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滩涂养殖证可以享用国家优惠政策吗,

关于印发武宣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通知 武政办发〔号 - 走进武宣 - 政府文件 -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 武宣政府网
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
-> 关于印发武宣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通知 武政办发〔号
关于印发武宣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通知 武政办发〔号
发布时间:
武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武宣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 《武宣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 2015年12月7日
武宣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条的规定、农业部《关于稳定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的意见》(农渔发〔2010〕25号)、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办公室《关于编制修订完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通知》及来宾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来宾市编制修订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来渔牧〔2015〕19号)等文件精神,为了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我县的渔业资源,发展人工养殖,保障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渔业生产的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综合评价
(一) 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1. 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地质地貌
武宣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地理坐标北纬23°19′―23°56′,东经109°27′―109°46′。东和桂平、金秀两县相交,西与来宾市兴宾区衔接,南邻贵港市,北接象州县。全县总面积1738.71平方公里。地势分别从东北、西南向中部倾斜,形成西北至东南的开阔地带。西北高,东南低。县东部除黔江出口处外,多是较高的山地,特别是大瑶山,对东风天气系统形成一屏障,是夏季东南风的背风坡,因而降雨量少。东部山地多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土山、大岭,森林覆盖率较高,海拔也较高。因而光照少,降雨较多,湿度大,气温低;而西部多孤峰石山,树木少,日照多,温度高,降雨少,蒸发量大,成为严重旱区。县境内地貌类型有中山、低山、丘陵、平原、水域。碳酸盐分布面积共123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1.2%。
2.水域类型及面积
武宣县水域资源十分丰富,水域类型主要包括江河、水库、池塘,其特点为河网纵横,水库池塘星罗棋布。水域面积57405亩,占全县面积2.21%;可养面积45000亩,已养面积为23100亩。已养面积中水库面积为10080亩;池塘面积为13020亩。
(二)水文气候条件
我县多年平均气温21.2℃,最高月平均气温33.5℃,最低月平均气温8.3℃,气候温和,夏长冬短。
我县光热充裕,年均日照时数1849.9小时,年太阳辐射量111.84千卡/平方厘米。
我县降雨量以5月份为最大,其降雨量为290.5毫米,以11月份为最小,其降雨量为39.8毫米;常年平均降雨量为1291.7毫米,蒸发量为1878.9毫米。
4.黔江河水径流量
黔江河水径常年平均流量为420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为456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440立方米/秒。
地下水多以泉水、有水溶井、有水溶洞的形态出露,枯水期流量为7077.8升/秒
6.水质、营养盐、溶氧量
全县的河流水质类型大部分为重碳酸钙型(HCO3―Ca),其次为重碳酸钙镁型(HCO3―CaMg),矿化度多在100~225毫克/升之间,为淡水,硬度在7.5~14个德国度之间,PH值在6.5~8.0之间,氨氮含量为0.03毫克/升,磷酸根含量为0.01~0.057毫克/升,硝酸盐氮含量为0.22毫克/升,硫酸盐含量为10.0毫克/升,溶解氧为8.6毫克/升。
7.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因素
(1)有利因素:
A、武宣县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寒冷时间较短,有较充足的光和热,所养殖的鱼类常年都可以生长发育,越冬时间短。B、正常年份雨量较充沛,而且降水季节集中在4―9月份(占年降雨量的77%)使养殖水体环境能有较充分的天然水补充,对调节水质,提高水位,提高产量有很大的帮助。C、日照充足,太阳年辐射总量达111.84千卡/平方厘米,为生物饲料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光热能源,直接或间接为鱼类的生长提供营养源。D、营养盐丰富,矿化度适中,硬度、PH值都在渔业养殖适度范围内,有利于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2)不利因素:
A、不正常年景气候反常年头,5―8月降雨量过多且集中,形成大水灾,山洪暴发冲破塘库基堤使鱼类逃逸造成损失,特别是对沿河边一带低水位鱼塘造成的损失更严重。B、不正常年份会出现春旱,池塘不能及时有水,导致入养季节推迟。如2004年,我县大部分水库干涸,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C、春季多为长低温阴雨天气,对人工繁殖孵化鱼苗造成不利。夏季气温过高,病原菌多,鱼容易生病且发病频繁。秋旱,在武宣县出现较严重,会使一些水源没保证的鱼塘过早干涸,缩短鱼类生长期,从而影响产量。冬季气温偏低,对畏寒鱼类造成不利影响。D、我县大多数水库属于灌溉防洪两用水库,水位常因降雨和灌溉而有剧烈的季节变动,特点是在夏季汛期前配合农田灌溉和准备蓄洪,都要大量放水,将水位放至最低,这对养鱼是不利的。因为低水位浅水区水生植物干枯,减少了水库鱼群的饵料数量和索饵面积。此外,水生植物的干枯使得鲤鲫等增殖鱼类的繁殖条件遭到破坏,影响鱼类的产卵繁殖,&&
(三)生物资源状况
1.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
各水域中的饵料生物一般比较丰富。据调查,浮游藻类有8个门,90多个属,主要种类有硅藻门的舟形藻,月形藻,异端藻,小球藻,直接藻、双菱藻;绿藻门的栅列藻、新月藻;甲藻门的隐藻;裸藻门的囊裸藻,虫藻;藻门的黄丝藻。据区水产研究所测定,每升水有浮游植物19-43.9万个, 含浮游动物37-844个。浮游动物的种类主要有:轮虫中的臂尾轮虫、精囊轮虫, 桡足类中的剑水蚤、小剑水蚤、锯缘真剑水蚤,枝角类的盘肠小⒓舛小⒋小⒌投小⒙愀小⑾蟊小5灼芏镏饕掷嘤序唑涯康拇篁眩崮康男∈辏崮康囊∥茫衙嗟乃框尽⑽豺尽⒉荆嫒俚纳聊因埂⒈辰涛蕹莅觯棺愀俚穆堇唷⒓卓歉俚恼酉骸㈣蜗旱取1蠢嘤新莺桶觥
2.植物资源:
我县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中水生植物有芜萍、红萍、青萍、水浮莲、苦草、水花生、水葫芦等。陆生植物有禾本科植物,豆科植物,青菜类,以及薯叶、玉米叶、甘蔗叶、萝卜叶、象草等,还有农民利用冬闲田种植的黑麦草等优质草种。
3.鱼类资源:
黔江及一级支流柳江水系的鱼类有160种,骨鳔类138种,占全部的87.5%,构成了我县江河鱼类的主体。其中鲤科最多,共100种,占总数的62.5%;其次为适应水急滩多的鳅科和平鳍鳅科,分别为13种和9种,各占总数的8.1%和5.6%;鲶形目4科共15种,占总数的10%;鲈形目5科共15种,占总数的9.4%。
鲤科中,亚科种类最多,共33种,占鲤科的32.3%;L亚科其次,共21种,占21.2%;再次为鳊亚科,16种,占16.2%;雅罗鱼亚科共9种,占11.1%。还有陆丰种类赤。有洄游鱼类2种:中华鲟和鳗鲡。有在河口生活而又可进入淡水的鱼类两种:花鲈和弓斑东方 。&&
我县的主要广布性鱼类计有鳗鲡、马口鱼、寡鳞飘鱼、大眼红鲅、银鲴、细鳞斜颌鲴、刺、倒刺、似、南方白甲鱼、叶结鱼、桂花鲮、鲮鱼、东方墨头鱼、鲤、鲫、福建捧花鱼、蛇L、泥鳅、胡子鲶、鲶鱼、中华长臂d、赤眼鳟 、斑鳢 、黄鳝、大眼鳜、斗鱼、斑鳢、月鳢、大刺鳅等,这些鱼类在上下游及主要支流均为常见,成为黔江的主要经济鱼类。
除鱼类外,在百崖大峡谷等山区的小溪中,还有一种娃娃鱼(大鲵),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一种珍贵的水产动物,对疾病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又是一种名贵的观赏动物。
4.鱼类重要产卵场
红水河与柳江相汇之三江口一带,是鱼类重要产卵场所,每年四月中旬到五月下旬,每到大雨之后,河水上涨,有大批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在此产卵,但由于80年代以来的过度捕捞加上河床挖沙,农药的大量使用,厂矿污染,电、毒、炸鱼泛滥,加上政府对江河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增殖措施接近于空白,使得江河渔业资源急剧下降,尤其是近年来上游企业排放废水,污染了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通道,对江河渔业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由于产卵场遭到破坏,很多适宜我县养殖开发的品种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如南方白甲鱼、赤眼鳟、鳗鲡、中华鲟等在江河捕捞中已经非常罕见。据渔民反映,十多年前每次在这里产卵的四大家鱼约有2000多尾,中华鲟十多尾,如今已经寥寥无几。
由于城市建设需要,我县鱼种场已规划给其他部门使用,目前没有水产养殖良种场,仅有分散型的家庭式的苗种生产繁育点。
二、养殖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一)水产养殖生产基本情况
1.水产养殖现状
2014年我县水产品总量为11844吨,同比增长5.7%。目前我县渔业发展稳定,主要养殖品种为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鲮鱼、淡水白鲳、罗非鱼等。
(1)养殖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名优品种发展迅猛。近年来,我县在稳定常规水产品养殖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渔业养殖结构,大力引进和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引进的名特优养殖品种主要有大闸蟹、黄沙鳖、田螺、泥鳅、塘角鱼等,群众养殖积极性高涨,养殖效益明显。大闸蟹的成功引进养殖,填补了整个来宾市大闸蟹养殖的空白。2015年,大闸蟹养殖结束试养阶段,开始正式进入投产。目前,我县已有4个养殖大闸蟹养殖基地,分别为:东乡镇达昊村、桐岭螺山专业合作社、三里镇可村和通挽镇横山村,这四个基地养殖面积共200亩,投入大闸蟹苗约39万只。在这四个养殖基地的示范带动下,周边农户逐渐转变养殖观念,不断优化养殖结构,提高经济收入。
(2)渔业养殖的科技含量有所提高,养殖周期逐渐缩短,单位面积水产品产量得到提高。新的养殖品种、养殖技术、养殖模式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得到推广应用。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疫病防控新技术、配合饲料的使用等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接受,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大大提高了我县水产养殖的科技含量和整体水平,充分证明了实施科技兴渔战略是我县渔业生产的必由之路。
(3)黄沙鳖养殖初具规模
近年来,我县重点抓黄沙鳖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黄沙鳖养殖发展迅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把武宣镇、桐岭、禄新、通挽等乡镇建设成黄沙鳖的养殖示范基地。二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强。武宣县长寿鳖业有限公司做为广西水产畜牧行业重点龙头企业,养殖场占地160多亩,已建成鳖池60多亩,引进种鳖5000只,年可供应鳖苗20多万只,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以长寿鳖业有限公司为引领的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县黄沙鳖的养殖稳步发展,2015年,黄沙鳖养殖户数达120户,养殖面积已达200多亩,黄沙鳖年产量50吨,产值400多万元。
2.养殖水域类型
养殖水域类型有池塘、山塘、水库,江河四种。
3.养殖方式
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水库养殖、山塘养殖、网箱养殖、庭院养殖等。具体养殖措施有:(1)一年两茬养。(2)轮捕轮放。(3)精养和半精养。(4)种草养鱼。(5)立体养殖。
&& (二)武宣县水产养殖业取得的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
1.主要经验
(1)领导重视、政策引导。县委、县人民政府一直把水产养殖业作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具体工作来抓,并提出适合我县渔业开发的配套政策与鼓励政策。鼓励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低畦低产田,充分利用过去丢荒的山塘,科学养鱼,积极调整水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
(2)抓好科技普及,向科技要效益。十多年来,我县在水产业开发方面做了以下工作:①参加了广西区山塘小水库养鱼技术开发项目;②参加了渔业“绿色工程”项目;③参加了万亩山塘水库养鱼增产增收项目;④掌握了农村大面积中低产池塘养鱼综合技术;⑤参加了广西区“万水工程”项目;⑥举办科学养鱼培训班共122期,接受各乡镇养殖户技术咨询3000多人次;⑦大量发放科学养鱼资料4000多份,向群众普及科学养鱼技术;⑧撰写科学养殖技术短文60多篇;⑨引进杂交鲤鱼(丰鲤)等优良品种100多万尾。在上述项目和科技下乡的带动下,大批先适用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在我县大范围、大面积得到推广普及,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渔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3)以典型带动,积极推广名优渔业品种。我县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推广优良新品种,积极引导渔农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养殖品种在传统的以“四大家鱼”为主的基础上,引进了河蟹、淡水白鲳、叉尾t、黄沙鳖、塘角鱼、罗非鱼等适应市场需求且经济效益好的名优新品种,极大的丰富了我县水产品市场。近年来,在武宣县长寿鳖业有限公司的带动下,东乡、武宣镇、三里、禄新、桐岭等乡镇黄沙鳖养殖业发展迅猛。2015年,东乡镇达昊村建立了河蟹养殖基地,养殖面积70多亩,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幅射带动我县三里、通挽、桐岭3个乡镇养殖面积达200亩。
(4)建立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县认真开展水产养殖病害的测报工作。在三里镇、武宣镇、二塘镇、桐岭镇四个乡镇共设立了9个监测点,监测面积707亩,与养殖户建立联系,随时了解监测点的病害发生情况,摸清疫病的分布和流行情况,指导养殖户做好养殖防治工作,为渔业的生产、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在推广新品种的同时,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及服务指导,从池塘的修建,苗种的投放,疾病的防治,养殖过程中的管理等方面给他们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努力提高他们的养殖水平。
(5)建立养殖合作社。大力发展渔业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渔业协会在渔业生产中的带动作用。近年来我县已建立了塘角鱼养殖、鳖养殖合作社,加强了养殖户之间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沟通与交流,同时避免了一些无序竞争经营的不良行为,保护渔民的利益,促进我县特色渔业的发展。
2.存在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我县养殖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基本上都是小规模个体经营,没有整体规划性,池塘标准不高,大部分池塘老化严重,泥基塘多,有些池塘淤泥严重,藏病原菌多,导致疾病的泛滥。名优鱼良种繁育基地的缺失,制约了名优鱼的调整发展。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鱼池的作用,必须进行鱼池改造。
(2)资金不足。近几年政府虽然加大了对渔业养殖方面的资金投入,但就渔业自身发展的情况来看,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水库和个体养殖户的商品鱼产量一直不高,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资金短缺首先造成苗种投放数量不够,直接影响商品鱼产量;其次使得落后的技术设备无法改进,使得养殖生产水平不能提高。
(3)养殖品种结构仍不合理。目前我县特色渔业养殖存在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特色渔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尚未形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名优品种占比小,大部分养殖产品仍以大宗鲢鳙鱼、鲤鱼为主,鱼价低,销路不畅。
(4)渔业技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我县渔业技术支撑力量不强。现有机构受编制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县水产站仅有2个编制,现有3人在岗,乡镇无专一的水产技术推广人员。抓好自身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渔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渔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迫在眉睫。
(5)渔业生产者观念有待转变。大部分渔业生产经营户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差,观念陈旧,渔业劳动劳力的科技文化素质还很低,许多农民仍然按照传统渔业的经验和思想去组织生产经营。大部分养殖户健康养殖观念淡薄,存在一味追求生产数量,轻质量的普遍现象。打造品牌意识差,没有树立起从质量中要经济效益的观念。
(6)渔业科技现有的推广手段落后。我县没建有良种场,无试验示范基地,水产科技推广、引进难度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生态渔业、健康渔业发展滞后。推广业务经费的短缺以及推广设施设备、手段落后,致使很多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无法开展,一些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渔业科技措施难以迅速推广,未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7)第二、三产业发展步伐慢。从事渔业流通服务的劳动力虽然有100多人,但没有从事精深加工的企业,没有拉动渔业发展的有力引擎。
(8)增养殖生态环境和种质资源保护有待加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有增无减等,致使江、河、湖的增养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此外,种质资源遭受到破坏,对水产增养殖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加强水产增养殖业生态环境和种质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
(三)水产养殖业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潜力
1.水产养殖业目前面临的形势
发展渔业的大环境良好。一是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县水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二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给县水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商机;三是水产业优势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四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极大地推动我县水产业的发展。
由于席卷世界各地的金融危机影响,许多水产养殖经营单位和经营者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我国加入WTO,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加剧,水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目前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优质产品比例低,效益不高,品牌产品尚未创出;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没有形成,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标准化养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产品流通不畅,水产健康养殖有待加强等问题急待解决。
2.发展潜力
(1)气候条件有利。我县气候温和,夏长冬短,日照充裕,雨量充沛,地下水丰富,全年平均气温21.2度,最高月平均气温33.5度, 最低月平均气温8.3度,所养殖鱼类常年都可以生长发育,越冬时间短,有利于渔业养殖生产的发展。
(2)我县浅水塘、漏水塘占一定比例,改造低产池塘,提高池塘产量方面潜力很大,可通过加快提高渔业科技水平,提高池塘单位面积产量。
(3)水域资源丰富,发展网箱养殖蕴藏巨大的潜力。即将建设的大藤峡电站库区对发展网箱养殖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4)我县特色水产养殖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规模化尚未形成,扩大特色名优经济鱼类的养殖比例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5)劳动力资源丰富。我县农村人口多,占的比重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发展水产业能使许多农村家庭逐步走上小康已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认识,群众发展渔业积极性高涨。
(四)武宣县水产养殖业前景展望
1.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水产养殖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从国际市场看,世界水产品产量主要来自天然捕捞,在当前全球渔业资源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捕捞产量不可能有大的增加,这将为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客观需求。
2.我县水域资源丰富,发展网箱养殖蕴藏巨大的潜力。即将建设的大藤峡电站库区,发展网箱养殖蕴藏巨大的潜力。
3.二十一世纪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步从注重数量转变为以质量为主导,人们对水产品的消费也逐渐转向消费名特水产品,这就使得名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从本县水产养殖业看来,在品种选择上,四大家鱼还占有大部分市场,名优鱼类只占小部分,而我县天然重要经济鱼类有近50多种,可开发程度大,市场前景广阔,名特优水产品经济效益特别明显,农民从养殖业中可获取丰厚的利润回报;从养殖模式上看大部分养殖业还处于粗放状态,产量不高,效益不显著,而混养技术、立体养殖技术、网箱养鱼技术、流水养鱼技术、名特优水产品种养殖技术、渔果、渔畜、渔菜等养殖模式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户所重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4.从我国政府对水产养殖业的重视程度来看,党中央国务院已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重要日程,水产业投资回报率高、生产周期短、比较效益好,无污染的绿色水产业已被强劲的发展实践证明,是国家所倡导鼓励的发展产业。
5.从产业结构看来,第一产业(养殖业,捕捞业)的发展,必定推动第二产业(饵料加工,水产品加工)和第三产业(休闲渔业,旅游渔业,运销,服务业)的发展,随着城乡之间,县市之间的贸易往来变得频繁,必定造就大量的水产经济人及商贩群体,推动我县水产品的流通。
6.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更加注重健康食品标准,群众无公害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通过加快渔业结构的调整,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技术,提高水产品质量,实现从质量中要效益。伴随着渔农在调整养殖结构中信息意识、市场意识、科技意识、风险意识的增强,水产养殖将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营养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龙头行业。
三、养殖水域规划
(一)总体规划
1.指导思想
以贯彻执行新的《渔业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鼓励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方针政策为契机,以加强对养殖者的有效管理和保障养殖者的合法权益为宗旨,根据来宾市经济发展计划,结合我县的渔业结构调整和养殖水域可持续利用的需要,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发展思路,对我县养殖水域进行科学规划,为合理开发养殖水域,提高养殖水域利用率,有效保护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安全,加快完善和推进养殖管理制度,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发展方针
在国家对水域利用进行规划和对养殖业规范管理的基础上,鼓励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充分利用适于养殖的水域发展水产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应当是养殖效益、社会效益与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我县水域资源优势;依托市场,依靠科技进步,讲究产品质量和效益相结合,走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总体思路
总体思路为:(1)遵循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2)遵循一次规划、分布到位的原则,规划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将适于养殖的水域滩涂确定为养殖使用的功能,具体规划本着‘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先粗后细、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养殖基础上进行养殖布局规划。(3)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资源分布的状况将水产资源丰富的水域确定为养殖发展重点区域,养殖生产符合环境容量和养殖容量的要求,使养殖水域发挥最佳效益。(4)遵循规划与调整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规划对水域功能的定位作用,做到水域使用功能明确,产业布局合理,同时,将规划与调整结合起来,通过规划的实施,对不符合区域布局及养殖密度较大的养殖场所进行调整。(5)遵循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结合规划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外部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养殖布局,并体现区域特点。
4.实现目标
(1)重新明确我县水产养殖业水域的功能和区域范围。(2)保障养殖渔农正常所需的水域,依法保护商品鱼基地等重要的养殖水域。(3)合理规划和调整养殖布局,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4)控制养殖规模,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保护和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5)为建立以养殖使用证为核心的养殖业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二)区域布局规划
本规划中的水域滩涂是指我县管辖的、已经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的和尚未开发利用但适于水产养殖的所有水面。按照渔业水域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按各渔业区域的养殖水域范围及各功能区范围,各区域的自然条件、渔业情况、养殖技术等不同的特点,为实现我县渔业生产发展目标,对全县养殖结构和布局、养殖模式、养殖品种及规模等进行全面规划。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武宣县县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和《武宣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中有关规定,科学划分出禁养区、限养区和宜养区。
禁养区又叫禁止养殖区,指依法设立在管辖水域的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军事禁区,或依河道、航道、水源地等有规定的水域,但允许开展与生态产业相关的活动,如科研考察、生态旅游、建设具有重要遗传育种价值水生生物物种保护及其增养殖项目。一是我县分布的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水域均属于禁养区,如黔江河大陆洲水源地,金鸡乡、黄茆镇、二塘镇、东乡镇、三里镇、禄新镇、桐岭镇、思灵乡、通挽镇等9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如松响水库、北堂水库等水源地; 二是我县境内所属江河段的港口码头、航运航道、防汛地段水域亦为禁养区。
限养区又叫限制养殖区,指资源承载力较弱,并关系到较大范围内生态安全,或环境污染、损害、破坏较严重并急需修复与恢复,不适合于进行集中高强度开发的水域。该区域为我县境内所属水域(主要为黔江河、水库等)禁养区除外的水域。
该区域为禁养区和限养区除外的可养水域。其中宜渔水田基本属于宜养区。
按照地理位置、水域资源及多年水产养殖的实际情况,实行“大稳定、小调整”战略,把我县的渔业水域划分为水产苗种生产功能区、池塘养殖功能区、水库、山塘和河沟养殖功能区、稻田养殖功能区、庭院养殖功能区、休闲渔业功能区等六大类养殖功能区。
1.水产苗种生产功能区
水产苗种生产功能区是指养殖水产品种苗种的繁育水域,该功能区面积已经计算在其它功能区区域中,因此,水产苗种生产功能区面积在规划总面积中不作反映。全县规划面积40公顷。规划区域为武宣镇、三里镇、二塘镇、黄茆镇,主要进行进行鲢鱼、鳙鱼、草鱼、鲤鱼等绝大部分养殖品种的苗种生产与繁育。
2.池塘养殖功能区
淡水池塘养殖功能区是指陆地丘陵地区水位稳定、塘底平坦、边缘较为规则、能够控制进排水的养殖水域。全县规划面积1315公顷,规划区域为金鸡乡、二塘镇、武宣镇、东乡镇、三里镇、桐岭镇、禄新镇,主要进行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鲮鱼等水产品养殖。该功能区主要发展高效、生态、健康养殖,鼓励开展规模化、标准化水产养殖。
3.水库、山塘和河沟养殖功能区
山塘、水库和河沟养殖功能区是指在山塘、水库、河沟等养殖水域。全县规划面积2207公顷,规划区域为全县各乡镇,主要进行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鲮鱼等品种的养殖。该功能区主要发展高效、生态、健康养殖业,开展库汊围拦、网箱养殖业。
4.稻田养殖功能区
稻田养殖区是指利用稻田养殖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利用稻田生态系统进行良性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实行稻渔兼作、稻鱼双收的稻田养殖区域。在种养模式上,目前我县稻田养殖由最传统的稻鱼型发展为稻蟹型、稻鳅型。个别乡镇开展了稻田种植莲藕等与养殖河蟹相结合,由种养常规品种向种养名特优新品种发展,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使稻田养殖向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和综合农业的方向发展。规划以东乡镇、三里镇、桐岭镇、通挽镇为稻田养殖重点乡镇,规划养殖面积150公顷。
&&& 5.庭院养殖功能区
庭院养殖功能区是指在自家室内、阳台和楼顶建造水泥池、焊接加工金属箱和塑料箱;或在房前、屋后的院落建小面积土池、水泥池开展龟鳖类、泥鳅、塘角鱼等的养殖区域。全县规划面积20公顷,规划区域为东乡镇、三里镇、武宣镇、禄新镇、通挽镇,主要进行胡子鲶、黄沙鳖等品种的养殖。该功能区主要发展高效、生态、健康养殖,鼓励开展具有武宣特色的水产品养殖。
6.休闲渔业功能区
休闲渔业功能区是指发展休闲渔业的养殖水域,该功能区区域面积已经计算在其他功能区域内。因此,休闲渔业功能区面积在规划总面积中不作反映。全县规划面积750公顷,规划区域为武宣镇、金鸡乡、三里镇、东乡镇、桐岭镇、通挽镇,主要进行垂钓、休闲观光、餐饮、娱乐等。
(三)实施和保障措施
1.依靠政策扶持。根据国家对渔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渔业生产,调整养殖生产结构,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务院批转了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渔业发展的意见文件下发后,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向各级领导宣传,使渔业在当地政府经济中摆上位置,在资金投入上有所增加,工作上得到支持。
&& &2.积极争取资金,为扩大渔业发展规模创造条件。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渔业投入。在生产单位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基础上,加大地方财政的扶持力度,同时通过争取国家扶贫项目、重点科技开发项目拨款、银行贷款、以及招商引资等手段,广泛筹措建设资金,加大渔业投入,确保渔业发展所需资金及时到位,按计划实施。
3.深化改革,健全体制,落实政策,大力提高渔业地位。重点抓好两大体系建设:一是加快水产科技推广,完善网络服务,抓好良种引进、饲料开发、鱼病防治、培训示范等工作,以促进现代化养鱼新技术的普及和养殖水平的提高;二是建设水产品批发市场,推进渔业产业化进程,搞好水产品保鲜加工,以拓宽水产品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同时要注重项目工程建设, 建设苗种繁育基地,建设优质高效饲料加工厂,为渔业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
4.加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力度。一是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区域特色。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甲鱼等生态渔业综合养殖。重点抓好甲鱼、塘角鱼等水产品养殖,加快人工繁育技术的推广。形成产业带,并以此为依托,建立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实现基地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二是拓宽渔业生产领域,打造多功能渔业文化。加快发展渔家乐等形式的休闲渔业,促进渔业第二、三产业大发展。打破单一的养殖模式,形成集养殖、观赏、旅游、垂钓、餐饮、住宿、疗养为一体的新型渔业功能领域。
5.积极实施渔业养殖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促进我县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引导养殖户转变观念,强化质量意识。大力改进传统养殖方式中的不科学的生产操作习惯,推广使用高效、安全、环保型饲料和规范无公害标准化操作,全面提高我县渔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和科技含量,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增强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6.实施渔业精品名牌战略。制定落实一地一精品、一乡(镇)一品牌鱼的工作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水产品质量水平和竞争力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特色产业基地为基础,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积极打造渔业品牌,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促进渔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现代渔业发展。
7.加强渔业安全管理。深入生产一线,宣传渔业法律法规,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严历打击“电、毒、炸”等非法作业行为,加强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行苗种、捕捞、养殖三证许可制度,严查饲料、鱼药假冒伪劣违禁药物,使我县渔业生产沿着合理、依法、有序、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轨道前进。
8.加快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要以提高渔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积极引导农民组建各类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渔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继续深入探索渔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运作形式,发挥桥梁、纽带和服务作用。
附件1& 淡水池塘养殖功能区示意图&
附件2 &稻田养殖功能区示意图
附件3& 主要水产苗种生产功能区示意图
附件4 &水库、山塘和河沟养殖功能区示意图
附件5& 庭院养殖功能区示意图
附件6& 休闲渔业功能区示意图
各省市政府部门网站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市县政府网站
来宾市政府网
合山市政府网
象州县政府网
金秀县政府网
兴宾区政府网
忻城县政府网
县直单位网站
武宣县法院网
武宣县国土资源网
武宣县教育网
武宣县农业信息网
武宣党建网
北部湾东盟经济网
广西电视台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政府版权所有 网络实名:中国武宣
联系地址:广西武宣县城东路 邮编:545900
投稿邮箱:(武宣县政府办信息股)
(武宣县政务办) 联系电话:(武宣县政府办) (武宣县政务办)
ICP备案号:桂ICP备号-1 桂公网安备02号
您是网站的第
最佳浏览方式:IE6.0,以上分辨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殖业税收优惠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