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赵孟君紫砂壶壶性赵的有多少

赵小蝶:前半生做紫砂壶 后半生做化妆品
 浙商网 
] [] [] []
  她之所以能够做成大事,离不开她对艺术品鉴赏与生俱来的天资;离不开她对情感忠贞的本质与品格;更离不开她能够扛住创业艰辛的毅力。
  她用温柔的魅力演绎美丽女人的世界。
  赵小蝶:前半生做紫砂壶 后半生做化妆品
  路边的梧桐树享受着夕阳的余辉,懒洋洋地吹拂在和煦的微风之中。车在上海永嘉路17号门口停了下来,一幢坐落在一排新式里弄内的老洋房占据了我的视野。听别人说,每一幢老洋房都会有自己的故事,我面前的也不例外。精致的宫廷式小楼,典雅的紫砂壶装饰,温文尔雅的小蝶,这个举手投足间透着一种深深的自信和雅致的女人,向记者温柔地叙述她传奇而美丽的世界……
  青春常驻
  坐在我面前的这个女人,如果知道她的真实年龄,你一定会大吃一惊。与共和国同龄的她看上去青春依旧,你一定急着想知道她是谁吧?她就是赵小蝶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小蝶,一位被称为“美丽蝴蝶”的女性。驻颜有术的她不得不让众多的女性望尘莫及,她谦虚地称自己已经做到了年轻10岁,但是她会努力做到年轻20岁。
  人的衰老是一个自然过程,小蝶说,人的寿命可以延长,衰老期同样可以延缓。在她看来,“年轻”并不只是一个“表面工程”,更是一项“立体工程”。美容院固然能单纯地处理、修复和保养人们表面上的皮肤质量,身心健康更是美丽与年轻的真正秘诀,所谓的“相从心生”。拥有一颗爱心才是真正保养的真谛。如何摆正心态应对压力和烦恼,对于人生十分重要。遭遇困境的时候,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也是过,开开心心也是过,困境并不会因为愁眉苦脸而消失。那么,为什么我们不笑着去选择一切呢?而且,人在生气和感觉压力时会产生大量致病的酶,而心情愉快的时候则产生让你健康、美丽的酶,恋爱中的女孩、结婚前的女人之所以特别漂亮的原因也就在于此。所以,关键是自己调整好自己。小蝶本人身兼数职,又忙于各种应酬,她的心得对于处于竞争激烈、工作压力繁重的女性来说,可以说是极好的提醒和忠告。
  紫砂皇后
  小蝶是一只飞舞在宁波、上海和香港的美丽蝴蝶,上海是她的出生地,香港是她的创业地,而宁波则是她成长和收获爱情的地方。一起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使小蝶和她的邻居小伙深深相爱。1979年,小蝶的母亲要接她去香港,行前,她私自与相恋15年的恋人偷偷订了婚,并拿了结婚证。到了香港后,母亲希望她能嫁一个富家子弟,日子过的好一点,坚守爱情誓言的赵小蝶无奈地选择离家出走,与刚来香港的丈夫双双流落街头,开始了两个人艰苦的打工及创业生涯。“我是幸福的,我的选择也是对的,30多年了,我的先生一直对我很好,他很宠我。”说起这些,这位商界的女强人是一脸的幸福。
  丈夫初到香港的时候,两人身上加起来才十余元港币,不肯向生活低头的小俩口开始了艰难的打工生涯。打工时,赵小蝶常看到一些台湾船员,将香港小店铺里的紫砂壶一收而空,打了包运到台湾,赵小蝶从中看到了灿烂的市场前景。紫砂壶当时在宜兴进价只要一元多钱一个,成本不高,而运到台湾后,每一个可以卖到四元左右。赵小蝶带着打工积攒下来的几千元钱,乘火车千里迢迢找到了江苏省外贸公司,跟他们签订了长期合同,然后到宜兴农村各地去收购紫砂壶。不久,第一批货共一万只紫砂壶运到了香港码头,但还差几千元货款提不出来。小蝶和她的丈夫急得团团转。正在山穷水尽之时,来了一个台湾商人,看了样品后付了一万元定金买下了该批货。赵小蝶说:就是这第一笔旗开得胜的买卖,赚了几万元钱,成了她事业成功的一个起点。
  赵小蝶苦心经营紫砂壶14年,将宜兴的紫砂壶发展到2000多个品种,还出版了4本关于紫砂壶的书,成了紫砂壶的专家,赵小蝶也被尊称为“紫砂皇后”。
  美的使者
  1994年,正当紫砂壶生意做得如日中天的时候,她却急流勇退了。“狂炒恶炒紫砂壶已经违背了我对艺术的追求,并且鱼龙混杂的结果也使这一行业受到损害。”赵小蝶这样说道。
  她当时想得更多的是静下心来好好相夫教子,但生活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赵小蝶生了第二个儿子后,脸上出现了蝴蝶斑,像每一个爱美女性一样,这成了她的心病,当时十分沮丧。为了寻求治疗蝴蝶斑的办法,她几乎用遍了香港市场能买到的所有化妆品,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在治斑的过程中,赵小蝶逐渐萌发了投身化妆品事业的想法。她在上海找到了事业的新起点,闯入了竞争激烈的中国化妆品市场,她说“紫砂壶是我创业的前半生,化妆品是我创业的后半生。”
  也就在这年,上海赵小蝶化妆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赵小蝶很快与中科院、北京301医院、华东化工学院等医学研究专家一起攻关,创中国人自己的品牌。为了试验产品的功能,她不惜将自己的脸当作“试验田”,精心记录每一次切肤感受,调整配方,一系列以“小蝶”命名的适合中国人使用的护肤品终于问世。同时,困扰赵小蝶多年的蝴蝶斑,也终于在她使用了自己的化妆品后消失了。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时,赵小蝶派人将价值150多万港元的化妆品送到了全国妇联。她在这次会议期间,还抽时间为与会的女部长、女市长等成功女性举办美容讲座,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她们亲切地称赵小蝶为“美的使者”。
  如今,赵小蝶的化妆品已飞进全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对此,赵小蝶并不满足。为了让更多的中国老百姓真正了解化妆品的知识,她投巨资在上海奉贤筹备“中国美容化妆品科普馆”。她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更好地用科学和理性去引导消费者,她充满自信地说:“虽然科普馆现在还没有完成,但我相信将来一定会做得最好!”
  蝶恋花
  小蝶是个爱美的女人。爱容貌美,爱服饰美,爱心灵美,赵小蝶更爱居家环境美。在她那2300平方米的宫廷式小洋楼内,厅里屋角的插花都是她亲手制作的。
  小蝶从小就是个“花迷”。不管有什么花展,菊花、月季花……只要是花展,她都会跑去观赏。那时,她住在宁波市里。从前的院子尽管大却不一定有花,而他们家就是这少数伺弄花的场所。因为在那个年代,爱花成了“资产阶级情调”的代名词,这可不像现在的“小资”那么可爱,而是有政治压力的。也只有小蝶这个小女孩,才可以稍稍亲近一下芳魂。八九岁的时候,小蝶就会用剪插的办法,种活一株株吐露芬芳的月季。亲朋好友都尽可能地给她多弄些花花草草来。
  如今,小蝶是花市的常客,“尽管工作很忙,但是去花市,对我来讲,绝对是乐此不疲的。这可是一种享受啊!”谈起买花、插花,小蝶的眼里闪过一丝特别的兴奋。小蝶的家里一年四季到处都是花,你可以在任何一个不经意的拐角处、角落里,发现那生机盎然的身姿。而每个不同的季节,在她手中诞生的花朵又是完全不同的生命状态。
  无论在美容还是服饰上都相当“爱美”的小蝶,最肯花时间在“美”上。因为在小蝶看来,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是每个人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魅力无限
  在事业成功之后,小蝶一直没有忘记回报社会。这位外表温柔的女强人,从内心迸发出来的胸怀让人感受到了她独有的个人魅力。
  诚如小蝶自己所说:“每一代都有成功的人,而我们必须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小蝶的话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生,只有脚踏实地地奉行真和善,才会达到内外兼美,胸襟宽阔,最终超越自我。
  对于财富,她更追求精神上的财富满足。信仰佛教的她,在内心深处充满着社会责任和慈爱心肠。她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使得她成为公认的慈善友人。为援助西部“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她捐献了10万元善款,还组织活动捐得善款80万元;3年前华东水灾时,她不仅捐款捐物,还作为香港各界妇女代表,赴安徽灾区考察。大堤上、帐篷内,她不顾洪水、疾病的威胁,把赈灾物资送到灾民手上。她甚至和越剧演员钱惠丽合演“梁祝”,并筹得160多万港元,送往灾区。
  是不是小蝶天生丽质呢?她之所以能够做成大事,离不开她对艺术品鉴赏与生俱来的天资;离不开她对情感忠贞的本质与品格;更离不开她能够扛住创业艰辛的毅力。
  小蝶,将用她温柔的魅力继续演绎美丽女人的世界。
《浙商》杂志
本刊记者 潘欣怡
■ 相关新闻
■ 推荐服务
 浙商网财经新闻新闻精粹
(每日定时免费发送)
<input name='fsemail' type='text' value="" size='19' onClick="if(this.value=='') this.value=''">
■ 商业评论
■ 精彩推荐·决策参考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模块内容加载中...
领袖风采&史海钩沉
模块内容加载中...
猴年吉祥 恭喜发财
模块内容加载中...
世界之窗&古今中外
模块内容加载中...
经典博文 请您收藏
模块内容加载中...
生活百科&家居风水
模块内容加载中...
经典视频欣赏
模块内容加载中...
大千世界&社会万象
模块内容加载中...
茫茫人世间 相逢就是缘
模块内容加载中...
& 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幽默风趣,乐天达观,热心助人,善解人意,精明能干,成熟稳重 &
近期心愿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积累知识,完善自我,经常更新,博客家园,全新面貌,以飨博友 博客等级
最后登录加载中...
this.p={b:2,ua:63, ub:'http://img.bimg.126.net/photo/wbtbmRwo-z5vpy33afrvJw==/305066.jpg',us:'他', friendstatus:'none',followstatus:'unFollow',hmcon:'1',aShowT:'1',guideId:6};
积分 ${data.totalScore} 分,距离下一等级还有 ${data.nextGradeNeedScore}分
日志导航之一
模块内容加载中...
列表加载中...
this.p={b:2,cn:15};
日志导航之二
模块内容加载中...
模块内容加载中...
世界天气&中国天气
模块内容加载中...
360度超级镭射双电子琴280首
模块内容加载中...
欢迎朋友再次光临
模块内容加载中...
本博停留人数:
模块内容加载中...
佛教经文&警世通言
模块内容加载中...
猴年吉祥 恭喜发财
模块内容加载中...
健康养生&天天美食
模块内容加载中...
经典博文 请您收藏
模块内容加载中...
名胜古迹&摄影知识
模块内容加载中...
经典视频欣赏
模块内容加载中...
天下奇观&奇闻趣事
模块内容加载中...
& & & & & &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二次元同好交流新大陆
扫码下载App
{list x.l as y}
{/list} {/list}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if}赵孟君(国家工艺美术师)
国家工艺美术师
赵孟君简介
2013年晋升国家工艺美术师,紫砂陶艺家,中国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员。
赵孟君详细介绍
&&& 1967年出生于中国紫砂第一村,1983年从事紫砂创作至今,不断汲取前人作品和紫艺同行的长处,结合传统紫砂工艺技法,力求创新,探索传统紫砂文化的真谛,作品更深受国内外壶友的肯定和好评。&&& 其对方壶的制作和形体的表达有着独到的见解,线条通直、明快,几何挺拔、光整。加之在方壶的制作上把握技术要领,真正体现了紫砂壶的形体艺术和实用功能。作品多次在紫砂艺术评比会上得到好评。&&& 部分入选专著:&&& 2004年,作品入编《茗壶赏析》&&& 2004年,作品入编《第六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集》&&& 2005年,作品入编《紫砂壶艺》&&& 2006年,作品入编《壶史》&&& 2007年,作品入编《中国紫砂宝库》&&& 2008年,作品入编《瑰宝紫砂》&&& 2008年,作品入编《中国紫砂文化与艺术》&&& 2009年,作品入编《宜兴紫砂名人录》&&& 2009年,作品入编《中华名流·见证辉煌》
赵孟君作品
编号:&4475
容量:230CC
编号:&4476
容量:260CC
编号:&4473
容量:250CC
编号:&4474
容量:230CC
编号:&4470
容量:230CC
编号:&4471
容量:230CC
工艺师分类
【固定电话】
021 - 上海
029 - 西安宜兴赵江华紫砂壶工作室-赵江华资料|赵江华联系方式|赵江华紫砂|紫砂壶名家|淘壶人
1950年生于江苏宜兴蠡野羊角山陶瓷人家。军医学校毕业后到宜兴紫砂工艺厂当厂医,同时担任顾景舟保健医生,跟随他18年之久。在顾老身边,耳濡目染,受其艺术思想和创作精神的熏陶与感染。1991年正式学习紫砂制作,由顾景舟亲自传授整套手工技法。所制茗壶既保留了顾壶端庄凝重的艺术风貌,又呈现出淳朴自然的独特意趣。受海内外紫砂收藏爱好者青睐。
共赏妙器神韵 同享紫砂人生。
紫砂壶名家推荐[转载]故宫博物院珍藏明清两代紫砂器[转载]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明清两代紫砂器400余件,其中明代约50件。 紫砂器过去在多位老专家的领导下曾进行过鉴定、整理、编号、制卡等工作。1982年宜兴紫砂工艺新品在故宫乾清宫举办展览时,宜兴紫砂工艺大
师顾景舟先生来京,借此机会邀请顾老对我院所藏清代紫砂器进行鉴定,笔者曾参加了本院紫砂器的鉴定、整理工作,并作过详细的学习笔记,特别是顾景舟先生的鉴定意见,对我们学习和研究有很大帮助,现整理出来,相信对紫砂器的研究、爱好者不无裨益。 1982年9月顾景舟先生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所鉴定紫砂器记录:  1.鉴别紫砂器第一要了解艺人的手法,一个人有一个手法。经常真品与假品对照。第二看泥色。第三看图案,仿古的东西一般一件东西一个图章款。  2.明代紫砂壶上无图章款,都是刻自己的名字。  3.清代早期壶流里的眼都是一个大眼。几个细密的眼在时代上就晚了。就与民间使用茶叶泡茶有关系。  4.乾隆紫砂壶器表纹饰微微凸起,是将调好的泥浆用笔慢慢堆画出来的。泥浆必需研得与墨一样细腻,然后用毛笔画,不足的地方再加加工。  5.陈鸣远生于康熙死于乾隆?在技术上是个了不起的人。  6.紫砂包金漆的东西是在乾隆以后出现的。  7.加彩凸雕瓜果紫砂壶为乾隆时期的风格。  8.紫砂胎描金漆竹节式壶,为太平天国时期的。  9.紫砂器制作的原料是埋在岩层下面的泥土,有泥中之泥的说法。紫砂比例的多少决定胎色。 10.20—30年代时顾先生等人在上海做过一批仿紫砂,都不落款。 11.南京、扬州、上海各有一件大彬壶真品,是出土的,它们的风格和泥色都相同,可看出明代紫砂壶的气魄大,胎泥粗。 12.清道光“行有恒堂”款紫砂梅花诗句壶,为假品。此壶底款“蒋贞祥造”,蒋贞祥是晚清光绪人,与道光“行有恒堂”款年代不符。 13.看了许多陈曼生刻诗的壶,底款多数篆“阿曼陀室”,没有写过“陈曼生制”,这点应注意。 14.古代人作壶的款时,字头对头流,字尾对着柄。 15.“宣统元年正月元日”款的紫砂壶,壶柄尾部分别有“大生”“裕林”“迪恩”“东溪”“寿珍”等名款。这些人都是光绪时人。大生和迪恩是兄弟关系,姓范,一家人都作壶。 16.嘉庆四年款红砂小壶为真品。 17.“松鹤轩”款紫砂壶,为民国时期作品。“松鹤轩”是上海一个铺子的名称。此壶刻字人叫“若水”,号叫姚寿铨。 18.“黄玉麟”款紫砂树根式壶是真品,为晚清同治光绪时的。 19.“阳羡邵友兰制”款带屉诗句紫砂壶,是真品,清道光年的。邵友兰是顾景舟先生祖母的前辈人。 20.“邵元祥”款紫砂大扁壶。邵元祥是明末清初人。此壶是造型硕大,胎泥粗,具有明代风格。但壶身文字为后刻。“适园主人”是谁不清楚。 21.“杨彭年”款描金山水紫砂壶。杨彭年是嘉庆、道光时人。此壶为真品,泥色较标准,胎泥及做的工艺,都具有杨彭年制壶的风格。 22.“志远”款阴阳文紫砂扁方壶。清道光真品。壶底有“茶熟香温”款。 23.“国良”紫砂提梁式过。晚清时作品。国良原名为俞国良,1938年殁。死时60多岁。 24.“邵亮生”款紫砂小扁壶,邵亮生是晚清人。 25.“笨岩”款紫砂扁壶,是清同治作品。 26.“味泉”款黑砂竹节式壶,清嘉庆作品。 27.“赦记”款紫砂雷纹螭纽壶,作者是邵权衡,清同治时人。他曾孙现在还在宜兴紫砂厂里工作。 28.“冰心道人”款紫砂刻诗壶。“冰心道人”可能是程寿珍,为清同治时生民国二十几年殁。 29.“康熙年造”款黑砂铜提梁壶,清光绪作品。这类壶宜兴烧好后,到烟台去烧黑。 30.“康熙辛卯年制”款紫砂扁壶,壶盖里有“宜兴紫砂包用”章,“包用”章的出现到清晚期了。 31.“宣统元年”款米色砂小壶,壶柄有“宝鳞”二字,是宣统时工匠姓宗。 32.王南林是清乾隆时艺人,给宫廷里做过御器。 33.“项圣思”款紫砂佛手式杯,“圣思”款紫砂梅花式杯,均为假品。圣思何时人不详。南京博物院有件圣思款桃杯,很精致。 34.“史宝丰造”紫砂堆花小方花盆。是嘉庆、道光时作品。 35.紫砂挂釉器皿从乾隆时开始的。共烧二次,先烧胎,要1000多度。器里挂白釉的东西,挂釉后再烧700多度。 36.清乾隆紫砂画彩山水大笔筒,为典型乾隆作品。底部为避免磨伤,刷一层黑漆。乾隆紫砂笔筒有的器表开小纹片,其原因是原来的胎色不理想,在紫砂胎干后又刷上一层稀的细泥的缘故。 37.紫砂粉彩花鸟四方笔筒,为清乾隆时作品。与烧瓷胎粉彩的方法一样烧制。 38.“种花读书”款黑砂匜。宜兴的黑沙泥到嘉庆、道光时已没有了,此器应是乾隆时的。 39.“惠逸公”款紫砂莲瓣碗。惠逸公是乾隆、嘉庆时人。
故宫博物院藏明清紫砂器故宫收藏明代款识的紫砂器多为仿品。(叶佩兰)从文献记载看,同明代紫砂壶制作业相当兴盛。明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一书,记录了不少的制壶“名家”和“大家”都是制作神品的名匠。明代最有声望的是龚春,又有“四家”(即董翰、赵梁、元畅)及“三大”(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之说。晚明人时大彬是当时的“三大”之一,也是后人研究明代紫砂壶的重点名匠,时大彬在紫砂工艺的发展中有很大贡献,他不仅自己制壶,同时培养了许多制壶名手,并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了“断木为模”的制法,以槌片、围圈、打身筒的方法成型,或用泥片镶接成型。
明清两代文献中常把时大彬与龚春并列,如明人文震亨《长物志》“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供春最贵,第形不雅,亦无差小者。时大彬所制又太小,若得受水半升而形制古洁者,取以注茶更为适用。其提梁、卧瓜、双桃、扇面、八棱细花、夹锡茶替、青花、白地诸俗式者,俱不可用。锡壶有赵良璧者亦佳。然而冬月间用近时吴中归锡、嘉禾黄锡,任何时候皆最高,然制小而俗,金银具不入品。”“往时供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瓦瓶如龚春、时大彬价至二、三千钱,龚春尤称难得,黄质而腻,光华若玉……”这些记载对龚春、时大彬制壶风格给于概括,
同时也说明大彬是龚春以后的名手,他们二人制壶价值一样的高。遗憾的是传世的真品稀少。目前故宫博物院藏有五件“大彬”款的器物:时大彬款紫砂六方壶明万历四十四年墓出土大彬款紫砂六方壶大彬款紫砂诗句大执壶明嘉靖十二年墓出土紫砂提梁壶大彬款紫砂挂釉笔山
紫砂刻诗大壶,通高27.5厘米,紫黑色砂体带红小“石榴皮”,壶腹部一面竖刻行书“江上清风,山中明月”八字,文尾刻“丁丑年,大彬”款;紫砂六方形壶,高6.5厘米,紫砂红色砂体带黄色梨皮点,壶底刻“甲辰春日时大彬制”八字款; 深米色砂扁圆小壶,高4厘米,壶身带黑色的梨皮点,壶底刻“大彬”二字款;紫砂圆筒状壶,高约13厘米,底刻“时大彬”三字款;米黄釉山形笔架,长13.7厘米。砂底,底刻“万历乙未岁九月望日制于万玉山房,大彬”十七字款.有四件“大彬”款紫砂壶,过去院内老专家鉴定为清代仿品。只有“大彬”款笔山目前仍放在明代藏品中。“大彬”壶为明代紫砂中的名品,在当时和后代仿品很多,给鉴定带来一定难度。近几十年来国内一些明代晚期墓葬中出土了5件时大彬款的紫砂壶,为鉴定提供了相对可靠的标准器。(1)1968年在江都县丁沟镇万历四十四年曹氏墓出土一件“大彬”款六方紫砂壶。(2)1984年无锡甘露乡明崇祯二年华师伊夫妇墓出土一件“大彬”款三乳足紫砂壶。(3)1986年底四川绵阳晚明墓出土一件腹部阳刻“大彬仿古”款圆形紫砂壶。(4)1987年福建漳浦县万历三十八年工部侍郎卢维桢夫妇合葬墓出土的一件“时大彬制”款带盖紫砂壶,(5)1987年陕西延安柳林乡崇祯十三年墓出土一件“大彬”款提梁紫砂壶。    这几件“大彬”款的紫砂壶,造型各不相同,嘉靖和万历出土的胎色较红,崇祯墓出土的从胎色及制作工艺上看比前期精细些,有的还刻有简单的文字题句。福建漳浦及陕西柳林乡出土的紫砂壶到矿宫博物院展出过,这两件壶给人的感觉造型古朴、简练、大方,胎色泛红,胎质不够细腻,表现出明式紫砂器的风韵。值得重视的是宋伯胤先生曾指出紫砂陶器断代研究方面需找出某些科学发掘品作为比较模式,并以江都县丁沟镇出土的六方壶为例,提出“大彬”壶的五大特点:(1)有明确的纪年墓出土。(2)有作者名款“大彬”,二字用笔熟练,“大”字最后一捺,有点滞重,名下无印章。(3)赭戏院的胎,坯体含有小泥粒故少平整明润感。(4)造型上壶嘴、壶柄和壶口未达到“三平”。为了增加壶的稳定性,壶嘴的底部作得壶柄稍高。(5)壶身素面无纹饰也无文字题记。以上几点是科学的总结,联系我院的几件大彬壶,总的观感从胎体到造型比较精致,与明代墓葬出土相比,艺术风格上截然不同。可见我院老一代专家对紫砂壶的鉴定是有见地的。关于“万玉山房”大彬款米黄色釉笔山也有可能是清代仿品。紫砂挂釉是属宜均类,清人继续烧制。特别是乾隆以后紫砂挂釉的器物较多见。这悠扬笔山结合清代瓷器特点分析,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常见仿哥釉,仿官釉小型笔山非常精巧。
&&山房”为清代一种室名款,雍正、乾隆时期的青花、粉彩瓷器中见有“文石山房”“九畹山房”“百一山房”等。“大彬”款紫砂米黄釉笔山以层层叠叠状的山峰组成的笔架的型体,非常精巧。加上“万玉山房”款,应为清代雍、乾时制品。
清宫旧藏的紫砂器
清宫旧藏的紫砂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乾隆茶具,有两组珍品均带有乾隆御题诗和烹茶图的茶壶和茶叶罐。(1)一组为紫红砂高桩六方形,另一组为米色砂圆筒形,这两组茶壶的腹部均一面绘烹茶图,一面刻乾隆御题诗。高桩六方式茶叶罐,腹部盖面上有“雨前”、“莲心”茶名。(2)圆筒形茶叶制一面刻乾隆御题诗,另一面有的绘梅花,有的绘笔纹罐盖的盖面上有“六安”“珠兰”茶名。这两组茶壶、茶叶罐的装饰画面,无论是烹茶图还是花鸟和花卉都是用很细的泥浆慢慢堆画出来的。画面生动自然,这种用泥浆绘画的技法是紫砂陶艺的创新之作。壶与罐上面的乾隆御题诗,均为“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查《高宗御制诗文集》这嘉德1724年所作),“卧游书室”为船的名称。这两组紫砂茶具,分别与乾隆皇帝举行茶宴时喜用的青花松竹梅纹诗句盖碗或矾红彩松梅纹诗句盖碗组合在一起放入紫檀木或藤编的提盒内(提盒内有炭炉、铜箸、铜铲、银柄勺、过滤器等)。
据故宫原始记录看,成套的乾隆紫砂茶具原藏处为承德避暑山庄,是故宫古物陈列所成立后整理登记时的留平文物。由此可证实,这成套的茶具是乾隆皇帝巡视时的用品。在清宫藏品中还有三件:(1)乾隆御题诗壶,壶造型独特,撇口、细颈、硕腹、大底,腹部两侧置曲柄和流,腹部另两面一面开光人物烹茶图,一面是御题诗,题目为《惠山听松庵用竹炉煎茶因和明人题者韵即书王绂画卷中》,是乾隆十六年所作。(2)除此之外还有放在故宫养心殿乾隆款绿地粉彩描金瓜棱式壶。(3)原存放在故宫永寿宫的乾隆紫砂小壶以及紫砂描金山水人物诗句茶壶,这些都是乾隆时代的标准器。
清宫藏品中还有部分无款紫砂壶如仿金漆的六方式、竹节式壶,仿瓷器式样的僧帽壶、圆壶、提梁壶、竹节壶,仿铜器式样的方斗壶,仿瓜果类的南瓜壶、桃式壶、凸雕百果壶,以及凸雕蟠螭壶。这些紫砂壶胎泥较细,工艺精良,制陶风格近似于景德镇生产的乾隆时代的瓷器。但也有时代较晚的作品,如紫砂胎描金漆竹节式壶,顾景舟先生认为是太平天国时期。
清宫藏品中的紫砂文具也很突出,有二件乾隆彩画山水人物大笔筒,仿圆木大笔筒,树根式笔筒,方形笔筒,还有各式小水丞及印盒等。这里有的是原存放在故宫古董房或懋勤殿之物,都很古朴、规整,水丞印盒之类也很精巧,属清中晚期作品。清宫旧藏许多乾隆至光绪的紫砂陈设品。如乾隆仿古铜花觚、仿朱漆花觚、兽耳衔环瓶、描金天鸡尊以及刻花、凸花瓶、蟋螭瓶、鱼尾瓶、四系带盖浆壶、竹节花插、绿里粉彩花卉渣斗、经文盖钵、海棠式高足盘、紫砂陶塑中的核桃、异兽等。有意趣的是海棠式高足盘及经文兽钵原收藏在慈宁宫,可能是皇后在慈宁宫大佛堂举行佛事时用品。
再有宫中的紫砂花盆,造型丰富多样,有长方形、四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或梅花式、海棠式、树根式以及浅式盆景花盆。其胎体有紫砂、紫红砂、米色砂,制作工艺都很讲究,盆体上有印花、雕花、该诗、彩绘等。(1)如乾隆米色砂四方委角花盆,口径36.1&23.8厘米,高14.2厘米,此盆四面开光,光内雕贴竹梅纹饰,非常端庄古朴。(2)清道光紫砂花鸟纹三角形花盆,口边长22.1厘米,高16.7厘米,盆的三面用细白砂泥绘画洞石梅雀、竹蝶和兰草等纹饰,栩栩如生。道光时期,这种用细白砂泥绘画是宜兴窑新兴的一种特殊装饰,形成时代特点。(3)光绪紫红砂树根式花盆,口径35.9&29.5厘米,高13.9厘米,这件花盆模仿树根的形象绕制,盆外壁一侧凸雕一枝树干,树干从盆底向上蟠曲,树干上有几朵盛开的梅花,树干帝还雕刻一树洞,此盆造型与装饰形态逼真,可看到当时工匠们高超的塑造技巧。盆底有“许”字印章,为工匠姓。
   乾隆款红砂泥烹茶图御制六方壶   乾隆款紫红砂烹茶图御制诗阔底执壶   乾隆款紫砂描金山水四方壶   乾隆款米色砂泥御制诗圆形罐   乾隆紫砂胎绿地红彩描金菊瓣式壶   光绪红砂树根式花盆   乾隆白砂泥绘亭台楼阁大笔筒   乾隆白砂泥雕花四方折角花盆
清宫藏品中带人名款的紫砂器物,有如下:(1)邵邦祐“料彩”壶。(2)邵亮生款圆壶。(3)“香茗自娱”款刻字扁圆壶(少林铭)。(4)“阳羡茗壶”款刻花扁壶(少林刻字)。(5)荆溪邵元祥大壶(顾景舟先生说邵元祥是明末清初人。此壶造型硕大,胎泥粗,具有明代风格。壶身文字为后刻。)(6)“徐恒茗制”彩漆方执壶。(7)清嘉庆惠逸公款莲瓣纹碗。(8)“荆溪董氏”款温器。(9)“圣思”款双螭水丞。(10)“种花读书”款黑砂匜。(据顾景舟先生介绍宜兴的黑砂到嘉庆、道光时已没有了。此匜应为乾隆时期的)。(11)“荆溪&龙制”广彩开光花卉大壶。(12)民国“张鸿坤制”款覆斗式壶、四方小盖杯,杯里挂白釉开细小纹片,杯盖面刻“茗茶清香”四字。(13)民国“吴云山制”款凸款经彩梅花米黄色砂壶、小杯,杯里挂白釉开细小纹片。这部分带款的器物,有的是过去留平文物,有的是原存放在重华宫、茶库、御茶膳房之物。但有的工匠生平不详,如邵邦祐,徐恒茗等需进一步查找文字资料。值得提出的是圣思款水丞,是原存放在古董房之物,此器小撇口,圆腹,圈足。口沿上凸雕二蟠虎,腹部刻“入我书房,著我文章,为龙为光,同行所藏岁在癸未暮春之初,制‘梅溪书室’”,文后一“圣思”方印款,圣思生平不祥。南京博物馆有一件清乾隆圣思桃式杯,由桃树的枝干,桃叶、桃花和小桃组合成杯外的凸雕装饰及杯的底部,有强烈的立体感,构思巧妙,技艺精湛,近代陶艺家裴石民为此杯加一托,并在托上题介绍圣思说“圣思”相传为修道人,姓项能制桃杯,大于常器。花叶于实无一不妙。想必项圣思喜作凸雕装饰之器物,工艺精良。以此风格研究故宫院藏这件圣思螭虎形象逼真,与腹部诗文相结合欣赏很有雅性。此物又是原古董房之物,并有室名款及干支款,是否就是是乾隆二十三年作品?总之从以上原清宫藏品中不难看出紫砂器在宫中的广泛应用。有许多在院外是难以见到的真品,也是我们研究紫砂陶艺的珍贵资料。
“曼生壶”与“杨彭年制”款的紫砂壶,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紫砂名品。一般人都熟知曼生是清代著名画家、篆刻家陈鸿寿的别名(清乾隆三十三年——道光二年)。他亲自设计,亲自动手在壶身镌刻诗句和曼生铭。因此得名“曼生壶”。又一说陈鸿寿喜爱紫砂壶,在宜兴作官时其居处名为“阿曼陀室”,所以曼生壶的底款为“阿曼陀室”四篆字印章式款。还有陈鸿寿将设计好的壶往往交给制壶名匠杨彭年制作。将工匠的名字印在壶盖里或壶柄的下端。陈鸿寿本人在壶身镌刻的铭文也很讲究,或切壶或切茶,或取自商周青铜器或历史典故、座右铭等。以上是对曼生壶的一般说法,其实联系实物也不尽然。
从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可看出曼生壶的款识与刻铭也是丰富多样的。例如:“阿曼陀室”款描金山水腰圆形执壶。&&&&
此壶腰圆式腹,短流,曲柄,盖与壶口密合。底印“阿曼陀室”四篆字款识。整个壶体结构严谨,制作精巧,壶泥累呈暗紫色。腹部金彩纹饰亮丽,绘“两峰神云”图,其画面在两座嶙峋的山峰间立一亭台,画面的左上方篆体横书“两峰神云”四字。这四字与画面结合起来欣赏,让人们幻想,每当壶中茶水的腾腾热气从壶里、杯里冒出时仿佛团团神云从峰间而过,像是一处“神仙府地”,表现文人墨客在亭台饮茶作乐时悠闲风雅的情景,饶有一番情趣。此壶仅有“阿曼陀室”底款,无工匠款识,绘画林木苍郁,湖石奇秀,又有浓重的金石味,应是曼生作画。凸印“延年”款圆形曼生壶,此壶圆形腹,短流,曲柄,通体结构线条圆润并达到流、口、柄三平的技术水准。底凸印一展翅翔鸟,在双翅上印篆体“延年”二字。整个壶底宛如一瓦当,壶盖里有“彭年”小印章款。腹部刻“鸿&于肠饮食珩,是为桑苧翁之器。  垂名不刊,曼生为止侯铭”等24字铭,铭刻笔力遒劲,不难看出此壶是曼生为好友铭刻的,壶底款识新颖。“阿曼陀室”款南林铭四方壶,此壶仿佛四方形但棱角非常圆润。底款国凸印“阿曼陀室”四篆字款,壶盖里有“竹溪”小印章款,壶腹部刻“外&古朴中&&,南林刻”等10字铭。竹溪原名吴月亭,是嘉庆、道光时人,咸丰元年尚在世,工制壶,善书刻、刀法流利。南林原名为王南林,是乾隆、嘉庆时著名陶艺人。这件紫砂壶圆润古朴,是王南林与竹溪合作的陶艺,虽然是“阿曼陀室”款但它不是曼生壶。综合以上分析,曼生壶款识,多数为“阿曼陀室”款,壶盖里或柄端为工匠杨彭年小印章款。曼生壶也有其它款识或无款者。有“阿曼陀室”款者,不一定是曼生壶,需结合铭文而确认。其铭文,除陈曼生自名外有时也与好友相互题句铭刻或用金彩绘画、题诗。可见紫砂壶在文人墨客那优游的生活中的地位。&&&
关于曼生壶的主要合作者,据《阳羡砂壶考》介绍,除杨彭年外就是杨宝年、杨风年及吴月亭(竹溪)。其实不仅于此。上海博物馆藏一件曼生铭竹节式紫砂壶,是1977年上海市郊一个清代嘉庆八年墓出土。壶通体竹节式,流与柄处浮雕竹叶作装饰。整体造型稳重而挺拔。壶腹部刻八个金石文字,署名“曼生”楷书阴文款。壶盖里有“万泉”篆书小印章款。壶底无款识。南京著名收藏家王一羽先生藏一件清“曼生仿古”三元式紫砂壶,壶底无款识,壶腹中刻“注以以丹泉,饮之吉,勿相忘。曼生仿古”14字铭。盖里有“友兰”小印章款(友兰原名邵友兰是顾景洲先生祖母的前辈人,道光时制壶名家)。
&&&&&&&冯其庸先生珍藏一件曼生铭漱石壶,此壶通体光素无纹饰,古朴大方,壶底刻有铭文较为新颖。铭文为“寒夜最宜当酒,乙亥夏日、曼生”等12字铭。盖里有“维松”小印章款。以上资料证实与陈曼生合作的人目前看来还有“万泉”、“友兰”、“维松”等人,可能还有未发现者。&&&&
总之曼生壶是文人学士与陶艺家相互结合创造出来的新型紫砂陶艺术品,与实用相结合,造型精巧,镌刻字体遒颈。“阿曼陀室”款四篆字清晰,笔多圆篆,严整淳古。因而曼生壶融紫砂与书法、篆刻为一体,为紫砂陶艺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杨彭年制”款紫砂壶也珍贵,他不仅与一些画家、篆刻家合作,同时也独自制壶。故宫博物院藏有“杨彭年制”款泉文壶、“杨彭年”款刻梅花题字提梁壶(子冶镌刻,子冶原名瞿庆绍,字子冶,是继曼生石楳后又一志砂艺密切结合擅长金石书画的文人),“杨彭年制”四篆字款描金山水壶及“彭年”款覆斗多壶等。这些壶有的浑朴厚得,或玲珑秀巧。均具天然之趣。如“泉文”壶,壶底篆书“杨彭年制”款。壶的腹部一面模印汉代泉文“大富千万”四字,另一面刻80个字,介绍一但考古者,考证泉文的读法,指出古钱上的“千”字因年久腐蚀成“人”字,许多人习惯的读法将“大富千万”读成“富人大万”讹传。是一位孙氏古云者提供的泉文考古资料赠予制铭壶人,作为壶的文字装饰。让人们边饮茶边读泉文,又学到知识,非常有趣。铭文尾有“癸未仲秋,&几&”七字,为道光三年作品。此壶流下端刻“名华十友垒清玩”。再如“杨彭年制”款描金山水壶,也是件精品。此壶型体高雅,是用打身筒成型法制作的,口、肩、底三部壶线都很清晰,壶腹用金彩绘山水塔亭图,山石和松树作陪衬,整体画面既苍朴又秀丽清幽。据顾景舟生前讲,此壶为杨彭年真品,泥色标准,胎泥与制作工艺具有杨彭年的制壶风格。“阿曼陀室”款紫砂描金山水腰园式壶“延年”款圆形曼生壶“阿曼陀室”款南林铭四方壶
“行有恒堂”款紫砂器行有恒堂主人是第五代亲王载铨(载),载铨历任礼部、工部尚书,晚年出掌宗人府,颇得道光、咸丰二帝的欢心。定府收藏的古玩较丰,是北京传统工艺品的爱好。“行有恒堂”款的器物应是定亲王订制的。一般器身刻有“行有恒堂主人制”或“行有恒堂主人珤用”等铭,不加“定府”二字,但有的加印“定府清赏”方章,器底多为“行有恒堂”四篆字款。清代道光、咸丰二朝的瓷器上见有此款,都是皇亲贵族使用的器物。故宫博物院藏“行有恒堂”款紫砂器较为突出。(1)“行有恒堂”款紫砂诗句壶一对,壶为圆腹、曲柄、短流,盖面平整,深紫红色帮派胎,壶泥较细,腹部印四言诗“挹彼甘泉,清冷注兹。先春露芽,一枪一旗。烹以兽炭,活火为宜。素瓯作配,斟斯酌斯。咸丰任子春,行有恒堂主人制”,文后落“定邸清赏”篆书方章款,是咸丰二年制品。唐云先生藏道光丁未(道光二十七年)春“行有恒堂主人制”紫砂壶,其胎色、造型、诗句与我院咸丰二年壶相同,又与我院乾隆御题诗圆形紫砂壶相近,可见皇亲定府家族紫砂茶具不仅制作精细,并具有宫廷御用的风格。(2)“行有恒堂”款紫砂仿古铜饕餮纹橄榄式瓶,此瓶颈部两侧各凸印一兽面见衔环耳,颈部印五组蕉叶状饕餮纹饰,圈足内“行有恒堂”四篆字款。瓶体造型古朴,纹饰清晰,与乾隆紫砂仿古铜纹花觚风格相近,应是“行有恒堂”早期定烧的器物。(3)“行有恒堂”款黑砂凸雕花卉蝙蝠把杯,此器极为少见。杯外刻五言六句诗。据顾景舟讲,黑砂器道光以后很少见了。(4)“行有恒堂”款紫砂挂釉的餐具,有菊花瓣式梅花杯、菊瓣式梅花盘、梅花勺,这套紫砂器的特点是器表均刻梅花装饰同时均有“行有恒堂人珤用”铭文。器里均挂白釉,开细小纹片较为特殊。值得重视的是梅花盖碗,在碗盖纽旁有一“彭年”二篆字小印章款。说明嘉、道时制壶名匠杨彭年为定府制作过此砂挂釉餐具。这套餐具造型别致,器身雕刻折枝梅花,朴素大方。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一件“行有恒堂”款紫砂火锅,造型古利古色又富有现代生活气息。总之“行有恒堂”款紫砂器除茶具外,还有餐具,餐具器里挂白釉开细小纹片,胎体有紫砂、紫褐砂、黑帮派。陶艺技艺娴熟,并具有宫廷御用的风格。咸丰二年“行有恒堂”款紫砂诗句壶“行有恒堂”款紫砂仿古铜器纹瓶道光二十七年“行有恒堂”款紫砂诗句壶清光绪蒋贞祥仿道光“行有恒堂”紫砂壶“玉麟”款的“愙斋”款紫砂壶“玉麟”款和“愙斋”款紫砂壶是晚清紫砂名壶。
“玉麟”原来黄玉麟,是晚清继杨彭年之后的又一著名紫砂陶艺家。据说生于道光末年或咸丰初年,殁于民国初年,终年六十余岁。在制壶技艺上据顾景舟先生介绍是个多面手,方圆器型都擅长,每器纹饰、细部、结构、衔接、刻画均清晰干净,但一般圆器终觉腴润有之,巧丽欠缺。“愙斋”是清代书画家金石家吴大澂的号。吴大澂(道光15年——光绪28年)擅长书法,收藏各家彝器、铭文拓本,著有《愙斋集古录》等多部著作,他的紫砂壶都为“愙斋”款。据说黄玉麟曾受聘于吴大澂家,将吴氏收藏的青铜器、古陶器的造型特色融合紫砂陶中,因此吴大澂与黄玉麟经常合作紫砂壶,继承发扬了陈曼生与杨彭年的作壶风格,集紫砂篆刻为一体。故宫博物院收藏玉麟款的砂壶有光素扁圆形紫砂壶、覆斗式金文米色砂壶(一面腹部刻“子孙鼎”三字及小鱼纹闲章)、扁形葫芦式东溪刻字紫砂壶及树瘿式米黄砂壶。这几件壶有的圆润,有的金石韵味浓厚,有的结构巧妙。树瘿壶榖绉满身,理纹缭绕,顾景舟先生分析树瘿壶是黄玉麟与画家吴大澄合作构思制作的仿明龚春壶。故宫博物院藏“愙斋”款的紫砂壶有多件如东溪铭方斗式壶,腹部刻“一勺水、八斗才、引话话,自源来”。再如东溪铭扁圆形壶,盖里“逸间”小印章款,腹部刻“润我喉,伴我读,温其必至”。还有一件东溪铭王南林题字的提梁壶,盖里有“国良”小印章款。另外可借鉴的几件带具体年款的真品如:南京博物馆光绪十九年“愙斋”款东溪诗紫砂壶字、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光绪二十年“愙斋”款东溪刻诗画紫砂壶、香港罗桂祥先生藏一对东溪款题诗仕女紫砂枕,都是陶苑中的稀世之珍。借鉴以上资料研究证实东溪也是晚清一著名篆刻家,常与黄玉麟、吴大澄等人合作制壶,共同陶冶情操。东溪者,据云性赵名松亭,同治光绪人,精于刻陶,所刻颇见古人笔意,署款或别作“东溪生”“东溪渔隐”。愙斋的作品除以上外,故宫博物院藏还有一件似片金的铺砂紫砂瓜式壶,很精美,遗憾的是缺盖。
“玉麟”款紫砂覆斗式壶
“玉麟”款米黄色砂仿供春壶
院藏的清代紫砂器中的小器皿,在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一些高度不足10厘米的小紫砂壶,有乾隆的、嘉庆的、宣统的,多数都具有年款或斋堂款,是很好的研究资料。如嘉庆四年“澹然斋”款紫砂小壶,壶腹刻“共约试新茶,旗鎗&时绿,嘉庆四年秋日刻,徐展亭”文尾有一方章款,内篆书“壶痴”二字。在藏品中另有一件篆书“壶痴”款的紫砂包袱式壶,壶体线条圆润严谨。另据院外许四海先生藏“壶痴”款的紫砂壶、香港罗桂花祥先生藏“壶痴”款彩绘包袱式紫砂壶,这两把包袱式壶虽然表面装饰不同,但壶身均为弓形方柄及直折方流,陶艺技法极为相同,塑技颇高,想必是一人之作。
这几件“壶痴”款紫砂壶与故宫嘉庆四年“澹然斋”小壶结合分析均应为嘉庆时期作品。“壶痴”姓氏不详,从现有资料,可知为清中晚期人,喜作包袱式壶。再如宣统时期的小紫砂壶有十多种,形式各样,有圆式、瓜式、竹节式、提梁式等,还有带三个乳足,壶的胎色以紫红为主,其次还有暗红、深米黄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器底均有一行篆书的竖款为“宣统元年正月元日”八字。壶盖里所孔旁有“匋斋”是清末满洲正白旗人端方的号,字午桥,堂号“宝华庵”,咸丰十一年生,宣统三年卒。光绪时举人,得慈禧太后庞信,曾任湖广部督、两江总督,1909年(宣统元年)移督直隶,被摄政王载沣罢免。他精通金石学,又酷爱陶瓷,著有《匋斋吉金录》等著作。“匋斋”宣统元年小紫砂壶应是端方本人订烧的,这些壶都光素地纹饰,很精巧、素雅。故宫博物院藏还有乾隆红砂六角形鸟纹小茶叶罐、灰砂四方印花梅兰菊纹小茶叶罐、清晚期的“逸公”款紫砂光素步盘、“王胜长制”款紫砂小壶、“孟臣”款开光广彩花鸟小笔筒、“史宝丰造”款小方花盆,盆外壁四面印有寿字,蝙蝠或用浅米色泥画亭台和影梅。总之这些小件紫砂器胎泥较细,作工精细,都有刻花印花和雕花装饰或彩绘花纹,非常端丽精致,也是目前在院外难以见到的精巧作品。   &&
壶痴”款紫砂袍袱式壶仿“鸣远”紫砂龙柄凤首壶清宣统元年款紫砂小壶清光绪“逸閒”仿曼生款紫灰砂壶  清末至民国的仿品清末到民国时期紫砂器与景德镇瓷器的发展状况相似,此时的紫砂器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然后又恢复和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的制壶能手,如裴石民、朱可心、吴云根等。这时期紫砂艺人在从事紫砂工艺的恢复和研究过程中,不仅有新的创作同时也大量仿制明清两代的名品。仿明代时大彬、仿清初陈鸣远、仿清中晚期陈曼生和杨彭年等,这些仿品故宫博物院也都征集过。如仿明代时大彬的作品,在本文前明代部分已有介绍。关于陈鸣远的作品,陈鸣远生平不详,清乾隆吴骞的《阳羡名陶录》说:“鸣远一技三能,问世特出,自余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尤噪,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但陈鸣远的真品难以确认。
顾景舟先生从少年习艺直到暮年的五六十年中所见陈鸣远真品数件,凭此能窥见其艺术素养之深湛。他说:陈鸣远作品特点,承袭了明代器物造型朴雅大方的民族形式,又着重发扬精巧的仿古写实技法,他的实践树立了砂艺史的又一个里程碑。故宫博物院藏陈鸣远款的器物有凤流龙柄壶、竹笋形水盂、印花鼓钉小罐以及象生干果等。过去院里鉴定为清代或民国早期仿品。凤流龙柄壶,整体壶体线条流畅,凤头及龙柄形态生动,底刻“鸣远”二字,竹笋形水盂,整个形体竹笋式,中间孔为水盂口,竹节为水盂尾部,二个蘑菇和二个蛤蜊为水盂四足,底篆书“陈鸣远制”款。对陈鸣远作品的认识,90年代以来渐有了解,1990年7月在章浦赤岭一座乾隆二十三年墓葬中出土一件紫砂壶,壶底刻“丙午仲夏鸣远仿古”,文尾有圆“鸣”方“远”篆书小印章示。经宋伯胤先生多方考证,此壶为“鸣远”壶的真正模式,其特点:
(1)坯体泥质细纯,栗红色,壶面素纯。
(2)造型圆而扁,稳定性强。
(3)题款二行八字晋唐风格,刀笔熟练。南京博物馆还有陈鸣远瓜式壶。四足方壶也是可借鉴的模式。
以上与我院藏品相对比较,精美有余,古朴不足,虽然是仿品,但也不失其精粹之作。曼生壶与杨彭年制款的假品社会上流传的很多。故宫藏品中有几件“彭年”款的假品,均为米色砂胎,器身都刻诗题款。
如葫芦式壁瓶,瓶上部刻“作葫芦,悦亲戚之情话,彭年”十一字。&&
竹节式印盒,盒盖刻“竹解&是我师,彭年制”十字。竹筒式笔筒,筒外壁刻“平安竹,南风薰,时报我,赖此居。彭年”十四字,这几件破绽之处在制作工艺上,不是用手工制作而成型上是用模子做成的。另外杨彭年是著名紫砂艺人,是陶艺家,不是书法篆刻家,所以他的制品,除有底款外,一般不刻诗题字。再如曼生壶的仿品,壶体扁圆形,短流,曲柄。底“荆溪陈制”款,盖里为“逸閒”小印章款,壶肩部刻“半瓯春露一&书曼生”九字。此壶整体看小巧精致,但“逸閒”是光绪时“愙斋”壶上见有的小款。曼生此时早已去世。所以核对款识年代互不相符。此壶应为清末仿品。关于壶底款与壶身不相符者在故宫藏品也有,如一件刻道光己酉年行有恒堂主人款的壶,其底为“蒋贞祥造”。但蒋贞祥据说是光绪时人,因此该壶也是年代有问题的。&&&
关于伪年款的紫砂壶有“康熙辛卯年制”款紫砂扁壶、“康熙年造”款铜提梁紫砂壶,这两件康熙款紫砂壶都是假品,是清末制作的伪款器物。“康熙辛卯年制”紫砂壶,盖里印有“宜兴紫帮派包用”章,壶底单方框内“康熙辛卯年制”款。“康熙年造”款铜提梁紫砂壶的盖里刻“康熙年造”四字,壶底印一双方框中心为“宜兴紫砂”四字,四周衬以松竹梅式的印章款。这两件壶的问题是:
(1)壶盖里的标记与传世品作法不符,传世品紫砂壶,壶盖里应是制壶人的小图章款,很少见到在壶盖里刻年款,或“宜兴紫砂包用”之类的印。
(2)“宜兴紫砂包用”,“宜兴紫砂”四字外衬以松竹梅,这两件壶款的形式出现较晚,笔者见过晚清时宜兴店铺名称外围松竹梅的方形印章款。
(3)铜提梁壶,结合瓷器的发展状况,清朝晚期才出现带铜提梁的器物。所以这两件康熙款的紫砂壶不是康熙时期的产品。目前掌握康熙紫砂真品的资料,只在台北故宫有收藏,为康熙款珐琅彩紫砂茶具。
故宫院藏其他人名款的紫砂器故宫藏其他人名款的紫砂器,是社会上的传世品,后来征集到故宫博物院里来,这些藏品有的是清乾隆或清中晚期作品,也有是现代艺人作品但也有部分需进一步研究的,总共约有数拾件,有许多是著名工匠的佳作,不能一一赘述,仅举几例,其余将有款者列出供爱好者参考。“邵友兰制”款二泉铭紫砂壶。此壶器内府一紫砂多孔屉,腹部刻“庐同七碗风生液,李白吟诗百斗篇。二泉”16字铭。壶底为凸印“阳羡邵友兰制”篆书圆形款识。另有一件邵友兰款王竹坪铭紫砂壶。此壶盖钮作2个绳纹环装饰,壶盖里有工匠“友兰”小印章款,腹部刻“直云正也,汲云清也,右之贵而今程也,竹坪”18字铭。这二件邵友兰制壶均为圆筒形,一件线条规整,一件线条圆润,壶泥细,制作工艺精巧,是道光时名匠邵友兰作品。“石楳摹古”款长方形壶。此壶朱石梅刻竹题诗,柄下端有“用霖”小印章款。上海博物馆藏一件底款为“道光十有九年朱石楳监造”虚盖石飘壶,南京博物院藏一件道光九年朱石楳铭刻梅花诗句钟形壶,把端为“申锡”小印章款,此壶底凸印“茶熟香温”篆字款。上博与南博收藏的这几件朱石楳壶均古朴典雅又有具体年款,证实了我院落“石楳摹古”紫砂壶为道光时的作品。朱石楳原名朱坚,擅长金石书画,是略晚于陈曼生的文人。常与陶艺家彭年、申锡等人合作制壶。我院还有一件“茶熟香温”款阴阳文长方壶,与南博藏品相互对照款识的风格相同,也应是道光时作品。值得研究的是“茶熟香温”是否朱石楳的室名。“虔荣”款紫砂壶,此壶扁腹,短流曲柄,壶身光素无纹饰,壶底篆书诗句及虔荣铭。这件壶的造型与置铭于底的作法均与香港一件“虔荣”款莲子壶相同,香港这件壶底款楷书“岁在辛卯仲冬虔荣制时年七十六并书”16字,为道光十一年作品。据介绍此壶数十年中辗转新加坡、台湾、香港,现为私人收藏家寄存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虔荣,潘姓,字菊轩,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联系我院虔荣壶也应是道光年代的。其特点是壶形莲子式光素无纹饰,将字铭置于壶底。
“杨彭年制”款紫砂描金山水壶明宜均仿哥琮式瓶清道光虔荣款紫砂莲子壶明清宜均天蓝釉桃式水注
其他带款的紫砂器还有以下一些:邵玉棠款覆斗式紫砂壶蒋贞祥造款扁圆形紫砂壶杨梦臣款提梁式紫砂壶荆溪惠臣制款菊瓣小壶荆溪邹贵犹款紫砂广彩大壶荆溪华凤翔制款紫砂炉均大茶壶荆溪陈制款黑砂壶邵元详款提梁紫砂大壶邵元详款刻诗紫砂大扁壶
“朱龙”款荷叶式紫砂水壶
“味泉”款竹节式紫砂茶壶
“东溪”款刻诗刻竹提梁紫砂壶
“笨岩”紫砂壶
“芝亭”炉均釉紫砂小壶
“芝亭”题字紫砂壶(腹部“东溪”)刻诗
“绶馥”回文龙琉璃柄紫砂壶
“荆溪”炉钧釉紫砂壶
“荆溪”紫砂大扁壶
“石溪”款紫砂瓜式壶
“大方”款紫砂金彩篆文龙流壶
“芝兰”款碧云穿破玉玲珑壶
“汉瓦”铭紫砂小壶(汉瓦二字刻在盖顶系面上)
“海村”款紫砂刻字凫壶
“国良”款紫砂提梁壶
“吴南石堂”款紫砂印回纹鼎炉
“世德堂”款紫砂包袱式壶
“松鹤轩”款紫砂壶(民国)
“自&轩”款刻花提字米色砂壶
“陈&堂”款瓜式紫砂小壶
“虹舫品定”簠式紫砂壶
“冰心道人”款紫砂壶(程寿珍制作。程寿珍为晚清陶艺家,所用印章为“冰心道人”、“八十二老人”等。)
“邹东帆制”款黑砂蟋蟀罐
“杨季初款”彩绘山水人物紫砂笔筒(清乾隆,此人制作过宫廷御器)
“孟臣”款紫砂广彩开光花鸟小笔筒
“友义”款米色砂连座小笔筒
“王南林制”款紫砂盖罐陈觐候款紫砂莲瓣碗(清乾隆)邵任远款紫砂莲瓣碗
“陈子畦制”款紫砂海棠式盖盒及陈鸣远、蒋蓉、鹤邨、石民、徐少农、徐鼎等人款的干果或干果盘(有菱角、核桃、瓜子、花生、荔枝、荸荠、蚕豆等)。
“茶熟香温”款紫砂花浇(底刻“岁在道光甲午谷雨前五日心轩主人造”)
“韶明仿古”款紫砂梅花式花盘
“逸公”款紫砂光素小盘(盘心刻二字)
“韩记”紫砂双兽面衔环水丞(孙瀛洲捐献,水丞底有四个标记“韩记”“闰堂”“三合”“浭阳”)
“史宝丰造”款紫砂蝠寿小方花盆(清乾隆,盆外浅米色泥绘影梅亭及印寿字和蝙蝠)
“陈圣思制”款紫砂佛手式杯(杯外刻“香从指上升”五字,后为“陈圣思制”四字方印)
“牧冰造”紫砂里挂白釉八方小杯(杯外刻“一片单心瘦石醉后刻”)
“祖德”紫砂里挂白釉小杯(杯外刻“一片单心阳羡瘦石刻”)
故宫院藏明清两代的“宜均”釉陶&& “宜均”是宜兴鼎山地区所产的一种带釉陶器。而“宜均”一词出现较晚,近代瓷书《饮流斋说瓷》说“欧窑一名宜钧,乃明代宜兴欧子明所制,形式大半仿钧故曰宜钧也。”清乾隆时人唐秉钧《文房肆考》宜兴条中记:“明时我江南之常州府宜县欧姓者,造瓷器曰欧窑。有仿哥窑纹片者,有仿窑均窑色者,彩色甚多,皆花盆奁架诸器,旧者颇佳。”可见“宜均”为宜兴地区在明代民间创制的一种仿钧釉为主的带釉紫砂器。明谷应泰的《博物要览》“均窑”条说:“近年新烧,皆宜兴沙土为骨,釉水微似,但不耐用。”另有明代记载说:“近复出一种似钧州者获值稍高”。可见宜均在明代后期已闻名于世。并指明宜均的特点釉色有仿钧、仿哥、仿官,彩色甚多。造型有花盆、奁架诸器,不耐用。故宫明代的宜均传世品有仿哥釉琮式瓶,天蓝釉凫式壶、桃式水注、秋叶大洗、六方洗、水丞、葫芦式瓶、蓝灰釉仿古铜纹方壶、高45厘米的蓝绿釉长颈瓶、海螺式洗等都另具一格,但花盆奁架之器少有。值得提出的是对明代宜均的认识问题。(1)明代宜均釉紫砂器与广东石湾窑釉陶不易区别,院藏明代地方窑传世品中,宜均与广窑混合放在一起收藏,在整理和鉴别时曾将广窑或称为阳江窑(胎体厚重,施较厚的窑变花釉者)及天蓝釉的宜均等物划分出来,但至今一些仿米色哥釉等器的产地仍存疑,它们是宜均还是广窑有待今后考察。(2)天蓝釉的桃形水注等天蓝釉宜均器物是“明”还是“清”也是值得探讨的。桃式水注现陈列在陶瓷馆的明代地方窑柜内。
冯先铭先生在“略谈故宫博物院藏明清瓷器”一文中将桃式水注定为清代,并结合清宫造办处档案进行考证。雍正七年闰七月初六日档案:“朗中海望持出……宜兴双喜水丞一件、宜兴仙桃一件、钧窑花插一件,钧窑秋叶笔洗一件”,档案所记前两件为宜兴窑产,后两件为钧窑产。按钧窑无花插及秋叶洗,清宫旧藏秋叶洗多属宜兴仿钧作品。冯先生在世时还曾指出过,故宫旧藏的东西都应是宜兴作的文房用具,无圆器(盘、碗之类),档案中无广窑的记载。如按冯先铭生前意见院藏宜均天蓝釉的器物应划归到清代藏品加去。据宜兴羊角山古窑址调查发现的大量早期紫砂及欧窑器残片,可见“欧窑釉较为丰富,釉色有绿、月白、黄、灰诸色。制作也较规正,盆底足多有云纹饰,但未发现款识。”“这些欧窑产品当在明末,而盛于清代。”清代宜均也很名贵,据清光绪陈浏撰《陶雅》一书介绍:“近日宜均绝昂贵,大印合有浑圆者,有四方者,盖内蓝晕有甚美者”。从故宫藏品看清代宜均在制作上比明代有很大进步,不仅仿各种釉色,造型丰富多样,在装饰上出现凸花、雕花、镂空等多种技法,有的器底为沙底并印有款识。如故宫藏天蓝釉镂空花篮,全器是在泥片上镂雕菱形孔组成蒌花,然后镶接成型,素烧后再釉烧而成。花篮中心附一铜胆,可插花,将花篮吊起非常优美。还有仿米色哥釉凸雕花缠枝莲花梅瓶仿古哥釉花口碗、“宜兴县鼎山葛木椿造”天蓝釉腰圆式大水仙盆、“周&&&”款灰蓝釉直口大罐、“陶&主人”款灰釉葵瓣式盘等。还有“葛明祥造”或“葛源祥造”款灰蓝釉橄榄式瓶,也是当时著名产品。晚清瓷书记载葛氏为清代乾、嘉时人。总之故宫博物院紫砂藏品很丰富,本文仅重点的介绍。是根据笔者十几年前工作笔记整理归纳的,故宫院藏陶瓷器数十万件,历年整理任务繁重,对明清两代景德镇以外的地方窑产品,未作过重点研究,本文有错漏之处,希望同志们指正。在写此文过程中借鉴了顾景舟主编《宜兴紫砂珍赏》一书中的许多珍贵资料,使一些藏品的年代作者进一步确认下来。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紫砂壶 赵 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