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看亲爱的这个电影,看了之后想自杀的书你就发现人心有多么黑,太揪心了。

《亲爱的》观后感400字_百度知道
《亲爱的》观后感400字
    《亲爱的》观后感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看到田文军夫妻找到孩子的瞬间,惹得眼泪打转,当听到孩子一直在叫别人妈妈,根本不认识自己父母,田文军站在台阶歇斯底里连声音都没有的哭泣。一路寻子路上,被骗过,被说是疯子,甚至到最后,觉得有人骗你,那竟也是一份希望,可怕的是连骗子都要放弃了。  倒垃圾也要扛着儿子一起去,这份“怕失去”的感情到底深到了哪里?田鹏第一次拉住妈妈的手,鲁晓娟难以抑制的热泪,种种画面没有刻意去催泪,却以深扎痛点,欲罢不能,难过的心情,从昨晚看完电影之后一直持续到今天。  也不知道自己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哭了几次,我只知道,我现在依旧难过。整个过程里,田鹏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到叫赵薇饰演的角色妈妈,再到重新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孩子如同换了一个人,懂了一点事的田鹏不愿再叫鲁晓娟妈妈,不与他们交流,只记得自己还有一个妹妹,看得太揪心,太难过。  时隔太久,或许很多很多被拐卖的孩子都没有回到自己父母身边……  李红琴的一根筋,无非是要完成她成为“母亲”的渴望,而且有着此类女人所特有的不择手段,她挪用了自己的身体,去与他人苟合,这才发现自己具备当母亲的资本。影片就此戛然而止。李红琴的悲怆在于,成为一个母亲,并不由她天然的生理结构所能决定。她掏心掏肺的寻亲之旅,变得虚妄、空洞、起码是无所适从。影片最后的镜头缓缓地拉开,李红琴被猝不及防的伤痛所笼罩,也就有了“一条道跑到黑”的深深回味。  不光是李红琴,那些孩子和那些孩子的父母,以及未来的父母和将要出生的孩子。他们最基础的人伦变得模糊,无处安放的亲情在忙、盲兼备的现代化步伐中,一步步走向扭曲和变形。官僚机构的强硬作风,利欲熏心、软硬兼施的民间暴力,集团化的自我催眠,形成了当下中国,既人人自危,又不知该何去何从……  对人贩子的恨,实在太深。  没有买卖,就没有拐卖!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以电影撬动(也许是敲动)现实。      可惜的也在于此,所以我说这是一个讨巧的点。   影片提出了非常多的问题。而意义自不必说。      我知道这个结束的意味。所以在镜头结束在赵薇饰演的李红琴在医院里因为怀孕而痛哭时。      但是从一开始。      只是导演误把苦难当情怀、你的延续,司法的灰色地带,触摸到丢失孩子为人父母的疼痛和绝望、那种小孩对另一个世界的渴望甚至贫富差距,为生二胎给丢失小孩开死亡证明的法情冲突,包括你看到的法庭跟一般想象中威严庄严的法庭也不太一样,这是一部曾用名为“亲爱的小孩”或者“打拐”的片子。   我承认我哭了。   莫要为戏剧冲突走得太远而忘记最初想表达的东西。作为电影来说,落笔太轻,每天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个设计很精彩,得不到法律援助的农村妇女,但不认可、然后给黄渤发的那条短信,最后找回来的小孩却讲一口安徽普通话)。   提笔很重:啊。      至于编剧。   诚然。包括黄渤诉说后来发现有人骗也是好的。   只是泛泛带过,结束了,陈可辛导演是个文化导演,即便剧作不够完美剧情不够触动又如何,并非片子已臻完美,太多想说的,这个内核是非常多好莱坞电影的内核,以及埋的副线——教师母亲和罪犯女儿,田文军和鲁晓娟这样的父母,但这样一个主题的片子落点放在人贩子老婆的怀孕上,他和他的编剧思考得很多也很深,细节处自是动人,然后终结在一种奇妙的荒谬感!而我的反应是,但并没有提供导演和编剧的思索,人贩子的妻子是否有领养孤儿的权利。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题材,而是你身体的一部分,无生殖能力的丈夫把责任推给妻子,找回孩子重新与亲生父母建立感情和联系,即使商业立足点又如何。如果能够多一些这样的题材?何况黄渤和郝蕾的演技已经无法用喜欢或者很棒来置评,这是一个很讨巧的点,这是他们活下去的意义所在,包括小孩子去看溜冰。   哪怕是结束在孩子带着一口安徽普通话开始新生活上也好啊,黄渤认为陕西人的小孩就该讲陕西话,从演员们精湛的演技里,我就知道。      事实上,也试图做了一点探索,被黄渤发现时闭上眼睛装睡。   我们都无法体会那种丢失带来的巨大空洞感和绝望感。但是塞进去的东西太多,大部分人的反应是。这些冲突所代表的社会意义和冲突本身都振聋发聩,现实中。   只是你可以尝试去感受一下,我想给五星。   影片用了差不多一半篇幅讲丢孩子和找孩子的事情,显得太仓促,也有伦理问题,包括片头在繁杂的网线里找红绳找网线的特意设计,生二胎是否对丢失孩子的背叛,包括张译守在黄渤家门口,但终究有隔靴搔痒之感,但正如导演所说,这里面的冲突才是有意思和有力量的,无论如何都算是一种有意识的玩弄技巧,善钻法律漏洞的律师与法律的冲突,更多的是法律和伦理的冲突。   离婚夫妻面对孩子丢失所引发两个家庭的动荡。   有法律问题(打拐法的不健全),对于很多人来说,而是为了这个题材,人贩子妻子的怀孕:我以为刚开始,包括小孩学方言的细节(之前郝蕾一直希望小孩讲普通话,导演的立足点应是在伦理和法律的冲突上,反倒一个都说不好。   孩子并非一个超大版的钱包,多得是?大陆的影院里可以放映这样的片子大牌的演员可以比较没顾忌(片酬和得奖压力)地出演这样的片子。我们也能看到这种思考产生的表达野心。   毕竟,丢失孩子对人贩子养母的感情,这不是一部讲失踪儿童父母痛苦或宣传打拐的电影,剧情真正开始其实是在找到孩子之后,也是在打拐背后隐藏的更大更深的关注点看完点映
有问题继续
提问者评价
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谢谢!
来自:作业帮
其他3条回答
《亲爱的》观后感:最温暖的底色
  看完之后《亲爱的》最大的感觉是,陈可辛对这部电影、每个角色的评价都无比到位。看完之后就会知道他为什么说黄渤的表演非常准确,为什么说赵薇的表演是神来之笔,为什么会说这是一部温暖的电影。
  其实除了黄渤之外,这部电影的每个演员应该说都非常准确。因为编剧非常的厉害,无论笔墨多少,几乎给了每个角色一个非常完整并且立的住的表达,郝蕾、张译、佟大为,剧本给了他们非常刻骨的小细节,让他们的角色跃然纸上。甚至福利院院长、派出所警官、法院法官,都通过寥寥数笔,让人清晰的看到他们的立场乃至风骨。
  除了李红琴。
  故事发展到李红琴这里,如果别的导演来拍,大概就可以结束了,而这部电影,也可以改名叫《打拐》了。但是导演和编剧的野心不止于此...
我们班同学已经抄了
亲爱的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评价电影《亲爱的》?
按投票排序
346 个回答
看完只想到一句话,一人作恶,众人皆受苦。
《亲爱的》是一部让人鼓舞的电影。作为一部题材敏感、风格纪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电影,它完成度高,高水准地、克制地、恰当地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它商业性与批判性兼有,一方面,将会有很多人进入影院观看它,同时它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以商业性完成更大的使命陈可辛聪明,一直以来饱受争议。从《甜蜜蜜》一片搭着来港陆人与金融风暴的顺风车,到现在《亲爱的》以「拐卖儿童」搏尽眼球。他似乎总能抓住时代的痛处,还能数着钞票同时给观众当头一棒。不少人在观看本片后评论到,觉得陈可辛「逃避,没有给出态度」、「将沉重话题商业包装」,也有很多声音说,「他是个聪明的人,一直知道观众的泪点在哪里,什么题材吃香,市场需要什么」。持这样观点的人甚至觉得陈可辛消费了「拐卖儿童」这个话题,揭了伤疤,赢了票房,却无补于事。而我并不这样看。一部揭露社会严重问题的电影,我第一时间关注的,不会是它的艺术高度,而是它的传播广度。商业化意味着更多地考虑观众,那么它无疑更通俗、易懂,易于入口,这代表会有很多人买它的账,这才是这部电影最需要的。它需要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谈及,越多越好。 「让别人正视、重视拐卖儿童问题」才是它最大的使命。「对观众的口味」,太好了,「毫无疑问地让人落泪」,太好了。因为这样我就知道,会有更多的人会进入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会有更多人意识到这个正在让千万家庭破碎的问题。太好了。如何解决问题,本来就不是电影的职责。但提出这个问题,将这个问题拎到公众面前,这将会掀起怎样的波澜,已经是问题改善的第一缕希望了。而关于电影技法,我觉得陈可辛在这部电影中,有以下三点值得肯定:拿捏得当,哀而不伤我曾在2012年,看过另一关于拐卖儿童纪录片《》。纪录片呈现给人的是一种压倒性的无可反抗的绝望。而《亲爱的》虽然呈现的也是一个巨大的无可奈何的悲剧,却处理得不滥情。首先,影片中并未沉浸在绝望之中,悲惨,却并不压抑。生活就是这样,至亲去世后却可能被某个笑话逗笑,酸甜苦辣,都掺杂在一起,无从分开。而影片本身正是这样处理的:用电话调戏骗子、张译喊小孩「爹」。这些稍稍轻松的喜剧桥段,体现的是生活的真实,人的韧性。角色的境遇悲惨,却一直在寻觅出口,事态处在持续的变化之中。他们始终与命运周旋,带上一把刀与骗子搏斗、为被殴打的李红琴解围,这些本可放大滥情的桥段,导演却自觉克制地适可而止。物无美恶,过则成灾,陈可辛紧掐悲情的分量,让观众眼含热泪,却不嚎啕大哭。演员潜能被极致开发全片的角色由于塑造得立体细致,演出都有不小的挑战。然而,我们有目共睹的是,在《亲爱的》中,赵薇、黄渤、佟大为、张译、郝蕾等演员都交出高水准的表演。演员赵薇在第一次看完剧本后,曾明确表示自己无法驾驭女主角李红琴。再三交涉才答应一试。她在本片中的表演颠覆了自己演绎生涯的形象,其表演令人叫好。这无疑是陈可辛演员调度能力的直观呈现。片中的男主角黄渤,演技令人拍手称快,从丢失儿子的前后变化,到找回儿子,整个角色的心路历程极具说服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男人的自卑、自尊,焦虑、愧疚、绝望、责任、疯狂。片中有几个镜头,让人真的认为,黄渤就是那个角色本身,他让人完全沉浸在戏里。对比当时正在热映的另一部电影《心花路放》,宁浩似乎暴殄天物,浪费了这样优秀的男演员。不难看出,陈可辛不仅对演员与角色有独到而准确的判断,而且能突破演员的界限,娴熟高超地带领演员、激发演员。群像立体,客观包容本片130分钟,塑造了大陆各个阶层的众生相──底层打工者、农村妇女、中产阶级、暴发户、公务员、律师、警察、福利院长、法官……他们不仅是为了剧情出现的一个身份符号,他们都有自己的性格、立场,鲜活真实,毫不虚假。焦头烂额的法官,全力上诉的农村妇女,为失去孩子的妻子付出而最终疲惫的丈夫,被开除了而阴差阳错帮助人贩子妻子的律师,律师老年痴呆症的母亲,这些角色天差地别,具有代表性却绝不脸谱化,他们活灵活现,生活中充满合理的细节。而这些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与苦衷,即便他们在影片中撕扯、对立,观众却无法简单地站在谁的那边。这部片子,观众一边看,一边随着深入了解而对人物、剧情从惊讶、不解转变成理解,心酸。这部电影是悲悯众生的,没有绝对的黑白是非,导演不判断,不批判,只呈现。在丰富细节铺垫下的留白,留给观众的是思索的空间,也是我认为对待原型故事最应该抱有的理智、客观的态度。
我很不争气,竟在影院流了3次泪,加上看预告片的那一次,一共4度落泪,真是丢脸到家,枉为男人。我想为这部今年最打动我的国产电影写点什么,却憋了一天,无从下笔。坦白说,本片除了前后对称的叙事结构,没有什么耳目一新、开宗立派的导演手法;“反思二次拐卖的道德困境”的选题切口也只是不落窠臼,称不上醍醐灌顶;那敢于触碰现实题材的社会责任感呢?当然值得嘉奖,但这已脱离电影的本体;你甚至可以说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中国发生,都市报都登腻了……那为什么仍然牛逼闪闪?——《亲爱的》做到了几件虽不甚出奇,但却公认难度极高的事情。这就好比跑完全程马拉松不稀奇,游泳几公里横渡湖泊不稀奇,骑车翻山越岭一百多公里也不稀奇,但在同一天内连续完成三项壮举——226km的超级铁人赛事——就牛逼闪闪了。导演算不上绝世天才,却称得上高段匠人。在《亲爱的》到位地完成了“三项全能”——(轻微剧透)1.
煽情却不滥情,凄惨却不虐心陈可辛说:“哭了而不会觉得你在煽我情是最重要的,不能硬来,得在剧情上、故事上打动人。但那个线其实很难拿捏……。”他用了三招,让你卸下防备,然后偷袭你的泪腺——一是适当加入喜剧元素。整个故事并未跌入一个深不见底的绝望之中,黄渤曾建议导演:“我觉得悲喜剧特别好看。可以适当加一些喜剧元素。不能一个劲悲伤,不要一直往下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感谢宴上,黄渤对张译说:“韩总你帮了我们这么大忙,他应该叫你爹。”这句肺腑之言是一个感动点,但不免让气氛尴尬,张译灵机一动,对着孩子喊了一声“爹”,化解了尴尬,让观众一笑,也卸下了心防。之后,张译半瓶酒下肚,趁你不备,声称放弃寻子,深情鼓励田鹏,宛若己出……直接偷袭你的泪腺。类似的例子还有大家电话调戏骗子的段落。二是角色设定,虽然境遇凄惨,却非懦弱无能。众角色都充满了主观能动性,面对命运无常,再苦再累都没有放弃,而是穷极一切去努力争取。人物命运虽然悲凉、冰冷,人格却积极、温暖。终使得“难受”进化成为“感动”。譬如黄渤亲赴骗局,遭到片子围追堵截,按照“套路”处理就是被拳打脚踢,满口吐血,钱被抢走……但本片却让黄渤精明地带上了一把刀,并最终纵身跳河,用命保住了救命钱。同样的处理,是赵薇被寻子的家长围殴时,导演没有拍她被揪着头发痛打的慢镜头,而是安排了佟大为、黄渤帮忙解围。黄渤抢子,遭到围殴时,警察也是及时赶到,一枪定神,阻止了滥情场面的发生。他们不是弱者。只是命不好罢了。虽然失望,却不绝望。这是我喜欢这片子的根本原因。就像当年喜欢《桃姐》一样——不是一味渲染桃姐的孤独终老、养子无义的“惨”,而是把刘德华塑造成一个深谙世事、绝不吃亏的精明人,看他尽各种努力照顾桃姐,给人一种安全感。人终有一死,那是天命,看着主角把人事已尽,观众就会含泪微笑,不再感伤。三是用情境来煽情。无论是哭是笑,原理都有相通之处。搞笑分两种,一种是语言包袱,一种是情境幽默。后者的最好例子是《西游降魔》里,黄渤那句“你看我干嘛?我他妈还能去哪啊!”。同样的,煽情也分两种:一种是“纯感官煽情”,无非就是撕心裂肺地哭啊、拉扯啊、音乐烘托啊……另一种是情境式的煽情。譬如赵薇在巷子口,温情嘱咐黄渤:“大哥,别让孩子吃桃,他会过敏”。又比如,赵薇在福利院看女儿,镜头突然一拉远,发现她竟然站在了二楼空调上……这两处我都泪崩了。2.
表演有说服力,观众不出戏你也许会说,这不是最基本的吗?观众要是都出戏了,那还了得?此话不假。“不出戏”对于一般电影而言,只是底限;但对于本片,却是致命难关。赵薇彻底颠覆形象,饰演一个初中辍学、种地为生、满嘴方言,衣着落伍的农村妇女李红琴……如果她一出场,你就想到了小燕子或者花木兰,或者像看到《一代宗师》里赵本山出场那样全场哄笑,这部戏就彻底毁了。不仅要解决违和感,还要拿捏好人物在极致处境下的纠结和绝望,既不能绵软无力,又不能用力过猛。难度系数之高,让赵薇数次望而却步——她第一次看完剧本后,明确表示自己演不了,倒是对于中产白领鲁晓娟有一点想象,愿意试试。陈可辛却坚持让她演李红琴。赵薇犹豫再三,还是推掉了。一个月后,赵薇致电陈可辛,问找到人选了么?陈导说太难找。两人再次见面,陈导再次给出鼓励。赵薇也恰好档期空着,才答应一试。后来接受采访时,赵薇说,这一次形象丑,命运惨,如果再演不好,自己就彻底毁了。而陈可辛则说:“你说我是不是开始就知道她成,也不是。我也不是先知,怎么能知道。大家拍戏就是赌。”结果呢?自然是让人惊喜,就像蒋方舟说的:“演员们都拼了!”陈可辛则评价道:“她怎么演得跟新闻纪录片一样?”黄渤说:“你跟好演员搭戏,感觉心是通的。哪怕(演的)是痛苦,也是一次特别愉快的沟通。你知道她在干什么,我回馈的,她也懂。大家就把戏饱满起来了。”都说赵薇奉上了影后级的表演。对于我而言,不让我出戏,甚至一度让我忘记她是赵薇,这就是成功的表演。 补充说一个细节。赵薇曾一度“心虚”,要求说普通话,但导演却坚持要求她说方言。于是,赵薇被迫重拾已经落下了二十多年的安徽话,并且要求母亲以后都用方言跟自己说话……最后效果如何,大家看了就知道。举个反面例子:《新少林寺》里成龙说河南话,是不是让你掉了一地鸡皮疙瘩?3.
群像立体前面两点虽难,但只可谓满足预期。但群像的塑造,是本片给我的最大惊喜。在一部130分钟的电影里,一个香港导演竟然拍出了大陆各阶层的众生相——农村妇女、底层打工者、中产家庭、土豪、公务员、警察、律师、福利院长、法官……最重要的是,这些人不是仅仅有一个身份,而是有性格、有立场,跃然于荧幕上。以土豪韩总为例,我们不仅知道他的身份、立场、寻子年份以及最终结局,还知道他的态度:孩子丢了是报应——自己吃了猴脑,伤天害理,所以信佛了,吃素了,懂得放生了……这个“配角”不仅完成了帮助黄渤寻子、映衬黄渤命运的戏剧任务,他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承载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最有意思的是,看到最后,你会理解每一个人的立场和困境,即便这些角色是对立的,你依旧会产生认同,无法给出非黑即白的道德审判——公务员出于政策要求,要求出示死亡证明,合理吗?合理;韩总据理力争,甚至拍桌子,有必要吗?有必要!人贩子的老婆,就一定是反派吗?看过全片后,也许你最喜欢的就是她;郝蕾申请抚养小女孩,你认可吗?认可!李红琴全力上诉,争取小女孩,应该吗?应该!福利院出于舆论和政绩考量,支持把孩子判给郝蕾,合适吗?合适!还有那个法官,如果是一味藐视赵薇,就俗了;他被一堆案子弄得焦头烂额,却又不失体面。在训斥郝蕾隐瞒事实的时候,也斥责赵薇插嘴,还不忘黑一句佟大为,你怎么什么案子都接?……他们都只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尽力而为,结局若不遂人愿,那又怪谁呢?——体制?社会?还是命运?导演已经完成了他的工作,问题的答案,就交给观众来思考了。最后,想起前天一个制片人跟我说:“这么好的内地故事,竟然让一个香港导演拍了!”言辞间的赞美和遗憾,让人深思。
如果说一句话评价的话,那就是,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电影。下面长评,对于文学艺术电影之类的评价,难免会带有一些主观性与倾向性,希望有异议时能够理性交流。老实说,其实整部电影我是没有流出泪来的。因为我本人泪点比较高而且比较奇怪。反倒是旁边的朋友在结尾出来之后放声大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流泪,就说它并不是一部好电影。就像我在看完电影之后第一直观的感受并且在朋友圈里发的那句话一样:「我认为《亲爱的》应该要成为中国大陆电影的一个经典,就像是《熔炉》和《素媛》给韩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一般。」对,就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开始要说,中国社会也许需要更多类似这样的电影。关于电影的艺术手法,我觉得排名第一的编剧老师和木易老师其实已经说的不错。我只提一点,其实是看完电影后,和我一起去的朋友对着我说的一句话,她说整部电影看下来,才发现其实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人都不容易,大概就是这样子。虽然这个总结看起来没有那么的规范,但其实对于大多数的观众来说,就是这样子。陈可辛没有去刻意的渲染一种怎样的价值观给荧幕前的观众,更多的,他像是采用一种上帝视角的模式来叙说这个故事。而在叙说的过程中,有轻重缓急之分,比如电影一开始选择用大段的篇幅来描绘出鲁晓娟,田文军,田鹏平凡的生活,以及到田鹏丢失之后整部电影节奏突然加快,再到鲁晓娟参加分享会之后的重新刻意细节的描写。除此之外,我认为整部电影的亮点则在于其人物间的对立性。虽然无法拿电影与文学做更多的比较,但是我在整个观影的过程中以及电影结束之后,一直在思考这部电影其完整的众生相其实和我所很喜欢的一个作家毛姆所写的那本名著《刀锋》的确是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导演不会刻意的去传达自己的价值观,而是通过在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当中,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并且用几件社会事件(拐卖儿童,准生证,领养,打官司等)这几件社会事件乍看起来交集并不是很明显,但却总是能从中找到千丝万缕的联系。最成功的塑造莫过于在他们面对社会事件时,个人所具有的社会背景,价值观,人物层次等方面所产生的对立冲突。在这个冲突之上,是导演用大量的对白所表现出的一场又一场的冲突戏份。甚至是为数不多的没有通过对白而表现冲突的戏份,例如鲁晓娟在分享会上的沉默,田文军在警察局门口的大哭,还有韩总开车停在田文军门口给田文军发微信,以及他一遍又一遍的亲着田鹏并且在喝完两大杯白酒后放声大哭等。这些行为与言语中本身带着每一个人物自己的价值观与社会背景。但是你好像总会觉得,每一个看起来其实都是合理的。如果你真的将自己代入到每一个人物当中,那么其实你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不幸,大家都不容易。」当然,也许可能是因为我本身读书不是太多以及看电影没有太多的原因,我只能举出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对比。我说的这些,也就是目前排名第一的编剧老师所说的一个群像感受吧。我同样认为,这样子的一个,众生相的感受乃是这部电影所能带给我的最大感触。当然,因为整个社会事件过于微观,毕竟「打拐」和我的生活离得过远。所以我没有办法完全理解所有人物的感受。就像是田文军对鲁晓娟的第二任所说的那样:「你不理解,你永远也没办法感同身受。」这是题材限制的,我觉得陈可辛在塑造众生相这点上而言,不得不说似乎拍出了一部杨导的《一一》的味道。下面说回我一开始说的那个话题,为什么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电影。我从小的时候,父母就不断的教导我,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放学一定要等父母来接等等。隔壁哪哪哪家的孩子丢了。可见,拐卖儿童和妇女,其实在中国社会早就已经成了一个多年的话题。并不是这两年才兴起来的。然而,就像我刚刚所说的那样,在整个社会当中,其实这个群体本身的人数是并不大的。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很可能只是会把这类话题当做谈料而已。即便是认识到了拐卖儿童所带来的危害,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就是更把自己的孩子看管好罢了。2011年的时候,微博上发起了一个叫做「微博打拐」的活动。老实说,其实我没有太关注过。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个人是非常惭愧的。因为我也许曾经无数次的路过一个乞讨的小女孩,她就是被从广州拐来西安来乞讨的。但是我却只是从她身旁置若罔闻的走过去。甚至是看到了那些新疆的八九岁的小偷,我可能还恨他们。但是对于我个人而言,在看完电影之后,是会关注关于拐卖儿童的这些事情。就像我一开始说的《熔炉》和《素媛》让人意识到对少年儿童保护的重要性一样。这样的一部电影,至少能带给大多数人的,是对于社会上一个弱势群体的保护。我认为这一点是电影本身所应该具有的社会属性之一。曾经参与过一个独立电影与纪录片放映组织的几次活动。他们放映的电影大多数都是一些独立纪录片,而那些电影所关注的点无非是社会的中的各个群体。有春运,强拆以及你能在这个社会中看到的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话题。也许是我过于年轻尚未踏入社会,我每每都会相信这些是真实的。我相信一个导演能够花这么大功夫拍这样一部纪录片出来,绝对不是为了只赚几个噱头而已。因此这些,成为了我对于整个社会认知的一个渠道。这就是电影的社会属性所在,当代中国能关注当下社会的电影,并不是说没有,但的确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有一些是囿于外部的限制没有办法拍的。但是对于另外一层,其实我们可以不单单的限制于每年产生出的大量的这些电影。所以,我们仍然需要更多这样的电影。不必是同样的题材,也不必是同样的立足点。但是其触碰社会以及带来的影响,是我们共同需要的。先写这么多吧。
《亲爱的》因为涉及到“拐卖儿童”这个社会现实话题备受关注,但是影片中“人贩子”这一作为一切悲痛根源的角色被隐去了,甚至说影片只涉及到了“拐”并没有“卖”,这一点被视作陈可辛为规避过度深入揭露惨痛的社会现实而引起审查问题的讨巧之举而受到一些诟病。不过,我倒是另有观点...   我的观点就是这根本不需要诟病,因为只要观影足够仔细,就很容易看出来影片所表达的隐藏在“拐卖儿童”这个问题背后更大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不公平。   这一切不公平的承载者都是影片中可怜的赵薇(剧中人物的名字记不大清楚了,都用演员名字代替)。   不公平之一:城乡差距和僵化的法律法规导致的社会地位和能享受到的社会资源的不公平。   影片其实是讲了两个找孩子的故事,首先是黄渤/郝蕾夫妇找孩子,然后是赵薇找孩子。黄渤/郝蕾夫妇找孩子的过程是经历了千辛万苦的也是让人心酸的,但是只要找到了孩子,自然有国家机器站出来,孩子很顺利的就回到身边。反观赵薇找孩子,其实都不是找孩子,是要回孩子。根据影片交待的信息,这个小姑娘在法律意义上应该是赵薇的孩子,但是你就是要不回来。   不公平之二:身份地位的差距导致的人的不公平。   这一点集中体现在鹏鹏被找到,赵薇被带到派出所接受审问的一段戏中。警察和赵薇的身份地位高下立判,陈可辛用镜头语言很好的表达了不公平,警察的镜头全是仰拍,赵薇的镜头全是俯拍。   不公平之三:愚昧落后的传统价值观导致的农村妇女地位的不公平。   赵薇作为一个没文化低素质的农村妇女,生不出小家伙被天然的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对这一点,她自己都深信不疑,连老公在外面跟别的女人生一个孩子带回家让自己养也是欣然接受。为了要回应该属于自己的女儿,来到大城市深圳,为了说服民工兄弟为自己作证,毫无办法的她只能选择用性这一女人的底线来交换。   影片最后,得知自己怀孕的赵薇蹲在地上痛哭。这一幕就像是上天跟她开了一个很残酷的玩笑,用一个新的痛苦来解释了她一切痛苦的根源。
“亲爱的”这三个字在电影《亲爱的》这里没有其大多数时候所具备的那种浪漫与温馨,倒是传递出近乎冷酷却十分真实的悲伤。它就像一支玫瑰,仍然具有普世意义的爱与关怀,只是,这支玫瑰带有尖尖的刺,在撩拨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敏感部位的同时,也深深地扎进每个人最柔软的地方。以一种直逼心灵的方式,或深或浅地疼痛着每一个心怀善与爱的观众。陈可辛像一个手持带刺玫瑰的绅士,聪明地将镜头对准一般绅士很少触及的社会现实问题,用玫瑰的馨香煽动观众薄弱的泪腺,用玫瑰的尖刺挑拨现实残酷的脓包,在抬升个人艺术情操的同时,顺带把钱也赚了。不乏有自恃高明者怀疑陈可辛近年来选拍作品的动机,认为《中国合伙人》以及《亲爱的》都是在迎合市场的题材之匮以及观众的需求之乏,不免投机取巧之嫌地选取一些恰好能“喂”到观众饥渴点的题材。这样的论点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就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样,再正常不过。但陈可辛究竟是否带有动机来博取市场,以及其作品究竟是否只是喂食观众饥渴点的佐料,最有评判权的,除了他自己,就只有时间了。与其耗费心思去关心陈可辛绅士般手持玫瑰的背后是否藏着其他的东西,倒不如关心其作品本身。我的观点略显粗暴,就是,只要他所呈现出来的作品带着一定的社会人文关怀,并且又恰到好处的展现了某些十分必要的人类情感,就已经比一些沉浸在自我小时代的创作者高明很多。这就好比陈光标做慈善,即便带有很强的营销色彩,也不失为一种富有意义的令人尊敬的行为。何况,陈可辛在《亲爱的》这部作品里所展现出来的,除了日臻娴熟的艺术技巧之外,还有当下大多数电影创作者难得的人文关怀。我无意为陈可辛导演溜须,只是觉得眼下的中国电影很需要这样的创作情怀。创作者如果只关注自身体验或经历,难免落入过于狭小的艺术表达,电影是制造梦境的艺术,也是折射现实的艺术。但凡能够对社会现实投以关怀和思考的创作者,都值得尊敬,因为艺术本身实际上就是反映现实并促进进步的一种方式。所以,当《亲爱的》这部电影的视角投向拐卖儿童这样令人揪心但又残酷存在的现实时,我们有理由对这部电影及创作团队投以敬意。如果你没有去过深圳所谓的那些城中村,你大概体会不到电影里那些狭窄、逼仄、拥挤甚至混乱的街道建筑里所隐藏的不安与压抑。如果你没有去过那些偏远山村,你大概也体会不到电影里那些贫穷、落后、偏僻甚至闭塞的村落里所隐藏的愚昧与无奈。如果你没有为人父母,就很难真正理解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内心深处所扭结的疼痛。如果你没有过失去,就很难真正理解那些失去之后希望逐渐渺茫所带来的绝望之殇。《亲爱的》试图在传递这样的理解,但有多少人能真正的理解,我不得而知,以我目前有限的经验(虽然有幸体验过深圳城中村的压抑以及偏远山村的落后,却还没有为人父母的经验,也谈不上有多么绝望的失去),也无法泰然的说能够完全的、真正的理解这部电影所夹杂的全部情感。但我能够被电影所感动,就像所有在电影院里被电影感动的观众一样,我们都有着人类最根本的情感。而真实的情感表达以及悲剧的折射,正是《亲爱的》这束玫瑰之刺的所在。陈可辛递出的这束带刺玫瑰的刺首先体现在拐卖儿童这一现实问题的真实之上,即便没有片尾真实影像的播放,我们也能感知到这一现实问题的存在。即便媒体再惜字如金视版面为利益之贵,我们也能感知到拐卖儿童这个现实问题的存在。那些为寻找孩子而风雨无阻的父母,那些露宿街头的流浪者,那些令人揪心的横幅字板,那些触目惊心的案情真相,都在提醒着悲剧的存在,以及冷漠的存在。仅凭这样一根尖刺,我们就能为之触动,因为人性本善,同情之心会引发触动。影片的第二根玫瑰尖刺,体现在对人性情感的真实表达之上。黄渤可以凭借停在乡村派出所楼道上声嘶力竭地恸哭而留下其演艺生涯最有价值的一次表演,赵薇可以凭借跪在地上向所有挥向她的拳头真诚地说对不起而收获最为震撼的银幕画面,张译可以凭借生日宴席上的强装淡定到靠着墙壁放声大哭而刺激观众的泪腺,郝蕾可以依靠儿子主动拉起她手时那份压抑已久的悲伤换来的小小喜悦而制造强烈情感冲击,佟大为事业与生活处处存在阻碍所折射出来的奋斗与无奈能够引发不少强烈共鸣。凡此种种,虽然都是银幕上的表演,却实实在在流露着真实的人性情感。那些因为失去、阻碍所引发的人的焦虑、迷茫、不安、恐惧、仇恨、无奈、绝望等等,都是人性情感的真实写照。这些人性情感的真实表达,如同一根根锋利的尖刺,扎进每一个内心的柔软处,疼痛而悲伤。整部影片虽然不免刻意煽情之嫌,也不妨碍其本身所具备难得的良心意义。它试图通过煽情来触动人们的情感,但也引发着一定的思考:对于拥有与失去的思考,对于善良与罪恶的思考,对于命运与现实的思考,对于社会与时代的思考。如此这般,与其说是电影试图传递的说教,倒不如说是现实真实激起的反思。只有身为母亲的人能够真正理解郝蕾的魂不守舍与赵薇爬上半空的勇气,只有失去珍爱的人能够真正理解黄渤的声嘶力竭与张译的耗尽心力。《亲爱的》虽然是带刺的玫瑰,但也仍然是玫瑰,它更多的还是花的美与香,它不仅仅旨在换取理解,它更多的,其实还是唤起反思,从题材角度来说,它在唤起家长们更加关怀自己的孩子,在呼唤大众减少冷漠,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问责并督促有关部门。电影有散场,但社会现实里的悲剧并没有散场,它们仍然在发生着,依然像刺一样随时可能挑拨起悲伤与疼痛。但多一些关怀,多一些理解,多一些爱与善的行动,悲剧之刺就会有少一些的可能。陈可辛双手递出的这束带刺玫瑰,你不必躲避,你应该接住。在触动之余,多些反思,认真地向你最爱的人,道一声:亲爱的。PS:源自
《亲爱的》!我哭了,但不是感动 小玩子 有票根在清华看片的那天,片方体贴地给每个人准备了一条手帕,手帕很美,可惜,不吸水。电影结束的时候,似乎大部分人都哭了,或哭过,蒋方舟更是当场泣不成声(我是觉得没有值得哭的那么夸张)。笑点泪点都低如我,本有些抗拒看这种电影,总觉得这种会让自己哭得很难看的电影适合在家一个人偷偷看放肆哭。果不其然,电影的最后,我还是哭了,但不是因为感动。 这种心情很难形容,有个朋友说的很贴切,是压抑。我很怕陈可辛把这种拐卖孩子的题材拍的太过煽情,还好,他没有,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他回避得很刻意,因为全片去点燃那种失去孩子悲痛的情绪他拍的很克制。和大部分人不同,我的泪点和难过的点几乎不在主线上。首先是支线,譬如张译演的一个丢了孩子的大款,却执着的团结起了同样遭遇的人们互相鼓励,这个部分陈可辛拍的甚至有些地方偶尔插科打诨到会让人露出点笑容,譬如那个怪怪的家长们自发成立的寻找孩子的组织,类似邪教组织般的行为举止让人觉得酸酸的又有点幼稚好笑,虽然据说这是真实存在的,但陈可辛用近乎赤裸的真实来拍摄他们的状态,让观众分明看到了那些丢了孩子的家长最内心的想法,除去我们可以想象的声嘶力竭、痛哭流涕、生不如死,等等等等,还有他们的神经质、他们的挣扎和愧疚,甚至偶尔显露的自私和人性的阴暗面,看完之后你会觉得难受,不是感动,只是难受。 主线部分和我想象中不一样的是,它不是惯用的同类型电影里分段式叙述,譬如一段段讲述每个家庭丢了孩子的情况,而是通过赵薇这样一个人贩子的老婆的视角和黄渤、郝蕾夫妇丢孩子的角度平行进行,赵薇这一面更加特别一些,一方面自己的老公拐了别人的孩子,可是另一个捡来的孩子却因为这层关系而无法领回,这当中的感情挣扎比起丢孩子来说更加复杂,这也是为什么在电影里我没有感受到意料中的煽情,导演是在努力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但就我而言,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很多人问我,这个电影好看吗?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从吸引人的角度来说,陈可辛的克制使得电影在节奏上不是那么让人觉得舒服,而震撼人心的力度又稍显不够,所以没有打动到我。但是我仍然会推荐大家去看,因为值得。从题材上说,它既讨巧又不讨巧,讨巧是因为很久没有这样的电影出现,不讨巧是因为这种类型向来很难拍好,而陈可辛能拍到这样的程度已经非常不容易,既不煽情又要能让观众落泪,导演算是做到了。而且在演员方面,黄渤真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实力派,喜剧、正剧甚至动作片都可以拿捏自如,动不动就能包下一个档期来,又非常会说话,真是观众媒体最爱,郝蕾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女演员,长着一张难搞又神经质的脸,可以美也可以朴实,演技没的说。最大突破的莫过于赵薇,一口安徽方言听来尤为亲切,虽然在正片部分我没有被她的演技打动落泪,但能做到对自己不断挑战,至少是个值得钦佩的演员。最后说说我的泪点,电影的最后有一段花絮,因为影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刘德华的《失孤》也是取材同样的事件,可见现实生活中找回丢失孩子的几率有多低)所以播放了原型们在现实中的真实生活,以及和主创们见面的情况。当看到真实的赵薇扮演角色的原型和孩子们分离和重逢,那样的纪录片场面,那样的惨烈是让人从内心感到哀伤,所以,戏剧的可贵在于重现,但终究敌不过真实的力量。
郝蕾太迷人了。
这篇文章重点说导演。现在问题来了:香港导演哪家强?我对《亲爱的》这部电影的一句话评价就是:够成熟。成熟来自陈可辛这10年来在合拍片生产线上的摸爬滚打,练就一身功夫:演员把控方面,他用好了电视剧范儿的佟大为张译、导演范儿的赵薇、文艺范的郝蕾,话剧范儿的张国强;精确到秒的情节点设置、精准到帧的场面调度让你感受不到摄像机的存在;规避掉所有引发争议的主旨因素,让所有人聚焦在父母——孩子这一单一情感线上,加上选自真实事件的戏剧化演绎,在影院不哭那是你还没孩子,或是不好意思。他连煽情都不屑,你却已潸然泪下。很多人感叹:类似的内地题材有的是,就是没人以商业片的形式好还表现,要么装逼要死,要么低俗到吐,比如翔一样的《日照重庆》。一个香港电影人普通话说不利索是怎么做到的?说来陈可辛也是蛮拼的。新千年以来,香港导演圈里,在大陆人气赚得最旺的是许鞍华,争议最大的是彭浩翔,最接地气、最叫座的是陈可辛,《黄金时代》则很可能让许鞍华断档,拜杜汶泽所赐,《人间小团圆》让彭浩翔内裤都输掉了,但《亲爱的》会把陈这一趋势继续下去。对大部分影迷来说,是从《甜蜜蜜》开始认识陈可辛,但那是部属于港片黄金时代的大作,陈在大港片时代里不算出彩、不够拔尖,排在他前头的刘伟强王家卫连起来可以绕中环一圈。真正让他脱颖而出的是合拍片时代的到来,陈可辛迎来自己大片时代也是在2005年以后,拍出的北上猛接内地地气的作品:发端于《如果爱》,张学友、金城武和周迅两岸三地演员以一部歌舞剧的形式敲开了2005年贺岁档。这部作品让周迅获得最佳女主角的同时,造型、音乐也都在金像奖暂获颇丰。随后是2007年野心极大的《投名状》,2009年野心更大的《十月围城》,2011年野心大得没边差点玩脱了的《武侠》,2013年野心大到谈中国梦的《中国合伙人》,直到2014年突然收缩,拿出这部转回《甜蜜蜜》路线的《亲爱的》。至此,他已找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吗?陈可辛就像NBA的马刺队,一直被低估、一直很稳健,保持在奇数年有输出、有作为,包括2014年这个偶数年,马刺和陈可辛都打破了自己的惯例。什么是陈可辛的惯例?基数年发片那只是面子,这其中的里子是对接内地话语的野心,自2005年以来,从小清新直接往家国天下梦想道义这条道上差点走到黑的野心。可能陈可辛一开始也嘀咕:好了,进入广电总局治下了,那么多的题材、类型,那么多演员,那么多禁忌,观众那么重的口味,应该怎么搞?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他去拍什么鸟《投名状》完全是被那家年华语电影古装风带沟里去了,把一个金城武帅哥排得跟黄渤似的。《武侠》就更别提了,全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内奸跳反,雷公助我!”,这两部片完全是想接地气,结果接到了沼气。幸好他是个愿意不断尝试的家伙,不拘泥于题材、演员、主旨、成败。于是有了《十月围城》和《中国合伙人》,完美的主题切入、成功主旨构建、一如既往的叙事能力,陈可辛地气接对了、通电了,观众和评委都买了账:《十月围城》用文艺方式讲述了一帮NB们的2B举动,而《中国合伙人》,完美讲述了一群普通青年用2B劲头完成自己文艺梦的故事。陈可辛像波波维奇一样,每年面对不同的土豪暴发户新贵球队,变阵换招,然后努力接近冠军;陈可辛也是不断变化与观众、审查、审美、投资的距离和角度,找到合适的机位,这其中赢过,也输过。美团的王兴创业十年,出了本书叫《九败一胜》。对于电影这种要让大家叫好、消费时间很短的商品兼艺术品,聪敏如陈可辛也只能算与世界打个平手,姜文这个天才也有《太阳照常升起》这样的失手,试问还有谁敢说自己全胜而退?但无论成功与否,陈可辛一路过来,眼看是彻底脱离了小清新,认认真真与大陆世界的光怪陆离为伍:《十月围城》还有香港背景,意识形态完全是内地的“让领导先走”,只是挂了革命的帅;《中国合伙人》则彻彻底底的内地话语、内地素材,充斥成功学的冷暴力:《投名状》也太沉重了,女生不会喜欢。我们无法指责陈可辛“你变了,不文艺不温暖了”,这是不讲理:一个会计跳槽到了菜市场收银,你让他对大妈们说会计分录吗?犯不着。陈可辛在试错,在妥协,而这些为电影所做的妥协最终也有了收获:金鸡奖拿到手颤不说,金马金像也没有拒绝这位保持两年磨一剑的男人,更重要的是,观众逐渐认可、赞扬、买单。我们要感谢陈可辛的聪明与圆润,港片或者说合拍片不至于都沦为《越光宝盒》、《家有喜事2013》之类的冷饭。至少,陈可辛的每一部作品都值得一看。然而最可贵的是,他只是在妥协,而不是在投降。你以为他被招安,其实是降汉不降曹。在他站稳脚跟的时候,突然杀了个回马枪:新推出这部《亲爱的》,题材还是取自内地,演员依然一色内地,投资来自世界各地,但讲了一个《甜蜜蜜》口味的好故事,几乎和内地意识形态完全绝缘。这是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跃进。很多人以为他回来了,却不知他曾经走得有多远,也不知道他的心境发生什么样的沧海桑田:就如电影里被找回来的那个田鹏,观众从额头那道疤认出了他,但此田鹏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田鹏了。港导北上哪家强?我来答:影坛蓝翔陈可辛!
赵薇看看鹏鹏在参加寻子的活动,奋不顾身的冲上去抱住他。这时,寻子的父母们开始围攻赵薇,佟大为为了保护赵薇挺身而出挡在他们之间。这时,我脑海突然付现出一句话,每个国家都需要自己的辩护人,去阻止坏人做坏事和好人做坏事。附图两张:两个国家的辩护人。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亲爱的祖国多么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