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井先进个人事迹过程中需注意哪些事项

使用注意事项,Application notice,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 ->
-> 使用注意事项
1)&&Application notice
使用注意事项
2)&&install a regulation of using the hour
安装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3)&&clinical use of the attention
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This article with the monitors classification,the basic principle,the mai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measurement method,the principle of quality control testing and clinical use of the attention in part to discuss such matters.
本文就医用监护仪的分类、基本原理、主要生理参数测量方法、质控检测原理及临床使用注意事项等部分展开讨论。
4)&&things to notice when using the drug
用药注意事项
5)&&attention
[英][?'ten?n]&&[美][?'t?n??n]
Discussion on the Attention about Un-Suitable-season Greening Construction in Huizhou C
惠州市非适宜季节绿化施工的注意事项
Combining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process,method and attentions for reference.
以实际工程为示例,详细系统地介绍了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步骤、方法,并结合实际易发生的问题提出一些注意事项,对正确推广执行新规范和做好工程技术、质量控制均有实际指导作用。
of pretensioning prestressed slab,proposed some attentions.
根据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施工实践,主要从先张法预应力梁板的施工准备、张拉、浇筑、养生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几点注意事项。
6)&&points for attention
The usage of sphygmomanometer and points for attention;
血压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performance indexes of various UPS powers and combining with mud logging instruments′working environment, the paper probed into the faults and reasons occurred easily in UPS power under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put forward the requirement and points for attention in power types and configuration that was suited to mud logging instruments.
该文在分析不同类型UPS电源性能指标的基础上,结合综合录井仪的工作环境,探讨了UPS电源在此环境条件下容易产生的故障及原因,提出了适合综合录井仪工作环境的电源类型及配置方面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The paper expounds the concrete operation steps of S-316 recovery instrument and some points for attention.
阐述了S -3 1 6回收装置具体使用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补充资料:锯割及其注意事项
一、锯割的作用利用锯条锯断金属材料(或工件)或在工件上进行切槽的操作称为锯割。虽然当前各种自动化、机械化的切割设备已广泛地使用,但毛锯切割还是常见的,它具有方便、简单和灵活的特点,在单件小批生产、在临时工地以及切割异形工件、开槽、修整等场合应用较广。因此手工锯割是钳工需要掌握的基本操作之一。锯割工作范围包括:(1)分割各种材料及半用品;(2)锯掉工件上多余分(3)在工件上锯槽。二、锯割的工具一一手锯手锯由锯弓和锯条两部分组成。(1)锯弓锯弓是用来夹持和拉紧锯条的工具。有固定式和可调式两种。固定式锯弓的弓架是整体的,只能装一种长度规格的锯条。可调式锯弓的弓架分成前后前段,由于前段在后段套内可以伸宿,因此可以安装几种长度规格的锯条,故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可调式。2.锯条(1)锯条的材料与结构锯条是用碳素工具钢(如T10或T12)或合金工具钢,并经热处理制成。锯条的规格以锯条两端安装孔间的距离来表示(长度有150~400mm)。常用的锯条是长399mm、宽12mm、厚0.8mm。锯条的切削部分由许多锯齿组成,每个齿相当于一把錾子起切割作用。常用锯条的前角γ为0、后角α为40~50°、楔角β为45~50°。锯条的锯齿按一定形状左右错开,排列成一定形状称为锯路。锯路有交叉、波浪等不同排列形状。锯路的作用是使锯缩宽度大于锯条背部的厚度,防止锯割时锯条卡在锯缝中,并减少锯条与锯缝的摩擦阻力,使排屑顺利,锯割省力。锯齿的粗细是按锯条上每25mm长度内齿数表示的。14~18齿为粗齿,24齿为中齿齿为细齿。锯齿的粗细也可按齿距t的大小来划分:粗齿的齿距t=1.6mm,中齿的齿距t=1.2mm,细齿的齿距t=0.8mm。(2)锯条粗细的选择锯条的粗细应根据加工材料的硬度、厚薄来选择。锯割软的材料(如铜、铝合金等)或厚材料时,应选用粗齿锯条,因为锯屑较多,要求较大的容屑空间。锯割硬材料(如合金钢等)或薄板、薄管时、应选用细齿锯条,因为材料硬,锯齿不易切人,锯屑量少,不需要大的容屑空间;锯薄材料时,锯齿易被工件勾住而崩断,需要同时工作的齿数多,使锯齿承受的力量减少。锯割中等硬度材料(如普通钢、铸铁等)和中等硬度的工件时,一般选用中齿锯条。3.锯条的安装手锯是向前推时进行切割,在向后返回时不起切削作用,因此安装锯条时应锯齿向前;锯条的松紧要适当,太紧失去了应有的弹性,锯条容易崩断;太松会使锯条扭曲,锯缝歪斜,锯条也容易崩断。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您的位置: >
& & 日常护理的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下:
  1、不可大面积用水清洗以免造成水斑;
  2、不可用含有酸性的卫生间清洗剂清洗,以免烧蚀景观石造成失光(包含做过结晶的景观石);
  3、不可用非专用的碱性清洗剂(如厨房清洗剂)清洗景观石,以免造成返碱,很难处理;
  4、如遇严重污染应找专业的清洗公司咨询,不可乱用清洗剂。
& & 新安装的景观石已做过结晶护理或旧景观石已做过翻新结晶护理的,日常可用吸尘器或尘推(加少许牵尘液)做日常除尘即可。如局部不慎污染,可用意大利产M-3大理石专用清洗剂清洗。具体如下:M-3号加5-10倍的水擦拭,再用清水毛巾擦拭,最后用干毛巾擦干。清洗景观石要见湿见干,不可让水在景观石表面自然干燥。
上一篇:&&下一篇:没有了钻井队搬迁安全注意事项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4页
文本预览:
钻井队搬迁安全注意事项
钻井队搬迁作业是一整套钻井所用的设备从老井搬至新井的过 程,这项工作头绪多、分工细、人员多、车辆多、劳动强度大,而且 受到地形、道路、季节、气候、车辆配置、新老井场距离等多种客观 因素制约。为确保钻井队搬迁工作的安全顺利完成,钻井队首先要专 门召开协调会,做好安全风险分析,现场协调、安全监督、钻井队主 要负责人、 安全员和运输公司负责人必须到场, 会议要交代注意事项、 进行安全教育,合理分工,明确工作任务和质量要求,做好现场安全 监控。 一、设备在搬迁时应注意的事项: 1、设备搬迁必须遵循先吊装的设备后拆,后吊装的设备先拆的 原则组织、指挥施工,确保安全与顺利进行; 2、拆卸的设备应放在宽敞、平坦及工作范围内没有电力设施和 通信线路的地方,以利于吊车起吊,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3、在与吊车司机配合作业时,要有专人指挥和组织吊装,切实 做到装、卸安全; 4、设备装车后要有专人负责捆绑,防止坠落伤人。 二、指挥人员选择指挥位置时应注意的事项: 1、应保证与起重机司机之间视线清楚; 2、在所指定的区域内,应清楚地看到负载; 3、指挥人员应与被吊运物体保持安全距离;
4、当指挥人员不能同时看见起重机司机和负载时,应站到能看 见起重机司机的一侧,并增设中间指挥人员传递信号。 三、吊装带的要求:(存在下列情况的不允许使用) 1、吊装带标签丢失或标识难以辨认的; 2、吊装带出现割口的; 3、吊装带被化学物品侵蚀的; 4、吊装带出现热损伤或摩擦损伤现象的; 5、吊装带配件损伤或变形的; 6、吊装带纤维严重破损的; 7、圆形吊装带承载芯裸露的。 四、做业中的工作要求: 1、工作中听从指挥、精力集中; 2、起吊设备时,确保绳套挂牢和吊车钩子保险销子扣紧; 3、起吊时,人不能接触被吊设备,用牵引绳进行控制; 4、工作中及时观察,发生异常时要立即躲避到安全区。 五、钢丝绳吊索的安全使用要求: 1、吊装作业前,应对吊具与索具进行检查,确认各功能正常, 完好; 2、确定吊点连接处牢靠,绑扎可靠; 3、不得超过额定载荷; 4、必要时加衬垫。 5、吊索与所吊构件的水平夹角一般为 45° ~60° ,绳索之间的夹
角不能大于 120° 。 6、无三根以上的断丝聚集在一起; 7、选用绳套必须按设备重量选取,严禁超负荷使用; 8、绳套长短合适,所挂位置需正确; 9、禁止使用打结、锈蚀、断丝、磨损、麻芯挤出的钢丝绳; 10、现场必须使用铝合金压套一次成型的专用绳套。 11、使用铝合金压制接头吊索时,其金属套
第1页/共4页
寻找更多 ""岩心录井 - Angel♀泪♂的主页
在钻井过程中用一种取心工具,将井下岩石取上来,这种岩石就叫岩心。岩心是最直观、最可靠地反映地下地质特征的第一性资料。通过岩心分析,可以考察古生物特征。确定地层时代,进行地层对比;研究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的关系;掌握生油特征及其地化指标;观察岩心岩性、沉积构造,判断沉积环境;了解构造和断裂情况,如地层倾角、地层接触关系、断层位置;检查开发效果,了解开发过程中所必须的资料数据。
&&&&(一)取心井段的确定
&&&&由于取心成本高,钻速慢,技术复杂,所以不能在勘探过程中每口井都进行取心,也不能布置很多的取心井。为了既要取得勘探开发所必须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又要加速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在确定取心井段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新探区第一批井,应适当安排取心,以便了解新区的地层、构造及生储油条件。钻井过程中,若发现良好油气显示,原来没有设计取心任务的井,应修改设计,增加取心。
&&&&(2)勘探阶段的取心工作应注意点面结合,以充分利用取心井资料。获得全区地层、构造、含油性、储油物性、岩-电关系等项资料。
&&&&(3)开发阶段的检查井则根据取心目的而定。如注水开发井,为了查明注水效果,常在水淹区布置取心。
&&&&(4)特殊目的的取心井,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确定。如为了了解断层情况,取心井应穿过断层;为了解决地层岩性、地层时代临时决定取心等。
&&&&(二)取心资料收集和岩心整理
&&&&1.取心资料收集
&&&&取心钻进前后,地质人员应丈量方入,准确算出进尺。取心过程中,记钻时,捞取砂样;一方面可以与邻井对比确定割心位置;另一方面当岩心收获率很低时.可以帮助判断所钻地层岩性。并要持别注意观察泥浆槽面的油气显示情况。
&&&&2.丈量“顶、底空”
&&&&当钻头提至井口后,应立即推向一边,然后丈量“底空”(岩心筒底部或下部无岩心的空间长度),判断井内是否有余心。底空量完后,将岩心筒吊下钻台,将分水接头卸下,量“顶空”(岩心筒顶部或上部无岩心的空间长度),初步判断岩心收获率。
&&&&丈量“顶、底空”的目的是为了更确切地了解岩心在井下的位置,以在岩心归位时判断岩心所处深度。
&&&&3.岩心出筒
&&&&岩心出筒时,应保证岩心完整和上下顺序不乱。接心要注意先出简的岩心是下面的地层,后出筒的是上面的地层,切勿颠倒,并依次排列在丈量台上。
&&&&岩心全部出筒完要进行清洗。但油浸级以上的油层岩心不能用水洗(不作含油饱和度试验的致密油砂除外),只须用刀刮去岩心表面的钻井液,并注意观察含油岩心渗油、冒气和含水情况,并详细记录,必要时应封蜡送化验室进行分析。
&&&&密闭取心井的岩心出筒后应及时整理岩心,清理密闭液后马上进行丈量,涂漆编号。及时取样化验分析,时间要在2&h之内完成。
&&&&4.岩心丈量
&&&&在丈量岩心时,首先判断出筒的岩心中是否有“假岩心”,然后才能开始丈量。“假岩心”常出现在一筒岩心的顶部,可能为井壁垮塌物或余心碎块与泥饼混在一起进入岩心筒而形成的。“假岩心”不能计算长度。
&&&&岩心清洗干净后,对好断面,使其茬口吻合,磨光面和破碎岩心摆放要合理,由顶到底用尺子一次丈量,长度读至厘米。用红铅笔划一条丈量线,自上而下作出累积的半米及整米记号,每个自然断块画出一个指向钻头的箭头。
&&&&5.计算岩心收获率
岩心收获率是表示岩心录井资料可靠程度和钻井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岩心收获率往往达不到100%,所以每取1筒岩心都应计算1次收获率。1口井岩心取完了,应计算出总的岩心收获率。
&&&&6.岩心编号
&&&&将丈量完的岩心按井深自上而下、由左向右(以写有井号一侧为下方)依次装入岩心盒内,然后进行涂漆编号。
&&&&编号密度原则上按20&cm&l个,在本筒范围内,按其自然断块自上而下逐块编号。
&&&&编号的写法是以带分数的形式表示。其中整数表示取心次数(筒次),分母表示本筒岩心的总块数.分子表示该块岩心的块号。例如,&即表示第3次取心中共有10块岩心,此块为第5块。
&&&&岩心盒内筒次之间用隔板隔开,并贴上岩心标签,注明筒次、深度、长度及块数,以便区别和检查。
&&&&(三)岩心描述
&&&&岩心的观察描述是正确认识岩心的过程,是一项很细致的地质基础工作,既要全面观察,又要重点突出。对于含油气岩心的观察描述,应及时进行,以免油气逸散挥发而漏失资料。
&&&&1.岩心的油气水观察
&&&&岩心的油气水观察,从取心钻进开始,直到岩心描述工作结束。
&&&&取心钻进时,观察泥浆槽面的油气显示情况。
&&&&岩心出筒时,当取心钻头一出井口,就要立即观察从钻头内流出来的钻井液中的油气显示特征,边出筒边观察油气在岩心表面的外渗情况,注意油气味。岩心清洗时,边洗边做浸水试验,观察油气水显示特征,必要时应依次剖开观察。做好岩心出筒初描观察记录。浸水试验是将岩心浸入清水下约20mm,观察含气冒泡情况,如气泡大小、部位、处数、连续性、持续时间、声响程度、与缝洞的关系、有无H2S味等。凡冒气泡的地方用彩笔圈起来,凡能取气样时,都要用针管抽吸法或排水取气法取样。
&&&&岩心描述时.含油岩心除柱面、断面观察外,要特别注意观察剖开新鲜面含油情况。如油迹颜色、外渗速度、分布面积、含油产状、含油部分与不含油部分与岩性关系等。凡储集岩岩心,无论见油与否,均要做氯仿或有机溶剂浸泡试验,做荧光观察。
&&&&(1)岩心含水观察。直接观察岩心剖开新鲜面湿润程度,湿润程度可分为以下级别:
&&&&湿润:明显含水,可见水外渗;
&&&&有潮感:含水不明显,手触有潮感;
&&&&干燥:不见含水,手触无潮感。
(2)滴水试验。用滴管滴一滴水在含油岩心平整的新鲜面上,滴水不宜过高,观察水滴的形状和渗入速度,以其在1&min之内的变化为准分为4级(图1-1):
&&&&渗:水滴保不住,滴水即渗,判断是含油水层;
缓渗:水滴呈凸镜状,浸润角小于60,扩散渗入慢,判断是油水层;
半球状:水滴呈半球状,浸润角在60~90之间,不渗,判断是含水油层;
珠状:水滴不渗,呈圆珠状,浸润角大于90,判断是油层。
(3)塑料袋密封试验。取岩心中心部位无钻井液或人为水浸的岩样1块(20~30cm3),装入透明塑料袋内封口密封,置烈日或45~55℃下30&min,观察袋内情况。观察结果可分为3级。
&&&&雾浓:袋壁有水珠,岩样表面有明水,判断为水层;
&&&&有雾:水珠不明显,袋内明显潮湿,判断为含水层;
&&&&雾稀薄或无雾:岩样表面干燥无潮气,判断为不含水层。
&&&&含油储集岩含水观察以滴水试验为主,含气储集岩的含水观察以直接观察和塑料袋密封法为主.其他方法仅供综合判断时参考。
(4)荧光试验法。由于沉积岩中的沥青和原油及某些矿物.在紫外光照射下有不同的发光现象,所以可按发光的不同颜色来确定物质的性质。一般情况下,沥青质和油质发光颜色及处理方法如图1—2所示。
&&&&从紫、蓝紫、青蓝和蓝色至黄橙、棕到深褐色,是从轻质油逐步过渡到重质油的一系列发光顺序。毛细管发光分析结果也证明了上列顺序。
&&&&油:淡青、黄色;
&&&&焦油:黄、褐(橙)色;
&&&&沥青:淡青、黄、褐、棕色;
&&&&地沥青:淡黄、棕色。
&&&&但一些矿物的发光颜色不是这样,它们是随不同的滤色而具有与滤色相同或近似的发光颜色。例如方解石在红色滤光下呈红色,在紫色滤光下呈紫色。
因此,在现场上应用上述不同发光颜色,可以区别出原油的性质,也可以区别出矿物发光的颜色。荧光分析现场常用的有以下4种方法:
(1)直照法。将岩心或岩屑放在荧光灯下直接照射,主要是观察记录荧光发光程度、产状与岩性关系及发光面积。
&&&&(2)滴照法。取1~2g无人为污染的小块岩心,研碎置于标准滤纸上,滴l~2滴氯仿,待氯仿挥发后,在荧光灯下直接观察滤纸上留下的发光痕迹,根据发光颜色、产状确定沥青含量与沥青性质。
&&&&(3)系列对比法。称1g研碎岩样,倒入干净试管内,加入5mL氯仿密封浸泡,摇动数分钟后,静置8~10h,与标准系列对比。根据荧光级别。可按表1—1查出沥青含量。
&&&&表1-1&&荧光分析沥青含量标准表
级别 含量/% 级别 含m/% 级别 含&&量/%
5.0 0.000&155
0.005&000 5.5
10.0 0.007&5
0.160&0 10.5
15.0 0.240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定的沥青浓度范围内,溶液发光强度与其沥青的含量成正比。但浓度达到极限浓度时,就会产生浓度消光,荧光强度也将减弱。如定量分析含油情况,需要加以稀释后再进行对比定级。另外在配制标准系列时,必须采用本控区及邻近控区石油、沥青或含沥青的岩石配制,这样才有可靠的对比性。
&&&&(4)毛细管分析法。利用石油沥青溶液的毛细管特性及发光特性判定溶液中石油沥青组分和性质。由于溶液中石油沥青不同组分沿毛细管(即滤纸条)上升速度不同而在滤纸条上形成特有的宽窄不等的色带,在荧光灯下观察其色带宽度和颜色,即可确定石油沥青的性质和组分。
&&&&将系列对比后的溶液,倒入试管中,放入处理过的滤纸条,将其下端浸入溶液,待溶液挥发完后,在荧光灯下观察滤纸条发光颜色、强度、发光带特点及宽度等,以确定沥青性质及含量。
&&&&(5)油-酸反应。取岩心剖开面中心部位约0.5~2mm直径的岩样2g,浸没在装有1~2mL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岩块上下浮动程度、气泡大小及有无彩虹色等。
(6)丙酮-水试验。对怀疑含油或凝析油的岩心,取样1g,研碎放入试管中,加2mL丙酮,摇晃均匀后,过滤到另一个试管,再加入3mL水,如含油就会有乳白色分散体系存在。
&&&&2.岩心含油级别的确定
&&&&含油级别是岩心中含油多少的直观标志。所以含油级别是判断油水层或油层好坏的主要标志,但不是绝对标志。例如,含油级别高的砂层往往是油层。含油级别低的砂层往往是干层、水层。而相反的情况也是有的,气层、轻质油层、严重水浸的油层等岩心往往含油级别很低,甚至看不出含油。
&&&&含油级别主要依靠含油面积大小和含油饱满程度来确定。一块岩心沿其轴面劈开,新劈开面上含油部分所占面积的百分比,称为该岩心含油面积的百分数。通过观察含油岩心光泽、污手程度、滴水试验等可以判断含油饱满程度。含油饱满程度一般分3级:
&&&&含油饱满:岩心颗粒孔隙全部被油饱和,新鲜面上油汪汪的,颜色一般较深,油脂感强,油味浓,出筒新劈开面原油外渗,手摸岩心原油污手,滴水不渗;
&&&&含油较饱满:颗粒孔隙充满油,但油脂光泽较差,油味较浓,捻碎后污手,滴水不渗;
&&&&含油不饱满:颗粒孔隙仅部分充油,一般颜色较浅且不均匀,油脂感差,不污手,滴水微渗。
&&&&根据储集层储油特性不同,分为孔隙性含油、缝洞性含油,并分别划分含油级别。
&&&&(1)孔隙性含油。
&&&&①&孔隙性含油是以岩石颗粒骨架间分散孔隙为原油储集场所,岩心以岩性层为单位,以新鲜断面的含油情况为准,分为以下6级:
&&&&饱含油:观察截面95%以上见原油,含油均匀、饱满,原油明显外渗:
&&&&富含油:观察截面75%以上见原油.含油均匀,含封闭的不含油的斑块或条带;
&&&&油浸:观察截面40%以上见原油,含油不均匀,含较多不含油的斑块或条带,有水渍感,滴水不能呈珠状或半球状。
&&&&油斑:观察截面40%~5%见原油,含油部分呈斑块状、条带状;
&&&&油迹:观察截面上只能见到零散的含油斑点,面积在5%以下;
&&&&荧光:肉眼看不到原油,荧光检测有显示,系列对比达6级以上(含6级)。
&&&&②&岩屑以岩屑录井分层为单元,在自然光下挑选真岩屑,计算挑出的真岩屑中含油岩屑的百分含量并定级。
(2)缝洞性含油。
&&&&①&缝洞性含油是以岩石的裂缝、溶洞、晶洞作为原油储集场所,岩心以缝洞的含油情况为准,分为以下4级:
&&&&富含油:50%以上(含50%)的缝洞壁上见原油;
&&&&油斑:50%~10%(含10%)的缝洞壁上见原油;
&&&&油迹:只有10%以下的缝洞壁上见原油;
&&&&荧光:缝洞壁上看不到原油,荧光检测或有机溶剂滴泡有显示,系列对比达6级以上(含6级)。
&&&&②&岩屑层以含油岩屑占同层真岩屑百分含量为准亦分为4级:
&&&&富含油:岩屑层含油岩屑占真岩屑的5%以上(含5%);
&&&&油斑:岩屑层含油岩屑占真岩屑的5%~1%(含1%);
&&&&油迹:岩屑层含油岩屑占同层真岩屑百分含量小于1%;
&&&&荧光:肉眼看不到含油岩屑,荧光检测或有机溶剂滴泡有显示,系列对比达6级以上(含6级)。
&&&&3.岩心描述内容
&&&&岩心描述与一般野外岩石描述方法和内容大致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岩性。如颜色、岩石名称、矿物成分、结构、胶结物及胶结程度、特殊矿物及其他含有物等。
&&&&②&相标志。如沉积结构(粒度、成分、颗粒形态、颗粒排列情况等)、沉积构造(各种层面构造如水流波痕、泥裂、雨痕、载荷模、枕状构造、滑动构造以及各种层理构造)、生物特征(种类、含量、保存情况)等。
&&&&③&储油物性。如孔隙度、渗透性、孔洞缝发育情况与分布特征等。
&&&&在裂缝性油气田探区,油气分布受缝洞控制,因此,通过岩心寻找缝洞分布规律,对其产状、密度、连通性及油气情况进行洋细研究。
&&&&裂缝统计,是按小层进行描述统计。缝宽小于0.1&mm及分枝缝长度小于5cm的,一般不统计。相邻岩心段被同一条裂缝贯穿只统计1次。只统计张开缝和方解石充填缝。缝合线和其他物质充填缝不统计,只描述其发育和分布情况。
裂缝发育程度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孔洞描述统计,包括孔洞个数、类型、连通性、分布情况、含油气情况及充填情况,还包括充填物、充填程度、结晶程度、晶体大小及透明度等。
&&&&缝洞组合,指缝洞关系及其分布状况。以层为单位,逐层统计缝洞发育参数,对缝洞组合关系必须加以详细描述。缝洞组合关系通常有缝连洞、缝中缝、缝中洞和切割缝等。
&&&&④&含油气性。含油气情况主要根据岩心油气水观察诸方面综合描述。
&&&&⑤&岩心倾角测定、断层的观察、接触关系的判断。岩心倾角测定可利用三角板和量角器直接测定,断层的观察应注意断层面上常见到角砾岩、铝土岩或风化壳产物,角度不整合面上、下岩层必定相交成一定角度并有地层缺失。
&&&&(四)岩心录井草图的编绘
为了便于及时分析对比,指导下一步工作,应将岩心录井取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用规定的符号绘制岩心录井草图(图1—3)。绘制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图中用的岩心数据(如岩心收获率、编号、分段长度等)必须与原始记录完全一致,深度比例尺与电测放大曲线比例尺一致(一般为1:50或1:100)。
&&&&②&图中的岩性剖面在绘制时用筒界作控制。岩心收获率低于100%时,从上往下绘制,底部留空,待再次取心收获率大于100%(即套有前次余心)时,向上补充(自下而上绘制),即套心一律画在前次取心之下部。因岩心膨胀或破碎而收获率大于100%时,应根据岩心实际情况在泥质岩段破碎处合理压缩成100%绘制。
&&&&③&化石及含有物、取样位置、磨损面等,用统一图例绘在相应深度。以黑框及白框表示不同次取心,框内斜坡指向位置为磨损面位置,框外标记样品位置,样品编号可采用5、10编号,根据样品顶界距本筒顶界的距离来标定样品位置。
④&岩心编号栏内根据分段情况写起止号。分层厚度(分段长度)指岩性段的长度。
(五)岩心综合录井图的编制
&&&&岩心综合录井图是在岩心录井草图的基础上,综合其他资料编制而成。它是反映钻井取心井段的岩性、含油性、电性和物化性质的一种综合图件。比例尺同岩心录井草图。
&&&&由于地质上、钻井技术及工艺方面种种原因,并非每次取心收获率都能达到100%,而往往是一段一段不连续的,因此需要恢复岩心的原来位置;而未取上岩心的井段,则依据电测、岩屑、钻时等录井资料来判断钻取岩心井段的地层在地下的实际面貌,如实地反映在岩心综合录井图上。通常把这项工作叫做岩心“装图”或“归位”。岩心归位要在测出放大曲线之后,参照测井曲线进行。
&&&&归位原则是,以筒为基础,用标志层控制,磨损面或筒界面适当拉开,泥岩或破碎处合理压缩,使整个剖面岩性、电性符合,解释合理。但岩心进尺、心长、收获率不改变。
&&&&以筒为基础就是以每筒岩心为归位单元,缺心留空白,套心推至上筒底界以上。上筒无余心、无底空。本筒取心连根拔出的岩心,归位不能超过本筒顶底界。
&&&&归位方法和步骤如下:
&&&&1.校正井深
&&&&归位时首先要找出钻具井深和电测井深之间的深度差值,并在装图时加以校正。岩心录井是以钻具长度来计算井深,而电测曲线是以电缆的长度计算井深。由于钻具和电缆的伸缩系数不同,所以岩心录井剖面与电测曲线之间可能在深度上有出入。
校正方法是将电测图和岩心录井草图比较,选用数筒连根割心、收获率高的筒次中的标志层,算出标志层的深度差值(又称岩电差)。以电测深度为准,确定剖面上提或下放数值,根据上提或下放数值校正取心井段。如图1—4所示,灰质砂岩层在岩性上和电性上容易与泥质岩和一般砂岩区别,在电性上呈高尖峰,因此,可根据电性上的反映找到相应的岩性,准确地卡出灰质砂岩,此时二者的深度差即为电测与录井的深度差值。从图中可以看出,灰质砂岩底界的电测深度为1800m,钻井取心深度为1800.5m,此时深度差为0.5&m,剖面应上提0.5&m。同一连续取心段一般只有一个岩电差,不同取心段或连续井段很长,有2个以上岩电差时,各岩电差应随井深增加而增加。
&&&&2.岩心归位
&&&&根据归位原则,先从最上的一个标志层开始,上推归位至取心井段顶部,再依次向下,达到岩性与电性吻合,把收获率高的筒次首先装完。收获率低的筒次,在本筒顶底界内,根据标志层、岩性组合分段控制归位。
&&&&特殊情况的岩心归位通常有以下几种:
&&&&①&破碎岩心归位。破碎岩心的长度一般有丈量误差,按电测解释厚度,消除误差归位,视破碎程度适当拉长、压缩均可。但是同一岩性段内各块破碎岩心均应根据长度、破碎程度按比例均匀拉长、压缩。
&&&&②&磨损面位置可根据电测厚度拉开归位,达到岩性、电性吻合,拉开处为空心位置。
&&&&③&实取岩心长度大于电测解释厚度,岩心也较完整。这种情况可视为岩心取至地面改变了在井下原始压力状态而膨胀,可按比例压缩归位,以恢复其真实长度(即电测解释的厚度)。但岩心长度变化一般应在1.5%左右。
&&&&④&乱心处理。由于某种原因在岩心出筒时岩心顺序被倒乱,整理时应认真对茬口,尽量恢复岩心的真实顺序并详细记录现场情况。在归位时按电测解释结合岩性特征使岩性、电性吻合。
&&&&3.岩心位置的绘制
岩心位置以每筒岩心的实际长度绘制,当岩心收获率为100%时,应与取心井段一致;当岩心收获率低于100%,或大于100%时,则与取心井段不一致。为了看图方便,可将各简岩心用不同符号表示出来,如图1—5中第3筒为空白,第4筒画上斜线。
4.样品位置标注
&&&&样品位置就是在岩心某一段上取分析化验用的样品的具体位置。在图上标注时,用符号标在距本筒顶的相应位置上。样品位置是随岩心拉、压而移动的,所以样品位置的标注必须注意综合解释时岩心的拉开和压缩。
&&&&(六)井壁取心
&&&&用井壁取心器,按指定的位置在井壁上取出地层岩心的方法叫井壁取心。通常是在电测完毕以后立即进行。
&&&&1.井壁取心层位的选定
&&&&井壁取心的目的是为了证实地层的岩性、含油性和电性的关系,以及为了满足地质方面的特殊要求。取心时,根据不同的取心目的,选定取心层位。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层位应进行井壁取心:
&&&&①&在钻井过程中有油气显示但未进行取心的井段,应用井壁取心加以证实;
&&&&②&岩屑录井中漏取岩屑井段及岩心录井中岩心收获率较低的井段;
&&&&③&测井解释中的疑难层位,如可疑油层等;
&&&&④&需了解储油物性资料,但又未进行钻井取心的层位;
&&&&⑤&录井资料与电测解释有矛盾的层位;
&&&&⑥&重要的标准层、标志层以及其他特殊岩性层位;
&&&&⑦&为了满足地质上的特殊要求而选定的层位。
&&&&2.井壁取心位置的确定
井壁取心位置的确定,一方面要考虑地质设计的要求,其中主要根据岩心录井、岩屑录井、测井中所发现急需解决的问题来确定。具体确定时应参考岩屑录井草图、完井电测资料,由地质人员、气测人员、电测绘解人员在现场进行综合分析,共同协商确定取心位
置、取心颗数,并将取心位置自下而上标注在1:200的0.45m底部梯度或自然电位曲线上。
&&&&应强调指出的是,为了了解地层含油情况,取心时应优先考虑油层部位,确保重点层位。
&&&&3.井壁取心的描述
&&&&井壁取心描述内容基本上与钻井取心相同。但是,由于井壁取心的岩心受钻井液浸泡以及岩心筒的冲撞等因素的影响,在描述岩心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在描述含油级别时应考虑钻井液浸泡的影响,尤其在混油或泡油的井中,更应注意。
&&&&②&在注水开发区和油水边界进行井壁取心时,岩心描述应注意观察含水情况,做含油试验。
&&&&③&在可疑气层取心时,取出岩心应及时嗅味,进行含气、含油试验。
&&&&④&在观察和描述白云岩岩心时,由于岩心筒的冲撞作用使白云岩破碎,因此也会发现白云岩与盐酸作用起泡较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注意与灰质岩类的区别。
&&&&⑤&如果1颗岩心有2种岩性时,则都要描述。定名可参考电测曲线所反映的岩电关系来确定。
&&&&⑥&如果1颗岩心有3种以上的岩性,就描述一种主要的,其余则以夹层和条带处理。也可参考电测曲线以1种岩性定名,另外2种岩性以夹层或条带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录井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