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 电影高速旋转对接时的那段插曲叫什么?

(ERROR:15) & 访客不能直接访问《星际穿越》重度“烧脑”_社会_政经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N
当前位置:
个股查询:
《星际穿越》重度“烧脑”
本文来源于 
■新快报记者&徐绍娜&  备受期待的诺兰新片《星际穿越》将于今日正式在内地上映。这是《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之后,诺兰再度运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硬科幻太空作品,未上映已成为热门话题。影片昨日在广州提前试映,重度“烧脑”的剧情以及各种天文、物理概念令人大开眼界。不过,诺兰的“不妥协”却让观众又爱又恨,科幻迷看得很嗨,普通观众却直叫累。此外,影片特效所呈现的太空美景以及异星场景依然牛气得毋庸置疑,有观众怒赞:“从未有那么真实的太空旅行的感觉,震撼到爆”。【剧情】多处伏笔重度“烧脑”《星际穿越》的故事背景是世界在历经极端气候与粮食危机、地球濒临末日,马修·麦康纳饰演的电机工程师库珀和安妮·海瑟薇饰演的宇航员布兰德扛起了拯救人类的任务:越过已知的银河,在外太空寻找新的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与此同时,地球上的亲人却有可能面对“等死”的命运,他们必须先割舍与家人的亲情牵绊,在生存与挑战中,跨越星际拯救人类。延续了诺兰电影的一贯风格:重度“烧脑”。此次片中不仅有多处的伏笔和细节大耗观众脑细胞,更有不少关于天文和物理的理论和谜团,让观众又爱又恨。片中,诺兰不仅呈现出外太空的各类星球,提及如“一小时相当于地球上七年”的时空概念和各种科学名词,还用了大量形象的画面描绘虫洞、黑洞以及多维世界的样貌。这让一众科幻迷大感惊喜和新鲜。而片中众多的细节伏笔也非常考验脑力。如“影片开头库珀女儿一直提到的幽灵,其实是在黑洞里三维空间的父亲发给她的讯号”、“穿越虫洞时布兰德伸出手触摸畸变的时空,她说那是第一次握手,后来其实库珀在穿越黑洞时确实和那个时空的布兰德握了手”等,观众一不留心就会错过这些精彩的小细节而陷入“困惑”。看完片,连自认科幻迷的观众都直言该片是至今看过的“最烧脑的电影”,“考验的不单是逻辑,还有如何能迅速地在情节推动中理解深奥复杂的天文物理理论,甚至连视觉特效都无心观赏,看完到现在也只能说消化了70%,但还是很兴奋。”不过,这种重度“烧脑”的设置也让普通观众表示“太累”,感觉一直跟不上节奏,而且172分钟的片长也给人压力不小,不少观众坦言看完很累:“诺兰这次彻底放弃低端观众了,不懂一些基本的天体物理知识很难看懂本片,三个小时看下来真是一点也不轻松!”【场面】太空美景和异星视效获怒赞影片另一个毫无悬念的震撼点是牛气的特效和视觉,诺兰运用多方位IMAX技术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星际体验获得了观众怒赞。片中除了有地球上铺天盖地的沙尘暴场景,还呈现了三个形态各异的异星地貌,太空美景随时吸引人的眼球。而此前就引发激烈讨论的“虫洞”和“黑洞”,在片中也有特写,探索者穿越这两“洞”的场景呈现被认为“登峰造极”,令一众科幻迷相当惊喜;另一个令人震撼的大场面,是探索者到达第一个星球时遇见的异星巨浪,“山一样”的巨浪从天际而来很快就铺满了整个银幕,那种摧枯拉朽的阵势令人神经紧张。此外,片中无边际的宇宙美景在IMAX摄影机高清晰画面下显得更加明亮壮丽。比如,当马修一行踏上冰天雪地的外星球时,整个画面晶莹剔透,观众如同置身于严寒世界中;当探索者驾驶飞船和空间站对接时,周边是广袤深邃的太空、远处闪烁旋转的星球以及黑暗中浮动的星云,画面梦幻而迷人。和许多强调科幻和酷炫概念的太空影片不同,诺兰在《星际穿越》的创作中更追求真实。据介绍,影片的场景和情节设计都是基于真正的天体物理学概念,同时诺兰还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了许多实景搭建的画面。比如片中的异星场景,剧组去了冰岛和加拿大。有些实在拍不了的,譬如飞船外的太空场景,诺兰就事先用CG拍好,然后利用投影机展现在演员面前。【泪点】马修大叔的眼泪令人着魔科幻片要赚观众的眼泪其实不是易事,但《星际穿越》在这一点上令人折服:贯穿全片却未给出太多篇幅的亲情描写,细腻而感人,令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此前,就有看过片的媒体同行提醒进场一定带纸巾,“如果你是个有女儿的父亲,请带两包”、“看完电影回家一定会狠狠拥抱父亲”。而这一切准备,完全就是因为马修大叔和他片中的女儿墨菲。马修在宇航局接受了“拯救人类”的任务,而女儿目睹了全过程。当然,一旦当了宇航员上了太空,马修要兑现“I&WILL&BE&BACK”的承诺已经不大可能,而他在外星一小时地球就过了七年,他的孩子早已老过了他,不过他一直没有放弃希望,无论怎样都想要回到孩子身边。片中的父女之情克制而浓烈,有观众感慨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也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我就站在你书架的背后看着你成长老去,却只能孤独地玩着沙子和摩斯密码。”&当然,马修过硬的演技也为感情戏增加了分量,片中他在三维空间里看着家中书架背后的女儿,无论怎么喊女儿都感觉不到他,那一瞬间他泪流满面,而观众的情绪也在此刻达到“顶点”,有说恨不得过去替他推倒那个书柜的,也有说自己“哭成狗”的,“看马修大叔的哭戏,我再也忍不住了哭成狗,他的眼泪令人着魔,这戏真的不能少了寂寞叔。”除了父女情,诺兰此次也带给观众不少正能量,马修通过黑洞奇迹生还并见到了已步入老年的女儿,尽管“奇迹”很难解释,但也传递了“奇迹不是因不可知的某种力量,而是人类的力量把那些无可预知的东西变得合理”,为此,诺兰的世界观如此震撼人心。热评阿拉莫的猫:看哭了,哭得非常惨,从没想过一部电影能给我带来这样可怕的震撼;现在看完已经两个小时了,但深深印在脑海里的那些元素:诺兰的技巧,马修的演技以及亲情的最终命题,都让我的心脏又回到观影时的那种几乎炸裂的感觉。艾小柯:1.&丰富逼真的视觉细节,荧幕效果激动人心;2.&虫洞的视觉展示是里程碑性的,将永载影史;3.&机器人的造型和变形新颖富幽默感;4.&大环境设置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任何仰望星空的科幻迷都应仔细观看。“凡人中文站”:以地球为背景的近未来硬科幻,对虫洞、重力和时间维度都有新颖的理解。可惜诺兰的野心太大(真的是bigger&than&bigger!),而且把人性拔那么高,最后反而有“太空神棍片”的感觉了……Spades黑桃:诺兰握着一部可以成为丰碑的电影,狠狠地向商业人文精神低下了头。于是,一部片子结尾有太多地方是该断不断。一边看一边期待着就这样收尾吧,可它还是奔向好莱坞传统科幻片一去不回头。
(编辑:internal)
财经网微评论(人参与)
说说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条)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号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网站颜色:
电影星际穿越剧情介绍_《星际穿越》幕后揭秘_《星际穿越》影评
[ 编辑:钦城风云 |&时间: 18:58:32
| 浏览:28次 | 来源:网络 ]
  电影《星际穿越》由2013年奥斯卡影帝马修?麦康纳担纲主演,安妮?海瑟薇出演女一号,基于黑洞理论经过合理演化之后,加入人物和相关情节改编而成.电影星际穿越剧情讲述了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针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该剧于11月1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电影星际穿越基本信息  电影:《星际穿越》  又名:《星际启示录(港)/星际空间》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乔纳森?诺兰,克里斯托弗?诺兰  类型:科幻,悬疑,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英国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日(中国大陆)/日(美国)  片长:169分钟  电影星际穿越演员表(主演):  马修?麦康纳--饰演--库珀  安妮?海瑟薇--饰演--布兰德  迈克尔?凯恩--饰演--教授  杰西卡?查斯坦--饰演--墨菲(成年)电影星际穿越剧情介绍  在未来某个时间的地球上,气候和环境急剧恶化,地球正面临一场严重的农业灾难,农作物难以种植导致人类的粮食严重紧缺。库珀曾是一位飞行员、工程师,如今这个单身爸爸与一对儿女在一座农场里生活。  就在儿女发现一系列奇怪的征兆之后,库珀受到美国航天局邀请被派往太空执行一个艰巨的任务。  原来,地球已濒临灭亡,人类需要紧急寻找新的居住地。库珀与女科学家艾米莉亚及其他两位科学家、两个机器人一同出发,他们要穿越“虫洞”到另一个空间去找寻有可能让人类居住的星球。  作为拯救人类未来计划的一员,库珀被迫离开深爱的女儿和儿子。一晃许多年过去,库珀的女儿长大后竟然也做了一名太空科学家。在库珀女儿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念头――也许在另外一个时空,能和父亲再次重逢……  世界在历经极端气候与粮食危机,地球濒临末日之际,一位电机工程师(马修?麦康纳 Matthew McConaughey 饰)与一群专业研究者还有顶尖太空人(安妮?海瑟薇 Anne Hathaway 饰),扛起人类史上最重要的任务,越过已知的银河,在星际间寻找未来出路。同时必须先割舍无法与家人见面的亲情牵绊,在爱与勇气、生存与挑战中,跨越星际拯救人类……电影星际穿越人物介绍  库珀 (马修?麦康纳 饰)  库伯是一名前NASA宇航员,也是一名工程师。人类文明危在旦夕,每天只是在种植食物、吃饭喝水中度过,不再进行发明创造,不需要工程师,库伯没有工作可做,没有新创意的诞生。库伯也是一个鳏夫,有两个孩子。有一天,一个空前伟大的冒险机会来敲门,他能重拾梦想回到宇航员的位置,但对于库伯来说,当这个他曾痛苦放弃的梦想又回来,他却需要付出离开家庭的代价去追逐梦想;而且,他甚至不知道哪天才能结束冒险回家,就连能不能回来都是个问题。  艾米莉亚 (安妮?海瑟薇 饰)  女科学家,与库伯及其他两位科学家、两个机器人一同出发,穿越虫洞到另一个空间去探寻三个最有可能居住的星球,也面临着有去无回的险境。  布兰德教授 (迈克尔?凯恩 饰)  艾米莉亚的父亲,他率领的顶尖团队在部署星际之旅,去太阳系外寻找可以居住的星球。《星际穿越》幕后揭秘  1.《星际穿越》的黑洞是影史上最科学的黑洞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对于《星际穿越》的成型至关重要。索恩是相对论天体物理学和引力物理方面的权威,著有《黑洞与时间弯曲》一书。诺兰这回的故事以时间膨胀作为基础:时间会以不同的速率度过。为了让故事的逻辑真实可信,索恩告诉诺兰他需要一个巨大的黑洞――在影片中它被称为Gargantua,旋转速度接近光速。  2.诺兰为剧本拼命“走近科学”  在修改弟弟的剧本时,诺兰也希望能掌握故事核心涉及的科学,因此他开始联络基普-索恩。在2013年早些的几个月里,诺兰跟着索恩一起钻研了物理学家口中的“宇宙的扭曲面”――弯曲的时间、宇宙间的洞,或是引力如何使光扭曲。或许故事是兄弟俩编出来的,但这番紧紧立足于科学的制作精神却有整部影片为之见证。  3.NASA和硅谷“钢铁侠”帮助诺兰成学霸  为了令电影中的内容更加激动人心且可信,诺兰泡在NASA以及伊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做了大量研究。诺兰还真得感谢马斯克这位当代“钢铁侠”的慷慨帮忙(注:马斯克同时也是特斯拉汽车以及PayPal的联合创办人),这段经历令他收获巨大:“你听到这些理论时觉得很抽象,然后你走进厂区,看到他们正在造火箭。他们正要往太空去。我们这一代在成长中真的与‘冲出地球探索外部’的概念离得太远了。当你尝试让这一切看起来真实可行时,你的视角立刻不同了。你必须全力应对那些时间标尺、茫远的距离、庞大的星球们,去思考一个虫洞或是黑洞应该像什么。你必须把它们当做会真实发生的事来考虑一切。”  4.特效太猛后期团队被逼自制渲染器  某些单独帧耗费了高达100小时来渲染。那些引力透镜效应引发的失真令渲染器不堪重负。本片的最终数据量达到了800 TB。负责本片视效的是英国著名的双重否定工作室,其CG部门主管尤金-冯-藤泽尔曼透露:“我当时以为这回要冲破1PB大关了(注:《阿凡达》曾制造了超过1PB的数据)。为此我们不得不新写了一个渲染程序。”  5.诺兰跟马修初见只字不提拍电影  主演马修-麦康纳初次跟诺兰碰头的时候,两人在诺兰的办公室聊了3个小时,诺兰跟他聊了四十岁熟男的感受,身为人父的心得甚至彼此的孩子们,然而关于电影一个字都没提。马修离开时也有点摸不着头脑:“等等,刚才到底是干什么?”  对此诺兰解释道:“我没提电影的原因是:在你考虑其他细节前,先了解彼此该如何相处非常重要。我是说,这些人可都是行业的大咖啊。这就像是要组织一场合奏一样。”  6.马修-麦康纳对科幻并不感冒  尽管出演1997年的那部《超时空接触》大大扩展了马修对宇宙的认知,但这位奥斯卡影帝其实对科幻兴趣并不大:“我是那种不会去影院看科幻片的人,童年也不读科幻小说。相比之下我一直对那些可以触及的事物更有兴趣,哪怕是深海之下。至于宇宙,我从没关注过,那里总是一片未知。”  7.天气恶劣安妮-海瑟薇曾患上低温症  主演之一的安妮-海瑟薇在冰岛拍摄一场水中戏时一度患上低温症,险象环生。由于特制的服装并未如预想中的防水,安妮下水后服装的外层便浸满了水,尽管里面还有一层“皮划艇运动员同款”的防水服,但由于工作人员失误未将衣服封紧,里面的水漫过了肩膀。所有人那天都很冷,但安妮的情况显然更糟:“我不确定我的脚趾头还有没有感觉,我眼前闪过各种奇怪的光,看东西也看不清轮廓了,于是我问旁边的副导演:‘嘿!我不太清楚低温症是怎么样,不过它有什么症状?’”诺兰知道后立刻英雄救美――把这场戏抓紧拍完了。  8.影片代号暗藏诺兰的“父爱密码”  你知道对宇宙不感兴趣的马修-麦康纳为何会接下这部电影吗?原因是大儿子列维-麦康纳是个不折不扣的飞船迷。而对导演诺兰来说,这部电影也另有深意。在片中饰演马修女儿的杰西卡-查斯坦透露,为防泄密,本片的代号一直叫做“芙洛拉的信”,而当她在片场见到诺兰的女儿,并得知眼前的小女孩就叫芙洛拉的时候,她立刻意识到:这部电影其实是诺兰写给女儿的一封家书。  9.海瑟薇愿意带着老公一起拯救人类  《星际穿越》中的几位宇航员为了拯救人类踏上了一场几乎“有去无回”的探险。如果这种星际旅行成为可能,三位主演会如何抉择呢?安妮-海瑟薇表示欣然前往――前提是能带上老公亚当-舒尔曼。杰西卡-查斯坦则选择留守地球。至于马修-麦康纳?也许吧。但就像前面说的,他太在意“看得见摸得着”这件事了:“我更喜欢大地上的种种障碍,它们是可以触及的。我对它们有概念。我也对这里的‘死亡’有所感觉。”  10.诺兰认为拍《星际穿越》最困难的时刻是拍完时  佶屈聱牙的天体理论?挑战极限的视效奇观?这些都没令诺兰皱紧眉头。对他而言最难的部分是――把影片交给观众的那一刻。“这之前的任何困难,你都还有时间,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一头扎进去。而一旦制作完成,你就再也没有余地可以扭转什么了。”  11.后期制作诺兰最爱混音  如果克里斯托弗-诺兰不干导演这行了,他很有可能会去做一名混音师。诺兰对声音细节充满执念,他曾经整个下午坐在混音室里,为一个马修-麦康纳按按钮的场面寻找“对”的音效――那必须得是戴着厚厚的宇航员手套来按按钮时会发出的声音。“混音是后期中我最喜欢的部分。那些最大的创意部分――摄影、剪辑之类――已经完成了,这时你是在润色收尾,或是再探索出一点别的可能性。这是一次纯粹的想象之旅,你可以尽情享受。”  12.汉斯-季默为本片配乐时没看过剧本  还记得马修与诺兰初见的情形吗?诺兰一个字也没提电影的事。事实上,受到这种待遇的不止马修一人,本片的配乐师、曾与诺兰合作过《盗梦空间》等多部影片的汉斯-季默,直到开工前都对影片一无所知!诺兰只给了他一页信纸,上面写了故事的核心寓意,至于电影的题材、片名、角色之类通通没有。诺兰要季默看完后花一天时间创作,然后一起听听看。面对如此大胆的创作方式,“寂寞哥”也并非凡人,干脆摒弃了以往的手法,加入许多实验性的创新。合作结束后诺兰送了老搭档一块手表,背面刻着:“这不是谨慎的时候。”《星际穿越》影评  一、叙事结构  开始讲叙事结构前,我想先回顾一下《盗梦空间》(Incepton, 2010)。《盗梦空间》的片头是极其衰老的日本大亨齐藤的独白,他在一个类似于受访者视角的近景镜头中。向观众传达的信息是画面中的人物可能因时空的扰动,“短时间”内变得苍老了。说“短时间”是相对于现实中的人来讲,诺兰讲故事的视角就是现实中的人。他把观众的视角引向以现实中的人为出发点和参照系,再去看齐藤的苍老就是短时间的事。在这个镜头中,观众是采访者。同样,在《星际穿越》的片头,多名上了年纪的老人面对镜头,讲一些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的话。这一次受访者视角更明显。观众就像访谈节目的记者一样,看着几位老人,但到目前为止观众对老人们的谈话内容是无知的。直到影片结尾,观众才明白老去的人都是库珀(Cooper)的子孙,最老的一位女士是他的女儿。因为库珀穿越了时空,因而他没有和地球上的其他人一起老去。这并不意味着诺兰把整个故事倒过来叙述,他把结局或故事的关键点在开头通过类似采访人物的形式隐晦地展现了出来。回顾《追随》(Following, 1988)和《失眠症》(Insomnia, 2002)等几部影片就会发现,这是诺兰的惯用手法。  影片的主角库珀是一位工程师,他和儿子女儿生活在农村,有一片玉米地。库珀和女儿莫芙在家时常发现家里有些东西不太对劲,比如沙尘暴后房间里的灰尘好像留有什么人为的印记,更明显的事是靠墙的书架上的书会无缘无故地掉下来。对宇宙有浓厚兴趣的库珀带着女儿探索这些灵异的事件,他们把这视为幽灵(Ghost)传递的信号。直至他们发现NASA的秘密基地,库珀成为宇航员,然后和女儿深情地告别。库珀临走前,给女儿留了一块手表。在叙事中,表的作用相当于《盗梦空间》中的图腾,它代表着灵感、超验和穿透力。关键时候,图腾能给诠释很好的伪装,科幻作品常常能用类似的方式把一些难以解释的场景联系在一起。事实证明,这块表在后半部分的剧情中将有大用。以上完全在地球时空的剧情占六十分钟左右的片长,之后剧情转入太空。  从结构的相似性上,我把《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中的一些部分类比起来。片头的地球和《盗梦空间》中盗梦前的真实世界放在一起。尔后,《星际穿越》中,库珀驾驶宇宙飞船在地外轨道与巨大的环状空间站对接,这相当于盗梦前为每名入梦者注射镇静剂、安装监控仪器的步骤。不长的时间里,飞行器驼着空间站飞往土星光环旁的虫洞,安静的画面让人联想起《盗梦空间》中进入梦境前的短暂睡眠。虫洞相当于梦与非梦的连接点,过了虫洞,就是另一个时空了。在另一个时空中,库珀和他的同伴艾米丽(Amelia)等人降落到一颗全是海洋的星球。星球的空间是陌生的,陌生感带来的不真实和梦境非常类似。同时这个空间又是不稳定的,它和梦境里那个容易破碎的世界非常像,山一样高的大浪朝着飞船打来,一名同伴被海洋吞噬了。尤其到了他们降落的第二颗星球,布满了冰山,就连云彩都结冰了。整个星球白茫茫一片,脚下和头顶都是固体的冰,形成了奇妙的景观。这一幕很像《盗梦空间》中翻得底朝天的楼房和冰天雪地的第三层梦的结合。因此我认为,诺兰设计《星际穿越》中的地外星球时,是按《盗梦空间》中梦的特点来设计的。这对诺兰而言完全可行,也使他对外星的想象有了达成的通道。不仅如此,我认为《星际穿越》中部分动作和表情的叙事也参照了《盗梦空间》。举一个小例子,驾驶飞船穿越虫洞时,库珀和艾米丽的动作表情因高速和时空的扭曲而走样变形,有几个姿势像极了《盗梦空间》中一车人从桥上坠下时的慢动作。  当观众看到库珀穿越到冰封的星球时,会像以为《盗梦空间》最深那层梦是终点一样以为库珀的旅程结束了。然而都不是,故事还要继续讲下去。而通常从这时起,诺兰叙事的自由度就变高了,第一次看的观众或者不熟悉诺兰的观众会看得一头雾水。《盗梦空间》中的这一节点往后,坠入潜意识边缘。而《星际穿越》从这里往后,库珀强制分离了自己的飞船和艾米丽所在的空间站,径自坠入虫洞,实现独自穿越。飞船在穿越过程中变得支离破碎,库珀来到了一个被称为“第五维度”的空间。库珀好像飘着,四周有奇怪的光线,走近一看是自己曾经生活过的画面。库珀能通过扰动空间边缘来干涉三维空间,于是他把书柜里的书推到地上以引起那个空间的人的注意。而在三维空间中,库珀和还是孩子的女儿在一起生活,他们注意到了有书掉落的奇怪现象。直至此时,片头和这儿联系上了,库珀就是那个幽灵。没有必要探究谁先谁后,因为在诺兰设计的世界观里不是编年线性计时思维,故事也就不能按常规方法来讲。倒不如说五维空间的介入,增加了诺兰的叙事张力。然而叙事还需要高潮,如果到这里戛然而止了,就不符合好莱坞电影在结尾前几分钟有高潮的作风。手表再一次出场了,这块表在诺兰离开后的二十几年里,一直被女儿放在书柜上。库珀通过来回拨动秒针向女儿发出摩尔斯电码,后者将其转译出去,成为帮助人类发现移居目的地的救命稻草。荧幕中同一时间同一画面的叙事存在两个时空是很讨巧的,身处五维世界的的库珀没经历多久,三维世界的人类就已经花了数十年时间找到了人类的新伊甸园。随即,象征两个空间叙事边界的幕墙一点点坍塌。库珀醒来后已身处自己仍活着的女儿的世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个世界好像不太真实,像梦境一般。护士的笑容很奇怪,库珀走过子孙们旁边时气氛也很奇怪。不知是诺兰玩的花样,还是他认为新星球的新兴人类难被库珀这代人理解,就将这一幕故意陌生化了。  库珀是贯穿全片的时空穿梭者,除了满足故事要求和不用像其他人一样启用不同演员表现不同年龄段的他们以外,对讲故事也有间接的好处。库珀可以不拘泥于时间,当他在许多如果出现在《地心引力》(Gravity, 2013)中必死无疑的场景不死时,库珀也不拘泥于空间了,成为真正的星际穿越者。除了戏里的库珀在穿越,观众也跟随蒙太奇镜头穿越。诺兰将地球时空和穿越时空穿插的那一段蒙太奇非常精彩,他清楚地抓住了两组镜头中可能引起观众内心共鸣的意象进行剪辑。比如“焚烧的玉米地”和“发生爆炸的空间站”交错剪辑。前者象征着莫芙走出父亲带给她多年的阴影,她以一种比他父亲二十多年前带她驾车轧过玉米地更革命、更激进的方式和过去告别;而在表现后者的镜头中,当曼(Mann)死在空间站后,库珀驾驶着飞船飞往爆炸中的空间站,用片中的一个词讲,这就是牺牲(sacrifice),不管成功与否,库珀都在挑战人之为人的禁忌,这是更革命、更激进的告别仪式,甚至告别的对象远不止自己的过去那么简单,他真的好像奥德赛一样,有启蒙的意义和领袖的气质。另外不出所料,背景音乐也和往常一样精彩地做了注脚,让人热血沸腾。  想必诺兰在设计整部电影的叙事结构时,不是像我这样草草数语就说完的。我只是站在一个刚看完电影的观众的角度,回顾和想象了这部电影。诺兰可能为此画了许多如《盗梦空间》梦的结构一样的手稿,我在这里也把《星际穿越》的故事结构简单地画下来,里面很多细节肯定会在再看这部电影和看了其它评论之后修正和完善,完善后再贴出来。  二、主题、致敬及其它  上面说库珀是一个真正的星际穿越者,这么说实际上是把他看作一种象征。诺兰在许久前的一个采访中说,人类现在太多地把眼光放在身边的事上,越来越少有人仰望星空了。诺兰的话蕴含着人类离开地球“母亲”的理想,带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双重色彩。库珀就是这样一种象征,尽管剧情告诉观众的是他的女儿才是被遴选出来做人类救星的人,但这并不能动摇库珀的象征地位。他还是美国航天工业的象征。不同于《太空英雄》(The Right Stuff, 1983)中来自真实故事的航天员,库珀成为航天员着实有些偶然和突然。但他依然穿着NASA的宇航服去完成任务,这同样是非常理想和浪漫的,甚至看到诺兰对着观众说要敢想敢做。  当然,人类离开地球“母亲”是要付出代价的。无论是《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 1968)还是《星际穿越》,都无法回答人类离开地球后选择怎样的生活会更好这样的问题。这也是库布里克和诺兰想提出并留给观众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有其它变体:人类面对未来应该有怎样的历史观?对于宇宙而言人类文明意味着什么?以及,人类真的有必要(或确实没必要)关心这些吗?这些问题意味着库布里克和诺兰没有说的部分。尽管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技术在电影工业的帮助下实现在了荧幕上,但这些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过去的半个世纪是人类痴迷于地外文明的半个世纪,但这股热度在消退,似乎早年的《2001太空漫游》和《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才保留着人类好奇与浪漫的最高温度。《星际穿越》中的许多镜头和《2001太空漫游》有惊人的相似,比如沿着侧翼描述飞船外形的安静的镜头。诺兰没有把《星期穿越》拍成另一部《2001太空漫游》的打算,但他向前者做出了大大的致敬动作。《地心引力》和诺兰的《星际穿越》倒是有所裨益,但也许像诺兰说的,人们需要更强力的刺激。  最后说个有趣的细节,在《星际穿越》中,库珀他们有台石碑型的机器人,行动起来相当便捷。诺兰可能受到了阿瑟?克拉克的启发,片中给了它很多戏份。我想说,这个可爱的机器人应该会有周边产品,然后在电影上映后火一阵子,买来当桌面摆件是不错的选择。
】【】【】【】 【】【】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际穿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