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感染豆瓣电影推荐有知道的吗

日本恐怖片 感染_百度知道
日本恐怖片 感染
K郧肟垂铱炊呐笥迅嫠呦孪晗傅哪谌莺驮⒁
谢过,胆战心惊的看完了却不太明白讲的什么疑点还是太多那个秋千那个面具的男孩那个缝了一晚上猪肉的医生等等,
提问者采纳
我刚看完时候和楼主有同样的疑问,只是人的心在作怪.,并没有病毒,杀死了那些医生护士,然后几个医生不是想承担责任而是想掩盖事实,那次医疗事故和他们见死不救导致他精神分裂,再加上他们见死不救.电影里发生的一切都是男主角所为,是他们所做的事感染了他的良心.他精神崩溃.这个电影里并没有鬼,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其实主要讲的就是一次医疗事故,
其他类似问题
4人觉得有用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芬话锓枳,日本电影都变态
你看看那个《热血高,连好好说话都不会,从头到尾呜嗷喊叫的。,
人心要是恐怖起来比鬼更可怕。。。
日本恐怖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现在位置:&&&&&&&&&&&&&&&感染列岛
电影感染列岛影评
_影子写手 豆瓣
_有惊心食人族3吗????-感染列岛豆瓣有没有特别一类影片类型相比于其他类型评分偏高?为什么?
个人感觉日漫, 美剧普遍容易出超高分。相比,有些优秀的日剧以及日本电影的评分显然很是吝啬。
按票数排序
我喜欢这个问题……以下内容是我这几年用豆瓣和其它各种类似的电影评分网站的一个经验总结,我倒是很希望能有点数据支持,可惜没有……因此想必错漏颇多,主观极强,如有指正,无任欢迎。豆瓣评分是我个人观影的最重要指标,我个人觉得比起北美比较重要的三个评分:IMDb(大众向)、烂番茄(影迷向)、媒体综评(影评人向),豆瓣更贴近国人的口味;而时光则是我个人用户习惯的问题,用的偏少一点,而且我一直对时光的反刷分策略有一定怀疑,我个人觉得,似乎没有豆瓣更强力;迷影网的院线评分倒是个有趣的定位,也许有一天它会成长为中国的媒体综评,国内似乎还没有类似的高门槛评分网站。扯远了回到豆瓣豆瓣评分是个很难说的事,他会受到电影的类型、阵容、时间、是否国内上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使得不同电影的评分,经常也不能直接用来比较,但整体而言,还是有一些趋势,或可参考,我一般以此来推想电影的质量,倒也还算靠谱1、经典高分显然的,经典其实根本不是一种电影类型,但是在豆瓣电影标签分类()中,这却是豆瓣上的第四大分类。经典往往是指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电影,从互联网初期开始,就有一些影迷间流传的电影榜单,在漫长的岁月中,随着网络的愈发成熟,最后演化为“人生不可不看N大电影”“高智商电影N部”的类似列表,活跃于论坛贴吧微博人人等各种媒介上,早期的国内网络并无IMDb类的电影评分网站,因此这种经典榜单受IMDb影响颇大(比如IMDb的头牌肖申克的救赎),同时也受当时的时代影响(比如在当时国内影响力巨大的泰坦尼克号)。这一类电影以剧情片为主,通常主要是90年代至00年代初期的作品,影响力巨大,在豆瓣上评分人数以数十万计(当年豆瓣人数不多时候十万人是个重要门槛,现在很随便了),而且本身质量颇高(否则当然不会被称为经典),因而分数很容易升高,这批电影基本统治了豆瓣TOP250这样的榜单,分数往往在8-9间。因为大影响力的因素,我觉得这部分电影较之同水准而影响力较弱的电影来说,更容易拿到高分,其中或也不免有些名过其实之辈,只是这个争议颇大,暂不谈及了,即使这些电影可能分数略高,但其质量本身还是对得起观众的。2、类型界限对于大部分没有成为经典的电影来说,豆瓣上的7-7.5将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线,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部电影究竟是出色还是平庸,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影而言,这条分界线也会上下浮动,从而使有些类型电影有着自己不大一致的质量界限。喜剧:对于大部分喜剧片来说,他们在主题上首先受限,能够用喜剧片外壳表达出色感情或内涵的电影并不多见,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是只负责完成搞笑观众这一最基础任务。因此大部分喜剧的分数往往会较其他类型电影偏低,7.5对于它们中的不少作品来说可望而不可及,这些年除了感情出众的三傻、触不可及,隐喻强烈的让子弹飞,结构精巧的疯狂的石头等极少数几例之外,大部分喜剧片都只能冲击7-7.5这一档。国产的两部囧途、好莱坞的宿醉或者泰迪熊,虽然也算得上一定水准,但也不过7-7.5而已。因而我个人认为,对于喜剧片而言,6.5以上已经可以认为其喜剧搞笑的部分达到目标,而要想进入7.5之上,那就需要再在剧情上下一番苦工。动画:动画在豆瓣一般是颇受赞誉的,我在这一点上没有留意过时光或者其它站,因而很难说是否这是豆瓣独有的倾向,但是动画往往可以轻易在豆瓣拿下其它类型片较为困难的高分,这基本是确定的事实。里约大冒险、卑鄙的我、驯龙记、玛丽与马克思都是质量颇高的动画,因而他们全都进入了8.5左右的高位;冰河时代系列这样一般认为在走下坡路的动画,其四部曲也只有第二部在8分以下,而且是7.8这样的高分;疯狂原始人固然不坏,但9.1的分数还是能让人大吃一惊。(上面这些例子有不少涉及国内上映的问题,这是他们分数上升的另个主要原因,稍后再说)因而对于动画来说,7.5已经不再是出色的象征,你只能说这是一个及格的位置,出色的动画片基本都可以进入8以上。动作:动作类电影的情况与喜剧类似,如果它只是完成了动作场面这一基本需求,那么它的位置大概在7左右,再往上需要有一定的剧情支撑,而且想要上到8是较为困难的。纪录:纪录片是动画外豆瓣的另一个分数重镇,纪录片在很大程度上其内容重于其影片水准,因而易于拿到更高的评分,人们容易对某一现实或事件做出同情、愤怒、感慨等不同反应,进而对影片本身表示认可,所以纪录片上8分在我看来甚至容易过动画,而有一定水准的纪录片基本肯定会在8.5-9档。剧情:剧情片的分数除了其本身水准以外,还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情感倾向影响,倾向于励志、感人、亲情、悲剧等一些容易唤起观众共鸣的情感,比较容易拿到更高的评分,而在作品中显得情感复杂不完全确定的一些电影,则会略低,这种情况我认为和纪录片类似,人们更容易对故事本身而不是电影水准产生认可,但最主要的因素仍是电影本身的质量好坏。恐怖:如果说动画纪录是豆瓣的高峰,那么恐怖惊悚绝对是豆瓣的低谷,我个人看恐怖片很少,有时候对其水准难以评价,但是闪灵这样的名作,或者恐怖游轮这样的网络大影响力作品,都只能勉强攀上8分。绝大多数的这类电影,都只能拿到6-7这样的分数,我个人觉得或许6.5-7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分界点,但是我看的不多,这还很难说。短片:短片是又一个容易得到认可的分类,在更短的事件内讲一个好故事,本身就需要相当的水准,而且短片本身因为长度的关系,观者更多的是通过在线视频网站来进行观看(虽然因为版权的问题,各大站都会删除这类资源,但是分享者还是源源不断),所以对比同影响力的作品,短片的观众更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其水准,因而拿到更高的分数,8+的短片为数众多,好的短片基本都应该在7.5之上。心理学:这段是纯粹的猜测,我本人毫无证据证明这一点,随便扯两句而已。上面的这种不同类型电影所对应的不同评分现象,或许是前一条经典高分的延伸。大部分人接触电影,一般都是受其它人的推荐,从而从那些经典影片(这里经典影片的定义同上一条那里)或是时下的新片开始的,但是新片的内容和质量参差不齐,经典影片的共性则强的多了。经典影片通常都强调剧情,不特别强调视效和个人风格,其背后的内涵更为人所注重,例如肖申克的自由,当幸福来敲门的奋斗,泰坦尼克号的爱情等等。因而当这些电影被树立为好电影的标杆之后,喜剧和动作类这样缺乏上述内涵的电影,难免就会在评分上受到压制,(这又有一个问题,到底它们真的是不够好,还是并不应该以经典电影的标准去要求类型片?这又涉及什么是好电影这种终极命题,还是不继续扯了。)而另外一些风格强烈的影片,也不一定能受到所有人的共同认可,从而被设定了分数的上限。另一方面,动画和短片会被很多观者潜意识的认为不属于狭义电影的范畴,从而得以从这种经典标准中解脱,拥有更加宽容的评分体系。3、圈内作品一个群体的人数越少,他们就越容易保持一致。这个现象更容易出现在剧集、动画这类多集的作品里,这一类最常出现的情况是,如果对这部作品不持好评的观众,基本都不会坚持到看完,因为电影是较容易坚持到结束的,而看完一部剧集或者动画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兴趣,所以在豆瓣上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看完作品来到豆瓣打分的,大都是看完了剧集和动画,也就是对作品抱有支持和好感的观众。因而这类作品的分数会明显较普通作品而高,就豆瓣上的剧集来说,上到8分几乎易如反掌,好的剧集基本都可以上到9分以上。但也同样因为这个原因,这种高分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只有喜欢的人会看完”这一观众的密闭性,所以凡是这种密闭被破坏的作品,分数都会因此而下降,比如在电视上有播出的剧集,分数可能就会较没有播出的剧集而低。比如港剧和韩剧中9分的比例就较英美剧为低,这理应也有作品质量的因素,但我看的剧集也不是很多,不敢妄加揣测。电影同样有类似的倾向,一部只会在部分影迷当中有影响力的作品,更容易迎合这部分目标观众,从而在他们身上获得一致的好评,因而分数较高,这类电影可能只有几千甚至几百打分,如果他们的影响力得到传播,扩大了观众群体,则分数可能会开始下降。这种小范围的强号召力可能来自于导演、演员、题材、风格,又或是某个其它领域作品的电影版本。而这并非豆瓣所独有,IMDb、时光我都有见过类似的情况。4、国内上映如前所说,疯狂原始人在豆瓣疯狂的拿下了9.1分,这个分数使其在豆瓣250上挺进到了24位(时光8.6,时光100中排名59),与大闹天宫、千与千寻、搏击俱乐部等比肩,甚至还在少年派之上,而同样的电影只在IMDb拿到7.5,烂番茄69%,媒体综评55这样的中等评分。当一部电影能在国内上映的时候,这往往可以进一步推动他在豆瓣的评分,高分的电影会更加高分,中庸的电影会更加中庸,而烂片也会更烂。泰囧在去年刚刚上映的一两个月时间里,分数都一直保持着8+的高位,然后才逐渐回落到现在的7.6。毫无疑问的是,电影院的良好效果无疑可以增加一部电影的观感,同样电影票所花费的人民币也会加剧人们对烂片的愤怒,这或许是上映电影的分数更加极端的原因。这种分数的偏移会在接下来的数个月中,随着通过网络、手机、电视等其它媒介观看这部电影的人数的增加,而逐渐恢复正常。5、五一对刷为数众多的国产电影都经历过这个过程,认为电影质量低劣的观者怒打1星,而支持电影的导演演员粉丝或者制片方水军则回打5星,双方的每一次打分都令另一方更为愤怒,并回以更极端的打分,微博上戏言之为C型评分。一部电影在豆瓣上已有的评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之后打分的新用户,这是从众效应的体现,具体来说,当你想给一部电影打3星的时候,发现它在豆瓣的评分在8分以上,或许这会让你有所动摇,从而修正你的打分到4星。但这种状况的另一个表现是,当你想给一部电影打2星的时候,发现它在豆瓣的评分在8分以上,这反而会加剧你的观感,让你觉得这里更需要反方的呼声,从而将你的打分修正到1星。(这就是为什么我看到现在有些水军刷分已经改刷4星而不是5星了)不得不称赞豆瓣在处理这种问题上的操作还是值得一提的,这种五星和一星的对刷往往不会持续很久,其中一方就将在豆瓣的干预下崩溃,而使得评分进入一边倒的节奏。前不久的富春山居图在豆瓣上的5星比例曾经高达30%以上,大约有5000个账号左右,然而豆瓣的用户权重机制首先控制住了评分,并且每天至少清理一次评分的用户。(我当时发了个帖子见此:)一个尴尬的事实是,我一直觉得,在豆瓣进行这种刷分通常反而会导致评分下降,五一对刷式的刷分,会导致打分者出现一种投票站队的幻觉,在豆瓣页面同样高比例的5星和1星,压制了本打算打出中间分的观者,使他们更倾向于在二者中选择一方表明自己的立场,当豆瓣处理掉其中虚假的评分之后,这部电影的评分大概率将更加偏离刷分者希望得到的结果,一些5分档的电影可能因此反而跌入了3-4分档。6、豆瓣观影其实豆瓣的分数虽然蛮重要,但是对于我而言,豆瓣较之时光和其它影评网站,其更强的社交性,也对观影有很强的意义。事实上,与其按照评分观影,寻找到一个口味与你最接近的观影达人(我已经决定跟着桃姐走了,唯马首是瞻),跟随他的评价扫片,反而更容易符合心意。(我在这很想举一个Netflix的相关研究来佐证这点,但没找到,印象里大概2年前看到过这么个东西……)豆瓣上除了很多观影达人,他们编写的很多豆列也充满惊喜,许多按照某主题或风格编制的豆列完全可以作为扫片列表。我一直觉得,无论豆瓣、时光、IMDb、烂番茄、媒体综评,又或者奥斯卡、金球奖、欧洲三大电影节、港台二金,都只是一种帮助你建立品位的电影体系。对于看电影不多的人而言,这种体系可以最快的让人知道,什么样的电影是好电影,而什么样的不是。等到你看的电影达到一定程度,形成你自己的品位,进而形成你自己的口味,寻找到电影中自我的定位之后,自然就可以从豆瓣时光IMDb各种分数中解脱了,就像有人说过,世界上只有一个故事,就是Who am I。7.4 更新几天没有上网,之前手机刷微博发现被@ 了好多次,原来这边有这么多人支持,真心感谢。豆瓣文艺向、对国片苛刻等说法网上经常有人提及,所以我自己也经常思考类似问题,因而那天看到提问,忍不住写了许多,如果能对大家观影和看豆瓣有所裨益,那就最好了回复也很多,所以再补充下我的一些看法7、动漫动漫确实分数很容易高,正如同前述第3点所说的,能够来豆瓣为一部动漫打分的人,大概率是看完或者在追这部动漫的人,而他们一定是这部动漫的爱好者和支持者,不过豆瓣本身并不是偏向二次元的网站,所以我不觉得动漫真的有比剧集更明显的优势。就评分来说,我知道的绝对高分,海贼和银魂分别是9.4和9.5,因为大影响力的民工漫(我自己不是二次元众,这个词也不知用的恰当与否……)中,它俩的水准较高,其次的猎人和钢炼勉强上了9,死笔、棋魂、柯南都倒在了9分门槛之前,而火影、犬夜叉分别是8.2和8.4,死神更是只有7.9;怀旧一派的领头羊大概是灌篮高手和机器猫的9.4,其余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七龙珠、圣斗士都没有突破9分,美少女战士8.2,剧情比较堪忧的中华小当家只有7.8。观众稍微更集中在二次元圈内的作品倒是比较容易上9,比如夏目友人帐9.1、虫师9.2、EVA9.2、蜂蜜与四叶草9.2、Fate9.0之类。就整体的评分来说,我还是觉得跟剧集的情况差不多。8、恐怖片恐怖片的低分很多人都认同,如果要究其原因,我个人还是觉得,各个类型之中,按照前述第2点的经典电影标准来说,恐怖片大概是各个类型中,最难植入所谓内涵思想的一种。喜剧片大可以走轻喜感情路线,动作片也有时有正义自由这里话题,只有恐怖片很难做到,而且这种文戏几乎无悬念的将会冲淡电影的恐怖气氛,最后不免弄巧成拙,搞成了国产恐怖片。所以恐怖片基本只能在剧情结构上下点文章,电锯惊魂、恐怖游轮、致命ID差不多就是这样过了8分门槛,而不仅有结构,还夹杂了孩子与大人友情成长等因素的第六感就能升到8.7,这差不多算是恐怖片的极限了……IMDb和烂番茄似乎也有类似倾向,电锯在烂番茄不过48%,IMDb也才7.6,还不如豆瓣。9、国产片豆瓣对国片更苛刻似乎是个广泛的共识,不过我还是不完全认同这一点。首先大部分国片就质量而言,确实与电影工业化完善的典型好莱坞相比,实在相去甚远,这种差距是全方位的,上至管理政策分级,下到剪辑编剧视效,好莱坞都已经有整套的固定工业流程来进行,这使得我们的电影很容易烂,而他们的工业产品经常只是平庸;其次更加加剧这种情况的是,比起远隔重洋,有时东渡的好莱虎,我们的电影基本都能在电影院上映,将质量上的缺陷更加放大。事实上这些年在豆瓣上拿到高分的国片不少,但诸如7.9的风声、8.2的钢的琴、7.8海洋天堂、8.5我们天上见、7.6斗牛、8.3万箭穿心这些,基本都来自不那么依靠电影工业来完成,反而更容易凭借感情本土化而获得认同的剧情片,而有商业大片野心的古装片、视效片这一类,则往往以评分上的失败告终。10、漫画和书漫画和书的情况又和电影不同,一个明显的情况是,当豆瓣电影的评分人数已经轻易突破了10万大关之时,豆瓣读书上甚少有评分超过1万人的书籍。事实就是,当我们走入书店时,我们可以做出的选择,远远多过我们走入电影院时所能做出的选择,因而毫无疑问一本书所拥有的豆瓣读者,要绝对小于一部电影所拥有的豆瓣观众,而看完一本书所需的时间,也不亚于一部动漫或是剧集,另外书籍的网络传播,也弱于几乎随处可见的电影、剧集和动漫。这样使得几乎所有的书都存在前述第3点的封闭圈子特征,所以书的评分较电影高出甚多,8以上的书籍比比皆是。如果豆瓣上还能有向万人读者目标进发的书,那多半只能是漫画,漫画的网络传播范围远大于一般的书籍,而且这种网络传播也使其没有受限于某一出版社或是版本,大部分豆瓣众都是随便搜索一版就圈入看过,比如长春版的灌篮高手第31册被大圈2w有余,而同版的其余各册基本都不过1千,不过同样的原因也使得第31册得到了全套漫画的最低分9.5,其余各册都在9.7-9.8间。这种稀疏的评分状况,使得豆瓣读书的评分比较难度远比电影复杂,各个高分书籍可能只是各个不同圈子的聚集体,以至于书籍间的分数比较是否还有意义都很难说。我个人可能更多的会参考身边人对书籍的评价或者豆瓣书评,和电影不同,豆瓣读书的评分对我来说作用不大,所幸我品位较低,读书颇少,还不至于因此困扰。最后的PS:这个回答意外的给我增加了很多关注……但是我刚刚突然看见我个人资料莫名的写着 女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我不知为什么,也不知何时开始写着的,本着认真负责不欺骗观众感情的态度,来看妹子的人赶紧果取关- -
2,一些小语种的电影
3,冷门片尤其冷门文艺片。4,动画电影
5,心理学电影另,其实我倒是想回答一下问题的反面,有一类电影即使拍的很好打分也不是太高---警匪片,尤其是香港警匪片。
现有答案都是主观的啊……通过 API 获取豆瓣数据统计一下,才比较客观吧~本来想自己做的,搜了一下发现已经有人这么做过了: 文章很好,建议一看。不过遗憾的是,作者只选了几类,没有全部统计。从作者统计的几类中,明显可以看出,文艺片、纪录片得分总体较高,恐怖片得分总体较低。
BBC出品的纪录片。因为足够优秀。
英剧美剧是的。个人认为原因可能是追美剧英剧大多都是真的剧迷,好这口打分都不低。而诸如破产姐妹,老友记,冰与火等等编剧也确实厉害…很对味打分自然高。而且能坚持看完的…肯定感觉良好一个五星射上去。如果不喜欢就不会看完,没看完就不很少会去打分(这一点电影不一样,一两个小时比较容易坚持,十多集电视剧不喜欢不太好坚持…)。不过评分低的欧美剧当然也有,但总体说偏高。日本的动漫也是如此。至于楼主提到的日剧…因为没看过不知道具体质量如何…比如大陆电视剧评分也低,是因为大多数都制作粗滥…而日本动漫美剧都已形成品牌,制作精良顺便说说有人说新浪潮或者小众片,其实是不一定的,就算是戈达尔,除开电影史系列,上8分的不多。特吕福,夏布洛尔也是的。豆瓣电影的打分人群已经很庞大了,目前来看高分的还多是大众片,演员编剧都很赞的容易拿分。昆汀诺兰新片都如此。所以,豆瓣电影中7.5是一个高分线——如果非要按打分来选片的话。既保证大致不差又可能偶遇一些天才作品。(好像说跑偏了…)
看一部日漫或美剧的时间一般都比一部电影长,所以感觉完整看过的人数比一部普通电影少。如果一部日漫和自身电波合拍,于是很容易脑残粉就直接给五星,才不像那些影评人一样吝啬的评价。如果不是第一季,而是第三第四季,愿意继续看下去的就是真爱粉了,于是造成更少人评价,且全是高分评价这种局面了。美剧同理。
第一个被邀请,谢谢。以前看到的:乌有皆左棍,凯迪多右狗。天涯老愤青,猫扑矮穷丑。豆瓣文艺gay,腾讯非主流。果壳技术宅,淫淫老炮友。网易铅笔社,贴吧屌丝斗。一统万民者,无疑是草榴。 (哪个可以换成知乎?)豆瓣电影评分基本和票房成反比。嗯。
我感觉,在很多情况下看完一些比较难以下咽的文艺片后,观影者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手一滑这些文艺片就不得了了。时光网的分数稍微趋正常一些,豆瓣的略有极端。
印象中BBC出品的纪录片的分数最高 9.8 9.7 9.7 9.5 9.4 9.4 9.3 9.2 9.2 9.2 9.0
文艺片~尤其新浪潮
个人的感觉,豆瓣的评分标准非常业余,只有五星,细分不够,在打分人士方面根本无法从机制上阻止水军。相比较IMDB要专业得多,基本上是影迷在评分,虽然早期会有一批电影的狂热粉丝刷10分的情况,但是在一段时间后,这分数就会变得客观。虽然 MTIME引用了IMDB的评分标准,但是在分数上很难体现这片子的水准,特别是电影还未上映便开始打分了。
纪录片,短片,老电影,英美剧
其实有不少类型的影片,这个和豆瓣的用户群体属性有关:1. 青春题材的文艺片,由于豆瓣使用者的以年轻人为主,青春题材更符合他们的观影需求。这类影片可以说是豆瓣得分溢出最高的一类。2. 动漫和电视剧集,不流行英美剧集,八九十年代TVB和亚视剧集,绝大多数动漫评分都很高。其中不排除怀旧情绪和动漫情结的加成因素。另一方面,为此类条目打分的用户,以死忠为主。3. 豆瓣女性比例很高,女性群体的感性和盲目性,都能反应在他们的打分中。部分偶像型男艺人(类似张国荣,金城武,毕丕特,囧瑟夫等)所参演的电影都得分偏高。同时,女性向、动物类和儿童向的电影也更容易拿高分,如《被松子嫌弃的一生》的8.9,《小鞋子》的9,.1,《忠犬八公》的9.0,《闻香识女人》和《阳光姐妹淘》的8.8等都可以归类于此,皮克萨和吉卜力的电影在豆瓣的评分也有一定程度虚高。4. 豆瓣在成立初期,即05,06年左右的活跃用户的偏好(包括站长阿北的偏好),对于豆瓣的整体口味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互联网用户中评价较高高的大话西游系列,剪刀手爱德华,before sunrise系列,霸王别姬,放牛班的春天等一系列目前豆瓣Top250排名前列的作品,都能看出此种影响。豆瓣的问题在于,专业性的和类型片的影迷不多,因此类似惊悚、悬疑、暴力、情色、警匪、动作等个类型片的作品的评分相对比较低。另外豆瓣上弥漫着的崇洋媚外的倾向使得大多数新上映的华语商业电影的评分不甚公正。盲目的刷5星和恶意的刷1星行为真是让人深恶痛绝。
没有人觉得动画片,尤其是皮克斯和宫崎骏的动画片分高得不正常么?我的意思是,没错它们这些片都是好片,但是得到的分数和好评有点夸张了。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核心就两点:(1)不同类型作品评分跨界横向比较不具有可比性,至少数据无法直接比较,所以问题里提到的日本电影、美剧、日漫本身就不该在同一评分体系内比较,一部分评分比另一部分高也并不具有多大的现实意义;(2)豆瓣用户群决定了部分类型作品普遍评分略高,毕竟豆瓣是一个类型群体聚集网站,而非全民性质的网站,更何况网站本身就意味着排除了非网民观影群体,所以用户群具有集中性和局限性,从而导致观影口味具有集中性和局限性是很正常的。既然都已经回答了为什么,那前一个问题的答案也就出来了,是的,豆瓣确实存在某类型作品评分偏高的情形。评分作为一种主观判断,那么感情因素在里面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无法控制的,多好的作品都无法与一部对评分人有特殊情感意义的作品相比拟。而豆瓣定位也并非专业影视评分类网站,对用户评分方式并无特殊要求,对用户自身也没有要求,具有主观特点的行为在无约束的情况下,就会变成纯主观行为。于是一个纯主观行为具有倾向性,那不是很正常的吗。当然,这都是在不考虑水军的前提下进行的讨论。
据我个人经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的电影容易得高分:1. 剧中演员或者导演英年早逝的2.名导演的早期,或者小众电影3.敏感话题电影4.离经叛道价值观的电影5.黑色幽默其实还有很多,主要就是这种思路。
这个问题我和一个喜欢混时光的朋友也探讨过。说道豆瓣对电影评分的倾向性问题就不得不先说说豆瓣用户的群体:1、学生2、文艺青年、中年3、标榜自己非主流的人4、宅女,豆瓣用户女性比例很高的我们看看豆瓣人气最旺盛的小组,看看豆瓣小组的分类就知道什么话题关注度最高,so,这类人中喜欢看电影的人并且会在豆瓣上评分的人会对什么样的片子高评呢?1、偏文艺,所以文艺片、纪录片、英伦风的都容易高分2、学生时代开始都是看漫画过来的人,大家懂得。动画容易高分。3、美剧、英剧比日剧易高分。4、学院派推荐过的经典,喜不喜欢就先高分了。5、考智力或者思想深刻,或者沉重基调的片子容易高分6、小语种片子——评分人少,所以比较容易汇聚反之,对哪些片子可能会有失公平呢?1、喜剧片2、国产片3、好吧,我觉得科幻片分也不高
纪录片评分普遍虚高日本恐怖片“感染”、 到底电影结局是什么意思呢?_百度知道
日本恐怖片“感染”、 到底电影结局是什么意思呢?
1 那个年轻医生练习缝针 第二天却发现逢在了五号病房的那个医生身上 是怎么回事?2 那个疯婆婆到底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3 那个小男孩 有什么用意 ?4 在3号病房睡觉的医生到底死了还是怎么了 ?5 刚开始烧伤的那个病人到底是谁 ?和主角是什么关系?6 最后那个女医生为什么也被感染了 ?7 结尾 在衣柜里的那个腐烂的人是主角么 ? 为什么会变成那样?
整部电影围绕着一个罪恶感展开。 缝针的医生是为了证明自己而变态 杀了医师 。那位疯子 目睹了医生们的手术 看到了他们为掩盖罪恶而作出的一系列事件 、其实她是在提醒他们 会因此而付出代价。那个男孩是无辜的受害者在这诡异的医院里 他也看到了幻觉、毕竟还是孩子。三号病房的医生相当于 地狱里的恶魔 是主角幻觉中的凶手 其实那正是自己的阴暗面 。烧伤的病人是整部片子的导火线 、回想一下 他的死和这个医院的所有医生和护士都有关系。最后的那个医生 也许有种难言的愧疚吧 。最后主角在极度变态的情况下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 也许到死 他也没有完全明白 感染的真正含义 所以会那么痛苦 。 整部电影 紧扣主题感染、罪恶感无情的蔓延在每个有罪的人心里 一个一个的感染 。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主要讲的就是一次医疗事故,然后几个医生不是想承担责任而是想掩盖事实,再加上他们见死不救.电影里发生的一切都是男主角所为,那次医疗事故和他们见死不救导致他精神分裂,杀死了那些医生护士,并没有病毒,是他们所做的事感染了他的良心.他精神崩溃.这个电影里并没有鬼,只是人的心在作怪.
哇靠,听你这么说,好恐怖啊,有空我也要去看看,恐怖片刺激啊.
日本恐怖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豆瓣电影25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