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定是不是真皮古窑址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您现在的位置:&&&&& &&& 正文
江西玉山发现明代古窑址群 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
10/11/16 |
阅读次数:273 |
责任编辑:笑竹
默认字体 9pt 10pt 11pt 12pt 13pt 14pt 15pt 16pt 17pt 18pt 20pt 25pt
江西上饶市山县怀乡境内发现明代古窑址群,经过考古专家一个多月的勘查,发现13座古代窑炉,遗址剖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考古专家认定,这个结构独特的明代窑群,是江西砖瓦窑的首次重大考古发现。
古窑址群位于山县怀乡马路村一处名为塔山德山坡上,高出周边水田约10米,窑业堆积厚度最深达3米。据悉,遗址出土了罐、陶质的纺铜镜等,还有少量的日用生活用具。这些窑炉均保存完好,包括窑顶、焚口、火膛、火路、烟道等结构均清晰可见。
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余江安介绍,地表暴露的窑炉痕迹有13处,现在正在清理发掘的有5座,这5座窑的形制都是馒头型的窑炉,形制大体相同,但是每个窑炉的结构都有细微区别,各具特色。
余江安表示,中国南方大多是龙窑,馒头型的窑炉原本分布在北方,此次馒头型古窑址是江西省明代砖瓦窑是首次发掘。
据悉,该窑址的发掘为理解、诠释、印证明代学者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陶埏篇关于窑业技术的记载和论述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还对于研究东亚窑业文化与技术交流史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当前评分:0
关键词:&&&
&&&15/01/09&&&15/01/09&&&15/01/07&&&15/01/06&&&14/12/25&&&14/12/25&&&14/12/25&&&14/12/24&&&14/12/24&&&14/12/24
北京合力盛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鉴定研究室学术支持基于构建 京ICP证080566号本站带宽由支持地址:西城区民航大厦后院 邮政编码:100013联系电话:86-10-52136
Processed in 0.071 second(s), 29 queries您好,欢迎来到世家鉴定收藏网!
鉴定邮箱:&&&&|&&|&
&>&&>&株洲燕子岭古窑 沉寂数百年现身
株洲燕子岭古窑 沉寂数百年现身
中国鉴定世家网
8月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株洲市攸县酒埠江镇色江村发现一处距今约800年的南宋古窑遗址,随后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出土瓷器标本约26吨,从器型、釉色、纹饰上看,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在此之前的考古工作中从未发现过。专家初步认定其为地方品种民窑,且局限于株洲地区。
色江村,一个美丽的村庄
因新修的醴茶高速要从村里贯穿而过,沉寂了数百年的宋代古窑址现身了,攸县酒埠江镇色江村从此闻名遐迩。
9月18日,艳阳高照。驱车从株洲出发,1个半小时即至攸县网岭镇。然后转道前往酒埠江镇,再沿用水泥硬化的乡村小道赶赴色江村。沿途青山含黛,绿水如蓝,青瓦白墙雕花窗的农家“别墅”错落有致,放眼望去,赏心悦目。
储藏有陶瓷原料高岭石
色江村位于酒埠江镇集市西偏西南7.7公里,西、北界网岭,境内有色江自然村,故名。村委会驻盆形坳自然村。据56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彭建文介绍,全村方圆7.2平方公里,有11个村民小组,1021人,1115亩耕地。去年人均纯收入7800元。
色江村以种稻养猪为主,其中300亩水田用于杂交水稻制种,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有少量枇杷、李子等果树,菜园里种的多是青椒、苦瓜等家常菜,近年有村民引进草莓、角瓜,但种植面积不大。据专家勘探,色江村地下储藏有红柱石、高岭石、硅石和黄铁矿,前两种为陶瓷原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仍有个别村民用土窑烧制陶罐,后来不知何故而“销声匿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少数村民曾烧制过勾瓦出售,工艺一般。因封山育林,柴禾越来越少,烧勾瓦的行当被淘汰。此前,曾有村民发现过陶瓷瓦片,但以碎陶片居多,因无人深究,故无“下文”。
王姓村民祖先来自江西
色江村紧挨吏塘、白竹两村,附近有窑背村。外人称颂色江村“人勤物丰水美”。站在村里的一处山坡上环顾四周,但见田里稻浪翻滚,山上人工营造的杉木郁郁葱葱,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不时掠过一群群归鸟。深深地吸几口气,空气是那么的清新。
村民中以王姓者居多,占到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一王姓老人称,其祖先由江西迁徙而来,具体年代已难考证。村里还有姓赵、姓张的,姓谭、 姓欧阳的,均有百人以上,彭姓人较少。村里80岁以上者有10多人,高寿者已满96岁。
考古人员撤离后,曾经热闹了几十天的燕子岭窑址发掘现场重归寂静。掀开的黄土已将700多平方米地下的秘密公之于众。偶尔有路过的行人,也仅仅是放慢脚步,打量几眼,然后就匆匆离去。当年熊熊燃烧的窑火永远留在历史的记忆中。
【考古探秘】
醴茶高速公路途经醴陵、攸县、茶陵,全长约117公里。目前已基本完成征地拆迁,路基工程已开工。施工前,文物考古部门要进行例行考古勘察,以避免珍贵文物毁于一旦。没想到,一座近800年前的古窑址得以重见天日。
考古抢救性发掘,收获颇丰
9月17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的一则消息称,7月初至今,该所“组织株洲市、醴陵市、攸县文物部门,对醴茶高速公路沿线文物点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出一批汉晋、宋代墓葬和一处宋代窑址,其中备受关注的色江村燕子岭窑址考古成果极为丰富,初步认定其为地方品种民窑,且局限于株洲地区。”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称:“此次抢救性发掘历时近3个月,发现的汉晋墓葬主要分布于攸县莲塘坳乡春洲村和酒埠江镇色江村,多为砖室墓,由墓道、封门墙、甬道、墓室、排水沟组成,少数墓葬还有砖柱、祭台、棺床等结构。”考古专家说,“这批墓葬形制相似,时代比较接近,出土有陶罐、壶、灯、灶、井、囷、畜圈和瓷碗、盏等器物,是研究攸县汉晋历史和器物演变的重要素材。在攸县莲塘坳乡春洲村发掘的宋代墓葬,使用的是素面青灰薄砖。”
燕子岭窑址,发掘品重约26吨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说,在醴茶高速考古发掘成果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位燕子岭古窑址,共清理出龙窑两座(相距仅5米)及丰富的窑外堆积,发掘品多达1700多袋,重约26吨。据窑址发掘领队袁伟介绍,在发掘过程中,工作人员共布下10米×10米探方7个,瓷器从工地发掘出来后,按地层进行分类,然后清洗、装袋。
市考古队副队长黄阳秋介绍说,整个考古现场约有700平方米,对照当地此前发掘的窑址,此次规模比较大,保存比较好。一座完整的古龙窑由窑顶、窑壁、窑床构成,这两座龙窑经历了约800年的岁月变迁,窑顶已破损,只剩下一些窑壁,难以看到其全貌,但现场长约25米的窑床仍清晰可见。
窑址发掘领队袁伟说,这两座古龙窑中出土的大部分瓷器已破碎,通过整理和修复,发现瓷器种类较为丰富,多为素面无纹者,以青瓷为主,酱釉瓷为辅,另有极少量黑釉瓷。施釉薄且不均匀,胎质较粗松,以日用粗瓷为主。还出土了一批支钉、支环等当时的烧窑工具。另有两座砚台,是仅有的两件文具瓷器。
以陶质、未施釉的罐类居多
据了解,本次发掘品器类以罐类居多,多为陶质,未施釉。其次为瓮,器体较大,多数肩上设系,有大系、小系、竖系、横系之分,种类较多。再次为壶,多为执壶。另有碗,少数碗内壁模印、刻画有水波纹、双鱼纹、水草纹等。其他器型有盏、碟、擂钵等。说明当时此地的陶艺具备了一定的工艺水平。
据黄阳秋介绍,该古窑出土的陶瓷类型在其他地区的考古中尚未发现,但其器形、器类具有宋代的典型特征,如小巧瘦长的壶、罐,斗笠状的碗、盏等。在1号窑内的窑床底部,还发现了一枚带北宋“崇宁重宝”字样的铜钱。考古专家据此综合推断,该古窑址的年代应为南宋。
袁伟称,因所见窑具有支座、垫圈、支钉、匣钵,其中支座最多,为圆筒状,有大小之分,应依器物大小配合使用,匣钵数量极少。就烧制方法而言,估计大型器物多放于支座上烧制。碗为叠烧,碗内及底多支钉,垫圈放于器物与支座间,防止烧结。从罐的内壁来看,为轮制拉胚旋转制作。擂钵内刮痕可能为竹片刮制而成。
攸县或为当年重要瓷器产地
袁伟说:“燕子岭窑址西面山脚下百米处有水塘,曾经出土过瓷土。据此,可认定为该窑址的瓷土来源。”调查情况表明,攸县新市等地发现有同时期、相同产品的窑址,“由此来看,该窑址应为地方品种民窑,仅局限于株洲地区。”
“从出土器物看,这两座古窑均属民窑,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品,生产的量较大,不仅仅是满足当地百姓的需求,此地毗邻攸水,其产品应该还通过水路外销。这样推测,攸县很可能是当年湖南重要的瓷器产地。”黄阳秋表示。
通过对周边交通情况的考察,袁伟认为,该窑址出产的瓷器应是通过东北方向500米远处的攸水,运往外界的。袁伟还推断,攸县毗邻江西,而江西的制瓷技术自古非常发达,所以攸县的瓷器烧制技术很可能是从江西传过来的。
色江村及附近应有古窑群
据了解,湖南此前已发掘的瓷器分湘阴窑和衡山窑两类,燕子岭窑址出土的瓷器在釉色和制作方法上与前两类有很大区别,且特征鲜明,丰富了湖南瓷器的种类。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认为,这批瓷器将对研究宋代窑的演变过程大有帮助。
专家称,燕子岭窑址发掘工作收获颇丰,采集了不少可供日后研究的标本,为彻底摸清我省宋元时期各窑口的产品特色、制作工艺、装烧风格,以及与我国北方窑口、周边省份窑口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佐证。
燕子岭窑址的现场发掘工作已经结束,但考古专家认为,色江村的古窑绝对不止两座,应该有一个古窑群,在燕子岭窑址附近至少还有5处古窑址。他们表示,将在适当时候进行发掘,以更加充分地认识这个新的窑品。 
【窑址踪影】 醴陵发现宋元时期古窑址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称,8月上旬,在浏醴高速公路段醴陵市枫林市乡唐家坳村,发现一宋元时期古窑址。由于公路无法改道,该所已于8月中旬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
据发掘专家介绍,已知的堆积层厚达30米,到处是匣钵、支圈、垫饼等窑具。该窑胎质洁白细腻,施釉均匀,釉色众多,装饰手法多样,装烧工艺丰富,是我省宋元时期民窑中的佼佼者。
微信扫描,
以添加世家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鉴定或收藏资讯龙泉青瓷的特征和鉴定
[摘要]: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薄。北宋中晚期是龙泉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
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有大窑、金村、溪口、松溪等多处窑址,北宋时有20多处,到南宋时有窑址40多处,其中以大窑、金村两处窑址最多,质量也最精。从出土的标本来看,它始于三国两晋,盛于南宋和元,而衰于明,终于清代康熙年间,有近800年的烧瓷史。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薄。北宋中晚期是龙泉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
龙泉瓷器的初步鉴定,主要是熟悉龙泉釉色的特点,和观察器物的底足,熟悉火石红的特点。龙泉的釉色一般比较肥厚,不管成色为哪种,釉色都较纯正,层次的变化不明显,莲瓣和突棱的地方由于釉相对较薄,因而略发白。火石红几乎在每件器物底足都有,有的较多,有的少些,但都是围绕着胎釉结合的地方形成,颜色自然较纯正,火石红的走势自然而不规则。底足都有磨损,自然磨掉火石红的地方可看到灰色胎。元代的盘碗底部有的有一圈支烧残留痕迹,星星点围成一圈,与胎骨的胎色一致;有的有较密集较细小的气泡,大小不一;有的浮于釉面,有的位于釉下,但分布绝无规律。龙泉瓷器一般不开片,有的几条釉面有裂纹;有的火候不高的龙泉瓷器有较多开片,开片细碎,大小不一,分布自然。龙泉瓷器的釉下刻花刀法(特别是莲瓣纹)一般很柔弱,隐隐约现。口沿和突出的地方釉面一般有磨痕,磨痕处往往无光泽。龙泉以釉色胜,釉色不好或偏窑口的器物没有收藏的价值。
龙泉青瓷各个年代也都有各自的特点。
北宋时施石灰釉,釉层薄而透明,光泽较强
北宋早期的产品风格受越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稍薄。北宋以前龙泉窑出产的瓷品,可以看作龙泉生产的越窑器,其烧造工艺、器型、釉色都是越窑瓷的翻版。直到北宋晚期,才开始有自身特色的创新,除了盘、碗、盒、罐、执壶、盏托等一般的日用器皿,梅瓶、多管瓶、盘口壶等开始显现出“龙泉制造”的独特烙印。碗、盘类刻花纹饰以莲瓣、牡丹、菊花为主要题材,多为蓖纹、折扇纹。纹饰之间以楞线分隔,楞线分单线、双线。花叶一般用蓖纹作叶脉。
北宋早期产品胎薄而较白,施淡青釉,器物以盘、碗、壶为主,盆、罐等少见。这一时期的新产品有多管瓶、盘口壶、多叶瓶。其中多管瓶、盘口壶壶盖一般饰花苞钮、花蒂钮为主。多叶瓶盖顶以鸡、狗等动物作钮为主。在釉色上,早期施淡青色釉,有泛黄现象。
北宋中晚期是龙泉瓷器发展的重要时期,北宋中晚期窑址有30余处,主要集中在大窑、金村、大白岸、庆元的上垟,丽水市的石牛等地。中期多采用含硅和含铁量较高的瓷石作坯,胎色灰或灰白,亦有泛黄现象,釉层薄,釉面有光泽。胎体较为厚重,但造型规整,釉色由淡青转为青黄,产品多以生活用具为主,在装饰工艺上有刻花、划花和篦纹,图案有花卉、飞鸟、鱼虫和婴戏纹等。制作工艺上,北宋晚期开始采用圈足内放垫饼垫烧。
中期以后胎呈灰或浅灰色,釉色青黄;装饰普遍使用刻花,辅以篦点或篦划纹,此外还有团花、波浪、蕉叶纹等纹饰。盘、碗内常刻团花和波浪纹,内填篦纹,外壁常划篦纹和直条纹。瓶、执壶腹部常见刻牡丹纹。图案花纹一般对称。
南宋以后施石灰碱釉,釉层厚,柔和淡雅
宋廷南迁,临安成为南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浙江人口大增,外销活跃,瓷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南宋时期龙泉窑进入鼎盛时期。这时在唐和五代盛极一时的越窑青瓷业已凋零,驰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釉瓷器就是在南宋龙泉窑中烧制成功而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顶峰。窑工们根据南宋官窑制瓷工艺,将胎釉配方作了调整,创造性地生产了白胎厚釉青瓷,犹如翡翠碧玉,同时釉层光滑整洁不开片,深得宫廷和官僚的喜爱。这种白胎厚釉青瓷在临安京城、皇宫遗址、南宋六陵墓地均有大量出土。
南宋龙泉窑可分为前期和中晚期两个阶段。前期,宋高宗赵构自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建立南宋政权,到定都临安前后10多年时间,政局动乱期。龙泉窑主要生产日用器皿及冥器。南宋胎色白,深中泛灰。五管瓶、盘口壶等仍沿袭北宋末年旧制继续生产,只从器型上稍加改进。如五管瓶,五管瓶腹部呈多节葫芦状,瓶上部的竖管,三至七管都有,以五管多见,南宋五管瓶上腹部比北宋时稍瘦,从肩部分成两级,最后演变成一级,肩部突起,器身光素无纹,盖钮以各种动物如鸡、犬、鸟代替花苞钮装饰。胎为灰色,施淡青或青灰色釉。除继续生产北宋原有器物,出现了鼎式炉、八卦炉、奁式炉、渣斗、盆、塑像、胆式瓶,龙虎纹瓶、五管瓶,等等。碗、盘器底较厚,挖足一般很浅,圈足宽矮,外底露胎。装饰以刻划花为主,线条花口五出,花口下碗壁突起五条直线,碗内刻云纹的较多,也有内划“S”形纹饰的,碗心印阴文“金玉满堂”或“河滨遗范”四字的也较多见。北宋末期浮雕莲瓣纹开始流行,在盘、碗的外壁较多使用,至南宋晚期,莲瓣纹变得短而宽,互相紧靠,瓣中脉线突起。
南宋早期龙泉青瓷主要特征:
1.坯料仍用含铁量较高的瓷石作坯,胎壁普遍比北宋中晚期厚重。胎质不够致密,有较多的气孔。胎色呈灰或浅灰色。
2.纹饰以刻花为主,划花、蓖花少见。碗类出现葵口,有图章式的文字,如“河滨遗范”、“金玉满堂”等。
3.釉仍为石灰釉,薄而透明,有玻璃质感。
南宋中晚期,是龙泉青瓷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瓯窑、越窑、婺州窑因资源枯竭等原因相继衰落。而地处浙西南山区的龙泉有着丰富的瓷土和燃料,为发展瓷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考古发掘证明,当时的龙泉及毗邻地区,窑厂遍布,除龙泉大窑、金村、溪口、安福等外,庆元县的上垟,云和县的梓坊、水碓坑,遂昌县的湖山,缙云县的大溪滩、碗窑山,以及泰顺、文成、永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南宋晚期龙泉青瓷产品可分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两大类。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釉色白中泛青,釉层丰厚柔和,以粉青、梅子青釉最佳,足底露胎处呈紫色,俗称“朱砂底”。器物造型除碗、盘、碟、水盂、香炉等,还出现不少仿古器物,如鬲、觚、琮等器。纹饰以莲瓣、弦纹为主,南宋末出现双鱼、龙纹和贴花牡丹纹等。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俗称“铁骨”。釉色青,多纹片,部分器物的口沿隐露胎色,呈紫褐,圈足底端则呈铁黑色,俗称“紫口铁足”。器型以瓶、炉、尊、洗、笔筒、灯为主,纹饰少见,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瓷器有许多共同之处。
南宋中晚期龙泉青瓷主要特征:
1.器型丰富多样,除日用器皿外,有罐、盒、灯盏、渣斗、熏炉等。文具有笔筒、笔洗、水盂、笔架等,及多种仿古铜器、古玉器的瓶。这时期的新产品有堆塑龙瓶、虎瓶、琮式瓶、荷叶盖罐、葫芦瓶、五管瓶等。
2.龙虎瓶代替北宋的多管瓶和盘口壶。梅瓶高度减低,下腹瘦削,有的梅瓶有盅型盖倒扣瓶上,北宋时期肩腹比较丰满,器型较大,外壁刻缠枝花、莲瓣。鬲式炉系仿商周铜鬲式样,其肩与腹部的凸楞称“出筋”,是美化瓷器的一种装饰。
3.改进了胎土配方,在瓷石中掺入适量紫金土,提高了抗弯度,高温下不易变形,使胎坯变薄,克服了“笨重粗厚”的缺点,使器物造型轻盈秀美。
4.器物修胎讲究,圈足修得很薄,在底足刮去细细一线的釉,烧成后出现朱红色一圈细线,俗称“朱砂底”,别有韵味。
5.瓷器通体施釉,光色无纹,以釉色与造型取胜。改进了釉料的配方,由原来的石灰釉变成石灰碱釉,使釉色出现粉青、梅子青、豆青、米黄、蜜蜡、鹅皮黄、乌金等色,其中黑胎青瓷成色较深,墨绿色是黑胎青瓷特有的颜色。
6.一种用模子成型的水注、小罐、瓜型壶,腹部有模印的菊瓣、莲瓣、云纹、龙纹等纹饰的,多数为龙泉溪口窑所生产。
元代器物特点造型高大,胎体厚重。胎色与南宋基本相同,釉色青中泛黄
元代龙泉窑比宋时扩大了好几倍,造型特点为粗壮高大,胎体变厚,釉色减薄,观赏价值降低。为获得元统治者喜爱和促进销售,匠师们采用刻、划、印、贴、雕和点褐彩等工艺来美化器物。莲花瓣是宋元时期龙泉青瓷的主要装饰之一。元代初年莲瓣宽矮,系用刀或钳子划出莲瓣边线,制作方便,这种纹饰是元代特有的。随后多数瓣面演变成为狭长,形似菊瓣。因为它是从南宋时瓣面丰满、瓣脊突起的莲瓣发展而来的,所以人们仍称它为莲瓣纹。元代莲瓣纹有以下几种形式:瓣面平,莲瓣的边线用刀或钳子划成;两面用刀斜刻成瓣面,中间有瓣脊,多数瓣脊粗细不一,上下不直,刻工粗糙;在一部分盏、洗或盘的内壁用刀自上而下挖成,瓣面上端较宽,没有瓣尖;龙泉溪口窑生产的用模子制成的瓶、罐的莲瓣纹,莲瓣的边线是细凸线的。这是鉴定宋元龙泉青瓷的主要依据。
在元代青瓷器中,仿古器物少见,新创器型有高足杯、菱口盘、环耳瓶、凤尾尊、荷叶盖罐等等,高足杯足较短,上下大小基本一致,足内空心且较深。装饰采用划、刻、印、贴、镂、堆等多种方法,以划花为主,划花纹粗略,线条奔放,并出现了褐色点彩。器物普遍饰有花纹,纹饰题材以云龙、飞凤、双鱼、八仙、八卦、梅、菊、马上封侯等多见。此外,还大量出汉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铭。盘、碗外壁的莲瓣纹长而窄,排列较疏,瓣中间一般无脉线突起,不同于南宋。盘、碗底足一般挖足较深,有的深过外墙壁,外底足中间刮去一圈釉,露胎泛红,中心有釉。到元代晚期有的底足内全无釉,中心有乳丁状突起。
明代制作工艺与元代基本相同,但趋于粗糙
宋、元盛极一时的浙江龙泉窑至明代虽逐渐衰落,但明早、中期制品仍十分精美。明代龙泉窑系的青瓷造型,大体上和元代一致,其风格和宋代的纤巧秀丽不同,而代之以硕大厚重。产品多大型瓶、盘,日用的小件器物较少。釉色已失去南宋梅子青釉、粉青釉那种柔和、含蓄的艺术效果。这时的青瓷釉层薄而透明,光泽度较强。
从传世产品看,明代龙泉窑的制品有精粗之分。精品胎色白中微闪灰、胎质细腻厚重,制作精湛,造型精美,施满釉,盘、碗器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圈足底部留有刮圈垫烧痕的。釉色青灰,釉薄而透明,釉面光泽度很强,滋润匀净,釉色绿中微泛黄。器物以高足杯、菊瓣纹碗、玉壶春瓶、执壶、盖罐多见,高足杯的足较高,有竹节装饰,一节或多节,挖足粗率且较浅。纹饰有人物故事及花托吉、福、寿、金玉满堂等字。器表多有刻划花装饰,图案构图疏密得体,刻花精细。粗品胎质淘洗不精,质地较粗。制作也不精细,胎体特别厚重,尤以底部为甚。所见多为碗、盘类制品,釉色多绿中闪黄。器皿仍采用满釉刮圈垫烧,但工艺较粗,常见的有直口深腹碗等。装饰以印花和刻划花为主,图案纹样有器外壁的瘦长菊瓣纹,内里的花卉纹,以及颇有特色的印花历史故事、二十四孝人物等。其中人物图多印在器内壁,人像旁根据人物的具体形象分别书“孔子泣颜回”、“韩信武之才”等,由于制作较粗,印花纹样常有模糊不清之感。
针对不同的釉料性能,明代龙泉青瓷还形成有别宋瓷的装饰特色不以釉色取胜,而以印花、堆贴,刻划花为主。明龙泉青瓷的装饰范围也大大增加。明龙泉青瓷正是利用釉的透明性能,采用刻、划、堆贴装饰,使作品另具一种工艺美。但总的来说,明代的龙泉窑系,大多产品成型草率,器型笨拙,因而到清初以后,就每况愈下。
从装烧方法认识各时期器底特点
1.北宋早期用托珠垫烧,器底留有托珠痕。
2.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采用圈足内放垫饼垫烧,足端无釉,碗、盘底较厚,与此装烧方法有关。
3.南宋晚期至元中期采用垫饼托住整个器足垫烧,足端无釉,普遍为“朱砂底”。
4.元代中期以后采用盂形垫具,器物外底中间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涩圈。
5.明代又恢复圈足内放垫饼垫烧,外底无釉。
龙泉瓷的仿烧与辨伪
龙泉窑自宋至清800余年的烧造历史中,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南宋的龙泉窑更以其莹润如玉的粉青和梅子青称绝一时,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根据商品市场的需求和人们的喜好,商家纷纷对龙泉窑的产品进行仿烧,这种刻意的仿烧往往选择一种或者一类产品,有不同时代的,有不同烧造技术和制作工艺的,也有分属文化背景迥异的不同国家的。
国外仿烧龙泉窑产品成为世界性的现象。埃及的福斯他特是当时政治、经济的中心,制陶业十分发达。中国陶瓷源源不断地输入,对当地的制陶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而仿烧大量的中国瓷器。仿烧龙泉窑的产品有北宋的划花篦点纹碗、元代的双鱼小盘、菊纹贴花碗。高丽瓷与中国的瓷业有着深厚的渊源。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南宋的青瓷模印莲花碗,烧造的方法为3个支钉烧造法,支钉的断面为白色。但它莲叶舒展的纹样布局,碗的直口、垂腹、矮圈足的造型,与龙泉窑的早期风格如出一辙,从中可以看出这种交流源远流长。龙泉窑在南宋时期生产的平口长颈瓶、莲瓣碗,高丽瓷也有仿制,特点是釉色稍深、平底、支钉支烧。元明时期龙泉窑烧造的青瓷大盘,仿造它的国家有泰国、越南等。伊朗所仿龙泉青瓷有以下几个特征:1.一般较厚重;2.胎、釉结合度较差,在口沿部分多有剥釉现象;3.釉色多为浅绿偏黄;4.釉中普遍呈现有淡红丝的现象;5.有部分出现干漆般的釉面;6.圈足上有乳丁状的突起物。
这些国外所仿的龙泉窑产品,因为采用的是当地的瓷土原料,使用的是当地传统的烧造技术,尽管模仿的器物很明确,但只能达到形似而质不同的效果。同时这些仿烧的产品,以间接的方式传达出这个地区和时代的特有的产品风貌。因此,国外烧造的仿品与龙泉窑的产品往往有很大的不同。
在国内,景德镇仿烧龙泉窑产品延续的时间最长,从元代开始到清代,凭借着雄厚的烧瓷技艺,仿烧器物品种丰富。其最大的特点不是对龙泉窑产品机械地模仿,而是在注重釉色的基础上,对器物的品种和造型加以创新。清《南窑笔记》记载有仿龙泉窑:“今南昌仿龙泉深得其法,用麻油釉入紫金釉,用乐平绿石少许,肥润翠艳(不)亚于古窑。”
清末民初之时,日本、德国、美国先后有人来龙泉搜集青瓷,其后国内大批古董商纷至沓来,由此引发了龙泉挖掘古窑址和盗掘古墓之风。与此同时,龙泉当地研制仿古青瓷之风大盛,一批民间制瓷艺人纷纷加入此行。清光绪、宣统年间,孙坑范祖绐、祖裘兄弟制仿古青瓷名噪一时,至民国初期,县城廖献忠(清秀才)仿古制品几可乱真。宝溪乡陈佐汉、张高礼、张高乐、李君义以及龚庆芳、龚庆靖、龚庆平兄弟,八都吴兰亭、吴庆麟、蒋建寅、黄观光,木岱口徐子聪等亦仿制古青瓷。龙泉县长徐渊若著《哥窑与弟窑》所言:“……有时颇可混珠,若用药品去新光,更于底部或边缘略碎米许,则好古者亦易上钩。盖二章之器,殆无完璧,仅损米许,已属可珍,若不故损一二,则购者必疑赝品,若毁过多,则价不能过索,故仅损米许,可使人惊喜欲狂也。”民国34年(1945年),陈佐汉曾将仿古弟窑产品“牡丹瓶”、“凤耳瓶”等70余件邮寄国民政府实业部请功,获蒋介石题赠“艺精陶仿”匾。陈佐汉还遍访龙泉、浦城各地,将民间发掘收藏之古龙泉青瓷器绘图100余幅,集成《古龙泉窑宝物图录》。1950年陈又将“云鹤盘”等3件仿古青瓷通过外交途径送往苏联,作为庆祝斯大林70寿诞献礼。民国时期烧制的仿古青瓷,工艺落后,成品率低,釉色优劣不稳,有的对仿古青瓷加以伪造,如南宋时期的蟠龙瓶,把龙纹堆塑成鹤纹,几可乱真的传世仿品这一时期也不多见。
近年来,随着文物收藏热的兴起,为获取高额利润,各种文物作假应运而生。龙泉窑青瓷的作伪,从民间简陋小窑的个体作坊到陶瓷专家精心的高仿,不仅从造型、釉色、纹饰上力求逼真,还用特殊的技术进行作旧处理,企图以假乱真。这就要求文物爱好者和收藏者具备一定的知识,以大量的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应用地层学和类型学排比,特别是以纪年墓出土的标准器为依据,结合科学的测试手段,了解掌握作伪的各种方法,增强鉴别真假的能力。根据经验,龙泉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辨伪:
不同时代的器物组合和造型特点,是当时社会的风尚和习俗所决定的,因此不同时代的龙泉窑产品,都有它清晰的演变轨迹。仿烧往往选每个时代龙泉窑的典型产品,如北宋的执壶、五管瓶,南宋的莲瓣碗、凤耳瓶、鬲式炉,元代的牡丹纹大瓶、刻花大盘、各式香炉等器物。根据精仿和粗仿的需要,成型工艺上采用传统的手拉、模制等工艺技法。仿品很少是对照真品的实物进行仿烧,因此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颈肩部的转折十分生硬,足端部过于整齐,器型比例失调,器物形制的规格和尺寸不够规范。
龙泉窑的釉和胎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成分及相应的烧造工艺。龙泉窑不同时代胎的成色、质地的粗疏和细腻、釉的色泽和质地,都不尽相同。以釉色和造型取胜的南宋龙泉窑的白胎类厚釉产品,是仿烧较多的一类,有凤耳瓶、鬲式炉等。对粉青、梅子青釉的仿烧,一般釉料不用化学配方,而沿用传统配方,即在瓷土中有选择地加入植物草木灰,尽管釉的质感非常像,但缺乏内敛的厚实感,往往浮光隐现。仿龙泉窑的黑胎类厚釉产品,主要表现是它的开片和“紫口铁足”,但它薄胎厚釉的工艺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更甚于南宋官窑。釉的厚度超过了胎的厚度,在仿制技术上的难度大,同时这类产品典型器物少见,也没有完整器物可以借鉴,一般均为仿制品。明代龙泉窑豆青和深绿釉色的瓷器,胎壁厚重,器底粗糙,是现代仿制较容易掌握的,这类产品需仔细辨别。作伪器物一个重要工序,就是对器物釉表面进行去光处理,主要采用强酸溶液腐蚀、土埋及一些工业技术上的打磨,目的是降低器表的光亮程度,使釉色柔和滋润,器物沉稳古朴。近年来有专家学者对经过作旧处理的器表损伤,在高倍显微镜下表现出的不同显像作了归纳和总结,提高了对古陶瓷辨伪的科学水平。
纹饰是龙泉窑产品重要的辨伪依据。纹饰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趣,有明显的发展脉络,它与同时期的胎釉有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伪品的刻划纹样,往往用笔生涩拘谨,不如真品线条的婉转流畅。贴花工艺的纹饰,呆板规矩,不像真品的生动自然。露胎是元代龙泉窑最具特色的装饰工艺,元代龙泉窑特有的葱绿釉色和露胎赭红色的相衬,使对这类产品的仿烧,很难准确地把握釉和胎的成色,或浅或深。
装烧技术在龙泉窑的每个发展时期都是不相同的。在垫烧的工具上,归结起来不外乎垫圈和垫饼两类,同样是垫圈和垫饼,不同时代在圈足上所垫的部位是不同的,留下各时代不同的烧造痕迹。特别是南宋时期的龙泉窑产品,采用垫饼垫烧的方法,由于胎薄釉厚,圈足直接放在垫饼上垫烧,极易变形,因此,这一时期的“铁足”、“朱砂足”往往是不规则的。仿龙泉窑的产品,一般只参照图录,很少见到实物,而伪品往往在这些细节部分露出破绽。元代垫圈痕迹、明代器物的圈足露胎部,显露出“火石红”,伪者或淡或深,深色为烧前有意刷制。龙泉窑早期的产品,十分完整的少见,多少留有些残疵,主要在圈足部分。因此作伪者往往采用“更于底部或边缘略碎米许”或沾粘窑渣的手法。总之,鉴定龙泉窑的器物应该抓住每个时代产品的典型特征,从造型、纹饰、胎釉、烧造工艺等总体上去观察把握。
龙泉青瓷的发展历史
在英文中“CHINA”(瓷器)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代名词,可想而知中国的陶瓷文化在世人眼中占据了何等独特而至尊的地位。古代陶瓷是随着社会前进而不断发展的工艺美术,从古至今产生了无数的绝世精品,而瓷中之母当数青瓷。
我国青瓷烧制技术源远流长,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自商周时期原始青瓷到东汉以来的成熟青瓷,晋代的“缥瓷”,唐越窑的“秘色瓷”,直到龙泉青瓷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从早期青瓷的青黄、淡黄到后来的纯青等色,浓艳浅淡,但都无不以青为尚。青瓷有“雨过天青”之雅,有阿拉伯人称“海洋绿”之幽,更有“类玉”、“类冰”之青质,兼得苍天、青山、绿水、碧玉之万般灵秀。龙泉窑青瓷就是诸多青瓷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龙泉青瓷是我国制瓷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窑系,窑址在今浙江西南部山区。龙泉青瓷肇始于三国,兴起于北宋,在南宋到元达到鼎盛,明代中晚期后开始衰落,其生产历史长达1600多年。作品主要以釉色吸引人,是最著名的颜色釉瓷器品种。施釉往往多次,釉较厚,玻璃光感很强。龙泉窑的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白中泛青。釉层柔和无开片,足底露胎处呈赭红色,俗称“朱砂底”。驰名中外的龙泉窑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釉质晶莹的青玉,其色调可与翡翠媲美,达中国古代青色最佳的境界。按照叶英挺的理论,龙泉青瓷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五代到北宋早期、北宋后期到南宋、元明。
责任编辑:水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官方微信
中国文物网
问题纠正&&&&&&&&
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有大窑、金村、溪口、松溪等多处窑址,北宋时有20多处,到南宋时有窑址40多处,其中以大窑、金村两处窑址最多,质量也最精。从出土的标本来看,它始于三国两晋,盛于南宋和元,而衰于明,终于清代康熙年间,有近800年的烧瓷史。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薄。北宋中晚期是龙泉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p&
龙泉瓷器的初步鉴定,主要是熟悉龙泉釉色的特点,和观察器物的底足,熟悉火石红的特点。龙泉的釉色一般比较肥厚,不管成色为哪种,釉色都较纯正,层次的变化不明显,莲瓣和突棱的地方由于釉相对较薄,因而略发白。火石红几乎在每件器物底足都有,有的较多,有的少些,但都是围绕着胎釉结合的地方形成,颜色自然较纯正,火石红的走势自然而不规则。底足都有磨损,自然磨掉火石红的地方可看到灰色胎。元代的盘碗底部有的有一圈支烧残留痕迹,星星点围成一圈,与胎骨的胎色一致;有的有较密集较细小的气泡,大小不一;有的浮于釉面,有的位于釉下,但分布绝无规律。龙泉瓷器一般不开片,有的几条釉面有裂纹;有的火候不高的龙泉瓷器有较多开片,开片细碎,大小不一,分布自然。龙泉瓷器的釉下刻花刀法(特别是莲瓣纹)一般很柔弱,隐隐约现。口沿和突出的地方釉面一般有磨痕,磨痕处往往无光泽。龙泉以釉色胜,釉色不好或偏窑口的器物没有收藏的价值。&/p&
龙泉青瓷各个年代也都有各自的特点。&/p&
北宋时施石灰釉,釉层薄而透明,光泽较强&/p&
北宋早期的产品风格受越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稍薄。北宋以前龙泉窑出产的瓷品,可以看作龙泉生产的越窑器,其烧造工艺、器型、釉色都是越窑瓷的翻版。直到北宋晚期,才开始有自身特色的创新,除了盘、碗、盒、罐、执壶、盏托等一般的日用器皿,梅瓶、多管瓶、盘口壶等开始显现出“龙泉制造”的独特烙印。碗、盘类刻花纹饰以莲瓣、牡丹、菊花为主要题材,多为蓖纹、折扇纹。纹饰之间以楞线分隔,楞线分单线、双线。花叶一般用蓖纹作叶脉。&/p&
北宋早期产品胎薄而较白,施淡青釉,器物以盘、碗、壶为主,盆、罐等少见。这一时期的新产品有多管瓶、盘口壶、多叶瓶。其中多管瓶、盘口壶壶盖一般饰花苞钮、花蒂钮为主。多叶瓶盖顶以鸡、狗等动物作钮为主。在釉色上,早期施淡青色釉,有泛黄现象。&/p&
北宋中晚期是龙泉瓷器发展的重要时期,北宋中晚期窑址有30余处,主要集中在大窑、金村、大白岸、庆元的上垟,丽水市的石牛等地。中期多采用含硅和含铁量较高的瓷石作坯,胎色灰或灰白,亦有泛黄现象,釉层薄,釉面有光泽。胎体较为厚重,但造型规整,釉色由淡青转为青黄,产品多以生活用具为主,在装饰工艺上有刻花、划花和篦纹,图案有花卉、飞鸟、鱼虫和婴戏纹等。制作工艺上,北宋晚期开始采用圈足内放垫饼垫烧。&/p&
中期以后胎呈灰或浅灰色,釉色青黄;装饰普遍使用刻花,辅以篦点或篦划纹,此外还有团花、波浪、蕉叶纹等纹饰。盘、碗内常刻团花和波浪纹,内填篦纹,外壁常划篦纹和直条纹。瓶、执壶腹部常见刻牡丹纹。图案花纹一般对称。&/p&
南宋以后施石灰碱釉,釉层厚,柔和淡雅&/p&
宋廷南迁,临安成为南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浙江人口大增,外销活跃,瓷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南宋时期龙泉窑进入鼎盛时期。这时在唐和五代盛极一时的越窑青瓷业已凋零,驰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釉瓷器就是在南宋龙泉窑中烧制成功而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顶峰。窑工们根据南宋官窑制瓷工艺,将胎釉配方作了调整,创造性地生产了白胎厚釉青瓷,犹如翡翠碧玉,同时釉层光滑整洁不开片,深得宫廷和官僚的喜爱。这种白胎厚釉青瓷在临安京城、皇宫遗址、南宋六陵墓地均有大量出土。&/p&
南宋龙泉窑可分为前期和中晚期两个阶段。前期,宋高宗赵构自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建立南宋政权,到定都临安前后10多年时间,政局动乱期。龙泉窑主要生产日用器皿及冥器。南宋胎色白,深中泛灰。五管瓶、盘口壶等仍沿袭北宋末年旧制继续生产,只从器型上稍加改进。如五管瓶,五管瓶腹部呈多节葫芦状,瓶上部的竖管,三至七管都有,以五管多见,南宋五管瓶上腹部比北宋时稍瘦,从肩部分成两级,最后演变成一级,肩部突起,器身光素无纹,盖钮以各种动物如鸡、犬、鸟代替花苞钮装饰。胎为灰色,施淡青或青灰色釉。除继续生产北宋原有器物,出现了鼎式炉、八卦炉、奁式炉、渣斗、盆、塑像、胆式瓶,龙虎纹瓶、五管瓶,等等。碗、盘器底较厚,挖足一般很浅,圈足宽矮,外底露胎。装饰以刻划花为主,线条花口五出,花口下碗壁突起五条直线,碗内刻云纹的较多,也有内划“S”形纹饰的,碗心印阴文“金玉满堂”或“河滨遗范”四字的也较多见。北宋末期浮雕莲瓣纹开始流行,在盘、碗的外壁较多使用,至南宋晚期,莲瓣纹变得短而宽,互相紧靠,瓣中脉线突起。&/p&
南宋早期龙泉青瓷主要特征:&/p&
1.坯料仍用含铁量较高的瓷石作坯,胎壁普遍比北宋中晚期厚重。胎质不够致密,有较多的气孔。胎色呈灰或浅灰色。&/p&
2.纹饰以刻花为主,划花、蓖花少见。碗类出现葵口,有图章式的文字,如“河滨遗范”、“金玉满堂”等。&/p&
3.釉仍为石灰釉,薄而透明,有玻璃质感。&/p&
南宋中晚期,是龙泉青瓷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瓯窑、越窑、婺州窑因资源枯竭等原因相继衰落。而地处浙西南山区的龙泉有着丰富的瓷土和燃料,为发展瓷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考古发掘证明,当时的龙泉及毗邻地区,窑厂遍布,除龙泉大窑、金村、溪口、安福等外,庆元县的上垟,云和县的梓坊、水碓坑,遂昌县的湖山,缙云县的大溪滩、碗窑山,以及泰顺、文成、永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南宋晚期龙泉青瓷产品可分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两大类。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釉色白中泛青,釉层丰厚柔和,以粉青、梅子青釉最佳,足底露胎处呈紫色,俗称“朱砂底”。器物造型除碗、盘、碟、水盂、香炉等,还出现不少仿古器物,如鬲、觚、琮等器。纹饰以莲瓣、弦纹为主,南宋末出现双鱼、龙纹和贴花牡丹纹等。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俗称“铁骨”。釉色青,多纹片,部分器物的口沿隐露胎色,呈紫褐,圈足底端则呈铁黑色,俗称“紫口铁足”。器型以瓶、炉、尊、洗、笔筒、灯为主,纹饰少见,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瓷器有许多共同之处。&/p&
南宋中晚期龙泉青瓷主要特征:&/p&
1.器型丰富多样,除日用器皿外,有罐、盒、灯盏、渣斗、熏炉等。文具有笔筒、笔洗、水盂、笔架等,及多种仿古铜器、古玉器的瓶。这时期的新产品有堆塑龙瓶、虎瓶、琮式瓶、荷叶盖罐、葫芦瓶、五管瓶等。&/p&
2.龙虎瓶代替北宋的多管瓶和盘口壶。梅瓶高度减低,下腹瘦削,有的梅瓶有盅型盖倒扣瓶上,北宋时期肩腹比较丰满,器型较大,外壁刻缠枝花、莲瓣。鬲式炉系仿商周铜鬲式样,其肩与腹部的凸楞称“出筋”,是美化瓷器的一种装饰。&/p&
3.改进了胎土配方,在瓷石中掺入适量紫金土,提高了抗弯度,高温下不易变形,使胎坯变薄,克服了“笨重粗厚”的缺点,使器物造型轻盈秀美。&/p&
4.器物修胎讲究,圈足修得很薄,在底足刮去细细一线的釉,烧成后出现朱红色一圈细线,俗称“朱砂底”,别有韵味。&/p&
5.瓷器通体施釉,光色无纹,以釉色与造型取胜。改进了釉料的配方,由原来的石灰釉变成石灰碱釉,使釉色出现粉青、梅子青、豆青、米黄、蜜蜡、鹅皮黄、乌金等色,其中黑胎青瓷成色较深,墨绿色是黑胎青瓷特有的颜色。&/p&
6.一种用模子成型的水注、小罐、瓜型壶,腹部有模印的菊瓣、莲瓣、云纹、龙纹等纹饰的,多数为龙泉溪口窑所生产。&/p&
元代器物特点造型高大,胎体厚重。胎色与南宋基本相同,釉色青中泛黄&/p&
元代龙泉窑比宋时扩大了好几倍,造型特点为粗壮高大,胎体变厚,釉色减薄,观赏价值降低。为获得元统治者喜爱和促进销售,匠师们采用刻、划、印、贴、雕和点褐彩等工艺来美化器物。莲花瓣是宋元时期龙泉青瓷的主要装饰之一。元代初年莲瓣宽矮,系用刀或钳子划出莲瓣边线,制作方便,这种纹饰是元代特有的。随后多数瓣面演变成为狭长,形似菊瓣。因为它是从南宋时瓣面丰满、瓣脊突起的莲瓣发展而来的,所以人们仍称它为莲瓣纹。元代莲瓣纹有以下几种形式:瓣面平,莲瓣的边线用刀或钳子划成;两面用刀斜刻成瓣面,中间有瓣脊,多数瓣脊粗细不一,上下不直,刻工粗糙;在一部分盏、洗或盘的内壁用刀自上而下挖成,瓣面上端较宽,没有瓣尖;龙泉溪口窑生产的用模子制成的瓶、罐的莲瓣纹,莲瓣的边线是细凸线的。这是鉴定宋元龙泉青瓷的主要依据。&/p&
在元代青瓷器中,仿古器物少见,新创器型有高足杯、菱口盘、环耳瓶、凤尾尊、荷叶盖罐等等,高足杯足较短,上下大小基本一致,足内空心且较深。装饰采用划、刻、印、贴、镂、堆等多种方法,以划花为主,划花纹粗略,线条奔放,并出现了褐色点彩。器物普遍饰有花纹,纹饰题材以云龙、飞凤、双鱼、八仙、八卦、梅、菊、马上封侯等多见。此外,还大量出汉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铭。盘、碗外壁的莲瓣纹长而窄,排列较疏,瓣中间一般无脉线突起,不同于南宋。盘、碗底足一般挖足较深,有的深过外墙壁,外底足中间刮去一圈釉,露胎泛红,中心有釉。到元代晚期有的底足内全无釉,中心有乳丁状突起。&/p&
明代制作工艺与元代基本相同,但趋于粗糙&/p&
宋、元盛极一时的浙江龙泉窑至明代虽逐渐衰落,但明早、中期制品仍十分精美。明代龙泉窑系的青瓷造型,大体上和元代一致,其风格和宋代的纤巧秀丽不同,而代之以硕大厚重。产品多大型瓶、盘,日用的小件器物较少。釉色已失去南宋梅子青釉、粉青釉那种柔和、含蓄的艺术效果。这时的青瓷釉层薄而透明,光泽度较强。&/p&
从传世产品看,明代龙泉窑的制品有精粗之分。精品胎色白中微闪灰、胎质细腻厚重,制作精湛,造型精美,施满釉,盘、碗器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圈足底部留有刮圈垫烧痕的。釉色青灰,釉薄而透明,釉面光泽度很强,滋润匀净,釉色绿中微泛黄。器物以高足杯、菊瓣纹碗、玉壶春瓶、执壶、盖罐多见,高足杯的足较高,有竹节装饰,一节或多节,挖足粗率且较浅。纹饰有人物故事及花托吉、福、寿、金玉满堂等字。器表多有刻划花装饰,图案构图疏密得体,刻花精细。粗品胎质淘洗不精,质地较粗。制作也不精细,胎体特别厚重,尤以底部为甚。所见多为碗、盘类制品,釉色多绿中闪黄。器皿仍采用满釉刮圈垫烧,但工艺较粗,常见的有直口深腹碗等。装饰以印花和刻划花为主,图案纹样有器外壁的瘦长菊瓣纹,内里的花卉纹,以及颇有特色的印花历史故事、二十四孝人物等。其中人物图多印在器内壁,人像旁根据人物的具体形象分别书“孔子泣颜回”、“韩信武之才”等,由于制作较粗,印花纹样常有模糊不清之感。&/p&
针对不同的釉料性能,明代龙泉青瓷还形成有别宋瓷的装饰特色不以釉色取胜,而以印花、堆贴,刻划花为主。明龙泉青瓷的装饰范围也大大增加。明龙泉青瓷正是利用釉的透明性能,采用刻、划、堆贴装饰,使作品另具一种工艺美。但总的来说,明代的龙泉窑系,大多产品成型草率,器型笨拙,因而到清初以后,就每况愈下。&/p&
从装烧方法认识各时期器底特点&/p&
1.北宋早期用托珠垫烧,器底留有托珠痕。&/p&
2.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采用圈足内放垫饼垫烧,足端无釉,碗、盘底较厚,与此装烧方法有关。&/p&
3.南宋晚期至元中期采用垫饼托住整个器足垫烧,足端无釉,普遍为“朱砂底”。&/p&
4.元代中期以后采用盂形垫具,器物外底中间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涩圈。&/p&
5.明代又恢复圈足内放垫饼垫烧,外底无釉。&/p&
&p& &br /&
龙泉瓷的仿烧与辨伪 &/p&
龙泉窑自宋至清800余年的烧造历史中,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南宋的龙泉窑更以其莹润如玉的粉青和梅子青称绝一时,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根据商品市场的需求和人们的喜好,商家纷纷对龙泉窑的产品进行仿烧,这种刻意的仿烧往往选择一种或者一类产品,有不同时代的,有不同烧造技术和制作工艺的,也有分属文化背景迥异的不同国家的。&/p&
国外仿烧龙泉窑产品成为世界性的现象。埃及的福斯他特是当时政治、经济的中心,制陶业十分发达。中国陶瓷源源不断地输入,对当地的制陶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而仿烧大量的中国瓷器。仿烧龙泉窑的产品有北宋的划花篦点纹碗、元代的双鱼小盘、菊纹贴花碗。高丽瓷与中国的瓷业有着深厚的渊源。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南宋的青瓷模印莲花碗,烧造的方法为3个支钉烧造法,支钉的断面为白色。但它莲叶舒展的纹样布局,碗的直口、垂腹、矮圈足的造型,与龙泉窑的早期风格如出一辙,从中可以看出这种交流源远流长。龙泉窑在南宋时期生产的平口长颈瓶、莲瓣碗,高丽瓷也有仿制,特点是釉色稍深、平底、支钉支烧。元明时期龙泉窑烧造的青瓷大盘,仿造它的国家有泰国、越南等。伊朗所仿龙泉青瓷有以下几个特征:1.一般较厚重;2.胎、釉结合度较差,在口沿部分多有剥釉现象;3.釉色多为浅绿偏黄;4.釉中普遍呈现有淡红丝的现象;5.有部分出现干漆般的釉面;6.圈足上有乳丁状的突起物。&/p&
这些国外所仿的龙泉窑产品,因为采用的是当地的瓷土原料,使用的是当地传统的烧造技术,尽管模仿的器物很明确,但只能达到形似而质不同的效果。同时这些仿烧的产品,以间接的方式传达出这个地区和时代的特有的产品风貌。因此,国外烧造的仿品与龙泉窑的产品往往有很大的不同。&/p&
在国内,景德镇仿烧龙泉窑产品延续的时间最长,从元代开始到清代,凭借着雄厚的烧瓷技艺,仿烧器物品种丰富。其最大的特点不是对龙泉窑产品机械地模仿,而是在注重釉色的基础上,对器物的品种和造型加以创新。清《南窑笔记》记载有仿龙泉窑:“今南昌仿龙泉深得其法,用麻油釉入紫金釉,用乐平绿石少许,肥润翠艳(不)亚于古窑。”&/p&
清末民初之时,日本、德国、美国先后有人来龙泉搜集青瓷,其后国内大批古董商纷至沓来,由此引发了龙泉挖掘古窑址和盗掘古墓之风。与此同时,龙泉当地研制仿古青瓷之风大盛,一批民间制瓷艺人纷纷加入此行。清光绪、宣统年间,孙坑范祖绐、祖裘兄弟制仿古青瓷名噪一时,至民国初期,县城廖献忠(清秀才)仿古制品几可乱真。宝溪乡陈佐汉、张高礼、张高乐、李君义以及龚庆芳、龚庆靖、龚庆平兄弟,八都吴兰亭、吴庆麟、蒋建寅、黄观光,木岱口徐子聪等亦仿制古青瓷。龙泉县长徐渊若著《哥窑与弟窑》所言:“……有时颇可混珠,若用药品去新光,更于底部或边缘略碎米许,则好古者亦易上钩。盖二章之器,殆无完璧,仅损米许,已属可珍,若不故损一二,则购者必疑赝品,若毁过多,则价不能过索,故仅损米许,可使人惊喜欲狂也。”民国34年(1945年),陈佐汉曾将仿古弟窑产品“牡丹瓶”、“凤耳瓶”等70余件邮寄国民政府实业部请功,获蒋介石题赠“艺精陶仿”匾。陈佐汉还遍访龙泉、浦城各地,将民间发掘收藏之古龙泉青瓷器绘图100余幅,集成《古龙泉窑宝物图录》。1950年陈又将“云鹤盘”等3件仿古青瓷通过外交途径送往苏联,作为庆祝斯大林70寿诞献礼。民国时期烧制的仿古青瓷,工艺落后,成品率低,釉色优劣不稳,有的对仿古青瓷加以伪造,如南宋时期的蟠龙瓶,把龙纹堆塑成鹤纹,几可乱真的传世仿品这一时期也不多见。&/p&
近年来,随着文物收藏热的兴起,为获取高额利润,各种文物作假应运而生。龙泉窑青瓷的作伪,从民间简陋小窑的个体作坊到陶瓷专家精心的高仿,不仅从造型、釉色、纹饰上力求逼真,还用特殊的技术进行作旧处理,企图以假乱真。这就要求文物爱好者和收藏者具备一定的知识,以大量的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应用地层学和类型学排比,特别是以纪年墓出土的标准器为依据,结合科学的测试手段,了解掌握作伪的各种方法,增强鉴别真假的能力。根据经验,龙泉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辨伪:&/p&
不同时代的器物组合和造型特点,是当时社会的风尚和习俗所决定的,因此不同时代的龙泉窑产品,都有它清晰的演变轨迹。仿烧往往选每个时代龙泉窑的典型产品,如北宋的执壶、五管瓶,南宋的莲瓣碗、凤耳瓶、鬲式炉,元代的牡丹纹大瓶、刻花大盘、各式香炉等器物。根据精仿和粗仿的需要,成型工艺上采用传统的手拉、模制等工艺技法。仿品很少是对照真品的实物进行仿烧,因此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颈肩部的转折十分生硬,足端部过于整齐,器型比例失调,器物形制的规格和尺寸不够规范。&/p&
龙泉窑的釉和胎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成分及相应的烧造工艺。龙泉窑不同时代胎的成色、质地的粗疏和细腻、釉的色泽和质地,都不尽相同。以釉色和造型取胜的南宋龙泉窑的白胎类厚釉产品,是仿烧较多的一类,有凤耳瓶、鬲式炉等。对粉青、梅子青釉的仿烧,一般釉料不用化学配方,而沿用传统配方,即在瓷土中有选择地加入植物草木灰,尽管釉的质感非常像,但缺乏内敛的厚实感,往往浮光隐现。仿龙泉窑的黑胎类厚釉产品,主要表现是它的开片和“紫口铁足”,但它薄胎厚釉的工艺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更甚于南宋官窑。釉的厚度超过了胎的厚度,在仿制技术上的难度大,同时这类产品典型器物少见,也没有完整器物可以借鉴,一般均为仿制品。明代龙泉窑豆青和深绿釉色的瓷器,胎壁厚重,器底粗糙,是现代仿制较容易掌握的,这类产品需仔细辨别。作伪器物一个重要工序,就是对器物釉表面进行去光处理,主要采用强酸溶液腐蚀、土埋及一些工业技术上的打磨,目的是降低器表的光亮程度,使釉色柔和滋润,器物沉稳古朴。近年来有专家学者对经过作旧处理的器表损伤,在高倍显微镜下表现出的不同显像作了归纳和总结,提高了对古陶瓷辨伪的科学水平。&/p&
纹饰是龙泉窑产品重要的辨伪依据。纹饰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趣,有明显的发展脉络,它与同时期的胎釉有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伪品的刻划纹样,往往用笔生涩拘谨,不如真品线条的婉转流畅。贴花工艺的纹饰,呆板规矩,不像真品的生动自然。露胎是元代龙泉窑最具特色的装饰工艺,元代龙泉窑特有的葱绿釉色和露胎赭红色的相衬,使对这类产品的仿烧,很难准确地把握釉和胎的成色,或浅或深。&/p&
装烧方法&/p&
装烧技术在龙泉窑的每个发展时期都是不相同的。在垫烧的工具上,归结起来不外乎垫圈和垫饼两类,同样是垫圈和垫饼,不同时代在圈足上所垫的部位是不同的,留下各时代不同的烧造痕迹。特别是南宋时期的龙泉窑产品,采用垫饼垫烧的方法,由于胎薄釉厚,圈足直接放在垫饼上垫烧,极易变形,因此,这一时期的“铁足”、“朱砂足”往往是不规则的。仿龙泉窑的产品,一般只参照图录,很少见到实物,而伪品往往在这些细节部分露出破绽。元代垫圈痕迹、明代器物的圈足露胎部,显露出“火石红”,伪者或淡或深,深色为烧前有意刷制。龙泉窑早期的产品,十分完整的少见,多少留有些残疵,主要在圈足部分。因此作伪者往往采用“更于底部或边缘略碎米许”或沾粘窑渣的手法。总之,鉴定龙泉窑的器物应该抓住每个时代产品的典型特征,从造型、纹饰、胎釉、烧造工艺等总体上去观察把握。&/p&
龙泉青瓷的发展历史 &/p&
在英文中“CHINA”(瓷器)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代名词,可想而知中国的陶瓷文化在世人眼中占据了何等独特而至尊的地位。古代陶瓷是随着社会前进而不断发展的工艺美术,从古至今产生了无数的绝世精品,而瓷中之母当数青瓷。&/p&
我国青瓷烧制技术源远流长,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自商周时期原始青瓷到东汉以来的成熟青瓷,晋代的“缥瓷”,唐越窑的“秘色瓷”,直到龙泉青瓷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从早期青瓷的青黄、淡黄到后来的纯青等色,浓艳浅淡,但都无不以青为尚。青瓷有“雨过天青”之雅,有阿拉伯人称“海洋绿”之幽,更有“类玉”、“类冰”之青质,兼得苍天、青山、绿水、碧玉之万般灵秀。龙泉窑青瓷就是诸多青瓷中一颗璀璨的明珠。&/p&
龙泉青瓷是我国制瓷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窑系,窑址在今浙江西南部山区。龙泉青瓷肇始于三国,兴起于北宋,在南宋到元达到鼎盛,明代中晚期后开始衰落,其生产历史长达1600多年。作品主要以釉色吸引人,是最著名的颜色釉瓷器品种。施釉往往多次,釉较厚,玻璃光感很强。龙泉窑的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白中泛青。釉层柔和无开片,足底露胎处呈赭红色,俗称“朱砂底”。驰名中外的龙泉窑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釉质晶莹的青玉,其色调可与翡翠媲美,达中国古代青色最佳的境界。按照叶英挺的理论,龙泉青瓷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五代到北宋早期、北宋后期到南宋、元明。&br /&&/p&
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中国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银行支持:中国工商银行 法律支持:岳成律师事务所 网站营运:Celestone
中国文物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转户口需要哪些手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