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龙鱼趴缸怎么办治病水温加到32度,可缸里还有其它鱼行吗?

龙鱼珍珠龙 喜欢撞缸顶 头部长了一小块白毛 怎么办 我现在没有下药 水温调到35度了 加了盐_百度知道
龙鱼珍珠龙 喜欢撞缸顶 头部长了一小块白毛 怎么办 我现在没有下药 水温调到35度了 加了盐
加了消化细菌 停食了 没有继续恶化不过没见好 请问高手 怎么弄最好
谢谢 详细点
提问者采纳
需要消炎药 具体还是甫怠颠干郯妨奠施订渐看情况而定,成品药傲深的不错(有点小贵,但是小龙也是一条命)。或者加青霉素庆大霉素这种抗生素也行,水温30度以上就行了。35有点高了
提问者评价
按照你说的,真的成功了,好开心,谢谢你!
其他类似问题
龙鱼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龙鱼全部疾病治疗方法!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764 天连续签到: 16 天[LV.10]&
(1)龙鱼侧线孔变大&&
  仔细观察,会发现侧线孔会变的较平常大
  2.发病几率:
  金龙&红龙多见,成龙&幼龙多见,过背金龙成鱼最多见。
  3.发病原因:
  水质过老、维生素缺乏这两点是比较重要的原因。
  4.治疗方法:
  平日多换水,注重维生素的补充,可以从食物,药物中去获取。这个病的危害不大,所以大家不用担心。 (文章来源:longyu.cc)
(2)胡须长瘤
胡须长瘤的起因:
  最常发生在具有“磨缸”习惯的龙鱼身上,由于长期的磨损造成胡须表皮组织受伤,又基于水质不良、病原的影响引爆出发炎肿胀的现象。
  症状:
  须部长出一小颗、一小颗的肉瘤,远看好似刷子一般,常被误以为是霉菌感染!
  治疗方法:
  长期性的水质改善多半会不药而愈。若玩家觉得碍眼,最快的方法是先将龙鱼麻醉,然后用手把肉瘤刮除,最后在伤口上抹一些黄药,水里也下些黄药预防伤口细菌感染。 (文章来源:longyu.cc)
(3)水霉病
它们对温度适应范围很广,5-26℃均可生长繁殖,最适温度13-18℃。水质较清的水体中生长较好。
  对寄主也无严格选择性,各种饲养在水族箱内的动物,从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造成此病的因素大约有:
  1)、外伤、局部的组织坏死
  2)、是水温剧烈变化(龙鱼抵抗力下降,组织变坏)
  3)、是在季节交替时易发生
  4)、是卵堆积(造成局部缺氧,卵膜开始腐烂被感染)
  5)、动物性饵料长期浸泡发生变质,为病菌繁殖提供温床和爆发条件。
  水中自由游动的水霉的孢子侵入伤口或卵膜,吸取皮肤及其组织内的营养而迅速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组织细胞缠绕粘附,使组织发炎、坏死,这种病有一定的潜伏期,但发病也很快,能够在短时间造成瘦弱、鳞底出血、鳞片锈蚀、直到死亡。死后不久水霉繁殖特别快,所以水霉具腐生性,对与我们饲养的爱龙是最大的潜在杀手。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鱼只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於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母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粘膜、鳞片、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
  2、水霉病的症状与治疗
  任何的病变和病症,最好的医治都是在初期。但是如何才能在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医治呢。
  提供了以下几点:
  在混养过程中,由于条件限制,其中暂养在底部过滤缸,大麦虫和虾肉等剩余的饵料未及时清理,造成菌群大量繁殖,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变表现。
  小龙出现:蒙眼,和厌食。
  大龙出现:的状况与“刚刚好积”的与很相似的状况。
  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
  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鳞片破损皮肤裸露,鳞底充血。
  游动缓慢,眼神倦怠,胆小、易受惊吓;无胃口或者拒食。
治疗方法:   使用仟湖4号鱼药,专治水霉的特效药。依据说明书的使用方法,分3天将药量下到说明书的80%,依据鱼的状况在确定是否继续添加余量。   水温必须保持在30-33度,依据病情逐步升高,不可操之过急!!!   如果有条件,下药前将滤材取出!!!   第一天40%   第二天20%   第三天20%   持续7天,治疗期间停食,增加溶氧量,避免光照,尽可能少的干扰龙鱼。   第8天换水1/3,补充20%的药   再持续7天,如鱼的状况好转,逐步恢复,状况已经得到控制,先别兴奋别盲目喂食,这样会给你的爱鱼造成更大的负担,即便它想吃你也要冷静,别喂!!!   待病情稳定,有好转的迹象时,这时缸内的病菌应该已经杀灭干净了,但是硝化细菌也被全部干掉了,这就是为什么不能喂食的原因。   第三周病情应该向好的方向发展了,这时可以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药物,更换1/3的新水,温度不变。   在添加硝化细菌,将滤材从新放回(必须用10%浓度的盐水杀菌消毒,最好用开水高温消毒)   这时的龙鱼基本处于,初愈期,体力、食欲还都刚刚好转,这时在开始少量的喂食,龙鱼会很快恢复。   但是被细菌残蚀的鳞片却会很慢的恢复,有的需要在今后痊愈后进行美容拔鳞处理。   另一种方法 3%盐150长 宽65 高70的缸底滤 黄粉半袋 升温32几天就好了。
(4)龙鱼鳔囊疾病
1. 鳔囊的病因:
  一般只有十—十五公分的幼龙鱼才会出现这个问题、如此幼小的龙鱼, 鳔囊因为不知何故积存了过多的空气而功能失常。不过不会致命。
  2.鳔囊的症状:
  鳔囊出了毛病的鱼头部会一直对着水族箱的底部;尾部则对着天花板、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情景的人看了或许会觉得怪,甚至是可怕,鱼的腹部会肿胀,不过可千万别把此腹部肿胀跟上面提到由腹液积累所引起的腹部肿胀给混淆了,鱼在其他的时候会表现得很正常,特别在进食时有些龙鱼或许会在几个月后自然痊愈。
  3.治疗方法:
  可能不需要治疗,除非鱼因为感到不舒服而拼命地挣扎着想要恢复正常的泳姿。比较安全的作法是将有问题的鱼置人一个水深只有五—八公分相等于鱼体宽度的水箱里、加入0.3%盐,并把水温增高至三十三摄氏度,另一作法是用一个只装了浅浅的水的塑胶袋将鱼包起来,在注入氧气之后[如同给输出的鱼做好准备一般)加入少许的盐。第二天[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即可将鱼放出来、这个办法或许会有效,因为鱼的渗透调节作用能够使其恢复正常的泳姿。这个疗法一两天后可能需要再重复一遍。
  如果一切的方法均不见效,最后的办法便唯有使用一支细幼的手术用注射器将鱼体肿胀部位内过多的空气抽出来。幼鱼无需麻醉,只需将之置放于一干净的湿布上即可。以快而准的手法完成之后马上把鱼放回水族箱里。它应该很快便可以正常地在水里游了。 (文章来源:
&&龙有可能其自身的肠胃虚弱,也有可能是在商家手里压养或者做扬色过程,水质过老过酸,请回家后,换水少,不定时定量投喂或者暴喂的,或者投喂带硬壳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引起肠胃紊乱,产生脱肛。如不及时处理,肛门红肿的,治理起来比较费劲。
  1.检查水质情况,换水的频率是否合适。检查过滤棉,是否太脏应需要清洗。水温是否过高或者太低。这是治病前必须要做的事情,水质好坏决定病情调理的速度与效果。也就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停食两天至一周,视肛门与鱼只状态而定。每天适量换水,加入带碘的食盐。
  3.喂食容易消化的食物,虾要除壳。并在虾肉或者鱼肉内塞入维生素B片。也可以在水中添加食母生片(药房有售)。一天两次,每次2只虾肉为标准。
  如果肛门出现红肿的,需要在虾肉入塞入十六分之一的土霉素片或者是呋喃唑酮片,并符加维生素B片。坚持一周,水质良好可以痊愈。
  4.病情好转后,维持并稳定水质的良好性是脱肛还会不会再复发的关键,三天适量换水一次,加入维生素B片或者食母生片(德彩的龙鱼活力也可),投喂食物应该小量多餐,切记不能暴喂。 (文章来源:longyu.cc)
(6)龙鱼鳞片发黑
  龙鱼鳞片表面发黑,为不规则形状,一般较多集中在背部及背鳍下(注:不是立鳞后的症状),可引发二次细菌感染,造成鳞片腐蚀。严重者鳞片会严重腐烂,到时医治就比较困难了。
  2.发病病因:
  PH振荡,KH振荡。PH(水的酸碱度)KH(水的硬度指标)
  3.治疗方法:
  疾病初期:维持PH、KH稳定,不要轻易大量添加碱性滤材,使稳定水质突变。如较严重,在维持水质稳定的同时,要辅助一定的药物治疗,可用土霉素,黄粉等。
(7)细菌性烂鳃
1.发病原因:
  主要有两点原因造成。一是原生动物、单殖吸虫、甲壳动物等引起;
  二是水生藻状菌,如鳃霉引起;三是由细菌引起。
  2.症状:
  可以看到病鱼鳃部常充满粘液,鳃丝和鳃盖骨内表皮均有出血现象,鳃丝由红变白,逐渐腐烂并带有污泥,最后发展到全鳃,使之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
  3.治疗方法:
  将病鱼放入百万分之二(2ppm)的呋喃西林,或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金霉素,或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土霉素、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痢特灵等溶液中浸泡30分钟;或用11.5%浓度的氯胺丁0.02克溶于10千克水中,将鱼浸洗15~2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1ppm)的呋喃西林,或百万分之一(1ppm)的漂白粉,或百万分之二至四(2~4ppm)的五倍子遍洒消毒治疗;养鱼的容器及所有的用具,用百万分之八(8ppm)的漂白粉溶液消毒灭菌 。
(8)龙鱼脊柱弯曲
 1.症状:   可以看到鱼的脊柱弯曲成S形。   2.原因:   可能是由于幼鱼期使用药物不当、水质不良加上运动量不足或营养不良,空间不足造成   3.防治方法:   这种病症治愈已不太不可能,平时多注意预防、保持水质清洁、注意营养均衡而充分、尽量预防其它的鱼病并尽量不要使用药物、放入扬水马达增加鱼的运动量、改善水族箱条件。这种病很大程度上的影响美观,所以一定要加强防治力度,养好鱼,赏好鱼。 (文章来源:longyu.cc)
(9)龙鱼体表出现水泡
1.水泡分类及成因:   (1)一种是在龙鱼的头部金线部位鼓起(过背金龙易患此病),初期看似浮雕一般一条条金线凸起。继而扩散到全脸大面积水泡,进展很快。一般这种水泡不会造成十分致命的危险,鱼的状态也大致没有很大影响。   成因:持续的高温、水质老旧。细菌性感染,比较顽固。换季时容易发生症状。   (2)另一种水泡是全身性出现,伴随严重的感染与溃烂,多发生在长期饲养换水频率低或滤材很久不曾清洗的鱼缸。   成因:水质老旧,有机物累积过多,细菌爆发性繁殖造成感染。   2.水泡的治疗方法:   对于第一种水泡,注意鱼缸的通风降温,频换新水,必要时清洗滤棉。此外投以适量的抗菌性药物即可,症状消失后须保持药量一周避免复发。但此病一旦有感染记录,很容易反复,虽然治疗及时对鱼也不会造成什么更大危害,但反复感染确实令人头痛。这一点有点像须瘤病。   对于第二种水泡,需要彻底清洗滤材,频繁循序换水,对于感染的情形当然也需要加入抗生素或日本黄粉。发现及时可以较好治疗,如进展到晚期则有相当危险性。
(10)龙鱼腐鳍
1.腐鳍病因:   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差劣的水质,特别是当氨的含量偏高的时候、疏于换水的工作、拥挤的水族箱、刚被引进的龙鱼。此病不难治疗,所以不会致命。   2..腐鳍症状:   龙鱼的鳍,尤其是尾鳍,裂开或者因为周围出现了白色的边缘而看似被撕破的感觉。此病不可跟咬尾与打架混淆。鱼的食欲和行为一切正常。   3.治疗方法:   可以通过增加换水的次数来改善水质。加入0.3%盐跟一种可以用来对抗腐鳍病的商业药剂。鱼儿可能需要2~3个星期才能完全复原。跟白点病一样,此病是淡水鱼中最为普遍的疾病。 (文章来源:longyu.cc)
(11)龙鱼白霉病
1.白霉病起因:   日常由于疏于换水的工作、水质变差,氨的积累增多、滤材系统不完善,而产生大量病菌。   2.白霉病征状:   其病菌附着在鱼的伤口处,为灰白色。肉眼可看出在鱼的伤口,有如棉絮纤维覆盖般,鱼只游动不稳健并会磨擦底材或缸壁止痒,身体慢慢虚弱、食欲减退,逐渐衰竭而死。   3.治疗方法:   可以盐浴法并配合高温治疗,(就是平日说的加盐升温)或选用抑万菌、专治霉菌感染的药剂亦可。 &&(文章来源:longyu.cc)
(12)烂肉症的医治
烂肉的形成常由一小孔溃烂成大洞,也常被误认为穿孔病,我感觉就是严重的穿孔病。初期的话用黄药或水族成药(细菌剂),效果不错,若能每日涂抹,效果更好(黄药粉末加一点水成浓液)。末期会烂成大洞,将引发败血而死亡,只能用抗生素救命了(如:氯霉素百公升水加250mg六颗)。抗生素种类很多,如果滥用很容易产生抗药性,造成日后无药可医,所以尽可能不用。(文章来源:longyu.cc)
(13)龙鱼拒食症
1.未适应新的环境   此症状多出现在新请回来的龙鱼上,刚请回的龙鱼由于不适应新的环境而出现拒食的现象。   解决办法:对于这种情况的拒食,一般保证水质良好,过段时间就会开口吃食,不会有什么问题。另外,刚请回的小龙鱼胆子比较小,容易焦虑,所以不要用太亮的灯,人尽量不要在鱼缸附近发出大的声音,以防龙鱼收到惊吓,延长拒食时间。   2.人为改变环境   此症状往往出现在,饲养过一段时间的龙鱼。由于饲主改变鱼缸内的环境,导致龙鱼不习惯或心情不好,从而拒食。   解决办法:可以让龙鱼慢慢的适应。如果饲主不忍心可以恢复鱼缸原有环境。   3,惊吓   惊吓也是造成龙鱼拒食的一个因素。   解决办法:   A:鱼缸内部惊吓:鱼缸内惊吓主要出现在混养缸中,主要是其他鱼打架或是抢食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一般采用隔离静养的方式。   B:人为造成的惊吓:人为惊吓主要包括:拍缸,调整缸内环境,更换鱼缸背景等。对于这种情况造成的拒食,一般采用关灯静养,在静养过程中人尽量不要靠鱼缸和在缸附近发出大的声音。   4,PH值的变化   龙鱼对于PH的变化很敏感,PH的大幅变化会造成龙鱼的拒食。   解决办法:对PH变化导致的拒食,一般来说要先确保PH的稳定,然后等龙鱼适应。   5,季节性拒食   对于季节性的拒食,只能采取保持水质,等龙鱼开口。   6,水质不良或者水质过老   水质不良造成的拒食在各个尺寸都有发生,一般是由于水体过老造成,有的龙友每天都会抽取粪便,极少量的补充新水,这种做法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很容易变老,造成鱼只拒食,测量水中各项参数,又基本正常。我个人会建议这样操作的鱼友,还是要每天或隔天换水,如1/6到1/8,对于水体的保持有好处,同时龙鱼食欲也得以保持。   对策:拒食后保持3-5日连续换水1/6至1/8左右的动作,新水一定要经过处理。   7,大量喂食后消化不良或者大量喂食后换水   这种情况在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往往龙友找到比较好的食物或者对于食量掌控不好的生人喂食后,一次喂的太饱,鱼只消化不良,造成一段时间的拒食,往往伴随爬缸的动作。也有鱼友在大量喂食后进行大量换水,造成鱼体不适,甚至反吐胃袋,鱼只也会拒食一段时间。所以建议鱼友,一次喂食以7-8分饱为宜,使龙鱼总能保持旺盛食欲。并且大量换水当日一定停食,避免造成不适。   对策:对于过饱的龙鱼可以采用新水刺激、升温操作,以刺激消化,如果饲主确实是因为大量喂食后突然拒食,请不要再用昆虫等食物诱食,而是要主动停食,并采用上述方法刺激消化,待龙鱼食物消化完成,有食欲后才能恢复喂食。   8,鱼体疾病   鱼体内脏器官的决大部分疾病,都有可能导致拒食,如内寄、内脏发炎等等,一般伴随各种疾病特征:眼睛凹陷、体表充血、腹胀、肛门鼓胀红肿、头洞、身体弯曲等等病症,这时冷静分析,对症下药,治愈疾病的同时,龙鱼自然开口吃食。   对策: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文章来源:longyu.cc)
(14)龙鱼鳞片变薄
 1.症状表现:   以鳞片中心点(一般为侧线鳞片)以圆孔方式向四周扩散,扩散呈圆型,该部分鳞片表面金质与红色消失,鳞片变薄,可以看到白色的鳞片基质。   2.发病原因:   由于水质变坏,细菌滋生所造成。   3.治疗方法:   无有效治疗方式,一般采用换水方式控制后手术拔除。&&(文章来源:longyu.cc)
(15)鱼体失衡症
1.发病原因:   龙鱼失衡症 如果不是由其他疾病引起,那么问题可能是鱼鳔的机能失常,也可能是运动不足和过量投饵,导致胃肠障害(粪和脂肪阻塞着鱼鳔里面的空气不能调节而太多空气在里面才使鱼腹向上,还可能是因为先天性平衡失调,也可能是水中的氨氮过多,使鱼中毒。   2.发病症状:   龙鱼不能控制它们在水里的位置,从水底升起来变的无比的困难;有时不能离开水面,甚至在水面上倒置。   3.治疗方法:   对于这种状况,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把水温提高是希望帮助肠胃活动好一点和鱼也会比较活发从而回复调节机能,用肠胃药(人类用的也可以)混合饵来喂! 由于此病是冷水诱发的,把温度略微升高加上中度(1%)的盐水浴常常能缓解病症。投喂水蚤或虫子改善消化有助于治疗。加强换水,保持水质稳定,试投喂各种抗生素。小提示,由于这种病比较麻烦,所以大家不要乱下药,是药三分毒,说不定会使情况变的更加的糟糕 。(16)立鳞病(松鳞症)
松鳞病的状症  发病早期,鱼体发黑,体表粗糙,病鱼前部鳞片竖起,竖起的鳞片向外张开。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鳞囊内积有半透明状的液体;严重时全身鳞片竖起,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而使鳞片竖起。用手指轻压鳞片,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病鱼腹腔膨大有腹水,有时还伴有鳍基部和皮肤表面充血、眼球突出等临床症状。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如不及时进行治疗,持续几天后病鱼就会死亡。
  导致松磷病的原因及治疗  (1)季节变换,水族箱水温差异变大,都会致使鱼只细菌感染。
  (2)水质恶化,水中有害物质增多,鱼只的肌体病变。
  治疗:  1、在水中加入海盐,比例为6% 即1000升水体加入海盐6袋,并加入海水素,水温恒定至32度,爆氧(没有海盐就可以加入食盐)
  2、(双黄治疗法)日本黄粉2袋,痢特灵6~8片,水温恒定至32度,爆氧。
  3、土霉素15片、B集维生素10片,爆氧,水温恒定在32度。(1000升水来计算)
  4、西林20粒或者头孢拉定20粒,B集维生素10片,爆氧,水温恒定在32度。
  这个时期多发于懒于打理,鱼只搬迁时体表受损。
  治疗:  因为成年龙鱼体格比较壮,刚刚发现病情的时候下药,一般三天内会痊愈。
  1、在水中加入海盐,比例为8% 即1000升水体加入海盐8袋,并加入海水素,水温恒定至32度,爆氧(没有海盐就可以加入食盐)
  2、(双黄治疗法)日本黄粉2袋,痢特灵6~8片,水温恒定至32度,爆氧。
  松鳞病治理总结: 松鳞早期鳞片开始竖起体表的粘液增多,次日鳞片的基部红肿发炎,下药及时,发病的第三天炎症有所淡化,第四天鳞片竖立不明显,第五天,松鳞的鳞片会发黑(开始转好的前兆),第六天鳞片的黑色开始淡化。
  &&了解发病的原因所在。水质、水温变化,加入野生带菌的鱼只,体表的粘液受损都是松鳞的病发源头,要对症下药。
  &&过滤系统的优化,不论是新旧玩家,过滤系统老化引起的疾病的经常能见到的。所以过滤系统要定期检查,提早对准备加入的细菌屋进行清洗与降碱。定期清理过滤系统中沉淀的垃圾与微粒。
   (4) 加入降酸剂后要定期对水质的维护,及时清理腐化的榄仁叶并清洗过滤棉。
   (5) 鱼只刚发病的时候,在旧缸与治理缸中不能带清道夫与飞凤等以吸食的鱼类,因为发病的鱼的体表粘液会增多,吸盘鱼类会吸食发病鱼的体液,破坏鱼只表面的保护层,使病情容易恶化。
   (6) 对水体施药后鱼的病情转好了,要及时对水中残留的药性进行清理,换水清洗滤棉与清洗滤环。
   (7) 鱼在治理此病时,因状态的问题会不爱游动,切记治理缸中不能有吸盘型的鱼类,因为这些清理工会对病鱼体表产生的粘液进和吸食,引至松鳞更加严重。
(17)鳃虫及蛋白虫
一:鳃虫   顾名思义就是鱼鳃中寄生的虫,治疗的话一般用福马林。 根据缸大小下。很有效果。我救过一个龙这样的。泡到龙很大反应。大概1小时。大缸泡。可以见到虫子都吐出来死。然后马上换60%的水。第二天加温,换水,第三天再下杀虫卵。第四天下少部分盐进行消毒伤口,因为一般虫死了会烂在龙鱼的鳃部。龙鱼症状表现为 呼吸急促。贴水面游动。急窜的症状。磨缸。用身体磨蹭缸面。   二:蛋白虫   这个话题在论坛里碰到N 次了,个人十多年的经验是:蛋白虫是水质差的标志,如不及时提升水质,鱼病随时会爆发。   最佳方法是通过提升水质消除蛋白虫,提升水质的方法是:   1.加大换水频次(你的换水不错)   2、停食或少食,尤其是动物性饲料,如活鱼、虾(建议每2天喂1次)。各位鱼友可试验或观察下,连续大量喂食活鱼虾等高蛋白饲料,且不换水,鱼缸很快就会出现蛋白虫 。   3、清洁、更新或补充滤材   4、调整水泵的功率与鱼缸容量、养鱼密度、种类匹配(如果经常性地出现蛋白虫,很可能您的水泵功率太弱,严重影响过滤硝化系统的效果,这一点很容易被鱼友忽了   5、添加高品质的光合细菌或硝化细菌,不过市面所售的绝大部分是忽悠人的“东东”,需小心甄别。
(18)气泡病
气泡病的原因:   产生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有下列几种:   (1) 地下水(尤其是深度超過90公尺)   因地下水含有过量的氮气,在沒有经过充分曝气或减压处理的情況下直接立即导入缸中,此时地下水中的氮气将会被迅速释放再进入鱼体组织內而发病,有些地区的土壤原本就含有多量硝酸盐化合物,使该地区之地下水含有过饱和氮气,如以这种地下水为缸水,即使深度不超过90公尺也易引起气泡病。   (2) 缸中植物性浮游生物过多   一旦缸中植物性浮游生物过多且又经灯光长时间照射,在光合作用下将产生大量氧气致使缸中溶氧量过盛后再进入鱼体组织內而发病   (3) 物理性吸入   主要是水体下落高度过高产生的气泡过多和气石充气量过大,气泡浮出水面被鱼鳃吸入体內,在血液中形成气泡堵塞血管,严重时可能引起死亡。   (4) 不当充氧   主要在于饲养缸或运送过程中,直接于水中加压充入过量纯氧。使水中气体达到过盛状态而造成。這些气体一旦进入鱼体组织中,会因栓塞位置的不同而引起各种症状与病变,如呼吸困难/突眼/贫血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绝不可过于轻忽。一般溶氧饱和度高于125%即被认为是有危险性(但不得低于70%),若高于300%则有致死性气泡病的症状   气泡病的外观症状是在体表附著有大小不一的气泡,常见于头部皮肤/鳃盖/眼球四周/角膜等处。对光检查這些部位则不难发现气泡的存在,若气泡积蓄在眼球内或眼球后方,则会引起眼球肿胀,严重时可将眼球向外推挤而突出,所以气泡病亦为突眼症的原因之一。若气泡栓塞之部位在于鱼鳃中,腮丝血管病变(肿胀或是充血)则会引起病鱼呼吸困难,急性病例较易发生于魚卵孵化期或鱼苗期,病程往往只有几分钟,卻可造成100%死亡率,主要症状为腹部肿大、突眼、腮丝肿大及卵黃囊异常膨大,但是绝大多数病例属于慢性。   气泡病救治   一旦发现爱龙罹患气泡病,鱼缸应立即进行换水动作,并加强缸中过滤及抽水量,关闭所有打气设备及灯照,以增加水中气体之交换速率,将过盛之气体迅速带离缸水。
(19)龙鱼烂身病的医治
烂身病也称作头孔病,我们会发现鱼头上有几粒芝麻大的小脓疮,或者是鳞片交合处出现红斑,慢慢这个烂的地方越变越大,烂得像爆米花一样。治疗方法,用景裕2号药给它浸泡,4~6天内这个病会治好。这种病的死亡率不高,但治好以后,身体上会有疤或小孔及生长不正常的鳞片,影响美观,欣赏能力下降。
(20)趴缸的成因及治疗
趴缸的成因:   (1)水质的大幅度波动:多见于大量换水,大量更换清洗滤材,从而引发的水质大幅度动荡。老水缸换水过后更容易出现。老水缸的PH值越低,换水后PH值波动超过0.4时很容易出现。新龙入缸出现的趴缸现象等。这都是水质不适的直接反应。   (2)鱼缸内外环境的大幅度改变:龙鱼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包括水族箱内部环境的变化。比如增加或者减少了混养鱼,设备的变动,水流,光线强弱的变化,以及水族箱外部环境的改变都会造成龙鱼的紧张,从而有趴缸现象的发生。   (3)疾病:因为疾病龙鱼往往也会有趴缸的现象,这种趴缸的现象有别于以上两种。应该仔细观察龙鱼的体表有无明显的变化,食欲的好坏往往最能说明问题,另外白天经常趴缸而晚上比较正常的龙多是由于精神问题造成的。   (4)精神紧张:龙鱼的精神紧张和环境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一定区别。因为在自然界中,任何生物都存在天敌,使它们的精神时刻处于戒备状态。这是精神紧张产生的缘由,周围有些异常声光信号的突然出现,使龙鱼受到惊吓,从而会伴随趴缸。   处理方法:   本着刨除诱因的原则。   (1)保持水质的稳定,避免大量换水,老化的滤材要用原缸水少量分批清洗或者更换。避免硝化系统的破坏造成的水质不稳定。换水速度不宜过快,保持规律性换水。   (2)保持环境的相对稳定。一旦龙鱼入缸一定要克制自己试图改变的欲望,环境的稳定对于稳定龙鱼情绪,促进龙鱼食欲都非常有利。   (3)仔细观察对症治疗,龙鱼恢复了健康也就摆脱了趴缸的困惑。   (4)尽量避免水族箱周围异常声音和景物的突然变化。 (文章来源:longyu
(21)龙鱼掉眼
 1.掉眼成因:   (1)灯光原因:灯的位置太低,反而龙鱼会习惯性的往光源看,形成掉眼。   (2)食物因素:长期喂食大麦虫类的高脂肪食物的鱼只{长时间过后眼睛会向外突起},比喂食例如虾和泥鳅的鱼只掉眼几率较高。   (3)缸的摆放:缸的高度或者位置不当都会形成龙鱼的掉眼。   2.预防的方法:   (1)铺底砂.减小缸底反射.降底鱼往向下看的机会   (2)喂鱼时.最好一次性喂饱,让龙的视力集中上层.眼睛就不容易下垂.不要把鱼虾等活食放在缸中,最好有个专养活食的鱼缸.用盐水泡2天.照龙鱼大小定量喂   (3)尽量降低龙鱼的视野面积.不定地方喂鱼.不定期将过滤器出水口方向改变,或改装场水器.使龙鱼在缸中游动时不会习惯望去一个方向.来防止下垂   (4)在灯照方面.采用不定期改变灯光方向.和角度.来防止下垂.如有时在缸顶照.有时在鱼缸正前面中间面直照.有时在缸底往上呈90度角照或斜角45度,灯照对龙的发色有帮助.也可以刺激鱼眼感光   (5)不定期地利用水位高低来控制龙的视野。   (6)缸的高度尽量让龙鱼与你的眼睛相平。   3.治疗方法:   
(22)龙鱼烧尾
 1.烧尾原因:   水质过老,杂菌含量过高导致,其表现为龙鱼尾部边缘发白(青龙尾部边缘发白属于此品种正常的自然表现,不属于此范畴)   2.治疗办法:   如果过滤系统中滤棉过久没清洗,先清洗过滤棉,消除此污染源后,一星期后,每天换1/3水,连续换3天。一般到这个时候就会治愈。 (文章来源:longyu.cc)
(23)腹水病
腹水病大多发生于幼龙时期,多为吃食不新鲜饵食,或饵食带刺(如虾头的虾剑),吞食时伤及内脏,而遭弧菌感染引起内脏积水。初期腹部肿胀,肛门有红肿现象。末期时由于腹部积水,压及鱼鳔,而使龙鱼失去平衡,头部朝下。治疗:目前此病症治愈机会极低,但可尝试以口服四环素抗生素或浸泡,并换水,衡定温度在28℃。
第一期《龙鱼志》上有一篇介绍腹水病的文章,大家可以看一下。这种治疗方法对饲主的手法要求非常的高,也有一定得风险。
(24)龙鱼的断鳍﹑断尾
1.发病原因 :   龙鱼换新环境的过程中因为受惊而作出的挣扎反应引起、也有可能是在选购、鱼输出的途中或者换水的时候引起的,此外,用来装鱼的袋子如果太小也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一般发生于二十公分的幼鱼身上,其中又以过背金龙最有可能出现这种根本不足以致命的状况   2.发病症状 :   龙鱼的尾鳍、背鳍或腹鳍就像壁虎的尾巴一样,很多时候会一整片或者是有些时候的一部分掉落出来。结果留下一条没有尾巴和鳍,模样怪异的鱼。奇怪的是,尾巴和鳍断裂的地方竟然不会流血。   3.治疗方法:   断鳍,断尾并不是一种病,大家也都不要太担心。十五到二十公分的幼鱼会比四十到五十公分的成鱼复原得快,想要鱼的尾巴和鳍长回以前的长度可能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不过却难再回复当年美。尽管尾巴和鳍的形状可能不再象从前那般漂亮,但你还是要接受这个事实。除非你想通过修剪参差不齐的部分来使鱼的尾鳍再一次漂亮起来。加入盐跟复素[Acfinavine]可加速伤口处的愈合。 &&(文章来源:longyu.cc)
(25)龙鱼白点病
1.白点病的成因:   是由一种ICH的纤毛虫所引起,该纤毛虫在低温时繁殖速度惊人,但在高温下便会停止分裂或死亡。   2.白点病的症状:   病情严重的时候有如洒上白粉般,多分布于各鳍与皮肤上。鱼只感染此病时,会不时摩擦缸内物品或缸璧,且食欲降低。严重时会导致患部腐烂,如蔓延至鳃部时,则会导致鱼只窒息死亡。   3.治疗方法:   方法一:   (1)加温2~3度、下1/100的粗盐,并加强打气。(升温爆氧下盐)   (2)至水族馆购买治白点病之药品   方法二:& && &&&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防治方法] 多采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 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疗效较好;也可用1%盐水浸泡数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或用百万分之零点一至零点二(0.1~0.2ppm)的硝酸汞溶液泼洒,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方法三:龙鱼得白点一般是水温变化过大造成的,而龙鱼对有机磷耐受度差,建议你將水温升到33度下1%的粗盐,两天后换水1/3在做一次,这样是最安全的方法,如你对福马林有把握下0.5ppm也非常有效,我一般是这样做的。 (文章来源:longyu.cc)
(26)龙鱼溶鳞
1.溶磷的症状:   龙鱼鳞片边缘出现腐蚀,呈现锯齿状,严重时完全将第一鳞框溶解掉。   2.发病几率:& && & 金龙&红龙多见,成龙&幼龙多见,过背金龙成鱼最多见。在此建议养金龙的玩家一定要特别注意。   3.溶磷的成因:   水质过老、细菌感染、维生素缺乏   4.溶磷的治疗:   方法一,换水,抗生素药物,添加维生素。   方法二,先加强换水,隔天1/3吧,水要处理过的。个人经验溶鳞老三样用处不大的,所以一个换水一个提高PH,更换掉一部分老的滤材,用珊瑚砂替代,不要一次换很多,一点点来,看PH提高的情况而定。溶鳞基本上要1~2个月才能好,你观察一下如果PH调整到6以上2周以后还没有好转就考虑下点抗生素,土霉素这种比较温和一点的就行了。补充:换老滤材1斤加珊瑚砂一斤,一天一天的做,不能一次完成,PH值缓慢抬升,不能急!!!!
(27)龙鱼蒙眼
治疗龙鱼蒙眼的方法:   方法一:   初期换水.每次换3分1.换水时注意温差.加盐浓度 100升水放300克盐.升温到32度.每3天换1次水,换水后适当补小量盐。   晚期.必须放药.用水溶性的金霉索加青霉索每升放1万个单位.升温到33度.泡2天换水补药.也可以用市面买的SERA治细菌药.AZOO治细菌药和海宝专治眼病的艾斯拉奇.注意接照说明书的用。   方法二:   蒙眼属细菌感染,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治疗,一治准好   方法三:   换1/3的水,然后下盐,把温度升到30度,停止喂食1-2天,然后开始下去白点病的药。   然后坚持每两天换水1/5,每次都加盐,加药。   方法四:   头孢氨苄胶囊   (头一次下药没敢多下,因为缸内有一对三色虹鱼),倒入缸内,开冲浪泵,关灯,观察1小时后,发现无异常,(主要是怕虹鱼对药有反应,虹鱼耐药性很差)。再加入化开的三粒头孢胶囊。水温保持30度,停食。第二天一早开灯观察,发现明显好转,继续下药,这次一次性下六粒头孢,晚上回来后观察蒙眼已经不太明显,于是换水五分之一,继续下药6粒头孢胶囊,第二天一早观察,一只眼睛全好,另一支眼睛有微小的白膜,接着下药,这次减半是三粒头孢,晚上观察已经完全恢复,第二天少量换水。在下药期间药停食,关灯,保持温度,这种办法的好处是见效极快,只用两天时间就好了,副作用很小,我的缸是1米2的成品缸,鱼友要根据缸的大小修改投药量。& & (文章来源:longyu.cc)
(28)龙鱼撞伤
撞伤的病状:   身体和眼擦伤.鳞片 掉落.各鳍受伤.还有鱼鳍扭曲还有额前端长出肉瘤等   龙鱼撞伤的病因:   龙的外伤有:眼球擦伤,鳞片掉落,鳍受伤等,原因有鱼缸的岩石,沉木水泵碰撞导致受伤.还有的是捞鱼时.跳出摔到.撞到鱼缸的框.打斗等原因引起外伤   治疗撞伤的方法:   外伤不十分可怕很易治疗一般放盐&100升放300克.&温度保持31度.最可怕就是发生感染,尤其是霉菌和其它细菌的二次感染.所以一定要保持鱼缸的良好水质.   龙鱼对很多药都很敏感.如放土霉素和黄料要减小药量。尽量不要用药,只要保持好水质,一般的轻微撞伤都是会自愈的。& &(文章来源:longyu.cc)
(29)龙鱼肿斑病
一,肿斑征状   看起来很像白点病但颗粒较大、较凸些,外观上有如长白色肉瘤一般,一样也是先从鳍面再延伸到身体,严重时通常会伴随着胡须长痘痘,甚至眼球上也会滋长,当数目陆续增加时,您会发现好象大部份并排在末三鳍的边缘,有时候还会有白色分泌物产生!二,肿斑疗法   这种病非常棘手,以前有龙友就有一尾青龙曾发生过此怪病,在未确实知道病因时,下过各大知名品牌的细菌、霉菌、体内虫、体外虫、万能水…但都只能稍有好转而无法完全根治。这种怪病与前述两种疾病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再怎么严重也不会影响食欲!后来我认为还是着重于水质算了,也不管它了,不过换水频率有明显增加,后来长达半年的时间才不药而愈。同样的怪病我也曾在某知名量贩店的黄金红龙身上看到,当时询问业者,但他本身吱呜其词也搞不清楚状况(毕竟此症不多见),只顾着胡乱介绍一些与主题无关紧要的化学治剂,当然他的龙自己本身也治不好!后来我观察到此店家在更换店面并换缸后鱼只就不药而愈了。从前述我们可以了解水质应该才是主要的重点,所以问题就出在旧缸的水。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疾病都和水质有关,所以养龙首先要学会养水。 (文章来源:longyu.cc
(30)龙鱼体外寄生虫
1.体外寄生虫的种类:   龙鱼的寄生虫大多于喂食活饵时遭转寄引起,常见的有鱼虱、箭虫。   (1)“鱼虱” 属甲壳类,约3~5㎜,肉眼可见,多寄生于鱼体外,有扁平背甲及吸盘吸附体表。口部为针状用来吸取鱼的体液,使龙鱼体色失去光泽,并造成鱼只不安而磨擦缸壁或底材。   (2)“箭虫”又称苗虫,大多寄生于鳍部或鱼体皮肤内,其头部为多叉形,直接崁入鱼体吸收鱼体的营养。长度约1㎝左右,被寄生的体表会有红肿淤血而后溃烂的现象,并会造成鱼儿急躁不安、磨擦缸壁、食欲不振的情形。   2.治疗方法:   上述两种寄生虫可用人工麻醉拔除。如果数量太多可用龙鱼专用除虫药杀除,但除虫药功效类似农用杀虫剂,龙鱼对药物又极为敏感,所以务必依规定量再减半使用!因曾听闻剂量使用不当,龙鱼中毒而死的案例。另外要告知各位,鱼虱成长有45~60天的周期性,成虫生卵后不久即死亡,其卵又不怕药,此时下药主要是针对刚孵化的幼生。而高浓度的盐浴法是无法彻底根绝它们的,除非将比重提高到接近海水的浓度,但恐怕鱼会比寄生虫先死!&& (文章来源:longyu.cc)  
(31)龙鱼头洞病
1.发病原因:   (1)营养缺乏 这是由于长期喂食同一种饲料或饵料所造成的营养性疾病。   (2)由原生虫之寄生所引起(头槽绦虫、毛细线虫、六鞭毛虫)   2.发病症状:   感染鱼只会有抖动身体、不安、食欲减退的状况产生。头部会有不规则的小洞出现。   3.治疗方法:   (1)营养缺乏的情况下,可先以維他命补充其营养并观察是否有明显改善。   (2)由体內原生虫引起的情况下,可用七彩专用除体內原生虫药进行治疗,药剂虚依指示再减半使用。   头洞病的龙鱼不好捞,需要麻药麻翻后捞出,准备医用棉签一包,甲硝锉一瓶。棉签一根只能用一次,用力挤出患处头洞处的白色脓样物,清理多次,确定清理完毕,甲硝锉磨粉后用棉签填实填满患处,用力挤压药粉后,就可以把龙鱼放进鱼缸,等待苏醒。醒后观察药粉在患处20分钟不掉不化,可视为一次成功治疗,只要一次清理患处清理的干净,就基本好了。患处会自行痊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楼主的喂食和水质都要好好的琢磨了。食物单一加上水质不好,换水不规律,过滤不足等等。这种方法虽然麻烦,但是效果很好。下药药浴等见效慢不说,水质控制不好,很可能恶化。
(32)龙鱼翻鳃病
 1.龙鱼翻鳃病因:   (1)日常生活中由于喂食不当、残余饵食腐败以及龙鱼排泄物污染等,会造成水质恶化,水中氨(NH3)、亚硝酸(NO2)、硝酸盐(NO3)浓度过高,而使水中溶氧量降低。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翻鳃。   (2)鱼缸过小或密度过大,造成龙鱼活动空间狭小--龙鱼在成长阶段,除了须注重营养,并且要有良好的活动空间。基本上水族箱长度要鱼只长度的3倍,若低于此基本条件,龙鱼在有限空间必须不时回转才能游动,而影响到鳃部正常运作,长久之下,即会造成翻鳃。   (3)温度变化--龙鱼一般的温度要在28-30度之间,未能保持衡温,过冷或过热,鳃部敏感就会引起翻鳃。   (4)马达所造--这个原因可能在平时养鱼者很容易忽视。不正当使用扬水器也会做成翻鳃。初期可观察出龙鱼鳃缘软质部位合动不顺畅,呼吸频率不正常,并且软质部位会略增长,第二鳃盖会略微凹陷,最后软质部位翻卷,而使得鱼的鳃瓣曝露于水中。严重时会有呼吸急促、浮头、不进食,呈现虚脱状态。最后鳃瓣受细菌感染,而影响到鳃丝正常功能,窒息而亡。   2.龙鱼翻鳃疗法:   (1)初期:若发现龙鱼呼吸不顺畅,立即以渐进式方法改善水质。即每2到3天换水百分之20,并加强气泵打气,利用气泡石、增加水中溶氧量。   (2)中期:即鳃软质部位略微翻卷,而且尚未硬化时期。在此阶段除了勤换水,加强打气,并且需要以物理治疗,即增设扬浪器,加强水流。因为龙鱼类有逆游习性,龙鱼藉此水流冲激,约有百分之五十治愈机率。   (3)末期:即鳃软质翻卷部位已经完全硬化,在此时期唯有动手术,将翻卷部位剪除一途。章来源:longyu.cc)
(33)龙鱼凸眼病
1.凸眼症的成因和病症:   凸眼只是一种外观上的病征,除了眼睛严重凸出,还会有白蒙现象产生,严重时眼睛还会脱落。但凸眼的病鱼不会马上死亡, 甚至在眼睛掉出之后,还可继续存活。 一般而言,凸眼症常与腹水病等合并发生,如何让凸眼现象痊愈,目前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常使用的药剂是 抗生素,口服药浴皆可,其治疗方法与腹水症疗程相同。腹水症和凸眼症大多与水质变差和水中有机物过多有关,既然在药物的投入治疗有所困难,还是将水生环境管理良好来的重要,尤其是种了水草的水族箱,更应加强过滤器的效率,减少水中的死角为要。   2.凸眼症的治疗办法:   (1)方法一:换二分之一的水并将滤材换新;在20公升的水中加入250毫克的氯霉素,直到症状  消失为止。或品牌SERA治细菌治生虫药.   (2)方法二:A.将病鱼捞起来,用有机银液,每日点滴三至四次。B.蒙眼病初期,除改善水质  外,还可在水中放入适量的食盐或海盐,浓度为千分之五左右,并加温至30以上,三天的会有明显的好转  。此时再逐渐换水,两周内将水全部换去,重新调整水质,并增加营养。C.严重时,必须投药治疗,用水  溶性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金霉素,每升水放1--2万单位抗生素,同时升温2--3度。也可选用低浓度高锰  酸钾溶液泼洒或浸洗。眼球混浊的复原时间约需3--5个月。在眼球肿胀消除后,就可以减少用药或停止用  药,同时须调整水质的状况。 (文章来源:longyu.cc)
(34)龙鱼掉尾
纠正龙鱼掉尾的方法   针对以上五种成因的治疗办法如下:   (1)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增大运输空间,时间越短,空间越大,龙鱼受屈越小   (2)缸内底部加一冲浪泵,使水流动起来。强迫龙鱼运动,且有上推龙尾的冲力。   (3)换个大一点,宽一点的龙缸。养得起龙鱼,别舍不得买缸啊   (4)投食浮于水面的食物,沉底活食,用弹力较小的小夹子夹住,用强度大的塑料线,吊于水面上,可以预防掉尾和掉眼   (5)把过滤的回水管,尽量改在鱼缸底部,形成向上的水流冲力,龙尾自然上扬。
(35)龙鱼地包天
1.地包的成因:   龙鱼地包天可分为“先天型”与“后天型”两种。先天型戽斗,顾名思义是天生的,从幼鱼时便可以看出上颚短、下唇(下巴)长的戽斗,因此争议性较小,通常爱龙族不会选购这样体形的龙鱼。   (1)饲育环境过于狭小   后天型戽斗形成的原因,首推饲育环境过于狭小。因为生活环境过于狭小,使龙鱼必须不断巡回游动,甚至是急转倒退游动,或顶着玻璃摆动,这样会造成呼吸急促、下巴闭合较开,且较快的情形,如此下唇的功能性增大,使得龙鱼下巴向前,且朝上生长,最后形成戽斗。   (2)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龙鱼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成长缓慢也会造成戽斗。由于饥饿,欲乞求主人投喂,因而在正面快速游动,甚至顶着玻璃,而造成下巴徒长,这种情形较常发生于水族馆饲养的龙鱼,爱龙族较少发生。   (3)较常喂食浮上性活饵   喂食浮上性活饵,例如:蟋蟀、青蛙、面包虫等活饵。由于浮上性活饵会在水面上漂动,牠们同时也是龙鱼的最爱,因此龙鱼经常上浮快速抢食,再加上动作大,下巴经常离水,也会形成戽斗。   (4)雄鱼的生理机制变化 最后一种戽斗的原因是:   雄性龙鱼的生理机制变化。由于龙鱼是由雄性来负责口孵,为了增加喉袋容积容纳更多仔龙,加长下巴是自然的生理机制.   2.治疗方法:   地包天只能进行手术治疗,具体过程请点击: (文章来源:
(36)龙鱼烂鳍病
 烂鳍的治疗:   药物治疗:   (1)土霉索100升水放6到8颗,加盐100升水放300克盐泡3天换水补药.每次换水1/4   (2)可以到时面买专治龙鱼烂鳍的药.2天放一次.   手术治疗:   把大黑袋放进鱼缸把鱼赶进黑袋里用麻药麻醉.麻药一定要注意用量.太多会令鱼长睡不起的.鱼昏迷后.把鱼捞出来.放在湿毛巾上..快速把不齐的鳍剪接或全部剪掉.手术后擦些黄粉放回缸中把温度保持31度.在缸里放黄粉100升放3克.把PH值调到7到8 ,手术后3天换水补1次药,可以在滤槽中多放些珊瑚砬增加硬度。 (文章来源:longyu.cc)  
发帖分 +25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764 天连续签到: 16 天[LV.10]&
总发不成为什么?服了!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388 天连续签到: 1 天[LV.9]&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9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054 天连续签到: 3 天[LV.10]&
感谢鱼友分享这些好的文字,辛苦了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345 天连续签到: 1 天[LV.8]&
非常全面的知识贴,顶了。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3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7]&
很有用的帖子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7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7]&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71 天连续签到: 6 天[LV.7]&
太棒了 谢谢楼主!精心啊~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6 天连续签到: 6 天[LV.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鱼趴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