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知道谢霆峰早年演的一部电影里面用的摩托罗拉拜早年是什么时候型号的?

周笔畅演了一部电影叫什么名字?_百度知道
周笔畅演了一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是《春田花花同学会》我看过,不怎么好看的,香港片。周笔畅演的还可以,是电影剧本没什么意思
其他类似问题
一部电影的相关知识
其他28条回答
春天花花同学会
春田花花同学会,挺无厘头的,张靓颖比较搞笑,你看了之后会明白的
小猪麦兜3《春田花花同学会》,笔笔在里面演了一个可爱的OL,和陈慧琳,何超仪并称OL三人组。
张靓颖扮麦兜,黄秋生、周笔畅等都是春天花花幼稚园的同学 麦兜第一部讲的是望子成龙的故事。每位母亲都希望儿子飞黄腾达。做梦,要出名,奋斗,幻灭,现实是麦兜拥有了大脚瓜。 麦兜第二部有关一次寻父的征途。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无法脱离“父亲之名”的影响,后来就知道大英雄也不过是寻常人一粒。(陈绮贞说爸爸是个神秘的动词。)最后麦兜变成了一个佬。 到了麦兜第三部,麦太再也没有出现,麦兜也不再是主角,和前两部一样,《春田花花同学会》是香港草根社会的浮世绘,但笔法更直接、画卷更宏大——除了在动画基础上mix进很多真人秀以外,麦兜3的主角是每一个正在或将要奔波劳碌的小市民(而春田花花幼稚园是个暗喻),将来的麦兜无疑也是其中一员。 有小OL啦——你的老板是否也像陈慧琳周笔畅的老板那样自以为很有point口水多过茶还擅长讲“像八达通一样do的”冷笑话,你是否也像她们那样下班逛街公司大减价就扫货日日甩着个小皮包;有小职员——我们认识的很多人大概也不过像郑中基饰演的坏脑病患者那样一生里没有什么可记得的事,随波逐流浑浑噩噩,上班啊,每个人都搭地铁你也就搭咯,人家下你也就下咯,反正都是那些写字楼,随随便便找家公司就进了,什么都不懂做,不懂就学咯,反正,原来,每个人都不懂,也不用懂,随随便便荡回家摸着床上的女人,你还记得她吗?好在,她说,选一万次,她还是选你做老公(对啊,就是周星星式的草根喜剧,生活的底层可能很孤独,但是有珍珠)。 有像我这样的庞大毕业生群体——如果找工都像啃鸡骨那样容易就好啦,但搵食艰难啊,读名校又如何,你看电影里的林一峰,哈佛毕业也不过在烧腊店舀饭。 有祖国的花朵、未来的主人翁——你是否也像春田花花的小朋友那样曾经跟着Miss Chan念I want to be a docta / lawya / chief exeutive offica而你其实对这三种行业都知之甚少?或者你的理想其实跟他们一样不过是为卡布其诺吹泡沫、啃鸡骨或者做救生员?都不要紧,一样可以做社会栋梁,我想这是春田花花的办学理念。(又或者不是,但这个话题对你而言还太沉重了些。)可能你碰巧是麦兜的忠实拥趸,那就可以像我身边的小朋友一样和大屏幕合唱春田花花幼稚园园歌,或者在和麦兜一二如出一辙的“今日无叉烧无濑粉”式的没有尽头的口水台词里微笑(而不是大笑)。也可能你碰巧是某个明星的粉丝团成员,假如对你来说黄秋生吴君如太老,杜可峰太另类,谢霆峰梁咏琪已过气曾志伟镜头太少,不要紧,《春田花花同学会》明星阵容强大,其中一定能找到你杯茶。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你尚未长到能够真正读懂这部戏的年龄,会轻易忽略掉刻意被重复的台词“多谢支持民歌!”(这来自草根阶层的声音),大概不会喜欢甚至不知道Bob Dylan、John Denver和四兄弟, 即使像Today这样的旋律你可能耳熟能详。 因此所有人都可以来看《春田花花同学会》,除了医生、律师、CEO和所有世俗意义上的发达者。(除非你想亲耳听麦兜的同学毫不客气地讽刺“医生和律师是阉人的嘛”,至于executive offica,“唔夹都坏脑啦”。) 《春田花花同学会》承载了一些香港特色,比如茶餐厅文化——林林总总的餐饭和例水,民以食为天嘛;比如,理所当然的,港式语言幽默;当然这些已为麦兜一二的观众所熟悉。也许它们还隶属于粤文化、其他地区观众对其理解不占广东人的地缘优势,但有样事物一定专属香港:岛屿情结。在麦兜三的众多anecdotes里面,接近尾声的一个讲的是沦落荒岛的老船长和他的乘客(包括男女老幼、各路同胞、外国友人甚至特殊群体菲律宾移民),指涉的就是香港——当然,如旁白所说,“香港从来不是一个荒岛”——落难时分船长毅然担起了对乘客负责的重担,割股救众,似乎隐晦地表达对当局的希望和信心。而“五十年校庆”,为什么偏偏是五十年?我猜是“五十年不变”,你说呢?有人希望平安过渡,有人希望成为栋梁,大家都是念同一间幼稚园,怪不得看起来那么眼熟。 但音乐无国界,导演想讲的话其实已经说了出来,用谜语的形式——是在周笔畅和陈柏霖的对话里么,不太记得了,总之是这样的:“你可能会觉得我好傻,但我唔系唯一一个,如果多D我咁嘅人,世界就会更加春田花花。” 点解咁眼熟?John Lennon咯: you may think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 至此,前两部的淡淡悲情添了一点希望。歌照唱,饭照吃,栋梁照样当,让世界更加春田花花吧。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非大制作的非快餐电影 贺岁档一直被一些大制作与大场面占领着,喊打喊杀,天崩地裂。于是,忽然就很想换一换口味,看一看关于小人物的电影,领略一下久违了的简单快乐。 春田花花同学会,DVD封面的介绍词很彪悍:超女周笔畅,张靓颖爆笑出镜上演荧幕超级PK...... 而单看这个片名,我总以为又一部港产弱智喜剧又将诞生,不过好在有麦兜的名声在外,加上预告片中比较克制的搞笑风格,以及众多明星的加盟,让人对这部片子的质素有了一些信心。一直以来,看电影之前先别看影片的详细评论或解说,是作为一个好影迷的金科玉律,然而看完这部春田花花,我不得不奉劝各位朋友在看此片之前先去作一些相关的功课,了解一下网络上的高人们对这部影片各种细节的注解,不然的话,第一遍看下来绝对是一头雾水。 所以春田花花绝对有别于家有喜事那种热热闹闹明星扎堆的贺岁喜剧,剥开动画与搞笑的外衣,这其实是一部相当诲涩的电影,需要反复地观看才能完全地消化其中的精华。首先,单是影片在真人与动画之间不停转换的表现手法,已经有点让人头晕眼花。其次,片中庞杂的人物和线索以及跳跃的叙事手法更是增加了观众的理解难度。影片启用了众多当红偶像明星如周笔畅,池珍熙,张靓颖,吴镇宇,梁咏琪,谢霆锋,房祖名,郑中基,陈慧琳,吴君如等,除了张靓颖的戏份比较诡异之外,其余每一个明星的角色都有着相当明显的指代,即每一个角色几乎都很“有戏”,这对于一部片长只有80几分钟的影片来说,内容可谓超负荷。而为了能在这有限的篇幅内塞进所有导演想要表达的意图,情节之间的起承转合便不得不做出牺牲,所以麦兜系列这次的目标观众并非针对儿童,而是针对那些依然怀有童真的年轻人。这是一群有着复杂思维能力和天真幻想的矛盾群体,恰好暗合了影片集童趣怪诞于一身的奇特风格。 影片的开场是全片最具杀伤力的笑料——“从小便认识你”,这个笑料由谢霆锋带出,随后影片马上跳入了动画世界,也迅速进入了影片的正题——以麦兜之口深入浅出地作了关于怎样的人才是社会的栋梁以及人应该怀有什么样的理想的探讨。随后就是一大串符号人物的登场,在酒店找不到座位的众多毕业生,被捞出来却没人吃的东星斑,切鸡肉还要照着教科书来切的大学生,用电脑CPU的热量来煎蛋的上班族,开会时灵魂出壳飞奔到寿包店吃寿包的小白领,边演奏边吃饭的乐团成员,打劫时还不忘为人质们叫外卖的劫匪……形形色色几十号人物,各人都有各人的隐喻,而猜测每一个角色在片中所表现的内在涵义,便是看这部影片最大的乐趣所在,也是这部影片与一般的无脑喜剧最大的不同之处。 而在数十位当红明星的表演中,让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郑中基与黄秋生。郑中基在这部片中一人分饰多角,难得的是每一个角色都演出了不同的感觉,抛开了以前作品中的无聊搞笑,郑中基这一次的表演可以说是笑中有泪,每个角色的行为看似荒诞可笑,实则透露了这几个人物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之下无奈的悲凉,特别是他饰演的脑袋进水的上班族在电视台的节目中关于妻子的那一段台词,可以说是全片最为感人的段落。黄秋生这一次的表演则是十足的黑色幽默,他所饰演的船长与乘客流落荒岛,他大义凛然地切下自己屁股上的肉给落难的乘客当食物,乘客们则为他歌功颂德,可是当乘客们获救后却完全将船长抛在了脑后,任船长一个人提着自己的屁股孤零零地回去,黄秋生的表演很逗趣,出场时又故作神秘,让这个可笑又可悲的人物变得十分立体。而首次登上大银幕的周笔畅在片中的戏份应该说还是相当重的,表演也很称职,特别是与陈柏霖的感情戏,从刚开始的尴尬,到后来慢慢变得融洽和甜蜜,过渡非常自然。虽然还谈不上什么演戏的技巧,但她未经修饰雕琢的表演及眼神却正好适合片中这个因为刚刚踏入职场而单纯得可爱的女生,我想这也是陈可辛选择周笔畅来出演这个角色的原因吧。而且周笔畅所饰演的小白领也可以说是导演的第一视角,她几乎和片中所有的主要角色都有关联,而在影片的末尾,导演也借她之口说出了影片的主旨,“你也许会说我这样想很傻,不只我会这样想.有一天,如果你也这样想.这世界就都会是春田花花了”。 所以,春田花花并非仅指那所幼儿园,而是代表了人们的内心里最纯真的那一面,是一种乐观善良的处世态度。影片设置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小人物,然而这些小人物的行为与命运到最后却都是殊途同归,不管是店员,厨师,船长,警察,甚至是劫匪,每一个人,都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只为了混口饭吃。在影片的开头,老师问幼儿园的学生以后的梦想是什么,老师想要的是律师与医生这样光鲜体面的答案,学生们给出的却是啃鸡爪员,吹气泡员这些市井平凡的梦想,而那一个想要天天吃火锅的愿望却真正点出了梦想的本质:满足一些比较容易实现的小小愿望,人的生活便会快乐的多。 所谓大智若愚,麦兜的简单生活与简单梦想,还有片尾那些在抢劫现场吃盒饭吃得津津有味的人质与劫匪们,都揭示了小人物的快乐之道。就像这部小巧玲珑却饱含人生哲理的影片一样,有时候,能够做一个平凡快乐的小人物,体现的才是社会栋梁般的大智慧。
《春田花花同学会》
片名:《春田花花同学会》 更多片名:《春田花花幼稚园》监制:陈可辛 谢立文动画:麦家碧导演:赵良骏主演:黄秋生 吴君如 周笔畅 张靓颖
曾志伟 陈慧琳 梁咏琪 郑中基 等类型:动画/喜剧地区:中国香港片长:88分钟上映日期:日出品/摄制:银都机构有限公司 摩根陈影业有限公司发行:新华展望传媒有限公司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官方网站:推荐指数:★★★★
周笔畅演的电影名字叫&&春田花花同学会&&,里面的形象很可爱.
参考资料:
是从娱乐报道了解的
《春田花花同学会》,有好多香港明星
《春田花花同学会》
春天花花同学会
春天花花同学会
春天花花同学会
《春田花花同学会》
春天花花同学会
《春田花花同学会》
春天花花同学会
《春田花花同学会》
春天花花同学会
《春田花花同学会》,
春天花花同学会=麦兜3
&春田花花同学会&,她演一个傻傻的女生,喜欢一个傻傻的男生.
春天花花同学会可能你看第一遍的时候会觉得看不懂,但多看几遍就会明白很多道理,到&春天花花同学会吧&看看,那里有对春天花花同学会的最好解释!
春天花花同学会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谁知带 一部电视剧 是古装剧,里面有一个叫铁公鸡的人物、片头曲 好像是苏有朋唱的 片尾曲貌似是谢霆峰唱_百度知道
谁知带 一部电视剧 是古装剧,里面有一个叫铁公鸡的人物、片头曲 好像是苏有朋唱的 片尾曲貌似是谢霆峰唱
提问者采纳
《七品钦差》徐峥演的,片尾曲是《因为爱所以爱》
提问者评价
对、、、多色、、、多色、、、、嘿嘿、、、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楚留香里的胡铁花,武林外史的金不换 《香帅传奇》中的姬冰雁. 都叫铁公鸡,不知道你说那一个
古装剧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四)武装带的泛滥
   武装带我也不知道如何定义,但今天并不难见到,只要走在大街上,你看所有各单位大门口站岗的保安,他们多数系的就是武装带。
武装带为军官专用,因旧时军官佩军刀于腰带左侧,为防较重的军刀将腰带坠斜影响军容,故置一肩带右肩左斜地吊住腰带,这加了肩带的腰带就是武装带。后来军常服很少再佩军刀,但武装带却并没有跟着军刀一起从军官的身上解下,因军人扎武装带比扎腰带更显英武,因而得以保留。
有些人将今天我军用的外腰带称作武装带,是错误的。武装带与外腰带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肩带而后者没有肩带。还有,腰带有宽有窄,而武装带中的腰带部分全是宽的,如果是扣眼式的,则全部都是双排扣的。国民政府时期的武装带又俗称斜皮带。在当时如果说:这小子有出息,扎上斜皮带了。就意味这个人由士兵提拔为军官了,因为一般只有军官才能有资格扎武装带,而士兵通常只能扎腰带。
中国军人扎武装带始自一九二二年奉军的整军经武。奉军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战败后,开始实行一系列军事改革,不仅其军事思想,组织编制,军需制度等有别于北洋旧制,就连军服军饰也是另搞一套,其中就有武装带的采用,开创了中国军人系武装带的先河。而关内的北洋直系皖系及西南军阀的川滇粤桂等军系从始至终都采用的北洋旧制,北洋军服又是从日军移植而来,军刀直接挂于内腰带上,故没有武装带的配置。至于电视剧中比如中央台正在热播的《啼笑因缘》中北洋军人系的武装带,还有前几年看到的一部反映李烈钧讨袁的电视剧中反袁军系的武装带,都只能归功于导演们想当然的臆造。
黄埔建军时,由王伯龄主持的军服设计,也采用武装带作为师生军常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成为大革命时期很是风光的一个亮点。后来军服虽有改动,但武装带仍旧保留下来,直到抗战胜利后,武装带才在中国军人的腰上解脱下来。
武装带源自西方军队,上个世纪前半叶比较流行,二战结束后基本废止。今天,除朝鲜等极少数国家的军队和中国极多数单位的保安仍旧使用外,军队中已经很少见。
但我们擅长戏说的导演们似乎却并不甘心,不管历史上中国军人的武装带是什么时候开始扎的,什么时候开始不扎的,而只凭着好看,就将其无限地前后延长。从辛亥起义的民军到四九年仍旧与新中国对抗的国军残军,都硬性地给他们扎上一条,反正扎了比不扎好看,管他历史真实不真实呢。不仅如此,许多影视中还给压根就没扎过武装带的侵华日军也扎上一条,似乎不这样就显不出小日本的威风和俊美。于是便有了如《啼笑姻缘》中那样的佩着北洋军的肩章,扎着国军时期的武装带,张口闭口“北平”“北平”(北平是北洋军阀灭亡后才使用,北洋时期北京就是北京)的怪物;于是才有了象《亮剑》中楚云飞那样的戴着不知哪一国的军帽,穿着似乎是美军式样的开领军常服,佩着国军抗战胜利以后才有的帽薇和领章,扎着国军抗战胜利以前使用的武装带的怪物;于是才有了象《东宁特遗队》、《亮剑》中那样的不知穿的是哪一国军装的日本鬼子。
  (五)美式军服的胡绉
国军军官在解放战争时期,已经取消了武装带,军官常服采中西结合式,是在中山装的基础上,肩部加有肩袢,腰部加有一条类似风衣那样的布制束腰带,有点象猎装,但上衣领口系风纪扣封口而并不开领,领花在领口处,军衔标志在肩袢上。尽管加了西方风格的肩袢,更多的还是中式风格。这么说吧,解放战争时期国军的军官常服,一个最大的特点第一是取消了武装带,第二是军常服上衣并不开领,而且压根就没有过开领。
抗战后期,接受美援后,曾有美械装备的国军,但那只是武器,并不包括军装。不错,在远征军,驻印军等少数部队中,曾有过美式夹克,美式皮鞋和英式钢盔少量的供给中国军队,但从没有过西式开领的军常服供给中国军官。老电影《战上海》中国军军长邵壮所穿的美式军用夹克,即为抗战后期美援军服之一,在国军中确有此种情况,但数量极少,而且那只是夹克。当然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特殊情况:即在华的美军顾问将自身军装作为礼物赠给要好的中国军官,或者个别留学英美军校的学员由国外穿回。但不管哪种情况,都绝对是风毛麟角,一千人中也难有一个,而且即使这样,拥有这种西式军服的人也只能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偶尔穿一下罢罢酷,而绝对不敢在正式场合公然穿着。在三年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军官从上将到少尉,不敢说百分百,但至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一直穿的就是国军中式军服,那种严格系着风纪扣而从不开领的中式军服。
但电影中电视剧中却又是一番景象了。大概是从文革后期的一部由王心刚主演的电影《侦察兵》开始,银幕上的国军军官穿上了开领的象是二战时的美式军服又象是现在我军正在穿着的夏常服那样的军装。七十年代末又有一部电影《保密局的枪声》紧随其后,那里面的国军也全部是这种装束。不过这时好在还没扎武装带,给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扎武装带是大约九十年代后期导演们的再创造。再之后便以讹传讹一窝蜂似的在电影电视剧中普及开来,这原本不伦不类的军装于是被许多人误认为就是那一时期国军的标准军装了,实际上这都哪跟哪呀?
你仍旧不要以为这是编导们故意的搞笑,不是的,人家仍旧是正儿八经地教育电视机前的观众并使他们同样正儿八经地相信,那时的军装就是这个样子。
   我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确达到了这样的效果,至少对于电视机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观众来说是这样。
从电影电视剧中学习历史,已经成为许多人包括许多导演最便捷的功课,而它所造成的危害也正由此通道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因为我们的驻地正处在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的关系,与此有关的电影电视剧便屡拍不止,官兵们便经常地被派去充当群众演员过一把戏瘾。我就有机会曾向一些导演指出过服装道具的失实,可人家很是礼貌很是坚定地说:“您搞错了,您看某某电影某某电视剧中的国民党军官,不都是这么穿的吗”。到把我驳的无言以对。
真盼望着有一天中国也能出现象《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那样的作品,也真的希望那些无知的导演虚心地听一听别人的意见,踏踏实实地补一补自己的军事历史修养。
  (六)是大炮还是小山炮
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电影中,将75口径的山炮称作小山炮的,我是只看到《集结号》中有这种现象。那里面曾不止一次地通过团长与连长之口不屑一顾地将缴获的日四一式75毫米的山炮称作小山炮,这牛逼就大了。
为什么这么说?第一,是当时没有将75毫米口径的山炮称作小山炮的;第二,是当时作为一个团长和连长,是没有权力处理缴获的这个大家伙也没的理由对其不屑一顾的。
再怎么去翻国共两军的原始档案,再怎么去读双方将士的回忆文章,都绝对看不到将75山炮称作小山炮的记载,到是称其作大炮的比比皆是。
大与小,快与慢,都是相对的,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换着不同的定义的。兵器的口径与射速也是如此。比如说早年的79口径套筒步枪,就是典型的小口径连发快枪,这是相对于更早时的11毫米以上的口径和每次仅装弹一发的步枪而言的。你要是拍那个年代的电影,要是从清末新军口中说出79口径太大说它射速太慢的话,那就是胡说八道了。
从民初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人们一般将除了迫击炮以外的57毫米以上的火炮称作大炮,而将45毫米以下的步兵炮、高射炮以及60毫米以下的迫击炮称作小炮或小钢炮,大于75毫米的,往往就称作重炮了。在整个民国时期,小炮的品种在当时是很多的,而且一直是在不断进步的,但大炮的种类却极单调,就只有75毫米这一种,而且是在不断退步的。至于重炮,其数量极少,远远无法与75口径的山炮、野炮相比。
和枪的口径大小是相对的一样,炮的口径大小轻重也是相对的,也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的。在清末刚刚从国外引进火炮时,因为主要是57毫米和75毫米两种口径,所以当时有将75毫米火炮称作重炮的。但到了民国初年,大于75口径的火炮又进入到中国,75口径的山炮和野炮,才将重炮一称让位给了更大口径的火炮,但一直到大陆解放为止,重炮在中国的战场上都占极其少数,75口径的山炮和野炮也就仍然是国共两军的绝对主力大炮。
   为什么呢?这要从民国时期暨解放战争中火炮生产装备的情况来说了。
   和小炮的生产与列装正相反的是,自从1912年民国肇始,到1949年河山变色,中国军队的大炮(即75
口径为主力的山炮和野炮)的生产与列装是一代不如一代一直走下破路的。
先从生产上说,洋务运动后,中国的兵工生产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进步,到民国建成后的北洋军阀统治初期,中国的兵工生产达到了民国史上一个空前绝后的颠峰状态。这一时期,能够生产大炮的,有上海、汉阳、沈阳、太原等数家,特别是沈阳与太原两家,大炮的生产相当多。到了北伐完成后,由于连年的战乱,上海、汉阳等厂的大炮生产已经停止,无力再恢复生产。沈阳与太原两家,仍然保持了几年的强势,但随着日本的入侵,先是全国也是全亚洲最大的兵工厂沈阳兵工厂落入敌手,之后不久,太原厂也沦陷。这时全国能够生产大炮的,就只剩下广东石井与湖南株州两厂,但该两厂与沈阳和太原比起来,却连其五十分之一的能力也不具备。到了全面抗战暴发后,这两个厂也停止了生产,从此一直到大陆解放,中国再没有哪一家还能够有能力生产大炮。
再从军队列装的情况看,大炮的装备情况也同样是一直不断地走下坡路的,特别是队属炮兵,就更是如此。民初北洋陆军时代,每师编制有一个炮兵团,每团野炮一个营,山炮两个营,每营六门制炮连三个,全师共有75口径野炮18门,同口径山炮36门,共计全师大炮54门。
有的人可能认为这只是编制表上的数字,不,这不是仅仅停留在编制表上的数字,而是基本满员的实力数。在当时袁世凯统治时期,北洋陆军的编制绝对是齐装满员的,极少出现过后来兵员吃空额和炮兵团缺炮骑兵团没马的情况。北洋陆军时代,是中国近代陆军建设唯一一个和列强相比不逊色的时代,之后就开始落后无法与人相比了,直到今天。因本人有专门文章论述此一情况,这里不再聱述。
北伐完成后,因为此时军队数量膨胀而大炮的生产基本停止,国军的大炮装备就很差了。到军队编遣时,多数中央军每师能有一两个连大炮就算很不错了,而此时的炮兵连,也已不再是北洋时期的六门制,多数能维持四门制,有的只是每连两门而已。到是杂牌军中,尚有部分师继续维持了师属炮兵团的编制,比如五省联军改编的王金钰师、西北军的韩复榘师、石友三师、孙良诚师、直鲁联军改编的刘珍年师、徐源泉师等,均有师属炮兵团的编制,但此时的炮兵团已经不再是编制75山野炮54门,而多数已减少至36门了。东北军和晋绥军的大炮装备是最多的,但两军均没有将炮兵团编到师,而是平时集中管理,战时配属各师作战,但就总数来说,东北军与晋绥军的炮兵是最强大的。
到了抗战时期,由于全国再没有哪一家能够生产大炮,而全靠进口,故此时队属炮兵的装备也下降到了几乎最低点,许多正规军的陆军师一门大炮也没有,战时能够得到的加强平均也少于一个连的水平,许多中央军的王牌军,才有一个12门制的75毫米山炮营,就算是特别牛逼的了。长沙保卫战时,曾在北伐时以铁军著名的第四军,全军总计仅有一个军属炮兵营,共有75毫米山炮12门,所属各师一门大炮也没有。因为任务的需要,第九战区配属给该军一部分炮兵,计有105毫米榴弹炮一个营共6门,76.2毫米野炮一个营计11门,75毫米山炮一个营计12门,37毫米战车防御炮一个连计4门,加上该军那12门75山炮,总计不过45门火炮。在今天,象上述这种口径的火炮,而且只有45门,即使是配属给一个主攻的步兵连,连长大概都会一肚子不满,但在当时,一个担任主要防御任务的著名的第四军一个军,能有这样的火炮配备,在九战区炮兵参谋长陈宏樟眼中,却被描绘成“炮兵……火力相当强大”,从这位当年的炮兵业内人士的口气中,我们应该能够知道当时炮兵的情况了吧。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有了美国的外援支持,重炮方面有所加强,美制105毫米的榴弹炮已经装备到少数几个王牌军(整编师),但直到这个时候,即使是五大主力这样的部队,每个师(整编旅)的大炮,也最多没能超出12门,而且也全是清一色的75山炮,就是谷子地不屑一顾地说出的那种小山炮。象李弥第八军这样算是很有名气的嫡系中央军,一个军总共仅一个8门制的105榴弹炮营,所属各师的75毫米山炮营,也都是8门制;东北战场也小有名气的新七军,全军不过一个105毫米榴弹炮连,还是上级配属的而不是编制内的,所属三个师中,只有新三十八师有一个12门制的75毫米山炮营,其他两个师一门大炮也没有。至于中央嫡系以外的杂牌军队,就更不用说了,比如淮海战役中,象四十四军这样的部队,全军只有11门半个世纪以前出厂的旧式沪厂造仿克式75山炮,下属的师一门也没有。
至于中共军队的情况,以前的不说了,就说装备改善以后的解放战争时期吧,以装备最强大的东北野战军中装备最好的一纵(也就是后来的三十八军)为例,到了大决战时,全纵也就是仅有75山炮30门,75野炮13门,105榴弹炮9门,所属各师一门也没有,全由纵队掌握,战时根据需要向下配属。
这是东野的情况,全军最牛最牛的了。其他的部队,谁敢和东野比呀。当时陈谢集团奋战豫西时,其九纵全纵队仅有山西造75毫米山炮3门,最强的四纵,也不过全纵8门75山炮而已。西北野战军在沙家店战役时,其王牌一纵(也就是后来的一军)全纵队连一门75毫米的山炮也没有,威力最大的重武器也就是13门不同口径的迫击炮而已。
《集结号》反映的中原部队,其装备情况远不如华东,更不如东北,但要比西北强,估计和陈谢集团差不多。即使他们真能象东野那样的牛逼,哪个连长敢那么大市,对一门四一式75山炮如此的不屑一顾,又有哪个团长敢对于一门新缴获的75山炮那么随便地调配。别说作为一个中原部队的连长团长就敢对四一式山炮那么地不屑一顾,即使他就是华东的或是东北的,即使他是个旅长师长,缴获一门基本完好的四一式山炮,也够他乐几天的了。
诚然,就象我们早已不再将8毫米甚至10毫米口径的步枪称作小口径步枪一样,也没有谁再将75毫米口径的火炮称作大炮了,但今天的标准不能代表昨天的标准,不然社会就不再是前进的了;同样的道理,就象今天我们可以对二十吋彩色电视机不屑一顾,但三十年前的我们却无论如何在谈起二十吋彩电时没办法不羡慕一样,今天哪个步兵团要是再缴获一门75口径的山炮也同样不会有谁再把它当作宝贝了(122毫米榴弹炮营早就列编到我军步兵团了),但今天的眼光不能代表昨天的眼光,不然我们就没办法区分历史与现实了。
  (七)飞雷筒不是步兵用的
   先说说什么是飞雷筒。
飞雷筒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土法研制的一种工兵兵器,又名抛射筒。一般口径300—500毫米,中原我军各纵队都有,但标准不同,口径各一。该筒以发射炸药包为主,炸药包重一般十余公斤,大的有二十余公斤的,射程达二三百米,爆炸威力远比一般炮弹大许多,主要用于打击敌堡垒,也可杀伤敌步兵,因主要靠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把人震死,故许多被其杀伤的敌军士兵从表面看并无外伤,因而在当时有“土原子弹”、“没良心炮”的叫法。
飞雷筒在影视中出现的不多,《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中有,最近上映的新片《集结号》中更有多个镜头,给人留下很深印象,但可惜的是,后者在电影中那样的使用,却是一处硬伤,因为它根本不可能用于一个单独打阻击的步兵连中。
首先,飞雷筒在当时,属于技术兵器,但又是土造技术兵器,安全系数不高,很难驾驭,弄不好会炸了自己,所以它是工兵专业分队才能操纵的家伙。在当时的工兵连中,每连也就那么四到六具,多的也不过八九具,而且这个工兵连还不能干别的,就得专门伺侯这几个大家伙。象影片中那样在一个主要任务用于打阻击的步兵连中配备那么多具,绝对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由一个步兵连玩得转的,何况这个连还只有四十几个人,就是玩得转,光伺侯它,也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其次,飞雷筒主要集中用于攻坚,少有用于防御作战的。当然少有不是没有,也有用于防御的例子,但那是大规模防御作战,一般是旅或纵队一级的防御作战,由旅长或纵队司令直接掌握,由工兵单位操纵,作为旅或纵队防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绝对不可能加强到独立打阻击的步兵连由连长指挥的。退一万步说,即使加强到某一主要防御方向的步兵单位,那也得是整个的工兵连加强过去,不可能只把那几个大家伙交给步兵连就行了。而实际上,即使工兵连肯这么做,也不会有哪个步兵连长敢接,因为他们伺侯不了那玩艺
第三,飞雷筒在发射时,要在下部安置大型座板或将筒身大部埋在土里,才能吸收那强大的后坐力,并保证射击的安全和准确。你想呀,能够把十公斤二十公斤甚至更重的炸药包送到几百米远,那后坐力得有多大,岂能随随便便斜着放在地上就可以发射的。影片中那个放置法,有点糊弄小孩子的感觉了。
   相比起来,这最后一点容易原谅,因为影片中表现的基本不是特写,一晃就过去了,不认真看是看不出来的,但前两点却是致命的。
  (八)驳壳枪该怎么携行
电视剧《井冈山》中,有大量贺子珍背驳壳枪的戏。片中的贺子珍左肩右斜地挎着一支驳壳枪,一条皮腰带,紧紧地扎住那好看的小蛮腰,也紧紧地将枪的背带前后全部扎在其中,那枪北带调整的很短,被牢牢捆扎住的驳壳枪的枪盒几乎挨到了腰带上,人看上去很干练。还有最近让许多人爱的流口水的《狼毒花》,那片中的主人公(叫什么我忘记了)也是一样,那把盒子炮竟然被九龙带(驳壳枪子弹带)给完全地箍在了里面。男女演员的身材都不错,配以这样的捆扎法,甚是好看。可我不明白的是,这枪到底是用来打仗的呢?还是作为一件饰品供他们臭美的呢?要是为了臭美,那我就不敢多管闲事了;可要是为了打仗的话,我可就为他们捏了一大把汗了,因为他们这样的捆法,要是遇到紧急情况,可怎么能够迅速地把枪抽出来呢?
我们在一些旧的文献照片和一些文革前老电影中,看到人们背驳壳枪时,都是将枪背带置于腰带也包括身上的所有带子之外的,都是将枪的背带放的很长从而使那长长的木盒子吊到屁股下面的,同时,更多的人都是采用右肩左斜的方式背挎的。为什么呢?这是有道理的。
其一,作为随时准备抽出来应付突然情况的手枪来说,它背在身上,不能被任何的其他的带子所束缚,而只能置于其他带子的外面。这是一条铁律,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的军队都必须遵守的铁律,谁不遵守,谁就是找死呐。
其二,驳壳枪枪身特别长,一般都在300毫米以上,所以,枪背带的长度应调整到当右臂伸直或略弯曲时刚好方便地握住枪把,这样才能把那长达300多毫米的毛瑟手枪从盒套中抽出来。二战时德军一般将手枪置于腰带左前侧,美国人习惯将左轮斜挎到屁股上或固定在右大腿部而且一般都放置的偏下,也都是为了右臂伸直时方便地握住枪把抽枪的。
再来看《狼毒花》和《井冈山》中男女演员的背枪法,要想抽枪,势必得将右臂使劲地弯曲才能握住枪把,而要再将那300多毫米的枪身完全地抽出盒套,那这胳膊就还得再使劲地弯曲。可人的胳膊就那么个构造,不是主观上的努力就可以无限弯曲的呀,尤其象剧中贺子珍那样娇小的女人,她要想握住那紧挨着系的高高在上的腰带的枪把,右臂就已经得弯到差不多极限了,她要怎么弯曲手臂才能将那300多毫米的驳壳枪从木盒子里抽出来呢,而且那枪背带又让皮带给紧紧地束缚住纹丝动不了。我真是为她担心,这要是遇到白狗子,人家哪怕就是远在一百米以外冲过来活捉了她,她的枪也未必能抽的出来。
实际训练与作战中,驳壳枪抽枪的要领大致是这样的,如果是右肩左斜的背法,是用左手握住枪盒下部,将枪体送至身体的左前侧,右手握住枪把,同时用拇指按压盒盖卡扭开启盒盖,双手合力将枪抽出;如果是左肩右斜的背法,则先用右手抓握枪把及枪盒上部,将其送到身体前侧或左前侧,左手接住,下面的步骤与右肩左斜的背法相同。当然,因为驳壳枪的木制枪套较重,向下的垂力较大,单手操作也并不困难,但要是皮制枪套,单手操作就明显困难了。
显然,上述两部片的导演和演员,肯定是一次抽枪的实践都没有过,因为只要他们练习一下抽枪的动作,哪怕就练那么一回,就知道这样的携枪法要想抽出枪来有多么的困难了,遗憾的是……人家没空。
  (九)“英七七”不好使吗?
影片《集结号》中,有一场戏,是说五十年代一个武装部收缴流散在民间的枪支,有一支“英七七”,年轻的战士不认识此枪,问谷子地,谷子地拿起枪看了看,象是很内行地说:这是英七七,我在平西打游击时用过,不好使。
这话有两个疑点。第一个疑点,是谷子地说在平西打游击时用过,有没有可能?谷子地在平西打游击,肯定不是解放战争时期,因为影片中表现的解放战争时期的谷子地已经升编为主力兵团到了中原战场,那么他打游击就只能是抗战时了。从电影中看,那支英七七明显是恩菲尔德的后期型NO.4,而NO.4是不可能在抗战时流入中国的。英七七诞生于1888年12月的英国,最早称李一梅特福弹匣式步枪,因兵工厂名曰恩菲尔德,故后来人们都以恩菲尔德步枪称之,也常常被统称为“李氏步枪”。
   该枪最初的型号MLM Mk.I,1903年,恩菲尔德短步枪Mk.I型问世,同年,将原型MLM
Mk.I更换枪管转换成李一恩菲尔德短步枪,命名为Mk.II型。1907年,进一步改进后生产出Mk.III型。大约在1910年前后,P-14(也就是美国移植后的M1917)步枪问世,但生产最多的仍然是Mk.III型。到了1926年,英国兵工部门感到他们的武器命名方式太混乱,因而决定采用新命名方式。于是将77口径的该型步枪统一命名为No.1步枪,将专门用于训练的56口径步枪命名为No.2步枪,而P-14步枪则被命名为No.3步枪。影片中谷子地说那支他在平西打游击时使用的不好使的No.4步枪,虽然早在1931年便已经研制成功,但该枪一直未能投产,直到二战爆发后的1939年11
月,英军才正式采用No.4 Mk.I作为新的制式步枪。
由于英国远征军在敦克尔克撤退时损失惨重,所以虽然No.4步枪生产程序已经简化,产量也在逐步增加,但短时间内仍无法满足需要,直到1942年底前,恩菲尔德的早期型号No.1仍然是英军一线部队的主要装备,只有极少数精锐部队才能装备新的No.4步枪。而实际上,一直到二战后期的诺曼底登陆时,英军最精锐的空降兵部队,No.4步枪仍然只占少数,该部大量装备的,仍然是No.1步枪。
  可以想象,这样一支到了二战后期在英国自己的精锐部队都未能普遍装备的步枪,它怎么可能会流入到中国的平西游击区来,冯小刚也太有才了。
就算谷子地牛逼,真能使用在英军精锐部队都极其罕见的新式步枪,那么他说的“不好使”,就更让人匪夷所思了。这便是我说的第二个疑点。
恩菲尔德有多个型号,除No.2是训练用的外,其他任何型号,都被一战二战证明是极其优秀的步枪。第一次世界大战,无疑是手动枪机战斗步枪的最经典的对决,而在这场对决中,李氏步枪绝对不比毛瑟步枪差。1914年的蒙斯战役中,一万两千名英国步兵用他们的李氏步枪在半个小时内就彻底打垮了将近40000
配备了毛瑟步枪的德国兵的进攻。这是一场火炮与机枪都没有参战的纯粹的步枪之间的对决。战斗的胜败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双方手中主要武器的优劣,通过这场战斗,是多少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的。
李氏步枪有两大优势,是与它同一代的任何手动枪机步枪都无法与之相抗衡的,一个是它的大容量弹匣;一个是它的无与伦比的射击速度。
在半自动步枪问世之前,绝大部分手动枪机战斗步枪的弹匣容弹量为5发,而李氏步枪的容量却是10发,这无疑让士兵有了更多的射击机会,而且也缩短了装弹所耽误的时间,这一优势所带来的利市是不可估量的。不论是一战还是二战期间,那些使用别的步枪的士兵往往在射击完毕后重复装填5发弹夹时被英军用李氏步枪击毙,而一些德国军官的回忆录中则提到英军步枪队的齐射火力之猛烈甚于机枪。
再说射击速度。当时使用毛瑟、三八、水连珠等步枪的军队只能做到10-15次齐射/分钟;英国军队却可以做到15-20次齐射/分钟。这在当时的战场上,每分钟5发的差距,就是要命的了。
李氏步枪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射速,在于其独特的枪机设计。李氏步枪与毛瑟步枪等同样采用旋转后拉式枪机,不过这个旋转后拉枪机和毛瑟步枪上的旋转后拉枪机不同。李式旋转后拉枪机是采用后端闭锁的,这与毛瑟式的前端闭锁枪机相比来说,就大大地缩短了枪机行程。而对于使用者来说,其直接好处有两个:一个是上弹的时候射手操作更加省力和省时;另一个就是在上弹的时候枪的瞄准线相对于射手的移动大大地缩小,从而降低了重新瞄准的时间。这都是提高射击效率的主要原因。
英七七步枪进入中国极少,除一战后有少量参加过战争的旧式No.1步枪曾进入到吴佩孚直军外,其他型号基本未能进入或进入的非常少,这让国人对其的了解远不及曾大量进入并被仿制的毛瑟、三八、水连珠等。但进入的少了解的少不等于它就不好使。从由世界权威机构评选出的二十世纪十大著名步枪的结果看,英七七仅仅次于AK47和M16排在第三位,而非自动步枪得以入选的仅有三支,即排在第三位的李氏步枪、排列在第六位的毛瑟步枪和排在第八位的春田步枪,从这一排列,就足以说明它很好使而不是不好使。
人说谎言要是重复了一百遍,就能让人相信那是真的。联想到今天民国时期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以讹传讹,以及网络上的人云亦云,以及地滩“纪实”作品中的无中生有,于是还真得承认,历史上本来不是这么回事的事,说的人多了,也便让人认为就真的是这么回事了。
  在有关民国历史题材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即总以今天的善恶美丑标准去衡量乃至臆造古人的同类标准,甚至强迫古人跟着今天的我们赶时髦,结果弄的是驴唇不对马嘴。
  美与丑,时髦与俗套,在不同的年代,是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乃至完全相反的标准的。比如明清时期盛行的三寸金莲,用当时人们的眼光对比今天我们的眼光,就发生完全颠倒的评判结果。但有些写手与编导,却不管这一套,用一句艺术要符合时代审美标准作托词,硬要安排古人按照今天的时尚追风。比如男女作风问题,这要是在七十年代以前,它绝对是一个最最遭人唾弃最最让人抬不起头来的问题,但在今天,它似乎已是一个男人成功与风光的标志,所以《狼毒花》一类的作品就用其对主人公大肆渲染;比如“同志们”与“弟兄们”的称呼,在民主革命时期,前者代表的是一种时尚,而后者代表的是俗套,但今天似乎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向,听腻了“同志们”的年青人似乎感觉“弟兄们”更有人情味,于是李云龙、谷子地等才会口口声声地高喊“弟兄们”;比如我军的指导员、政委等政工干部,在坚持党指挥枪这一原则的战争年代,是比同级军事干部更红更牛的角色,而在经历了极左浩劫以后的今天,人们似乎对政工干部产生了某种抵触,因而影视中的政工干部要么被回避掉,要么被描写成只会卖狗皮膏药的政客,要么被表现为同级军事干部的附属。
  民国时期军事题村作品中,各个不同时期用不同军队派系所用的枪械、军装、称谓等非主题的元素,在今天的影视与“纪实”中,就更是可以随便扭曲肆意强奸的重灾区,不仅商业片戏说片如此,就连中央台黄金档热播的主旋律,就连列为重点工程的大片,也一片狼籍,令人惨不忍睹。不信你看吧,《长征》这样的史诗片中能让三十年代的红军使用五十年代的枪械;《大决战》这样的重点工程片中能让国民党军穿上压根也没穿过的美英式军服;《西安事变》这样热播的电视剧中能让当年作为贬意的“少帅”变成美称;《集结号》这部上了新闻联播并被举国睹目的大片能把我军指导员描写成一个听到枪响竟尿了裤子的窝囊废……真正让人无语了。
  那些“纪实”写手和那些时髦导演们,或看重了票房市场的厚利,或拘于史学功底的浅薄,那么他们借着一句艺术是可以虚构的这样一个万能档箭牌如此戏说臆造也就罢了,可一些貌似严谨的“主旋律”也有这样的倾向,也跟着他们一起起哄叫好,就愈来愈加重了这种以讹传讹的恶果,就不能不说是对历史的亵渎了。
  诚然,艺术总要虚构,总要顾及当代人对美的欣赏视角,但这虚构是要有个框框的,突破了这个框框,就不是能够允许的了。象我上面举的例子,显然已经远远超越了艺术虚构的原则。
  历史可能并不浪漫,它有许多让我们遗憾的东西,有许多是我们不喜欢的东西。比如中共军队战争年代政委说了算的问题,比如中共历史上左的言论与行为问题,比如以农民为主体的解放军官兵的审美情趣问题,这些可能都是今天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年青人所不喜欢的。但历史已经发生了,它就是那么回事,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它不会因我们的好恶而改变;不管它合理不合理,应该不应该,对也好,错也好,它已经发生了,它只能告诉我们以后如何去借鉴,而我们却无权去更改已经发生了的历史。
  一些反映民国时期军旅战争的影视和“纪实”作品越来越多起来,与之成正比的,是喜爱这类题材的读者和观众也多起来。然而,更多的历史爱好者或一般的观众,更愿意坐在自家沙发上从电视上了解和欣赏历史。这是应该的享受,现代化的传媒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优越的条件,我们理当享用它,你总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象我等这帮发烧友一样没事就带着两个面包外加一瓶矿泉水一整天一整天地坐在冷清的档案馆里去翻那些堆了许多灰的原始档案吧。但遗憾的是,许多有意或无意地担负着给大众传播历史知识的写手、编导们,也不愿意穿越时空到历史的层面去调查走访,不愿意去花精力翻查那些尘封着的原始档案,他们创作的素材更多的也主要来自地滩“纪实”与前人所拍的影视作品,再加上自己的主观臆造,于是,一部新编历史剧便诞生了。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否认的,是编导与写手们对大众市场的评估,观众喜欢怎么看就怎么拍、读者喜欢怎么看就怎么写。于是这样产生出来的新作,便越来越歪,越来越背离真正的历史。
  因为我们部队驻地正处在一个历史事件发生地的关系,与此有关的电影电视剧便屡拍不止,官兵们便经常地被派去充当群众演员过一把戏瘾。我就有机会曾向一些导演指出过国军军官服装道具的失实,可人家很是礼貌很是坚定地说:“您搞错了,您看某某电影某某电视剧中的国民党军官,不都是这么穿的吗”。到把我驳的无言以对。
  我也曾向一些编导演提出过一些人物身份语言等方面的失实和不妥之处,可人家更是理直气壮:您说的也许对,可我们得考虑多数观众的欣赏习惯,或者说的赤裸一点,我们得考虑票房呀。人家都这么说了,那我就更不好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
  不能不承认的是,尽管这一类喜欢戏说和臆造的创作者在面对批评时总要说一句“我这只是一部艺术作品,没要求大众把它当正史”,尽管多数的大众也没能从显意识中认识到这样在随随便便的欣赏之中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但它实际所产生的影响与效果,却是相当严重的,这就不能不令人担忧了。
  因为这个担忧,便常想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才能用最简单最让人愿意接受的方式纠正这些被误读的历史,还原历史真相。想来想去,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些文字。也许很粗浅,也许都是一些非主题的旁枝末节,但绝对没有半点虚构;不敢奢望能讨人喜欢,不敢奢望能起到多大作用,只想尽一点责任,尽一点历史爱好者的良心。
  (一)称兄道弟的荒唐
  记不得是哪部电影了,好象是《开国大典》吧,片中杜聿明与傅作义在北京会面,傅称杜“光亭兄”,而杜也称傅“宜生兄”,此称对于二人来说甚是荒唐;另有一部记不起名字的电视剧中则有一镜头,是张治中与戴笠并肩而行,戴竟然对张称“文白兄”,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了。
  国民政府时期,与当时社会习俗一样,同辈将领之间在社交和书信中往往称兄道弟,即在称呼对方时,在其字或号之后加“兄”字,以示尊重,而并不考虑双方的年龄大小。从一些国军将领的来往信件、日记和回忆录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如称何应钦“敬之兄”,称白崇禧“健生兄”等,但使用这种称呼有个条件,即对方一定得是自己的同辈或比自己辈份稍低一些的军人,对于辈份高于自己的军人或者直接的长官,就不能使用这种称呼了。这在半封建的旧中国和注重论资排辈的国军中,是丝毫也不能乱的。
  称兄道弟的场合和适用的对象,从本义上讲并不难理解,之所以闹出上述的笑话,多半是我们的一些编导对国军军人的断代以及具体人物的出身背景等不够熟悉的缘故。
   那么,国军军人该如何断代呢?
  在国民政府时期,从纵向区分,国军将领大致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是以清末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的军人为主,其代表人物有蒋方震、阎锡山、程潜、陈仪等。这一代军人,大都是辛亥革命各省武装起义的中坚,主要活跃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伐完成后,仍旧活跃于军事舞台者,已为数不多。第二代,是以出身保定军校的军人为主,其代表人物有顾祝同、张治中、陈诚、白崇禧、唐生智、薜岳、余汉谋、刘文辉、王天培、傅作义、杨爱源、刘多荃、秦德纯等,这一代军人,在国民政府时期各个派系中都有广泛的分布,将星最为众多,从二十年代开始一直到大陆解放,一直是中国军事舞台上的主角。第三代,便是以号称“天子门生”的黄埔学生为主了。其代表人物,有胡宗南、杜聿明、黄维、王耀武等。自北伐战争开始,逐渐形成一支庞大的军事政治集团,但其分布面则较窄,主要服务于中央军,在所谓的“杂牌军”如东北军、西北军、晋军中,则基本上未能渗入。
  保定军校的前后八任校长中,有五任校长出身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校长以下的教育长、各兵科科长、教官等,也多数以士官生担任。而黄埔军校的教官、队长则绝大多数出身保定军校。就因为这层关系,使留日士官生、保定生、黄埔生形成了较明晰的三个断代。再加上那时还残留有“认门生”的习俗,故不管是不是在军校授过课,下一代在上一代面前,都以晚辈学生自称,上一代也有这个心理,只是多数不流露于表面。影片《开国大典》中,傅作义有一句台词:“林彪是我的晚辈……”,不管这句台词出自傅作义之口是否符合傅的为人(我本人感觉不符合傅的谦逊之风),它所道出的其实就是傅、林分别出身于保定、黄埔这么一层关系。到是在涿州守城时,傅称奉军将领于国翰为老师,却是有据可考的事实,而它所阐释的,也是于国翰出身于日本士官比傅作义高一个辈份的原由。
  当然,除上述三所军校外,也还有大量其他军校的毕业生,不好一一断代,但也有着前后辈份的关系,就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构成这种代差的将领之间的称谓,大抵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没有直接的隶属与师生关系,或者虽有隶属关系,但职级相差不大时,资深者对资浅者称之以兄,以示谦虚,是十分正常,也是十分普遍的;但反过来,就不行了。比如北伐时期,有一次白崇禧夫人到南昌,而恰逢白衔蒋命去了前线,于是蒋介石在招待白夫人的同时给白发一电报,电文中有“使兄嫂不得相见,此中正之过也”的词句。以当时蒋白二人的出身资历和任职来说(蒋出身保定协和陆军速成学堂,白出身于保定军校),蒋称白及夫人为兄嫂是符合当时的社交习惯的,但反过来,如果白也称蒋为“介石兄”的话,就是大大的不尊了。还说北平傅作义与杜聿明会面时二人之间的互相称谓,以当时傅、杜二人的职务来说是差不多的,但前者出身于保定,后者出身于黄埔,二人又属于不同的军系,傅作义称杜聿明“光亭兄”,就合情合理,反过来如果杜聿明也称傅作义“宜生兄”,就是没大没小,有悖伦理了。实际的情况是,当年杜聿明在北平见傅时,对傅一直是用“宜公”的尊称的。
  第二种情况,是双方属于同一派系集团,又有深远的上下级关系或者师生关系,便都不宜称兄道弟了。比如张治中与戴笠之间,就不适宜如此称呼。因为作为长者的张治中要是这么称,就显的掉价了;而作为晚辈的戴笠要是这么称,则是明显的犯上了。由于戴笠职业的关系,使的这位黄埔六期的小学弟在他死后的几十年里被大大地炒作了。实际上,戴的资历和地位在当时的国军将领中是很低的,而且,虽然其生性残虐,外表却十分的虚伪和谦恭,并不象有些文学作品中描写的象是个小流氓一般。抗战时有一次陈诚在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任上与戴笠谈话,一个多小时里,陈或坐或踱,而戴则一直以立正姿势听训和答话,对陈则一口一个“老师”叫,而以“学生”自称。其实戴还长陈一岁,戴在黄埔做学生时,陈也早已不在校任教,就因为保定和黄埔的辈份关系,戴才称陈做老师的。张治中是保定三期生,其资历在陈之上,且戴在黄埔受训时,张正好是以黄埔军校教育长的身份主持校务,代行校长职权,二人的师生关系是再明确不过的了,可想而知,戴是吃了豹子胆也断断不敢在乃师面前称兄道弟的。那么,戴能不能称张“文公”呢?也不行,戴笠与张治中的关系截然不同于杜聿明与傅作义的关系,他只能称张的官职或者称老师。那部电影中的导演愣是安排戴对张治中称“文白兄”,真是何等的荒唐。
  第三种情况,是双方同属于一个派系,又在一个单位,但后来者居上,黄埔生做了保定生的直接上级。构成这种关系的,在当时也不在少数,如胡宗南与裴昌会、王耀武与施中诚等,这种情况下,如果职级相差不大,多数便以同辈相待,可以互相的称兄道弟了。
  与称兄道弟共同使用的,还有向对方称“弟”和称“公”两种,但远不如称兄使用的普遍。前者一般只有两种情况下使用。一种是对方资历明显低于自己,为示谦虚或借重时使用。如在忻口战役时,黄埔学生李仙洲负伤,蒋给李电报,“仙洲吾弟,,,,,,希安心养伤,并将每日伤情告吾,以免挂念不安”。蒋以校长之尊,称自己学生为“吾弟”,可见其用心良苦。
  还有一种情况,则是换了贴子的把兄弟之间,年长的一方(哪怕只大一天)称对方时使用。张自忠留给冯治安的绝笔信中,就有“仰之吾弟”的称呼,盖由于二人是把兄弟的关系。徐州会战时,张自忠曾给樊松甫捎去白兰地若干瓶,并捎话:“哲山弟好饮……望他少喝”等句。对比张自忠、樊松甫二人的出身、资历,单凭张对樊以“哲山弟”的称呼,便可断定二人必定存在着结拜关系,用不着考证。
  至于社交中称“公”的,只适宜对少数位高权倾、资深望重者。同一辈份的人可以使用,辈份稍低的且没有直接的隶属和师生关系的也可以使用。和称兄时不同的是,称“公”时,一般是选字中的一个加上“公”字来称,如称李宗仁“德公”,称李济深“任公”,称程潜“颂公”等。 
  因这里主要讨论高级将领之间非正式场合的社交称呼,至于辈份相差太悬殊的,比如某个上将与某个校尉级军官,上面所说的便不适用了。对于正规场合该怎么称呼也不在此多说,也没什么说的。
  上面所说的只是一般的情况,对某个具体的人来说,就不是绝对的了。而即使在同一种情况下,也会因双方之间关系的远近、善恶和个人性格、修养以及当时心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的编导们应该尽可能多地掌握民国军人的出身与社交关系,才不会闹出笑话。
  (二)少帅的谬称
  说起少帅,许多人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张学良。的确,一直长演不衰的少帅戏中,不仅剧名用少帅直接命名,戏中“报告少帅”、“有请少帅”等台词也不绝于耳,就更让人感觉少帅就是张学良的专用代称了。
“少帅”二字,从字面本意上理解,似乎有“少年英俊”或“少年统帅”的含义,这也许是今天人们之所以用其代称张学良并借指某些少年得志而掌权者的主要原因吧。
  其实,这其中有两个错误,两个至为荒谬的错误。第一,少帅在当时不是张学良的专称。“少帅”,即不是一级军衔,也不是专门特指哪一个人的别称,而是一种泛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最高的军衔就是上将。只不过按照前清的惯例,人们仍然习惯称一些较大的军阀为“帅”。比如称吴佩孚“玉帅”(吴字子玉)、“吴大帅
”、称张作霖“雨帅”(张字雨亭)、“张大帅”、称孙传芳、唐继尧等作“联帅”(孙曾任五省联军总司令,唐曾任西南联军总司令)等,这都是一种习惯性的尊称,在社交中可以公开使用。要是敌对方面的人员称之,则往往戏谑地将某人的特点(往往是不好的特点)加上帅联称,如称辫子军首领张勋“辫帅”、称胡子出身的张作霖“胡帅”等。总之吧,那个年代称这个帅那个帅的很多。因为手下人在公馆里往往称他们的主人作“大帅”,相应的对于这些“大帅”的亲属,便也往往戏谑地称作什么什么帅,比如什么“舅帅”--------军阀的小舅子、“姑帅”--------军阀的姑爷(即女婿)、“少帅”--------军阀的子侄等等。
  在那个群雄割据混战的年代,被称作“帅”的军阀是此起彼落,大帅们三妻六妾,他们的儿子不会比他们的数量更少,少帅自然就比大帅更多,至少肯定不会仅仅指张学良一人。西北军阀马麒之子马步芳、皖系军阀卢永祥之子卢小嘉,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之子陆裕光等,都是当年风流一时的“少帅”。
  您可别误会,不要以为只有长大成人并带兵打仗了才能称作少帅。不是的,恰恰相反,称某公子为少帅,往往是称那些未成年孩童的,而一旦长大成人了,再称少帅就显的不恭了。
  当然,出身军阀家庭,子承父业,并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充当了重要角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当首推张学良,而更主要的是近些年来一些文艺作品的炒作,于是给人一种误解,好象“少帅”就只是张学良的专用别称似的。
  如果说“少帅”作为张学良的专门代称已经被现在的人所接受,作为第三人称,到也勉强说的过去的话,那么这第二个错误就是绝对不该有的了。
  第二,少帅在当时不是一个美称,因而不可以当着张学良的面称。就象“小姐”一词在不同的时代有着截然不同的尊卑荣辱一样,“少帅”一词也同样的在不同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感情内涵。“少帅”一称,在当时与称“姑帅”、“舅帅”、“胡帅”、“辩帅”一样,更多的带有贬意,而绝对不含丝毫敬仰与爱戴,往最好处说亦不过是逗小孩子玩时的戏称。
  对于张学良来说,他的的确确是个“少帅”,而且是一个比较出名的“少帅”,而且在他已经长大成人接统奉军后,将其称作“少帅”的也大有人在,但称张学良作
“少帅”的人们,其内心所想表达的感情却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在一些与奉军敌对的阵营中,此称呼多带有蔑视的心理。在当年的京津一带,此称呼还带有憎恨的心理。因为当年吴佩孚直军在当地表现出良好的军纪,而奉军的军纪则极其败坏,人们对这位花花大少并没有半点好感,这和今天一些无知青年包括一些无知导演说到少帅时那种打心眼里流露出的羡慕与崇拜是截然不同的。帅府内部包括张学良自己知道不知道人们背后称他少帅时的感情表白呢,也知道。所以,当时的人们称呼
“少帅”时,都是背地里私下谈论,而绝对不敢当面称呼。奉军内部有没有人如此称呼少帅呢,有,但绝对更只能是背后称呼。
  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一些文艺作品中,剧中人不论是辈份高低、职务大小,也不管张此时是统军将领还是幼稚孩童,都毫不顾忌地称张“少帅”,甚至当面喊叫,似乎这一称呼充满着无限的敬仰与爱慕,这就是荒谬失实的了。
  实际上,当年在奉军和大帅府里,彼此之间的称呼是很讲究的。一般来说,张的部属只能称他不同时期的官职,如“军团长”、“总司令”等。于凤至、赵四小姐则称他“小爷”。胡若愚、周大文等,虽是极好的慕友,公开场合也称官职,私下则称“汉爷”。张景惠、汤玉麟等少数几位父执,才能叫他“汉卿”。只有张作霖,才可以不分场合地叫他“小六子”。至于“少帅”一称,在大帅府里,就是背后,这样称呼的也不多,因为那些受到张家恩宠的人们在当时绝对不会想到“少帅”一称会在将近百年以后的今天变成如此的充满爱意。
  张学良本人也是最讨厌人们称他“少帅”的。在他自己看来,“少帅”这种称呼,就跟古代的“衙内”一样,会令人们把他看成是依仗父亲权势横行霸道的孩儿辈,或者是阿斗一类的人物。而实际上,他所担心的一点没错。
  曾经多年辅佐张作霖,后来被张学良诛杀于老虎厅的杨宇霆,在张作霖已死,张学良成为东北军政最可能的接班人之际,恃前代老臣资格,在与人谈及张学良时,仍用轻薄的口吻称其“少帅”,使张学良感觉受到侮辱,更加对杨不满。杨之被诛,固然不是一句“少帅”惹来的,但张学良对人们称他“少帅”的不满,对杨屡屡在背后称自己“少帅”的羞愤,却是事实。由此可见,作为张作霖时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杨宇霆,称呼一句“少帅”都会招来杀身之祸,其他人特别是张的部属下人们怎么可能敢于当着张的面称呼“少帅”呢?其实,许多当年追随张学良的将领,出于对他的尊敬,即使在多年之后,在与人谈及张学良时,在写回忆文章时,对“
少帅”一称,也很是忌讳,一般是不会使用的(但近年有人开始这么用了,不知是这些人也在追风呢,还是捉刀者擅自的下笔所至)。只是近些年,一些无知的文人和编导们出于羡慕与崇拜或者其它不为人知的心态,才以夸张的标题和做作的声势,而“少帅”“少帅”地嗲叫个不停。
  (三)冲锋枪的乱用
  影视中这方面的错误最多也最显而易见。比如近年公映的影片《太行山上》,就有国军官兵手持司登式冲锋枪射击的场面,让人晕呕不已。当然还有更离谱的,前几年的也是主旋律的影视作品如《长征》、《大决战》、《新四军》中,红军使用司登式、新四军和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用现役五六式的镜头甚至是特写镜头也履履出现,真让人不知说什么是好。如此严肃的作品出现如此荒唐硬伤,怎能不为中国的影视悲叹。司登式冲锋枪是英国在二战中后期生产的,进入我国是在四六以后的事了。我真不知道导演们是怎么把它用在了三十年代的中国军人的手中的,实在荒谬至极。
  你可不要以为这是编导们的幽默,就象某个小品中刘备用摩托罗拉一样,是为了博得观众开心一笑,不是的,人家可是正剧。不过,你在感到浑身发冷的同时,也必然会感到它的让你绝对笑不出来的另一种幽默的。
  中国使用和制造冲锋枪并不比冲锋枪的故乡西方列强晚多少。在二三十年代,中国还是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冲锋枪最多、创造的战例最为辉煌的国家,但那不是司登式,也不是M3,而是第一代冲锋枪的汤姆森和伯格曼。
  最早购进冲锋枪的应该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是于1922年购自美国檀香山的汤姆森M1921式,共三十支,带一百发弹鼓和二十发弹匣那种。全部装备其卫士大队。陈炯明叛变时,卫士大队奋起自卫,该枪曾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给叛军以很大杀伤。有一部短片,孙中山开完国民党一大步出会场,孙身边几名卫士肩扛的便是此枪。大约在1923年,广东石井兵工厂最先仿制该枪成功,但由于其制造工艺复杂和成本过高的原因,产品并不多。后刘湘川军亦仿制,到其兵工厂交由中央的1938年止,共出品达4700支之多。其嫡系部队曾大量装备,如土城之役时的郭勋祺旅中,每个步兵连均有三个冲锋枪班,火力密集程度可想而知。
  最大量生产汤姆森的当属晋绥军阎锡山,从1926年开始设立专门的冲锋枪厂进行生产,至中原大战时,其最高月产量曾高达900支。阎锡山对于冲锋枪的贡献极大,他是全世界第一个将冲锋枪普及到全军每个步兵班的。早在阎军参加北伐时,晋绥军每个步兵班便已普遍装备冲锋枪一至二支,这一点比制造和使用冲锋枪一直领先的西方军队提前了差不多二十年。他还是全中国第一个将冲锋枪称之为冲锋枪的。一直到抗战时期的1941年,由国民政府兵工署规范的兵器名称中仍然没有冲锋枪一词,而将此种兵器称作手提机枪,冲锋枪一称是在抗战后期才开始的,而阎锡山早在1926年便已使用这一名称了。
  毕竟汤姆森对工艺的要求太高,制造不易,相对来说,伯格曼则结构简单,更适合简陋设备条件下的粗工生产,所以,除了山西、四川曾大量生产汤姆森外,各兵工厂和修械所生产的冲锋枪,主要的都是被俗称为花机关的伯格曼。在这方面,北洋军阀比西南军阀更早地开发和生产。由其把持的奉天,天津、巩县、汉阳,金陵,上海等各大兵工厂都曾大量生产此枪。北军中的伯格曼迅速普及,特别是高级将领的卫队,更是如此。南方军阀生产此枪比北军稍晚,但也很快普及,就连名列末位的四川小军阀罗泽洲师的修械所,就连比罗泽洲还小的福建小军阀郭凤鸣旅的修械所,就连倍尝艰苦穷困的红军根据地的修械所都可以生产此枪,可见伯格曼在当年普及的程度。
  将冲锋枪成营成团的装备,绝对不是二战时期的苏军首创,中国要比他们早的多。比如张宗昌的卫队旅,比如冯玉祥的手枪旅,都是整营整团甚至整旅的装备,就连川军小军阀罗泽洲部队,也是师有手提机枪团,旅有手提机枪营,团有手提机枪连。实际上,除晋绥军是将冲锋枪每班一至二支平衡配备外,那时多数军队都是将冲锋枪集中使用,手提机枪连、营极其普遍。
  在红军中,也有大量使用柏格曼的战例。朱德在井冈山时期,有一个卫士班,也是每人一支伯格曼。每到敌兵追近,朱便亲自指挥该班狙击追敌。著名的抢渡大渡河十七勇士,便是每人一支盒子炮,一支花机关,一把大刀的超级配备。在国军的剿匪战报中,也每每有“匪军装备虽劣,但往往集中驳壳、手提机枪猛扑一点,致频频得逞”的字眼,可见那时的伯格曼,当之无愧的该属于明星级的兵器。
  如果反映北伐和十年内战内容的影视片中出现冲锋枪,刘湘部队和阎锡山部队,就应该是仿汤姆森,其它别的部队则全部是伯格曼,不可能有其它别的枪型大量出现,出现了就是错误的。
  二三十年代之所以大量生产冲锋枪,主要是为了填补轻机枪火力的空白,是意图使之完成突击步枪或轻机枪的职能,川造汤姆森的枪管比原枪长出许多,就体现了这种用意。全面抗战爆发后,各路军阀的兵工厂全部划归国府统一生产,轻机枪的生产规模迅速提高,基本可以满足前线消耗,加之这时国人也还并没有认识到冲锋枪应有的战术价值,冲锋枪的生产便停止了。整个抗战时期,除八路军曾少量生产外,大后方的国府兵工厂并未生产过一支冲锋枪。在美援来到中国之前的抗战中,冲锋枪的使用远远不如二三十年代,当然也有,但很少。
  随着美援的到来,美制冲锋枪成批进入中国,其型号有汤姆森M1928和M1A1,并有少量M3。全面内战爆发后,又有加拿大制英式司登冲锋枪大量进入中国,此一时期的冲锋枪便主要是以上几种。在东北解放战争初期,也有少量苏制PPSH41冲锋枪使用。柏格曼因为早已停产,而冲锋枪的寿命又极短,在内战中估计不会再有堪用的了。
  对于有万国武器博览馆之称的中国军队来说,特别是对于靠搜集缴获来补充武器的中共军队来说,在他们手中出现什么枪都是不奇怪的,但三十年代的人用四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的枪则真真是“拿起狗来打砖头”的天大怪事了。
何洁成天娱“赚钱机器”?接受记者采访极其“不在状态”&
&&00:00:00&星期二&&来源:&&东南早报&
&&&&早报讯(记者朱玮杰陈雷丰晓飞文/图)昨日凌晨,超女何洁现身厦门,作为“用心跳”派对的表演嘉宾来到在某酒吧的活动现场,记者注意到,再次做客厦门的何洁已不像去年年底来厦门时的“吊儿郎当”,当天的何洁很不在状态。
&&&&从《J.发光体》到《J.明明不是angel》,何洁的专辑都呈现高水准的制作,可2008年,天娱对何洁的打造,很明显地把她转为公司赚钱的机器。基本上都在跑商演的何洁,整年没有发一首歌,而关于“天娱拿何洁的商演费用给其他快男超女买奖”的“传闻”,让何洁的粉丝义愤填膺,很多“盒饭”(何洁粉丝)甚至在贴吧劝何洁跳槽,另择“良栖”。
&&&&陈楚生的负气出走,让很多人再次把眼光转向“天娱和艺人的矛盾”问题。对于同门师弟的“失踪”,何洁表现得很不在状态——“其实我真的不清楚,每天在外面跑,我所知道的基本上来自于别人的转述,你问我陈楚生是不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的缘故,我真的没办法替他为大家解释,我是属于状况外的”。
&&&&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何洁说自己不是爱八卦的人,那她对陈楚生的出走完全不知情,也说得过去。可当记者问到公司对她2009年的规划时,何洁依然一脸茫然——“不清楚”、“可能吧”、“没有通知我”、“我真的在状况外”之类的词语,成了何洁答记者问的“标准答案”。被记者问到“歌迷希望你2009年自私一点”时,笑容满面的何洁终于忍不住转过身调整情绪,略带伤感地说:“这个问题让我很尴尬,我真希望自己能不让歌迷如此担心。”
&&&&何洁的“不在状况”,让熟悉她的人很过意不去。身边的工作人员就忍不住补充说,“何洁其实是个很单纯的人,有什么事情习惯闷在心里,自己躲起来哭。只要公司不太过分,她是属于逆来顺受型的”。接下来在老树林酒吧的演出,何洁又回归到那个舞台魅力十足的“发光体”,让人完全无法想象她在不久前,对着镜头差点忍不住落泪。&
PS1:很不解天娱到底出现什么状况了,居然拿公司里的模范艺人这样折腾。
PS2:天娱有时候挺可笑的,他们这样教训盒饭会长:你们盒饭不行啊,看看人家玉米、星星粉丝多BH,接机啊,演唱会闹得多凶。
天娱如果这样去调查市场,还沉醉在选秀节目粉丝PK决定市场的境界,真的很不专业。
蔡依林范冰冰又有多少粉丝接机?有多少粉丝BH?人家的商业价值比这些选秀艺人不知道大多少倍。
何洁成名前在贵阳的生活
妈妈曾经卖豆浆、爸爸开出租车
&2005年《超级女声》第四名的何洁,如今已成功迈入内地一线歌手行列,第二张个人专辑《明明不是Angel》上市首日销量即破5万,其代言身价也已高达7位数,这一切让很多混迹歌坛多年的歌手无比羡慕。虽然功名来得如此之快,台上台下的何洁却是负面新闻不断——“红毯门”“走光门”“耍大牌”。
&而对于何洁的身世和成长经历,及其性格为人,在“盒饭”中也有多种不同版本。近日,记者在贵阳,寻找了何洁曾经的住处和就读的学校,采访了一些与她有关联的人士。(文/摄影=王兆清)
采访何洁同学
关于何洁过去的N个版本
——妈妈卖素粉爸爸开出租车,成绩很差经常去夜场玩,看到帅哥就追,成名后忘本踢掉大学男友
11月26日,当记者从贵阳的朋友口中打听有关何洁成名前的情况时,得到的是比网上负面新闻更让人思绪混乱的回答。从何洁曾经的住处,到何洁父母的职业,再到何洁的爱情,均出现了几种不同版本。
关于何洁曾经在贵阳的家,有的说在小十字,有的说在省府路,还有的说在脏乱差的煤矿村,房子如何破烂,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而何洁父母的职业也说法不一,有的说何洁妈妈下岗在家,有说在街边卖素粉,还有的说是在市西路卖衣服,而她爸爸开出租车。
至于何洁的爱情,则更是让人一时难以判断真伪,不少与何洁同龄的人说她以前成绩很差,经常去夜场玩,看到帅哥就追,不仅很多朋友同学都不愿意联系,大学时的男友也一脚利落地踢了……这些版本似乎让成名前的何洁更加扑朔迷离。
带着满脑子的疑问,记者托朋友几番周折,联系到了何洁曾经的高中同学夏雨,本以为在夏雨那里可以了解到何洁的过去。但夏雨的回答却让记者一无所获。他告诉记者,“何洁成名后,我才知道我和她是同班同学,读书时我们几乎都没说过话,在同学的眼中,除了歌唱得很好外,何洁就是一名普通的女生。我只能帮你联系其他的高中同学,看他们能不能告诉你什么。”
何洁曾是个“野”姑娘?
——和好友早已没有联系,追她的男生很多,喜欢穿休闲装
27日下午,在夏雨的帮忙下,记者与何洁高中时的一位好友——黄佳通了电话,说明采访来意,黄佳很快就答应协助采访,但强调由于平日要上班,只能周末陪记者去找何洁小时候的住处。但在随后两天的联系中,黄佳突然短信告知没时间陪记者去了,并解释说何洁曾经的家,她也只在高中时去过一次,印象早已模糊。如果记者想了解关于何洁的情况,可以在QQ上聊,也可以找何洁曾经的班主任陈老师和何洁关系最好的朋友李培。
在QQ上,记者把听到的有关何洁过去的各种“传说”一一做了询问。黄佳回答说:“何洁成名后就再没和她联系了,据说是何洁把手机掉马桶里了,没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们的友谊只‘停留’在高中时期。对于何洁过去的很多情况,我也不算十分了解。”
“何洁读书时不像传言的那样‘野’,是个比较懂事的孩子。她有个弟弟,相对独生子女家庭,家庭条件似乎要差点。她父母是做什么的我不知道,当时也不会去问这些,大家就是一起上学,放学的时候一起走到公汽站各自坐车回家。但何洁放学后经常去学音乐,她家在这方面还是倾力投入的。我们平时出去玩也就和其他的孩子一样,逛街、吃小吃,没什么特别的。何洁平时穿着上也是怎么舒服怎么来,一般以休闲为主。”黄佳回忆说。
当记者问道,何洁高中时候有没有追过男生。黄佳踌躇了半天说:“在我印象里没有,追她的倒是有不少。”“那何洁有没有答应某位男生,或是和哪个男生关系特别好呢?”“好像没有答应哪个男生,特别好的似乎也没有。但玩得好的男生也有一些,因为她的性格很开朗,人也直爽,男生都爱和她玩。”
采访何洁最好朋友
何洁北京的房子只有100万?
——北京房子只是普通精装房,价值100来万,性格太单纯招来负面新闻
根据黄佳提供的电话号码,记者与何洁关系最好的朋友李培取得了联系。听说我们要采访何洁过去的情况,她一再要求报道不要“伤害”何洁,并向记者解释说:“我是何洁很好的朋友,很愿意配合你们报道。何洁就是性格太单纯,才引来那么多的负面新闻,其实她人并不是那样的。”
李培告诉记者,成名后,何洁回到贵阳,都会约她们出来逛街、吃饭、喝奶茶,和以前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待在一起的时间缩短了。很多同学、朋友都在找她要签名,但因为刚刚成名,何洁的很多行动,像签名啊什么的都受到公司限制,这也许造成了很多人的误解,说她耍大牌,没有人情味儿,也有这方面因素。
而对于网上付方何洁“甩金”一千一百多万,在大牌明星别墅云集的北京机场附近豪华地段买下了一幢三层花园豪宅,李培说:“那纯属子虚乌有。何洁确实在北京买了房,我还去过。但只是一套普通的精装房,不在北京中心城区,大概在四环、五环的样子,价值只有100来万,和普通人的房子没什么区别。”当记者问是否有何洁北京房子的照片时,李培说没有。
那个男友不是假货
——成名前就和男友分手,没整过容,一直保持身材不吃肉。家里两个孩子,经济不是十分富裕
早在2005年,网上就有关于何洁“当了超女,飞了男友?”的报道。而何洁解释是和金光灿之间就是一些很懵懂的感觉,后来看到金光灿在网上发布那首《我怕分手》,听了之后觉得挺伤心的。记者多方打听也没能联系上,那个自称是何洁在四川音乐学院读书期间的男友金光灿。
意外的是,对于金光灿的事,李培给了记者这样一个说法,“何洁在大学的时候是谈了一个朋友,现在我也回想不起来叫什么名字了。但说何洁当了超女飞了男友,不真实。因为在何洁成名以前他们就分手了,并不是何洁成名了就抛弃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当记者问,依你对何洁的了解,何洁现在的相貌像是整过容的吗?李培回答说:“没整过容。何洁从出道到现在一直都是同一个化妆师给她化妆,画久了,也就越得心应手吧!大家觉得何洁整容了,也许是因为化妆效果与刚出道时有很大的不同。但现在何洁比以前瘦多了,也特别注意保持身材,上次回贵阳我们在一起吃饭,她一点肉都不吃,饭也吃很少,全靠水果和营养汤给身体增加热量。”
对于何洁父母的职业,李培十分肯定地说:“何洁出名以前,家里并不像人们传言的那么落魄,只是家里有两个孩子,经济不是十分富裕。在我印象里,她家并不是靠他父亲开出租车维持生计,她妈妈性格很开朗,朋友也多,经常会去承包些小的工程,像建筑工地的消防工程什么的。”李培还告诉记者,何洁成名前住在小十字北京饺子馆背后的小区,可以亲自去那里看看。
采访何洁高中班主任
高中时的何洁英语还不错
——为保护何洁不接受采访,数学有点头痛英语不错
12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贵阳市第五中学。何洁高中时的班主任陈老师热情地接待了记者,但陈老师没有直接带记者去何洁曾经读书的教室,而是说采访要先征得学校的同意,领记者去了该校一位黄主任的办公室。
对于记者的采访要求,黄主任没有答应,当记者出示工作证明,要求到何洁曾经读书的教室拍张照片时,黄主任同样不允许,并解释说:“在没有看到你们报社开的采访证明,说明采访意图,以及何洁本人同意前,我都只能把你的采访看成个人行为。我们这样做也是出于保护何洁,毕竟她现在是公众人物,很多事情我们都要小心行事,不能伤害到她。”
对于何洁在高中时的情况,记者只在去黄主任办公室的路上,和陈老师闲聊时得到只言片语。陈老师说:“何洁以前在一班,后来调到二班,这两个班都是以前的重点班,所以何洁的成绩差不到哪里去。但因为何洁是艺术生,文化成绩肯定不能和班上的尖子生比,数学有点头痛,我就教她数学,但英语还不错。”对于何洁的印象,陈老师回忆说:“在学校的时候是个很普通的孩子,平时都很听话,很阳光,上了舞台就特别有活力。”
至于何洁以前的教室在五中教学楼的哪一间,何洁曾经在学校参加演出的舞台,记者只有看着五中的校园,漫无目的地想象了。
(注:根据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夏雨、黄佳、李培系化名。)
靠湖南卫视“超女”节目而出名的何洁一句口头语引发了口水战。
3月9日的《楚天都市报》报道:日前,一头金发的何洁出现在武汉媒体面前。她对这种时尚的造型大倒苦水:“黄色很容易掉,每个月都要补染两次左右。中间要拍广告,又必须按要求换颜色,就得先漂两次,再染,再重新漂,重新染回来……”说起这些,何洁眼里泛起泪光,“头皮有点承受不了,真有点后悔自己是个亚洲人,因为太疼了,我都哭了。”
“真有点后悔自己是个亚洲人”这句话可是石破天惊!这是可以上升到“爱不爱自己的民族”等相关话题的言语,值得人们去引发无尽的联想!于是,批判的文字开始在互联网上出现了。
要是在极左年代,何小姐肯定会惹上“文字狱”,被“打翻在地,踏上一只脚”,被当成“历史的灰尘,扫进垃圾堆”……总之,会活得很难堪。
她应该庆幸活在当下,可以被人批驳,可以被人漫骂,但生命的尊严不受侵犯。她应该感谢这个相对宽容、宽松的时代,可以挥洒自己的个性和自由,面对愤青的讨伐,可以爱理不理,轻松地回应:“不就一句话嘛,有什么了不起!”
&&&&口头语的表述确实是自然随意的,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每讲一句话都字斟句酌,恐怕他的话多半是假话、空话、套话,言不由衷,没有人能找到错误,但也没有人喜欢听。
我们评价一个人,最好将其言语完整地联系起来,这有助于我们准确地、全面地理解,断章取义的做法不足取。不要说口头语言,即使严谨的书面语,掐头去尾,截取支离破碎的句子出来分析,都会发现“问题很严重”。因为这些做法都会曲解原意。“史无前例”的文革就是这样做的,已经成为历史上最卑鄙的一种“杀人”手段。
如是,我们将何小姐的口语表达完整地解读,其本意无非是对染发麻烦痛苦的一种幽怨,一种个人情绪的释放,一种暂时的情感发泄,仅此而已。
在生活中,没有人会“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明星也有常人的一面,讲话不妥当很正常,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因此,善良的人们应该多一些包容之心,可以提醒对方注意口头表达,不要再说容易被人误解的话,但最好不要过度解读、误读,更用不着“上纲上线”。
文章引用自: 武斌的博客
三年来,何洁作为第四名,比人气,比不过前三(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是事实,比歌迷购买力比不过前二,那么,怎么打造何洁呢?
商业突破是一个大的战略图谋,今天来看,是非常成功的定位,事实上,成功的商业突破打破了前三在歌迷人气及单一歌迷群体购买力的局限,从而实现经纪公司与艺人的双赢,所以,我们看到,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何洁是所有超女中赚钱到手最多的一个,也是中国电视选秀史上最成功的商业包装歌手。
其实一开始盒饭担心巨多的广告代言会不会影响何洁的形象。但事实上,广告代言为何洁稳固商业价值和突破选秀歌手生命力短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正是因为有了商业上的成功,经纪公司和歌手对于未来的预期和定位自然有所期待,所以,在规划唱片预算和包装投入的时候当然舍得投入。因为从2006年来看,投入和产出的收益非常明显。
啥也不说了,何洁晋升“亚洲天后”预期可见!
(一)、“剔除—减少—增加—创造”坐标格
摔交、走光类的“非常规”炒作宣传树立高端的形象。
&张惠妹式的“吼”的声线,打造时尚亲切的风格
重金购买优秀词曲。
日韩新潮流的舞台风格
弱化平民偶像的印象,一切都以打造高端形象为中心。
star城市火到农村的大众歌曲,或翻唱国外大众歌
掌握吉他等乐器的现场演奏
韩式的声线
时尚、健康的高端偶像的形象
last.fmlast.f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摩托罗拉x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