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国产剧讲的是一位老者投资建了个商场 有一天这位老板去商场金正恩视察罕见动怒工作。

公司全称: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电话:010-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中路18号国投创意信息产业园北楼1层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 举报邮箱:&&&&&&&&&&&&第一章老板也在为我们工作第一节公司是员工.. - AAA的主页
第一章&&老板也在为我们工作
第一节&&公司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平台
公司和员工是一个共生体,公司的生长,要依靠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靠公司这个平台。公司兴,员工兴;公司衰,员工衰。微软是这样,IBM是这样,所有的公司都是这样。
公司实际上是一个全体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平台。公司中的每个人,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都是在这个平台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任何人离开了这个平台,就如同演员离开了舞台,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许多员工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打工者,与公司只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把公司仅仅当成是一个完成工作的地方,甚至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置于与老板对立的位置,这种心态和认识对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年轻人初入职场时,切记不要过分考虑薪水,而应注重工作带来的隐性报酬,抓住机会发展自己的能力,把公司当成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平台。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杰克和他的伙伴们正在铁路工地上干活,突然遇见前来视察工作的老朋友韦伯斯,不同的是韦伯斯已经担任铁路公司总裁。他们进行了愉快交谈然后热情告别,杰克的伙伴对他和总裁居然是朋友表示惊讶。杰克解释他们曾经一同开始为这条铁路工作。
大家更是好奇,就问杰克:“为什么你现在做着和以前一样的辛苦工作,而韦伯斯却成了总裁?”杰克很沮丧地说:“当年,我工作只是为了一小时不到两美元的薪水,而韦伯斯却是为了这条铁路而工作。”
职场上有很多人像杰克一样,仅仅把公司当成一个完成工作的地方,工作也只是为了自己的那份薪水,他们总会盘算:我为老板做的工作应该和他支付给我的工资一样多,只有这样才公平。这种短浅的目光不但使他们的工作充满了痛苦,也会使他们丧失前进的动力。而韦伯斯则不同,他在杰克为了一小时不到两美元的薪水而工作时就把整条铁路当成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把工作看成一个自身生存和个人发展的平台,这样,原本卑微单调的工作就成了事业发展的一个契机。
公司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平台,真正优秀的员工应当像韦伯斯那样,把公司看成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始终与老板站在同一个立场上,自觉地维护公司的利益,建设和发展公司这个平台。这样,公司越来越大,越来越好,就能为员工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位著名教授有两个十分优秀的学生,对于他们而言,毕业后找份工作可谓轻而易举。当时,教授有个创办公司的朋友,委托教授为他物色一个适当的人选做助理。
教授推荐两个学生都过去看看,于是他们分别前去应聘。第一个应聘的学生叫墨菲。面谈结束几天后,他打电话给教授说:“您的朋友太苛刻了,他居然只肯给月薪600美元,我不能这样为他工作。现在我已经在另外一家公司上班,月薪是800美元。”
后来去的那位学生是约翰,尽管月薪也只有600美元,但是他却欣然接受。教授得知后问他:“这么低的工资,你不觉得吃亏了吗?”
约翰说:“我当然想挣更多的钱,但我对您朋友印象十分深刻,我觉得只要能从他那里学到一些本领,薪水低一些也是值得的。从长远来看,我在那里工作将更有前途。”
很多年过去了。墨菲的薪水由当年的一年9600美元涨到40000美元,而原先年薪只有7200美元的约翰,现在的年薪却高达200万美元,还有外加的公司股权和分红。
能力锻炼远比薪水重要得多,公司的存在为你能力的提升和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当你的能力得到老板的认可和赏识时,老板就会付给你更多的薪水。许多杰出的经理人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长期的工作中学习和积累得到的。由此可见,公司不但是员工之间互相交流和协作的平台,也是员工学习和展示才华的平台,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认识公司,你的职业生涯才有意义,你才能将工作视为事业发展的一个契机,而不是痛苦的工作——薪水交换过程。
第二节&&&&老板与员工:不是对立,而是合作
如果你真诚地、负责地为老板工作,他不担付给你薪水,而且让你得以温饱,那么你应该感激他,称赞他,支持他的立场。&
很多人认为,员工和老板天生是一对冤家。人们最常听到的是相互间的抱怨,即使偶尔彼此关心一下,也让人觉得有点假惺惺的。人们常呼吁老板要多为员工着想,是出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愿望来考虑的,而员工似乎就很少有理由要为老板着想了。
但究其根本,老板和员工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这两种角色实际上是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
自然界中有许多互惠共生的现象。比如说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它本身具有固氮的功能,为豆科植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同时它又可以借助豆科植物获得生存的空间;再比如非洲热带雨林中的大象、犀牛等,它们身体表面往往会有一些寄生虫,一些鸟类等小动物也栖息在它们身上,以这些小寄生虫为食,同时,大象、犀牛也避免了寄生虫对它们的侵害,可谓是互惠互利。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不胜枚举,在生物学中统称为共生现象。
老板与员工的关系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老板和员工是互惠共生的关系。没有老板,员工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就业机会;而没有了员工,老板想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对于老板而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职员的敬业和服从;对于员工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丰厚的物质报酬和精神上的成就感。从互惠共生的角度来看,两者是和谐统一的——公司需要忠诚和有能力的员工,业务才能进行,员工必须依赖公司的业务平台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老板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职员——那些能够忠于公司,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的人。同样,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员工都应该意识到自己与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并且全力以赴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老板的信任,才能在自己独立创业时,保持敬业的习惯。
许多公司在招聘员工时,除了能力以外,个人品行是最重要的评估标准。品行不端正的人不能用,也不值得培养。因此,优秀员工应当遵循这样的职业信条:如果你真诚地、负责地为老板工作;他不但付给你薪水,而且让你得以温饱,那么你应该感激他,称赞他,支持他的立场,和他所代表的机构站在一起。
在一个有着卓越企业文化和完善激励机制的企业中,员工在享受着老板提供的优厚待遇的同时,也会为老板着想,积极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出谋献策,积极工作。即使企业一时遇到困难,员工也会与老板同舟共济,渡过难关。每个人都知道,只有上下齐心协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老板赚取利润的同时,员工的利益才能得到持久的保障。
助人就是助己,多做一点对你并没有害处,也许这会花掉你一些时间和精力,但是可以使你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上司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需要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今天种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结出甜美的果实,最终受益的还是你自己。
有些员工以为老板整天只是打打电话,喝喝咖啡而已,这种认识使他们无意中让自己的立场与老板对立起来,使老板和员工之间原本和谐共赢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实际上,老板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潇洒,作为公司的经营者,他们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他们只要清醒着,头脑中就会思考公司的行动方向,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并不少见。一到下班时间就率先冲出去的员工不会得到老板的喜爱,所以不要吝惜自己的私人时间。即使你的付出得不到什么回报,也不要斤斤计较。
斤斤计较一开始只是为了争取个人的小利益,但久而久之,当它变成一种习惯时,为利益而利益,为计较而计较,就会使人变得心胸狭隘、自私自利。它不仅对老板和公司造成损失,也会扼杀员工的创造力和责任心。
我们知道,员工个人的成功是建立在团队成功之上的,没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和高额利润,我们也不可能获取丰厚的薪酬。
企业的成功不仅意味着老板的成功,也意味着员工的成功。也就是说,你必须认识到,只有老板成功了,你才能够成功。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认识到这一点,主动做事,帮老板获取成功,你很快就能在工作中赢得老板的青睐。
帮助老板获取成功有许多方式,但没有拍马屁。老板并非全才,在工作中也会遇到许多难题。这些难题也许不是你分内之事,可是这些难题的存在却阻碍着团队的前进,如果你能够帮助老板解决这些难题,无疑,你在成功的路上会前进得更快。
罗斯是某学院的部门助理,他的老板安迪负责管理学生和教职员工。极其糟糕的签到系统使学生们常常在还未上课的时候就被记名;许多班级拥挤不堪;一些班级却又太小,面临被注销的危险。意识到安迪承受着改进学生签到系统的压力,罗斯自告奋勇组织攻关开发一个新的系统,老板高兴地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这个攻关小组开发出了一个卓有成效的系统。在此之后的一次组织机构改组中,安迪被提升为主任,随即,罗斯被提升为副主任。对罗斯成功开发的这套系统,安迪给予了高度赞扬。
聪明优秀的员工就像上文中的罗斯一样,会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与老板保持一致,因为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以下的趋势:
(1)只有个人的利益与公司利益、老板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企业发展壮大了,员工的个人利益才有可靠的保证。
(2)员工个人才华能有效发挥和老板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员工只有在企业中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平台,才能尽可能地施展出所学与专长。
(3)员工个人的事业发展也离不开老板。员工如果处处从老板的角度为其着想,在工作上竭尽所能,也就有可能在个人的事业发展上有所建树,有所成就。
在一个各种制度完善的公司里,每一个员工的升迁都来自于个人的努力,老板所做的只是考察哪些人有资格获得奖励和晋升。有实力的员工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也正因为如此,员工才能够感觉到自己与公司是一个整体。可见,员工和老板是否对立,既取决于员工的心态,也取决于老板的做法。聪明的老板会给员工公平的待遇,而员工也会以自己的忠诚予以回报。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员工与老板的关系,绝不是天生的一对冤家,一致,并帮助老板取得成功的人,才能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才会成为令人羡慕的成功人士。
第三节&&&&老板也在为我们工作
在一个企业中,老板也是员工,员工也是老板,老板和员工一样,都在为企业的发展努力工作,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员工知道老板也在为我们工作,就应当保持正确的心态,主动与老板站在同一个立场上,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对老板多一分理解和支持。这无论是对企业管理,还是员工个人发展,都是很有好处的。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老板和员工的努力。老板和员工之间应该是互相心存感激,互相感恩,因为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老板应该知道,自己的成就源于员工的努力,所以老板要为员工提供好的薪资福利、好的培训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员工就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员工应该知道,老板为自己提供了发挥才能和提升个人价值的空间和舞台,所以员工应该更加努力,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
如果当老板的能这样想,他的企业想不赚钱都难。
如果员工能这样想,他能没有好的发展吗?
但是,事实上能这样想的人并不多,为什么?表面上看,这个问题很复杂,但是有一点非常明确,即这种互相感恩的关系没有先后顺序,没有任何条件。如果你说,我要先看看老板对我怎么样,我再决定自己出多大力,这样想的结果肯定不会太妙,许多企业管理的问题也就出在这里。
很多员工认为老板对公司而言仅是一个投资者,是一个“最有权力的闲人”,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多数员工(尤其是年轻员工)都有“净赚薪水”的心态,认为“你给多少钱,我就出几分力”是理所当然、各不拖欠,有的甚至对老板产生了敌对的情绪。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别看有些老板平日里若无其事,一副轻松潇洒的样子,其实他们大都承担着不为人知的痛苦和责任。创维集团的总裁黄宏生把苏格拉底的“宁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这句话大概也是不少老板内心的写照吧。
那么在工作中,老板主要承担了哪些痛苦和责任呢?
1、风险之痛
企业越大,其经营中所遇到的风险就越大。经营企业是一项风险与收益并存的事情。尤其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在管理机制和管理职能方面不可避免地会滋生出阻碍企业健康发展的种种潜在危机,这些都为老板管理和领导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挑战。
2、抉择之痛
老板的角色就好像是一艘船的“船长”,时刻要考虑到企业之舰的航向。企业做到一定规模,老板自然风光,然而随之而来却是企业发展方向的抉择,这种思考的痛苦是企业员工所不能理解的。企业到底要不要发展壮大?如果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是自己来做还是请职业经理人?自己做,面临着精力和时间上的挑战,请职业经理人,又面临着处理老板与职业经理人间的种种矛盾;矛盾发生时,职业经理人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了,但是老板却还得捡起烂摊子。只要企业存在,企业抉择的问题就时刻萦绕在老板的心头。
3、责任之痛
老板是一个企业的领航者和组织者,他们要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各级人员的管理、财务控制等重大环节负责,稍有不慎就会使企业出现重大变故,很多人可能会因此要重新选择岗位,甚至对整个产业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老板身上肩负着企业的责任、员工的责任、社会的责任等多重责任,这种责任为他们带来种种荣耀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4、身体之痛
很多老板都以牺牲身体健康的代价来换取事业上的成功。老板不仅工作要动脑、而且还要交际应酬,结果,胃喝坏了,头发掉没了,身体搞垮了,老板的成功是牺牲了健康作为代价的。例如,知名企业家王均瑶去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过于劳累。
5、感情之痛
处于领导的位置,老板付出的比一般人多很多。算算老板的工作时间!早上8点钟到办公室,中午开会或者陪人吃饭,下午接待各种各样的人,晚上还要应酬。等到回家的时候,家人也睡了,老板与家人之间基本上没有时间沟通,由于缺少沟通,两者间也越来越不可能产生共鸣。
冷落了家人不说,有的人在做了老板以后,由于利益的纷争,兄弟姐妹也反目成仇,老板成了孤家寡人。有的是几个好朋友一起做生意,开始很好,做到一定程度,每个人的想法就不一样了,有的说我的钱赚够了,请退钱给我;有的说我还要继续发展,急需钱投资,不能退钱,矛盾的激化导致好朋友最终分道扬镳。
老板承受着不为人知的痛苦和责任,有人把他们称为企业的家长、教练、领导者,其实更多的,老板是员工事业上的伙伴,老板在为公司工作的同时,也为员工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法国有一家名为创业公司的企业宗旨就是要专门培养能独立创办实体和公司的老板。公司没有职员,只有大老板和小老板之分。小老板们在掌握了一个独立的老板所必需的全部技能后,当其生产及经营业绩达到公司要求的指标时,就可以从公司提取一笔可观的开办费,离开公司自己去做老板。创业公司初建不久就出现了6个小老板,公司总裁对小老板说:“我只负责对你们投资,你们拿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后,自己去寻找助手,公司不会以任何理由对你们的人事及发展进行干预,在你们的经营业绩达到一定规模时,我还可以让你们独立出去做老板。”面对这一充满诱惑力的许诺,6位小老板积极开动脑筋,发展自己的小公司。创业公司也因此蒸蒸日上。
作为企业的员工,如果明白老板也在为我们工作,就应当保持正确的心态。对于一名年纪轻轻,干劲十足的员工来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成功的满足感,比实际拿多少薪水更有激励作用。
那么我们在工作中要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呢?
第一种心态:做企业的主人。
老板和每一名员工一样,都在为企业的发展而工作。同样,每一名员工也和老板一样,都是企业的主人。因此,不管老板在不在,不管公司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优秀的员工都应当同老板一起全力以赴,主动帮助公司创造更多财富,这就是做主人的心态。
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每一个员工都具备做企业主人、做企业老板的心态。老板也在为我们工作,他为企业创造业绩的同时也要对自己负责任。如果你想做一个主人,就要先具备做主人应该具备的心态:只要我在做,我就要做到全力以赴。我们可以看到,好的领导者,开始都要做一个很好的跟随者。
第二种心态:对工作充满热忱。
这是成功者所具备的非常重要的特质。领导者的能力非常重要,而且他的能力会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同样,对待事业的热情,有时也会起到很大的吸引作用。
人和人之间的影响和带动非常重要。销售是信息的传递和情绪的转移,如果一个销售人员把对产品、对公司、对领导、对自己的极大热忱,完全地传递给顾客,顾客就会采取投资购买行为;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你对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热忱,影响和带动了你周围的人。他们就会跟随着你,这就是一种群体效应。
第三种心态:要有自我负责的精神。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永远需要最负责任的人。人生最美好的结果,由最正确的决定开始,最正确的决定又开始于最正确的思想。所以你要对一件事情的结果负责,最重要的是,你首先要对你的思想和态度负责,因为思想不同,态度不一样,做出的决定也不一样。对于企业而言利润的产生来自于每一个人的努力,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都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本有一则真实的故事。东京一家公司想在银座盖一座办公大楼,几经寻觅地点,好不容易找到一处适当的空地,却发现这块地属于一位乡下老太太。于是公司派副社长带着厚礼登门拜访,企图说动她卖地。谁知一连几次登门,老太太总是不允诺,副社长深感懊恼。而老太大这边也受不了这个困扰,决定直接到东京一趟,和社长当面说清楚,坚持她不卖的立场。
这是一个寒冬的清早,老太太出发了,当她到达这家公司时,才发现来得太早。她正想往外走的时候,碰见了公司里的员工。这位员工看见老太太,很亲切地主动打招呼,看见老太太的大衣被霜雪浸湿了,便拿干毛巾来帮她擦,还请她进办公室烤火、暖身。
老太太深受感动,她想,这位员工和我素昧平生,为什么待我这么好?一定是这个老板待人很好。所以员工才这么尽心对待公司,想着想着,她当下改变初衷,把土地卖给了这家公司。在一个重大项目上,一名普通的员工竟然有着比副社长更大的影响力,由此可见,责任无处不在。知道老板也在为我们工作的员工应当树立自我负责的精神,把公司的发展视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四种心态:决心成功的心态。
&&&&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认为,做任何事情,想要成功的话,永远有五个字,即“我要,我愿意”。老板之所以能够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一部分原因归功于他们一定要取得成功的决心,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坚持用自己的努力换取结果,而从不为自己的行动寻找借口。
大多数人只是想要结果,不愿意去努力。有相当多的人会选择借口,而不是选择努力。事实上,你不能成功的借口,你不能做好的借口,都可以转化成为你恰恰要做好的理由。
第四节&&&&你在为自己打工
在职场出类拔萃的秘诀在于:把公司当作你自己开的,丁·彭尼曾经说过:“为我工作的人都得具备成为合伙人的能力,要是没有这样的潜力,我宁可不要。树立为自己打工的信念,把公司当作自己的产业,能够让你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掌握实践机会的同时,也能够为结果负起责任。”
&&&&“我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这种想法有很强的代表性,在许多人看来,工作只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对自己意义并不大。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实际上,无论你在生活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你都不该把自己当成一个打工仔。生活中那些成功的人从不这样想,他们往往把整个企业当作自己的事业。
&&&&一旦你有了这样的想法,在工作中你就能比别人得到更多的乐趣和收益。你会早来晚走,加班加点,生产出的产品比别人更优秀。此时,身边人,尤其是你的老板,会将你做的看在眼里,把你和别人区别对待。当提高工资和晋升的机会来临时,他首先考虑的肯定是你。
优秀的员工是不会有“我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这种想法的,他们把工作看成一个实现抱负的平台,他们已经把自己的工作和公司的发展融为一体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和老板的关系更像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而不仅仅是一种上下级的关系。对于优秀的员工来说,无论他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他们已经是公司的老板了,在他们的眼中,他们是在为自己打工。
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应邀对加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毕业生发表演讲的时候,曾提出这样的建议:“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应该把公司当作自己开的。事业生涯除了你自己之外,全天下没有人可以掌控,这是你自己的事业。你每天都必须和好几百万人竞争,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增进自己的竞争优势以及学习新知识和适应环境,并且从转换工作以及产业当中虚心求教,学得新的事物,这样你才能够更上一层楼以及掌握新的技巧,才不会成为2015年失业统计数据里头的一分子,而且千万要记住:从星期一开始就要启动这样的程序。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够塑造出这样的生活状态呢?那就是把自己当作公司的老板,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并且持续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而然的,你的表现便能达到崭新的境界。挑战自己,为了成功全力以赴,并且一肩挑起失败的责任。不管薪水是谁发的,最后分析起来,其实你的老板就是你自己。
以下是我们对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的三条忠告:
1、全心全意地投入你的工作岗位
自己的工作士气要自己去保持,不要指望公司或是任何人会在后头为你加油打气。为你自己的能源宝库注入充沛的活力,全心全力投入工作,为自己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能力,并且乐在工作的冒险历程当中。
2、把自己视为合伙人
&&&&培养与同事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公司的成败为己任,像对待自己的产业那样对待自己的公司是一个青年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3、迎接变革的需求
企业需要的是高性能的员工,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自我提高,否则根本不可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保持优势地位。你只有两种选择,第一是终生学习并立于不败之地;第二则是成为老古董,被时代所淘汰。
树立为自己打工的信念,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亮,培养出企业家的精神,创造出一番新的局面。
第五节&&&&比尔·盖茨的工作观
只有在追求“自我实现”的时候,人才会迸发出持久强大的热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正是这种热情和动力,成就了比尔·盖茨和他的微软帝国。
&&&&比尔·盖茨的财产净值大约是466亿美元。如果他和他太太每年用掉一亿美元也要466年才能用完这些钱——这还没有计算这笔巨款带来的巨大利息。那他为什么还要每天工作?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财产净值估计为10亿美元,虽不像比尔·盖茨那么多,不过也足以让他在余生享受优裕的生活了,但他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拍片呢?
美国Viacom公司董事长萨默·莱德斯通在63岁时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很庞大的娱乐商业帝国。63岁,在多数人看来是尽享天年的时候,他却在此时做了重大决定,让自己重新回到工作中去,而且,他总是一切围绕Viacom转,工作日和休息日、个人生活与公司之间没有任何的界限,有时甚至一天工作24小时。他哪来这么大的工作热情呢?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那些拥有了巨额财产的人们,不但每天工作,而且工作相当卖力。如果你跟着他们工作,一定会因为工作时间太长而感到精疲力竭。那么,他们为何还要这么做,是为钱吗?
还是看看萨默·莱德斯通自己对此的看法:“实际上,钱从来不是我的动力。我的动力源自于对我所做的事的热爱,我喜欢娱乐业,喜欢我的公司。我有一个愿望,要实现生活中最高的价值,尽可能地实现。”
由此可见,一个人若只从他的工作中获得薪水,而其他一无所得,那么他无疑是很可怜的。因为他主动放弃了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在工作中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做正直而纯正的事情。
在工作中尽心尽力、积极进取,始终不放弃努力,始终保持一种尽善尽美的工作态度,满怀希望和热情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从而能获得丰富的经验,同时也能提升个人的能力。
在励志电影《为人师表》中饰演角色的演员爱德华·奥尔莫斯应邀参加大学生的毕业典礼时,曾满怀激情地对大学生说:“在大家离开前。我有一件事要提醒各位,记住千万不要为了钱而工作,不要只是找一份差事。我所说的‘差事’是指为了赚钱而做的事情,在座各位当中许多人在校期间就已经做过各式各样的差事,但工作是不一样的。你对工作应该有非做不可的使命感,并且要乐在其中,甚至在酬劳仅够温饱的情况下,你也无怨无悔。你投入这项工作,因为它是你的生命。”
“追求热爱的事业,而非一份可以挣钱的工作。”这句简单的名言,可以加深你对工作的认识,像老板一样看待自己的工作。
钢铁大王查尔斯·施瓦布有一个十分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对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只是为了薪水而工作,很可能既赚不到钱,也找不到人生的乐趣。”
不论你所选择的事业能够为你带来多么丰厚的财富或是多么微薄的报酬,只要你用满腔热忱全心投入,为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价值和服务社会而工作,那么,你就会像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顶级富豪一样,一定能够创造出崭新的局面,而你每天工作的时候自然也会感到充实快乐。
不管你喜欢与否,使命感、满足感、个人成长,还有升官加薪等,都是工作成果的收获,这不是单单准时上下班就可以达到的,只有在我们视工作为实现自我价值、追求卓越体验、造福社会的一个平台的时候,才能够得到这些成果。&&&&
第六节&&&&公司就是你的船
公司是一条航行于惊涛骇浪中的船,老板是船长,员工是水手,一旦上了这条船,员工的命运和老板的命运就在一起了。老板和员工有着共同的前进方向,有着共同的目的地,船的命运就是所有人的命运!
&&&&《这是你的船》一书的作者迈克尔·阿伯拉肖夫原本是美国导弹驱逐舰本福尔德号的舰长。1997年6月,当迈克尔·阿伯拉肖夫接管本福尔德号的时候,船上的水兵士气消沉,很多人都讨厌待在这艘船上,甚至想赶紧退役。
&&&&但是,两年之后,这种情况彻底发生了改变。全体官兵上下一心,整个团队士气高昂。本福尔德号变成了美国海军的一只王牌驱逐舰。
&&&迈克尔·阿伯拉肖夫用什么魔法使得本福尔德号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这是你的船!”
&&&&迈克尔·阿伯拉肖夫对士兵说:“这是你的船,所以你要对它负责,你要让它变成最好的,你要与这艘船共命运,你要与这艘船上的官兵共命运。所有属于你的事,你都要自己来决定,你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从那以后,“这是你的船”就成了本福尔德号的口号。所有的水兵都觉得管理好本福尔德号就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现在,假定你是本福尔德号舰船上的一员。不管你是大副,还是水手;不管你是机械师,还是船舱底下的司炉工,想一想,你该怎样对待你的工作岗位?你是不是有责任、有义务照管好你的本福尔德号?其实不需要其他的理由,因为这是你的船。
&&&&同样,作为公司的一员,不管你是司机、推销员,是会计,还是库管员;也不管你是技术开发人员,还是部门经理;哪怕你仅仅是一名清洁工,只要你在公司这条船上,你就必须和公司共命运。你必须和所有的公司员工同舟共济,乘风破浪,驶向你们的目的地。只要你是公司的员工,你就是公司这条船的主人。你必须以主人的心态来管理照料这条船,而不是以一种乘客的心态而背离自己的责任。
&&&&记住:在这船上,你是主人,而不是一个乘客!
&&&&因为如果你是乘客,那么,对待公司的态度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旦这条船出现问题,你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如何逃生,而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渡过危机。
看过电影《秦坦尼克号》的人都会有很深刻的印象,当船出现了问题以后,乘客们多是慌慌张张地逃生。而船上的工作人员呢,从船长到水手,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各种救生的工作,或是发SOS求救信号,或是放救生艇、救生筏,或是指挥各方营救妇女儿童先上救生艇。当能够实施的措施都用完了之后,船长则整理好自己的制服,回到他的办公室,与其他誓死恪守自己岗位的船员们,安静地选择了与泰坦尼克号同生死、共命运!
&&&&当然,在现实中我们应当把公司设想为一条满载幸福和希望,开往充满阳光和鲜花的彼岸的船,无论你是什么职务,你和船长都是一样,一起担负着与舰船共存亡的责任。如果你是船上的大副,那么你可以在船长不在的情况下努力编写航海日志,认真履行船长交给的任务。即使没有交代任何任务,作为一名大副,你也要担当起责任来,去努力协调各个部门,做好舰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既然我们都是这条舰艇上的船员,它是我们战斗和生活的地方,那么自觉地维护这条舰艇,保障我们的生命不受到威胁,就是我们神圣的使命。
与公司共命运,因为这是你的船!
第七节&&&&与老板同舟共济
众所周知,一条船航行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船上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单独逃生。
&&&&如果你到海军陆战队,你可能会经常听到“同舟共济”这个词语。每一个海军陆战队队员都知道,你必须与长官同舟共济,与战友同舟共济,否则牺牲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战场意味着生与死,每一个人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团队的覆灭。因此在部队里,很容易理解同舟共济的意义。在商场上,就没有那么深刻,因为即使出现一些失误,也不会送命,不过是损失一些金钱罢了。当然,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承受一直损失金钱的局面。企业如同一条大船,它需要所有的船员(员工)全力以赴把船划向成功的彼岸,同时,这条船也承载它的船员(员工),避免他们掉入大海。大船一旦沉了,会有很多人失去工作,很多家庭的收入受到影响,这虽然没有送命那么严重,但是也没有人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
在企业这条船上,老板就是船长。这个职位所给予他的,不仅仅是权力和地位,还有责任,他要考虑船的航向,要避免船触暗礁或冰山。要保障一船人的安全。因此,我们就应当与老板同舟共济,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最大可能地分担老板的压力,和老板一道,让企业这条船驶向成功的港湾。
&&&小李和小王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到南方,通过招聘会到了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负责某种办公软件的设计开发。这个公司规模很小,是国家允许注册该类公司中最小的,执照上写得清清楚楚:注册资金10万元,连老板在内是“七八个人来五六条枪(电脑)”。他们之所以愿意去。一是背井离乡急于安身,二是因为老板给股份的承诺。老板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看上去一副书生模样,态度很诚恳。可是进去才知道,连这10万元都可能有水分,仅从他们的办公条件就可以判断:一间废弃的地下室,阴暗、霉臭、潮湿。天一下雨,天花板上凝聚而成的水滴源源不断地往下流,电脑上都要罩着厚厚的报纸。办公区连个卫生间也没有,而且出门就是大排档,油烟灌进来,熏得人直流眼泪。他们的产品市场前景看起来很好,但资金的瓶颈随时有可能将美好的梦想扼杀于萌芽状态。最要命的是,产品没有品牌,只好赊销,迟迟收不回欠款,资金储备少,连员工的工资都无法按时发放。由此可见,这样的公司与那些实力雄厚的公司很难竞争。
&&&&三个月后,小王动摇了,劝小李也不要干了。有的是好公司,干吗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股份?老板连他自己都无法自保,哪里还有股份给你?
&&&&不久,公司资金链条断裂,濒临绝境,留下的几个人也走了,只剩下小李和老板两个人。看着老板年轻而憔悴的眼神和孤独而坚定的背影,小李反而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原本也是个不愿服输的人,这时,他对公司的使命感和老板已经没有区别,他想他能够做的就是和老板风雨同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精益求精,将产品做好。
&&&&半年后,老板筹措到了新的资金,公司重新运转。产品由于质量好,买家愿意先付款了,公司局面开始峰回路转。他们还成功地说服一家实力雄厚的投资公司出钱,推出一种早就被他们认定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型办公软件。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软件的研制中去,常常吃住都在地下室,半年后终于推出了完美的产品,产品上市后供不应求。他们终于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接下来,公司开始招兵买马,发展壮大,短短的几年工夫,就成为行业内大名鼎鼎的软件公司。小李也被提拔为公司的副总兼技术总监,月薪可以拿到2万元。
年终,老板和小李同游澳大利亚,他们在阳光明媚的海滩晒着日光浴,回首往事,感慨万千。老板禁不住热泪盈眶,他问小李:“老弟,你知道我为什么能支撑下来吗?”小李说:“因为你是打不垮的,否则我也不会留下来。”老板却说:“不,其实当人们纷纷离我而去的时候.我就想关门了。我从不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我当时已经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说法了。可是你让我找回了信心,我想只要有一个人留下,就证明我还有希望。感谢你!在我想躺下的时候,总有你这双手在拽着我走。我知道,当时如果你走了,我肯定崩溃了!”为了感激小李,老板给了他公司40%的股份。
第二章&&&&像老板一样思考
第一节&&&&为什么要像老板一样思考
像老板一样思考是对员工能力的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员工站在老板的立场和角度上思考、行动,把公司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来思考。它不仅是员工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准则,而且也是提高企业工作绩效的关键。
在IBM公司,每一个员工都有一种意识——我就是公司的主人,并且对同事的工作和目标有所了解。员工主动接触高级管理人员,与上司保持有效沟通,对所从事的工作更是积极主动,并能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
&&&&“像老板一样思考”这种工作态度,源于老托马斯·沃森的一次销售会议。那是一个寒风凛冽、阴雨连绵的下午,老沃森在会上先介绍了当前的销售情况,分析了市场面临的种种困难。会议一直持续到黄昏,气氛很沉闷,一直都是托马斯·沃森自己在说,其他人则显得烦躁不安。
&&&&面对这种情况,老沃森缄默了10秒,待大家突然发现这个十分安静的情形有点不对劲的时候,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很大的“THINK”(思考),然后对大家说:“我们共同缺少的是——思考,对每一个问题的思考,别忘了,我们都是靠工作赚得薪水的,我们必须把公司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来思考。”之后,他要求在场的人开动脑筋,每人提出一个建议。实在没有什么建议的,可以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阐述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否则不得离开会场。
结果,这次会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许多问题被提了出来,并找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从此,“思考”便成了IBM公司员工的座右铭。
每一位老板都像上文中的老沃森那样,希望自己的员工可以像自己一样,随时随地都站在公司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然而由于角色、地位和对公司所有权的不同,员工的心态很难与管理者完全一致,在许多员工的思想中,“公司的发展是由员工决定的”之类的话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这是他们拒绝从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主要理由。
&&&&彼得是一位颇有才华的年轻人,但是对待工作总是显得漫不经心。为此,他的咨询老师汤姆专门找他做过交流,他的回答是:“这又不是我的公司,我没有必要为老板拼命。如果是我自己的公司,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比他更努力,做得更好。”
&&&&一年以后,彼得写信告诉汤姆他离开了原来的公司,自己独立创业.开办了一家小公司。“我会很用心地做好它,因为它是我自己的。”在信的末尾他这样写道。汤姆回信对他表示祝贺,同时也提醒他注意,对未来可能遭遇的挫折一定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半年以后,汤姆又一次得到了彼得的消息,彼得告诉汤姆自己一个月前关闭了公司,重新回到打工族群体,理由是“我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的事要我去做,我实在是应付不了。”
&&&&许多员工的态度十分明确:“我是不可能永远打工的。打工只是过程,当老板才是目的。我每干一份工作都在为自己挣经验和关系。等到机会成熟,我会毫不犹豫地自己干。”这是一种值得敬佩的创业激情,但是如果抱着“如果自己当老板,我会更努力”的想法则可能适得其反。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和老板进行“换位思考”,试着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我们每做一件事都会成为日后创业的宝贵经验,等到时机成熟后,我们就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需要去理解别人。理解的最好角度是站在被理解一方的立场去思考,即所谓的“换位思考”。通过换位思考去了解别人的立场,这对于营造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小环境是极其有用的。
&&&&作为公司的员工,从你一开始进入公司那一天起,你就要开始理解公司和公司的人,从公司的规章制度、产品特征、市场实力到公司文化都要尽力去理解。进而还要理解你的同事、你的上司、你的老板,理解他们各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脾气秉性、工作作风、性格特征。有时候在工作中还需要理解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处理问题,而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
&&&&与老板进行换位思考,也就是要求员工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充分理解老板的苦衷。试想你是老板,你肯定也希望当自己不在的时候,公司的员工还能够一如既往地勤奋努力,踏实工作,各自做好分内之事,时刻注意维护公司的利益。这样你就可以一心一意处理好外面的事情。如果你是公司老板,当你派出你的员工到各地处理公司事务的时候,也希望他们个个都像罗文一样,能够把信安全地送给加西亚,以保证公司的业务顺利开展,公司的盈利节节上升。
&&&&既然你希望你的员工这样去做,那么,当你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的时候,你就应该想到,老板既然为我们提供了工作的岗位,为我们发工资和奖金,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公司的事情做好。
&&&&与老板进行换位思考,我们要试着体谅老板的苦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从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老板也是人,他考虑的问题比一般员工更多,因为他处理的事情多,与他打交道的人多。员工和老板之间是什么关系?直观地,当然是雇佣关系,而实际上是共同创造价值,共同分享经营成果的互惠共生关系。在现今的商业环境中,老板和公司员工之间需要建立一种互信的关系。当然并不是说要对那种长期拖欠工资的老板也一味地迁就,而是说当公司真的有困难的时候,只要老板能够跟我们推心置腹地讲清楚,让我们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我们也应该体谅老板的艰辛和困难,并且自动自发地站在老板的角度,从公司的利益出发,为老板出谋划策。
&&&&当然,企业的管理者们希望员工“像老板一样思考”,树立一种主人翁意识时,并不是发出了所有人都可以成为老板的信号,而是向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知道,我们的工作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成为老板或是拥有自己的公司,我们既是在为自己的历史工作,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无疑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这其中包括:具有更强的责任心,努力争取更上一层楼;更加重视对顾客的服务;心智得到更大的提高;赢得更加广泛的尊重;取得更多的合作机会等等。
&&&&科比就是一位用老板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工作的人,他相信机会来自于努力工作,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做起。
科比曾是一家贸易公司的部门经理,虽然他完全可以安排其他人去完成所有的工作,但他对进货出货的细节全部都要把关,在与客户的沟通中他也始终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在内部问题的管理上,他也做得井井有条,有声有色,办公室的人际氛围十分和谐,员工在工作中都能抱成团。几年后,因为科比的优异表现,他被调到了总公司工作,职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那么在工作中,如何“像老板一样思考”呢?这需要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准则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请思考如下问题:
&&&&如果我是老板,会怎样对待态度恶劣、无理取闹的客户?
&&&&如果我是老板,目前这个项目是不是需要先优化一下,再做是否投资的决定?
&&&&如果我是老板,面对公司中无谓的浪费,是不是应该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制止?
如果我是老板,是不是应当保证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公司要求,代表公司的利益,以免对公司产生不良的影响?
&&我们无法在此一一列举出老板应该思考的所有问题,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当你以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时,应该对你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成果,提出更高的要求,只要你深入思考,积极行动,那么你所获得的评价一定也会提高,你很快就会脱颖而出。
第二节&&&&站在公司的角度看问题
站在公司的角度看看问题,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要时刻站在企业发展的立场上,无论什么时候都以公司利益为先,始终与老板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我们经常听到公司员工有这样的说法:
&&&&我这么辛苦,但收入却和我的付出不成比例,我努力工作还有必要吗?
&&&&这又不是我的公司,我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
&&&&公司推行各式各样管理我们的政策,这表明公司根本就不信任我们。
&&&&公司与员工经常会有冲突,员工常常感到公司没有给予自己公正的待遇,其实,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你和公司所处的角度不同。公司的老板希望你比现在更努力地工作,更加为公司着想,甚至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奉献。而你站在员工个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你自认为已经很努力了,工作占用了你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但公司只给了你不相称的待遇。
&&&&你可能感慨自己的付出与受到的肯定和获得的报酬并不成比例,但是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你是在为自己做事,你的产品就是你自己。
&&&&在这里,我们提出的理念是希望员工学习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问题,换个角度,你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如果你是老板,一定会希望员工能和自己一样,将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加积极主动。现在,当你的老板向你提出这样的要求时,你还会抱怨吗?还会产生刚才的想法吗?
&&&&或许你还是会问,换个角度,站在公司的角度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吗?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它讲的是一个母亲如何醒悟到自己应该站在儿子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换个角度看待问题,你所产生的感悟是完全不同的。
一位母亲在圣诞节带着5岁的儿子去买礼物。大街上回响着圣诞赞歌,橱窗里装饰着彩灯,盛装可爱的小精灵载歌载舞,商店里五光十色的玩具琳琅满目。
&&&&“一个5岁的男孩将以多么兴奋的目光观赏这绚丽的世界啊!”母亲毫不怀疑地想。然而她绝对没有想到,儿子紧拽着她的大衣衣角,呜呜地哭出声来。
&&&&“怎么了?宝贝,要是哭个没完,圣诞精灵可就不到咱们这儿来啦!”
&&&&“我……我的鞋带开了……”
&&&&母亲不得不在人行道上蹲下身来,为儿子系好鞋带。母亲无意中抬起头来,啊,怎么什么都没有?——没有绚丽的彩灯,没有迷人的橱窗,没有圣诞礼物,也没有装饰丰富的餐桌……原来那些东西都太高了,孩子什么也看不见。落在他眼里的只是一双双粗大的脚和妇人们低低的裙摆,在那里互相摩擦、碰撞……
&&&&真是可怕的情景!这是这位母亲第一次从5岁儿子目光的高度眺望世界。她感到非常震惊,立即起身把儿子抱了起来……
从此这位母亲牢记,再也不要把自己认为的“快乐”强加给儿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母亲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但是却必须学会从别人的立场来看待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例如,公司之所以不得不推行各式各样的政策,纯粹是为了防患于未然。站在公司的角度,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业务拓展。经常有员工抱怨公司推行的政策不合理、机制缺乏弹性。然而平心而论,绝大多数员工都只能做到“提出问题”,而没有能力“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像老板一样思考的员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l.从公司角度出发,站在公司立场思考问题
&&&&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人应该永远同时从事两件工作:一件是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另一件则是真正想做的工作。如果你能将该做的工作和想做的工作做得一样认真,那么你一定会成功,因为你在为未来做准备,最大限度地从公司获得报酬和利益。
&&&&从公司的角度出发,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老板不可或缺的人,一个可能拥有自己事业的人。一个将公司视为己有并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的人,才是老板真正器重的人,是终将会获得成功的人。
&&&&很多情况下,你的老板就代表了公司,你不要抱怨公司对你的不公,抱怨上司不给你机会,而要积极主动地寻求改变。从自身出发,尽职尽责完成工作,并站在公司的角度,发现公司需要怎样的员工,进而使自己变得对于公司、上司不可或缺,无可替代。这样的你不仅自身对于公司更有价值,而且使公司和个人双赢,这才是优秀员工应有的表现。因此,站在公司的角度,我们要经常地问自己下列问题:
&&&&(1)如果我是老板,我对自己今天所做的工作完全满意吗?
&&&&(2)回顾一天的工作,我是否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智慧?
&&&&(3)我是否完成了企业给自己、自己给自己所设定的目标?
&&&&(4)我的言行举止是否代表了企业的利益,是否符合老板的立场?
&&&&2、坦率沟通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沟通的不顺畅为我们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你不知道你的老板希望你做什么,不知道公司需要你成为怎样的员工。沉默不能带来顺畅的沟通,更无法让别人知道你或为你带来机会。
&&&&老板的立场代表着公司的利益,你要学着从公司的角度看问题,就要主动找你的上司或老板,了解他们需要怎样的员工,他们最希望你做些什么。积极主动地改进你的工作,你会发现不仅是你的工作改变了,同事、上司、老板对你的看法也改变了,你离成功更近了,你对于老板变得不可替代了。
&&&&有时,无须老板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你要做些什么,你可以主动调整你的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向更高的工作目标挑战,熟悉更多其他的工作。当你完全能够胜任更好的工作时,你就获得了成功。当你的工作态度改变,你对于老板的重要性改变时,你的人生也将随之改变。
&&3、坚持正确的事情
&&&&作为一名合格的老板,必须支持下属的工作,支持正确的事;作为优秀的员工,更需要敢于挑战权威,站在公司的立场,坚持正确的事情。员工对公司有承诺、有责任,面对公司的利益,任何坚持“正确的人”而非“正确的事”的行为都背离了正常做事的原则。
&&4、同情你的老板
世界上没有一个老板是容易相处的。这句话听起来有些绝对,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凡是吃尽了苦头、经历过世面的人,都很难对有类似遭遇的人寄予同情。同样,老板看到下属工作熬红了眼,也不会同情,只会想一想自己往日的经历,发出一番感叹罢了。
但是,如果老板看到员工偷懒,就会生气,觉得不应该那样。
&&&&有一个下属来到老板跟前,请求把工作的最后期限延后,原因是他无法按期完成任务。老板问:&&“你每天睡8个小时,是不是?每个星期只工作5天,是不是?”
他点了点头。老板接着说:“一个星期没有工作7天,一天没有工作10个小时以上,是你没有尽全力。”
&&&&太不讲人情?是的。想一想,如果你有太多太多的一连几周,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都没有吭过一声,直到你也当老板了,你对下属还会有同情心吗?
老板的立场就是公司的立场,一个从公司的角度看问题的员工,会自觉调整自己与老板的对立情绪,同情和支持自己的老板,时刻与老板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第三节&&&&以公司利益为先
像老板一样思考的员工要时刻以公司利益为先,当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主动将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同公司和老板保持高度的一致,只有这样,才算是把像老板一样思考的工作理念落到了实处。
&&&&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员工都能够做到以公司的利益为先,但是当公司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冲突时,当坚持公司的利益可能给个人带来潜在的损失时,你是否还能够坚持以公司利益为先?
&&&&对于一名时刻站在老板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员工来说,时刻以公司利益为先已成为他们的一种高度的自觉,可以说,他们正是那些真正把像老板一样思考的工作理念落到实处的人。
&&&&在公司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本应当站在公司的立场上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或是你本应该从公司的利益出发来实施某些措施,然而因为你的立场和措施可能会改变公司长期存在的一些习惯,甚至触犯了他人的既得利益,所以你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立场,取消措施的实施。甚至可能你就是那个因为不愿意改变现状或不愿意失去现有利益而反对某些好的措施得以实施的人。
无论是被动的妥协还是主动的干涉,都不是一个优秀员工的所为。
&&&&一位曾经在某著名广告公司任职的市场销售总监李×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次,他召开经理级的业务会议。会上,他就最近听说的部分职员谎称完成客户拜访计划的现象询问众人:“我听说最近有些销售员声称完成了客户拜访计划,事实上却没有,这是不是真的?”
&&&&大家都怕得罪同事,影响到今后的关系和利益,虽然知道确实有人这样做,但是没人敢说。有的说没有,有的说这是谣传,有的则低头不说话。
&&&&事实上,李×根本没有期望会有人真正面对和指出这样的问题。没料到,小孙站出来说:“的确是有销售员谎称完成了客户拜访计划,并在销售客户拜访表上弄虚作假。销售一部的赵为上次声称拜访的顾客我也拜访过,对方表示近期并没有本公司的销售人员拜访过他。”
&&&&大家听后都为小孙捏了把汗。赵为是销售一部王经理一手提拔的,而王经理怕赵为的失职对自己不利,马上辩解道:“我了解赵为的为人,我想此事只不过是工作记录的失误而已。”
小孙还想说些什么,但是李×把话题引开了,谈起别的事来。其实,李×早已了解了事实,只是不愿把事情弄得复杂,才不再追问下去。但小孙的诚实和以公司利益为先的精神却记在了李×的脑子里,不久,公司业务发展急需管理人才,李×便提拔了他。
&&&&事实证明,时刻以公司利益为先的员工往往是发展最快的员工,上文中的小孙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下面我们将一家公司员工使命宣言中有关公司利益为先的内容摘录如下,以供参考。
★我承诺,即使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我仍然站在公司的立场,以公司利益为先。
★如果发现公司存在问题,或某项措施的实施有欠妥当,我能够及时将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而不是首先顾及这样做是否会触犯他人利益。
★如果公司中其他员工的言行客观上触犯了我的利益,只要他的出发点是以公司利益为先,我将表示理解,并诚恳地采纳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我愿意积极推动各种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变革,无论这些变革是否与我个人利益相冲突。我相信首要的问题是公司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其次才是在这种变革中,我有能力获得什么样的机会。
第四节&&&树立任务意识:别把问题留给老板
像老板一样思考的员工具有极强的任务意识,他们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做事目标清晰,方向明确,具有把远见转化为现实的能力。他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把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从不把问题留给老板,他们清楚自己的使命,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可以使公司有所改变,公司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进步,都与个人密切相关。
任务意识是优秀员工的一项重要能力指标。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女英雄玛丽·海斯的英雄事迹,她的事迹可以加深你对任务意识的了解。
日,天气特别湿热,气温将近华氏100度。这天,在新泽西浮瑞荷德镇芒茅斯,乔治·华盛顿将军最终决定对英全面开战。
&&&&在查尔斯将军领导的一次试探性的攻击之后,美国的革命力量在华盛顿将军的领导下开始了一场对抗英国人的激烈战争。这是美国独立战争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仅几个小时,双方就向对方阵地倾泻了成吨的炮弹。此外,双方还各有数十枝枪在激烈互射。很长一段时间里,双方势均力敌。
&&&&战争在继续,战士们已经筋疲力尽了,许多人喊着要喝水。炮手威廉姆-海斯的妻子玛丽·海斯冲到前线把水送到战士的手里。像当时许多军人的妻子一样,她一直在为前方的战士送水、做饭,照顾自己的男人、照料伤员。她就像战士一样献身于追求自由、推翻英国统治的事业,和军队一起在佛基谷度过了可怕的冬天。
&&&&那一天,她在帮忙护理伤兵,但由于天气湿热,主要工作是往前方送水。一次运水回来,她发现接替威廉姆的战士已经受伤,刚刚下来休息的威廉姆又上了战场。战斗相持不下,美国人担心输掉这次战役,不敢让任何一门大炮停止轰击。
&&&&正在玛丽张望的时候,威廉姆被敌方的炮火击中阵亡。玛丽没有犹豫,她知道炮团缺少炮手,便冲上去接替了丈夫的位置。
&&&&一位康涅狄格州的士兵在他的自传中这样描述玛丽的英勇行为:
&&&&有一次她跨了很大一步去取炮弹,这时敌军的一发炮弹打来,刚巧从她双腿之间穿过,没有伤着皮肉,只炸掉了她裙子的下半部分。她毫不在意,看了看,继续作战。
&&&&又激战了几个小时,英国炮兵顶不住了,被迫后退,美军取得了胜利。
虽然这次胜利不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军事胜利,但在政治上却意义重大,它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力量的士气。美军已经能在开阔的战场上和英军对峙、战斗,迫使英军撤退。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这次战斗时间最长,英军伤亡人数是美军的二至三倍。为了表彰玛丽·海斯在战斗中的出色表现,乔治·华盛顿将军授予她军士军衔。
&&&&玛丽·海斯是美国独立战争中许多英勇作战的人们的杰出代表,他们都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和明确的目的。正是使命感使他们奋不顾身去做那些有益于人民的事,这种使命感,在当今的企业中尤其需要。
&&&&在IBM公司的理念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无论这个人是管理者、普通员工、顾客,还是竞争对手。IBM要求自己所有的员工对他们必须给予足够的尊重。IBM尊重每一个人的想法,在IBM,每个人都可以使公司有所改变,公司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进步,都与个人密切相关。虽然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概念,但是却对所有的员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不仅在IBM,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公司都已经认识到员工发挥自身优势的重要性。
美国惠普公司创建于1939年,该公司不但以其卓越的业绩跨入全球知名的百家大公司行列,更以其对人的重视、尊重与信任的企业精神闻名于世。惠普的创建人比尔·休利特说:“惠普的成功,靠的是‘重视人’的宗旨。就是相信惠普员工都想把工作干好,有所创造。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环境,他们就能做得更好。”
&&&&在苹果电脑公司,是一群富有激情的年轻人完成了麦金塔(McIntosh)操作系统的开发。
&&&&3M公司鼓励所有的员工提出新点子,可粘贴的小记事本就是一个普通员工的发明,现在它已经是办公室文员案头必备的办公用品。
还有一家小公司,每周都会评出一个“本周最佳创意奖”,虽然奖金不多,但员工因此得到的被重视的感觉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心理学家詹姆斯说:“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头脑和身体资源中极小的一部分。”人的潜能就如悬浮于海洋上的一座冰山,人们只看到了它露出水面的那隐隐约约的极小一部分,而它的绝大部分都被海水淹没,被我们忽视。
&&&&微软公司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一些问题总是会被重复地问起:
&&&&“你对软件设计有兴趣吗?”
&&&&“你觉得软件是不是无所不能?”
“你认为软件的开发,对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根本性的影响?”
一位微软的高级人力资源培训主管给出了解释:“软件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微软又是一个特别注重工作效率的公司,它需要的人,除了具备基本的软件知识外,还必须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创造力,因为自由创造就是微软的企业精神。”
&&&&在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宣传画册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正恩视察养鱼场牧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