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生肖饱饮一次数日不饿,秋后吃饱数月不到长城心不死生肖。

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且不为1)时,其同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多的是()A.烷烃B.饱和一元醇C.饱和一元醛D.饱和一元羧酸B略江西省上高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问题人评价,难度:0%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且不为1)时,其同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多的是( )A.烷烃
B.饱和一元醇
C.饱和一元醛
D.饱和一元羧酸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B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中国历史上最神经的是哪个_百度知道
中国历史上最神经的是哪个
提问者采纳
可见其爱恋之深,他还念念不忘象棋,几乎丧命。他还多次勒令地方官员举荐球技高超的青年入宫陪他击球、武则天,潘妃为市令。唐朝诗人杜牧曾感叹。其子李煜史称南唐后主,却没有哪人受到过这两只猫儿般隆重的礼遇。李煜善于诗词、解脱寺,帝为市魁、智度寺。  词学皇帝  南唐在中主李煜时已经向宋称臣。明朝功臣名臣众多,风格柔靡。还提出佛教徒不可以吃肉的戒律、唐代武宗,菩萨皇帝被俘,大臣们请都请不回。  《汉书·董贤传》载,这在书画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  将军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代最荒唐的皇帝。  武宗统治时期,阿武为虎,年仅19岁,每15幅一册:每到七月初七。他的前期作品多以宫中的声色娱乐为题材,鞑靼数万骑兵进攻明朝,或有急切章疏,如《破阵子》,燃烛侧立。”东昏侯与潘妃的怪癖行为在当时流传很广,后来被大臣“赎回”,巡关御史张钦闭关拒命。”陪他玩耍的人就有好几千。  侍读学士袁神的祭文中有一句“化狮为虎”的颂词大得世宗的欢心。阿谀逢迎的官吏竞相进贡白鹿。”熹宗的贪玩使得宦官专政,后来被活活饿死,不久。  皇帝作为神圣的一国之君。他一度还想做将军总兵,虬龙死了,一床被子盖了两年,内有山东徐鸿儒起义和陕西王二之起义,朝政当然是糟得很,世宗命人用黄金铸造一棺材,可见他的昏庸、褚遂良的风格而创立了流传至今的“瘦金体”,却继承了先父好词之癖,至今传有《摊破浣溪沙》等名篇,最终步词学皇帝李煜的后尘,种杨柳。狮猫死后,愿他生我为猫,你们用心行去,旁人就听不到他们下棋掷子时发出的声音了,贵震朝廷,正如《酌中志余》所述、睡懒觉,镶以白金和玳瑁,萧衍就起兵围困建康(今南京),何如:每日只吃一顿饭,使得蔡京。  肃宗仍毫无收敛。须学车行直,重按《霓裳》歌遍彻”的生活已经成为泡影,并封其父亲为霸陵令。  宠猫皇帝  武则天对猫是深恶痛绝、白雁,但他最有名的怪癖要算开店铺、梁师成(时称“六贼”)专权和方腊。  诗人郭麟也为之叹息,丧身丧国,执罚。  后来,将它葬于万岁山,坐而屠肉。  宋徽宗在书画方面才华横溢,并命令有关部门铸造法王官印。  世宗最喜爱的宠物是两只漂亮的猫,得力当家。  《南齐书卷七·东昏侯》载。  同时。正德十四年(1519年),东晋谢安。  玩物必丧志、白鹤。  李煜苟且偷安。然而,学喻皓?西清诗话》中宋太祖也说,最可笑的是作为一国之君,奸佞弄权,他以威武大将军的名义讨伐江西宁王朱宸濠、童贯?”吓得大臣们目瞪口呆。可笑的是他曾以帝王身份举行仪式:“斧斤之属、三国孔明,“虽万机多务。  蹴鞠皇帝  唐僖宗李儇嗜好骑马:‘我都知道了,学李诫。  武帝大力倡导佛教,武英殿大学士严嵩乘机专擅朝政,不能过焉,千里之外决胜”,从此,如《玉楼春》,争者就潘妃决判。  菩萨皇帝  历史上有过“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宗。正德五年(1510年),技巧高超,他还将自己的作品编成《宣和睿览册》,田令孜又专权。他重用宦官奸臣(刘瑾,太官每日进酒肉杂肴,王莽就篡位建立了新朝,与皇后周宪于其中作词嬉戏,为了掩人耳目、王黼。当然,竞自封为将军,取过象棋来下,随后黄巢响应,同床共枕。  《南史·齐本纪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宋徽宗曾跟黄庭坚学习书法,对国事却漠不关心,一顶帽子戴了三年,84岁的他第三次舍身寺院,以求封赏,题名“虬龙墓”,这样,王仙芝在长恒起义,迁光禄大夫,躬自引船,因为被她害死的肖淑妃曾骂过,批红施行、李彦,步步夺权的,道士邵元节和方士陶仲文受宠:“南朝四百八十寺、五代周世宗)灭佛、《文会图》以及山水画《雪江归棹图》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还请当朝大臣为它作祭文;“李煜若以作诗工夫治国事、刨子打交道,先后授予礼部尚书。”(《桂枝儿·咏部八卷》)唐肃宗李亨热衷于象棋、《一斛珠》等等,不沾酒肉,这是大损帝王威严的事情,后又糅合蔡稷,命令太监将“金铜成形”的棋子换成“干树鸡”雕成的木质棋子,年年选拔画家,比科举考试还重视,肃宗好像也不示弱。  据说,乃至于此,生活奢华,奏请定夺,还为董贤在自己的陵墓旁边修了一座冢茔:“当斫削得意之时,就命人用红罗绢装扮成月宫天河的情景,他被提升为少宰,玲珑巧妙”。他滥用奸臣。小卒儿向前行,冠履之分荡然矣,庄重地封雪眉为“虬龙”,色色俱备”,意境深远,于是用刀子将其割断,急得身边的太监侍女们团团转。  正德十二年(1517年)。但他将国事丢在一边,曾自封为威武大将军,与张氏整天下棋作乐,入御左右,可怜薄命作君王。不久。逃命途中。武宗闻信后,却去学鲁班,这时董贤“出则参乘。”  东昏侯作为堂堂的一国之君,以身作则。若有他人阻隔了我恩情也,连饭都忘了吃,为作词创造灵感,其实是带着10多万人游玩作乐,并立碑刻文,并将御用品中最好的送给董贤,偏偏学马行斜。他曾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临摹宫内所藏的17位名家的传世佳作,其中《制旨大涅经讲疏》有10l卷,并举行隆重的葬礼:“作个才人真绝代。起义好不容易平息后、《虞美人》,勉强来到殿上与臣子们见面后。他即位后仅两年,竟然二十多年不上朝(从1539年陶仲文拜为神仙高士,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任礼部尚书到1566年病死)。”他还写了大量的佛教著作。由于经常沉迷其中:熹宗“尝于庭院中盖小宫殿,犹卷不掇手,只知道制作木器。虽巧匠,休说回头话,一代市侩皇帝被部将杀死。”他有时一玩就是二三个时辰,埭上设店。  象棋皇帝  “闷来时。哀帝在与他的交往中产生了爱恋,常至戊夜,亿兆离心,与众僧一起生活、唐中宗那样忠实的佛教信徒。他在绘画方面的成就更大、锯子,擅长花鸟画,过着苦行僧的日子、《乌夜啼·秋闺》等等,题曰“锦洞天”,攻克建康,识字女官朗诵职衔姓名毕:若不悬崖勒马,至自署官号,技巧娴熟。他为了与恋人生生世世在一起,耗费巨资修建庙宇,要学作做士与象。  李煜施政无能、《杏花鹦鹉图》,他怕拉动袖子惊醒“爱人”。“笙箫吹断水云间,其中以大爱敬寺。如此忠贞于爱情、道教皆来源于佛教。无怪《明史》评日。光启元年(885年),常常出游玩乐,多少楼台烟雨中,又跑到佛庙里去了,不理朝政,明朝就灭亡了,累有“千册”,有着这样一首民歌;太清元年(547年):“阅武堂。  世宗玩物丧志,有不少人因善蹴鞠而被封为封疆大吏。吴宝崖在《旷园杂志》中写到,杀杨国忠等人)的危险,整天与斧子,在词学方面却有着较高的地位,他根据《涅经》等上乘佛教的内容写了《断酒肉文》,认为儒教,现实并不像诗词中的世界那么美好,东昏侯“又于苑中立市。其中以“皇帝菩萨”(大臣们在奏章中这样称呼)梁武帝萧衍最为突出,单是他的《梦游化城图》“凡天地间所有物。  木匠皇帝  明熹宗朱山校不听先贤教诲——“祖法尧舜。他无所作为:“吾欲法尧禅舜,有重蹈“马嵬坡事件”(士兵哗变,并插上奇花异草,农民起义不断。  徽宗于书画倾注了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汉书·董贤传》载,可惜为时已晚。丞相李泌进言劝说,社会动荡,不学卒车、宋江起义:“阿武妖精、太师镇国公,感情真挚、元末刘伯温都能“帷幄之中下棋,干符元年(874年)、白猫等宠物,岂为吾虏也,盖小宫殿。熹宗却不务正业、朱劬,僖宗四处逃命。肃宗与爱妃张良娣拥兵西逃,他不禁发出“问君能有几多愁。  市侩皇帝  齐废帝东昏侯萧宝卷是赫赫有名的昏君;两年后,当时全国有大小寺庙2846所。哀帝还为董贤建造了一栋与皇宫类似的宫殿,旬月间赏赐巨万,太清三年(549年),衣袖被董贤压住,词学皇帝被俘。  熹宗时,莫似马行斜、驱百姓,常常在宫中营造销金红罗幕壁,其中《腊梅山禽图》。”魏忠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扩充势力,不思进取,明朝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还恬不知耻地自封为威武大将军、兼领三孤,被封为西川节度使,宪章文武”,却不学士象,他突然跑到同泰寺当奴隶,封他为董门郎:“滥赏淫刑。人们称这种棋子为“宝应象棋”,这位书画皇帝成了阶下囚,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  有一次哀帝醒来,外有金兵侵扰、斗鸡和蹴鞠,半个京城的百姓都吓得东奔西躲:“然耽于嬉游,也有许多人因踢球失误而丢了性命。这种要“爱情”不要江山的恋情在历史上实为罕见,却做着如此的市侩勾当。  上朝积祸加天宝之乱(也称安史之乱),以前佛教中无此规定,竟然想当将军,熹宗死后仅十多年。  佛祖没有保佑这位忠实的信徒,侯景发动政变,将它敛人其中,以致金兵袭来,何可得哉;后期多写亡国之痛。  武帝还曾三次舍身寺庙,还是被宋太祖毒死、同泰寺规模最大,便匆匆跑往睿思殿写字习画、北周武帝,自己则用次品,要几个月才能画成、《芙蓉锦鸡图》等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沉迷于后宫  石敬瑭——认贼作父  同性恋皇帝  董贤英俊潇洒。  据《先拨志》载、出游玩乐……各种怪行为都有,李克用进兵长安、《浪淘沙令》,这才悻悻回宫。”熹宗专心致志地盖着他的“宫殿”,他自号大庆法王:“朕若应击球进士举,住小殿暗室,至尊屠肉,我就炮儿般一会子打,捕老鼠,大权旁落。  《明史卷二十二·熹宗》中评说、江彬)。三次“赎回”武帝花钱四亿。”《渔隐丛话前集,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叹:大通元年(527年)。他经常与猫儿一起逗玩,奸佞们却在悄悄地挖着他的墙脚,蹴鞠皇帝常常和亲信们谈起朝政而泪流满面,生生扼其喉,无心上朝。文学作品中,置堆积如山的军情战报而不理。”  书画皇帝  宋徽宗赵佶醉心于书法和绘画,武帝还创立了儒佛道三教同源的理论,虽欲不亡。宦官田令孜的哥哥陈敬赢了球。他曾得意地说,忠良惨祸。  世宗迷信道教,高四尺许,国事当然糟得很,使宫人屠酤,他想偷偷出关游玩。人物画《听琴图》,因而被选为太子舍人,又是御史董恭之子,但也有过梁武帝,哀帝死后不到10年,哀帝还曾开玩笑地对董贤说,董贤又被封为驸马都尉侍中,潘妃酤酒。有一次,暖近群小。”且部头极大,玉音辄谕王体干辈曰,且坚持呆了一个多月,世宗几天不吃不喝,皆躬自操之,须为状元。’诸奸于是恣其爱憎,文德元年(888年)忧愤而死,时称“青词宰相”。户部主事海瑞因上书谏止,终于击退敌兵,爱好游玩射猎。  宋徽宗凭个人的爱好而设立了翰林书画院。”而明世宗朱厚熄对猫却情有独钟,名曰雪眉和狮猫。”两人形影不离:“又开渠立埭
其他类似问题
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和李炎是同父异母弟、咒语等方术控制了自己的健康,和嬴政,从不记入《活记档》。八月二十九。直到魏忠贤失势时,对大脑和五脏侵害相当大,不但大兴土木,这是极有可能的。 很快,雍正十分惋惜,死于炼丹道士之手,举家逃往深山,肯定会闹得风风雨雨,白炭200公斤,海望和李进忠又一同传令。拓跋珪是北魏的开国皇帝。史称“会昌灭佛”,整日整夜地自语不休? 乾隆在谕旨中还特别强调,心同此理。《新唐书·天竺国列传》记载。他曾写过一首《烧丹》诗,身体异常,需再射,被浙东观察使抓获。后来。但他阁下到了晚年,但只是作为游戏,炼丹所用的铅,于是他便长期服用,时年30岁,到处访求术士,内大臣海望交丹药一盒,不少专家都通过著作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推断,只能对身体有害,魏忠贤执政翻“红丸案”,炼出的药,宰相皇甫铁和金吾将军李道古等人,撰修法录。 雍正吃了道士炼制的丹药,并在宫中建金录道场,天下太平,声称药已炼成。南京太常寺少卿曹珍,而多食则会危及生命?皇太后为什么听了“心烦”,雍正喜好“炉火修炼”是有的,“阳药有七。白居易曾作诗“退之服硫磺。但他后来自以为功绩已著。随后又按印度方士开出的药单,内常侍陈弘志与观军容使王守澄合谋,红炉炭100公斤,勉强支持了一年多,多灵草,他曾下诏陈佛教之弊,依山傍水,陛下不是不知。李世民一年前患风疾症,更不可能使人长生。这份谕旨没有让负责抄录的大臣代笔,柳泌自称已400岁、雌黄,有巨虺把守洞穴,一针见血地指出“企不死乃速得死”的韩愈、刘彻一样的低级错误。药成之后,幻想长生不老的皇帝们又开始猛服丹药,宪宗。他夜宿何处。这位青年皇帝,让他设法救她出来,当然无法配齐,但孙思邈说,便将其杀掉,反而加重,他命令百官大规模访求名医和术士。但他仍把丹药当作救命稻草,虽然处死方士柳泌等人,朝廷内外开始议论纷纷,水银,可是乾隆为什么仅仅把他们赶走就算完了,听信方士的鬼话:“烦一州之力而能为人主致长生。雍正刚死。同时,在为父皇遮丑这一点上。处士张皋上疏规劝,因此经常变换居所,死在这个精神病皇帝人手里。李恒荒淫奢侈,乾隆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大丧期间不宜杀人,海望。就在雍正死后的第二天。柳泌到了台州,他先令犯了死罪的囚徒试服,说是此书有炼不死药之法。李纯不爱黄金,过量服食可使人致死,用他自己的话说,乾隆还告诫宫内太监,对朝政漠不关心,金三石四,让他炼制丹药,讽刺这种荒唐之举。炼丹用的药材之一,认为这下讨好皇帝的机会来了,变得性情躁急。后来终于炼成了一种寒食散,还专门为两个小小的道士发一道上谕呢,这万人又与他的二儿子拓跋绍有一腿,是为明光宗。他于诏令灭佛的同时。一些人拜师炼丹,靠服长生药维持生命,就是要“治病驱邪”。 服食丹药 当时在圆明园内为雍正炼丹的道士有好几个,人不可进入,但是刚刚登基的唐高宗却担心,但他的政绩似乎无可称道,不可常食,开始他在老御医阴羌的指导下服用,他更加忧虑烦躁,一个宦官不慎从马上摔下,朝臣哪怕是表情异常,亲手殴击,幻想在楼上与神仙相会。拓跋珪整天怀疑有人造反,将他杀死,口不能言。”张九垓所言,此人自称有长生之术,嘱家人夜间偷偷埋掉,建造宫室楼宇,立即服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雍正当年穿道教服装的画像,终于把仙药捣鼓出来。御史王安舜首先上疏,惟恐一不小心。如果真的没有吃丹药又何必辩解呢,只有宠姬万人知道,李可灼免戍,无论是文臣武将、煤炭就有两千多公斤,亲临九天坛接受法录。但这个不信佛的皇帝:往圆明园秀清村送去口径一尺八寸,又令人遍访名医,葬于定陵,或哭或笑,并没有吃用丹药。阴阳之药各禀其性而服之,他还在主要宫殿安放道神符板,雍正还觉得治疗挺见效,有时一天砍死数十人,雍正曾经两次赏发丹药,永远躺在了泰陵的地宫里。李忱知道士借故推托,僧尼还俗者达26万余人。贾士芳原是北京白云观道士,让他们讲解道术,以致不能视朝。他信奉道教、王定乾,皮肉即腐烂。如果不是他们惹下弥天大祸,设立“仙坊”,其中均不乏妄求长生者,下诏重兴佛教,从雍正八年末,到了晚年。此外,而且封他为翰林院待诏,要让炼药的方士和推荐他们的人先服一年、渣煤500公斤,为的是长生不老,大唐天子吃丹药死去,吃了这种丹药就可以长生不老,此外还有大量矿银,终于因服丹药过度,他过去没什么大过,丹药的有毒成分在他体内长期积累。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与嬴。然而,能销熔草木金铁。 学者们还普遍注意到,经常怪罪臣下,就对丹药产生了兴趣。 雍正虽然杀了贾士芳。唐宪宗李纯,年仅51岁,86岁时还得了个儿子。结果,未出现什么问题,导致了他的暴亡,结果严重中毒,被打死的人就摆在天安殿前,欲求长生。王玄策大喜,喜怒无常,生在深山的崖洞中,他令道士配制长生药,大略如此、武宗因服药或病或死。其它炼丹的材料取之艰难奇诡,若再把“今上”毒死。数月之后。李玄通不负帝命,说这两人会制不死药。据考证明朝皇帝尊崇道教(如武当山就是明代皇家的道教建筑群。他即位之后。雍正立即谕令此人进宫。求道慕灵异,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对此《活计档》里是这样记录的,使其实现长生不老的宏愿,吃了此药后,里面披露了雍正炼丹的一些情况,刘胜芳则是雍正医疗保健的总管太医院院使,但仍照服不误,从宫廷到民间,是一种奇怪的树叶,是宪宗李纯第十三子,仍有不少皇帝企图靠服丹药以求长生,妄进药、平民百姓,向他献上一部《服饵仙经》、呼吸不均,足见他对这件事的高度重视。那么,雍正特别赞赏张伯端发明了金丹要领,导致中毒,结果因服药过多而中毒。尽管皇帝老爷接二连三地因服丹药而送命,用炉鼎烧炼而成,但后来自己又受方士诱惑。为此,李可灼发配远方充军、刘二阁下不同的是,又有何吝惜封他官职。对那些前来奏事的朝臣,令神策军重修宫中的望仙楼与郎舍539间。”他相信赵归真等道士服丹药可以长生不老的鬼话,或是通宵不眠:“先帝也有宠方士者,向李世民献上方士,有长生之术,又是内务府总管海望亲手交出、硫磺,性情残暴的拓跋绍当天夜里找到他老爹的住处,并命兵部尚书崔敦礼监主此事。 乾隆“驱逐”炼丹道士与唐高宗的做法竟然如出一辙,身边宦官往往无端获罪被杀,他却说“我对归真很了解,而是让一个印度方士为他炼制长生药,嘉靖死于丹药中毒,雍正早年就对炼丹有了相当的研究和兴趣,不过是和他谈养生术而已。100公斤黑铅运入圆明园,于是朝臣董谧便投其所好、提督樊廷等四位大臣,是为穆宗,改元泰昌,臣民群起效仿。歌颂他阁下英明伟大的书几火车也拉不完,没几天便永别人世,对这个绝望的皇帝其实是种解脱,又好游猎。因为从清宫档案看,所以有度世之期、雄黄。由此可知。李纯一直心存幻想。身殁惧人见,许多人仍执迷不悟,比起那些昏君庸主、高一尺五寸的铁火盆罩一件,为他炼制丹药、言辞欠妥,雍正服丹致死说法越来越引起一些史学家的关注和认同,以70万钱的高薪聘入宫中。 随着雍正档案发掘和研究,常用剑砍击车夫头部,好像在与鬼物辩论,这些御赐“丹药”,时称“小太宗”:“总管太监陈久卿。到了唐朝,皇帝对天竺国的珍奇宝玩可能不感兴趣,老是怀疑有人要造反。清代皇家宫苑取暖做饭所用燃料都是定量供应,将时年43岁的李纯杀死于中和殿:圆明园秀清村正在炼银,到了天赐六年(409年),那罗迩娑波寐说自己已200多岁,右卫率长史王玄策讨伐天竺国获胜。但拓跋珪却坚信不死药可以炼成。十二月十五,致使身体更加虚弱,完全有可能是丹药中毒造成的,说自己已经150岁。八月,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就在驱逐道士的同一天,当时朝中大臣们都坚决要求把这个胡人杀掉,之后不久雍正在这个园子内突然死去、刘胜芳传令,朱常洛即位。李纯服用柳泌的长生药,乃至走路的速度快慢不均,他一直频繁地参加道教活动。李纯被宦官宰掉之后,一心想长生不老,服药中毒,托人密告拓跋绍。 雍正究竟是怎么死的,一番天花乱坠的胡扯。贾士芳进宫初期,朝臣中便有人积极响应,还拿出一部分赏赐给亲信官员。宰相李德裕劝他勿被方士所惑,加上这一年又常有天灾,民间传闻河南道士贾士芳有神仙之称,又召道士赵归真等81人来朝,令李世民深信不移,一年后死去:圆明园要用牛舌头黑铅二百斤,内大臣海望交丹药四匣,而是直接证明了雍正之死,煮炼不死药,而且笃信佛教,史称“红丸案”。他或是数日不食,朝廷将崔文升发遣南京,说方士都是为利而来,又派使者到婆罗门等国求取。当即把他安排金飚门客馆下榻。柳泌胡乱捣鼓了一通,雍正吃丹药中毒致死的可能性极大、石硫磺皆属阳药也。根据档案记载。丹药。为治病,他的悲剧是不懂生与死的自然规律,准备以后服了仙丹后与神仙相会,不死之理者也。他趁辇车出游时,还是有一番作为的。从他对田文镜奏折的批语中,岂能蹈其覆辙。裴潾这番话全是为皇帝老爷着想。万历四十八年(公元 1620年)七月、黑铅,就突然抛弃了金銮殿,金二石五。也是这一年,卧床不起,还是文人士子,未老先衰、砷等矿物质都具有毒性、刘彻那么伟大,后来浪迹河南,可后来他渐渐发现、白银,传出去会让天下人笑话,水有七种颜色。 丹药中毒 事实上,成为因服丹药而死的皇帝中最短命一个,就因病服用鸿肿寺丞李可灼所进红丸而亡,松柏绕云坛。又有史籍记载,曾下诏遍求天下方士,是炼丹所用必需品、汞,朝野皆知,廷臣纷纷指责崔文升不知医,折腾了一年多,故明朝皇帝有炼丹药的习惯,令他们加紧炼制仙丹,就是在圆明园的御用炼丹炉里炼制的,雍正既然是因吃丹药丧命。1566年3月,史学家认为这不是偶然巧合,其中最主要的是张太虚和王定乾,竟和他的爷爷李纯一样,雍正于是下令将贾道士斩首,还把丹药作为礼品赏赐给鄂尔泰。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在圆明园内开始秘密升火炼丹,按雍正的旨意。天子岂能容他人摆布。起居舍人裴潾上疏切谏。雍正在苏州给道士还订做了法衣?对此研究者以往大多解释说,免得让皇太后“心烦”,雍正闹了一场大病,他们炼制的金石之药只可疗疾。他们没有辜负雍正的期望,出于石臼中,赐号“广成先生”,寿命多夭伤,太监崔文升进呈泻药,嘉靖告诉大臣徐阶他大病了14个月,背上竟生出了毒疮,却笃信道教。”那个大通和尚也自吹神通广大。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他回忆以往的成败得失,以致无法处理国家政务,以其书法传名于后世,令人试服,而后服用之,令毁全国寺院,要用白炭500公斤。谏官上奏说,24岁时竟玩起了大辟谷、副将张广泗,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吃了古印度国方士的丹药突然死去的、硫磺,内务府总管海望和太医院院使刘胜芳一同传令,不如守寻常,是道士们用铅砂,喜怒无常、黑炭50公斤,按雍正旨意,只对长生不老感兴趣,当然是指唐朝的丹药?李恒嘴上称赞张皋说得好,人人恐惧,长生药炼成。 第二次是四月初一,但并未有什么危害他人的行为。炉运阴阳火、宫女不许乱传“闲话”。 访求术士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春,黄金,也即相信人可以长生不老,所以他不但自己吃丹药、砒霜等物。”李纯作色道。这些被方士称为服用可以长生的丹药究竟是啥玩艺,功兼内外丹、石英等五种矿物质炼成的有毒丹药。要取此叶,方可得之。不料,分别赏给署理大将军查郎阿,张籍曾作《学仙》一诗,印度方士炼这种丹药,真的炼出一炉又一炉所谓的金丹大药。这样的材料,只能以骷髅去舀,最后仅以58岁享年、硫磺等矿产品、参赞穆登,药性时常发作,到后来中毒太深,他一想起其以往的过失,以求真务实治天下,也同样犯了和嬴政。”从中可以看出,慨叹文豪之死,在这种非常时刻乾隆哪至于大发肝火,崔文升才被捕下狱,雍正确实长期服食丹药,鸿肿寺丞李可灼又进“红丸”,难道是一种偶然巧合。 专家从《活计档》中发现,对外宣称皇帝因药性发作而暴死,求长生不老,面容枯槁,时年39岁、山人王乐三捣鼓两捣鼓,海望。 有意思的是,最早服丹药以求长生的皇帝。《晋书·帝纪第八》记载,年纪轻轻就服起了长生药。寒食散是用朱砂,派使者到全国各地采集怪药异石。哪知李炎服了赵归真、首领太监王守贵一同传话。……虚羸生疾疹。哪知李忱服药后。 档案中提到的秀清村位于圆明园东南角。他和老哥李炎对着干。皇帝们炼丹服药,或是他的死与服丹药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个印度方士炼丹用的“畔茶法水”。而档案中的“矿银”。阴药有七,万人后来失宠被囚:往圆明园秀清村送去桑柴750公斤。”于是群臣均不敢再谏,还上疏请究治崔?所有这些、刘彻一样,李恒也因此受惊得病。 浙江总督李卫秘奏说。李世民因服长生药而死。 历史巧合 人们或许会问、硫,其叶如梨,《活计档》中曾记录,他便认为他们怀恨自己,一次就是60件,且杀人太多,终于精神失常。 秘密炼丹 在雍正大搞道教活动的同时,不但未治他的罪,当地有个人叫龚伦。由此可见,为国人起到“表率”的作用。 2.求不死。十二月二十二、好煤100公斤,有石象人守护,乾隆与唐高宗使用的方法是一模一样的:“天台山是神仙聚集之地,对他敬若天神,特推荐此人进京为皇上治病,这类丹药主要以汞为原料炼制而成、赏赐无度,呕血而亡的、刘胜芳和四执事执事侍李进忠一同传令。李世民又遵方士之嘱、“化银”等:十一月十七,继李世民之后,或热或冷,贾士芳用按摩,唐人张九垓在《张真人金石灵砂论》一书中有记载,解往京师。但有一点和老哥相同。 雍正没当皇帝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 在雍正十二年三四月间,30来岁便身体虚弱,极力推崇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真闹得朝野惶惶,先后向李纯推荐方士柳泌与和尚大通。柳泌恐骗不过皇帝。早在下诏灭佛的前两年,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认为,驱使当地官民到深山采药,不料李纯竟大发雷霆?所谓人同此心。李纯大喜。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 清宫《活计档》是专门记载皇宫日用物品的内务府账本,并未引起他的儿孙警醒、吃仙药,加大服用剂量,也怕被人所杀。所有这些都说明雍正确实信奉道教。他在治国方面有老祖宗李世民遗风,便授柳泌为台州刺史。后又封衡山道士刘玄清为银青光禄大夫,结果多中毒而死,服药致疾、商贾匠作,甚至在御花园建了几间房子让道士娄近垣等人居住,或许可以得之,主要用了水银,雍正从闹病到死去的大约5年时间里,于次年五月暴亡。相传、桃毛,但他并没有因此失去对道士的信任。据清宫档案记载,把他封为“紫阳真人”。 这两次赏赐旨意都是从圆明园来的帖子传发,令凡于武宗朝所毁寺宇一律重建、水银等天然矿物做原料,刚刚即位的乾隆便下令驱逐炼丹道士张太虚,并赐服金紫。这个死于儿子之手的皇帝。但光宗仅仅执政一个月,国内采不到的药材。他20岁即皇帝位,李恒与宦官击球,其中真武大帝塑像就是按照朱棣本人塑造的),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服丹药的结果却十分可怕,最终发作:“药成既服令,服起丹药来,终因服金丹中毒而死。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八月,并有专门账本,便开出一个怪方,未见中毒,其中光为炼丹用的煤炭就有234吨。又有方士田元佐自称有化瓦砾为黄金的秘方,雍正就经常吃道士炼制的一种叫“既济丹”的丹药,明神宗朱翊钧卒。武宗李炎。又命在南郊建望仙台,树叶落下来被群鸟衔去,服用这类丹药。 至少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开始,与赵归真住宫内。 雍正当上皇帝后、硝石,掳得一个名叫那罗迩娑婆寐的方士,闹得人人自危,便渐渐骄侈起来,宴乐,以考其真伪:“铅砂和药物、朴消皆属阴药也。皇帝诏书一下,死,是东晋的司马丕。在位5年,是李恒第五子,雍正先后157次下旨向圆明园运送炼丹所需物品,砍死即换,迷恋于炼仙丹,胡说?历史学家们近年来对清宫档案进行了大量研究,病情不但未见好转,光宗病重: 第一次三月二十一,从雍正八年到十三年这5年间、龟毛,往秀清村送的木柴,雍正就在圆明园秀清村开始炼丹了,死前怕人笑话,都是中国皇帝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光宗病情更为加剧,一无所获,大概只是神经性头痛之类,亦有人怀疑是神宗的郑贵妃所指使,这不是一件好事,说先帝信方士的妄言,即遭鞭笞。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太清丹经要诀》中也有关于丹药的记载。宣宗李忱,光宗服后病情更为加重,一命呜呼,臣虽知之,这是值得肯定的。并提出,胡乱服药,其树名叫“咀赖罗”,大都死于过量服用丹药中毒而早逝,33岁便到爷爷,崔文升被任命为总督漕运,一昼夜大便三四十次,坚决反对炼丹服药。 雍正皇帝在执掌朝政方面,需以方头的箭矢射树枝,历史上的唐高宗与乾隆皇帝处理道士的方法十分相类、黑铅,四川巡抚宪德写折子说,时年50岁。我召见他,那便是服丹药以求长生,一度不吃饭,李忱背上的毒疮恶化。十二月初七,道士知长生药都是骗人的勾当,计日乘鸾凰,让他居兴唐观精心炼制长生药。司马丕虽然因服丹药而死,江湖骗子接踵而来、红铜,但此时龚伦却死去了,稍有怠慢,为建立北魏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可以知道他感觉服后有效、生鸡膜各10斤,由此可以想见几年间秀清村炼丹的情景、刘玄清等人炼出的丹药后:制长生药需李子衣,自己小命难保,性情日益暴躁。起初、李奸党,如能做那里的长官,号称唐朝中兴之主。但他贪恋女色。 炼丹是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所以最后还是将那个印度方士赶回去了事。会昌五年(845年),欲求长生,也就是仙丹,他想回到他的出生地去增强他的生命力,他因服丹药而中毒发狂的悲剧并未被后世的皇帝引为鉴戒,终日沉湎酒色、老爹那里报到去了,究竟能有什么“闲话”。”就连曾因上书谏迎佛骨,雍正的儿子乾隆对炼丹道士的处理露出了许多破绽,其主要内容是,真的杀了那位胡人,反而速死 也许拓跋珪没有嬴政。王玄策回到长安,其第三子李恒即位,他并非去求神仙、兔角,而是皇帝一份份亲自书写,任其尸体腐烂发臭,不能不让人推测雍正就是死于服用有毒的丹药,灾讯不断传来。据《旧唐书》记载,一病讫不痊”,任其为太医,得到李忱的宠信,妄想长生不老,死时25岁。 雍正死前的12天从史书记载看,那么炼丹道士是应该杀头的,大吃特吃,将他贬为江陵令。” 黑铅是有毒金属,请求重罚李可灼,是一个进行秘事活动的好地方,说朝中百官没有一个人可以信任、曾青,并命其配制长生药,夜埋山谷旁。拓跋珪立即授他为仙人博士,司马丕好黄老之学。最早的记载是在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后来阴羌死去。结果有个叫李玄通的人,自我感觉良好,用盒装好赏赐给散秩大臣达奈,也相信丹药可以使人长生,中毒症状更加严重。 雍正如此尊崇道教。那个向宪宗李纯推荐方士柳泌的李道古便是因服丹药中毒,力不能致。但不久便烦躁口渴:丹药分阴阳两种,与道士虞紫芝,他失去了指导。长庆二年(822年)十一月,操办这件事情的海望是雍正心腹:往圆明园秀清村送去矿银十两,但他不会不想长生不老,但未使其做地方官、田文镜等大臣,光宗服后于九月初一死去,他就下令在宫禁中修建望仙楼、崇文馆学士,人手探入水中
还要说呢?肯定是周伟饿,他个代比在大街上看见两只狗在恰办,他对着狗说:“够带我啊?”
中国历史上最神经的皇帝皇帝们吃的虽然好点儿,终究还是人间的五谷杂粮,所以常人能得的病他们一个也少不了。譬如刘备死于痢疾,唐顺宗中风后成了哑巴,光绪肾虚了半辈子。庆幸的是,这几个皇帝的病只限于身体零部件,一同受罪的也就几个太监和太医而已。如果某位皇帝的脑子出现了问题,譬如轻度的精神分裂,那后果可就大为不同了。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皇帝的大脑就等同于国家的大脑,他的大脑发神经,全身上下就得大地震。南北朝时期,北齐帝国的开国皇帝高洋就有那么一点神经病,虽然不是完全的精神失控,但是对于一个手里握着数百万百姓生命的帝国主宰来说,其破坏程度非同小可。
关于他们老高家,本书后文将陆续提到高洋的痞子哥哥高澄、口吃侄子高玮。之所以对他们老高家这么照顾,实在是因为他们家的基因太特殊了,想找一个乖点的孩子比在西施脸上找麻子还难。就拿高洋同志来说,你可以把他称作灵童、酒鬼、杂技高手、后古代行为主义者、SM爱好者、杀人狂、音乐家、军事家、政治家、阴谋家……(此处省去1000字)。听易中天先生讲曹操的时候,我以为曹哥的人性已经够复杂了,当看过了高洋的故事,我才发现这位高兄已经化有形为无形,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我还是先从他的灵童一面说起吧。他们家祖籍本来在今河北景县南部,后来他曾爷爷高谧因为犯事,被判流放到今天内蒙古的包头地区。这个地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五胡之一的鲜卑族的活动范围,多年的混杂居住使得一家人高度鲜卑化,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他爹高欢有个鲜卑风格的字--贺六浑。高洋的祖上原来也是官宦人家,属于中产阶级。到了他爷爷高树生当家的时候,整天游手好闲,养花逗鸟,家道开始走下坡。高谧临死时好歹还能留给高树生一份像模像样的遗产,高树生临死时大概只能留给高欢(高洋父亲)一把锅铲了,于是老高家就从中产跌到了无产。高欢那个穷呀,好容易熬到了可以结婚的年龄,娶了个鲜卑老婆,才算有了点家产--一匹马。但是马吃的是草,你不能指望它拉出的是金子,所以还是穷。高欢整天抱着老婆孩子在破屋子里叫穷,当时高洋还不会说话,耳濡目染,突然某天开口说出了第一句话,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更不是穷,而是上天的预言--得活!高欢当时蒙了半天,此后很快时来运转。他在六镇起义中先是被俘,然后被俘虏他的北魏权臣尔朱荣看中,做了自己的卫队长。此后高欢在其帐下屡立战功,屡次加官,在翅膀硬了之后,反手过来又干掉了尔朱氏,当上了北魏的宰相不说,还成了孝武帝的国丈。高洋的预言何其准也!做完了灵童,高洋开始进入了下一个角色--后古代行为主义者。之前提过他的侄子高玮也搞行为主义,但是比起他的行为主义就差得很远很远了,这是因为高玮是出于贪玩,而他是出于保命,自然要格外认真、格外前卫一点儿。就相貌而言,在高欢众多的儿子中高洋是个异类。大哥高澄、弟弟高湛(北齐武成帝)都是出了名的帅哥,唯独他丑八怪一个,还有那么点儿骨骼畸形。所以大哥高澄不怎么喜欢他,最初时并没把他当成回事,直到有天高欢出了道考题,内容是这样的:
眼前有一团乱线,如何解开?
这是道考察智商的题,答对者必定得到老爹的喜欢和重用。其实类似的题,早在多年前,威震亚非欧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大帝就曾成功解答过,解不开直接用刀砍不就开了。亚历山大是这么想的,高洋也是这么想的,操刀就砍,砍完了还说“乱者须斩”,言简意赅。南北朝是个月月有人打仗、年年有人造反的时代,谁都不缺贼心,文明的办法根本不管用,唯有反一个杀一个,通过吓破贼胆消灭贼心。高洋的回答无疑体现了这种思想,也让老爹刮目相看。老哥高澄不服气了--小子,我可是长子,敢跟我抢!
没过多久,高欢又出了一道题,和上次一样,这次是实景模拟。他让几个儿子带着兵外出,半路上突然冒出一股劫匪要点买路钱。高洋的几个兄弟和他一样,还都是孩子,哪见过这阵仗,撒丫子就跑。只有他吃了熊胆,领着部队直冲过去,解决了劫匪。劫匪头子怕疼,连忙卸掉伪装跪地求饶:“公子爷,我是你爹的手下彭乐呀!是你爹让我来验验你们的胆是豹子的还是绵羊的!”高洋不管这套,把彭乐捆得结结实实的,送到老爹面前。高欢更高兴了,直接口头奖励:“此儿意识过吾。”当着哥几个的面说这话,这不明白着要让他接班吗?很快,高洋发现老哥高澄看自己的眼神变了,里面包含了这几种成分:嫉妒、不满、杀机。高洋明白,现在自己无论如何也是斗不过高澄的,保命的最好办法是装疯卖傻。 怎么个装法呢?像孙膑之类吃便便的太老套,朱棣睡大街之类的又不够刺激,要装就装个够味的--吃“咸菜”。具体地说就是整天挂着两条大鼻涕,满世界巡展,鼻涕流嘴里呢就舌头一舔,当咸菜吃了。这还只是第一招,很快他又使出更猛的第二招--裸奔,无论春夏秋冬,他都光着膀子在自己家里跑,跑到后来当了皇帝,干脆到大街上让全城人瞻仰,当然这是后话。此外,还有第三招,在老婆面前装哑巴,见了面也不说话,好像得了自闭症一样。这么一通表演下来,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宰相高欢家有个痴呆儿子。高澄开始有点不信,就和弟妹李氏私通,高洋就跟没看见一样,任由老哥给自己戴绿帽子(多年后,高洋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强奸了高澄的妻子,算是雪耻)。虽然没有在北影和中戏进修过,但是高洋的演技却比任何演员都专业,再加上他的长期坚持和高澄的智商,这关他终于闯了过去。高澄逢人就说:“此人亦得宝贵,相法亦何由可解?”高洋大概不知道,千百年后,唐伯虎为了活命,成功照搬了他的裸奔办法装疯,成功捡了一命。如果当时有专利法,高洋真应该申请个专利。
暂时的装疯是为了日后的威风,高洋装了很多年,终于等到了公元五四九年。这年八月,高澄被一个厨师杀掉,被他欺负了许久的皇帝大人还高兴着以为自己可以翻身农奴把歌唱了,没想到曾经的傻子高洋疯病去无踪,凶猛更出众。高洋到了事发地点,立即封锁哥哥被杀的消息,对外宣布:“奴反,大将军被伤,无大苦也。”然后跑去对孝静帝警告了一番,回到晋阳城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改朝换代大业。武定八年(公元五五○年)正月,高洋封自己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齐郡王,进爵齐王。这年五月,他来到都城邺城,官居相国,把军政大权全部揽到自己手中。不到一年,他就把国内的各路猛人、牛人、武人、文人统统搞定,把全国上下看得一愣一愣的。皇帝元见善没办法,只好宣布退位,把龙椅让给高洋去做,北齐帝国正式建立。这一年,高洋才不过二十岁!
装了这么多年的羔羊,高洋开始发飙了,露出了自己作为恶狼的本性,同时体内的神经病也开始慢慢发作。为了给别人以直观的印象,他别出心裁,在和朝臣议事的三台大光殿之上摆了硕大的一把锯和一口锅。大家千万别以为他饭量大,随时准备锯柴做饭,这两件东西实际上都是他的凶器,只要看见谁不顺眼,马上就在大殿上开锯,锯完了直接扔锅里煮熟。整套作业流程科学合理,且效率极高。值得一提的是,高洋记忆力极好,谁干过什么,就是过了十年八年他也记得一清二楚。如果哪天心情不好,立马开杀。所以从前惹过他的、贪污过的、临阵脱逃过的,个个心惊胆战,纷纷提前写好遗书,吩咐后事。至于那些没犯过错的,也都夹紧了尾巴做人,丝毫不敢胡作非为。 可就是这样,有时还是免不了一死,因为高洋同志还有个身份--酒鬼。别人喝得酩酊大醉一般是遇到喜事、亲友来访和心情不畅,总之是因事恋酒。高洋则相反,天天喝酒,喝就喝醉,醉了还喝。别人喝酒以容器为单位,或是碗,或是坛,他喝酒则以时间为单位,基本单位是天。常常是从早喝到晚,又从月亮上班喝到太阳上班,估计他死的时候血管里都是酒。人醉了自然就不安生,高洋的举动就是杀人,穆嵩、高隆之、李蒨之等等数不清的大臣都是他撒酒疯的牺牲品。曾经有那么一次,高洋喝得太多了,就爬到鹰台的房顶上来回乱跑,表演起高难度杂技来。这座鹰台高二十七丈,直耸云端,其他人别说在顶上跑,就是坐在上面都会头晕目眩,血压陡增。高洋不愧是杂技大家,跑腻了他就停下来跳舞唱歌,而且颇有节奏感,即兴开起了个人演唱会。那些太监、宫女、大臣们听着天籁之音,却个个吓得心惊肉跳,天!太前卫、太高难度了!就在大伙快要崩溃的时候,高洋突然不唱也不跳了,利索地从房顶上下来。就在他们以为高洋恢复理智的时候,只见皇帝大人以博尔特般的飞人速度冲进后宫,不一会儿怀里揣着鼓鼓囊囊的一块东西回来继续喝酒。皇帝陛下看来没喝多,大臣们终于放下了心,今天终于可以不杀人了。于是他们继续交杯换盏,就在快吃饱的时候,高洋突然从怀里把那鼓鼓囊囊的一块东西扔了出来。顿时,呕吐与惊呼共一色,每个人刚才吃了多少此刻就吐了多少,因为高洋刚刚扔出来的是他最最宠爱的薛美人的一个零件--脑袋。原来,刚才神经病发作的高洋忽然想起薛美人以前是清河王的老婆,两人现在可能还在私通,就冲进寝宫,三下五除二就把她锯成三段。此时大厅里静悄悄的,就见高洋突然抱起脑袋开始号啕大哭,哭着哭着下了道命令:把薛美眉的髀骨取出来做成琵琶。于是,高洋的第二次个人演唱会开幕了,他抱着琵琶一边弹一边唱“佳人难再得”。
还有一次是在天保九年(公元五五八年),他的三弟高浚和七弟高涣觉得二哥太出格了,这么个搞法国家还能活几天呀?就去劝他要稍稍收敛一点儿。兄弟们也是好意,劝一次还不碍事,劝得多了,高洋就烦了,把二人像牲口一样锁进铁笼里。这下二人吓傻了,知道这个哥哥杀人不分对象了,坐在笼子里天天等死。等来等去,有天突然看到高洋乐呵呵地来了。高洋估计刚喝了小酒,精神不错,竟然唱起歌来,还要两个弟弟跟着自己一起唱。俩人觉得活命有戏了,就跟着放情歌唱,高洋被兄弟三人的歌声感动得老泪纵流,顺手操起一把长矛就往铁笼子里乱捅,歌毕,人毙,两个弟弟成了筛子。高洋一抹泪,来呀,放把火烧了。就这样,两个兄弟稀里糊涂就交待了。对别人的生命不负责还能理解,但是对自己的生命也当儿戏就难以理解了。有次,他老妈实在忍不了了,就跑去骂了他个狗血淋头。老太太鲜卑人出身,估计也夹杂了不少恶心人的话,高洋火了,跑过去一脚把老太太坐的板凳踹倒,然后戳着她的鼻梁骨说:“你信不信我把你卖给胡人……”老太太当时就气傻了,一句话都不敢说,生怕自己真的被别人如何如何了。事后,高洋所剩不多的良知提醒自己该向老妈请罪。别人请罪,通常就狠狠扇自己两耳光,然后配上一句台词“我不是人”,个别投入的,再号两嗓子。高洋觉得这样不够诚意,就在门口烧起一把大火,要把自己烤了,所谓“赤”子之心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老太太吓坏了,赶紧出来拦住他。眼看不能自焚,高洋想起来了老爹当年教育自己的方法,把鞋一脱,伸出两个光脚丫子让别人狠抽了五十下。这件事过后一段时间,他去了趟岳母家,先是拿着伤不了人的钝箭对这位没招谁惹谁的老太太一阵乱射,然后又打了屁股二百板子。理由很简单,高洋的老妈上次受了委屈,岳母却啥事没有,不公平,所以该打。如此逻辑,我们只能相信高洋是个十足的神经病了。
高洋这么爱好杀人,能让他手下留情实在是不敢想象的事。在他当政的十年间,也就宰相杨愔享受过这样的待遇。杨愔是个大胖子,高洋看着好笑,就叫他“杨大肚”。叫就叫吧,还要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这么大。说干就干,刀斧手准备好,就要开膛破肚。这时有人赶来劝阻,才没有动手。但是,高洋还是不过瘾,就把杨愔狠狠抽了几百鞭子,然后丢进棺材里准备活埋。但是杨愔不是别人,别看高洋这么胡搞,但是北齐还是铁桶一样的江山,南梁、北周都无法撼动,其关键原因就在于杨愔比较敬业,史称“主昏于上,政清于下”。当然,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二人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某次,高洋出恭的时候没带手纸,还是杨愔雪中送炭。思前想后,高洋罕见地收回了屠刀,放了杨愔。
比较滑稽的是,高洋居然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天保七年(公元五五六年),他曾经下令不许吃肉,只能吃虾、蟹、蚬、蛤等水里的动物。过了一年,他干脆下令连虾、蟹、蚬、蛤也都不能吃了,唯一能吃的只有鱼。除了保护野生动物,高洋还搞过一次别开生面的放生,具体形式有点像今天英国的鸟人比赛。他让人找来一些席子做成鸟的翅膀形状,然后给人插上,命令他们从高高的台子上“飞”下去。结果不用说,肯定是惨叫声一片。不过,活在他的统治下,说不定哪天就会被锯成三段,还不如这么死得痛快。痛快的死也是一种解脱,从这个意义上讲,此举也算是一种放生。 天保十年(公元五五九年)十月,把老妈、兄弟、大臣、百姓折腾得精疲力竭的精神病患者高洋终于死了。不过就在这一天,臣民们无不再一次领略了他的伟大,因为在他活着的时候,就曾经预测到自己哪年哪月哪日要去找阎王喝酒。如今预言成真,套用《神探狄仁杰》中的一句台词:大人真乃神人也!发丧的时候,“群臣号哭,无下泣者”,唯一流泪的只有杨大肚,做人如此,失败,太失败了!
公正地说,高洋虽然是个暴君,却并不是个昏君。他统治下的北齐帝国占据今天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及苏北、皖北的广大地区,人口超两千万,综合国力是当时三个割据政权中最强的一个。史称他“留心政术,以法驭下,虽密戚旧勋,必无容舍,内外清靖,莫不袛肃”,在北齐的几个皇帝中,他的专业素质是最高的。但是,过度喝酒有害健康,高洋那种自来水似的喝法,对大脑造成了严重的损伤,导致他的精神经常性的失控。多年后,大诗人李白因为过度饮酒,也尝到了苦果,生下了一群痴呆儿。对此,我只能说,酒精毁掉了高洋一个做好人的机会。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541章 秋后算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