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家分宜刘琼简历墓碑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李纬
李纬(——)原名李志远,原籍江苏常州,出生于河北石家庄。1920年随家人到北京。早年曾先后就读于北平外交部部立小学和北平汇文中学。他自幼喜爱体育,长大后又偏爱京剧,在上学途中经常路过天桥,目睹了当时艺人的苦难生活,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1937年七·七事变后,父亲失业了,率全家经雁门关,过风陵渡,南迁越南谅山。为继续求学,他离开父母,只身自汉口赴重庆。其间曾在汉口的难民收容所演出过街头戏《放下你的鞭子》。1938年赴重庆求学途中结识电影导演孙瑜,并邀他去重庆从事电影工作。于是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此举,改变了他的命运。1939年转入中央电影摄影场任演员。同年参加了故事片《中华儿女》的拍摄。1940年又参加了孙瑜导演的故事片《长空万里》。1942年加入应云卫、陈白尘等创办的中华剧艺社任演员。演出过《刑》、《故乡》、《忠王李秀成》、《风雪夜归人》、《三人行》、《孔雀胆》、《棠棣之花》、《大地回春》、《冀王石达开》、《结婚进行曲》、《雷雨》、《离离草》、《桃花扇》、《家》等话剧。这段时期的舞台实践,使他的表演得到前所未有的长进,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经验。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任观众演出公司演员,除演出话剧外,并在上海实验电影工场、文华、国泰等影片公司拍摄《浮生六记》、《鸡鸣早看天》、《平步青云》、《小城之春》等影片。其中在费穆执导的影片《小城之春》中饰演了一位参加抗战归来却痛失女友,最后用理智战胜感情的年轻医生章志忱。此片取得极大成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1950年与朱端钧,魏鹤龄,乔奇等共同组建建文剧社。同年参加了文华影片公司故事片《我这一辈子》的拍摄,饰海福一角。他因此于1957年文化部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二等奖。1952年入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3年又随厂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9年调浙江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61年调回上海,任海燕电影制片厂演员。先后拍摄过《南岛风云》、《母亲》、《小白旗的风波》、《护士日记》、《谁是被抛弃的人》、《长虹号起义》、《51号兵站》、《飞刀华》、《舞台姐妹》、《大刀记》、《从奴隶到将军》、《蓝色档案》、《阿Q正传》、《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没有航标的河流》、《漂泊奇遇》、《车轮四重奏》等影片中扮演主角或重要角色。在上影演员剧团参加演出过《全家福》(饰王有利)、《南海长城》(饰区英才)、《雷雨》(饰鲁贵)等话剧。并为《黎明前的战斗》、《不可战胜的人们》、《偷自行车的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等译制片配音。1980年执导了上影第一部电视剧《新郎之死》,还参加拍摄过《马江之战》、《神禾塬》、《风雪夜归人》、《孩子和猎人》、《千钧一石》、《醉乡》等电视剧。1989年年逾古稀的他,在《菊豆》一片中饰演了一个性无能而又有虐待狂的染坊老板杨金山,没有语言和形体动作,全凭眼神和内在感受将人物的恶毒,变态的心理,表现得让人不寒而粟,他精湛的演技,丰厚的艺术底蕴,不仅演活了剧中人物,也道出了老一辈电影艺术家那份勤奋,而又敬业的精神。他从艺60多年,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他在艺术上,坚持向生活学习,向前辈艺术家和有成就的艺术家学习,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质朴,自然,真率的表演风格,所塑造的不少艺术形象,内心世界丰富,生活气息浓郁,性格色彩鲜明,有十分感人的艺术力量。1987年荣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首届“表演学会奖”;1993年荣获第四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
电影作品:
1938:《保家乡》(中制,导演何非光)饰青年农民。
1939:《好丈夫》(中制,导演史东山)饰新兵,《中华儿女》(中电,导演沈西苓)饰青年学生。
1940:《长空万里》(中电,导演孙瑜)饰空军飞行员阎敏。
1947:《浮生六记》(实电,导演裴冲)饰胞弟沈启堂。
1948:《鸡鸣早看天》(启明,导演应云卫)饰大学生徐宗俊,《平步青云》(国泰,导演陈铿然)饰房东之子徐家驹,《小城之春》(文华,导演费穆)饰青年医生章志忱。
1950:《大雷雨》(远东,导演陈铿然)饰彭家俊,《生命交响曲》(国泰,导演徐苏灵)饰何雷,《我这一辈子》(文华,导演石挥)饰海福。
1951:《姊姊妹妹站起来》(文华,导演陈西禾)饰尚幼林,《彩凤双飞》(大同,导演潘孑农)饰木匠彩根,《只不过是爱情》(国泰,导演韩义)饰解放军指导员凌扬,《爱的光辉》(光华)饰儿子,《夫妇进行曲》(长江,导演洪谟)饰李志卿。
1953:《斩断魔爪》(上影,导演沈浮)饰徐进。
1955:《南岛风云》(上影,导演白沉)饰叛徒林东,《母亲》(上影,导演凌子风)饰工头沈持五。
1956:《小白旗的风波》(上影,导演高衡)饰生产组长李良玉。
1957:《护士日记》(江南,导演陶金)饰医生沈浩如,《雾海夜航》(天马,导演石挥)饰新郎阿根。
1958:《鲁班的传说》(江南,导演孙瑜)饰石匠乙,《谁是被抛弃的人》(海燕,导演黄祖模)饰于树德,《长虹号起义》(江南,导演高衡)饰地下工作者陈志航,《热浪奔腾》(江南,导演陶金)饰工人何阿根,《消防之歌》(江南,导演顾而已)编剧兼饰陆队副。
1961:《51号兵站》(海燕,导演刘琼)饰敌情报科长马浮根。
1963:《飞刀华》(海燕,导演徐苏灵)与严励联合编剧兼饰华少杰。
1964:《舞台姐妹》(天马,导演谢晋)饰戏院经理唐如龙。
1977:《大刀记》(上影,导演汤化达、王秀文)饰老地主贾保轩和伪保安团长贾玉圭。
1979:《从奴隶到将军》(上影,导演王炎)饰军阀苏长官。
1980:《蓝色档案》(上影,导演梁廷铎)饰军统特务赵康。
1981:《阿Q正传》(上影,导演岑范)饰地主赵太爷,《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北影,导演王炎)饰许茂老汉。
1983:《没有航标的河流》(西影,导演吴天明)饰放排人盘老五,《漂泊奇遇》(上影,导演于本正)饰强盗头目舵把子。
1984:《车轮四重奏》(上影,导演李歇浦)饰藏族猎人尼玛次仁。
1985:《月月》(北影,导演琪琴高娃)饰月月爹。
1986:《无情的情人》(珠影,香港南方,导演陈国军)饰盗马贼朗扎,《田野又是青纱帐》(长影,导演李前宽、肖桂云)饰农民王长生。
1987:《山林中头一个女人》(北影,导演王君正)饰伐木工老倪头,《少爷的磨难》(上影,导演吴贻弓、张建亚)饰管家王哲,《末代皇帝》(美意合拍,导演贝尔多鲁奇)饰老旗人。
1989:《少年战俘》(童影,导演杜煜庄)饰老马伕,《菊豆》(西影与日本德间合拍,导演张艺谋)饰染坊老板杨金山。
1990:《当代小侠》(上影,导演豫梅、杨晶)饰爷爷金铁夫,《佛光侠影》(上影,导演包起成)饰警察局长余贵卿。
1992:《少奇的44天》(潇湘厂,导演张今标)饰农民邓德生。
2001:《鲁镇传说》(上海永乐,导演古榕、齐忻)饰老秀才。
李纬张莺夫妇
李纬张莺夫妇
李纬张莺夫妇
李纬与父母、弟弟
李纬与弟弟
李纬张莺夫妇与父母兄弟
1958年上影演员合影(二排左4为李纬)
李纬与恩师孙瑜夫妇
前排左起刘琼、孙瑜夫妇、孙栋光(孙瑜之子)
后排左起:中叔皇、王蓓、白杨、张瑞芳、李纬
《小城之春》四位主演张鸿眉、李纬、石羽、韦伟(1997·北京)
李纬与胞弟李志舆(1985·广州)
1985年李纬参加中国电影表演艺术研讨会
《飞刀华》剧组合影
左起:程之、李纬、李保罗、徐苏灵(导演)、牛犇、张贵福(摄影)、朱莎、
魏鹤龄、王蓓
话剧《南海长城》
李纬挥毫题字
李纬与导演王炎
李纬与导演吴天明、演员周里京合影
李纬与导演于本正、演员王诗槐
李纬与巩俐
李纬与江平表演相声
《长空万里》
《鸡鸣早看天》
《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
《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
《姊姊妹妹站起来》
《姊姊妹妹站起来》
《彩凤双飞》
《彩凤双飞》
《夫妇进行曲》
《夫妇进行曲》
《斩断魔爪》
《斩断魔爪》
《南岛风云》
《南岛风云》
《小白旗的风波》
《小白旗的风波》
《护士日记》
《护士日记》
《雾海夜航》
《鲁班的传说》
《谁是被抛弃的人》
《谁是被抛弃的人》
《谁是被抛弃的人》
《长虹号起义》
《长虹号起义》
《热浪奔腾》
《热浪奔腾》
《消防之歌》
《消防之歌》
《51号兵站》
《51号兵站》
《飞刀华》
《飞刀华》
《舞台姐妹》
《舞台姐妹》
《舞台姐妹》
《舞台姐妹》
《舞台姐妹》
《大刀记》
《大刀记》
《大刀记》
《从奴隶到将军》
《从奴隶到将军》
《蓝色档案》
《蓝色档案》
《蓝色档案》
《阿Q正传》
《阿Q正传》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没有航标的河流》
《没有航标的河流》
《漂泊奇遇》
《车轮四重奏》
《无情的情人》
《无情的情人》
《田野又是青纱帐》
《田野又是青纱帐》
《山林中头一个女人》
《山林中头一个女人》
《少爷的磨难》
《少爷的磨难》
《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
《少年战俘》
《少年战俘》
《佛光侠影》
《佛光侠影》
《少奇的44天》
《少奇的44 天》
《鲁镇传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热门推荐:
博宝艺术网推荐
博宝油画火热销售中..最近更新:
广告热线 2
当前位置:
秦怡:青海湖畔的大家归来
  最近,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编剧并参演的电影《青海湖畔》将开机,92岁的秦怡再上高原。&通过电影,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看到一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里活着的人。&
  人的美丽跟年龄无关,珍视美好恰恰是因为经历过苦难,曾代表中国一代女性形象的秦怡在这个大腕疯狂猎名和精神大踏步放弃的时代仍在守望灵魂,守望青春。
  时代有秦怡:
  《青海湖畔》的精神归来
  人的美丽跟年龄无关,连杜拉斯在《情人》中也说,&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貌&。所以,即使到了九十岁,秦怡每一次的出场仍然青春焕发,光彩照人:柔和白晰的面容,一头华美的白发,简约雅致的装束&&共同构成了&秦娘美&的强大气场。无论是在电影华表奖颁奖仪式还是电影《青海湖畔》的发布会现场,她都是最抢眼的那一个。
  《青海湖畔》由秦怡亲自担任编剧,影片创作灵感来自她听到的一个真实故事:上世纪80年代,一位外籍专家偕夫人赴青海协助进行人工降雨科研项目,专家夫人不幸遭遇车祸身亡,永远留在了青藏高原上。
  这个故事早在20年前就深深打动了秦怡,她一直想把女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的传奇人生搬上大银幕。只要有记者专访她,她大多会提起自己的这个&电影梦&。&通过电影,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看到一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里活着的人。&
  秦怡的时代,与这些名字有关:金焰、沈浮、郑正秋、郑小秋、魏鹤龄、张骏祥、桑弧、刘琼,以及阮玲玉和上官云珠,他们是风雨故人,也是秦怡的第二任丈夫、&电影皇帝&金焰墓碑的左邻右舍。
  秦怡走上艺术之路,是她人生的第一次逃离。她出生在上海当年南市区一个大户人家,伯父是家里的权威,娶了9房太太。伯父不让女孩子进学堂、天气再热也不允许不穿袜子,作为反封建的进步青年,1938年秦怡在大胆写下&杀掉你的头&给伯父之后来到重庆。
  当时她才十六七岁。身上有十几块钱,就住在女青年会房价最低的房间。一月后,钱花完了,同房间的李鸿章的孙女介绍她去教育局刻写蜡纸,每月赚七八块钱糊口。有次,她跟着朋友去看话剧,在门厅处巧遇中国电影制片厂应云卫、史东山两位导演。这次意外的相遇,让一个从不知&演员&为何物的懵懂小丫头进化为后来的&四大名旦&之一秦怡。
  1941年秦怡进入为宣传抗日救亡而成立的中华剧艺社,从开锣戏《大地回春》到《愁城记》中的&丑角&赵太太、《茶花女》中的&配角&女友,秦怡一部接一部地上戏,&日本人不轰炸就演&。
  &中艺&最重要的演出是郭沫若编剧的《屈原》,当时已是大明星的秦怡没有分到角色,大部分时间则在后台看别人演出,每当看到金山演的屈原抱着张瑞芳演的婵娟说:&婵娟,我的女儿&&&她都泪流不止。苏秀文在中制演如姬夫人,一大段台词讲出来,秦怡赶紧跪在下面听,眼泪直流。&当时的戏要演到这种程度,演到观众无法控制。&
  1943年,秦怡在杨村彬执导的《清宫外史》中饰演珍妃,轰动山城,也因此与白杨、舒绣文、张瑞芳一起被夏衍称为抗战大后方重庆影剧舞台上的&四大名旦&。
  解放后,秦怡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从《铁道游击队》里倔强勇敢的芳林嫂、《青春之歌》中慷慨就义的林红再到《女篮5号》,在这些深入人心的作品之中,她在其中都未担当主角,却成为新中国电影史中的经典场景。她以《跑龙套》作为记录她演艺生涯经历文集的书名,坦言&那时我们没有功利思想,不像现在。&
  一个个龙套角色中,承载的是她的的电影理想 。&一生都在追求中,活得越老,追求越多。由于时日无多,也就更加急急匆匆。&这是秦怡在《跑龙套》自序时写的一句话。
  作为大时代中的个体,秦怡一直谋求与所处的时代步调一致,但作为一个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特质的艺术家,她又不能全然放弃这种特质而与时代的要求真正契合。
  在她看来,各种社会活动可以&使年迈的双足尽可能地去跟上时代的步伐&,首届上海中外无声影片展的策划成功是她对一个电影时代的纪念,92岁再上高原的《青海湖畔》则是一种精神的归来。
  一个女人的枷锁与自由:
  21岁的我才是秦怡
  好友白桦在秦怡90岁大寿时送给她一首诗,有一句让秦怡反复回味,&你的那些曾经的爱都到哪儿去了&&是啊,我也不知道哪儿去了,我糊里糊涂就活到90岁了。 &
  说到底,她只是一个女人。两段不完美的婚姻、晚年承受丧子之痛、送别一个个至亲离开&&秦怡和她热爱的嘉宝一样,孤独似乎是最终的命运。
  秦怡人生中的的第二次逃离,与婚姻有关。
  第一任丈夫陈天国让当年19岁的秦怡破碎了所有对于美好婚姻的梦想,&我结婚三天就搬到女宿舍了,两人基本上就是分居。&她说,结婚第二天晚上,陈天国就喝醉酒了,还拿雨伞打她。陈天国话剧演得很好,在《中国万岁》等剧中都演男一号。但他整天醉酒,从早喝到晚,永远是个醉人,根本无法共同生活。
  当时,剧作家吴祖光和吕恩预备到乐山结婚,应云卫率领的中华剧艺社也在乐山,在他们的帮助下,秦怡悄悄逃出重庆。1947年,秦怡在25岁时与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影帝&金焰结为夫妇,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银坛双翼&。
  两人在香港结婚共办了5桌酒,郭沫若、翦伯赞、球王李惠堂、作家杜宣等都参加了。郭沫若不仅喝醉了,还上台朗诵诗。历史学家翦伯赞喝醉酒拉着她的衣角说:&我要做你的尾巴&&&至今提起金焰,秦怡眼神中还会有一种遥远的幸福感,&很好看,第一眼见到就很喜欢。&但好景不长,金焰1962年胃病手术后就卧床不起,直到去世。其间秦怡的儿子&小弟&也在16岁精神疾病暴发,此后秦怡一直独自照顾他,她还同时照顾着自己的姐姐。
  人生的苦难是无法预想的,丈夫、儿子到兄弟姐妹一个个离开,&我养活了11口人&。如今,秦怡常常想念2007年去世的儿子小弟。这是许多人都不忍再提的悲伤。在她看来,这却是晚年生活里让她不孤独的重要原因。她会与照片中的小弟对话,告诉他妈妈今天都忙了些什么,像他去世之前一样与他絮絮叨叨。这成了她与死去的人之间的对话。
  秦怡在如今居住的屋子生活了快20年,她却说这个地方没有一块是她爱呆的,秦怡曾给儿子买了一个大房子,但还没等搬过去,小弟就去世了。&我想搬过去,我想写东西就写东西,我想唱歌就唱歌,我想干嘛就干嘛。&秦怡21岁那年为躲陈天国逃到西康去,她觉得在那里舒服死了,&那时我就是秦怡,我这个秦怡全部出来了,没有一点遮拦,又唱又跳疯子一样,可回到单身宿舍,我又不敢动了。我拘束一辈子了。纵使头顶再多光环。&
  她说,21岁的我才是秦怡。
  &秦娘美&的&神气&:
  一种信仰,一种生活方式
  &秦娘&是秦怡的一个雅号。评剧艺术家新凤霞说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和别人打赌,赌谁是&四大名旦&中最美的,赌注是四条手绢。结果新凤霞胜出,因为她们去询问了电影院的老师傅,老师傅说秦怡是最美的,这是观众选出来的。
  有人说,她是东方的&嘉宝&,有人说,她是中国的&玉婆&。其实,秦怡就是秦怡,她身上呈现出来的是上个世纪中国女性的价值观,既传统,又现代。
  在拍《摩雅傣》时,秦怡特别不愿穿那个无袖的筒裙,嫌自己打篮球膀子粗。但导演徐滔反驳说,谁来看你的膀子,人家都看着你的脸。两人大吵一场。最后,秦怡急了,顶了对方一句:&我看你是想拍黄色戏吧!非得让我穿这个!& 徐滔大怒,但在秦怡的力争下,导演只得让她披了件坎肩。
  秦怡造过反,从给伯父写信&砍掉你的头&到逃离第一个酒鬼丈夫。但她生命的主色调仍然是&跟上时代的步伐&。
  她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进入晚年而轻松些许。人人都在抢秦怡的时间。最忙的时候,她一天要接至少十二三个电话,基本上任何媒体找到她她都不会拒绝。她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诉说着过往,时间俨然已经被她撇在了身后。&一年到头就是这么乱,让我安安静静说句话啊,写点字啊&&我想到我新房子里去关起来,可关起来我自己难受啊?&回望自己的一生,她像是个矛盾体,一面遗憾着此生没有时间沉淀,一面又喜欢&被需要&的感觉。
  &我小时候也是个影迷,最喜欢嘉宝。我觉得嘉宝是非常聪明的,她老了就不出来了,但她把莎士比亚的那些名著都演了,真是戏运好。像我们这种演员都是什么哦?都是些不大喜欢的角色,勉强演演。&
  所以93岁了她还在琢磨还能演什么,新创作的《青海湖畔》剧本里,她要演一个五十六七的女工程师,她担心外形化出来不太像样,却自信&能够抓住人物内心世界&。因为在她看来&作为演员,你尽管再老再老,外形会变,但演技只要用功只要努力总是可以的&。
  她看电视,节目里的舞蹈演员翩翩起舞,她在家里,撑着桌子边颤颤巍巍地试一试,心想也许可以做几个舞蹈动作。&如果早在几年前,说不定我下个腰还是可以的。&杨澜形容自己第一次见到秦怡:&她的眼神有种穿越岁月钻过时光机的颤栗感。&这是一种整不出来的眼神,也是秦怡从来没有放弃过的&神气&,是她的一种信仰,一种生活方式。
  她曾经给自己写过一段序言:如果生命还能反复一次,我一定不会像今生这样活着。珍视美好恰恰是因为经历过苦难, 93岁的秦怡,仍然在守望灵魂,守望青春。
娱乐文化财经新闻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贡院墙根街2号《齐鲁周刊》杂志社 邮编:250011
国内统一刊号:CN37-1339/D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鲁ICP备号
法律顾问:山东君义达律师事务所 钟志刚 张炜
网站建设/维护业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术家 电影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