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杜门斯学院作歌》五首

超星音乐少女推EP 五首作品展现少女情怀
来源:搜狐娱乐
超星音乐少女推EP《音飞倥r光的翅膀》
  搜狐娱乐讯 日前,由索尼音乐娱乐打造的超星音乐少女推出EP专辑,收录了包括《时光的翅膀》、《爱神咒语》、《敢爱赶快》、《来自星星的爱情》、《三分半》共五首音乐作品。其中,《时光的翅膀》是为音乐少女紫嫣量身打造的专属歌曲,制作团队特地邀请了香港有“音乐才子”美誉的创作人庄冬昕谱曲,歌词则由著名音乐人陈少琪亲笔创作。歌曲曲风轻快抢耳,歌词朗朗上口,既展现了紫嫣清纯动人的歌喉与热力四射的舞姿,也反映出新次代少女乐观坚强、自尊自爱的积极心态。“时光的翅膀,激活梦想”、“在时光中飞翔,造访太阳”,让我们跟随紫嫣,插上梦想的翅膀,在缤纷的音乐世界中自由穿梭、大胆探险吧!
  《爱神咒语》是表现Gee BeeBee内心较小女孩的一面的歌曲,Gee BeeBee认为现代女生应该对爱要勇敢说出来,一旦遇到对的人就应该用力抓紧属于自己的幸福。而歌曲里提到的那句神奇咒语,不但表现了Gee BeeBee调皮精灵的想法,更是希望通过这句咒语为众多不敢表白自己心意的女生们向前迈进一步的勇气。
  《敢爱赶快》是为充满梦幻气息的音乐少女紫嫣精心创作的歌曲,这首歌由大学时代被誉为“传奇歌手”、现为崔式音乐签约音乐人的鲁士郎作曲,同时邀请到优秀音乐人晓川作词创作。歌曲营造出一种少女情思,幻想和勇气娓娓道来,矜持和追求层层展开,让紫嫣的个性显得更加鲜明惹人爱,明朗的曲风向我们传递了一种勇敢去爱、勇敢去追的正能量。“爱要赶快 爱爱爱爱要去承担”、“快快快快 跟上青春舞动的节拍”,就让我们怀抱青春梦想,和紫嫣一起随着舞动的节拍放肆追爱吧!
  《来自星星的爱情》描述的是Gee BeeBee对爱情的美好憧憬,正值青春期的Gee BeeBee和一般少女一样,向往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但由于自己的使命所在,并不能自由恋爱,所以她只能将这份心情寄托在歌声里,在夜里向星星诉说。就像歌词里写的“见过了最美的风景,就不怕梦会清醒。”,Gee BeeBee对爱情的理解就是这么简单而美好。
  “心随音乐动,连血液都沸腾。”带点电子摇滚曲风的编曲配上个性十足的歌词,音乐少女紫嫣第三波主打歌曲帅气来袭,大胆张扬自己的年轻宣言:“就算全世界都不认同 我的与众不同 我还是我”。这首由朱明华作曲、王乐阳填词的《三分半钟》拥有和歌词一般与众不同的气质,将紫嫣甜美萌气之外的另一面展现给听众,倔强自信的姿态着实令人印象印刻――哪怕还未成年,亦要拥有震耳欲聋的梦想;哪怕只有三分半的时间,也要勇敢追梦、唱响心声。
(责任编辑:李治政)
原标题:超星音乐少女推EP 五首作品展现少女情怀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看看哪位主播卸了妆让你认不出来……[]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南宋诗歌的变唐历程与特色诗歌变唐特点宋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南宋诗歌的变唐历程与特色诗歌变唐特点宋 20 王辉斌击江学
摘要:经历了“靖康之耻”阵痛后的南宋诗人,对于唐代诗歌的师学与仿效,不仅较北宋诗人更为成熟与理性,而且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南宋诗人的宗唐与变唐,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文章以此为视点, 从“特殊条件下的‘诗史诗派”’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观照与认识,从而揭示出南宋诗歌因变唐所获成就的真面目。关键词:南宋诗歌 变唐历程 变唐成就当黄庭坚的“点铁成金”与“换骨”、“夺胎”诸说在江西诗派中广为流传之际,北方动地而来的“渔阳鼙鼓”,使得这一因变唐而获得的诗学成果,几乎无人问津。这是因为,宋室南渡后, 一些富有民族气节的仁人志士,或揭竿而起,或上书朝廷,均强烈要求驱逐金人,收复失地,于是,山河之痛,家国之恨,便骤然成为了一种激越悲壮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其实也是一种民族情绪的升华,它发展与反映到传统的诗歌之中,便铸成了一部优秀的爱国诗卷或者说一部“诗史”。所以,反映在南宋初期诗坛上的变唐, 即因这一历史事实的存在而呈现出其独特的个性与特点。之后末久,以“中兴四大诗人”为代表的一批“中兴”诗人,则在理(来源:淘豆网[/p-2584629.html])论与实践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变唐新面目,而使得南宋的诗歌更具时代特征与艺术精神。至“四灵”与“江湖”诗派之时,不仅宗唐之风甚为炽烈,而且“诗得唐人句”的变唐特点,也甚为鲜明,于是, “唐风复现”于当时诗坛的景观,即因此而产生。与北宋诗人相比较,南宋诗人无论是在宗唐抑或变唐方面,都显得更为成熟与理性,而且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联系得更为紧密。因此,从总体上讲,南宋诗歌之变唐,虽然与江西诗派不无关系,但更多的则是当时诗人们在不断艺术实践中之所创获。一、特殊条件下的“诗史诗派”“靖康之耻”的社会现实,不仅改变了赵宋王朝的历史命运,而且也使得当时的文风产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就是爱国诗篇的大量涌现,从而构成了南宋初期诗坛上一道耀眼的风景线。对于活跃于南宋初期的诗人,文学史家或从地域的角度,将其划分为三个诗人群体,即江西诗人群、闽中诗人群、湖州诗人群。这些诗人又由于“靖康难”的原因,故在宗唐方面,几乎都是以杜甫其人其诗为师学对象,其中如陈与义、曾几、吕本中、汪藻等人,即皆为当时尊仰杜甫的重要人(来源:淘豆网[/p-2584629.html])物。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诗人虽然以杜甫诗歌为学习的典范,但其却与北宋诗人之宗杜大相区别,原因是北宋诗人的宗杜主要表现在艺术形式方面,而南宋初期诗人之宗杜则看重的是杜诗的“诗史”特质,也即充盈于杜甫诗歌中的那种感时伤事、忧国忧民的思想与精神。这一明显的差异,即构成了南索祷敌的壹唐历程与踌色 2l 南宋初期诗人“学杜而变杜”的一大亮点。请看李纲《读四家诗选四首》之《子美》①一诗: “杜陵老布衣,饥走半天下。作诗千万篇,一一干教化。是时唐室卑,四海事戎马。爱君爱国心,愤发儿悲咤。孤忠无与施,但以佳句写。风骚到屈宋,丽则凌鲍谢。笔端笼万物, 天地入陶冶。岂徒号诗史,诚足继风雅。”其中的“爱君爱国心”,即是“诗史”特质的核心之所在。“饥走半天下”的杜甫,能够在“是时唐室卑,四海事戎马”的情况下,写出“千万篇”具有“爱国爱君心”的诗歌,这对于因“靖康难”而经历丧国之痛的诗人们来说,无疑是起到了榜样的作用的。所以,现实与榜样的结合,便迅速地催生了一个“诗史诗派”的问世。这一诗派既没有什么文学纲领,也没有属于(来源:淘豆网[/p-2584629.html])“宗主类”的领军人物,有的只是一些仁人志士的爱国之心与忧民之情,他们身处四方,在杜诗典范的作用下,以爱国诗篇遥相呼应,从而构成了一股民族危机下的创作热潮,且如烈火般蔓延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区域。请看下列诗作: 海内甲马未尽休,豪英为时当出谋。……孤城疲卒捍狂贼,高论力诋庸儿休。安得如公数十载,参错天下为邦侯。就洛腥膻不难扫,潢池寇孽不难收。愿公早请尚上剑,先斩佞臣张禹头。——王庭硅《送宣向卿往衡山兼寄胡康侯侍讲》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峰。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涸花一万重。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陈与义《伤春》城北***声彻天,城南放火夜烧船。江湖梦断不得往,问君此住何因缘。窜身穷巷米如玉,翁寻温薪媪炊粥。明日开门雪到檐,隔墙更听邻家哭。——吕本中《兵乱寓小巷中作》王师肃西征,万马先云屯。何力偿赐履,缅惭羡归轩。寄声艋舴舟,想见浮雁村。清冷尚可钓,无使害水浑。——叶梦得《送沈传曜》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诸将争阴拱,苍生忍倒悬。乾(来源:淘豆网[/p-2584629.html])坤满群盗,何日是归年。——汪藻《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其三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曾几《寓居吴兴》①李纲:《读四家诗选四首》(其一,子美),《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第 276页,华文轩编,中华书局 1964年版。 22
饭饱东岗晚杖藜,石粱横渡绿秧畦。深行径险从年后,小立台高出乌栖。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李弥逊《东岗晚步》双銮北守淹归毂,寂寞梁园春草绿。犹传故老守孤城,官军不到黄河曲。连云楼橹已灰尽,更倚窗扉防箭簇。招兵太半出群盗,绣裾蒙衣屡翻覆。前宗后社力诛姐,白刃如霜挂人肉。……夕烽明处望千门,孤臣只欲吞哭声。——刘子犟《望京谣》以上所录诸诗,或抒写诗人之所见,或寄语于异地之友朋,或送人于别离之际,或遥望京师以恨胡等,在内容上虽然各有所别,但因皆为诗人们写于丧乱之后,故其均具有感时伤事、忧国忧民的“诗史(来源:淘豆网[/p-2584629.html])”特质。而在艺术方面,这些诗篇受杜甫诗歌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如曾几的《寓居吴兴》一诗,就与陈与义的《伤春》类似,而《伤春》则正是陈与义“宗杜而变杜”的一份成果,对此,我们只要从其诗题“伤春”二字即可准确获知, 因为其乃是袭用的杜甫《伤春》这一诗题。不独如此,陈与义《伤春》中的“每岁烟花一万重”,还系借用杜甫《伤春》“烟花一万重 的成句(只加了“每岁”二字) 所致。而其最后的“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两句,则又是从句式到语言对杜甫《诸将五首》其三的仿效。陈与义宗杜,特别是在律诗方面,是“颇逼老杜”(《后村诗话》前集卷三)的,而曾几以杜为师者,则有“老杜诗家初祖,涪翁句法曹溪”(《李商叟秀才求斋名于王元渤以养源名之求诗三首》其二)、“工部百世祖,涪翁一灯传”(《东轩小室即事五首》) 等诗句可证。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诗人中,溉有属于江西诗人群者,如吕本中、曾几、王庭琏, 也有属于闽中诗人群者,如李弥逊、刘子晕,亦有属于湖州诗人群者,如叶梦得,这一实况表明,为文学史家所划分的南宋初期的三个(来源:淘豆网[/p-2584629.html])诗人群体中,是均有诗人在当时进行着爱国诗篇的创作的。而存在于南宋初期诗坛上的这些爱国诗篇,若着眼于“宗唐与变唐”这一视点进行观照,可知其并非是如某些研究者所言,乃是受江西诗派的影响所致或者与之“一脉相承”的。所以从总的方面讲,处于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南宋初期诗人,一方面因山河之痛与家国之恨而演变成一种激越悲壮的时代精神,一方面则于尊唐宗杜中吸取其思想方面的养份,二者的互为融合,便导致了一批闪耀着时代光芒的爱国诗篇的问世。这些以感时伤事、忧国忧民为核心的爱国诗篇,前绍杜甫的“诗史”之作,后启“六十年间万首诗”的诗人陆游,以及杨万里等人,并与其爱国诗融为一体,共同为宋代诗歌史写下了最为辉煌的篇章。二、“中兴”时期的变唐新面目方回《读张功父南湖集并序》有云: 夫、姜梅山邦杰、张南湖功父亦相伯仲。“乾、淳以来,称尤、杨、范、陆,而萧千岩东梁溪之槁淡细润,诚斋之飞动驰掷,石湖之典雅弗豪1;毒敌的建磨历程与锊色 23 标致,放翁之豪荡丰腴,各擅一长。”①在这里,方回共言及了 7位诗人,其中的“乾、淳以来,称尤(来源:淘豆网[/p-2584629.html])杨范陆”云云,所指即为“中兴四大诗人”,也即为崛起于宋孝宗乾道、淳熙年间的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方回《跋遂初尤先生尚书诗》一文又有云: “宋中兴以来,言治必日乾、淳,言诗必日尤、杨、范、陆。其先或日尤、萧,然(萧)干岩早世不 ,诗刻留湘中,传者少,尤、杨、范、陆特擅名天下。”(《桐江集》卷三)中兴四大诗人在当时的诗名之隆,影响之大,仅此即可见其一斑。又姜夔《白石道人诗集自叙》云:“近过梁溪,见尤延之先生……因为余言:‘近世人士喜宗江西。温润有如范致能者乎? 痛快有如杨廷秀者乎?高古如萧东夫,俊逸如陆务观,是皆自出机轴,宜有可观者,又奚以江西为’?”其中的“是皆自出机轴,直有可观者”,即是对中兴四大诗人自开生面的肯定。此则表明,中兴四大诗人在当时不仅已完全突破了江西诗派的樊篱,而且还以其变唐的艺术实践 开辟出了一片诗国的新天地。其中,最具成就与影响者,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三人。生当“中原大乱”前一年的陆游,因金兵的不断南侵,三岁时曾随父 EI“淮 寿春跋山涉水,一路南逃,饱受颠沛(来源:淘豆网[/p-2584629.html])流离之苦(见其《三山杜门作歌》),所以,“建康址”对于童年的陆游及其以后的成长,乃是有着深刻的影响的。正因此,作为诗人的陆游,不仅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而且闪烁于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乃是与上所言之南宋初期的“诗史诗派”一脉相承的。其中如《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关山月》、《追忆征西幕中旧事四首》、《客从城中来》、《醉歌》、《感愤》、《书愤》、《北望》、《金错刀行》、《感中原旧事》、《夜泊水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即皆为《陆放翁全集》中的爱国名篇。在宗唐方面, 陆游与苏轼、贞庭坚等人一样,即也是以“转益多师”而为,对此,我们只要从《剑南诗稿》之《吊李翰林墓》、《夜登白帝城楼怀少陵先生》、《夜读岑嘉州诗集》、《夜溃店诸人涛》、《草堂拜少陵遗像》、《绵州录参厅观姜楚公画鹰少陵为作诗者》、《读王诘摩诗》、《读李杜诗》、《读乐天诗》、《读许浑诗》等诗中,即可准确获知。至于陆游于诗中所言“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示子通》)、“永怀杜拾遗,抱病独登台”(《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来源:淘豆网[/p-2584629.html])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首》)等等,就更是见出他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诗大家的景仰与尊崇。而其中,又尤以杜甫其人其诗为最,而此也是刘克庄称“放翁学力似杜甫”的原因之所在。陆游学杜,《御选唐宋诗醇》已言之甚详,读者自可参看,兹不具引。而其变杜,则与“诗史诗派”中的陈与义、吕本中、李纲、曾几等人一样,即都是侧重于杜诗的“诗史”精神与思想营养的,因而才使得爱国诗在南宋诗坛上前后相续,而成为宋代文学的最强音。陆游一方面于变杜中与现实相结合创作了大量具有“诗史”特质的爱国诗篇,一方面又在向同时代诗人的学习中,创作了一些具有鲜明个性的诗歌,如其有意仿效梅尧臣诗即为其一。《剑南诗稿》中有《寄酬曾学士学宛陵先生体》、《假山拟宛陵先生体》、《熏彝效宛陵先生体》等作,即皆为陆游曾仿学梅尧臣诗之证,因为其中的“宛陵先生体”,就是“梅尧臣体”的另一种说法。而据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之载,又可知梅尧臣是北宋中期“学唐人平淡处”的一位代表诗人,则《剑南诗稿》中具有此类风格之作亦与“唐人”相关者, ①方回:《读张功父南(来源:淘豆网[/p-2584629.html])湖集并序》,陶秋英编选:《宋金元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 24
也就甚为清楚,而其中的《夜读唐诸人诗》、《读王诘摩诗》等诗,又可为之佐证。这种合唐人诗与时人诗之所长而用、且又自成特色者,即为陆游表现在变唐方面的又一种面目, 其集中如《临安春雨初霁》、《西村》、《小园》等诗,即皆为具有这一变唐特点的佳构。而陆游表现在变唐方面的这一特点,对于同时代的杨万里与范成大等诗人而言,乃是不无影响的。以“诚斋体”而知名于南宋诗坛的杨万里,其之宗唐,《诚斋荆溪集序》一文乃有所载:“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学之愈力,作之愈寡。”并认为:“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黄御史集序》) 文学史家大都据此认为,杨万里之学习唐诗,是以晚唐杜牧、陆龟蒙为主的,即认为其集中的某些诗篇具有“晚唐杜、陆”之风格。其实不然。这是因为,杨万里之于唐诗,并非是“晚乃学绝旬于唐人”,而是一生中都与唐人唐诗关系密切的,对此,其集中(此指《宋诗钞》所载杨万里《江湖集》、《荆溪集》等九种诗集)的《读唐人及半山诗》、《书王右丞诗后》、《读元白长庆二集诗》、《新晴读樊川集》、《读唐人于演刘驾诗》、《读笠泽丛书三首》等作,以及《又和春雨》之“未爱少陵红湿句,可人却道是知时”等诗句,《唐李推官披沙集序》之“予于天下士大夫家及入三馆,传唐诗数百家”云云,即皆可证之。又,《宋诗钞》于杨万里小传引刘克庄语日:“放翁,学力也,似杜甫。诚斋,天分也,似李白”;而翁方纲《石洲诗话》则谓:“诚斋之诗,上规白傅,正自大远。”凡此种种,均表明了杨万里之宗唐,是绝非仅在唐人绝句中讨生活的,而是以王维、李白、杜甫、自居易、元稹、于演、刘驾、杜牧、陆龟蒙等众多唐代诗人为师学对象的。这一实况所反映的,是杨万里之于唐人唐诗的学习,乃是几乎游心在初、盛、中、晚四唐的诗人之间的,则其师学的诗人之多与范围之宽广,仅此即可见其一斑。正因此,杨万里诗的变唐乃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爱国诗篇,其二即“诚斋体”。杨万里的爱国诗,主要写于他奉命接伴金国贺正旦使之际,是时距“靖康难”虽然已为 60余年,但诗人因有机会亲历宋、金交界边地,沿途触景所致,而写下了一系列的忧国忧民之作,其中如《过瓜州镇》、《过扬子江二首》等,即皆为脍炙人口的佳构。“杨诚斋体”是严羽《沧浪诗话》根据时人对杨万里诗歌的评价而单立的一“体”,且在南宋诗人中“以人而论”者仅此一例。而杨万里诗之所以被称为“诚斋体”者,正是与其宗唐的关系密切,原因是“回复唐诗传统”乃成为了其明确的诗风指向。而此,即是杨万里的变唐之所获。请看其《周子益训蒙省题诗序》①之所写:“唐人未有不能诗者,能之矣,亦末有不工者,至李杜极矣。后有作者,蔑以加矣。而晚唐诸子虽乏二子雄浑,然‘好色而不***’,‘怨诽而不乱’,犹有《国风》、《小雅》之遗音。”在这篇序中,杨万里着眼于三个方面对唐人唐诗进行了高度的肯定。首先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唐代诗人之“能诗”予以首肯,继而以“极矣”对李白与杜甫进行高度称颂,最后则是将晚唐“诸子”之诗与《国风》、《小雅》比观,认为乃其“遗音”。杨万里的这种认识,其实就是主张当时的诗人应向唐人唐诗学习。所以,其于《读笠泽丛书三首》其一乃云:“晚唐异味同谁赏,近 Et诗人轻晚唐”;又其三有云:“拈着唐诗废晚餐,傍人笑我病如癫。”杨万里如此崇尚唐诗的“异①杨万里:《周子益训蒙省题诗序》,陶秋英编选:《宋金元文论选》第 28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版。弗宋钙敌的壹唐历程与钙色 25 味”与“遗音”,则其“对诚斋体所具有的思想内容,不能没有影响”,此推之,其于诚斋体的艺术形式乃至风格特征等,应是不无影响的。这样看来,可知杨万里以其不断地艺术实践而推行回复唐诗传统的举措,乃是导致诚斋体形成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范成大也是“中兴”时期一位擅长于宗唐与变唐的著名诗人。范成大宗唐,《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o “集部”于《石湖诗集》所撰“提要”①,乃有所载,其云:“初年吟咏,实沿溯中唐以下,观第三卷《夜宴曲》下注日:‘以下二首效李贺。’《乐神曲》下注日:‘以下四首效王建。’已明明言之。其他如《西江有单鹄行》、《河豚叹》,则杂长庆之体。《嘲里人新婚诗》、《春晚三首》、《隆师四图》诸作,则全为晚唐五代之音,其门径皆可复案。”以此合勘范成大集中的《续长恨歌七首》、《读白傅洛中老病后诗戏书》等诗,以及杨万里《石湖先生大资参政范公文集序》之“奔逸俊伟,穷追太白”云云,可知范成大向唐代诗人之学习,主要是以李白、李贺、王建、白居易等为对象的,同时受“晚唐五代之音”的影响也甚为明 。范成大因“穷追太自”,故诗风乃“奔逸俊伟”,而其“效王建”者,则是旨在向中唐新乐府之“为事而作”学习,也即加强对民间疾苦的关心与关注,其集中如《乐神曲》、《缫丝行》、《田家留客行》、《催租行四首》、《后催租行》,以及《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某些篇什等,即为这方面的代表作。这些诗大都具有反映现实大胆强烈,主题深刻,催人泪下等特点,因而其虽源于中唐新乐府,实则乃高于中唐新乐府。就现有的材料进行考察,可知范成大虽然不曾如陆游、杨万里那样奉杜甫诗歌以为师学的典范,但他受南宋初期“诗史诗派”的影nl ̄jJ甚为明显,其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在 45 岁时因使金所写的一组大型纪行诗。这组诗共 72首,全为七言绝旬,在题材上或追怀历史人物、颂扬忠臣义士,或抒写中原父老对故国的眷念之情,或暴露金人统治区的荒凉残破, 或谴责使神州陆沉的误国权奸等,应有尽有。其中如: 梳行讹杂马行残,药市萧骚土市寒。惆怅软红佳丽地,黄沙如雨扑征鞍。——《市街》女僮流汗逐毡靳,云在淮乡有父兄。屠婢杀奴官不问,大书黥面罚犹轻。——《清远店》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州桥》平地孤城寇若林,两公犹解障妖稷。大梁襟带洪河险,谁遣神州陆地沉? ——《双庙》万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一沤浮。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不。——《会同馆》①永珞:《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第 1380页,中华书局 1965年版。 26
击江学 2009.3 这一组诗不仅内容丰富充实,感情强烈,并且与陆游、杨万里的同类之作互为关联, 而使得“.中兴”时期的爱国诗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诗史诗派”的形成到“中兴爱国诗”的创作,这一文学现象的存在,虽然与“靖康之耻”的社会现实关系密切,但着眼于宗唐的角度进行审视,则其为南宋诗人变唐的结果所致,也即是受杜甫“诗史”特质的影响而衍生,乃是不言而喻的。而如上所言,除了爱国诗之外,作为“中兴”时期诗人代表的陆游、杨万里、范成大三人,还因其各自宗唐对象与宗唐形式的不同,而获得了的种种各具特色的成就,如陆游部分诗歌风格的“平淡”, 杨万里“诚斋体”的诞生,范成大对新乐府的发展与创新等。这些成就的互为融合,不仅凸显了这一时期极具个性化的变唐特点,丰富了这一时期诗歌的艺术精神与审美时尚,而且对其后的“四灵”与“江湖”的影响,也是甚为明显的。三、“诗得唐人句”的变唐特质南宋后期的诗坛,主要由“四灵”、“江湖”两个诗派与以文天祥为代表的一批爱国诗人所构成,其前后的时间跨度之大,约为百年左右。这一时期诗人既多,宗唐的对象与形式亦众,且宗唐之风亦甚炽,因而乃有“唐风复现的时代”之称。据明人徐象梅《两哲名贤传》之《赵师秀传》所载,永嘉四灵的宗唐,主要是受诗人潘柽的影响所致,其云:“至潘柽出,始倡为唐诗,而师秀与徐照、翁卷、徐玑绎寻遗绪,曰锻月炼,一字不苟下,由是唐体盛行。”这一记载所本为何,末可考知,但其却与当时的实况并不相符。检读刘克庄《韩隐君诗集序》有云:“张籍、王建辈稍束起书纸,剥去繁缛,超于切近。世喜其简便, 竞起效颦,遂为晚唐。”四灵虽然反对江西诗派的“资书以为诗”,主张“捐书以为诗”,但从上引两起材料可知,他们在向其前辈诗人学习方面,一致标举的是唐人之诗,且重点是仿效晚唐的五、七言律诗。所以,刘克庄于《野谷集序》中又说:“古人之诗,大篇短章皆工:后人不能皆工,始以一联一句擅名。顷赵紫芝(师秀)诸人,尤尚五言律体。紫芝之言日:‘一篇幸只有四十字,更增一字,吾未如之何矣。’其语如此。”在技巧方面,“赵紫芝诸人”也即永嘉四灵,不仅“复为言苦吟”,而且是“过于郊、岛”(刘克庄《林子 诗序》),由是,“四人之语,遂极其工,而唐诗由此复行”。随之而来的,即是对晚唐诗风的普遍接受与仿效,其中也包括江湖诗派的部分诗人,对此,严羽《沧浪诗话》乃有载,其于《诗辩》中云:“近世赵紫芝、翁灵舒辈独喜贾岛、姚合之诗,稍稍复就清苦之风,江湖诗人多效其体,一时自谓之唐音。”就其艺术实践言,四灵之宗唐,诚如徐±Jl《次韵刘明远移家二首》其二所言,乃是“诗得唐人句”,正因此,苦吟即成为了四灵的变唐之“秘”。对此,《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二于赵师秀《清苑斋集》所撰“提要”亦有所载:“其诗亦学晚唐,大抵多得于武功(姚合)一派,专以炼句为工,而句法又以炼字为要。”赵师秀是如此,徐照等三人亦是如此。而其影响所及,“多效其体”的江湖派诗人,也大都对苦吟情有独钟,如薛蜗《冬日散步》之“句句诗中是苦吟”,李白中《春晓》之“苦吟吟上最高台”,曾由基《入邑》之“苦吟浑末就”,刘克庄《自勉》之“苦吟不脱晚唐诗”,赵汝遂《苦吟》之“几度灯花落,苦吟难便成”等,即皆为其例。唐人苦吟,始于杜甫,至中、晚唐的孟郊、贾岛诸人,则演绎为一派,四灵与江湖诗人仿效者,所反映的正是其对唐诗艺宋1;毒敌的壹唐历程与 色 27 术的一种审美追求。江湖诗派不仅是南宋而且也是有宋一代最大的一个诗人群体,仅据《四库全书》本《江湖小集》与《江湖后集》所收 109家诗人之诗可知,这个诗派的诗人乃在百人以上,而张瑞君《南宋江湖派研究》详列江湖派诗人 11 8家之名的事实,又可对此佐证。江湖诗派虽然人数众多,成员复杂,且各自的生活经历与社会地位也不尽相同,但其在向唐人唐诗特别是晚唐诗的学习方面,却是甚为一致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依齿序乃为刘过(公元 ll54— 1206年)、姜夔(公元】155一 l221年)、戴复古(公元 l167— 1252年?)、刘克庄(公元 1l87一 l269年)四人,而刘克庄无论是在宗唐抑或变唐方面,又均乃为四人之最。因此,把握与认识刘克庄的变唐之所获,也就可藉之以窥江湖派诗人的变唐之一斑。刘克庄是南宋继陆游、杨万里、范成大之后最杰出的一位诗人,因此,其之宗唐,也与陆游等相似,即都是取众家之长以丰富自己的诗歌创作。据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之所涉,其所尊仰推崇的唐代诗人,主要有李白、杜甫、李贺、韩愈、张籍、王建、姚合、贾岛、许浑、朱馀庆等,而杜甫、张籍、王建三人,又为其师学的重点。刘克庄学杜,大而言之,乃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即是与李纲、陆游等一脉相承的“诗史”特质。如其集中的《有感》、《军中乐》、《苦寒行》、《国殇行》、《北来人》、《戊辰即事》等诗,或感时忧国,或揭露现实,或抨击权臣,既皆具“诗史”特质之遗风,又深得杜诗的沉郁顿挫之妙。其二是继承与发展了杜诗的部分创作法门。就这一方面言,刘克庄不仅是南宋诗人中师学杜甫其人其诗的第一人,而且其变杜之所获也甚众。具体为:(一)仿学杜甫题画诗以“开出异境”。题画诗为杜甫所首创(见《说诗啐语》卷五十 Jk),刘克庄则诚如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六于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水障歌》注之所言,乃是“往往宗之”,其《郭熙山水障子》等诗,即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此诗以长短参差之句式,围绕着“山水障子”之“山水”二字着笔,由于诗人奇思如泉涌,因而既写得波澜起伏,而又“宕出远神”,与杜甫的《奉先刘少府新画水障歌》诗具有殊途同归之妙。(二)化用杜诗句子且运用自如。刘克庄诗化用杜甫诗句者,其诗集中乃比比皆是,如《感昔》之“世皆欲杀少怜才”旬,即是据杜甫《不见》中“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而为;《三和二首》其一之“岂有丝毫补圣朝”句,则系化用杜甫《野望》之“未有涓埃答圣朝”而成;《七十四吟十首》其九之“世唯见花常溅泪”七字,乃套用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之句,如此等等,不胜枚举。(三)效法杜甫炼字炼句。杜甫锤炼字句,以“语不惊人死不休”而著称,刘克庄受此影响,不仅极力而为,而且还获得了很高的成就。如《野性》一诗中的两旬:“窗约邻峰碧, 瓢分远涧清。”这一联写景,不仅清新奇特,而且富于动感,特别是其中的“约”与“分”之用,将峰与涧的个性特征进行了恰到好处之描述,直可与杜甫的名旬“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四首》其三)媲美。在艺术方面师学杜诗而又不拘泥于杜诗者, 为刘克庄变杜的最大特点。刘克庄诗学张籍与王建者,主要是因其乐府诗所使然。对于张、王之乐府,《后村诗话·新集》卷三曾有如是之载:“乐府至张籍、王建,道尽人意中事,唯半山尤赏好,有‘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此十四字,唐乐府之断案也。”这是对二人乐府的极力推崇。正因此,刘克庄乃创作了数量非少的乐府诗,如《苦寒行》、《军中乐》、《国殇行》、《筑城行》、《开壕行》、《运粮行》、《寄衣曲》、《大梁老人行》、《朝陵行》、《破阵曲》等作, 28
击学 2009.3 即皆为其代表。刘克庄的乐府诗,虽然继承了张、王乐府诗的现实主义传统与写实手法, 但却比张、王乐府更具个性特征与艺术精神。这是因为,张、王乐府大都以五言为主,而刘克庄的乐府诗则全部为七言歌行,且其或一韵到底,或中间换韵,或平声,或仄声,抑扬顿挫,极具变化之妙。而此,即构成了刘克庄变唐的又一个值得重视的特点。在刘克庄死后的第八年即公元 1276年,元兵攻入临安,赵恭帝投降,三年后的 l279 年,南宋王朝彻底灭亡。而就在元兵攻入临安的前后,当时诗人们的创作也是与“宗唐而变唐”紧密相连的,其中著名者有文天祥、谢枋得、林景熙、汪元量、谢翱等人。此五人之宗唐,除谢翱外,均极具共性,即其几乎都是以师学杜甫诗歌为终身追求的,以至于宗杜在当时成为风气。而其中,又以文天祥最具代表性。文天祥宗杜,其集中不仅有《读杜诗》等作表现了其对杜甫的尊崇,而且问世于狱中的《集杜诗》200首,则成为了其在变杜方面的一份硕果。集前人诗句以为诗,北宋初期的石曼卿等人为其滥觞,至文天祥时期则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孔毅父又开专集杜诗的先河,且当时诗人们对杜甫的“诗史”特质又极其喜爱,于是,介入集杜诗的诗人便日愈一日。文天祥的 200首集杜诗,若着眼于“宗唐而变唐”的角度言,则乃为典型的“诗得唐人句”。谢枋得宗杜,其《代上杜按察》诗略有所载:“万物宁无吐气时,平生爱诵杜陵诗。”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有云:“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其中的“天宝诗人诗有史”,所指即为杜甫与杜诗。又林景熙《马静山诗集序》之“杜少陵白天宝末年,感时触景,花泪鸟惊,非复和声以呜其盛”云云,亦可见出其对杜甫诗歌推崇之一斑。汪元量有《草地寒甚毡帐中读杜诗》一首,开首即云:“少年读杜诗,颇嫌其枯槁。斯时熟读之, 始知句句好。”其受杜诗影响乃甚为明 。正因此,吴之振《宋诗钞》于《水云诗钞》所撰汪元量小传乃云:“诗多纪国亡北徙事,与文丞相狱中唱和作,周详恻怆,人谓之诗史。”①其中所言“诗史”,正与杜甫之“诗史”扣合。不独如此,在字法、句法、章法等方面,汪元量还曾刻意效法杜诗,并多化用杜诗之句以为己用,凡此,均表明了汪元量诗与杜诗的渊源关系。谢翱之宗唐,与上述诸人所走路途又有别,即其所师学的诗人对象非为诗圣杜甫,而是以中、晚唐的李贺、孟郊、贾岛、李商隐等人为主的。谢翱诗受李贺诗的影响,胡应鳞《诗薮》曾以“李长吉锦囊中物”言之,兹不具述。而其效法“郊岛体”者,则有其集中的组诗《效孟郊体》七首等以为之证。又,杨慎《丹铅总录》卷二十一曾于此组诗的第五首有评云:“绝妙可传,郊、岛不能过也。”仿效“孟郊体”而“郊、岛不能过也”,则“不能过”者,正乃谢翱“变孟”之所获。所以,谢翱之师学唐诗者,实际上代表的是南宋晚期的另一类宗唐诗人。这一宗唐派诗人与上述宗杜派诗人的互为结合,不仅使得南宋晚期的变唐获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而且还对蒙元诗人之宗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单位:襄樊学院中文系) 责任编辑:熊礼汇①吴之振:《宋诗钞》第 2938页,《汪元量小传》,中华书局 1986年版。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南宋诗歌的变唐历程与特色诗歌变唐特点宋.pdf
文档介绍:
南宋诗歌的变唐历程与特色诗歌变唐特点宋 20 王辉斌击江学
摘要:经历了“靖康之耻”阵痛后的南宋诗人,对于唐代诗歌的师学与仿效,不仅较北宋诗人更为成熟与理性,而且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南宋诗人的宗唐与变唐,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文章以此为视点, 从“特殊条件下的‘诗史诗派”’等三个方面,进行...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永恒之柱 杜门朗家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