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ningman分钟国和路777号在石两个指挥家组成组成演奏队

& 中国民族交响乐该如何发展强盛
中国民族交响乐该如何发展强盛
关键字:&&&nbsp
摘要:中国民族交响乐于1953年4月诞生在,拓展与弘扬了民族音乐艺术,开创了民族交响乐一个又一个新篇章。民族乐器具有繁多的种类,演奏风格广泛,尽管如此,但却需要在民族交响乐的现代进程中改良与进步、优化与提升。民族交响乐需要国家社会的大力支持,需要市场经济的促进,需要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向基层、走向世界,进而创立自己经典的经久不衰的音乐会。
关键词:民族交响乐、乐器、乐曲、创新发展、音乐会
1、中国民族交响乐发展历程
1.1 创建与改良
1.2 发展与进步
1.3 六十年历练
2、西方交响乐特征及代表作品
3、奥地利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文化
3.1 创始人物
3.2 音乐特征
3.3 主要曲目
3.4 国际化乐团
3.5 社会基础
3.6 优势传播
3.7 我的观赏体会
4、民族交响的乐器组成及代表作
4.1 拉奏类
4.2 弹拨类
4.3 吹奏类
4.4 打击类
5、中国民族交响乐如何创新发展
5.1 需要得到国家重视
5.2 需要创新发展
5.3 需要开拓市场
5.4 需要教育普及
5.5 需要优选名曲(200首)
6、慈善艺术
6.1 艺术慈善(捐助穷人)
6.2 慈善艺术(企业赞助)
音乐本身就是美的旋律,音乐的本质就是&美&。音乐的使命在于要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陶冶、给人以欢乐、给人以美的享受,否则就不能称之为音乐。美的旋律&这个
19534先生在抓乐队编制和乐器改革,在吸收前人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弓弦、弹拨、吹管、打击&四个声部组合的中国现代民族乐队编制的构想,使民族管弦乐队进一步扩大音域、增加音量、提高音质,并以此为指导思想首创了新中国第一支新型的专业民族管弦乐队&&。
1954年12月开始,他任该团责任指挥,此后又任副团长、团长、艺术指导、首席指挥。他为中国现代民族管弦乐队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被民乐界公认,并为许多海内外民乐团体效仿。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倡导和推动乐器改革,被国家文化部聘任为中国民族乐器改革专家组组长。在他的推动下,广播民族乐团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并获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许多乐器改革成果被海内外民乐界广泛推广和应用。
在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他致力于中国民族管弦乐多声部写作及交响乐的研究和探索,创作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五百余首,其中的一大批久演不衰。
在民族交响乐的代表作品主要有:五十年代的《步步高》、《彩云追月》、《瑶族舞曲》、《气壮山河》、音乐传奇《秦香莲》;六十年的《月儿高》、《抗日战争歌曲主题狂想曲》;七十年代的《丰收锣鼓》、二胡协奏曲《不屈的苏武》、《乱云飞》、交响诗《流水操》;八十年代的《灵山梵呗》、《云中鹤》、交响诗《怀》、幻想曲《秦.兵马俑》;九十年代的套曲《十二月》、第一交响乐《金陵》等。这些作品都已成为中国民族管弦各个发展阶段的典范和标志。
的作品数量多、题材广、体裁丰富,体现了高深的文学、历史和艺术修养,为中国民族乐器演奏法、中国民族器乐作曲法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器法提供了范本,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为一位东西方音乐文化融合与交流的实践者,他有意识地将世界音乐经典如《弦乐小夜曲》、《雅典的废墟》、拉威尔的《鹅妈妈组曲》、《自新大陆》、比才《卡门》组曲,莫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云》、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等三十余部作品,移植改编为中国民族管弦乐,雄辩地验证了中国现代民族乐队广泛的兼容性和丰富的表现力。
十年浩劫时期,在非常困难的环境中,他编创了《我爱北京天安门》、《伟大的北京》、《丰收锣鼓》、《乱云飞》等作品,为处境艰难的中国民族音乐闯出了一条生路。
近60年来,中国民族交响乐的出现与成长,,民族交响乐的的无私奉献与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1.2& 发展与进步
交响乐在传入我国之前,在西方已有了上百年的历史。那些为交响乐做出巨大贡献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优秀的音乐家们,由于他们所出生的环境氛围的熏陶,他们所创作的交响乐作品,大多都是气势宏大的,不嘈杂,音色融合的室内乐。在和声、调式、音阶等方面西方的音乐要求有纵向的立体感。他们的作品都是四个声部的流动,使音乐有很强的固定性。而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在这种氛围下,音乐家所创作的交响乐作品大多都是为了满足平民化的欣赏水平。可是,中国传统的音乐体系是横向的,音乐有很强的流动性。想要把我们中国的交响乐搬进西方的交响乐队织体里,得到的印象效果是很难令人想象的。所以,我们中国的交响乐在吸收外来的音乐文化的同时,应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程畅《科教导刊》2010年11期)
2009年4月李复斌以艺术总监、指挥的身份率广东音乐团&东方天籁&音乐会巡演于欧洲、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为联合国要员、维也纳政府要员、驻华使节作专场演出。2009年7月李复斌再次率广州少年民族乐团赴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38届世界青少年乐团比赛,并获得第一名。
新华网悉尼2010年12月2日电(新华社报道员胡萌)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2日晚上演了由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带来的中国民族交响乐,演出结束时,中国艺术家们在逾2500位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中多次反场加演。
&& 彭家鹏对民族交响乐不倦地追求。1996年8月,彭家鹏被每隔4年在全球招一次生、在荷兰举办的国际康德拉申指挥大师班破格录取。因为报名该班学习的人必须在指挥方面有一定造诣,在全国评比中获奖是前三名才有资格报名。彭家鹏这次是通过寄录相带被大师班全体乐队队员和指导老师一眼选中的,认为他的指挥风格与众不同,有可塑性,于是他就成了大师班12名学员中的一员,师从英国皇家歌剧院音乐指导爱德华&杜宁斯和欧洲现代音乐作曲指挥家彼&艾德沃斯。1997年6月,他又被美国指挥家中心选中,参加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举办的国际指挥大师班,师从欧洲最权威的指挥教育家古斯塔夫&梅耶尔和以色列爱乐乐团艺术指导曼迪&罗丹等,成功地指挥了乌克兰国家交响乐团的两场音乐会。学成后,彭家鹏婉言谢绝了大师班希望他留在乌克兰国家交响乐团工作的邀请,决定回国。
  彭家鹏回国后,从1998年初接任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首席指挥以来,在保持该团&热情豪放、典雅细腻&乐团风格的基础上,积极倡导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交响性和中国当代民族乐团交响化的探索与实践,为乐团注入了朝气和活力。为让世界了解中国交响乐,2000年和2001年他两度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指挥&龙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和&新世纪中国民族交响音乐会&。2002年初,他又赴瑞士日内瓦联合国大会堂成功地指挥了中国民族音乐会。这年2月,他还率领中国东方交响乐团在奥地利、德国、意大利进行巡回演出。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德国前总理科尔看了彭家鹏指挥的&21世纪的中国看世界论坛交响音乐会&演出,给予很高评价。
谈到今后的打算,彭家鹏表示,从今年开始,将以西洋的交响乐队来推崇中国优秀的交响乐作品,同时考虑到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听众的需求,适量地加演一些外国经典作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计划用3年时间,与北京中侨联文化交流中心组织的&中国根&系列文化活动组委会合作,在全国举办&中国根&民族交响音乐会。此外,他还要利用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澳门中乐团以及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席的身份,为崇尚中国民族交响乐创造更多的演出机会。& 《人民日20031118
06(:) [()]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1.3 六十年历练
尽管交响乐发源于西方,但自上世纪初传入我国以来,我国交响乐作品就以洋为中用、东西合璧的独特音乐风格崭露头角,逐步跨入了世界交响乐殿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交响乐在我国方兴未艾、持续繁荣。
中国音协名誉主席、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将中国的交响音乐创作发展之路概括为&结合今古、融汇东西& 今后仍将会继续这条道路。他曾尝试将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作为主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结合,《草原小姐妹》正是在这种尝试中结下的果实。此后,他创作改编了阿炳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和《听松》。当时主要是想为国内的&洋乐队&增加些具有较浓郁民族色彩和风格的曲目,也想为外国乐队提供一点便于演奏的中国作品。
吴祖强曾将著名的传统乐曲《二泉映月》、《听松》改编为弦乐合奏曲,《江河水》改编为二胡与管弦乐队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改编为琵琶与管弦乐队协奏曲,还通过以民族乐器和交响乐队协奏或合奏的形式,把中国民族民间的音乐构思和交响音乐的手法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中国音协名誉主席、著名作曲家傅庚辰于2011年12月谈及中国交响乐发展问题时说:必须改善乐团设施及创作者待遇。他说:中国交响乐事业发展繁荣除创作这个基础之外,也存在其他实际问题。十六大以来,各省市都普遍重视了交响乐团的建设,据说目前全国有50多支交响乐团,有的省不止一支。但这些乐团的现状是苦乐不均,参差不齐。前几年,当时经费最充足的是深圳交响乐团,年经费2000万元,那时国交的经费仅有700万元。前年,我到吉林交响乐团听音乐会,他们还在发70%的工资。有些乐团演出一场,演奏家们的收入仅有几十元钱。去年,我去河北参加我们交响乐艺术中心举办的&交响乐音乐周&,河北交响乐团请我去听排练,他们是在一个大厂房的仓库里排练的,还没有自己的排练厅,但仍然很热情专注,精神可嘉。国交目前的经费也仅仅是上千万元,国家一级的交响乐团这点经费显然是不够的,最新的情况是有的乐团的经费已经大幅度提升了,像北交、上交、广交。有些乐团纷纷提高了经费,排练演出的场地越来越好,改善交响乐团业务和生活的环境恐怕也是当前迫切解决的一个课题。去年,北京中国交响音乐季艺术中心交响音乐周巡演,到了河北、甘肃、河南、浙江等地,这个活动还要继续。乐团建设、硬件、乐器等需要改善。
傅庚辰进一步强调,作曲家的报酬问题也需改善。现在是报酬比较低,极少数人稿约多一些的好些,大多数人靠工资生活,工资又不高。交响乐创作是一项很艰辛的劳动,现在一些著名歌星动辄出场费就几十万元,影视演员一集就几十万元,但这些劳动与写一部交响乐的劳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要让马儿跑,要让马儿不吃草&,这样马儿是跑不动的,应该给他们一定的条件。颁奖要颁到正地方!需要设立交响乐的创作基金,需要鼓励交响乐的创作者。要建设中国特色的交响乐队伍,发展中国特色的交响乐事业,创作中国特色的交响乐作品,必须改善乐团的工作生活条件,必须改善交响乐创作者的工作生活条件。(中国艺术报 2011年12月 )
交响乐()又称交响曲。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鸣奏曲(奏鸣&交响套曲)。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但其范畴也时常扩展到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曲,如交响乐队演奏的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进行曲、变奏曲和舞曲等。此外,交响音乐还包括标题管弦乐曲。
交响音乐不是一种特定的体裁名称,而是一类器乐体裁的总称。这类体裁的共同特征是:第一,由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奏;第二,音乐内涵深刻,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或者音乐格调庄重,具有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风俗性等;第三,有较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手段。第四,表现手法顿挫分明,能将听众带入音乐意境和想像空间。
交响音乐的起源可以追述到十分遥远的历史长河中。它的名称源于古希腊,是当时&和音&和&和谐&两个词的总称。到了古罗马时期,它就演变成为泛指一切器乐合奏曲和重奏曲的代称。15、16世纪,也就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交响乐这一名称被当作了一切和声性质的、多音响器乐曲的标志。而到了巴洛克音乐的初期,它又主要指歌剧、神剧和清唱剧等作品中的序曲及间奏曲。18 世纪初期,音乐艺术在欧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进程,音乐艺术也开始逐步地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在这个时期中,交响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规模和形式都慢慢有了明确的含义。当时的意大利歌剧序曲,以它特有的&快&&慢&&快&三个段落而成为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雏形。到了18 世纪中叶,德国曼海姆(德国南部的文化中心)乐派的作曲家们,以一系列积极而富有创新性的创作,使交响乐的基本形式得以进一步的完善。
1819b1919&&19
1920202020 &&&&&&&&&&&&&&(摘自百度百科)
18471231&1848&Josel HaydnJohn Georg Scherzer
1111 111800&&&&&
1873422&Op.354
19391939123130194111&19451194512
维也纳爱乐乐团拥有160多年的辉煌历史,是西方古典音乐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同时也是音乐历史的缔造者,是当今全球最著名的顶尖乐团之一,在国际乐坛享有盛誉。乐团极高的演奏水准和绝妙的&维也纳音色&使全世界音乐爱好者为之倾倒,迷恋其中,犹如进入了一个仙境。乐团高贵的艺术气质和自主管理经营的体制在世界乐坛独树一帜,乐团吸引了一代代的杰出作曲家、和演奏家与之共创辉煌。他们与维也纳这座城市一样成为音乐的代名词。
19461947&1948&1954
1955&&Willi Boskovsky&&195519791230
1980&Lorin Maaze&&1986111987&&Herbert von Karajan&Claudio Abbado19881991&Carlos Kleiber19891992&Zubin Mleiber1990199519982007&Riccardo Muti1993199720002004&1994199619992005&20012003&200620122002&20082010&Daniel Barenboim2009&-2011
自1993年起,乐团不再设有首席指挥一职,只有客席指挥。
1999&1999&100&150
乐团规定,其成员必须在歌剧院乐团演奏超过三年,才有资格在爱乐乐团申请演出席位。高质量的乐手来源和严格的遴选制度保证了乐团的演出水准。1997年后,乐团开始允许吸纳女乐手。
2010&曲目有:汉斯&克里斯蒂安&伦拜的《香槟加洛普》、雅克&奥芬巴赫的《莱茵仙女序曲》。
2011&曲目有:汉斯&克里斯蒂安&伦拜的《哥本哈根的蒸汽机车加洛普》。
、录制的大量精彩的唱片等音像制品,使乐团与所有的音乐爱好者能够保持紧密的联系获得了文化与经济的双丰收。
160多年来,1985年,卡拉扬率领乐团参加教皇的弥撒,以及博恩斯坦1988年率领乐团在以色列的巡回演出,都是成功的范例;1973年,维也纳爱乐乐团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一个到中国访问的西方乐团。1996年,他们再度赴中国演出,又一次在中国掀起了古典音乐的热潮。
2008502008op.226;&》,作为献给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这一盛事的礼物。
3.7.1 从电视感受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9111117有40多个国家卫星直播,20个国家、300多家广播电台进行同步直播。所以,中国的电视直播是在当天的18点开始。由于演出之际当地是正午,因此,世界各地都从电视中观赏到金色的阳光照耀金色大厅的美丽场景。&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年每年都吸引着越来越多喜爱交响乐的人们,通过央视的转播,笔者连续多年观看这著名的音乐盛会,尽管不是那么专业性地懂得音乐及旋律,但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就成了新年的习惯与享受,届时总是要努力实现之。&
回首每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她都从不同的视角向人们展示出金壁辉煌的建筑之美,华丽震撼的音乐之美,健康向上的生命之美,和平友好的社会之美。今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突出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一是提示人们再忙都别忘了及时回家,要从热爱自己的家扩展到热爱国家社会及世界;二是通过四对小天使在美妙音乐中的舞蹈表演,展示生命是美丽的,是光芒四射的,是不断地成长的。三是通过J.Strau. - So .ngstlich sind wir nicht, Polka schnell, op.413 &
我有一个梦想,如果将来有机会的话,那就是去奥地利现场观赏一次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退一步说,如果届时不得不打点折的话,那就是如果去奥地利旅行之际,一定要到维也纳神圣的金色音乐大厅观赏一场音乐会。人不可无追求,更不可无梦想,追求至高无上的如音乐般的思想之美,是一种境界。当追求高雅艺术在中国民众中相当普及的时候,那一定是中国真正强大无比并引领世界的时候。&&&&&&&&&&&&&&&&&&&&&&& (
201220121118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美,在于金色大厅里那一副副美轮美奂
3.7.3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军事国防价值
等,显然,&号&最具军队突出特色;木管乐包括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英国管,大管(巴松管);打击乐的突出代表是&锣、鼓&,锣与鼓恰恰是冷兵器时代战争中呐威助阵的军事设备。
&&&&&&&&&&&&&&
附:写作体会
笔者《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不仅是音乐的美感》一文,自2012年1月4日在新华网军事论坛发表后,24小时点击阅读超过2000,是该论坛比较受欢迎的博文之一。事实上,这篇文章放在军事论坛显然不是那么合适,毕竟有点&文不对题&。尽管如此,却依然获得军迷网友的关注,前提不外乎是大家对笔者过去关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题材博文的认可。鉴于此,促进笔者进一步思考,随之而来,有了本文这篇音乐与军事关系的新的体会。多谢军事论坛关心笔者文章的各位网友。&&&&&&&&&&&&&&&&&&& (二一二年一月九日 于中国衡阳)
~~~~~~~~~~~~~~~~~~~~~~~~~~~~~~~~~~~~~~~~~~~~~~~~~~~~~~~~
秦乐、: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木管组: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大管。铜管组:小号、圆号、长号、低音号;打击乐组:定音鼓、锣、镲、铃鼓、三角铁等;色彩乐器组:钢琴、竖琴、木琴、铝板钟琴等)的规范化有所差别。可是,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和广泛传播的现代交响乐却没有在中国出现,这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拉(擦)弦演萨它尔。
高胡是&高音二胡&的简称,是在二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其形、构造、演奏弓法与技巧以及所用演奏符号等,均与二胡相同,只是琴筒(共鸣箱)比二胡略小,常用两腿夹着琴筒的一部分演奏。高胡的产生,和中国民间乐种广东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同广东地区的粤剧有密切联系,曾作为粤剧伴奏的主奏乐器,因此,最初高胡也常称为&粤胡&。 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广东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吕文成先生对二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把传统二胡的丝弦改为钢丝弦,提高了定弦,并用两腿夹着琴筒进行演奏,这种音色清澈明亮的高音二胡,就被人们称作高胡,并且很快成为&广东音乐&中的灵魂乐器。
&&&& 《双声恨》 、《雨打芭蕉》、《鸟投林》、 《平湖秋月》、《珠江之恋》、《夕愿》、《故乡情景》、《春到田间》等。
京胡,又称胡琴。18世纪末,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形成,在拉弦乐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京胡由琴杆、琴筒、弦轴、千斤钩、弦马、琴弦和弓子等部分构成,琴杆、琴筒都是竹制,琴杆置有千斤钩,筒口蒙蛇皮,用马尾弓拉奏。
京胡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也用于其它剧种。独奏曲多源于京剧曲牌,如《小开门》、《夜深沉》等。
板胡是伴随着地方戏曲梆子腔的出现,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名称是因为琴筒用薄木板粘成而得名的。又称梆胡,秦胡,胡胡,呼胡,大弦和瓢。
板胡在中国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品种繁多,音色明亮,高亢。是我国多种梆子腔戏曲,北方戏曲和曲艺的主要伴奏乐器。
  20世纪50年代后,又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深受广大人民喜爱,流行于西北、华北、东北、东北各省区,尤以陕西、甘肃、山西等省最为盛行。最初,板胡主要流行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当地的许多地方戏曲和曲艺,比如像河北梆子,评剧、豫剧、秦腔等都是用板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由于板胡和中国的戏曲、曲艺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因此它在演奏戏曲、曲艺音乐时最能发挥自身的特长,在地方戏曲和曲艺伴奏中,各地区的板胡善于表现各自不同的风格,富有独特的地方色彩。
板胡《大起板》、《翻身的日子》、《大姑娘美》、《秦腔牌子曲》、《马车在田野上奔驰》、《月牙五更》、《眉户联奏》、《丰收乐》、《哥哥回来了》、《山东小曲》、《花梆子》、《影调》、《灯节》、《春城节日》、《河南梆子腔》、《叙事曲》、《秦川行》、《串调》、《桑梓》、《第一版胡幻想曲》。
又称曲胡、二弦。坠胡的前身是小三弦。主要流传于河南、山东一带,是河南曲剧、山东琴书、吕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在为说唱、戏曲伴奏时,艺人感到弹拨乐器的效果难以与唱腔妥贴配合,遂仿效胡琴,改用马尾弓拉奏,并将琴鼓改为胡琴的琴筒,形成坠胡。张两弦,一般定弦为a、d1,音域a~d3。除伴奏外,还用于合奏和独奏。
《新春乐》、《庆丰收》、《西北民歌》、《谁不说俺家乡好》、《河南曲子牌曲》、《豫西风情》、《银扭丝》、《吕戏四平调》、《喜梅》、《运输忙》、《八板变奏曲》、《家乡的喜讯》、《大起板》、《曲剧曲牌联奏》、《老年乐》、《慢垛》、《泣颜回》、《剪尖花》、《苦中乐》、《银扭丝》、《夸山东》、《八月挂花遍地开》、《云雀》、《喜迎门》 、《迎亲人》、《打起渔鼓庆丰收》等。
马头琴是民间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较弱。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时期拉弦乐器发展演变而来。时()已流传民间。据《》载,12世纪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种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时期用于宫廷。
《朱色烈》、《凉爽的杭盖》、《四季》、《牧马人之歌》《叙事曲》《蒙古小调》、《鄂尔多斯的春天》、《清凉的泉水》、《走马》和《马的步伐》、《干杯》、《蒙古小调》、《草原连着北京》、《赞歌》、《森吉德玛》、《蓝色摇篮曲》、《奔驼》、《初升的太阳》、《回旋曲》、《万马奔腾》、《欢乐的草原》、《牧马人》、《苏和的小白马》、《敖特尔青年》、《命运》、《鄂尔多斯高原》、《欢乐的草原》《》、《美丽的戈壁高原》、《》、《草原新歌》、《新春》,《草原赞歌》、《草原连着北京》、《万马奔腾》、《奔驰在》、《蒙古胡琴赞》、《草原音诗》等。
4.1.7 萨它尔
萨它尔,维吾尔族弓拉弦鸣乐器。汉文史籍称塞他尔,历史悠久,外形与弹布尔相似,音色明亮,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演唱&十二木卡姆&伴奏。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十四至十五世纪已流传在南疆喀什一带,后传至北疆和东疆,清代列入宫廷回部乐,称塞他尔。
萨它尔《木夏乌热克木》等
琵琶、月琴、阮、古筝、
古琴、热瓦甫、冬不拉、
琵琶,拨弦类,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是东亚传统,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指&琴弦等列&。&&指这种乐器总是附着在演奏者身上,和琴瑟不接触人体相异。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琵琶为木制,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音箱呈半梨形,张四弦,原先先用丝线,现在用钢丝、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合奏的重要。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象现在的,,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和原是两种的名称,琵是食指向前弹,琶是右手大拇指向后挑。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
琵琶广阔、演奏技巧为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的乐器。演奏时左手各指按于相应处,右手戴(或玳瑁)拨弦发音。
琵琶由六个相、二十四个品构成了音域宽广的十二平均律。优质琵琶的发音特点是:穿透力强(衰减小,传得远),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刚性,中音区柔和而有润音,低音区音质淳厚。
初叶,琵琶分南、北两派。南派,即浙江派,以陈牧夫为代表,用下出轮,擅长的乐曲有《海青》、《卸甲》、《月儿高》、《普庵咒》、《将军令》、《水军操演》、《》、《》等;北派,即直隶派,以王君锡为代表,用上出轮,擅长的乐曲有《十面埋伏》、《》、《小普庵咒》、《正声》等。无锡、华子同两人向南北派两学习,编著《南北二派秘本》三卷,采用工尺谱,有较完整的指法记载,是我国最早印行的琵琶谱。由华氏传授的流派遂被称作无锡派。
琵琶曲目分为武曲、文曲、文武曲、协奏曲四大类。
武曲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鹅》等。文曲如《夕阳箫鼓》《昭君出塞》《月儿高》《青莲乐府》《等》。文武曲:《阳春白雪》《,等》《夕阳箫鼓(春江花月夜)》《(今夕,长夜吟)》。协奏曲:《花木兰》《春秋》《祝福》《临安遗恨》《草原英雄小姐妹》《梁祝》等等。
4.2.2 月琴
月琴呈满圆形,琴脖短小。全长62、音箱直径36.3厘米。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面板和背板制。箱内置两道音梁,支两个音柱。四轴,四弦,每两弦同音,五度。琴颈和面板上设八或九个。
月琴是从阮演变而来的。自晋代起就在民间流行,约从起就有月琴之名,取其形圆似月、声如琴。来陈D《》:&月琴,形圆项长,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转轸应律,晋阮咸造也&。当时和阮相似,后来逐渐变化,清时月琴就与阮完全不同了,比阮简化,琴杆变短,呈满圆形,而且在各族人民中广泛流传。我国的月琴在唐代传入,19世纪30年代达到最盛时期,遍及一般人家。时,月琴在日本被禁,战后才又恢复。
月琴《双牛耕田》、《挖河泥 》、《挑河泥》、《夜耕》、《春天》、《打麻雀》、《江南三月》、《田边小唱》、《划船小曲》、《引水上山》、《黄浦江灯火》、《锡山之夜》、《松花江渔歌》、《百万雄师过大江》、《蝶恋花》、《仓山歌声永不落》、《大象》、《鄂伦春篝火》、《铁人之歌》、《春天的姑娘》、《春回彝寨百花开》、《雷波调》、《布托调》、《金阳调》、《威宁调》、《敉西调》、《大里弦》、《括地风》、《甘洛月琴调》等。
阮,始于宋代,元代阮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阮是古琵琶的一种,形似月琴,四弦有柱,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
阮可分为大阮、中阮、小阮三种,还有一种叫低阮。近年来研制的新大阮,增大了共鸣箱和面、背板的拱度,显著增强了表现力,可供独奏使用。
阮的《秋风词》、《瑶族长鼓舞曲》、《松风寒》、《云南回忆第二乐章》、《凤凰花开》、《渔舟唱晚》、《丝路驼铃》、《火把节之夜》、
4.2.4 古筝
古筝,又称、秦筝,是一种中国传统,深深的植根于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古筝宽广,音色清亮,表现力丰富,一直深受大众喜爱。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故被俗称为&古筝&。筝在汉、晋以前设十二弦,后增至十三弦、、十六弦及二十一弦。
筝是一种多弦多柱的。它的外形近似于长箱形,中间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筝的头部有缓缓而落的筝脚。在木制箱体的面板上张设筝弦。在每条弦下面安置码子,码子可以左右移动,用来调整和音质,且可用于转调。
筝主要由面板,底板、边板、筝头、筝尾、岳山、码子、琴钉、出音孔和筝弦等部位组成。筝的优劣取决于各部分材料质地及制作工艺的高低。
古筝名曲有:《渔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鸦戏水》、《汉宫秋月》、《蕉窗夜雨》、《》、《》、《》、《》、《》、《月儿高》、《汉江韵》、《将军令》、《》、《蕉窗夜雨》、《粉红莲》、《陈杏元和番》、《雪山春晓》、《》、《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春到湘江》、《》、《秦桑曲》、《丰收锣鼓》、《打虎上山》、《》、《东海渔歌》、《西域随想》、《》等。
古琴,亦称、玉琴、,为中国最古老的之一,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绘画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生活的生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作为生命的绝唱;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外,一度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古琴在古代人们的认知度是相当广泛的,&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明确有对琴的描写,古代诗词、史书、小说、戏文、绘画、古董瓷器&&古琴大量存在,史实、文学、均来源于实际生活,这得有多么广泛的社会基础才能造成这种现象。所以说,古琴在我国古代民间曾经是相当普及的,至少在读书人中是家喻户晓。也正因为这样,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琴艺术终于传承到了今天。
古琴《广陵散》、《高山》、《流水》、《》、《》、《》、《》、《》、《》、《》、《》、《》、《》、《白雪》、《》、《》、《》、《梧叶舞秋风》、《秋塞吟》、《渔樵问答》、《石上流泉》、《》、《》、《良宵引》、《玉楼春晓》等。
4.2.6 热瓦甫
热瓦甫深受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人民的喜爱 。热瓦甫产生于公元14世纪,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新疆和国内外的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广泛,维吾尔族人民在他们原有的民间乐器的基础上,吸收外来乐器的长处,创制出了一些新乐器,热瓦甫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并且一直流传到今天。
热瓦甫多为木制,它的外形很独特,上部分是细长的琴身,顶部弯曲,最下面是一个半球形的共鸣箱。热瓦甫有3根弦、5根弦、6根弦、7根弦、8根弦和9根弦等不同的形制,通常用最外面的一根弦演奏旋律,其余的弦作为共鸣弦。
 & 热瓦甫发音响亮,音色鲜明、独特,表现力非常丰富。常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演奏热瓦甫,不论坐着还是站立,身体都要端正,肩部要保持平正。演奏者把琴横放在胸前,琴箱放在右肘弯的中间,左手的虎口托着琴杆,手指按弦取音,随着右手中的拨片弹拨琴弦,这种乐器发出优美的乐音。
热瓦甫《芒果里》、《格罗吾里》、《莱勒古勒》、《白鹰》、《塔什瓦依》、《宫特帕依》、《夏地亚那》、《我的热瓦普》、《天山的春天》、《美丽的祖国》等。
4.2.7 冬不拉
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两种,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音箱上有发音小孔、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冬不拉音量不大,但音色优美。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运用冬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形象地表现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和骏马疾行的蹄声等。
冬不拉《高潮》、《伊犁河的波浪》、《美丽的巴尔鲁克山》、《我的冬不拉》、《白色的小岛》、《延安颂》、《热爱祖国》、《故乡》等。
4.3.1 笛子
,长期以来,对于竹笛是从什么时候才有的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近年来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中就有与我们今天的六孔笛十分相似的骨笛,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应该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
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孔、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
竹笛流传地域广大,品种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调笛。还有笛、七孔笛、短笛笛等等。
箫又名,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吹奏乐器。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有六孔箫和八孔箫之分,以&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两种类别。六孔箫的按音孔为前五后一,八孔箫则为前七后一。八孔箫为现代改进的产物。
箫一般为竹制,也有玉制的玉箫和铜制的铜箫等。
古箫(排箫)与今箫(洞箫)的区别相传为舜所造。竖吹。现今所称&箫&,指单管箫。唐代以前指多管&箫&,即&&。
单管箫的管体一般呈圆柱形,通常有6~8个侧指孔,吹奏时,用手指按孔,可控制不同音高。多管箫为每管一音,无侧孔。排箫的称呼最初见于唐代的《因话录》,《元史》中正式称多管&箫&为&排箫&。
箫与笛的区别在于:笛子横吹有膜孔,箫竖吹且没有膜孔,但有后音孔。当然,现在也有短的竖笛,不贴膜,音色在笛箫之间,更接近笛子。
箫的定调不一,常见的为G调,还有F调、C调等。6个音孔全闭时,筒音为(d1),通过超吹,由(d1~e3),有两个八度另一个大二度。箫的音色柔和、典雅,区发音深沉,弱奏时很有特色;中音区音色圆润、优美;高音区发音紧张。箫的音量较小,乐队用几支箫同时演奏效果较佳。单用一支箫演奏时,配器上要注意音量对比适度。
箫的《》、《》、《》、《G》、《》、《》、《》、《》、《》、《渔樵问答》等。
排箫是由一系列管子构成的,管子都是按由长到短或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并且把它们并排联接在一起,管子的底部都用塞子堵住,构成一个个独立的吹管,吹奏时,气流进入管中,可以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
  排箫的音色纯美,轻柔细腻、空灵飘逸。排箫这种乐器既可以独奏又可以合奏。
在中国古代,排箫有许多美名:雅箫、、舜箫、、、凤翼、云箫。排箫还有些我们不太熟悉的别名:、比竹、、底箫、、等。
排箫的音色纯美自然,宛若风的声音,就音色而言,更多的人喜欢把排箫归类为古典乐器,排箫音乐截然不同于嘈杂喧嚣的现代音乐,排箫声音如同天上的流云,超凡脱俗,人们习惯把排箫之音赞为&天籁之声&。
排箫《梦萦丽君》、《欧美金曲》、《海外风情》、《民歌小调》、《南美特辑》、《在水一方》、《独上西楼》、《橄榄树》、《再见李兰香》、《同桌的你》、《孤独的牧羊人》、《一杯美酒》、《帐夜》、《远航》、《青藏高原》、《味道》、《再看我一眼》、《月亮代表我的心》、《走过咖啡屋》、《康美之恋》、《和兰花在一起》等。
& 笙,是中国汉族古老的,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笙结构组成:主要由笙簧、笙苗(即笙体上的许多长短不一的竹管)和笙斗(即连接吹口的笙底座)三部分构成。
笙斗用葫芦制作,吹嘴由木头制成,十几根长短不等的竹管呈马蹄形状,排列在笙斗上面。以后,演奏家们把笙斗改为木制,后来经过流传,又用铜斗取代了木斗,同时簧片也从竹制改为铜制。
笙的《牧场春色》、《山乡喜开丰收镰》、《欢乐的泼水节》、《沂蒙山歌》、《沂蒙新貌》、《湘江春歌》、《林卡》、《傣乡风情》、《火车进侗乡》、《恋歌》、《水库飞来金凤凰》、《之春》、《阿细欢歌》、《织网歌》、《挂红灯》、《草原新苗》、《冬猎》、《维吾尔人之歌》、《狂想曲》、《天山的节日》、《》、《孔雀音画》、《望夫云的传说》、《草原骑兵》等。
4.3.5 芦笙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特别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表达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是苗族人民奋进向上的精神支柱。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芦笙名曲主要有:《诺德仲之歌》、《大悲调》、《和调》、《赛调》、《芦笙恋歌》、《月光下的风尾竹》、《茉莉花》、《金蛇狂舞》、《思归》、《瑶族舞曲》、《秦王破阵乐》、《乌苏里船歌》、《洪湖水浪打浪》、《在银色的月光下》、《草原骑兵》、《苏武牧羊》、《紫竹调》、《渔舟唱晚》、《婚誓》、《微山湖船歌》、《湘江春歌》、《梅花引》、《静夜思》、《挂红灯》、《白蛇传幻想曲》、《采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骑竹马》、《彝寨欢歌》、《天山的节日》、《出水莲》、《太行乡情》、《红花遍地开》、《边寨之夜》、《草原春牧》等。
4.3.6 葫芦丝
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少数民族,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降B、C、D等调。葫芦丝发源于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富有浓郁的。
丝用小葫芦作为,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其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
丝《月光下的凤尾竹》、《婚誓》、《多情的巴乌》、《竹林深处》、《山寨情歌》、《侗乡之夜》、《瑶族舞曲 》、《月夜》、《竹楼情歌》、《放马山歌》、《美丽的金孔雀》、《军港之夜》、《梦回景颇山》、《勐养江畔》、《古歌》、《金色的孔雀》、《赶摆》、《迷人的葫芦箫》、《景坡山》、《版纳之夜》、《云之南》、《泸沽湖之恋》、《知音》、《刘三姐》、《铁血丹心》、《天涯歌女》、《金孔雀与凤尾竹》等
4.3.7 唢呐
唢呐,又名,小唢呐称海笛。唢呐,在木制的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
最初的唢呐流传于、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国地区。
扬琴、编钟、云锣、钹、腰鼓、长鼓、梆子、铜鼓、达卜、锣鼓、快板、碰铃。
4.4.1 扬琴
扬琴,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击弦乐器。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无论用于独奏、伴奏还是合奏,扬琴的音色特点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刚柔并济;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它的音色明亮,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扬琴是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
扬琴是明朝末期由波斯(阿拉伯国家)传入,最初是为曲艺伴奏,并形成多种流派。扬琴在中国已经流传和演化了四百多年了。在这期间,中国的乐器制作家研制出了不少扬琴的新品种,比如像高低音扬琴、转调扬琴、筝扬琴和电声扬琴等。
扬琴、《屈原祭江》、《苏武牧羊》、《昭君和番》、《林冲夜奔》、《海燕》、《樱花》、《节日的天山》、《旱天雷》、《雨打芭蕉》、《金蛇狂舞》、《采茶扑蝶》、《海岛新貌》、《映山红》、《川江韵》、《映山红》、《天山诗画》、《黄土情》、《海峡音诗》、《竹林涌翠》、《丝路掠影》等。
4.4.2 编钟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成一组或几组,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编钟,不过那时的编钟多为三枚一套。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每套编钟的个数也不断增加。古代的编钟多用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
编钟虽作为一种较为古老的打击乐器,但其音质、音准、音色等方面,绝不逊色于:排鼓、大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钵等民族打击乐器,也不逊色于:定音鼓、马林巴、铝板琴、大军鼓、小军鼓等西洋打击乐器,更不逊色于架子鼓等爵士打击乐器。其地位已在世界打击乐界中根深蒂固。
编钟竹枝词(编钟与编磬)、《春江花月夜》(古乐合奏)、《屈原问渡》(古乐合奏)、《楚殇》(古乐合奏)、《国殇》(古乐合奏)、《幽兰》(古琴与编钟)等。
4.4.3 云锣
云锣,出现于唐代,元代开始大为流行,是汉、藏、蒙古、满、纳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古名云辙,又名云H,民间又称九音锣。藏族称丁冬、丁当。是锣类乐器中能奏出曲调的乐器。常用于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和寺庙音乐中。流行于内蒙古、云南、西藏和汉族广大地区。
组成全付云锣的小锣,大小一样而厚薄不同,有固定音高。按音的高低,装在一个木架上,下端有柄,每一个小锣用三根绳子系住,空悬于若干木框之间。
云锣属于金属体鸣乐器族内的变音打击乐器类,音色清澈、圆润、悦耳、余音持久,但音量不大。不是小型民族乐队的固定编制,但大型民族乐队中较为常用。其作用如西洋乐队中的三角铁,音量虽然不大,但点缀作用明显。
《水库凯歌》、《旭日东升》、《渔舟凯歌》、《钢水奔流》等。
4.4.4 锣鼓
锣鼓是戏剧节奏的支柱。戏曲的唱念、表演、舞蹈、武打,都具有很强的节奏性,而锣鼓是一种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的乐器,有了锣鼓的伴奏配合,能增强戏曲演唱、表演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准确性,帮助表现人物情绪,点染戏剧色彩,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
锣鼓的组合运用,大体分为3类:第1类由、、、组成,以大锣为主体;第 2类由小锣、鼓板组成,以小锣为主体;第 3类由钹、小锣、鼓板组成,以钹为主体。
4.4.5 腰鼓
腰鼓是我国古老的民族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又很好地表现了生活。腰鼓是满、彝、汉等民族棰击膜鸣乐器。历史悠久,发音脆亮,在民间广泛流传,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掀起了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性。
腰鼓属打击乐器。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鼓长约34厘米,两面蒙皮。鼓框上有环,用绸带悬挂在腰间,演奏时双手各执鼓槌击奏,并伴有舞蹈动作。腰鼓在民间十分盛行,人们跳着,变换队形,或行走或在一个场地内边舞边敲。同时也用于民间秧歌舞。腰鼓最初流行于,后来在全中国发展流行。
4.4.6 长鼓
长鼓分两种,一种是朝鲜族长鼓。另一种是瑶族长鼓。朝鲜长鼓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它朝鲜族聚居地区,又名伏鼓。起源于古代的细腰鼓; 瑶族长鼓于宋代已流传,多以燕脂木制作,工艺精细,主要用于舞蹈伴奏。
4.4.7 铜鼓
铜鼓,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铜鼓全部铜铸,一般的铜鼓鼓面直径约五十公分,高约三十公分(个别的较大)。鼓腔中空,无底。两侧有铜环耳。鼓面和敲身都刻有精致的花纹。
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打击乐器。碰奏一种。中国、外国乐队中都使用。中国古代把铜钹、铜铙或铜盘、镲等,统称为铙钹。
钹属于金属体鸣乐器,无固定音高。其音响洪亮而强烈,穿透力很强,善于烘托气氛,是各种管弦乐队和地方吹打乐队中必不可少的色彩性打击乐器,在吹打乐等地方乐种中在用于强奏时,极富气势,通常表现一种激情;用于弱奏时,其作用类似大鼓,属于节拍乐器。
4.4.9 手鼓
手鼓,也称达卜,因敲击时发出&达&、&卜&两种音响而得名。是维吾尔族和乌孜别克族的拍击膜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尤以天山腹地最为盛行。
手鼓(达卜)边框用桑木制作,呈扁圆形,单面蒙以羊皮、小马皮或驴皮,鼓框内侧缀有三十余枚小铁环。自本世纪50年代以后,手鼓还多用蟒皮蒙面,使发音清脆响亮。在维吾尔族民间,手鼓一般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
演奏时,双手虎口托持鼓框,重心在左手上,除拇指外,其余各指均可用于击鼓。
手鼓源于阿拉伯,经&丝绸之路&东传我国。南北朝时我国已有了手鼓,敦煌千佛洞的北魏(386年&534年)壁画中,就绘有鼓形扁圆、单面蒙皮、背面有许多小铁环的单面鼓。
4.4.10 快板
戏曲中拍子急速的调子。每于剧情紧张或人物心情激动时用之。曲艺的一种。有些地区叫&顺口溜&、&练子嘴&。词儿合辙押韵,说时用竹板打拍,节奏较快。
&快板&这一名称出现较晚,早年叫做&&,也叫&&、&流口辙&、&&,是从宋代贫民演唱的&&演变发展成的。
 快板艺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从表现形式看,有一个人说的快板书,两个人说的&数来宝&和三个人以上的&快板群&(也叫做&群口快板&)。
4.4.11 碰铃
碰铃也称&碰钟&,两只为一副。碰铃用黄铜制作,音色清脆、悦耳,如银铃一般。演奏时,利用穿过小孔的绳子左右手各执一只,相互碰击发音。  碰铃常用于民族、民间器乐合奏和歌舞戏剧的伴奏中。声音清脆明亮,具有强烈的点缀效果。
4.4.12 梆子
梆子,又名梆板,打击乐器,是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约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其中一根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宽5-6、厚4厘米。
中国的皇宫大乐这类音乐类型,不妨作为国乐改良方向的参考,但
学习过音乐的人都知道300多年前的欧洲,小提琴的制式与现在相去甚远,200多年前的改良造就了意大利的3大制琴家族,其物理学、声学等科学性奠定了现代小提琴的基础。
上海民族乐交响乐团的演绎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神州纵横千万里的《大音华章》、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已经走向世界的《龙舞》、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甘肃省歌舞剧院民族交响乐团的《敦煌交响乐》、广西的重庆的《故乡风情画》,青海的《青海素描》、藏民族的首部交响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等。
关于民族交响乐的创新发展,刘长安(广东省音协主席、广州市文联主席)说: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运用民族乐队来写交响乐,用民族管弦乐队来表达新的思维。尽管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的乐队已经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但是,现在除了乐器本身的问题外,许多民族乐队对于交响乐的创作还是免不了用西方乐队的思维来运用民族乐队。比如,在交响乐到达高潮的部分,西方乐队的处理方式是旋律开始激昂,可是民族乐队如果用二胡使劲地拉来表达高潮很可能就达不到高潮的效果。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乐队编制上中国民族交响乐队可以更大胆一些。有鉴于此,我们要重视引导音乐家进行认真总结。只有这么做,我们才能使民族交响音乐既能用西方管弦乐,又能用中国民族乐队体现和表达今天的生活。
关于民族交响乐的创新发展,在论述&中国交响乐的传承与发展&(《科教导刊》2010年11期)一文中,程畅的观点是:
第一,几十年来,经过大批音乐家们的努力,许多优秀的交响乐作品问世,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它们所承载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被广为流传,并且使之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的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但是不得不指出这些作品与时代的需求相比,还是有所差距的,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与时代的要求所不相适应的。
第二,人们需要反思,在流行音乐中国风刮遍大江南北的今天,为什么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交响乐作品这么少,怎么才能将中国特有的元素与交响乐融合,我们新一代的音乐人将如何创新,怎么才能创作出更多让的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将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深厚的民族精神底蕴,通过交响乐这个更容易被外国人接受的平台,让我们这一代人展示给世界。
第三,交响乐的创作不是一个简单的流程,不仅需要作曲家个人的努力,尤其是在当今,随着中国文化对世界影响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更需要国家领导的重视以及政府的支持,才能调动起广大音乐家的积极性,使其创作出更多更好,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交响乐。在不断发展交响乐民族化的道路的同时,努力地向着世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真正的形成东方音乐的独特神韵。也希望中国的作曲界,用一颗平常的心态去创作更专业的音乐作品,努力在世界刮起中国风,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这也从正面进一步警示我们,要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把我们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的文化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取长补短,促进世界的共同进步,促进社会的协调统一,使世界和谐发展。
仅仅依靠国家的重视以及政府的支持,仅是促进民族交响乐发展的一个方面。除此而外,需要让社会名流、达官贵人、企业老板、中产阶级、知识阶层对其产生兴趣,并不断提升艺术修养与激情。当他们在对艺术形成强烈的爱好与需求的同时,必将对民族交响乐产生强烈关注与由衷支持。这样一来,民族交响乐才会有良好的生存土壤与客观环境。
200施特劳斯家族音乐为基础一样。
正在读取...
王达水 的近期作品[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最新资讯
王达水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指挥家石叔诚演奏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