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12月17日出生的名人0,5分出生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招生导师介绍-船舶与海洋工程
招生简介致考生书招生院系与专业导师介绍参考书籍联系方式信息公告FrancisLucienNoblesse导师姓名FrancisLucienNoblesse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势流兴波与耐波理论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Email:rara@个人简介作为世界著名的泰勒水池的一名高级研究员,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发展船舶和海上结构物在静水和波浪中运动的势流理论、解析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其应用包括:船舶在静水中的波型和兴波阻力;海上结构物在波浪中的辐射和绕射问题;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船型优化。除了在泰勒水池从事研发工作以外,还一直与美国、法国和中国高校的教授们有密切的合作,包括承担教学工作、联合指导博士研究生、在博士论文委员会任职、联合发表论文等。先后发表了近一百五十篇论文,其中五十多篇发表在著名世界期刊,近一百篇发表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获第23届GeorgWeinblum学者奖:GeorgWeinblum学者奖每年颁发一次,授予对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做出突出贡献、以及在这个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取得辉煌成就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2000年获得美国海军文职人员杰出奖:该奖项是授予美国海军文职人员的最高荣誉。2006年第16届国际离岸与极地工程大会最佳论文奖:该奖项授予研究工作突出、具有原创性和重要性的论文。在这届大会上共有471篇论文参加评审。2010年建模与模拟巨大挑战研讨会最佳论文奖:该奖项授予在建模和数值模拟方面的高质量、原创性以及十分突出的研究工作的论文。开发的船舶兴波阻力理论用于风帆推进快艇“星条旗”号的船型优化。“星条旗”在1987年为美国夺回了132年内第一次失去的“美洲杯”风帆推进快艇竞赛冠军的奖杯。开发的船舶兴波阻力理论及其计算方法不仅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开发的格林函数的算法在石油工业中被广泛用于海上结构物波浪载荷的计算。代表性论著null陈刚导师姓名陈刚研究方向海洋工程深水技术;前沿技术综合交叉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华山路1954号邮政编码:200030联系电话:无Email:gangchen@个人简介现任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研究院副所长;上海大学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兼职教授;1993年,日本横滨国立大学,船舶海洋工程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海洋工程结构物动力响应。代表性论著1.TheEffectofAxialStiffnessofMooringLinesontheHorizontalMotionofFDPSO,ScienceinChinaSeriesG:Physics,Mechanics&Astronomy,,January2011Vol.54No.1:10C152.TheResearchofMoonpoolSizeEffectontheHydrodynamicPerformanceofFDPSO,OMAE2011paper-49586陈作钢导师姓名陈作钢研究方向计算流体力学;船舶流体力学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邮政编码:200030联系电话:021-Email:zgchen@个人简介1999年10月C2002年9月广岛大学(日本)工学博士C计算流体力学1989年9月C1992年4月中国舰船研究院硕士C船舶流体力学1985年9月C1989年6月华中理工大学(现名华中科技大学)学士C船舶工程2007年1月C今上海大学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4月C2007年1月西日本流体技研株式会社项目主管2003年4月C2005年3月水产综合研究中心水产工学研究所(日本)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博士后)2002年10月C2003年3月广岛大学(日本)客座研究员1992年4月C1999年9月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研究院工程师具有计算流体力学(CFD)相当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数值计算,迄今主持和参与了20余项科研项目。在船舶计算流体力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从事CFD研究并开发了多套船舶流场计算的软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日本留学工作期间,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在开发计算软件的同时也熟练掌握了泛用CFD软件。近年来,用CFD方法解决了大量理论和工程实际问题并取得开创性成果:最早用数值方法对鱼类游泳进行详细研究,最早数值求解高雷诺数下鱼类游泳的湍流流场,并得出鱼类游泳时的边界层“重层流化”等重要结论;首次实现了对循环水槽、风洞内部流动的整体数值模拟,再现了实验中难以捕捉到的流动现象,使循环水槽和风洞的数值优化成为可能;数值计算结果被用作评估和改进船舶的快速性和操纵性,提高了渔船渔具改良的研究效率;对雪庇、河床洗掘、加速器内的粒子流等问题的研究为工程提供了最佳方案。目前从事的船型数值优化、数值水槽研究、风洞循环水槽数值优化等课题的研究。代表性论著1.多功能风洞及CFD优化,实验流体力学,Vol.26,No.4,71-76,2012年2.CFD在风洞循环水槽中的应用,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Vol.27,No.2,216-223,2012年3.船体艏部水动力性能优化,中国舰船研究,Vol.7,No.2,37-41,.船舶CFD结构化网格自动生成技术的开发,上海大学学报,Vol.46,No.2,317-322,.以伴流均匀度为目标的艉部线型优化,上海大学学报,Vol.44,No.10,.HybridGridAuto-GenerationTechniqueandItsApplicationontheNumericalPredictionofShipHydrodynamicPerformance,ProceedingsoftheASME201029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Ocean,OffshoreandArcticEngineering,OMAE2010,June6-11,2010,Shanghai,China7.循环水槽中分层流模拟试验与CFD研究,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FDApplicationontheDevelopmentofCirculatingWaterChannel,16thsymposiumofISOPE(TheInternationalSocietyofOffshoreandPolarEngineers),May28CJune2,2006,SanFrancisco,USA9.AnalysisofFish-LikePropulsion,TransactionsofTheVisualizationSocietyofJapan,Vol.23,Suppl.No.2,2003,pp.41-4410.NumericalStudyonPropulsionbyUndulatingMotioninLaminar-TurbulentFlow,24thSymposiumonNavalHydrodynamics,Fukuoka,Japan,July8-13,200211.NumericalStudyonRelaminarizationinFish-likeLocomotion,JournalofTheSocietyofNavalArchitectsofJapan,Vol.191,2002,pp.9-16范军导师姓名范军研究方向水下目标声散射;水下目标声辐射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木兰船建楼水声所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Email:fanjun@个人简介null代表性论著null付世晓导师姓名付世晓研究方向海洋工程结构物流固耦合动力响应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华山路1954号,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邮政编码:200030联系电话:Email:shixiao.fu@个人简介上海大学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6年11月生;1999年,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系本科毕业;2002年,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系获硕士学位,师从赵德有教授进行船体振动与声辐射特性的研究;2005年,上海大学,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师从崔维成教授进行弹性浮体与锚泊系统的耦合动力响应,及弹性多体浮式结构物的水弹性响应研究。2005年-2007年,挪威科技大学(CeSOS,NTNU)与T.Moan教授合作进行弹性多体浮式结构物的水弹性响应研究。2007年8月至今,上海大学,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进行柔性立管涡激振动理论与试验方法,及弹性多体浮式结构物的水弹性响应研究。主讲研究生课程,结构振动与控制。代表性论著1.ShixiaoFu,TorgeirMoan,XujunChen,WeichengCui,(2007),Hydroelasticanalysisofflexiblefloatinginterconnectedstructures.OceanEngineering,Vol.34,.(SCI,EI)2.ShixiaoFu,WeichengCui,XujunChen,CongWang,(2005),Hydroelasticanalysisofanonlinearlyconnectedfloatingbridgesubjectedtomovingloads,MarineStructures,Vol.18,No.1,85-107.(SCI,EI)3.WangCong,FuShixiao,LiNing,CuiWeichengandLinZhuming,(2006)Dynamicanalysisofapontoon-separatedfloatingbridgesubjectedtoamovingload.ChinaOceanEngineering,20(3):419-430.(SCI,EI)4.WangCong,FuShixiao,CuiWeicheng,(2007)HydroelasticityBasedFatigueAssessmentoftheConnectorforaRibbonBridgeSubjectedtoaMovingLoad,MarineStructures(SCI,EI)5.Chen,X.J.;Jensen,J.JCui,W.C.;Fu,S.X.(2003),Hydroelasticityofafloatingplateinmultidirectionalwaves,OceanEngineering,Vol.30,No.15,.(SCI,EI)6.ChenXujun,MoanTorgeir,FuShixiao,CuiWeicheng,(2006)Second-orderhydroelasticanalysisofafloatingplateinmultidirectionalirregularwaves,InternationalJournalofNon-LinearMechanics,v41,n10,December,-1218(SCI,EI)7.FuShi-xiao,FanJu,ChenXu-jun,CuiWei-cheng,(2003)AnalysisMethodfortheMooringSystemofaFlexibleFloatingBody,DeepwaterMooringSystems:Concepts,Design,AnalysisandMaterials(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Symposium)Houston,Texas,142-151.(EI,ISTP)8.ShixiaoFu,TorgeirMoan,XujunChen,WeichengCui,(2006),HydroelasticanalysisofflexiblefloatingstructureswithRigid-Hinge-Mode.HydoelasticityinMarineTechnology,pp.235-244,Proceedingsofthefour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HydroelasticityinMarineTechnology,Wuxi,China,10-14September2006.(ISTP)9.TaghipourReza,FuShixiaoandMoanTorgeir,(2006),Validatedtwoandthreedimansionallinearhydroelasticanalysisusingstandardsoftware.16thInt.OffshoreandPolarEngineeringConference&ExhibitionISOPE,SanFrancisco,USA,May28-June2,2006.(ISTP)10.Chen,X.J.,Moan,T.,Fu,S.X.andCui,W.C.,(2005)HydroelasticAnalysisofFlexibleFloatingStructuresinRegularWaves.ProceedingsofICMEM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echanicalEngineeringandMechanics.Vol.2,Nanjing,China,26-28October,.(EI,ISTP)11.傅世晓,赵德有,黎胜,(2004)船舶局部结构振动分析中边界条件的简化和修正方法研究,船舶力学,Vol.8,No.1,92-98.(EI)12.傅世晓,范菊,陈徐均,崔维成,(2004)考虑浮体弹性变形德锚泊系统分析方法,船舶力学,Vol.8,No.2,47-54.(EI)13.傅世晓,崔维成,林铸明,陈徐均,(2004)间隙对拼组式浮桥静态响应的影响分析,船舶力学,Vol.8,No.4,86-94.(EI)14.傅世晓,崔维成,陈徐均,林铸明,(2006)移动载荷作用下非线性连接浮桥的动力响应分析,上海大学学报,Vol.40,No.6,June,.(EI)15.WangCong,FuShixiao,CuiWeichengandLinZhuming,(2006)Hydroelasticanalysisofaribbonbridgeunderwaveactions.JournalofShipMechanics,10(6):61-75.(EI)16.JiaoLinlin,FuShixiao,WangCongandCuiWeicheng,(2006)Comparisonofapproachesforthehydroelasticresponseanalysisofverylargefloatingstructures.JournalofShipMechanics,10(3):71-92.(EI)17.王琮,付世晓,韩芸,崔维成(2007)波浪作用下带式舟桥的水弹性分析.上海大学学报,41(9):.(EI)葛彤导师姓名葛彤研究方向水下技术与装备;潜水器操纵与控制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UnderwaterEngineeringResearchInstitute,SchoolofNavalArchitecture,OceanandCivilEngineering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Email:tongge@个人简介葛彤,1971年出生,水下工程研究所所长,水下工程实验室主任。近年的研究领域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潜水器总体技术:开展深海和浅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和自治水下机器人(AUV)总体技术研究,开展大型水下作业装备总体技术研究,包括海底电缆埋设装备、海底管线维修装备,和深海遥控作业工具等;(2)水下机器人操纵控制技术:开展水下作业监控技术研究、潜水器水下运动控制技术研究、和水下装备综合监控系统技术研究;(3)新概念水下机器人技术:研究新型水下机器人概念,包括水下分散自重构机器人、仿生水下机器人等;主持了多型无人遥控潜水器(ROV)和自治水下机器人(AUV)的研制工作;作为主要技术责任人之一,参加了海龙3500两型深海大型作业ROV的研制;主持或参加了系列海底电缆埋设机、海底管道敷设维修装备的研制;开发出多种潜水器运动控制系统、综合监控系统和虚拟监控系统;研制出首个水下分散自重构机器人实验室样机。主持过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科研计划。着力建设团结、务实和高效的研究队伍。欢迎有志者加入我们的团队。网页:http://underwater.       报考专业: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制造(博士点、硕士点)2)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硕士点)代表性论著null何炎平导师姓名何炎平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结构制造;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东川路800号上海大学木兰船建大楼A607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06706Email:hyp110@个人简介1989年9月~1993年7月,上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船舶工程专业本科生;1993年9月~1996年3月,上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制造专业硕士研究生;1997年9月~2002年3月,上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制造专业博士研究生。1999年6月~2000年5月,日本国立大阪大学交流研究生。1996年4月~1998年3月,上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助教;1998年4月~2002年7月,上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讲师;2002年8月~今,上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副教授。代表性论著1)大直径薄壁管线浅海铺设时的空间形态和应力分布,《海洋工程》,2001年,第四期,第一作者;2)海底坡度和张力对浅海大直径薄壁管线铺设的影响,《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1年,第六期,第一作者3)TrialandNumericalAnalysisofSpeci-menPipelay,ChinaOceanEngineering,2002年,第五期,第一作者;4)一种自升自航式修井作业船的方案,《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2年,第五期,第一作者;5)“南海2号”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水改造方案运动响应和波浪荷载分析,《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3年,第六期,第一作者;李晔导师姓名李晔研究方向风能海洋能(波浪,潮流,潮汐等)以及能源综合利用;流固耦合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上海大学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Email:ye.li.个人简介李晔,男,博士,浙江温州人,1977年生,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现为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高级研究员(SeniorScientist),海洋能研究组首任组长。兼任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能源以及气候变化中心荣誉高级研究员。曾任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研究员,美国卡耐基q梅隆大学电力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等。2007年博士毕业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师从国际著名海洋工程大师,美国船舶工程师协会会士SanderCalisal教授。李晔主要研究方向:1)海洋工程流固耦合问题;2)海洋复杂系统;3)海洋能设备总体分析;4)区域能源系统优化和战略政策分析。经历可总结为:•多次被破格提拔:33岁成为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研究组组长并且是该组的创建人之一,o在研究组建设中制定整体发展计划,录用了包括海洋工程、科学和技术等各类人才,吸引许多优秀的访问学者、博士生和博士后。o2011年作为大会主席主办首届美国能源部海洋能会议。o主持开发的软件被几十个国家的数百用户所用。o培养的博士生和博士后大多进入研究机构做研究员(如Sandia国家实验室)或者大学任教(如科罗拉多大学);•已发表50余篇文章(30余篇第一作者)-大多发表在在PhilosophicalTransactionofRoyalSociety和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等本领域内著名期刊或ASME-OMAE和IEEEOceans等重要会议上。•研究成果获得诸多海洋工程相关国际专业协会年度奖或青年研究奖(见“重要获奖情况“)。•除国家实验室的职务以及南安普顿大学的兼职外o应邀担任多个在行业内有重要影响的期刊副主编,如AIPJournalofSustainableandRenewableEnergyIEEETransactiononSustainableEnergyIEEEJournalofOceanicEngineeringIEEEPowerEngineeringLetterElsevierRenewableEnergy等等。o应邀担任Science等多个期刊审稿人;o担任IEEE-OES和ASME等多个国际专业协会的海洋能源技术委员会组长或委员,并被晋升为高级会员;o曾担任IEEEOceans和ASME-OMAE多个国际会议组织者和分会主席;o担任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海洋能源委员会美方主席等若干政府间机构职务-;o为多个国家研究基金评审-例如美国自然基金委、能源部和国家海洋局等。•应邀到MIT,Stanford,UCBerkeley和Oxford等世界多个著名大学讲学。代表性论著论著名称Title出版单位或期刊名称、期号;起止页码;所有著、作者姓名PublicationDate,PublicationMedia,Journaltitle,Page,Author1.HydrodynamicsoftidalcurrentturbinesInvitedbyAppliedMechanicsReview,Li,Y.(特邀文章,尚未发表,李晔为唯一作者和通讯作者)2.Alarge-eddysimulationstudyofwakepropagationandpowerproductioninanarrayoftidal-currentturbinesPhilosophicalTransactionofRoyalSocietyA,120421Churchfield,M.,Li,Y.andMoriarty,P.(李晔为第二作者以及通讯作者)3.SynthesisofNumericalMethodsforModelingWaveEnergyConverter-PointAbsorbers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s,2-4364,Li,Y.andYu,Y.(李晔为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4.Modelingoftwin-turbinesystemswithverticalaxistidalcurrentturbines:PartII-TorqueFluctuationOceanEngineering,-558,Li,Y.andCalisal,S.M.(李晔为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5.Anintegratedmodelforestimatingenergycostofatidalcurrentturbinefarm.EnergyConversionandManagement,7-1687,Li,Y.Lence,B.J.andCalisal,S.M.(李晔为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6.Estimatingpoweroutputfromatidalcurrentturbinefarmwithfirstorderapproximationofhydrodynamicinteractionbetweendevices.InternationalJournalofGreenEnergy,),153-163,Li,Y.andCalisal,S.M.(李晔为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7.Modelingoftwin-turbinesystemswithverticalaxistidalcurrentturbines:PartI-PoweroutputOceanEngineering,-637,Li,Y.andCalisal,S.M.(李晔为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8.Three-dimensionaleffectsandarmeffectsonmodelingaverticalaxistidalcurrentturbine.RenewableEnergy,),,LiY.andCalisal,S.M.(李晔为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9.Adiscretevortexmethodforsimulatingastand-alonetidalcurrentturbine:modelingandvalidationJournalofOffshoreMechanicsandArcticEngineering,),,Li,Y.andCalisal,S.M.(李晔为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10.Numerical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verticalaxistidalcurrentturbinesRenewableEnergy,),435-442,Li,Y.andCalisal,S.M.(李晔为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连琏导师姓名连琏研究方向潜水器及其作业技术;海洋资源开发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021-Email:llian@个人简介连琏,女,上海大学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教授(二级)、博导,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博导,IEEE海洋工程分会(OES)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学习经历:年就读于上海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年就读于上海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年为上海大学在职博士,获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工作经历:7.11为上海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系助教;2.11为上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讲师;8.11为上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副教授;1998.12-现在上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现为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教授;5.2公派赴德国GKSS研究中心,作为客座科学家进行中德海洋科学技术合作项目研究;2.9担任上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水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年受聘为“九五”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820主题专家组成员;年受聘为海军“十五”预研潜艇总体专家组成员;年受聘为“十五”国家863计划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主题专家组专职专家、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3.12担任上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副院长;0.5担任上海大学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副院长;2005年-2011年受聘为“十一五”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2008年-2011年被聘为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学部海洋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2011年2月-现在担任IEEE海洋工程学会(OES)上海分会主席;2011年10月起受聘为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共主持、参加并完成了二十多项课题或项目,撰写和发表论文、研究报告五十余篇,并曾荣获上海市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中国造船学会优秀论文奖。代表性论著1.连琏,液体-固体粒子两相流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及计算,上海大学学报,1996.10,Vol.302.LianLian,Gas-SolidParticlesTwo-PhaseFlowTheoryandItsApplication,SelectedPapersoftheChineseSocietyofNavalArchitectsandMarineEngineers,Vol.11,19963.LianLian,GaoZhixi,ShenGuojian,WaveInfluenceonUnderwaterLaunchandRecoverySystem”,ChinaOceanEngineering”,Vol.11,No.1,年EI检索文章,2000年,SCI检索扩大版)4.连琏、王道炎等,ASpurtingSystemforShallowWaterCableBurying,OCEANS2000MTS/IEEEConferenceProceedings,RhodeIsland,U.S.A.,2000.9(EI检索、ISTP检索文章)5.连琏、王道炎等,6000米深海观测系统脐带缆形态分析及计算,海洋工程,Vol.19,No.1,20016.连琏、王道炎等,喷冲式滩海埋缆系统的,上海大学学报,第35卷,第4期,2001.4,pp.537-540(EI检索文章)7.LianLian,TheDesignofaMannedVehicleforSubseaPipeline/CableInspectionandMaintenance”,OCEANS2001MTS/IEEEConferenceProceedings,Hawaii,U.S.A.,2001.11(EI检索、ISTP检索文章)8.蔡少茹、连琏、葛彤,“海底管线检修潜水器”管线位置信息重构及其自航模试验,海洋工程,Vol.20,No.2,2002.5(通讯作者,研究生论文)9.方志远、连琏、葛彤,潜水器控制系统基于模型故障诊断技术研究,造船技术,2005年06期(通讯作者,研究生论文)10.孙清、连琏,中国深水海域油气及相关资源勘探开发进展及关键技术,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年9月,Vol.35(5)(第二作者)11.连琏、孙清、陈宏民,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方志远、葛彤、连琏,潜水器控制系统层次故障诊断模型,海洋工程,Vol.24,No.1,2006.2(通讯作者,研究生论文)13.杨洪刚、连琏、葛彤,水下运载器外挂负载的系统测试方案及仿真,海洋工程,Vol.24,No.1,2006.2(通讯作者,研究生论文)14.张瑾、连琏,潜艇近水面运动鲁棒控制及仿真研究,海洋工程,Vol.24,No.4,2006.11(通讯作者,研究生论文)15.郝俊、连琏,基于层次模型定量推理机制的潜水器故障诊断系统,海洋工程,Vol.24,No.4,2006.11(通讯作者,研究生论文)16.陆伟东、连琏,教材《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2009年2月出版,上海大学出版社17.马骋、连琏,编著《水下运载器操纵控制及模拟仿真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日出版,ISBN978-7-118-.FanSB.,FengZP.,LianL.,CollisionFreeFormationControlForMultipleAutonomousUnderwaterVehicles,ProceedingsofOCEANS’10,Sydney,Australia19.FuB.,ZhangH.,ZhangFF.,ItoMasanori,LianL.,Thewater-tanktestofnovelunderwaterpositioningsystembasedonsensornetworks,AROB15Proceeding,2010.4,vol.1520.FuB.,ZhangH.,GeT.,LianL.,LiWT.,BasicResearchonUnderwaterLaserRangingandSpeed-measuring,15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fArtificialLifeandRobotics,.FuB.,LiWT.,GeT.,LianL.,ZhangH.,Basicresearchonnewunderwaterpositioningtechnologybasedonmachinevision,15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fArtificialLifeandRobotics,.HUOCun-feng,YAOBao-heng,FUBin,LIANLian,InvestigationonTransientDynamicBehaviorsofLow-TensionUnderseaCables,J.ShanghaiJiaotongUniv.(Sci.),):34-3923.WuKai-ta(吴开塔),YaoBao-heng(姚宝恒),FuBin(付斌),RenPing(任平),LianLian(连琏).ResearchonthePerformanceofPassiveHeaveCompensatorforTetheredRemotelyOperatedVehicle.上海大学学报(英文版),):40-44.24.沈晓玲,连琏,徐雪松.拖缆动力学离散化计算的后处理方法研究.海洋工程,2011,No.2.廖世俊导师姓名廖世俊研究方向波浪理论;高性能数值计算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交大船建学院木兰大楼B707室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021)Email:sjliao@个人简介1963年出生,博士(上海交大)。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1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大学船舶海洋及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早年留学德国。主要研究领域:海洋工程;工程和自然科学中的强非线性问题。主要研究方向:粘性流动,非线性波浪,流固耦合,湍流直接数值模拟,风暴潮和海啸数值模拟,非线性动力学。英文专著《BeyondPerturbation:IntroductiontotheHomotopyAnalysisMethod》2003年由美国Chapman&Hall/CRCPress出版发行。欢迎船舶及海洋工程、力学、、应用、计算力学、非线性动力学等专业或研究方向的考生报考。网页:http://numericaltank./代表性论著1.Liao,S.J.:BeyondPerturbation:IntroductiontotheHomotopyAnalysisMethod,Chapman&Hall/CRCPress,20032.Liao,S.J.:HomotopyAnalysisMethodinNonlinearDifferentialEquations,Springer&HigherEducationPress,2012.3.Liao,S.J.:Auniformlyvalidanalyticsolutionof2Dviscousflowpastasemi-infiniteflatplate.J.FluidMechanics,385:101-128(1999).4.Liao,S.J.andCampo,A.:AnalyticsolutionsofthetemperaturedistributioninBlasiusviscousflowproblems.J.FluidMechanics,453:411-425(2002).5.Liao,S.J.:Ontheanalyticsolutionofmagnetohydrodynamicflowsofnon-Newtonianfluidsoverastretchingsheet.J.FluidMechanics,488:189-212(2003).6.Liao,S.J.:Anewbranchofsolutionsofboundary-layerflowsoveranimpermeablestretchedplate.Int.J.HeatandMassTransfer,48:05).7.Liao,S.J.:Seriessolutionsofunsteadyboundary-layerflowsoverastretchingflatplate.StudiesinAppliedMathematics,117:239-263(2006).8.Liao,S.J.andTan,Y.:Ageneralapproachtoobtainseriessolutionsofnonlineardifferentialequations.StudiesinAppliedMathematics,119:297-354(2007).9.Xu,H.,Lin,Z.L.,Liao,S.J.,Wu,J.Z.andMajdalani,J.:Homotopy-basedsolutionsoftheNavierCStokesequationsforaporouschannelwithorthogonallymovingwalls.PhysicsofFluids,22(5):0).10.Li,Y.J.,Nohara,B.T.andLiao,S.J.:SeriessolutionsofcoupledVanderPolequationbymeansofhomotopyanalysismethod.J.MathematicalPhysics,51:0).刘浩导师姓名刘浩研究方向计算力学和仿生力学;仿生飞行器和仿生流体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上海交大船建学院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81)Email:hliu@faculty.chiba-u.jp个人简介国际学术兼职:1)JournalofAeroAquaBiomechanisms主编;2)ActaMechanicaSinica副主编;3)JournalofBionicsEngineering编委;4)JournalofBiomechanicalScienceandEngineering编委;5)美国自然基金委员会、欧洲自然基金委员会海外评审专家;当前主要研究方向:1)广义力学;2)计算力学(计算流体力学、计算固体力学);3)低雷诺数空气动力学;4)振翼飞行器的稳定性与控制;5)鱼类游动及昆虫和鸟类飞行的力学研究;6)微型空气动力(MAV)与无人驾驶;7)心血管系统的力学;8)心血管系统的多尺度多耦合模拟刘浩博士现任日本千叶大学工学研究院力学工程系教授、上海交大-千叶大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日本国立理研究所客座主任研究员。刘浩教授于1985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系,19932于横滨国立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他在国际杂志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50余篇,内容涵盖了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传热、自由表面及运动边界、并行计算技术、昆虫飞行、鱼类泳动、低雷诺数下的非稳态空气动力学、微型空气动力、影像处理、生理流体力学、计算力学、多尺度血液动力学和心血管自调节等诸多领域。因为他的专业学术成就,对他的采访在NHK、AFP、theThomsonReuter、theYomiuri,andtheScienceChannelNetworkoftheJST(JapanScienceandTechnologyAgency)等诸多媒体都有系列报道。刘浩教授同时为上海大学-千叶大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该中心招收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或其它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实行中日联合培养,详情请登录http://icrc.代表性论著(1)W.Shyy,H.Aono,C-KKang,andH.Liu,AnIntroductiontoFlappingWingAerodynamic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13.(inpress)(2)H.Liu,BiologicalfluiddynamicsinFlyingandSwimming,BiologicalFluidDynamics,AsakuraPublishing(Editors,K.TanishitaandT.Yamaguchi),2012.(3)H.Liu,MicroAirVehicles(MAVs),EncyclopediaofAerospaceEngineering,Wiley,2010.(MAVsectioneditor)(4)H.Liu,Flightcontrolofinsects,InsectBiomimetics,NTSPublisher,2007.(5)H.AonoandH.Liu,Simulation-basedbiomechanicsininsectflight,InsectBiomimetics,NTSPublisher,2007.(6)W.Shyy,Y.S.Lian,J.Tang,D.Viieru,andH.Liu,AerodynamicsoflowReynoldsNumberFlyer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7.(7)H.LiuandS.Sunada,Micro-machinedesignofAnimal,Chapter5,JSMEPublisher,2000.(inJapanese)(8)R.HimenoandH.Liu(editor),FocusedonHighPerformanceComputinginRIKEN2000,RIKENREVIEWNo.40,2001.(9)R.HimenoandH.Liu(editor),FocusedonHighPerformanceComputinginRIKEN2001,RIKENREVIEWNo.48,2002.(10)H.Liu,DictionaryofFlow:BloodFlow,MARUZEN,2003.(InJapanese)(11)H.Liu,DictionaryofFlow:BloodFlowinHeart,MARUZEN,2003.(InJapanese)(12)H.Liu,H.AonoandH.Tanaka,BioinspiredAirVehiclesDesignedforMarsExploration,ActaFutura,2013.(inpress).(13)H.AonoandH.Liu,FlappingWingAerodynamicsofaNumericalBiologicalFlyerModelinHoveringFlight,Computers&Fluids,Vol.71,2012.(14)GenLi,UlrikeMuller,JohanvanLeeuwen,andH.Liu,Bodydynamicsandhydrodynamicsofswimmingfishlarvae:acomputationalstudy,JournalofExperimentalBiology,215,12(doi:10.1242/jeb.071837).(15)K.SF.Liang,Y.Takahara,K.Yamazaki,H.Senzaki,S.Takagi,andH.Liu,Assessmentofcardiovascularfunctionbycombiningclinicaldatawithacomputationalmodelofthecardiovascularsystem,TheJournalofThoracicandCardiovascularSurgery.2012.(16)WenM.H.,HuW.R.,LiuH.Numericalstudyofthrustgenerationmechanismofheavingwings.Journalofhydrodynamics,Ser.A,27(2):154-161,2012.(17)T.NakataandH.Liu,Aerodynamicperformanceofahoveringhawkmothwithflexiblewings:acomputationalapproach,ProceedingsofRoyalSocietyB,doi:10.1098/rspb.11).(18)T.NakataandH.Liu,Afluid-structureinteractionmodelofinsectflightwithflexiblewings,JournalofComputationalPhysics,doi:10.1016/j.jcp.(2012).(19)T.Nakata,H.LiuY.Tanaka,N.Nishihashi,X.Wang,andA.Sato,Flexiblewingsaerodynamicsofabio-inspiredflappingmicroairvehicle,Bioinspiration&Biomimetics,6045002doi:10.82/6/4/1.(invited,coverimage)(20)F.Liang,K.Fukasaku,H.LiuandS.Takagi,AcomputationalmodelstudyoftheinfluenceoftheanatomyoftheCircleofWillisoncerebralhyperperfusionfollowingcarotidarterysurgery,BioMedicalEngineeringOnLine,Vol.10pp1-22,2012.柳存根导师姓名柳存根研究方向新船型研究与智能;船舶精益生产与管理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华山路1954号邮政编码:200030联系电话:021-Email:cgliu@个人简介柳存根,教授,男,1958年生。1996年7月于上海大学博士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现任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副主任,长期从事船舶制造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船舶数字化智能系统”二个子项的研究,国防重点项目2项、“82m自航重载甲板货船”、“南海神广州日报号仿古游船”、国家重点创新技术项目“水火弯板辅助加工系统研究”。参加科技部“加快提升船舶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战略研究”,“四省区地方造船发展及科技进步战略研究”,国家重点创新项目“船舶集成制造技术”,自然科学资金项目“舰船的模块化划分及其虚拟建造技术研究”等10多项科研项目。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等。主要方向现代造船模式、船舶虚拟制造、先进造船技术、造船生产物流、船厂生产管理系统等。发表论文20多篇。并担任中国造船学会造船工艺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造船工程学算机应用学组副组长。代表性论著null罗宇导师姓名罗宇研究方向船舶海洋工程制造工艺仿真的研究;虚拟制造技术的研究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大学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木兰船建大楼B419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021-Email:luoyu@个人简介1982年07月,上海大学科学及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12月同系获硕士学位。1998年03月大阪大学船舶海洋工程系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焊接结构虚拟制造技术研究,最近主持完成项目如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辅助高频感应加热自动弯板成型理论及技术的研究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船舶板材数控热应力曲面成形技术和装备研究浙江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大型船体焊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江苏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大型船体焊接变形仿真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日本石川岛重工业株式会社项目:焊接及热成形过程的变形模拟日本东京计装株式会社项目:仿真计算优化高精度多声道超声波流量计的基础研究克康(上海)排气控制系统有限公司项目:排气管仿真优化中国船舶工业第十一研究所项目:超厚钢板与薄壳结构的焊接变形控制技术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低温储罐焊接变形的预测及控制的研究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项目:转向架构架焊接工艺补偿系统开发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C型LNG不锈钢独立液舱焊接变形预测与控制的研究代表性论著1.PredictionofweldingdeformationandresidualstressbyElasticFEMbasedoninherentstrain(reportI),Trans.JWRI.,),49-57(inEnglish).2.关于用固有应变预测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的基础研究(第三报)窄间隙多层焊的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日本造船学会论文集183(.,(InJapanese)3.StudyonWeldingdeformationofPlatewithlongitudinalcurvature,Trans.JWRI.,Vol.28(1999),No.2.4.AComputationalModelofPhaseTransformationforWeldingProcesses,Trans.JWRI.,Vol.24(1995),No.,pp95-100.(InEnglish)5.PredictionofWeldingDistortionDuringAssemblyProcessofThinPlateStructures[J],ChinaWelding,.Predictionofweldingresidualstressin2.25Cr-1Mosteelpipe[J],上海大学学报,.热变形的固有演变预测法及实例[J],焊接学报,.《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的数值计算方法与程序》,四川大学出版社.焊接结构变形预测专用软件Weld_STAV1.0,软著簦字第076868马宁导师姓名马宁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水动力学;海洋波浪的理论与数值计算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东川路800号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Email:ningma@个人简介长年在国外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耐波性与安全性研究,国外主持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世界首部超大型浮体专著-《超大型浮体结构物》;2005年归国,主持承担教育部、财政部重大科研专项“船舶数字化智能系统”等科研项目10余项。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60余篇。曾获日本造船学会论文奖(乾崇夫奖)、日本横滨国立大学船舶海洋工程教学奖;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D类资助、上海市侨界“十杰”提名奖。主要研究方向:(1)海洋波浪与海洋的模拟预报;(2)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水动力性能;(3)波浪中船舶操纵与控制;(4)船舶数字化智能。2006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9受聘为上海交大特聘教授,主要学术兼职:国际船模试验池会议(ITTC)和国际船舶海洋结构会议(ISSC)技术委员、国际学术期刊J.MarineSci.&Tech.副编辑、OMAE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代表性论著1HuHH,MaN:TheNonlinearEvolutionofRogueWavesGeneratedbyMeansofWaveFocusingTechnique,ScienceinChinaSeriesG:Physics,Mechanics&Astronomy,Vol.54,No.1,35-41.,20112R :Y水槽におけるg海域波浪の再F,日本造船学会Y水槽委T会g海域における船舶性能にvするシンポジウムテキスト,pp.97-106,NingMa:SeakeepingPredictionforFishingVesselsbyUsingModelExperimentsandNumericalCalculations,ProceedingsofFisheriesDynamics2003,pp.141-153,2003.94NingMa,TsugukiyoHirayama,KenjiIshikawa:AnInvestigationintoWaveInducedDriftForcesandMotionsofVeryLargeFloatingStructures,Proceedingsof8thInt.SymposiumonPracticalDesignofShipsandOtherFloatingStructures,pp.187~195,2001.95R ⑵缴健〈吻濉⒉俊之:L大浮体の不t波中答およびその制御について,日本造船学会文集,No.186,pp.223-233,1999.12时钟导师姓名时钟研究方向海洋科学(河口海岸学);水利科学(河流及海岸动力学)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邮政编码:200030联系电话:021-Email:zshi@个人简介时钟(b.31_December_1965-),男,江苏省泗阳人学历背景1986中国_南京大学_理学学士1992英国_TheUniversityofWales_博士学术背景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奖励1987中国、英国政府和包玉刚爵士基金会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SBFSS)1997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奖贰等奖1998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基础类)贰等奖1999上海大学横山亮次优秀论文奖贰等奖200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上海大学特聘教授荣誉1994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1995国家教育委员会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1998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9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校优秀青年教师2000上海大学大众杰出青年教师200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跟踪)学术组织服务3.06第五届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岸河口分会理事3.12第六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期刊服务2002.11C至今德国Springer/Geo-MarineLetters编委2008.01C至今荷兰Elsevier/InternationalJournalofSedimentResearch副主编研究兴趣海洋科学(河口海岸学)_水利科学(河流及海岸动力学)_()流体力学(mostrecentfirst)●EnvironmentalFluidMechanics○thethree-dimensionalnatureofthedensityinterface○turbulentmixinginashear-freestratifiedfluid●FluvialHydraulics○flowstructurewithinandaboveavegetationcanopy○hydraulicsofvegetatedriverflow●EstuarineandCoastalProcessesIV○riverandestuarineplumedynamics○tidalhydrodynamicsandcirculation○turbulentmixingandstratification●EstuarineandCoastalProcessesIII○wave-currentinteraction○wavepropagationoverunevenbottoms○turbulentcombinedwave-currentbottomboundarylayer●EstuarineandCoastalProcessesII○thephysicalprocessesoffinesedimentornon-cohesivesediment○tidalflowandfinesedimenttransportwithinasaltmarshcanopy●EstuarineandCoastalProcessesI○sedimentationonintertidalmudflatsandsaltmarshes○morphodynamicsofsaltmarshes[PhotographofJohnZ.ShitakenonTuesday_01_May_2012(ca.age47),Shanghai]代表性论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712-770)辑贰_专著、期刊论文目录2.1BookinChinese[b01]时钟2013河口海岸细颗粒泥沙过程(第1版).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xii+333pp.[Wednesday_08_May_2013_校样稿]2.2PapersinChinesepeer-reviewedjournals(mostrecentfirst)[j51]倪智慧、陈辉、董礼先、时钟、王殿志、翟强2012长江口外羽状流水体中的垂向混合、层化的观测与分析.《上海大学学报》46(11):.[j50]彭延建、刘应中、时钟2010波浪在缓变海底上的一个简单模型.《海洋通报》29(3):302C309.[j48]张洪龙、刘亚男、卢丽锋、时钟2007一个概化的潮汐河口羽状流动力学的初步研究.《海洋通报》26(1):3C11.[j41]李孟国、秦崇仁、时钟2006近岸多向不规则波变形的模型.《天津大学学报》39(3):289C294.[j39]李绍武、李春颖、谷汉斌、时钟2005一种改进的近岸波浪破碎数值模型.《水科学进展》16(1):36C41.[j37]时钟、翟强、李艳红2004河口研究新进展―第16届河口研究联合会会议综述.《海洋科学》28(12):70C74.[j35]时钟2004长江口北槽细颗粒悬沙絮凝体的沉降速率的近似估算.《海洋通报》23(5):51C58.[j34]王殿志、张庆河、时钟2004渤海湾风浪场的数值模拟.《海洋通报》23(5):10C17.[j33]李绍武、卢丽锋、时钟2004河口准三维涌潮模型.《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19(4):407C415.[j30]时钟、周凌红、王殿志、卢丽锋2004河口和海岸海海洋学进展―第11届PECS02会议综述.《海洋科学进展》22(2):240C246.......论著全目可参见不定期更新的个人网页:OceanExpertWebsite:http://www.oceanexpert.org/viewMemberRecord.php?memberID=16005[Lastupdated:Tuesday_16_July_2013byJohnZ.Shi]唐文勇导师姓名唐文勇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安全性评估理论及应用;结构冲击动力分析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上海交大木兰船建楼B417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021-Email:wytang@个人简介唐文勇,男,197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船舶工程专业,1993年获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工学硕士学位。1997年在上海大学获船舶结构力学工学博士学位,导师为中国船舶结构力学奠基人之一陈铁云教授。8.1美国密西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研究所所长。国际船舶海洋结构大会(ISSC)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委员会结构强度学组成员,上海造船工程学会结构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钢结构协会海洋钢结构分会理事,工信部SLA/FSA专家组成员。作为关键成员之一,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重大科技(攻关)、国家863、国防预研等三十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涉及船舶及深海平台结构强度、结构动力分析、复合结构力学、结构可靠性分析、结构动态模型及仿真、风险评估、结构有限元分析技术、液舱晃荡等。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多次参加ISOPE、OMAE等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曾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首届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2008年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上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专业的主要骨干教师,讲授的课程包括船舶结构力学、结构可靠性分析、结构疲劳与断裂、高等计算结构力学、高等结构动力学等。已经培养了大批本科学生和四十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目前遍布国内外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各类研究机构、高校、船厂以及船级社等。作为副导师协助张圣坤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已获得两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擅长于结构有限元分析评估,熟悉各船级社的船舶、海洋工程结构规范,尤其是直接计算要求和实施方法。近十年来,承接了大量工程项目中的结构分析评估任务并获得用户好评,包括各类油船、散货船、品船、集装箱船的整船、局部强度、屈曲和疲劳分析;LNG船、沥青船的热应力分析;海洋工程结构物中的FPSO整船、局部结构、FPSO上的处理橇、塔等结构的强度、疲劳分析;三峡升船机、大型钢结构、起重船及起重设备等的强度分析评估;船级社规范所要求的各类船舶结构的直接计算评估等。熟知油船及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内容、发展及其主要的理论基础。在共同结构规范方面与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所进行了多层次的合作,是国内最早参与共同结构规范研究评估工作的高校科研人员,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并被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所采纳。目前已针对GBS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代表性论著null陶龙宾导师姓名陶龙宾研究方向海洋工程水动力学;海洋可再生能源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大学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44(0)Email:longbin.tao@个人简介陶龙宾教授现任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10年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1985年、1988年于华南理工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及硕士学位,2002年9月于西澳大利亚大学获博士学位。1988年8月至1997年4月分别就任于广州港监及澳大利亚SBF造船厂;2001年9月至2008年12月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University)任讲师、高级讲师;2009年1月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任劳氏船级社海洋工程讲席教授;2005年2月至2005年6月在法国EcoleCentraleMarseille做访问教授,2008年9月至2008年11月在中科院力学所做高级访问学者。  现为ASME海洋力学与极地工程学会(OMAE)海洋工程技术(OffshoreTechnology)委员会委员,国际船模拖曳水池会议海洋工程专业委员会(ITTC)委员,国际船舶与海洋结构物专业委员会(ISSC)委员,ASMEJournalofOffshoreMechanicsandArcticEngineering副主编,OceanEngineering编委;为澳大利亚法庭做海事案件审理的专家证人。  陶龙宾教授主持和参与了包括多项英国及澳大利亚联邦研究基金项目和工业界R&D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代表性论著SongH,TaoL,ChakrabartiSK.Modellingofwaterwaveinteractionwithmultiplecylindersofarbitraryshape.JournalofComputationalPhysics),.SongH;TaoL.AnefficientscaledboundaryFEMmodelforwaveinteractionwithanonuniformporouscylinder.InternationalJournalforNumericalMethodsinFluids),96-118.TaoL;SongH;ChakrabartiSK.Waveinteractionwithaperforatedcircularbreakwaterofnon-uniformporosity.JournalofEngineeringMathematics),257-271.CirellaGT;TaoL.AnAdaptiveQuantitativeMethodtoMeasureSustainability:AnApplicationfortheStateofQueensland,Australia.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Environmental,Cultural,EconomicandSocialSustainability),127-140.TaoL;SongH;ChakrabartiS.ScaledboundaryFEMmodelforinteractionofshort-crestedwaveswithaconcentricporouscylindricalstructure.JournalofWaterway,Port,Coastal,andOceanEngineering,ASCE),200-212.TaoL;DrayD.Hydrodynamicperformanceofsolidandporousheaveplates.OceanEngineering),.LongbinTHaoSSubrataChakrabarti.Nonlinearprogressivewavesinwateroffinitedepth―ananalyticapproximation.CoastalEngineering),825-834.TaoL;MolinB;ScolanY-M;ThiagarajanK.Spacingeffectsonhydrodynamicsofheaveplatesonoffshorestructures.JournalofFluidsandStructures),.TaoL;SongH;ChakrabartiS.puterMethodsinAppliedMechanicsandEngineering-4),232-242.SongH;TaoL.Short-crestedwaveinteractionwithaconcentricporouscylindricalstructure.AppliedOceanResearch),199-209.Cartwright,N.;T.E.BP.ND.JL.Tao.Swash-aquiferinteractioninthevicinityofthewatertableexitpointonasandybeach.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COceans035.WuX;TaoL;LiY.Nonlinearrolldampingofshipmotionsinwaves.JournalofOffshoreMechanicsandArcticEngineering,ASME),205-211.TaoL;CaiS.HeavemotionsuppressionofaSparwithaheaveplate.OceanEngineering-6),669-692.TaoL;LimKY;ThiagarajanK.Heaveresponseofaclassicsparwithvariablegeometry.JournalofOffshoreMechanicsandArcticEngineering,ASME),90-95.TaoL;ThiagarajanK.LowKCflowregimesofoscillatingsharpedges,I:Vortexsheddingobservation.AppliedOceanResearch),21-35.TaoL;ThiagarajanK.LowKCflowregimesofoscillatingsharpedges.II:Hydrodynamicforces.AppliedOceanResearch),53-62.TaoL;ThiagarajanK;ChengL.OntheparametricdependenceofSpringingDampingofTLPandSparColumns.AppliedOceanResearch),281-294.万德成导师姓名万德成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数值水池及流体力学高性能计算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021-Email:dcwan@个人简介上海大学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上海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浦江人才基金获得者,入选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上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副系主任,上海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7月、1990年7月在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系分别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4年1月在上海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系获博士学位。1993年9月至1997年12月在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和力学研究所工作,1993年9月至1996年6月任讲师,1996年7月至1997年12月任副教授。1998年1月至1999年1月,在英国伦敦大学院(UCL)工程系工作,任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1999年4月至2001年2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科学系工作,任高级研究员。2001年6月至2005年12月,在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应用系工作,任BATIIa研究员。2006年1月回国工作,任上海大学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值水池,流体力学高性能计算,新概念与绿色海洋结构物水动力性能数值预报,海洋浮式风机平台耦合动力分析,水下潜水器与仿生流体力学数值方法。包括基于CFD船型和海洋结构物优化,波浪爬高,上浪拍击,液舱晃动,流固耦合,颗粒流,移动网格,重叠网格,无网格方法,并行计算等。主持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863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上海浦江人才基金、上海市白玉兰科技人才基金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一百六十多篇。担任国际离岸与极地工程学会(ISOPE)技术委员会委员(TPC),国际船模拖曳水池会议(ITTC)计算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球华人计算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学科会评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船舶力学学会高性能船学组副组长,上海力学学会理事,上海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ModernTransportation》杂志主编,《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中国舰船研究》,《力学季刊》,《JournalofHydrodynamics》,《JournalofMarineScienceandApplications》,《JournalofShippingandOceanEngineer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NavalArchitectureandOceanEngineering》七个杂志编委。代表性论著null汪学锋导师姓名汪学锋研究方向海洋平台定位与模拟操作技术;数字化造船技术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邮政编码:200030联系电话:021-Email:wangxuef@个人简介汪学锋,男,1966年2月生,工学博士,研究员。1986年7月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本科毕业,1986年8月到1988年9月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702所)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10月被教育部公派到日本横浜国立大学继续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习,1991年3月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3月获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就职于日本船厂、家电制造、信息开发和证券公司等多家企业,从事船舶制造、船用装备研制、辅助制造、高端信息系统研究、大型集成系统开发等工作,主持完成大小工程20余项,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研发、管理与组织。在日期间,获日本船舶海洋工学奖,发表过包括被评为日本造船学会优秀论文的各种公开论文和企业内部获奖论文多篇。2005年3月回国进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项目上海大学海洋工程深水池建设工作,负责造波消波技术及其工程实施。同时参与了“十五”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深水油气开发工程共用技术平台研究”(,已完成)、上海市科委重大基础研究课题“深海单柱式平台关键动力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7.9,已完成)和国家教育部重大项目“船舶数字化智能系统”等的科研工作。现任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主任,第26届ITTC海洋工程技术委员会秘书,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海油上海交大深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江苏无锡船舶CFD技术服务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负责国家863计划项目“深水海洋平台海上作业模拟操作系统”,“深水立管涡激振动的试验技术研究”,及其他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深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课题、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也是国家教育部重大项目“船舶数字化智能系统”的技术总负责人。代表性论著null王德禹导师姓名王德禹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上海交大船建学院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021-Email:dywang@个人简介王德禹教授,男,1963年12月出生。1992年3月太原工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年在上海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现任上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担任ISSC委员、中国船舶力学委员会委员、上海振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船级社技术委员会海洋工程分委会委员。目前主要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航天器结构力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动力学和计算结构力学。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1998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2002年获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代表性论著null肖龙飞导师姓名肖龙飞研究方向深水浮式平台系统水动力学;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装置水动力学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021-2Email:xiaolf@个人简介null代表性论著null杨德庆导师姓名杨德庆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动力学;船舶结构优化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大学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邮政编码:200030联系电话:021-Email:yangdq@个人简介杨德庆男,1968年8月生,上海大学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教授,工学博士/博士后。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强度、优化、振动和噪声分析控制、舰艇隐身技术、航天器(卫星)结构动力学等方面教学与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多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和装备预先研究项目多项,其它纵横向课题30多项。发表论文70余篇,完成科研课题报告30多个。1986年8月~1990年7月,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系,工学学士;1995年3月~1998年4月,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结构力学专业,工学博士;2004年11月~2005年5月,香港大学房地产与系,研究助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美国西北大学工程系,访问学者;2008年9月获首届上海大学“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SMC优秀青年教师奖。代表性论著[1]DeqingYang,XiaolongXie,WeiChen.Laminatecomponentmethodforhybridstructureoptimaldesignonvibrationreduction.ShipsandOffshoreStructures,):321-332.[2]杨德庆,马涛,陈卫,林新志.舰艇管线隔振支座布局优化的规范法.中国造船,2012年,53(1),62-78.[3]Z.M.Li,D.Q.Yang.Postbucklingofsheardeformablestiffenedanisotropiclaminatedcylindricalshellunderaxialcompression.OceanEngineering,),.[4]杨德庆,谢小龙.钢-复合组合结构选型优化映射解法.应用力学学报,):29-34.[5]Z.M.Li,D.Q.Yang.Thermalpostbucklinganalysisof3Dbraidedcompositecylindricalshells.JournalofMechanics,),113-122.[6]谢小龙,衣瑞文,杨德庆等.深海ROV耐压舱结构与分析。海洋工程,2010年,28(3):9-16.[7]YangDeqing,XieXiaolong,GuoWantao.Materialsselectionoptimizationdesignforthesteel-compositefloatingraftunderdynamicsconstraints.6thChina-Japan-KoreajointsymposiumonOptimizationofStructuralandMechanicalSystems,June22C25,2010,Kyoto,Japan.杨建民导师姓名杨建民研究方向海洋工程流体力学;深海平台及其定位系统研究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邮政编码:200030联系电话:021-Email:jmyang@个人简介杨建民,男,博士,1958年生。1988年3月于上海大学博士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1991年11月―1994年11月赴西日本流体技术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1997年8月被聘为教授,博导。2001年12月―2002年2月赴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进行研究工作。现任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系主任,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站长。长期从事海洋工程流体力学、船舶推进、船舶操纵等科研和教学工作,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承担并完成5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以及工程应用项目,取得多项科研成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主持承担并完成国际竞标获得的海洋工程研究项目20余项,在国际海洋工程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有关成果主要为如下几个方面:(1)对浮式生产储卸油系统(FPSO)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主持完成了5个美国项目,4个挪威项目和多个国内项目,在FPSO性能研究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与企业合作主持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浅水超大型浮式生产储油卸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提出大型FPSO“浅水效应”概念,为浅水海洋工程提供了全新理念,在我国渤海亿吨级BZ25-1油田得到应用,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海洋深水平台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主持与美国Novellent公司合作研究项目“GSpar研究”,在国内首次进行深海Spar平台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专项基金“深海平台动力特性研究”,自主创新,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多柱桁架式Spar平台概念,是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平台概念。主持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深水油气开发工程试验技术”,在我国率先开展深水混合模型实验方法的研究,初步形成与国外发展同步的技术体系,为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走向深海提供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撑。作为副组长与企业合作主持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3000米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对我国南海首座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水动力性能和定位技术等开展系统的理论和试验研究;(4)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在我国第一座海洋深水试验池的建设中攻克了深水造流、深水消波、水深调节等各种技术难题,确定了总体方案和技术方案。该水池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是我国深海工程技术装备研究和开发的重要基地;(5)开展深入的基础研究,作为主要人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超大型浮式结构物(VLFS)的动力特性研究”,在国内首次进行了超大型浮式结构物水弹性试验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FPSO甲板上浪研究”,对甲板上浪问题在理论和实验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机理性研究;代表性论著null杨启导师姓名杨启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施工装备;船舶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交大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200240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021-Email:yangqi110@个人简介杨启,男,工学博士,副教授。现任上海大学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制造工艺、设备和重大施工装备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参加了160t、250t等一系列肋骨冷弯机研究,肋骨冷弯机自动进料机构获实用新型专利;参加了法兰安装定位器的研究;负责完成了超大型船舶进出坞和码头系泊的理论和试验研究;负责完成了船坞半串联造船法尾总段移位再定位问题研究,申请了尾总段移位再定位装置发明专利;近几年来完成的主要项目还有:“软体排敷设工程船与研究”;“2000m3开体泥驳研究”;“航工平1抛石整平平台研究”;“新加坡樟宜海底污水管线铺设方案研究”。目前正在参加的还有“新型多功能半潜式平台研究”、“长江口吸吹船研究”“3000方绞吸式挖泥船研究”和“洋山1号多功能船研究”和多艘不同型号的“大型绞吸式挖泥船研究”等。主讲过:“船舶建造工艺学”、“辅助船舶建造”和“船舶设备与系统”等本科生课程,以及“造船工艺力学”和“造船工程中的模型”等硕士研究生课程。参与编写了《船舶建造工艺学》教材,近几年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目前担任中国海洋船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学术委员会内河学组委员和中国造船学会力学委员会工艺力学学组委员。代表性论著null易宏导师姓名易宏研究方向新船型开发暨波浪中船舶性能及优化研究;船舶可靠性工程与质量工程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上海大学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Email:yihong@个人简介IEEE可靠性学会HIT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可靠性学组成员。主要研究高性能船型技术、海洋系统集成技术、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系统可靠性工程、虚拟现实及人因工程技术。主持过各种研究项目30多项。目前主持在研大项目2项。获得部级以上奖励: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代表性论著《船舶可靠性工程导论》,易宏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尤云祥导师姓名尤云祥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载荷与运动响应;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流致振动与控制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东川路800号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Email:youyx@个人简介男,1963年4月生;第三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教育部人才培养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和上海市教委人才培养计划《曙光学者计划》基金获得者;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和上海市力学学会委员,上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新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开发研究所所长。1987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系,1998年博士毕业于上海大学。现为上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目前的研究方向为(1)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2)分层流船舶与海洋工程内波水动力学;(3)水声学中的正问题和反问题。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目前正负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基金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基金等项目5项,总经费达到279万元。代表性论著null喻国良导师姓名喻国良研究方向泥沙流变学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泥沙输移与水保护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大船建学院邮政编码:200030联系电话:021-Email:yugl@个人简介81年就读于成都科技大学水利系(今更名为四川大学)学士;85年-88年,成都科技大学水利系,硕士;88年-91年6月,成都科技大学水利系,博士;91年-93年6月,成都科技大学水利系,讲师;93年-94年2月,成都科技大学水利系,副教授;93年8月,日本山梨大学(YamanashiUniversity),访问学者;94年3月-94年9月,苏格兰丹迪大学(DundeeUniversity),高级访问学者;94年10月-97年,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ofBirmingham),博士后研究;93年7月-98年6月,四川联合大学(今改名为四川大学),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98年6月-99年1月四川联合大学,教授;99年2月-2000年2月,丹麦技术大学,水动及水资源系(TechnicalUniversityofDenmark),助理研究教授;2000年-2005年,南洋理工大学;2005年-,上海大学。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浦江人才。专利技术总简介:(1)依靠高频微幅振动进行管道掩埋的方法(2)行船撞击桥墩的保护装置(3)淤泥的远距离输送及减阻方法(4)大型雨水收集处理系统装置(5)淤泥吸排清理装置(6)由泉水隔离井构成的泉水隔离排放装置(7)泉水田烂泥改造的方法(8)人造漂浮物减速防冲刷方法(9)悬浮式拦污网(10)悬浮式拦沙滤泥水质保护装置。目前在机理研究基础上,重点开展相关应用研究。代表性论著Yu,Guoliang,TanSoon-Keat.“EstimationofBoundaryShearStressDistributioninOpenChannelsUsingFlownets.”JournalofHydraulicResearch,Vol.45,Issue4,2007.Yu,Guoliang,TanSoon-Keat.“BedloadSedimentFlushinginRigidChannelUsingSurgeFlows.”JournalofIrrigationandDrainageEngineering,ASCE,2006,Volume132,Issue2,pp.171-179.Yu,Guoliang,TanSoon-Keat.“ErrorsintheBedShearStressasEstimatedfromVerticalVelocityProfile.”JournalofIrrigationandDrainageEngineering,2006,Vol.132,No.5,pp.490-497.TanSoon-Keat,GuoliangYu,Siow-YongLim,Muk-ChenOng,“Flowstructureandsedimentmotionaroundsubmergedvanesinopenchannel.”ASCE,Waterway,Coastal,PortandOceanEngineering,2005,ASCE,Vol.131,No.3,pp.132-136.M-COng,S-YLim,S-KTan,GuoliangYu.“AbutmentScourUsingLightweightMaterialasBedSediments.”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courofFoundations,Singapore,2004.Yu,GuoliangandLim,S.Y.“ModifiedManningformulaforflowinalluvialchannelswithsand-beds”,JournalofHydraulicResearch,Vol.41,No.6,2003.Yu,GuoliangandSmart,G.“AspectRatiotoMaximizeSedimentTransportinRigidBankChannels”,JournalofHydraulicEngineering,ASCE,Vol.129,No.12,December2003.TanSoon-KeatandYuGuoliang.“CharacteristicsofHydrodynamicsandSedimentTransportinSingaporeWaters.”Proc.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ortandMaritimeR&DandTechnology,2003,Singapore.TanSoon-Keat,GuoliangYu,Siow-YongLim,Muk-ChenOng.“Physicalmodelstudyfordesignofsubmergedvanesforsedimentdiversioninopenchannels.”Proc.ofXXXIAHRInternationalCongress2003,Greece.YuGuoliang,TanSoon-Keat,Siow-YongLim,Muk-ChenOng.“Evaluationoftheformulaeofbridgepierscourdepthusingdataoflightweightbedmaterial.”Proc.ofXXXIAHRInternationalCongress2003,Greece.Lim,S.Y.andYu,G.“ScouringdownstreamofSluiceGate”ProceedingsofFir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courofFoundations,Texas,USA,17-20Nov2002,Vol.1,395-409.Yu,GuoliangandLim,S.Y.andTan,S.K.“FlowandScouringinMainChannelduetoAbutments”ProceedingsofFir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courofFoundations,Texas,USA,17-20Nov2002,Vol.2,785-794.Lim,S.Y.andYu,G.“StudyonAbutmentScourinTwo-StageChannel,”ProceedingsofXXIXIAHRCongress-21stCentury:TheNewEraforHydraulicsResearchanditsApplications,Beijing,China,Vol.II,ThemeD,16-21Sept..张怀新导师姓名张怀新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流体力学;水动力噪声与流致振动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邮政编码:200030联系电话:021-Email:hxzhang@个人简介女,现任上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教授,分别于,1989年在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工学院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作为访问学者,曾在日本信州大学从事合作研究。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有:应用力学学报编委,中国力学学算流体力学委员会委员,日本造船学会会员,中国造船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船舶流体力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包括N-S方程、RANS方程的数值计算,非定常不可压粘性流的数值模拟,振荡物体周围的粘性绕流,三维船体周围的粘性绕流的数值模拟;自由表面与边界层的相互干扰,具有自由表面的粘性流场的数值模拟;船体阻力理论,船体在波浪中运动时粘性的影响;水动力噪声的数值模拟;波浪防波堤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水泵进水流道笛檠芯亢褪的D獾取T诠谕夥⒈硌趼畚娜嗥T械:屯瓿晒易匀豢蒲Щ鹣钅浚粲⒍逃?国防科工委“九五”国防科技水动力学研究项目、国防科技预研跨行业基金及委托项目等十多项研究课题。目前正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代表性论著null朱仁传导师姓名朱仁传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运动响应与载荷预报联系方式通讯地址:闵行东川路800号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021-Email:renchuan@个人简介朱仁传,男,1969年11月生,留日博士,教授,《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1997年硕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系,1998年10月获日本政府文部省奖学金的资助赴日本留学,2001年于广岛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作为日本广岛大学海洋开发研究室客员研究员继续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水动力性能、相关实验验证和海洋工程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2002年底回国,就职于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学习和工作期间一直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耐波性、海洋浮式系统水动力分析预报研究、结构物与水波相互作用等方面研究工作。从事过和目前正在从事的主要研究任务:关于波浪里船舶结构荷载响应计算以及前后处理的研究,海水中提取锂元素的系统的开发、实用化研究”、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上海大学青年教师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专题研究项目,参与完成了多项海军预研课题。在《日本造船》、《船舶力学》、《海洋工程》、《水力学力学研究与进展》、《JournalofShipResearch》、《交大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代表性论著1.NumericalResearchonFPSOwithGreenWaterOccurrence,朱仁传,缪国平,林兆伟,JournalofShipResearch.Vol.53No.1pp.7-18,SCI:443HE2.运动船体甲板上浪问题的三维数值模拟,朱仁传,缪国平,林兆伟,向红贵.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8,Vol.23(1),7-14.3.甲板上浪问题的二维数值模拟,林兆伟,朱仁传,缪国平,船舶力学.2009,Vol.13,No.1:1-8.EI:124.NumericalTreatmentsandApplicationsofthe3DTransientGreenFunction,朱仁传、申亮,缪国平、朱海荣,ChinaOceanEngineering,2007,No.4,vol.21,pp.637-646。EI:5.数值水池及其在船舶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朱仁传缪国平向红贵林兆伟,上海造船,2007,No.4,vol.72,pp.21-23.6.甲板上浪问题的理论研究进展,朱仁传,林兆伟,缪国平,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7,Vol.22(3),387-395.7.深水时域格林函数的实用数值计算,申亮,朱仁传,缪国平,刘应中.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7,Vol.22(3),380-386.8.深海工程装备研发中若干共性水动力学问题,缪国平,朱仁传,上海造船,2007,No.2,vol.70,pp.1-4。9.船舶水动力学若干基础共性技术的发展趋势,缪国平,朱仁传,上海造船,2007,No.1,vol.69,pp.1-4。10.Numericalsimulationforgreenwateroccurrence,朱仁传,林兆伟,缪国平,JournalofHydrodynamics,Volume18,Issue3,Supplement1,July2006,pp.498-504.EI:11.TheRadiationProblemofMultipleStructureswithSmallGapsinBetween,朱仁传、缪国平、朱海荣,JournalofHydrodynamics,Ser.B,):520-526.EI:12.INFLUENCEOFGAPSBETWEEN3DMULTIPLEFLOATINGSTRUCTURESONWAVEFORCES,朱仁传,缪国平,尤云祥,JournalofHydrodynamics,Ser.B,):141-147.EI:3.无舱盖船舶甲板上浪的研究,朱仁传、斋藤公男,上海大学学报,2003,Vol.37,No.8,pp.。EI:4.PredictionofShippingWaterintoCargoHoldwithHatchCoaming(日文),日本西部造船,朱仁传、斋藤公男,vol.105,pp.89-94,.MultipleDomainBoundaryElementMethodAppliedtoFluidMotionsinaTankwithInternalStructure日本造船,Vol.188,pp.135C141,200016.辐射问题格林函数的基本解,王言英,钱昆,朱仁传,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0,Vol.40,No.3,pp.putationofdesignloadandmotionforfloatingstructuresnavigatinginwaves,王言英,朱仁传,苗杰,ChinaOceanEngineering,Vol.13,No.1,pp.93-100,199918.ANumericalSimulationofFluidMotioninaTankofBargeforExtractionofLithiumfromSeawaterSubjectedtoForcedOscillations,斋藤公男、朱仁传,日本造船,Vol.186,pp.293-299,1999邹早建导师姓名邹早建研究方向船舶及其他海洋运载器操纵与控制;数值船池技术及其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中的应用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大学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上海市东川路800号邮政编码:200240联系电话:021-Email:zjzou@个人简介邹早建,男,1956年11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2月本科毕业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船舶与制造专业,1984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船舶流体力学专业;曾留学联邦德国汉堡大学多年,1994年3月获汉堡大学船舶流体力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11月在武汉科技大学晋升为教授,1996年12月在武汉科技大学由部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3年11月至今为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船舶操纵与控制方面的研究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水动力性能中的应用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863计划课题项目、部重点科技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原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各1项;目前正在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收录11篇,EI收录76篇。1996年至2002年、2005年至2011年曾任第22届、23届、25届、26届国际船池会议(ITTC)操纵性技术委员会委员,曾被遴选为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7年度)、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及部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水动力学专业组组员、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委员、德国造船技术协会(STG)会员,《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JournalofHydrodynamics)执行编委,ShipTechnologyResearch(德国)、InternationalJournalofNavalArchitectureandOceanEngineering(韩国)、《中国造船》、《船舶力学》和《船海工程》编委。热诚欢迎船舶与海洋工程及其相关专业和、力学、信息科学专业学生报考!代表性论著期刊论文1.MengXian-Nan,ZouZao-Jian,Waveinteractionwithauniformporouscylinderofarbitraryshape,OceanEngineering,Vol.44,April2012,pp.90-992.XuFeng,ZouZao-Jian,YinJian-Chuan,On-lineModelingofShipManeuveringMotionbasedonSupportVectorMachines,JournalofShipMechanics,Vol.16,No.3,March2012,pp.218-2253.张晨曦、邹早建、杨勇,浅水中会遇船舶水动力相互作用数值研究,船舶力学,第16卷,第1-2期,2012年2月,pp.27-354.XuFeng,ZouZao-Jian,SongXin,ParametricIdentificationofAUV’sManeuveringMotionbasedonSupportVectorMachines,JournalofShipMechanics,Vol.15,No.9,September2011,pp.981-9875.ZhangXin-Guang,ZouZao-Jian,ApplicationofWaveletDenoisingintheModelingofShipManoeuvringMotion,JournalofShipMechanics,Vol.15,No.6,June2011,pp.616-6226.ZhangXin-Guang,ZouZao-Jian,IdentificationofAbkowitzModelforShipManoeuvringMotionUsingε-SupportVectorRegression,JournalofHydrodynamics,Vol.23,No.3,June2011,pp.353-3607.SongXin,ZouZao-Jian,ADesignofAdaptiveTrackControllerforUnderwaterVehicle,ICICExpressLetters,Vol.5,No.3,March2011,pp.661-6668.SongXin,ZouZao-Jian,YeJia-Wei,Modeling,DesignandExperimentofImprovedSuper-MiniUnderwaterRobot,InternationalJournalofInnovativeComputing,InformationandControl(IJICIC),Vol.7,No.3,March2011,pp..WangXiao-Fei,ZouZao-Jian,LiTie-Shan,LuoWei-Lin,Pathfollowingcontrolofunderactuatedshipsbasedonnonswitchanalyticmodelpredictivecontrol,JournalofControlTheoryandApplications,Vol.8,No.4,November2010,pp.429-43410.田喜民、邹早建、王化明,KVLCC2船模斜航运动粘性流场及水动力数值计算,船舶力学,第14卷,第8期,2010年8月,pp.834-84011.王化明、邹早建、田喜民、黄永生,船舶在浅水域横向停靠运动粘性水动力计算,船舶力学,第14卷,第7期,2010年7月,pp.723-73112.罗伟林、邹早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约束船模斜拖试验分析,中国造船,第51卷,第2期,2010年6月,pp.10-1413.WangHua-Ming,ZouZao-Jian,TianXi-Min,NumericalSimulationofTransientFlowaroundaShipinUnsteadyBerthingMotion,JournalofHydrodynamics,Vol.21,No.3,June2009,pp.379-38514.罗伟林、邹早建、李铁山,基于神经网络和L2增益的船舶航向自动舵,中国造船,第50卷,第2期,2009年6月,pp.40-4515.LuoWei-Lin,ZouZao-Jian,ParametricIdentificationofShipManoeuvringModelsbyUsingSupportVectorMachines,JournalofShipResearch,Vol.53,No.1,March2009,pp.19-3016.GaoZhi-Liang,ZouZao-Jian,WangHua-Ming,NumericalSolutionoftheShipWave-makingProbleminShallowWaterbyUsingaHighOrderPanelMethod,JournalofShipMechanics,Vol.12,No.6,December2008,pp.858-86917.李铁山、邹早建、罗伟林,基于DSC后推法的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自适应NN控制,学报,第34卷,第11期,2008年11月,pp..GaoZhi-Liang,ZouZao-Jian,ANURBS-basedHigh-orderPanelMethodforThree-dimensionalRadiationandDiffractionProblemswithForwardSpeed,OceanEngineering,Vol.35,Nos.11-12,August2008,pp..GaoZhi-Liang,ZouZao-Jian,AThreeDimensionalDesingularizedHighOrderPanelMethodBasedonNURBS,JournalofHydrodynamics,Vol.20,No.2,April2008,pp.137-14620.LuoWei-Lin,ZouZao-Jian,NeuralNetworkBasedRobustControllerforTrajectoryTrackingofUnderwaterVehicles,ChinaOceanEngineering,Vol.21,No.2,June2007,pp.281-292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1月11日出生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