分感人。笔者当日担任台上裁判,印象尤为深刻。 若以1964年的亚披勒与乃佛比较,旋风腿有体型之利,拳腿肘膝力量都显著较强,个别动作的击倒(KO)胜关键就是“力量”和“状态”。愚见认为,二人若在同时代遭遇,胜败将受到协议体重的影响。若以143磅(65公斤)以下磅位交手,亚披勒因强降体重,气力必受损,乃佛有机会以灵活性、速度高的全面技术取得点数胜。 如他与乃佛以145磅(66公斤)或以上体重交斗,他在上台时当有超逾5公斤的优势(亚披勒最佳体重146~153磅、乃佛137~145磅)。 估计乃佛技艺再高,双方在猛烈接触时,也吃不起亚披勒的拳脚,最后惟有采取游击战术,而一旦进行技术战,亚披勒的左腿与双拳组合威力,将令乃佛陷于全面被动。李小龙的战力要与两位泰拳高手比吗?不必了。李毕竟是格斗修士、学者,更是专业电影工作者,尽管他的理论、技术高强,但打实战擂台是另一回事。一是实战擂台有着比赛的规则限制,李氏的许多制胜绝招未必在规则允许范围之内;另外李氏未必有职业拳手的忍痛、抗打能力,或绝境求生的实际经验,这是职业斗士经历多年流血、受痛培养出来的素质,李氏的生态环境并不容许他在这方面发展,也无此需要。如硬要比较,还是将李与条件相若的乃佛比较。 身体数据:李的最佳体重是142磅(1965年健身院记录是140磅),与乃佛相若。高度乃佛1.74米,李是1.72米,所以基本条件是半斤八两,互不吃亏。在肌肉方面,李发达得多,外形美如武仙,功率也高。乃佛则是“异禀”,看上去是毫不发达,就鼎盛时期也没有可见的腹肌。这个探讨的最大困难是乃佛有多强我们都自他的战例中可以知道,而在多个决定性的问题上,如李的下巴抗力如何?腹部、腿部抗打能力如何?在困局时的斗心如何?答案全是未知数。李的技艺超凡卓绝,侧踢、环踢、后踢堪称典范,双拳也狠(曾习拳击),而在近身格斗时,更擅用摔技、扭打,甚至用头伤人。乃佛的主力武器是连环飞腿,壮硕如牛的如日本中量级踢拳王者猪狩(71.5公斤),也被他一局仅两分三十称一腿踢晕败北。西洋拳法亦达国际一流一水平,曾名列世界轻量级十席副主榜。而他的强项,是目光名利,身经百战,从未被未昏倒,而对手中不乏可怖的重击手。例如WBC4职业拳击的世界轻沉量级(64公斤)拳王盛塞,绰号“左拳虎”,在泰拳坛地位几与乃佛齐名,二者曾四度以泰拳交手,乃佛三胜,而盛塞是著名的“击倒王”,被其左拳轰中的鲜有不倒(如星洲国术冠军“黑煞金刚”陈德全,就只能支撑至第二局,终打横下台),但每与乃佛交战,均无法以重拳取得优势,反屡被乃佛利用神妙的消闪功夫化解,并控制距离,以角度高妙的拳腿回敬,最后在他腿下称臣。所以,李氏要在外围以拳腿击伤、击溃乃佛,可能性不大。如进入短兵相接局面,李却可以发动摔角及街头实战搏击技巧,以速攻打乱乃佛的阵脚,取其不意,从而制胜。 《黑带》杂志与李小龙真功夫革命题图:《黑带》45周年纪念刊(电子版)封面推介李小龙截拳道。自改开放,打开国门以来,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美国《福布斯》杂志排名世界富豪榜的消息。这个榜年年都有榜评公布,而我们的国内媒体亦会年年跟风报道,每每掀起一股富豪榜热潮。我们普罗大众,虽然与这些天外飞仙般的富豪们毫不相关,却往往对这些富豪新闻、对于这些榜单多多少少有过关心和八卦。一个远在美国的经济类媒体,在大洋彼岸轻轻扇扇舆论的翅膀,为何就有如此的全球性影响力?简单的答案,就是因为它是世界级的权威媒体和始终站在业界前沿的具备强大公信力的专业媒体品牌。因此,在它涉猎的专业领域,它握有话语权。美国《黑带》(BLACK BELT)杂志就是这样一个在世界武坛具有强大公信力的专业媒体品牌,一个世界级的权威综合性武术媒体。为了证明李小龙的出类拔萃,龙迷往往会以“李小龙曾被评选为世界七大武术家”来举例加以佐证。那么,李小龙曾被谁评选为世界七大武术家?答案是《黑带》杂志。那其实已经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事情了,但是人们就是津津乐道。这就是《黑带》杂志的权威影响力。或许不为更多人所知的是,李小龙及其创立的截拳道,与《黑带》杂志的人和事,在其生前逝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深厚的渊源。比如说原《黑带》杂志主编、《李小龙技击法》的整理编写者水户上原先生就是李小龙亲传弟子;比如说李小龙是出现在《黑带》杂志封面上频率最高的武术界风云人物之一;比如说李小龙的两大名著《李小龙技击法》、《截拳道之道》是目前由《黑带》杂志出版社出版,并自出版以来,至今仍然畅销全球的经典武学名著。通常,《黑带》杂志武术出版物按国别或武术派别来分类商品,其中唯一以武术家个人名义单列分类的只有李小龙;比如李小龙曾先后两次入选黑带群英殿,1999年更被评选为“世纪十大武术家”之首——这比所谓世界七大武术家显然要风光许多——等等。值此2007新年之际,在这个读图时代,我们将尝试着从一、《黑带》杂志与李小龙真功夫革命;二、《黑带》杂志评介李小龙(《黑带》群英殿与李小龙、《黑带》杂志封面人物之李小龙、《黑带》杂志之李小龙纪念专辑)两个方面,图话李小龙、截拳道与《黑带》杂志的方方面面和点点滴滴。今天,首先图话《黑带》自1967年以来对于李小龙创立截拳道、挑战传统武术以及引导世界真功夫革命的强力推介和支持。从某个程度上可以说,正是《黑带》杂志的权威宣传、评介和公正支持,才使得当时被传统武术界人士视为“异端”和 “叛逆”的截拳道真正在武术界得以确立并获得公认,而李小龙更是有效的借助了《黑带》这个不可多得的媒体平台,在专业领域内淋漓尽致地发出了龙的武术革命最强音,有力地推动了截拳道的武学思想的广泛传播,从而在世界武坛和各国武术家、武术爱好者群体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与当时各种相对先进的武术思潮和实践潮流相互激荡,最终深刻地触动和引发了世界性的真功夫革命,形成今日以全接触自由搏击和MMA竞技为主流的现代武术发展大格局。一、1967年:“加藤”的中国功夫1966年6月,李小龙获得机会参加由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投资的一部26集电视连续剧《青蜂侠》的演出,它是李小龙进入美国影视界的处女作。在这部电视剧中,李小龙饰演男主角“青蜂侠”的助手兼司机“加藤”,以高强武功与青蜂侠一起惩奸锄恶。《青蜂侠》日在美国首播直至日停播为止,由于李小龙出色的表演加上眩目的真功夫,风头常常劲压男主角,而受到广大电视观众和专业人士的格外青睐,获得普遍好评,由此李小龙在美国电视观众中一夜成名,让李小龙的武术事业和影视事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自此后,不仅有许多美国片商陆续邀请李小龙在多部影视剧中客串演出或担任武术指导,为李小龙日后决定全力投身武术演艺事业、最终龙腾香港、名扬天下打下伏笔,更通过电视剧的高效传播,引起了美国人,从普通电视观众到武术界专业人士对于“加藤 ”所使出的快如闪电、一击必杀的中国功夫的浓厚兴趣。李小龙让当时只知道空手道和跆拳道的美国人了解到原来世界上还有厉害的中国功夫,空手道源自中国功夫。顺应此种热潮,《黑带》派遣杂志记者麦克斯韦 波纳德(Maxwell Pollard)专程在洛杉矶振藩国术馆采访了李小龙,并于1967年10月号、11月号分两期长篇连载《“加藤”的中国功夫》专访文章。在连载文章中,该记者写下了他对李小龙功夫的直观感受,指出李小龙的功夫动作“就象一只豹子发动攻击和反击,为捕获猎物潜步接近,并发出力度强劲的重拳。有时,他快速侧踢对方膝胫,标指攻击眼睛,同时不失时机的采用肘击和膝撞......动作精确无暇、干脆利落,是一位无与伦比的格斗家”[注一]。面对记者,李小龙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他先进的革命性武术观点和超前的训练理念,并亲自与他的弟子李恺现场演练,对比展示了与传统武术截然不同的截拳道科学的技战术特点。杂志正式刊文时,还配上了多幅李小龙在各种场合与另外两位亲传弟子黄锦铭、依鲁山度演练的截拳道技术演示图照,较完整地展现了截拳道的全接触实战训练体系和风格特征。在11月号《黑带》连载中,李小龙更首次正式在媒体上公开了自己独创的武学体系,正式公布其英文名称为“JEET KUNE DO”,同时加以阐释其为“The Way of Intercepting Fist”(翻译为中文即“截击拳法之道”),从而成为截拳道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通过与记者长谈,李小龙相对温和的批评了传统武术的形式化弊端,认为无论功夫、空手道还是跆拳道等,都是“以非整体的拳法结构作为基础的”,那些固定的套路和形式化的对打无法适应活生生的变化万千的真实搏击。正因为如此,李小龙拒绝记者将截拳道当作一套新的拳法体系或固定门派武术来看待,因为截拳道是没有规则限制的,它只是每个练习者自我表达的基础。李小龙还重点介绍了截拳道的“三要素”理论和“雕像说”理论,指出截拳道就是“用最少的动作及体能消耗直接表达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我的功夫没有秘密,我的动作是简单、直接、非传统的”,而截拳道的修行,就如雕刻一尊雕像,不是不断地添泥加料,“日益增加”,而是不断抛弃不必要的东西,“日益减少”,直至能够无限制地、本能地自我表达。有趣的是,采访途中,当记者听李小龙介绍到截拳道“三要素”,要求李小龙详细解释“直接 ”一词时,“几乎就在这句话脱口而出的同时,李小龙的钱夹子飞了起来,出于本能的反应,波纳德立即站起来抓住了它。李小龙说‘这就是直接。你凭着本能感觉行动,没有浪费时间。你只是站起来抓住了钱夹——你没有先蹲下来,嘀咕着摆出马步或做一些传统的动作。如果你那样做,你就抓不住钱夹。换句话说,如果有人要侵犯你,直接向他出拳攻击,不要做多余的、复杂的动作!否则,你就会被彻底打垮。如果是真正的街头格斗,你漂亮的衬衣早就被人撕成碎片’”[注二]李小龙此种即兴地生动活泼地阐释拳学理论的方法,正是截拳道所强调的启发式教学法——不是直接给予学生现成答案,而是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给这位《黑带》记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二、1968年:李小龙的训练方法1967年,《黑带》在10月和11月号连续两期连载推介李小龙功夫和武学新思想,由于李小龙观点大胆超前、新颖犀利和极具突破性,引起了《黑带》读者,特别是一些传统武术界专业人士的强烈反响或反弹,赞同者有之,猛烈质疑者更是不乏其人。一时之间,李小龙完全被置于武术界舆论风暴的风口浪尖之上,在传统武术势力大行其道的当年的美国武坛,李小龙因此成为众矢之的。例如加斯堡空手道会空手道教练保罗.阿尔直接致信《黑带》强烈质疑李小龙。他写到:“亲爱的李小龙先生:我是一名空手道教练,我曾拜读过你在&黑带&上所写的文章,对于阁下文中的观点,我毫不赞同并且反感。你在文章中说,空手道只注重形式,并不实用。这种话听进来极似只学了五、六个月空手道就以武师自居,到处吹牛行骗的那种人的腔调。同时,我敢肯定你对套路的认识十分浅薄。我可以随时提出一百个论点来反驳你”,然后,他在信中一口气列举了六点来反驳和质疑李小龙,其中在第二条他尖锐地写到:“阁下与助手串通好的所谓‘ 寸劲拳’表演,简直就是骗局。如果把那张助手后摔时坐倒的椅子拿走,就算助手胸前没有拳靶保护,李先生的‘寸劲拳’不过把助手‘推’开几英尺罢了,这种把戏,我也能随时表演”。对此,李小龙回信给予公开答复:“我的观点是针对某些中国武术的传统流弊,而非空手道。如果你所学的武术并非花巧不实或呆滞刻板,那么你完全不必介意我的言论,并为此懊恼。另一方面,我并无五、六个月的空手道学习经历,事实是我从未学过空手道。不过,我和我的助教们,倒确实收过一些曾学过空手道的学生......用不用椅子并非‘寸劲拳’的关键问题。事实上,许多空手道界极负盛名的人士都可以告诉你——‘寸劲拳’是‘击打’而非‘推开’”[注三]。就这样,李小龙不得不在《黑带》杂志上连续多期答读者问,面对赞赏或抨击,连消带打,笑傲江湖,但是仍然意犹未尽。1968年,《黑带》杂志年刊《BLACKBELTYEARBOOK》承接《“加藤”的中国功夫》文章主旨,应读者强烈要求,再次发表了李小龙专文《李小龙的训练方法》(TRAININGMETHODSOFBRUCELEE),更加系统的介绍和阐释了李小龙的崭新武术创见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术训练科学模式,为初创的截拳道的确立和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当其时,尽管《黑带》杂志旗帜鲜明地支持李小龙,积极鼓吹武术新思潮,但是,李小龙超越时代的激进言论和行为,还是被美国传统武术界毫不犹豫地打上了“大逆不道”和“狂妄自大”的烙印,开始或明或暗地全面封杀、抵制李小龙。此前以能邀请到李小龙担任各种传统武术赛事嘉宾为荣的组织者们,纷纷拒绝与李小龙再拉上任何关系。此时,除了“美国跆拳道之父”李俊九、肯波空手道宗师埃德帕克等少数虽然并不一定完全认同李小龙言论,但是真正理解李小龙对于武术爱之深,痛之切心情的武坛挚友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他之外,李小龙为他的武术改革言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受到了空前的孤立。七十年代初期,李小龙回到香港,开始全力进军影视界,利用现代影视传播媒介实践其在全世界弘扬中国功夫的理想。斯时,视武术为终生事业的李小龙,尽管其职业重心已经转向影视,但是其终极目标的核心始终围绕的只是:武术。因此,在投身影艺的过程中,李小龙从未有丝毫放松截拳道的研修及体系的精简、雕琢。1971年左右,因为训练不慎导致腰伤卧床半年之久的李小龙,亦在书海中遨游了半年,期间所记的武学笔记,垒起来足有半尺之高。这次意外的训练伤害,对于李小龙一方面是祸,一方面是福--正是这难得的半年时间,给予了李小龙充足的时间去反思和检讨他的武学思想和完善他的截拳道体系。期间,在国际上享有“20世纪最卓越的心灵导师”盛誉的印度圣哲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对于李小龙的武学思想产生了通透彻悟般的影响。克氏“主张真理纯属个人的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他曾宣称“真理乃‘无路之国’,任何一种形式化的宗教、哲学、宗派都无法一窥究竟”。有评论者认为:克氏的“言论和著作无法归属于哪一种宗教,既非东方也非西方,而是属于全世界”。克里希那穆提思想的主旨在于:“要从根本改变社会,必须先改变个人意识才可以。他一直强调自我觉察(觉知)以及了解自我局限、宗教与民族制约的必要。他一直指陈‘开放’的极度重要,因为‘脑里广大的空间有着无可想象的能量’”,“因此佛教徒肯定他是‘中观’的导师,印度教徒认为他是彻底的‘觉者’,神智学者则认为他是道道地地的‘禅’师”[注四]。作为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禅宗、道家哲学思想之三味的学者,李小龙在遭遇克氏坚定决绝的破除形式、消灭权威的空灵思想之后,特别是在了解到克氏超凡脱俗的自由弘道的经历之后,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悟,武道境界随之发生了超然飞跃。所谓“知易行难”,建立在“阴阳”和“空无”之“道”上的截拳道拳学核心基础,虽然与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内核在宏观本质上相近,且李小龙一直鼓吹的也是破除武术传统枷锁,强调自我发现,但彻悟之前的李小龙和彻悟之后的李小龙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多的是理论上的开悟,但现实中仍然时时受到诸如刻意谋求创立自我独立的科学武道体系、不能完全抛开在武术界的声名等等外在执着、分别的羁绊,理论上的空灵和行动上的茧缚纠缠不清;后者则是李小龙武道实践层面上的知行合一的彻悟和解放——克里希那穆提思想及其行动榜样,在李小龙对于“自己制造而又深陷其中的结构”争取真实而彻底的行动以及采取不计后果的彻底的革命的临界点上,给予了李小龙最后的智慧和勇气——这意味着李小龙已经向武道上一切的人为努力告别。由此,李小龙的武学思想和武道实践开始迈向彻底的澄澈、开放和自由,其武术之道亦由此获得彻底解放和升华,并就此完全突破了固定的或独立的体系、门派、国别等种种外在人为束缚,再也不能简单地归属于哪一种特定武术体系,既非东方也非西方,而成为世界性武道,真正达到了李小龙自己所期望的“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自我表达的武道最高境界。1971年,彻悟的李小龙将自己武学心得于当年9月在当期《黑带》杂志上发表出来,这就是李小龙经典武学雄文《从传统空手道中解放出来》。文中,李小龙严厉抨击了传统武术固定形式和陈就观念,对于武术练习者的自我人性的压制和束缚,以及对于流动的、充满生命的、不可限定的武术真理的反动,认为“当一位习武者被禁闭于一种限定的武术风格时,他就不能够自由地表现他自己”,同时更尖刻而毫不留情地指出任何一种自我封闭的传统武术“无论它怎样地充满聪明与才智,它实际上是人类前进的障碍物”,而这些传统武术的传播者和练习者不过“全都是绝望泥潭之中的挣扎者”而已。他们只是在用固定、僵化的体系结构,不断肢解和封固原本流动的武术生命本体,不断磨灭自我人性的光辉。为此,李小龙强调“人,活着的人,创造武术的人要比任何已经建立的各种武术体系重要得多,也更有价值”,一个人要从传统中获得自我新生,就必须从传统固定模式中解放出来,而截拳道就是一种自我解放之道,“它可以充当习武者自我检验的镜子”。在这篇堪称石破天惊的、公开挑战传统武术的檄文中,李小龙进一步阐释了截拳道:“从字面上讲,‘截’就是拦截或阻截;‘拳’就是拳法;‘道’是指普遍的规律方法或最终的实现方式。截拳道的基本概念就是:拦截拳法之道””[注五]。为了避免人们重蹈将截拳道当作传统形式化门派的覆辙,李小龙在文章中特别强调:“截拳道只是个名称罢了”。换言之,与传统武术将自身视为从习者最后武术真理不同,截拳道并不是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者的武术真理或新的形式化门派,而只不过是李小龙引导截拳道后学者发现自我、探究武道真理的指路路标和借假求真的桥梁,一种“得鱼“即可”忘筌”的“筌”罢了。在当期文章的题图中,《黑带》杂志首次刊登了采用中国传统书法隶书书写的“截拳道”中文名称,同时展示了李小龙与他的弟子黄锦铭等在郊外进行踢打摔拿全接触实战训练的技术图照——全接触实战训练和类似MMA的格斗方式,在今日也许已经成为常态,但在当时,却是饱受传统武术卫道士攻击的“异数”,世界武坛的绝大多数人用了大约25—30余年的时间,才认识到李小龙当年的种种努力和革新,是真正伟大的超越时代的创举。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这篇完全可以纳入世界武术发展史的经典武学文献《从传统空手道中解放出来》雄文一出,立刻一石激起千尺浪。李小龙当年所传达的武道思想,虽然在当今世界武坛已经作为主流根深蒂固,但在其时却犹如原子弹爆炸般,引发了美国武术界乃至扩展到世界武坛的长久的争议,余波至今未息。1971年,李小龙在香港接受法国著名电视专栏主持人皮埃尔伯顿电视采访时,亦较为简明地阐释了他的武学理念。在访谈中,李小龙明确地指出:“我不想把我的功夫定位为某种特定的拳法。(因为)除非我们拥有三头六臂,我们才可能会有不同的打法。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只有双拳和双腿,高效的技击术是用最实际的、最适合自己的、最简捷的方式击倒对手。因此我不相信套路,没有套路就是最好的套路”。换言之,在截拳道中,最终的追求或者说最高的境界就是达到本能的自我发挥-----“我们要努力把本能和理性的自我控制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无破不立,在激烈的新旧思想交锋、碰撞之中,李小龙的武学理念逐步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支持者越来越多。当年就有《黑带》读者发表读后感说:“李小龙关于截拳道的文章确实让我震惊。用文学化的手法表达,虽然缺乏技术准确性,但他成功地拓宽了读者的视野”,“李小龙说出了心里话,我喜欢截拳道”[注六]。毫无疑问,当我们穿越时空来对比关照,我们可以发现,正是李小龙的革命性改革言行和成果,有力地推动了美国武坛的思想大解放,从而极大的激发了饱受传统束缚的武术家们自我发现、自我发展的激情和原创力,最终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世界武术真功夫的革命。在不断支持李小龙向传统武术挑战的这个过程中,《黑带》杂志无疑是慧眼独具,也无疑极具勇气和决心——当然,对于李小龙个人而言,则更需要义无返顾的无敌勇气和决心。为了坚持真理,决不妥协低头,或许,这正是龙的精神中最值得赞叹的人格风骨。三、2006年:向世界继续推介李小龙截拳道时光飞逝,李小龙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整整三十多年,但是,龙的精神以及龙的武道,仍然在方方面面深深的影响着世人,影响着世界武坛。在李小龙截拳道世界传播过程中,随着原始截拳道和截拳道概念之争的泛起、随着人们对于“什么是截拳道”的各说各话的种种争议的起起落落,人们关于在这新的世纪如何正确的认识、整体的理解、传承李小龙截拳道又提出了更多的、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时代需求之下,有迹象表明,《黑带》杂志和美国李小龙教育基金会正在开始合作,在截拳道的正本清源方面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2006年,在《黑带》45周年纪念刊,并且是其首期电子版杂志中,《黑带》杂志再次专题鼎力推介李小龙截拳道,我们或可将之视为《黑带》杂志向世界继续推介李小龙截拳道的一个序幕。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惊喜。 现代擂台格斗名家对李小龙的评价作为截拳道宗师,李小龙不仅开创了截拳道,同时也开创了世界真功夫时代,引领了世界武坛从传统武术向现代自由搏击的伟大思想解放和实践变革。2001年2月,日本综合格斗杂志《格斗Kァガヅゾ》进行了一次“20世纪的武术家最强的十人”评选活动。在这次按日本人的标准评选的20世纪十大武术家中,八位是日本武术家,仅两位外国武术家入选,首位是李小龙。该刊指出:本次评选是按空手道、冲绳唐手、少林寺拳法、中国拳法(即意拳/大成拳的日本版太气拳)、柔道、合气道、现代格斗技(踢拳、截拳道、格雷西柔术)分门类选出最强的十人,通过再一次重返他们的技术和思想,阐明应传向下一个世纪的武道遗产。对于李小龙的入选,该刊的观点是:“虽然不是日本人,但是作为给予日本格斗技界重大影响的格斗家而选出”。近几年来,踢打摔拿无所不用的综合格斗竞技无疑已经成为世界擂台竞技的主流,关于交叉训练(cross training)和 MMA(Mixed Martial Arts英文简称,即综合格斗)的专业探讨,也毫无疑问已经在国际武坛牢牢占据话语权,而由此上溯,国际武坛权威人士无不将今日世界综合格斗的先驱性思想指引和实践启蒙,归功于李小龙.因为早在上世纪1966年代,当传统武术界人士还是以拳套和寸止式竞技作为训练和比赛主体,还在津津乐道近乎神秘的”一击必杀”绝技的时候,洛杉矶振藩国术馆时期的李小龙就已经通过大量地改良训练工具和改进训练方法,开始跨流派,跨领域的交叉训练,以及踢打摔拿无限制的笔者称之为”JKDMMA”的综合技击实践,这被国内外一些武术评论者视为现代综合格斗运动全球化的肇始。李小龙三十多年前所提倡的无限制技击的思想理念,以及通过《龙争虎斗》开场与洪金宝那充满划时代意义的现代无限制格斗寓示,最终在1993年代直接启发了世界第一次终极格斗大赛(UFC)的举办者:让不同门派的武术家在最接近实战情况的准无限制规则下进行比赛,究竟谁更强?即在比赛中允许使用踢打、肘膝、摔抱、关节技、绞杀技等任何流派技术,即使在选手倒地后仍然可以继续进攻,直至一方彻底俯首称臣,以最大限度的接近现实中的无限制实战,结果,巴西柔术霍伊斯·格雷西爆冷夺得多届冠军,巴西柔术第一次打破了人们立技最强的传统武术观,跨流派无限制格斗竞技由此开始风靡世界.最初,在此类赛事中,选手门派分别泾渭分明,而柔术和摔跤选手风光无限,一统天下,但是,随着终极格斗大赛实践的不断走向深入,一度让人以为柔术世界最强的新”保守”武术观再次被无情的打破--因为那些门派界限模糊,既精通各种站立技,又谙熟地面技术的多项全能的综合格斗选手,开始以极大的优势称霸.历史的发展,恰好印证了李小龙超时代的洞见:只有当武术取消了人为的门派和种族的界限,才能真正呈现无限的新鲜、活泼和活力,而”惟有全面的武技才能应付任何的情况”--不管是踢拳也好,还是柔术也好,没有谁比谁更强,惟有全面结合,立体运用,才能真正立足当代综合格斗擂台.当前,在日本、美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家此类综合格斗赛事一时间层出不穷,进化迅速,名称虽各异,但统称为MMA比赛.而绝非巧合的是,今日最火爆MMA赛事选手们的主流着装和护具,活脱脱正是《龙争虎斗》开场无限制格斗中,李小龙与洪金宝的着装和护具的翻版!现代意义的综合格斗比赛建立在两大支柱上,其一是比赛规则,其二就是跨科训练。当代的综合格斗比赛是一种体育运动,相对于真正的无限制比赛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保证各项技术能被充分运用的基础上确保比赛的安全,即最低限度的规则。现在各综合格斗比赛除了禁止插眼、击档以外,还对一些动作有不同的限制。跨科训练(Cross Training)又称交叉训练,跨科在这里主要指兼顾打击系和缠斗系,它要求习练者对打击和缠斗技术都熟练掌握并将其有机结合,成为立体型选手,这也是综合格斗的本质。值得我们骄傲的是,现代公认的跨科训练的先驱正是我们所景仰的李小龙。1959年当年轻的李小龙刚到美国的时候,他告诉他的第一个美国弟子“如果你练习3个月的拳击再练3个月的摔跤,你就可以轻易打败一个习练3年武术的人”。李小龙提出的“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实际上也是对综合格斗概念的另一种诠释。MMA(Mixed martial arts 简称MMA, 日本叫做“综合格斗”)冠军都在不同场合说过很景仰李小龙。以下摘录一部分国外搏击界的权威人士对李小龙的评价。 这些人里面包括: 1.现代自由搏击冠军 (赛事包括K-1和MMA) 2.世界搏击界的传奇人物 (都是当年亲眼目睹过李小龙实战的) 因为都是英文,我做了一些粗略的翻译。这些权威人士的名字都摆在那,他们的战绩和名声我就不一一说明了。但是如果你们连这些人里的一个名字都没听过,我只能说你根本毫无资格评论李小龙的功夫,更不用说质疑了。 UFC President Dana White considers Bruce Lee as "the father of Mixed Martial Arts". UFC(美国举办的综合格斗赛事,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的缩写)主席Dana White认为龙哥是MMA之父He is cited as a major influence by many K-1 and MMA champions: Bas Rutten, Jose "Pele" Landi-Jons, Wanderlei Silva, Emilianenko Fedor, Norifumi "Kid" Yamamoto, Rob Kaman, Ramon Dekkers, Frank Shamrock, Murilo and Mauricio Rua, Jerome Le Banner, Carlos Newton, Remy Bonjasky, Jeremy Horn, David Loiseau Pat Miletich, Randy Couture, Tito Ortiz, Wanderlei Silva and Chuck Liddell among others. 以上的名字都是K-1和MMA的冠军。他们都承认李小龙是他们最大的影响。Stephan Bonnar - Growing up idolizing Bruce Lee, Stephan has excelled at jujitsu, taekwondo, wrestling, and was a local 2-time Golden Gloves champion in the super-heavyweight division Stephan Bonnar从小到大的偶像是李小龙。Rickson Gracie considers Bruce Lee, Muhammad Ali and Mike Tyson as three of the most greatest fighters in fighting history. Rickson Gracie 认为李小龙、阿里和泰森是三位搏击史上最伟大的格斗家。Vitor Belfort Former UFC Light Heavyweight Champion Fights Vitor Belfort at UFC 51. HEROES: Bruce Lee - an icon of mixed martial arts. Muhammad Ali. Looked at them and used that as a fuel for a fire for me to work with. Vitor Belfort 说李小龙(mma的象征)和阿里是他的两个英雄。他们给他带来动力。关于李小龙,我阅读过现存的有关他的所有文献。他那种探索事物本质,将经验和学术相结合的做出的探索,深深地影响了我。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美国MMA著名教练HATMAKER我认为李小龙对很多现在还参加格斗比赛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精神依托。他确实是MMA的先驱者,我们在电影《龙争虎斗》中看到他使用过十字固。他的思想是非常开明的,原来他从不相信高过腰的腿法能起作用,但当Chuck Norris用腿踢到他的头之后,他说:“从今以后我也会使用高腿,因为高腿是有用的。”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李小龙是位何其伟大的武者,他通过不断改进自己的格斗技术,使它越来越好。我理解“以无法为有法”的意思是:李小龙认为要赢人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如果你根本不了解你的对手,你就不可能拥有一种固定的方法打败他,因为很有可能这种固定的方法对这个特定的对手不起作用。在你打斗时,你的格斗技巧是自然表现出来的。如果仅仅通过几种有限的手段就能赢所有的人,那么世界上也不会出现MMA这种格斗形式了。从李小龙的这个观点,我们再次能证明他不愧为MMA的先驱!——BAS RUTTENEd Parker:"Lee could punch so fast, he could make the air pop...I doubt anyone could have beaten him!". Ed Parker说:"李小龙的拳速快到似乎空气都要被他打破了...我怀疑没有人能够打赢他!" (Ed Parker 当年认识李小龙。他本身就是一位以惊人的速度和力量闻名的传奇人物。就是这样一位当年令人闻名而生畏的格斗家都自认不如李小龙。他现仍健在。) 龙哥花絮(欢迎补充)一、央视国际(日13:27)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光影百年,洪金宝亲口说:我没有李小龙快。他面对主持人回忆了事情的经过:当时导演介绍李小龙给大家认识,当介绍到洪金宝时,洪金宝就说你很厉害,李小龙说:是呀!你想试一试?由于李小龙的误会洪金宝只好与李小龙比试,两人同时出腿,洪金宝的腿才出一半,李小龙的腿已到了洪金宝的头上。 洪金宝:他的功夫真的是很厉害,我在拍《五雷轰顶》,我是武术指导,他从美国刚回来参观,这是李小龙,大家讲话,我说李小龙你好你好,我说我看你的拳脚很快,你的腿是不是很快。其实是也好,不是也好,没关系,我是很崇拜他,就想请教他,他就误会了,好像我要向他挑战,是的,你想怎么样?我怎么能说?说什么?我说你是不是想大家试一下?他已经讲了我能不试吗?就试一下吧,大家都站了一会儿,完了,我起腿他也起腿,我的腿在半空,他的腿已经在我脸上了。他停了以后,怎么样?好样的!很快啊!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完了以后,当他拍了,我就很少跟他见面了,到后来他红了又起来,突然间我们再见面,见面以后就聊天,他说“三毛”,我有一部戏想你在里面做一个角色好不好?我说是什么戏?他说《死亡游戏》!我说OK。他说我这部戏要拍的时候告诉你,OK。 记者:您来做主演的时候怎么考虑呢?我怎么区别于他? 洪金宝:个人有个人的强项,他是太强,我们当然跟不上他,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风格,我们要跟他一点点,再加上自己一点点。不能说除了李小龙,除了我们谁也不要拍戏了,这不可能的。 记者:但是相同的地方你们都是在功夫上做文章。 洪金宝:功夫有很多,功夫真的有很多。李小龙他打腿打得好,拳真是打得好,我们现在打另外一种,我们打比洪拳你就不一定行,对不对? 二、三届全美空手道冠军罗礼士打不过李小龙。也是洪金宝在美国一套记录片里亲口说,李小龙与罗礼士,在开拍《猛龙过江》前,于香港某酒店,深夜当着其他人的面交手,李小龙从客房进攻,将罗赶到电梯门前,罗没有反击的余地,只能后退,但李也不能将他打中击倒。一直到罗退无可退,二人一笑住手。 通常,人们都认为李小龙宗师的第一位武学老师是叶问宗师,但实际上他的启蒙老师却是他的父亲李海泉(LEE-HOI-CHUEN),因为李海泉作为粤艺名人,已修习太极拳几十年,有很深的造诣。李小龙自小好动,认为只要是拳便都能打斗,因此从几岁时便开始跟父亲学习太极拳,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练就是二十几年。从李小龙的武学笔记可以看出,太极在截拳道中占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一些有关“太极”、“无极”、“阴阳”的理论更逐渐发展成为截拳道的核心理论,而太极图也成了截拳道的标志图。恩师2 梁子鹏 所传绝技:内家拳由于李小龙当时在街头打斗的需要,曾想放弃对太极拳的修炼,因为太极是一门慢功夫。但遭到了李海泉的反对,因为李海泉知道李小龙的性子太烈,而通过练习太极拳,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克制,但在李小龙逐渐放弃对太极拳的修炼,他只得想办法另辟途径来弥补。梁子鹏是专业武师,于武学有相当高深的造诣,尤精于内家拳法。他不仅精通太极拳与形意拳,还跟随另一位宗师陈子正学过鹰爪拳,并研习过六合八法拳。事实上梁子鹏只是收李小龙为挂名弟子,段时间,李小龙从梁师傅处学到了许多有关中国功夫的内家拳法与外家拳法的原理,而且李小龙当时虽未把这些拳理用笔记录下来,但却将之深深地印于自己的脑海中,为后来自己在武学上的巨大成功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恩师3 叶问 所传绝技:咏春拳叶问老先生是广东佛山人,40年代后期因战争迁来香港,并开设拳馆专门教授咏春拳,是近代香港武坛德艺俱精且令人敬仰的一代武学名师,是香港武术界的领袖人物,更是咏春拳得以走向世界的首位功臣。叶问对李小龙6年的深刻教询,使他由一个巷战者而过渡为真正的武术高手,当然这亦是李小龙后来能成为大家的一个必然的前提。李小龙是世界一流的功夫大师,但他首先是一位明贯香江的咏春闯将。李小龙后来在世界武坛上的辉煌成功,也为咏春拳的世界性传播作出了虽为间接但却实际的极大的贡献。恩师4 陈师傅 所传绝技: 蔡李佛拳在李小龙的截拳道的26个精华元素中,其中一项就是蔡李佛拳,蔡李佛拳是一种广东名拳,虽然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在省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的流行却相当广泛,而对于想靠武术扬名立万的李小龙来讲,没有理由不去学习这一大武学名宗,这种与咏春拳有着同样实战价值的,在香港算是最大的一个门派的崇尚实战的拳术。恩师5 邵汉生 所传绝技: 节拳邵汉生师傅是李小龙武坛生涯中的第一位正式的北派功夫老师,因为邵师傅亦为节拳(JIT-KUNE)名家,对多种北派拳术均有极高的造诣。邵师傅是少有的几位一直与小龙保持良好关系的香港艺坛元老之一,所以即使当小龙到美国发展后,仍经常与邵师傅通信,用以交换习武上的心得,并曾打算让邵师傅到美国武坛发展。每当小龙回港省亲时,去得最多的地方除了叶问的拳馆之外,便是邵师傅的家中,去接受邵师傅的单独指导。恩师6 艾得-帕克 所传绝技:“肯波”流空手道艾得·帕克(ED-PARKER),在美国武坛被称为“美国空手道之父”,是空手道运动在美国的奠基人,同时也是“肯波”流空手道(KENPO- KARATE)的创始人。李小龙经朋友介绍与他认识之后,亦迅速与这位著名空手道教育家成为好友,并由此开始互通所学,李小龙向他讲解以咏春为主的中国武术,艾得·帕克则将自己的格斗精技介绍给李小龙,使李小龙切切实实地受到了空手道这门格斗艺术的高深内函。尤其是艾得·帕克的功夫是脱胎于传统空手道的新型格斗技艺,所以它的改革与发展对李小龙的影响相当大,也使李小龙由此认识到一点:“拳术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因为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恩师7 严镜海 所传绝技: 肌力训练严镜海(JAMES-YIMM-LEE,亦即詹姆斯·严·李)虽为李小龙的学生,但他对于李小龙在武术上的成功,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为严镜海在投入到李小龙门下之前,便已是一位传统武术方面的高手,并精于多种拳法及擅长“铁沙掌”功夫,然他对李小龙最大的贡献乃是把自己的一套肌力训练方法教给李小龙,因为他本身便曾是一位举重运动员,于肌肉训练方面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当然李小龙对严镜海所教的技术亦如获至宝,而依法苦练不辍,使本身便已强健的肌肉变得更加发达,抗击力亦更强,爆发力亦更为凶猛。恩师8 肯尼-拉贝尔 所传绝技: 柔术肯尼·拉贝尔(GENE-LEBELL)在美国武坛号称“柔术之父”,作为“黑带群英殿”中“导师奖”的多次获得者,李小龙不仅跟他学习过柔术,就连查克.罗礼士(CHUCK-NORRIS)与“喷射机”宾尼(BENNY)也曾跟他学过柔术。拉贝尔曾向李小龙倾囊相授了自己的柔术技术,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李小龙的格斗技系统,因为我们都知道,截拳道是一种踢、打、摔、锁并用的立体式无限制的拳道,而其中的“摔”与“锁”技术除了李小龙曾从中国武术中汲取了一些有用的技巧之外,相当一部分的精华动作便直接来自于肯尼.拉贝尔。恩师9 李峻九 所传绝技: 跆拳道李俊九(JHOON-GOO-RHEE),曾两次入选“黑带群英殿”,并以曾向美国国会议员传授过跆拳道及自卫术而闻名,为美国武坛跆拳道界之定级领袖人物,有“美国跆拳道之父”之美称。李峻九将自己修炼了多年的腿法心得教给了李小龙,从而进一步完善与丰富了李小龙当时的武道系统,尤其是在高踢法方面,更使李小龙获益良多。至于李小龙经常在一些公众场合所表演的“脚断木板”之技,便得自于李俊九;还有腾空飞踢技术,更有赖于李俊九的指点。恩师10 丹·伊鲁山度 所传绝技: 菲律宾武功作为李小龙宗师亦师、亦友、亦徒的丹·伊鲁山度(DAN-INOSANTO),20多年来他确把自己从宗师那里学到的武道艺术都源源不断地传授给了别人,他为实现宗师的未竟事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同时,亦曾四度入选“黑带群英殿”。他亦把自己多年来的修炼心得与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李小龙,从而更进一步地完善了李小龙的格斗技系统。尤其在武器训练方面,伊鲁山度的棍法技术更一度填补了李小龙的振藩功夫在这方面的空白。当年的张伯伦 单场 100 分 但是现在也不一定能打得过奥尼尔啊,时间过了那么久远,就算是武术格斗水平理念发展了李小龙没那么厉害又怎样?那些跟他同一时代的人那个敢说他只是个演员? 李小龙年代久远,现在的年轻人了解的少,而且主要是在美国后面有香港发展,国内本来都李小龙了解比较少,网络上的各种说法大多以讹传讹,但是那个顾扯淡,你也别这么低端黑,想黑李小龙你先好好收集了解下李小龙吧,当时李小龙的格斗理念是超越当时的整个世界的,超越了当时的时代。,而且即使李小龙参加那些所谓的格斗赛又能怎样?十年后早被人忘记的干干净净的了,李小龙选择了电影这个更大的平台来宣传自己的武术宣传自己的武术理念宣传自己的武术哲学,是个很明智的选择,但是李小龙绝仅仅是一个演员,打个比方,你想现在的职业选手会去跟成龙讨教武术吗?或者李连杰 甄子丹之流?你见过记者会问那些格斗家 你觉得成龙怎样?李连杰 甄子丹武术怎么样?
因为全世界人民,无论种族、民族、文化、语言、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打架。
把某一功夫练到很强的人很多,但能创立一门功夫,成一代宗师的人很少李小龙功夫很强,实战很强,且糅合东西方武术创立了截拳道,这是前无古人的他大学修的是哲学,他的功夫不只有术,还有道他真正把中国功夫介绍到西方,第一人
请非答案作者不要和我争论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小龙电影全集国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