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易网的微博亮点是什么?

当前位置: >
土易网怎么样
发布时间:
19:48:41 & 作者:张敦敦 & 来源: 土易网 & 浏览次数:
  一、网站介绍
  土易网是网上发布土地流转信息的土地流转平台。是一个24小时在线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免费发布土地供应与土地需求信息。网站的服务对象是:一、农民,土地流转规模比较小,流转效益不高;二、种植户或者土地投资者,有一定实力进行规模化经营的求租土地者;三、土地流转机构,他们会发布一些土地流转信息;四、国家颁布土地流转政策,改革土地政策以来,涌入的对土地流转感兴趣的人。土易网提供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土地代理中心。土地代理中心让流转信息渠道畅通、流转的供求双方信息及时沟通,让土地流转更加规范。土易网同时提供土地金融服务:为土地交易双方提供超低成本的资金扶持。
  二、成立背景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这突显了国家对农村土地的流转的重视,农村土地的流动性在被逐渐释放,农村集体土地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稀缺资源,一方是各大农业公司对整幅大面积地块的渴求,一方是农村中大量的土地闲置,为了将双方利益有机统一,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专业化的土地资源和土地信息共享平台。
  三、网站概况
  土易网由吕会平女士日创办,日正式上线运营,在短短一个月的上线运营期间,点击量已破百万次,平均日点击量3万次以上。目前,注册会员达几十万人,这一数字每天仍在刷新,缔造了土地流转信息平台的创举。
  四、网站远景
  土易网致力于打造:信息共享、资源整合、金融支持、技术维护等一系列线上线下服务为宗旨的土地流转平台。把始终引领行业规范作为方向标,做当今强者,未来楷模!
  五、创始人介绍
  吕会平,女,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
  2008年-至今&&任北京大象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4年6月&&&任中国煤炭城市发展联合促进会&&&&&&&&&副&会&长
  2014年6月&&&任中经新世纪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14年6月&&&任中经新世纪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二部&&&&&主&&&&任
  六、服务体系
  1.会员服务
  成为土易网会员,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免费发布平台,对发布的土地供求信息进行快速严格审核,免费发布/寻找海量、真实的土地供求信息。
  2.土地代理中心
  面对买地人不知去哪找地,卖地人不知要卖给谁,缺少土地信息交换平台的困境,土易网成立了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土地代理中心。让土地流转变得简单易行,为土地提升价值,让土地交易双方实现共赢。
  3.专家培训
  土易网总结多年土地行业经验,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培训体系,为土地代理加盟商提供专业的土地流转、土地交易等相关配套知识的培训。
  4.金融支持
  金融服务是土易网一大亮点。土易网始终以更好的服务客户为宗旨,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在之前的诸多土地成交案例中,深深意识到资金是否到位是影响土地交易能否成功的关键。即便您熟知法律,了解政策,懂得买卖流程,懂得谈判技巧,但是,如果钱不够,这一切都将无意义。所以,土易网将为广大客户提供超低成本的资金扶持,让土地交易畅通无阻。
分享到&: &&&
其他相关问题解答
客服电话:
400-0819616
联系地址:
北京市通州区九棵树瑞都国际大厦1906室
土易网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通州区九棵树瑞都国际大厦1906室
联系电话:400- 
ICP备案号:当前位置: >
发布时间:
23:41:44 & 作者:佚名 & 来源: 土易网 & 浏览次数:
  一、城镇化概念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中国城市化首次突破50%。
  二、城镇化率怎么算
  城镇化率统计方法。国家统计局规定,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均按常住人口计算,不是户籍人口)。此公式可以看出,城镇化率不是以户口性质计算,而是以常住人口计算。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起采用了新的计算办法,该办法采用了常住人口计算(即外地人口,只要在本地区居住半年以上,就统计为常住人口;反之,本地人口外出半年以后,就不把其统计为本地的常住人口)即城市常住人口与农村常住人口之比。
  三、城镇化建设
  中国正确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是稳步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这样才能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新在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
  在目前城镇化过程中,有些问题值得关注,并应正确引导,防止造成重大失误和损失。
  第一,城镇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以城市为主,还是以小城镇为主的问题。
  从中国国情出发,城镇化中接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应以城市为主,城市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点和主导方面。其次才是小城镇,而绝不能找错方向&&以小城镇为主,这一问题事关重大。有人主张以小城镇为主,并算了一笔账,如果每个县城的城关镇增加十万农村劳动力,全国就有二亿多农村劳动力转入小城镇,中国城镇化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是不现实的。
  我国内陆目前有1882个县,东部沿海的县城城关镇平均人口在11.5万人左右,中部地区县城城关镇平均人口在8万人左右,西部地区县城城关镇平均人口在3万人左右,全国的县城城关镇平均人口不到10万人,这是经过千百年发展,才形成如此规模的。要在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内把县城城关镇人口翻一番以上是不太可能的。
  正确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是稳步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这样才能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我国内陆有特大城市80个,大城市209个,中等城市254个,小城市119个。从全国662个城市的城市人口机械增加值的发展趋势看,这些城市应该是接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这已经被实践所证明,并将继续被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在农村人口转移中包含了小城镇,但绝不意味着小城镇唱主角。在全国1.9万个建制镇中,应突出重点,做好规划,对少数有条件的镇重点发展,使之产业集中、功能配套、服务完善,成为新兴的商品,集散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乡镇企业集中之地,在此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进镇才有事做。
  城市与小城镇比较,城市接纳农村劳动力的优势十分明显:城市有资金来源,镇则很困难;城市比镇人均占有土地可节约一半左右;城市公用设施比镇好得多;城市环境建设比镇投入多、容量大;城市比镇能产生更好、更大的集聚效应,更有利于发展现代服务业,更便利于生产的协作、配套;城市比镇交通便利,往来方便;城市比镇更有利于发展教育事业,从而提高人口素质;城市比镇扩容要容易得多。因此,城镇化中接纳农村劳动力应以城市为主,镇辅之,而不是相反。
  第二,要坚决防止大城市病的发生。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是农村人口占比例最大的国家。我们过去采取的户籍政策,对防止农业人口盲目流入城市,因而防止大城市病的发生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我国城市化滞后的问题。现在全国加速推进城镇化,户籍制度正在改革,农民进城的门槛正在降低,进城落户的条件正在放宽,这是加速推进城镇化所必要的。但同时必须坚决防止在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的情况下,城市人口机械性的过快增加,造成道路不畅,交通堵塞;学校不足,学位短缺;供水、供电、供气紧张;垃圾处理不了,浊水横流,河流污染,环境破坏;社会治安恶化等大城市病的发生。印度的孟买,巴西的圣保罗就是前车之鉴。
  城市管理者,一定要作好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市容量,积极开辟就业渠道,给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条件;做好宏观调控,使城市人口的机械增加与城市公用设施、教育、服务、生产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要克服和防止盲目扩镇、建镇热潮
  在城镇化过程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一部分转移到镇,这是必然趋势。但是全国1.9万个建制镇不可能全面扩容,不能一哄而起,必须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做好统筹规划,选择少数有发展条件的镇有重点地扩建和发展。切不可形成扩镇、建镇热潮。
  四、城镇化发展规划
  日,新华社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该《规划》分规划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规划实施8篇,重大意义、发展现状、发展态势、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动新型城市建设、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治理、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健全城镇住房制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政策统筹、开展试点示范、健全监测评估31章。
  五、城镇化试点城市名单
  具体包括:两个省,即江苏和安徽;3个计划单列市,即宁波、大连和青岛;7个省会城市,即石家庄、长春、哈尔滨、武汉、长沙、广州和重庆主城九区;25个地级市(区、县),即北京通州区、天津蓟县、吉林省吉林市、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黑龙江牡丹江市、上海金山区、浙江嘉兴市、福建莆田市、江西鹰潭市、山东威海市、山东德州市、河南洛阳市、湖北孝感市、湖南株洲市、广东东莞市、广东惠州市、深圳市光明新区、广西柳州市、广西来宾市、四川泸州市、贵州安顺市、云南曲靖市、甘肃金昌市、青海海东市、宁夏固原市。
  同时,试点地区还包括25个县级市(区、县),即河北定州市、河北张北县、山西介休市、内蒙古扎兰屯市、辽宁海城市、吉林延吉市、浙江义乌市、福建晋江市、江西樟树市、山东郓城县、河南禹州市、河南新郑市、河南兰考县、湖北仙桃市、湖北宜城市、湖南资兴市、海南儋州市、四川阆中县、贵州都匀市、云南大理市、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陕西高陵县、青海格尔木市、新疆伊宁市、新疆阿拉尔市;2个建制镇,即浙江苍南县龙港镇和吉林安图县二道白河镇。
  六、城镇化问题
  1、人口问题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
  目前,我国目前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据统计,2013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53.7%,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5.7%,人户分离的人口达到了2.8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数量为2.45亿。
  这群庞大的农民工及其家属为城市的建设与改造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虽然被统计为城镇人口,但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制无法享受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他们可以说是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边缘人&。同时,这种城乡之间出现的新的二元矛盾也使得当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的问题也更加突出,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
  新型城镇化要求加快城市转型,这与亟需城镇化的人口素质存在脱节。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的经验中得知,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将会慢慢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新兴行业,这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明显提高。同时,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要求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集约化、生态化发展,这也对先进的技术及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互联网时代和智能时代的到来也加剧了高学历、高技术的中等技术岗位的缺失。然而,我国新增的城镇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知识水平多处于低端,大中专毕业人员的人口素质也满足不了当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见,城镇化人口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严重脱节,亟待改善。
  2、&&新型城镇化面临着治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双重任务,财政资金的压力更加明显
  新型城镇化是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对城市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效率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改善当前的城镇化质量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引进先进的治理技术和经验。同时,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新型城镇化要加大对公共服务体系的财政支持力度,这些都会政府的财政资金产生了不小的压力。据统计,2013年我国农民工为2.6万人,其中在城镇购房的占比仅为0.6%,在城市独自租赁居住的占比为13.5%,合租居住的为19.7%,合计33.8%。其他农民工基本居住在单位集体宿舍、单位工棚和经营场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非常大。因此,仅保障性住房这一块就对财政资金投入施加了不小的压力,更不要说加上城市环境治理、交通道路,养老保险等其他各个方面的资金需求了。由此可见,政府的财政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3、&&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土地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撑和空间载体,在城镇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土地的有效供给可以保障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而对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也是保证城镇化进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近年来,在市场逐利性的推动下,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
  首先,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些地区盲目追逐市场利益,以&摊大饼&的方式无限外延扩张,造成了耕地资源的过度占用。与农村土地过度被占用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城区内闲置的土地与房屋,这些空置的房屋既影响土地的利用效率,又牵制着城市的发展速度。而对一些破旧房屋的延迟开发也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其次,城镇化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政绩,往往会造成城市的过度建设和重复建设,而对于城市土地的过度工业化开发也使得城市绿地面积减少,加剧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最后,土地的过度资本化发展使得推高了我国一线城市的房价,造就了一些二线城市的产业空洞化,同时,还给政府增加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七、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八、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课题主持人:尚柏仁
  课题组成员:高天山&&刘田忠
  主持人单位: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
  2014&年&2月
  内&容&提&要
  从2012年9月份开始,笔者利用工作闲暇对全国各地城镇化建设成效突出的地区进行过考察和研究,同时对晋、豫、陕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试点区域进行过调查和了解。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对城镇化做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为城镇化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大量的阅读和学习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城镇化理论与建设的论述后,我们深深地感到中国目前的城镇化建设时机已成熟,而且意义重大,十分必要,同时也感到各地的城镇化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隐患,值得社会各界关注。
  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的概念,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五个层面:一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城乡一体化条件下的城镇化,是以新型农村建设为前提和基础的农村城镇化,从而实现城市、城镇、农村规模、功能互补、结构合理的新型城镇化;二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城乡统筹,以工业化、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带动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共同发展、互动发展,相得益彰;三是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是节约集约、生态宜居,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依托农村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优势,挖掘当地资源,发挥当地优势,通过就地城镇化、集中城镇化、提升城镇化(改造提升现有小城镇)等多种方式,顺潮流,应天时、用地利,建设舒心、自然、宜居、特色的新型城镇;四是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在于产业,以订单农业、家庭农场、农家旅游、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推动农业发展;五是新型城镇化的目的是发展,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挖掘土地流转的优势,实现农业得发展,农村有活力,农民得实惠的目的,真正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笔者通过梳理城镇化的历史轨迹,进一步揭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历史演变的结果和时代的产物。本文提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经历过四个发展阶段:1978年-1984年,全国上下的城市化是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来推动城市化进程;年,以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等来推动城市化进程;1992年&2000年,城市化全面开展,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开发区为动力来推进城市化进程;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后,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扎实推进,尤其后来出现的撤乡并镇,新型社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民拆房盖楼,把城镇化建设推向高潮,主要特点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镇化。
  笔者指出,之所以搞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因为过去的城镇化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没有做到以人为本,不征求农民意见,不顾及农民需求,不考虑农民的富裕程度,不着眼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二是地方、部门利益作祟,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盲目圈地扩城,倚靠土地拉动经济的粗放增长,造成人为地制造城市化现象严重;三是形式主义严重,工作作风浮躁,土地城市化现象突出;四是农民被市民,农业正常生产经营受损,农民的土地被占用,农村劳动力进城,农村没有资金注入,农业生产力水平下降。
  笔者指出,城镇化的作用是无需置疑的,城镇化建设的意义有目共睹,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一些偏差也是正常的事情。但地方政府有责任把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到中央精神上,把它建设成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惠及民生、让老百姓拥护的轨道上来。这也是各级政府和广大专家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新型城镇化应该赋予&三农&以新的内涵,即农村环境的城市化、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农民身份的城镇化。既要让农民们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实惠,又要让农民们有事干,更应该让他们的身份城镇化,尽可能让农民与市民享有同等的权利。要保证农民耕地承包权和宅基地的所有权,防止耕地减少后出现粮荒。
  二要遵循客观规律,统筹城乡发展。要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就地、就近城镇化,建设合乎农民心愿,适合农民生存环境,便于生产和创业的城镇化。要以&输血为主,造血次之。政府主导,农民自发,全社会参与,治标与治本结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市民包容农民&的理念统揽整体工作,保证粮农增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加农业补贴,使之成为发展农业的有效政策工具。
  三要分享改革成果,配套体制机制保障。要让城里的资本、技术、人才、信息与农村的土地、劳动力以及自然山水有机地相互配置与整合。农民职业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尽快由农业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变,再向公民社会转变。农民的收入由土地上的收入为主尽快向外出打工财产性收入以及第二、第三产业收入为主。要统筹城乡发展,在税收、教育、卫生、养老、就业机会、公共财政、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政治、经济待遇等方面要公平、正义。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在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方面要有所突破,要让农民们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为主。
  四要注重文化建设。要把适合人们需要的文化建设放到重要位置,防止破坏、毁掉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文明,防止让进城农民没有心灵安放的家园,让新城镇留住他们的心和根。
  五要注重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础经济制度和基本政策,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来抓,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根本保证。实践告诉我们,凡是集体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村,村级组织经济有实力,服务有手段,党组织就能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绝大多数村干群关系融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更是实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
  正&&文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的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是以提升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的城镇化建设。全面理解新型城镇化概念,包涵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城镇化。所谓的城即城市;镇即城镇;城镇化,不是单纯的城市再扩张、城镇再扩充,而是以城乡一体化为背景,以新型农村建设为前提和基础的农村城镇化,从而与城市、城镇、农村规模大小、功能补充、结构合理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在经济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特定空间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适应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态势即大城市不能再继续扩张、围绕大城市的中小城市群正在形成,而广大城镇和农村又发展迟滞,高质量地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一把利器。因此,我们可以说,新型城镇是农村发展之引擎,工业转移之基地,城市发展之必然,农业振兴之希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村人口、农业产业转移的过程,更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信仰转变的过程。
  二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城乡统筹。城市要发展,农村更要发展;工业要发展,农业更要发展,工业更要反哺农业,要以工业化、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从而带动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共同发展、互动发展,相得益彰。就我国而言,大城市病造成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活闹心等现象倒逼城市发展必须转型,工业农业发展必须转型,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转型。如何转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取得工农业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市乡村协调发展,不能围着农业打转转,也不能死盯工业打转转,要跳出城市看城市,跳出工业看工业,跳出农村看农村,跳出农业看农业,必须城乡统筹,单边发展必然失调。
  三是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是节约集约、生态宜居。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圈地运动,不是人为造城,更不是新城镇建设,特别在当前耕地紧张、资源瓶颈、许多地方出现鬼城空城的前提下,我们不能人为地赶农民上楼,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依托农村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优势,挖掘当地资源,发挥当地优势,通过就地城镇化、集中城镇化、提升城镇化(改造提升现有小城镇)等多种方式,顺潮流,应天时、用地利,建设舒心、自然、宜居、特色的新型城镇。
  四是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在于产业。无论哪一项政策,目的都在于让老百姓享受到实惠,而其中的关键在于产业支撑。近年来,广大富裕起来的农村突出的支撑在于订单农业、家庭农场、农家旅游、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一方面是挖掘开发农业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农林牧副渔竞相发展、互补发展、共同发展;另外,最大程度上延长和拓展农业产业化链条,以科技化、信息化、产业化推动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致富。因此,可以讲,没有产业的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空壳,就是形式,真正目的根本无法实现。
  五是新型城镇化的目的是发展。什么是发展,就是螺旋式上升,波折式前进,发展的核心是让人民群众受益。之所以进行新型城镇化,是对以往新农村建设的补充和完善,一是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路电水气网热文体等方面的健全;二是根本在于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壁垒,让农民群众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养老、医疗、教育、交通、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均等的便利和实惠,实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信仰的转变和提升。特别对广大农民群众来讲,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不要农业、不要农村、不要土地,背井离乡,离别故土,弃村上楼,要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挖掘土地流转的优势,实现农业得发展,农村泛活力,农民得实惠的目的,真正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新型城镇化的历史背景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进程。它主要表现在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名词和产物,它既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1991年由著名学者辜胜阻在《非农业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1999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
  各地的城镇化建设和实践则早一些。1979年中央提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加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有了择业的自由。1982年,中国大面积实行了&分田单干&,1984年出现了&卖粮难&问题,1985年中国的经济包括农副产品由&补缺阶段进入供求平衡阶段&,农村劳动力出现过剩。1990年以后,我国的农业制度是政府把帮助农民致富的责任委托给&龙头企业&、&经纪人&、&中介组织&和&超市老板&的思路,国家大量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则给了这些人,此项政策一直持续到2006年,从而产生了一批农业企业。1984年之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多余的农业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业领域转移。同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农民开始大规模到小集镇落户,之后,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1989年前后,大量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出现了民工潮。在这些进城人员中,能够在城市购买住房,有固定收入,并能自然融入城市的人员不足8%,其中绝大多数人是因为生计、失地、在老家种地不挣钱难以养家而被动的像候鸟一样往返与城乡之间。这些人中10-20%人沦为城市的游民,生活并没有着落。而城市的门槛很高,城市管理方面的限制,城乡文化的差异,户口的区别,二元制度的存在,社会保障、子女就学、住房、医疗卫生的制约,致使市民与农民之间的隔阂依然严峻存在。市民和农民在人格上的不平等,农民身份的&贫贱&,使进城的农民们并没有幸福感。农民工的大规模流动,是从1992年开始的,这与中国吃、用等生活必需物品的票证取消以及农产品过剩有关。农业机械的大面积使用,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村已不需要过多的劳动力。因此,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最早提出了小城镇问题,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特别提到要大力发展城镇化,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的发展城镇化,十八大使城镇化的目标更加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经历过四个发展阶段。1983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要以小城镇为主,大中小城市为辅,并认为加强小城镇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的必由之路。1984年5月,全国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形成城乡畅通,地区交流,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流通网络&要求后,全国小集镇建设掀起了一个浪潮,1985年前后,农村小集镇建设,被称为农村的&城市之光&。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开放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5月,中国正式决定开发14个沿海港口城市,这些城市先后建立了15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995年到2001年,全国上下出现开发区建设热,除国家批准的外全国大部分省、市、县都相继建设了开发区。
  城市化建设大约从1978年-1984年开始,那时全国上下的城市化是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来推动城市化进程。年,是以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等来推动城市化进程。1992年到2000年,城市化全面开展,是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开发区为动力来推进城市化进程。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后,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扎实推进,尤其后来出现的撤乡并镇,新型社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民拆房盖楼,把城镇化建设推向高潮。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布局虽然尚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依然滞后,劳动力素质较低。但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在向合理的方面调整,城乡资源在重组并双向流动,农村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向现代化迈进的大趋势已势不可挡。就城镇化水平来讲,我国1990年的城镇化率为22%,2007年为44.19%,2008年为45.68%,2009年为46.59%,2010年为49.7%,2011年为51.2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人口由2.54亿人增加到6亿人以上,城镇化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民进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指出:今后20年,中国将以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移。有的学者认为:&我们的城镇化率看上去过了51%,但实际人口的市民化只有35%左右&。
  三、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认识不到位,没有做到以人为本
  一些地方和基层政府,片面地理解中央精神,趁势搞政绩,涂脂抹粉,不征求农民意见,不顾及农民需求,不考虑农民的富裕程度,不着眼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违背农民的意愿拆旧房、盖新楼、贪大求洋、赶农民上楼,甚至让农民们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繁衍的村庄,到所谓的功能不全的社区居住和生活,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把城镇化建设看成是中国社会的新一次革命,没有把城镇化建设当做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破除二元社会结构和深化农村改革的高度来认识。
  (二)受地方、部门利益影响,不按客观规律办事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大规模扩张,资源的过渡开发,经济的高速增长,一些地方政府把改革、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变的十分复杂,很多地方不得不把新的经济增长点寄托在土地财政和房产开发商身上,盲目圈地扩城。土地资源投入是其最突出的特点。这种倚靠土地拉动经济的、粗放的增长方式后果十分可怕。资料统计,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村庄占地7000多万亩,现在扩大到3亿多亩,而城市占地由原来的2000多万亩到现在的7000多万亩。30年城市人口增加了近5亿,农村减少了9000多万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占斌认为:全国目前有1.59亿农民工基本上长年生活在城市,但是户口没有改变。另外还有7000万流动人口。因此,全国至少2亿多人在城里晃来晃去。而这些进城的农民工多是以牺牲家庭幸福、天伦之乐以及自己身体健康为代价的。为了振兴地方经济,保持GDP增速,不少基层政府去人为造城,因此,土地城市化成了普遍现象。人为地制造城市化,往往带来的是表面的繁荣和泡沫,受益的并不是广大人民群众。这样做不仅违背了客观规律,反而会加大城乡差别和两极分化,制造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另外,很多城镇化建设并没有去构建合理的健全的利益格局,而出现了城镇化后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靠&的现状。还有一些地方的城镇化人为地从农村掠走资源,把高耗能企业迁到农村,污染农村的环境,对农民造成新的危害和歧视,同时又出现了新的畸形城市化,产生新的城市病。村庄合并,农民上楼,确实能腾出大量的土地。少的有30%,多的有50%。新建成的住宅区农民们虽然只拿出略高于房子成本的价钱,但却丢掉了原有的宅基地和旧房子。再加上购买的新家具和日用品,多数农民欠下了大量的外债。而很多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根本不考虑农民进城后的生活,看重的则是这些节约出来的土地。一些既得利益群体,为了廉价占有农民的土地,一些开发商傍着政府,政府出头强拆硬迁,掠夺人民群众祖祖辈辈积累的财富,一些政府甚至成了开发商的马前卒和代言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征地后土地的增值部分,开发商占48-50%;政府占20-30%,村级留25-30%,农民留5-10%。
  (三)形式主义严重,工作作风浮躁,土地城市化现象突出
  当前有的地方所谓的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实际上只是拆旧房、村庄合并、每个乡镇划出一块土地建成一片低档次的别墅或多层楼房,或对城郊村、城中村进行改造,然后让农民或有钱人住进去。而真正按照中央要求的城镇化标准来建设的城镇化很少。这些建成的住宅区根本没有实质上的城镇化内容。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城镇化就是房地产化。他们在城镇化过程中,虽然打着农民的旗号,喊着为人民着想的口号,却不是让农民获利,而是为政府自身和房地产商获利。出台的&城乡统筹措施也好&,&新农村建设政策也好&,&旧城改造&、&旧村改造&也好,&小城镇化&、&村改社&、&宅基地换楼房&、&土地换低保&等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中很少考虑农民们的当前和长远利益,很少顾及农民&被上楼&后的生活成本和支出来源。很多农民被市民后、土地流转后出现非农化,农民无人管成为盲流,农民进社区后无事可干,无收入来源,失业化。还有一些在城镇化中建起的高楼大厦,设计不合理、基础设施跟不上或不配套,社会管理出现空白或在低质量下、庸俗化中运行。一些地方干部不到基层调查研究,不结合本地的具体实际,强行从农民手里廉价征走的土地,然后以十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价钱卖给开发商,并借鉴所谓西方的经验,全盘照搬国外的做法,去建设乌托邦式的城镇,致使在强行拆迁中导致大规模的内乱。同时,借机把农村的财富向城市转移、向开发商和其它精英阶层人士中转移,并给农村带来新的环境污染及债务。一些有良知的、坚持真理的、不趋炎附势的知识分子和学者认为: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计保障。1978年以前,国家仅从价格剪刀差中拿走农民1000亿以上的人民币,因此担心新的一轮城镇化会成为继剪刀差之后再一次对农民户籍、土地、以及其他资源的又一轮掠夺,更担心一些地方政府的做法会使城镇化出现低水平建设、重复建设,从而造成土地、资源和资金浪费。
  (四)农民被市民化,农业正常生产经营受损
  宅基地是农村集体非经营性建设用地,只能农民自己使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明确:农村集体非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得进入市场。这从根本上保护了农民在集体建设用地上所拥有的权利。而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建设使农民的土地被占用,农村劳动力进城,农村没有资金注入,导致农业生产力水平下降。农民们在农村无利可图,挣不到钱,改变不了生活现状。农民进城后,买不起房子,就不了业,没有收入,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享受不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实际上这是一种&伪城市化&。一些进城的农民腰包里揣着一把卖了农村的资源或一辈子积攒下的存款到城里生活,几年过去,这些钱花完后,又退回不到农村,后果不堪设想。在宪法中,农民也是公民,而在现实中,农民和农民工则被城市人称为乡巴佬、游民、打工仔、盲流,被政府认为是弱势群体,尽管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而农民兄弟仍被认为是城市社会中的下等人和不稳因素。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农转非&是广大农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那时拥有城市户口就意味着&吃皇粮&,那时城市户口背后则是优厚的社会福利和上等国民待遇。但那时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分治体系极其严格,农民们想走出这一步路径极其有限,过程极其艰难。在本世纪初,城乡户口的概念渐渐地被淡化,城市户口的优越性越来越小,农民与市民的生活水平开始缩小。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张,一些政府和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和扩张需要,越来越看重农民的土地资源。他们千方百计地想把农民变为市民,然后再想方设法把农民承包的土地和宅基地集体和国有化。这些被城市化的农民在住房、收入、社保、就业、权力、政治待遇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情况下,过早地通过城镇化转变身份,带来了很多社会和现实问题:生活成本的加大,社会身份的模糊,土地情结的终结,感情生活的失落,文化享受的荒漠,交流空间的缩小,幸福指数的下降。从而使过早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黄土地后的农民们缺少了安全感。2008年,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问题,在投资与出口面临后劲不足的今天,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重塑中国经济增长引擎,如何调整投资结构,各级政府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新型的城镇化建设,通过城镇化建设这个平台来推动户籍、财政、金融、社会、公共服务、乡村行政区划改革等突破口。因此,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削山造城&、&填海造楼&、&拆迁居民&、&赶民上楼&、&推碑平坟&等热潮。这一方面彰显了地方政府对城镇化建设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不少地方急于求成,偏面追求土地、人口城市化速度和农民被城市化的狂躁。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把握的几个原则
  城镇化的作用是无需置疑的,城镇化建设的意义有目共睹,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一些偏差也是正常的事情。但地方政府有责任把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到中央精神上,把它建设成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惠及民生、让老百姓拥护的轨道上来。这也是各级政府和广大专家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坚持以人为本,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后顾之忧,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的原则,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新型城镇化,既要让农民们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实惠,又要让农民们有事干,更应该让他们的身份城镇化。城镇化尽可能让农民与市民享有同等的权利,而不是人为地、廉价地让农民丢掉宅基地和牺牲耕地,或用不正当的手段和极小的代价,把农民转移到城市,为市民和私营企业主提供廉价的劳动力,从而使农民失去基本的生存基础资源,甚至成为新的流浪人群,成为马克思笔下的&流氓无产者&,城镇化建设仍要保证农民耕地承包权和宅基地的使用权,城镇化过程中土地非农化的后果是可怕的。有专家预测,中国13亿人口要吃好,需要30亿亩土地,而目前加上复耕才有18-24亿亩,仍缺少6亿亩土地。土地非农化,将会突破18亿的土地红线。因此,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耕地减少后出现粮荒。
  (二)遵循客观规律,统筹城乡发展
  城镇化建设要以发展中小城市主。就地、就近城镇化,比较适合农民的口味。要建设合乎农民心愿,适合农民生存环境,便于生产和创业的城镇化。城镇化建设,宜设置在城乡之间,宜不离开乡土为宜,人口控制在5万人左右,以便使基层设施完善。要以&输血为主,造血次之,政府主导,农民自发,全社会参与,治标与治本结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市民包容农民&的理念统揽整体工作,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红线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要结合各地的实际,不能让农民被进城,被上楼,更不能让农民所追求的幸福生活成为泡影和浮云。城镇化建设不能让农民的耕地非农化,改做它用,不能让农民的宅基地非法地集体化、城市化或他人化。要保证粮农增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加农业补贴,使之成为发展农业的有效政策工具。三农学者李昌平先生认为:&未来30年,10%的村庄会进入城市,60%的村庄会空心化,30%的村庄会成为中心村(小村镇)&。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建好30%的中心村,主张按照&逆城市化&的要求把30%的中心村建设的更像农村。这是因为&逆城市化&背景下农业和农村文明会有很高的价值。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内涵和外延完全不同,城镇化有城镇化的标准。此言可谓一语中的。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彭真怀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一是集约,二是智能,三是低碳,四是绿化。同时讲到要把城镇化建成&农业生产企业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农村生态自然化的美化城镇布局&。
  (三)分享改革成果,配套体制机制保障
  初期的城镇化农民注定是牺牲者。农村和农民,甚至农业都是要被无情盘剥的,但国家在出台政策时尽可能要避免这些。起码在城镇化建设完成后让农民们有所受益,来享受城市化的文明和成果。城镇化不能让农民失业、收入减少、生活无着落、住上新房后重新返贫。城镇化不能让进城的农民变为流民、沦落为城市的边缘人,更不能让农民游离于城乡之间,重新成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或下等人,不能像国外一些城市化过程中让进城的农民在城市周围出现贫民窟或贫民群体。城镇化建设可以让城里的资本、技术、人才、信息与农村的土地、劳动力以及自然山水有机地相互配置与整合。农业职业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目前转移出的劳动力城市里不能全部接纳,很多剩余劳动力就可能在城镇化中被消化。城镇化建设要结合实际,多元并进,尽快由农业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变,再向公民社会转变。农民的收入由土地上的收入为主尽快向外出打工以及第二、第三产业收入为主。传统的农耕社会也要逐步向工商社会转型。要解决好诸如资金、土地、规划、基础设施配套等很多现实问题。出台的政策一定要打破二元经济与二元社会的格局,要统筹城乡发展,在税收、教育、卫生、养老、就业机会、公共财政、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政治、经济待遇等方面要公平、正义。同时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在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方面要有所突破,要让农民们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为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长李兵弟认为:农民市民化,就要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应避免农民&光屁股进城&,要加强保护农村转移人口权益的制度建设。
  (四)注重文化建设,记得住乡愁
  &村落&,在《辞海》里的注解是村庄,《辞源》的注解则是&乡人聚集之处&,胡彬彬先生在《小村落,大文化》一文中则认为:村落是由古代先民在农耕文明进程中,在族群部落的基础模式上,进而因&聚族而居&的生产生活需求而建造的具有相当规模,相对稳定的社会单元。在这个单元里,耕种、居住、敬神、礼仪、婚丧嫁娶、各类活动,多重含义并存,村里仅仅是基础,文化才是内涵。农民们对村落、村庄的概念根深蒂固,对传统的农耕文化、农村风俗、邻里关系,以及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习惯独有情怀。乡村那里有他们劳作之余的文化生活,更有他们寄托梦想和快乐的心灵安慰。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整体设计中,一定要把适合人们需要的文化建设放到重要位置,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要加强建筑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防止破坏、毁掉了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文明,而新的城市文化文明尚未建成,让进城农民没有心灵安放的家园。进城的人们一旦丢掉了&村落文化&,而又融入不到城市,或者没有适应他们的新文化产生,则是很难留住他们的心和根。
  (五)注重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中国民国之前的几千年中,土地是私有制,中国经济基本上是私有制,而农村和农民的状况并没有改变。集体经济有它独有的优势。农村集体经济的形式很多,股份制、合作制等等,并不一定要定格到过去的人民公社上。华西、大寨、刘庄、南街、周家店等村的经验和实例足可以凸显集体经济的威力。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我党的一贯主张。历届党的领导人始终把发展集体经济放在农村发展的重要位置上。从新中国成立时起,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始终是农村发展的主线和主流。建国初期,毛泽东就提出要求,通过发展农村工业,把&农村生活改造的不低于城市,或者大体相同,或者略高于城市&。邓小平日《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中就明确地指出:&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日他在《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中再次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求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日、24日,他在审阅中共十四大报告稿时指出,&关于农业问题现在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我以前提出过,在一定的条件下,走集体化、集约化的道路是必要的。但是不要勉强,不要一股风。如果农民自愿,也不要去阻碍。&&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农业也是一样,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不仅有国有企业那样的全民所有制,农村集体所有制也属于公有制范畴。现在公有制在农村第一产业方面也占优势,乡镇企业就是集体所有制。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李昌平谈到:邓小平晚年讲到要学习华西村搞集体经济和共同富裕的&二次飞跃,&他认为小岗村只解决了温饱,只是过渡性的政策安排(权宜之计)。大寨的坚持集体经济的村庄获得成功不是偶然的,是符合规律的。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从各地实际出发,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日江泽民在江西考察农业问题时强调:&从长远趋势来说,农村生产力发展了,社会化分工和科学种田的水平提高了,农民群众要逐步走上新的集体化、集约化道路上去,这是农村发展的大方向。&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致富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要支持、鼓励和帮助城乡多种形式集体经济的发展。这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意义重大。&&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作用&,&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深化集体企业改革,继续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农业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技术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习近平同志日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础经济制度和基本政策,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来抓,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农村&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因此,城镇化建设离不开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根本保证。实践告诉我们,凡是集体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村,村级组织经济有实力,服务有手段,党组织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绝大多数村干群关系融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集体经济发展的好,村级组织统一支配财力,就有能力为村民办好事办大事,就可以让家家户户过上好日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更是实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目前农村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则是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
  九、 相关阅读
分享到&: &&&
其他相关问题解答
客服电话:
400-0819616
联系地址:
北京市通州区九棵树瑞都国际大厦1906室
土易网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通州区九棵树瑞都国际大厦1906室
联系电话:400- 
ICP备案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易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