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t汪氏认知能力知游公之后现分布什么地方

汪氏小苑的游扬州汪氏小苑_百度知道
汪氏小苑的游扬州汪氏小苑
我有更好的答案
呵呵 作为扬州人~~
我不忽悠楼主~~
实话说 真的不好玩~ 没意思~~
就是几间房 再加点摆设 呵呵~~~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有谁知道手游平台交易9529的公司在什么地方吗?_百度知道
有谁知道手游平台交易9529的公司在什么地方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用手机找回了密码。我被骗过一次,别信这些都是骗人的
没有公司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汪氏祖谱&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
  (注:图为 汪氏的图腾)&&&  姓氏名称: 汪& &拼音: wang[一声]&  序号: 0104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
  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有的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
  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汪姓族人自得姓以来,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繁衍到了全国各地,而且是人口众多。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杜若甫、袁义达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 1982年全国人口0.5Z,随机抽样资料,以及1970年台湾省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计显示,汪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38%,据此推算全国当有近500万人姓汪,按人口多少排列为第57大姓。尤以安徽多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44%;其次为湖北、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上述6省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72%。
&&&&汪氏来源
  一、出自汪芒氏
  商时有汪芒国,国君为防风氏,漆姓,守封禺之山。《古今姓氏书辨证》说汪姓“出自古诸侯汪芒氏后裔”,《通志?氏族略》也说:“商代有汪芒(又作汪罔)国,其人以国为氏。”相传汪芒是巨人之国。防风氏身高三丈。当时大禹在会稽召集天下诸侯,防风氏迟到了,结果被大禹处死。国人后来迁居湖州的山里,称汪芒氏。战国时楚国灭越,汪芒氏也被攻破,后来逃到安徽南部的歙县一带,改姓汪氏,即安徽汪姓。
  二、出自姬姓
  是周公之子伯禽之后。春秋时,鲁成公的庶子满因食邑于汪(在今山东省境内),其后人以邑为姓,即山东汪氏。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汪氏之先出鲁成公支子,食采于汪,因以为氏。”鲁国为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之同姓封国,周族的始祖为后稷,传说是因姜螈踩了巨人的足迹而生,始姓姬。周武王克商后建立了西周,为了便于统治这广大的新疆土,必须建立属国以拥护王室,于是采取了分封制。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有其兄弟15人,同姓14人,周王室子孙一般都得到封地,做了大小诸侯。周公的长子伯禽被封为鲁侯,建都曲阜(今山东西南部),鲁国第21位君主是鲁成公,成公庶子(旧称妾所生的孩子)姬满的封地在汪,其后代便以邑名“汪”为姓。关于汪姓为鲁成公之后,清代学者汪琬《尧峰文钞》卷一《汪姓缘起考》中记述了其神奇经历:“吾汪当从姬姓裔为正。又按旧谱,鲁成公庶子生而有文在其手,左水右王,故名曰汪。其后子孙遂氏之。……吾汪氏之得姓,当从食采为正。盖始则以采地为氏,继则以氏为姓也。”就是说鲁成公庶子生下来时,左、右手上分别写有“水”、“王”二字,因此取名为汪,其后子孙以汪为氏,继而以氏为姓。安徽《祁门县志?氏族考》记载得更富传奇色彩:“汪氏得姓始于颍川侯,姓姬名汪,鲁成公黑肱之次子也。始母夫人姒氏,梦游汶 (今山东汶上县,春秋时为鲁国中都邑),观彩虹亘天,心知其祥,觉而有孕,孕二十五月而生子,握手三月乃开,左(手)有水纹,右(手)有王纹,合成汪字,遂以名之为鲁上大夫采邑,颍川因以为姓。”
  三、少数民族汪姓
  《辽史》、《金史》、《元史》以及《李朝实录》等书中,都记载有不少女真姓,多为多音节的姓,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开始将女真语姓改为汉字姓,这其中就有将古里申氏、汪古氏等改为汉”族汪姓的。《续通志?氏族略》载:元时翁观,即汪古,亦作黄掴、雍古部人以汪为氏。元代汪世显家族就是汪古部落之汪姓。
  满族汪姓 《清朝通志?氏族略》载:汪,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刘庆华《满族姓氏录》称:清满洲八旗瓜尔佳氏、完颜氏等均有改姓汪的。今河北隆化县满族有汪姓。
  土族汪姓 明洪武四年(1371年),南木哥率部归附明朝,因功授指挥佥事。南木哥子叫汪失去加,取汪失去加之首字为姓,称汪土司。由此,其后裔及所部民众以汪为姓。
  瑶族汪姓 古代明朝宦官汪直就是瑶族人。
  另外,在土家族、回族、锡伯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亦有汪姓。
  四、翁姓改姓
  翁姓避乱改姓是这一历史时期汪姓的又一来源。翁姓也是姬姓的一个分支,据《元和姓纂》记载,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省定海县东,一说在广东省翁源县东),其后以邑名“翁”为姓。唐德宗时期,翁氏有一个支脉何公由中原入莆,卜居莆阳兴福里(今莆田北高竹庄),为入莆始祖。传入第五世,生下翁乾度。翁乾度在五代后晋天福年间(936年)官拜郎中,娶妻陈氏,生六子。长子处厚,字伯起,宋太祖建隆元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员外郎;次子处恭,字伯虔,宋太宗雍熙二年进士,官拜泉州法曹;三子处易,字伯简,宋太祖建隆元年与长兄同榜进士,官至剑南少尉;四子处朴,字伯惇,宋太祖开宝六年进士,官都曹长判官;五子处廉,字伯约,宋太祖开宝六年与四兄同榜进士,官至大理司直、监察御史;六子处休,字伯容,宋雍熙二年与二兄同榜进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翁氏六子齐荣,当时被誉为“满朝翁六桂联芳”,遂传为佳话。
&&&&汪姓迁徙史
  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东汉末年,汪文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发展成为新安一带望族,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今安徽歙县,家族甚旺。宋代以后,汪姓迅速繁衍起来,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
  迁入台湾
  汪姓族人早在宋代就已登上了台湾岛,《台湾通志?人民志》关于台湾开发的一节中提到: 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知泉州时,所辖领地靠海,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今澎湖)”,经常被周围岛上的夷人上岸来抢掠东西,杀掳人口。为防止骚扰,起初,每年遇有南风起时,汪大猷便派兵守卫防备,但是反复如此兵士疲惫,耗费军资,还是防不胜防。于是亲自登岛,造屋200间,派遣将领兵士分别驻守,夷人不敢再来侵犯。此事《宋史?汪大猷传》中也有记载,汪大猷当是汪姓入台第一人。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也曾自泉州渡海峡登岛,在其《岛夷志略》一书中,对澎湖 (台湾)的地理环境、社会状态作了详细的记述。而汪姓定居台湾在清代,始迁者多为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广东人。台北三垂
镇《汪氏族谱》称其来自福建,“汪姓起家新安(即歙县),后自歙县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宁(今安徽休宁县),而后入闽,居泉州之天马山”。后由闽入台。
  康熙四十至五十年 (1701—1711),汪仰瞻入垦竹北——堡苦令脚 (今新竹市古贤里);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汪玉润居台湾府,是年中武举;
  雍正七年(1729年),泉州人汪东文开垦于翠竹北——堡旧港庄(今新竹市);
  雍正七年(1729年),广东人汪淇楚开垦于竹北二堡红毛港(今新竹县红毛乡);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广东人汪复隆开垦于今苗栗县卓兰乡;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汪春源居今台南市,是年中举人。
  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如今的汪姓已发展成为台湾较大的姓氏之一,1954年台湾文献委员会对台湾姓氏进行了一次调查,在当时台湾的737种姓氏、828804、户居民中,汪姓有1259户,按户数的多少排列,居第 74位。在分县统计资料中,汪姓人在台北有205户,新竹5l户,苗栗8户,台中l户,南投79户,彰化176户,嘉义171户,台南76户,屏东5户,花莲6户。以城市统计台北市104户,基隆市160户,阳明市38户,台中89户,台南80户。其中以台北县和基隆市为最集中地。
  迁入港澳
  香港、澳门与内地地缘邻近,为内地居民的迁入提供了方便,这两地的汪姓族人中的一些人还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香港德昌电机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汪穗中,籍贯上海,公司主要经营、产销各种微型发动机,是世界三大微型发动机制造商之一,1996年拥有财富3亿美元。香港太平协和集团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汪世忠,祖籍广东东莞,生于台湾,与兄长汪世昌、汪世华共持有70%多的太平协和公司及美国协和集团股份。1979年被派往香港成立太平协和公司,经营液晶体显示表及手表元件贸易。后又到深圳设厂,其生产的天霸表、海霸表曾在大陆十分畅销。另外,还经营零售百华、物业发展和电讯服务,其中零售百货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主,目前,在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宁波等地均设有商场,估计资产约3亿美元。
  徙居海外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内战不断,水旱频仍,广大人民在水深火热中度日,而在此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和开发,资本主义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人民纷纷迁往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地谋生,这其中不乏汪姓族人。移居海外汪姓族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当地扎下了根,有的还做出了较大成绩,如泰国的汪东发,祖籍广东揭阳县,为泰国两仪糖业集团董事长。两仪集团是泰国最大的糖业集团之一,约占市场的15%—Z0%。除了糖业之外,两仪集团还经营金融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及采矿业等,1996年时家族财富已达10亿美元。如今,汪姓族人的足迹已经遍及世界各地。&
&&&&汪氏名人
  历史名人见于史籍的汪姓名人:&
&&&&主要出自隋代以后,以清代为最多。
&&&&唐代有泾县人汪伦,大诗人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他热情招侍,李白因赋《赠汪伦》诗,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
&&&&南宋有文学家汪藻。诗人汪元量。宰相汪伯彦。&
&&&&汪应辰:字圣锡,宋朝玉山人,绍兴年间中进士第一。任秘书省正字,因为得罪了秦桧,贬为建州通判,秦桧死后,调回朝廷,因为刚正不阿,直言敢谏,官做到吏部尚书。卒谥文定。著有《文定集》等。
&&&&元代有航海家汪大渊,曾经两下东西洋,游踪广远。元末明初有散曲家汪元亨。&
&&&&明代有戏曲家汪道昆、汪延讷。
&&&&清代有医学家汪昂,著有《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非常实用,流传很广,对普及医学有所贡献。&
&&&&有散文家汪琬。有书画家汪士慎,善于写诗,精通篆刻和隶书,工画花卉,尤其擅于画梅,笔墨清劲,对后世影响较大,是"扬州八怪"之一。&
&&&&陶瓷绘画大师汪野亭,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久负盛名。&
&&&&有军机大臣汪由敦。以办理公文敏捷干练而著称,也善于书法。&
&&&&有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汪中,早年因曾经助书商贩书,所以遍读经史百家和天文历算,所作《哀盐船文》被杭世骏所叹赏,从此文名大显。他尤其致力于西洋数学,曾经自制仪器多种,测绘黄河新旧海口地势。他还曾为墨子荀子翻案被统治者视为"明教之罪人"。&
&&&&有女作家汪端,编著有诗集《明十三家诗选》、小说《元明佚史》。&
&&&&近现代&
&&&&还有太平天国将领汪海洋,京剧演员、剧作家汪笑侬。&
&&&&有早期话剧活动家、演员、剧作家汪优游;著名诗人汪国真,网络诗人汪艾若(爱若干)。&&
&&&&汪精卫:1883年5月4日生,广东佛山(市)三水(区)人。字兆铭、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清末著名革命义士,曾有“引导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言壮语。早年积极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汪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曾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后期思想明显蜕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沦为最大的汉奸头子。1944年11月10日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其夫人为华侨陈璧君。
&&& 汪& 锋:1910年12月生,陕西蓝田人。原名王钧治,曾用名王文钊。1926年秋参加革命工作,高中学历。早年曾入师范学校读书。曾任中共陕西省工委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甘肃省委第一书记,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第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98年12月12日在北京逝世。
&&& 汪道涵:生于1915年,安徽嘉山县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长期在经济部门担任职务,&1981年,当选为上海市市长。1991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1993年,与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汪东兴:1916生于江西省弋阳县,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顾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党委书记,中央警卫局局长,八三四一部队政委,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中共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中央专案组组长等。&&
&&& 汪&&海:1941年出生,山东微山人,双星集团总裁兼党委书记&,曾获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管理专家、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中华十大管理英才、世界风云人物、国际优秀企业家贡献奖、世界杰出人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风云人物、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中国最受关注企业家等称号。&&
&&& 汪光焘:1943年6月生,安徽休宁人,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建设部部长。&
&&& 汪&&洋:男,汉族,1955年3月生,安徽宿州人。1972年6月参加工作,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工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
&&& 汪广仁: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贵州赤水人。1980年参加工作,系多所大学博士、教授、院士,曾任“九五”规划国家教委(现教育部)重点科研单位与贵州省教育实验基地赤水市笃睦学校、贵阳市万龙学校等校校长。现任中国教育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学会常理、中国新闻工作协会理事、中国教育科学学会会长、全国小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常理、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万龙素质优化教育集团终身顾问、世界华人远程学院终身教授、国际教育研究院院士、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常理、中国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教文(北京)国际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教育科学文化出版社董事局主席、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人事管理研究中心西部办主任、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南宁市汪广仁中外教科文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科学》杂志及《新世纪教育论坛》(丛书)等三十二套书刊副主编、主编、顾问等。国家教育部中国教育家大会首位倡议发起人,主要致力于国际、国家的教育及书刊的研究和编审工作。享誉“年轻教育专家”、“青年教育家”、“中国教育家”、“悬疑教学法创始人”、“中国编审家”、“当代教育家”、“中国校园作家”、“当代诗人”、“当代中华诗神”、“校长楷模”等美称,为著名教育家、编审家。&&&
&汪姓家谱介绍
  家乘即家谱,又称家传、氏谱、宗谱、族谱等,是专门为记录历代家族成员及其血缘关系编写的书册,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是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家族内部子孙的繁衍,一个家族会不断发生分化,分出不同的世代和支系。这种同一血缘的延续与分化,最初是靠口头记忆和传承的,从文字产生以后,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文字记载族系的繁衍?传承了。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功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明清以后,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可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等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政治、社会、婚姻等方面注重出身门第,强调血缘关系的尊卑,修谱之风兴起,不但官方专设谱局编修各姓族谱,而且民间也广修家谱,此时的汪?姓家谱亦不在少数。隋唐开科取士,旧士族纷纷衰败,许多族谱在乱世中散失。到了宋元明清各代,私修家谱又风行,民间撰修有大量家谱,几乎每家每户都修家谱,并且每隔几年还要重修,但由于兵燹水火等因素的影响,保存下来的族谱并不是很多,且多为清以后的。《中国家谱目录》(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合编,1997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收录现存全国各地图书、档案部门的汪姓家谱259种,《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提要》(上海图书馆编,2000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收录的汪氏族谱131种,其中明代编修的有50种之多,这在全国所有姓氏族谱中是少有的。
湖北、安徽、浙江、山东、山西等省汪氏家谱:第1至43代依次为“罔(姬)挺诵(芒)越嵩建考欣永陈量猛胜理坚晃性进达雅勇言高洪珍云讬顗广平文轸澈授翊道恭统元叔泰勋僧”。第44代世华(世英、世荣)[华公(586—649)僧莹公长子。字国辅,号英发,歙州登源(今绩溪县汪村)人。初名世华,后为避唐皇李世明讳而去“世”字为单名“华”]。第45代从“建”起依次为“建处泰仁凤文行言咸浚师道洤参邵延惟元绍敦隆和小”。第68代从“华”起依次为“华(世)德思金仲,景大胜延昌,伯世宗文彦,国朝显祖光,恭忠全正义,学道永贤良,万代遵先哲,开元本自芳,孝友传家远,诗书引泽长,贻谋诚可式,为善庆其详,令绪承明训,宏勋纪太常,声名相继美,仁厚益周详”。其中,“景大胜延昌,伯世宗文彦,国朝显祖光,恭忠全正义,学道永贤良,万代遵先哲,开元本自芳,孝友传家远”这40代在贵州、四川、重庆、云南、广西、广东、湖南等省的徽州汪华(唐·越国公)后裔里依次对应为“连珩端福荣,应维正先文,池洋浩泽深,广汝兴安宁,源流积德远,江河运久长,忠孝家名胜,麒麟永繁昌”(可以参考姬汪第90代汪宛夫所制《汪氏家谱简表》)。
  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城东南两公里的徐家坪东坡地,系元代陇右王汪世显家族的墓地。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墓区呈三角形。从蒙古海米矢已酉(公元1249年)至明万历丙辰(公元1616年),历经十四代,计三百六十多年。据史书记载,汪氏系旺古族,金、元、明三代,累官多人,史书上有传记及列名者达三十余人。自金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至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汪氏家族人死后,均葬于此地。在《重修漳县志》上也有“南山在城五里,一名汪古山,元陵右王世显墓在东麓”之记载。于元代统治者实行“薄葬”的墓葬制度,元代大型墓很少,汪氏墓群是我国保存完整且比较少有的家族元墓群,是我国最大元墓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为“海内之最”元墓群。
  1972年的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从天而降,雨水从光秃秃的山岭上倾泻而下,汇聚一处,沿漳河咆哮而去。洪水退后,当地正在平田整地的群众在河岸边惊奇地发现一座座被水冲开的坟墓及塌陷的坟坑,在发现许多金银玉器的同时,也看到了墓穴中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砖雕刻画。得知这一情况后,省文物部门有关人员迅速赶赴当地,专家们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这座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古墓,是元代陇右王汪世显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为我国迄今发现最大的元墓群。
  后来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先后发掘清理墓葬17座,迄今共出土陶、瓷、铜、竹、木、金、银、玉、丝织品及墓志等文物735件,其中225件由省博物馆收藏。其中元代衣帽、木屋模型、花草飞鸟纹瓷坛、彩绘陶俑、双龙铜镜、玻璃莲花托盏、高足青瓷杯、蒙古民族服饰等极为珍贵,为国内同期墓葬所少见,极为珍贵。其中元铜镜、彩陶侍俑、雕漆供桌、御赐金牌等物特别是元哥釉青花大碗均属国内少见的文物精品。
  据《汪氏族谱》及有关资料记载,从公元1243年汪世显葬此开始,至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止,在370余年内,共有墓葬120余座,葬有汪氏家族14代200余人。
  从考古发掘来看,其墓为方形墓室、圆形穹顶,汉族传统的砖木结构,多数墓室四壁有雕砖镶嵌,整体形状又呈蒙古包状,具有明显的“蒙汉一家”民族大融合特色。
  现已发现、清理墓葬十七座,出土各类文物七百多件。其中以花草飞鸟纹瓷坛、元代的衣帽、木房屋模型等最为珍贵。墓冢由墓门、俑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有卷顶、方形覆斗顶、
顶式等形状,还有竖穴土坑墓、墓室内的壁画,反映了当时流传的神话故事,画像砖反映了墓主生前的生活场面,砖雕的天马、白鹤、飞天、牡丹、花草等形象生动、另外,还有砖雕的二十四孝图案等。
  从墓室结构看,汪家坟元墓群与宋墓相似,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有方形、复斗顶或卷顶和盈顶式,并有竖穴土坑墓。墓室结构极为繁华,有反映墓主人和当地人民生活的画像砖,有神话故事的壁画,有刻有二十四孝图、鹤鸟、花草、天马、牡丹和飞人的砖雕。如M20墓,墓壁由刻花砖砌成,起基四平,自下而上交互垒砌。垒至1.5米左右后,顺壁砌成交错的7座回廊、楼台和仿木构门窗。门侧阍人侍立,门内刻着端坐的墓主人。楼上层雕仿木结构的斗拱、椽、檐、瓦垅。然后逐次分收。叠涩砌成攒尖顶,最高处悬铜镜。墓室置二棺,棺前置供桌,其上放盅、碟和供果等,棺左右也置供物。
  1972年以来,甘肃省、漳县等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先后发掘清理墓葬17座,迄今共出土陶、瓷、铜、竹、木、金、银、玉、丝织品及墓志等文物735件,其中225件由省博物馆收藏。其中元代衣帽、木屋模型、花草飞鸟纹瓷坛、彩绘陶俑、双龙铜镜、玻璃莲花托盏、高足青瓷杯、蒙古民族服饰等极为珍贵,为国内同期墓葬所少见,极为珍贵。其中元铜镜、彩陶侍俑、雕漆供桌、御赐金牌等物特别是元哥釉青花大碗均属国内少见文物精品。而那些反映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砖刻及24孝人物,造形生动,形态逼真,表现的神话人物故事更是线条流畅、栩栩如生。还有大量的墓志铭,书体或篆或楷,遒劲有力。
  元墓群所呈现的汪氏家族的显赫鼎盛历史罕见,是元明政冶军事、经济文化、社会习俗、建筑技术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的实证。这些文物及墓窑本身,为研究元代的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生活习俗以及建筑技术、房屋殿宇结构等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实物资料和文字资料。专家们指出,该处墓葬群不仅成为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元代墓葬群,而且因葬仪丰厚而具有其他元墓不可望及的历史、科学和文化艺术价值。&
  元朝帝王的墓葬制度,在历史上是一个大改革,他们吸取了过去那种“穷天下之力以崇山坟,倾天下之财以充藏椁,尽后宫之女以殉埋葬”,以及其后“几经变乱,多遭发掘,形体暴露,甚至坟土未干,其坟墓已空”的教训,而采取保密的土葬方式,使后人无法发现。这种墓葬制度,比起糜费巨大人力、财物营建皇陵,无疑是一大进步,而汪家坟古墓群则为考察元代墓葬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汪世显原是金国巩昌便宜总帅,金国灭亡后的第二年(公元1235年),他所坚守的金国最后一个堡垒——巩昌(今陇西)城在被围数月后,粮尽援绝,危在旦夕,汪世显被迫出降。从此以后,汪世显及其儿孙们在蒙古人的旗帜下冲锋陷阵,效命疆场,在统一中国的战争及后来削平蒙古诸王的内乱、平定西南少数部落贵族的反叛中保卫西南、西北边境的历次战斗中屡建功勋,足迹所至,遍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及云南广阔地域。从汪世显到其曾孙五代,贯元朝始终,“为官者一百八十余人,其中王者三(汪世显、次子汪德臣、孙子汪惟正),公者十”,即著名的“三王十国公”。汪氏一门至少有3位“附马”(汪良臣、汪惟勤、汪隆昌)。他们父子兄弟相继担任“巩昌等24处便宜都总帅”,长期镇守西南、西北的广阔疆土,许多人荣膺最高军阶“龙虎卫上将军”(正一品)、“金吾卫上将军”(从一品)、“镇国上将军”(正二品)、“安元大将军”、“昭勇大将军”(从三品)、“明威将军”、“武略将军”等,其中多数担任过“便宜都总帅”、“都元帅”、“元师”、“掌军万户”等高级职务。,他们不仅在军事上居于显赫地位,而且在行政上也位高权重,掌握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重要权力,所任高级职务如中书右丞、陕西、四川、云南等行省平章及刑部尚书、工部侍郎等。文官序列中,官阶在三品以上有十五人。其生前或死后封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资政大夫”(正一、二品衔)的多达30多人。历代朝廷对于外姓功臣封王,都十分审慎,有的明确规定不封外姓王。而元朝对于不仅是外姓,而且是外族的汪氏封爵如此之高,在我国封建王朝史上较为罕见。
  据史料记载,汪氏家族源自徽州汪氏,从唐初汪达镇守巩昌,到元朝汪世显因功封陇右王,历经唐、宋、金、元、明、清诸朝而不衰。金元之际,陇右处在金夏、金宋、金蒙战争的漩涡之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汪世显在保全地方的前提下归附蒙古,使陇右地区结束了这场浩劫,可以说在促进民族融合、确保国家统一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对此,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社科版主编、文学院教授胡小鹏和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王旺祥撰文认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汪世显当时选择和平统一,保全了二十四城数十万军民的生命,使陇右社会很快恢复了生机,成为北方最为安定富庶的地区。其二,汪氏归附蒙元后,一直效命疆场,在统一全国的战争和后来平定蒙古诸王叛乱、开拓西南疆土的战争中屡建功勋,这对结束当时中国南北对峙的局面,使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早日得到安定的生活环境,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其三,汪氏家族在终元一代,作为西北重要的军功世家,在为国守土的同时,发展经济,贡献地方,为维护祖国西北地区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历史作用。其四,汪氏在当地兴学重教,创藏书楼(注:此楼的藏书超过当时的国家图书馆),振兴汉文化,对西北民风、民俗、文化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出漳县城向东南走不远,涉过漳河,就看见一片用土墙围起来的大约三万多平方米的土地,这就是汪家坟元墓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埋葬着元代开国功勋陇右王汪世显及其十余代子孙,被考古学家称为“海内之最”。
战功赫赫“三王十国公”
  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铁骑席卷北方。汪世显原是金国巩昌便宜总帅,金国灭亡后的第二年(公元1235年),他所坚守的金国最后一个堡垒——巩昌(今定西市陇西县)城在被围数月后,粮尽援绝,危在旦夕。陇右百姓在金夏、金宋、金蒙战争的漩涡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当蒙古大军兵临巩昌城下,在皇子阔端保证“仁武不杀,能保全阖城军民”的前提下汪世显被迫出降,率军归附了蒙古,使陇右地区避免了一场更大的浩劫。
  此后,汪氏对秦陇二十四城的统治得到蒙古贵族的认可,汪世显父子为元朝统一全国立下赫赫战功,在保卫西南、西北边境的历次战斗中屡建功勋,足迹所至,遍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及云南广阔地域。数十年金戈铁马,使他们一个个得以凭借战功而高官显爵,跻身于元朝统治集团的重要地位,开始了汪氏家族飞黄腾达的新时代。从汪世显到其曾孙五代,贯元朝始终,“为官者一百八十余人,其中王者三,公者十”,即著名的“三王十国公”。历代朝廷对于外姓功臣封王,都十分审慎,有的明确规定不封外姓王。而元朝对于不仅是外姓,而且是外族的汪氏封爵如此之高,足见对其宠信和亲密的程度。
  汪氏一门有3位“附马”(汪良臣、汪惟勤、汪隆昌)。他们父子兄弟相继担任“巩昌等24处便宜都总帅”,长期镇守西南、西北的广阔疆土,许多人荣膺最高军阶“龙虎卫上将军”、“金吾卫上将军”(从一品)、“镇国上将军”(正二品)、“安元大将军”、“昭勇大将军”(从三品)、“明威将军”、“武略将军”等,其中多数担任过“便宜都总帅”、“都元帅”、“元师”、“掌军万户”等高级职务。终元世袭巩昌总帅府都总帅,军民兼制。他们不仅在军事上居于显赫地位,而且在行政上也位高权重,掌握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重要权力,所任高级职务如中书右丞、陕西、四川、云南等行省平章及刑部尚书、工部侍郎等。文官序列中,官阶在三品以上有十五人。其生前或死后封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资政大夫”(正一、二品衔)的多达三十多人。
&&& 汪氏第四十四世祖越国家声远
说道汪华,就不得不提到汪氏发展,汉姓汪氏素有“汪氏无二姓”的说法,但近来学者也提出不同的观点,不过那些个别观点并不会改变汪越国家声远
氏人的固有认识。汪氏是黄帝直系后裔周先祖后稷的子孙, 武王姬发打败帝纣后建立 以分封制为基础的大周王朝,为了巩固边疆统治,武王把把东夷之地鲁分封给了弟弟姬旦的儿子伯禽作为周公消灭商纣立下战功的奖赏,于是伯禽成了鲁国侯王。伯禽的后裔鲁成公是鲁国第二十一代国君鲁成公的二儿子姬汪鲁。姬汪鲁就是汪氏一世祖。据族谱记载,他降生时手上左手水纹,右手王纹,加之王于鲁地,于是名曰姬汪鲁。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姓氏的规范化,古姓消失(大概是已经没有区分效应了)。于是姬汪鲁的子孙就姓汪了。
  汪氏在北方的发展一直受到战争的影响,没有太大发展。直到三十一世祖汪文和南下后在安徽古徽州落地生根。汪氏开始在南方生息繁衍。不过汪氏能成为中国当今的前一百大姓之一,却是汪氏第四十四世祖汪世华的功劳。
  【汪华】(586-649)隋末唐初地方自治首领、唐代大臣。字国辅,又字英发。绩溪县汪村人(隋唐时属歙县)。汪华幼年时父母双亡,寄养在歙县舅舅家中长大,并应募成为护郡兵丁。由于智勇过人,汪华渐渐在郡兵中显露头角,成为郡兵的精神领袖,深受将士拥护。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汪华审时度势后策划了一场兵变,推翻了歙州旧政官员,占领了全州。初战胜利后,汪华高举义旗,连克宣、杭、睦、婺、饶数州,所向披靡,大得民心。于是,他拥六州之地,自称吴王,颁布一系列使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皖、浙、赣三省交界的这六州百姓得以在乱世安居乐业。621年,汪华有感于唐朝的强盛和德政,上表请求归附,被任命为歙州刺史,总管六州诸军事,并封为上柱国越国公。624年,汪华奉召进京,任忠武将军待职。唐太守征辽时,一度委任汪华为九宫留守。649年病逝于长安,652年,灵柩运回家乡,葬于歙县云岚山。
  被叶显恩教授称为“古徽州第一伟人”的汪华(公元587年—649年),号英发,出生于古徽州绩溪县瀛州汪村。徽州人由衷崇爱这位乡土伟人。其死后,庙宇祭祀不断,行祠社屋遍布,被尊为徽州的地方神或地域神。在民间,被奉为“汪公大帝”、“花朝老爷”、“太阳菩萨”。
汪华,既是农民领袖,也是国家重臣。宋淳熙间纂修的《新安志》,其中“祠庙”一篇称:“新安之神,讳华,姓汪氏,绩溪人”。据此,汪作为地方神的地位,早在南宋时就以奠定。汪姓,是北方最早迁入徽州的望族之一。其始迁祖为汪文和。汪华自少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失母。九岁为歙县郑村的舅父收留。十四岁拜南山和尚罗玄为师,苦练刀枪弓箭,武艺超群,后应郡府招募加入义军。因平婺源、拓箬岭至宁国府、太平县山道有功,深得将士爱戴。当时群雄割据,生灵涂炭。汪华发动兵变占据歙州,击退官府围剿,相继攻占宣、杭、睦、婺、饶六州,拥兵十万,号称“吴王”。其时正是国家动荡,割据纷战不断,民不聊生之时。而汪华所治之地,十年不见兵戈,百姓得以安生,一派平和景象。汪华得割据之实,为政宽宏,政清人和,且尽力调和土著与移民之间的矛盾,百姓安居乐业,史称“镇静地方,保境安民”。汪华又顺应民意,于公元六百二十二年奏表归唐,使徽州之民省去了战乱之苦。唐王李渊诏嘉其识时务、顺潮流和保六州之功,授予方牧,总管六州诸军事兼歙县刺史,封上柱国、越国公。贞观二年奉诏晋京,授为左卫白渠府,统军事掌禁兵。太宗征辽,汪华留京,任为“九宫留守”。贞观二十三年,卒于长安。汪华死后,徽州一府六县,相继建立了许多汪王(公)庙。宋政和四年(1114年)正式钦定建庙,赐匾额“忠显”,后改“忠烈”。汪华的出生地汪村,于太平天国五年建汪公庙,该庙宏伟无比,有“小金銮殿”之喻,又称“汪王故城”。该村也以庙得名,俗称“大庙汪村”。由于越国公在徽州一带名望极高,加上后裔人丁兴旺,有“四门三面水,十姓九家汪”之局面,徽州一带祭祀汪公的行祠多得不计其数,久而久之,汪华被渐渐神化,成为当地的地方神。汪生九子,均有赐封,故各地又陆续建有“太子庙”一同祭祀。
  汪华的最大功绩,在于保境安民,促进了山越与中原汉文化的大融合。之前,徽州的土著人与南迁的中原衣冠贵族,互为提防,或纠纷不断,或械斗不息。有的为疆界领地,有的为习俗礼仪教化,文化勾通难以超越。汪氏虽为最早南迁望族,但汪华起义以“捍境保民”为口号,深得人心。在与外来兵燹战乱抗争中,域内矛盾迅速化解,客观上促进了两种文化的大融洽。后来汪华归唐之举,又使得徽民得以休养生息,文化教育也随之得到发展。徽州民风,在汪华的推动下得到了空前的净化和统一,为宋元之后的朱子理学风行,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当地山民或“细民”,在官府教化及徽州望族的耳濡目染中得到整合,“礼仪趋于文雅”,中原移民也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在休宁的万安古镇上曾造有一座“吴王宫”,宫中有一对联,评述了汪华的功勋业绩,联曰:“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绩重千古;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
  徽州风情,最久远最重要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祭祀汪华的庙会活动。这一源远流长的庙会,使汪华地方神的地位更加巩固,确实对徽州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汪公大帝塑像,遍布徽州每个行祠社屋,人们无时无刻不蒙受其保佑。许多史籍记载,徽州庙会活动甚多,“以祭祀汪华为最”。其实,徽州人的聪明之处,是借祭祀汪华之神,搭建了一个展示乡土文化的平台。每年的春节前后迎神庙会上,定有汪公大帝的祭祀活动。清人方士庹在《新安竹枝词》中,曾对徽州的迎神庙会作过描述:
  “油菜花残麦穗长, 家家浸种办栽秧; 社会会后汪公会, 又备龙舟送大王。”
  相传农历正月十八是汪华的生日。绩溪登源人,为此每年都举办“花朝庙会”纪念。明太祖年间,歙州建汪公总庙于箬岭后,规定凡汪华生日,取一百零八社,各地派出戏班艺人,祭拜汪公。十年为一大庆。农历八月十三日靖阳节,是屯溪人祭祀汪华的节日。在黎阳九公庙(祭汪华九子)前搭台做戏,跑马祭汪公,或组织民间仗鼓队游行。数百年间,徽州民间一代一代地把汪华进行文化包装,加以充实,使得这位“太阳菩萨”更加神化。年复一年,这种民间文化的冲击力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庙会最初只是局限于祠堂中,或围绕着祠堂进行的,旅居在外徽商的积极参与,业余乐仆戏班的出现,使得这种单调的庙会形式很快有了改观。请戏酬神,成为庙会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甚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一种善事。这使得汪公庙会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极大的变化,节日喜庆气氛愈来愈热。大的村,精心搭起了万年戏台。有的准备台柱台板,随时搭台看戏。演员文武竞技,族民其乐融融。经年累月,在偏僻山村普及了一批戏迷,培养锻炼了一批民间艺人,较好地激发了徽州人的文化热忱。这为徽戏的产生和发展,营造了一个极好的天地。庙会的另一活动,就是“赛琼碗”。各家须做供品贡献送到汪公庙敬神示忠。每值户人家要取山珍蔬菜,尽心选料做成祭品摆设。后来便有了“百家攀比,争奇斗艳”,冷盘雕塑年年出新,糕点拼盘各显神通,徽州人又把这项活动做大做活了,创造了大批美食佳肴。这也为徽州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奠定了硕厚的群众基础。
&天下汪氏出徽州
  自从四个世叔举公迁到登沅洞汪村后汪氏人口有较大发展,叔举原就生有四个儿子,其中汪华曾祖四十一世汪泰生了五个儿子,汪华祖越国公父勋明生有二个儿子,汪华父生有三个儿子世华、世英、世荣,汪华叔父生有七个儿子。到了汪华这一代汪华生了九个儿子,世英、世荣也各生了四个儿子,汪华堂弟铁佛也生了八个儿子,再加上汪华三个叔曾祖,四个叔祖后代到四十五世到底有多少子孙那是一个很大的家族,登沅洞汪村有限土地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因此开始大量外迁。下面重点介绍汪华九个儿子及后代迁移情况,并简介铁佛后代迁移情况足以看出全貌。
  汪华长子汪健生有六个儿子,长子迁旌德新建,二到六子全迁现重庆眉山;二子汪璨生有二个儿子,长子处凝随父迁重庆涪陵,次子处崇迁浙江衢州;三子达生三个儿子,长子处惠随父镇守巩昌,在征贺鲁、龟兹、高昌及镇边中立功,汪达被袭封越国公,汪达后裔在甘肃璋县一带发展成大户,被边境地区人民称为“将军汪”,二子处哲任并州牧,迁并州,在并州发展,其后裔中五十世泰回迁绩溪尚田;四子广随汪华在长安任左卫飞骑尉,生三个儿子,后裔情况不明,但后代五十一世贤迁篁墩;五子、六子后裔情况不详;七子爽公生二子长处礼迁歙北慈姑(又叫慈川处礼无后),二子处贵迁泾县;八子俊的后裔是留住登沅汪村的,后代到了五十一世广又迁旌德新建、廙迁歙篁墩、言迁休宁藏溪、登明迁歙北清流、敬御迁绩溪三都淑水,这五支是第一轮辐射的延续。
  由上轮辐射外迁后接着又有新一轮的辐射外迁,比较主要的是七子爽公后。爽公后代迁泾县后,四十九世有二个儿子,长曰汪风思,次曰汪风林又名汪伦(李白访汪伦者),汪伦住径县后代情况因资料缺失不明,而风思任歙县令复住慈姑,被称为慈姑支派(又叫歙县支派)之始祖,风思后五十六世道安公兵马镇婺源,成为婺源汪氏始祖,从婺源又发展并迁出很多汪氏到全国各地(也有四迁休宁西门,休宁西岸的)。道安弟道兴公兵马镇开化,开化及周边地区金华,建德有其后裔。道兴公五十九世孙永固公回慈姑世守汪王墓,自永固公后慈姑又迁出十四支,这辐射出的十四支中有二支是歙县内。其中六十世炎公迁歙南琴川(洪琴),从洪琴又辐射出十一支,这十一支中只有六十七世汪六迁歙南药谭,八十七世汪其林迁歙南小溪;而另外九支迁青阳、淮安、宁波、南京、杭州等地。从慈姑迁歙南还有另一支,即七十一世宗荣公由慈姑迁遐阜川(显村),后从显村又分迁出六支,歙县内二支为米坑与汪田山,其余四支迁浙江富阳等地。
  在这第二轮迁移中还有另一种模式,那就是“藤蔓式”。汪华长孙处脩迁旌德新建后,四十九世有三兄弟,长子迁祁门赤山,老三琦的五十一世孙思立迁唐模。之后以唐模为中心,枝枝丫丫地向四周发展延伸,在歙西的车田、稠墅、东山、呈坎汪村、古关、岩寺、西溪、罗田等二十多个村安家,还有延伸到歙南药谭、溪子里(杞梓里?)、黟县黄陂、宏村、休宁藏溪、罗墩等地。值得大书一笔的是这藤蔓上一颗名珠西溪汪氏。在一段时间内西溪可以说是徽文化的研究发展中心,在西溪“不疏园”内聚集了不少著名学者讲学、研讨交流。一代名师江永以及徽州著名学者戴震等都曾同时在这儿讲学,研讨交流过。
  除了上述二种模式外还有一种“中转站”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有二支及以上迁入和迁出,但没有形成一批向外辐射迁移,也没有在周围形成一批汪氏村落。例:旌德新建有汪华长子的五十一世孙思立迁唐模,还有八子后迁绩溪余川,迁歙县南乡的芭坑、白杨新桥(大概是汪华八子后裔)。再如篁墩有汪华四子的五十一世孙贤常与汪华八子的五十一世孙迁入,但未形成前面二种模式的局面。
  在第二轮迁移中铁佛的后代主要在休宁东关、新屯、旌城、婺源县凤亭等周边地区发展,形成很多以汪氏人口为主的村落。
  迁移出去的汪氏又不断向外扩传。原徽州以外的汪氏人口中淹没在大量从徽州迁出汪氏及其后裔人口之中,因此天下汪氏出徽州裔成一种自然现象了。
  历史地位:
  “颍川世胄、吴越世家”;自始祖汪侯到四十五世汪华九子,历经1300多年,均建大功,食采邑,嗣爵位,拜将入相,位居高位;汪氏宗族在开元年间被唐玄宗诏封为中国十大上柱国、名门望族世家之一;汪氏宗族自唐至清,先后有807人中进士,其中8人中状元。
  炎黄战蚩尤 四方归华夏
  神农尝百草 轩辕制舟车
  日日勤政理 黎民有口碑
  赤龙垂青须 护帝归天宇
  人间诸事繁 百姓久思之
  后稷播五谷 举功封农师
  尧舜承帝命 神洲米粟足
  桀纣废宗祠 天下共诛之
  文王起西岐 武王兴义兵
  周公三吐哺 国中成大礼
  武王早薨矣 诸侯起异心
  为保国安宁 代政除奸佞
  及至成王长 俯首北称臣
  伯禽东迁鲁 颍公手奇纹
  因名姬汪鲁 是为汪始祖
  北国多战乱 文和下江南
  歙县地瑰奇 越国家声远
  儿孙海内外 千秋美名传
  &&&&&&& 汪氏世子敬上
  一、六桂联芳
  所谓六桂,就是洪、江、翁、方、龚、汪六姓的总称。这六个姓氏,都是炎黄的子孙,在中华民族族群中,占有重要及荣耀的地位与名望。如果考证姓氏谱系的来源,洪氏出于唐尧的共工,江氏为虞舜时伯益的后裔。翁氏为周昭王庶子溢(又名庶任)被赐姓翁为开基始祖。方氏为神农氏八世孙,帝榆罔的后裔。龚氏起源于神农氏后裔的共工氏。汪氏为春秋时鲁国大夫汪候的后裔。这些都是有信史可考证的。
  在五代后晋高祖天福年间(公元936年)福建兴化府莆田县有翁乾度者。(翁氏第65代)官拜郎中,娶妻陈氏,生六子,长处厚,字伯起,宋太祖建隆元年进士,特授承议郎,兼殿中丞上柱国(丞相)赐绯鱼袋。次子处恭,字伯虔,宋太宗雍熙二年灏榜进士,官拜泉州法曹。三子处易,字伯简,宋太宗建隆元年,与长兄同榜进士,官至剑南少尉。车子处朴,字伯谆,宋太祖开宝六年进士,官拜泉州法曹。五子处廉,字伯约,宋太祖开宝六年,与四兄同榜进士,官大理司直,监察御史。六子处休,字伯容,宋太宗雍熙二年,与二兄同榜进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当时六子齐荣,被人誉为“满朝翁六桂联芳”。
  在宋朝建国初期,约在公元960年前后,在北方面对胡夷侵扰,在中原及南方,尚有残唐五代的十国,各国雄霸一方,未曾臣服。当时福建为闽国,江苏为南唐国,浙江为吴越国。其后闽国分别被吴越与南唐所瓜分,最后吴越与南唐,又被宋朝所知并,其他各国也先后纳降或被灭,而归于一统。(残唐五代在公元907~959年之间)
  当时世局扰攘,兵连祸结,在北方者受胡夷侵扰。在南方者,则面临改朝换代的变故。因而人民处在水深火热的生死存亡的危难时期,而翁氏一家是名门望族。自然难免面临被抄家灭族的厄运。
  翁氏六兄弟当时都在福建闽国王朝中当官,最后闽国被灭亡,在改朝换代时期,孤臣孽子们只有投降,才能免祸,要不然就改名换姓,逃亡避难,如果死抱着忠君爱国的念头,只有被抄家灭族。明朝建文帝时,方孝孺被明成帝诛九族,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翁氏六兄弟选择改名换姓逃亡避难一途,家虽破了,尚能保留不至人亡,诚是不幸中的大幸,此后由“翁氏六桂”,转变成洪、江、翁、方、龚、汪的“六桂联芳”,这就是六桂堂的故事。
  祖墓遗诗
  落地三朝语来通,生枝是姓公羽翁。
  诸子传流分六姓,兄南弟北各西东。
  枝分南北东西省,六姓原来是一宗。
  但愿儿孙知同族,婚姻嫁娶无乱纲
  六桂兄弟堂号
  长兄——洪姓敦煌堂
  次弟——江姓济阳堂或淮阳堂
  三弟——翁姓盐官堂
  四弟——方姓河南堂
  五弟——龚姓武陵堂
  六弟——汪姓平阳堂
  六桂传芳评诗
  洪流宇宙定常纲,江海东流悠远长。
  翁德浩然蕴正气,方传古今汉崖扬。
  龚源伯约武陵起,汪泽绵绵无限疆。
  六本同源宗一脉,桂馨兰馥发千祥。
  二、六桂堂分姓与六姓的源流探
  洪、江、翁、方、左、汪六姓,都有其祖系及衍派谱志与世系,现试作分析于下:
  (一)六姓源流衍派
  方氏为神农氏八代皇帝榆罔的后裔,榆罔的子孙起初以雷为姓,在黄帝伐蚩尤时,一个雷姓子弟,在战役中立下大功,遂被赐封方山,其后子孙即以地为姓成为方氏。在西汉时有司马府长史方纮,因避王莽之乱,避居安徽歙县(公元9~23),其后子孙繁衍,遍布江南、中原及海外,全球有500万人,至今已有四千七百余年。
  洪氏是神农氏后裔共工氏的一个支系共氏的子孙。在汉武帝时(公元前140~87)有共勋,字正茂,生子共普,因避仇归隐,于共字左旁加三点水为洪,成为洪氏,迁居西域凉州(甘肃敦煌)。洪氏子孙即以洪普为始祖,历传至今约二千一百余年。
  江氏是黄帝九世孙伯益的后裔。(公元前2183)伯益第三子元仲,是为江氏衍派始祖,但因伯益被赐姓嬴,子孙遂以嬴为姓氏。直到江国被楚灭后,(公元623)江国最后一代国君贞公,率领族众即以国为氏,才正式成为江姓,由元仲公衍派算起,历传至今约四千一百余年。
  翁氏为周昭王(公元)庶子溢(又名庶任)的后裔,溢本姓姬,因被赐姓翁,遂以翁为姓氏,食邑翁山,为翁氏开山始祖,衍派至今,已有三千余年。
  龚氏是神农氏后裔共工氏的另一支系的子孙。起初是以共氏相沿衍派,经过相当年代后,住在燕一带的共氏子孙,迁移他处,为了避仇,即在共字上加龙,成为龚氏。他们就以龚为姓,直到春秋时代(公元前722 ~ 402)晋国有大夫龚坚,也就是龚氏始祖,子孙到处播迁孽息,都成为望族,历传至今在二千七百年左右。
  汪氏是黄帝轩辕氏的后裔,本是姬姓,到周朝时,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于鲁,为春秋时代诸侯之一。传至鲁成公黑肱,其次子在出生时,掌纹有似汪字,遂赐姓汪,官拜上大夫,以有功封汪侯。(公元前589 ~ 573)子孙遂以汪为氏,历传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
  (二)六桂堂的分姓由来
  六桂堂的洪、江、翁、方、龚、汪六个分姓,是翁氏衍派在福建兴化府莆田县的第65代裔孙翁乾度的六子改姓而衍生的。在残唐五代时(公元907 ~ 959),翁乾度生六子俱中进士,都在福建闽王朝任职高官,一时声名显达,被称誉为“满朝翁六桂联芳” 。
  福建闽国王朝,为王审知所创立,是五代十国之一,位传六主,历时38年。最后被南唐与吴越二国瓜分南昌灭亡,在改朝换代时期,翁氏兄弟只得改名换姓逃难他方,因而将“满朝翁六桂联芳”,改变成洪、江、翁、方、龚、汪的“六桂联芳”
  据宋史载:在翁乾度逝世后,宋朝皇帝曾下旨赐予风光大葬,在莆田县的黄蜂山建造石墓,墓前悬挂御书“六桂坊”匾额。又在墓前建一祠堂,也悬挂皇帝御书“六桂堂”
匾额,因此六桂堂遂闻名遐迩,据说现在遗址尚在。
  由翁乾度派下分姓的六桂子孙,多半繁衍于闽、粤、台湾一带,历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又据翁氏族谱载:翁乾度长子处厚分姓洪,生一子,名坚固。居龙岩县(福建),生二子,大邦、大祉。认为家规所定,长子不得过继他姓,遂认祖归宗,复迁翁姓,现其子孙名氏,已录入翁氏族谱。
  (三)根据史实条分缕析
  从以上的洪、江、翁、方、龚、汪六姓与六桂堂分姓的源流分析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
  第一:洪、江、翁、方、龚、汪六姓,都是各从祖上流传下来的姓氏,如以衍派的年代计算,历史最悠久的是方氏四千七百多年, 其次江氏,四千一百多年,再其次是翁氏三千余年,龚氏二千七百年左右,汪氏二千五百多年,洪氏二千一百余年,而六桂堂的分姓,历传只有一千多年。
  第二:六桂堂的分姓所采用的堂号,都是以六姓的堂号为标准,如洪姓“敦煌”,江姓“济阳”与“淮阳”,翁姓“盐官”,方姓“河南”,龚姓“武陵”,汪姓“平阳”。历久以来,在同流同化的过程中,由六桂堂分姓的小族群,是理所当然的演变。比如江氏的衍派始祖是伯益第三子元仲公,传至今已有一百四十代,四千一百多年。而由六桂堂分姓的江处易公,历传只有一千多年,最多只能传衍三十多代。事实摆明,江氏的始祖是元仲公,而不是由六桂分姓出来的处易公,其他五姓也是同样情形,各自衍派始祖在先,而由翁氏分姓的六桂堂各姓始祖,是明摆在后。由此可以肯定指出,六桂堂的分姓,只是六姓中的一个支派而已,这一点是不能混淆不清,以免被人误会为有冒认祖宗之嫌。
  三、世界“六桂堂”文化渊源
  湄洲日报 龚玉瑞
  六桂文化源远流长,所谓六桂,就是洪、江、翁、方、龚、汪六姓的总称。这六个姓氏都有其祖系源流及衍派谱系,都是炎黄子孙,在中华民族群中占有重要位置与荣耀的名望。据史志和姓氏谱系,洪氏出于唐尧时的共工,江氏为虞舜时伯益的后裔,翁氏为周昭王庶子谥(又名庶任),被赐姓翁为开基始祖。方氏为神农氏八世孙帝榆罔后裔方雷氏,另一支则源于周代卿士方叔。龚氏起源于神农氏后裔的共工氏。《万姓统谱》有载“龚氏之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望出武陵”。汪氏为春秋时鲁国大夫汪候的后裔,这些都是有史可证的。
  唐末五代、京兆翁氏35世祖何公随父轩公入闽,卜居莆田福兴里竹啸庄,传至39代乾度公(898-951),官拜闽国补阙郎中,娶妻林氏,生有六子。而翁乾度堂叔翁承赞是闽国王审知朝中宰相。五代后晋太祖天福年间闽国被南塘和吴越瓜分而亡,翁乾度为避国乱,携眷归隐莆田竹啸庄,并将六子依次改为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乾度六子于宋初三次科举先后中进士,即“三科六进士”并跻身仕途。长子处原,分姓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进士,特授承议郎,兼殿中丞上柱国,赐绯鱼袋;次子处恭,分姓江,宋太宗雍熙三年(985)进士,官拜泉州法曹;三子处易、留本姓翁,建隆元年与长兄同榜进士,官至剑南少尉;四子处朴、分姓方,宋太祖开宝六年(937)进士、官拜泉州法曹;五子处廉,分姓龚、开宝六年与四兄同榜进士,官至大理寺直,监察御史;六子处休,分姓汪,雍熙二年与二兄同榜进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当朝六兄弟齐荣,显赫一时,被誉为“六桂联辉”。六桂传至江南诸省市,并向海外发展,六桂分姓后融入原有六姓大族群中,历经一千多年,同流同化,目前难以理清其支系的正宗。旅居海外的六姓侨胞为求生存和发展,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台湾等地区、东南亚各国把六个姓氏侨胞组织起来,纷纷成立“六桂堂”机构。其旨在团结互助,排忧解难。兴办公益事业,造福社会。中国闽南侨乡在海外侨亲推动下,四十年代南安、晋江等地也相应建立“六桂堂”组织。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菲律宾六桂堂为寻根溯源,增强炎黄子孙的凝聚力,开展商贸合作,首先倡导六姓二年一度召开世界六桂恳亲大会。这个倡议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六桂堂的响应。自1990年至今,已先后在菲律宾马尼拉、台湾高雄、新加坡、马来西亚吉隆坡、泰国曼谷、美国洛杉机等地召开过六次恳亲联谊大会。第七次国际六桂联谊会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举行。这就是世界“六桂堂”的由来。
  这里值得称奇的是,古府新市的莆田曾有三家“六桂”的历史。又有二座宋代“六桂坊”(翁氏和方氏)都在城内。除了有翁氏“六桂”的风流佳话外,吾莆还有二家“六桂”历史:
  其一为方氏六桂,原在今荔城坊巷,兴化宾馆的北巷口,此巷早在唐代名刺桐巷。唐末,歙(今安徽屯溪市歙县)人方廷范,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登进士,先后任过浙江安固县尉和福建长溪(今宁德地区)、古田、长乐三县县令,受赠金紫光禄大夫,当时老百姓尊称为“长官”。方廷范后定居坊巷,他生有六子,皆出仕闽国:长子仁逸,官检校水部员外郎;次子仁岳,官秘书少监;三子仁瑞,官著作郎;四子仁逊,官大理司直;五子仁载,官礼部郎中;六子仁远,官秘书省正字。个个荣登进士,世称“金紫六桂方氏”。这条街坊以此名“袭桂芳”,又名“朱紫坊”。据宋李俊甫《莆阳比事》坊名袭桂条云:“方殷符,唐僖宗朝(874-888)为王府谘议,与其子廷范,自光山来宰长乐,遂家于莆田刺桐巷,廷六子,是为六房”。这座石坊不幸于“文革”中被毁了,地名由“方巷”改为“坊巷”却依然存在。
  其二还有一家龚氏六桂。莆田龚氏原居浙江钱塘的龚隐一支为逃五代干戈扰攘而入闽,其子龚忠又挚眷迁徙莆田城内,成为莆田龚氏始祖。至孝宗乾道年间,七世孙龚茂良官至参知政事(行宰相事)茂良六兄弟(含堂兄弟)皆登进士第:兄龚遂良,宋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龚茂良、绍兴八年(1138)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其从弟龚梦良,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官筠州司户参军。龚史良,淳熙二年(1175)进士,官归善知县升通判。龚友良,淳熙五年(1178)进士、官龙岩县尉。龚元良,绍熙元年(1190)特奏名进士。号称“龚氏六桂”,誉满闽中。鉴于龚茂良1178年蒙冤落难,贬死广东英州,龚氏后裔大部分迁徙闽南,广东一带,却未能在莆造坊树碑,当今闽南一带均奉龚茂良为一世祖。每年重阳节都有龚氏后裔来莆龚茂良陵园拜祭活动。
  按我国科举取士时代、读书登科、美称为“折桂”。自唐代以来,凡父子或兄弟叔侄联登科甲的家族,有的称“双桂”、有的称“五桂”不少,莆田居然有方、翁、龚三家则是六兄弟皆登进士第,号称“六桂”,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美事。由此可见,莆田是世界“六桂堂”的发祥地。
参考资料: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知了猴分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