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植物树?

这是什么树?没叶子,只有花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玉兰花哎,我学校就有这个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叶子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这是白玉兰,春季先开花后长叶,花有香味。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这是什么树?果实能吃否?
&一、俺星期天(8.8)上午拍的,请高手指点,这是什么树?果实能吃否?若能吃,俺可就不客气,一网打尽去啦,朋友们可别笑话俺嘴馋好吃啊!俺可是每天早晨跑步都要在这棵树旁经过滴。
1、整株(大约有三层楼高,并且大树周围又长出多棵小树。不过这一片不全是这种树,左右两边是法桐,前面三棵并排均匀排列的是女贞)
3、树叶,有种毛茸茸的感觉
&&& 树叶背面
4,果实:不开花就结果,青的为未成熟的,大约有荔枝那么大;红的是熟了的,就是青果实的外面又长出许多红色的突起,俺尝了尝,甜甜的,有点粘,并且有籽,倒是没发现有什么不良反应。
二、下面这两株应该是栾树,只是一棵开花,一棵挂满了小灯笼,树叶也不完全一样。俺又拿不准了:这两棵品种一样不?
3、木槿花开
呵呵,俺的小学妹就是厉害,一眼就认出了第一种树是构树。多谢小学妹!
下面,俺就把构树的一些特征从网上搜罗了来,复制如下:
&&&&&&&&&&&&&&&&&&&&&&&&&&&&&&&&&&&&&&
构树,浑身都是宝
构树为桑科构树属成员,当折断它的嫩枝或树叶时,就会看到断面流出奶白色的树浆,所以又叫谷浆树、奶树。它的树皮富含纤维,质地优良可用于印制钞票,所以又叫做钞票树。由于鹿喜欢吃这种植物,故称鹿仔树。其果实象杨梅,又称野杨梅。另外还有别名构桃树、楮树、楮实子、沙纸树、谷木、假杨梅、光叶楮、当当树、纸木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各省区,尤其是南方地区极为常见。国外则见于越南和日本。&
&&& 落叶,高达16米;树冠开张,卵形至广卵形;树皮平滑,浅灰色或灰褐色,不易裂,全株含乳汁。单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卵圆至阔卵形,长8—20厘米,宽6—15厘米,顶端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齿,3—5深裂(幼枝上的叶更为明显),两面有厚柔毛;叶柄长3—5厘米,密生绒毛;托叶卵状长圆形,早落。花期4至5月,果期6至9月;花为单性花,雌雄异株,雄花呈长圆柱状的葇荑花序,活像一只只的小毛毛虫,着生于新枝叶腋;雌花呈球形头状花序,果为聚花果,肉质,直径约3厘米,未成熟时为绿色球形,成熟后迸开呈红色,鲜红如血,耀人眼目,酷似无数颗细小晶莹透亮的红宝石攒聚而成,又象无数根红毛线精心编织的绒线球,食之清香甘甜,汁多诱人,有点象草莓,又有点儿象桑葚。嫩叶及花可以煮食或烤食是一种野外求生植物。
构树叶大小如手掌,呈卵圆形,边缘锯齿状,两面都生有厚柔毛。在我国南方诸多省区,人们都用构树叶作牲畜,尤其是肉猪的的饲料,由来已久,甚至早已形成传统。作为牲畜饲料而言,构树叶优势十分突出:蛋白质含量高达
20% 至 30%
,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也十分丰富;采用构树叶为主要原料发酵制成的饲料,绿色环保,不含农药或激素,适口性好,清香味正,肉猪爱吃,吃后贪睡肯长;利用率高,饲料消化率达
80% 以上;肉猪吃后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饲养周期短;用构树叶饲料喂养的生猪,自然生态,肉质纯正,味道鲜美。
药用价值:中医学上称果为楮实子,可补肾,强筋骨,明目,利尿,可用于腰膝酸软,肾虚目昏,阳痿,水肿等症;叶片清热,凉血,利湿,杀虫,可用于鼻衄,肠炎,痢疾等症;树皮利尿消肿,祛风湿,可用于水肿,筋骨酸痛等症;树汁外用,利水消肿解毒,主治神经性皮炎、下肢湿疹及癣症,蛇、虫、蜂、蝎、狗咬。
构树粗生野长,生命力特强,极易繁殖,萌发力较猛,适应地域广,抗污染性特好,能抗、和等有毒气体,如用于污染严重的工厂的绿化,荒山河滩偏僻地等的防护造林,是理想的首选树种。由于构树生命力十分顽强,其可作为经人为或天然破坏后的土地上第一批生长的先锋树种。
构树皮富含纤维,柔韧性强,不仅可用于缆绳制作,而且也是造纸的上好材料,中国人以之为材料进行造纸活动,由来已久,《齐民要术》就曾记载构树的种植和造纸方法,而隋代则已有大量生产。
西双版纳傣族也以构树皮为原材料造纸,俗称“构皮纸”,而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直至今天,西双版纳仍有部分傣族村寨保持着这一古老的造纸传统和技艺,依然如故地制造着同样的纸张。
&&&&&&&&&&&&&&&&&&&&&&&&&&&&&&&&&&&&&&&&&&&&&&&&&&&&&&&&&&&&&&&&&&&&&&&&&&&&&&8.10
以下来自的博文:
栾树和黄山栾树同属无患子科栾树属,二者在形态上非常相似,都开黄色的花儿,都有灯笼树的别名,如果不仔细观察,容易将二者混淆。其实这两种植物还是很容易分辨的。主要区别如下:&&
粗糙,具细纵裂
叶缘有不规则粗齿或裂片,一回与二回羽状复叶并存
叶全缘,或有小锯齿,亦称“全缘栾树”,叶为二回羽状复叶
花早果早,花期为6至7月,果9至10月
花晚果晚,花期8至9月,果10至11月
果形状、色泽
蒴果三角状卵形,顶端尖,初为黄绿色,干枯后红褐色
蒴果椭球形,顶端钝而有短尖,色红而鲜艳
耐寒性差,尤其在黄河以北地区栽培,第一年定植要采取树干缠草绳等防寒措施
&&&&&&&&&&&&&&&&&&&&&&&&&&&&&&&&&&&&&&&&&&&&&&&&&&&&&&&&&&&&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老师发表在《经济林研究》2009年03期上的一篇论文《栾树果实中粗脂肪、粗蛋白和粗纤维的营养特性》,文中说:“栾树果和黄山栾树果果仁中的粗脂肪含量高达51%,粗蛋白含量为24.3%,粗纤维含量为22.53%~22.79%;栾树果和黄山栾树果的粗脂肪含量大于40%,粗蛋白含量为18.95%~20.11%,粗纤维含量为26.13%~28.12%。由此可知,栾树果和黄山栾果是非常理想的高脂肪、高蛋白食品和新型油料资源。”。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崖柏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崖柏
崖柏(学名:Thuja sutchuenensis)为柏科崖柏属的植物。分布在我国大陆的太行山悬崖上,生长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区,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上世纪90年代曾因数量稀少未被发现宣布为灭绝物种,21世纪初在重庆大巴山地区发现少量植株,但所有人工培育试验均失败,属于濒危物种,禁止采伐。(Cupressaceae)(Thuja)6种常绿针叶树的统称,原产于北美和东亚,可供观赏及生产用材和树脂,与罗汉柏[1](false arborvitae)近缘。崖柏为乔木或灌木,常成金字塔状,具薄的鳞片状外树皮和纤维状内树皮,水平或上升分枝,形成特有的扁平、浪花状小枝系,每小枝有4行细小的鳞片状叶。幼叶较长呈针状,在某些种可与成熟叶并存。雌雄同株异枝,毬花著生于枝端,雄毬花圆形,淡红或淡黄色;雌毬花很小,绿色或带紫色。成熟毬果单生,卵形或长圆形,长8~16毫米(约1/2吋),有4~6对(或3对,多至10对)薄而易弯的鳞片,顶端成厚脊或突起。[2]拉丁学名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别&&&&称太行崖柏二名法Thuja sutchuenensis界植物界门门亚&&&&门裸子植物门目松杉目科柏科Cupressaceae属亚&&&&属种分布区域&、,大巴山地区成树高度5-6(10)米
高5-6(10)米,灰褐或褐色,长条薄片状开裂。枝密集、开展,小枝扁平、多排列成平面。叶除幼苗期针形、刺形外,全为鳞形,长1.5-3.0毫米,交互对生。,花单性,单生小枝顶端。椭圆形至卵圆形,长6.0-6.5毫米,当年成熟。种子扁平,两侧具薄翅。
灌木或乔木;枝条密,开展,生鳞叶的小枝扁。叶鳞形,生于小枝中央之叶斜方状倒卵形,有隆起的纵脊,有的纵脊有条形凹槽,长1.5-3毫米,宽1.2-1.5毫米,先端钝,下方无腺点,侧面之叶船形,宽披针形,较中央之叶稍短,宽0.8-1毫米,先端钝,尖头内弯,两面均为绿色,无白粉。雄球花近椭圆形,长约2.5毫米,雄蕊约8对,交叉对生,药隔宽卵形,先端钝。
幼小球果长约5.5毫米,椭圆形,种鳞8片,交叉对生,最外面的种鳞倒卵状椭圆形,顶部下方有一鳞状尖头。未见成熟球果。本种与的区别在于鳞叶枝的下面无白粉,中央的鳞叶无腺点。[3]
提供并参与编辑 崖柏全株(2张) 崖柏枝叶(1张)阳性树,稍耐阴,耐瘠薄干燥土壤,忌积水,喜空气湿润和钙质土壤,不耐酸性土和盐土;要求气温适中,超过32度生长停滞,在-10度低温下持续10天即受冻害。
的其他亚洲种还有日本鲜崖柏(T. standishii, 即;金字塔状乔木,在原产地高15米,具淡红棕色树皮和亮绿色叶)、朝鲜崖柏(T. koraiensis, 灌木或,高近10米,枝条开展,叶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银色)等。崖柏木材淡黄色或淡红棕色,质地轻软而耐用,芳香且易加工。(T. plicata, 即巨崖柏、大)是最重要的用材树种。
(T.occidentalis, 即美洲崖柏)的木材亦常用。
产中国重庆城口,生长于海拔1400米左右土层浅薄、岩石中。濒危种。该种是1982年在重庆的一个分布点上采得标本的。由于森林已被砍伐,以后曾多次去原产地调查,都没有再找到,被重新发现,且于重庆城口县悬崖上现存一定量的崖柏及枯死之遒枝。
自2013年市场疯炒后,先后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发现崖柏,并遭到疯狂的乱砍乱伐,许多活体被连根挖掉,更有甚者,将坡柏冒充崖柏也被砍伐,地方森林公安已加大整治力度,出重拳打击。特级崖柏:造型优美,自然大方,比例协调,独具韵味为一体,观赏性漂亮的。
一级崖柏:一定是树头或根部,自然状态下表皮有灰白色无光泽包浆。清洗干净后其木质浅红棕色带油性,用竹丝刷来回擦拭,有光泽性包浆。
纹理成流水状或樱树团状,质地坚硬,有菩萨云气,人物鸟兽形状的全天然艺术品。
通常此类崖柏树枯死的时间在50年以上,纤维如牛肉丝;显微镜下可见树龄间浅黄棕色纤维,带深红棕色油点,树龄间油点为15~25层,形状如蚕。此类崖柏油分最好,如煲水做茶,汤色略黄,清香怡人,回甘甜美;如置于家中,身安神稳,造型优美,鬼斧神工。是收藏家和一些养生人士的最爱,且价格不菲。
二级崖柏:枯死时间略黄,有舍利干带白皮,心材浅黄红色,切面由于氧化作用而由黄色转变为深黄红色,且明显带油性。显微镜可见树龄间纤维承乳白色,排列细密;截面类似竹子纤维,带黄色油质孔,氧化后变成深黄色。
通常此类崖柏挥发性油量大,闻起来有一股浓烈的味道,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后,香味因氧化变为清香。
崖柏香气可净化空气,舒缓神经,改善皮肤血液循环,抗肿消炎,延缓衰老。可做熏香、浴足、美容。
三级崖柏:又叫地柏,生长于土地里的崖柏树。由于土里水分营养丰富,生长环境宽松,树木生长快,水分大,油性少。树根生长成自然状;白皮完整或带少许舍利;心材红棕色,带湿,水分重,易开裂;心边材区别明显,但边界不明显;显微镜下可见树龄间纤维乳白色,排列明显稀疏并夹杂有气孔;截面像漂白过的竹子纤维,略带黄色油质孔;油质孔内有少量黄白色油质。
四级崖柏:崖柏枯死时间在500年以上,而且已经离开崖壁石缝,经风吹日晒油分全失。或是其它无油性柏木。此类崖柏无香味或有木香味。显微镜下可见树纤维苍白,纤维孔大而空,比重小可浮于水面。
华北地区太行山脉岩石缝中枯死的崖柏树根、树干、由于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吸天地精气,并经历崖风之强力吹刮,使其形成了奇特的飘逸、弯曲、灵动的造型,木质密度高、油性大,并有着醇厚的柏木香味,而成为根雕、根艺的最佳材料。
燕山山脉的崖柏树根、树干、由于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下生长,造型舒缓,平和舒展,大部分有密度高,油性大的特点,香气芬芳,醇厚浓郁,有长时间存放,味道更佳的特点,是不可多得的根雕,摆件底座,枕头,佛珠上好原料。崖柏是一种全天然植物,无法人工培育和种植,量少,具有不可再生性。尤其是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崖柏,量相对更少。淡咖啡色的崖柏,俗称“陈化料”,历经成百上千年风吹日晒,气味稳重,香气闻起来很舒服。市场价格多在万元以上。
因为崖柏很难人工培育,不可再生,而且量少,这是崖柏被收藏的基础。同时,近一两年来,受相关保护条文的影响,大红酸枝的价格被炒得太高,红木投资资金急于寻找新的替代品,于是一些投资者将目标转向崖柏。
2014年,在福建,一串比较好的崖柏手串卖七八千元很正常。随着崖柏的走俏,做崖柏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在福建原木批发集散市场,也出现了哄抢崖柏原木的场景。“原本,古玩市场里卖崖柏的商户很少,如今只要是卖珠串的,基本上都有在卖崖柏。就连原来卖传统名贵木材的人也卖崖柏了。
“崖柏收藏热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这和投资收藏主体的变化有一定关系,如今的收藏、投资主体已经从原来的工薪阶层向年轻化群体转变,这个群体起点高、现代化程度高、信息量大,而且有许多事业成功人士,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相对薄弱,喜欢玩新的东西,对于来说,他们通常以把握材质为主,因为材质是可以鉴定的,而且他们把红木收藏和实用结合得很密切,比如手串的兴起。
对于初入崖柏收藏、投资的人,不要盲目跟风,要有精品意识,并且弄清楚自己的目的究竟是收藏、还是投资,如果是投资以求回报,一定要格外谨慎。[4]
崖柏作为濒临植物,又是植物活化石,国家应该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如此火热的收藏市场,想象若干年后的太行山悬崖上光秃秃的又是何种原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香,人恒爱之,环境,吾辈亦该爱之。一、安魂、定魂——能明显改善失眠多梦,其香味可提高血液含氧量,使人精神愉悦。在日本,柏木香气被誉为“空气维生素”,有癌症专家让病人在柏木林中进行保健治疗。用崖柏做熏香让崖柏的香气环绕在病人周围,可以改善病人心情,提高免疫力。
二、排毒、养颜——《》载:“可利水道,兴阳道”。崖柏五行属金,能助肺气,合皮毛;崖柏饮片冲茶泡酒,可润肠祛油,促进新陈代谢,清除体内垃圾,美颜润肤。
三、抗炎、解毒——崖柏芳香之气,能净化空气、杀灭细菌和病毒,具有抗炎消肿的功效。崖柏精油对虫蚁叮咬、无名肿痛有奇效。《中国药典》载:“蜀东有痔疮者,坐柏木,止痛消肿奇效;其木煮水,泽头发,治疥癣。它的价值对研究古地质、古生物有重要价值。昨天,成都商报(微博)记者致电彭培好教授,他说此次发现让他和整个植物学界都为之兴奋。彭教授介绍,崖柏属于松柏科,长有球形果实和柏树一样的枝叶,被植物学家称为世界上最珍稀的裸子植物。1.看:油性越大越好,注意不要买到康料,看它的油分是否充分并有浸润感,色泽明媚的油分是最好的。
2.看密度:崖柏的比重和形态越重越好。极品陈化崖柏会沉水,放入水中会“咚”的一下沉到底,比重与花岗岩有一拼,硬度也相当大。
3.看颜色:棕红色为上品,看起来有厚重感。
4.看:极品的崖柏至少生长了500年以上。这种崖柏表面会形成一层厚达一厘米的包浆层,而新采伐并且在人工条件下陈化的崖柏,表面的包浆层就要薄得多。好的崖柏“白皮”面积不会超过表面积的1/3。
5看年轮:年轮细密程度决定了崖柏的生长年限,大于1厘米就不可能是陈化崖柏了,通常来讲越密越好,因为崖柏生长环境恶劣。生长速度缓慢,好崖柏往往年轮细如发丝。
6.闻香气:极品崖柏的香气清远悠长,韵味十足。[5]生料、老料、陈化料
在说明生料、老料、陈化料这三类材料之前,让我们来温习一下木材的基本结构,这对接下来我所描述的术语会有一个较深的理解。
木材的树皮、边材与芯材:
在中,靠近树皮(通常颜色较浅)的外环部分称为边材,是生、活的;芯材是指髓心与边材之间(通常颜色较深)的木质部,芯材细胞已失去生机。
顾名思义,生料就是所谓的活料,其主要特征是材料具有树皮(有时树皮会被剥去)、边材(即我们常说的白皮)。材料有水分,湿润,有些甚至叶子都还留在上面。我们所要抵制的,就是此类材料。如图:
请看,树皮(最外面的皮)、边材(白色部分)均在,这类材料,可归纳为:生料。
生料开裂的原因:
崖柏木材中存在极性的羟基基团,在水分进入或析出时会出现体积尺寸的湿胀和干缩。这种胀缩各项异性。变化率一般随纹理方向而不同,造成崖柏集合形体不稳定,造成开裂、弯曲等现象。
在说老料之前,我们要先说说陈化料,因为这样反着顺序说,更容易理解。
陈化料,指的是崖柏的树皮、边材在悬崖上已经完全风化朽光,只剩下了芯材部分,有人称为风化料,有人称为脱骨料,亦有人称为舍利料。
请看,没有树皮,没有边材,那一道道沟壑,代表的是岁月,是沧桑,是顽强。我们崇尚的,就是此类材料。
老料的界定,从定义上说,是指崖柏在悬崖上(注意此条件,是在悬崖上)死亡之后,直至树皮、边材风化成为陈化料之间的这个阶段。我们说老料,一般指的是崖柏死亡后,树皮、边材尚未朽化完的材料。
老料的时间跨度范围挺长的,记得有一位朋友说过,在他家屋后的悬崖上,有一株枯死的崖柏,在他父亲很小的时候,就看到这株崖柏死在那里了。如今他四十多岁,有一天将此株枯死的崖柏采下来后发现,白皮还在!也就是说,边材(白皮)的朽化是很漫长的一个过程,起码大几十年是朽不完的。日,重庆管理局工作人员在野外调查工作中,在城口县咸宜乡明月村7组杨家岩意外发现一株崖柏树,这株崖柏生长在一处绝壁之上,其根部深深的探入崖壁缝隙之中,将整株树牢牢地固定在悬崖之上,由于地势险峻,无法靠近,调查人员只能通过目测方式对这株崖柏进行测量,测得崖柏地径为1.2米,树龄约500-600年,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调查到的崖柏而言,发现这样粗大、古老的崖柏单株尚属首次,崖柏堪称崖柏“树王”。
崖柏,属柏科崖柏属植物,仅产于我国重庆的城口县大巴山南麓,1892年由法国法吉斯城口南部首次发现,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崖柏列为我国已灭绝的三种植物之一。但在1999年10月,“重庆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骨干调查队”在城口考察时,历尽艰辛,终于重新发现了已“消失”的崖柏野生居群,在2000年第3期《》上,向世界宣布“崖柏没有绝灭”。由于崖柏的结子母株非常稀少,自然更新困难。群现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急待加强保护。
本次调查,发现这株崖柏“树王”,更加肯定崖柏的原产地为大巴山,也更加增强了大巴山自然保护区一般人对崖柏的拯救和繁育的决心。
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
柏科:崖柏属
树龄:220年
崖柏起源于恐龙时代。其木材化石始于侏罗纪中期,在白垩纪曾有过鼎盛时期,拥有众多的物种。到了第三纪,该属物种大量消失,全世界仅存5个的物种。
此树位于重庆市。
日最为高大、粗壮的崖柏
重庆开县境内日前发现一株高约30米、围径2.37米的崖柏,成为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高大、粗壮的崖柏。
重庆开县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建修日告诉记者,这棵“世界崖柏之王”位于开县关坪乡,据中国林科院专家的初步估算,其树龄约为100年。
四川花萼山发现"活化石"崖柏种群
崖柏——曾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已灭绝的植物物种,于日前在位于四川省万源市的四川花萼山自然保护区被大面积发现。
记者昨日从四川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了解到,崖柏属于松柏科,长有松果型的果实和柏树一样的枝叶,被植物学家称为世界上最珍稀的裸子植物,它与恐龙处于同一时代,在白垩纪繁盛一时,是世界上极其罕见的“活化石”物种,对于研究古地质、古生物有重要价值,但环境的巨变和近亲繁殖导致这种恐龙时代的孑遗植物面临生存危机。1892年,一位法国传教士在重庆市城口东南部咸宜溪海拔1400米处的石灰岩山地上首次采集到崖柏标本,其木质坚韧、轻巧、耐腐,果实枝叶形态优美、香味四溢,这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已知的关于崖柏的最早记录。但此后的一百多年中,尽管人们多次找寻,崖柏却仿佛消失了,不仅没有活的植株被发现,就连标本和文字也再没有新的记录。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世界受威胁植物红录,崖柏被宣告灭绝。
据四川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胡明珠介绍,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首次采集到崖柏标本,经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鉴定确认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泛深入地展开了调查工作、寻找崖柏分布区域。管理处工作人员在保护区东南角,原标本采集地干带又发现大面积崖柏集中分布区。据初步估算,该地区至少现存崖柏5000株以上,集中分布在大约2000亩的区域内。这些崖柏已有数百年的树龄,都生长在距地面数十米、上百米的悬崖峭壁的崖缝中,由于养分稀少,绝大多数崖柏都不到10公分粗细,高度也仅在3米以内。
资料显示,1999年,重庆市城口发现崖柏野生植株并采集到带球果的标本,从此改写了崖柏的历史。2002年,重庆开县再度发现野生崖柏。由此,重庆被认为是世界仅存的崖柏分布地。。
四川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胡明珠说,保护这些“活化石”是当务之急。从已知的情况看,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发现的崖柏林在分布面积和数量上都占有优势,是已经发现的较大的崖柏种群。管理处工作人员在感到兴奋的同时,还面临不少的困难——要保护这片崖柏林需要相当的人力和物力。
四川发现千株极危物种崖柏 曾被宣告已灭绝
日,在宣汉县三墩乡、漆树乡等地林区发现3个崖柏野外居群,数量在1000株左右。绝大多数植株都生长在海拔1500米至1950米的石灰岩悬崖石缝上,保存完好。
记者昨日从省林业厅获悉,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定为极危物种的崖柏在四川被发现,数量在1000株左右。
省林业厅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站的隆廷伦说,日,他同成都理工大学彭培好教授及其博士生刘贤安、硕士生王小冬与当地居民谢秀庭一起,进入位于四川达州的观面山进行调查。3个野外居群绝大多数植株都生长在海拔1500米至1950米的石灰岩悬崖石缝上,保存完好。TOM科技网相关报道
崖柏是我国特有的“国宝”植物,2008年时,专家以为它从地球上消失了,把它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中抹去。可是昨天,一株正长得绿油油的活崖柏奇迹般地出现在深圳文博会国宝馆展区!
该株活崖柏的“主人”陈奕洪告诉记者,这株崖柏其实是经过植物专家紧急抢救而“死而复生”的。
2001年,陈奕洪在四川深山里发现有一株被大水冲下来的死崖柏。他把这株崖柏捡回家去,请来植物专家悉心照料,没想到它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成为罕见的在人工照料下成活生长的崖柏,非常稀奇。
陈奕洪说,他这次之所以带着这株宝贵的活崖柏到文博会上亮相,就是希望崖柏能得到社会的关注,大家共同来保护这种堪称“国宝”的珍稀植物。
据悉,崖柏生长于海拔700~2100米土层浅薄、岩石地带的针阔叶林内,是的孑遗植物,是世界上极其罕见的“”物种,被植物学家称为世界上最珍稀的。
考察新发现
崖柏日,管理局工作人员在野外调查工作中,在城口县明月村7组意外发现一株崖柏树,这株崖柏生长在一处绝壁之上,其根部深深的探入崖壁缝隙之中,将整株树牢牢地固定在悬崖之上,由于地势险峻,无法靠近,调查人员只能通过目测方式对这株崖柏进行测量,测得崖柏为1.2米,树龄约500-600年,就目前自然保护区调查到的崖柏而言,发现这样粗大、古老的崖柏单株尚属首次,崖柏堪称崖柏“树王”。
崖柏,属柏科植物,仅产于我国重庆的城口县大巴山南,1892年由法国传教士法吉斯城口南部首次发现,1998年将崖柏列为我国已灭绝的三种植物之一。但在1999年10月,“重庆市国家重点保护骨干调查队”在城口考察时,历尽艰辛,终于重新发现了已“消失”的崖柏野生居群,在2000年第3期《植物杂志》上,向世界宣布“崖柏没有绝灭”。由崖柏的母株非常稀少,自然更新困难。群现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急待加强保护。
本次调查,发现这株崖柏“树王”,更加肯定崖柏的原产地为大巴山,也更加增强了大巴山自然保护区一般人对崖柏的拯救和繁育的决心。
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
柏科:崖柏属
树龄:220年
崖柏起源于恐龙时代。其木材化石始于侏罗纪中期,在白垩纪曾有过鼎盛时期,拥有众多的物种。到了,该属物种大量消失,目前全世弃仅存5个间断分布的物种。
此树位于重庆市开县新元村。
重庆开县境内日前发现一株高约30米、围径2.37米的崖柏,成为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高大、粗壮的崖柏。
重庆开县管理局局长日告诉记者,这棵“世界崖柏之王”位于开县关坪乡,据专家的初步估算,其树龄约为100年。
四川发现"活化石"崖柏种群
崖柏——曾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已灭绝的植物物种,于日前在位于四川省万源市的四川花萼山自然保护区被大面积发现。
记者昨日从四川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了解到,崖柏属于松柏科,长有型的果实和柏树一样的枝叶,被植物学家称为世界上最珍稀的裸子植物,它与恐龙处于同一时代,在繁盛一时,是世界上极其罕见的“活化石”物种,对于研究、古生物有重要价值,但环境的巨变和近亲繁殖导致这种恐龙时代的孑遗植物面临生存危机。1892年,一位法国传教士在重庆市城口东南部咸宜溪海拔1400米处的石灰岩山地上首次采集到崖柏标本,其木质坚韧、轻巧、耐腐,果实枝叶形态优美、香味四溢,这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已知的关于崖柏的最早记录。但此后的一百多年中,尽管人们多次找寻,崖柏却仿佛消失了,不仅没有活的植株被发现,就连标本和文字也再没有新的记录。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世界受威胁植物红录,崖柏被宣告灭绝。
据四川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11日,工作人员首次采集到崖柏标本,经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鉴定确认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泛深入地展开了调查工作、寻找崖柏分布区域。近日,管理处工作人员在保护区东南角,原标本采集地干带又发现大面积崖柏集中分布区。据初步估算,该地区至少现存崖柏5000株以上,集中分布在大约2000亩的区域内。这些崖柏已有数百年的树龄,都生长在距地面数十米、上百木的悬崖峭壁的崖缝中,由于养分稀少,绝大多数崖柏都不到10公分粗细,高度也仅在3米以内。
资料显示,1999年,重庆市城口发现崖柏野生植株并采集到带球果的标本,从此改写了崖柏的历史。2002年,重庆开县再度发现野生崖柏。由此,重庆被认为是世界仅存的崖柏分布地。目前,世界自然联盟将崖柏评为世界级的。
四川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胡明珠说,保护这些“活化石”是当务之急。从已知的情况看,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发现的崖柏林在分布面积和数量上都占有优势,是已经发现的较大的崖柏种群。管理处工作人员在感到兴奋的同时,还面临不少的困难——要保护这片崖柏林需要相当的人力和物力。
2015年,《经济半小时》为您讲述,崖柏是一种稀有的全天然植物,在我国已濒临灭绝。2011年,一件名为《飞龙在天》的崖柏作品标价3.8亿元人民币,惊动整个文玩圈。短短几年,崖柏价格急剧飙升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一些村民冒险进山采挖,跌落悬崖的悲剧不断上演。[6]
中国最专业的植物分类图...提供资源类型: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