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了一张风景照片《心花怒放拍摄地点》怎么配介绍

如何拍摄逆光风景照片?
很喜欢逆光的风景图片,像是
可是我自己尝试拍摄就是
(阳光位于右上角树丛中,可是感觉过曝成一片白色) 这样的样子,可能我和我当时是阴天下午的缘故,而且我也没有滤光镜。
希望能够拍摄出有清晰阳光轮廓或者漂亮光斑的图片。 请问拍摄这样的照片需要注意什么呢?
按投票排序
你贴的三张图是三个问题。
,光线很不自然。可以有几个解释:1) 这是两张不相关的照片拼起来的,后期加了光斑;2) 这用了 RAW 格式拍摄,然后后期调整曝光,然后把不同曝光程度的照片拼在一起;3) 或者包围曝光之后,把不同部分各取所需拼起来。
,这不需要任何技巧,你找个相机直对着阳光拍摄都能出来这种效果,最大不了减一档曝光。
,你的相机太差了,天空一片白,说明感光元件的动态范围很小(或说宽容度很差)。你可以用 RAW 格式后期修补的办法,但前提是你的相机能支持。
另外,在答案中,提到的“缩小光圈”,基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都是被国内论坛上的相机评论误导的。至于“偏振镜”,同样是被误导的,这种减小天空和地面反差的最好办法,是使用渐变灰滤镜,不要花冤枉钱。
测光不要用全局,看你主要拍天还是地上景色,采取不同曝光值,但是想获得更大宽容度只能HDR,包围曝光,后期软件处理。不过话说回来,摄影大多数时候更要看感觉,数据流多了会影响兴趣和直观的感受。
补充:刚没看到楼主问题中有图片链接,你那图片是天空过曝,除了调整曝光值还可以加滤镜,另外光晕的话镜头直对阳光就会有,镜头素质好就不容易有,这个不能故意为之,用过了是败笔,不过有时刚好有的话可以辅助构图,总之个人感觉还是要随性点好,才能找到摄影本质的乐趣。
lz那图主要问题在于阴天……感觉平淡是因为反差小
试试缩小光圈让草地曝光不足看看效果
设置为点测光,然后在光圈优先模式下,慢慢尝试。
1、光斑是镜头镀膜的关系。镀膜水平差的容易有光斑,老镜头常见。2、照片是合成的,这么大的动态,普通相机无法支持了,地面这么清晰一般天上都过曝。不排除特殊的光线环境吧。3、现在新处理芯片的相机动态范围已经比135的胶片好了,不必迷信胶片。4、风景照片一般用小光圈,F8 F11,一般来说镜头性能最好,细节更多。5、正对太阳对镜头和相机都有伤害。6、用渐变镜可以改变不能区域的光线环境。CPL去除偏正光,颜色更鲜艳。密度镜光线变暗。7、测光全局吧。。。多拍几张加减EV就行。
首先关于照片,其实就是暗部不过暗,天空不过曝(太阳过曝没关系)。光斑,其实是眩光,是镜片镀膜太差导致光线在镜片之间多次反射引起的,你拍不出的话,试着调整下角度就会有。我用图丽的镜头拍经常会有,说实话是因为镀膜差,用尼康的镜头也会有这个问题,哪怕是金圈。佳能的系统我没有但是借朋友的玩过,也好不到哪里去,一片死白甚至白乎乎的。唯一好的就是过去用的宾得,用二公主和三公主几乎正对光源也没有眩光。如果你没有眩光要强行制造,很简单,买一块最便宜的假的不镀膜或者单层劣质镀膜的UV镜,加在镜头前面,就可以出现各种眩光了。。。。(我是镜头裸奔党,保护镜头靠遮光罩)。flypig说的方法,我同意,他说的包围曝光,或者合成,是可以做出第一张的效果。但是如果你能充分掌握曝光的原则,其实一张照片也有可能拍摄出这个效果,需要了解到就是一些拍摄技巧和后期处理方法。第一张光线这样的情况是可以拍摄出来的。上个月刚刚去了一次台湾,献丑上几张照片来说明这个问题。因为我个人觉得,说实话这只是一个拍摄方法的问题。拍摄要选择设置RAW格式拍摄(最大程度保留细节以便于后期处理)。另外就是拍出的照片单次曝光要符合以下两点,第一是暗部不死黑,第二是亮部,尤其是天空,除了太阳之外,大部分地方不死白。这两点可以通过直方图来观察。首先是单次曝光的例子。一张在花莲的清水断崖这里拍摄的山岩。原片不处理直出JPG如下(现在是不是觉得眩光恶心)。该片的直方图如下。可以从直方图看出,我最后选择的曝光参数达成的效果是,暗部没有死黑,亮部有警告,存在过曝,但是并不多,基本就是太阳的区域。这样的直方图形态,从后期的角度来说还是很好处理的。Lightroom里面直接增加“阴影”和“黑色色阶”的数值,就可以提亮暗部。同时,“高光”我选择-18来压低太阳周围最亮部分的,使得过曝的部分尽可能减小。这样这个图片从观感上来说是一张接近你第一张图片效果的样子了。当然因为天空偏亮,我同时降低了蓝色单色的亮度(天空主要是蓝色),同时增加了片子的鲜艳度,使得天空显色更明显一些,白平衡处理到暗部微微偏蓝(符合正常人眼在阳光下观察到的亮部暖暗部冷的特点)。最后成片如下(其实不处理反而更好看更自然不是么)。该片的直方图如下。该片的直方图如下。对比处理前的直方图,可以明显看出直方图左侧一大块明显右移,暗部被提亮了,同时直方图右侧代表天空的那块蓝色左移了,体现了蓝色单色的降低。对比处理前的直方图,可以明显看出直方图左侧一大块明显右移,暗部被提亮了,同时直方图右侧代表天空的那块蓝色左移了,体现了蓝色单色的降低。再举一个例子,在花东纵谷的富里花海拍的。原片不处理直出JPG如下。直方图如下。直方图如下。大家可以看到,控制曝光后其实直方图分布很好,最重要的是没有死黑的时候,天空的云层也没有过曝。大家可以看到,控制曝光后其实直方图分布很好,最重要的是没有死黑的时候,天空的云层也没有过曝。但是刚举起相机试拍一张之后,机内回看检视照片直方图,发现对暗部(地面景物)点测光后减曝至至地面景物不出现死黑的极限时,天空不光是太阳过曝了,连云都过曝到没细节了(谁让你没安排好行程下午三点大太阳的时候作死)。这个时候思路很清楚,要么开HDR(不好意思D700机内没有HDR,虽然有D-lighting能凑合用),要么包围曝光自己回家去合成(不好意思我PS几乎不会用T_T求大神带路),要么就是想办法降低天空部分的曝光程度。一般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用中灰渐变镜(GND)压低天空曝光,就相当于给图片的亮部戴了减少光线的墨镜,而这个墨镜不影响画面暗的地方;第二种是摇黑卡,就是用黑色卡纸挡住画面亮的部分,强行减少亮部的曝光时间,而只让暗部充分曝光。由于自己作死卖掉了全套的滤镜架子和插片滤镜,因此我选择了摇黑卡。另外由于当时非常亮,曝光时间太短,不利于摇黑卡,所以我给镜头上了一片中灰(减光)镜ND400,同时使用最低的ISO100和F16的小光圈来降低快门速度,这样用点测光测得地面曝光时间为6秒,天空约为1/2秒。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了上面这张原片。其实看得仔细的童鞋可以清晰地发现画面有一道不科学的明暗分界线能够说明我使用了这样的手法,就是画面的山体相对地面的花海而言变得非常暗(一般拍摄情况下,山体的曝光值应该和地面相接近,或者稍微暗一点)。这是因为黑卡遮挡到了这个地方引起的。后期思路一样,稍微压低高光,裁去画面不需要的水泥地,稍微调整鲜艳度和白平衡,出片如下。(妈蛋为啥又是原片更好看。。。)直方图如下。直方图如下。补充这次再来一张类似性质的图片对比~然后是处理然后是处理曝光+2,对比度+25,高光-100,阴影+100,白色色阶+45,黑色色阶+50,清晰度+50,鲜艳度+25,曲线拉中高对比度形态的希望各位补充!
耀斑好像是镜头镜片问题,我的EF17-40出不来
我一般使用AV档,评价测光,光圈8或者11,然后应该是EV+0.3或者根据自己的感觉来。
逆光只能用HDR了,本身数码相机的宽容度就不如胶片
我拍第三张照片那种一般都会调1/80的快门,200ISO,F&4,ev+0.2,不过这种一般都要看是什么情况下,只要调到看树木花草的时候很清晰,比肉眼看到的稍微暗一点点,不要加遮光盖或者UV镜或者其他什么的,拍出来自然会有惊喜,阳光进镜头的时候角度不同照片也会有细微的变化。
真要拍太阳,肯定要上ND和渐变,太阳直接出现在画面里,肯定要过曝的.眩光和镜头和镀膜有关,也和光线角度有关系.逆光反差都小,注意防止高光过曝的死白. 有种方法是对最亮处点测然后曝光补偿+2. 但不能对着太阳测.
控制好曝光 最好是手动曝光让后多拍几张 基本会有一张满意你的照片用了全自动 后面白是自然的 如果非要自动测光 用点测之类的 测一下天之类的 然后锁定 再拍也许能好点如果还想要静物 就需要测光后进行计算使用合适的曝光组合 纽摄有专门章节进行介绍不要在阳光最强的时候拍 例如你第2个例子利用遮挡物 例子2应该是用了山减少光线摘掉UV 减少眩光适当时候使用CPL 或者减光镜戴上遮光罩自然风光摄影曝光指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自然风光摄影曝光指南
风​光​摄​影​指​南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淘气照了一张风景照,妈妈准备给他配一个玻璃相框.照片长20分之7,宽4分之1m,(1)至少需要多长的木条?(连接处忽略不计) (2)需要多大的玻璃?(边框宽度忽略不计)_百度作业帮
淘气照了一张风景照,妈妈准备给他配一个玻璃相框.照片长20分之7,宽4分之1m,(1)至少需要多长的木条?(连接处忽略不计) (2)需要多大的玻璃?(边框宽度忽略不计)
(1)至少需要多长的木条?(连接处忽略不计) (2)需要多大的玻璃?(边框宽度忽略不计)
这个题:第一问问的应该是照片边长吧:(7/20+1/4)×2=6/5=1.2m嗯,第二问是面积:(7/20)×(1/4)=7/80=0.0875(平方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花怒放拍摄地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