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万达文化旅游城在旅游中的作用和影响

分享此页到:
浅谈民俗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姜宏芳&& &&& 民俗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围,所以它的产生、传承和演变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是受社会经济基础制约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它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而且史前就已经表现出来了。比如:图腾崇拜就是民俗的雏形。为消除民族民间文化面临的冲击、失传的危机,抢救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和贵州省人大通过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的进程中,现就如何进一步理解和实践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其中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个内涵与各位苗族同胞共同学习探讨。&& &大家已经体会到:民俗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自然创造的为人们长久承袭的、有规律的,足以约束人们行为和意识的习惯,所以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表现,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是历史的见证和存在。按具体内容和形式,可分为:心理的、行为的、语言的三个形式。&& &1、心理民俗以信仰为核心,主要是崇拜和禁忌,从不同角度求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安全感,这种心理因素往往带有某种奇异性和神秘性。&& &2、行为民俗也是心理的反映,但它更多的表现为有形的传承活动。如:礼仪、婚俗、葬礼、祈祷、驱邪及节日、纪念日等,这些称之为有形民俗。&& &3、语言民俗,主要以语言为表现手段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愿望与要求的传承艺术,如,神话传说,叙事史诗、故事、歌谣、谚语、口诀、咒韵语等口头文学。&&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早在五千多年前,先民们就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进步与发展,创造了日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尽管它作为一个专门学科的研究活动比西方国家晚半个世纪,但论及民俗活动的文学记载却为世界之首。在先秦时期就有关于风俗、歌谣的采集和编纂,汉代以后出现了风俗节令的专著。我国真正的民俗学研究历史还是从近代开始的。它的产生与发展与“五四”时期波澜壮阔的社会和文化变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它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 &首开先河的是北京大学,1918年率先成立歌谣征集处,校长蔡元培和一批有威望的专家、学者积极倡导并参加。l920年诞生歌谣研究会,我国第一个专门学术团体,并创办《歌谣》周刊。之后,风俗调查会、方言调查会等纷纷登台。1928年中山大学成立民俗学会和出版《民俗》周刊,首次将研究范围扩大到除歌谣等民间文艺之外的其他一系列民俗现象,举办民俗“传习班"和“风俗展览馆”。1 930年钟敬文等人在杭州成立中国民俗学会,出版两刊《民俗学集镌》这标志着我国民俗学研究的深入和提高,抗日战争期间,在沦陷区,日本帝国主义为达到中国变为殖民地的目的,对中国民俗研究特别卖力,收罗大批文人开展资源调查和民俗调查。这些研究成果虽然带有奴化和侵略性质,但其中也不乏以发展科学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的爱国学者,他们对民俗学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 &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由郭沫若,周扬、钟敬文等的积极倡导和推动,民俗学研究得到长足发展,l950年成立了“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会”,创办《民间文学》杂志。“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民俗调查、收集大量资料,尤其是此前的1958年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开展普查活动,编写少数民族发展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民俗资料,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了这项工作。&& &&&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作为独立学科的民俗研究获得了新生并得到真正的发展。l982年,北京、上海、浙江、陕西等省、市先后成立民俗学研究机构,创办学术刊物、介绍民俗学知识和研究成果。随之在北京大学、辽宁大学、兰州大学等院校开设民俗学课程,1983年4月“中国民俗学会”正式成立,开始了民俗学研究的新纪元。80年代初兴起了编修全国地方志热潮,各地区、各民族开展国情、地情、民情大普查,经过筛选整理,科学编入志书,这不仅保存了历史文化遗产,也为民俗学研究积累了素材,更重要的是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民俗工作者,壮大了民俗研究队伍。&& &&&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民俗工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民俗理论的探索和实践,人们对民俗的理论大为提高,废弃过去把民俗文化理解为人民语言、行为的创作,提高到民俗是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一种民族意识的精神产品,是一种民族心理素质的思维方式,民族习俗与信仰价值观念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废弃过去强调民俗文化的阶级地位和作品题材,提高到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民间、传承的知识,一种精神文化知识来看待、接受。废弃过去把民俗文化视为古代文化的“遗留物”和历史的“同声”,当作静止、僵死的东西。提高到把民俗看成是不同时代的文化积淀物,不同时代的文化因素、文化世界观、习俗与宗教的痕迹,而且它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变异与传承、流动和变化,所以,民俗具有凝聚作用、导向作用和控制作用。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得到落实,在制度化宗教获得自由发展的同时,民间信仰也得到迅速恢复。着眼当下,民间信仰既是本土信仰资源,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本。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进一步端正认识,积极引导民间信仰稳定有序发展,有效实现这一重要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转换,使之真正成为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营造重要的本土文化资本,已成为新时期全面推进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纵观我国民俗学研究史的历程和深刻变化,我们就体会到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民俗学专家陈勤建在《中国当代民俗学》一书中,关丁民俗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人的行为规范都必须在民俗中才能实现。同样,任何现代化的实现,都最终必须是民俗的体现。”但现在民俗文化领域的理论依然滞后,一定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民俗文化的发展。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2000年启动“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工作起,—10日该组织又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接着-30日,中国“民族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把黔东南列为重点区域来进行保护,2005年陆续开展了“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的申报,这对全国各族人民是鞭策和鼓励。回顾从1994年开始,贵州省文化厅从实际出发,开展了评选命名“艺术之乡”的创建活动,到2003年3月止,共命名64个独具贵州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到过黔东南考察民族文化抢救工程时强调:“当务之急是要我们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节日的文化内涵,节日民俗应该是一个民族的盛典,而不是简单的吃、喝、穿、戴。”因此,按照《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施纲要》和《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的规定做到:第一,要提高思想认识;第二,建立各级普查队伍,深入挖掘、整理民俗资料;第三,对现实的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第四,抢救保护工作关键在人才(即工作人才和现在健在的民间艺人);第五,财政要投入经费;第六,把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内容进入学校。当今,民族民俗风情旅游风靡全球,方兴未艾,己成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即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缘是人文景观。它是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各民族风情民俗、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宗教仪式、建筑风格、民间歌舞等为民俗科学的珍贵资源和欣赏对象。这些传统文化构成一个博大的民俗社会,在历史上曾对外域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冲击,影响外域文化长达2000多年,直到今天还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近年来,由世界旅游组织发起时兴的集中国江南农村的古代耕作民俗和乡镇企业风姿为一炉,开发出古今民俗有机结合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的石培华博士谈到贵州的乡村旅游时说:“世界旅游组织帮助完成的《贵州省旅游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将乡村旅游作为贵州旅游发展的一个重点。”因此,日“首届中国·贵阳乡村旅游国际论坛”在贵阳召开,来自国内外专家再次将关注的对象聚焦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新西兰政府就合作开发贵州乡村旅游达成协议,提供了30万美元无偿援助,帮助贵州实施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项目。这个项目将黔东南州凯里市的南花、怀恩堡、季刀和雷山县的郎德上寨、猫猫河、南猛、脚猛共七个村寨为点。这些点其特色展示的定位是:踏百年步道、看苗族歌舞、看百年粮仓、看传统古建筑、看农业生态、看芦笙制作、看苗族刺绣、听百年古歌,让游客体验不同节日、不同民俗的表现及庆贺方式。为把此项工作向前推进,落到实处,贵州省旅游局于2004年11月组织有省、州、县、村为代表的队伍赴法国、爱尔兰等国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雷山县旅游局局长张华和猫猫河村支书余文忠以及州旅游局副局长张远卿、凯里市旅游局副局长雷安平等与州、省领导一起参加了此次考察活动。考察的目的是借鉴国外“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来推动苗族民俗文化的弘扬与传承。雷山服饰刺绣、银饰文化、芦笙音乐、歌舞文化等,除了在国内多次参加重大节庆,如: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贵阳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等活动外,还曾出访前苏联莫斯科、荷兰、比利时、日本、希腊、法国、新加坡、柬埔寨国家参加各种艺术节展演,为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推动发展黔东南旅游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今,在国际旅游的客源中,越来越多的人把注意力转移到中国,他们认为:中国显示了巨大的发展国际旅游潜力,并高度赞赏中国旅游业是“中国第一大金矿”。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雷山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提出了“旅游兴县到强县”的发展目标。有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就先后开辟的有郎德、西江和新桥民俗风情旅游点的幅射力带动,到2000年起又由省旅游局、州人民政府主办,县委、县政府连续承办的十届“雷山苗年文化节”。苗年是本民族的人普遍参与的民俗活动,它以世代相承的民间歌谣,芦笙音乐舞蹈,服饰银饰穿戴,民间祭祀礼仪等的独特方式来展现苗族精神风貌,思想意识,价值判断和社会生活。以这个载体来实践保护和传承雷山已获得的“苗年节、鼓藏节、芦笙制作工艺、服饰刺绣工艺、银饰锻造工艺、芦笙舞蹈、苗族飞歌”等十一项国家级非遗名录和“酒礼歌”、“爬坡节”等六项省级名录的文化品牌和产生地名片。&& &岁月不居,春秋代序,第二十九届北京世界奥运会火炬在雷山县郎德上寨传递,贵州省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上海世博会“公众论坛在”西江千户苗寨举办的精彩场面仿佛还在眼前。上海世博会为苗族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平台,在提高苗族文化软实力亮出了硬功夫。雷山县借助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平台,以“聚焦秀美西江、聚焦城乡互动”发展,探讨和谐城乡发展方式,宣传贵州、宣传黔东南、宣传雷山,显示出强烈的文化自觉自信。雷山苗年文化,不经意间成为时代的“范例”,甚至成为历史的节点,让人们看到文化价值的回归。当文化自觉也像水一般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才会变成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雷山苗族民俗文化底蕴赢得自2004年起获得中央电视艺术家协会旅游电视委员会(联合全国60家地方电视台、40余家平面媒体联合打造的大型互动栏目《体验中国》,经5个多月展播和全国观众的投票及网络投票),评选为“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此后,还获得中国旅游论坛组委、世界旅游精英博鳌峰会等有关组织授予“中国最佳旅游休闲县”、“中国旅游王牌目的地”、“中国最美的小城”、“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县”、“全国最具文化底蕴及自然和谐的十个小城”。同时获得“省级文明县城”的荣誉,我们为之而感到自豪。对确立雷山作为“中国苗族文化中心”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和条件。此外,“雷山苗年文化节”于今年2月还获得中国节庆创新发展论坛组委评选入围“十二五规划·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节庆”和雷山县入围“锦绣中华·中国节庆产业最具发展潜力县”的荣誉。对加强雷山县旅游基础建设,提高旅游综合服务接待能力,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雷山苗年民俗载体的大展现;使全县各族人民增强了凝聚力,并且在以下几方面提高了认识:l、发展旅游业,本身是一项经济事业;2、发展旅游业是国外了解我国的窗口,是我们对外联系的重要措施,增进民族平等友好关系;3、发展旅游带来世界各地的时代信息和现代科学技术;4、发展旅游业激发全县各族人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互利。2003年10月第32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是第6个递交批准书的国家。在我国从2000年起动到2006年、2008年和2011年先后三批共命名颁牌授予国家级非遗名录1219项,其中:贵州省有73项125处进入国家级名录,有46人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此外,有440项进入贵州省级名录,822项进入各地、州市级名录,3438项进入各县级名录。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使我们更加坚信:要以独特的民俗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结合起来,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民俗是我们的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它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整体纳入非遗保护体系,将文化遗产保护上升为国家意志,将非遗保护上升为法律制度,将各级政府部门保护非遗的职责上升为法律责任,这有利于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示精神,再通过全县各族人民的继续努力,雷山会将已获得的“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等多项文化产生地的民俗品牌魅力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到来。据雷山县旅游局统计,2010年旅游入境人数达175.25万人次,综合收入6.2亿元。现正如: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认为的那样:“今天,走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乡村,我们不难看到,中国人正以开阔的胸襟、开放的视野、积极的心态、丰富的文化追求、文明自信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赵实副主席还认为:“从历史发展的大视野来看,中国的世界地位不仅在于她的经济实力,更在于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实力。面对未来,每一个中国人都充满信心,这就是中国作为创新型国家崛起的底气所在”。&& &&&& &&&&&&&&&&&&&&&&&&&&&&&&&&&&& &&& &&& 参阅文献:&&& ①1993年安徽黄山书社出版《民间文学新论》书中,刘希汉撰“民俗学研究的过去与现在”一文&&& ②《贵州日报》国际时事版。&&& ③《中国民族报》六版,张祝平撰“民间信仰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选择”一文。&&& ④《人民日报》四版,李舫撰 “当代中国人的集体表情”一文。&&& ⑤《贵州日报》二版,谢庆生撰 “依法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文。&&& ⑥《中国旅游报》十四版,耿闻撰 “旅游,利于非遗保护与传承”一文。&&& 注:本文入编2011年9月版《中国传统文化大典·理论与作品》第二卷。
分享此页到:
标签:民俗,旅游,文化,历史,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苗族,同胞,生活,故事,文学,中国,世界,北京,大学,少数民族,知识,作品,贵阳,黔东南,教育,风情,凯里,
相关资讯:
资讯排行榜节事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表达及其旅游影响
阅读消耗积分:0
浏览数:3496
&&&&摘要:节日庆典能高度浓缩多种地方文化内容,以旅游、经济为指向的节事活动必然对当地文化、社会和经济产生影响。’99 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 在仪式表演上再现了东巴文化的舞台化真实,从文化工业的角度来看,这些仪式表演是一个“新现实”的文化产品。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仪式表演;东巴文化;文化表达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X(4-07  
&&&&节事旅游(节日事件旅游Festival & Special Event Tourism , 简称FSE 旅游) 指以一次性或定期举办的节日庆典为核心吸引力, 营销或提升目的地的特殊旅游活动形式。节日庆典活动往往积淀了丰厚的地方文化内涵, 并且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娱乐性, 因此, 事件活动的规划者常常试图创造一种节日或庆典的氛围, 以吸引更广泛的关注、更多的游客, 甚至是形成一种再造的“传统”。目前, 国内外一些重大的体育赛事和集贸活动往往具有节日化倾向, 节日庆典也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目的地的重要旅游促销手段之一。[1]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在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促进旅游开发的社会大形势下, 国内各地不仅恢复了很多传统节日, 还根据当地文化特点, 创造了一些新型的节日。但是, 即使是“传统”的节日, 在保存了传统主题、总体框价的同时, 其具体内容、表现形式、内涵意义等都已经与以往有所不同。地方政府、知识分子、民众以及旅游开发商均在这些活动中赋予了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诉求, 自然也就有着不同的阐释和表达。从文化的角度来说, 节事活动的这一转变过程也是节日及其历史传统得以重构、文化得以再生产的过程。这个过程无疑将对节事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一定影响。
&&&&1996 年, 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2.3”地震曾经引起世人极大关注, 国内外的各种援助纷纷到来。丽江及时抓住了地震带来的新闻效应, 把“丽江”这一地名带入人们的视听中。至1999 年, 丽江的三年恢复重建工作业已取得明显成效, 完善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 更以1997 年底丽江古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名扬天下。与此同时, 丽江县的旅游业也开始“腾飞”。据当地旅游局统计, 1998 年, 丽江县国内外游客达到153 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1 07 亿元。此时, 如何巩固前期成果, 并在未来能有更大发展, 是丽江政府以及关心丽江的各界人士考虑的首要问题。利用丽江被列为’99昆明世博会分会场的大好时机, 举办一次国际性的活动, 向外界展示丽江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同时动员内部各级力量、各界人士共同致力于丽江新时期的发展, 对于丽江的意义不言自明。
&&&&本文以1999 年10 月16~20 日举办的’99 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以下简称“’99 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 为案例, 运用文化人类学和节事旅游研究的有关理论、观点, 尝试对节事活动中的文化表达及旅游影响进行分析解读。
&&&&一、总体策划:基于传统的创新
&&&&’99 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由中共丽江地委、行署主办,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具体筹划者则是丽江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领域的“精英”。艺术节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开幕式、闭幕式文艺表演, 系列学术研讨会, 文化艺术精品展和营造社会氛围的各种活动。
&&&&对于这次艺术节, 主办者当地政府有着明确的政治、经济、文化指向。《丽江日报》曾载文表述举办艺术节的目的: “全面展示东巴文化, 广泛开展国际东巴文化学术交流, 确立纳西文化学的国际地位展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丽江精神, 推动丽江经济、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通过举办艺术节提高丽江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挖掘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加快丽江旅游支柱产业建设和发展; 树立丽江新形象, 促进丽江经济发展, 把丽江建设得更加美好。”[2] 也就是说, 对外以东巴文化为桥梁宣传丽江, 展示丽江的文化魅力和经济潜力吸引游客和投资者。对内则依托人们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认同, 振奋民心, 团结一致。总而言之凝聚并利用一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力量, 促进丽江社会经济的发展。
&&&&作为纳西族的“文化精英”, 艺术节的具体策划者对这次活动的文化内涵、精神意义也有着一定的目标:“可以说这次艺术节不是一个简单的经贸洽谈会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事, 它要很好地回答民族发展进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如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及其与历史发展的关系问题, 它是我们纳西族复兴民族精神的一部大作品。”当然, 举办一次耗资数百万的艺术节, 目标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文化方面。艺术节的主要筹划者表示, 艺术节就是期望把东巴文化这一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丽江经济、社会进步的物质财富。“我们的定位是: 全面展示东巴文化艺术精品, 深刻揭示纳西文化的精神, 扩大丽江知名度, 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P15)
&&&&在这样的目标下, 艺术节的主题被确定为“继承、发展、和谐、团结”。围绕这一主题, 艺术节的会徽、吉祥物、宣传画和主题歌等等都在浓浓的东巴文化色彩下表达了新时代纳西人的追求。会徽“地球蓝天东巴”是一个大大的象形文字“东巴”映衬于地球、蓝天、东巴经书和金黄色边框之下显示了正在走向世界的东巴文化的价值地位。吉祥物白鹤“合合”分立在主席台两侧, 展翅欲翔。“合合”的底座则是东巴经《创世纪》所载的居那若罗神山。在东巴文化中, 白鹤是爱神和友谊的使者。艺术节的宣传画“悬鱼古城”、“古城东巴”的构图、着色都带有浓郁的东巴画特色。曾经受到许多东巴文化研究者关注的《神路图》被扩大、张扬并“适当”修改, 成为一幅180 多米长、9 米宽的《世纪图》, 从狮子山上一直悬挂到开幕式体育馆会场大门。据说画卷的长度和宽度打破了吉尼斯记录。两座神门、七对阴阳柱矗立于会场和《世纪图》的两侧。开幕式会场的四周也都装点着东巴绘画。艺术节主题歌的歌词则直接选自东巴经《创世纪》。
&&&&在内容方面, 为期5 天的艺术节几乎囊括了丽江地区文化的方方面面, 展示了以东巴文化为主的纳西族文化艺术成就。东巴文化的“优秀性”、“丰富性”、“独特性”等特点被再次强调, 东巴文化的某些方面有了新的阐释, 被赋予了新的色彩。例如开幕式文艺表演《东巴魂》对东巴神话《创世纪》、《黑白战争》内容的新理解。昔日表述纳西先民开天辟地、辛勤劳动、崇尚爱情、热爱生活的神话故事, 在“生命的礼赞”、“神圣的创造”、“美丽的家园”三大主题场景下, 成为呼唤丽江各族人民共创美丽家园、奔向光辉未来的号角。新时代的纳西族知识分子深刻认识到、也充分利用了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感召力量, 开幕式上的表演对纳西人心理、精神的震撼是巨大的, 以至于事隔两年, 2001 年笔者在丽江采访时, 很多人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 参与活动的人更是非常激动。再如从《神路图》到《世纪图》的转化也是当地政府、学者的一个创新。《神路图》原本是东巴教中表达人世轮回、人与自然界之间神秘联系等观点的卷轴画, 在丧葬和超度亡灵仪式上使用。一般长约15 米, 宽约30 厘米, 分为“地界、人间、天界”三部分, 画有360 多种人、神、鬼及70 余种奇禽异兽。从绘画技法上看, 它构思宏大、场面壮观、着色讲究, 代表了纳西族古代绘画艺术的成就。在“淡化宗教, 突出文化”的指导思想下, 开幕式时“地界”部分被卷起, 《神路图》顶端的全神坐像也被一轮明亮鲜红、金光闪耀的“太阳”掩饰了。当然, 从《神路图》到《世纪图》的名称改变也说明了同样问题。翁乃群还对开幕式上的七对阴阳柱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被创制出来做了详细分析。[4]
&&&&为了展示丽江地区的文化资源, 并将它们推向市场, 艺术节还通过各种展演活动进行了高雅文化大众化、民间文化舞台化的尝试。艺术节的展演活动包括文化艺术精品展和民族民间乐舞两大部分。其中文化艺术精品展包括东巴文化展、美术工艺展、丽江风情摄影展、茶马古道文化展, 以及永宁、白地和俄亚民俗风情展等等。艺术节的民族民间乐舞则包括篝火晚会、百名老艺人同台演奏纳西古乐、200 多名民间艺人分期分批表演民族民间歌舞、百位老东巴同台展演东巴舞蹈艺术以及丽江旅昆老艺人的精彩节目等等。这些艺术展演不仅显示了丽江文化的市场开发潜力,也为艺术节营造了极好的文化、社会氛围。
&&&&从媒介事件理论来看,可以把通过云南卫视向世界转播的艺术节开幕式和各种艺术展演活动看作是一类特殊的媒介事件(media-event), 它们融历史和新闻于一体,集纪念活动与良好祝愿于一身,把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大众化的展示。[5]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看,艺术展演的观众就是受众(audience),而这些展演满足了受众追求“愉悦”(pleasure)以及“爽”(jouissance)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观众的主动参与性(activeness),暗合了西方受众研究的新近传统。[6]
&&&&从历史来看, 作为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 纳西民族的节庆习俗也经历了诸多变化, 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见表1)。[7](P139 -140) 艺术节的策划, 可以说在继承东巴节庆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 通过创新, 延续了东巴文化传统的非间断性,[8]( P514 -523) “反映了中国80 年代以来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互动、民间传统与官方政策的互动”。在更高的层次上,这种创新,还实现了“由高层精英文化代表的大传统, 和基层大众文化代表的小传统之间”的一种“历史性的关联”。[9](P479)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提出“传统的创造”(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一词, 认为许多今天所谓的“传统”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被人为创造、制定或自然形成的, “传统”并非是万古不变或先民千年遵从的。[10]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也提出“文化再生产”理论说明社会文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一方面,文化通过不断的“再生产”维持自身平衡, 使社会得以延续。另一方面, 被再生产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体系, 而是在既定时空之内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化以再生产的方式不断演进, 推动了社会、文化的进步。按照霍布斯鲍姆的“传统的创造”与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 ’99 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也可以说在东巴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通过对若干重要因素的舞台化的再现, 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发扬了纳西族的旧传统、创造了东巴文化的新传统。
&&&&二、仪式表演: 舞台化的真实
&&&&仪式是任何节事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即使已经成为商业化运作经典的奥运会也不例外。奥运会在“仪式层面”“唤起比赛与古老传统的延续。它给参与者分配仪式角色开幕式、闭幕式和颁奖仪式从而把比赛从平日的不公不幸的平凡惯例中解放出来”。[5] ’99 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中的仪式表演主要有四方面: 开幕式的《东巴魂》表演、祭署仪式、祭风仪式和祭天仪式。
&&&&开幕式《东巴魂》的文艺演出是艺术节的重头戏, 从会场的布置到演出的节目, 无一不展示东巴文化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
&&&&从两省七县邀请来的近百名东巴, 穿戴法服盛装, 被安排在主席台左侧的看台上。整个艺术节期间, 他们被看作纳西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 受到极高的礼遇。其中近60 位东巴还接受了东巴文化传习院的聘书, 被聘请为东巴老师。在铺展《世纪图》长卷的山坡上, 分散着装扮成神话中各种野兽的众多演员, 他们是丽江各大、中、小学的学生。随着舞台上情节的进展, 他们从山上冲下来, 进入广场参加演出。正对主席台的体育场内、狮子山上, 还有数千名举着彩色纸翻版的演员。翻版上用东巴文写着东巴经书中的内容和用汉字写着各种宣传语句, 他们也随着舞台上的演出, 连续不断地翻动画板, 构成东巴象形文的巨幅背景画面和用汉文表达的口号。
&&&&《东巴魂》参与演员近8 000 人, 其场面足以用“恢弘”、“壮观”来形容。新时代的纳西人把东巴神话中的人类蛋生说、洪水神话、黑白战争等故事经过改编搬上舞台, 用现代人的思维把历史与现在、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讲述了纳西先民从诞生、与自然和谐相处、辛勤劳作创造幸福生活, 到战胜自然灾害、与兄弟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历史画面。在古老的东巴唱腔和浑厚深沉的纳西民歌的伴奏下, 在演员轻柔而热烈的舞蹈中, 纳西先民对生命的礼赞、对自然的崇尚、对团结协作的重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得到完美展现。
&&&&10 月16 日上午, 在丽江著名的景点黑龙潭畔和不远处的东巴文化博物馆还分别举行了祭署仪式和祭风仪式。祭风是东巴教祭祀非正常死亡亡灵的仪式, 主要用于祭祀殉情的纳西族男女青年。清初“改土归流”以后, 进入丽江地区的汉族礼教文化与当地传统的婚恋观念产生很大冲突。一些纳西族男女青年选择共赴“玉龙第三国”的方法解决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在一些学者、作家的关注下, “殉情”一度成为讨论的焦点, 无疑也增加了东巴文化的神秘色彩。祭署则是纳西族祭祀自然神、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愿望的仪式。20 世纪90 年代, 人与自然的关系曾经是社会, 乃至学术界极为关注的话题两天以后, 在丽江城北的旅游景点玉水寨, 举行了纳西族最大的节日仪式—“祭天”仪式。祭天仪式是纳西人表达对祖先的敬仰、追述纳西人历史渊源的活动。参加三大仪式的有来自不同省区的东巴近百人, 东巴文化研究所、博物馆、传习所等单位研究和表演人员共400 人左右, 场面不可谓不壮大纵观这四个仪式表演, 都与东巴文化传统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表达了“生命, 创造, 尊严, 家园”辐射出来的庄严光芒。从旅游真实性(authenticity) 的理论来看, 这些仪式表演把东巴文化往日的“不同世界”带入仪式表演现场及艺术节这样一个现代的“同一时空”。同时, 这些表演也“是一种象征性的将世界赋予意义的实践”, 从而完成了艺术节“意义的生产和消费”, 是一种对古老的东巴文化的现代“表现(representation) ”。[11]( P286)
&&&&在本质上来看, 这些仪式所展现的是一种舞台化的真实(staged authenticity) , 但表演本身作为“实存的真实性”(existential authenticity) , 仍然是艺术节本身作为旅游吸引(tourist attraction) 的一个替代性资源。[12](P349 -370) 仪式表演作为对东巴文化的“仿像与模拟(simulacrum and simu2 lation) ”, “不再是对一个地域的模拟, 不再是对某种指涉物或本质的模拟, 它是没有原本或现实的一个现实物之模型的产物: 亦即超现实”(Mark Poster , Jean Baudrillard 1988) 。正是这种“超现实”的、对东巴文化“再现”式的表演, 使观众极大地感受到东巴文化的巨大冲击, 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节事的表演仪式不过是节事为了力图表达自身所依据的文化传统而寻找到的一个活化载体(activated carrier) 而已。从文化工业的角度来看, 这些仪式表演是一个“新现实”的文化产品。
&&&&三、学术研讨: 提升文化品位
&&&&对于旅游产品的开发来说, 挖掘相关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是提高文化品位的基本依据, 节事旅游活动也不例外。[13]
&&&&艺术节期间举行了国际东巴文化学术研讨会、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学术研讨会、国际电视音乐作品展示研讨会等三场学术研讨会, 在一定意义上提升了艺术节的文化品位。其中国际东巴文化学术研讨会是艺术节的重头戏。来自10 多个国家以及台湾、香港内地20 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258 人参与了热情洋溢的东巴文化研究学术交流。为期3 天的研讨会上, 有70 多位代表在小组讨论会上发言, 9 位代表作大会交流, 提交论文120 多篇。[14] (P1-2)
&&&&根据国际东巴文化研讨会《论文提要》的介绍, 研讨会分为7 个小组进行了学术研讨与交流(见表2) , 研究领域涉及: 东巴文化本身的新探索; 东巴文化与汉、藏、傈僳、普米文化、敦煌古文化、甲骨文、印度古文化的比较研究; 纳西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旅游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满、藏、羌、瑶等民族和国外文化的研究。从提交的论文可以看出, 学者们涉及的内容已经十分广泛, 研究群体相关的学科也相当复杂。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旅游业在丽江刚刚起步, 但是相关研究则已经有8 篇, 占总数的7%。从质量上来看, 研讨会交流的学术成果大多以多年的扎实研究为基础, 达到了一定的学术高度。总的来看, 研讨会“全面检阅了自19 世纪60 年代以来渐成大观的国际纳西文化艺术研究成就, 尤其是集中展示了世纪之交的最新动态、最新成果”。[14] (P1-2)
&&&&国际东巴文化研讨会既为东巴文化研究的深化提供了平台, 也为东巴文化的进一步展示提供了基础。研讨会上提出的今后工作方向, 包括了东巴文化研究资源的共享, 东巴文化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 东巴文化的传承、普及、开发, 以及正式成立国际纳西学学会等内容, 充分表明了今后东巴文化工作的目标指向。在一次私人谈话中, 一位艺术节的主要筹划者还表示, 希望通过艺术节的举办确立以东巴文化为主的纳西文化学的国际影响, 扭转东巴文化研究中一直外国人占主导地位, 如同敦煌学那样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
&&&&从艺术节本身的策划来说, 研讨会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 其目的在于赋予艺术节以文化与学术的因子, 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艺术节很浓的商品化氛围。值得注意的是, “进行开发性研究, 把东巴文化工艺精品推向市场”被列为推动东巴文化进一步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表明了组织者面向市场的策略, 也蕴含着文化发展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前提条件。
&&&&品位要解决的是高低雅俗的问题, 标明水平。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艺术节由于国际东巴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而极大的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品位。
&&&&四、系列节事: 后续效应的持续利用
&&&&任何节事旅游活动的举办者都试图处理好举办一次节事活动所产生的短时效应与目的地旅游长期发展要求的矛盾。在这里, 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利用
&&&&“节事的强大号召力(Appealingness) ”及其“在短时期内为节事目的地的口碑所带来的‘爆发性’提升”。[15]
&&&&’99 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举办后, 丽江进行了一些东巴文化展示的硬件建设, 包括东巴万神园、东巴碑林等的规划建设。艺术节后不久, 为了能够
&&&&以较恒久的形式展示、传播东巴文化艺术”,[16]在丽江县城北方, 一座意在展示东巴文化博大内涵的园林—“东巴万神园”开工兴建了。万神园也制作了一幅巨大的《神路图》, 艺术节上的许多装饰也被搬到这里。此外, 东巴经书中的几百个神灵也以木雕的形式被再现出来。千百年来一直存在于人们头脑里、意识中的神从此有了实在的形态, 并展示给游客。
&&&&1999 年以后, 丽江政府开始动员号召对以东巴文化为主的纳西文化建设进行研究。2001 年9 月, 在纳西族学者郭大烈主持下,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完成了《丽江建设民族文化强县理性思考》。这一课题拟订了一个系列节事旅游活动方案(见表3) 。在这个方案中, 准备每年10 月举办一次东巴文化艺术节, 小型的年年展示, 大型的3 年一次, 使之成为代表东巴文化自身特点的、丽江人民自己的一个节日。这个课题组还提出了丽江第一批重点发展的3 类、13 个文化乡镇, 从打造旅游目的地品牌(Branding Tourism Destination) 的角度丰富和完善节事旅游活动的内涵。[17](P151 -295) 1996 年地震使丽江旅游业经受了巨大的挑战。但是, 随之而来的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 年全国特大洪涝灾害虽然造成昆明、桂林等著名旅游目的地海外游客量大幅度下降, 对丽江国际旅游业的影响却不甚明显。1999 年, 作为’99 昆明世博会分会场, 以及包括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在内的诸多精彩节目而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丽江的声誉更加卓著。’99 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以来, 借鉴艺术节的成功经验, 丽江每年都推出一些重大的节事活动(见表4) :
年的“五一”期间, 丽江每一年都举办了以“东巴文化”命名的旅游节。第一届国际东巴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上, 来自昆明的演员表演了题为“东巴神韵”的大型现代歌舞。表演场地则是在玉龙雪山下一个命名为“东巴王朝”的多功能餐厅前的广场上。旅游节期间, 还举行了“东巴文化与丽江旅游学术研讨会”, 实际上讨论的是丽江旅游, 而不仅限于东巴文化与旅游的关系。第二届、第三届国际东巴文化旅游节, 则从旅游线路到活动项目的安排, 都与东巴文化的关联很少。系列节事旅游活动的举办, 不仅成功地扩大了丽江的影响、塑造了丽江旅游的鲜明形象, 而且使丽江在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对旅游的负面影响方面走到了省会昆明的前面。例如, 虽然举办了2000 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 昆明并没有成功遏制由于’99 世博会之后海外游客的巨大增长后而出现的滞后回落情况。但是同样的情况并没有在丽江出现, 其原因不能不说与’99 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的后续效应及此后的一系列活动有关。 年, 丽江接待海外游客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数, 也高于昆明的速度(见表5) 。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分析表明: ’99 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以基于传统的创新进行了总体策划, 在仪式表演上再现了东巴文化舞台化的真实, 而相关的学术研讨则提升了艺术节的文化品位。艺术节后, 通过系列节事活动的举办, 放大和持续发挥了这一节事活动的后续效应。而这一切必然对东巴文化和丽江旅游发展产生一定影响。100 多年的东巴文化研究充分展示了东巴文化的文化价值、艺术成就。东巴文化被标识为“传统”、“优秀”、“独特”、“神秘”等特征。特别是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以纳西族学者为主的国内研究中, 东巴文化的这些特征被一再强化, 并有所发展。而’99 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可以说是对东巴文化的一次最大展示、发展活动。东巴文化的思想内涵、艺术特征等都得到提炼、发挥, 具有了新的时代特质, 甚至艺术节本身也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因子。但是, 文化与它的主体人, 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只有被内化、吸收, 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才是有生命力的、真实的文化。对节事旅游活动深有研究的盖茨也曾经指出当地人对节事活动的认同、态度, 以及被发明出来的节日事件与文化主体的关系是衡量节事活动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节事对于社区及参与者是否有文化意义, 或者只是用于出售的商品? 东道主和表演者是否认为节事对他们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或者只是冷漠地加入到对游客的掠夺中? 一段时间之后, 人们是否会认为被发明出来的节事是他们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因此, 这些被提升、创造出来的内容能否消融、整合为新时代的纳西文化, 还将取决于纳西人对它们的态度和实际行动。
&&&&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说, 本次艺术节的举办更是对以东巴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丽江文化的一次大规模宣传、利用。丽江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可以通过一些数字了解:
年18 年间, 丽江共接待游客1 722 万多人次, 其中国内游客1 651 万人次、海外游客71 万多人次, 年均接待游客增长速度为28 %。 年9 年间, 丽江旅游综合总收入841 89 亿元, 其中外汇收入11 64 多亿美元, 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速度48 %。丽江旅游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而以东巴文化艺术节为主的一系列节事活动对丽江旅游业的推动作用也是无法否认的。
&&&&在发展地方经济到丰富社区生活、建立群体认同、增强文化自豪等方面, 东巴文化的旅游开发也对东巴文化的保护和纳西民族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 ’99 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可以说在新时代赋予“文化搭台、旅游唱戏”, 或称“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新的含义, 作出了新的注释。其含义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而这些注释当然也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
&&&&如果说, 北大百年校庆这样一个“文化生产事件”具有和国家对话、体现国家形象和意志这样的国家意义,[18](P152 -187) 那么, ’99 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也应该具有与纳西先民对话、展示东巴文化魅力、创造丽江发展形象这样的地方意义。
&&&&参考文献: [1] Getz,D.Event;Event Management;Event Marketing [A] In :Jafari J.Encyclopedia of Tourism [C]. New York:Routleledge,2000.[2] ’99 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简介[N]丽江日报, .[3] 景宜.节日与生存[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4] 翁乃群.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再生产——以纳西文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关系为例[A]人文世界:第1辑[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 Dayan D. , Katz E.媒介事件[M] .麻争旗译.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1 [6] 〔英〕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M].冯建三译.北京: 北京三联书店, 2003. [7] 杨福泉.多元文化与纳西社会[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8. [8] 曹晋.从东巴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看传统的非间断性[A] .白庚胜, 和自兴.玉振金声探东巴: 国际东巴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9] 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 1920 ~1990 [M] .北京: 北京三联书店, 2000.[10 ]Hobsbawm , E.Introduction: Inventing Tradition [A] .Eric Hobsbawm & Terence Rangereds.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11] 王毅.文化研究术语[A] .陆 扬, 王 毅.大众文化研究[C]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11 [12] Ning, Wang.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 [J ] .A 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1999 ,(2).[13 ] 张燕1 挖掘旅游资源的科学文化内涵, 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 [14 ] 白庚胜, 和自兴.玉振金声探东巴: 国际东巴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C].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15 ] Getz D1 Event Management & Event Tourism [M].New
York : Cognizant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 , 1997[16] 白庚胜.“东巴万神园”创意[R].国际纳西学学会通讯, 2001 , (1) [17] 丽江建设民族文化强县理性思考课题组.丽江建设民族文化强县理性思考[A] .郭大烈.民族学[M].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1[18] 熊浩.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一个文化生产事件的分析(An Event of Cultural Production) [A].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先锋学术论丛——文化研究: 第2 辑[ 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本文全部内容均由用户上传,本站已要求用户上传的内容不得具有侵权或违法行为。如果您发现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或具有其他违法行为,请立即通知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化的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