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口世纪大桥桥下来就到海大的什么门

想问下海大的西门离北门近不?_百度知道
想问下海大的西门离北门近不?
网上查的说没西门,,K韵肭胛氏隆,晚上11点从北门走到西门安全吗,还有就是三东路和三西路离的远吗,墒怯械挠炙滴髅哦悦媸鞘兰痛笄拧,,,4蟮奈髅爬氡泵沤,
提问者采纳
个人认为倒是没什么,心理作用吧,走到桥下后往右走看到路口再往右走10多分钟吧就是北门了。要是从校内走的话,西门一直走出去是世纪大桥楼下,西门到北门估计也得十多分钟左右。晚11点走的话,那一块应该不会有人埋伏的。只是灯光不好,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重庆赶集 &
猜您想看“吉安二手房出售”?
【钢运推荐】万州五桥上海大道繁华商圈门面急售!
配套齐全南北通透
联系方式:
房屋产权:商住两用
建筑面积:339.70㎡
套内面积:320.00㎡
房屋类型:其他
建筑结构:板塔结合
装修程度:豪华装修
土地使用年限:50年
房源描述:
房源真实、价格真实、图片真实;钢运100%
不吃差价,收费透明,不吃税费,阳光交易。
“百万先行赔付保证金”,确保消费者权益。
店面位于万州五桥上海大道属于临街主干商圈,可以说属于五桥最繁华的商业地段,这里商业氛围浓厚,周边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消费能力强,早晚人流量不断,紧邻新世纪、永辉超市、国贸、车站交通方便,后期发展潜力巨大。房间共339.平米,适合服装、鞋子、饰品、电子卖场、家具、餐饮等多种行业,业主诚心急卖,店铺目前还没办理房产证可以直接同开发商改合同,比以后办了证去过户可以省好大一笔开销哦,有意者可以前来考察,具体价格可以面议。
【钢运优势】:
钢运房产成立于1998年,A级房地产中介代理,秉承诚信服务、客户至上原则,让客户“找到钢运找到家”,多次被评为重庆市房地产放心中介机构及最佳诚信品牌
【个人优势】:
我是钢运房产一名经纪人,从事二手房买卖有2年的经验,主要负责万州、五桥地区的二手房屋买卖,我将尽最大努力为您提供购房建议,解答购房政策及税费等问题,随时为您服务!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赶集网上看到的,谢谢!
地址:五桥上海大道
本月均价:元/㎡
环比上月: ↓6%
本楼盘价格走势
本商圈价格走势
本区县价格走势
本市价格走势
重庆 - 五桥上海大道
2室 - 70㎡ - 毛坯30万 3室 - 151㎡ - 精装修64万 4室 - 143㎡ - 精装修55万 3室 - 83㎡ - 中等装修43.8万 3室 - 7㎡ - 中等装修47.8万 1室 - 40㎡ - 简单装修95万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刊登内容,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本站用户。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视频、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故仅供用户参照使用。
星级经纪人
重庆钢运置业代理有限公司
万州 - 五桥 - 上海大道我家在万绿园,怎么去海大的游泳池。比较近_百度知道
我家在万绿园,怎么去海大的游泳池。比较近
谝恢校ǔ踔校再到海甸岛,万分感谢。最后问下,是不是世纪大桥不能骑单车,再到海大的游泳池。 我发现世纪大桥那里很近,谁能告诉我怎么走下,我一般是走龙华路到,
提问者采纳
很简单,6点有很多人在那里游泳,一直走,其它车都不能过,还可以去白沙门江南城,一般下午5&#92,然后你就可以看到海大北门了,哈哈,我就住那边,不过我常常骑电单车从上面过!没人管的,或者海大北门对面的大公馆的后面,不过你自己要注意安全,向右拐,过了世纪大桥后,然后进去你在问问里面的人去游泳池该怎么走!如果你想到海里游泳的话,没多远,世纪大桥按规定除了汽车,哈哈,哈哈,上面车速都很快!这个我熟,
提问者评价
大家的回答都不错,可惜只能选一个 我还是比较满意这个,现在我能不能不过桥是关键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你到时再看看去,再到海甸岛,你可走的真有够冤的!要快的话就直接在你家门口打摩的,晕! 走龙华路到,走路,海大的的游泳池,最后就是你可以在世纪大桥骑单车,怎么不去那儿呢,其实滨海大道上也有好几个地方有泳池呢,谝恢,要不就在万绿园公车站坐车直到北门下,改天有时间了去府城的疗养院游泳泡温泉。,海大的游泳池的水不是挺那么干净的,打到北门口下车,以及俯卧撑。嘿嘿。我也想去游泳啦,不超过5元,离你又近,(不过绕啊绕的挺烦的!)又远!那里好像不只有17路才到吧,
坐万绿园到海甸岛就可以,也可以坐到钟楼,七路转,直接到门口
17路北门下车。或者直接从世纪大桥过来,非常近
坐公车不就完拉``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海南大学校徽
名称:海南大学,简称:海大
英文:Hainan University,缩写HAINU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
创建时间:1958年,现任校长:李建保
海南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海南省唯一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和海南省共建高校,是海南省内唯一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博士点的高校。
该校于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而成。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前身为&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为了打破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对我国天然橡胶的封锁、禁运,经中央批准创建的以橡胶和热带农业为主攻方向的特色大学。她与创建于1954年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前身为&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紧密结合,&两院&一体,创造了包括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内的900多项科教成果,使我国由原来的植胶空白国,奇迹般地崛起为世界第五大产胶国,为国防事业和热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原海南大学创建于1983年,到合并前建起了全省规模最大、最广泛的学科专业体系,是海南省唯一的重点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学校亲笔题写校名。2002年,教育部、财政部将学校列为&十五&期间与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并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是国务院侨办批准设立的全国 22 家华文教育基地之一。
经过2007年学校合并与2008年顺利进入&211&工程,学校自2009年起,除广东,江苏两省及部分专业取二批本科外,其余30省市本科招生批次均为重点一批本科。
建校50年来(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成立于1958年,原海南大学建立于1983年),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邓小平、胡耀邦、杨尚昆、王震、郭沫若等老一辈革命家,胡锦涛、江泽民、李鹏、温家宝、朱镕基、贾庆林、曾庆红、李岚清、尉健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学校视察,给予亲切关怀。新海南大学成立后,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省长罗保铭先后到校检查指导工作,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学校拥有海甸、城西和儋州三个校区和一个独立学院。海甸主校区位于海口市海甸岛,滨海抱湖,海水入湖,湖海交融,椰风海韵,形成奇美亮丽的热带风光;儋州校区位于海南西部素有&诗乡歌海&之称的儋州市;城西校区位于海南省会城市海
口市;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位于风光秀丽的三亚市。校园占地面积4500多亩,教学科研基础设施齐备,校舍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近2亿元,图书馆藏书近303.5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06.5万元)。学校地处热带生态胜地,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治学求知和生活的理想之地。
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等8大学科门类,设有热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部、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部、理工学部、社会科学学部、人文学部等5大学部、20个学院和3个公共教学部,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0个海南省重点学科、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海南省重点实验室、2个海南省工程中心,设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4个硕士点、16个高等学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专业、1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65个本科专业、10个应用型本科专业和22个高职专科专业。另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同时,学校还是海南省唯一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高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编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550余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190人,博士生导师56人,硕士生导师397人,&另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特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1个,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国家级突贡专家5人,省部级突贡专家66人,政府特贴专家61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人,国家首届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此外,还聘请了&两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螯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等31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
海南大学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目前学校面向全国除西藏和港澳台以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8000多人,各类硕士研究生近2782人,博士研究生87人。建校以来已培养了7万多名毕业生,包括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吕飞杰,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郑小波,国际知名的青年科学家林辰涛,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姚树洁,全国知名经济
海南大学后院
学家何帆等。海南大学留学生教育持续发展,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专门负责留学生的招生、教学与管理,欢迎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子弟来海南大学留学深造。
学校&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充分利用热区和海南的区位优势及资源条件,围绕热带农业、热带植物资源和热带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材料科学与化工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检索应用、食品科学与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特区法制与公共管理研究、海南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等领域新组建了多支科研团队,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同时,紧跟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大战略&,着眼于国际旅游岛、洋浦保税港区、航天发射中心等事关海南发展全局的重大建设项目,调整和凝练学科方向,培植科研创新团队。一年来立项开展了300多项科研项目,包括&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4项。同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近3年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100亿元。
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区、市)招生。两校合并后生源质量大幅提高,2008年全国有22个省份录取考生的第一志愿率达到100%。应届本专科毕业生2008年初次就业率也大幅攀升,达到89%。建校50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7万多名毕业生,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吕飞杰,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郑小波,美籍国际知名科学家林辰涛,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顾问、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姚树洁等都是该校毕业生的杰出代表。
学校以更加开放的眼光,积极构建了对外交流与合作新格局。与境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6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每年选派一批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前往法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和台湾的高校学习深造。作为国务院侨办批准设立的全国22家华文教育基地之一,现有在校留学生100多人,先后培养1000余名境外留学生。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学校与天津大学签订了对口支援合作协议,并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签订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协议,可望在高水平大学的助推下加快发展。
广大海内外乡亲、琼籍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捐资兴建学校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术中心、体育场馆、校门、学生活动中心等重要项目,并捐赠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设立了多项奖(助)学金和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发展。
海南大学着眼于&211工程&大学的建设目标,制定了学校事业总体发展规划、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未来10年,学校将实行&两步走&的发展策略,前三年逐步实现学校的整合优化,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后七年着力于推动学校的发展提升,
顺利通过国家&211工程&高校建设项目验收,跻身国内同类院校的一流水平。经过10年的努力,把海南大学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地位、在国际上特别是东南亚有较好影响的教学研究型&211工程&综合性大学,成为引领海南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海甸主校区环境】
海南大学位于海口市海甸岛上,是整个海甸岛内最大的单位。学校西面是世纪大桥,北门往北是白沙门海滩。南门是海南师范大学北校区,东门是海口市人民医院。
海南大学校园基本上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区域:教学区,学生区,教工区,旅院区。
学校内现有学生宿舍23栋,教师宿舍76栋.教学楼8栋,二级学院楼7栋。
 校内有学生食堂5个,合计餐厅13个(第一、二、三、五号学生食堂、清真食堂、复合餐厅、面食餐厅、西餐厅以及旅院独立餐厅等)。
校区内有单行道7处,三岔路口30个,十字路口21个,校内保安岗亭8个,校车若干。
海南大学百度贴吧,海南大学起点论坛,东坡湖畔等。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
海南大学综合教学楼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校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是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以热带农业科研、教学、开发为主攻方向的高校,是我国唯一一所科学院与大学结合、热带特色鲜明,融农、工、理、管、文、法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高校。
1996年,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更名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因两者的紧密联系,故两者简称为&热农院校&或&两院&。
迄今为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毕业生3万多名(不含成人教育),包括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吕飞杰,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郑小波等毕业于本校。
【海南大学城西校区】
城西校区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院校区紧连一体,并作为学院的主校区,占地约500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学院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大学排行榜】
该校在《2008中国大学评价》中名列第97名
该校在《2009中国大学评价》中名列第94名
合并前原海南大学和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领导人原海南大学党委书记:赵康太;原海南大学校长:谭世贵
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康德;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校长:王庆煌
现任领导人
党委书记:刘康德
校长,党委副书记:李建保
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韦勇
副校长:严庆、周兆德、林强 、曹献坤、习晓平、傅国华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是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于2007年合并成立新海南大学后,经重组设立的二级学院,其前身是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1982年开办专科教育开始,经过近30年的艰苦奋斗,学院已形成了包括成人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科学硕士学位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办学体系,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 学院目前设有农林经济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土地资源管理6个本科专业,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农业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2个科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农业推广硕士(含农村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管理2个方向)、高校教师(农业经济管理)两个专业学位授予点。学院在热带农林经济管理研究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高,专业、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包括教授5人、副教授13人。现有博士学位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多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学院目前正在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经过2-3年的努力,师资队伍结构将更趋合理,教学科研水平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2000多人,研究生共200多人,其中科学硕士研究生40多人,农业推广专业硕士130多人,高校教师专业硕士30多人。
学院办学条件日益完备。除了利用学校公共教学资源外,还拥有计算机实验室4间,其中网络实验室3间,各种型号计算机300多台;同时学院图书资料室拥有各种图书资料近3万册;&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获年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规划项目。该项目获财政部200万元经费投入,此项经费的拔入,大大提高了学院的教学实验条件。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教学成果方面,林德光教授的&国际通用软件Minitab的多变元推广及其课程建设研究& (1997年)获国家教委教学成果二等奖;《市场营销学》为海南省重点课程;《管理学原理》和《西方经济学》为海南省精品课程;&管理学学科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获&海南省2008年度立项建设的研究生联合培基地&。
近5年来,学院教师共完成论著及教材40多部;在《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SSCI、EI、ISTP、CSSCI检索;完成或正在承担国家、省部级以上课题80多项;多项成果获得学校及省部级奖励。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成立于1988年,现设有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个硕士点和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广告学(网络传播方向)、戏剧影视文学(编导方向)、4个本科专业;在读研究生100余人,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成教生200余人。
学院有一支学历学位高、梯队结构合理、研究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4人;国家政府特贴专家3人,省优专家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在读博士4人;专任教师中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达到82%。学院还聘请了严绍璗、洪子诚、韩少功、赵一凡、陈忠实、蒋子丹、李少君等名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院设有海南大学黎族研究中心、海南大学方言研究所、海南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海南大学普通话测试站等多个研究机构。近三年,人文传播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60余部,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获得学校及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60余项。
学院设有影视与传播综合实验室,下分影视实验室与传播实验室,总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影视与传播综合实验室按开放性实验室模式进行设计与建设。实验室仪器包括:专业双CPU非线性音视频编辑工作站、单CPU非线性编辑电脑系统、高清晰度投影仪、摄像机、照相机、高性能电脑等。 影视与传播综合实验室承担戏剧影视文学与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实验和科研教学人员科研、产品开发等工作,同时还将对外开放和承担社会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任务。
学院图书资料室藏书2万余册(含电子图书3000余册),订有各种中外学术期刊100余种,并设有专门的影视资料室,收藏中外影视精品影碟2000余部。
学院历来重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科研能力和身体素质。依托专业教学,学院开展了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文化活动,包括金秋十月系列讲座、&诗歌月读&活动、科技创新活动,&三下乡&活动,等等。在营造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的同时,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的各项活动。近年来,一批优秀学生在省级和国家级的各项竞赛中脱颖而出,获得多项表彰。该院学生的四级考试通过率、学士学位授予率、考研录取率、就业率等教学指标在校内名列前茅。
学院全面贯彻&弘扬人文精神,传播现代文明&的办学指导思想,以本科教育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致力于教学条件和教学制度建设;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的培养;走开放办学和联合办学之路;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走出了一条&以培养大学生成才为目标,以提高本科教学水平为中心,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基础&的办学新路子。人文传播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将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共同将人文传播学院建设成为海南省人文科学教育与研究中心。
学科建设1、文艺学
文艺学是海南大学首批8个重点学科之一,有比较深厚的学术积累。本学科现有教授5名,其中博士6人(含博士后2人),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性别诗学、文艺批评学、中西美学史、叙事学、中外比较文论研究、当代文艺思潮研究、戏剧影视美学等。
目前,本学科设有三个
海南大学语音室
研究方向:
1、性别诗学:诞生于20世纪末的创新性学科,从两性社会文化关系入手,探讨性别角色分裂与冲突的文学艺术表现及其走向。
2、戏剧影视美学:通过对东西方戏剧影视文学作品的文化精读,探讨作家作品拍摄、传播的内在动因,并以新思路研究戏剧影视作品内容和形式的互动关系。
3、当代文艺批评:用多元文艺研究方法研究中外当代文学艺术发展的现象、动向和内在规律。
联系人:许老师 联系电话:5
2、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3、古代文学
4、现当代文学
1、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2、黎族研究中心
3、海南方言研究所 
4、传播学研究中心
海南大学经济学院
海南大学经济学院简介
海南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1983年,现有五个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统计学;四个研究生专业&&世界经济、金融学、企业管理与工商管理硕士(MBA)。现有本科生3300多人,研究生400多人,成教生800多人,是学校专业最多、学生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
经济学院有一支学历学位高、梯队结构合理、研究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70多人,其中,副教授、教授40多人(占60%以上),博士、博士后30多人(占40%以上),其余大多为硕士研究生毕业。
自1998年来,海南大学及经济学院先后与瑞典卡尔斯达特大学、台湾成功大学、韩国釜山国立大学、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国立大学、俄罗斯阿尔泰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法国佩皮尼昂大学、法国里昂第三大学、英国布鲁尔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斯里兰卡卢胡纳大学、越南国民经济大学、香港职业教育学院等境外多所高校签订有互派师生、联合召开研讨会等方面的协议。
经济学院设立了海南大学MBA教育中心、海南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海南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海南大学证券投资研究所等教学管理与科研机构。
目前,学院专家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一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课题一项,教育部课题2项,省教育厅、省社科基金等省级课题20多项。
近年来,经济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5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50多部,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40多项,获得学校及省部级教学、科学奖励30多项,为海南经济特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海南大学法学院
海南大学法学院是海南大学下属的二十个学院之一。2007年8月,原海南大学法学院与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系合并,成立新海南大学法学院。现有诉讼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法理学、法律史学、国际法学七个硕士点,2003年被批准增设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谭兵教授为名誉院长,徐民教授为党总支书记,王崇敏教授任院长,王琦教授、叶英萍副教授、宁清同教授任副院长。学院设有理论法学教研室、民商法学教研室、诉讼法学教研室、刑法学教研室、经济法教研室、特区法制研究所、金融刑法研究中心、中欧比较法学研究中心、学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成人教育办公室、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等机构。学院现有在校普教本科生961人、硕士研究生532人,在校普教本科生和实行全国统一招生录取。学院图书资料室藏书4万多册,有各种中文报刊100余种,外文学术刊物10多种。
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渐探索总结出一些符合自身特点和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这就是:大力加强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教学制度建设;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的培养;走开放办学和联合办学之路;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
目前,学院已经初步形成一支来自五湖四海、内部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较强、敬业爱生、有较强凝聚力、充满生机与活力、能基本适应学院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现有的50名专职教师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17人,讲师16人;博士和在读博士14人,硕士3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4%。他们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教师队伍中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第三届教学名师奖1人,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1人,全国十大教育英才1人,全国首批中国当代法学名家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2人。
为了密切联系司法实际,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学院于1997年8月建成了在全国法学院校中条件较好、有260多个固定座位的模拟法庭,并设有海大平正律师事务所、案例教学室和刑侦实验室。每学期都有法院的数起刑事、民事或者行政案件在模拟法庭公开开庭审理,让师生旁听和评论。1998年4月,原省委书记杜青林等省领导曾陪同李岚清副总理视察学院的模拟法庭。同时,学院还在海口地区的政法机关建立了多个学生专业实习基地。
学院十分重视对外学术交流,每年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同时也曾派出多名教师到日本、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进行访问和从事研究工作。1996年、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学院与有关单位合作,在海口市成功地承办了全国民法和经济法学年会、全国诉讼法学年会、全国国际经济法学年会和全国刑法学年会,并于2000年8月在海口市独立承办了第六届全国高校法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暨法学教育研讨会。2000年2月和2001年1月,学院还邀请部分外地专家和本省司法部门的领导,分别召开了&海南大学法学院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论证会&和&海南大学法学院21世纪发展方略研讨会&,商讨新世纪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大计。2000年12月和2001年12月,学院主要领导还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的&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和&21世纪亚洲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并在这两个会议上作了大会发言。
学院的诉讼法学科是海南大学首批八个重点学科之一和海南省首批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之一,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5人。1998年6月,该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海南省省属高校中第一个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从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学科带头人谭兵教授治学严谨,学术造诣较深,研究成果突出,曾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并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其他多种荣誉,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和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民事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学科学术带头人和责任教授,并兼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海南省法学会副会长、海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海南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海南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职。学科主要成员谭世贵教授现任海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海南大学诉讼法专业硕士生导师,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刑事诉讼法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海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海南省监察学会副会长,海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司法鉴定委员会委员,海口市人民政府立法顾问,海口市仲裁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研究项目2项。出版著作、全国统编教材等23部,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10项教学、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先后荣获&海南省优秀教师&、&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海南大特区青年建设者&,司法部教育司&首届育才奖&、海南省&五四奖章&、&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荣誉称号。
学院的民商法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现有的15名学科成员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10人。其中,博士3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11人,并有2名成员曾留学国外。本学科于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从200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原学科带头人邓曾甲教授,系日本京都产业大学法律学博士,日本政府亚洲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日本爱知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京都产业大学客座研究员、教授。该教授曾先后五次赴日访问、深造和从事研究工作,对日本民法和担保法有较深的研究,并出版了《日本民法概论》和《中日担保法律制度比较》等专著,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现学科带头人王崇敏教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民法学硕士学位。 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海南省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主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权制度研究》、《法学专业案例教学研究》、《法科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等3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出版《中国民法问题探索》专著1部,主编《合同法通论》教材1部,公开发表论文9篇。其中,《中国民法问题探索》一书获海南省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的教研课题《法科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海南省普通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科骨干童光政教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系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近五年来出版学术专著、编著4部,参编著作3部;在《法学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4篇;参加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研究子项目、省部级、地厅级社科资助研究项目各1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其中《明代民事判牍研究》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独著)、《新旧合同法对照与释义》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徐民副教授、叶英萍副教授、张卫副教授年富力强,分别在知识产权法、公司行为理论、传统民事法学、比较民法和婚姻法律制度等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本学科自1995年以来,共出版民商法学类学术专著(含教材)12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近年来学院取得了较多的科研成果,承担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中国仲裁制度研究》、《中国司法改革理论与防止司法腐败的对策研究》和教育部研究项目《中国司法改革研究》、《司法独立研究》,出版了《中国民事诉讼法要论》、《国际反贪污的理论与实践》(部分)、《行政诉讼导论》、《中国行政诉讼法原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导论》、《廉政学》、《检察制度比较研究》、《基层司法工作理论与实务》、《刑事诉讼原理与改革》、《日本民法概论》、《中日担保法律制度比较》、《中国经济特区立法研究》、《监督政府的理论与实践》、《论犯罪观》等四十多部著作。同时,诉讼法学科的谭兵教授和谭世贵教授还受司法部原法学教育司聘请,分别主编了全国统编法学教材《民事诉讼法学》和《律师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副主编)、《证据法学》(副主编)。目前,学院的教师正承担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学院教师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政法论坛》、《现代法学》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百多篇,有3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王峻岩教授与谭兵教授撰写的《论邓小平关于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思想和伟大实践》一文,1996年9月曾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五届入选作品奖,是当年全国高校中获此奖项的两篇论文之一和当年海南省获此奖项的唯一论文;谭世贵教授主编的《中国司法改革研究》一书和撰写的论文《论司法独立》分别荣获第四届、第三届全国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撰写的论文《中国司法机构改革研究》获全国司法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
法学院学生素质近年逐步提高。1999年7月法学院学生党支部被中共海南省委组织部评为&海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学生党支部多位宣传委员被评为海南省&十大优秀大学生标兵&,其中李静同学获得1999年度中国大学生&建昊奖学金&,黄永锋等8名学生荣获海南大学&最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学院涌现了一批优秀班集体,如95级国际经济法班、96级国际经济法班等、99级法学④班、2000级法学①班,成为学校的&品牌&。有李静等多位同学曾担任学生联合会主席、海南省学联副主席、海南省青联副主席、海南省学联主席、全国学联副主席。我院学生的演讲辩论能力较强,比如刘兴全等两名同学在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经济特区大学生中文辩论赛中荣获亚军,刘兴全同学被评为最佳辩手。我院学生辩论代表队在学校&9955&杯辩论赛中,荣获冠军。学生在全国四、六级英语考试中通过人数逐年增多,其中有些同学的成绩达到优秀。学生专业成绩优良率高,毕业生获得学位的人数比例逐年增加,其中2002届毕业生获得学位人数比例60%,居全校第一。学生论文多次在海南省、海南大学荣获一、二、三等奖或鼓励奖,并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2002届毕业生舒海同学的《海口市抢劫抢夺犯罪状况及其综合治理》发表于全国核心刊物,2001级李建波同学主编的《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已交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毕业学生在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招考法官、检察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其中,应届毕业生王琳同学(1996届经济法专业)在1996年有全国2000多人参加的海南省检察系统招考中获得总分第一名,在2002年第一次全国统一司法考试中,2001届法学专业毕业生李方姣同学以288分的好成绩名列海南省考生(全省2152名
海南大学校园一角
考生)第一名;届同学整体司考通过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法学院法学专业毕业生朱绵茂同学,1992年考取中共中央党校比较法专业硕士研究生;1996年被北京大学录取为国际经济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学生考取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多,2002届、2004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数分别为13人、20人,其中半数以上考上内地著名法学院校。学生有多篇论文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鼓励奖、三等奖,2002届毕业生吴岳文同学的《发展海南农业生态旅游的构想》荣获三等奖。学生社团青年法学社和法律援助社在校内外积极开展普及法律知识、课题调研和举办各种报告会等活动,并出版学生法学刊物《天涯法学》,在校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学院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将我院建设成为海南省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在大力建设法学硕士一级学科点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位于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海南大学海甸校区坐落在美丽的海口市海甸岛,占地3000多亩,是海南省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和省部共建大学,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海甸校区北靠琼州海峡,校园林木深蔚,是艺术创作的绝佳场所。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始创于1985年,是原海南大学下属的十三个学院之一。她随着海南大学的成长,20载风雨兼程,艰苦创业,上级关怀,社会各界的支持,艺术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形成优良的教学科研传统,并为社会输送诸多学术型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院目前有一个校级重点学科:艺术设计学;四个重点优秀课程:《基础图案》、《声乐》、《版画(黑白画)》《合唱与合唱指挥》;三个二级学科:艺术设计学、美术学、音乐学。学院下设艺术设计、美术、音乐三个系和舞蹈教研室,招收绘画、装潢设计、装饰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与服装模特表演、演唱、钢琴、小提琴、二胡、舞蹈专业方向的本科学生。学院目前在校学生688人。
学院现有教师68人,其中有3位学科带头人,具有副高职称以上专任技术职务者30人,具有中级专任技术职称者18人,具有研究生学历人员8人,政府特贴专家2人,省优专家2人。他们或来自国内著名艺术学院(美术、音乐),或自海外学成归来,研究方向独特,艺术成果累累。
学院教师在教学之余注重学术研究,科研成果呈不断上升的态势。我院教师近年来出版专著20余部,在国家核心期刊以及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美术专业教师有7幅作品入选全国美展,3幅作品获国家级奖项,有127幅作品发表在各级专业刊物、画册上;参加人民大会堂壁画设计、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徽标设计、三亚山海天大酒店大型壁画设计、香港回归海南赠品设计等等;音乐专业教师发表音乐作品多部,举办教师个人独唱、独奏音乐会5场,获国家级奖项6个。
学院积极进行对外学术交流,每年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今年即分别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院校的专家学者来访交流、讲学、举办画展等。如:著名指挥家李德伦、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知名声乐教育家糜若如教授,著名指挥胡德风、曹丁,著名音乐美学、史学家于润洋,声乐教育家温可铮教授,日本声乐教育家田中公道教授,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萨萨教授,广州美院教授赵健等等。同时我院也派出多名教师前往日本、美国、法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越南、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进行学术交流、访问讲学、举办画展。切磋琢磨、交流效果显著。
随着文化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学院将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办学方针,探索办学规律,使其更具灵活性、战略性,葆有较强竞争能力。加强社会实践,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调整学科结构,以便适应社会需求,使其更具活力。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于2000年3月正式成立。是海南大学与海南新宏兴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兴办的新型学院(已于2010年收回学校管理)。学院集特有的办学模式、先进的办学理念、优秀的师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优美的环境为一体,是海南大学的一个新亮点,是海南省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最高学府。学院坐落在美丽的海南大学校园内西北侧,占地面积100亩,学院经过短短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开拓,实现了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办出了独有的特色,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学院教学体系完备。现已形成了普教本科、高职大专、成人教育和行业短训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设有旅游管理(含旅游企业管理、旅游信息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应用外语等专业方向)、市场营销两个本科专业,以及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等二个高职专业。目前,学院设有4个硕士点,其中学院独立设置旅游管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硕士点,与经济管理学院联合设置企业管理硕士点,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合设置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课程的设置紧密联系实际,以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院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500多人。
学院教学设施先进。现已建成校舍面积四万多平方米,配置了现代化教学设备。条件良好的实训基地已投入使用。学院设有语音室、餐饮和酒店客房实验室、形体训练室、多功能厅、电脑实验室和宽敞的图书资料中心,大教室中还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灵活的用人机制,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香港特区及国内大批高级人才的加盟,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0%以上。还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旅游企业界人士担任本院客座教授。每位教师都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硕的科研成果。
学院采取开放办学新模式,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学习期间,均有机会到省内外星级酒店、旅游企业、及其他社会机构或到国外部分地区实习,使之毕业后成为受旅游企业欢迎的专业人才。旅游学院的毕业生有较好的就业前景和继续深造的机会。成绩优异者,本科生可以考研出国深造,高职大专毕业生可以继续升本科。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立足海南,面向全国,将学院办成教学设备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学质量一流、管理水平一流、育人环境一流的开放型学院。同时努力与国际先进旅游教育接轨,力争在不久的将来,将学院建成世界知名的旅游学院。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是海南大学理工结合、学科面较广、规模较大,并在省内有一定领先优势的学院,被评为海南省化学化工教学示范中心。
材料与化工学院现位于海南大学海甸校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95人,硕士研究生百余人。学院下设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五个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被评为海南省特色优势专业。同时拥有应用化学、化学工艺、生物化工、材料物理与化学及材料学等五个硕士授权点。建有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工程中心,精细化工海南省重点实验室,化学工艺海南省工程中心,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多糖研究室,现有实验仪器价值约2千余万元。
学院现拥有一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基本合理的师资队伍。教职工122人,专任教师89人,其中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高职称36人,博士生37%,研究生以上学历占73%,出国留学人员16人。教师中,有中科院院士一名(双聘)。&863&高技术计划高性能结构材料主题执行专家一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务院贴专家1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入选8人,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还特聘了包括中科院张泽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杨锦钟院士在内的一大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我院的特聘(兼职)教授。此外,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著名纳米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作为海南大学的特聘教授,也为我院的专业建设和发展进行战略指导。
学院近5年来承担国家863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前期专项1项,省部级课题近80项,与企业合作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20项,申请国家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4部,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科研工作中,注意以海南省为依托,发挥科研力量,注重与企业的合作,承担了大量横向科研课题,为企业科技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学院充分利用自建的海南博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本院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基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2002年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博科牌IF高弹性防水涂料系列产品投放市场,质量上乘,受到用户好评。
学院在加强学生管理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大力倡导开展各种科研活动、科研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文化活动,参加专家教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把课堂理论知识应用到时间中去,逐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05年以来,共136人申请48个课题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其中4人获国家二等奖、5人获国家三等奖,4人获得海南省一等奖,3人获海南省二等奖。有11人参加数学建模赛,1人获全国一等奖,5人获三等奖,3人获得海南省一等奖,8人获得海南省二等奖,3人获得海南省三等奖;学生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6篇,出版诗集《椰岛抒情》一部。有1人参加&华星杯青春颂征文大赛&获优秀将;04年我院获全校辩论赛冠军。另外有&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一人。全国三好学生一名,全省社会积极分子一名,海南省优秀大学生标兵一名。在演讲比赛、辩论赛、书法比赛、专业知识竞赛等科技文化活动,都极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有力地提高了我院学生的科研能力。我院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时间活动。二年来,我院组织义务献爱心活动408次,社会时间活动1408人次。共收到社会实践论文843篇。有5篇获省级奖励,有1个团体获得省级先进团体,校级先进团体6个,省级社会实践积极分子6名,校级社会实践积极分子100多名。
同时我院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先后已与法国的佩皮里昂大学、里昂第三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台湾成功大学进行本科生互换交流;与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新西兰皇家研究院进行合作研究;材料与化工学院学术气氛活跃,除经常自行举办学术讲座外,还与国内外有关院校、研究单位交流广泛,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交流、举办学术讲座。
海南大学信息学院
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简称信息学院)成立于1998年12月。
学院设立了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应用数学系、通信工程系等四个系和一个公共计算机教育中心;现有四个本科专业、四个硕士学位点。拥有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通信工程四个综合实验室和一个公共计算机教育实验教学中心,下设22个实验分室,实验室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千多万元;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20个,具备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学院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专任教师89人,有教授、研究员1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工和高级实验师30人,讲师、工程师和实验师3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人,硕士学位43人,35岁以下的教师占45%, 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超过63%。另外,学院还聘请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衍达、姚建铨教授等2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作为学院的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
目前,学院有各类在校学生2000余名,其中硕士生93人,本科生1500余人, 全日制成教生400余人, 是海南大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
学院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省级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校级重点学科、Internet信息检索省级重点实验室。
学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Internet信息检索为基础,凝炼新的学科方向,将这一研究方向建设成为国际先进的、有国际知名度的学科分支,逐步形成了信息检索、数据挖掘、信息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等多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学院深化教学改革,注重本科教学,优化课程结构。学院把课程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工作来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获得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重点课程1门,校级优秀课程13门。
学院十分注重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成绩斐然。2000年以来,我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国家人事部回国优秀专家资金1项。近年来获省部级以上奖24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学术专著、出版各类教材29部,发表学术论文323篇,其中被SCI、EI收录15篇。
学院注重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人才培养喜结硕果。学院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专业设置,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办学质量明显提高。有一批本科毕业生先后考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研究生。同时,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台湾成功大学进行本科生互换交流。学院学术气氛活跃,经常举办学术讲座,承办学术会议。我院同学参加学生科技活动蔚然成风,参加全国数学建模比赛,连获佳绩,有5人荣获一等奖,11人荣获二等奖。
我院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基础扎实, 就业分配呈良好态势,广泛分布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合资及三资企业,年底就业率达83%以上,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许多毕业生成为单位的骨干。为全国尤其是海南省信息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日经教育部批准,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成立新的海南大学。随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于2007年8月底正式成立,其前身为原海南大学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学院目前设有岩土工程硕士点,土木工程、建筑学两个本科专业,共有本科生591人及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下设结构、岩土、工程材料和力学4个实验室,教学实验面积约1200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约450万元。研究方向有混凝土结构、空间结构、计算结构力学、边坡稳定、岩土工程数值分析、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和岩土工程检测技术。学院成立前,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等科研项目20多项,此外,学院建筑材料检测中心还对外承担了
人才杯海南大学足球赛
大量的建筑工程材料检测任务。
学院现有教职工3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实验师17人,助教2人;博士8人,其中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13人,在读硕士1人。教师中拥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3人,国家二级注册结构师1人。
做为省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学,他是海南省唯一以土木、建筑专业命名的学院,是海南以及华南区土木建筑专业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他的成立将为海南省土木、建筑工程等方面的建设做出贡献。学院在办学中,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海南、服务于全国,并放眼世界,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资源,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严谨治学,严格要求,重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且他们当中大多数已成为工作单位的中坚力量。同时,学院积极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与国内、外有关院校、科研单位进行广泛的交流活动,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做学术讲座和报告,并多次与海南省力学学会组织学术交流活动。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网站地址:http://hd4/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是新海南大学成立后于2007年8月调整成立的新学院,由原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的有关专业组建而成。2009年,由政治与行政学院改名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现设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关系学、土木工程管理四个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理论、中共党史(含党的建设与党的学说)5个硕士学位点和1个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点。现有一个省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一门省级精品课程(《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三门校级优秀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毛泽东思想概论》)。
学院设有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和公共关系学三个系,一个研究中心(海南大学地方治理中心),以及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和二级图书分馆。同时,设有学院综合办公室、教研办公室和学生工作与团委办公室等办事与服务机构。
2007年,学院有教职工52人,其中专任教师39人,专任教师队伍中教授10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博士、硕士生导师不含院外的海大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3人,占全体教师的85%,2007年,又有7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学院专任教师已形成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缘结构比较合理,并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与学术影响力的教师团队。尤其是经学校批准,还特聘全国其他著名高校的16位知名专家教授担任学院兼职教授。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4年6月,是由海南大学的人文传播学院的英语系和大学英语部合并而成。2007年9月大学英语教学部从外国语学院分离,同时原热带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的英语专业并入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产生了新的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我院截至2008年1月共有教职工60名,其中教师46人,英语教师35人,日语教师8人,俄、法语教师3人;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我院共有英语、日语、俄语三个专业,总计有38个教学班,学生总数为1300余人,其中英语语言文学拥有一个硕士点,基础英语和高级英语为校级优秀课程,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目前,我院有语音实验室5间,学院共有各类图书8000余册,中外期刊70余种。
年我院教师获得校级以上科研立项7项,总计经费5.3万元,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36篇,其中核心期刊20篇。
学院现有英语、日语、俄语专业本科生、硕士生1000余人,近年来,学生中已有多人次获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专项大奖,英语系学生的英语四、八级通过率、考研率、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学生就业后在工作单位表现出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外语学院是对外开放与交流的重要窗口。自成立以来,外语学院已与国外3个国家5所大学建立了联系。有2名教授分别获03、04年度&加拿大研究专项奖&,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加拿大进行学术交流;有2名教授获教育部留学基金,赴英国进修、讲学;有17名教师赴澳门理工学院英国剑桥贝尔英语中心参加专业培训。学院每年从英、美、加拿大、日本和法国等国聘请6名外籍专家来院授课。从2005年开始,将选送学生到法国里昂第三大学、佩皮尼昂大学、台湾成功大学、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留学。加强对外交流是外国语院提升办学水平的必由之路,学院正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将学院建成一所开放型的国际化的学院。
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
应用科技学院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和原海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组成,办学地点分布在海南大学海甸校区和城西校区。城西校区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院校区紧连一体,并作为学院的主校区,占地约500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应用科技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办学指导思想,秉承&海纳百川 大道致远&的校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院以来已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了近6000名职业素质好、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且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经过近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求实创新,学院现已拥有150多名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专职、兼职教学与管理队伍,其中50%以上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学院还建立了100多个能满足各专业教学、实验、实训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目前,学院有8个应用型本科专业,在校学生近2500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门前大桥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