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光为什么叫鼓三儿 赵牧阳

鼓三儿张永光个人资料及老婆照片资料 张永光为什么去世原因曝光 张永光得了什么病 抑郁症自杀_ibayue时尚网
相关栏目:
当前位置: >
> 鼓三儿张永光个人资料及老婆照片资料 张永光为什么去世原因曝光 张永光得了什么病 抑郁症自杀
鼓三儿张永光个人资料及老婆照片资料 张永光为什么去世原因曝光 张永光得了什么病 抑郁症自杀
时间: 编辑:Anne 来源:未知
导读:鼓三儿张永光个人资料及老婆照片资料 张永光为什么去世原因曝光 张永光得了什么病 抑郁症自杀?歌手郑钧、李健、谢天笑等均在微博悼念,张永光是中国最优秀的鼓手之一,早在1986年就创办了当时最早的国内摇滚乐队ADO,曾参与录制崔健第一张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也曾作为唐朝乐队和许巍的鼓手。
鼓三儿张永光个人资料及老婆照片资料 张永光为什么去世原因曝光 张永光得了什么病?歌手郑钧、李健、谢天笑等均在微博悼念,张永光是中国最优秀的鼓手之一,早在1986年就创办了当时最早的国内摇滚乐队ADO,曾参与录制崔健第一张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也曾作为唐朝乐队和许巍的鼓手。
鼓三儿张永光个人资料及老婆照片资料 张永光为什么去世原因曝光 张永光得了什么病 抑郁症自杀
资深媒体人杨樾昨日在微博曝出鼓手&鼓三儿&张永光去世,很多摇滚乐迷表示震惊。
歌手郑钧、李健、谢天笑等均在微博悼念,张永光是中国最优秀的鼓手之一,早在1986年就创办了当时最早的国内摇滚乐队ADO,曾参与录制崔健第一张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也曾作为唐朝乐队和许巍的鼓手。
对于去世的原因,张永光的妻子、摇滚女唱将姜昕尚未回应,有圈内人士透露是因为抑郁症离世。
一直被圈内称为&鼓三儿&和&三哥&的张永光早在1986年就创立中国第一支摇滚乐队ADO,是名副其实的摇滚先驱,有消息指他当年第一只鼓就是用变压器绝缘筒改造而成,后自学成才,以自己精湛的技艺和极富魅力的艺术感觉,赢得了业内人士们的由衷赞誉。
而当年ADO乐队的乐手刘元、艾迪等后来都成为崔健乐队的固定班底,崔健的第一张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包括《一无所有》、《花房姑娘》等经典歌曲都是和ADO乐队一起合作完成。
除了担任崔健演唱会的乐手,而崔健《红旗下的蛋》等多张专辑的鼓乐也都是由他编写。
张永光也多次和唐朝、许巍等摇滚大牌合作,而在2005年许巍的&绝版青春&演唱会上,张永光和当时的乐队鼓手Funky未吉觉现场飙鼓技的画面也最被歌迷津津乐道,当时许巍特别介绍说&这一位是我的良师益友&,之后张永光还与许巍合作了《此时此刻》专辑。
近些年张永光还曾在综艺节目担任过乐手以及参与爵士鼓和雷鬼鼓的音乐教育,并与窦唯前女友、摇滚圈内著名女唱将姜昕结婚。
截至发稿前姜昕方面尚未回应,而著名摇滚经纪人黄燎原则说:&中国摇滚乐痛失鼓三儿,三哥一路走好!我们会照顾老姜的,放心吧&。
本文地址:B05:天天副刊
B05:天天副刊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鼓三儿张永光 死去之后从头再来
日 星期四 北京青年报
&&&&“鼓三儿”其人&&&&张永光,日生于北京。家中行三,人称“三儿”。&&&&11岁随父学习音乐,14岁从军,16岁考入中央歌舞团担任唢呐演奏。后改行打鼓,“我喜欢节奏,应该是一种冥冥中的热爱。”张永光曾对媒体回忆。&&&&其在中国摇滚乐乃至流行乐史上的地位卓著。“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鼓手。如果说崔健是中国摇滚乐的鼻祖,那他就该是中国鼓手的鼻祖级人物。”乐评人张晓舟如是说。&&&&1986年,张永光与刘元、艾迪等成立了中国最早的摇滚乐——ADO。ADO与崔健合作了《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专辑,并一起踏上巡演之路。著名的《一无所有》便是在张永光家中试奏出来。&&&&“鼓王称号,名副其实。四肢独立性强,左右互搏手脚并用都不成问题,关键是意识超群、境界高,对大鼓、梆子、锣等民乐器的驾驭能力和理解能力明显超出同侪甚多,即兴能力直逼世界水准。”张永元被尊“中国第一鼓手”。&&&&“包括孙楠、那英、韩红、毛阿敏在内,他几乎为每个重要的中国歌手打过鼓。”音乐人杨樾有评:“他的演出并不是你给他谱子,他照本宣科地打出来,而是在他的演出里有自己的灵魂与再创作,这对每个音乐家的音乐都是提升。”&&&&“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我的眼睛将不再看着你&我的怀念将永远是记忆&&&&——《不再掩饰》,崔健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三哥走之前的三四天,我给他打电话他没接。姜(昕)姐告诉我三哥又有些不好的状况。我说‘26号我要去长白山,如果可以的话,你们跟我一块去,让三哥散散心。’然后,24号早上一点多有两个电话我没接着。等早上5点多我醒了,一看,两个三哥的电话,我打过去……这个事情就这么发生了。26号我还是走了,我觉得我在这儿待不下去。”&&&&9日黄昏,站在“愚公移山”酒吧“鼓三儿”追思会的台上,摇滚人王勇用大巴掌抹着泪,一开口,风雪便落了满台。&&&&日凌晨,“鼓三儿”张永光因抑郁症在位于顺义的家中投缳自尽,52岁,正当年华。&&&&“一开始说死因公布,是说一个心脏病猝死还是说真实原因?那天老崔在我们家就说,像海子、Kurt&Cobain,其实都是因为抑郁症自杀的,一个艺术家他的内心可能就是比一般人更追求完美,最后他选择了这么一个方式,这没什么可丢人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告诸世人的。我觉得老崔说得特别对。另外我也想,三哥是一个特别直肠子的人,他肯定不愿意最后这个走,大家还要给他撒一个谎。”&&&&9日下午在愚公移山酒吧,姜昕对北青报记者这样说。对,就是那个唱《花开不败》的姜昕,她是“鼓三儿”结发11年零9个月的妻。&&&&“鼓三儿”的父母都已耄耋之龄。“二老表现得比我们想象中坚强”。父亲念了句“我们家这孩子,心窄”,母亲则还想着叮嘱儿媳代表他们致谢大家。最终追思会上,姜昕一躬到地,台下掌声响起,大家情义心知。&&&&“三哥最后一场演出是10月2号跟我在成都。本来说好了一起在成都多待两天。到临走他突然跟我说‘我父母岁数大了,我不想在成都待了’,演完出就回来了。后来听姜姐说,之前三哥跟她说“我不想去王勇的演出了,我觉得我鼓打得不好’。他怕演不好。”说这话的是王勇,他是“鼓三儿”最后一场演出的合作乐手。&&&&自我评价低、心理动力不足、害怕出门和与亲人离别......如是抑郁症症状,一点点就这样在亲朋好友的回忆中浮现出来,拼图一般,大家心痛地还原他生命最后的苦楚。&&&&“10月3日他演出回来之后,有两天他去看梁和平。看完回来他就哭了。他跟我说梁和平以前是那么活跃的一个人,一点也不像五十多岁,突然就变成了那样,他说他本来想去安慰梁和平,但没想到他自己哭得一塌糊涂。他还告诉我他跟梁和平说:‘你身体残废了,我心灵残废了。’现在想这都是有暗示的,但当时我们都不懂。”姜昕的回忆。&&&&梁和平,1994年香港红磡体育馆“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上何勇乐队的键盘手。前年玩赛车时遭遇车祸,导致高位截瘫。“鼓三儿”的追思会上,到场的是他的一段视频,他在病床上念了一段写给鼓三儿的话:“他是一个幸运的鼓手,可幸运的背后却不知隐藏着什么样的危机……他相当聪明,却从不逢场作戏;他极其敏感,却从来都是直来直去;他才气过人,却不懂得自我包装;他经历了无数来自心灵的折磨和痛苦,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将一切放弃。”&&&&被称“中国爵士乐教父”、同是崔健乐队元老级人物的刘元,是“鼓三儿”一个院长大的“发小儿”,他从技术角度向北青报记者坦言了他对“鼓三儿”的理解:“鼓手确实付出比较多,想得也比较多。他们本来就是要分脑的,而且长时间在大的音量里边练习,必须得有情绪,必须得花大力量。鼓手这个职业也使他心理负重。三儿对自身专业发展那种特别的在意,在中国算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人,就是这么认真对待事业,不愿意出问题,对业务的要求特别高。也可能这方面过于认真,走入极端。”&&&&“最后几天他有时候会问我,‘以后如果我鼓也打不了那么好了,也没什么演出了,你还会看得起我么?’他也说过那种——‘如果以后我就是一个吃喝等死的人,我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了’。我说:‘你怎么了,你不是10月2号才刚演出了一场吗?’”&&&&同为摇滚音乐人,妻子姜昕在回忆里越来越能触摸到他内心那让他无比孤独的恐惧,“我觉得他真是为打鼓而生的。如果没有鼓打了,他就觉得他生命的所有价值都丧失了。”&&&&9日追思会上的演出,没有人动鼓。王勇上台:“三哥说最喜欢我的音乐,《往生》、《喜马拉雅》,还有《安魂进行曲》。《安魂进行曲》我跟三哥没配过,今天唱给他,我们不要鼓了,大家和我一起打节奏吧。”于是跺脚和击掌。&&&&崔健一如既往白衣白帽到场,他和刘元还有乐队演出了《从头再来》,鼓声部分是从“鼓三儿”以往的录音中提取出来的。乐声响起前他对“鼓三儿”说:“我宁愿相信你的走是你自己的选择,是冷静的、是健康的。而我们这些整天瞎忙活的人才是有病。三儿,你走了,如同你还在。与以往不同的是,你是来倾听的,而我要不停地诉说下去。今天咱们先到这儿,我们下次再聊!”&&&&少年子弟江湖老&&&&别说我的样子是坏还是好&别说我的年龄是大还是小&&&&——《让我睡个好觉》&崔健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9日“鼓三儿”的追思会,是中国摇滚音乐圈的一次大集结。比如上台致词的李季(曾组建了1989乐队)和二涛(前兵马俑乐队鼓手),都是中国摇滚乐早期、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音乐探索的乐坛传奇人物。他们没有讲稿的致词感人至深。&&&&“我跟三哥认识了30年,我们一起聊音乐、一起喝酒、一起跳舞,他从来没有跟我聊过他心里边的痛苦,他总是用快乐来面对。说三哥有抑郁症,我觉得我也有点。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一点内心当中不愿意表达的东西,应该找另外的一个出口让他出去,应该关注一下社会的压力带给我们这种心理状态。反正他是我心中最快乐最勇敢的一个人。”这样说的是李季。&&&&“我跟三儿都是出生于日,如果不出问题的话,到今天我们两个都是52岁零72天。今天我还在这儿,三儿不在了。回忆起来,他大部分时间都表现得特别快乐,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快乐,他把内心的痛苦隐藏得很深,然后我们大家都不知道。”可能因为同年同月同日生,二涛感触尤深。&&&&“大家都知道他绝顶聪明。三儿是我们那个年代开车最早的,也是讲英文最早的一个。我那时候不是特别懂,都是他给我讲听什么样的音乐。然后我也跟三儿、季哥制作过很多录音,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不光是音乐这方面,还有生活上。他这个人很真实,他胆儿还特别大,他想做什么事儿他就做。然后各个圈他都熟,到哪儿都神出鬼没。反正三儿是一个探路者,音乐上是,生活上他也是。也许就是因为这些,让他承受了太多。在座的都是跟三儿有30多年甚至更长时间历史的朋友,每次大家见面都互相开玩笑说大家都老了,我们一帮老家伙就一直在这儿磕,磕得非死即伤,我们也没办法,没有别的选择。”&&&&李季接着上面二涛的话说:“所以我想,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应该多见面,大家见面絮叨絮叨,喝点酒喝点茶,叨逼叨,把我们最心灵里边的东西告诉给大家分享一下。”&&&&致词的最后,二涛说:&&&&“盘点一下,那边的哥们儿不少。吉他、贝斯、鼓一个都不缺,编曲、音响师也有,擅长各种音乐风格的人都有,从去年今年也有很多人前去探路了,那边的朋友们多,哪国的都有,粉丝也不少。三儿技术好、英文也好,照理应该没问题,那边的人普遍比这边人年轻,潇洒、自信,牛逼是必须的,希望他们吸取这边的教训,能容人则容人,不要太挑剔太任性,更不能内斗。音乐应该是娱乐为好,过得去就好。&&&&“人生如征途,上了路没办法停止。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路上,这个路时宽时窄,时而畅通时而拥堵,有时候还有雾霾,有时崎岖难行。有掉队的,抄小道的。去哪儿不知道,反正大家最终都会在终点见面。撞线是早晚的事,估计那边的party会越来越多。&&&&“现在三儿在那儿,我们翻出我们的老磁带、CD、互联网到处都有他的踪影,这是音乐家的自豪,他能活在两边。想他了我们就听听《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三儿,还在打鼓,他是最牛逼的。”&&&&“生命是一场交织着悲喜的旅行”&&&&花在开&开不败/光照着我&心温暖&我的样子你难懂/她孤独却幸福&&&&——《花开不败》&姜昕专辑“花开不败”&&&&6日的告别式和9日的追思会上,哭得最厉害(甚至都倒到地上)的都是李杰。他反复念叨他1985年刚踏进中央歌舞团大院的最初,“我刚来北京,两张床,一套鼓,每天三哥陪着我跑晨练,我们俩每天跟后海转一圈。”每到这时,拍着他的背安抚他的倒是姜昕:“别哭,三哥走得挺好的。”&&&&网上看到有混摇滚圈的女孩由衷羡慕姜昕:“这时候姜昕和张永光已经结婚了,感情很好,我曾亲眼见到姜昕小鸟依人地依偎在她爱人的怀里,幸福得像只小鸟。能有几次这样刻骨铭心的恋爱,而且这几次都非常用心。一个女孩子能死心塌地地爱,而且被爱,这已经足够幸福了。”&&&&姜昕至今清楚记得跟“三哥”恋情的发端,“日,元儿哥的生日,在CD咖啡那个玻璃房子。12点的时候,我们都在一桌,开了香槟、红酒。之后去有待那个FM,大家玩得都挺高兴的,我记得到晚上2点的时候,三哥说:‘咱们别在这儿玩了,咱们开车去山里看日出吧。’”&&&&婚后的生活跟恋爱几无二致,“他是一个特别热爱生活的人,认识北京郊区的每一条路。一下雨一下雪,我们几乎都是开车出去。他觉得最幸福的就是开着一个小玻璃房子,其实就是汽车,在雨中和雪中走。我们俩这些年也经常是,夜里三四点,比如外面下雨或下雪了,就突然‘走啊’,开车去北戴河或去哪儿,一直都过的是这种生活。他跟我说,你什么都可以不干,你就干你自己喜欢的事儿,你就别虚度你的生命,就行。我觉得有一个男人允许我这样,我很幸运。”&&&&9日追思会上,姜昕上台,“我们刚在一起的时候,我其实是一个比较懒比较贪玩的人。他就跟我说‘如果你是想要做音乐,想要做好,你就不能开玩笑,你要保持你的好状态’,因为他是隔两天必须要游泳,每天最少要练4个小时鼓。我记得跟老崔也聊过,老崔说他也一直是这么坚持。所以我觉得跟他在一起这12年,他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要坚持游泳,要坚持练琴,要用一个特别好的水准,保持自己一个特别好的状态来做音乐。我想跟他说你放心吧,我会继续坚持这一切。&&&&“我觉得这些天最深的感触就是,生命是一场交织着悲喜的旅行,就像三哥的突然离开、他的不辞而别,让我感受到了生命中特别深刻的悲伤,可是从那天早晨开始,所有朋友的到来、安慰和帮助,又让我感受到了生命中的温暖。&&&&“我大二从大学退学,迈进这个摇滚圈这么多年,从爱那些做摇滚乐的男孩儿,然后到自己也开始做音乐,每一次当有事情发生,第一次是张炬,第二次是三哥这一次,我都觉得我真的没有进错人群,这是一个特别有爱的人群。大家都在,大家是一个大家庭,很温暖,我觉得特别好,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纯粹的音乐圈子。然后我也想,我们所有的人,我想我们会哭,但哭完了之后我们会擦干眼泪,我会沿着他打的就像《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那样强劲的节奏,我们一起完成他未完成的音乐梦想。谢谢大家。”&&&&采写/本报记者&吴菲<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张永光 鼓三儿 亲友追思会实录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新闻源 财富源
中国摇滚第一鼓手“鼓三儿”走了
&&来源:&&作者:佚名&&责任编辑:罗伯特
  很多人都知道1992年崔健的北展演唱会,压轴的《一无所有》high翻全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在返场之时,全场观众还呼喊着另一个名字:“鼓三儿”张永光。
  近日,资深媒体人杨樾在微博曝出摇滚鼓手张永光去世,很多摇滚乐迷表示震惊。
  亮点:参与创作《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有媒体报道,张永光或因严重抑郁症在12月23日晚自杀身亡。
  张永光1961年出生于北京,11岁跟随父亲学习音乐,14岁从军,16岁考入中央歌舞团担任唢呐演奏,1983年获得全国民族器乐比赛优秀一等奖。后来之所以改行打鼓,是因为他当时受到Beatles、警察、超级喇叭、卡朋特、AC/DC等西方乐队,以及流行歌星邓丽君的影响。
  其在1986年创立中国第一支摇滚乐队ADO,是名副其实的摇滚先驱。有消息指他当年用的第一只鼓就是用变压器绝缘筒改造而成,后自学成才,以自己精湛的技艺和极富魅力的艺术感觉,赢得了业内人士的由衷赞誉。而当年ADO乐队的乐手刘元、艾迪等,后来都成为崔健乐队的固定班底。因此,张永光也参与制作了崔健的第一张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鼓王”:几乎为每一位重要的中国歌手打过鼓
  在留下的照片里,张永光看起来并不起眼,清瘦,长脸戴眼镜。
  而在很多人的回忆里,他们的“三哥”谦和、低调、话不多。但这样一个普通人,只要一开始打鼓,就会变成另一个人——“鼓三儿”。乃至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鼓三儿”就相当于“鼓王”的另一个提法。
  在张永光去世后,崔健经纪人尤尤在微博上发了一组照片怀念他,乐评人张晓舟对其中一张“鼓三儿”光着膀子打鼓的照片印象深刻。
  在张晓舟看来,这一时期的小场地演出最能代表“鼓三儿”的水平。当时崔健乐队有双鼓手——“鼓三儿”和贝贝,两个人“配合精彩至极,双鼓的节奏相当飞”。
  据张晓舟介绍,在正式演出中,乐队的表现比较程式化,需要按部就班,但在近距离、不插电的小场地中,不必顾及观众或演出的需要,乐手有更多即兴发挥的空间。在他看来,这里的演出水准才是崔健乐队的最高水平体现。而“鼓三儿”在其中的表现,非常能看出其技术和修养,令张晓舟印象深刻,极为惊喜。
  而在音乐人杨樾看来,张永光所起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一个打击乐手。对于一张唱片来说,他可以起到制作人的作用;而对于一台Live,他也可能将其整体水准提升。
  “包括孙楠、那英、韩红、毛阿敏等在内,他几乎为每一位重要的中国歌手打过鼓。他的演出并不是你给他谱子,他照本宣科地打出来,而是在他的演出里有自己的灵魂与再创作,这对每个音乐家的音乐都是提升”。
  孤独:曾因此离开音乐舞台
  但这位极富魅力的鼓手,曾经有一段时间脱离了舞台。2006年张永光曾接受媒体采访,在整个采访过程里,他反复提到“孤独”这两个字: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摇滚环境里,每到一处他们都受到热烈欢迎,但他一下台,回到房间就感到孤独。“可能是因为在台上投入太深、消耗太多的缘故吧”。
  在离开舞台的近10年里,张永光做过专辑和幕后制作,但后来还是回归了音乐,“我在那一段时间做过很多事情,但是我发现,我最喜欢的还是打鼓”。
  如今为人津津乐道的崔健的不插电演唱会以及许巍的演唱会,都是在张永光这次回归之后举办的。2003年,他与摇滚歌手姜昕结婚,近年还在综艺节目中担任过乐手以及参与音乐教育工作。(本报综合)
高清图集赏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鼓手三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