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汉青1988年2月3日3月26日

人文象达--历史文化名乡百年教育(一)
历史文化名乡——象达百年教育发展史
----历史印证一切,时间见证辉煌;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发展
历史印证一切,时间见证辉煌。悠悠百年,历经两个世纪沧桑。象达小学在这百年沧桑中,给象达乃至龙陵人民留下太多的印象,太多的回忆。从1908年建校始至今,她成了象达乡百年教育的缩影,见证了象达乡教育的百年辉煌。
其一:从“象贤初等小学校”到“象达乡中心学校”的命名,她几易其名,其命名体现出了命名阶段的教学体制和教育现状。“象贤初等小学”时,她是由象达民众通过捐土地捐设备自发建办的。“象贤”二字体现出了当时民众的办学理念:培养贤良、贤德之才。后为满足当地需要,由当地的张德明(新爷)等人多方努力,将初等小学提升为两等小学,并报经云南省政府批准,“象贤两等学校”成为了当时龙陵县少数的两等学校之一。从而她走向了公办教育。抗战胜利后,象达达德女子小学并入象达小学,并称象达两级中心小学,简称象达小学。这时在地方人士朱家祥、赵有弼、张维缙(张剑秋)的倡导下,发表《告象达乡亲父老书》,号召象达及周边地区广大乡民大力支持子女特别是女孩踊跃入学,大大拓宽了学校招生的范围。之后学校曾一度办到20余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300余人。生源除本乡子弟外,尚有勐冒、平达、潞西乃至缅甸的各族子弟前来就读,从而使该校成为滇西边地最有影响的学校之一。1947年,地方设保甲制,“象达两级中心小学”改称“中心保国民学校”一直到由于“共革盟”事件而停课数月。后恢复办学,继称象达小学至2003年,此期间,生源不断扩大,师资不断加强,直至2003年与教育办公室合并前已发展到现今规模,有十四个教学班(含两个学前班),教师30多人。与教育办公室合并后,改称象达乡中心学校,至此她成为了象达乡基础教育的中心,在不断发展自己的同时,并带动了象达乡基础教育的发展。
其二:六千多学子的成长体现出她百年的辉煌。百年沧桑,百年辉煌,成就百年老校。可谓“百年老校雨露春风彰显教师形象,六千学徒勤学苦练尽展学子贤贤”。百年之中,六千多学子在党、政、军、工、商、农及事企业等行业各领风骚。在建国前后,学子中或投军或入党,投身于解放事业和军队建设中;或从教或经商,为教育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或从政或务农,活跃在各行各业,为当地的各项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其三:学校的发展凝集了全乡人民的心血,是全乡人民及社会各界人士热心支持的结果。从建校时的捐地捐料到后来的新建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楼和重建大门、重修办公楼等都得到了全乡人民、海外侨胞、社会人士、团体的热心资助,真正体现了百年老校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海外侨胞对家乡教育的关注,体现了象达乡“是著名侨乡、有百年老校”的特点。
百年回眸应自豪,百年辉煌宜继承。在象达中心小学百年生日来临之际,为使她在我们的心中留下清晰的印象,让我们从她的发展中总结出经验,继续努力再创辉煌,我们对她的这百年历史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并成册。此次校史的整理在象达乡人民政府的关心组织下,由中心校相关人员组成校史整理小组进行整理。整理过程中,我们的史料主要来源为:龙陵县教育局编撰的《县教育志》、梅学达同志编写的《龙陵象达乡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和中心校存有的相关档案。另一渠道为通过走访相关知情人士、校友,向他们咨询相关情况。在此对为我们提供史料情况的热心人士和知情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梅学达同志对中心校校史整理和百年校庆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和无比的敬意!
第一章发展概况
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49年10月前)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象达乡象贤小学成立,设立在象达乡当时的文昌宫内。文昌宫地址原属象达乡李氏宅基地,为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经民众议定,让李氏在象达坝子内随意选择自己喜爱的宅基地。让出后,先建立了魁阁,土木结构,一楼一底,原来塑有佛像,后二楼作宿舍用,底层作图书馆;后建文昌宫,位置在现象达中心校综合楼阶梯教室前,原为土木结构平房一大间,紧靠后墙的中间塑过孔子像,于1935年拆除作为象达小学礼堂。
民国元年(公元1911年),象达达德女子小学成立。设立在观音寺内(现象达粮管所)。设1-4年级,专招女生入学,开创了地方女性教育的先河。后于民国四年停办。
民国二年(1912年),在龙陵师范毕结业的象达人士赵世圻(优等生)、王文璧(中等生)回象达任教,为象达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29年,由于地方青少年入学积极性不断高涨,初等小学不能满足需要,又经张德明等人多方努力,将象贤小学提升为象达两等小学,简称象达小学。并报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将原县府设在象达的公有义山义田划归象达小学,对解决象达小学的部分固定经费收入提供了条件,为此象达人民推举张德明(新爷)为象达两等小学的领导,业务上由懂新学的教务主任杨正负责;1932年后聘请从省城昆华中学毕业的王之常先生担任校长至1940年。
1929——1942年,象达文化教育事业得到稳定发展,有两级小学一校,女子初小一校,其他初小五校,在校学生共约400名。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5月4日,日寇南侵,龙陵沦陷。象达小学被日本人占领而无法办学。
1945年,抗战胜利后,女子达德小学并入象达小学,称象达中心小学,仍简称象达小学。并在地方人士朱家祥、赵有弼、张维缙的倡导下,发表《告象达乡亲父老书》,号召象达及周边地区广大乡民大力支持子女特别是女孩踊跃入学,大大拓宽了学校招生的范围。之后学校曾一度办到20余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300余人。生源除本乡子弟外,尚有勐冒、平达、潞西乃至缅甸的各族子弟前来就读,从而使该校成为滇西边地最有影响的学校之一。
1947年,象达小学设幼稚园一班,为龙陵县现在记载最早的幼稚班,1953年学校幼稚班学生达101人。
日,“共革盟”第一次由保山进占龙陵。数日后,撤返保山;5月第二次进扰,约二月余,7月被击溃。“共革盟”两次进扰,迫使龙陵小学56校(含象达中心国民学校)、象达私立晓东中学因“共革盟”事件而停课数月。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后—2008年9月)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司令员朱家壁率边纵部队六团解放龙陵。11月19日,朱家壁率部到达象达。第二天,在晓东中学操场召开平民联欢大会。晓东中学师生并象达小学小部分师生参军参政。
1951年,象达小学有学生512名,共8班。这年教师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年末,中心小学成立学委会,学习政治常识读本,开展思想改造学习运动。
1952年,学校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指示。并成立校务委员会、学生会、班委会。1958年4月-9月,象达开办1班农业中学初中班。
1954年,张正芳老师到板栗树小学任教,当时便纳入了象达小学的分校,学生大概有40人左右,后学生逐渐增多,板栗树小学形成偏完小,开办到六年级,但仍属象达小学分校。
1958年,象达小学的生源不断扩大,招生范围不断拓宽,学生人数增多,学校现有校舍无法满足现有学生的就学需要,于是分出一部分到营坡村,成立了营坡分小。
1963年,象达乡学校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在这年,高山分小也开始创立,由梅立仙老师执教。
文化大革命中的七十年代,学校虽也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但在此期间仍建立了考核、作息、值周教师、集体办公、家访、奖励优生等管理制度,恢复了教研组,表现了应有的胆识和勇气。
1968年,由于贯彻“一社办一校”的政策,板栗树小学的小拱山学生分出,在小拱山社办起的小拱山就读,当时由杨焕珍老师执教;1974年小石房小学相继分出,由胡定培老师任教。此时象达小学形成了有一校四点的办学现状。
1971年,营坡分小生源不断增多,加之“一村有一校”的要求,营坡分小正式从象达小学分出,成立了营坡村完全小学。1988年,小石房小学由于学生人数减少,学校便停办,学生又到板栗树小学就读,1989年小拱山小学也停办并入到板栗树小学。
2000年后,为了贯彻“撤点并校”政策,象达乡陆续撤并了一些村教学点,
2003年高山小学撤并,学生并入象达中心校,此时象达村形成了一校一点的办学格局。2003年1月,由于教育体制改革,象达小学和象达乡教育办公室合并,成立象达乡中心学校至今。
(图为象达中心小学办学格局变化示意图)
第二章 教育经费
第一节:经费来源
民国年间,教育经费来源多以地方筹措为主。其形式可考的有以下几种:
1、各校地租、寺租、房租。象达许多学校经费均靠田租、寺租、庙租等维持。许多学校始成立均始在庙房办学。
2、杂捐。这是主要的筹措方式之一。一般缺、罐租(1925)、烟酒牲屠捐的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猪鬃捐、升斗捐等做为教育经费。民国三十年(1941)后,除升斗捐外,大部分被取消。
表:民国二十九年(1940)征收教育屠捐表
全年认捐指数
象达(属二区)
捐后由小学自行收支
3、各级政府筹款。一般从地方自治附捐或事业费中抽取十分之二做教育经费。
4、摊派:乡中心小学费用,由各保按一定比例提供;各校经费不敷者,按户摊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费来源按期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年为第一阶段。此时教育经费废止一切摊派。村小学校经费由各地自筹。
1954年-1986为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其经费来源主要有:1、县财政拨款;2、农村社队和社会集资;3、学校勤工俭学收入;4、收缴学生学杂费;6、个人捐赠。
1987年后为第三阶段,主要形式有:
1、龙陵开始实行乡(镇)财政包干制。这是一项重大改革。各乡(镇)教育经费即由本乡(镇)财政划拨,该乡(镇)教育办公室支配。同时,乡(镇)教育经费可以根据自己财力适当加强对教育的投资,并组织相应的群众集资活动。
2、1990年11月,龙陵县成立“世界银行贷款教育项目领导小组”,正式向省教委申请世界银行贷款教育项目。此贷款主要用于学校基础教育,集中用于校舍改造和教学设备添置。
3、校舍维修改造工程款,用于危房的拆除重建。
4、义务保障教育经费,用于学校的各种公用经费的开支。
5、学生的各种经费补助,如“三免”和“两免一补”经费和“寄宿生生活因难补助费”等。
第二节:教育经费管理
民国初元,各乡(镇)、各校所筹的经费均由校董会收入管理,并按月造报县教育行政部门。
民国年间,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分两级:一级为乡(镇)教育经费;二级为街、村、校教育经费。两级管理均受县教育部门监督、核准报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间,由各地按规定筹款使用,无专管经费人员。年,各乡(镇)(或区、社)中心小学设兼职会计1人,管理各地经费账目核报事项。1987年实行乡(镇)财政包干制,各乡(镇)教育经费,由各乡(镇)财政划拨,由各教育办公室支配,办公室设专职会计1名,管理经费。
1988年成立乡教育办公室后办公室均设会计管理经费、账目、预算等。2003年乡教办与小学合并后,中心校设会计、出纳管理全乡教育经费,小学设立两名教师分管钱账。
第三节:社会集资
社会集资办教育是募捐教育经费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同社会,其集资方式不同。
民国年间的社会集资以个人捐赠为主,其集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捐资资金、田产、租谷。1946年,象达冯高氏(高美珍)捐象达街铺面二间,受县政府褒扬;2、捐赠建校用材用料;3、捐赠图书、资料设备等。&&&
&1931年,朱晓东由昆明回家省亲并视察滇西工作时,在龙陵视察了象达、龙山、镇安三所两级小学,分别赠送每校一套军乐器材,包括洋鼓洋号;赠送龙山、象达两校各一套万有文库图书,以鼓励办好学校教育。除个人集资外,募捐、摊派也是社会集资的范畴。
民国年间,本籍部分教师亦以薪金的一半,捐资兴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集资的主要方式是社队群众集体集资。此外还有社会团体、单位及个人捐等其他形式。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群众自动捐款解决学校图书、设备等不足的问题。学生家长及热心教育的人士,自动乐捐丁款,来做经费,购置图书、交给教师津贴等。
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后,小学校舍的一部分由农业社承担。年10年间,一方面教育教学受到严重干扰;另一方面又在“读小学不出村、读中学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的思想指导下盲目发展学校。这时,社队集资兴学曾形成高潮。大多数学校都是由村社队出工出料建盖,有的是在村社庙房建校。可惜这时期的校舍建设不注重质量,有效使用期不长。
年,由于群众误认为群众集资办学是不合理现象,因而集资办学一度低落。1980年,中共中央重申后,在1983年后才重又形成热潮。此时社会集资形成以下几种形式:
1、个人自愿捐资献料。
2、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资助学。
3、机关、城镇企事业单位给学校捐款捐物。
4、政府征集教育资助费
5、国家规定的教育费附加。1987年,龙陵开始征收教育费附加。所谓教育费附加是据国务院日国发(86)50号文件和国务院令第60号规定,国家向缴纳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教育经费。以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税额为征集依据,按2%的比例计算征收,在缴纳三税时一并缴纳。
1985年后至今,社会捐集资助学又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财政拨款;
2、社会团体单位集资&&&&&&&&&&&&&&&
3、村社人民集资
4、个人捐资&&&&&&&&&
1985年,象达小学教学楼投资146700元顺利竣工投入使用。时投资构成是:县人民政府拨款13万元(含县教育局9万元);象达区公所集资&
500元;象达乡人民政府集资8000元;象达建筑工程队第四施工组捐集资8200元。&&&&&&&&&&&&&&&&&&&&&&&&&&&&&&&&&&&
1999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由国家拨款30万元,单位捐资17万元,社会个人、团体捐资25万元,总共投资60多万元(含附属工程)建设完成了面积为731平方米的综合楼。
&&&&&&&&&&&&&&&&&&&&&&&&&&&&&&&&&&&&&&&&&&&&&&&&&&&&&&&&&&&&&&&&&&&&&&&&&&&&&&&&&&&&&
&&&&&&&&&&&&&&&&&&&&&&&&&&&&&&&&&&&&&&&&&&&&&&&&&&&
(图为当时社会人士捐资铸造象达小学大钟功德碑)
2007年,在象达乡人民政府和中心校、社会各界人士及海内外侨胞的倡议下,决定进行象达乡中心学校大门的恢复重建工程,在海内外侨胞、象达小学部分学子、县乡各单位、团体、个人的捐助下,捐资40多万元,于2008年建成了牌坊式的大门和台阶式道路,并对学校大门进行了绿化
(图为1985年象达小学教学楼落成后的纪念牌)
第四节:勤工俭学
据可考,象达勤工俭学开展始于1958年,是龙陵县开展勤工俭学最早的地方之一。1958年4月,象达在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中,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按生产队建帽活动,班为生产队,班主席任生产队长。各班设有记工员,学校设有会计。学校还设有农艺组、工艺组、卫生组、捕害委员会、对外接洽组、保管委员会等。这些组织延至1959年。
这一时期,勤工俭学的内容分为二大类,。一类是校内生产劳动。其中有农作物种植(水稻、山药、蓖麻、栗树、玉米)、饲养(蚕、鸡、鸭、猪、牛)、手工业产品加工(酿酒、采茶、针织),在这些劳动中,各校都有生产基地。二类是公益劳动。如帮助机关扫盲、为农业社积肥等。
& 年间,勤工俭学活动处于低潮时期。
年文革时期,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与学工学农相结合,出现了以劳动冲击教学、经劳动代替勤工俭学的局面。
九十年代后,国家逐步对勤工俭学重视,象达小学和其分小的勤工俭学主要以采摘所属茶山的茶叶收入为主。二十一世纪后,象达小学的勤工俭学除了茶叶收入后,还有其房租费收入和学校树木买卖收入。
第三章、机构设置
由于2003年撤并象达乡教育办公室,并入象达小学,称象达乡中心学校,管理全乡初级中学和小学教育,为此这部分赘述上(区)乡教育行政机构
第一节:(区)乡教育行政机构
民国元年(1912),军政府拟定各属自治公所办法大纲,劝学人员由参事会参事员或原任劝学员分别专任。民国十二年(1923)学区由区学董处理区内教育事务。每区又设学务委员1人,辅佐区学董处理教育事务。
民国十四年(1925),地方教育行政,均以街村为单位。凡村镇地方所分的区域概称街;凡乡镇地方所分的区域概称为村。各街设正副学董各1人,各村亦设正副学董各1人,由街村住民选举,报由劝学所呈请县知事择优委任,转报省教育厅备查,以三年为一任。街村正副学董为街村教育行政主体,对于执行本村教育事务负有完全责任。乡立各学校凡与本街村有关系的,街村正副学董须会同办理。龙陵划分四个区,时象达属第三区,三区学董为张融和。
民国二十年(1931),龙陵改自治区为八个区。象达、赧洒、上三练为第二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各区设学董和助理学董,委任区长为学区教育委员,与学董一起筹办短期小学及一切教育行政事务。责成当地委员饬学区学董切实挨户调查予以强迫学龄儿童入学。
民国二十九年(1940),龙陵推行保甲制度,学区亦随行政而改变。民国三十三年(1944),依新县制规定,乡镇机构内分设民政、警卫、文化、经济四股。文化股主任由中心学校校长或教员兼任,主管本乡(镇)教育文化行政及指导国民学校事宜,并加强行政联系。民国三十五年(1946),龙陵县政府规定:各乡镇中心学校校长由县府派任,可由乡镇保长举荐,但须举荐人及被举荐人亲来面见呈核。时象达、平达为一区,督导员是朱家祥。
民国三十六年(1947),龙陵县政府规定,各乡镇保甲长应切实协助办理当地教育。
1949年至1969年间,区(社)级教育均由区(社)文教助理和该区(社)中心小学校长共同管理,文教助理名称常有变更。1949年至1956年称“文教助理”;1957年改称“文教委员”;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公社内设文教卫生部,负责人称“文卫部长”;1960年“文卫部长”改为“文教助理”,此制一制沿直1969年3月。
1969年3月,公社成立“教育革命领导小组”。其中组长由公社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由贫下中农代表或大队贫管会成员担任;成员中有教师代表1名,红卫兵代表1人,贫下中农代表5——7人。大队一级设有贫管会,生产队一级设有贫管小组。公社重设文教干事,受教育革命领导小组领导。1973年以后,公社、大队、生产队的教育机构名存实亡,公社教育行政仍由文教干事和中心小学负责人管理,1977年这一体制结束。
表:1959年以前象达区文教负责人一览表
学务委员(学董)
1978年至1983年,地方教育行政仍恢复了公社文教干事和中心小学管理全会社教育,大队完全小学校长管理本大队的教育体制。1983年,龙陵进行农村政社会一体制改革,设区建乡。原公社成为区,大队改为乡,生产队改为村,并对行政区域进行部分调整。其教育仍沿袭1978年至1983年做法至1985年。
表:1970年至1984年象达公社及朝阳公社文教负责人一览表
尹留昌、杨存让
1984年12月,县教育局对各级学校行政设置规定如下图:
区中心小学——支部书记(党团组织、思想工作)
校长(行政工作)
教导主任(业务教研)&&
乡完小校长教导主任——村小负责人
副校长(中心行政工作)
副教导主任(中心业务教研)
当时,象达公社中心小学支部书记和校长均由杨正武老师担任;副校长由钟兰(女)担任;苏帕河公社中心小学支部书记和校长由杨国昌教师担任,朱家相担任教导主任,赵国民担任副教导主任,负责小学;莫国顺担任副教导主任,负责中学。
1985年,两个公社合并成立象达区。日,象达区教管会及教育党支部建立。龙陵县委组织部龙组字(86)68号文件任命,象达区教管会主任由杨树昌担任,副主任(支书)由杨国昌担任,教办主任由杨爱平担任。区(镇)教育办公室取代中心小学的职能。
1988年区改乡,象达区教育办公室改为象达乡教育办公室。撤消教管会,全乡小学和初级中学的管理工作由乡教育办公室负责。时由杨爱平教师担任教办主任兼支部书记,由赵丽华担任会计,扫盲人员由张子炳担任,师训人员由陈必升担任。
&&&2003年,教育办公室撤消,成立象达乡中心学校,与象达小学合并。设中心校校长管理全乡小学和初级中学工作;师训教研员管理全乡教研师训工作,会计管理全乡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设中心校副校长管理中心小学的教学工作,设教导主任管理中心小学教研工作。
表:1988年至2008年象达乡教育行政机构人员表
教办主(中心校长)
乡教育办公室
乡中心学校
第二节:学校行政
民国初年,学校设置校董会管理学校。校董会成员以乡(镇),保地主热心教育绅耆知识分子为校董,并以最多乡(镇)保长为董事长,董事长负责基金之筹集、学龄儿童及失学民众就学等事项。董事会负责校长遴选,校长负责教师、教务、经费开支等工作。民国三十五年(1946)四月三十日,县政府令各乡(镇)长负责督饬校董会成立。
1950年龙陵县学校行政组织如下:
校务会议(校长、教职工、学生代表组成)
&&&&&生活指导委员会&&&
&&财经管理委员会&&&&
&学生会与班会
1952年《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小学设校长1人,负责全校工作,必要时设副校长、小学班数在5班以上得设教导主任1人。
文化大革命十年,撤消了校长、教导主任,而以“贫管会”中的“教师代表”相代替。1978年又恢复原有规定,时由龙陵人杨存让老师担任“教师代表”,后由象达乡教师段家正接任。
1986年,成立乡教育办公室,各本校负责人称完小校长,并设教导主任,一直沿袭至今。
2000年后,学校组织机构为:
&&&&&&&&&&&&&&&&&&&&&&&&&&&&&&&&(图为2000年后学校组织机构示意图)&
表:象达小学历任校长一览表:
1945(前)
1945(后)-1946
&&&&&&&&&&&&&&
第四章、学制课程设置
第一节:学制
民国元年(1912年)九月,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规定小学分初等与高等小学。初小四年、高小三年、称“壬子学制”。民国十一年(1922)年十二月,北洋政府公布“壬戍学制”规定初等教育六年,初级小学四年、高级小学二年。195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发《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小学修业年限为五年,实行一贯制,入学年龄以7足岁为标准”。于日停止推行。
1980年12月,中央决定逐步将学制改为六年,城市小学先试行六年级,农村小学学制暂时不动。1983年9月,龙陵开始实行“四二”分段的六年制。
1986年10月,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分“五四”、“六三”学制;于1990年全部规范实行“六三”学制,实行六年制全日制小学教育。2000年龙陵县实现“普九”,于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至今。
第二节:课程设置
民国元年(1912)九月,教育部规定,初小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子加授缝纫课;高小开设修身、图文、算术、本国历史、地理、手工、理科、图画、唱歌、体操、男子加授农业,女子加授缝纫。
民国十一年(1922)年,教育部规定初小科目为国语、算术、社会、自然、园艺、工用艺术(手工)、形象艺术(图画)、音乐、体育,高级小学为国语、算术、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园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音乐、体育。但当时,因师资水平差,又兼交通不便,难购科书,加之师资水平不高,教育部所规定科目,大部分未能开齐。民国六年(1917)前大部分学校仍读四书、五经。
年的“四二”学制及五年一贯制教学计划课程表见表。
1966年以前,全日制小学均采用全国统编教材。
1969年,龙陵将学制改为五年,开设语文、算术、生产常识、革命文艺、军体5门课。教材使用自编教材。至1970年试用省编教材。该年,县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山区小学每天上课5节,坝区小学每天6节,其中有“天天学”一节,还要贯彻“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放假”的原则。
1980年8月,省教育厅拟定农村简易小学教学计划。规定全日制小学执行全国统一教学计划,使用统编教材,学制为五年;学制六年,使用省编农村简易小学教材,该计划1983年做了修订。1983年8月省教育厅又制订了四年制简易小学计划。1987年省教育厅发出通知,停止执行各种农村简易小学教学计划和省编教材。
1986年10月,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教学计划,于1991年起正式执行。其后,教学教材几经修改。
2000年,象达小学和营坡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04年,象达乡开始实行新课改。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使用苏教版语文教材、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和教科版科学教材。至2008年课改已实行至四年级。
表:民国六年教育部订定小学课程表(1917)
表:“四二”学制课程表(1952年)
朝会课间会
校内外活动
表:五年一贯制课程表(1952年)
表:2008年现用课程表: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活动(劳动
注:活动(劳动)一栏中,一、二年级为活动课;三至六年级为劳动课
第五章、教师学生
第一节:教师
(一)教师发展概况
民国时期至解放初期,象达小学及至龙陵县,教师队伍人数比较少,据载,`1910年龙陵县时才有教员10人,至1916年方才有41人,1947年有教员9人,时有学生4班297人,可见当时教师的匮乏程序,教师的匮乏,使得当时的师生比较大,这期间,师生比一度在1:45——1:49。解放后期,由于学校的不断增加和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及深入,教师队伍得到不断充实,教师数量持续增加,这时象达小学的教师已稳定在10人以上,1951年有教师12名,1985年有教师22名,发展至今已有34名。
民国时期,教师结构比较单一,大体有公办教师和私立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教师结构比较复杂,大体分为公办教师与民办教师两大类。在教师两大类中,又分为在职教师、长期代课教师、临时教师三类。
民国时期,象达小学教师学历比较低,教师学历合格率不高,中师、高中毕业者很少,大多是初师、初中毕业及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师资水平逐渐得到提高,各地师范毕业生不断充实着教师队伍,高中毕业生招考录用也是教师队伍的很大组成部分,到九十年代后,小学出现了专科学历教师。至今,象达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已达100%。大专学历占总数的60%,大本学历占总数的8.7%。
象达小学的教师的党团组织,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五十年代,开始在教师中发展党团员,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教师党团组织发展缓慢、继后,而且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严重破坏。而在此1986年成立教育党支部后,党员教师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至今象达小学的党员教师已达17人,且每年都有1-2名教师积极想加入党组织。
(二)教师待遇
民国年间,象达小学教师薪金由乡村经费开支,民国三十四年(1945),象达中心国民学校员工,由县级公粮项下支领公粮,并由当地自行按比照筹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3年,教职工工资实行中央统一财政三级管理体制。由地方附加公粮中开支,1954年至今,公办教职工工资由国家教育经费中开支,民办教职工报酬由学校支付,县教育经费补助一部分,即实行民办公助制。
1、公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
1937年以前,公办教职工薪金发给大洋。1945年,教育部规定:教员“薪金以发给国币为原则,但得以米麦等主要食粮代替,其折算价格应依市价。”为此,1952年以前,教职工一般实行以实物为工资的制度,教师月供大米150——180斤;53年以后,方才实行货币工资制,并按统一规定加发物价津贴。
年,龙陵四次调整了公办教职工工资,并采取了其它措施,提高了教师生活待遇。1985年,实行了第一次工资套改,理顺了工资关系,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和各项津贴制度。津贴中含粮价津贴:每人每月2元、副食品津贴:每人每月5元、班主任津贴:小学每人4—6元、技术津贴及浮动工资:针对大中专生实行浮动工资,针对工龄为24年以上的实行技术津贴、边疆津贴:山区每人每月15元、洗理费:每人每月2元、奖金:月均6—8元、书报费:教师5元,工勤人员4元、肉价补贴:每月每人1.8元、教龄津贴:按教龄长短3元、5元、7元、10元四个等级执行。
此后,工资又实行了几次改革,至1985年,龙陵县一共调整、改革工资14次,平均2.2
年一次。到2006年,国家又实行了新一轮工资套改,此次工资套改教职工资由职务工资、薪级工资和各种津贴组成,此时教职工工资待遇平均到1800元每月左右。
2、民办教师待遇
民办教师自1954年始至1980年实行“民转公”后,便不再有民办教师。这期间民师待遇如下:
民师报酬,1966年以前采取发给工资、工分加补贴、完全评给工分三种形式。1966年以后,以工分加补贴为主,其余为辅助形式。
1958年—1961年,民师一般评给一个头等劳动力或相当于会计、社长、管理区干部的工分报酬,其标准为分,另外补贴3—4元或2—4元的现款。补贴由学校发放,,由学校评给工分,管理区发给补贴。1967年,民师的工资由学校在年终分配中一次从各队公益金名解决兑现,按月发给民师。1969年,招收了一批民师,这些民师一律实行“工分加补贴”。由生产队评给相当于该队同等劳动力的工分数,再加现金补贴3—5元。1979年,民师实行补足定额办法。小学民师补助费每人年均170元,分190元、170元、150元三等发放。
(三)现有教职工名单
中心校校长
中心校副校长
中心校会计
中心校师训教研员
教育工会主席
中心校校建员
中心校教导主任
中心校出纳
学生食宿管理员
从苏中借调
远程教育管理员
板栗树分小任教
板栗树分小任教
借调乡政府
龙三中借调
(四)办校以来任教教职工部分名单(按姓氏音序排列)
曹学兰& 陈俊安& 陈进朝
&陈云良 &&陈
董绍贵& 番南天 &冯子耀&
&&郭祥归&&
胡学初& &胡定培 &胡元昌
&何会仙& 蒋红先& 蒋翠美
&&&姜显周&
梁有仙& 刘振英& 廖丽秋&
廖丽华 &&廖金贵&
&李桂芳& 李珊银&
&李玉林& 李雪平 &李家清
&&李润满 &李玉林
&李汉林 &李玉平
&李成杰& 李克伦&
梅学芬& 梅学达 &梅学聪&
梅立仙 &梅应兰
&&明景枝&&
聂琴芬 &钱冬兰 &石家荣
&吴秀珍 &王之常&
王显常& &王炳富&
&王& 浩& 王静芬
&王月梅& 王焕翠
&徐天福& 徐丽云
&向礼芹& 熊红英
&禹智玉& 杨启义& 杨国昌
杨炳芳& 杨弼茂& 杨正武&
杨元林& 杨莲顺 &&杨润善
&&&杨之辉&
&杨晓芸 &杨美兰& 杨
&黎& 杨绍周 &杨进龙
&杨宗留& 杨丽秋 &杨淑英
&岳云梅& 尹从云 &尹留昌
&&钟品重& 钟
赵有弼& 赵相德& 赵景兰
&&&赵怀明&
&赵世良& 赵丽华&
赵世祺& 赵立品& 赵海源
&赵宏双 &&赵明达
&&张维典 &张开智
&张庆昌& 张明周 &张保秀
&张家全& &张家美
&&张彩会 &张正芳
&张在德 &张秀清 &朱家祥
&朱宏恩 &&朱宏祥
&&朱家相& 朱玉毕
&朱云兰& 朱鸿德&
朱绍坤& 朱仙兰& &左顺兰
&&&周永汉&&
周明新& 郑文有 &郑祖兰
&&&&&&&&&&&&&&&
&&&&&&&&&&&&&&第二节、学生
(一)学生发展概况
1、学前幼儿学生发展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象达小学开办幼稚班一班,为龙陵记载中最早的幼稚班,1952年,象达中心小学幼儿班与一年级合在一起,一年级内设幼儿班,到1953年学生达101名。当时的状况是;“无专设教养员,上课系作混合班制;幼儿班书籍缺乏,买不到专供幼儿学习的科书,教师感到教学困难。设备也差,桌凳自带,供幼儿玩的活动器械、幼稚读物也没有。实际上只等于小学的一个预备班。”
象达幼儿班一直办到文化大革命始停办,自1982年又恢复,在象达村公所开办,后于1985年并入象达小学。学前班的开设为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今,学前教育已使用国家出版的正式教材,教师大部分也为正规幼儿教育专业毕业和职业幼教专业毕业的教师,这些使得学前教育的质量得以保证,学前教育从而受到政府、社会的重视,家长送子女入学前班已成共识,而学前班的课程也走入正规化,学前幼儿在学前班学习时得到很好的发展,无论是从学识上、养成习惯和各种素质上都得到良好发展,每年的学校文艺活动,学前幼儿都参与并展示自我的才艺。这些,都充分证实了学前教育的重要,它的开办,为小学教育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表:象达小学学前教育学生发展情况表
人数(人)
李汉陵、梅佳琴
梅佳琴、曹学兰
岳云梅、李从芝
熊赛焕、朱会香
赵蕊 、 陈开维
赵蕊、杨桂芬
杨红艳、赵蕊
2、小学生发展
自1908年办校起至1945年间,象达小学就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当时就曾办到20多个教学班,学生达300余人,学生生源除了本地学生外,尚有勐冒、平达、潞西乃至缅甸的各族子弟前来就读,从而使该校成为滇西边地最有影响的学校之一。
在解放后,由于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教师的增多,象达小学的学生也逐渐增多,后板栗树小学成为其分小后,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40余人,1958年,由于当时的校舍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就从象达小学分出一部分学生成立营坡分小,这时的学生已达400余人,1963年高山分小创办后一直到1971年营坡分小正式分出成立营坡村完小,学生一至稳定在300余人至400余之间,期间,曾有几年学生一度发展至500余人。
1986年,成立象达区教育办公室后,象达小学的教学班一直稳定在12个,小学生发展情况见下表:
17(含四点5个班)
579(含四点)
17(含四点5个班)
560(含四点)
17(含四点5个班)
538(含四点)
18(含四点6个班)
560(含四点)
16(含二点4个班)
527(含二点)
16(含二点4个班)
512(含二点)
16(含二点4个班)
517(含二点)
16(含二点4个班)
498(含二点)
16(含二点4个班)
506(含二点)
16(含二点4个班)
508(含二点)
16(含二点4个班)
491(含二点)
16(含二点4个班)
517(含二点)
16(含二点4个班)
500(含二点)
16(含二点4个班)
514(含二点)
16(含二点4个班)
518(含二点)
16(含二点4个班)
499(含二点)
16(含二点4个班)
505(含二点)
2003年撤消教育办公室与象达小学合并成立象达中心校后,学生发展见下表:
15(含板栗树3个班)
447(含板栗树一点)
15(含板栗树3个班)
415(含板栗树一点)
15(含板栗树3个班)
428(含板栗树一点)
15(含板栗树3个班)
414(含板栗树一点)
15(含板栗树3个班)
425(含板栗树一点)
(二)办校以来部分毕业班学生名单
王民荣& 王民富& 张维纶
&张维缙& 赵开运&
岳丕聪& 李方远& 张志能&
朱兆章& &赵有兴&
王民学& 郑大吉& 罗自昌&
梅学伦& 赵有弼& 张光昌
&李根富& 杨在纪&
杨在福& 蒋昆廷& 杨兴旺
&朱兆芳 &罗自纲&
张维典& 梅学敬
华& 李学文&
&杨春茂& 王之祥&
黄俊宏& 王文翰& 朱嘉兴
&&莫文端 &匡甚学
&杨世纪& 朱嘉玉& 匡绍昌
&匡绍杰& 王之元&
&梅学孝 &匡绍兴
&姚自仁& 革自华
&赵有甲& 李茂昌 &赵庆云
朱嘉宾 &朱嘉乐&
&朱鸿昌& 朱鸿光&
朱嘉俊& 朱嘉珍& 梅学忠
&&梅学达& 梅学海
杨兴元& 杨兴宗& 杨弼茂&
王之国& &王之苍
赵开祥& &唐连海&
唐国民& 段泽龙 &张维猷
1948年7月毕业(第九班)
高炳然& 刘仕进&
王立庆& 王立敬& 李珍秀
赵菊兰& &朱家灿&
李正昌& 朱洪章& 王之士&
石朝天& 余家光& 匡绍茂&
梅学宗&& 明其寿&
朱嘉荣& 梅自杰& 朱嘉培&
陈绍发& 杨世禄
1951年(51届):
&张世武& 冯仕仁&
郭华庆& &赵有强&
李& 瑾& 赵开进&
郑如昌& 王立都&
&王立丕& 赵秀兰&
董立弦& &王之升&
罗有文& 赵明相& 章朝志&
&彭德泽& 杨正旺&
杨正清& 杨见贤& 董绍贵&
王之善& &莫文晋&
冯时卿& &冯时美&
&李维尧& 朱家华&
朱家彦& 朱宏勋 &朱淑芳&
朱秀琴& &王静媛&
王立汉&& 王时来&
王之守& 王明春& 王再兴&
刘其明& 杨春霖 &杨根华&
&朱家松& 杨之昌
&匡安成& 李&
俊& 郑庆昌&
&郑如景& 罗有才& 刘正学
唐高升& 王之育& 杨群贤&
段发贤& &赵&
葵& &杨恩忠&
李茂之& &李芝仙
&朱家顺& 赵开才&
莫让华& 章朝能
王之安& 王之善
郭华忠& 张朝能& 梅立会
&&毛成运& 黄正泰
董绍芹& 莫让华
董绍厚& 张世保&
董绍惠& 张有钦& 朱家礼&
赵仙兰& 朱家惠
董绍毕& 赵开旺& 罗有集&
王立学& 赵明光& 杨维周&
徐忠贤 &&杨春翠
&李文申& 杨进贤&
杨根源& 张明昌& 莫文兰&
张太昌& &杨集贤&
余加辉& &彭菊芳&
杨建兰& 杨儒贤& 杨兴启&
王之金 &&王之南&
&王菊芬& 王世昌&
&梅学正& 杨凤珍&
朱焕娣& 朱构娣& 朱菊芬&
朱绍仁& &朱洪黎&
赵明升& &赵其永 &张世芳
&朱兆基& 赵开忠&
段家方& 朱艳兰
&&王进仙& 赵立富
& &1958年:
梁国文& 董绍金&
&梅学兰& 余存昌
&梅自华& 梅立仙&
杨春成& 杨春仙& 李之元&
张宗和 &&杨家学&
杨国荣& 杨敬贤 &王立为&
王昌陆& 王显荣& &朱洪钦
&张仙兰& 赵开荣&
杨家才& 莫许国& 段宝柱&
番家荣& 张子发 &郭荣贵&
&张正华& 张维云
&李维尚& 赵明强&
朱洪芝& 唐培光 &王之龙&
王春良& &匡苍兴&
李国富& 王安祥 &郑满生&
1963年(十四班)
赵宏双& 莫押芝&
莫美莲& 梁正云& 余存善&
唐洪玉&& 周家富&
胡定贤& 王华安& 王绍军&
王炳富& 张双达
&唐彩芬& 唐培钦&
李树昌& 番家宽& 岳发庆&
杨绍助& &何文友&
&杨世帮 &&杨世朝
&段建高& 杨世忠&
杨世留& 匡国周& 匡家林&
1964年(农业中学早晚班)
莫贤富& 莫押芝
&杨春庆& 李树昌&
蒋礼廷& &唐彩芬&
&唐保玉& 唐红玉&
莫美莲& 李自升& 汤学院&
张顺昌 &&侯庭荣&
&罗自仙& &王如晓
胡定贤& 马再国& 王焕兰&
王菊芬& &王兰芬
&王炳富& 朱家全&
朱家忠& 朱芹芝& 朱世龙&
&朱怀仙& 朱珍兰&
张双达& 赵明昆& 段家洪
&张正洪& 杨玉珍&
杨焕珍& 赵宏双 &唐培钦&
梁正刚 &&杨家芳
1965年:(十六班)
朱琦丽 &赵桃莲&
朱松兰& 赵亚兰& 刘景芳&
&王金润& 李焕娣& 赵焕娣
&张菊芝 &李兆润 &赖富才
&&梁正荣& 李树华
&杨爱平 &钱永康 &唐建开
&王立泽&& 匡维苍
&莫让忠 &朱家臻 &姚凯昌
&王玉堂 &&杨世伦
&莫若国& 赵明发 &杨进昌
&杨世宗 &&梁正刚
朱绍权& &杨恩会&
&&(图为象达小学1965届第十六班毕业生合影)
第六章、校舍设备
第一节:校舍
(一)象达中心学校校舍(相关校舍图片见扉页:学校校舍)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象达乡象贤小学成立,设立在象达乡当时的文昌宫内。文昌宫地址原属象达乡李氏基地,为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经民众议定,让李氏在象达坝子内随意选择自己喜爱的宅基地。让出后,先建立了魁阁,土木结构,一楼一底,原来塑有佛像,二楼用宿舍用,底层作图书馆;后建文昌宫,位置在现象达中心校综合楼阶梯教室前,原为土木结构平房一大间,紧靠后墙的中间塑过孔子像,于1935年拆除作为象达小学礼堂作开会用。
1941年后,象达小学有楼房三幢(均为一楼一底)18间,平房五幢(含厨房一幢)15间,魁阁一幢(一楼一底)2间,共有校舍35间一直至1971年。
1971年,拆除魁阁, 日,象达发生7.6
级大地震,时一年级和二年级教室(现象达中心校办公室)瓦片被震落,当时用油毡铺;其余房屋不同程度受损。一年后,又盖瓦并重新修葺房屋。
1983年,拆除当时的三、四年级教室的平房,放置于原魁阁原址后用作教师宿舍。1984年拆除当时的教师宿舍和办公室楼房,在原址上建盖面积为998平方米的砖混结构的教学楼,教学楼设十二个教室,教学楼于1985年11月完工,此时所有分散于各平、楼房的教室都集中到教学楼。
1999年,在上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由国家拨款30万元,单位集资17万元、社会团体、个人捐资25万元,建盖了面积为731平方米的综合楼,共投资55万元,并完善了相应的附属设施。&&&&&&&&&&&
2007年,在象达乡人民政府和中心校领导的商议下,为完成象达乡各界人士、民众和象达乡海内外侨胞的心愿,象达乡人民政府将在象达中心校下的老派出所迁出,将其地基划给象达中心校,进行象达中心校大门恢复重建工程,该工程于2008年完成。建成了牌坊式大门、台阶式道路并对大门区域进行了相应的绿化美化。
2008年,学校还筹措资金,重建了象达中心校蓝球场和学生宿舍楼,并争取到国家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项目,投资近15万元,建盖了象达乡中心学校带两个10立方沼气池的面积为81平方米的砖混结构的卫生厕所。&&&&&&&&&&&&
2008年5月,经象达乡人民政府和中心校上报并经保山市质检站进行现场质检,将建成于1985年的面积为988平方米的教学楼鉴定成D级危房,至此,象达乡中心学校校舍结构如下表:&&&&&&&&&&&&&&&&&&&&&&&&&&&&&&&&&&&&&&(图中房屋为1971年前的办公室和教师宿舍)
表:象达乡中心学校2008年校舍情况一览表
校舍建筑面积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行政办公用房
其中教师办公室
(二)象达村板栗树小学校舍
表:象达村板栗树小学2008年校舍情况一览表
校舍建筑面积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行政办公用房
教师办公室
(三)高山小学和小拱山小学及小石房小学因现已撤并,其校舍已归其村民小组,故在此不再记述。
第二节:设备
由于历史原因,在八十年代前学校的设备找不到相关的资料,无法细述,只是走访相关人员后得知,期间学校设备设施相当匮乏,知时
有脚踏琴、自制二胡、笛子、木鼓、口琴和体育用的拔
河绳、爬竿和单双杠,还有部分图书。1931年朱晓东
由昆明回家省亲并视察滇西工作时视察了象达小学后
赠送过一套军乐器,包括洋鼓洋号,并赠送一套万有&&&&&&&&&&&&&
文库图书。时虽设备匮乏,但在当时的县内各类小学中,象达小学的设备设施还是居全县前列的。八十年代后,随着国家资金的不断投入,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校的设施设备不断得到完善,现将象达中心校现有设备按功能分别记述如下:
(一)信息技术设备
有电脑22台。(其中学生用机18台,教师用机1台,远程教育用机1台,办公用机2台),手提电脑1台,打印机3台,传真机1台,速印机1台和复印机1台;数码照相机2个。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光盘一套,共计100多碟。
(二)实验设备&&&&&&&&&&&&&&&&&&&&&&&&&&&&&&&&&&&&&&&&&&&&&&&&(图为现存的当时象达小学使用的木鼓)
小学仪器配备属Ⅰ类配备。分演示仪器和分组实验仪器,按计量、测量、观测等器具和药品分类柜装。共计有五大柜,共20套实验桌椅。
(三)文体设备
1、文艺器材
有少先队鼓号队专用器材一套;播放设备一套;录音机3个,电子琴一台,脚踏琴一台,音乐教学录音带一套。
2、体育器材
有蓝球、羽毛球和乒乓球数套,有拔河绳1根、跳绳数条,体育用棕垫6个,铅球、沙包数个,单双杠各一副
。(四)图书设备
小学现存有图书共计7859册。分教师用书、学生用书和杂志。按图书类别分类入架。内容较全,涉及文学名著、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儿童读物、史料读本、教学参考、安全教育等领域和一部分教用、学用工具书及杂志。
第七章、文体卫生
第一节:文艺体育
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形式开展各种文艺体育活动是象达小学的优良传统,自建校始,学校就开设有体育课、图画课和唱歌课,有专业的任教教师,这些教师中体育有李玉林、朱洪祥等;音乐有梅学聪、赵怀明、赵荣造、尹留昌等;美术有番南天、陈维典、李裳银等。当时虽无正规教材,但教师也能教得有声有色,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逢年过节进行文艺演出、搞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组织蓝球、拔河等体育比赛。
九十年代后,随着教育经费的不断投入,学校设施设备的不断配备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出,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音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配备了专业的音乐、体育和美术教师,按课程设置正常开设音、体、美课程,同时各种文艺体育活动不断开展,全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
(一)文艺活动(相关活动片见扉页:文体活动)
1、每年的元旦、“六一”和国庆文艺活动。2005年至2007年,象达中心学校就承办了三届“象达乡小学‘六一’儿童节歌舞比赛”。
2、组织学生参加县、乡级的各种文艺比赛。
3、学生绘画、软硬笔书法比赛。
4、手工制作、自制学具和“心中校园”绘画比赛活动
5、交通安全手抄报活动
(二)体育活动(相关活动片见扉页:文体活动)
1、组织召开冬运会。
2、师生蓝球、田径等联谊比赛
第二节:卫生及社会活动(相关图片见扉页:卫生及社会活动)
在卫生方面,象达小学历来重视对学生的卫生教育,重视各项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各项卫生检查。期间,象达小学于年被龙陵县爱卫会评为“”。九十年代后,学校各种卫生制度、措施进一步健全,对学生的卫生教育进一步加大,开设了卫生保健课,进行晨检制度,配合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各种疾病的接种和打防疫苗工作,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各种卫生防疫培训,这些措施使得学校的卫生工作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和发展。
在社会活动方面,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劳动能力,为此开展了形式多咱多样的社会活动,其间有以下几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1、帮助军烈属挑柴和进行家务劳动。
2、帮助孤寡老人和社会弱势群体进行义务劳动。
3、“我做好事我光荣”活动
4、“献爱心、讲孝道”活动。
5、地震减灾、心中奥运作文竞赛活动
6、“春冬游”活动
第八章:发展经验浅述
象达小学历经百年沧桑,春秋百载,发展逐渐壮大,百年间辉煌不断,在象达乃至龙陵教育史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纵观百年发展,其成绩的取得主要有以下几点重要因素值得我们陈述并铭记:
1、文化底蕴强,受革命熏陶早。
象达乡是历史文化名乡,有着很强的文化底蕴,文化风气浓厚。象达文教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明末邓子龙平缅定边时就倡导创办过民间私塾。清代后期,乡间名门士绅曾合力在象达街北侧大穑树(今农具厂)办起了学堂,聘请外籍资深先生任教。之后,各大名门望族相继效仿,利用自身条件办起了大批私塾。其中有大寨杨姓在杨大臣家和庙房办起两堂,由杨懋良和杨兴达任教;坡头赵氏家族在赵世范家办学,由赵世圻任教;南海寨王姓在本姓宗祠办学,由王文壁先生任教;朱家庄朱姓在本姓宗祠办学,请保山蒲缥侯先生任教;常安寨梅姓在梅学礼家办学,先后请南海寨王文壁和龙陵张寿山先生执教。这些私塾的学生除本姓子弟外,也招收部分外姓学生,象达私学从明代开始一直沿袭至民国,前后历时300余年,它的兴起,既体现了象达乡较强的文化底蕴,也促进了地方开化思想和教育的兴起,同时也为象达小学的创办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除具有较强的文化底蕴外,象达人民受革命熏陶早也是象达小学教育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由于受革命思想影响早,加之象达参加革命者多,使象达人民对文化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关注,有了迫切搞好家乡教育的渴望,有了捐资助学的动力,为象达小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在抗日和解放时期,象达乡出现了诸如朱晓东、朱家壁、朱家锡、张剑秋、朱家品等的革命者,有了诸如朱家祥、张德明、张维纶、赵世圻、王文壁、朱华、赵有壁和王之常等有识之士对象达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他们都为象达小学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注重幼儿教育,打好入学基础。
学前幼儿教育是搞好小学教育的基础。象达小学早在1947年便创办了幼稚班,成为龙陵县最早进行幼儿教育的学校,并在以后得到了不断发展。自1982年始,形成了每年的1—2个学前班的规模,这些为象达小学的小学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在入小学前,便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具有了一定的入学前的知识基础,使得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显得格外轻松。多年的经验,使象达小学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为此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力度,注重了学前幼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在学前教师的聘用上一再强调其专业性和教师的整体素质,将教师的聘用放在了学前教育工作的首位。
在搞好教师的聘用时,学校也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宣传,从而提高了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积极送子女就读学前班,并达成共识:学前教育必不可少,学前教育是子女成功学业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3、教学管理严谨,规章制度健全
象达小学自开办起,就注重教学上的管理。历任校领导都对学校的管理下狠功夫,坚持“严谨治学”的办学原则,对师生加强管理,制定相关的教学管理措施方案,坚持长抓不懈。民国年间,学生入学、转学和升留级等学籍管理制度就比较健全和完善;五十年代初,学校还成立了校务委员会管理全校;六十年代,学校对改进教学、加强学生阅读、写作就极为重视;既使是在文化大革命动荡的七十年代,学校的考核、作息、值周教师、集体办公、家访、奖励优等生等制度都能健全并得以实施,体现出了在教学管理上的严谨、制度上的健全。
特别是在2000年后,学校更是做到了“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各种规章制度成册,各种管理方法手段完备,教学上的各种常规工作有条不紊,稳步推进,在学生德育管理、学籍管理、学校校务管理和教学教研管理上都做到了有章可循、有制可依。这些严谨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健全,使得象达小学的教学水平一直位居全县小学教育前列,使得象达小学成为了象达乡乃至龙陵县的“窗口学校”。
4、教育宣传力度大,送子女入学热情高
象达小学创办早,于1908年创办,由此可看出家乡人民对教育的重视。而达德女小学开创地方女性教育先河,也体现了教育对家乡人民的影响之大。特别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地方人士朱家祥、赵有弼、张维纶等人倡导发表的《告象达乡亲父老书》,号召象达及周边地区广大乡民大力支持子子特别是女子入学的壮举,更是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育的大力宣传。在此期间,学校一度曾办到20余个教学班,学生达300余人,生源除本乡子弟外,尚有勐冒、平达、潞西乃至缅甸的各族子弟前来就读,使象达小学成为滇西边地最有影响的学校之一,更体现了教育宣传工作的成功和送子女入学情绪的高涨。
2000年象达乡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学校更是加大了对“普九”和新《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并对国家实行的诸如国家义务保障机制、“三免费”、“两免一补”政策、“寄宿生生活困难补助金”、“希望工程”等方针政策的宣传加大力度,实施“控辍保学”等制度;做好教育的宣传,做好对家乡人民积极送子女入学的思想工作,这些都为象达小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5、热心人士和侨胞多,社会捐资助学力度大
象达乡是龙陵县著名的侨乡,旅居在外的侨胞较多,加之家乡热心人士不少,形成了捐资助学的良好风气,这些使得象达小学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象达小学的创办基地是由当时的李姓让出其宅基地后得出创办的,象达小学的规模首次扩充是将公有的义山义田划归方得以实现的;象达小学首批正规军乐器和万有文库图书是朱晓东在1931年回家省亲时捐赠的。五六十年代,学校部分经费、图书购置款、教师津津贴是由家乡人民和社会热心人士自动乐捐的;而象达小学的大钟、教学楼、综合楼和学校恢复重建的大门都是在海内外侨胞、社会热心人士、团体和家乡人民的捐助中得到建设完成的,可以说象达小学的每一步发展都凝集了侨胞、热心人士和家乡人民的心血,是他们捐资助学的结果。
这些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大门的恢复重建。这项工程的实施,可以说是侨胞及社会人士捐资助学的典范。以张旺后、张鑫昌等侨胞为首的海外侨胞捐资20多万元,另外社会各企业、团体和个人也捐资近20万元,使得学校大门的恢复重建工程顺利实施。由此看出,象达小学的发展需不开侨胞、家乡人民和社会各团体个人的支持和资助。
第九章:学子风采
办校的一百年间,从象达小学走出去的学子计有6000多人,这些学子活跃在各行各业中,他们的成长,见证了象达小学百年的辉煌,现将部分学子的简历摘录如下(按姓氏音序顺序收录):
现任腾冲县和顺乡党委书记
保山市汽车运输总站
现任镇安镇镇长
曾任龙山镇副镇长,现任龙陵县财政局副局长
现任龙陵县委党校副校长
现任龙陵县人民银行行长
现任象达乡人大主席
现任镇安镇副镇长&&
&&&&&&&&&&&
龙陵县汇峰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现任龙陵县财产保险公司经理
曾任龙陵县城建局副局长、局长,现任保山市建设局副局长
云南省粮油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昭通地区妇幼保健院主治医师
旅缅华侨。在瓦城经商
曾任施甸县宣传部长。
曾在昆明军区工作,衔至副团级
现任潞西市交通局书记
曾任天宁乡党委书记、现任河头乡副书记
现任龙达建筑公司董事长
&&&详见《第十章;人秀略传》
曾任龙山镇团委书记、现任腊勐乡党委副书记
现任勐糯铅锌矿电锌厂书记
云南大学法学系政治理论研究毕业,现在昆明市新星职业学院任教
现任乡联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任龙陵县公安局副局长、保山市公安局副局长,现任玉溪市副市长、公安局长,荣获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北京公安大学毕业。现在云南省公安厅工作。
曾任龙陵县安全局局长
曾任象达乡国税分局局长,现任勐糯镇国税分局局长
现就读于四川大学电子信息专业
云南省歌舞团
历任象达大队文书、象达公社宣传干事、木城乡党委副书记、龙江乡党委书记、龙陵县农村工作部长、施甸县纪委书记、县委常委、腾冲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现任云南省农业厅畜牧产业发展处处长
历任象达乡青年干事、象达乡土地所所长、碧寨乡副乡长、安监局副局长,现任龙陵县直机关党委书记
历任象达公社文书、河头公社主任、河头区区委书记、龙陵县土地局长
现任云南省司法厅办公室副主任
现任龙陵县统计局局长、书记
龙陵县水泥厂厂长
现任龙陵县德荣精米加工厂厂长
曾任龙陵县政协副主席
曾任龙陵县副县长
曾任瑞丽进出口检疫局局长、文山州检疫局局长、现任
昆明医学院教授
云南大学中文本科,现经商
西安大学水利专业本科毕业
旅缅华侨。现居缅甸,在云南同乡会工作。
曾任龙陵县县委副书记
云南省司法厅房产科科长
&&曾任营坡管理区文书、象达公社青年干事、勐糯公社副书记、象达区区长、镇安区区长、象达乡党委书记
&曾任河头公社副书记、朝阳公社副书记、武装部长、平达区区长、龙陵县企业局书记
&历任营坡管理区文书、支部书记、邦迈公社副书记、朝阳公社党委书记、县委常委龙山公社党委书记、西藏昌都县革委副主任、腾冲县县委副书记、书记、保山地区副专员
&曾任县委办副主任、龙山镇副书记代镇长、县组织部副部长、现任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正处级)
曾任龙陵县委办副主任,现任龙陵县科技局副局长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中轻依兰集团公司(离休)副厅级
现旅居台湾,主要从事经商。职位曾至国民党副团级
云南省商务厅巡视员
云南茶叶进出品公司
现任保山武警支队副队长(副团级)
北京电子科技大学毕业
现任龙陵县质监局局长
曾任象达农具厂厂长、象达建筑队队长、书记、龙陵县水泥厂厂长
云南省皮肤病研究所副主任医师
&云南省建一公司高级工程师、技术科长
呈贡县交警大队大队长
现居缅甸曼德勒市(瓦城),以经商为生
武警总队政治部保卫处处长
武警总队三支队警务股
&庄春培&&&
现任龙陵县法院立案庭庭长
第十章:人物略传
朱晓东(),名朱旭,字晓东,龙陵县象达乡朱家庄人。幼时就读于龙陵两级小学,后随兄侨居缅甸。辛亥革命后回家考入云南农业学校,毕业后投笔从戎,参加过讨袁护国战争。护国战争结束回昆明考入云南讲武堂第十三期,官至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九师中将师长、云南盐运使及民政厅长。据朱晓东部下冯云先生回忆说:“朱晓东带兵能以身作则,平素扶伤问候,固无论矣。而在行军中,他从不骑马,又不爱钱,不循私,故使人既畏其威,又怀其德……”。
朱晓东任民政厅长时期,为振兴边疆教育,特派谭克振到龙陵当县长,要求其创办龙陵乡村师范,两年未成,又派昆明成德中学校长邱天培到龙陵任县长,仍要求办成乡村师范,自引龙陵小学教育始成规模。1931年朱晓东回家省亲,捐赠给龙山、象达、镇安三所两级小学各一套军乐器和万有文库图书,并计划在故乡象达办一所中学。1933年7月,因心脏病发逝于昆明,中年去逝,壮志未酬。1945年,朱晓东家属为完成先人未竞之志,捐资在象达成立龙陵县第一所私立中学——晓东中学,并愿“永久支援”该校。
朱晓东一生从戎而不忘教育,云南及象达家乡父老、缅甸华侨至今念。
朱家祥(),龙陵县象达乡朱家庄人。5岁入私塾,10岁随伯父朱晓东到昆明读书,勤奋好学,经常跳级。后就读于云南英语专科学校,修业后回龙陵从事教育工作。1935年朱家祥为追求真理,与朱家品、张剑秋相约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联系去延安,未成,又到上海找巴金,向其求知。1940年回龙陵与李汉青、朱华、赵锡禄等人创办“新文化生活&社”并密售进步书刊,传播爱国思想,1942年参加龙潞游击队进行抗日战争。
1945年春,为重振家乡教育,朱家祥出任象达小学校长。1946年,朱家祥一方面组织学生上课,一方面配合云南地下党安排在晓东中学的教师的工作,并聘请共产党人上“中国近百年革命运动史”,多次采取机智果断措施,巧妙避开特务骚扰,掩护了晓东中学共产党员教师安全转移。此期间,朱家祥亲自组织学生自治会、文艺演讲队,上街演出演讲,宣传民主、自由,宣传自由婚姻、破除迷信的好处,揭露外国教会的丑恶面目。由于学校灌输的新文化新思想,使学校办得轰轰烈烈,引起缅甸、芒市、保山、腾冲等地的学生前来就读。
龙陵解放当天,朱家祥出任县长,率晓东中学大部分师生和象达小学部分教职工参军参政。1949年12月至1950年3月,朱家祥恢复各乡原有的学校,开办干部培训班以补充区乡干部,开办师训班以充实教师队伍。195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1月调任保山专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1952年任保山专署文教科长,1958年初任保山交通科长,同年4月初被错处劳教,1963年5月解除处分,日故于光明农场。1982年经省地落实政策,给予恢复党籍、恢复荣誉。
朱家祥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进取的一生,他为家乡解放事业和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龙陵象达人。1947年到缅甸当阳与朱家壁、匡沛兴取得联系,5月参加了侨党领导的革命活动,担任地下通讯联络工作。1948年9月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9年8月下旬离昆返回边纵部队,任边纵司令部参谋兼庄田司令副官秘书。1951年3月初调任陈赓司令员机要秘书并随其出国抗美援朝,8月随司令员转移到志愿军司令部,任彭德怀司令员和其他首长的机要秘书和参谋。1984年任湛江气象学校筹备处主任、校长、党委书记,同期选为湛江市政协第四、五届委员。
&&&&&&&&&&&&&&&&&&&&&&&&&&
张剑秋,龙陵县象达人。日军侵入龙陵,随朱家锡司令回家乡抗日,任龙潞抗日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1945年组织修整象达小学校舍,迅速招生复课,同任象达小学校长。抗战胜利后,参与创办晓东中学。1947年到缅甸参与朱家璧领导的革命活动。194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做了许多有益工作。
滇西解放后,参加了著名的滇南解放战役,任马龙县县长。云南解放后调省委统战部工作。
朱家锡()龙陵象达朱家庄人。
毕业于云南讲武堂,保送入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高
教第八班。龙陵沦陷后,上书龙云恳请回乡抗日救亡,
龙云批准成立“龙潞区游击支队”并任命其为少将、支
队司令兼龙陵县县长。朱取出自家的全部股金购买军需,&&&
在昆明招募抗日志士,集训后奔赴抗日战场,以象达、
平达为根据地,在敌后龙陵、芒市、腾冲等地开展抗日活动,
与日军作战30余次,打死打伤日军800余人。滇西抗战胜利后,为完成父亲“办学兴乡”的夙愿,他参与筹办“晓东中学”,并报请省教育厅批准。因蒋介石发动内战,他宣布自动脱离国民党,并与陈复灿组织援越抗法武装,任越南海外援军司令部司令,同时支持越南共产党员。1948年初,建立云南民革反蒋武装,并任副司令,因此被国民党特务通缉追捕,后被下属杨和昌杀害于建水。解放后,中共云南省委追认朱家锡为有贡献的爱国民主人士。
朱家璧,龙陵象达人朱家庄人。1930年考入黄埔军校。1938年2月到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党训班组织干事、陕北公学教育干事。1949年12月被周恩来派往滇军做党的秘密工作。1949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副司令员,同年秋率“边纵”西进部队解放滇西。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79年任中共云南省政协第四届副主席、第五届主席,全国政协第五届至第七届委员。
冯云(),字子梯,象达乡下寨人。父亲冯丹桂,因遇世乱,弃学经商,家庭较富裕。冯云从小受新学影响,常以辛亥革命先烈“舍身成仁,报效祖国”的遗训为座右铭。民国6年(1917年),到腾冲县立中学读书,毕业后,考入云南讲武堂第十三期骑兵科。民国9年学习期满,留校先后任十五届少尉队副,第四届中副教官,第七团上尉连长,少校营长。时唐继尧病逝,龙云主持滇政,讨伐靖乱,被调任九十九师上校团长。“七·七”事变后,升任五十八军新编十一师第二旅少将旅长。参加武汉外围保卫战,立有战功,被晋升为少将副师长。民国32年,奉任十一师副师长,参加常德及长衡抗日会战,历时7个月,虽湘、桂两路沦陷,敌寇纵横,冯仍能举兵于浏醒、莱攸各地与敌鏖战。
民国35年退伍还乡,积极为家乡筹措应赈济灾工作,深受家乡人民赞誉。民国36年选为国大代表,生平有《征余吟草》等著作,1970年逝世终年68岁。
尹留昌(),龙陵县镇安镇人,省立保山中学毕业。1949年11月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过潞江大寨、龙陵县镇安、碧寨、象达、县教育局、龙山镇等地工作。终身从事教育工作,而大半生是在龙陵山区学校度过。1957年入党,1960年出席省文教卫生群英会,1986年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
1960年任象达小学校长至1963年,又于196-1977年继任象达小学校长。在任象达小学校长期间,独树一帜的在学校工作计划中定出“要求做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讲礼貌、有文明行为的好少年”办学目标,为此文化大革命期间挨了不少批斗而又“死不认罪”,故比别的“走资派”挨斗次数多。尹留昌治校有方,爱校如家,事事以身作则,每到一校都重视学校管理、环境美化、教师业务提高等工作,节假日完全承担护校任务,在他的手下工作的教理“总觉有一种紧迫感”。后1978年,调任龙山小学校长至病逝。
尹留昌患肝癌,却从不去医院看病,一直坚持工作到日始离工作岗位住院治疗,因已病危,无可药救,日逝世。尹留昌一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指把毕业精力献给了龙陵教育事业。
王之常(),字徽典。生于1910年,自幼勤学,经母亲朱氏求得朱家庄放人的资助,于1927年赴昆明省立第一中学就读,1931年毕业返乡。时受朱晓东委任,于象达文昌宫旧址为基础,重修校舍,改原有的象贤小学为象达完小,重组一年级至六年级六个班,改私立学校为公办学校,并担任校长至1940年。
1941年日寇入侵,象达沦陷后,曾与表弟朱家祥、朱家品和朱家锡取得联系并转入地下抗日斗争。在朱家庄老新田地下联系站,曾以鱼腹藏纸条进行联络和传递信息,后因叛徒告密被日军抓走,在路上被释放。几经周折,身染重病,乱世之秋,无从求医,于1946年病逝。
陈继安,泰国华侨。抗战期间,经梁金山先生等爱国人士同属组织回国支援抗战的“机工队”成员。曾在部队无线电台工作。抗战胜利后,象达一些有名人士将其聘请到象达小学任教,1949后返回泰国。
张旺后,1960年出生于龙陵县城,满月后随父母回象达街老家居住,
1965年入象达小学就读,1972年入中学,
1975年中九班毕业。1977年移居缅甸曼德勒市(瓦城)
居住至今,经商维生。2007年,与王显明一起号召旅缅华
侨对象达中心校恢复重建大门建设进行捐助,号召18人共
捐助20万元人民币。个人出资2万元人民币。
王显明,字建华。1956年生于缅甸缅北当阳市,祖籍象达乡南海寨,王之达之孙,王立元之长子。中文中学水平,英缅文大专毕业,仰光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士。从事工商业,1985年乔居曼德勒市(瓦城),现任瓦城龙陵同乡福利会秘书长;瓦城云南同乡会常务理事等职。2007年,同张旺后一起号召旅缅华侨对象达中心校恢复重建大门建设进行捐助,号召18人共捐助20万元人民币。
梅学达,1928年出生,龙陵县象达乡常安寨人。&
中共党员。小学时就读于象达小学。后历任龙陵县
第三区区委副书记兼象达乡乡长、第一区区长、县
土改委秘书、宣传部干事、文教科长、供销社主任、
财委(办)主任兼政府办主任及财政局长。1964年
至1972年任中国人民银行保山地区中心支行副行长
(主持工作),1973年后历任德宏州人民银行副行长、
支部书记(主持工作),州商业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
建设银行行长、州计轻委主任、党组书记、政府党组成员兼体改办主任。云南省经济学会、食品协会理事委员、德宏州经济学会理事长、州史志编纂委员会委员。技术职称为经济系列(中级)评委主任、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主要业绩:1949年8月至11月,在中共滇西边区领导小组匡沛兴的直接领导下,以象达小学教师公开身份进行党的地下工作,并于11月经边区领导小组决定,组建滇西人民自卫军龙陵自卫大队,任军需处被服股长。12月3日,组建七支队三十六团,任团后勤部主任。1950年1月地方全面开展工作,紧缺干部,龙陵县长朱家祥到部队要干部,经批准首批转业到云南省龙陵县搞地方工作。转业后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根据工作需要,在龙陵工作16年、保山地区9年、德宏州31年。在工作中,多次受表彰。2000年被评为跨世纪优秀人才,2001年和2002年,分别再次被评为优秀党员。2002年因关心德宏州史志工作,州史志办发给作出显著成绩荣誉证书。200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新一代中华优秀儿女”和经济消息报访谈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拓者”荣誉,2005年1月获中国改革与发展杂志社“全国先进理论工作者”殊荣。
其主要著有《教育与第一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是振兴德宏工业的关键》、《在西部大开发中对德宏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考》、《深化农村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其《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获国际优秀论文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思路》、《深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德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获特等奖;《德宏州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探索》、《区域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回顾改革开放中的德宏》获一等奖;《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是德宏工业生产当务之急》获二等奖;《在深化改革开放中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获优秀论文奖;主编《德宏州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研究》、《振兴德宏工业》等书,著有《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德宏经济研究文选》、《艰辛历程映春辉——伴随社会进步的足迹》和《诗歌杂文选》等专著。
业绩入编《中国专家名人辞典》、《中国当代杰出共产党人》、《华夏英杰》、《与时俱进写春秋》、《中国优秀复转军人传略》、《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华功勋人物大典》等十几种名典。获奖文章分别收入《当代管理艺术文集》、《实践与思考——面向21世纪文论集》、《中国当代社科文库》、《中国新经济——理论探索与实践》、《中国新纪元文库》、《新世纪领导干部文库》、《人文社科优秀成果精选》、《理性的跨越——中国共产党党建宝典》、《以德治国理论与实践》、《历史的回眸——共和国改革文集》等辞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88年1月3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