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海的图案》西游记写作背景景

顾城《一代人》的写作背景是什么?_百度知道
顾城《一代人》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人们精神极度空虚贫乏、彷徨,追寻光明的精神不死,顽强的生存下来,表现和讴歌的也正是这种社会现实和人性光明的反差,伴随这迷茫。顾城的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写出来的,劫后余生的人们依然有着自己的信仰,但希望之光仍在十年浩劫过后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顾城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人们信仰崩塌 对现实不满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死亡的寓言――顾城诗歌的死亡意象_历史频道_新浪网
死亡的寓言――顾城诗歌的死亡意象
  从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六日海子的卧轨自杀开始,经过骆一禾的革命性病故,戈麦的焚诗自沉,直至顾城的杀妻自缢,诗歌死亡的多米诺骨牌已经砰然发动。当我着手收编有关顾城的文本时,诗人自杀的消息还在不断地传来──那些无名的、苦难的和脆弱的生命,正在或者将要加入这黑色的死亡游戏!
  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发生着如此密集而又理由各异的自我屠杀。人们神色忧郁地从一个追悼会奔赴另一个追悼会,仿佛奔赴着诗歌的末日。但诗歌依然古怪地活着:死亡解救了默默无闻的诗歌,使它突然被公众惊骇的目光所照亮,从而以悲痛的容貌引出了一种希望。
  然而,越过死亡的现场,我们究竟能够探查到些什么呢?天才的海子和崇高的骆一禾,这两个人的身影停栖于诗歌的最深处,也就是停栖于从诗学跃向终极实在的那个灿烂边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成为殉诗者。在穷尽言说的可能性之后,他们选择了英雄式的沉默。这沉默仿佛是有关精神复兴的紧张聚集,以使历史能够返回到对人类(种族)命运的极度关怀之中。这就使死亡话语成为最热烈和最惊心动魄的诗篇。
  毫无疑问,戈麦是海子和骆一禾所构筑的死亡链索中比较不引人注目的一环。一方面缺乏海子式的巨大天赋,一方面却拥有同样令人心碎的贫困和对于生存意义的痛切眷注,因找不到人性的出路而选择了死亡。在河流吞噬掉年轻面容的瞬间,他说出了针对实存世界的严厉宣判,正如海子曾经做过的那样,他要通过死亡粉碎“灵魂爬行”的“罪恶深重的时刻”。
  这样一种诗意的、本体的和形而上的死亡话语,超越了人们用哀怜和回忆所勾勒出的意义轮廓,也就是超出了诗人自身的命运,超出了诗歌和私人情感经验的限度。如同我们在浪漫主义时代所目击到的那样,每个诗人的死亡都是一次信念本文的正义题写,它充满悲悯,却拒绝一切来自道德群众的阐释。
  而在死亡序列的另外一头,我们看到的是杀妻者顾城的阴沉容貌,代表着与此全然不同的言说、立场。死亡并未发生在信念革命的现场,而是发生在仇恨聚集的午夜。为了阻止一个女人对他的叛离,他竟然实施了双重的死亡:谋杀和自缢。这是一个走投无路的灵魂的最后放纵,它打断海子以来死亡话语的诗意、正义性和无限的悯爱,使之下降到个人病态经验的层面。顾城说:这个人有罪,因此我判处她和我一起死!
  这样的死亡同诗歌和信仰没有任何干系,它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木匠、猪倌、养鸡专业户)对其家庭事务所作出的过激反应。
  顾城在这个限度里怨气冲天地行动,向世俗伦理和律法发出公然的挑战。这最终在国际范围内激怒了道德群众,使他们能够在同一层面上实现与死者的对话:宣读他的罪行,然后,越过那自缢的肉身,把灵魂再次绞死在道德的常青树上。
  哀怜是另外一种我们可以预见到的立场。聆听过死亡的噩耗之后,一些环绕其诗歌和事迹的感伤回忆涌现了,它们企图把顾城送回诗歌的王国,绕开道德尺度,用审美话语对他进行纯粹的估量,这就使顾城最终成了生命悲剧中不幸的主角,诗歌是他的台词,利斧是他的道具,而童话则是他在其间失神和疯狂的布景。所有这些残缺不全的元素引诱了人,使人望见那从邪恶的死亡中迸发出来的美丽。
  道德主义和审美主义的话语就这样言说着死亡,在顾城平息了全部怒气的前额印盖上几条最后的定义。与此同时,有人从一个更为独特的角度告诫我们:当灵魂已经安息的时候,请不要再去打扰它。
  至此,我已就亡灵所点燃的言说火焰,作出了扼要的陈述。没有什么比顾城之死更能激发出人们的探询和纠纷,也没有什么比这死亡更加缺乏深度阐释的必要。但是,如果越过死亡,也就是越过一九九三年十月八日,回到死者生前的诗歌题写的岁月,我能够听取什么秘密而严重的消息吗?
  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声称,顾城是我们时代最纯粹的童话诗人。我要从这个结论开始我的追问和探查。童话,也即儿童话语,如果它构成了顾城写作乃至生活的全部依据,那么它就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并且使之获得重量的最紧要的事物。长期以来,顾城孜孜不倦地开辟着世界的童话面貌,也就是用儿童话语去题写心灵的风景,以获取一个存在的幻象。这幻象不是别的,就是一九七六年以后中国启蒙主义知识分子向群众出示的人性的公共家园。
  越过童年的困顿道路,盲目的旅程被匆匆打开了,“任性的孩子”把“幻影和梦”“放在狭长的贝壳里”,开始他的言说生涯。就像所有的“朦胧”诗人那样,在最初的时刻,顾城所能感知到的唯一景象正是存在的黑暗。祖国的苦难、人民沉痛的脸庞、荒芜破碎的家园以及国家播音员震耳欲聋的声音,所有这些黑暗元素动员着他,逼迫他向虚构的光明飞跃。
  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在儿童话语的世界中漂泊,是顾城要永久吟咏的母题,“我到哪里去啊?宇宙是这样的无边”,在带着全部的创痛和破裂反叛黑夜之后,他流亡在了他自己的话语国度,为了搜寻和指认那个儿童话语的内在核心──家园。从这样的话语流亡中,家园的诸多语象在依稀浮现。从树林、岛屿、草垛和纸叠的花园,家聚集着它破碎而恍惚的构件,以便最终稳定在一个可能真正进入和居住的语词上。
  ●“房子是木头做的 用光托住黑暗”(《海的图案》)
  ●“那棵深色的漆树 开着绿花 我没有种它 附近盖着小木板房”(《应世》)
  ●“你的手是一个很小的房屋 你说过:我要去那居住”(《季节•保存黄昏和早晨》)
  ●“多少年了,我始终〓在你呼吸的山谷中生活〓我造了自己的房子”(同上))
  ●“我们走累了 你说:看不见那幢空房子……我们坐一下吧 这里有一个土坎”(《那是冬天的黄土路》)
  ●“新房在暗红的梦中”(《午夜》)
  ●“红贝壳是她住所的屋顶 她关上了木门,就再不出来”(《叠影》)
  ●“我说,还有那个海湾 那个尖帽子小屋 那个你”(《分别的海》)
  ●“我多么希望,一个门口 早晨,阳光照在草上 我们站着 扶着自己的门扇
  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门前》)
  ●“哎!王国哎!我的王国”(《小春天的谣曲》)
  …………
  所有这些诗意的言说和题写都指涉了一所奇异的房屋,它是整个儿童话语的中心语象,汇合著天堂和大地的全部光明、最高的爱和永不背弃他的誓约,而且它竟然如此具体与逼真,像一个亲切的玩具那样可以伸手触及。它是那一切玩具之上的玩具,放射着令人心碎的魔法光辉,向顾城发出经久不息的召唤。
  拥有一所木屋,也就是拥有灵魂所要寄寓的不朽家园,其中叠映着母亲的庄严幻象,这幻象是如此隐秘和难以名状,超出了儿童话语所能表达的量度,它是家园内部的家园,巨大而又无限,在所有行走的语象里面,在一切拥有子宫形体和恋子心情的事物之中,在全部的蜡笔、玻璃糖纸、瓷瓶、浆果、橘子、灯盏、书本、树叶、石阶、栅栏、马匹、麦地、尘土和金色火焰的深处。木屋,是顾城对母亲幻象所作出的最迫近的一种描述。
  正是这无限爱意的光辉制止了顾城,使漂泊的儿童停栖在他自己题写的话语家园里,四周是那些细小美妙的语词玩具,散乱在诗意言说的现场,使家园获得一种真正的儿童气质和秩序。
  我要在此援引的不是所有被顾城抚摸过的那些玩具语象,而是它们中与家园内在地纠缠起来的部份:树与斧,这是生命玩具和死亡玩具的一次最纯粹的组合,它们分布在顾城的儿童话语的大量文本之中,闪耀着天真而又阴险的光辉。
  ●“她住在闪亮的杉木林里……迟钝的铁斧在深处敲击”(《叠影》)
  ●“美丽的!美丽的!站着忧⑩7b的杉木 红粘土中有沙子,可以擦亮凶器 河岸上有
  铁斧,色彩无比细微……它们知道我将到来……我已经到来,又一次举起铁斧”(《逝者》)
  ●“那棵深色的漆树 开着绿花……我的小斧子在哪”(《应世》)
  ●“那个爱她的人正在砍一棵杨树”(《硬币中的女王》)……
  杉条、漆树和杨树,代表着所有的花朵、草叶、植物和沉默寡言的生命,它们是构筑木屋家园的经验材料,必须在利斧下悄然死去,以完成最后的献祭。经过死亡玩具的严厉追问,生命玩具的意义突然从原初的质朴中迸发出来,或者说,利斧的暴力照亮了生命之树。
  这无非就是一种对抗性语象的互相释义而已,而导致这场对抗的是某种我称之为砍伐游戏的运动,它使利斧在树身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喊。如果我没有弄错,那么这游戏中已经隐含着言说者内在的暴力渴望。他自身就是那犀利的斧子,夹带着灵魂的全部动乱和风暴,敲击着无辜的树木。儿童话语掩蔽了这一切,使它看起来不像一场屠杀,倒像铁器对木器的一次天真无邪的访问。
  正是在树木悲怆地倒下的地方,开始了建造家园的事业,也正是在砍伐游戏结束的地点,我们深切地触及了死亡。诗歌,似乎就是日常经验世界的话语练习,在语词魔法的操纵下,顾城按照诗歌蓝本构筑着他的生活,这导致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后果:他在经验世界中的命运,不过是其话语世界的一个逼真的倒影而已。
  让我们再度回忆一下顾城的生命履历吧。这个人从漂泊和流亡中开始寻找家园的事业,并且在激流岛的树林边获得一座木屋,谢烨则充当着那个母亲幻象的现世化身,她负载起了一个家园的全部意义,而顾城居住在她里面。一切都在按照儿童话语的样式精确地进行。唯一的例外是谢烨的反抗──她竟然要弃他而去!家园的信念就这样完全崩溃了,使他沉浸在仇恨的火焰之中,并且从反面进入了那场终结的砍伐游戏:用一把我们早已熟识的死亡玩具拆卸了那个坏的家园,然后把自己悬吊在生命玩具上,从我称之为生命之树的地点,向尘世的梦想作了最后的眺望。
  死亡就这样追上了顾城和他的妻子,把他们拖入命运预先设定的结局。坟墓取代了家园,坐落在童话世界的中心,仿佛大声嘲笑着这些难以为继的谎言。诗歌是一场骗局,正是它引发了所有那些令人心碎的毁灭。
  在顾城和谢烨的墓碑上将镌刻这样的诗铭:
  我不认识命运
  却为它日夜工作
  (本文为《利斧下的童话》一书的跋)
&&& 本文题图与插图皆为韩国画家Daehyun Kim作品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
&&&&&&&&&&&&&&&&&&&&&&&
&&&本博客是沈先生的几位学生共同自愿为先生做的,旨在搜集整理关于先生的作品评论,便于大家更好更深刻地理解先生的理论体系和诗歌精髓。&&若朋友们有事要与沈先生联系,请到沈先生博客(见链接)。&&本博全部博文均从网上搜集,作者如有异议,请及时给博主发纸条或留言。&&&&欢迎各位方家多赐佳作,欢迎各位朋友提供信息。&
&沈天鸿,安徽望江人。祖籍江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某高校兼职教授。安徽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作品有:&&&诗集《沈天鸿抒情诗选》(1990年宁夏人民出版社);&&&散文集《访问自己》(《中国当代青年散文家八人集》下册。1997年敦煌文艺出版社、2007年长征出版社);&&&文学理论集《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30讲》&(2005年昆仑出版社。被一些省的高校列人“学生必读书目”或用于授课);&&&诗集《我和世界》(2007年中国文联出版社)等。&&&40《安徽文学505050中国现代名诗三百首2008最适合中学生阅读诗歌年选》、《文学作品阅读与考点&高中语文大阅读》等多种诗文选本收有其作品。
(41)(1)(7)(1)(5)(2)(1)(5)(5)
转自沈天鸿《海的解释》
&&&&&&&&&&&&&&&
海没有赝品
&&&&&&&&&&&&&&&&&
——沈天鸿先生的《海的解释》
&&&&&&&&&&&&&&&&&&&&&&&&&&&&&&&&&&&&&&&&&&&&&&&&&&&胡月
我认识沈天鸿先生是从他的诗歌《荆轲》开始的,“从自己回到自己 /你把一生的心事一层层剥掉 /最后只剩下那把匕首 /匕首的天籁
/从来只可独听”。通过这些语言,我感觉到诗人已经挣脱了灵魂的皮囊,把内心的向度与存在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冷冷的伤情在孤独的空间涌动,与“从来只可独听”的先锋元素相得益彰。
由此,我开始关注他的诗歌和诗歌理论起来。作为一个倾听者,一个被他的作品感染的诗歌爱好者,我无法用适当的语言来表达当时的心境。他率先界定了现代诗的“现代概念”:反抒情(冷抒情)的哲学式思考。用尼采的话来说,就是站在高岗上与世界握手的人。诗歌与生命哲学一样,只有懂得它的真谛,才能洞悉世间的一切。即使是天空的声音,也能对话和呼应。《海的解释》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和典范:“许多人看见风景,而我/看见海”。心境是一个层次,远望是一个层次,俯瞰又是一个层次。“它呼啸着退去又复来”。正是如此,“它与我想象的/不完全一样,它不适合做梦/也不适合弹奏”。精神特质与本体追求的趋同,使诗人一如既往地行走在一条通往海洋的路途之中。在这个过程之中,他的心与万物遥相呼应:
&“我总说:秋水在远方/总是忘了/这句话就是秋水/我说这句话时正是夏季/这句话一出口/秋水就淹没了/我的脚背。。。”(沈天鸿《秋水》)。
&“到处可见的乌鸦,比这个夜晚/要稍白一些/这就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幸福。。。/乌鸦也是如此,但它是最终的/极限的颜色,活着并非抒情/水,不能将一切洗去/我无意探看它简陋的巢穴/那儿风一直吹过去/到达我儿时的恐惧/现在它被时间夺走,我回头看见/恐惧与幸福同义//人接近乌鸦一直有个限度。。。”(沈天鸿《黑鸦》)。
这些都是诗人在旅途中访问自己和世界的一种顿悟,积累后的顿悟。
没有人饮用海水——
它里面有盐,气味像血
但滋味是苦的
它自说自话
就像它哪儿也不去
它只说给自己听,仿佛
自身就是目的
访问自己比访问世界要复杂得多,需有宁静的思考,需要没有污染的空间。由此不禁想起顾城的《海的图案》“一间房子,离开了楼群/在空中独自行动。。。//房子是木头做的/用光托住黑暗。。。//我看见椰子壳在海上漂/我剖开过椰子/我渴望被海剖开/我流着新鲜洁白的汁液”。顾城在避开纷繁与芜杂去寻找单纯的时候,诗人沈天鸿却在意识之外和世界内部寻找存在的渊源和不同来。这种不同是个性,也是修为和创新,促使现代诗歌得到了良性的延续和发展。
没有谁能把自己加入进去
成为海的必需元素
那些正在游泳的人
也仅仅是泡在海里
一个人什么也不保存
这就是我们
饥馑与渴望的原因
很少人懂得这一点
我幸运地是其中之一
“假如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海明威)。这是“海没有赝品”的原因,也是诗人与世界能够和谐共振的原因:“一个农民在寂静中干活/独自一人。那是块水田/寂静/与他脚下的水很有些相似”(沈天鸿《麦子》)。
谦逊的性格与真诚的态度,决定了文字的体积和能量,也昭示了诗人的秉性:“一支蜡烛,是它自己的事物/燃烧制造它自己的风//它所拥有的,就是/在燃烧中彻底孤立自己”(沈天鸿《蜡烛》)。丢弃灵魂的皮囊,需要勇气;与世俗的愉悦再见,更需要惊人的魄力。让我们在诗歌文化这条探索的路上,继续支持诗人,关注他的创新,感受他的爱,他的痛,他不同一般的人格魅力。
转自沈天鸿《海的解释》
大道与神器的探索与反思——读沈天鸿的诗《海的解释》
& &海的解释
&&许多人看见风景,而我
&&它与我想象的
&&不完全一样,它不适合做梦
&&也不适合弹奏
&&它呼啸着退去又复来
&&没有人饮用海水——
&&它里面有盐,气味像血
&&但滋味是苦的
&&它自说自话
&&就像它哪儿也不去
&&它只说给自己听,仿佛
&&自身就是目的
&&没有谁能把自己加入进去
&&成为海的必需元素
&&那些正在游泳的人
&&也仅仅是泡在海里
&&相对于海
&&一个人什么也不保存
&&这就是我们
&&饥馑与渴望的原因
&&很少人懂得这一点
&&我幸运地是其中之一
&&海没有赝品。
韩庆成在“中国诗歌流派网”【重读经典】版面的“推荐词”,由于同样“经典”,不放在这儿也得缀在点评文章的后边:沈天鸿的诗歌创作自朦胧诗鼎盛时代始,至今笔耕不辍。他率先界定了现代诗的“现代概念”:反抒情(冷抒情),哲学式思考。这个概念影响了当年的“先锋”诗人,至今仍具生命力。《海的解释》一诗,可以说是这个概念在诗歌创作实践上的集大成之作。
沈天鸿自己在《朦胧诗之后的中国新诗》这样谈到过《海的解释》:“整首诗写海,实际上全部都是隐喻因而充满暗示,指向人类和人类的存在与生存。也就是说,这首诗在运用局部象征的同时,构成了一个总体象征。隐喻、象征都依靠意象(主意象是海)来构成,因此理性是完全以诗的方式来表达的,所以诗意主要是暗示出来的,即在诗的表层之后——同时拥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诗从而是立体的。也因此,它的意义是形而上的,具有无穷弥漫的特征。不能完全直接认出。”
《在即将崩溃的悬崖上保持危险的平衡
――沈天鸿与现代汉诗艺术》/作者:苍耳(网路的博客)说:“在我看来,沈天鸿诗学理念的结构内核,是深厚的本土文化的古典精髓与敏锐的反思、追问的现代精神的相互揉和、浸润并达到“合金”状态。它构成沈天鸿个人性写作的深层背景和内在支点。”
还说:“汉语现代诗人面临着两难处境:文化和精神背景的断裂与破碎,使写作中的形式乃至基本词汇缺乏内在支撑;汉语自足的表意体系在受到欧式语法的全面入侵后,如何在坚持吸纳、变构的同时捍卫母语的纯正和优势,使它无可替代的潜在美质和活力得到挖掘与提炼,等等。我们在反思中国新诗史时,不能忘记汉语现代诗人为此已经和正在作出的巨大努力以及经验、成果。”
苍耳在《在即将崩溃的悬崖上保持危险的平衡
――沈天鸿与现代汉诗艺术》谈到沈天鸿的《泥土》:这首诗,在它的结构中便可体味到数个“气穴”,以及由它们相互贯通而连成的深层“气脉”:(为方便阅读,我把《泥土》转引过来)
泥土又高又远。我站在它的斜坡上/听泥土从我的皮肤渗出/它是怎样&&进入我的内部?//十一月的天空/在一棵白桦树上显得过于沉重/一只低飞的鸟&&在无边无际的平原上/隐去//泥土追赶着它。在地面&&在空中/无数种飞翔的灰尘/所有的村庄&&都保持无法揣测的深度//石头距离风化&&也不过千余年时间/我从来不曾象今天这样/认识到一切都是泥土//但婴儿的哭声&&仍在耕种过的麦田里产生/河水从陶罐中晃出来/使龟裂的脸上露出微笑/多么甜蜜!泥土&&又高又远//一只土拨鼠&&碰碰我的脚/那么突然/宛如一道光&&照亮了泥土上/所有意味深长的裂痕。
& & 苍耳接着说:
“泥土”既非通常象征意义上的精神或情感的对应物,也非由潜意识幻化而成的深度意象,尽管它与后者有某种类似之处。依我悟解,“泥土”是作为万化归一的本源性存在物而呈现的。人和万物介于终始两端的泥土之间,在完成生命的过程中同样不能离开泥土而生存或飞翔。概言之,“泥土”即是诗人所领悟的个体之“道”,而深层结构上的“气穴”也由此生成。
其实我知道,这样的过度引用是犯忌讳的,但是我还是得这样子做。因为如果在上边引用的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过《沈天鸿:诗歌的三个问题》,《海的解释》似乎就没必要再“解释”了,应该已了然于心;还如果连上边的这些内容都读不懂的话,再往下边我所说的就尽可以跳过去不要读了,因为还可能是看不懂。沈天鸿是我读诗的几年中寻寻觅觅很难得一见的那个高品位高境界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这些个引用正可以是个佐证,避免一些朋友总是对个人误读误解,甚而大打草根架。遇见太多的朋友,认为我以往对诗歌的要求过高,偏激偏执。当这些朋友读了沈天鸿的诗歌和其诗歌理论,朋友们对沈天鸿的诗歌语言技巧、文本诗学及诗歌的精神哲学建构及其对“现代”“后现代”的界定的一枝独秀高屋建瓴该作何感想呢?再者就是连孔子都“述而不作”,在于下的阐释中,涉及“天书”“人学”那样一些玄奥的理论,我觉得我怎么讲都无法获得真正的原创权。
我首先要说的话是,读《海的解释》必须摆脱“汉语现代诗人面临着两难处境:文化和精神背景的断裂与破碎,”“坚持吸纳、变构的同时捍卫母语的纯正和优势,使它无可替代的潜在美质和活力得到挖掘与提炼”、捍卫和弘扬本土文化的古典精髓。这样,我以为《海的解释》中的“海”是高于“泥土”的“个体之”“道”的形而上的“总(本)体”“大道”与形而下的“神器(国家。这里边包含民族、历史的意义)”从而“指向人类和人类的存在与生存”的辽远、澄澈的凝结和理解。
“大道与神器的探索与反思”同“指向人类和人类的存在与生存”是从属关系,同为哲学人类学的话题。我所以要退一步选择,主要是要在“捍卫和弘扬本土文化的古典精髓”的同时反思追问呼唤“现代精神”,实现二元对立中的统一。我已经看到几篇《海的解释》的征评文章,朋友们有的是从“人类存在生存”的大视角切入,有的从“诗歌本体回归”切入,可能还要有更多的切入点给出更多的阅读和解析可能。这就从另外一角度说明《海的解释》还存在一个特殊结构——“空框结构”。这是由诗歌意象的多维度多层面理解、高度哲思的抽象与覆盖以及诗歌为透彻澄明表达对“大道”探索和对“神器”的反思议论所充满的深刻而复杂的“悖谬”思辨产生和造成的。因而作者在谈到诗歌的结构与诗歌的意义的关系时说:“诗的表层之后——同时拥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诗从而是立体的。也因此,它的意义是形而上的,具有无穷弥漫的特征。不能完全直接认出。”
这就更凸显了作者的“朦胧=含蓄=诗意”的美学原则和“技巧即思想,思想即技巧”的“现代诗学”理念。
这里还需进一步说明一下我何以指认或确认“海”就是“道”及“大道”。首先是上边谈到的苍耳的“泥土”之为“个体之道”的启示;第二是沈天鸿关于现代诗的“现代概念”:反抒情(冷抒情),哲学式思考”的启示;三是把这样的确认放进《海的解释》的具体语境中加以反复考量的结果;四是沈天鸿自己在《朦胧诗之后的中国新诗》谈到过的《海的解释》已经指出诗歌的“意义是形而上的”了。“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周易*系辞》
来读诗歌的第一节:“许多人看见风景,而我/看见海”。这第一节是和诗歌的第七节“很少人懂得这一点/我幸运地是其中之一”环扣照应的。和“许多人”相区别的是主体“我”,而这个“我”恰恰是沈天鸿“现代诗学”的“诗人本体”的体现。这里的“海”是“道”的总体象征,那么这样的寥寥几句,就让我们看到了沈天鸿“现代诗学”“诗人本体、诗歌本体、存在本体”理论理念与其诗写实践的统一。真正的诗人不是普通的人,是应该有着高度修为和对事、物、象能够进行精湛之思的人!诗人不单纯是个“仁者”也不能单纯是个“智者”,应该是位有“道”的“君子”,正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周易*系辞》)“海——风景——我——道”中,“风景”是否还有别的“象喻”意义呢?“风景”是不是或可不可以看做是“神器”:我们伟大的民族国家几千年来浩瀚奔腾的历史画卷?正所谓:“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 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道德经第二十章》)当然是!所以作者说:“整首诗写海,实际上全部都是隐喻因而充满暗示,——也就是说,这首诗在运用局部象征的同时,构成了一个总体象征。隐喻、象征都依靠意象(主意象是海)来构成——诗的表层之后——同时拥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诗从而是立体的。”其实,象征、隐喻、暗示等意象的“是与不是”的“悖谬指涉”乃诸层“结构”之间的张力支撑,因而佯谬(吊诡、悖谬)如其它写作技法一样,非但只这一节而是整首诗歌的重要关键的写作手法方法之一。
诗歌的第二节:“它与我想象的/不完全一样,它不适合做梦/也不适合弹奏/它呼啸着退去又复来”。
转自沈天鸿《海的解释》
解释海的冷抒情
任何一个诗歌理论或诗歌创作主张的提出,总是需要时间去补充和完善,更需要诗歌创作的实绩去支撑;否则,这个诗歌理论或诗歌创作主张就站不住脚跟,就是一个空诗歌理论或空诗歌创作主张,或者,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诗歌理论或诗歌创作主张。诗人沈天鸿说:“需要说一下的是,我的诗学和我的诗,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与中国大致从1980年或稍前开始的‘新诗潮’(后来被称为‘现代诗’)的历程,也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例如1986年我提出现代诗的特质是反抒情或思考的观点(‘反抒情’之外,大致同时我还使用了‘冷抒情’来指称现代诗的抒情方式),就很快被普遍接受,直到现在它们仍然是诗学理论的常用术语——这也是我为什么在我这本诗集的自序中说到我的《现代诗学》的原因。”(见沈天鸿第二部诗集《&&/FONT&我和世界&自序》)他率先界定现代诗的“现代概念”就是反抒情,反抒情也即冷抒情。韩庆成先生介绍说:“这个概念影响了当年的‘先锋’诗人,至今仍具生命力。”可见其影响之大。反抒情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拉美智利诗人帕拉的反诗歌。帕拉在《测试·其六》这首诗写道:“反诗歌,就是返回于其根子的诗歌。”(见《国际诗坛》第2辑,1987年3月,漓江出版社出版,第78页,王央乐译)很显然,反抒情不等同反诗歌。王央乐在《诗歌与反诗歌》一文评介说:“反诗歌仍然是传统的诗歌(意思是保持着诗的传统形式,遵守着诗的一般规律),然而丰富以超现实主义的精髓(意思是以超现实主义的技巧和形象反映拉丁美洲的现实)。”(见《国际诗坛》第2辑,1987年3月,漓江出版社出版,第79页)诗人沈天鸿说“现代诗的特质是反抒情或思考”。这个反抒情(冷抒情),我的理解,应该不是反对抒情,因抒情是诗歌的重要特性,而是要求现代诗不要像过去的现代诗烂抒情,无节制的抒情,而要加强诗的思想性(让人思考的属性)。人们已习惯用“冷抒情”这一概念。我们知道,抒情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很容易滑入烂抒情和无节制的抒情,使诗歌的抒情变成假大空,没真情实感。冷抒情的诗歌创作主张可以有效遏制这种诗歌现象。冷抒情,是否可以理解为间接抒情呢?我不敢妄加揣测,但至少可以理解为诗歌中诗人的情感被客观化了,被冷处理了。
现在,我们来逐节学习诗人沈天鸿在《海的解释》一诗中的冷抒情。
第一节诗人直接点题——海:“许多人看见风景,而我 /
看见海”。但引出“许多人”和“我”。“我”与“许多人”不一样,因为“许多人看见风景”,“我”看见的是“海”。难道海不是风景之一吗?或者说,海在“我”的眼中跟“许多人”不一样吗?诗人很冷静地丢出了问题让读者思考,或者说,诗人设置了一个悬念吸引着读者。那么,往下看。
第二节诗人用否定回答海“不适合做梦”“不适合弹奏”,避免了正面的抒情,说明诗人想象的海是“适合做梦”“适合弹奏”的。当然,这也就不是“许多人”看见的“风景”——海——了。诗人说“它呼啸着退去又复来”,其实,是歌颂海浪的周而复始,永不疲倦,但歌颂之情隐匿在很客观地描写中了。
第三节诗人直接指出“没有人饮用海水”的原因,“它里面有盐,气味像血 / 但滋味是苦的”,白描,不带任何情感。说明海水不能饮用的特性。
第四节诗人将海拟人化,“它自说自话 / 就像它哪儿也不去
/ 它只说给自己听,仿佛 /
自身就是目的”。“自身就是目的”,很哲学,注意,前面还有个“仿佛”,但诗人没说“仿佛一个智慧老人”,因为这个比喻就是赞美,就是直接抒情,诗人有意避开了。
第五节诗人指出谁都不能“成为海的必需元素”,哪怕“那些正在游泳的人”也不能,他们“也仅仅是泡在海里”,而不是海的组成。一会儿,这些“游泳的人”都会离海而去,海原来怎样还是怎样。诗人写出了一个客观事实。
第六节人面对浩渺的大海,就显得非常渺小,可怜,因为“一个人什么也不保存”,人最终要消失,而海还存在,永不枯竭。诗人说,“这就是我们
饥馑与渴望的原因”,上升到哲学高度探究人类的“饥馑与渴望”,这里的“饥馑”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第七节“很少人懂得这一点 /
我幸运地是其中之一”,诗人不无骄傲之情是通过客观叙写出来。
第八节只有一句:“海没有赝品。”是啊,“海没有赝品”,我们人是否也“没有赝品”呢?这是诗人的留白,也是我们读者应有的追问。就这样孤零零一句,戛然而止,余音绕梁,令人深思。
这首诗充分表现了诗人沈天鸿冷抒情的特点:语言节制化,内涵哲理化,表达客观化,情感内敛化。正如诗题的“解释”本身,就是客观冷静,不带任何情感。难怪韩庆成先生评价说:“《海的解释》一诗,可以说是这个概念在诗歌创作实践上的集大成之作。”
2013年1月29—30日于普明村
转自沈天鸿《海的解释》
海的解释就是对诗歌本体的解析和追问&&&&&&&&&&&&&&&&
——解读沈天鸿《海的解释》
&&&&&&&&&&&&&&&&&&&&&&&&&&&&&&&&&&&&&&&&
&&&&&&&&&&&&&&&&&&&&&&&&&&&&&&&&&&&&&&&&&&&&&&&&&&&&&&&
沈天鸿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他是中国现当代少有的形成自己完备诗学理论的探索型加学者型才子。所以,我们解读他的这首《海的解释》多少有些“关公门前耍大刀鲁班门前弄板斧”之嫌。个体体悟性的差异或许可以弥补诗评千篇一律的平庸,而免于无效。正是念及这一点,才敢斗胆写出这么一段,对自己学习体会的安慰和对肆意放言的壮胆。自从接触现代诗以来,我一直思考古典诗歌的传统资源、现代西方诗歌技巧和方法以及成型中的中国当下现代诗歌的实验和实践。此三者的合理拆解、疏松、吸纳和重组,必定关系到中国现代诗的发展命运。那么,何人可以担当起这个重任呢?在中国这样的人不多,沈天鸿为其一。有沈著《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30讲》为证,令人击节。在既有的学理基础上承继、颠覆、求索、修葺和整合,形成一个理论体系,还得继续往前赶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被人称为“在即将崩溃的悬崖上保持危险的平衡”。
苍耳先生曾经评述说“沈天鸿是在深入研究八十年代以来现代诗创作经验和文本形式的基础上,对现代诗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诗的形式和技巧——作了系统而精辟的阐述。他不仅注重区分和鉴别古典诗技巧与现代诗技巧的质的分野,而且对受到盲目崇拜的西方诗学技巧理论(如结构、反讽等)进行了独到的反思与修正,从而解开因纠缠不清而悬置已久的理论死结,……成为中国理论诗学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成果之一。”事实上,他也的确形成了自己的诗学理论。其核心是“依据现代诗形式和意义不可分离、形式意味着意义这一特质,从形式开始,将意义作为作品形式结构的功能之一来研究。这样才可能从诗学上打通困扰诗界的意义与形式的“脱节”这一本体性难题”。“1988年沈天鸿提出的“反抒情或思考”这一“现代诗截然区别于前此一切诗歌亦即广义的古典诗歌的特质”。抓住了“技巧即思想,思想即技巧”这个“纲”,便可以把握诗人一系列现代诗文本的内在灵魂。”
而在沈天鸿诗论随笔《诗歌的三个问题》里,他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本体总是被遮蔽,并且它本质上也是不可见的。但使它在具体事物中被呈现被揭示,在沉默中通过沉默而言说,正是诗歌这一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诗歌能够对不确定性加以确定的根源所在、方式所在、本质所在”。“作为诗人,必得先承认有“本体”,然后才能有对于本体的“诗意的追问”,有本体性反思”。
有了这样的阅读背景,我们再来看这首《海的解释》。
这首诗歌既有感悟式也有思辨式的诗学技巧,将海,这个既具象又有些抽象的自然物的本体打开了,在此有海的本体论,有人的本体论,也有诗歌本体论的追问。首先,题目叫《海的解释》,而不叫《海》。并且开首就将诗人的主体性放了进去,“我”是讲述者又是阐释者,这样就注定不是海的独白,而是诗人对海的解读和解释,同时在文本上实践着对诗歌本质的探求。其中有主观臆断,也有自然呈现。但通首读完,其思想和技巧是不分的,海、人、诗在“思”的考察点上是不分的,只有诗歌才是目的,其他都是过程。具体分析如下:
“许多人看见风景,而我/看见海”
第一节将“我”与“许多人”的视角分开,将“海”与“风景”分开,凸显我和海的不落凡俗,并几乎对等的主体性。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很好地表达了海就是海,不是背景,不是点缀,不是风景的一部分。并且“我看见海”,我也不是许多人里的一人,而是特立的自己。即便如此,诗人也没有狂妄到把自己就马上比拟为海。而是有所区别。
“它与我想象的&&&
不完全一样,它不适合做梦&&&
也不适合弹奏&&&
它呼啸着退去又复来”
海是一个自足的系统,人几乎无法比拟。人敢拿海做梦,简直比梦想还梦想。也即海的浩瀚和无垠,是人不可以随便梦想的,不合适。大海时刻处在喧嚣之中,它有波浪翻涌的琴键,但不适合弹奏也不必弹奏。大海本身就是旋律和音乐,它的浩淼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它的韵律感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海洋潮起潮落,人只能望洋兴叹。“我”看到海,走近海,也在一步步了解着海。
“没有人饮用海水——&&&
它里面有盐,气味像血&&&
但滋味是苦的
它自说自话&&&
就像它哪儿也不去&&&
它只说给自己听,仿佛&&&
自身就是目的
没有谁能把自己加入进去&&&
成为海的必需元素&&&
那些正在游泳的人&&&
也仅仅是泡在海里”
再次证明海是一个自足的系统。自此我们看到诗人没有用“意象”甚至“语言”,而是用完全叙述性语句,对海立传。海中的盐我们取不出,对于海水我们也加不进去自己,海一直呆在海的地方,自身就是目的。沈天鸿发现的海,就是这样一个海:自足,浩瀚,逍遥,无所依傍。但这只是说海吗?我们感觉到的是一种大道存焉的精神之下,海、人、诗歌的精神贯通。
“相对于海&&&
一个人什么也不保存&&&
这就是我们&&&
饥馑与渴望的原因”
这一节的意思大约是说,大海保存了很多,所以成其大,被叫作海。而人不能如此保存和吸纳,因此常常处在“饥馑与渴望”的状态。这有些陌生的“海”是“本体”,是“存在”。
它“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只有这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形而上的空间(未成“形”之物只有“空间”),才产生并释放“诗意””。它折磨着我们也吸引着我们,去探究。
“很少人懂得这一点&&&
我幸运地是其中之一”
这两句起初阅读的时候,觉得不是诗。即便在散文里也不是受欢迎的。倒像是自我鉴定里或在招聘履历表里的自我吹嘘。一首诗的表意应讲究含蓄蕴藉,不是如此直露的表白吧?对中国现代诗歌具有深度研究的沈天鸿先生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带着这一疑惑,再读了几遍这首《海的解释》,才发现自有玄机。开头说“海不适合梦想,也不适合弹奏”,“
没有人饮用海水”“没有谁能把自己加入进去/成为海的必需元素”,人与海的距离逐渐加大,到自卑的地步。但终于有人发现了海的本体是“对什么也能保存”,这个秘密是谁发现的?当然是诗人自己了。这里有一种不打算自抑的自豪感,需要好好抒情一下子的。但是诗人讲究的“冷抒情”,于是就成了这样的一个表述了。可见,“非诗”竟是最好的冷抒情。
“海没有赝品。”
这不仅是说海的容量上的不可复制性,更在于说海的精神气质上的不可复制性。海就是海。谁也不能冒充海,哪怕海枯石烂。
这首诗是在解释海吗?是的。无一句无一节无一份情感不是在说着海。但又不是。无一句无一节无一份情感不是在说着人。说着那个自说自话自己就是目的的人的秉性。但不止如此。无一句无一节无一份情感不是在说着道,即那个折磨着一辈辈现代中国人去探索的现代诗歌。“技巧即思想,思想即技巧”。我们无法分开哪一句是技巧,哪一句是思想。它们一而二二而一地被诗人编织在诗歌这件丝织品里。沈天鸿先生一向反感于后现代诗歌主义者的“反本体”(包括哲学的本体和人的本体)和失去“所指”的“能指”的游戏和狂欢以及“诗歌止于语言”的偏狭诗学观念。而用《海的解释》这首诗一次性全方位地驳斥了后现代们在诗歌路上的歧路进入和迷途沉醉。
苍耳先生在《在即将崩溃的悬崖上保持危险的平衡----沈天鸿与现代汉诗艺术》一文里说“如果说白话新诗运动是在语体上偏离古典,那么“沉钟”、“新月”等诗派则是在语质上回归汉诗传统;如果说李金发、穆旦更多的是在语型上探寻欧式,那么戴望舒、痖弦则倾向于从语韵上挖掘母语的潜质;如果说朦胧诗意味着现代意识对一个民族的启蒙,那么第三代诗歌则延续着现代诗人对汉语精髓的渴求与炼丹。冥冥之中,仿佛有一个神圣的约定,几代中国诗人都奔赴在领受与镕炼汉诗母语内在光芒的召唤之途。”沈天鸿正是这样的诗人兼理论家。
这样的论述是精辟的。具体到这首《海的解释》,海的解释就是对诗歌的本体的解析和追问。它是借用海这个物象,在阐述中国现代诗歌的艰苦探索之路。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的为本体论,海被选中,通向诗歌。
备注:本文参考文章有:
1、&&苍耳《在即将崩溃的悬崖上保持危险的平衡----沈天鸿与现代汉诗艺术》
2、&&沈天鸿《诗歌的三个问题》
特此致谢!
转自沈天鸿《海的解释》
&&&&&&&&&&&&&&&&&&&&
&&&&&&&&&&&&&&&&&&&&&&&&&&&&&&&&&&&&&&&&&&&&&&&&&&&
&&& 全诗分成八节
第一节:风景不是海的内涵,是海之色彩,海的表征;诗人看见海这个整体,或者说欲揭示海的本质,由海而及至思索人生与社会等哲学命题三个字看见海,辽阔深邃之意境凸显。
第二节:冷抒情,不完全...,不适合...,也不适合,这三不系列渐次增浓诗情,加深诗意,随之掀起一笔:
"它呼啸着退去又复来",这退去又复来简单循环当然不适合做梦也不适合弹奏,但这与你想象的不完全一样:此浪非前浪,今天的浪有别于昨日的浪,姿态相同但浪级可能不同,时间不同,尤其看海的人感触不同,解释不同。
第三节:只看风景的人不会去尝海水的咸味[这咸味是盐和苦,经由海浪作中介调制而成],也嗅不出血的气味,那诗人除了与一般人一样不去饮用海水外,又为什么独独闻出那血的气味呢?
第四节:写出海的本质属性,自说自话,哪儿也不去,自身就是目的,大海的沉默与辽阔和深邃以极简单通俗的几笔揭示出演绎出来,读来反而觉出极深刻深沉幽远,而"它只说给自已听"这笔极易触发读者遐思,浮想联翩,这里面蕴含哲思,映照出诗人的思想光芒,然又含蓄别致而深藏不露。
第五节:海的元素,包括海水的化学元素,等等,不一而足,而"海的必需元素"即海之所以成为海的元素,太丰富了,深厚而广阔,不仅仅是水吧,那千溪万涧汇聚来的,地壳内冲出来的,那地壳板块运动时原来是海今为陆地颠覆过来的,还有海礁,海鱼...,"没有谁能把自己加入进去"大海极大,人极小,但极小的人就是加不进这极大之中,换谁都一样,都成不了鱼儿,都没有鱼儿自由,那样地自在翔海,那样地富有,舒坦安祥,那样地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即便游泳时学一会鱼儿,"也仅仅是泡在海里",深入不到大海深处,猜度不出适合大海的鱼与适应尘世的人之间有什么区别要类比什么和在自由度上有多大差距。
第六七节:《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我们"饥馑与渴望的原因"在于我们不保存或者保存不
了物质的及剩余的物质,一方面是说2002年时物质条件不富足,相对海的丰富与多彩而言,对比虚实相对,却倍觉真实真切,悬殊大张力,另一方面,在于诗人反抒情的,恰好揭示出或昭示着我们唯能保存精神和纯粹的精神内核,颜色象大海那样湛蓝,气度象大海般海归百川有容乃大,胸襟似大海一样宽广,又象鱼儿享受大海那样享受人世社会之海,并奢望鱼儿那样自由自在翔翱,这样的一个海之境界,这就是诗人相对于海真正要说的另一部分主要的话,这也是我们"饥馑与渴望的原因",当然,造成这原因的深层次的背后潜台词太过繁复沈重这里也说不了,再一部资本论也说不了,所以"很少人懂得这一点我幸运地是其中之一",诗人应是说:诗歌要哲思,嵌入哲言,简单语言中激出深邃,简单就是美,因为简单所以通俗,所以有许多人看和想,因为简单所以可以象几何公理那样演绎成一个世界,简单得象0与1制造出电脑上的万紫千红,所以这简单的诗语是那样地复杂,因为简单才可以更加灵活灵动,沈天鸿的诗告诉了我们这一点,而"很少人懂得这一点我幸运地是其中之一",这一点滴中也包含反抒情即冷抒情,这远比正面直放空气得力,逆向思维是一种锐利"武器",执果索因常常比由因导果省力,醒悟快,效果明显,在科学发现上也是一条重要途径,在哲学上具有深刻的批判性意义,在诗歌创作上特色鲜明,语言显得生动别致,弹性张力十足,同时也使诗句简洁而美。
笫八节:单句"海没有赝品。"东海不能复制,地中海也不能复制,也没有赝品。这不仅是有地理的因素在内,就大时空而言,若干亿年后地壳板块变动也是海陆互变,地球的磁力拉着的水不会少吧,这东海也至多挪个窝变了形
但决不是哪里多出个赝品,诗人也在说由于海之博大丰富而不会有赝品,而诗歌却不然,千篇一律是不是有赝品,百诗类似无独特性呢?诗人这句在告诉我们写诗要创新,否则虽不视之为赝品,但也乏味。
《海的解释》时下重读的现实意义在于我们首先要学习沈天鸿诗人的探索精神和首创精神,他的诗中有新元素新的诗艺观点和新理念新概念且实践中行之有效得力放彩。沈天鸿诗歌创作始于朦胧诗鼎盛时代。他率先界定了现代诗的“现代概念”:反抒情(冷抒情),哲学式思考。此概念影响了当年的“先锋”诗人,至今仍具生命力。《海的解释》确是此概念在诗歌创作实践上的集大成作。
沈诗人之海的解释,以冷峻的思考回答自己人生观世界观诗观上的一些基本看法,哲思深厚,简洁而深邃,诗中以海作镜映照现实以及以海的元素之属性类比人性,此诗外延博大,意境空旷辽远,穿透时空,使人能勾联起对人生社会诗作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
&而诗人的反抒情法及基础哲学思考又恰如其份地突显出了矛盾。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诗人凭籍其反抒情法及基础哲学思考这"两条腿",从而找到了以最小篇幅提出最基础问题[如:饥馑与渴望而又收到尽可能最大效果[事半功倍的这样一条诗歌创作之路。
冷抒情的热能量  ──由《海的解释》想到的
  海,为人所赞颂,古今中外,大多如此。当年曹孟德观苍海,慨叹“日月之行,若出其间,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他所看到的是宇宙的玄奥。润之先生在北戴河游泳,触景生情,随口吟出“往时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他所看到的是世道的更替。高尔基高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他所看到的是国家的希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尽管人们经历了千年文明,但仍无法精准地将其临摹和复制。不管你世道如何更变,无论你人心如何不古,海总是最本真最原始地存在那里。晴空万里也好,雷雨风暴也罢,阳春花香也好,冷秋寒霜也罢,海总是沉默如初,──当然也会惊涛拍岸,但绝对与人情冷暖无关。因为有了这无比的器容,所以海就有了包容的气象。这气象提升了地球的品位,让其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最持久和永恒的不是高山,而是大海。
  “海没有赝品。”是沈天鸿在其诗《海的解释》中的结句。这一冷抒情所包含的能量,足可以让海狂啸。因为他颠覆了传统的思维理念,是从“无容”的角度,对海进行了全新的解释。
  沈天鸿是理论与创作并进的中国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之一,他提出的“文学就是意味”和冷抒情式的哲学思考,大大掘进了中国现代诗歌的表现深度。
  中国现代诗从一开始就走着忽兴忽衰的发展道路,无论何门何派,都以轰轰烈烈开始,最后都以悲悲凄凄结束。为什么现代诗会屡试屡败呢?究其原因,我觉得这与只重诗的形式,而忽视诗的意味有关。意味者,意境和趣味也。意境是诗的生命,无境者,诗不立。趣味是诗的能量,无味者,诗不远。沈天鸿对中国现代诗的思考,可谓呕心沥血,孜孜以求。虽说“冷抒情式的哲学思考”很有点剑走偏锋的意味,但对中国“先锋”诗的影响极为深远,因为他的这一剑劈出了一片新天地。就拿《海的解释》来说,起句写道“许多人看见风景,而我看见海”。这句的本意是:多数人看海,看到的是风景,我却看到的是海。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面对大海,沈天鸿想到的不是“春暖花开”,而依是海,这说明他对海已“禅中彻悟”了,看到的是海的本真和原态。
  诗人接着写道:“它与我想象的/不完全一样,它不适合做梦/也不适合弹奏/它呼啸着退去又复来”。未见大海之前,诗人可能对大海作过种种想象,或是汹涌澎湃,或是浩瀚飘渺,或是远接天地,或是壮阔无涯。但当真正看到大海后,它却是那么的平凡,没有梦,没有歌,海潮只是退去,尔后又扑上来。一切的一切,简单,重复,无穷无尽。这种平凡有点让人失望。由此可见,世间的伟大都是人为的虚象,根本没有伟大之说,——伟大只是人类贪欲膨胀的幌子。
  “没有人饮用海水——/它里面有盐,气味像血/但滋味是苦的”。这段有点“审讯”海的味道了。海啊海,你是这般的无用!不能饮用,不能灌溉,不能洗涤,气味醒臭,滋味苦咸。由此反戈一击,千古以来人们对海的赞美歌颂,是何等的可笑和自欺欺人!
  这时人们可能会问,海到底是什么?当然,海就是海,不是别物。“它自说自话/就像它哪儿也不去/它只说给自己听,仿佛/自身就是目的”。海永远保持自然的本性,就连说话,都是说给自己听,它不高谈阔论,不自吹自擂。“自身就是目的”,这绝不是自私自利,而是返璞归真,物我化一。这一段充分体现了沈天鸿的冷抒情特色,这种冷是冷静的冷,不是冷漠的冷。通过这个冷,我们仍然能感到诗人的热血的热。这恰是沈天鸿最了不起的地方。
  人们一直不是在赞叹“海纳百川”吗?其实海根本什么都不纳,只因为不纳,才能够纳。只要你不被物所纳,你就可纳万物。“没有谁能把自己加入进去/成为海的必需元素/那些正在游泳的人/也仅仅是泡在海里”。人不是老是吹“定胜天”吗?其实在海中只是一具臭尸而已,你的高贵和伟大只是自身无知和自我恐惧的外衣而已。
  诗的最后三段是对人与海的辩证思考。因为海无求无欲,所以伟大。因为人欲太多,所以渺小。欲望带来是只是痛苦,无欲最幸福。“海没有赝品”,一语石破天惊,做本人,回自然,最幸福!
  《海的解释》让我们惊出了一身冷汗,这就是冷思考的威力啊!厉害。
转自沈天鸿《海的解释》
&&&&&&&&&&&&&&&&&&
  沈天鸿,1955年生,安徽望江人。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安庆日报》主任编辑。&
  主要作品有:诗集《沈天鸿抒情诗选》(1990)、《我和世界》(2007)、《另一种阳光》(2010),散文集《访问自己》(1997)、《梦的叫喊》(2012),文学理论集《现代诗学&
形式与技巧30讲》(2005)等。
  作品收入《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中国诗典》、《中国当代诗歌经典》、《第三代诗新编》、《中国诗选》、《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等多种国内和港台诗文选本。
沈天鸿的诗歌创作自朦胧诗鼎盛时代始,至今笔耕不辍。他率先界定了现代诗的“现代概念”:反抒情(冷抒情),哲学式思考。这个概念影响了当年的“先锋”诗人,至今仍具生命力。《海的解释》一诗,可以说是这个概念在诗歌创作实践上的集大成之作。
(应征作品请发至“诗歌评论”栏目,勿在此跟帖)
&&&&&&&&&&&&&&&
& 许多人看见风景,而我
& 它与我想象的
& 不完全一样,它不适合做梦
& 也不适合弹奏
& 它呼啸着退去又复来
& 没有人饮用海水——
& 它里面有盐,气味像血
& 但滋味是苦的
& 它自说自话
& 就像它哪儿也不去
& 它只说给自己听,仿佛
& 自身就是目的
& 没有谁能把自己加入进去
& 成为海的必需元素
& 那些正在游泳的人
& 也仅仅是泡在海里
& 相对于海
& 一个人什么也不保存
& 这就是我们
& 饥馑与渴望的原因
& 很少人懂得这一点
& 我幸运地是其中之一
& 海没有赝品。
&&&&&&&&&&&&&&&&
转自沈天鸿《海的解释》
从哲性高度指向拷问人的存在意义或方式
读沈天鸿先生诗歌《海的解释》随笔
&&&&&&&&&&&&&&&&&&&&&&&&&&&&&&&&&&&&&&&&&&&&
文/子青悠然
我不知道哲学的意义是否在于:揭示矛盾很智慧,揭示存在很艺术,揭示本质很切入,揭示人类很贴近?揭示天地很超前?或者,人类认知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正是为了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与此同时,与世界本源存在的同体——人,则更为真切地关注个体本身的存在及其内省和意义。而所有这一切,离不了本真这个基体。
品读沈天鸿先生《海的解释》,没有常规的海之壮阔波澜。面对海,丢弃风景的魅惑,打开心窗,沿着诗者笔下轨迹,一字一顿走进人的精神内核,和自己对话,和智者对话。《海的解释》,私以为:以诗意的笔墨,哲性的载体,冷静扬展了一幅海之下的智慧工笔,由海的完整、独立与真实,推向思考人的存在。谈之自然,论之静穆,摒弃了浮泛、艳丽与虚化。有的,只是执念的剖析与诗者论断的决绝。
诗歌前两节先行奠定了全诗的冷基调:“许多人看见风景,而我/看见海”诗者潜台词是,此处的“海”不带有任何主观性(风景多少涂抹了人的主观性,不同的人欣赏不同的风景。而风景必定具备了装饰性、虚幻性、暂存性以及偶然性),这种主体客观存在的界定,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诗人进一步理性诗写:“它与我想象的/&&不完全一样,它不适合做梦/ 也不适合弹奏/
它呼啸着退去又复来”大海翻涌,海浪阵阵,潮涨潮落,激荡而去又狂啸而来,海如此演绎故事情节,不过是存在的表象,并不适合虚妄的游移与幻想。
诗人于诗歌第三、四、五小节中,深层书写了海的内核以及存在的独立性:“没有人饮用海水——/&&它里面有盐,气味像血/ 但滋味是苦的&&;它自说自话/&&就像它哪儿也不去/&&它只说给自己听,仿佛/&&自身就是目的&&;没有谁能把自己加入进去/ 成为海的必需元素/&&那些正在游泳的人/ 也仅仅是泡在海里
”。阅读诗歌文本,读者由不得暗暗咀嚼海的画外音:海所有的咸涩与历经,全是海个体自身的,它的痛感,它的跌宕,它的千言万语与旁其实都无本质关联。海永远是海,完全因其基因的个性使然、定性使然以及独立消受性使然。所有外因于海,都是乏力的。海,如其是,人呢?
借用沈天鸿先生《诗歌的三个问题》中一段阐述:诗歌能够对不确定性加以确定的根源所在、方式所在、本质所在。概言之,这种对于被遮蔽的本体的呈现和揭示,这种在沉默中通过沉默而言说,正是一种本体性反思,正是海德格尔所说的“诗人对自己的整体存在和全部天职发出”的诗意的追问。
《海的解释》诗歌第六节,正是对上述论断最好的注脚与诗解:“相对于海/ 一个人什么也不保存 /这就是我们/
饥馑与渴望的原因。”海的深邃与浩瀚,以及不可动摇地充盈而又真实的永恒存在,映射人类的“饥馑与渴望”,追根求源其原因何在,答案自在读者心灵观照的感悟当中。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虽说如此,然而就“饥馑与渴望”两词,我不得不就个体的感受而冥想一番。面对于海的无垠浩淼,人的确微如尘埃,“灰飞烟灭”什么也不是。大诗人泰戈尔早已留下优美的断行: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如此的从容与淡定(不求结果,只重过程),乃至大智慧,人不知道要修炼几世几轮回方可心甘情愿!也由此,人类的欲望与追求,其方式与手段层出不穷……饥馑意味着人的不满足,渴望预示着信念的坚守与梦想的光亮。人因为思索着行动,而显得智慧;人又因为行动的侵占性、欠缺性、过错性,尤显贪婪而兽性;但人毕竟是有思想的,当理智意识到一切不可为、不能为的时候,又在努力改造、完善发生或未发生的一切。这样的过程是痛苦与纠结的,但这样的过程又是不可或缺的。
诗歌第七小节与结句,以有限的笔墨涵盖了无限蕴意的可能。“很少人懂得这一点/我幸运地是其中之一&&;海没有赝品。”而“赝品”一词,不仅喻指和升华了诗歌文本的内涵,更深切拷问了作为人的存在其真诚性、意义性和其永恒性。综观全&诗,无一华丽辞藻,无一晦涩意象,然而却在哲性的冷抒情中,诗意地将喻体“海”后面的本体——人,延伸到一个哲学存在高度的全面、深度思考。
&& 海的解释
许多人看见风景,而我
它与我想象的
不完全一样,它不适合做梦
也不适合弹奏
它呼啸着退去又复来
没有人饮用海水——
它里面有盐,气味像血
但滋味是苦的
它自说自话
就像它哪儿也不去
它只说给自己听,仿佛
自身就是目的
没有谁能把自己加入进去
成为海的必需元素
那些正在游泳的人
也仅仅是泡在海里
一个人什么也不保存
这就是我们
饥馑与渴望的原因
很少人懂得这一点
我幸运地是其中之一
海没有赝品。
&&&&&&&&&&&&&&&&&&&
诗有佛心,境界高远
&&&&&&&&&&&&&&&&&&&&&&&&
&&&&&——品读现代优秀短诗系列
&&&&&&&&&&&&&&&&&&&&&&&&&&&&&&&&&&&&&&&&&&&&昌政
&&&&诗与散文的描述不同。散文描述的是事物的本身,止于生动、贴切,而诗必须超越,追求言外之意。甚至以取其一,不计其余的极端方式,强烈表达对某种事物的独特印象,以期凸显而非完整。沈天鸿的〈艾菲尔铁塔〉通篇记塔,然而绝非游记:
    这钢铁,集合,涌入空中
    再不回来
    回来的是登塔的人
    重新踏上地面,在
    任何时间
    但只在一个地点
    它们什么也不需要
    甚至也不需要死亡
    阳光,月光,风雨和雪
    都从其表面跌落
    这些
    黑色的钢铁,活着
    但从不呼吸
    战神广场。它们是战神的
    化身,或者是对战神的反讽?
  && 塞纳河在其投影中流过
    不能返回源头的水
    一如它收不回的影子
    沉默而又喧嚣
    安静而又颤抖
    不远处,有相对于尘世的教堂
    艾菲尔铁塔
    是另一种教堂:它来自尘世
    不离开尘世
    但没有肉体,只有
    铁的骨骼,孤立
    没有人敢将它安慰——
    它可以被出卖,但不可以被搬动
       注:艾菲尔铁塔,1889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镂空结构。
  描述塔的“高耸”:“这钢铁,集合,涌入空中”,化静为动,是贴切的,但还不完全是诗。当诗人接着写:这钢铁“再不回来/回来的是登塔的人”,好诗才出现。诗人描述登塔的现象,首先在于确切,而后将独特的发现放大,即:将涌入空中的钢铁回不来与登塔的血肉之躯回来了并置,从而产生反讽,生成意味。诗的描述就在于通过有张力的诗句,表达溢出字面的意味。这样写成的《艾菲尔铁塔》故而堪称杰作。
                      2012年8月5日于三明
&&&&&&&&&&&&&&&&&&&&&&&&&&&&&
沈天鸿诗赏析
&&&&&&&&&&&&&&&&&&&&&&&&&&&&&&&&&&&&&&&&&&&&&&&&晓雨
&&&&&&&&&&&&&&
&10月6日下午望江来访&&&&&&&&&&&&&&&&&&&&&&&&&&&&&&&
&&&&&&&&&&&&&&&&&&&&&&&&&&&&&沈天鸿
&&&&&&&&&&&
秋色半林云路响,蓬门久敞为君开。
&&&&&&&&&&
&山川万里重来见,日月千年莫太催。
&&&&&&&&&&&
对坐鱼龙俱出没,同忘鸥鹭有惊猜。
&&&&&&&&&&&
江声渺渺大风起,慷慨人生能几回!&
&&&&“秋色半林云路响,蓬门久敞为君开。”交代了时间地点,“云路响”何其生动!不仅出新,而且把喜见的心情提高到至高的境界!&&“久敞”一词下得好!隐含了作者和来访者深厚的感情,盼望已久的等待啊!。首联直书事件。开门见山!好的不得了!
&&&&&&“山川万里重来见,日月千年莫太催。”这联对仗极工。是说望江迢迢万里来啦。一个“重”字,读者知道是老友了。一个“催”字下的就更好啦,双关,一是说明作者盼相见;二是知音、君子之交不用人为地去怎么样,是自然的心的交融。
&&&&&&“对坐鱼龙俱出没,同忘鸥鹭有惊猜。”此联我最欣赏!是说知音相见,谈心说事,天南地北,慷慨陈辞,面对人生多少的沧桑往事,污泥浊水,大浪淘沙,波澜壮阔,鱼龙混杂,此起彼伏,免不了悲喜交加。这联也为下联做了铺垫,埋下了伏笔。
&&&&&&&“江声渺渺大风起,慷慨人生能几回!”现实的世界并不安宁。面对这苍茫大地,诗人有多少感慨?汇成一句:“慷慨人生能几回!”是诗人心灵的发问,也是对世界的发问。而这发问不是简单的问,而是感叹慨叹,更震撼人心!
&&&&&这首诗是先生在望江来访后的即兴之作,发自内心,发自肺腑,无论是写作技巧还是抒发情怀,都堪称佳。
&&&&&&&&&&&&&&&&&&&&&&&&&&&&&&&&&&&&&&&&&&&&&&&&&&&&&&&&&&&&&&&&
&&&&&&&&&&&&&&&&&&&&&&&&&&&&&&&&&&
(晓雨,即宋彩霞。现为《中华诗词》编辑部主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浒传写作背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