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尔东电影伊犁河谷电影什么时候上市

《伊犁河》制片人苏尔东和饰演莎尼娅老师的胡尔西德、饰演阿奶的汪晓辉、制片主任马斌、饰演少年阿尔萨的张玉龙等部分主创人员在首映式上。(从左至右)
“阿妈!阿妈!”16岁的阿尔萨是在回族养母法图麦的“强迫”下离开伊犁去上海的。当渡船开动时,孩子“嗵”地跪了下来,声声呼唤着妈妈,希望妈妈留下他。可法图麦强忍着泪水跑开了,她希望孩子到大城市和生母在一起,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后有更好的发展。首映式上,这一情节出现时,不少观众潸然泪下……
讲述新疆人、新疆事的电影《伊犁河》连获国际大奖。日,它荣归故里与乌鲁木齐市民见面。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如歌 叶乃嘉摄影报道)
《伊犁河》荣归故里
4月23日16时30分,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门的新疆人民剧场一片喜气,制片人苏尔东无比感叹地说:“终于盼来了这一天!”
由自治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在全疆独家发行放映的影片《伊犁河》先后在浙江青年电影节、北京民族电影节、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第五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影片评比中入围“优秀电影”,并作为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在国外,其先后入围第九届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际电影节赛事单元、第十届洛杉矶中美电影节、第九届巴黎中国电影节。2014年,该片在第六届欧洲万象国际华语电影节、第十一届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第九届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际电影节、第九届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上相继获得最佳影片、最佳音乐、最佳女主演、最佳摄影大奖!
但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伊犁河》迟迟未能与家乡人见面。
日前,《伊犁河》不负众望,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民委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倾情推荐。4月13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向区属各地州市宣传部、直属机关工委、教育局、新闻出版广电局等部门“发电”通知,要求做好电影《伊犁河》组织观看和宣传发行工作。
《伊犁河》背后的故事
2014年10月,《伊犁河》的制片人苏尔东捧回世界级民族电影大奖回到乌鲁木齐后,《新疆都市报》刊发了本报记者采写的专访——《回族歌王以歌“触电”擦出“火”》,挖掘了《伊犁河》的幕后故事。
《伊犁河》讲述的是一个凄美而壮阔的人性大爱故事。在伊犁河谷牧场,有一户养蜂的回族人家,他们的孩子阿尔萨特别喜欢伊犁河床上的奇石。长大后的阿尔萨跟小镇上的哈萨克族玉雕师学习玉雕技术。阿尔萨16岁那年,曾是上海支边青年的玉雕师苏娅来到了他们的木屋,原来她才是阿尔萨的生母。养母法图麦百感交集,并作出了艰难的决断:让孩子跟随生母去上海,实现他的梦想。几年后,阿尔萨考回了新疆艺术学院。当他奔回故乡之前,法图麦却因劳累成疾、思念成郁,面对着伊犁河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伊犁河》耗资680万元。除了有众多企业家的倾情赞助外,所涉拍摄点的党政相关部门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因为拍摄期意外延长,其间一度出现资金链断裂,在最艰难的时候,还是因为这份真情和正能量,热心牧民为剧组送肉、送蔬菜,改善他们的伙食。有威望的老人自愿出面在民间为其“募捐”,5元、10元地凑出了上万元。
[责任编辑:米娜]来源: & 编辑:
【】【】【】
24小时排行
Copyright &
清真食品网() 版权所有&&& &&& 
陕ICP备号 联系电话:029-
主办单位:西安北院门清真食品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西安市新城区清真食品行业协会 
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援建新疆&& &
新疆题材电影《伊犁河》斩获国际电影节大奖
<font color="#14-9-29 12:46:58
【字体: 】
【内容摘要】9月26日晚,新疆民族团结题材电影《伊犁河》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记者招待会在乌鲁木齐“香十里土坑烧烤”餐饮酒店举行。
  9月26日晚,新疆民族团结题材电影《伊犁河》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记者招待会在乌鲁木齐“香十里土坑烧烤”餐饮酒店举行。《伊犁河》制片人、著名原创音乐人苏尔东先生携全体主创人员跟媒体见面,数十位国内文化艺术界名流前往祝贺。
550)this.style.width=550;" border="0" />
剧组主创人员展示刚刚寄到的获奖证书。
  在新疆,水草肥美的伊犁河哺育着沿岸的各族儿女,大美伊犁河风光曾被众多诗人、歌者所吟唱,如今它又被搬上了大银幕,成为一条讲述人间大爱的生命之河,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诠释了新疆。
550)this.style.width=550;" border="0" />
《伊犁河》制片人、原创音乐人苏尔东先生演唱自己创作的主题曲。
  阐释新疆元素、涉及民族团结题材影片《伊犁河》日前在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上打动众多的评委和观众,一举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创音乐奖,让所有人沉浸在获奖的喜悦之中。
550)this.style.width=550;" border="0" />
从内地赶来新疆的艺术家们纷纷登台献艺,向苏尔东先生表示祝贺。
  影片《伊犁河》讲述了伊犁河谷一个普通的牧场人家和上海人家的心灵对话,刻画了一位回族母亲坚强隐忍、至真至诚的博大情怀。片中感人情节随着片中美景缓缓流出,就像伊犁河水,时而湍急时而沉缓,使观众与剧情互动、同步悲喜。
550)this.style.width=550;" border="0" />
《伊犁河》剧照
  捧得大奖归来的制片人苏尔东提及电影《伊犁河》笑容可掬:“《伊犁河》是一部小成本制作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故事感人,风景极美,表达的感恩之情对少年儿童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通过这部电影,我想把伊犁最美的自然风光、风俗人情、社会发展等内容,尽情展现给观众。让大家融入到我们这个富足、和谐、团结友爱的民族大家庭之中。”
  据了解,《伊犁河》最近上映后,好评如潮,先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入围,继而又在刚闭幕的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中获“官方评选最佳影片”及“最佳原创配乐”两项奖,成为新疆本土电影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相关链接:
  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创办于2003年,至今已举办了10届,在国际电影界有一定影响力。该电影节的评委中有70%是来自好莱坞的专业影评人,还有20%的非专业人士和10%的儿童评委。责任编辑:王巧红
>>中国网援建新疆,谱写华章铸就丰碑
关键字相关信息:
栏目推荐: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3816003新疆本土电影《伊犁河》载誉荣归“三美”演绎人间大爱 - 疆内 - 阅读新疆|倾力网罗天下书中新疆,完美呈现阅读全新媒体
您现在的位置: >
新疆本土电影《伊犁河》载誉荣归“三美”演绎人间大爱
来源:阅读新疆网原创 作者:石涛
图为:《伊犁河》制片人苏尔东(左一)和演员张玉龙(左三)
& & &爱,在孤寂中坚守,在隐忍中升华;牧场人家和上海人家的心灵对话;两条河流激荡着人间的命运悲欢!&这是电影《伊犁河》传达出的一个永远闪光而温暖的主题。是导演王景光在中国电影报上对《伊犁河》的高度概括。
& & 近日,《伊犁河》在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上一举获得两项大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原创音乐奖。
& & 9月26日,《伊犁河》电影制片人、新疆本土音乐人苏尔东携手新疆本土演员张玉龙(在影片中扮演阿尔萨)载誉归来。在乌鲁木齐市香十里土坑烧烤餐饮店与观众见面,并在现场献上欢快的歌曲。
& & 据了解,《伊犁河》先后入围了首届浙江青年电影节入围了首届浙江青年电影节、第五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表彰大会、北京国际电影节和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等。不断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和赞扬。
& & 目前,在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上的两项大奖是电影《伊犁河》获得的最高荣誉。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创办于2003年,在国际电影界的影响日益扩大。奖项只是成绩的肯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逐渐搁置遗忘,但《伊犁河》传达出的人间大爱是永远无法消逝和遗漏的,他将表现出的人性关怀撒播到每一个观影人身上,在全世界传递这种正能量,跨越地域、跨越民族的人间大爱。
& & 电影《伊犁河》片场116分钟,讲述了伊犁河畔一户回族养蜂人家有一个聪明活泼的儿子阿尔萨,一家人过着恬静的生活。父亲在一次渡河时被洪水冲走,生死未卜。母亲法图麦独自承担起抚养儿子和赡养婆婆的重任。阿尔萨长大后喜欢上了玉石雕刻,他的一件玉雕作品引起了曾下乡到这里的玉雕工艺师苏娅的关注。苏娅鼓励阿尔萨到上海学习玉雕技艺&&随后扯出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原来苏娅是阿尔萨的生母。爱子如命的法图麦将隐瞒了16年之久的阿尔萨身世之谜公之于众,&狠心&地将阿尔萨推到伊犁河中的渡船上,让他随生母去上海求学。
& & 伊犁河获得国际大奖,三&美&征服评委
& & 伊犁河能够获得圣地亚哥国际大奖,获得评委的各界人士的赞扬主要体现在一下三点,一是音美,二是画面美,三是剧中人物&母亲&传递的大爱。
& & 剧中的主题曲《思念》是由制片人苏尔东自己作曲,自己演唱的。悠扬的音调,让人荡漾在思念的味道中,久久不能自拔,闭上眼睛仿佛就看见阿尔萨独自一人在上海时,想念母亲、想念在伊犁草原上与小伙伴们快乐地游戏。同时映衬出母亲在新疆伊犁孤寂地等待和盼望孩子归来的消息。这种意境,让人不禁想起我们自己的母亲。
& & 《伊犁河》在拍摄中,一共选取四个地方,分别是新疆伊宁市、新疆伊宁市巩留县恰西草原、乌鲁木齐市、上海。四个地方,新疆本土景色占三个。新疆伊犁伊犁被誉为&塞外江南&、&中亚湿岛&,&花城&,伊宁市是伊犁州的首府。这里的美景在电影中体现的婉转动人,也许正是恰西群山环抱,古树参天,绿水环绕的透着秀丽的雄起景观,让电影就像是在一副山水画中。
& & 苏尔东: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关怀无处不在
& & 说起《伊犁河》,苏尔东作为制片人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有心酸也有感动。他说:&我是新疆一个地地道道的回族人,曾经在新大的一个英文老师对我说,他对回族以及回族人基本都是通过我的歌曲接触到的,对回族文化、习俗等一概不了解。就因为这句话,我决定拍摄一部以回族文化 和习俗为题材去展现人性美的一部电影。剧中的母亲有我自己母亲身上很多影子。&
& & 伊犁河总投资有680万元,在赞助上苏尔东说主要是西北五省的一些企业,然后就是自己筹集来的资金,让他非常感动的是,有一次伊犁当地的一位牧民听说他们在拍摄此部关于&母爱&的电影,亲自将一头牛送到剧组帮助他们。苏尔东说:&真的非常感谢这些淳朴的牧民对电影《伊犁河》的赞助。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关怀无处不在。&
& & 苏尔东表示,《伊犁河》让我想一直拍摄一部电影的&梦&实现了,虽然我不是专业拍电影的,但《伊犁河》获奖,让我认识了很多导演、编剧,也让我知道了国际市场上需要什么,以后将继续努力,拍摄优秀的电影,把回族文化、新疆文化、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上。
& & 张玉龙:我就是阿尔萨,阿尔萨就是我
& & 影片中的扮演阿尔萨的演员张玉龙谈到《伊犁河》时,他说:&我就是阿尔萨,阿尔萨就是我&,剧中阿尔萨的人生成长经历或多或少与我自己有些相似,我本身就出生在伊犁的一个普通家庭,对地方方言也比较娴熟,包括故事情节,我也是14岁从县城到城市上学,与大城市格格不入,文化差异让我感到失落自卑,从这个故事中我感受到自己的影子。在扮演中表演成分很少,我的想法就是对真实刻人物的刻画。
&&&&张玉龙谈到剧中他阿尔萨性格把握与拿捏上说:&剧中阿尔萨属于一个双重性格的人,他即活泼开朗,有牧场孩子的野心,导演在影片开头也埋下了伏笔,但他又很内向,因为他经历的比一般孩子都要痛苦和曲折,从小失去了父爱,跟母亲一起经历生活的磨难,所以有些悲观,整个剧本下来我有122场戏,其中哭戏就有40多场,我就一直酝酿情绪,回忆一些自己的生活经历!最难的是有些戏要憋着,不能哭出来,我觉得其实眼泪并代表不了什么,你只有沉下来,才会更有意境,才能体现牧场孩子的一种坚强!
&&&&张玉龙对影片的理解就是透过伊犁河边的养峰人家,来讲述一个母亲的大爱真情,另一方面讲述一个牧场孩子波折的人生经历!伊犁河象征尔萨的梦想,亲情,故乡,伊犁河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它涵盖着人间的真,善,美,和一种大爱就是舍得。
现实生活不是完美的,缺憾才是真实,最终伊犁河没有结论,这样才能突显伊犁河的源远流长,就跟王洛兵老师的作品在哪遥远的地方,也是没有结论的,&用人性化的故事来兜底了民族题材电影!客观去讲述了民族团结与融合!世界著名表演艺术家、作家:契可夫说过一句话&客观存在的去叙述故事,会更有艺术感,对观众才会有更强烈的吸引力,产生共鸣&&
责任编辑:石涛专访《伊犁河》制片人苏尔东--新疆频道--人民网
专访《伊犁河》制片人苏尔东
&&&&来源:&&&&&
本土影片《伊犁河》展现民族真情,制片人苏尔东谈新疆情怀
伊犁河,你从梦中流过&
歌手、电影制片人之外,苏尔东其实是新疆工业经济学校的教师
2014年3月,本土影片《伊犁河》入围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同时获得参与今年4月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世界民族电影节”参展机会。
近日,《伊犁河》又有好消息:入围2013年度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表彰大会,获年度导演、年度影片、年度编剧、年度最佳男、女演员等5项提名,并将于今年5月在全国院线上映。
由于甄选严苛,参加表彰大会评选的193部国产影片中,获入围机会的仅有20部。这其中,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宁浩《无人区》、薛晓路《北京遇上西雅图》等热门影片,都参与角逐。
与动辄投资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大片相比,《伊犁河》投资仅680余万元,堪称小成本制作。但尽管如此,影片所展现的人性光辉,依然以黑马姿态俘获了导演评审团的目光。
这部影片讲述了伊犁河畔一户回族养蜂人家与养子阿尔萨的温情故事。
投资拍摄影片的,是苏尔东。
电影之外,苏尔东早在2001年,就以自编自唱现代回族“花儿”的歌手身份,发行了音乐专辑《阿哥的石榴花》;2004年,他在新疆人民会堂,自行出资20万元举办“最美的花儿献给党”个人演唱会。
在被誉为回族流行音乐的演绎者和传播者的同时,苏尔东还有一个身份――新疆工业经济学校(原新疆粮食学校)粮食工程专业教师。每周,苏尔东有四节课授课任务。
教师,歌手,制片人,这是苏尔东的身份,当然,他最重要的身份是――新疆人。无论拍电影,还是发行唱片,其中,都呈现他作为新疆人的情怀。
“真没想到,拍电影有这么麻烦”
“我是真没想到,拍电影有这么……这么麻烦。”苏尔东取下黑框眼镜,轻轻擦了擦。
窗前温暖的阳光铺洒在咖啡厅光滑的桌面上,见到苏尔东的那个下午,阳光甚好,《伊犁河》入围电影奖项的消息让他心情也很好。
黑色皮衣,内搭白衬衣,围一条深红底黑碎花的围巾,这让苏尔东看起来小于实际年龄。
已经50余岁的苏尔东谈起《伊犁河》来,意气风发,“不管是唱歌还是拍电影,我愿意赞美新疆的每一片山水。”
赞美没有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为了筹集拍摄资金,苏尔东卖了自家房子,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资产。不仅如此,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苏尔东像化缘般四处“求财”,不管是新朋旧友,几乎被他借了个遍。
其实早在2004年,苏尔东就曾经疯狂过一回。当年,他在新疆人民会堂举办了一场个人演唱会――“最美的花儿献给党”。演唱会的费用共计20万元,全部是苏尔东自己出资。而在他推广自创的花儿之初,为筹资金,也曾卖掉唯一住房,四处租房度日。
《伊犁河》电影尚未开拍时,在市场决然无法预见的情况下,苏尔东共计投资680万元。这里面,企业赞助之外,苏尔东倾尽自己的家产。
“你很有勇气。”记者说。苏尔东举了举杯子,盯着杯中,自嘲了一句:“所以大家都叫我疯子。”他咧嘴笑了下。
“本来只想拍个微电影,没想到,玩大了”
“为什么这么做?”这不只是记者的提问,苏尔东的朋友在出资前,问得更直接:“你没钱,拍啥电影呢!宣传新疆,宣传伊犁,是你一个人能干得了的事嘛?”
说到这里,苏尔东顿了顿。
“你不觉得吗?新疆的故事特别多,文化资源很丰富,但电影产业太薄弱了,能够真正反映新疆人文、民族融合的电影,好像……很少。我就想拍这样一部电影。”苏尔东的眼光悠远起来。
苏尔东的朋友曾经预言,这个片子肯定赔钱,这不是商业片,是民族团结的和谐大爱类型片,内地电影院一张票价100元左右,谁肯掏钱去电影院受教育?再说,没有宣传资金,没有人知道你这个电影,谁看呢!
苏尔东承认,没有人肯拍,是因为没有市场,“但拍之前,我没有考虑过这些,我只想做点事,为社会,为我们新疆做点儿事。”
他继续执拗地表白:最起码应该让内地人知道,新疆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地方。不仅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还有更多的其他民族,大家都热爱这个多元化的地方。
影片总投资680万元,片长108分钟,时间跨度20年,拍摄地纵横巩留恰西草原、伊宁、乌鲁木齐和上海。对于一部独立制作的小成本影片来说,财尽其用,一分钱都想掰成两半花,这样的说法并不过分。
即使这样,“这点儿事”做起来的难度仍超出他想像:由于赶上伊犁新源县地震,再加上一些其他原因,原本计划拍摄周期为一个月的电影,足足拍了一个半月。按一天10万元的支出核算,单是这多出来的半个月,就让苏尔东赔了150万元。
现在,片子拍出来了,也入围各类电影节了,可是在发行上,却遇到更为棘手的问题――仍然是资金。新闻发布会需要用钱,活动宣传需要钱。
“当初拍的时候,真的没想到需要这么多钱,本来只想拍一个微电影,没想到,玩大了。”苏尔东扶了扶黑框眼镜:“不过我不后悔,别人没做过的事,我做了。”
“我做的事,是我想做的,这就够了”
让苏尔东最终下定决心拍摄《伊犁河》,缘于4年前,他母亲的离世。
“我们总算长大,可以让母亲颐养天年的时候,母亲却走了。”轻描淡写地说出这句,苏尔东心中却有万千愧疚。
卖粉汤,卖柴火,拉石头,为了养育八个儿女,母亲含辛茹苦一辈子。该享儿女福了,却走了。
从那时起,苏尔东的心里就有个执念:伊犁河就像母亲一样,母亲虽然走了,但伊犁河一直在流淌。
“我生在伊犁,长在这里,这是我的家乡,就像母亲一样。在这里生活的任何一个人,都有义务赞美自己的家乡。”苏尔东说。
《伊犁河》片花共计2分钟,塞外江南的美景,在这部电影里并未刻意体现。但草原茵绿,河水蜿蜒,镜头所到之处,皆是风景。
“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生活画面和风土人情都是真实的。这部影片只是在用讲故事的方法,说家乡的一件事。”苏尔东说。
上世纪60年代,苏尔东四五岁起,就被父母带着,骑上马儿过伊犁河。
家里8个兄弟姐妹,每天在河边嬉戏,在草地上打滚。天热了,男孩子们和各族邻居家的小伙伴们,衣服一脱,扑通扑通像下饺子一样,跳进缓行清澈的巩乃斯河水(伊犁河上游)里,痛痛快快地游一通;要么,三五成群,玩打仗游戏,你来我往,闹成一团。
光影流动,数十年过去,伊犁河上建起了公路桥,出现了渡船,开通了到乌鲁木齐的火车;与苏尔东一拨的淘气鬼们也早已成家立业,步入中年。
“其实仔细回想,在我们那个地方生活的人们,哪个族别都有,但是没有一个人会去想‘民族团结’这个词,因为大家已经融洽到像一家人一样,根本无需提醒,也无需强调。”苏尔东说,这是最珍贵的回忆。直到现在,苏尔东维吾尔语、哈萨克语都说得和汉语一样流利。
苏尔东的妻子是维吾尔族,他的弟媳是哈萨克族,妹夫也是维吾尔族,这个家庭,美满而幸福。
“入围美国‘世界民族电影节’,本来是件特高兴的事,但是现在山穷水尽,去不了了。”苏尔东算过账,如果去美国,参展的10天里,自己和导演两个人共计要花费10万元。
“有单位或企业赞助你出国参展吗?”这个问题一提出,记者和苏尔东原本顺畅的交流,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数秒过后,苏尔东摇了摇头,脸上掠过一丝疲惫:“只能说,在等待吧。”
到现在,苏尔东没买一辆车,房子卖了拍电影以后,他就一直很清贫。“我把钱花到了我自己想花的地方。”苏尔东说,其实如果他不去做电影,手头的600多万元,足以让自己一家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那不是自己想要的,“我做的事,是我想做的,这就够了。”
“这是我给后代子孙留下的东西。哪怕有人说我脑子进水了,没关系,我给大家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这样,我很高兴。”苏尔东再次举了举杯。
(责编:韩婷、沈剑)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影伊犁河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