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欠资棕色两角清风邮票互动网价格-新票

& 【邮票收藏】清朝高价值邮票(转自中国集邮信息网)
注册时间:-
【邮票收藏】清朝高价值邮票(转自中国集邮信息网)
未加盖的“万寿”再版票日(清光绪二十年二月初七日)清政府批准正式开办国家邮政并决定发行邮票,同时将邮资计费单位由银两改为洋银。所存的银两面值的小龙邮票和“万寿”邮票已不适用。为了应急,大清邮政当局在新邮票未能印出之前,将小龙邮票和“万寿”邮票加盖“暂作洋银”使用。由于库存邮票不多,1897年又将“万寿”票再版印刷一次。这种“万寿”再版票是专门为加盖“暂作洋银”而印制的,并未公开出售。但是这种未加盖的“万寿”再版票也有外流的,数量极少。全套未加盖的“万寿”再版票,收齐极为不易,是集邮家们梦寐以求的珍品之一。据估价,“万寿”再版票全套约7000美元。
注册时间:-
夭折的棕色欠资邮票1904年大清邮政发行欠资邮票,大清邮政欠资邮票由英国华德路公司印好抵中国,于同年11月10日正式发售,全套8枚,面值分别为:半分、1分、2分、4分、5分、1角、2角和3角,蓝色。数年之后,当首批蓝色欠资邮票将要用完时,大清邮政又向英国华德路公司定印一套欠资邮票,面值为半分、1分、2分、4分、5分和2角共6枚,棕色。这套棕色欠资邮票公别分两批运回中国。1分和2分邮票于1910年运到并于次年2月22日发售。其中半分、4分、5分和2角欠资邮票在运抵中国时,正值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这4种棕色欠资邮票也跟关夭折。中华邮政建立后,把大清邮政棕色欠资邮票加盖“中国民国”字样,仍作欠资邮票使用。半分、4分、5分和2角欠资票虽未公开发行,但有少量流出,成了珍罕之品。&  1997年我国出版的》中国清代邮票目录《(修订版)标价:4种未发行的棕色“欠资”邮票为5.1万元(人民币)。
注册时间:-
红印花原票大清邮政于1896年正式开办,公布了《邮政开办章程》,中规定邮资按洋银计算&以前印制的“大龙”、“小龙”、“万寿”邮票上的面值,都是按银两计算的,现在改为按洋银计算,新邮票又来不及印制,因此,只好将库存中的“小龙”邮票和“万寿”。邮票加盖暂作洋银邮票使用,时间是年初。由于“小龙”、“万寿”邮票的存量不多,不够使用,加上新开办的汇兑和包裹业务需要高面值邮票,而“小龙”票的最高面值是5分银,“万寿”票的最高面值为2钱4分,不能满足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用红印花票加盖不同面值暂作邮票使用。&  红印花票加盖“大清邮政”邮票。发行时间为1897年。用红印花税票加盖暂作邮票的一共有八个品种,即(1)小字当壹圆,(2)大字当壹圆,(3)当伍圆,(4)当壹分,(5)小字暂作4分,(6)大字暂作4分,(7)小字暂作2分和(8)大字暂作2分。  在加盖时造成了几种变体票。红印花原票、红印花“小字当壹圆”、红印花“小字当壹圆”四方连、“红印花错体票之王”、红印花当伍圆倒盖、红印花双色复盖小字4分、唯一销戳的“小字当壹圆”、“绿衣红娘”等均是罕贵之品。&  所谓红印花,曾一度被误认为是印花税票。经多方查证,它是海关在已完进口税洋货凭证上(Original&Pass&for&Foreign&Goods,简称“派司”)贴用的印花,以证明其为真实凭证。它是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印制的。面值为3分,红色,故得名红印花。总印量66万枚。红印花原票是指未经加盖作为邮票前的那种票,并未出售,全部加盖改作邮票之用,所以原票流出很少,存世极少。据有关专家考证存世仅有53枚。未加盖的红印花原票并不是邮票,未被列入中国邮票之中,但是它是红印花加盖票的原票,被集邮人士视为“漏加盖的变体票”。是华邮中的特殊票品,所以成为稀世珍宝,被列为“华邮四宝”之首。&  1988年12月瑞士著名的费莱文公司举行的珍邮拍卖,1件红印花原票横四连,拍卖估价为20万瑞士法郎。
注册时间:-
“万寿”大字短距3角票为慈禧60寿辰日发行一套纪念邮票,全套邮票共9枚,“万寿”邮票经多次印刷和几次加盖,出现了很多珍品。&  “万寿”加盖改值票因加盖字体大小、距离长短、版式变化而使人眼花缭乱,其中有几种著名的罕品。大字短距3角票也是其中一种。大字短距3角票无论是初版或再版,无论是新票还是旧票都极为珍罕。这种大字短距改值3角票珍罕的原因是存世数量稀少,迄今仅发现仅有24枚。&  日,香港鉴珍有限公司通讯拍卖1枚“万寿”再版加盖大字短距3角新票,估价13万元(港币),以13.2万元(港币)拍出。
注册时间:-
蟠龙西藏贴用半分倒盖票1910年(宣统二年)清政府在西藏拉萨、江孜、江达、帕克里、日喀则,亚东等地开设邮局。开办邮政初期,西藏和内地一样使用伦敦版无水印蟠龙邮票,后因币制不同,将无水印蟠龙邮票加盖汉、英、藏3种文字面值,于1911年3月发售,限在西藏境内使用。加盖面值为:半分、1分、2分、4分、5分、6分、8分、12分、24分、1元和2元共11种。这套票是英国华德路公司加盖的。此套票使用时间短,发行量不多。在加盖过程中还产生一种倒盖票:伦敦版蟠龙1分票加盖改值半分时,加盖字却印倒了,成为珍邮。&  日中国嘉德’97春季拍卖会,1枚蟠龙1分加盖西藏贴用半分倒盖票,上品,底价1.2万~1.5万元(人民币),以2.09万元(人民币)成交。
注册时间:-
大龙阔边黄5分银全张在中国珍邮中,排行第一位是大龙阔边黄5分银新票。它是中国首次发行的大龙邮票中的珍品。&  1878年(清光绪四年)清政府在海关试办邮政。发行了第一套邮票,全套3枚,面值用银两计算:1分银(绿色)、3分银(红色)、5分银(橘黄色)。邮票图案是一条龙,衬以云彩水浪,欲称“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共发行过3次。首次于1878年8月发行,纸质为硬性半透明薄纸,两枚邮票之间的距离为2.5毫米,全张25枚,通称为“薄纸大龙”;第二次于1882年4月发行。子模之间距离加宽了,通称为“阔边大龙”;第三次于1883年4月发行,纸质较厚,称为“厚纸大龙”。&1882年第二次发行“阔边大龙”票时,正赶上邮件猛增,邮票用量大。印5分银邮票时,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纸张,使用了一种法国产的薄而易脆裂的纸张印制,印制数量甚少,只有2万枚。大部分被用于贴邮件。存世的新票仅有百余枚,已成为华邮中较罕贵之珍品。&阔边大龙黄5分银新票存世数量少,而大方连存更少。美国集邮家詹姆士·施塔1920年收藏一版阔边大龙黄5分银新票全张(25枚)被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孤品”。日在英国苏富比公司拍卖中以37.4万英镑的高价成交给了香港一位大收藏家。
注册时间:-
珍奇的大龙样票清代海关邮政在正式印刷大龙邮票前,对3种不同面值的邮票都打过几种不同的样票。  1分银邮票有母模样票、试模样票和试版样票3种。&  1分银母模样票&是在母模雕刻后,刷黑色,打印在厚纸上,无齿孔。迄今只发现1枚,由已故日本集邮家水原明窗珍藏。&  1分银试模样票&是由母模翻铸成25个子模后拼成一个版,刷黄绿色,打印在薄纸上,无齿孔,有背胶。其特点是版图案左下角处有3个半小圈。迄今发现存世1件25枚全张,还有四方连,数量罕少。另有双连和单枚,数量少也较难见。&  1分银试版样票&系正式印刷前打样送审的样票。试版样票图案左下角有3个半小圈,在正式付印前刮掉中间的1个,使其呈两个半小圈。刷深绿色,无齿孔,有背胶和无背胶2种。迄今发现存世3件25枚全张。另有双连和单枚,其数量也极少。  3分银样票有试模样票,试版样票和封标样票3&种。&  3分银试模样票&系为试用版模的印样。其特点是版模图案左下角有3个小圆圈,刷棕色或红色,有打印在厚纸和薄纸上2种。迄今发现薄纸试模样票和厚纸试模样票各1件25枚全张,&另发现有四方连、双连和单枚为数也较少。&  3分银试版样票&系开印前打的印样,作为准许印刷的批样。试版样票图案左下角有3个小圆圈,在正式付印前刮掉中间的1个,呈2个小圆圈。刷棕红色,打印在薄纸上,。无齿孔,有背胶及无背胶2种。第一版式仅发现2件25枚全张,另有四方连、双连和单枚为数极少。其他版式之全张、四方连、双边和单枚存世量寥寥无几。&  3分银封标样票&刷红色,打印在米黄色纸上,无齿孔。据有的集邮家考证,这种封标样票,1分银、3分银和5分银均有,系贴在大龙邮票包装纸上,表示包装纸内的邮票种类,而迄今只发现3分银封样票1种,为不见经传之品。  5分银样票有试色样、票试模样票和试版样票3种。&  5分银试色样票&刷红色,打印在薄纸上,无齿孔,无背胶,版模图案左下角有3个小圆圈。存世仅有2枚,十分罕贵。&  5分银试模样票&刷黄色,薄纸,有背胶及无背胶2种,有齿和无齿2种,其版模特征与试色样票相同。迄今仅发现1件25枚全张,另有数量罕少的四方连、双连和单枚票。&5分银试版样票&刷黄色,无齿孔,有背胶。试版样票图案左下角有3个小圆圈,在正式付印前中间1个被刮掉,呈2个小圆圈。  5分银试版样票存世仅有2个四方连。
注册时间:-
“万寿四复八倒”大清邮政于1896年正式开办,公布了《邮政开办章程》,中规定邮资按洋银计算&以前印制的“大龙”、“小龙”、“万寿”邮票上的面值,都是按银两计算的,现在改为按洋银计算,新邮票又来不及印制,因此,只好将库存中的“小龙”邮票和“万寿”。邮票加盖暂作洋银邮票使用,1897年发行了“万寿”初版加盖票,但仍不敷应用。1897年又发行了“万寿”再版加盖票。在两次加盖中,因更换阿拉伯数码字体和调整了阿拉伯数码与汉字的间距,使加盖字体出现小字、大字两种,大字加盖又有长距、短距之分。由于加盖时的疏忽,出现了复盖和倒盖的错体票。其中有4种复盖票,8种倒盖票,被称为“万寿四复八倒”。这种四复八倒变体票存世稀少,是珍品。&  四复:              (1)“万寿”初版3分银(橘黄)加盖小字“暂作洋银半分”;&  (2)“万寿”初版2分银(绿)加盖小字“暂作洋银贰分”;&  (3)“万寿”初版4分银(玫红)加盖小字“暂作洋银肆分”;&  (4)“万寿”初版9分银(暗绿)加盖小字“暂作洋银壹角”。&  八倒:&  (1)“万寿”初版1分银(红)加盖小字“暂作洋银壹人”;&  (2)“万寿”初版2分银(绿)加盖小字“暂作洋银贰分”;&  (3)“万寿”初版9分银(暗绿)加盖小字“暂作洋银壹角”;&  (4)“万寿”初版3分银(橘黄)加盖大字长距“暂作洋银半分”;&  (5)“万寿”初版&3分银(橘黄)加盖大字短距“暂作洋银半分”;  (6)“万寿”初版2分银(黄绿)加盖大字短距“暂作洋银贰分”;&  (7)“万寿”再版4分银(淡玫红)加盖&大字短距“暂作洋银肆分”;  (8)“万寿”再版9分银(翠绿)加盖短距“暂作洋银壹角”。&  “万寿四复八倒”票存世稀少,其价格昂贵。1986年香港集邮家林文琰从台湾以4万美元购进全组12枚“万寿四复八倒”错体票。&   早年“万寿”加盖错体票中最负盛名的为以上“四复八倒”。在1994年香港邮展中,集邮家林文琰展出1枚“万寿”加盖变体票即“万寿”2分银加盖大字“暂作洋银贰分”复盖票,于是集邮家们把“四复”改为“五复”。前几年台湾集邮家吴乐园收藏1枚5分银加盖“暂作洋银5分”倒盖票,集邮家们把“万寿”加盖“八倒”改为“九倒”。于是“万寿”加盖错体票由“四复八倒”,改为“五复九倒”。&  日中国嘉德’97春节拍卖会,1枚“万寿”再版大字短距9分加盖“暂作洋银1角”倒盖票,底价5000元-5500元(人民币),以5390元(人民币)成交。
注册时间:-
“最大的快信邮票”1905年(光绪三十一)冬,为了适应快信业务的需要,大清邮政专门印制发行了一套“大清邮政加紧信件”专用邮票,即快信邮票。1905年发行第一版快信专用邮票,图幅较大,长210毫米,宽60毫米,图案是一条全龙。底文印有英文“CHINESE&IMPERIAL&POST&OFFICE”。每枚分为四联,各联之间用点线分开,各联都有单独的用途。第一联为存根,留邮局备查。第二联(龙头)为收信凭单。第三联(龙身)上面印有面值“壹角”两字。第四联(龙尾)为发信收单。全条从左至右横排,上面印有黑色编号。这种快信邮票包括存根、寄信人收据、带面值的快信邮票和收信人签单。一枚邮票有多种用途,手续简单方便,传递迅速安全。这种独特的快信专用邮票在世界邮政史上也是罕见的。要想把四联收集齐全重组全张是十分难的。这种快信邮票先后印了七次,每版略有差异。英国吉本斯出版公司1979年出版的《集邮图鉴》,曾把它列为世界上最大的邮票之一。  第一版和第二版快信邮票是很名贵的。&  日中国嘉德’97春季拍卖会,一件清第三次快信邮票,龙头一联、龙身一联,四次快信邮票龙头3联,龙身1联,龙尾2联,五次快信邮票龙身2联,龙尾4联,六次快信邮票龙身1联,龙尾1联,以上15联旧,1联新,中上品,底价1万~1.2万元(港币),以1.155万元(港币)成交。
注册时间:-
“红印花错体之王”大清邮政于1896年正式开办,公布了《邮政开办章程》,中规定邮资按洋银计算&以前印制的“大龙”、“小龙”、“万寿”邮票上的面值,都是按银两计算的,现在改为按洋银计算,新邮票又来不及印制,因此,只好将库存中的“小龙”邮票和“万寿”。邮票加盖暂作洋银邮票使用,时间是年初。由于“小龙”、“万寿”邮票的存量不多,不够使用,加上新开办的汇兑和包裹业务需要高面值邮票,而“小龙”票的最高面值是5分银,“万寿”票的最高面值为2钱4分,不能满足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用红印花票加盖不同面值暂作邮票使用。  红印花票加盖“大清邮政”邮票。发行时间为1897年。用红印花税票加盖暂作邮票的一共有八个品种,即(1)小字当壹圆,(2)大字当壹圆,(3)当伍圆,(4)当壹分,(5)小字暂作4分,(6)大字暂作4分,(7)小字暂作2分和(8)大字暂作2分。&  在红印花加盖改作邮票中,有几种变体票十分珍贵。其中有红印花“小字暂作贰分”倒盖兼复盖票。所谓倒盖,红印花原票票面上有英文字CHINA、REVENUE、CENTS等字样。在加盖改作邮票时,加盖“大清邮政”“暂作洋银”文字的字模方向应与英文字的上下方向相同。但是红印花“小字暂作贰分”票在加盖中文字模时,由于印刷者一时疏忽,把加盖用的红印花原票全张放倒了,加盖后,票面上的文字和原票上的英文字互相颠倒,形成倒盖的错体票。所谓复盖,是在加盖过程中连盖两次造成的,票面上的加盖文字重复出现。复盖现象在加盖票中极少见,而红印花“小字暂作贰分”票不仅出现倒盖而又复盖,可谓是“双料”变体票。此种错体票在红印花“小字当壹圆”票以上。被人称为“红印花错体之王”,被誉为红印花八宝之一。红印花“小字暂作贰分”票,除“贰分”倒盖兼复盖票外,还有倒盖、复盖以及“cents&”之“s”倒置等错异体票也都是比较珍贵的。
注册时间:-
唯一销戳的“小字当壹圆”中国最名贵的红印花“小字当壹圆”邮票,存世仅30余枚,因为红印花“小字当壹圆”是试版印样,并未正式发行,其中大多都是新票。销有八卦戳的旧票仅发现1枚,是传世孤品。现藏于中国邮票博物馆。是集邮家马任全1944年在上海从山东集邮者刘子惠手中以美金购得。1956年,马任全将自己的邮集捐献给国家。其中包括这枚八卦戳销印的红印花“小字当壹圆”旧票。
& 【邮票收藏】清朝高价值邮票(转自中国集邮信息网)
请输入链接网址:
请输入链接文字:
@您关注的人,我们会通知他来围观,每次只能@3个人我的关注
电话:(新房业务) (二手房业务) (生活论坛业务) (家居装修业务) (客服) 传真:
深圳市易图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 ICP备案号:打开微信扫一扫
孔网客户端
安卓版苹果版扫描下载
三天内拍卖
当前位置: >
民国孙中山黄兴廖仲恺宋教仁欠资加盖解放区等老邮票12枚,其中3枚是新票未使用的&&&拍品编号:&
领 先 者:章孙可馨
起 拍 价:1元最小加价幅度: 2元
运&&&&&&费:
卖家承担运费
开始时间: 21:05:03
结束时间:
浏览次数:60次 出价次数:9次
线上收款方式:中介保护,即时到账
线下收款方式:
农业银行(8976118)
会员资金账号:
拍卖会员等级:
店铺等级:
卖家信用:
卖家好评率:
买家信用:
买家好评率:
实名认证:
开通时间:
担&保&&金:
地&&&&&&区:
江西省&&赣州市&&其它区
地&&&&&&址:
本人长期收购交换清代民国票,带江西赣州附近地区的戳,可和我联系
电&&&&&&话:
多拍合并,5天内转款
注册时间:
年代:民国品相:九品
品相描述:1.务必仔细看全图片,有疑问在拍卖结束之前发信息或者电话咨询,以免发生纠纷!
2.清代国民老邮票,实物照片品如图,请看好自定品相,拍后不以品相问题为理由不完成交易,拍卖结束后拒绝议价,拒绝退货!
3.所有东西只收一样邮费6元,拍后合并邮费,拒绝包邮!!
4.友情提示:买家不要违约,否则将有12%的损失(3%佣金+9%赔偿)
没有特别说明,拍后不汇款的立即投诉!谢绝累计!逾期拍品有权自行处理。并有权对您网站投诉,索赔,差评,列黑名单
最新20条出价记录
领先(代理)
天津老核桃
出局(代理)
广泛收藏理性投资
喜欢便宜老东西
出局(代理)
喜欢便宜老东西
出局(代理)
敬告: 您的出价表明已认同本站的 , 根据本网所售商品的特殊性及古旧书行业的具体情况,网站不支持7天内无理由退货。
最新20条留言
暂无留言记录。
您不是注册用户或您还没有登录,不能进行拍卖留言! &&&
您最近浏览的拍品记录
友情链接:麻烦希望大师们 看看我赵勇收到的货,清欠资棕色5分未加盖_邮票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6,754贴子:
麻烦希望大师们 看看我赵勇收到的货,清欠资棕色5分未加盖收藏
希望大师们看看 这张 是下过水的,都知道此票,很大一部分事是加盖泡出来认为做成不加盖的,个人眼里不行,希望大家都给看看,以上是图
1楼 23:44&|
此票很难辨识 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帮我个帮,谢谢大家了
2楼 23:52&|
图太小,无法辨认
收起回复3楼 07:20&|
多少钱拿到手的?
4楼 07:52&|来自
请大家帮帮忙,看下此票,本人学问浅真是看不准,
5楼 11:02&|
登录百度帐号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赤色邮票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赤色邮票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监利县博物馆收藏的“湘鄂西省赤色邮务总局”发行的面值“壹角”邮票,经湖北省博物馆专家组鉴定为一级革命文物。
1986年4月下旬,监利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到该县红城乡进行文物调查时,得知该乡农机供应站职工邵名杰收藏有一枚“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发行的邮票。当我们来到邵名杰家核实此事时,他很乐意地拿出了这枚邮票,并给我们讲述了这枚邮票的来历:“我从小就喜爱集邮,六十年代初,我随父母在湖南长沙读初中,这枚邮票是我读书时用十几枚邮票与同学换来的,一直保留到现在。”他明确了我们的来意后,任何要求也未提,便忍痛割爱将这枚珍藏了三十余年的邮票捐赠给了县博物馆。监利县人民政府根据《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对他的捐赠义举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1000元奖金。
该邮票图幅24×22毫米,黄纸上刷红色,石印,无齿孔。主体图案为:地球中央套一面镰锤、五星图案的旗帜;地球周围饰放射状纹饰;地球图案上方自右至左印有弧形排列的正楷“湘鄂西省赤色邮务总局”字样,四角圆形开光分别印有宋体的“邮票”,“壹角”字样。
湘鄂西赤色邮务,是随着根据地的开辟发展起来的。1929年9月,中共鄂西特委根据业已形成的红色割据形势,为了统一指挥,作出“交通网的布置,须特别周密,联络上方能敏捷”。并委托中共监利县委在郭家铺正式成立了“洪湖赤色邮务总局”。原鄂西游击总队特务大队党代表刘洛霞被任命为邮务总局局长,配备邮务员70余人,马50余匹。
1930年4月,鄂西苏维埃五县联县政府成立,原洪湖赤色邮务总局更名为“鄂西赤色邮务总局”。魏炳奎任局长,后由屈阳春接任。总局设有收发、交通、秘书、油印四股,并下辖四个直属支局。
日,邓中夏,贺龙率红二军团攻克监利县城,成立了“中共湘鄂西特委”和“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此举标志着整个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鄂西赤色邮务总局随之更名为“湘鄂西赤色邮务总局”。
日,湘鄂西第三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在监利县周老嘴心慈庵召开,成立了“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原湘鄂西赤色邮务总局易名为“湘鄂西省赤色邮务总局”,并发行了冠以“省”字的赤色邮票,邮务规模相应扩大。当时“各县有分局,各区有支局,全湘鄂西邮政人员在五百人以上,各机关送信要贴邮花,但邮花费收入归省财政部”。
1932年10月,湘鄂西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加之王明“左倾”路线的严重危害,省交通部部长陈克昌、赤色邮务总局局长戴燧等同志先后牺牲。随着洪湖苏区的丧失,湘鄂西赤色邮务也夭折了。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赤色邮务从创立到发展壮大,持续有三年之久。它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壮大发挥了独特作用。这枚邮票就是湘鄂西革命斗争史的真实见证。赤色邮花”邮票是闽西交通局于1931年初发行的,全套1枚。邮票中心为五角星,内有镰锤,上方有“闽西交通总局”字样,在局名上方有一面苏维埃旗。五星下方有“赤色邮花”字样。邮票上方两角圆圈内为“肆”片。下方两角圆圈内各为“4”字。面值(铜元)4片。深绿色。图幅为19毫米×22毫米。无齿孔。石版。全张为110枚(11×10)。由永定虎岗工农银行印刷局印制。此种邮票发行至今已六十余年。
这套“赤色邮花”,在革命战争年代,由闽西交通总局发行的第二套邮票,它有姊妹票,即闽西交通总局于1930年10月发行的第一套“赤色邮政”邮票。全套2枚。邮票支五角星内有镰锤为图,面值为铜元2片(黄棕色)、4片(棕色),图幅为20毫米×23毫米。无齿孔。石版。由龙岩县城关东碧斋印书馆制版印制。
闽西交通总局发行的“赤色邮政”邮票和“赤色邮花”邮票,使用到日止,使用时间短,由于战争年代流通范围有限,存世数量极其稀少,特别是“赤色邮花”大连张邮票更为珍罕。这2套邮票已成为珍贵的革命文物,其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颇高,价格昂贵。
1998年出版的《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修订版)标价:“赤色邮政”邮票全套2枚14万元(人民币);“赤色邮花”邮票面值4片,单枚票为4万元(人民币)。红四军在赣南开辟根据地的同时,曾数度入闽并于1929年下半年建立了闽西革命根据地。1929年8月,永定县苏维埃政府接收了县国民党邮局,并把它改造成兼办赤色邮政的交通局。日,仿照邮局办法设立交通总局。5月15日,闽西苏维埃政府制定了《各部细则》。并对闽西交通局提出了整顿邮务要求:“立即废除伪币,改用大洋,改民国纪年为公元纪年,不再使用民国邮票和邮戳。”为了实施细则中的条款,闽西交通总局一方面着手计划邮票设计、印刷、发行工作,另一方面作为过度,刻制了总局以下的分局、站 处印戳,免费收寄信件。1930年10月,闽西交通总局发行了闽西赤色邮政邮票。全套2枚,币制为铜圆,面值分别为2片(黄棕)、4片(棕色)。“片”系闽西方言铜圆“枚”的意思,一片即铜圆1枚,约为0.5分。石版。白纸印刷。无齿孔,票幅20MM*23MM,每版100枚。龙岩东壁斋印书管承印,张廷竹设计。邮票图案采用革命时期代表苏维埃的徽志,中心为光芒四射的五星中倒悬着铁锤和镰刀。上书“赤色邮政”4字,下书“交通总局”4字,四个角落书写“二片”或“四片”、“闽西”字样。这套邮票是为纪念列宁逝世6周年设计发行的。邮票主图锤镰画成倒挂,并非画错,是上级指示用以悼念列宁逝世的标志。这是我国解放区第一套纪念邮票。闽西赤色邮票在闽西苏区内流通使用,县内平信邮资2片,各县之间互通平信邮资4片。使用时间极短,存世量稀少,估计数十枚。中国邮票博物馆、日本已故集邮家水原明窗先生各藏有1枚2片票。水原先生和潘先生各藏有1枚4片票。此外还发现有齿孔邮票,当时闽西没有为邮票打孔的设备,可能是一些邮局工作人员为了撕票方便,用简易的工具对邮票压痕,撕票后就出现了类似齿孔的现象。1998年版《中国解放区目录》(修订版)标价:闽西赤色邮票全套14万元、旧票14万元。日,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一军团在赣西南地方武装和革命群众的配合下,攻克江西吉安城。至此,赣西南和赣东部分地区完全赤化。7日,在吉安城召开10万群众大会,宣告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成立,曾任主席。1931年5月,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改称江西省赤色邮务总局,其随红军及政府几经辗转,于当年12月迁驻兴国县城石门前。此时,红军已取得第三次“反围剿”胜利,根据地比较巩固,为适应邮政通信发展需要,江西省苏维埃政府颁发《赤色邮政暂行章程》。根据章程关于 “邮票由总局印发”和邮资标准的规定,江西省赤色邮务总局于当年底发行半分、3分、8分等几种面值的邮票和1分、2分、5分的欠资邮票。这些邮票由江西兴国龙岗水头庄“兴国印刷厂”印制,在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所辖的30个县内使用,至1932年5月,不到半年的时间。加之根据地一直处在异常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因此至今为止,发现的江西赤色邮政邮票只有福建医学院李国方教授收藏的1枚面值为大洋1分的1种。
李国方10岁时开始集邮。其父是中华邮政福建省局的医生,喜欢收藏古董和字画,对儿子收集邮票自然给予支持和帮助。1933年左右,他父亲从海关得到一枚贴有“江西赤色邮政”邮票的实寄封,交给了他,并叮嘱他要好好收藏。当时李国方与绝大多数初集邮者一样,尚不知实寄封要比邮票更有价值,便将邮票从实寄封上剪了下来保存,留下了难以弥补的遗憾。李国方珍惜这枚邮票就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从没易手。他到上海读大学,也将这枚邮票随身携带。1943年1月,他从上海回福建,其间要途经侵华日军的封锁线,他将邮票从邮票册中取出,装进信封藏在衣服内,躲过了日本鬼子的检查。李国方从得到这枚邮票一直到全国解放,从来没有让别人看过,因此鲜为人知。
这枚邮票颜色为淡红色,毛边纸石印,无齿孔。图案与“赣西南赤色邮政邮票”相仿,为“8”字形花框,中间直列“江西赤色邮政”6字,上端两角圆圈内为中文面值“壹分”,下端两角圆圈内各有一个“1”字。邮票上盖有红色戳记,字迹已模糊不清,但却是稀世珍宝。(曹益民)湘赣边省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建立的一个革命根据地。它位于湖南和江西两省交界处的罗霄山区内,包括宁冈、永新、莲花、茶陵、酃县、遂川和攸县等。1931年10月建立湘赣边省,1932年1月在永新县建立了中华赤色邮政湘赣省邮政总局,发行了一套3枚邮票。图案是五角星中绘镰刀和铁锤。上下有“湘赣边省”、“赤色邮票”字样,面值为1分、2分、8分3种,石印,无齿。1分灰蓝,厚白纸;2分蓝绿,薄白纸;8分蓝,白纸。票幅分别为22.5×19、22×19、23×19毫米(下图)。
湘赣边省赤色邮票存世仅有新票3种,还有少数几个实寄封。其中8分票最为珍贵,有一个实寄封贴了8分票。寄信者是中国工农红军湘赣军区独立第十营营部。收信人是酃县十都二分区指挥部转交刘指挥紫岐张政委平化。信封左上角还有“丰”,表示特快信件。
现在湘赣边省赤色邮票8分票存世仅8枚。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明上河图特种邮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