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1995年发行成吉思汗大张高铁一万元纪念纸币

发现成吉思汗陵?
发现成吉思汗陵?
《环球》杂志
  听到这一消息,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什么?你说的是真的吗?
  中国一位退休地质工作者宣称,他找到了各国考古爱好者们苦苦找寻了几百年的成吉思汗及其他二十多位蒙古帝国和元朝可汗、皇帝的墓葬群。
  成吉思汗作为蒙古帝国的缔造者,在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横扫欧亚大陆,建立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的大半个世界的统治。法国学者格鲁塞曾评价说:因为有了成吉思汗,中国绘画和波斯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北京有了天主教,“对于世界的贡献,只有好望角的发现和美洲的发现才能够相比”。
  公元1227年,这位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整个世界的“人类帝王”在攻打西夏途中病逝,但他尸骨的安葬之地,却从此成为千古之谜。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帝王的陵墓都有迹可寻,唯独“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死后全部了无踪迹,除了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的衣冠冢外,他们的真正安葬地一直是各国考古学者们绞尽脑汁的对象。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200年间,全世界至少有100个考察队风餐露宿,寻找过成吉思汗陵寝,但全部无果而终。
《环球》杂志记者/聂晓阳
  宁夏大学前校长陈育宁说,在证据和资料不充分、时机不成熟特别是民族心理不能承受的情况下,研究成陵之谜可以,但“不宜到处搞挖掘,也不宜急于下结论”。
  寻找成吉思汗陵最新的发现,来自宁夏的地质工作者兼蒙元历史研究者王景武。
  已退休的王景武告诉《环球》杂志,根据全世界专家多年来的搜寻和研究,解开成陵之谜的一些关键词包括“六盘山”、“阿尔泰”、“肯特山”、“起辇谷”等。一些专家近年来把焦点集中在宁夏固原的“六盘山”以及外蒙的“肯特山”等地,但根据他自己的研究,这些地方实际上都指向一个地方,就是宁夏贺兰县金山乡鹿盘寺一带。
  根据王景武提出的“贺兰山说”,除成吉思汗外,托雷、窝阔台、贵由、蒙哥、忽必烈等蒙元各大汗和皇帝的陵墓及陪葬墓都在这里,初步探察有二十多座帝陵以及若干十一个为一组的帝陵敖包。其中疑似忽必烈陵区的建筑面积多达数万平方米,陵寝下方还有一深潭,潭旁人工用石块砌成一条巨大青龙,今天痕迹犹存。
  记者在现场看到,被指为成吉思汗真正陵寝的地方两侧各有一个十多米高的敖包,而在现场随意捡拾的几块碎瓷片,经知名专家、《中国早期青花瓷史鉴》作者宁治超先生鉴定,均为宋元时期的瓷器,其中有几块薄胎瓷片尤为宁先生所称道。
  记者在疑似忽必烈的陵寝前看到一座约10米高的藏传佛教“转世坛城”风格的方形建筑,周围散落着大量古旧砖块、瓷器、琉璃瓦、瓦当等残片。
  曾任宁夏大学校长的著名民族史专家陈育宁说,成吉思汗墓葬目前得到较多认同的地点一是蒙古国肯特山南、克鲁伦河北,二是蒙古国的杭爱山,三是宁夏的六盘山,四是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境内的千里山,但是迄今为止,无论哪一种观点都不具有绝对的说服力,“王景武先生的新发现,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自圆其说,可以视作关于成陵地点的‘贺兰山说’,作为一家之言留待历史验证。”
隐藏在岩壁上的秘密
  王景武试图破解成陵之谜的最初线索,来自对贺兰山岩画的另类解读。
  南北走向的贺兰山位于宁夏银川平原和内蒙古阿拉善高原之间,绵延250余公里,是宁夏境内最高峰。
  贺兰山重叠绵延,巍峨高大,既削弱了南下的西伯利亚高压冷气流,又阻截了沙漠的东侵,是分隔温带荒漠草原与温带荒漠、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内流流域与外流流域的分水岭,也是半农半牧区与纯牧区的分界线。其许多沟谷,平时是贸易交通要道,战时又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留下了数以百计的不同风格的古老岩画。
  这些岩画有的以草原动物为主,有的类似人面,有的以乘骑征战人物形象等为主。目前,很多专家都倾向于认为这些岩画绘制于新、旧石器时代或铁器时代早期。
  但王景武认为,这些岩画分别绘制于不同历史时期,其中一些很可能是蒙古人祭祀成吉思汗及蒙元历代帝王陵寝的“路线示意图”。
  他发现,从青海、新疆等地的一些山麓开始就能够看到这些岩画,其中在一些大的驿站附近,比如今天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的满都拉山和巴盟的狼山,所找到的岩画和贺兰山里的一些岩画很类似,都是指向某一特定位置的。他还发现,这些岩画所指示的线路有好几条,有的是能走几十匹马的小道,有的则是可以走成百上千匹马的大路。
  “因为人马每天都要补充饮水,所以这些岩画主要是为了指明下一个水源地的方位和路程。沿着岩画所指引的方向,一般都能发现水源,有的即使现在找不到,也依稀可以找到当年的河床或者泉眼。”他说。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岩画上画了三只羊和一匹马,那么通常这些动物的头都指向同一个方向,那就是下一个水源地的位置。三只羊和一匹马的意思是赶着羊群到下一个水源需要三天的路程,而骑马的话需要走一天。”
  在他看来,贺兰山岩画中的一部分的绘制时期并没有那么早:它们是当时只有一些蒙古人了解的路线密码。这个路线既是当时的祭祀路线,也在后来的多次战争中被使用。顺着岩画指示的方向,他认为他最终找到了成吉思汗真正的安息之地。
“太阳神”实为成陵平面图?
  王景武认为他发现的另外一个“秘密”,是那幅举世闻名、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贺兰山“太阳神”岩画,其实“正是成吉思汗陵寝的平面图”。
  太阳神岩画是贺兰山岩画中最有名的一幅,一般专家都认为这是先民们“太阳崇拜”的一个图腾。但是经过仔细比对,王景武认为这幅岩画是成吉思汗去世后画的,是记录成陵位置和特征的一个秘符,其图案和后来他发现的疑似成吉思汗陵平面图几乎如出一辙。
  他对《环球》杂志说,成吉思汗真正的陵寝位于一座帽形尖山的下方,前方两侧到现在还各有一眼泉水,这就是“太阳神岩画”的两个眼睛,而“太阳神”的两个前伸的角,实际上是成陵前方两个人工修饰的月牙形土丘,代表了蒙古人对牛羊等有角动物的食物崇拜,而“太阳神”鼻子、嘴巴和下巴等,则代表了成陵前的甬道和象征乾卦的六块人造梯田。
  有趣的是,这幅所谓“太阳神”的岩画图案,也和部分地区蒙古妇女的尖帽长角头饰惊人地相似。这种头饰,据说是也遂夫人为了纪念成吉思汗而设计的。王景武认为,也遂夫人创造这种头饰的灵感“当然不是来自那幅岩画,而是直接来源于成陵的形状”。
“不宜急于下结论”
  事实上,关于成陵之谜的讨论这些年来一直时断时续。陈育宁告诉《环球》杂志,1915年北大教授张相文和蒙古史专家屠寄在权威刊物《地学杂志》连续发表文章,首次将成陵之谜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并辩论了两年,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话题在当时几乎家喻户晓,但他们谁也不能说服谁。此后近百年来,有关这一谜题新的发现时有所闻,但都不具备充分的证据。
  陈育宁说,按照蒙古族的习俗,蒙古“汗”的墓地,都是保密的。因为要保密,所以地面才无迹可寻。这除了与原始宗教有关外,更重要的还是由游牧民族流动迁徙过于频繁所决定的。而残酷的战争则难保地盘得而复失,只有秘葬才能保证墓地不被敌方破坏。
  陈育宁在分析史书上有关成陵的记载时发现,时间离成吉思汗病逝时间越近的,反而越含糊不清,似乎在有意回避。而此后的文献,虽然也有提及,但多是语焉不详,加之地名演变、翻译变化、民间传说、后人推测,就使得成吉思汗的真正墓地,更加扑朔迷离。
  “有秘密,就有人探秘。除了部分专家学者纸上谈兵之外,还有许多人不远千里进行实地探寻。远的不说,就是最近20多年间,这种探寻活动不但仍未停止,而且有不断升温的趋势,有些国家、有些机构甚至不惜投入、动用精密仪器、调动各种手段,甚至不惜掘地三尺进行大规模搜寻。”他说。
  陈育宁列举了自1990年以来的一些重要的探寻活动:1990年至1993年,蒙古国、日本联合考察队对蒙古国的1万多平方公里进行了探测,找到了3500座13世纪以前建造的古墓,但没有找到一座皇陵。
  从1995年起,美国考古学家动用卫星遥感、GPS卫星定位等先进手段在蒙古国东部搜寻多年,一无所获。
  2000年5月,由6人组成的“寻找成吉思汗”台湾民间探险队,在蒙古国进行长达82天、1769公里的探寻,没有新的发现。随后,他们与新疆的科研人员会合,在新疆阿尔泰山的山谷中发现了高23米、底部直径达92米的巨型石堆,一些专家认为它可能是蒙古贵由汗的陵墓。
  同年7月,美国“考古探险特别小组”也来到蒙古国。他们按照自己根据《蒙古秘史》绘制的“历史地图”进行挖掘,发现150座不同时期的古墓,但没有一座是成吉思汗陵。
  2003年7月,有人称在鄂尔多斯西面鄂托克旗的阿尔寨石窟发现成吉思汗活动的遗迹。那里有高约80米、长达300米的砂岩平顶山。山上有近百个已遭严重破坏的石窟。而要说这里就是成吉思汗陵,却仍显证据不足……
  在陈育宁看来,古人秘葬成吉思汗,就是为了不让后人知道,现在看来,“他们很好地实现了这个意图”。他说,研究成陵之谜可以,但在证据和资料不充分、时机不成熟特别是民族心理不能承受的情况下,“不宜到处搞挖掘,也不宜急于下结论”。
呼吁“负责任”的调查
  对于王景武的最新发现,宁夏自治区文物局一位副局长表示,接到有关信息后,他们曾组织过考察,考察结论是不认可王景武的说法。但王景武对《环球》杂志说,文物局的所谓考察并不足以令人信服,甚至都并没有邀请作为信息提供者的他参与,也没有对他提出的有关证据做出任何正面回应。
  “他们连我说的具体位置都不知道,又是如何组织考察的呢?”王景武说,“很多专家一听我的身份,就立刻显出不耐烦的样子,有的没听几句话就把我打发出来了。”
  最令王景武着急的是,他所发现的疑似成吉思汗陵寝的所在地目前正遭受一条即将贯通的公路的严重威胁,“哪怕我的发现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有关方面也应立即引起重视并展开真正负责任的调查,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资料: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陵”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有一座成吉思汗陵。蒙古族人视那里为圣地,平日殿内圣灯长明,供后人祭奠。
  古代蒙古族人信奉萨满教,认为人去世后,灵与肉分开。人将死时,人们会把一撮驼毛放在他鼻口处试试是否有呼吸,并以此吸附他的灵魂。
  据史料记载,吸附成吉思汗“灵魂”的驼毛,就收藏于鄂尔多斯的这座陵墓里。不过,根据学界比较公认的观点,这里并非成吉思汗的真陵,而是一座纪念堂性质的衣冠冢。
  日本侵略中国时,为保护成陵,国民党政府于1939年把装有成吉思汗衣冠的“灵柩”先后迁移到甘肃榆中县兴隆山、青海湟中县塔尔寺。日,新中国的中央政府将“灵柩”移回鄂尔多斯,在伊金霍洛旗重建了陵园,并将散落在各地的成吉思汗遗物逐步集中到这里。现在,成陵还分别供放着成吉思汗的夫人、胞弟以及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和其夫人的“灵柩”。
  (《环球》杂志记者/乐艳娜 整理)
资料:成吉思汗死亡情形的多种版本
  成吉思汗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可以说征服了一切敌人,但却无法征服时间和死亡。
  现在,史学界比较公认的说法是:66岁的成吉思汗于1227年率军攻打西夏的途中患病身亡。据《蒙古秘史》载,在出征西夏前一年,成吉思汗从马背上摔下受伤,但仍抱病出征。后来虽然灭亡了西夏,但仍病重致死。
  不过,十三世纪40年代出使蒙古的罗马教廷使节普兰诺·加宾尼说,成吉思汗是被雷电击中身亡的。
  半个多世纪后来到中国的马可·波罗说,成吉思汗是在攻城时中箭而死的。
  当然,还有更为香艳的版本。蒙古国的一个传说是:成吉思汗死于西夏国王的娇妻之手,这位美丽的少妇与66岁的成吉思汗度过了仅有的一晚。这个故事仅见于传说,从未被公开书写过。
  清朝成书的《蒙古源流》与蒙古国的这个传说很相似:成吉思汗俘虏了美丽的西夏王妃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这位王妃在侍寝时刺伤成吉思汗,然后投河自尽,成吉思汗也伤重不治。
  (《环球》杂志记者/乐艳娜 整理)
来源: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2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本刊通用网址: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编辑部电话:
globe1980@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邮政编码:100040
总 编 辑:姬斌(兼)
执行总编辑:胡俊凯
副总编辑:聂晓阳
&&&&&&&&&&&&&李晓明
&&&&&&&&&&&&&刘新宇
&&&&&&&&&&&&&刘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成吉思汗时期蒙古族的长生天信仰--《丝绸之路》1995年05期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族的长生天信仰
【摘要】:成吉思汗时期蒙古族的长生天信仰马进“长生天”是蒙古族早期的宗教信仰。蒙古族最早所信奉的万物有灵的宗教是萨满教。其崇拜的主要神灵有火、地、山、天、敖包等等。蒙古人把天神称为“腾格里”,认为有120尊,各有分工。萨满教持天命论观点,称天为“长生天”,认为...
【关键词】:
【分类号】:B933【正文快照】: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族的长生天信仰马进“长生天”是蒙古族早期的宗教信仰。蒙古族最早所信奉的万物有灵的宗教是萨满教。其崇拜的主要神灵有火、地、山、天、敖包等等。蒙古人把天神称为“腾格里”,认为有120尊,各有分工。萨满教持天命论观点,称天为“长生天”,认为长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侯照民;;[J];中国道教;2011年04期
李虹;;[J];宗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高济;;[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一辑)[C];1981年
刘直;;[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孙悟湖;;[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陈高华;;[A];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纪念集刊[C];1979年
苏雅拉;;[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哈宝玉;;[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佟德富;;[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杨晓国;;[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宝贵贞;;[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丁铭;[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王大方;[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巴图吉日嘎拉
杨海英;[N];中国民族报;2007年
许晓岚;[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王春霞;[N];中国民族报;2006年
巴图吉日嘎拉;[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夏丹?通讯员
胡国峰;[N];烟台日报;2008年
张双福;[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朱家凤;[N];云南政协报;2006年
仁钦道尔吉;[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初景波;[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赵允卿;[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权平;[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张青;[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玉红;[D];内蒙古大学;2012年
陈乃华;[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陈望柱;[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塔娜;[D];内蒙古大学;2010年
高桂香;[D];兰州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转载]蒙古发行纪念元太祖成吉思汗诞辰850周年邮票
蒙古于日纪念元太祖成吉思汗诞辰850周年邮票小全张。
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206年春天建国称帝,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张高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