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全民农场果树上限果位转让交分

广西农垦立新农场滴灌抗旱保增收
广西农垦立新农场滴灌抗旱保增收
文章来源:广西农垦 
作者:池冬莉
&&& 7月份以来,持续的干旱少雨天气严重影响了立新农场柑桔果树的生长。面对旱情,该场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抗旱工作,坚持分类指导、科学抗旱的原则,切实把“抗大旱、夺丰收”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着力推广网式、水带式滴灌技术。这些技术以其特有的节水、节肥、省工、增产增效等特点,经受住了旱情的严峻考验。目前,安装有滴灌设施的果园都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 据了解,近年来立新农场因地制宜、立足实际,以促进柑桔产业发展为抓手,着力改善果园灌溉条件,积极创新节水灌溉方式,大力推广果树网式、水带式滴灌技术。2007年,果树网式、水带式滴灌技术在该场五队进行试验示范。滴灌技术的使用,可减少渠道占据的土地面积。同时,通过局部湿润灌溉,土壤疏松,通透性良好,可减少用水量、肥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节省人力物力,促进增产增效。另外,水带式滴灌是可控灌溉技术,可以做到适时适量浇水,使柑桔的产量、品质大幅度提高。局部灌水还可以减少杂草生长的区域,减少锄草劳动力和除草药剂费用的投入,亩均节水20多吨,节肥20多斤,节约劳动力1个。目前,该场五队共推广果树网式、水带式滴灌技术50亩,减少了三分之一的生产成本。六队、八队部分职工果树岗位也安装了水带式滴灌。
&&& 网式、水带式滴灌技术使该场果树在受到旱灾影响时,仍然长势良好,在大旱之季确保了经济效益不减、职工收入增加,为全场柑桔保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李芳
()()()()()()()()农场要闻 - 广西农垦国有源头农场
全国首家柑桔质量追溯系统建设单位&&&&&广西最大的柑桔生产出口基地&&&&&商贸洽谈 旅游观光
广西柑桔之乡欢迎您&&&&&
?您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农场要闻
立新农场副场长文灵清一行到我场参观交流
6月9日上午,立新农场主管生产的副场长文灵清一行到我场参观。我场场长苏树发,党委书记田吉文,副场长何汉勇等领导与立新农场副场长文灵清一行进行了座谈交流。我场场长苏树发向文副场长一行介绍了我场近几年在企业改革、市场开拓、民生建设、产业链延伸及当前生产管理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还特别解释了双园制改革过渡阶段的成效及作用,有效的提高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职工管理信心。
在接待室座谈交流
广西农垦国有立新农场是广西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直属企业。现有柑橙总面积两万多亩。主要种植品种有:脐橙、温州蜜柑、崭獭⑻鸪龋曜懿4万吨以上,目前是广西最大最优质的脐橙生产基地。是一个拥有进出口经营自主权,集柑橙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按照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集团化管理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该场与我场场情十分相似,双方企业在柑桔种植等方面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关系。此次立新农场副场长文灵清一行在我场副场长何汉勇的陪同下参观了二队、六队果园。详细了解我场果树挂果量及当前果园长势,交流指导之余,双方领导互相倾吐工作经验,学习各自先进的管理方式,共同为促进农垦各项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文副厂长一行在果园参观指导编辑:陶凯凤
【】【】【】【】【】
广西农垦国有源头农场欢迎您!
地址:广西桂林市平乐县源头车田 &邮编:542406 电话:(办)&传真: 企业邮箱:广西日报数字报刊
007版 八桂新农村
广西日报社主办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 []
广西水果生产一张闪光“名片”
——广西农垦立新农场脐橙生产发展纪实 广西日报&& &&&& &&&&
  本报记者&邓&萍&本报通讯员&池惠琼&&&&以盛产“天下第一桔”而扬名的广西农垦立新农场,坐落在富川瑶族自治县。2009年岁末,立新农场把“广西脐橙之乡”的金字招牌揽入怀中。  倘若在金秋十月,你来到立新农场,放眼四望,但见山山岭岭,果树成林,金果累累,阵阵橘香,令人陶醉……  立新农场地处都庞岭余脉和萌诸岭余脉之间,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周边生态平衡保持良好,是全国少数几个脐橙优势产业带之一。从1981年开始引进美国脐橙进行种植,立新柑桔产业日益壮大发展起来,现有柑橙总面积两万多亩,年总产量6万吨以上。  生产标准化&  打造品牌脐橙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实行了非关税贸易障碍的“绿色壁垒”,国内大城市也实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质量安全,从“无公害”到“绿色”再到“有机”种植栽培,已经成为农产品的发展趋势。立新农场作为广西最大的脐橙生产基地,应用现代科学栽培理念和技术,已形成了产业化的经营格局,为打造广西脐橙之乡摸索出一条加快脐橙生产发展的路子。  “富江牌”脐橙1997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后,立新农场并没有在原地踏步满足现状,而是积极与全国著名的科研单位加强合作与交流,在更高层次上不断提升立新脐橙的含金量。2001年开始在全场范围内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2002年在农业部、自治区有关部门指导下实施广西农垦柑桔产业化示范工程,以及脐橙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示范基地工程等合作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立新农场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柑桔生产上始终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标准进行。实施一系列优质、高产、高效生态技术措施,狠抓生态栽培,采用了“猪—沼—果—灯—黄板—捕食螨—生草”良性循环的生态栽培模式;引进推广国外最先进的微灌、滴灌技术,集喷灌、杀虫、施肥等一系列生产操作为一体的节水微灌工程,绿色生态果园孕育了立新“富江”牌优质柑桔,果肉脆嫩,汁多化渣,香甜可口,富含维生素C,有“天下第一桔”之美誉。  立新农场也是农产品无公害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承建单位,充分发挥立新的品牌优势,按照“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的总体要求,率先在全国脐橙生产行业建立了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并严格按照绿色食品A级产品的生产标准进行标准化种植和加工。2009年10月1日,立新农场第一批质量追溯产品17吨温州蜜柑发往边贸进入市场,到目前为止已有21批72吨柑橙水果实现质量可追溯。产品主要销往牡丹江、上海、广东珠海、深圳等大中城市以及加拿大、俄罗斯和部分东南亚国家。实现柑橙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从“基地到市场”的全程质量监控。  做长产业链&  脐橙品牌优势突现  依托“富江”牌优质柑桔的品牌优势,立新农场在延伸产业链上作足文章,使立新柑桔产业走出了一条“优势更优、效益更好”的发展路子。  ——加强生产基地建设,整合资源,把品牌效应与市场营销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品牌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做大做强立新果业。2007年,该场果品加工场取得广西首家柑桔“出境水果加工包装厂”注册登记,成为该地区重要的脐橙生产基地和产品销售集散地,辐射和带动了本地区脐橙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柑桔产业的发展。  ——为提升柑橙产品附加值,建立了一座占地1万平方米,内设4条先进的清冼、烘干、打蜡、分级自动生产线,经过对包装标识和打蜡加工的规范管理,脐橙价格从去年的每公斤1.6元提高到今年的每公斤3元,充分实现品牌优势的效益。  ——成立柑桔协会,吸收农场职工及果品经销企业参加,使农户与龙头企业通过利益关系紧密联结在一起,充分发挥企业龙头作用,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加快水果效益转化,提升立新品牌优势,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近年来,该场辐射带动广西富川县及周边地区种植柑橙面积26.5万亩,总产量37万吨。  打造“八个第一”&  创建优质脐橙基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立新农场已成为拥有进出口经营自主权,集柑橙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集团化管理的中国名牌农产品企业,是广西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成为广西水果生产的闪光“名片”。  立新农场在广西乃至全国脐橙生产中创下了“八个第一”,即:一是全国第一个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的金牌脐橙;二是目前全国首家及唯一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的著名品牌脐橙;三是全国第一家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名牌;四是中国首届东盟博览会的唯一标志脐橙;五是国家农业部确定的首家及目前唯一的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试点单位的脐橙生产企业;六是农业部确定的首家一级目前唯一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农场;七是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的全区第一个目前唯一的“广西脐橙之乡”;八是广西第一家获得出口基地认证和自主经营出口权的脐橙生产企业,年产脐橙6万多吨,成为广西最大的优质脐橙生产基地。  &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 []
&&各版主要新闻
&| | | | | | | | &| | | |&|
                      广西新闻网版权所有  | 关于广西日报社 |  |  |  | (转载)奇异恩典(32):立新农场(二)
行过死荫幽谷
立新农场是围湖造田的结果。当地流行血吸虫病,死了许多人,因此称这地方为“鬼门关”;加上冬季鼠疫肆虐,夏天水灾频繁,真是多灾多难。
1968年的冬闲季节,正值“文革”斗争高潮,当地人称之为“血热病”的鼠疫再次流行,死亡率很高,医院里住满了平民百姓和农场的劳改人员。部份患者被救活了,其余则葬身黄土。在出血热病高潮时,主应许我说:“虽有千人仆倒在你旁边,万人仆倒在你右边,这灾却不得临近你”(诗91:7)。主的应许绝对可靠。体弱多病的我,在“鬼门关”经历了十个寒暑,始终没有遭受鼠疫的伤害。
1968年至1970年间,水灾闹得最凶。1969年7月天天下雨。大家准备危急时转移到安全地带,便着手捆扎行李。有一天,来了一位货郎。平时我身上没有钱,难以购买用品;这一天,主特别感动我前去观看,见到两节电池,要价高达0.97元(在当时当地可以买两斤猪肉)!主感动我,要我把这两节电池买下来,但我身上的钱不多,舍不得买;圣灵再三感动,我终于顺服,买了下来。
不料第二天,堤坝被水冲垮,全场人员彻夜急行军120里路,从宿松县一直步行到太湖县才脱险。在漆黑的夜里,就是靠着这两节电池使手电筒发光引路的,不但方便了我自己,也方便了许多人。
天亮以后,检查行李,负责保管本小组贵重物品的人告诉我,我交给他保管的小布包丢失了。布包里有我仅有的几块钱,于是我便身无分文。
七月间,赤日炎炎,晒得路面滚烫,热气上腾。由于体内缺少水份,嘴里唾液耗尽,喉咙乾燥,眼睛冒火,步履维艰。路旁的一杯茶水,卖一角钱。我既身无分文,自然无法问津。在极度困难的时刻,忽然听见一位难友喊叫说:“老郑,快来啊!天这么热,你要吃不消啦!快来喝几口水!”她递给我一杯茶,我舍不得喝完它,只喝了一口,眼睛就明亮起来了。
这一天,我才深深体会财主要求拉撒路用指头泼蘸水凉凉他舌头的情景(路16:19-31),我满心感谢主救我脱离罪恶和刑罚。我还想起主耶稣向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约4:7-26)以及在十字架上说“我渴了”(约19:28)的情景。我此时此刻所经历的,我们的主都经历过了。我想起保罗所说:“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神在肉身显现”(提前3:16)。主耶稣道成肉身,为我受尽苦楚,我这一点干渴算得了什么?
我重新得力,终于步行到达宿营地。当干部指挥男队难友搬运行李时,难友中的管峻弟兄发现行李堆里有“郑惠端”字样,惊奇地说:“原来郑姐也在这里!”此后,我们就在主内彼此交通,互相勉励。
1970年夏天,尽管连日暴雨,水位高涨,场领导仍然谈笑自若,提出“人在堤在,确保死保堤坝”的豪迈口号。无奈豪雨倾泻,一夜降雨200毫米,以至部份住房倒塌,堤坝告危。于是一声令下,年轻力壮者全部上坝防守,家里留下的尽是老弱病残,我是其中之一。
半夜下达紧急命令:留守在场的老弱病残人员要将托儿所里的全部孩子转移到相距三里路的总场大礼堂去。别人领走了三、四岁的孩子,这些孩子可以自己走路。自私又外行的我却从摇篮里抱起一个刚一周岁的胖孩子,谁知这孩子非要人一直抱着不可,我只好用上全部力气,一路抱到大礼堂。
正当我疲惫不堪地回来整理自己的行李时,室外“逃命啊!”的喊声四起。我左手挽着一只大木箱,右手拿着一根竹竿,急忙走进了逃亡的人群。走了大约一里路,洪水就赶到脚前,很快淹没小腿,继而涨到腹部。水势凶猛,将菜园的瓜果和着家具冲来,我不但不能迈步,连站都站不住了,只好丢弃木箱,用竹竿支撑身体。当竹竿经不起急流冲击,身极摇晃不已时,我就像彼得那样喊着说:“主啊,救我!”(太14:30),随即被水冲倒,却还能挣扎,勉强站了起来。然而,来不及喘上几口气,我又被急流冲倒在地,这一次仍又站立起来。第三次被冲倒浮出水面时,看到近处有棵大树,虽想尽量靠近它,却力不从心。
感谢我的救主,他早已预备了一位名叫小龙的19岁的男孩,他在对岸见我被水冲倒,时起时沉,便过来救我脱险。
大水过后,农场一片狼藉:只差五天就要收割的水稻颗粒不留,蔬菜无一幸存,果树拔起,房屋倒塌......,迫切需要重整“家园”。
百废待兴,首先必须解决住房问题。由于水稻欠收,盖不成草屋;盖瓦房则需要砖瓦。大家苦思冥想,决定就地取材,拆掉烧砖瓦的砖窑,利用拆下的砖头建房。大家全力以赴,劳力强的人干重活,拆窑或扛抬砖块;我因体力较弱,便在窑下拣拾碎砖,把它们一堆堆地放好,供有劳力的人扛抬,天天如此。
一天中午歇工,回场吃午饭时,听说砖窑倒塌了。我赶去一看,塌方的泥土正好厚厚地压在我上午拣碎砖的地方。姓郭的队长对我说:“要是人埋在里面,拔都拔不出来!”我站在废墟旁边,默默地感恩:主又一次救我的命免于死亡!
我们队是本场部直属女队。1972年的一天,我所属的一中队都集中到大队开会。大队离我们有七、八里路,开了一下午会,晚上还要放电影。我不想看电影,会后便独自返回住地。
走到半路,已是暮色苍茫,逐渐天昏地暗。我没有手电筒照明,只好一脚高、一脚低地行走在坎坷不平的田埂上。道路固然难行,心中更加害怕遇见坏人。当恐惧感越加作祟时,我便向上举目,求主帮助,因为“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诗121:2)。恐惧感消失了,又在黑暗中看见前方有一条发光的路。
我以为那是神听祷告为我所开的出路,便摸黑朝着那条路走去。当我走近并正要踏上这条路时,忽然看见有人提着马灯走路,原来是难友高大姐正在巡视鸡棚。我高兴地大声喊叫:“高大姐!”
她提着马灯照我:“你是谁?怎么会走到这里?那边是池塘,赶快走回来!”她边说边提着马灯照我:原来那条发光的路只是池塘夜里水面泛光,我正站在池塘边!
我心想:“好险啊!上次神差遣19岁的小龙把我从大水中救上来,今天又打发高大姐提着马灯阻止我落水。保护我的是耶和华──他‘也不打盹,也不睡觉’(诗121:4)。我要感谢赞美他,直到永远!”
1968年至1971年间(文化大革命时期),农场里的阶级斗争气氛浓烈,思想压力沉重。那时整个中国上自国家主席、下至凡夫俗子,人人朝不保夕,苟且偷安,因而极少通讯联络,以免惹起麻烦。我不仅与外界的通讯中断,甚至见到同队的主内姊妹们,也不敢打招呼,灵里感到孤单、空虚、苦闷。
在极度痛苦时,我连祷告都不能了,只好默默叹息:“主啊!祢在哪里?我看不见祢、摸不到祢;祢为什么远离我呢?”想到挪亚虽在方舟里,还有一扇通天的窗口(创8:6),而我现在所处的方舟却无通天窗口;想到盖恩夫人曾在狱中过着灵性枯干的痛苦生活,而我如今劳动、学习甚至生活都得集体行动,安排不出整段的灵修时间;虽然主并未离开我,自己却没有感觉主的同在,因而过着“劳苦担重担”(参太11:28)的日子,正如一首诗歌所唱:
  压得太紧,无处栖身;
  压得太紧,力不能胜。
这种日子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基督徒如果没有主的同在,比谁都可怜。
我们宿舍离工地有七、八里路,每天都要赶早摸黑,步行前往工地,天一亮就开始劳动。一天清晨,我头戴草帽、肩扛锄头,和本小组人员一起上路。半路上,我心里涌出一首诗歌:
  像马利亚黎明即起,亲至墓旁献礼;
  主已复活,主墓已空,领我到加略山。
  [副歌]
  使我莫忘客西马尼,使我莫忘主之痛苦,
  使我莫忘主爱为我,领我到加略山。
  我真甘心,我真情愿,背十字架跟从主;
  我愿与主同尝苦杯,领我到加略山。
我唱出声来,自己的耳朵都听见了。我因此害怕起来:如果别人听见我唱赞美诗,今天晚上我又要挨斗了。但主真是怜悯我,一直感动我唱这首诗。于是我就放慢脚步,走在队伍后头,继续唱啊、唱啊,流着眼泪唱,怀着奉献的心情唱,圣灵也在我灵里唱。
忽然间,十分清楚地从我心里涌出一句话:“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他......已经复活了”(路24:5-6)。霎时间,复活的主向我显现,我的灵立即得到释放,一切的痛苦、绝望都像乌云在阳光下消散,主复活的大能再一次在我灵里运行,开了我的心眼,让我充满盼望。
按照规定,刑满后每年都有一次探亲假。然而,头两年的月薪仅9元2角,后来虽逐渐增加到15元,仍然不够探亲的费用。主既没有预备,我就只好顺服,并一直求主成就。
感谢慈爱的父,他倾听了孩子的祈求。时候一到,他就采取极其奇妙的办法,为我预备了充足的旅费,农场领导也批准我请探亲假,我就在刑满后第八年,即掩捕后第十五年的1973年秋天,出来探亲。
就像一只过惯了笼子里机械生活的笨鸟,一旦放飞到海阔天空的陌生世界,我的心旁徨不已。同时,心怀无限感激之情:主给我的恩典实在太大了。
旅行的头一个夜晚,我宿在华阳旅社。午夜时分,旅社服务员陪同公安人员前来查询。我像惊弓之鸟,手足无措,心想:“是不是农场里给公安部门打电话追我回去?......”我的信心软弱到了极点,只有仰望主说:“主啊!祢既然放出祢的羊,求祢在前面引导。”当我专心依靠主时,内心平静下来。公安人员看过我的证件,二话不说就走了。翌日,由水路到达九江,改乘火车经南昌回福建,第四日辗转来到闽清县境内的谷口车站。
下车后环顾四周,迎面来了一位青年。他仔细打量我,问道:“你是从安徽省逃难回来的姑姑吗?”
我已经二十多年没回家了,自然不认得这位侄儿,令人感慨万千!他的这句话让我留意到自己的行装:一身旧式衣裳;四件旧布包裹成双地捆在一根绳子两端,驮在肩上,胸前和背后分别挂着两件。这付模样,显然不像是享受探亲假的职工,难怪被看成逃难者。
改乘汽车回到阔别多年的家,看到人丁兴旺:弟弟已有五个儿女,最小的儿子上了大学。然而,家里整整十五年没有一本圣经,大人的心田荒凉至极,孩子们根本不认识神,亲戚朋友同样远离神。这种情形令我十分忧愁。虽然在此期间尽力传福音,总感到灵界受到强烈拦阻。作为园丁的我,看到自己的葡萄园如此荒凉,我切切恳求主败坏空中掌权者的恶势力。“耶和华啊,求祢在这些年间复兴祢的作为!”(哈3:2)
在故乡住了将近一个月,取道上海回农场。由于担心连累上海的弟兄姊妹,便决定找旅馆住宿。立新农场原属安徽省公安厅,1970年该厅被军事管制后,改属南京部队建设兵团,因此我的探亲证明书上盖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安徽建设兵团五营二连”的红彤彤大印。上海的旅社介绍处按我的军人身份,安排我住上“红旗招待所”。这一招待所的住宿条件不错,但旅客不是解放军便是出差的干部。我吓得不得了,白天不敢呆在旅社,等到晚上八、九点钟才回去睡觉。
  一天,同旅社的人问我:“老同志,你在什么单位工作?”
  我说:“我在农村种田。”
  她说:“你真谦虚!我看你不是医生就是教授。”
  我难以辩白,只是默默祷告:“主啊!求祢用祢的手影遮蔽我”(参赛51:16)。
因为信心小、顾虑多,我也不敢去看望弟兄姊妹。一天,我正在愚园路延安西路口的电车站等车,忽然背后传来一声“郑姑!”
我仔细一看,才认出是邱少林医生之子邱道辉弟兄。这时,邱姑姑也走过来,高兴地与我握手说:“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你。今天早上我们还在为你祷告呢!”她十分亲切地接着说:“真是神奇妙的安排,叫我在这里和你碰头,不然我也不晓得你来到上海。”
我深受感动:在这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中,神不但让我巧遇亲爱的弟兄姊妹,而且使我得知许多肢体不断为我祷告,就像彼得被囚时教会为他切切祷告一样(参徒12:5)!于是,邱姑姑引我会见了当地的许多弟兄姊妹,大家彼此勉励,得了安慰。
在这乌云密布的日子里,礼拜堂关闭了;圣经被没收甚至烧毁了;传道人抓的抓、关的关、杀的杀、劳改的劳改;羊群流离失所,如同没有牧人一样。主借此探亲机会把我带出来,看看他自己的教会,正如先知所说:“至于你荒废凄凉之处,并你被毁坏之地,现今众民居住必显为太窄。吞灭你的必离你遥远。你必听见丧子之后所生的儿女说,这地方我居住太窄,求你给我地方居住。那时你心里必说,我既丧子独居,是被掳的,漂流在外,谁给我生这些、谁将这些养大呢?撇下我一人独居的时候,这些在哪里呢?”(赛49:19-22)。
,以至基督徒的人数成倍增多,见证了“耶和华是我的牧者”,他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 兴义果树农场安置小区公交线路
一共为您找到 1 条和 兴义果树农场安置小区公交线路 相关的公交
兴义7路公交线路
市区线路 6:30--20:00 1元
[上行] ------------------------------------[37站]
[下行] --------------------------------------[39站]
对兴义果树农场安置小区公交线路信息有所纠正,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兴义果树农场安置小区公交线路相关公交资讯
网友对兴义果树农场安置小区公交线路提问
兴义旅游景点推荐
客运帮帮忙
多云&& 12℃ /6℃
小雨&& 6℃ /4℃
小雨&& 2℃ /1℃
出行工具箱
兴义酒店预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民农场果树复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