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画幅相机推荐、aps-h、aps-c有什么区别?请解释的通俗易懂点

这是典型的像素决定画质论?在很多年前,像素的确决定画质,因为当时像素太低,像素越高的确越清晰。但是像素达到800W以后再有提升(指同一机型)对画质的提升很小(除非你是做大尺寸印刷,户外广告那种,或者对放大100%以上很有兴趣)。所以现在影像的画质已经基本上是由镜头的光学素质和感光器大小决定的550D属于APS-C级别,5D2属于全画幅。550D属于APS-C级别,5D2属于全画幅。因此同像素下5D2画质更好。但是由于边际作用,差别远没有550D与卡片机的差别大。
最大的区别是景深不一样,同样的镜头全幅的机身景深更浅。另外同样的镜头在全幅机上取景范围更大,对于超广镜头来说被截幅是无法忍受的。其次画质本身也有差别,还有功能,做工,用料。都体现了价格上的差距。
神马都不会阅读数:16758
回复数:93
可能是我没把话说透,纯据DXO数据,同一只镜头用在DX时,镜头分辨率比在FX要高。我认为从物理上讲是可理解的,因为像场小了,相对密度就高了。考虑畸变、像差等因素,一般来说还是FX的实际分辨率要高。所以,手机、DV或DC 出片的效果肯定无法与单反相比较。
共获得金币 0
引用:原帖由 古荡南山 于
23:41 发表原帖由 flying325 于
08:59 发表原帖由 古荡南山 于
23:24 发表原帖由 f
我是指是ISO1600 仍可以用缩图的方式出图。“软”这件事可能有点误会,书上的草是长曝获得的,草本身并不是根根分明的。这些图光圈较大对焦范围小,但是草的区域内塑封层上有些小纹路仍清晰的。当时用这个图是考虑到草色颜色暗并且不是全黑色,觉得效果好,那么我晚上再换个东西拍下吧。你能把你的1:1比例的图传上来么,或者对焦区域的截图也行。
共获得金币 0
截图的话请包含对焦区域和低光区域
共获得金币 0
发一下5D2和40d的噪点分布图
引用:截图的话请包含对焦区域和低光区域
5d2的噪点分布图可以看到噪点相对较独立。无色彩变化。40d的噪点分布图噪点分布很集中,并且有色彩变化。
共获得金币 0
引用:原帖由 flying325 于
10:20 发表原帖由 古荡南山 于
23:41 发表原帖由 flying325 于
08:59 发表
光圈大、距离近的时候景深很小,锐度高的区域也相对少了。我加了一条丝带,方便判断对焦点。弱光下噪点多,在弱光下拍摄时光圈就取大了一些。原图是4M超过相册最大文件尺寸,压缩了画质量的。
共获得金币 0
引用:原帖由 古荡南山 于
12:44 发表截图的话请包含对焦区域和低光区域
5d2的噪点分布图可以看到噪点相对较独立。无色彩变化。40
你的低光区域果然暗,呵呵,那么对焦区域呢,和低光区域的相对位置怎样的
共获得金币 0
再上张光线稍好条件下的照片。海浪和阴影也有明暗对比,但是已经在相机的动态范围之内了,光照也比前几张亮的,所以片子画质也比前面好,这种画质是正常的拍摄条件下能获得的
共获得金币 0
引用:再上张光线稍好条件下的照片。海浪和阴影也有明暗对比,但是已经在相机的动态范围之内了,光照也比前几张亮的,所以片子画质也比前面好,这种画质是正常的拍摄条件下能获得的
老实说一眼看过去,片子还是偏软,不锐,你什么机器拍的?
共获得金币 0
学习,顶![s2001]
共获得金币 0
引用:原帖由 古荡南山 于
00:40 发表再上张光线稍好条件下的照片。海浪和阴影也有明暗对比,但是已经在相机的动态范围之内了,光照也比前几张亮的,所以片子画质也比前面好,这种画质是
我翻了你的帖子,您是摄影专业出身吧。既然你都没拿锐度当做出片的硬指标,那么在讨论中为什么要苛求呢,呵呵我镜头是腾龙90微,还过得去的。前面为了说明噪点情况特意恶化了拍照条件、动态范围过大、最好的光照也就日光灯而已,其实锐度方面还是有余地的。我再上张追求锐度的片吧,我是找一个线条丰富的主体做对焦点,和暗部放在一起容易看。开闪光灯、ISO100、F6.3,自我感觉这张基本体现了我现在器材技术的最好锐度了。我的相机是最大像素只有八百万的佳能老机,估计还是不够你看的,仅仅用做网络交流:)。至少噪点的问题在一开始就解决了。毕竟锐度只代表器材的性能、不是出片的硬指标,你懂的。和你讨论挺有意思的,希望有一天我的水平能和你看齐[ 本帖最后由 古荡南山 于
17:13 编辑 ]
对焦点是左侧的丝瓜茎
共获得金币 0
锐度就是红色的肤色,动人但是不耐久
共获得金币 0
学了很多.............[s2001]
共获得金币 0
引用:可能是我没把话说透,纯据DXO数据,同一只镜头用在DX时,镜头分辨率比在FX要高。我认为从物理上讲是可理解的,因为像场小了,相对密度就高了。考虑畸变、像差等因素,一般来说还是FX的实际分辨率要高。所以
用MTF 曲线来说明镜头的密度最方便不过了先看下一般情况,这个是腾龙90微在F2.8和F8的MTF曲线,F2.8图上密度为10线时传递率是92%、密度为20线时传递率是80%、密度40线时传递率是57%镜头在图象复杂程度不同时候对光线的通过率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细节越多,传递率越低。描述MTF时我们把小密度的曲线称为明锐度特性,把大密度的MTF曲线称为锐度。我的理解中所谓的镜头的密度就是指明锐度和锐度之间的区别。120幅、全幅、APS幅的敢光元件尺寸区别,就是你说的像场拉,所以对镜头的密度要求也不相同。全幅相机中10线以及10线以下的曲线是明锐度,那么同一场景中使用时APS幅相机应该是16线以下的曲线才称为明锐度。再小一些比如松下的GF2,就要把20线以下的曲线称为明锐度。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了同样的镜片线密度越大传递率越低。所以小卡片不如大全幅画质量高。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某支镜头专门针对30-50线的密度上做了优化,那么某些场景下,可能这支镜头在小卡片机上出片的效果比全幅机的效果更好。---DXO的参数是有参考意义,我比较器材时也看。镜头的锐度特性要就被人家研究透彻了,这是器材发展的历史性的方向。不过你看楼里头的专业人士们出的片,比拼的是构图光线和色调~
不搞体育摄影或者科技摄影的话,估计APS也够学很久的
共获得金币 0
多谢指教。其实我是不懂摄影的。最近我的一位原用D40的同事,将器材升级到了D700+适马700-200F2.8,我在想其投入产出、性价比的问题时才开始潜水的。
共获得金币 0
老外如是说:Since f/C
is a constant, independent of format, depth of field is constant for constant aperture opening a. And since f-stop N =
f /a, Depth of field is constant when the f-stop is proportional to the format size, i.e., DOF is the same for a 35mm image taken at f/11, a 6x7 image at f/22, a 4x5 image at f/45 or an 8x10 image at f/90.A lens is likely to be diffraction-limited when a large depth
the larger the format, the more it
hence the more likely it is to be diffraction-limited.When a lens is stopped down so to achieve a large depth of field, and is diffraction-limited, increasing the format size does not increase image sharpness, i.e., total resolution. For example, an 8x10 image taken at f/64 will be no sharper than a 4x5 image taken at f/32.When large depth of field is needed, lenses usually have to be stopped down beyond their optimum aperture, especially for large formats, where very small apertures are required.I need to stress that the advantage of large formats is greatest when lenses are not stopped down to achieve extreme depth of field. [ 本帖最后由 天堂蜗牛盼春天 于
10:36 编辑 ]
共获得金币 0
楼上的好,简单明了,一看就知道区别了,哪那么多“废话”
共获得金币 0
[s2001]获益匪浅
共获得金币 0
好热闹自己顶个
共获得金币 0
马克下。。。
共获得金币 0
基本概念错误,太容易误导人了。DC和单反是两个不同系统,DC有DC的焦距计算方法,即所谓等效焦距,这个没问题,问题出在不能把DC的计算方法用在单反上!单反全画幅和APS-C画幅的成像大小关系就是上面朋友发的那张图所示,APS-C是截取了全画幅的一部分,就是最终画面大小有区别,其他都没有区别,景深是不会有变化的,大家可以试一下,分别用全画幅和APS-C画幅用同样的镜头同样光圈站在同一地点拍一张照片,只是画面大小不一样,另外全都一样。道理很简单,全画幅拍好一张照片,按比例截取中间一块画面就等于APS-C画幅,难道你截完后,突然发现景深变了?
共获得金币 0
如果单反镜头可以用在DC上,那么DC最后成像大小就是全副上截取的一块更小的面积,但单反镜头不能用在DC上,DC镜头是根据DC的小像场重新设计的,故DC和单反的焦距计算、景深效果绝不能混为一谈
共获得金币 0
你们累不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学工科的,知道任何一个公理都要由实验来论证才行。这样吧,在条件一样的情况下,用尼康D300S和D700各拍一张,看看虚化(不考虑其他,只看虚化)是不是一样就行了。
共获得金币 0
从公式计算等来看,同样的镜头,景深应该是不会因为感光尺寸的大小有区别的。当然了,因为有效焦距变化了,导致拍摄同样的照片的距离变化,所以导致景深变化,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共获得金币 0
镜头,镜头,最关键就是镜头!同一镜头同一条件拍的,景深怎么会变。DC是DC的镜头,单反是单反的镜头(或者说是135的镜头),120又是120的镜头,通俗的讲成像景深就是这个系统区别,不要再乱比一气误导人了。
共获得金币 0
同一镜头同一条件拍的,景深怎么会变???我觉得吧,楼主说得一点道理也没有,楼主不要生气哦。&所谓全幅和半幅,无非就是那个感光片的尺寸大小不同而已,那么我们给楼主举个极端的例子,你拿个5D2,把感光器件的四周用胶布贴那么一圈,于是,它变成了一台&半幅机&,这时,你拍出来的照片除了四周少了那么一圈,其他效果会有改变吗???楼主自己去好好想想吧。任何东西都要看实际结果,不要拿别人看不懂的公式吓人,天晓得这些公式是对的还是错的。
共获得金币 0
[s2001]好帖.
共获得金币 0
支持技术帖[s2001]
共获得金币 0
一楼和三楼说的实际是一回事,大部分人说的都对,只是说了事实的某一方面。
共获得金币 0
高级认证市民
工程施工员
受益匪浅[s2001]
共获得金币 0
共获得金币 0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div class="color9 link1 mb10" id="toprecommon"&热门推荐: &a title="杭州汽车网" href="/" target="_blank"&杭州汽车报价&/a& &a title="杭州限牌最新消息" href="/forum-.html" target="_blank"&杭州限牌最新消息&/a& &a title="杭州婚庆" href="/" target="_blank"&杭州婚庆&/a& &a title="杭州二手车" href="/forum-122-1.html" target="_blank"&杭州二手车&/a& &a title="亲子论坛" href="/forum-16-1.html" target="_blank"&亲子论坛&/a& &a title="杭州招聘" href="/forum-1500-1.html" target="_blank"&杭州招聘&/a& &a title="杭州优惠券" href="/forum-1945-1.html" target="_blank"&杭州优惠券&/a& &a title="杭州婚纱摄影" href="/forum-1219-1.html" target="_blank"&杭州婚纱摄影&/a& &a title="装修论坛" href="/forum-72-1.html" target="_blank"&装修论坛&/a& &!--BAIDU_YUNTU_START--&
&script id="bdyt-loader"&&/script&
var bd_uri = window.location.href + "";
if(bd_uri.indexOf("forum-32-thread-")&0) {
var loader_scrip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yt-loader');
loader_script.src="http://static./loader.js?t=" + Math.ceil(new Date()/3600000);
loader_script.setAttribute("site_id","");
&!--BAIDU_YUNTU_END--&&/div&
热门推荐:
SBS社区平台技术由提供 ICP证:浙B2-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08年踏上生活的旅程,寻找的是未来的那片天空。从工作两年的火炉之城--武汉转战上海,在寻找中成长。为明天fighting!
LOFTER精选
阅读(808)|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APS-C画幅与全画幅区别',
blogAbstract:'从实际使用来看,APS-C画幅与全画幅各有各的优势
目前,全画幅数码单反无敌论充满了各大摄影论坛,无数摄影爱好者都义无反顾地升级到了全画幅数码单反或者直接就上全画幅,我也是其中一位。难道全画幅真的 相比APS-C除了价格其它方面就一定有绝对优势吗?我仔细思考了一段时间,发现其实APS-C画幅与全画幅相机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各有各的优势。主要在 以下几个方面:
1.对焦点分布:大家比较一下佳能的1DS与7D,尼康的D3系列与D300会发现,全画幅的对焦点相对集中在中央,而APS-C机几乎分布在全画面。 APS-C这样的分布对拍摄动态运动的照片还是好用些。那为什么全画幅相机为什么对焦点不能分布散开些呢?这个问题困扰我一段时间,现在想明白的了,那是 因为自动对焦单反相机的反光板后面的副反',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2',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2,
permalink:'blog/static/2',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true,
hostIntro:'08年踏上生活的旅程,寻找的是未来的那片天空。从工作两年的火炉之城--武汉转战上海,在寻找中成长。为明天fighting!',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关于APS-C画幅单反相机和全画幅镜头的疑惑。_百度知道
关于APS-C画幅单反相机和全画幅镜头的疑惑。
我是新手一名,年底想配置一台单反吧!主件:佳能650D 18-55套机、佳能EF-S 17-85mm f/4-5.6 IS USM、佳能EF 50mm f/1.4 USM。附件:UV镜、遮光罩、三脚架、相机包等附属设施。 这样的配置是否合适?怎么样才合适?还有50mm定焦 装在APS-C画幅上对成像质量有什么影响?求救了~~
  全画幅的镜头安装在半画幅机身上对成像质量没有什么影响,只是焦距变了。实际焦距是标示值的1.6倍。50mm定用在全画幅机身上是50mm标准焦距,用在半画幅机身上就成为80mm的人像焦距了。所以半画幅加50mm定拍人像非常合适,成像效果非常好。  但是对于650D机身来讲没必要用1.4,价格偏高,有点大材小用。650D机身用六百块钱一个的小痰盂50mm f/1.8就绰绰有余了。小痰盂物美价廉非常好用,小痰盂的成像能力完全超出650D机身的解析能力。   另外给650D机身配变焦镜头其他的都不用考虑,直接上随650D机身一起发布的18-135mmSTM 650D机身着重升级了对焦能力,配合这支带有STM步进马达的镜头,可以实现录像过程中平滑的实时追焦能力。而且18-135mm的焦段可以满足你日常95%的应用。这一支变焦镜头足够了。650D机身配其他没有STM的镜头录像性能大打折扣。   所以你不妨考虑650D机身 + 18-135mmSTM + 50mm f/1.8  在物尽其用的前提下做到了尽量省钱。650D机身只是你初次玩单反的练手机,没必要投入太高,留着钱以后玩全画幅机身的时候用得到。   我前年也是入手了个当时刚上市的入门机600D,当时以为可以玩很久,但是不到半年就不满足了,先小换了个60D试了试,还是不满足,直到换上5D3。玩单反只要碰到手就花不完的钱了,把钱好好留着以后花吧。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什么是全画幅?什么是APS-C画幅传统相机的感光材料是胶片,数码相机的感光材料是感光元件(CCD或COMS),感光器面积的大小与35mm胶片面积相比,如果接近或相等,就是全幅规格,采用该规格尺寸的单反相机就是全幅单反相机。举个例子:传统135相机底片尺寸为36×24mm,佳能EOS-5D数码单反机采用的CMOS尺寸为35.8×23.9mm,接近36×24mm的尺寸。所以,佳能EOS-5D就属于全幅数码单反机。全幅单反机的感光器面积由于与35mm胶片相等或相近,因此所配置的各种镜头的焦距也和传统相机一样。基于现有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平,大尺寸全幅感光元件制造困难,价格昂贵,因此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采用的感光元件都不是全幅的,其尺寸介于135相机底片和家用数码感光元件之间,最常见的就是“APS-C”规格。因为35mm胶卷的广泛使用,让36×24mm成为一种规格。在这个规格之下,35mm就成为了我们判定镜头视角的一个标准。例如28mm镜头就可以实现广角,35mm为标准视角而50mm是比较接近人眼的视角等等。不过到了数码时代,数码单反相机上采用的感光器目前更多的是采用非36×24mm尺寸,于是就有了倍率问题。APS-C尺寸,倍率1.5(佳能为1.6);4/3系统,倍率2;适马X3系统,倍率1.7;佳能APS-H尺寸;倍率1.3等。以佳能EOS 400D(APS-C画幅)及一支18-55mm镜头为例,乘以1.6倍率后,相机上镜头等效焦距将会变为28.8-88mm,但如果是全画幅单反搭配18-55mm镜头,其焦距将保持不变。因此,全画幅的优势显而易见,不仅可以让老镜头物尽其用,还因为感光元件CCD/CMOS面积大,这样一来捕获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信噪比越低。说全画幅单反是未来数码单反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原因也就在此。 相机小贴士:35mm胶卷的来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德国徕卡公司研制出拍摄35mm电影胶片(36×24mm)相机后,35mm胶卷又叫“徕卡卷”,后来世界各厂生产用于拍摄35mm胶片的照相机越来越多,“徕卡卷”这个名称已不能适应了,于是就按胶卷的宽度改为“35Mm胶片”,直到五十年代之后,为了区分35mm电影胶片和相机用 35毫米散装胶卷,在胶卷盒上印有135的代号。后来大家就公认把35mm胶卷称为135胶卷,把用135胶卷的相机称为135相机。1996年由FujiFilm、Kodak、Canon、Minolta、Nikon五大公司联合开发的APS系统开始面世。APS是“Advance Photo System”的缩写,在国内译为:“APS先进摄影系统”。 APS开发商在原135规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彻底改进,包括相机、感光材料、冲印设备以及相关的配套产品上都全面创新,大幅度缩小了胶片尺寸,使用了新的智能暗盒设计,融入了当代的数字技术,成为了能记录光学信息、数码信息的智能型胶卷。APS定位于业余消费市场。和135系统的画幅格式完全不同,共设计了三种底片画幅(H、C、P):H型是满画幅(30.3×16.6mm),长宽比为16:9;C型是在满画幅的左右两头各挡去一端,长宽比为3:2(24.9×16.6mm),于135底片同比例;P型是满幅的上下两边各挡去一条,使画面长宽比例为3:1(30.3×10.1mm),被称为全景模式。APS感光胶片与传统感光胶片最大的区别在于胶片上不仅涂有感光乳剂,还涂覆有一层透明的磁性介质,它除了具有传统胶片的所有功能外,还具有数码书写能力,利用胶片齿孔边和另一边的条形导轨面积,在拍摄过程中,可以随时将拍摄中的有关数据记录在胶片上,如:焦距、光圈、速度、色温、日期。有的APS相机还储存有十几种语言,100多种赠语、贺词或标题,可以通过机背上的按钮选择所需和对照片的制作要求等,并且将信息记录在胶片上,这些信息还可以修改。在冲洗时还可以印出一张“缩略图索引”的目录照片,在当时是很新颖超前的设计。为了便于观看APS胶片,APS系统还配套设计有“胶片图像播放仪”,把拍摄好的胶片放入设备并与电视连接,就可以在电视上观赏,同时还能配有音乐,可以连续播放,图像可以局部放大,还可以调节图像的色彩、亮度等,如同看电影一样,增添了摄影的娱乐性。APS问世以来前后有50多家生产厂商加盟。各品牌的APS相机在性能上大同小异。外型上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胶片生产商生产的相机,都为袖珍型。这类APS机体积小巧、功能齐全、操作简单、便于携带。例如FujiFilm 的Fotonex1000ix。另一类为相机生产商生产的相机,Minolta(VECTISS)、Canon、Nikon都有开发。最大的特点是除特别为APS设计的Lens外,可以使用原135系统的所有镜头。如Canon的EOS1X,Nikon的PRONEA 600I等等。但是,APS夹在了传统摄影系统和当今数码摄影系统之间,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产品。不难看出,上述优点在当今的数码相机中全能实现,而且有了更大的扩展。所以,在数码相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冲击下,APS系统未能得到展开应用就已经“寿终正寝”。在数码单反相机中,大多是采用了小于135规格的CCD或CMOS感光器件,除了奥林帕斯的4/3系统和佳能全画幅以外,几乎全部都是和APS-C型胶片近似一样的大小,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大小的感光器件称之为“APS-C规格”。
APS-C大小尺寸比全画幅的小这样光投上去以后成像面积变小,为了能拉满,只有丢掉一圈的图像,一般尼康的是1.5倍,佳能1.6倍你买个50的定焦在APS-C上就变成85定的画面了
用一句话为你解惑:全画幅镜头可以用在APS-C画幅机身上,而APS-C画幅镜头不能用在全画幅机身上(因其成像范围覆盖不了较大的全画幅感光器,因此四角有暗影)。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画幅镜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