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咏菊诗词精选》侧重菊花的哪个方面?

描写牡丹和菊花的诗句,谁知道?
描写牡丹和菊花的诗句,谁知道? 5
1.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王安石 

唐 白居易《重阳夕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宋
欧阳修《菊》: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2.牡丹

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牡丹 
唐 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 独占人间第一香。 

牡丹诗 
唐 李正凡 
国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问归期。 

的感言:你会背伐? 满意答案
菊花: 
折菊
杜牧
篱东菊径深,折得自孤吟。 
雨中衣半湿,拥鼻自知心。

2.牡丹
王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成阴。


的感言:字少,明了,够简洁!!
其他回答 (2)

菊花;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牡丹;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牡丹诗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诗 
唐 唐彦谦 
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牡丹诗 
唐 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牡丹 
唐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诗 
元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牡丹诗 
唐 李山甫 
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牡丹诗 
宋 谢枋得 

兰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贵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 


对联: 

国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刚心气节高万卉 
华贵秀姿压群芳 

秋区春兰夏芍药,堂上鲜花增春色 
唐诗晋字汉文章,发间翡翠美仪容 


菊花;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牡丹;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牡丹诗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诗 
唐 唐彦谦 
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牡丹诗 
唐 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牡丹 
唐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诗 
元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牡丹诗 
唐 李山甫 
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牡丹诗 
宋 谢枋得 

兰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贵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 


对联: 

国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刚心气节高万卉 
华贵秀姿压群芳 

秋区春兰夏芍药,堂上鲜花增春色 
唐诗晋字汉文章,发间翡翠美仪容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中国文学领域专家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她把&瘦&字人词,把她的离情与菊花体态交融在一起,抒..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有关菊花的诗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专题推荐:
您的位置:
>> 描写菊花的诗句
描写菊花的诗句
  诗词起于先秦盛于唐宋,其间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在他们广为流传的诗词名句中,描写的诗句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看一下描写的诗句吧。
  描写的诗句(一)
  《菊》【明】沈周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咏菊》 【宋】杨万里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菊花》【明】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忆菊【清】曹雪芹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访菊【清】曹雪芹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描写菊花的诗句(二)
  种菊【清】曹雪芹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对菊【清】曹雪芹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供菊【清】曹雪芹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咏菊【清】曹雪芹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画菊【清】曹雪芹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描写菊花的诗句(三)
  问菊【清】曹雪芹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簪菊【清】曹雪芹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影【清】曹雪芹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菊梦【清】曹雪芹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残菊【清】曹雪芹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描写菊花的诗句(四)
  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唐】刘禹锡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菊》【宋】欧阳修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醉花阴》【宋】李清照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诋迟?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中秋月》【唐】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扩展阅读:描写菊花古诗名句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缜《菊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陶渊明《和郭主薄》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 郑思肖《画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 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出自清代诗人的《咏菊》无赖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赏析  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这是《海棠诗社》的第二次活动,也是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在这次吟诗比赛中,“蘅芜君”薛宝钗选了《忆菊》、《画菊》之后,“怡红公子”贾宝玉选了《访菊》和《种菊》两道诗题。“潇湘妃子”林黛玉选了其中三道诗题:《咏菊》、《问菊》和《菊梦》。其余五题分别由湘云和探春选得。只“有顿饭工夫,十二题已全,各自誊出来,都交与迎春,另拿了一张雪浪笺过来,一并誊录出来”。这首诗是在蘅芜君的《忆菊》、怡红公子的《访菊》和《种菊》,枕霞旧友史湘云的《对菊》、《供菊》之后,由潇湘妃子林黛玉写出的三首诗中的第一首。“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已.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林黛玉可谓是囊括金、银、铜牌。“ 宝玉听说,喜的拍手叫&极是,极公道。&”  首联“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交代了诗作的时间、地点以及作者创作时的心情。潇湘妃子咏菊的时候跟一般人不同:“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象神魔附体似的,使得她从早到晚激动不已.,欲罢不能。创作灵感来了,她甚至不能静坐于闺房,只好绕过篱笆,来到假山旁边,斜靠在山石上,面对着菊花,专心致志地去构思、低吟。诗词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真实情感。这一句道尽了所有诗人的创作经验。不仅如此,还把诗人的兴奋、专心致志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了。潇湘妃子仅此一联就可足以技压群芳了。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胸有成竹,于是提起笔来,一泻千里,把赞美菊花的秀丽篇章写了出来。这还不够,还要对着天上的明月反复诵。可见,作者完全沉浸在完成诗作后的巨大幸福之中。接着,笔锋一转,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又回到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情绪之中:借颂扬菊花来抒发我愁怨的诗篇,又有谁能够理解我像素秋一样高洁的情怀呢?尾联“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今。”这在诗词创作中叫“合”,于是又回到了咏菊的主题。自从在诗歌中评说、赞扬菊花以后,千百年来菊花的不畏风霜、孤标自傲的高尚品格,一直为人们所仰慕,所传颂,直到今天。  在这首诗中,直接写到菊花的字句并不多。但意在诗外,功夫在诗外。这才是诗词创作中的佳品。在这里,不能不回顾自题《红楼梦》的一首绝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绝句与林妹妹的这首诗,无论从语气上还是内容上,是何等的相似!这是巧合,还是曹雪芹故意为之,谁能读得懂?林黛玉的《咏菊》及其它诗词又有谁能读得懂它的真正含义?洋洋百余万言的《红楼梦》,两百余年来,多少人孜孜不倦地探讨和研究,又有谁能真正地理解?但是,无论如何,人们都会承认,在《红楼梦》林林总总的人物中,只有林妹妹的品质与菊花最为相符。在评选过程中,包括社长李纨在内的众姐妹们交口称赞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本也不错。因为这一联体现了林黛玉的才气与潇洒。但是,细细品来,窃以为末联“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更具魅力,更意味深长!  余不禁叹曰:千行妃子悲凄泪,一块石头说到今!  这首诗以“咏菊”为题,所写的是写菊花诗的情景。  首联“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紧扣诗题,描述了为写菊花诗,有如着魔了一般,从早到晚构思,绕篱欹石地推敲。只有苦心作诗的人才有此真切的体会。  颔联“毫端蕴秀临霜与,口角噙香对月吟”,俏丽、秀美,只有锦心秀口之人,才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诗句。  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诗中所题写的都是平素的哀怨,有谁能理解这感伤的心情呢?这分明是借“咏菊”在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也只有黛玉才如此多愁善感,又不被一些人理解。  尾联“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的高洁品格,自从受到诗人陶渊明的好评之后,一直被世人议论至今。陶渊明爱菊是出了名的,以此作结,可谓奇思妙想的神来之笔。  林黛玉出生在一个世袭侯爵、支庶不盛的书香门第、&清贵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和封建礼教的教育,由于家庭的熏陶和不幸遭遇以及成长环境的影响,林黛玉有着较好的文化素质和封建道德的修养,为她打下了扎实的写作功底和思想基础。她酷爱写诗,兴趣浓厚,以诗为乐,借诗抒怀。她经常挂霜披露,陪星伴月,吟诗填词,有时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从中寻求生活的乐趣,弥补空虚的心灵。她的愁苦无人理解和倾诉,只有寄予诗中,加以宣泄。  林黛玉少年就失去了父母,她孤苦伶仃地长期寄居在黑暗龌龊的贾府,对她的性格培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使她养成了多愁善感,孤独忧寞,傲世妒恶的性格,成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曹公安排的菊花诗,也正符合她的这一性格特点。  林黛玉十分喜爱菊花,喜欢菊花的情怀,喜欢菊花的高洁,喜欢菊花的孤寞,喜菊花的傲世,喜欢菊花的清香,喜欢菊花的淡雅。她把菊花作为自己挚友,经常与菊花轻轻地诉说心中的积郁、哀怨。有时她也在赏菊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和畅想,但是,只不过是梦中的期盼。  曹公的这些诗篇,进一步突出了林黛玉这个孤苦伶仃、寄人篱下而又孤标傲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愿与那些市侩之人为伍的贵族少女的艺术形象和处世心态。林黛玉不满封建礼教的重压和奴役,但又只身单薄,无力反抗,遂与宝玉成为志同道合的一对情人。曹公安排她的诗,风格别致而又满含哀怨,极其符合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其中,《咏菊》、《问菊》、《菊梦》,都非常有代表性。这些清丽而带有明显个性的诗句,就是在前人的咏菊诗里也是不多见的。对刻画林黛玉这个悲情人物,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咏菊 白居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