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养村到勐养镇走路需要走路1公里多长时间间

界岭村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勐养镇下辖村??? 收藏 查看&界岭村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界岭村隶属于云南省德宏州勐养镇中营村委会,属于坝区。位于勐养镇西南边,距离中营村委会5公里,距离勐养镇7.5公里。国土面积3.55平方公里,海拔900米,年平均气温19.4℃,年降水量1171.5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甘蔗等农作物。所属地区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勐养镇海&&&&拔900米
有耕地2084.9亩,其中人均耕地7.3亩;有林地2049.2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5户,有乡村人口284人,其中农业人口284人,劳动力14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4人。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5.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6.2万元,占总收入的81.54%;畜牧业收入9.3万元,占总收入的10.6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5头,肉牛4头,家禽600只);渔业收入2.6万元,占总收入的2.98%;林业收入1.9万元,占总收入的2.18%;第二、三产业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2.64%;工资性收入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人(占劳动力的0.7%),到省外务工2人。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65户通自来水,有0户还存在村卫生所饮水困难(占农户总数的100%)。有65户通电,有5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40%和84.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2户(分别占总数的76.9%和76.9%)。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8.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拖拉机24辆,摩托车34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7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49.9亩,有效灌溉率为7.19%,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49.9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3亩。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7.6公里。该村建有公厕0个,建有0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村内没有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40户,占农户总数的61.5%。[1]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7月9日,市农委办、市财政局、市农业局三家联合调研组到勐养镇曼景坎村委会曼掌村小组调研。曼掌村是勐养镇2013年度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申报村。调研组一行在勐养镇人大主席岩温香和勐养镇财政所工作人员陪同下进入到曼掌村,实地查看了曼掌村村容村貌,听取了村干部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内容、资金投入需求量、项目建设完成后效果和受益情况等的介绍。 &&&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是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全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现场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根据《云南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加快推进云南美丽乡村建设的通知》(云农改[2013]3号)要求,从今年起云南省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选择区位条件较好、经济基础较强、带动作用明显、人口相对聚居的自然村或行政村,优先支持中心村、历史文化名村、重点景区周边村、特色产业村。每个项目财政奖补资金补助标准一般不低于100万元。主要以改善人居环境,抓好农村基础设施为建设重点。 &&& 勐养镇财政所来稿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景洪市勐养政务网
技术支持:西双版纳恒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芒回村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云南省梁河县勐养镇芒回村??? 收藏 查看&芒回村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芒回村隶属于梁河县勐养镇,地处勐养镇东北边,距勐养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70公里。东邻野鸭塘,南邻芒蚌、帮盖,西邻芒东镇,北邻野鸭塘。辖康福、曩挤、红坡、英傣、芒回、芒棒、芒坎、弄线、那小等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02户,有乡村人口1844人,农业人口1832人,劳动力150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385人。行政区类别村气候条件高原季风气候、热带雨林
全村国土面积11.12平方公里,海拔975米,年平均气温19℃,年降水量1202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甘蔗、茶叶、西瓜、玉米、石斛及多种水果等作物。有耕地总面积865.6亩(其中:田745.8亩,地119.8亩),人均耕地1.88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拥有林地2450.1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3亩,主要种植橘子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41.1亩;草地12亩;荒山荒地882.6亩,其他面积116.7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7.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6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梁河县勐养镇芒回村有耕地总面积3159亩(其中:田2490亩,地669 亩),人均耕地1.72亩,主要种植水稻、 甘蔗、茶叶等等作物;拥有林地9470.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79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1亩,主要种植橘子、桃子、李子等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58.8亩;草地36.1 亩;荒山荒地3411.5亩,其他面积451.1亩。[1]截止2008年底,芒回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没有路灯。全村有412户通自来水,有0 户 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95.6%)。有412户通电,有26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6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60.6%和63.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5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1户(分别占总数的50%和45.1%)。
芒回村到勐养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部分硬化;距离最近的车站13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0 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拖拉机56辆,摩托车155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713.8亩,有效灌溉率为52.6%,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469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8亩。
截止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4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74户;没有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全村有6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9个自然村已通电;有9个自然村已通路;有9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9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没有一个自然村通路灯。有8 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没有砖混结构住房;有3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7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7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2]芒回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8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94万元,占总收入的66.4%;畜牧业收入125畜牧业:猪万元,占总收入的16.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17头,肉牛80头,家禽3800只);渔业收入30万元,占总收入的2.8%;林业收入19万元,占总收入的10.4%;第二、三产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工资性收入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9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0人(占劳动力的1.7%),在省内务工66人,到省外务工54人。[3]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08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1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1.3%。该村目前正在发展水稻、甘蔗、茶叶等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经济林果、西瓜等种植业,养殖业 产业。没有企业;没有专业合作组织。
人该村现有农户412户,共有乡村人口1867人,其中男性949人,女性918人。其中农业人口1866人,劳动力1450人。该村以汉族、傣族、阿昌族为主(是汉族、傣族、阿昌族混居地),其中阿昌族713人,傣族664人。到2008年底,全村没有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680人,参合率86.7%;享受低保421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5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10.1 公里。该村没有公厕,没有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1个,人畜混居的农户360户,占农户总数的88.7%。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1453平方米,拥有教师12人,在校学生190人,距离镇中学11.5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65人,其中小学生185人,中学生80人。
全村没有一个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业余文娱宣传队。[4]芒回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体系未建立,农业结构调整幅度不大;
2、农村自来水、灌溉、卫生等基础设施薄弱,休闲、娱乐等公共设施缺乏,人畜混居户过多,人居环境还有待改善;
3、生产渠道单一,经济来源于农业,农民增收渠道单一。
芒回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
1、改变以粮食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业产业水平,发挥产业化经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2、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
3、培育劳务经济,增加非农业产业收入;
4、加大培育优势产业的力度,培植西瓜、茶叶等特色产业,尽快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5]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梁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县情
中共梁河县委员会
梁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梁河县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
字体显示:
梁河县勐养镇基本概况录入时间:&&&&作者:梁河县勐养镇勐养镇概况
勐养镇位于梁河县南部,地处梁河、陇川、潞西三县(市)交界处,东与潞西市江东乡接壤,南与陇川县王子树乡毗邻,西与本县芒东镇接壤,北与本县小厂、大厂接壤。镇政府驻地距县城60公里,距州府芒市68公里;全镇辖8个村委会(3个山区村,5个坝区村),49个自然村,58个村民小组,是一个傣族、景颇族、阿昌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镇。 2011年末全镇总人口4161户17708人。其中,农业人口16859人,非农业人口849。民族结构为:傣族8121人,占总人口的45.9%;汉族6856人,占总人口的38.7%;景颇族987人,占总人口的5.6%;阿昌族850人,占总人口的4.8%;其他少数民族894人,占总人5%。国土面积256.9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国土面积165.32平方公里,坝区国土面积91.62平方公里。2011年末全镇总耕地面积38355亩,其中水田16380亩,旱地21975亩,人均耕地面积2.2亩;森林覆盖面积25.26万亩,覆盖率达65.6%,活木总蓄积立方米。2011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87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61元,粮食总产11648吨,人均占有口粮356公斤。
勐养坝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全镇最高海拔1969米,最低海拔840米,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9.7℃,年降雨量1303毫米,无霜期329天,一年可种两季稻谷。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底养温泉);萝卜坝河和龙江从我镇穿越而过,水资源丰富;全镇共有19.6万亩国有林,丰富森林资源背后蕴含了丰富的松脂资源。
勐养坝特别适宜热区经济作物的生长,是梁河县境内热区条件最好,光、热、肥协调度最高的坝区。主要农作物有甘蔗、水稻、小麦、包谷、豆类等。近几年来,勐养镇紧紧围绕“以蔗为主、粮食自给、依靠科技、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发展甘蔗、松脂、水果等经济作物及经济林果产业的同时,积极做好冬农开发,2011年勐养镇种植马里兰烟4265亩,收购烟叶563.5吨,农业产值高达818.9万元,烟叶税收180.2万元,平均亩产量达132.1公斤(2.64担),平均亩净产值1490元,成为我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我镇所辖范围内驻扎着勐养糖厂、弄另电站、博源公司、水草坝电站、帮钙酒厂等多个私人企业。
&&& 勐养山川秀丽,四面环山,中部是较为平坦的坝子,坝子呈东北西南走向,是一个“四山抱一坝,中间一条江”山坝乡镇,龙江纵贯勐养坝子11公里。冬天早上,特有的江雾弥漫整个坝子,直至中午12点左右才消散,形成独特的雾海奇观。
勐养镇自然环境优美,各村各寨奘房林立,历史文化灿烂,民族风情独特,被誉为“鱼米之乡”、“葫芦丝艺术之乡”、“歌舞之乡”,从勐养镇各民族的民风民俗,既可以领略到勐养镇过去的历史,也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今天,他们的居住、饮食、服饰、节日等特点多、种类多,让人看了还想看,尝了还想尝,如勐养镇特有的“江鱼”、“南甸挑手鱼”、“谷花鱼”,韵律优美的葫芦丝,欢乐吉祥的泼水节,景颇族盛大的目脑纵歌节、独特的景颇族舂菜、精致漂亮的服饰,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等等的独特美妙,还有精彩绝伦的象脚鼓比赛真是让人流连忘返,有着巨大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潜力。
勐养镇发展思路“强基础,固粮蔗,兴科教,促增收”。
&&& 邦歪村地处勐养镇西边,距勐养镇政府所在地16公里。辖邦歪村、中寨村、红场村、哑口村等4个村民小组。2011年底全村共有352户1451人,是一个汉族、景颇族的杂居村。全村国土面积37.74平方公里,海拔1514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403.1毫米,适合种植甘蔗、水稻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7400亩,人均耕地5.1亩,林地36095.9亩。2011年全村粮食总产840吨,人均口粮345公斤,经济总收入6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98元。经济收入主要靠甘蔗、白花油茶、核桃、竹子等产业。
卡子村地处勐养镇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辖卡子、帮木、白马头等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2011年底全村共有823户3514人,是一个汉族聚居村。全村国土面积40.92平方公里,海拔1538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416.5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甘蔗、茶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6732亩,人均耕地1.9亩,林地36804亩。2011年全村粮食总产936吨,人均口粮205公斤,经济总收入13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96元。经济收入主要靠甘蔗、白花油茶、核桃、竹子、蔬菜等产业。
野鸭塘村地处勐养镇东边,距勐养镇政府所在地18.3公里。辖上坪子、下坪子、大寨子、马家寨等4个村民小组。2011年底全村共有231户960人,是一个汉族聚居村,是一个林区居民点。全村平均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413.1毫米,适合种植水稻、茶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360亩,人均耕地2.5亩。2011年全村粮食总产495吨,人均口粮366公斤,经济总收入3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84元。经济收入主要靠松脂、马里兰晾晒烟、稻谷、西瓜等产业。村内驻扎着拥有19.6万亩林区的国有三岔河林场及博源公司,具有较强的生态旅游开发潜力。
芒回村地处勐养镇东北边,距勐养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辖康福、曩挤、红坡、英傣、芒回、芒棒、芒坎、弄线、那小等9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共有428户1884人,是一个汉族、傣族、阿昌族的杂居村。全村国土面积11.12平方公里,海拔975米,年平均气温19℃,年降水量1202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甘蔗、茶叶、西瓜、玉米、石斛及多种水果等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309亩,人均耕地1.8亩,林地9470.3亩。2011年全村粮食总产1175吨,人均口粮384公斤,经济总收入8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35元。经济收入主要靠甘蔗、马里兰晾晒烟、稻谷、西瓜、马铃薯等产业。村内芒坎村民小组具有独树成林的自然风景。
芒蚌村地处勐养镇东北边,距勐养镇政府所在地3.5公里。辖芒蚌自然村、硝塘自然村、户养自然村、弄岭自然村、户引自然村、小中寨自然村、江心自然村、南端自然村、芒弄自然村等11个村民小组。2011年底全村共有619户2664人,是一个汉族聚居村。全村国土面积18.12平方公里,海拔890米,年平均气温19.4℃,年降水量1169.6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甘蔗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5064亩,人均耕地1.9亩,林地16632.7亩。2011年全村粮食总产3325吨,人均口粮413公斤,经济总收入18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48元。经济收入主要靠甘蔗、马里兰晾晒烟、稻谷、西瓜、马铃薯等产业。
帮盖村地处勐养镇东边,距 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辖帮盖村民小组、芒滚村民小组等4个村民小组。2011年底全村共有185户814人,是一个傣族聚居村。全村国土面积14.53平方公里,海拔899米,年平均气温19.4℃,年降水量1173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甘蔗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290 亩,人均耕地1.58亩,林地15920.4亩。2011年全村粮食总产358吨,人均口粮317公斤,经济总收入4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40元。经济收入主要靠甘蔗、马里兰晾晒烟、稻谷、西瓜、松脂等产业。村内驻扎着本土特色企业帮钙酒厂,其帮钙酒醇香怡人,可谓是“十里飘香”;还有有待开发的底养温泉,有着巨大的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这里作为葫芦丝的发源地,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葫芦丝制作工艺和葫芦丝“古调”乐曲,也是一代葫芦丝大师哏德全的故乡。
芒轩村地处勐养镇东边,是勐养镇政府所在地,距县60.3公里。辖芒轩一组、芒轩二组、棒良、芒岗、芒练、芒环、光糯、芒彦、老街子、弄坎等10 个村民小组。2011年底全村共有760户3365人,是一个汉族、傣族的杂居村。全村国土面积27.45平方公里,海拔885米,年平均气温19.4℃,年降水量1167.3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甘蔗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6642亩,人均耕地2亩,林地20848.3亩。2011年全村粮食总产3536吨,人均口粮482公斤,经济总收入20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88元。经济收入主要靠甘蔗、马里兰晾晒烟、稻谷、西瓜、马铃薯等产业。该村棒良村民小组村民理事会与党支部齐抓共管,在禁毒防艾和产业发展中获得双赢,是一个州、县二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中营村地处勐养镇西南边,距勐养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辖中营村、党良、界岭村、小新寨村、老芒东村、新芒东村等6个村民小组。2011年底全村共有526户2322人,是一个汉族、傣族的杂居村。全村国土面积20.4平方公里,海拔890米,年平均气温19.4℃,年降水量1171.5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甘蔗、玉米、西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5558亩,人均耕地2.4亩,林地15730.7亩。2011年全村粮食总产983吨,人均口粮331公斤,经济总收入12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26元。经济收入主要靠甘蔗、马里兰晾晒烟、稻谷、西瓜、马铃薯等产业。
梁河县勐养镇
主办单位:梁河县人民政府 制作及维护:梁河县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
地址:梁河县遮岛镇 邮编:679200 电话:中营村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云南德宏州梁河县勐养镇下辖村??????????????全部展开收起 收藏 查看&中营村
该行政村隶属梁河县,地处勐养镇西南边,距勐养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到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57.5公里。东邻潞西市,南邻陇川县,西邻邦歪村,北邻芒轩村。辖中营村、党良、界岭村、小新寨村、老芒东村、新芒东村等6个村民小组。行政区类别村耕地总面积5743亩
截止2007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743亩(其中:田1982 亩,地 3761 亩),人均耕地2.4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拥有林地15730.7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7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2亩,主要种植橘子、桂圆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578亩;草地1141.3亩;荒山荒地5224.6 亩,其他面积1181.2亩。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没有路灯。全村有227户通自来水,有49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499户通电,有31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45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63.3%和90.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6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50户(分别占总数的73.1%和50.1%)。
该村到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5公里,距离集贸市场2.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5辆,拖拉机196辆,摩托车287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642 亩,有效灌溉率为29%,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642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72亩。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77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6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全村有3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有6个自然村已通路;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0个自然村已通路灯。有6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7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9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85万元,占总收入的84.2%;畜牧业收入50万元,占总收入的13.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792头,肉牛26头,家禽3400只);渔业收入14.3万元,占总收入的2.1%;林业收入14万元,占总收入的2.1%;第二、三产业收入29.7万元,占总收入的4.3%;工资性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0元,农民收入以 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人(占劳动力的0.5%),在省内务工1人,到省外务工4人。截止2007年底,该村有农户507户,共乡村人口2297人,其中男性1201人,女性1096人。其中农业人口2281人,劳动力942人。该村以傣族、汉族为主(是傣族、汉族、阿昌族混居地),其中傣族1596人,阿昌族31人,其他少数民族7人。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042人,参合率89.5%;享受低保 360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12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 2.5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0个,人畜混居的农户 324户,占农户总数的64.9%。截止2007年底,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拥有教师16人,距离勐养民族中学1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73人,其中小学生168人,中学生105人。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走路多长时间能减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