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白鹿原》中田春平小娥形象是否能代替原著中主要人物形象

男权世界中的女性力量存在 ――《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分析  
  胡菁慧[江西省学院思政部,江西景德镇333403]  摘要:《白鹿原》问世后,尤其在两性文化的角度引起了众多评论者的关注。陈忠实在作品中矛盾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观念表现出他既看到传统的宗法文化是现代的路障,又对传统文化人格的魅力依恋不舍。反映在他中的田小娥身上,无论小娥如何极致反抗,结局仍是毁灭,虽然在她身上不难看出作者的欣赏、喜爱和同情,但历史也在进行着超越悲剧的追求,小娥这个被毁灭的形象显示了新的性爱文明的形成,更显示出男权中的女性力量的存在。从一定意义上说,她真正揭示了民族生命的深层动力。  关键词:女性 男权 抗争  于1993年的《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的白鹿村为背景,生动展现了一场白姓和鹿姓两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作者借助一个极富特色的男权,描绘出一批笼罩在男权阴影下的女性悲剧形象。但我们意外地发现,这些女性形象,她们对悲剧的反抗,以及超越悲剧的追求,对强化和丰富《白鹿原》的主题――历史文化与人、隐秘的民族灵魂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白鹿原》中,陈忠实展示了一个典型的男权社会,在这个以男性为尊的社会里,女性的世界黯然失色,但需要注意的是被男权阴影笼罩下的女性世界,其暗淡色彩的本身就是一种耀眼夺目的光辉。其中田小娥以其始终不曾屈服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用自己的性武器实现了自身价值,让所有人为之震撼。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田小娥形象,以期达到准确了解作品两性文化的目的。  一、用性武器实现人生价值的女人  作为小说中的女主角,田小娥在花骨朵的年纪就成为了“奔七”的郭举人的性奴隶。面对这种命运她用实际行动积极反抗。她与黑娃之间的疯狂爱情,可能理解为一对苦难的人对生命的自然需求,完全无关世俗和传统。尽管他们的爱情在鹿三那儿容不下,也得不到白嘉轩的准许,但他们仍然顽强地相守在一起,哪怕只是村外的一个破旧不堪的窑洞。  田小娥为了心爱的男人,为了保住黑娃的生命,在不具备任何政治斗争经验的前提下,被鹿子霖引入到了大阴谋中。不幸的是,在白家与鹿家斗争的过程中,她再次成为了性工具,她甘愿听从鹿子霖引白孝文入圈套。只是在对待白孝文的问题上,田小娥的态度转变得比较大,由仅仅是性玩弄的对象到对对方的付出,这种由无情到有情的变化,从另一方面表达出她对鹿子霖坚强的背叛,以及对白孝文非正常的爱恋。  当然,无论老天如何对她压迫,她从未投降。她凭借着自己仅有的武器――性,依靠最简单的方法,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但她未曾料想的是,当她凭借性去伤害男人时,也伤害了自己。更何况,她早已被男权社会无情地控制住了。她在白鹿原的状况,只能让她当别人的妾,做不知羞耻的婊子。但她不明白原因在哪,只能愤懑地发出:“我到白鹿原惹谁了?我没偷旁人的一朵棉花,没扯别人一把麦秸柴禾,我没骂过一个长辈人,没戳过一个娃娃。白鹿村为啥容不下我住下。……村子里住不成,我跟黑娃搬到村外烂窑里住,族长不允许俺进祠堂,俺就不敢去了,怎么着还不容许俺呢?”  尽管白鹿村的人没有告诉小娥答案,但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的周作人,早在运动之初就道出了答案:“社会上对事不干己的恋爱事件都抱有一种猛烈的憎恨。”这里除了含有动物性的嫉妒外,“还以对于性的迷信为重要分子,他们非意识地相信两性关系有左右天行的神力,非常习的恋爱必引起社会的灾祸,祸及全群(现代语谓之败坏风化),事关身命,所以才有那样猛烈的憎恨。”在当时的社会,封建传统操控着人们的思想,对这种“非常习的恋爱”,他们是不可能去支持或理解的,甚至会用疯狂的暴力手段去镇压。因此白嘉轩们才会利用家族的绝对权威去戕害人性的正常需求,这必然会导致一场激烈的冲突。  二、追求性与爱的统一  性与爱可以是统一的也可以是分离的。有性未必有爱,但性爱则一定要有性,只不过性爱要把性上升到爱的层次。柏拉图式的无性的性爱只不过是一个理想的“乌托邦”,性爱要有的保障才更自由、更持久,没有爱情就不应有婚姻,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人道的,有爱情就应该有婚姻,没有婚姻的爱情是文化的悲剧,当然,性爱中未必有性的行为,但必然包含性的欲念,性意识中的文化冲突最集中地体现在性爱与婚姻的冲突。性与爱表现出的文化冲突还是个体的心灵分裂,而性、爱与婚姻制度的冲突却是更具代表性的个体与的冲突,更容易表现为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悲剧冲突,更能体现社会文化的威力。《白鹿原》中,黑娃与田小娥是性与爱的结合,性与爱同时与儒家文化相冲突。黑娃与小娥二人的最初关系即建立在性的渴求与满足上,后来他们之间很快上升到心灵层次的爱。不过这种爱与性都是儒家文化所不容的,进不得祠堂拜不得祖宗,是没有得到承认的、没有婚姻的爱。这里主要是个人与社会文化影响下的婚姻制度的冲突。小娥当时被看成一个放荡的人,连饱受情爱之苦的鹿兆鹏的妻子也看不起她,说她是一个烂女人。后来她又有了鹿子霖、白孝文、狗蛋等野男人,就更是烂女人了。小娥是在性与爱方面最为儒家文化所不容的人。在儒家文化的维护者看来,她不仅是可憎的,甚至是该杀的。让她死在应该是她最亲的亲人――公公鹿三手里,实在是一个连黑娃也难以相信的最大悲剧。实际上她投入鹿子霖的怀抱,只是作为救丈夫黑娃的手段,根本谈不上爱。勾引白孝文,只是讨好鹿子霖,报复族长的手段,也难说是爱。这是一个处处受到儒家文化进攻的可怜的弱。“对爱情的合乎科学的哲学评价只有一个,真正的爱情本身总是一种善。”她后来所有被人看不起的举动难道不能看成是对真正的爱情的一种幼稚的无力的维护吗在如此的文化背景中,谁又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真正的爱情是一种善,真正的爱情的毁灭便是一个悲剧。
摘自:   
更多关于“男权世界中的女性力量存在 ――《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分析 ”的相关文章
杂志约稿信息
& 南阳市网友
& 莆田市网友
& 金华市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河北省网友
& 大连市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5《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级文秘294384.0浏览总量总评分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8页¥3.003页¥2.002页¥1.001页¥0.503页¥2.005页¥2.002页¥1.003页¥2.003页¥1.003页¥2.0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研究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男权世界中的女性力量存在——《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分析--《名作欣赏》2011年17期
男权世界中的女性力量存在——《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分析
【摘要】:《白鹿原》问世后,尤其在两性文化的角度引起了众多评论者的关注。陈忠实在作品中矛盾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观念表现出他既看到传统的宗法文化是现代文明的路障,又对传统文化人格的魅力依恋不舍。反映在他小说中的田小娥身上,无论小娥如何极致反抗,结局仍是毁灭,虽然在她身上不难看出作者的欣赏、喜爱和同情,但历史也在进行着超越悲剧的追求,小娥这个被毁灭的女性形象显示了新的性爱文明的形成,更显示出男权世界中的女性力量的存在。从一定意义上说,她真正揭示了民族生命的深层动力。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I207.42【正文快照】:
创作于1993年的《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的白鹿村为背景,生动展现了一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作者借助一个极富特色的男权社会,描绘出一批笼罩在男权阴影下的女性悲剧形象。但我们意外地发现,这些女性形象,她们对悲剧的反抗,以及超越悲剧的追求,对强化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斌;;[J];才智;2011年27期
李建军;;[J];长城;2009年01期
胡磊;;[J];成才之路;2008年31期
徐国超;[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关迪;;[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2期
蒋君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王凌晨;;[J];滁州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邓洁茹;尚利;;[J];大家;2010年16期
王永奇;;[J];大家;2012年10期
张恒学;[J];当代文坛;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健彪;[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杨波;[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雷光华;[D];湖南大学;2005年
刘水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周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钟虹滨;[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钱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毛曙阳;[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刘迎杰;[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肖晓玛;[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卢文杰;[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邢之美;[D];西北大学;2011年
张莲;[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史华艳;[D];吉林大学;2011年
申琳;[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魏武莲;[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时春华;[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吴英文;[D];中南大学;2011年
王雪舟;[D];南华大学;2011年
张丽;[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苏和丽;董小玉;;[J];语文学刊;2008年18期
李军辉;;[J];社科纵横;2005年06期
吕静;;[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杨晓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1期
毛慧;;[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邓玉英;;[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02期
李艳芳;;[J];青年文学家;2010年17期
赵婉楠;;[J];青年文学家;2011年02期
彭珍珠;;[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杨晓霜;;[J];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文雅歌;;[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孙萌;;[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张德福;;[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汪介之;吴晓燕;;[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刘成富;;[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李金梅;;[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王纯菲;;[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年度][C];2008年
王纯菲;;[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李兢兢;;[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龙胜燕;;[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丁 洁;[N];中国艺术报;2006年
肖云儒;[N];中国艺术报;2006年
本报特约记者
林林;[N];文艺报;2000年
温亚军 邓晖;[N];中国文化报;2006年
佟庆利;[N];各界导报;2006年
陆敏;[N];中华新闻报;2007年
龚静;[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郭兴文;[N];西安日报;2004年
王世枚;[N];中华新闻报;2004年
甘文瑾;[N];中国电影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堃;[D];南开大学;2010年
黄巍;[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王小燕;[D];复旦大学;2011年
曾静;[D];云南大学;2012年
赵小青;[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蒋小平;[D];苏州大学;2006年
李军;[D];吉林大学;2011年
李欣;[D];复旦大学;2005年
陈彩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王明丽;[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园华;[D];西北大学;2011年
丁燕;[D];西北大学;2005年
李静;[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赵洋;[D];内蒙古大学;2011年
白军芳;[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陈美珍;[D];四川大学;2003年
刘遥;[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朱秀芳;[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李峤;[D];安徽大学;2004年
姚海燕;[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的位置: &
浅析电影《白鹿原》中田小娥的性格及命运
摘 要:电影《白鹿原》与小说有所不同的是,电影《白鹿原》给予原著中出现不多但又十分重要的女性角色田小娥极大的表现空间。田小娥的一生可谓悲苦惨淡,她一直是在封建礼教的边缘游走,又在伦理道德的门外徘徊。在与几个男人的纠葛中,她始终逃离不了命运的安排,在痛苦与挣扎中不断堕落,以致失去了生命,丧失了灵魂。田小娥的性格是复杂且丰富的,她的悲剧命运受其矛盾性格的影响,更是中国传统女性在封建道德面前无能为力的表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田春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