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光绪年制歙砚价格行情,背面有墨林水槽山人四个字

大清光绪年制歙砚价格行情,背面有墨林山人四个字_百度知道
大清光绪年制歙砚价格行情,背面有墨林山人四个字
提问者采纳
的问题,大清光绪年制歙砚,这样的藏品;具体的价值取决于是否真品,背面有墨林山人四个字,真品收藏价值比较高的
艺术品收藏顾问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今天见一砚台,正面是杜甫的诗,背面有墨林山人的印章,但是还有一个光绪年制的印章,请解释一下,多谢_百度知道
今天见一砚台,正面是杜甫的诗,背面有墨林山人的印章,但是还有一个光绪年制的印章,请解释一下,多谢
就是印章,上面还有一大看点,大的小的这可能是因为几个名人所用过。各种各样的都有。就像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有几十个之多的,圆的,还有方的
其他类似问题
杜甫的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古陶瓷纹饰》
《古陶瓷款识》
专业讨论区
大众讨论区
会员服务区
藏品交流区
私人会所区
联系管理员
展厅留言簿
魏晋南北朝
& & & & & 藏品检索 &
& 按釉彩 &
清光绪 景德镇窑仿官釉八卦纹琮式瓶  高28cm  全器以粉青釉烧制,四方形体上饰以八卦纹式圈足,全器稳重,以清代官窑的传统器形,沿烧至宣统朝,底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是浑宫躲歙砚中的佳品
原文地点:中汉文物典藏之纯项篇(纸墨笔砚)作者:安徽老文
(一)文房。明人所谓的&文具&,与明天的文具一词寄义其实不完全沟通。文,指文房清玩;具,指箱匣一类的用具,即存置文玩的器物。官皮箱就是其时一种十分盛行的文房用具,它的称号俚雅,多是因为官皮箱外型与官印匣外型有近似的地方,被平易近间好久以去就那么称号,与字面的意义关系不大。
明堆朱人物雕管笔故宫博物院藏
明檀木云龙雕笔管堆黑云纹笔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年间白璜恭进[皇帝万年]竹管翠毫笔
清乾隆年间黑檀彩漆云蝠管紫毫笔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年间青玉龙雕管搪瓷斗狼毫提笔故宫博物院藏
清中期御制诗花草雕管紫毫笔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年间象牙管红木斗鬃羊毫提笔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年间漆管鬃毫大抓笔故宫博物院藏
明成化年间紫色长方墨
明隆庆年间绿色银锭样金龙御墨
明程君房蟠螭纹烦忙墨
明方于鲁鸳鸯�墨
清康熙年间和素恭近满文十锦墨一式十笏
清乾隆年间汪节庵混名十友墨一式十笏
清胡开文豪富贵亦寿考五色墨一式五笏
清乾隆年间龙戏珠御墨(二笏)
清中期堆白文房具一式
清乾隆年间仿哥窑叶形笔洗长18CM宽13.5CM
清中期掐丝珐琅文具一式
清中期紫檀梅花螺钿笔筒高13CM
汉朝双鸠盖三足石砚
汉朝十二峰陶砚
唐代二十二柱脚面陶砚
北宋澄泥东坡鹅砚
宋洮河应真渡海�绿砚
元长方石砚
元歙州蝉样砚
明端溪正德六年机形砚
明澄泥牧牛砚
清墨玉风字砚
清康熙年间端溪雕龙砚
清乾隆年间菊花石秋潭菊砚
清乾隆年间歙州荷叶砚
清乾隆年间松花江嵌蚌池长方砚
清初期御制淳化轩描绘宣纸
清康熙年间曹寅恭进黄纸
明宣德年间宣德描金云龙纹粉纸
清乾隆年间描金宫绢卷轴
清乾隆年间仿明仁殿描金如意云纹粉纸
清乾隆年间梅花玉版笺
汉异兽纽三足砚。
1990年安徽省萧县破阁村出土安徽省萧县专物馆藏为西汉之前研磨丸墨时的一种砚式。
顾从义石鼓文砚(附拓片)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石鼓为战国秦刻石,共十石,发明于唐朝。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长篇石刻笔墨,初期拓本甚罕见,此砚文乃根据现已掉传的北宋拓本摹刻,集于一体,存字较多,摹勒亦精。
明大西洞随形端砚沈大成铭
清晨期井式石髓端砚黄任铭
清双燕衔花纹端砚&顾二娘&款
清乾隆御制澄泥玉兔朝元砚
汉宋央宫东阁瓦砚原存乾清宫
汉铜雀瓦砚原存乾清宫纵20.9公分横15.4-16公分厚5.1公分砚作长方形覆瓦式,砚色黝黑,质颇轻润,以瓦背雕为瓶形,瓶口为黑池,腹则为砚堂,砚背满布葛麻纹,砚面除砚堂及黑池外,满刻铭文,砚首镌清高宗御题诗一首,楷书,款题[乾隆御题],钤印二:[太朴][古香],其下方又钤[乾隆御赏]四字篆款,左方刻[宝晋斋真赏]五篆款,右上方刻[方绶]二字方印,其下有[老铁]二字隶书,还有清高宗朝臣的题诗铭,在右侧面有[松雪斋藏]四字篆书,砚背中心镌[建安十五年]隶书五字,阳文,其上方嵌一古钱,曰[宝货]篆书,其下方钤一伏卧鹿形,作回顾回头状。
汉铜雀瓦砚(二)原存乾清宫纵24.5公分横13.9-15.3公分厚2.5公分砚作长方形,覆瓦式,上窄下侈,砚面中央琢成瓶形式,瓶口凹下为墨池,墨池中存有墨迹,砚额中央刻有清高宗乾隆四十二年隶书砚铭,有钤印二:曰[比德],曰[朗润],砚背满布葛麻纹,中央有阳文隶书:[建安十五年]五字,砚背两侧有手压痕迹,部门较淡,细腻温润,砚质极精密较重,似是澄泥!此砚与未央宫东阁瓦砚,及另外一件铜雀瓦砚合装于一紫坛匣中,并落款为[古陶三友]。
汉砖石渠砚原存颐和轩纵23.1公分横13.6公分厚6.4公分砚作长方形,有四足,名为石砖,似是澄泥!受墨处微洼下,周环作渠,砚额上方作墨池,斗检式,砚面周缘浮雕云雷纹,然已漫漶不清,砚色紫中泛红,间有青绿色,温润而泽,砚壁两侧各浅浮雕两螭,两头各有一螭,四足刻以兽面纹,砚背覆手洼下作两层,上层周缘刻水草纹,连连不竭,中央洼下刻阴文[汉墨藏宝],四字篆文,中周缘刻乾隆御题诗乙首:[宝藏汉时墨,器类楚王砖,质同洪家谱,珍传朱氏编,陶泓疑此耳,居默彼谁焉,设寄凤池客,宁知八影迁。]款题:[已未春御题],按[乾隆已未],为乾隆四年,有钤印一:[永宝用之]。砚谱云:[是砚刻镂,具极高古,有刀法,编裹清绿砂斑,尤有宝色,如古鼎彝,体质瑰厚,较唐石渠砚更为浑穆。
唐澄泥六螭石渠砚原存颐和轩纵18公分横11.5公分厚4公分长方形,砚面周环有深渠,受墨处上方微俯成墨池,砚面周缘刻S形,砚周壁两侧各浮雕刻螭纹二,砚上下壁各浮雕一螭,覆手颇深约1.5公分,似与砚面相衬,分作两层,基层镌清高宗御题铭一首,款题:[乾隆戊戌仲夏月御铭],有钤印2、曰[比德],[朗润],按此砚铭亦著录于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一,御制文二集,卷四十,页十三-十四,题为[唐澄泥六螭砚]。
宋澄泥螭夔石渠砚纵18.1公分横15.2公分厚4.6公分连砚足高5.5公分砚作长方形,近方形,有四足,澄泥制,其色近翡色,极为细腻润泽,砚面周环,琢以深渠,认为墨池,砚堂四四周以弦纹一周,受墨处微洼,砚面周边浅刻螭夔龙纹一周,隙地以流云纹为饰,四足以兽面纹为饰,砚背作覆斗形,共分三层,渐次而下,中央浮雕图案化子母夔龙纹,上镌清高宗御题诗乙首。楷书,款题:[乾隆已亥御题],钤印二:[古香][太朴]。
宋宣和澄泥砚纵26.2公分横18.9公分厚2.3公分砚作长方形,砚面宽平,受墨处成瓶形,以弦纹相围而成,并以瓶口作墨池,瓶肩两侧浅浮雕螭纹,以示瓶耳,惜左肩螭纹已伤缺,砚色呈紫红,砚面有朱砂花纹,似利用后残留陈迹,砚背覆手雕成圭形,中镌篆书[宣和]二字,上方镌清高宗御制诗乙首,行书。款题:[乾隆御题],钤印二:[乾隆御赏],摆布方各有狷介宗廷臣梁诗正、汪由敦等题诗,皆楷书。
宋张�写经澄泥砚
宋澄泥虎符砚(一)原存养心殿
宋澄泥璧水砚原存卷勤斋
宋澄泥黻黼�纹砚
宋澄泥仿建安瓦钟砚
元澄泥龙珠砚原存乾清宫
清澄泥玉堂砚
清乾隆澄泥墨砚原藏懋勤殿
清乾隆澄泥墨砚原藏懋勤殿
晋玉兰堂砚原存乾清宫
宋宣和八柱砚原存热河纵14.7公分横8.5公分厚8.05公分端石,砚作长方抄手式,两跗高6.5公分,下端无堵,砚面平整,墨池细窄,略呈一字形,石色紫赭泛白,有青色斑纹,砚石侧壁刻[宣和六年秋八月制]行草书八字,左侧壁镌清高宗御题铭乙首,隶书。款题:[乾隆丁酉新春御铭]。钤印二:[比德][朗润]。
宋端石睿思东阁砚原藏乾清宫
宋苏轼从星砚原存景福宫
宋苏轼东井砚原存咸福宫
宋米芾兰亭砚原存热河纵26.3公分横17.4公分厚9.3公分端石,砚作长方形,石色紫,受墨处浅凹,墨池深洼达2.8公分,砚面周环刻卷云纹一周,砚周壁上方及右侧刻[兰亭休�图],右侧及下方刻米芾临兰亭序全文,线纹多漫漶不清,引首有双龙圆印一,后有[宣和]二字长方印,及[绍][兴]二字连珠印,末有[米芾]长方印。均篆文,砚背四周具有剥蚀痕迹,覆手深洼3.5公分,上有砥砺痕迹,下刻清高宗御题诗乙首,隶书:[物殊显晦各偶然,…]款题:[乾隆丙申秋御题],钤印二:[比德][朗润]。
宋米芾螽斯瓜瓞砚
宋吴儆井田砚纵18.9公分横12.1公分厚2.1公分端石,砚呈长方形,石色紫中泛红,受墨处宽平微凹,砚堂平斜至砚首而成墨池,砚面连墨池四角,有纵横浅浮雕成井字,墨池中心浮雕一卧牛,作回顾状,砚右边壁刻篆书:[天籁阁秘玩]五字,左边壁刻宋吴儆砚铭:[谓石尔铭不石尔,…]砚背凹入镌清高宗御题铭乙首,隶书。款题:[乾隆御铭],钤印二:[几暇怡情][得佳趣]。
宋文天祥玉带生砚原存养性殿纵17.7公分横5.5公分厚3.9公分器厚长而高低圆,如同鞋履,是以砚面宽仅5.5公分,而砚长欲为17.7公分,石色杂紫,砚侧壁中心,环抱白色石英质石层一道,莹白如带状,是以名之曰:[玉带生],砚堂呈卵形,墨池呈半月形,砚首刻篆书:[玉带生]三字,砚壁沿红色玉带下方,环刻文天祥砚铭三十八字。款题[乾隆御铭],钤印[比德],砚背镌清高宗御题[玉带生歌],款题[乾隆甲午嘉平御识]。
宋郑思肖端石砚
宋端石海天砚原存延秋阁
宋端溪自然子石砚纵11公分横9.5公分厚3.2公分此砚便原砚石材,略加润色而成砚,是以齐器除受墨处,以野生予以磨仄中,其他连砚背,皆依原自然石子,没有减磨治而成,天然古朴,周围皴皱谦布,砚里首正有一火蛀,果觉得墨池,诚自然混成之器也,砚色紫中泛白,砚背镌狷介宗砚铭乙尾,款题:[坤隆戊戌仲夏御铭]。钤印二:[比德][朗润]。
宋端石重卦砚
宋紫端宁靖有象砚
宋紫端涵星砚
宋端石九字砚原存热河
宋旧端石鹅砚
元黄公看痴庵砚
明杨士奇旧端子石砚
明文征明�玉砚
明项元汴�砚原存养性殿
明杨明时子石科斗砚
明端石凤池砚原存养心殿
明端石海天浴日砚原存宁寿宫
明端石贪吃夔纹砚原存养心殿
唐石渠砚原存乾清宫
唐不雅象砚原存乾清宫
宋方井砚原存乾清宫
宋垂乳砚原存乾清宫此砚铭亦著隶于高傲宗御制诗文选集一,御制文初集,卷二十七,六-七。
元凝松砚原存乾清宫
宋杨时金星歙石砚
明-清歙溪石函鱼藻砚
清金廷对歙溪苍玉砚原存景福宫
宋□村石听雨砚原存热河
清康熙松花石苦瓜石函砚
清雍正松花石壶芦砚
清乾隆松花石河图洛书砚
明红丝石鹦鹉砚
宋哥窑蟾蜍砚
宋乌玉砚此砚清高宗御题诗亦著录于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八,御制诗四集,卷六十四,页廿一,收录工夫为乾隆四十四年,四元一七七九年。
清乾隆仿唐菱镜砚原存慎修思永纵15公分横15公分厚2.1公分端石,西清砚谱云为歙石,并云:[案内府旧藏唐菱镜砚本系歙石,…]。但就实物观之,此砚应属端石无疑,砚作菱花式,石色紫中泛青,砚堂平中如镜,周缘亦作菱花式,砚面外环琢深渠一周是为墨池,砚背周缘刻花瓣纹,有三足,中央上方横刻[仿唐菱镜砚]五字,中间镌清高宗御题诗乙首,楷书:[菱花专瓣,…,石出歙坑]。时为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一七八○年
清乾隆仿澄泥虎伏砚原藏文源阁纵14.2公分横9公分厚4.8公分砚作卧虎形,欲跃起之状,仿宋澄泥作品,砚呈赭紫,满布青绿花纹,似有仿青铜器之色,砚面平整,墨池作阴阳八卦两仪之形,砚盖内洼入,中镌清高宗御铭乙首,隶书:[吕老所造,…,不无�德],款题:[乾隆戊戌仲夏御铭]。
清乾隆仿汉已央砖海天眉月砚原存宁寿宫
清乾隆仿汉石渠阁瓦砚原存宁寿宫纵14.4公分横8.2公分厚2.1公分歙石,
清乾隆仿唐八棱澄泥砚原存宁寿宫纵9.6公分横9.6公分厚2.6公分端石,
清乾隆仿宋德寿殿犀纹砚原存宁寿宫纵13.5公分横7.4公分厚2.6公分歙石,
南宋叶茂实制墨。1978年江苏武进村前南宋墓出土。少条形,墨色乌而亮光,上半段已掉,下半段正面模印揭金字,尚剩一完全&玉&字,其上一残字,释为&寸&字。后背中工叶茂真所制。间模印长圆边框,框内残余&实制&两字,其上另有&茂&字的残剩笔画。此墨当系北宋闻名墨工叶茂实所制。
宋琴式抄手砚
宋石抄手砚。1978年江苏武进寺墩出土
龙香御墨明宣德高9.1厘米宽3.3厘米厚2.5厘米舌形。墨面雕龙戏火焰珠纹。墨背阴文填金楷书:&龙香御墨宣德元年(1426)制&。已运用。制墨在油烟中插手脑麝金箔等宝贵原料者称龙香剂。御墨系专为皇帝所造之墨,品格多属上乘。此墨飞龙刻画仔细入微,片鳞只甲敷衍了事,字体肃静严厉娟秀,为明代御墨中的佼佼者。张子高、张�伯、尹润生、叶遐庵《四家藏墨图录》著录。
龙香御墨明宣德高8.6厘米宽2.9厘米厚0.9厘米清宫旧藏舌形。黑面双螭相抱,阳文隶书:&龙香御墨&。背阳文楷书:&宣德年制工部臣胡进行督造&。此墨系安徽休宁墨肆为明宫廷特制,做工极其精细,装饰图案对称工致。墨模挖刻较深,故墨面图文高高凸起,笔迹清楚夺目。为明代御墨珍品。
龙香御墨明成化径5.9厘米厚1.2厘米圆形,石青色。墨面起边框,中央长方框内阳文楷书款:&大明成化年制&,两旁僵持涂金龙纹。墨背阴地阳文楷书:&龙香御墨&。此墨模雕刻用刀浑圆,工艺精致,为珍贵的宫廷御墨,又是明代成化年间罕见的尺度器。
舒霞飞碧彩墨明成化高15厘米宽3.5厘米厚1厘米长方形,碣式圆首,紫色。墨面漱金蟠龙逐火焰珠纹。背阴文篆书:&舒霞飞碧&,&成化&长圆印。彩墨又称色墨,为采取天然动物或矿物色配制,多用于画画。此墨比重较大,当含朱砂之类颜料。图案起凸甚高,有很强的立体结果,纹路描画详细,毫发毕现。龙身、火珠原漱金色已泰半脱落。晚期色墨未几见,成化年款尤罕见,此是珍贵的宫廷御墨。民国袁励准《中舟藏墨录》著录。
双螭墨明嘉靖径6.5厘米厚0.8厘米清宫旧藏圆形,两面古道热肠突出,至周边渐薄。两面纹饰均为对称环抱的单螭图案,角、鼻、眼、爪清楚,立体感较强。一侧面阳文楷书:&嘉靖甲寅(1554)制&。此墨为安徽休宁成品,有正确的编年,是明墨珍品。
叶向荣文嵩友墨明万历高5厘米宽2.85厘米厚0.9百米厘米长方形,两面起边框,漆边。面为两只相向的凤凰,间有花叶,呈浅浮雕状。背阴文填金、填蓝隶书:&文嵩友&,下为阳文楷书款:&叶向荣收藏&,钤&向荣&阳文方印。一侧面阳文楷书:&万历丙辰(1604)年造&,顶端楷书:&大千氏&。叶向荣,明万历徽州婺源制墨家,传世作品稀疏。此墨有确切纪年,对研究叶向荣制墨有主要价值。
江正玄玉墨明嘉靖径8.1厘米厚0.9厘米圆形,两面起边框,杠涂金。面雕一游螭出出于水波间,波纹层层相叠,似在涌动,螭脊饰突出串珠纹。墨背中间阳文篆书墨名:&玄玉&。侧面阳文楷书款&嘉靖庚子晴川江正制&。图文原漱金,现已大部脱降。江正,明代安徽歙县人,嘉靖时制墨家。其墨品在明代别具一种气概。此墨为其传世孤品。《中舟藏墨录》著录。
罗小华世宝墨明嘉靖高6.1厘米宽3.6厘米厚1厘米卵形。通体饰蟠附围绕的双螭,首足处饰朵云。中心莲瓣形开光内题铭,面阳文楷书:&世宝&,背阳文篆书&小西岳人&款。罗小华,名龙文,字含章,号小西岳人,明成化至嘉靖时安徽歙县人,歙派制墨代表人物。其墨有&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之誉,在那时售价便极昂扬。此墨有&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之誉,在事先卖价便极奋发。此墨模压纹饰非分特别精细,须发毕现,明显出模后又经细致心剔刻,为罗氏制墨精品。
罗小华半桃核墨明嘉靖下4.7厘米宽3.1厘米薄1.1厘米半剖桃核状,壳边沿一侧阴文隶书:&庚子年(1540)甲申月丁酉日志&,另外一侧篆书:&西王母赐汉武桃宣战殿&,焦点止书款&小华&。此墨徒刑新奇新颖,巨细恰照实物,外型、纹饰传神,系玩赏之墨。正在凸处灌水用笔舔墨,便可誊写小楷短笺。《中船躲墨录》著
龙香御墨明隆庆
程君房寥天一墨明万历高8.5厘米宽2.3厘米厚1厘米清宫旧藏长方形,通体漆皮。两面浮雕过枝牡丹花,面上方阳文楷书墨名:&寥天一&,左下角钤&程约莫印&阳文方印。侧面阳文楷书:&程君房墨&。顶端阳文楷书年款&癸卯&(1603)。程君房,字大约,号幼博,明万用时安徽歙县人,歙派制墨代表人物。制墨讲求办法,墨品良好。辑有《程氏墨苑》一书,记有墨名、墨式五百种,对后代有很大影响。《庄子》中称太实之境为&寥天一&。此墨模刻制邃密,起凸虽不高,然深浅随形自然转变,形象生动,优美至极,为程君房墨之珍品。
程君房玄元灵气墨明万历高7厘米宽1.9厘米厚0.9厘米清宫旧藏长方形,两面起边框,漆皮边,中央微凸起。面阳文楷书墨名:&玄元灵气&,下钤&程幼博&阳文方印。背阳文楷书:&浑沌既开,资尔玄德,不�不昧,为世界式。程大约铭&。侧面阳文楷书款&君房氏&,顶端阳文楷书&乙巳&(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款。漆皮是指在墨休施以刮磨,使之光润似漆,故名。唐朝尊道家鼻祖老子为&玄元皇帝&,此墨铭以赞道家之名,行夸自家墨之实。烟轻质坚,色彩纯粹,了元华饰,是实用墨中的佳品。
程君房荔枝香墨明万历高5.8厘米宽2.5厘米厚1.3厘米合枝荔枝果式,通体漆皮。荔枝果为三颗,果成分饰分歧式样锦纹,并刻出蒂叶,起衬托搀扶感化。叶一面阳文楷书墨铭:&荔枝香&,一面楷书&君房&款。此墨仿荔枝描摹但并不是完整写实,较什物扁小,果壳饰以图案化纹样,别开生面,属玩赏墨品。《中舟藏墨录》著录。
方于鲁天符国瑞墨明万历高9.2厘米宽8.9厘米厚1.3厘米
方于鲁文采双鸳鸯髹彩墨明万历方于鲁髹彩墨存世有六锭,此为代表作之一。墨模雕镂精深,墨质坚莹,为明墨珍品。《方氏墨谱》著录。
方林宗鸠砚式墨此墨将两种文房器具连系于一体,构想奇妙。明人万寿祺《墨表》将鸠砚墨列入&戏墨&之类,可见是为供赏玩之用。《中舟藏墨录》。
汪元一大国香墨明万历此墨模雕刻精细至极,松干纹路清晰,鹤羽根根毕现。&国香&,指兰花,大国香系传统墨品。《中舟藏墨录》著录。
汪文宪青麟髓墨明万历汪文宪,明万历制墨家,明代麻三衡《墨志》中仅录其名,生平不详。&青麟髓&为传统墨品,赞墨珍稀精尽之意,很多墨家均用此墨名。此墨模雕刻注意入微,龙身鳞片均仔细刻出,十分精美。民国郭恩嘉《知白斋墨谱》著灵。
汪春元神品彩墨明万历高8厘米宽2.2厘米厚1厘米清宫旧藏长方形,两面起边框,边框涂金。面雕蟠螭纹,通体髹金,鬣填蓝,口衔灵枝填绿。背饰朵花回纹锦地,上方阴文填蓝篆书:&神品&,下钤&汪春元制&阴文圆印。侧面饰髹金梅花、竹叶。此墨髹彩用色适度,不夺墨本质。&神品&、&妙品&、&极品&为墨家自誉,此墨当无愧。
汪鸿火车热轴玄虬脂墨明泰昌高8.4厘米宽2.3厘米厚1.1厘米长方形,两面起边框,漆边,通体漱金。墨面阳文隶书品名:&玄虬脂&,下钤&仪卿氏&阳文方印。背阳文行书:&潜烟云,精凝气融,辉溪润谷,焕尔惟龙&。一侧阳文行书款:&桑林幼子鸿渐制&。顶端有阳文楷书:&庚申&,即明泰昌元年(1620)。汪鸿渐,字仪卿,明代休宁墨派的后起者,精制墨,初创琴形墨,为休宁墨工所仿效。署号又玄室。其墨传世较多,质色俱佳,被后世藏墨家所保重。汪元一墨肆名桑林里,汪鸿渐自称&桑林幼子&,应为汪元一后裔。此墨精巧别致,质理坚莹,为汪鸿渐第一墨品。
邵琼林杨梅墨明万历高3.5厘米宽3厘米厚1.4厘米折枝杨梅果式,蒂生两叶,果上凸起粟纹。枝上阳文楷书款:&邵琼林&。邵琼林,明代安徽休宁人,嘉靖至万历时休宁派墨家,其名品堪与方于鲁、罗小华墨相对抗,但传世品甚少。此墨小巧玲珑,属珍赏墨品。《中舟藏墨录》著录。
黄长吉玉兰墨明万历高6.8厘米宽2.3厘米厚1.1厘米墨呈含苞待放的玉兰花式,通体漆衣。一面钤有&长吉&阳文长方印。衰于黑木嵌金银丝匣内,盖嵌银丝篆书:&黄长凶玉兰重三钱九分&,下钤&郁华阁藏&阳文长方印。黄长吉,明代制墨家,亦擅绘工笔山川,麻三衡《墨志》记有其名。&郁华阁仆人&名盛昱,系清宗室,光绪晨进士,储墨甚丰,著有&郁华阁藏墨录&。此墨造型高雅,光彩鲜明,属珍赏墨。《中舟藏墨录》著录。
詹云鹏世宝墨明万历径6.8厘米厚1.2厘米圆形,两面起边框。面为龙腾于海水之上,呈浮雕结果。背环布八卦图,上方书:&世宝&,左侧&玄初监制&,右侧&詹云鹏家藏&,俱阳文楷书。詹云鹏,明代徽州婺源人,制墨家。制墨风格朴实,传世品较为罕见。此墨形体厚重,雕刻雄壮,为明万历时期风格。
潘方凯云里帝城双凤阙墨明万历潘方凯,字膺祉,明万历时安徽新安人,宋代制墨名匠潘谷后代。制墨遵守&虬松取烟,鹿胶相揉,九燕四泽,百橇力扣&的古法,墨品有黝如漆,坚如犀之美。著有《潘膺祉墨许》。此墨体大坚固,质密色润,雕刻既细腻流通,又不得粗犷豪宕,为传世佳作。《中舟藏墨录》著灵。
叶玄卿东岳泰山墨明万历叶玄卿,明万历时安徽休宁人,初为汪元一桑林里门下墨工,后自力开设墨业,名苍苍室。后嗣叶容5、叶元英承其业,清初仍昌隆昌隆。康熙时期避忌,称叶元卿。自古制墨,大者易为,此墨休形较大,但规整、细腻,反映叶氏制墨的崇高高贵程度。
叶向枯文嵩友墨明万历叶茂发,明万历徽州婺源制墨家,传世作品稠密。此墨有切当纪年,对研讨叶茂发制墨有主要价值。
孙瑞卿三春图墨明万历孙瑞卿,号玉泉,明万历时安徽歙县人,制墨成就深挚,对后代影响较大。此墨文、图雕刻技法熟练、精深。《中舟藏墨录》著录。
孙瑞卿神品墨明万历此墨坚光如玉,龙凤雕镂活泼,所挖金、银、蓝、绿彩使之神采迸收,在明墨中独具一格,为孙瑞卿代表墨品。《中舟藏墨录》著录。
方维木樨墨明天启&折桂&比方科举落第,因而为&文人首务&。&文太史&指明代画家文徵明。此墨为典型的文人自娱墨。
明天启金玄甫一品珠墨。金玄甫,明代安徽休宁人,天启崇祯间制墨家,署号尚朴斋、怡玄馆。制墨胶法清醇,墨质周密,光如古镜,传世墨品甚为希少。《中舟藏墨录》著录
明天启潘嘉客集锦墨。
潘一驹,字嘉客,号�庵,一号客道人,明末安徽歙县人。善于制墨,署号慧业斋、餐秀亭。制墨仅供自用或贻赠朋友。集锦墨又称套墨,有几锭到几十锭不等,品名、纹饰有相联系关系,亦有独立不同者。此套墨文图雄厚、精美,艺术性很高,是今朝明代歙派独一存世的集锦墨。
明崇祯吴去尘墨光歌墨。
清宫旧藏吴拭,字往尘,别名逋道人,明末徽州休宁人。擅制墨,精诗画。制墨仿易水(李廷�)法,貌朴神完,深受清人推重,稀有十种墨见载于清代各种墨书中,制墨署号浴砚斋。此墨制作高深,字小如粟,但面画明晰、流利、尤其珍贵。
明崇祯方景耀狻猊墨。
清宫旧藏狻猊即狮子,宋元佑时期有名墨工潘谷初以此题材制墨。&伯祥&为来日诰日启、崇祯时辰模工匠。墨上镌刻模人款者十分罕见。
明崇祯程惟亮芸台玄宝墨。
程惟亮,平生不详,墨品传世极少。此墨用烟、文图制作均精巧,十分珍贵。
明崇祯田弘逢墨宝墨。
田弘遇,陕西人,明崇祯帝田贵妃之父。以女贵,官左皆督,此墨应是田弘遇命人精心制作的贡品,纹饰古朴,工艺精湛,为世所罕见的珍品。
明崇祯叫球玄金墨。
此墨造型新奇,气势派头古朴,有刻模人款更隐珍贵。
明崇祯吴闻诗秋水阁墨
明末程公瑜凤麟胶墨。
程公瑜,号隐道人,明末清初安徽歙县人,擅长制墨,名声蜚然,署号实在斋。古代传说,西海有凤麟州,州上神仙煮凤喙、麟角成胶。汉武帝时,西海国进贡此胶,武帝用之接弓弦,名为&绝弦胶&。后用&凤麟胶&比方伉俪间的豪情,亦指对亡妻、亡妇的纪念。
清逆治程公瑜卿云露墨。
此墨制于清代早期,为程氏第一墨品。
明朱一涵青麟髓墨。
朱一涵,明安徽休宁人,天启、崇祯时墨家,署号考古斋。制墨多漱金,镌图制范,佃为精宽,故传世品甚少。此墨为其传世精品。汪尧受,刻模工匠。传世明墨中刻模工留名的只要三人。《四家藏墨图录》著录。
明吴叔大凤九雏墨。
吴叔大,安徽戚宁人,明终清初制墨名家,墨肆玄粟斋。所制墨品多仿古。凤九雏,意味多子多孙,为婚娶礼物墨的一种。此墨龙纹粗暴潇洒,具明墨特点,为吴叔大墨中佳构。《中舟藏墨录》著录。
明崇祯吴叔大千秋光墨。此墨为吴步大代表墨品之一。民国吴昌绶《十六家墨说》著录。
明吴元养赤水珠龙纹墨。
吴元养,明末人,传世墨不多见。程君房曾制革葵瓣式墨。《四家藏墨图录》著录。
孙隆清谨堂墨明高6厘米宽2.2厘米厚1.3厘米清宫旧藏圆雕一女子背倚秀山灵石,弹拨阮咸。背雕湖石,阳文楷书款:&清谨堂制&。通体漆衣。清姜绍书《韵石斋笔谈?墨考》记录:&清谨堂墨,格式精致,为织造内臣孙隆制。&孙隆,字东洋,明万用时人,为苏杭织造寺人,其多学擅书,从客儒俗,克己墨品供进内廷,颇得辱。此墨造型偶巧,雕刻死动,墨质细致亮泽,在明朝墨品中少少见。
明王俊卿琴书友墨。
王俊卿,明末安徽休宁制墨家,署号浣香斋,墨品传世较多。此墨造型颇显文情面趣,为其名品。
明程凤汉民灵椿年墨。
程凤池,明万历时安徽歙县人,闻名制墨家,署号经义斋,子赞仲、孙晖吉继续墨业,至清初仍盛名不衰。《庄子?清闲游》语:&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后世以&椿年&、&灵椿&用作祝寿语。
清顺治程凤池紫龙涎墨。
清代初,因社会动乱,制墨少少标署年款,此墨为存世寥寥者,故而非常珍贵。
清顺治龙门氏为龙为光墨。
&龙门氏&名张学圣,奉天(今沈阳)人,清代第一任徽州知府。传世墨品极少,还有长命百岁墨,形式、署款取此墨同。
清康熙程公视此君笋式墨。
程公望,清康熙制墨家,与明末墨家程季元、程仲彝同署清芬斋,传世墨品罕见。&此君&指竹,晋朝书法家王羲之子徽之,爱竹如狂,谓不成一日无此君,故称。此墨作破士的竹笋形,造型独特,稍事雕琢,形象生动。
清康熙吴尹友诗中画集锦墨。
吴尹友,清康熙时安徽休宁人,以善制集锦墨著名,斋号澄碧斋。此墨为其精品。
清康熙曹素功紫玉光集锦墨。
曹素功,名圣臣,字昌言,号素功,清初安徽歙县岩寺镇人。与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并称清代四大墨家,斋号艺粟斋,著有《曹氏墨林》。墨品有18种,紫玉光墨为第一,为康熙皇帝南巡时赐名。他借多为私家代制墨品。此套墨纹饰繁复,制作精细,为特供官廷的贡墨。
清康熙曹素功香玉五珏集锦墨。
二玉相合为珏,五珏为古代五种美玉名。
清康熙胡星散天贵寓珍集锦墨。
胡奎,字星聚,清代康熙时安徽休宁派制墨名家,斋号宝笏斋。善于制集锦墨,墨品简明,多具文人气质。此套墨为胡星聚宝笏斋特为供奉内廷的贡墨。
清康熙胡星聚卧兽墨。
此墨制作精良,造型共同,是胡星聚墨中卓我不群的玩赏精品。
清康熙曹冠五书画舟集锦墨。
曹鼎望,字冠五,号澹斋,清代直隶丰润(今属河北)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授翰林嫡吉人,官至陕西凤翔知府,康熙初年曾任徽州知府。其传世墨品有&天宝九如&、&珠胎&、&令嫒&、&书画舟&墨等,为多程公瑜代制。此套墨式规整,制作精致,为文人书画用墨。
清康熙吴天章龙宾十友集锦墨。龙宾&,为守墨之神。此套墨建造精巧,髹彩灿艳,反应了清初集锦墨的工艺程度。
清康熙叶公侣世珍家藏集锦墨。
叶公侣,清康熙年间安徽休宁制墨家,墨肆知白斋。其制墨多为小巧精致之品,以成套集锦墨最为出名。此墨用金、银二色混填字口当中,工艺手法较为怪异。
清康熙吴吴生琴式墨。吴吴生,清初安徽休宁派制墨家,传世墨品极少见,尚有签名&澄碧斋&款琴式墨传世,可见其善制琴式墨。
清康熙王丽文五经笥集锦墨。
王丽文,名流郁,为康熙年间安徽休宁墨派代表人物,墨肆漱芳斋。善制集锦墨,造型小巧精致,装潢精美。此套墨为王丽文集锦墨中精品。
清康熙汪时茂汉玉镇纸墨。
汪时茂,清初制墨家,斋号守玄室,在清初与吴尹友、王丽文、胡星聚齐名。此墨造型小巧精巧,墨质黝墨,烟轻质细,为汪时茂精制墨品。
清康熙吴守墨尚书奏草墨
吴守墨,清代安徽歙县人,墨肆延绿斋。其制墨独具匠心,颇为自恃。康熙年间与曹素功齐名,雍正今后遂绝迹墨林。传世墨品较为鲜见。
清康熙叶靖公双卷束锦墨
叶靖公,名拱晖,斋名文瑞斋,清康熙时徽州休宁派墨家,传世墨品甚少。此墨造型新奇,为文人玩赏墨品。
清康熙汪次侯荷叶砚式墨。汪次侯,清康熙年徽州休宁墨家,善制集锦墨,存世墨品有白岳凝烟墨、儒林共赏墨等。此墨作荷叶砚式,造型特特,墨质轻而薄,色黝墨如漆,在清代墨中极少见
清康熙梁清标蕉林书屋墨
梁清标,字玉坐,一字苍岩,号棠村,又号蕉林居士,清代实定(古河北正定)人。明崇祯进士,清朝乏民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等,精观赏,富珍藏,诗文字画均背时毁,著有《蕉林诗文集》、《棠村词》等。&蕉林书屋&为其斋名。此墨质坚细,乌黑明泽,情势古朴,为文人便宜墨品。《墨林史话》著录。
清康熙胡建五文林共赏墨
胡修五,字来矜,胡伯圭幼子,担当家业,但传世墨极少,十分珍贵。此墨造型小巧、高雅,制作规整,烟轻质细,漆边亮泽。
清康熙刘光美恭进云行雨施万国咸宁集锦墨。刘光好,汉军正红旗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官安徽巡抚,任内曾屡次背内廷进贡徽墨。此墨为专供内廷贡品,墨质优良,为康熙墨中珍品。
清康熙和素恭进集锦墨
和素,姓完颜,清满洲镶黄旗人。有学名,官内阁侍读学士。此墨制作精制,装潢精美,特殊是墨上书满文极少见。
清康熙詹鸣岐文华上瑞墨
明清时徽州婺源制墨家以詹姓为最多,但詹鸣岐墨传世少见。此墨为清康熙时制品,造型浑朴、朴实,墨色光亮。《清代名墨谈丛》著录。
康熙方椅村集锦墨
方椅村,清初歙县制墨家。此套墨装饰精美,镌模精细,为方氏代表佳品。
清康熙万寿无疆墨
此墨造型简练,制作精致,署款形式罕有,为特制御用珍品。
端凝鉴赏墨清康熙高7.2厘米宽1.6厘米厚0.8厘米清宫旧藏椭圆柱形,通体漱金。面填绿隶书:&端凝鉴赏&。背阳文楷书:&康熙甲戌年(1694)制&,钤&鸿宝&阳文方印。端凝殿在故宫乾清宫东配殿。此墨有正确纪年,是特供内廷御用贡品。
渊鉴斋摹古宝墨清康熙高13.5厘米径1厘米清宫旧藏圆柱形,通体漆衣。两面阳文填金楷书题字,一面&御用渊鉴斋摹古宝墨&,一面&云汉为章大清康熙年制&。&渊鉴斋&,在圆明园之畅春园内,康熙天子在此勾当。&云汉为章&语出《诗?风雅?械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此墨为康熙天子御用墨,制作极精,黝黑亮光。乾隆、道光时有仿此墨而制的&淳化轩摹古宝墨&和&文焕轩摹古宝墨&。
清雍正嵩吸万岁墨
此墨雕刻精密,墨质坚密,乌黑亮泽,为雍正御墨的一种情势。《清代名墨谈丛》著录。
清雍正张大有恭进万寿无疆墨。张大有,清代�阳(今陕西合阳)人,康熙年进士,授编修,累官漕运总督、礼部尚书等。此墨为其任漕运总督时纳贡宫廷墨品
清雍正湛女晴御墨。
清宫旧藏此墨造型简净,极工整,墨质细腻,黝黑亮泽,为雍正时期御用墨的特无形式。
清雍正赢黛珠胎御墨。清宫旧藏。
清乾隆程一卿凤�墨。
程一卿,清乾隆时经学家,兼营墨业,斋号佩韦斋。制墨主张&回于合用&,嘉庆、道光以后,制墨形式转于朴实纯真,即受程氏制墨的影响。此墨双凤纹雕刻精细,繁而有致。墨质黝黑,为程一卿墨特点之一。
清乾隆江秋史泉刀式墨
江秋史,名德量,号秋史,江苏仪征人。乾隆年进士,曾官编修、御史等。好藏书画、古钱,著有《泉志》。刀布为东周时风行于齐、燕、赵等国的货泉。此墨形、纹完全模仿刀布而制,造型新颖。墨质、墨色俱佳,极富保藏价值。《清代名墨谈丛》著录。
清乾隆汪近圣辋川图诗集锦墨
汪近圣,清代安徽绩溪人,为清代四大墨家之一,斋号鉴古斋。汪氏原为曹素功家墨工,后自主流派,制墨质精艺绝,曾获得乾隆帝表扬,谓其&得法真&,并奉诏制作御用墨,其次子惟高于乾隆六年(1741)应诏入宫指异造墨。
清乾隆詹从先群仙高会墨
詹从先,名淳,字从先,号古笨,浑安徽婺源人,制墨世家,墨坊名省吾斋。此墨为年夜型墨,量脆色润,图纹雕琢活泼,有精确编年,极具保藏代价。《清朝名朱道丛》著录。
清乾隆汪节庵西湖十景集锦色墨
汪节庵,名宣礼,字蓉坞,清安徽歙县人,清代四大墨家之一,墨肆函璞斋。其制墨开剂配方很有法式,有&万杵桐华青,剂以喷鼻麝郁&之誉,常被选作贡品。此套墨光彩艳丽,造型富于转变,墨模镌刻极其邃密,为独裁贡墨。
清乾隆汪节庵书册式墨
私人造墨有精确纪年者较为少见。曩昔以为汪节庵造墨始于乾隆末年,而此墨将其制墨肇端年提早到乾隆中叶。
清乾隆方振鲁竹胎墨
方振鲁,清安徽歙县人,制墨名家。麻三衡在《墨志》中曾说:&墨工制名多相蹈袭,冀其精艺逃配前人&。明代墨家方于鲁《方氏墨谱》中即有竹胎墨,看来方振鲁不但在名字并且墨品上也在蹈袭前人。此墨小巧玲珑,为玩赏墨。
清乾隆吴胜友纪晓岚钞书墨
纪晓岚(),名昀,字晓岚,清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官至礼部、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有学名,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编官。吴胜友,清安徽休宁人,生平不详,传世墨品少见。此墨色泽黝黑,棱角尖利,是吴胜友为纪晓岚特制墨品。
清乾隆胡开文小巫山樵书画墨
胡开文,清安徽休宁人,乾隆时制墨名师,清代四大墨家之一,斋号苍佩室,特制的苍佩室墨终年进贡宫廷。此墨是胡开文墨坊为公家独裁墨,&小巫山焦&为墨主号。北宋和年间有此墨形,故称宣和式。
清乾隆胡开文乐老堂录古训墨
此墨为胡开文初期作品,仿宋朝墨形,是胡开文墨坊为私家独裁墨。
清乾隆詹成圭竹燕图诗集锦墨
詹成圭,名远生,字成圭,清婺源虹闭(今属江西)人,康熙至乾隆年间活着,享年八十四岁。詹氏在姑苏开设墨店,斋名玉映堂,曾为皇家制造御墨。张若霭,字景采,号阴岚,雍正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进内阁学士,工书善画。题诗四人皆为张若霭同寅,均为乾隆朝重臣。
清乾隆刘墉如石墨。刘墉(年),字崇如,号石庵,清山东诸城人,乾隆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擅书法,为乾隆四家之一。此墨署&尺木堂&款,为程怡甫所制
此套墨为江西巡抚陈淮纳贡。陈淮乾隆五十七年(1792)任江西巡抚,嘉庆元年(1796)被撤职,墨当制于此时代。清乾隆陈淮恭进天书焕彩集锦色墨
彭元瑞恭进四灵诗集锦墨清乾隆最高16.2厘米宽12.2厘米厚2.1厘米4锭清宫旧藏圆形,八边形、圆角长方形、圆角方形,均两面起边框。墨面分雕龙、洛书图、凤、麒麟纹。背填金隶书分咏龙、龟、凤、麟的&御咏四灵诗&。侧面阳文楷书:&大清乾隆年制&,&臣彭元瑞恭进&。合装于雕花木匣内,盒面雕牡丹花,阴文填蓝隶书:&御咏四灵诗墨&。彭元瑞,清江西南昌人,乾隆进士,历工、户、兵、吏诸部,通朴学、精诗文,深得乾隆帝欣赏。此套墨为其进贡品。由汪近圣鉴古斋启造。
反老回童彩花御墨清乾隆径11.25厘米厚1.6厘米清宫旧藏圆花朵形,两面起边框,涂朱描金涡纹。面以红、绿、金、褐等彩雕出川、松柏、日月、河道等《长生不老图》。背阴文填金楷书:&御墨乾隆丁已(1737)年制&。钤&长生不老&印。&长命百岁&意出《诗经?小雅?天保》,即如山、阜、冈、陵、川、如月之恒、日之降、南山之寿、松柏之茂,后用为祝寿之词。此墨为乾隆睥睨祝寿而制的御墨。墨为二十六锭一套,此为其一。
御制墨云室记墨清乾隆高28.5厘米宽7.2厘米厚1.9厘米清宫旧藏长方形,通体饰突出冰裂纹。面填金草书:&翰林风月&。背填金楷书&御制墨云室记&,款署:&臣朱�敬书&。两侧面分书&仿唐李廷�墨&、&乾隆壬子年(1792)&。&墨云室&为宁寿宫内养性殿温室,因毕沅进古墨,故名。李廷�,五代时制墨家。朱�,乾隆晚期安徽巡抚。此墨形制庞大,墨色黝墨,质坚精巧,为朱�进贡墨。
御制四库文阁诗集锦墨清乾隆最高15.65厘米宽6.1厘米厚1.9厘米5锭清中旧藏圆形,磬式、长圆形、双联长圆形、璜式。墨面雕十二生肖、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图。背填金楷书乾隆御制诗。墨侧阳文楷书&乾隆年制&款及墨名。合装于黑漆匣内,匣面嵌螺钿隶书:&御制四库文阁诗墨&。清乾隆年间,朝廷构造编辑大型丛书《四库全书》,书成后分抄七套,专门制作了南北七座书阁支贮,即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扬州文汇阁、杭州文澜阁、镇江文宗阁,称四库文阁。此套墨浮现的为北四阁,制作、装潢精美,是乾隆御制墨的代表作,由汪近圣鉴古斋承造。
御笔题画诗集锦墨清乾隆最高16.5厘米宽12厘米厚1.5厘米9锭清宫旧藏葵瓣形、十字形、圆形、长圆形、长方形、委角长方形、八边形不等。墨面摹刻沈周《茄莱图》、文徵明《松石图》、王宠《山川图》、王绂《春流出峡图》、方从义《叶菜图》。背阴文填金乾隆皇帝御笔题画诗。侧阳文楷书款:&大清乾隆年制&。合装于黑漆长方匣内,盖面嵌螺钿隶书:&御笔题画诗墨&。此套墨制作优良,装璜讲求,颇具鉴赏价值。为汪近圣鉴古斋承造。
御制石鼓文集锦墨清乾隆高3厘米径4厘米10锭清宫旧藏仿石鼓形。鼓身阴文填金临书石鼓文。鼓面一面填金篆书天士序次,一面填金楷书释文,署款:&乾隆甲辰(1784)三月歙巴慰祖缩临&。共装于花梨木匣内,盖填绿隶书:&御制重排石鼓文墨&。石鼓,为年龄时期刻石,因形似鼓,故名。共十石,每石刻四言诗一篇,书法浑朴。巴慰祖(年)清歙县人,工书画,喜收藏。此墨将古器入墨形,形式独特,制作精良,为乾隆时期御制墨精品。
御制月令七十二侯诗集锦墨清乾隆最高16.7厘米宽9.9厘米厚2.2厘米72锭清宫旧藏正方表、长方形、圆形、�形、璜形、钟形、磬形不等,绿、黄、红、蓝、白五色。墨面刻各时天气图,背填金曹文填楷书乾隆御制&七十二侯&诗。分屉装于两个墨漆描金龙纹匣内。中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骨气,二骨气为一月,三月为一季,四时为一年,一年共计七十二侯,稼穑根据特候停止。此套墨制作精致,图文相得益彰,装潢富丽,希奇是一套多达72锭,可称巨制,为乾隆御制墨精品。
乾隆御制淳化轩朱墨清乾隆高10.3厘米宽3厘米厚0.7厘米清宫旧藏碑形,朱砂墨。面填金楷书:&乾隆御制淳化轩墨&,下钤&几暇临池&印。后面雕涂金拱手人物像,填金篆书:&回氏&。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敕命于敏中、钱维乡等人摹刻宋代《淳化阁帖》,刻石砌于圆明园蕴真斋廊下,名淳化轩。&回氏&为传道中的墨神。
御制棉花图诗墨清乾隆高12厘米宽3.5厘米厚1.2厘米16锭清宫旧藏均为长方形。墨面分饰棉花从布种到织布的十六道工序图,填金隶书工序名。背填金行书乾隆皇帝御制诗。分两函装于黑漆描金云龙纹盒内,附黄绫签,书:&乾隆三十年(1765)御制棉花图诗&及每墨名。此套墨制作细腻,玄色黝黑清馨,装璜精细精美,为乾隆御制墨佳品。
御制国宝五色墨清乾隆高18.5厘米宽7.3厘米厚1.8厘米5锭清宫旧藏舌形,朱、黄、蓝、绿、白五色。造型、纹饰不异,面饰云龙纹,填金阴文楷书:&国宝&。背填金阴文楷书&大清乾隆年造&款,边饰云纹。此套墨质坚、厚重,图文精美,为乾隆御制墨精品。
清嘉庆苍璧御墨,清宫旧藏。
清嘉庆金械清啸阁集锦墨。
金械即金松崖,堂号清啸阁,富收藏。此套墨质密精坚,如同新制。为汪节庵代制。
清嘉庆曹尧千五老图集锦墨。
曹尧千,曹素功六世孙,继续祖业,造墨亦享有盛名。&睢阳五老&是指北宋庆历末年的杜岐(祁)公、王渔、毕世长、朱贯、冯平五人,均为官廉洁、政绩昭著,引退居居睢阳,时相来往。五人皆年过八旬,众人称为&睢阳五老&。
清嘉庆程怡甫黄金不容易集锦墨
程怡甫,清安徽歙县人,乾隆末至嘉庆间造墨家,自称为程君儿女,墨肆名尺木堂。造墨受法于族兄程一卿。李廷�,五代制黑名匠,其墨以松烟一斤,用珍珠三两,玉悄冰片各一两,和以生漆,换捣十万杵,称&万杵法&。此墨是程怡甫墨坊为半潭书屋主人金征所制,十墨同出一模。
清道光文焕斋云汉为章墨
清道光潘怡和千秋光墨
清咸歉曹云崖八宝龙喷鼻剂墨。曹云崖,曹素功八世孙,讲光、咸丰时制墨家。&德酬&系曹素功六世孙,为曹云崖祖女辈。此类墨为药用墨,标明重量便于药店配药时把握剂量
明宣德彩漆描金云龙纹管花毫笔。清宫旧藏。此笔花毫为黄、褐色相间,色采富于变革,过渡天然,拆配协调。笔管彩漆描金华丽、精彩,书丰年款,为明朝宫廷御用笔。
明宣德黑漆描金云龙纹管兼毫笔。清宫旧藏,此笔漆工精美,毫毛润泽,束撷有力。明代宫廷御用笔。
明宣德红雕漆牡丹纹管兼毫笔。清宫旧藏。
明嘉靖彩漆描金双龙纹管花毫笔。清宫旧藏。
此笔彩漆描金装潢,色采丰硕,金色光辉,具有浓厚的宫廷颜色。嘉靖年款殊为少睹。
明嘉靖雕漆紫檀管貂毫提笔。清宫旧藏,
貂毫,是以紫貂毛制成的笔毫,硬度与狼毫同。提笔,因笔头形如头,又称斗笔,用于悬肘书写大字。此笔制作精湛,形制新颖,为传世的嘉靖年款提笔孤品。
明万历彩漆描金龙凤纹管花毫笔,清宫旧藏。
此笔使用彩漆描金、镶嵌等多种工艺技法制作,色彩斑斓,具有华贵的宫廷气味,为工艺最为讲求的明代宫庭御用笔。
明红雕漆人物图管紫毫笔,清宫旧藏。
此笔在雨管之地上雕刻,纹饰繁复、精美。笔毫短锋,尖而齐健。制作精致,装潢考究,为宫廷御用佳品。
明剔犀云纹管笔。
剔犀,为一种雕漆技法,是用两或三种色漆逐层聚集,然后剔刻花纹,刀口断面显出差别的色层。此笔造型奇特,制作精致,为明代笔中罕见者。
明朱漆描金夔凤纹管兼毫笔,清宫旧藏。
此笔纹饰线条流利、精细,色彩辉煌光耀,笔锋尖齐圆健,制作风雅,为宫廷御用佳品。
明万历黄檀木雕龙凤纹管花毫笔。清宫旧藏。此笔雕刻精巧,螺钿粉饰,含光蕴彩。为贵重的明代御用笔
明万历檀香木周龙凤纹管花毫笔。清宫旧藏。
明万历留青竹雕文林便用管貂毫笔,清宫旧藏。
留青为一种竹刻工艺,即用竹子表层青筠雕刻花纹,然后去地,留出花纹。此笔雕刻精湛,运刀如笔,反映明代竹雕工艺的水平,为明代宫廷御用羊毫珍品。
明玳瑁管紫毫笔,清宫旧藏。
玳瑁是指颠末处置加工后的海龟甲,因产量较少,被视为至宝。此笔造型朴素,玳瑁纹理自然亮丽,制作精细,笔毫为明代风行款式,适合书写小楷书。
竹管大霜毫笔清晨期管长18.5厘米管径1.1厘米帽长9.3厘米50支清宫旧藏笔管上端填蓝楷书:&大箱毫&。笔帽顶部贴锦。霜毫根部饰彩毫,笔锋长硕丰满。分装五个锦屉,叠置于桌几式锦盖中。霜毫是以白色兔毛制成的笔毫。此套笔淳厚、简约,以毫精见长,为朝晨期衫用笔的代表。
清康熙竹管白潢恭进皇帝万年紫毫笔。清宫旧藏。
白潢,康熙时曾任贵州、江西巡抚。此笔为父母官员进贡宫廷者,带有进恭者款识,可揣度出较为切实的制作年月,十分珍贵。
清康熙竹管大书画紫毫笔,清宫旧藏。
清代清行在笔管刻书笔毫性子、用处。此套笔少加装饰,以选毫精致为其特点,特点是彩毫,为笔中出色的地方。
清康熙青花团龙纹管羊毫提笔。清宫旧藏。
清乾隆彩漆缠枝莲纹管紫毫笔。清宫旧藏。
此笔制作工细,选毫精美,适用、抚玩俱佳。
清乾隆彩漆云龙纹黄流玉瓒管紫毫笔。清宫旧藏。
前人酿黍为酒,以郁金草为色,故称酒为&黄流&,在神祭顶用于灌天。&玉瓒&,是指神祭举动顶用于舀酒的礼器。此笔金漆光耀,装潢华丽,极具宫廷色彩。
清乾隆墨漆描金百寿图管紫毫提笔。清宫旧藏。
此笔管金漆亮丽,纹为传统的福寿主题,是乾隆时期典型的宫廷用笔。
清乾隆黑漆洒螺钿管竹丝回纹斗狼毫提笔。清宫旧藏。
清代笔在笔管束作上满目琳琅,工艺多样,以漆工艺最为繁多,但嵌螺钿其实不多见,显得希少珍贵。
清乾隆彩漆描金管鬃毫抓笔。清宫旧藏。
抓笔又称揸笔,笔管短细,以五指抓握,专为书写署书大字。此笔制作精工,锋毫挺健,长颖饱满。
清乾隆竹丝管紫毫笔。清宫旧藏。
此笔竹制工艺新颖,笔毫选料精细,短颖细润,尖而齐健,制作简便风雅,为清代竹管笔中独特者。
清乾隆竹雕肌理丰盈管兼毫笔。清宫旧藏。
清乾隆竹管牙斗兼毫提笔,清宫旧藏。为宫廷御用佳品。
清乾隆紫檀木嵌玉管鬃毫抓笔,清宫旧藏。
此笔制作精细精美,为宫廷御用特制珍品,适宜书写巨头大字。
清乾隆檀香木雕百寿图管紫毫提笔。清宫旧藏。
管身满雕阴文填蓝百寿图,两头各饰丁字纹一周,管顶嵌象牙。笔斗凸雕飞蝶纹,间饰朵花。紫毫。此笔装饰高雅,笔斗小巧精致,锋颖饱满,相宜书写匾额大字。
青玉雕龙纹管珐琅斗狼毫提笔清乾隆管长24.6厘米管径1.8厘米斗长2.9厘米斗径3.8厘米清宫旧藏管身雕云龙戏珠纹,两端环以回纹及缠枝莲纹,管顶镂雕蟠螭纹。掐丝珐琅花卉纹喇叭形笔斗。花苞式狼毫。&笔之所贵者在毫&,毫的黑白间接影响利用,此笔毫用十分讲求的正冬黄狼尾毛制成,毫长8厘米,为最好上品,毫长坚劲、耐用,富有弹性,毛质光芒,成毫饱满。笔管先玉上等,雕镂精致,可谓笔中绝品。
清乾隆白玉雕夔凤纹等碧玉斗紫毫提笔,清宫旧藏。
此笔玉雕纹饰精细,线条流畅,为清代中期玉雕毛笔精品。
清乾隆碧玉管狼毫提笔,清宫旧藏。
清代宫廷玉材富厚,玉制工艺兴旺,常见以玉作笔。此笔玉材上乘,毫毛粗健,束撷慎密,修削整洁,色彩厚实、美妙。
清乾隆青花红彩云龙纹管鬃毫提笔,清宫旧藏。
此笔釉色陈敞亮丽,纹流通工致,具有乾隆期间青花红彩磁器的典型特性,为此期间瓷制笔的代表作品。
清乾隆牙雕八神仙物图管狼毫笔。清宫旧藏。
此笔在方寸之间雕刻浩繁人物图纹,描绘详尽、生动。笔毫色泽光明、油润,选毫精细。
清乾隆牙雕管红木斗羊毫提笔,清宫旧藏。
此套笔选材名贵,做工考究,精选笔毫,光润挺健。为乾隆时期制笔精品。
清乾隆牛角管紫毫笔。清宫旧藏。
清代制笔管材普遍,但以牛角制管并不多见。
清乾隆玳瑁雕钱纹管紫毫笔,清宫旧藏。
此笔制作精美,精细的雕工与自然纹理相映成趣,为清代羊毫佳品。
清乾隆玳瑁经文纬武管羊毫笔,清宫旧藏。
清乾隆御制诗花卉纹各式管紫毫笔,清宫旧藏。
此套笔及外装箱制作十分讲究,箱体漆色艳丽,雕刻深峻,崭露头角,具有典型的乾隆时期雕漆作风。将多种工艺集于一体,融实用和欣赏于一器,表现了乾隆时期御制笔奢华精美、不吝工本的特点。笔毫油亮细润,富有弹性,为精选紫毫。
箱内设五层屉,每屉有十个置笔凹槽。
清中期青玉管红木斗鬃毫提笔,清宫旧藏。
清中期牙雕御用加料纯羊毫提笔,清宫旧藏。
此笔锋颖颀长,润泽通畅,为精选纯羊毫。清宫藏笔,大部份为御用,但明白署有&御用&二字的,仅见于此。
清中期染牙雕福寿纹管兼毫提笔,清宫旧藏。
此笔雕刻精致,色彩辉煌光耀,笔毫丰满,刚柔相济,为笔中精品。
斑竹管牛角斗清晨毫提笔清早期清宫旧藏笔管纤细,管顶嵌象牙。牛角笔斗,光润通明,颈部饰绿色染牙环。长锋毛笔。笔装于竹套筒内,筒端阴文填朱楷书&寿&字。
汉双鸠盖三足石砚
汉十二峰陶砚此砚为细灰陶制,造型新颖新颖。山岳只以精练的线条描写而出,宏伟、生动,为汉砚中的佳构。
此砚造型章法精致,釉色莹润,为超窑青瓷佳品。
西晋青釉三足砚。
北齐武平五年造像石砚
唐兽面二十二足辟雍陶砚。此砚造型规整,花纹繁复,制作精细,应为盛唐时期制品。
唐青釉五连水丞砚,此砚精巧雅致,水丞与砚奇妙地分离在一路,在文房器具中实属罕见。从胎与釉色看,应为唐长沙窑作品。
宋端石六十三柱海水纹抄手砚长27厘米宽16.3厘米高8.5厘米砚面开斜坡式砚堂,一端深凹涨潮式砚池,池内有石眼八个,雕出石柱,柱下雕有流元。边沿平线阴刻波浪纹,间有海马、海狮等出没。砚背有六十三个石眼,雕出整齐枚举的石柱。端石为四台甫砚之首,产于广东肇庆,肇庆古称端州,故名。其石质细腻、润泽,发墨不益毫,自然天生的花纹良多,以透明晶莹的石核--石眼,最为珍贵。此砚面有青花、蕉叶白等纹理,再加上数十个青、绿、黄色石眼,为希世珍品。
宋洮河石雕应真渡海图砚,清宫旧藏,此砚黄中透绿,石质优秀。通体雕刻极为精致、细腻,应用了线刻、浅浮雕、高浮雕等多种技法,是洮河砚的佳作。
元元贞款石砚
明端石抄手砚。
&百二砚田财主&为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的别名。金农嗜奇好古,珍藏颇丰,此砚应经其手。砚色红褐,显出深浅纷歧的晕斑,在端石中较为稀有。古质坚致,宜于受墨,为端砚佳品。
明端石雪村铭砚。
此砚材为端溪宣德岩。宣德岩为明代宣德年间开采,故名,其砚材为明人所重,先人亦视其为瑰宝。此砚之石温润细腻,其色略呈青紫,隐含火捺纹理。
明端石烦忙州隐士铭抄脚砚。
清宫旧藏方形抄手式。砚面开斜坡式砚堂,砚池深凹呈直月形,四面起边框。砚背抄手亦作斜坡式,阴刻彭年隶书砚铭:&曲以方虚能受墨,动汝清,静则寿。彭年&,镌&孔加父&印。砚两侧面分刻王世贞楷书铭:&划石骨,出收腴,供吾笔墨,砺我廉隅。�州山人&,&隆庆辛未(1571)孟冬识&,镌&元美&印。有紫檀双屉盒,附笔、墨等文具。彭年,字孔加(嘉),明代书法家。王世贞,字元美,号�州隐士,明代文学家。此砚石质滋润,色淡紫,含青花、火捺、蕉叶白诸石品,选材上等,又为名家品题,可称珍品。
端石几形砚明正德长34厘米宽17.2厘米高8厘米砚为长方桌几形。砚堂附近环以沟渠,与砚池相通。砚面雕刻屁滚尿流纹,方框内楷书阴刻:&静者石,安者几,知静安,得所止。正德六年(1511)汝止王艮。&砚侧饰回纹,人面纹四足。砚背阴线刻王艮像,书刻:&心斋师长教师小像,繁昌夏廷美写于东东淘精舍&,下镌&云峰&印。王艮,字汝行,号心斋,明泰州(今江苏东台)人。肄业于王守仁,创泰州学派。夏廷美,字云峰,明繁昌(今属安徽)人,学者。此砚石紫玄色,坚而润。以几形制砚很是独特,纹饰、造型亦精巧别致。分外是有切实年款,为明代砚形供给了资料。
明歙石眉子抄手砚。
眉子为歙石上的自然纹理,形似人的眉毛,故名,为珍密石品。此砚石色苍黑,质地坚固、润密,眉纹清晰、秀美,为歙砚佳品。
明洪武澄泥风字砚。砚澄泥质,鳝鱼黄色,风字形。砚堂一端深凹成砚池。砚侧略加雕琢。砚背有宋克阴文草书题铭:&太守贫寒不画绢,孙恩拟持蜀麻面,象气时之升与石,千年高节今如见。洪武庚申(1380)孟夏晦前一日,南宫里人宋克&,下镌&龚&印。
宋克,字仲温,明代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洪武初年为侍书,出凤翔府同知。以善书名全国。铭是宋克为&孙翁&砚题。
澄泥蟠螭纹砚明长11厘米宽6.8厘米高4.3厘米砚面长方形,砚堂受墨处光滑,一端有深凹小砚池。周围环沟渠,边框饰&S&纹。砚体四周雕螭纹,四角有兽面形足。砚背深凹,底内浅刻&中国公研&四字。此砚体玲珑,拆饰古朴。光彩澄红,如同古铜。
明澄泥牧牛砚。
此砚造型生动,精巧心爱,深色的牛身与淡色的牛背构成光鲜的比照,色彩素净。既可适用,又可供赏玩,为案头佳品。
澄泥海兽纹砚明长18.厘米5宽12厘米高4.3厘米.清宫旧藏砚面开浅砚堂,墨池处深凹,凸雕海兽纹,四周边框阴刻水波纹。砚背深凹,凸雕海兽纹,波澜间为一龟负双螭碑。砚侧刻阴纹楷书:&知雕不辨鉴痕施,兽若腾涛涛若披,疑供木家成赋后,夏天熔出很多奇。乾隆戊戌(1778)御题&,镌&比德&、&朗润&印。此砚雕刻细腻,为明代澄泥砚佳作,著录于《西清砚谱》。
明青花神仙棋战图暖砚。
暖砚是为夏季天冷时将滚水或熄灭的柴炭置于屉内,可避免墨汁解冻,亦可充任手炉暖手。此砚中空,背部可注入热水。
明正德正德款碧海腾蛟铜热砚。此砚铸工良好、图饰优美,为明代温砚佳品。
清康熙端石莘田款云形砚。
黄任,号莘田,清福建永福人,康熙任午举人,曾官粤东四会令(属端州)。工诗,喜藏砚,因有佳砚十方,斋名十砚轩,自号十砚老师。此砚色深紫,石质精良,因材施艺,雕刻精美,原为莘田宝用,后入藏清宫。
清康熙端石洞天一品砚,
林佶,字吉士,号鹿本,祸建闽侯人,康熙五十两年进士,授内阁中书,著有《璞教斋散》等。顾二娘,别名瞅青娘,清江苏吴县人,康熙时制砚名家,此砚三质津润,隐露斑纹,揣摩古朴,为名家所造,又有多家砚铭题款,可谓佳做。
清康熙端石张照铭松树池砚。
张照,字得天,清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康熙进士,雍正、乾隆时曾官刑部尚书,以书法名世。此砚材产自端溪水岩,石质甚润泽。水岩终年积水,开采极为艰苦,须到冬季水少时方可采纳,颇费工力,故砚材尤其可贵。
清康熙端石九龙纹砚。
清康熙端石猫蝶纹砚,此砚石质坚密,色紫带黑,石内隐青花、蕉叶白等宝贵石品。造型、构图、雕刻因村施艺,很是经心。以&猫蝶&谐音耄耋,寄意长命
清康熙松花江石夔纹暖砚,珐琅嵌盒,上部錾镂空夔纹,下部蓝色珐琅釉地双夔捧寿纹,盒底&康熙年制&印款。
砚石光亮,青绿色,微和罗纹,雕刻工整,为康熙皇帝御用暖砚。
歙石乾隆御用砚清乾隆长10.8厘米宽7.2厘米高3厘米清宫旧藏腰圆形,砚堂、墨池为两圆订交,成日月合壁。砚面缘边刻云纹。砚侧一雕刻二龙戏珠纹。砚背开覆手,内雕水波纹衬地龟负碑纹,碑上阴刻隶书:&乾隆御用&。边框上乾隆楷书御题砚铭,镌&比德&印。配紫檀木盒,盖嵌玉佩,刻乾隆隶书御铭。此砚雕刻繁复,装饰精美,具有浓烈的宫廷色彩,是乾隆御用砚中佳品。
清乾隆歙石各式套砚之仿宋天成风字砚,
风字形,下边微凹。砚面开偃月形墨池,砚堂平展。砚背雕刻乾隆御铭。砚侧刻砚名:&仿宋天成风字砚&。砚石含螺纹。
清乾隆歙石葡萄纹枣核金星砚。
此砚石现自歙溪龙尾老坑,石色青绿。金星纹是因岩石内含有硫化铁而至,枣核纹则是两端尖、中心粗的石纹,故名,均为歙石所独有的珍稀石品。此砚选材珍贵,雕工精到,是清宫藏歙砚中的佳品。
清乾隆洮河石回去来辞图砚。
此砚石质坚实光滑,石色绿中泛黄,雕刻文图精美。乾隆御诗中误将此砚定为端溪宋坑砚石,《石清砚谱》亦命名&宋端&,实为洮河石精品。
端石不雅弈道人铭砚清嘉庆长20.6厘米宽12.8厘米高2.7厘米砚面开瓶式砚堂,心沿部深凹成墨池。砚背设长方形覆手,内镌纪昀阴文楷书诗。覆手周边镌翁方目阴文行书砚铭。右边面朱�阳文楷体铭。左边面刘墉阴文行书铭。除红木砚盒。纪昀,字晓岚,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朱�,字石君,号盘砣居士,曾任嘉庆帝教员,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字崇如,号石庵,乾隆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工书。此砚与材自宣德下岩,石质精致、滋润,色浓紫似猪肝,含青花、水捺等石品。出格是题铭者均为清代乾、嘉时期的高官、学者和书法家,更加期增加价值。
端石赏砚清中期砚最长8.5厘米宽7厘米高1.3厘米9方盒长36.3厘米宽34.4厘米高4.8厘米清宫旧藏一套计九方砚,称为八角隔水砚、斧福砚、双连圆砚、承平砚、八卦直水砚、圆素饱砚、禹商杯砚、柳棋砚、金钟砚。为长八角形、风字形、双连圆形、瓶形、圆形、杯耳形、钟形等。有的砚背雕有纹饰。石色青紫,细润如玉,隐现青花、蕉叶纹理。装各色洒金漆砚盒,共装紫檀雕花八角形盒内。此套砚纹饰精练,做工精细,小巧小巧,是供宫中玩赏的工艺品。
清中期青玉蝉形砚。
此砚以玉材制,未几见。从墨池留有朱砂陈迹看,应是用于研朱墨。
清道光漆沙卢葵生款砚。
漆沙砚首要以生漆合配金沙制成。卢葵生,名栋,字葵生,清江苏扬州人,擅制漆器。其祖工仿宋宣和漆沙砚,葵生传家法,成品最精。金农,字寿门,号嵇留山平易近、冬心师长教师,清浙江杭州人,名居扬州,以字画名世。此砚薄胎、体沉,色浓紫,仿石色,为卢葵生漆沙砚代表之作。
清道光松花江石道光御赏砚。
此砚石面纹理清晰,浅淡相间,如春水绿波自然天成。砚盒制作考究,为道光御用砚品。
清光绪松花江石葫芦砚
清端石半劳隐士铭砚。
此砚徒刑浑厚厚重,雕刻巧处用刀,为砚中佳制。
清红丝石砚。
红丝石产自山东青州益都县,石面显现白色条纹,状如刷丝,故名。宋代唐彦猷、苏易等品砚家将红丝石砚列为砚中上品。其等次乃至高于端、歙石。此砚石质坚实细腻,表现温和的光泽,天然的红、黄色斑斓条纹,回旋缭绕,甚为鲜艳,其天然美感胜于人工。
紫砂金漆云蝠砚清清宫旧藏此砚质细工粗,是紫砂砚佳品。
清澄泥括囊砚。
宋米色藏经纸。
藏经纸又称硬黄纸,宋朝用于书写经籍。为桑皮纸,表里施蜡。记戴极小量代有纸幅上朱印&金粟笺藏经纸&,纸质良好。清乾隆时期宫廷大量仿制。
元黄色写经纸。
纸以黄檗汗感化,呈淡黄色,有躲蠹之成效。其质料为麻,。此纸为供书写释教典范之用。
纸选用上等坚韧、细帘纹树皮制,纤维交结均细,染以色彩,纸上砑有据苏轼《赤壁赋》所作的人物画暗斑纹。纸概况有少许施粉,纸精细,极适于翰墨。明蜡印故事笺
朝晨期珊瑚色开化纸。开化纸,明清时产于浙江省野蛮县。多用于殿本图书和印套色彩画。
清雍正螺纹洒金纸。
此幅为狭帘罗纹,质地精密,制作精工,又洒细金箔,是少见而珍贵的佳纸。
清乾隆仿金粟笺藏经纸。清宫旧藏。乾隆曾用此纸印制《波罗密心经》,及用于内府收藏古书画装潢引首。是清宫珍贵御用纸。
清乾隆仿明仁殿画金快意云纹粉纸。清宫旧藏。此纸是清乾隆年间仿造,造价极高,为宫廷御用纸。
清乾隆梅花玉版笺,清宫旧藏。
清乾隆乾隆款黑纸。
此纸是为恭祝乾隆皇帝73寿辰供献的寿礼,制作时候切当,制作布景清楚,具有传世古纸遍及缺少的详确汗青材料。
清各色冷金绢。清宫旧藏。冷金为唐代流行的制纸手艺,即为在纸上捶制小金片。此套热金绢色泽或亮丽,或淡雅,为清代宫廷特制用绢,供绘制帝后肖像,及书写对联、挑山、横披等。
清描金龙戏珠纹绢对料,清宫旧藏。此绢为书写春联的质料
清乾隆各色描金花草绢,清宫旧藏。纸绢不容易保留,此套绢色彩、纹无缺如新,是为珍品。
清褐色皋比宣纸,清宫旧藏。皋比宣属于艺术加工纸类。传世什物较少,为具有代表性的字画用纸。
清木笺纸,清宫旧藏。
笺纸很是珍稀,文献中亦少见纪录,制造工艺今已失传。制品仅见于清代。
清橘色二龙戏珠粉蜡笺,清宫旧藏。典范的皇家御用纸笺。
清中期清秘阁仿古名笺。此笺为北京琉璃厂清秘阁南纸店制,专供书写诗词、书札之用。
清虚白斋煮�笺。
煮锺是现代为减退纸张存留的灰性而实行的工艺伎俩。清代杭州、姑苏、松江等地均出产这类纸笺,尤以杭州虎白斋所制最受称道,享有较高的名誉。
清乾隆遂初堂印笺宣纸屏。
遂初堂位于清宫宁寿宫花圃(即乾隆花圃)内,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古时官员隐退得遂初愿,谓之&遂初&,乾隆帝御极时许愿,在位周甲即当禅让,不超出其祖父康熙帝在位之期,遂初堂是以得名。此屏印制精美,未及书画已经是使人心旷神怡的艺术品。
清乾隆描金紧鹰图粉蜡笺轴。
此笺丹青极精,以金色的深浅及线条疏稀表示近远干系。展之于光下,金光闪烁。建造工艺高深,应是流集官方的宫庭御用纸笺。
MSN空间完善搬场到新浪博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姜墨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