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虾与非养殖湖泊生态小龙虾虾黄的区别?

视频:死水养小龙虾 清洗虾身染黑牙刷
发布时间:日 12:46:02点击数:
摄/本报暗访组
本站文章谢绝转载,否则法律后果自负!
法制晚报讯(文并摄/本报暗访组)吃麻辣小龙虾是京城百姓消夏的一大特色。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在供应北京小龙虾的主要原产地之一山东省微山县,小龙虾是分为活水野生虾和死水养殖虾两种。活水虾外表洁净肉质洁白,而死水虾外壳附着油泥,肉质也暗黑。两者的价钱相差能达到30%,端上老百姓餐桌的却是一个价钱。
有趣的是,尽管在原产地养殖虾的产量远远高于野生虾,但北京大排档的终端市场商家们几乎都说自己的小龙虾是湖里活水养殖的,不承认是死水虾。
如果你走进京深海鲜这样的水产市场挑选小龙虾,你会听到商户这样的询问:&你是自己吃?还是拿去饭店用?自己吃就买这种贵一点儿的(指活水虾)!&
水产市场 小龙虾分两种 死水养的便宜7元
5月23日,京深海鲜市场,一位女摊主正热情地招呼顾客,&新鲜干净的小龙虾,都是湖水里养的虾。&看到记者停下询问价格,摊主又说,&现在正是吃小龙虾的好时候,你是自己吃?还是拿去饭店用?&
&有什么区别吗?&记者问。
&自己吃就买这种贵一点儿的,你看这些小龙虾多有活力啊,一个个张牙舞爪都想爬出来,这种4钱大小的25元一斤,再大一点儿的更贵,都是活水里养殖的。&她指着25元一斤虾的那个箱子说,&这些活水野生虾可都是山东微山湖的。&
摊主又拉过来另外一个泡沫箱子,打开盖子,拿出一个小龙虾指给记者看,&瞧这壳上有一层油泥吧?你再看虾肚子整个都是黑的。这种虾5钱大小的也就18元一斤。&
5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西五环的锦绣大地批发市场水产批发区,3个批发小龙虾的商户都说自己的小龙虾是活水野生的,并且称活水小龙虾出水可以活4天,池塘死水养殖的小龙虾出水后最多活3天。
商户对记者说,判断活水虾和死水虾的办法:一是看腹部,腹部干净透亮的是活水野生的,脏的一般都是死水养殖的;二是闻,活水野生的只有少许鱼腥味,死水养殖的除了鱼腥味还有淤泥臭味,因为这种虾一般生活的水域水质要比前者的差。
5月24日,记者在锦绣大地水产品市场采访时,一位中年男子前来批发小龙虾,这位男子姓章,他告诉记者,他们一般都用价格低一档的死水虾,质量差点儿,相对比较脏。
他们上午把这种死水虾购进后放到清水里先泡着,同时滴些香油,这为了能让虾把脏东西吐出来。中午换了水后再泡到用白醋混合的清水里,对一些死水虾进行刷洗,清洗完再把这些虾放到锅里过油炸一遍,这样出来的半成品小龙虾外壳鲜红油亮很有卖相,到了晚上谁点小龙虾就现加工。
大排档 自称活水养 小龙虾拒&白灼&
在方庄环岛南的芳古路旁,每到夏季的夜晚,道路两旁的大排档的餐桌上,一盆盆鲜红的麻辣小龙虾摆满了餐桌。
记者走进一家名为&红大地&的大排档,伙计热情地介绍,&小龙虾配扎啤是本餐馆最火的搭配,你们要不要来一份儿?价格也不高,38元12只。&记者问,除了麻辣口味的,能否做白灼水煮的虾呢?
&白灼?小龙虾哪有白水煮的,你要吃白灼口味,那种活的皮皮虾可以做。大哥,您是不是怀疑我们虾的质量啊,我们这虾都是湖里长的野生虾,绝对干净。这虾不能白灼,主要是我们提前都把虾炸好了,客人点了我们再加工一下口味。&伙计说。
在方庄体育公园内的一家露天排档里,厨师兼老板的小张告诉记者,他的虾都是从江苏运来的,都是湖里的活水野生虾,味道绝对鲜美,&你去其他店里吃这个虾,他们都用死水养殖的糊弄你。&
当记者问到虾是否新鲜,能否做其他口味时,小张说,&这些虾提前都炸好了,只能是麻辣做法,你放心,虾本身绝对没有问题。&
记者发现,在芳古路沿街的几家卖麻辣小龙虾的店里,店家都说自己的虾是活水野生虾,但都找不到活虾的影子。店里其他水鲜产品,像螃蟹、皮皮虾等却能发现活品。
另外,虽然都声称是活水虾,却没有哪个饭店愿意用白灼的方式烹调小龙虾。
产地探访 死水虾居多 对外统一叫活水虾
根据商户们的指引,记者来到了北京市场小龙虾的主要产地山东省微山县。
5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微山县彭口闸村一家规模很大的小龙虾收购站。这里的姚姓老板告诉记者,要说小龙虾的品质,微山湖认了老二,全国就没人敢称第一。&因为我们都是从渔民手里一点点收过来的,渔民都是从微山湖里捕的活水野生虾。虾壳鲜红或乌青,虾肉都是透亮、洁白。&
&像这样四五钱的虾,我们收上来都要14元一斤,前两天更贵17一斤,卖到北京基本都在25元每斤往上。&姚老板说。
姚老板告诉记者,他的虾主要销往济南、北京,其中北京的销量最大,旺季时每天有2000多斤,像北京簋街里的某些饭店都是他的老客户。&对比养殖虾,野生小龙虾味道更鲜美,就算白水煮熟也吃不到怪味。不过北京人可能吃不出来两者的区别,因为你们更喜欢味道重的麻小。&
在德成鳝鱼大世界的门口,刚刚卖出100多斤小龙虾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刚卖出的虾就是活水养殖的,这种虾个头并不小,平均每个虾都在4钱往上。如果是池塘里死水养殖的,价格相对低一些,每斤卖11元,从微山湖活水里捞的就可以卖到15元左右了。
收虾的老板往外卖虾,都会统一说成微山湖的活水野生虾,这样一斤4钱左右的虾运到外地就能卖到二十五六元一斤了。
池塘浮油污 死水虾身上长水锈
在养殖户杜先生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一处池塘岸边,为了推销所产小龙虾,杜先生热情邀请记者下到池塘里面,看看刚捕捞的新鲜小龙虾。这个池塘长约100米,宽约70米,顺着水泥板,记者跟随杜先生下到了池塘里的木船上。
由于地笼围着池塘扎了一圈,杜先生撑着小船也围着池塘走了一圈,每到一处便将地笼从水里拽起来,将里面的小龙虾放到盆子里。
坐在池塘中的木船上完全没有泛舟湖中的感觉,水面上浮着一层绿色的油污,水质也非常浑浊,每当拽起一个地笼时,水中黑色的污泥就会翻涌到水面,并伴随着阵阵恶臭,令人作呕。
活水小龙虾过度捕捞 池塘养殖保障产量
南阳镇是在微山湖内的一个小岛上,每天早上这里都会有水产交易市场,渔民们会把从湖里捞来的鱼虾蟹拿来进行交易。
26日早晨六时许,曾经做过渔民的王先生正在这里收购活水野生小龙虾,却只收了二十多斤,其他几位收虾人也是这样,且收上来的虾小的多、大的少。
王先生说,十年前这里曾是微山湖小龙虾主要产地,多的时候每天能有数千斤龙虾出水,交易市场每天都很火爆,而现在小龙虾的数量急剧减少。
王先生说,渔民捕捞到的活水野生小龙虾不管大小都卖给了收虾贩子,这种过度捕捞使湖里的小龙虾数量得不到恢复,所以有些渔民到了岸上找个池塘进行养殖,最起码小龙虾的产量有了保障。
记者实验 虾身黑锈 牙刷变黑难去除
回到北京后,记者将北京市场上买到的一些外壳带有黑锈的小龙虾,放到盛满清水的盆内,并滴入几滴香油。大约泡了一个小时,盆内的清水已经变浑发黑。
记者拿出其中的一只外壳有油污、虾腿和肚子上有黑锈的虾,将两只鳌用手指固定,用崭新的牙刷给这只小龙虾全身进行清洗。刷洗数遍后,发现虾的头部外壳表面污物只刷洗掉了一小部分,有凹陷的关节部分上的黑色根本无法洗掉。
经过洗刷,虾肚子只能减退成暗黑色而不能完全洗净,反而牙刷的白色刷毛变成了黄褐色。记者滴了几滴洗涤剂到虾壳上,然后再用牙刷刷洗,虾身上多处黑锈依然无法洗净。在连续洗了七八个带有黑锈的小龙虾后,牙刷毛的颜色已经变得乌黑。
记者将黑色小龙虾的虾头外壳剥离后,发现其腮部也是黑色的;拨开外壳相对干净的小龙虾的虾壳,虾腮呈黄白色或白色。
专家分析 虾腮变黑 生长过程受污染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陈舜胜在看了记者提供的图片后判断,虾身上的黑色物质虽不能确定是何种物质,但可以肯定这是一只被污染的虾。由于小龙虾身体粗糙不平,赃物附着的很深,一般的清洗方法是洗不干净的。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黄旭雄教授研究方向是水体微藻与虾蟹健康养殖。
据他介绍,这种虾壳、虾腮严重变黑,并清洗不净的小龙虾应当是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了污染,尤其是腮变黑的虾说明污染物已经进入了虾体。
黄教授说,如果小龙虾生长的水质不好,其肉质容易被污染,如果是有机物的污染,还有可能在烹炒加热的过程中分解一部分。
小龙虾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用烤、炒或腌、醉等加工方法不能将小龙虾体内可能携带的肺吸虫囊蚴(幼虫)全部杀死。预防肺吸虫病只要不生食或半生食小龙虾、蟹类即可。
专家介绍,蒸煮温度保持在100℃以上,时间不少于10分钟,方能确保将肺吸虫囊蚴杀灭。此外,小龙虾的虾头易潜伏细菌、寄生虫,所以一般不要食用。
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 、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颜色暗红,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文并摄/本报暗访组
法晚新媒体矩阵
扫一扫·更精彩
扫一扫 关注法晚微信
扫一扫 关注法晚微博
扫一扫 关注观海内参
扫一扫 关注皇城根侃爷
扫一扫 关注色相
扫一扫 关注言字旁
扫一扫 关注国安体
扫一扫 关注悦别墅
版权所有 法制晚报 2006 京ICP备号 京新网备2010010号 京公网安备
本站通用网址:从虾稻连作到虾稻共作 潜江走出小龙虾生态养殖标准化之路
潜江“虾稻共作”示范基地
  荆楚网消息(记者周三春 通讯员胡定平)一道“潜江油焖小龙虾”,风靡武汉餐桌的一记“重磅”,大有“红”遍全国之势。需求增长之猛让小龙虾身价倍增。作为“虾稻连作”的发源地,有着“中国小龙虾之乡”美誉的湖北省潜江市,不断探索小龙虾生态养殖新模式,实现“虾稻共作”,走出一条全国领先的小龙虾绿色生态养殖标准化之路。
  4月的潜江乡村,广袤的田野间随处可见农民在忙碌着春耕春种。4月26日,在关庙办事处的一片水田边,熊建良看着流向稻田里的涓涓清水,脸上满是憧憬。去年底,在北京做餐饮生意、年收入数十万元的他来到潜江,投资100多万元流转500亩水田养殖小龙虾,短短4个月,寻找基地、流转土地、修整田块、铺设电网……一切准备就绪,“来这里养龙虾特有信心。”
  熊建良所说的“信心”来自于“虾稻共作”。近几年来,潜江市相继制订了《稻田养虾技术操作规程》、《潜江龙虾“虾稻共作”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2013年5月《潜江龙虾“虾稻共作”技术规程》由中国渔业协会作为国家行业标准予以公布和实施。
  “‘虾稻共作’让我们企业找到了方向。”曾经为虾源一度一筹莫展的湖北虾乡食品公司总经理刘军今年干劲十足,这几天他四处忙碌,联系合适的虾苗。“再过段时间,就要投虾苗了。”去年, 刘军牵头成立了千特水稻种植合作社,网罗2000多名社员,全部采用“虾稻共作”模式种养,基地面积达到1.5万多亩,不仅解决了企业“收虾难”,还带动农民养虾亩平收入达5000多元。
  “全程注重质量安全。”潜江市市长黄剑雄告诉记者,潜江市2009年起就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去年还在全市23个乡镇办(场)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划拨专项经费,安排专人监管,对“虾稻共作”重点监控,确保全程标准化生产,今年市委一号文件专门提出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求建立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程的监管制度。2013年4月,“潜江龙虾”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目前,潜江市小龙虾养殖基地坚持标准化生产,均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产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是全国小龙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市。
  严格的标准化带来的是品质的大幅提升。潜江华山、莱克公司出口的小龙虾系列产品,在欧美多次“苛刻”的检测中,无一例超标,潜江小龙虾市场美誉度不断提高,俏销国内外市场。
  不仅是小龙虾,“共作”的稻米身价也随之倍涨。去年,潜江“虾乡稻”以绿色生态,粒形整齐、饱满,完整粒高,晶莹剔透,口味清香等优点,获第十一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大米”称号。在湖北省农业部门组织的水稻品质检测中,“虾乡稻”各项指标列全省第一名。2013年底,该大米又顺利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成为湖北特色农业品牌。尽管价格虽然比普通大米高很多,但仍然十分抢手,远销广州、深圳等大城市。
  “去年全市小龙虾稻田养殖面积23万亩,龙虾产量3.2万吨,优质稻米13.8万吨,产值13.5亿元,占全市农业产值的12.4%,亩平效益5400元,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今年面积有望达到25万亩。”黄剑雄说。
(作者:&&编辑:王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荆楚网(cnhubeigw)、最武汉(zuiwuhan01)官方微信。湖养“食草小龙虾”成餐桌新宠
黄陂一渔场生态养殖让村民“起篓子”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_长江网_长江日报_武汉晚报_武汉晨报_电子报_数字报
&&&&&&&&&&
论坛用户:
| 标题导航
第11版:产经理财
湖养“食草小龙虾”成餐桌新宠
黄陂一渔场生态养殖让村民“起篓子”
&&&&养殖户正在收取虾笼里的“食草虾”
&&&&本报讯(记者彭仲)近年来,强大的需求使小龙虾风靡市场。日前,黄陂天河街方桥村白莲院渔场在湖中养殖的一种“食草小龙虾”上市,成为市民餐桌上的新宠。&&&&昨日清晨天不亮,一辆辆小面包车就开到黄陂天河街方桥村白莲院渔场的湖边等候,村民刚把小龙虾从白水湖里捕捞上来,立即就被装车运走。前来收购的商贩告诉记者:白莲院的虾子虽然价格比其他小龙虾要高一半以上,但每天都销售一空,来晚了就没货。&&&&春季在干涸的湖底种草,然后放水养虾,小龙虾以湖中水草为主食,再补充小冰鱼冰虾为辅食,不投放任何人工饲料,白莲院的村民们给自己养殖的天然生态小龙虾取了个名字“食草小龙虾”。&&&&方桥村白莲院渔场拥有3000亩湖面,水质优良,一直是我市知名的天然生态养殖场。村民们过去一直以养殖四大家鱼为主,利润不高。&&&&今年3月,该村在“三万”活动对口联系该村的黄陂区政务中心帮扶下,将2000亩湖面以村民入股方式,拿出来养殖小龙虾,并外请汉川的龙虾养殖专业户来此承包其中部分湖面,教村民养虾。&&&&曾在汉川汈汊湖养了10多年小龙虾的养殖专业户黄修昌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小龙虾开始出现在武汉人的餐桌上,现在越来越火爆,市场价近10年已经涨了9倍。现在野生小龙虾早已绝迹,市场上的小龙虾全部是人工饲养的。人工饲养以鱼塘为主,所喂养的饲料大都是以鱼粉、豆粕、麸皮为主的人工饲料,这样的小龙虾生长周期大概30多天,而白莲院渔场湖养的食草小龙虾要长近50天。虽然生长周期要长,但个头大,肉质更鲜嫩饱满。&&&&村支书李新建介绍,现在像这样在大湖里养天然生态虾的,该村在武汉市还是独一家。他粗略向记者算了一笔账:2000亩湖面的小龙虾上市才一个月就已经销售了近百万元,“估计全年的利润可达240万元!”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 B2-图文:不是有钱不赚 养虾真的好难
楚天金报讯 图为:小龙虾如果都长这么大,虾农就真的笑得合不拢嘴了  □文图/本报首席经济记者彭鹏 通讯员程慧朋 实习生郭倩芸一边是餐饮市场小龙虾消费火爆,一边却是虾源减少,武汉市的虾价创下5年来新高。市场这么热捧,虾源怎么还减少了?而虾价这么高,虾农还不发大财?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答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小龙虾的钱,并不好赚。【说风险】都以为养虾赚大钱五年前虾农集体亏损养虾图什么,赚钱而已,可事实往往不那么尽如人意。2006年至今,小龙虾火了7年。餐饮消费的火爆,加之不少人认为养殖技术含量不高,我省境内掀起一股小龙虾的养殖热潮。可一哄而上的虾农,并不是个个都赚了钱。以武汉为例,2009年就是个转折点:在上一年近半小龙虾养殖户被套牢后,该市的小龙虾养殖面积从2008年的19.3万亩,锐减至2011年的11.8万亩。今年上半年,武汉市小龙虾养殖面积恢复到14.3万亩,但仍未达到顶峰时期的养殖面积。武汉市农业局水产专家描述,2008年的养虾赔钱,还真不是假话。2006年起,武汉开始推广养殖小龙虾,2008年和2009年是小龙虾养殖的高峰期。当时的一些水产养殖公司大力宣传养虾收益,宣称亩产能达到上千斤。于是农户们一哄而上都去养虾。但2008年1月,罕见冰雪天气给武汉的小龙虾养殖“当头一棒”,武汉近半养殖户集体遭遇亏损。蔡甸张湾街村民高进,就是当年的赔钱的虾农之一。高进原本养了10多亩水面的四大家鱼,看到隔壁村有人去年养虾比他养鱼赚钱,他也动了心。2008年,高进跟同村三个村民共同出资35万元,承包了100亩水面,开始养虾。孰料年前投放虾苗,年后就遭遇了50年一遇的雪灾,虾苗被冻死了30%,等到四月中旬小龙虾上市,他只收回1000元的成本。蔡甸区水产局技术推广站站长朱传辉分析,2008年,虾农普遍亏损严重。除了雪灾因素外,养殖户一哄而上,导致小龙虾种苗由原来几元钱一斤,炒高到几十元一斤,养殖成本增加了不少。一些新入行的虾农还普遍缺乏技术——比如一米深的水和一尺深的水,前者更利于龙虾的生长;养虾除了投水草和螺蛳,还必须使用专业的虾饲料。武汉市小龙虾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陈忠生补充说,虾农对小龙虾的市场也不了解,有时因为价格不理想而错过最佳捕捞期,导致最后亏损。【算成本】吃得比鱼贵 利润没鱼高小龙虾养殖面积锐减眼下,武汉的批发市场里,各种规格的小龙虾身价齐齐看涨,8钱以上大虾涨幅创历史新高。武汉市的餐馆里,一盘“油焖大虾”(普通虾)从48元涨到68元、98元依然抢手。但市场需求旺盛的背后,小龙虾养殖却并不那么火爆。事实证明,2008年的集体亏损给整个养虾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武汉市农业局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开始,该市小龙虾养殖面积逐年下滑,到了2012年,全市养虾的面积从2009年的最高点19.3万亩,降至13.9万亩,锐减三成。“养虾经济效益下滑,养一年虾不如养一年鱼,别个都不干了。”江夏渔民老周是当地的水产养殖大户,他告诉记者,仅自己身边的同行,这两年有一半人都退出小龙虾养殖。他算了一笔账:一亩水塘需要50斤虾苗,虾苗是17元到18元一斤,一亩水塘虾苗投入近千元。目前小龙虾亩产只有300斤,而且虾子单体大多在五六钱左右,地头收购价每斤不到5元。一亩水面养虾,收入只有1500元,再算人工费、水电费、池塘租金,虾农忙活半年基本不赚钱。但一亩水塘养鱼,鱼苗成本每斤6元,亩产量最少在1000斤以上,按照一斤鱼收购价4元计算,一亩水面养鱼收入有4000元,可见养鱼都比养虾赚钱。“近两年,水塘的租金和人工费涨得很快,加上饲料价格的不断上涨,虾农压力越来越大。”蔡甸龙虾养殖户徐德忠透露,饲料成本占养虾成本的70%以上,原先饲料每斤1元,现在每斤2.4元,养虾饲料成本已翻番。蔡甸区水产局技术推广站站长朱传辉表示,按照当前的市场行情,虾子养到七钱到八钱大才有钱赚。但事实上,现在很多虾农养的虾,普遍都只能长到五六钱。虾农不赚钱,只有放弃。目前蔡甸的养虾面积,比2010年可以说锐减了近50%。”武汉水产界人士普遍认为,“武汉市是全省小龙虾七年来养殖历程的一个缩影。养殖面积减少,供应不求,是今年小龙虾价格暴涨的最主要原因。”【谋出路】养殖模式、育种、饲料成三难养虾业亟待科学规范“出现亏损和面积减少是正常现象,这是武汉市乃至整个湖北省小龙虾产业震荡和调整的过程。”武汉市农业局相关专家认为,从这七年虾产业的发展来看,跟当初预计的一样,整个市场前景依旧看好。理由是:消费需求依旧旺盛;小龙虾本身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符合现代饮食的需求;此外,小龙虾在饮食开发上有优势,加工方式很多。不过,养虾业要想长远发展,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就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养殖模式。目前,武汉市小龙虾养殖有稻虾轮作、鱼虾混养、池塘主养、河蟹池套养、鳜鱼池套养、湖泊增殖等多种养殖模式。其中,池塘龙虾主养模式占比最大,即池塘以养虾为主,鱼蟹为辅,约占6万亩。但是,该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产量低,小龙虾亩产仅300多斤,而且虾子个体小,普遍只能养到五六钱大小,卖不出价。显然,这种模式并不适合当前的市场需求。专家建议:武汉的虾农今后还是要学会鱼虾套养模式,不把虾作为池塘的主养品种。困扰养虾业的,还有育种难题。自从小龙虾产业繁荣之后,捕捞者成倍增长。因为过度捕捞,小龙虾的生物种群修复能力降低,江汉平原的小龙虾只能选择近亲繁殖,加上农田低洼地改造和环境污染等因素,我省龙虾品种已出现头部越来越大、尾部越来越小的形体特征。我省小龙虾专家、水科所研究员舒新亚说,育种关乎到整个小龙虾产业的发展,去年,省政府斥资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潜江龙虾繁育技术研究。此外,目前,虾饲料价格较高,每吨在8000元以上,拉高了养虾成本。开发出符合虾营养要求、同时价格便宜的饲料,也是养虾业面临的一道难题。曾是武汉市汉口养殖场技术负责人的水产资深人士邓炎林建议:池塘养草,选择好的水草,营造虾子生长所需要的生态环境,也应该是今后推广的方向之一。邓炎林指出,如果草养得好,加上虾苗投放科学合理、投喂精饲料,则养出的虾不仅干净,而且个体普遍都能达到1两以上,产量也能提高30%。
天翼阅读有声《资讯速递包》:第一时间的时事财经、娱乐八卦等,听新闻、知天下!回复751到10008即可订购,
每天只需0.17元。
电信手机用户输入手机号直接订阅:
欢迎订阅电信版手机《资讯速递包》,请在两分钟
内输入您手机上收到的随机码完成订阅。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A2.B1.B2-] [文网文[号] [鄂ICP备号] 本(栏目/频道等)内容由SP提供 欢迎监督举报【论文】小龙虾的生态养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165;1.00
&&&#165;0.50
&&&#165;1.00
&&&#165;0.50
&&&#165;1.00
&&&#165;1.00
&&&#165;1.00
&&&#165;1.00
&&&#165;1.00
&&&#165;0.5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小龙虾的生态养殖
用&#8203;沟&#8203;渠&#8203;、&#8203;湖&#8203;泊&#8203;,&#8203;进&#8203;行&#8203;小&#8203;龙&#8203;虾&#8203;(&#8203;即&#8203;克&#8203;氏&#8203;螯&#8203;虾&#8203;)&#8203;的&#8203;增&#8203;值&#8203;养&#8203;殖&#8203;,&#8203;可&#8203;以&#8203;充&#8203;分&#8203;利&#8203;用&#8203;水&#8203;体&#8203;空&#8203;间&#8203;和&#8203;水&#8203;体&#8203;天&#8203;然&#8203;饵&#8203;料&#8203;.&#8203;形&#8203;成&#8203;独&#8203;具&#8203;特&#8203;色&#8203;的&#8203;规&#8203;模&#8203;养&#8203;殖&#8203;,&#8203;增&#8203;加&#8203;农&#8203;民&#8203;的&#8203;收&#8203;入&#8203;,&#8203;具&#8203;有&#8203;很&#8203;好&#8203;的&#8203;发&#8203;展&#8203;前&#8203;景&#8203;。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同期刊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龙虾怎么去虾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