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电影平凡的世界所有演员表演员表

您的位置:
平凡的世界什么时候播出都有哪些演员 平凡的世界演员表剧情介绍播出时间
来源:新浪
导读:由上海尚世影业、北京电视台、华视影视、上海源存影业出品,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榆林文旅、乐视网、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联合出品......
由上海尚世影业、北京电视台、华视影视、上海源存影业出品,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榆林文旅、乐视网、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联合出品,上海均赢影视承制,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56集情感大戏《平凡的世界》2月26日登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首播。该剧由导演毛卫宁执导,国家一级编剧温豪杰,总制作人李娜精心打造,由王雷、佟丽娅、袁弘、李小萌、刘威、尤勇智等人联袂主演。片方曝光首款预告片,如同油墨画一般的画面色调美妙而厚重,贯穿始终的爱情、亲情、时代、奋斗等主题则时时刻刻在提醒着观众,这注定会是一部&不平凡的作品&。
 一部不朽经典路遥先生原声首现
  在嘹亮的信天游开场下,拉开了陕北高原上的一群平凡农民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土改内斗、贫穷入骨、抗洪矿难、绝望爱情、命运斗争&&该剧用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上世纪70-80年代陕北农村和城市改革开放初期在探索迷茫中前进的时代巨变,由王雷袁弘饰演的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在贫穷重压下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抗争催人泪下,佟丽娅、李小萌带来的绝望虐恋又为该剧增加一份青春的苦涩。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原著小说作者、茅盾文学奖得主、已故作家路遥先生的原声朗读也首度出现在预告片里,为观众讲述自己笔下那让人动容的文字,时空交错令人感概万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同城社区O2O电商第一品牌!
热门搜索:
&&&&&&&&&&&&正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电视剧简介 演员表 txt在线阅读下载 路遥简介
安忆和陕西的作家很熟,记得在为我们接风的饭桌上,当时被文坛称作是“陕军”的作家几乎都来了。路遥就是其中一位。在一群人中,路遥显然是与众不同的,但一下子又很难讲出不同在什么地方。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词来形容,也许“分量”这两个字略微接近一点。
路遥(日-日),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后因肝病早逝,年仅42岁。由
于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他坚信“人生的
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所以他认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更为充实”。他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
感去感受生活,以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浮在他心里的永恒的诗意象征,每当他的创作进入低谷时,他都是一个人独自去陕北故乡的“毛乌素沙漠”,他在那里审视自己,观照社会。路遥,原名王卫国,汉族,中国当代土生土长的农村作家。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
1973年进入延安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在困难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同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以恢弘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路遥因此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且该书未完成时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创作年表年份作品名称体裁备注1970年车过南京桥诗歌发表于延川县文化馆主办的油印小报《革命文化》,正式开始使用笔名“路遥”,后陕西省群众艺术馆主办的《群众艺术》转载了这首诗蟠龙坝歌剧与陶正合作,未刊1971年我老汉走着就想跑诗歌日发表于《延安通讯》,后收入陕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诗集《延安山花》塞上柳诗歌日发表于《延安通讯》,后收入陕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诗集《延安山花》1972年灯诗歌与曹谷溪合作,陕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诗集《延安山花》当年“八路”延安来诗歌与曹谷溪合作,陕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诗集《延安山花》走进刘家峡诗歌陕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诗集《延安山花》电焊工诗歌陕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诗集《延安山花》第九支队歌剧与闻频合作,日作,国庆节在延川县演出,1972年发表于《山花》文艺小报,桦树皮书包叙事诗 1973年歌儿伴着车轮飞诗歌《陕西文艺》1973年11月(总第3期)优胜红旗短篇小说《陕西文艺》1973年3月创刊号(总第1期)1974年红卫兵之歌诗歌与金谷合作,《陕西文艺》1974第4期老汉一辈子爱唱歌诗歌陕西人民出版社1974年出版的诗集《延安山花》增订版银花灿灿散文《陕西文艺》1974年第5期1975年灯光闪闪散文《陕西文艺》1975年第1期不冻的土地散文《陕西文艺》1975年第5期1976年吴堡行散文与李知、董墨合作,《陕西文艺》1976年第1期父子俩短篇小说《陕西文艺》1976年第2期1977年难忘的24小时——追记周总理1973年在延安散文与谷溪合作,《陕西文艺》1977年第1期1978年不会作诗的人短篇小说《延河》1978年第1期1979年在新生活面前短篇小说《甘肃文艺》1979年第1期夏短篇小说《延河》1979年第10期今日毛乌素诗歌日发表于《山花》1980年惊心动魄的一幕中篇小说《当代》1980年第3期匆匆过客短篇小说《山花》1980年第4期青松与小红花短篇小说《雨花》1980年第7期卖猪短篇小说《鸭绿江》1980年第9期病危中的柳青特写《延河》1980年第6期1981年姐姐短篇小说《延河》1981年第1期月下短篇小说《上海文学》1981年第6期风雪腊梅短篇小说《鸭绿江》1981年第9期1982年人生中篇小说《收获》1982年第6期;单行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在困难的日子里中篇小说《当代》1982年第5期痛苦短篇小说《青海湖》1982年第7期1983年黄叶在秋风中飘落中篇小说《小说界》1983年中篇专辑柳青的遗产随笔《延河》1983年第6期当代纪事中短篇小说集重庆出版社1983年3月出版1984年你怎么也想不到中篇小说《文学家》1984年第1期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中篇小说《钟山》1984年第5期生活咏叹调短篇小说《长安》1984年第7期人生电影文学剧本1984年由吴天明导演、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人生》1985年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短篇小说日《西安晚报》路遥小说选中短篇小说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出版姐姐的爱情中短篇小说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注重感情的积累创作随笔日《文学报》1986年平凡的世界长篇小说,第一部《花城》1986年第6期,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12月出版1988年平凡的世界长篇小说,第二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4月出版1989年平凡的世界长篇小说,第三部《黄河》1988年第3期,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10月出版1991年在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致词发言稿日在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大会的演讲写作是心灵的需要讲话稿发表于《女友》杂志“91之夏文朋诗友创作笔会”上早晨从中午开始创作随笔1991年冬——1992年春发表于《女友》1992年杜鹏程:燃烧的烈火散文《延河》1992年第1期少年之梦散文《少年月刊》1992年第2期口述:林华(50后,上海作家协会会员)
大约是1990年初春,我和王安忆一起去了西安。在那里,我认识了作家路遥。
安忆和陕西的作家很熟,记得在为我们接风的饭桌上,当时被文坛称作是“陕军”的作家几乎都来了。路遥就是其中一位。在一群人中,路遥显然是与众不同的,但一下子又很难讲出不同在什么地方。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词来形容,也许“分量”这两个字略微接近一点。
我记得那个时候路遥的身体已经明显看得出很虚弱了,有两次吃饭吃到一半就体力不支退席了。但我看得出,大家对他是心存敬意的。
时隔太久,我已经不记得当时我们聊天的具体内容了。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他说话很实,一句话是一句话,有些话好像是一个字一个字砸出来的。
我和王安忆下一步的行程是去陕北。临行前的那天晚上,路遥特地到来送我们。他给了安忆几封信:“这些都是我的朋友,你可以去找他们。”
这些信被安忆称作路条,它让我们的陕北之行顺利极了。我们过黄陵去延安到榆林,一路上只要出示路遥的信,当地的朋友就会给我们提供各种方便,送我们到想去的地方,告诉我们想采访的线索。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只要说到路遥,无论是文人还是干部,言语之间充满了骄傲。
有一个细节是值得一提的。当地的一位文联干部问我:你做什么工作?我告诉他我在上海的《现代家庭》杂志社。当他知道这是一本生活类杂志的时候,顿时
露出了非常惋惜的表情:“你不是中文系毕业的吗?怎么去做这个?为什么不去干点文学的事?”记得当时我听了这话后有点意外,因为在上海不可能有人会对我说
这样的话。但后来再细想想,我有点肃然起敬了。在当时的陕北,文学在人们心里就是至高无上的。在当时陕北这样一个背景下,出现一个路遥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我有幸经历了那样的时代,认识了这么一个特立独行有分量的作家。那次陕北之行对我的冲击很大,许多经历完全在我的经验之外。“路遥是黄土地的儿子”,我之前就知道这句话,但未必理解。当我的双脚站在那片黄土地里,拿着路遥的信走了一路后,我对这句话有了真实的感觉。
在回上海的火车上,王安忆拿出了路遥送给她的《平凡的世界》。我在这之前就读过这本书的创作记《早晨从中午开始》,在火车上,我翻开了《平凡的世界》的第一页。
路遥是用一股子蛮劲在写作,有一种“拼“了的意味。当时我只是觉得他太呕心沥血,没有想到那次初次见面也是永诀。1992年路遥死讯传来,我太震惊了。他只比我大四岁,正值人生鼎盛的中年。
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他写到自己在《平凡的世界》创作将告尾声时:“心脏在骤烈搏动,有一种随时昏晕过去的感觉。圆珠笔捏在手中像一根铁棍一般
沉重,而身体却像要飘浮起来……过分的激动终于使写字的右手整个痉挛了,五个手指头像鸡爪子一样张开而握不拢。笔掉在了稿纸上……我把暖水瓶的水倒进脸
盆,随即从床上拉了两条枕巾放进去,然后用‘鸡爪子’手抓住热毛巾在烫水里整整泡了一刻钟,这该死的手才渐渐恢复了常态。立刻抓住笔。飞快地往下写。在接
近通常吃晚饭的那个时分,终于为全书画上了最后一个句号。”
我一直记得这段描述。这种舍命般的写作、自我献祭一样的创作观念也许今日的作者和读者都难以理解了,但我没有资格评价。人们不能因为自己今日过着轻松有情趣的生活,就去评判别人苦行僧式的创作。我相信,路遥在拼命写作时不仅有苦,也有全然纯粹的快乐。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个特别的节点,改革开放已经开始,市场经济大潮还未袭来,路遥在特别的时代用特别的方式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特别的著作。 记得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铜川市邀请路遥等作家在文化宫进行文学讲座,那时,我作为一名热爱文学的青年一大早起来赶了几十公里山路,我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作家路遥。
  路遥到陈家山煤矿创作,是1985年秋的一天。路遥来到了陈家山矿区,被安置到矿的一间房子,在这里,开始了他漫长的笔耕。
  路遥中等个儿,胖胖的,戴一副。小说《人生》、《惊心动魄的一幕》、《在困难的日子里》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后,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这
部百万长篇巨制,他早早就开始了生活的实践和体验。因此,我记得著名作家贾平凹好像说过这样一句话:"路遥是一个很有气势的人!"
  1982年,路遥的弟弟王天乐由陕北清涧县招工到铜川矿务局下属的鸭口煤矿当了采煤工人,路遥因此也常来铜川,并深切关注煤矿工人的生活,也为以后的创作种下了煤矿基因。
  在鸭口煤矿期间,路遥在弟弟王天乐的协助下,深入职工群众中调研访问,又多次和矿上的同志一起下到千米井下现场,深刻体验煤矿生活,搜集和积累
了丰富的生活素材。随后,1985年秋天路遥就住进陈家山煤矿医院,开始了《平凡的世界》的创作,于当年岁末写完了作品的第一部。
日早上10点半,人们手握黄色的菊花,站在延安大学文汇山的路遥墓前,等待敬献。日,路遥在西安去世,后来骨灰迁葬于此。距其逝世20周年的前两天,祭奠已经开始。
71岁的曹谷溪被安排在路遥墓前讲话。稿子已经拟好,但此刻在他所乘汽车里遍寻不见。他并没有过于慌乱,“我口头即兴讲一些就好。”他开始缓慢地往半山腰上挪动脚步。天空下着濛濛雨,已过立冬,更显阴冷。曹谷溪拒绝撑伞,他认为没有必要,“我经历的风雨多了。”
很多年里,曹谷溪以“路遥的朋友”为人所知。而在故事的开头,他们却是“敌人”。路遥生前在给曹谷溪诗集的序言里写道:“我和谷溪最初相识在文化革命这幕戏剧的尾声部分。而在这幕社会戏剧中,我们扮演的角色原来是属于两个相互敌视的‘营垒’。”
曹谷溪当年所属派别叫“司令部”,路遥所在的“营垒”是“四野”。如同彼时中国各地名目繁多的派别一样,无论彼此多么势不两立,他们都声称自己才是毛泽东
的保卫者。所有的保卫者到最后似乎都成了失败者。失败者中,对待毛泽东的评价开始出现了分化,这种分化如今形成了不同的言论阵营。
一个星期前,在延安所辖延川县举行的纪念《山花》杂志创办40周年的座谈会上,我看到了一本名为《工农兵定弦我唱歌》的油印小册子,这是路遥最早发表诗歌
的地方。小册子的印刷是为了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小册子上有路遥写的诗,其中一首叫《南湖的船》:“一只平凡的小木船,/一个
伟大的新起点!/五十年前呵,/我们党的第一个章程,/就诞生在这里边……”如今看来,这些句子很难称得上有多少诗意。90年代初,《路遥文集》编撰过程
中,路遥把早期所写诗歌摒弃于外。
5卷本的《路遥文集》在1993年出版,此时,路遥已经去世。路遥病故时,五弟王天笑是惟一在他身边的亲人。他在哥哥病床前,看着显示心脏跳动的电波成为一条直线。
此刻,延安大学的山坡上,王天笑也在雨中等待祭奠的开始。他是从医院来到此地,前些年被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医生最近告诉他所剩时日无多。跟路遥去世时的病症一模一样。同样的肝病,除路遥外,还带走了他的另外两位哥哥。这是家族遗传病带来的悲剧。
“从哪说起呢?”在清涧的一间宾馆里,王天笑声音低沉地说,“就从不高兴的地方说起吧。”
他回忆陆续去世的亲人和自己如今所受之苦。“不好活啊。”聊天之前,他吃了十几种药片。但他并没有按医生的规劝有所忌口,包括抽烟。“我就是想挑战一下命。”他坐在床上一根根地抽烟。“医生说,我最多只有3个月时间了,这句话是二十多天前说的了,我随时都可能没了。”
在2006年被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后,王天笑的朋友曾经在报纸上为他发起过募捐治疗活动。他为此差点自杀。“不是怕死,是承受不了这种关注,你说一个山里的孩子,为了我这病,省下吃午饭的钱,谁受得了。”
他和哥哥一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比路遥小近二十岁。路遥成为名作家时,他还是个中学生。路遥的穿着看上去已经是个光鲜的城里人了,但在农村,王天笑依
然穿着破旧的衣服。路遥忙于自己的工作,两人年龄差距又太大,几乎没有交流。“他就是个陌生人。”在学校里,所有人知道他是路遥的弟弟,会对他指指点点。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他日后在物质上有了高要求。特别是穿着,“一定得是名牌,不是名牌我是肯定不穿的。”
王天笑正在筹备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在困难的日子里》。“怎么着也得拍得比《山楂树之恋》好吧,不然我就不拍了。”他希望能找到合适的导演和演员。
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的副标题是:一九六一年纪事。时至今日,国内媒体谈及此段历史,仍有忌讳。而在11月29日,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将会上映。
电影改编自刘震云1993年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这部小说描写的是1942年的大饥荒。但就像小说里的“我”在90年代问到自己的姥娘关于“饿死人”
的事情,姥娘的回答是:饿死人的年头多得很,到底指的哪一年?
像路遥那一代作家,包括获得诺奖的莫言,都会说到饥饿对于自己人生刻骨铭心的影响,以至于对文学的影响。
“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那个有名的困难时期。不幸的是,我正是在这艰难贫困的年头,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县上惟一的一所高中——县立中学。”这是《在困难的日子里》的开头。路遥的大多数小说有着相似的开头:具体的历史时间,中学,家境困难的农村孩子。
这些天的各种座谈会上,如何继承路遥的文学遗产,是反复谈到的一个话题。“洪子诚所著当代文学史里只字未提路遥作品,陈思和写的当代文学史只分析了《人
生》,《平凡的世界》一笔带过。”延安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梁向阳对我说。路遥还活着的时候,评论界对他的忽视和遗忘就已经开始了。
有评论家说,路遥刚开始创作的时候,就已落后于时代。80年代,各种新思潮进入中国。那是现代主义的天下,而不是现实主义的天下。那是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略萨的天下,而不是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司汤达的天下。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写完后,诸多文学杂志对此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热情。在经历了退稿之后,这部小说最后由《花城》杂志刊发。
“路遥其实已经意识到自己要变。”路遥生前的朋友、作家远村对我说,“他去世之前,已经开始研究卡夫卡了。”路遥自己也提到,“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文学的形势。我知道,我国文学正到了一个花样翻新的高潮时刻”。
路遥对诺贝尔文学奖发表过评价。“很多人在愤愤不平瑞典皇家科学院那几位老迈的老人,为什么不理会中国当代文学这些成就?”路遥阅读了许多当代国内同行的
作品,觉得其中有的不错,并与世界上一些作家进行比较。所比之人大都是现代派作家:卡夫卡、乔伊斯、福克纳、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巴尔加斯·略萨等等。说
明他对此现代主义并不陌生。然而,现实主义的大部头更像是他的心结,他需要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来了却。但时间没给他改变和创新的机会。他作为一个“不合时
宜的农民作家”停留在别人的脑海里。
在延安大学的路遥文学馆里,有一张路遥与莫言的合影。他们两人所走的道路大相径庭。莫言所写也大都是故乡之事,但他的故乡是具有奇幻色彩的真实。下油锅、千刀万剐、剥皮、撒尿什么的,莫言无障碍跨越时空的重口味描述在路遥的小说里是全然看不到的。
莫言的获奖解决了路遥当年所发出的疑问:“为什么不理会中国当代文学这些成就?”同时多少缓解了中国作家的诺奖焦虑症。作家们长出了一口气,原来不必流亡到国外也能获奖,原来中国不是一个,而是一批作家拥有获奖的机会。
我去过莫言笔下所描述的高密东北乡,这只是一个节奏缓慢、平淡无奇的村庄。你很难把诺贝尔文学奖与此地联系起来。而在路遥出生的清涧县石嘴驿镇王家堡村,我感到的都是荒凉。写作这件事儿很难与之联系,连生活看上去都是那么艰难。
太多的人跟我说,路遥从小心气就非常高,走出山村一直是他的愿望。
在路遥就读过的延川中学,刘文华是路遥纪念室的负责人。她是一名语文老师,来自路遥青少年时生活的延川县郭家沟村。学校有一门选修课叫《走近路遥》,为的
是让大家能被路遥所激励。但是许多学生没办法理解。“那些生活离他们太遥远了。”网络与构筑的虚拟世界已经覆盖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包括陕北的这所中
学。文学能干什么呢?
在我见到刘文华的前一天,学校举行了一次诗词朗诵会。《滕王阁序》、《春江花月夜》等等。“现在教学生语文很难,像这些篇目,能让他们弄懂里面的每句话是什么意思都很不容易了,根本不奢望什么赏析。”刘文华觉得很无奈。
在延安大学的路遥座谈会上,有学者提出了路遥在世的话,能不能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当他说出这个假设时,有人在下边偷偷笑了。
张和是延安大学文学社的社长,他熟读路遥的作品,热爱文学,但并不想以此为业,稳定的公务员工作才是他的梦想。
在这片土地上,仍然有人希望通过文学改变命运。在延川,我看到许多年轻人的作品,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写作都在业余时间。“不管写得怎么样,总比打麻将强多了吧。”一位评论者说。
文学改变命运,刘文华觉得那已经是过去时。她和同事们讨论过路遥,这位校友如果放在今天的话,是否出得来?“我们得出的答案是:出不来。”刘文华说,“如今已没有了80年代的文学氛围,况且,学生课业这么重,大都为考试所累。”
在年轻人眼里,出名的渠道也已大不相同。以前,都是通过研讨会、靠评论家的热荐推出知名作家。现在,那些因为写作而站在灯光耀眼处的年轻人,很难说是因为文学。将他们称为有一定文字基础的青春偶像也许更为合适,他们的声名更多的是依靠网络迅速传播。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这是老作家柳青的一段话,路遥在写《人生》时,放到了小说的开头。
许多评论家都惊叹于路遥当年著书前所做的准备。他曾经将10年间的诸多报纸逐日翻阅。因为他计划所著《平凡的世界》的内容涉及1975年到1985年10
年间中国城乡间的社会生活。“这10年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期,其间充满了密集的重大历史事件;而这些事件又环环相扣,互为因果,这部企图用某种程度的编年
史方式结构的作品不可能回避它们。当然,我不会用政治家的眼光审视这些历史事件。我的基本想法是,要用历史和艺术的眼光观察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人们的生存
与生活状态。”路遥希望站在历史的高度,体现巴尔扎克所说的“书记官”的职能。
1975年到1985年之间的历史,只是中国漫长转型过程中的一个10年。转型很早就已进行。在路遥去世的1992年,陈忠实的《白鹿原》开始在《当代》
杂志上连载。这部小说描述的是从清末到解放初期,白鹿原上的中国城乡变迁史。这是中国百年转型中的另一部分。今年,出生于陕北的导演王全安将其拍成电影。
同样是在路遥去世的1992年,停滞的中国转型开始重新被放置于轨道之上。邓小平登上了开往南方的火车。南行的结果是,中国沉寂的局面被打破。同年6月9日,江泽民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1992年后,许多人下海。此前已经在海南掏得第一桶金的潘石屹在1992年与几位伙伴在北京成立了万通公司。改革的再启动,让他们迅速搭上财富的快车,
在房地产界成为风云人物,至今声名不坠。在许多年轻人眼中,这位微博上的“话痨”成为了新时代的励志偶像。在贾樟柯拍的一则洋酒里,潘石屹回忆了自己
从一个甘肃天水农村孩子如何成为大地产商的道路。
王天笑前些年找到纪录片导演田波,邀请他拍一部关于路遥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尽管拍得不错,受到业内人肯定,但大众所知不多。而田波为王全安的《白鹿原》所拍纪录片《将令》今年倒是在网络上风靡一时。
贾樟柯和潘石屹作为受访者,出现在路遥的纪录片里。他们回忆当年给他们动力的是路遥的作品。路遥的作品之所以在书店里成为长销书,励志是不可忽视的一点,这是路遥的作品超出文学范围之处。
在延安大学路遥文学馆里,梁向阳向我介绍了都有些什么人来过这里参观。他说到了潘石屹。“他来了之后,紧紧抓住了我的手啊。”仿佛长征的红军在延安见到了
亲人一样。潘石屹那次来延安参加的是一个房地产论坛,他向主办方提出的条件是去看看路遥墓。主办方急了,他们不知道路遥的墓在哪里,四处打听才找到了梁向
阳。潘石屹说,自己把《平凡的世界》看了7遍,每当遇到困难,他都会看一遍。弟弟工作时,他送的礼物也是《平凡的世界》。
路遥的老家清涧属于榆林地界,在这20年里,榆林探明了大量的煤田和气田,原本贫瘠的黄土高原上,许多人一夜暴富。这里成了”中国的科威特“。
张和的女朋友王甜甜是其小学同学,他们都来自榆林农村。王甜甜出生于1993年,小时候跟随父母到广东东莞打工。在广东,她看到了不同的乡村,城乡之间的
界限消失了,代之以大片的工厂。但是外地人和当地人、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还是存在差别。为了能让她在广东上学,家人没法弄到东莞户口,但设法弄到了湛江户
口。从口音上听,很难判断她是陕北人。张和与王甜甜相距遥远,仍然相恋了。张和早她一年考入延安大学,为了男朋友,她也报考了延安大学,从广东回到陕北。
进延安大学后,王甜甜才认真地阅读了路遥的作品,最打动她的是孙少平工作时的情境,说到这里,她的眼里流出了泪水。她说,这让她想到自己辛劳的父亲。
张和与王甜甜毕业后都想留在延安,他们觉得这里的生活如今不错。外面世界的吸引力并不是那么大。
在清涧,路遥出生的窑洞还在,只是没人住,破败不堪。我遇到了路遥的老邻居。他一直生活在这里,身上衣服款式跟70年代所穿并无太大差别。山里太安静,全
村的狗一下就能嗅出外来者的气息,一阵狂吠。他拉住狗,让我从山道走过。他说,村里就是老人和小孩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和中国大多数农村相似。
路遥在这出生之后长到七八岁的光景,家里无法养育这个长子,过继给了他大伯。大伯带着他一路要饭迁往延川县郭家沟。路遥在“文革”串联时去了一趟北京,在
天安门城楼下见到了毛主席。这对他刺激巨大。走出陕北,去往更广阔的世界里闯荡成为他的人生目标。而之后不久,毛泽东对广大城市知识青年说,广阔天地大有
作为。百万知青奔赴农村。其中两万多北京知青来到了延安。
已是星期六上午,延川中学人来人往。高一高二学生周六上午仍要上课,一周休息一天半。高三学生周六下午休息,星期天还得上课。
如今,陕西各地放开招生,好的学生初中毕业后,都去了西安或延安读高中。“在我们这里,前500名的学生都出去了。”生源不好,高考升学率就变得很不好看。刘文华告诉我,去年理科最高分去了位于西安的长安大学。文科第一名留下来复读,希望能考上更好的学校。
路遥在他的小说里经常写到中学生。《平凡的世界》开头,写的就是延川中学的食堂。刘文华回忆,当初她上中学时就是这样。一下雨,食堂所在地就是一片泥泞,大家捧着饭盆在屋外站着吃饭。当年食堂所在地,如今是学生宿舍和篮球场。
已是中午时分,我看到大批学生走下这被称为“堂坡”的地方,想起路遥小说里描述的情形。时至今日,他们想改变自己命运仍然不易。好的学生、好的老师和最好
的资源都集中到了大城市最好的几所中学里。似乎中考就已经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而不是高考。高考呢,各地分配的录取名额又不一样,那些全国著名的高校,除了
所在省份,其他地方的孩子挤破头皮都很难进入。
导演陈为军最近所拍纪录片与中国有关,他将这部片子初步拟名《中国梦》。“我出生在农村,当年上大学时,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比例差不多。但现在的城市
孩子从出生开始,学校教师资源都好。城市学生家长投入很大。农村教育资源被城市掠夺,农村教师也不愿留在农村,农村孩子父母大多外出打工,自己成为留守孩
子。但最后到高考时,判卷是一样的。试想农村孩子怎么和城市比?”陈为军说,“很多孩子大学毕业后,在城市的收入并不高,很难生活下去,但不愿回农村。过
去的科举,能让阶层流动。最初的高考,大学生毕业后吃公粮,有干部身份。现在阶层流动很难了。像我们这样的城乡二元社会,其他国家是没有的。”
路遥很早就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他笔下的人物有着相似的命运,他们奋斗,最后都回到了原点,以悲剧收尾。学者李星将这一类型的人称为“农裔城籍”。他们在城市里生活,内心仍是农民。
曹谷溪今年被邀请去日本讲过一次课。邀请他的是日本学者安本实。安本实1988年读到路遥的《人生》。他首先被高加林的奋斗和纯情所打动;其次,非常惊讶
于在别处根本见不到的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户籍制度把农民限制在了农村,他们的自由被限制了。”“交叉地带”成了安本实研究路遥的关键词。安本实能够
感受到路遥在提到这个问题时的愤怒。
梁向阳则认为,这是路遥作品在读者中长盛不衰的原因:“只要中国社会有等级存在,有城乡二元对立结构存在,就有路遥的市场。他的东西很干净很美好,我们不乏对苦难的写作,但他能把苦难转化为精神动力,他的小说中,人情温暖。我想只要是奋斗者,都需要温暖。”
“当历史要求我们拔腿走向新生活的彼岸时,我们对生活过的‘老土地’是珍惜地告别还是无情地斩断?”这是俄罗斯作家拉斯普京的命题,也是路遥的命题。他认
为自己全部的小说,都可以包含在这一大主题之中。路遥说过,“《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卷六第三十章可以看做是我从一个侧面专门为此而写的一个小小的‘特
写’。”这一章节,几乎整篇是对当时新闻的转述和评论。他希望自己笔下的虚构人物活在非虚构的历史中。
即便不写小说,路遥也非常关心时事政治。贾平凹在纪念路遥的文章里有一句话:“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
路遥很早就表现了自己的政治才能。他在18岁就成了延川县革委会副主任,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对一个有志于仕途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能让自信心爆棚的职
位。但很快,他被撤职,作为返乡知青回到了农村,《人生》里写到的拉粪这样的事情是他的真实经历。不久,他成了民办教师,然而这并不是令他欣喜的工作。
到了1968年,大批北京知青来到延安。黑荫贵是其中一个。他记得路遥经常来跟知青玩耍。“他会仔细听听大家说话,自己很少说话。”黑荫贵说。北京知青带来了大城市的世面和信息,这对路遥眼界的开拓大有裨益。
这些知青并非等闲之辈。习近平、王岐山、史铁生、任志强等人都曾在延安农村插队。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指的就是延川的清平川。
路遥先是认识了北京知青林红。他获得一个招工指标,让给了林红。林红离开了,跟他分手,对他打击巨大。这充分表现在他创作之中。他笔下最初相爱的男女,最后都以痛苦的生离死别告终。后来他与来自北京清华附中的知青林达结婚,日后的时间证明,这仍然谈不上是美满的爱情。
路遥去世后,林达便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20年中,她从未接受过采访。有关路遥的纪念活动,她也没有参加。路遥的女儿王路远也与大众少有来往。
贾平凹曾经对朋友说,路遥如果仍在世,或者重生一次,谁都不知道他能做出什么样的事业来。“路遥是一个气场强大的人,几个人凑在一起,他几乎都是话题的中心。”梁向阳开车带我在延川和清涧的国道上行驶的时候,这样说道。
在一个路段,梁向阳减慢车速,让我看白雪与黄土交错的窗外,“从这里拐进去,就是梁家河了。”——那是习近平当年下乡插队的地方。车子继续行驶,梁向阳又
让我看窗外,“那边那个院子,看到了没有,那就是路遥的旧居。”这里是郭家沟,与梁家河只隔着几十里地,同属延川县。当年的县委书记申昜,推荐路遥上了延
安大学。这次推荐,改变了他的命运。“申昜还在的时候,我专门问过他,他说,他推荐过好多有志气的年轻人,这是其中一个,他也没想到他们能走到今天这一
步。”梁向阳说。
回到11月15日上午10点半。曹谷溪在细雨中走到路遥的墓前,即兴发表演讲。前来祭拜的人,依次路过路遥墓前,将手中菊花放在墓碑前。由于下雨,这个过
程持续得并不长。人群散尽之后,工作人员开始收拾场地的布置设施。王天笑独自留下来,走到路遥墓前,点燃了3根香烟,摆在上面。路遥一生嗜烟。“他最喜欢
的是红塔山。他吸烟是最讲究的。”王天笑说,“20年了,好快。”
大家在雨中走下山坡,聚集在延安大学一个宾馆的里,准备午餐。此时已过上午11点,电视里,记者们翘首等待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亮相的时刻。半小时后,习近平等人出现在红地毯上。
餐桌上有人鼓掌。他们认识的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的年轻人如今站到了中国政治舞台最耀眼的中心。
他们在饭桌上回忆起这位北京知青在梁家河劳动的情形。40年前,当习近平来到此地的时候,几十里地以外的另一个年轻人回到了郭家沟。路遥的政治梦想破灭不
久,他希望通过文学让自己逃离平凡的世界。他找到了去过北京的文学青年曹谷溪,后者在张家河公社新胜古大队的黑板报上,发表了路遥最早的诗作《我老汉走着
就想跑》。诗歌并不能满足他的文学欲望。他转向了小说,这为他打开了新的世界。
11月15日的延安大学路遥文学馆,门口也铺上了红地毯,大批路遥的慕名者前来参观。进门之后,抬头就能看到一行镶嵌在木头上的字:翻开路遥人生的篇章。
此时的窗外,洒向黄土高原的雨点,开始转化成雪花,随着北风飞舞回旋。又到了季节更替的时候,这片土地翻开了另一页篇章。
当年看故事,如今体悟人生
本报记者 沈轶伦
口述:翁向东(1970年出生,品牌战略专家)
1988年,高考结束。在经历十年寒窗后,我终于有机会看一点“闲书”,那个夏天,我第一次捧起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我是浙江东阳横店人,那时候怎么都想不到,自己生活的小镇日后会因为坐拥影视基地而蜚声海外,而36公里之外的义乌同年撤县建市,日后也将成为全世
界最重要的商贸之城。但在1988年的夏天,这一切变化都还在酝酿之中。我独自在家里享受高考结束后的愉悦,面对未知的时代巨澜,小镇生活是安逸平静的,
在阵阵蝉鸣声中,18岁的我独自为小说里的情节荡气回肠。
书里,路遥用孙家两兄弟的经历回顾了少时家里贫穷的求学生涯。这种描写对我而言并不陌生。我的父亲是中学教师,家里经济条件尚可,但我的高中同学中
许多来自贫苦的农家,读书的时候,他们都自带咸菜和梅干菜来佐饭,连去食堂花5分钱买青菜都舍不得。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些青少年却常常一个月吃不上一块
肉。当时大家都在高中校园里住宿,有的同学家在山区,为了节省3角钱的车费,每过两三个月才回一次家。可即便生活贫苦,我们中间仍然洋溢着乐观向上的奋斗
高中毕业,我同班中95%的同学考上本科,我作为东阳的理科状元考入上海的复旦大学。《平凡的世界》里主人公所向往渴求的“精彩的外面的世界”似乎也第一次展示在我面前。我和同学们都为能走出小镇、投入更广阔的世界而感到雀跃。
《平凡的世界》里,主人公面对命运默默承受,他们的自尊、不屈和奋斗,也是我们少年时代的写照。从我第一次捧读《平凡的世界》至今,这20余年里,
正好目睹我的家乡浙江中部从贫瘠之地变得富庶。我们同学中大部分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工作,同学里个别没有上大学留在家乡的,也大多通过经商、宅基地升值、城
市化红利而变得富裕,总体收入水平都很不错。我们所处的时代托起了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精彩的外面的世界”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这个时代是一个契机,
让我们这一代人都得以品尝幸福和希望的滋味。
不过,富裕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和矛盾。现在当我面对自己的子侄一辈,一方面为他们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支持、拥有更多信息渠道而感到快慰,一方面也担心他
们失去理想主义的情怀。时代变化了,在《平凡的世界》刚问世时,对当年我们这代人来说,奋斗意味着用知识去改变命运;到了如今我的子侄一辈,奋斗不再是为
了“赚许多钱”、“住大房子”,可能更多的是为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奋斗。这样的奋斗更应该是艰苦卓绝的。
比如我在品牌战略领域工作,《平凡的世界》中描写的奋斗精神从未停止对我的激励。在任何领域要取得成绩都需要付出投入。对孙少平来说如此,对我来说
也一样。我清楚记得,有一次我坐在北京的机场里等待飞去重庆的航班,因为埋头奋笔疾书,甚至飞机起飞了我都没有注意。“独上高楼”、“衣带渐宽终不悔”、
“蓦然回首”,这样的三重境界,感召着路遥呕心沥血创作小说,也感召着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拼搏。回头望时,我们这一代人、身处时代洪流里的一个个普通人
都在各自岗位上献身、努力和拼搏着,大家共同创造了这片土地上的奇迹,见证了平凡的世界里的不平凡,我们的心是“此情相通、此理相同”的。
当下的年轻人可能一时不能理解《平凡的世界》,但我并不担心这一点。人生的感悟最终会趋同的。尽管现在不能理解,以后总会慢慢理解。当年我看《平凡的世界》更多是看故事和情节,但其中许多人生况味当我自己走到了中年之后,慢慢都有了体悟。
不论是昔日的人们为了生活,还是正在走向未来的孩子们为了成就感,大家都会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不平凡地继续努力奋斗。
它宛如预言,指引我的人生
文/封寿炎(70后,媒体人)
春节假期结束,我从广西老家返回上海。坐在陆家嘴的寓所里,窗外不远处就是东方明珠。在城市璀璨的夜幕里,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心生感慨。
20年前,也是这样乍暖还寒时候,我第一次阅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陕北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和桂东南天堂山脉的百转千回重叠—那些土地上受难
般的岁月、人事和命运,这部农村青年的心灵史诗,也就此笼罩在我心间,它曾经是我承受苦难时候的一扇窗口,亦宛如预言,指引着我的人生。
1995年初,我在桂东南小城容县读高三。噩讯传来,哥哥从工地二楼摔下,脊椎骨裂脱位,正在医院救治。晚上我走到校园僻静角落,坐在相思树荫里流
泪。回想四年前,哥哥眼见就要初中毕业,但我和他只有一人能继续读书。夕阳沉没在群山尽头,他远远坐在晒场边沿上。母亲唤他回家,他默不应答。中考前夕,
他收拾行李,离开校园回家;终于将衣服叠进蛇皮袋里,独自一人去广东佛山打工。
哥哥16岁,身子骨还没长好。可他没有技术,只能在建筑工地做最辛苦的铁工。将几百斤钢筋抬上楼面,摆成“井”字形,交叉地方用铁丝拧紧,才能浇灌水泥。夏天酷热多雨,冬天湿冷大风,一年四季,露天劳作异常艰辛。做了两年,母亲担心他坏了身体,就托关系让他学习安装门窗。
母亲在医院照顾受伤的哥哥。她一辈子几乎没听过好消息,苦难永远都没有尽头。我满怀悲痛,彻夜蒙着被子,借手电筒阅读《平凡的世界》。小说照进现
实,打开一扇窗口。年少辍学,务农务工支撑风雨飘摇的家庭,哥哥不就是孙少安吗?自卑敏感,寒窗苦读寻找出路,我不就是孙少平吗?相似的苦难人生,让我在
孤独无助里稍感抚慰。
它成为催我前行的精神动力。密密匝匝的苦难击不垮孙少平,我也如饥似渴地学习,对抗巨石般的重压。夏天过后,哥哥慢慢康复,我也以全县第二的成绩考
上大学。中秋之夜,我在南宁登上开往北京的火车。车到桂林,月亮升至中天,满眼清辉照着奇山秀水,宛如梦境。我第一次出远门,听着“隆隆”车声,不知道它
载我去往怎样的地方。我想到还在赋闲休养的哥哥,觉得自己走上的道路,祖祖辈辈都没有走过。也许路途遥远坎坷,但我将奋力前行。
1999年我大学毕业后,回到出生成长的小镇当公务员。哥哥到了成亲年纪,不能去外乡打工了。他借了本钱,在镇上租赁店铺,做安装门窗的生意。我穿
上一身破旧衣服,将3万元现金缝进肥大的裤子里,跟哥哥坐上长途汽车,到广东佛山置买机械工具。回乡后,我的工作单位离哥哥的店铺只有100米,我们各自
开始新的生活。
天堂山脉纵横起伏,不见尽头,条条羊肠小道缠绕山间。哥哥仍是农民,骑着摩托车穿行崇山峻岭之间,为修盖房屋的村民安装门窗。我已经是国家干部,也
骑着摩托车穿行崇山峻岭之间,走村入户收缴税费。到了休息日,我脱下威严的执法制服,换上厚实的劳作服,帮助哥哥割玻璃、拧螺钉,到村落里安装门窗。哥哥
的工作起早贪黑。在冬夜微弱的光芒里,天堂山脉一团漆黑。晚风凛冽刺骨,我们的摩托车亮着车灯光,在半山腰的小路行进,就像小昆虫探着长长的明亮触角,飞
翔在半天云端,潜行在漆黑深海。空寂群山回响着“突突”的马达声,至今仍然萦绕耳边。
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辛苦劳作,娶妻生子,再也没有离开家乡;孙少平的身体和精神,却继续不息地远行漂泊。2000年,哥哥跟同村一位姑娘成
亲了。他的妻子朴实勤劳、节俭持家。夫妇两人,仿佛一个永远在店铺门口烧焊门窗,一个永远在店铺里缝制窗帘。十多年时间里,他们置买了两栋房屋,儿女相继
出生成长。我经过逐级调动,在换了四个工作单位之后,从边远基层调到了市级机关。然而,长年持续的低薪让人绝望,激烈无情的派系倾轧更让我身心俱疲。
2007年,我的这段公务员生涯走至终结。8年时间里,我的工资从740元涨到1100元,三分之一赡养父母,剩下的勉强维持生活。我终于得到竞聘中层的
机会,笔试成绩遥遥领先。然而,激烈的派系争夺,将我身不由己地深深卷进漩涡。十多个人获得晋升,但没有我。8年前,我的公务员考试成绩自治区第三,还是
被发配去了最偏远贫苦的乡镇。人事部门心怀愧疚,解释说,领导亲戚占掉了我的留城机会。现实残酷,也许我终生都将沉沦下僚;但要前功尽弃,另寻出路,这个
抉择也痛苦艰难。我开着摩托车,故意不穿雨衣驶进雨夜。也许淋透了,才能冷静决定。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故乡,数不尽的往事记忆,可我又要离开了。
2007年,我来到上海。此后学习工作,再也没有离开过。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我的精神情感渐渐远离农村气质的《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们,也
渐渐在记忆里褪色淡忘。直到路遥逝世20周年,同名电视剧开播,这个世界又重返视野。回头细看,我们何曾走出那样的命运。在贫穷萧索的家乡小镇,哥哥固然
辛苦劳作才能养家糊口;在富庶繁华的大上海,“好生活”其实也是镜花水月。
眼下我在上海工作,在遥远的桂东南小镇,也许哥哥正在家门口烧焊门窗,他的妻子正在门里边缝制窗帘;儿女们,正坐在二楼客厅里看电视。孩子们慢慢成
长,最大的已经就读中学。他们将选择父亲的道路,留在农村?还是选择叔叔的道路,走进城市?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的人生道路障碍重重,心灵之路更加
荆棘丛生。历尽奋斗,理想生活还是没有降临。繁华落尽之际,他容颜毁损,回归平淡。在现实世界里,进不了城,又回不了乡,我也将继续“彷徨于无地”。三十
几年的人生,写下一部怎样的人生之书。
从农耕、工业到都市,文明演进的过程,让人饱受苦难创痛。这是孙少平走过的道路,也是我走过的道路,更是许多人走过的道路。如今相似的道路,又在我们下一代的孩子面前展开。
—这就是永远的 《人生》,这就是永远的《平凡的世界》。
书中苦难离我虽远,却带给我改变
文/张先琳(90后,在读研究生)
1991年,《平凡的世界》 获得茅盾文学奖。那一年,我出生。
身边读过《平凡的世界》的人不多,但听过这本书的人不少。我是在读高中时,偶然看到一份经典书单,《平凡的世界》 这个名字吸引了我。在人们的心
里,常有一个不平凡的世界,在那里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英雄。而在现实社会中,各色各样人物的喜怒哀乐,他们对世界的所作所为,构成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
路遥用看似简单的描写,使人、物、环境与气氛完整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细腻的笔触,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会缓缓铺陈开来,为我们记录了那个特殊的时代。
然而,尽管小说读起来荡气回肠,但那时的我仍然读了很长时间,毕竟,小说内容与个人的生活距离太远,好几次感觉几乎读不下去,断断续续才将它读完。
当我终于合上小说,埋头在高三忙碌的学业之中时,并未意识到,在之后的生活中,这本书于我的价值将逐渐彰显。
“人活着,就得随时准备经受磨难。”“连伟人的一生都充满了那么大的艰辛,一个平凡人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书中常常读到主人公忍受煎熬,包容苦
难的内心活动。90后的我并未切身感受过饥饿难耐,也没有经历过繁重的苦力劳作,书中的苦难离我太远,但它传达给我的精神感受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增加了我
生活中的韧性。小说里的孙少平是一个物质世界极其匮乏,但是精神世界极其高尚的人,他的个人自律非常人能及。他让我意识到世界上真有这样的人,不介意社会
的褒贬评价,坚持自己内心的想法,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精神的高洁。
尽管小说或多或少总有虚构的成分,作者赋予了主人公各种优良的品质,有些理想化,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种精神的敬佩。他战胜自我,摆脱束缚,向往美好
生活,这对我们这代人,同样是一种警醒。现代社会尽管物质丰饶,可喧嚣浮躁,道德危机,每天都有新的矛盾发生。每当遇到困难挫折或需要做出抉择时,发生在
黄土高原上孙少平一家的故事,或多或少成为支持我的一股力量。有人说,你不能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只是因为你没有经历过他所经历的一切。我曾难以理解我的父辈。他们常常“舍不得”:舍不得打车,舍不得用水电燃
气,甚至生病了舍不得住院。但在《平凡的世界》中,我开始懂得,他们并非“抠门”,而是恐惧,害怕物资匮乏;他们经历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有的一切在他
们身上留下了痕迹。理解之后,我便不再对他们的责备感到委屈,而是想其他方法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便利,比如教他们使用微信,尝试网购。这是《平凡
的世界》给我带来的另一种改变。
作者:沈轶伦
口述:林华
(来源:解放日报)
《平凡的世界》是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SMG尚世影业、华视影视、上海源存影业、陕文投集团、乐视网、榆林文旅等联合出品的当代农村剧。该剧由毛卫宁执导,王雷、佟丽娅 、袁弘、李小萌、刘威、尤勇、汪芦云、吕一、夏铭浩等人主演[1-2] 。该剧讲述了在面对现实压力和人生抉择时,兄弟俩依旧坚守最初梦想和对爱情执着的追求的故事[3]。该剧已于日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首播。
 纷淋的雨雪中,孙少平穿着单薄的衣服躲在学校的角落,等打饭的同学都离开后,他才偷偷地取自己的黑面馍;饭钵被刮得刺耳的响,却也只能喝兑着水的菜汤。
尽管好朋友田润生主动帮助他,可是强烈的自尊心使得少平不愿让任何人知道他是这个样子的。但只有在一个人面前他不惧怕,那就是和他同病相怜的同班女同学郝
红梅身强力壮、办事伶俐的孙少安为了给牛治病,正和寒风冷夜抗争着,为了给队里省钱,他都不舍得在外面住店;努力的人自有天助,让他碰上了打铁师傅在铁匠
铺免费寄宿一宿。润生的姐姐润叶待少平如亲弟弟般,热情地把少平请到自己家里,让少平吃了上高中以来的第一顿饱饭,而且还遇到了古灵精怪的田晓霞。最让少
平感动的是告别时,润叶留给少平的钱和粮票;最重要的是,润叶让少平捎句话给他哥少安。老汉孙玉厚做了一辈子的规矩人,却让自己的女婿毁了孙家人的名声,
没想到弟弟孙玉亭和村支书联合起来劝他到批斗会上发言,狗急跳墙的孙玉厚却拎起刚倒进开水的暖瓶就往嘴里灌……少安走到村口才闻听家里突有变故。原来姐夫
王满银在集市倒腾老鼠药被抓,连同父亲也被抓去一起劳动改造。姐姐兰花早已在家哭成个泪人,不知如何是好。恰好正在焦急时刻,少安和少平前后脚回到了家,
兄弟二人商量着把事情妥妥安排好。第2集 
 孙玉亭胳膊肘朝外拐,只想着发扬自己的革命精神,“公私分明”不顾家里的事情;无论哭得梨花带雨的兰花怎么求他帮助放王满银,他就是软硬不吃,说什么都
是秉公办事。批判大会上,全村人一齐回头的时候恰逢孙玉厚带着年迈的母亲和小女儿兰香进场,羞得老汉孙玉厚抬不起头来。大会上,没想到真的把田二作为批判
对象领到台上,憨牛看着自己的父亲在台上以为是光荣的事情,大喊傻笑,搞得村民在紧张的气氛中却是笑得前仰后合。村支书田福堂由于和孙家的特殊关系,为了
逃避责任让大家觉得他和此事没有关系,就把自己藏在家里不出去,还想着法子第二天怎么从外面回来,好逃脱大家的眼睛。不谙世事的孙少平根本不关心批判大会
的事情,反而从润生家里拿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书,挑灯夜读。别无他法的孙少安只能找润叶求他二爸——省委副书记田福军帮忙,岂不知润叶的二妈徐
爱云悄悄地安排了一场李向前和田润叶的电影约会。生气的润叶从出来后就遇到了少安哥。润叶和少安一前一后的在东拉河边走着,润叶旁敲侧击地探听少安
的心思,少安却顾左右而言他。孙少平看不惯班长顾养民那副自命清高的架势,对于他的点名不予理睬,如果不是在课堂上,恐怕两个人会打起来。&第3集 
 润叶带着少安终于见到田福军,田福军了解情况之后很气愤,但同时也很欣赏少安这样的好后生。最终写了一封信,要求公社放了王满银。润叶帮少安回村送信,
临走前塞给了少安一封信,少安以为是刚才田福军写的那封信,但是看了信之后发现那是润叶给他写的告白信,他不知道是喜是悲。到了石圪节公社,润叶却碰到了
父亲田福堂,知道父亲反对两人的感情,就撒谎骗父亲说是回家取教材顺路带来的信。田福军和张有智到村里巡察却碰到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周文龙为了搞农业学
大寨,把农民集合起来压迫他们干活,而自己的父亲却在公社的食堂大吃大喝;幸好田福军这位青天大老爷的及时到来救下了农民的命。
田福堂回到村里,让徐治功和孙玉亭通知放了王满银的事,因为自己说就好像是拿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面子顿失。他还幸灾乐祸地告诉玉厚是他帮孙家办了一件好
事,玉厚告诉他是少安自己到县上找人帮忙,田福堂这才反应过来是孙少安找了女儿田润叶办的这个事情,让他怒不可遏。
冯世宽、田福军等领导干部开会,两人因政治路线不一样争吵起来,但除了张有智站在田福军这边,没有一个人是向着他田福军说话的,现在田福军意识到自己的处
境已是四面楚歌。&第4集 
 徐爱云告诉田福军要把侄女润叶介绍给李向前,实际上是在政治工作上让李向前的父亲李登云支持田福军;但田福军却不想以此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王满银终
于被放出来了。刘根民私下里叮嘱少安,不要跟任何人说起是田福军写的那封放王满银的信,因为现在田福军的政治地位岌岌可危。正在少安准备离开公社的时候,
得知省革委会副主任石钟在这里,壮了胆子莽撞闯进去……
田福堂找到徐爱云家,徐爱云告诉田福堂他女儿润叶和李向前的婚事,尽管田福堂嘴上说着怕配不上对方,但心里高兴能攀上这样的高枝。
田福堂后又找田润叶,润叶告诉她爸心里有孙少安,田福堂不同意。两个人没说几句话就争吵起来,让田福堂碰了一鼻子的灰。润叶的好朋友杜丽丽知道了润叶的这
段艰难爱情的时候,劝润叶婚姻还是要实际要门当户对。田福堂回家之后和润叶妈生气说起润叶,还说起了少安分猪饲料地的事,田福堂要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整治下
孙少安。孙少平在学校里表现越来越出色,少平为了引起郝红梅的注意就更加显眼,但是他还是逃不了饿肚子的窘境。少平萌生了想要退学的念头,可学校里值得他
留念的只有郝红梅。少安给队里分猪饲料地,大家还是疑虑重重,积极性不高,还要暂时保密。田福高劝少安不要犯政治性错误。
侯玉英当着所有同学的面讽刺少平把好的铁锹给了他的“婆姨”郝红梅,郝红梅让孙少平解除误会说两人只是同学关系。侯玉英的行为和郝红梅的态度,让孙少平感
到极度失落。郝红梅还书给少平,书里还夹着白面饼,这让少平心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第5集 
 男女同学一起打篮球,郝红梅当着所有人的面把球抛给了顾养民,却对孙少平视而不见。孙少平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挫伤。之后,孙少平只能通过顾养民把书转交
给郝红梅,并且得知了两个人的关系,痛苦的少平只能一个人到学校后山发泄。少安给大家开会,孙玉亭和贺凤英迟到,知道孙少平要扣工分,孙玉亭和贺凤英就不
干了,当着所有人的面和孙少安撕面。大家同意少安提的分猪饲料地的事情,集体进屋抓阄分猪饲料地。但是却有一个令人担心的事情,签了一份保密宣言。大家轮
流抓自己的那块地,少安把最少的那部分留给自己,早被大家识破,大家悄悄把最好的那块地留给少安。
班里有同学丢了黄面馍,侯玉英句句指向嫌疑人是孙少平,顾养民到少平宿舍查看的时候,润生及时发现那并不是馍渣子,而是枕头被老鼠咬破露出的麦麸。原来,
丢馍的同学是郝红梅。田润生气不过,当着所有人的面让郝红梅难堪,并且还揭发了郝红梅书里的钱实际是孙少平给的事实。孙少平为了维护郝红梅和顾养民,当场
和田润生闹掰。田润生结伙几个朋友,将顾养民教训了一顿;被及时赶来的孙少平和郝红梅看到了。通过这件事,三个人重新建立起了友谊。孙玉亭告诉少安要注意
田福堂,恐怕他会揭发少安,并且还装不知道,提醒少安给自己留后路,而且要和润叶保持距离。润叶到少安家,糊涂的奶奶只认得润叶,家里其他人都记不得。孙
玉厚和少安都很乐意润叶给这个家里添了很多欢乐,但是他们却不能让润叶嫁入孙家。 第6集 
 田福堂揣上自己的两双旧鞋后,就到了孙玉亭家后再次让孙玉亭警告少安离润叶远点;孙玉亭给他出谋划策。田福堂走后,孙玉亭和贺凤英一商量,又出了一条两
全其美的办法,既顾着田福堂又向着润叶。
第二天一早,孙玉亭亲自送润叶回县里,田福堂和润叶妈眼见润叶离开就挨家挨户发喜糖。孙玉亭还是忍不住告诉了润叶,他爸田福堂趁她离开就开始了先斩后奏的
法子,;润叶听后赶忙跑到东拉河畔找少安,这次她一定要和少安把话说清楚。少安听了润叶的一番话后心中暗喜,少安也终于向她表明了心意,自此两个人确定了
彼此的感情。
田福堂看到本来送润叶去县城的拖拉机停在村口,就质问孙玉亭,知道了润叶并没有走而是去找少安后,他不能让自己的心思白费,他到东拉河将润叶带回家。润叶
对父亲软硬兼施,但是田福堂大发雷霆,说什么也不同意两个人的事情。润叶见状不妙就主动在村子里收喜糖;这边少安给田福军打电话,希望他和润叶的感情能得
到田福军的支持,但是田福军却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气急败坏的田福堂找到徐治功主任,说要整治少安私分猪饲料地的事情。少安到地里看到徐治功领着人在丈量
猪饲料地,感到好奇,得知是田福堂告下的事情,两个人吵了起来。孙少安撂下两句话:他就是要和田润叶好,人不能穷一辈子。第7集 
 批判私分猪饲料地的大会上,孙玉亭逃避发言,前言不搭后语。贺凤英急了,抢过话筒开始怒斥资本主义的种种坏处。终于轮到孙少安,他的一番话既打了领导们
的脸,又激励了村民们的人心。润叶问询赶来,在台下焦急,硬被父亲按下拦住了。润叶却还要再麻缠少安。当润叶再次找到少安时,少安却刻意地躲避她。伤透了
心的润叶不得不哭着回县城。孙少平的精神世界丰富了很多,和田晓霞在报栏前聊天,田晓霞知道少平给老师掏烟囱,跟少平一起干,田晓霞故意施计,让少平多掏
了好几次,让他多领工资。通过掏烟囱,孙少平和田晓霞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少安带着田福堂和他一起去找润叶,让田福堂好好看看他女儿润叶和他孙少安到底是
什么关系。饭馆里,田福堂躲在屏风后面听着润叶和孙少安的谈话,少安向润叶重新表明了态度,句句跟润叶划清界限。此时,李向前找来送给润叶一件衣服,润叶
却把钱给了李向前,李向前识趣走开。少安把田福堂拉出来,三个人当面说清楚,少安说他现在已经彻底放弃了,也答应以后再不麻缠润叶。
伤心欲绝的少安在父亲面前哭得像个孩子……
少安强打起精神,终于松口跟父亲说要帮他找一个婆姨好好过日子。于是一大早便和父亲玉厚找到二爸孙玉亭,让他们给少安寻个婆姨,几个人商量过后却被彩礼的
事情给难下了。&第8集 
 少平和田晓霞到县文化馆偷偷观看话剧排练,被人赶了出来。在一家人陷入苦恼的时候,二妈贺凤英告诉少安说自己在山西的亲戚贺家不要彩礼,并且正等着少安
给他们回信。少平下定决心去山西,并且告诉家人以后这个家里不能再提润叶的名字。润叶知道田福堂刻意让学校在周末给润叶安排工作,让她回不了家找少安;倔
强的润叶又去找少平,让他给少安哥捎句话。兰花也得知少安要娶山西贺家姑娘当媳妇的事情,有些担心;但现在少安已经下了决心,怎么劝都没用了。现在少安只
能通过卖力的干活来弥补心中的伤痛。终于,贺家来信让少安去山西相亲。少安在去山西之前,独自一人为他和润叶的爱情做最后的祭奠。润叶知道少安依旧在躲避
她,难过得一个人躲在学校的河边哭。徐爱云和向前妈刘志云一起来找润叶,邀请她到家里吃饭。尽管润叶心不甘情不愿,但碍于二妈徐爱云的面子,她又不得不违
背心意去一个“陌生人”家吃顿毫无理由的饭,最重要的是她一点都不想让李向前的家里人误会。
少安一到贺家就受到了贺家人的热情欢迎,贺秀莲更是对少安一见钟情。少安跟着秀莲一起去参加当地的酒席。秀莲趁此机会高兴地把自己灌醉了,她靠在少安身上
睡着,少安就细心地把秀莲背回了家。秀莲想法设法要让少安在家里多呆几天,可是少安却对秀莲表明了态度,说自己穷家薄业不能让她这个好女子跟着他回家受
苦。可是已经爱上少安的秀莲听后甘心怎能就此放少安走……
如果您要进行评论信息,请先&&或者&&。
评论总数:0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凡的世界所有演员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