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贺新喜有机茶是什么意思思

  (1)汉族    2000年末,乌鲁木齐市有汉族1199783人。早在公元1世纪后,汉朝政府设在西域地区的军政管理机构都护府,先派遣汉族田卒垦民,来到乌鲁木齐大草原上垦荒务农,开辟了“丝绸之路”新北道。唐朝政府为了促进新北道的繁荣和发展,公元640年在乌鲁木齐东部的达坂城地区建立西海县。公元648年又在乌鲁木齐东南部的平原地区建立轮台县,公元702年,在乌鲁木齐西部九家湾地区移民屯田,明清以后,从内地各省来此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及文化事业逐渐增多。清乾隆年间,汉族人民除随征士兵驻守乌鲁木齐屯田外,还有大批陆续从内地移来垦荒务农。光绪初期,左宗棠、刘锦棠率师击溃阿古柏的入侵,其部下多是湖南、湖北、四川等人,事平后其中一部分留居乌鲁木齐;还有随军做生意的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地的人也成批而来,民国初期,陕西、甘肃两省的贫苦人民陆续来新疆谋生,其中部分落户于乌鲁木齐。民国22年2月,东北抗日义勇军的6000余人绕道苏联抵达乌鲁木齐,这批人后来大部分定居于此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乌鲁木齐的汉族人口增长较快,除自然增长外,多为进疆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由内地调来的干部、工人、科技人员以及多年来由国家统一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大都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1958年──1963年,上海、北京、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湖北、四川等省市的汉族青壮年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支援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有2万余人分三批先后迁来乌鲁木齐。兰新铁路通车后,甘肃、宁夏、青海、陕西、河南等各省的汉族人民纷纷自发来乌鲁木齐从事生产经营等建设性劳动。纵观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生息繁衍在乌鲁木齐这块美丽土地上的汉族人民与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互相支援,为乌鲁木齐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2)维吾尔族:  乌鲁木齐市有维吾尔族人口210546人,是乌鲁木齐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在不同历史时期,汉文书籍曾有“袁讫”、“韦讫”、“回讫”、“回鹘”、“畏兀儿”等不同音译。维吾尔族在乌鲁木齐有其悠久的历史。解放前市区内的维吾尔人多从事手工业和商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维吾尔族的职业结构产生很大变化。如今,干部、教师、医务工作者随处可见。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套曲。“麦西来甫”(聚会)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维吾尔族的民族建筑、民族医术都以独有的民族特色而闻名。维吾尔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婚俗一般经过恋爱、相亲、订婚然后结婚,丧葬按伊斯兰教教规实行土葬。维吾尔人禁忌吃猪肉、驴肉。主要节日有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3)回族:  乌鲁木齐市现共有回族151898人,在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上仅次于维吾尔族位居第二,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县及天山区、沙区、头屯河区。乌鲁木齐的回族使用汉语汉文。信仰伊斯兰教。回族的婚姻现在已废除了包办买卖婚姻,但形式上还保留了一些传统婚姻习俗。成年男女自由恋爱,仍要通过媒人提亲,送上“开口礼”。丧葬按伊斯兰教教规实行土葬、葬礼简朴。市区的回族戴白色小帽、穿白布衬衫、黑坎肩、饮食一般恪守伊斯兰教的戒律规定,回族风味小吃拌面、炒面、烩面、油糕、凉粉、凉皮子和羊肉泡馍深受各族人民喜爱。主要传统节日是“大尔吉”(又称“开斋节”即“肉孜节”)和“小尔吉”(又称“宰牲节”即“古尔邦节”)(4)哈萨克族:  乌鲁木齐现共有哈萨克族49904人,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县南山、东山等牧区。哈萨克族牧民,每年在春、夏、秋三季都住在可以拆卸携带的圆形毡房内,冬天搬到山顶土房和木房里,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及独特的民族工艺美术制品,不论男女都擅长骑马。有叼羊、赛马、姑娘追、摔跤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哈萨克族信奉伊斯兰教。葬礼除按伊斯兰教规举行外,还有较独特的习俗,死者埋葬后,亲友要给死者家里送食物、白布和牲畜,以示慰问。第七、第四十天都要宰牲祭祀。死者生前骑乘的马在主人死后要剪去尾巴,任何人不能再用。年纪大一点或社会影响较大的人,在葬后一周年时,要杀掉生前乘马,将马头放在树上或高崖上表示敬重,马皮割成若干条块分给大家。饮食以肉食和奶制品为主食,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5)满族:  满族大部分居住在市区,通用汉语汉文,他们是在清代被调派新疆驻防的八旗官兵后代,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内地迁入的。在早先,长幼男女都有严格的界限,父子不同席、婆媳不同桌,结婚分定亲和完婚二个阶段,完婚时先娶新娘后接喜客。在当代婚姻自由的社会时代里,这种旧的婚姻形式已不多见。满族过去忌在西炕或北炕上死人,死人入棺后由窗户抬出,一般实行土葬。现在除土葬外其它习俗已废弃了。满族十分重礼节,晚辈对长辈很尊敬,子女们早上起的很早,先烧水泡茶,然后向长辈请安问好。(6)蒙古族: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信仰喇嘛教,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蒙古族的歌舞带有浓郁的草原文化特色。马头琴是蒙古族代表性的乐器。蒙古族人民的“那达幕”大会在每年7- 8月间举行。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蒙古族同姓不通婚,丧葬有土葬、火葬、天葬三种形式。50年代后,一般都实行土葬。传统服装很有特色。男女老少都爱穿镶边的蒙古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市区蒙古族人的饮食变化很大,都以粮食蔬菜为主,辅以牛羊肉和奶制品,喜喝奶茶。(7)锡伯族:  绝大多数居住在市区内从事各业。锡伯族兼用汉、维吾尔、哈萨克语。锡伯文是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延用至今。锡伯族妇女喜穿旗袍,男子穿对襟短衫。以面、米为主食,喜喝奶茶,食酥油、奶油等乳制品,忌食驴、马、狗肉。锡伯族妇女擅长剪纸和纸糊。射箭是锡伯族人喜爱的传统项目。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是锡伯族西迁与父母兄弟姐妹分别的纪念日。锡伯族人也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生活在乌鲁木齐市的锡伯族在居住、家庭婚姻方面现在已与汉族基本相同,过去信仰多神教,还有信奉萨满教、喇嘛教的,普遍重视祭祖扫墓。(8)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绝大多数居住在市区里,多数信仰东正教,每当传统节日“复活节”、“圣诞节”之际,男女老幼欢歌起舞是俄罗斯族的特点。文化生活比较丰富,喜用三弦琴和手风琴等乐器。在婚姻方面禁忌叔伯姑表近亲结婚,但对与其他民族通婚不加限制。俄罗斯族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住宅整洁,注意饮食卫生。一般家庭主妇都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9)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大部分居住在市区,从事文教卫生工作和商业、手工业。乌孜别克族名称,来源于14世纪时的金帐汗国乌孜别克汗。乌孜别克意思是“自己的领域”。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衣食起居和维吾尔族大致相同。乌孜别克族人能歌善舞,民族乐器有都它尔和弹拨尔。传统服饰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为特点。风味食品有“库尔达克”(洋芋炖肉)“那仁”(熟羊肉块和面条葱头、酸奶搅拌在一起,浇肉汁,加上佐料用手抓食)。乌孜别克族的剌绣工艺精美、“派提努斯”花盘深受喜爱。     (10)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是我国古老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也有部分人信仰喇嘛教。儿子结婚后与父母不分居,家庭成员一般包括三代直系亲属。传统服装是男子常戴用皮子或毡子制作的高顶方形卷沿帽和两侧有突出护耳式的帽子,穿无领长衣“裕禅”,内着绣花边的圆筒皮靴。饮食主要有烤馕、面条、包子及马、牛、羊肉,喜吃圆白菜、洋葱、土豆等,爱喝马奶、酸牛奶和奶茶。民间乐器有“考姆孜”(三弦琴)和“克雅克“。11)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散居各区和乌鲁木齐县。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酷爱戏剧、音乐和歌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他们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此外还过塔塔尔族特有的传统节“撒班节”,也叫犁头节或春耕节。塔塔尔族的服装很别致。男子在冬季喜戴黑色毛皮帽,夏季喜戴绣花小帽,穿白衬衣,外加黑色齐腰短背心或黑色长衫,裤子一段为黑色;女子戴镶有珠子的小花帽,外面再罩上一块大纱巾,穿黄、白、紫红色连衣裙。塔塔尔族特色食品有“古拜底埃”(大米加奶酪酥油,再加杏干烤制的一种饼)、“伊特伯里西”(做法同上,材料以南瓜为主,再加大米和肉)、油煎肉等。(12)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大多是清乾隆年间被征调从军来疆的达斡尔族的后代,多居住在市区内从事各业。乌鲁木齐市的达斡尔族人由于长期与当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和劳动,相当一部分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等语言。清代借用满文,辛亥革命后普遍用汉文。服饰近似蒙古族,饮食以面食为主,喜食肉、奶。达斡尔族同姓禁止通婚,男女缔结婚姻,要经过订婚、过礼,迎娶三个阶段。丧俗实行棺殓土葬。过去曾信仰萨满教和喇嘛教,最大的节日是春节。正月十六是“黑灰节”,人人都往脸上抹黑,据说要是不往脸上抹黑,这一年就不吉利。(13)塔吉克族:    塔克族有自己的语言,由于民族交往频繁,乌鲁木齐市许多塔吉克族人兼通维吾尔族语和柯尔克孜语,普遍使用维吾尔族文。塔吉克族能歌善舞。舞蹈多模拟雄鹰展翅、飞翔回旋的动作。在民间古老的传说中,鹰是英雄的象征。主要乐器有“那伊”(短笛),是用鹰的翅膀骨做的。信仰伊斯兰教伊斯玛依派。主要节日除古尔邦节和肉孜节以外,还有每年3月的“迄脱乞迪尔节”(春节)和斋月前的“巴罗提”节。塔吉克族的服饰以帽子最具特色,男子一般戴黑绒圆顶帽,女子戴圆顶绣花圆帽,缀有后帘可保暖,男女都喜欢穿红色的长筒尖头软底靴。最佳饮食为牛奶煮米饭、牛奶煮烤饼和手抓羊肉。
  刺枚姐姐,提点建议,我觉得在其他城市的版块上也发一下!
  恩 好啊~~ 谢谢妹妹的建议:)
  :)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新疆!
  UP~~~~~~~`
  顶!!!!!!!!!!!!!!!!!!!!!!!
  我属于第七种,因此我会很多种语言  具体的有多少我也记不起来了  反正只要别人说一个词,我立刻满脑子都是各中语言的说法:)
  关于新疆的回族(转贴)    
据一九九八统计表明,新疆共有回族约73万人。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米泉县、昌吉市和伊宁市、霍城县、乌鲁木齐市、焉耆回族自治州以及吐鲁番、鄯善、托克逊等地。    
散居在城镇的回族人民,穿戴基本上与汉族相同。在回族聚居区,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戴小白帽,穿白布衬衫,黑坎肩,妇女戴白色和蓝色布帽。老年妇女爱穿黑色大襟衫袄,用腿带扎绑裤角。农村的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服装,并有戴项链、耳环、戒指的习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并分为许多教派。新疆回族是“格的目”(老教)教派,其次是“哲合林耶”(小教)派。此外,“依合瓦泥派(新新教)也有影响。回族女子一般不能与非伊斯兰教男子通婚,但回族男子可以与非伊斯兰教女子结婚。    迁徙及发展    
乌鲁木齐回族历史可上溯至元代。13世纪末叶,元朝政府派“探马赤军”(主要是回回士兵)来新疆戊边驻防。至元十年(1273年),元朝政府下令将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垦荒屯田。回族大迁入新疆,始于清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叛乱以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军在乌鲁木齐地区修筑城堡,驻兵屯田,随军服役的回族士兵也被分拨到各个屯垦区。之后,清政府又从陕甘各地调绿营兵来此屯垦,鼓励士兵携带家口耕作。不久,绿营兵屯全改为携眷永住,其中的许多回族士兵与其家属遂落户于乌鲁木齐。    
清政府在实行“屯兵戊边”的同时,又实行了“移民戊边”的政策。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甘肃河州(今临夏)一带迁居到新疆的回民达500户。嘉庆、道光、咸丰各朝年间,清政府继续向乌鲁木齐移民和发配罪犯,其中的回族人大都落籍于新疆。    
清光绪初年,随陕西回民首领白彦虎逃奔进疆的一批回民,有一部分流落在新疆各县定居。新疆建省后,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又有大批陕甘及其他省回族人民陆续迁来新疆定居。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甘肃、青海一带的回族、撒拉族反清起义失败后又有大批回民拖家带口逃入新疆。民国年间,陕甘各地回族因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相率西行,有的到新疆谋生。民国23年(1934年),马仲英率领的上万名回族士兵,被盛世才军击溃,许多人也流落在新疆。民国28年(1939年),甘肃固原地区发生大地震,加上甘肃、宁夏、青海地区连续多年的教派之间互相残杀,迫使成千上万的回族人民流离失所,其中不少人来到新疆。    
新疆的回族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在城市,回族人大都居住在城关区;在农村则自成村落,围清真寺而居。也有和汉族及其他民族杂居的。    文化生活    
新疆的回族用汉语汉文。其语言除保留着一部分西北各省区的方言外,还夹杂有当地汉族的方言,也掺进一些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及宗教词汇。有些回族人兼通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语言文字。    
新疆回族教育原以宗教经堂教育为主。新疆建省后,义学和现代教育的比重渐有增加。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于民国24年(1935年)在陕西大寺及河州寺内开办两所回民学校。之后,由王孟扬等人创建启新小学。    生活习俗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许多来源于宗教的风俗习惯,逐渐融为民族生活习惯。    
回族的婚姻,在新中国成立前,子女结婚一般都由父母决定,而且多近亲结婚,尤其是姨表、姑表结婚的现象较为普遍。从开始订婚到结婚,聘礼繁多,且要给女方家长送一定数量的:“奶费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婚姻法》的贯彻,包办、买卖婚姻已经废除,但形式上仍保留了旧婚姻制度的一些残迹。青年男女虽然自由恋爱了,但仍要通过媒人提亲,送上“开口礼”(糖、茶、核桃、枣各一包,称谓四色礼)。当亲事说定后,便择日订婚、送大礼、会亲家(双方家长互相邀请),最后定结婚日期(也有在送礼的同时商定结婚日期的)。举行婚礼时,一般要请客。前来祝贺的亲友都要馈赠礼品。娶亲时新郎由已婚青年做“陪女婿”(伴郎),并对女家父母亲戚说“赛俩目”(问安)认亲。新娘则由未婚少女陪伴,由姨姨、姑姑以及兄弟姐妹送亲,父母不去。成亲时,要请阿訇念“尼卡”。新娘入洞房后,除父母及直系长辈外,其余人都可闹新房,要新婚夫妇唱歌、对话及做一些诙谐嬉谑的游戏。婚后第二天清早,娘家要送一盘包子,叫做“睁眼包子”给新婚夫妇,祝福婚后夫妻和睦,生活美满。娘家人还要携带礼品去婆家“下堂”,新娘拜见公婆及亲戚,认“大小”。三天“回门”,新婚夫妇和公婆到女方家拜谢新娘父母,随后再由新婚夫妇俩去女方亲戚家逐一认亲。女方父母和亲戚还要在新娘新郎临走时赠礼祝福。    
回族的丧葬按伊斯兰教规实行土葬,葬礼简朴,人死后蒙盖白布,在家停尸,头北脚南面西。一般都是晨亡午葬,晚亡次晨出葬。也有停尸等待远方直系亲属的,但停尸最多不得超过三天。出葬之前要“着水”(由与亡人性别相同的人用净水洗尸)。洗后用写有经文的白布裹尸,有条件者在亡人口内、额头、手脚等处放上冰片、麝香。然后将死者放入“塔布匣子”(寺院里公用的抬尸木架),由死者亲友抬至清真寺内,阿訇率领送葬者举行“站礼”仪式(人们面西对着塔布匣子,由阿訇诵经,祈求真主宽恕死者安息)。礼毕,即抬往墓地。坟坑深约2米,直坑西壁再挖一个偏洞,上圆下方,高约1米,长可容体。尸体头北脚南面西安放在内,用土块封闭洞口。然后动土填平直坑,地面堆成鱼脊背形坟堆。入葬时阿訇诵经,亲属不许啼哭,已婚妇女不许进坟地,妻子也不得扶灵送葬。    
安葬后的第七天,头七、二七、三七、月斋、四十天、百日、周年等忌日,都要在家念“索儿”(请阿訇诵经)。每逢“主麻”(教民聚礼日)、古尔邦节、肉孜节,亲人在清真寺参加礼拜后都要去坟地,悼念亡人,叫做“上坟”。老年人亡故后还有请阿訇“走坟”(每天去坟地诵经)、“守坟”诵经祈祷40天或100天的习俗。    
50年代后,新疆回族人的服饰变化很大,特别是男女青年穿时装者居多,但老年人和一些农村妇女仍然保持着回族服饰的某些传统特点。    
回族的食品,特别是肉食方面,一般都属守伊斯兰教的戒律规定。禁食猪 、狗、驴、骡肉;只食牛、羊、骆驼、鸡、鸭、鱼肉。马肉虽非禁食,但许多回族人也不吃。其中除鱼以外,还禁食未经伊斯兰教徒宰杀而死亡的畜禽和各种兽禽的血。    
回族人的风味小吃拌面、炒面、烩面、羊肉泡馍、油糕、凉粉、酿皮子、黄面、糖酥馍、麻花等,独具风味,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家庭日常饭食,一般以拉条子(拌面)、揪片子(汤面)、消子面、饺子、包子、油塔子、蒸馍、香豆花卷为主。节日里,一般要炸馓子、油香饼、油果子等油炸食品,还做羊肉粉汤。喜事或宴席,有的做“碗儿菜”(又叫“九碗三行子”,共九大碗蒸菜),有的做五盘(两大盘红烧肉,两大盘炒肉菜,一盘凉菜),有的做粉汤,有的则上大菜。回族人喜食蔬菜,冬季几乎家家腌制酸辣白菜、咸菜和酱醋泡菜,也喜欢抓饭、胡尔炖(牛羊肉烧土豆)和烤馕,还喜欢食糕点、喝茶。    
回族主要传统节日是“大尔吉”(又称“开斋节”即肉孜节)和“小尔吉”(又称“宰牲节”即古尔邦节)。节前,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居室和环境,做食品,以备节日招待客人。节日清晨,男性教民都要去清真寺会礼,妇女在家准备饭菜。这一天,
  谢谢mjsam/:))
  客气啦,呵呵~
  维吾尔族(转贴1)    
维吾尔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维吾尔”是维吾族的自称,是“团结”或“联合”的意思。历代史书上的“袁纥”、“韦纥”、“回纥”“回鹘”都是维吾尔族的不同音译。蒙古汗国以后,回鹘泽称“畏吾尔”、“畏兀儿”。民国24年(1935年),新疆省政府定为“维吾尔”,沿用至今。    
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遍布全疆,大部分居住在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阿克苏等地州,天山以北的伊犁地区和其他各地州也都分布有维吾尔族人,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全疆有维吾尔族719万人。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维吾尔文共有36个字母,是从右向左写的。由于民族之间长期频繁的交往和学习,新疆许多维吾尔族人兼通汉语和哈萨克语。维吾尔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人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影响很大。    
维吾尔的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于我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之间的“丁零”。后来“丁零”又被称为“铁勒”、“赤勒”或“敕勒”。由于他们使用的车轮高大,又被称为“高车”。8世纪改回纥为“回鹘”。9世纪中叶,大部分迁到西域,西迁后定居西域的回鹘,既融合了两汉以来移居这里的汉人,他们同原来就居住在南疆广大地区操焉耆、龟兹、于田语的人民,以及后来迁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长期相处,繁衍发展而形成了维吾尔族。    迁徒及发展    
维吾尔族在新疆有其悠久的历史。大部分是由南疆迁入全疆其它各地的。袁纥是5世纪建立于车师西北的高车国的成员。公元9世纪40年代,住牧在蒙古高原上的回鹘部族因内乱和自然灾害的侵袭,分三支迁徙,其中一支进入新疆的北疆地区。    
17世纪中期,西蒙古卫拉特四部之一的准噶尔部兴起。准噶尔统治者将南疆一部分维吾尔人虏至乌鲁木齐一带垦荒种田。    
清同治三年(1864年),乌鲁木齐地区回民举行反清起义,吐鲁番出动五六千维吾尔族人民前来助战。战后,大部分落户于乌鲁木齐。浩罕军官阿古柏侵占乌鲁木齐,将由南疆抓兵而来的维吾尔族人留驻乌鲁木齐防守。清朝击退阿古柏后,其中许多人定居在乌鲁木齐。在定迪化为省会以后,城市社会秩序渐趋稳定,经济得到发展,大批维吾尔人频繁来乌鲁木齐经商、打零工并定居下来。    
民国年间,南疆各地维吾尔族或经商,或因做工等各种原因陆续移居全疆各地。维吾尔族清真寺多为这一时期修建,有些标有移地籍贯,如吐鲁番寺、和田寺等。    
维吾尔族在农村一般自成村落,从事农业生产;并擅长经营园艺、瓜果、林木、饲养奶牛及羊。城市内的维吾尔族人多从事手工业的商业。手工业以制革、打铁、食品加工等为主;商业多经营毛皮肠衣、干鲜水果和民族用品。50年代前,乌鲁木齐的维吾尔族商人对外(主要是俄国)贸易较之其他民族更为活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维吾尔族科学文化知识及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疆维吾尔族的职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如今以干部、教师、医务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和工人为主。    文化生活    
维吾尔族有灿烂的民族文化。早在11世纪70年代,哈喇汗王朝时的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所著《福乐智慧》叙事长诗,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编著的《突厥语大辞典》,都闻名遐迩。民间文学也十分丰富,有不少著名的故事、寓言、笑话、诗歌、民谣和谚语。《阿凡提的故事》在维吾尔族群众中广泛流传。尤其是民间歌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单调高昂,节奏欢快、活泼、优美、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每逢盛大节日和喜庆吉日,或是劳动之余,维吾尔族男女老幼都要伴着“达甫”(手鼓),唱起悠扬激越的民间歌谣。    
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套曲,“麦西来甫”(聚会的意思)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每逢佳节、婚事、喜庆活动都要演唱和舞蹈。乐曲热情奔放,舞姿轻巧优美。开始时,一人高唱序曲,接着手鼓响起,众人齐唱,歌声悦耳,旋律欢快。人们被邀对舞,扬手顿足、旋转翩跹。高潮迭起,情绪炽烈,欢歌笑语,令人心驰神往。    
此外,维吾尔族的民族建筑、民族医术等都以独有的民族特色而闻名。    
新疆还涌现出不少的维吾尔族社会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如社会科学和文学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依不拉音·穆提义,阿不都秀库尔·叶尔地,著名诗人兼翻译家克里木·霍加,诗人铁依甫江·艾里也夫,以及中年作家祖尔东·萨比尔等。他们对促进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和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维吾尔族(转贴2)  生活习俗    
维吾尔族人的衣着,一般都比较讲究。老年男性喜欢穿右衽斜领无纽扣的“袷袢”(长上衣),腰系长带,足着“买斯”(软底鞋),外套“喀拉西”(套鞋);中青年男性喜穿小花或花格衬衣,西式长裤,外着西服或穿便服,喜穿皮鞋,头戴四楞小花帽(称作“朵帕”)妇女无论冬夏喜着裙装,上身着西装外套,下身穿长裙,,足穿长筒袜和皮靴,头戴花帽或系纱巾,冬季则围以大方巾。现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时装。城乡妇女均喜欢戴首饰,以耳环、手镯、戒指比较多见,也有戴项链的。年青姑娘有画眉的习惯,将两眉画连在一起。小女孩逢年过节,有的喜欢梳十数条小辫垂于脑后。已婚妇女梳两条辫子,近年梳新式发型的渐多。     
维吾尔族人禁吃猪肉、驴肉、食肉动物,禁食一切动物的血和自亡的、非伊斯兰教徒宰杀的牲畜。只吃穆斯林(伊斯兰教徒)宰杀的牛、羊、骆驼、马肉入鸡、鸭、鱼肉。平时以白面、大米为日常主食。饮食花样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主要有抓饭、拉面、肉粥、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曲曲(形似小饺)、烤羊肉、牛羊肉汤及大小厚薄不同形状的烤馕。蔬菜主要有皮芽子(洋葱)、卡马古尔(蔓菁)、胡萝卜、辣椒、豇豆、西红柿等。调味除盐醋外,喜用极椒、孜然(安息茴香)。早饭一般喝茶吃馕,不多炒菜;午、晚两餐常吃抓饭、包子、拌面、汤面、有时吃手抓羊肉。在吃抓饭和手抓羊肉前都要净手,不用筷子,直接用手抓食。富裕人家还吃“阿勒瓦”(一种用糖和面做的糊糊)。维吾尔族人民都喜欢喝茯茶和奶茶。    
维吾尔族的婚俗,一般经过恋爱、提亲、订婚然后结婚。男方在选定对象后,家人即托亲友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同意后,男方的母亲便带着礼物由女亲友陪同前往女方家商定订婚日期。订婚时,男方父母带着聘礼,由亲友陪同去女方家与其父母及亲友会面,女方收下礼物并表示感谢,而后,双方商定婚期,结婚当天早晨,新郎由伴郎及近亲陪同去女方家,由宗教人士按教规念“尼卡”(证婚词),询问男女是否愿意结为夫妇,回答愿意,宗教人士将两块沾盐水的馕分赠给新郎、新娘,让新郎新娘吃下,并祝新人白头到老。仪式结束后,男方即回家准备迎亲。下午娶亲时,新郎在伴郎陪同下打着手鼓,吹着唢呐,去女方家迎娶,新娘的女友会堵住门,不让新郎进门,新郎撒些糖果礼品方可开门,然后与岳父岳母告别,才可以娶走新娘,并由新娘父母的亲友送亲。新娘由伴娘及女友陪伴进入婆家庭院或客房,头蒙丝巾和新郎并坐中间,由婆婆上前揭开盖头取另一头巾披于新娘肩上,并亲吻一对新人的额头,祝他们幸福美满。款待送亲的亲眷后,除伴娘及新娘的女友们留下外,其余送亲人即返回。当天下午男家举行“麦西来甫”,邀请男女来宾欢歌曼舞,共贺新喜。    
婚后第三天,新娘由新郎陪同回门,女方家向新娘新郎赠送简单的礼品,而后,男女两家互相宴请对方的亲戚邻居,互相介绍认识,便于以后往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深入贯彻《婚姻法》,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结婚,包办婚姻、宗教干涉婚姻的现象已不多见,过去那种男方连说三个“塔拉克”(阿拉伯语休妻的意思)、不管女方愿意与否就算解除夫妻关系的陋习被废除了。    
婚后女方生育,头胎必须回娘家生产。小孩出生7天后,请阿訇命名。满40天举行“毕须克托依”(谢绝男性参加),请来女客人和小孩,正式举行把小孩放进摇床的仪式。这天男方家人请女宾携带礼物,慰问娘家人,并把产妇接回婆家。维吾尔族小孩出生后,届时,大请宾客,举行“麦西来甫”;女孩小时要扎耳朵眼。    
维吾尔人相互交往中很注重礼节,见面时互道“萨拉姆”(问安),握手,互问家里其他人员的健康等。    
维吾尔族的丧葬按伊斯兰教教规实行土葬。亡者临终前,家属要请念经人做祈祷,人亡后即向亲友报丧。对前来的亲友各散发一块白布,男系腰带,女顶手巾。亡人的亲属站在门口迎送吊丧。一般是晨亡午葬,晚亡次晨出葬。死者被净身后裹以白布(男三层,女五层)。出殡前亲属与遗体告别,然后奖遗体放入“者纳子”(清真寺公用抬尸的灵床),抬到清真寺,由伊玛目、阿訇诵经诉祷后,送往墓地安葬。送葬时已婚妇女不得前往墓地,只能在家中哭泣。墓穴是深长各2米、宽约1米的直坑,直坑西壁挖一个顶为弓形的偏洞。将尸体头北、面西、足南安放在偏洞中,然后用土块封闭沿口,动土填平直坑,地面填成鱼脊背形坟堆。此时阿訇和会念经的人开始诵经,为死者祈祷。死者安葬后,家属三天内不动炊烟,亲戚邻居给丧家送饭食。亡人有三日、七日、四十日、一周年的忌日。家属要在每个忌日过“乃孜尔”,请阿訇诵经,以表示对亡人的悼念。    
维吾尔族的建筑物有其独特风格。房屋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室内凿壁龛,并饰以各种花纹图案。旧式房屋多系土木结构,窗子较小,房顶开一个窗,通风采光差;室内进门有一连灶土炕,用来做饭取暖。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住房质量逐渐提高,有的住进了楼房。即便是自建的平房,一般也比较宽敞明亮通风。厅室布置整洁朴雅,四壁呈白色泛蓝,挂的壁毯,靠墙置床,被褥均展铺于床罩或毛毯之下,床上只摆设一对镂花方枕。室中央置长桌或圆桌,家具及陈设品多遮盖有钩花图案的装饰巾,门窗挂丝绒或绸类的落地式垂帘,并衬饰网眼针织品。地面多装饰民族图案。维吾尔族人喜欢在庭院中种植花卉、果树和葡萄,整个环境显得雅静、清新。    
过去维吾尔族人多以毛驴、马代步。20世纪70年代以后,城乡的主要交通工具为自行车,少数人家已有摩托车。    
维吾尔族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肉孜节过后的第七十天是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有经济条件的人家要宰羊,邀请亲友邻居来家做客。    
以上两个节日,各清真寺都打鼓、吹奏唢呐欢庆,召唤维吾尔族男人们到各自所在地的清真寺内会礼,向真主祈祷。会礼散后,先上坟,然后各家请阿訇到家诵经。    
  哈萨克族(转贴1)    
据一九九八年统计新疆现有哈萨克族人120万人。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他们大部分从事畜牧业,除了少数经营农业已经定居之外,绝大多数是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哈萨克族牧民的冬衣大多用牲畜皮毛制成,男子冬天一般都穿羊皮大氅,春、夏、秋、三季都住在易拆卸可携带的圆形毡房内,冬季搬到“冬窝子”或住在平顶土房或木房里。毡房内的陈设都有一定的规矩,分住人的和堆放东西的两部分。毡房一般向东开门。牧民出门都骑马,冬季也有坐雪撬的。    及发展迁徒    
哈萨克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自十六世纪未起,哈萨克人及其分布地区已经分为三个“玉兹”,即乌拉玉兹(大玉兹)、鄂尔图玉兹(中玉兹)、和奇齐克玉兹(小玉兹)。在清代文献中分别称为右部、左部和西部。其中以鄂尔图玉兹人数最多,力量最强,氏族部落世系保存的最为完整。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是乌拉玉兹和鄂尔图玉兹的部落。
     文化生活    
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哈萨克语属于阿勒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字。    
50年代后,新疆哈萨克族的文化教育发展较快,培养出大批知识分子和技术人才,涌现不少国家干部、医生、教师和文学艺术工作者。    
生活在草原上的哈萨克族人,白天放牧,夜晚在缀满群星的天穹下守护牲畜。经常注意观察星体变化。掌握了不少天文知识,并制定了自己的历法。哈历有月历(阴历)日历、(阳历)之分。12月为来年公历2月,1月为公历3月。哈萨克人根据自己的历法可较为准确的推算出四季转场、接羔、剪毛、配种及播种谷物的适宜时间,对畜牧生产和群众生活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哈萨克族人民还吸收汉族中自古相传的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以此计年,推算年龄,称作“年份”。    
哈萨克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工艺美术制品。其中不少手工制品做工精细,技艺精湛。他们有金、银、珠宝加工制作的各式戒指、手镯、耳环、腰带等饰物,造形美观,精巧玲珑。他们能将质地坚硬的树根、树干挖凿、雕刻出各种木碗、木勺、木盆等餐具和冬不拉、库布兹、斯不斯格等乐器;能用兽角、兽骨制作出各式精致的图案,镶嵌在鞭把、手杖、烟盒等器物上,作为装饰。哈萨克族妇女还是从事刺绣、缝纫、纺织等手工业劳动的能手。他们在绸缎、呢绒、皮革、毛毡上用挑、刺、绣、补、钩等工艺技术加工成的装饰图案,构思奇巧,色彩艳丽。用这种原料制作成的服装、鞋靴、被褥、壁毯华丽弦目,美观大方。特别是以日月星辰、云水花草等形象装饰出的手工制品上的图案更是着色浓郁,对比鲜明。    
哈萨克族文学形式多种多样,有诗歌、小说、民间故事等。文学作品充满着浓厚的草原风味,豪放、开朗。对唱形式很受欢迎。民间歌手叫“阿肯”,阿肯弹唱会是哈萨克族民间歌手大显才世的场所。哈萨克族的音乐曲调流畅,节奏鲜明。乐器有冬不拉、斯不斯格和库布兹等。哈萨克舞蹈或轻盈欢快,或刚健苍劲,充满浓烈的草原生活气息。“挤奶舞”、“制毡舞”和“剪毛舞”的动人旋律和优美舞姿,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哈萨克族还有叼羊、赛马、姑娘追、摔跤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每逢节日和喜庆日都要举行赛马会。赛场选择开阔平坦的草地,一般赛程为20~30公里,骑手为十二三岁的男孩,获得头名的良马和骑手会得到重赏。对哈萨克族人来说,这不单是马主人的荣誉,同部落的人也引以为荣。叼羊和姑娘追也是在马上进行的。叼羊之前,代表一方先出场的一名骑手把已经宰杀了的山羊(要白色和青色的)夹在马背与脚膝之间,双手紧握羊的后腿压在马鞍上;对方出场的骑手抓住羊的前腿拽拉,随即叼羊竞赛开始。两人轮番对叼几次之后,双方众骑手蜂拥而上,大家合叼一只羊。最后推拎起羊冲出骑手群遥遥领先,他人望尘莫及,即为胜者。姑娘追则是一方选派一位姑娘(或少妇),另一方选派一名小伙,各骑好马,结伴同去指定的地点。途中小伙可随意嬉追姑娘不为过错。同达指定地点后,小伙越马返回,姑娘尾追不舍。若被追上,姑娘就牵着小伙的衣襟,并用马鞭在其头顶上频频绕圈或轻轻抽打。这时观众群情激奋,呼喊助威。此外,哈萨克族的马上体育表演活动“拾银元”、“射箭”等,也颇受各族群众的欢迎。    
  哈萨克族(转贴2)  生活习俗    
哈萨克族信奉伊斯兰教。由于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礼拜寺,许多来源于宗教的风俗习惯已融为生活习俗。肉孜节、古尔邦节是哈萨克族的主要传统节日。此外,每年春分(公历3月20日或21日)为“纳吾热孜节”,这是哈萨克族独有的节日,意为辞旧岁、迎新年。吃用小麦、青稞、大米、小米、奶疙瘩和肉混合做成的:“纳吾热孜”饭,唱纳吾热孜歌,祝愿人生平安,牲畜兴旺,庄稼丰收。    
1949年前,哈萨克族中买卖婚姻相当严重,儿女婚事多由父母包办,索要彩礼常常多达上百头大小牲畜。当彩礼交付一半以后,女婿即可到女家拜见岳父母,当晚可在岳父母家留宿。    
50年代后,封建买卖婚姻逐渐消失,结婚中的一些旧习俗也已摒弃,繁琐的仪式也在简化。结婚议式先是在女家举行,女家邀请男女客人在毡房内举行“对歌”,对新人表示祝贺。由四个姑娘陪同新娘围坐一起,头上共顶戴一块大方巾,新娘要唱“哭别歌”,姑娘们唱“劝嫁歌”,一直唱到送亲。当新娘被送到婆家门口时,男方举行迎亲仪式。首先由主持迎亲仪式的小伙子唱“开场歌”,同时婆婆要撒“恰疏”(奶疙瘩、奶饼、糖、包尔沙克、羊油炸面团杂拌在一起的食品)。随之大家进行赛马、叼羊等活动。然后,推选一名小伙子唱“揭面纱歌”,由新郎用树枝挑起新娘头上的面纱,新娘向公婆和亲戚行礼。新娘到丈夫家中,第一次进帐篷,婆婆要取一块酥油丢入火中燃烧,新娘要烤手,表示从此以后新娘和全家人要象火一样的亲热。新婚之夜,新娘的毡房里歌声彻夜不断。    
过去,哈萨克族中有同一部落七代之内不准通婚的规定和“兄死弟继”、寡妇不准向外改嫁的习俗。50年代后婚姻渐趋自由,只是婚姻中仍有索要彩礼的现象。哈萨克族有幼子继承遗产的习俗,即年长的独生子成年结婚时,分得一部分财产就离开父母另立毡房,成立独立的小家庭。父母只留幼小的独生子在身边作为最后的遗产继承人。哈萨克族还有将婚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送给父母抚养的习俗,自己则称呼这个亲生子女为弟弟妹妹,以表示对父母的尊敬。    
哈萨克族的葬礼,除按伊斯兰教规举行外,还有些较独特的习俗。死者埋葬后,亲友和部落里的人要给死者家里送食物、白布和牲畜,以示慰问。头七和四十日要过“乃孜尔”。年纪大一点或社会影响较深的人,在葬后一周年时,要杀掉死者生前的乘马,将马头放在树上或高崖上表示敬重,马皮割成若干条块分给大家。同时还要举行赛马、摔跤、阿肯弹唱等以示悼念。    
哈萨克族的服饰和饮食独具特色。男子喜戴左、右后三面下垂的尘顶四棱狐皮帽子,一般以彩缎作面,狐皮为里;穿黑条绒或大衣,喜穿长筒靴。无论男女都喜欢在内外衣的领口、袖口、胸口、裤角上绣图案花纹。少女戴各色小花帽,以珠子、玛瑙、金银作装饰,帽子顶上插有猫头鹰软羽毛;已婚妇女一般戴“克米谢克”(绣花披巾);老年妇女一般戴白色披巾。中表年妇女喜穿红、绿、淡蓝大花的连衣裙,尺寸宽肥,上穿坎肩和外套;冬季穿绒棉大衣。小姑娘和少女的胸襟上饰有银元、银制品和各色珠扣。    
哈萨克族习惯以肉食和奶制品为主食,饮食遵守伊斯兰教的戒律。肉食主要有手抓肉、熏肉和灌肠肉。牛奶和羊奶除饮用鲜奶外,还加工成酥油、奶皮子、奶酷、奶疙瘩、奶豆腐和酸奶子等乳制品。马奶和骆驼奶一般都是发酵后当饮料,类似奶酒。粮食为面粉、大米和小米,用它们做烤馕、包尔沙克、油饼、面条、抓饭和塔尔米(小米炒熟后,用奶皮子、奶油混合食用)。在南山地区,有的哈萨克族人还喜欢吃“那仁”饭(乌孜别克族人的常食。即将面条放在肉汤锅里煮熟后,捞在手抓肉上面,用手抓面和肉同食),以此招待客人。东山地区的哈萨克族人喜喝砖茶或茯茶。南山地区的喜喝米芯茶。用这些茶叶煮成的奶茶,醇香可口,是每日必不可少的饮料。    
哈萨克族非常好客。在草原上,不论相识或陌生人,只要来到毡房,都热情招待,至少要煮一壶奶茶。至亲好友来,还要宰羊招待。主人将放有羊头的熟肉端上后(献羊头是哈萨克族招待客人的最高礼节),客人将盘内的羊头用刀割下一块面颊肉自吃(席间如有老人,先敬给老人吃),再割下右耳朵给毡房内的最小的孩子吃(以示要小孩听话)。然后把羊头回敬给主人,以表示谢意。接着大家开始食用盘中的羊肉。哈萨克族人民还有一种互济互助的优良习惯,一家遇难,全阿吾勒的人都要相助。在大忙季节,如转场、剪羊毛、擀毡、打草、修圈棚,都互相帮助。    
哈萨克族的毡房是适宜于“逐水草游牧”、容易搬迁的简易住房。它由横竖交错相连而成的4~6段活动木栅做围墙,木栅上拴接数十至百十根直杆(直杆多少,视毡房大小而定),再将直杆的另一端插入木制顶圈的各眼孔里。顶圈既是房顶,又是天窗。然后在外面绑扎毛毡,用绳系牢,房屋即成。毡房门高不过1.5米,宽不过80厘米。门上挂有用芨芨草编制的门帘(也有挂毡帘的)。房内正中(端对天窗)为火塘,上方为主人的床和箱柜,箱柜前面是招待客人的地方。进门右侧储放食物和炊具,左侧放置马具和其他物品。左右两侧靠里些也有放小孩床铺的。哈萨克族毡房内物品陈设的位置,已成为固定模式,家家如此摆设。    
族(转贴)    
据一九九八年统计表明,新疆现有满族1万8千余人,他们散居全疆各地。大部分是在清朝被调派到新疆驻防的八旗兵丁的后代,也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内地迁入的。他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和汉族基本相同。大部分从事教育、卫生和机关工作。新疆满族人通用汉语汉文,很少有人会说满语。
辛亥革命以前,满族男子都剃去周围长发,束辫垂于脑后,穿马蹄袖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女子头顶盘髻,佩带耳环,足着高底花鞋,穿宽大的直筒式旗袍,喜欢用绸缎在袖边、领边、衣襟等处饰以各种花边。现在男子均穿制服和西装,女子旗袍已演变成为中国妇女的服装。汉满男女穿戴服饰趋于一致。    
过去,满族男女到十六七岁即可订婚, 由父母包办。结婚时,新娘要在南炕上坐帐一日,称为“坐福”。晚间在地上放一桌子,桌上放两壶酒和酒盅,新娘新郎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饮酒。炕上燃一对蜡烛,通宵不熄。外屋一人蔌数人唱喜歌,名日“拉空家”,或有人用黑豆往新房里撒,热闹一两个小时后自散。三日后新娘新郎回娘家。当代婚姻自由,旧的婚姻仪式已不多见。    
满族过去忌在西炕或北炕上死人。人死入棺后由窗户抬出,一般实行土葬,带孝一段时期。父母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门上对联用白纸写,第二年用蓝纸写,第三年用黄纸写,第四年才能用红纸写。现在的丧葬除土葬、带孝外,其他竖幡、念经和用五色纸分年写对联的习俗已废弃了。    
满族重礼节。过去幼辈对长辈每隔三天要请安,隔五天得“打千”;亲友相见不分男女皆行抱腰见面大礼。现在幼辈不打千,只请安问好;亲友见面多握手相互问候。    
  蒙 古 族(转贴)        蒙古族,据一九九0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表明,现有人口13万7千余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新疆现有蒙古族人口149198人,主要聚居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他们中有18世纪70年代从伏尔加地区迁回来的土尔扈特部的后代,有原来一直居住在察哈尔部的后代。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人从事农业。         
蒙古族人民喜欢穿蓝、绿、黑颜色的袍子,每逢节日男着蒙古袍,系上彩色绸缎腰带,挂上带刀鞘的刀子和褡裢,头戴礼帽或缠布;女子穿颜色鲜艳的袍子,留发辫、用红蓝布缠头,无论男子都穿皮靴和毡靴。蒙古族人民主要吃奶制食品,牛羊肉和面食。喜欢喝茶、也喝奶酒。农业区的蒙古族人民则吃各种粮食和蔬菜,还喝小米酿成的米酒。牧区人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农业区的人则住土房。    
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待人诚实,特别尊重长辈和师长。他们的节日主要是春节。蒙古族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乐器之一,他们最大型的娱乐活动为“那达慕大会”。不仅要举行赛马、射箭、摔跤比赛活动,而且也是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大会。      洁白的蒙古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 .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那达慕盛会鸟瞰        马奶酒与手扒肉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这时,客人理应随即接住酒,然后能饮则饮,不能饮品尝少许,便可将酒归还主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等等。主人的满腔热情,常常使客人产生难别之情,眷恋之  感。      草原“那达慕”      八月的草原,金风秋爽,牛羊肥壮,牧民们喜庆丰收的季节到了。这时候他们便开始酿制马奶酒,屠宰牛羊,缝制新衣,准备各种美味的食品,举办不同规模的“那达慕”(蒙古语“娱乐”、“游艺”的意思),进行被称为“男儿三艺”的射箭、摔跤、赛马等传统体育比赛。      “那达慕”,一般进行五至七天。每逢此时,牧民们穿着崭新的民族服装,骑着马、赶着勒勒车,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在绿茵草地上搭起毡帐,熬茶煮肉。整个草原炊烟袅袅,人欢马叫,一片欢腾。      “那达慕”起源于十三世纪初,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那时候,蒙古族的头领们每当举行大“忽力勒台”(大聚会)时,除了制定法规,任免官员,进行奖惩外,还要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当时,“那达慕”的主要项目就是进行射箭、摔跤、赛马比赛。如今的“那达慕”已增加了物资交流、文艺演出等许多新内容。使这一传统的民族盛会,更加喜庆、吉祥、欢乐而富于实效!      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没有摔跤不能称为那达慕。摔跤手可多可少,最多达1000余人,且不受地区和体重的限制。摔跤手进行编排配对后,采取单淘汰式,失败者不允许再上场。摔跤手上身着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半袖背心,裸臂盖背,边沿镶有铜钉。下身穿肥大摔跤裤,脚登蒙古靴,颈上套五色绸缎制成的彩条“景嘎”,标志着获得过多少名次。大部分地区摔跤手出场比赛前唱摔跤歌。出场、收场双方摔跤手都要跳跃。裁判员发令,双方握手后开始交锋,不限时间,不许抱腿和跪腿摔,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参加那达慕的摔跤手都有奖品,前三名的奖品较贵重。      蒙古族历史器重“达尔罕摔跤手”,这是终身的荣誉。在授予光荣称号的仪式上,获“达尔罕”称号的摔跤手,穿上比赛的全套服装,三唱摔跤歌后跳跃进场进行表演。由主持那达慕的领导人发给证章、证书和纪念品,并按民族习惯请他喝一碗奶酒和鲜奶。此时,获“达尔罕”者挑选一名最有前途的摔跤手,把自己的摔跤服脱下来
  锡伯族(转贴)    
九八年统计表明,新疆现有锡伯族3万6千余人。大部分聚居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县、巩留县。他们大多是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由我国东北沈阳地区征调来疆驻防的锡伯族官兵后裔。    
锡伯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兼用汉、维吾尔、哈萨克语。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锡伯族妇女喜穿旗袍,男子穿对襟短衫。当代新疆的锡伯族男子喜欢穿制服、西服、妇女爱穿连衣裙。    
锡伯族以面、米为主食,喜喝奶茶、食酥油、奶油等乳制品,忌食驴、马、狗肉。秋天喜欢用圆白菜、韭菜、胡萝卜、芹菜和辣椒等腌制咸菜,名叫花花菜,备冬春两季食用。    
锡伯族妇女擅长剪纸和纸糊。射箭是锡伯族人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是锡伯族西迁与父母兄弟姐妹分别的纪念日,锡伯族人聚众到野外开展娱乐活动,已成为锡伯族人民独特的民族节日。锡伯族人也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    
生活在乌鲁木齐市的锡伯族在居住、家庭婚姻等方面现在已与汉族人基本相同。    
锡伯族过去信仰多神教,也有信奉萨满教、喇嘛教的。普遍重视祭祖扫墓。    
  俄罗斯族(转贴)    
新疆的俄罗斯族人口较少,据九八年统计现有人口8千5百人,他们散居在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是18世纪以后陆续从沙皇俄国迁来的。    
俄罗斯族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种,多数俄罗斯族人信仰东正教。居住在城镇的从事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住在农村的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和各民族通婚,一般都能讲好几种民族语言。    
俄罗斯族最初是18世纪末叶从沙皇俄国迁入新疆的。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又有更多的俄罗斯族人迁来新疆定居。在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他们被称为“归化族”。近百年中,由于和不同民族通婚的原因,已经形成第二代、第三代的俄罗斯族人,他们中不少人采用汉姓,称呼汉名。    
居住在城市的俄罗斯族人主要从事教育、卫生及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在农村的俄罗斯族人主要从事农牧业。他们在生产技术及经济文化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    
俄罗斯族善于歌舞,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每当传统节日“复活节”、“圣诞节”之际,男女老幼欢歌起舞。著名的俄罗斯踢踏舞就是他们独具风格的舞蹈之一。他们最喜爱的乐器是“巴拉莱卡”(三弦琴)和手风琴。    
俄罗斯族在婚姻和家庭方面实行一夫一妻制。禁忌叔伯姑表兄妹近亲结婚,但对与其他民族通婚不加限制。婚姻自由,男女青年自由恋爱,不要彩礼。但媒人说亲和订婚议式还是不可少的。结婚仪式一般都在教堂里举行。    
俄罗斯族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住宅整洁,注意饮食卫生。一般家庭主妇都会制做各种花色的主食品和奶制品。奶酷饮料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般妇女还善于腌制各种酸菜。在服饰方面,传统的服装是男人穿西装,妇女穿花色连衣裙,尤其喜欢戴色泽鲜艳的四方头巾。    
  乌孜别克族 (转贴)     
据九八年统计表明,新疆现有乌孜别克族1万2余人。大部分居住在南北疆各县、市里,主要从事文教卫生工作和商业、手工业,一部分散布在农、牧区,从事农、牧业生产。    
乌孜别克族的名称,来源于14世纪时的金帐汗国乌孜别克汗。乌孜别克的意思是“自己的领袖”。    
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乌孜别克族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衣食起居等和维吾尔族大致相同,他们和维吾尔族、塔塔尔族有联姻的传统。    
乌孜别克族人能歌善舞。民族乐器有独它尔和弹布尔。民间音乐的曲调婉转曲折,优美动人。舞蹈以动作轻巧、富于变化而闻名,乐器种类很多,其中以三角形的“斜格乃琴”音色优美,最为动人。刺绣工艺精美细致,具有独特的民族传统。。    
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服饰,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为特点。男子衬衣的领边、前襟开口处和袖口常绣有彩色图案花边,表现了乌孜别克族工艺美术的特点。居住在城市的乌孜别克族人喜穿西装。妇女穿宽大多褶的连衣裙,不系腰带。一般多着皮靴,外加套鞋。妇女穿的“且特克”(绣花靴)十分别致。“库尔达克”(洋芋炖肉)、“那仁”(熟羊肉块和面条葱头、酸奶搅拌在一起,浇肉汁,加上佐料用手抓食)是乌孜别克族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肴。    
乌孜别克族刺绣工艺精美。“派提努斯”花盘深受人们喜爱    
  柯尔克孜族(转贴)    
柯尔克孜族是我国的古老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阿尔克孜文。柯尔克孜族从维吾尔、哈萨克、蒙古和汉语中吸收大量的词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据一九九0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表明,新疆现有柯尔克孜族13万9千余人,主要居住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乌什、阿克苏、莎车、特克斯、昭苏等地。他们以从事畜牧业为主。牧民住的帐篷是毡做成的,叫“勃孜吾”。定居的柯尔克孜族人民多住平顶方形土屋。他们十分好客有礼貌,有客人登门都要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而以羊肉待客最为尊敬。    
柯尔克孜族也用十二生肖纪年,但他们的十二生肖和哈萨克族、汉族有些不同。他们把“龙”换成“鱼”把“猴”换成“狐狸”。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12个月为一年。    
古老的迎春节--诺劳孜节是柯尔克孜族一年一度的盛大传统节日,类似汉族的春节。诺劳孜节是柯尔克孜族太阳历元月初一,相当于农历的春分,即公历3月20日或21日,从这一天开始安排一年的生产和生活。届时男女老少穿上节日民族服装,举行各种喜庆活动。家家户户要做“诺劳孜饭”,用炒过的小麦、大麦,加上盐、葱、牛羊肉等7种以上的食物以及各种野生调味佐料煮成稠粥,称做“克缺”(丰盛粥),预祝丰收。做这种饭时,不再宰牲畜,要用往年剩余的粮食和食物。要求做得丰盛,以示年年富足有余。    
此外,还过古尔邦节和肉孜节。    
柯尔克孜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也有部分人信仰喇嘛教。柯尔克孜族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独生子婚后与父母不分居,家庭成员一般包括三代直系亲属。其传统服装是:男子常戴用皮子或毡子制作的高顶方形卷沿帽和两侧有突出护耳式样的帽子,穿无领长衣“袷袢”,内着绣花边的圆领衬衣,外束皮带,左佩小刀等物。夏天穿立领短裕袢,春秋喜穿条绒缝制的宽脚裤。妇女穿连衣裙,处套黑色小背心,戴头巾;喜佩戴装饰品。不论老幼都喜穿绣有花纹的高筒靴。未婚女子梳许多小辫,婚后改扎双辫。饮食主要有烤馕、面条、包子及马、牛、羊肉,喜吃圆白菜、洋葱、土豆等,爱喝马奶、酸奶和奶茶。    
柯尔克孜族民间乐器有“考姆孜”(三弦琴)和“克雅克”。具有代表性的柯尔克孜族著名长诗(玛纳斯)在新疆的柯尔克孜族人中广为流传。    
柯尔克孜族举行葬礼时,妇女要穿黑长衣,戴黑头纱,唱哀歌,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实行土葬。有为死者过三天、七天、四十天、周年忌日的习俗。    
  塔塔尔族(转贴)    
据九八年统计表明,新疆有塔塔尔族4千余人。主要居住在伊宁、塔城和乌鲁木齐市。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卜恰克语组,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由于受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等民族的影响,一般都用维、哈语。这几个民族的部分语言文字也逐渐成为塔塔尔族的日常日语和通用文字。塔塔尔族的文化教育事业较发达,知识分子较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民族音乐节奏鲜明,有豪放的草原情调。唱歌、跳舞多以手风琴伴奏,舞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末, 居住在城市的塔塔尔族人从事商业的历史比较长。    
塔塔尔族人酷爱戏剧、音乐和歌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他们的音乐舞蹈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节奏鲜明,活泼动听。比较古老的乐器有两个孔的“库涅”(直吹的木箫)和用铜片制作的“科比斯”(口琴);此外还普遍使用手风琴、曼陀林、七弦琴和小提琴。其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喜庆节日里,喜欢举行舞蹈。按照传统习惯,舞蹈中的男角色要由女子扮演。舞蹈的动作活泼、灵巧、奔放。    
塔塔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此外还过塔塔尔族特有的传统节“撒班节”,也叫犁头节或春耕节。每年春天,塔塔尔族人总要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过“撒班节”。节日里有歌舞、摔跤、赛马、拔河等集体活动。    
塔塔尔族的服装很别致。男子在冬季喜戴黑色卷毛皮帽,夏季喜戴绣花小帽,穿白衬衣,外加黑色齐腰短背心或黑色长衫,裤子一般为黑色。女子戴镶有珠子的小花帽,外面再罩上一块大纱巾;喜穿黄、白紫红色连衣裙。耳环、手镯、戒指、项链、领口上的别针,是她们通常的装饰品。住在市区的塔塔尔族男子多穿西装,女子的服装也采用一些西方的款式。    
塔塔尔族食品种类很多,除各种肉、抓饭、馕、拌面等通常食品外,还有馅饼、饺子以及“古拜底埃”(大米加奶酷酥油,再加杏干烤制的一种饼)、“伊特白里西”(做法同上,材料以南瓜为主,再加大米和肉)、油煎肉(带马铃薯)等。塔塔尔族妇女都善于做各种糕点。    
塔塔尔族人的姓名称呼别具一格。一个人的名字后面要加上父亲或祖父的名字,然后再加上自己部落的名字,这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名。    
塔塔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后即同父母分居。婚礼都在新娘家举行。婚后,新郎和新娘要在女家住上一个时期,有的甚至要等生过一个孩子后才能到男家。    
塔塔尔族的丧葬按伊斯兰教规实行土葬。人死后,家人要带孝3~7天。男子头戴黑布,或者是左臂戴黑布;女子头戴白纱巾。服葬期间不做饭,由邻居送吃的。人死后及埋葬时都要念经,死后第三日、七日、四十日、一周年都要做“乃孜尔”。    
塔塔尔族人酷爱清洁,住房周围栽满各种树木,环境幽雅。特别是厨房和食堂经常保持一尘不染,有的人家还置有洗澡设备。      
  达斡尔族(转贴)    
据一九九八年统计表明,新疆有达斡尔族5万8千人,主要聚居在塔城县,霍城、乌鲁木齐也有少许,他们大多是清朝从东北调遣来的驻防军的后代,以农为主。达斡尔族有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又是一个喜爱艺术的民族。    
达斡尔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新疆的达斡尔族人由于长期与当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和劳动,相当一部分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等语言。达斡尔族在清代借用满文,辛亥革命后普遍用汉文。    
达斡尔族服饰近似蒙古族。包含以面食为主,喜食肉、奶。    
达斡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禁止通婚。男女缔结婚姻,要经过订婚、过礼、迎娶三个阶段。按传统习惯,男方迎着初升的太阳去接新娘,预祝新的家庭如旭日东升,永远幸福美满。    
丧俗实行棺殓土葬,死者的儿女要带孝、服孝。过去还有男人死后杀马、女人死后杀牛殉葬的习俗。    
尊敬长老,互助,好客,是达斡尔族人民的良好传统风尚。    
达斡尔族宗教观念比较淡薄,过去曾信仰萨满教和喇嘛教。    
达斡尔族最大的节日是。春节农历腊月三十那天要祭祖、扫墓,晚上要玩个通宵不眠。大年初一,人们一早就梳洗打扮,晚辈一起向长辈拜年、请安;然后男女老人都往脸上抹黑。据说谁要是不往脸上抹黑,这一年就不吉利。    
民间歌曲“扎恩达勒”、“达奥”,舞蹈“阿罕伯尔”,是达斡尔族人最喜爱的歌曲和舞蹈。    
  塔吉克族(转贴)    
据一九九八年统计表明, 新疆有塔吉克族人口3万6千余人,主要居住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地也有少量的人居住。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许多世纪以来他们在海拨3 000米左右的山谷里安家落户,春天播种一些耐寒作物,初夏赶着畜群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后回村收获过冬,周而复始,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塔吉克族男子穿无领对襟长外套。系腰带,寒冷时外加羊皮大氅,戴羊皮圆高筒帽。女子穿连衣裙,戴圆顶绣花棉帽,缀有后帘,可以保暖。男妇都穿毡补救和长统野羊皮软靴。用毛牛皮做靴底,轻柔坚实,适于攀缘山路。他们都喜食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等乳制品和奶茶,并以肉食为上好食品,他们的住屋大都是正方平顶,用木石构筑而成。由于高原多风雪,住房比较低矮,四周筑土坑。夏季上山放牧时,多住毡房。    
塔吉克族信仰伊斯兰教,除了伊斯兰教规定的节日外,对每年三月的春节亦十分重视。他们重视礼节,也非常好客,对远方来的客人,他们要捧出美味的抓肉、牛奶煮米饭、酥油面酱等,热情接待。    
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支。由于民族交往频繁,新疆许多塔吉克族人兼通维吾尔语和柯尔克孜语,普遍使用维吾尔文。    
塔吉克族能歌善舞。舞蹈多模似雄鹰展翅、飞翔回旋的动作。在民间古老的传说中,鹰是英雄的象征。主要乐器有“那伊”(短笛),是用鹰的翅膀骨做的。    
塔吉克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玛依派。他们的宗教活动较少,教徒不封斋,不朝觐,除部分老年人每天在家作两次礼拜外,多数信徙仅在节日举行礼拜。丧葬仪式和维吾尔族相同。主要节日除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外,还有每年3月的“迄脱乞迪尔节”(春节)和斋月前的“巴罗提”节。其中“巴罗提”节独具民族特色。第一天晚上,先在屋中每人点燃两支酥油烛,在烛前祈祷,求真主降福。然后上屋顶点燃一个酥油火把,招致吉祥。家家烛火通明,彻夜不眠。第二天,各家扫墓。    
塔吉克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基本上是大家庭制。与其他民族通婚者极少。过去堂、表亲联姻较普遍,盛行早婚,观已废除。    
塔吉克族服饰以帽子最具特色。男子一般戴黑绒圆顶帽,女子戴圆顶绣花圆帽,缀有后帘可保暖。男女都喜穿红色长筒尖头软底靴。    
塔吉克族的最佳饮食为牛奶煮米饭、牛奶煮烤饼和手抓羊肉。    
  如果想知道更多新疆的新闻和民族特色就一定要去    新疆新闻网  /  新丝路  info.net  新疆电视台  .cn/  绿河谷  .cn/    
  太多  看不完
  呵呵,可以复制到自己的电脑上慢慢看,也可以去我介绍的那个新疆新闻网去,那里比较系统。
  up too  :)
  先顶一下,有空慢慢看:)
  哇勒~~如此好贴为何顶地人不多哩?嘿嘿~~UP~~
  继续UP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机茶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