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丁标准曲线线法测定槐花中芦丁含量中影响显色反应有哪些因素

1412陕西中医2011年第32卷第10期槐米中芦丁的提取结晶与含量测定李慧王明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延安716000)摘要目的:探讨制备高纯度的芦丁方法。方法:采用酸提碱沉法从槐米中提取芦丁,并经过精 制分离得芦丁对照品,用化学法、薄层层析法、
核磁共振法进行鉴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其含量。结果:经以上三种方法鉴定表明芦丁样品与标准品基本一致,高液相测得舍量 98.06%。结论:此种实验室制备芦丁对照品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产品纯度较高可作为 对照品代替标准品用。 槐花/分析槐花/化学 质量标准主题词中药/标准【中图分类号】R2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一7369(2011)10-1412-02 芦丁,亦称芸香苷,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现已发 现的含芦丁的植物有50种以上,其中以槐米和养麦叶 中含量最高,可作为大量提取芦丁的原料。芦丁属于 黄酮类化合物,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上起到了举足 轻重的作用,具有VP样作用。有助于保持毛细血管 正常弹性,同时还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其 临床效果肯定,副作用少,同时也是一种植物原料 药[1]。本实验拟探究一种实验室制备高纯度芦丁的方 法,用作对照品或满足其他特殊需要的试剂。 1材料与仪器1.1试 剂纯化,称取精制芦丁0.25 g,用少量甲醇使之溶解,加 人葡聚糖凝胶柱顶,用甲醇洗脱,试管收集,15 mL/ 管,共收集22管,用聚酰胺膜鉴定芦丁并作如下合并 收集液。第1瓶1~10管,第2瓶11~22管;然后水 浴浓缩至原液的一半,冷置,仅第一瓶出现黄绿色微细 针状结晶,再继续浓缩,60℃干燥即得芦丁纯品。 2.3芦丁的鉴定 2.3.1化学法鉴定本品为黄色结晶粉末,熔程 为188~190℃(梯勒熔点管法),盐酸镁粉反应呈阳 性;氨性氯化锶反应呈阳性显示有邻二酚羟基;锆盐枸 橼酸反应呈阳性显示有3及5一羟基存在。水解液用薄 层层析鉴定,显示有葡萄糖及鼠李糖存在。 2.3.2薄层层析鉴定用3 cmX 5 cm的聚酰胺芦丁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甲醇为色谱醇,其它试剂均 为分析纯,水为重蒸水。芦丁购于延大医附院药房经 鉴定无误。1.2仪器日本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膜,选3种展开剂:分别为A,丙酮:水(3:1);B,氯 仿:甲醇(5:4);C,醋酸乙酯:甲酸:水(8:1:1)。 氨熏后喷显色剂3%的三氯化铝显色,经重结晶的芦 丁样品在上述3种展开剂中均只显一个斑点。 2.3.3氢核磁共振法鉴定 准品图一致。 2.4芦丁含量测定(HPLC法)[31 2.4.1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4.3%乙酸(55 :45),应用前经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过滤,超声脱 芦丁样品与芦丁标(LClOATvp溶剂输送泵,SPDl0Avp紫外可见检测 器,CT010Asp柱温箱),HW2000色谱工作站(南京 千谱软件公司)。电子分析天平(型号BSl24S), JB202一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金忠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制造),DL-360超声波清洗皿(浙江象山县石浦海天电 子仪器厂),TGL-16台式高速离心机(上海冠戈实业有 限公司制造),紫外分光光度计(2401PC-日本岛津)。 2实验方法与结果2.1芦丁的提取精制采用酸提碱沉法[2]:称取气,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肛l,检测波长为254槐米粉,置500mL烧杯中,加沸水、硼砂搅拌,于石棉 网上加热至微沸,然后加入适量饱和石灰水溶液,保持 pH8~9之间,并不断地搅拌,微沸30rain后,过滤,滤 液收集。以同法再次收集滤液并合并,待滤液温度降 至60~70℃之间时用浓盐酸调pH 4"---5之间,当温度 降至室温时放入冰箱静置12 h,使沉淀完全,抽滤,沉 淀,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干燥得粗品芦丁,蒸馏水重结 晶,得精制芦丁。2.2nm,芦丁的出峰时间为3~4 min,该色谱条件下 2.4.2最大波长的选择配置芦丁标准品溶液对照品及样品的色谱一致。 浓度为0.002.04 mg/mL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中扫描, 结果显示最大吸收波长有214、254、360nm,由于在214nm处干扰因素多,因此高效液相选择在254 tlm处测定。 2.4.3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经变色硅芦丁的纯化用葡聚糖凝胶柱进一步分离胶干燥的芦丁标准品0.010059,芦丁样品1号(为经万方数据 陕西中医2011年第32卷第10期 过葡聚糖凝胶柱分离的)0.010051413g,芦丁样品2号02于2.0%,说明本实验的重现性较好。 3讨论用酸提碱沉法提取芦丁具有工艺简 单、效率高和较经济等优点,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芦丁 的含量,该法使用的试剂常见,方法精确、灵敏、线性范 围宽,稳定性和重现性均能满足要求[5]。测得芦丁的含 量为98.05%,可以代替对照品测定物质的含量和满 足其它特殊需要的试剂。 在芦丁的提取工艺中,由于用的是酸提碱沉法,所 以加入的石灰水的量和浓盐酸的量是本试验的关键, 当pH为10时,产品质量为1.5 g,当pH为9时,产品 质量为2.3 g,当pH为8时,产品质量为1.97 g,当 pH为7时,产品质量为1.10g。(sk经葡聚糖凝胶柱分离的)0.010g,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内,用甲醇定容,在超声清洗皿中超声3 rain,使之全部溶解,然后在分别倒少量入EP管中离心10 min,12000 r/min。得芦丁标准品溶液浓度为0.201mg/mL,芦样1号浓度为0.2001 mg/mL,芦样2 2.4.4标准曲线的制备 芦丁标准品溶液的浓号浓度为0.2004 mg/mL。 度为0.2001mg/mL,将其稀释成1,1/2,1/4,1/16,1/ 64,1/256系列浓度,编号为1,2,3,4,5,6,吸取20弘1 进样,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 线如下,进行线性回归处理,求出回归方程:Y一4E+07X一2 660.2,r=0.9996,浓度单位是mg/mL,峰面281 25~O.201葡聚糖凝胶对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效果很好,此方 法即简便,又适合实验室操作。实验产品纯度高,含量 达98.05%,可代替芦丁标准品测定芦丁制剂中的芦 丁含量。 实验中笔者发现芦丁极易被氧化变色,要注意避 光干燥保存。选择沸水溶液提取以破坏酶,而且在槐 米中果胶和粘液质较多。提取液通常因含有大量粘稠 的杂质而难以过滤,所以本文直接用水加石灰乳提取 芦丁,方法更加有效,但应注意加硼砂以保护临二酚羟 基,而且整个过程对酸度控制要求较高。 柱温对含量测定的影响较小,随着柱温的增加,保 留时间有所缩短,峰的扩散有所改善,但对含量测定影 响较小。 参考文献[13杨德全,叶建阳,刘鸿云,等.从苦养麦中提取芦丁的 研究口].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6(4):67. [2]宋延生.天然防晒剂一芦丁口].日用化学工业杂志,1991,5:47.积的范围在228710.5 oV?s~7494 036.5弘V?s内[4]。结果表明芦丁的浓度在0.006m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4.5样品的含量测定将配制好的芦丁样品 1号,2号进样,测得峰面积,然后代入标准曲线得浓 度。测得样品的含量为98.05%。 2.4.6加样回收实验 分别取3份已知浓度的样品1号溶液0.8mL放入EP管中,在分别加标准品 溶液0.1,0.2,0.3 mL,甲醇0.2,0.1,0 mL,定于1.1 mL,离心10 min,12000 r/rain,结果见附表。 附表 回收率测定结果[3]刘林嚣,孙曾培.苦养麦疗效粉中芦丁的含量测定2.4.7芦丁样品精密度实验精密量取芦丁样 品1号溶液1 mL放人EP管中,离心10 min,12000[J].药物分析杂志,1991,11(1):49. [4] 胥秀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枣中芦丁的含量r/min.供试品5次测量结果RSD%为0.33,小于2. O%,说明本试验的精密度较好。 2.4.8芦丁样品重现性实验精密量取芦丁样 品1号溶液0.8 mL于EP管中,在加0.2 mL甲醇,分 别做5份,离心10 min,12000D].食品科学,2004,25(4)147―149. [5]何铭清.中草药有效成分理化与药理特性[M].长 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031. (收稿2011-05.13;修回2011-07―15)r/min。RSD%0.44,小欢迎投稿欢迎订阅万方数据 槐米中芦丁的提取结晶与含量测定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李慧, 王明明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延安,716000 陕西中医 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参考文献(5条) 1.何铭清 中草药有效成分理化与药理特性 1979 2.胥秀英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枣中芦丁的含量 .刘林;孙曾培 苦荞麦疗效粉中芦丁的含量测定 .杨德全;叶建阳;刘鸿云 从苦荞麦中提取芦丁的研究 .宋延生 天然防晒剂-芦丁 1991本文链接:http://d..cn/Periodical_shanxzy.aspx
槐米中芦丁的提取结晶与含量测定―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表面活性剂增敏――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法测定槐花中芦丁含量
表面活性剂增敏――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法测定槐花中芦丁含量
摘 要:目的:应用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法建立一种测定槐花中芦丁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牛血清白蛋白(BSA)具有很强的内源荧光性,而芦丁溶液本身不产生荧光。当芦丁与BSA结合后,会导致其荧光强度下降,表面活性剂吐
【题 名】表面活性剂增敏――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法测定槐花中芦丁含量
【作 者】刘桂林 杨慧仙 魏竞智
【机 构】岳阳市云溪区血吸虫病防治站 湖南岳阳414009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湖南衡阳421001
【刊 名】《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 第2期 354-356页 共4页
【关键词】芦丁 牛血清白蛋白(BSA) 荧光猝灭 T-80
【文 摘】目的:应用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法建立一种测定槐花中芦丁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牛血清白蛋白(BSA)具有很强的内源荧光性,而芦丁溶液本身不产生荧光。当芦丁与BSA结合后,会导致其荧光强度下降,表面活性剂吐温-80(T-80)对体系有促进荧光猝灭作用。BSA在λex=338nm处的荧光猝灭程度与芦丁的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测定槐花中芦丁含量的新方法。结果:该结合物的最大发射波长为λmax=338nm,与芦丁摩尔浓度在6×10-7-3.0×10-5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F=136.36CRu(×10-5mol.L-1)-0.5454,相关系数r=0.9976,检出限为1.58×10-7mol.L-1,RSD为2.8%-4.3%,加标回收率为97.6%~101.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用于实际样本的测定,结果满意。
【下载地址】
本文导航:
芦丁,牛血清白蛋白(BSA),荧光猝灭,T-80
上一篇:暂无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槐花总黄酮含量测定的修订建议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0.50
&&¥1.00
&&¥2.00
&&¥2.00
&&¥1.00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槐花总黄酮含量测定的修订建议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荞秸中芦丁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一)--《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荞秸中芦丁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一)
【摘要】:本文对荞秸中芦丁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采用不同溶剂不同的浓度提取芦丁,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比色法测定含量。结果表明60%乙醇作溶剂,提出率最高,且明显优于异丙醇。
【关键词】:
【分类号】:R284.3【正文快照】:
荞秸中芦丁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一)何利城①李茂言②白建新①祁雄武①梁巍①摘要本文对荞秸中芦丁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采用不同溶剂不同的浓度提取芦丁,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比色法测定含量。结果表明60%乙醇作溶剂,提出率最高,且明显优于异丙醇。关键词荞秸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孟祥颖,郭良,李玉新,刘大有,高文义;[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胡杰;邓宇;;[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年08期
胡杰;邓宇;;[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智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卢成瑛;杨伟波;黄早成;钟维;;[J];食品科学;2007年12期
李伟,堵年生,赵英;[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李娆娆,原思通,肖永庆;[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年06期
郑荣庆,李光秀;[J];西北药学杂志;1994年04期
江宝琪,庞志功,尹鸿;[J];西北药学杂志;1995年02期
景仁志,陈波,葛绍荣,刘世贵;[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汪宝琪,庞志功,汪丛莹,尹鸿;[J];沈阳医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邓富良,陈本美,陈国华,梁绍先,周平,夏令伟;[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汪宝琪,庞志功,汪丛莹,尹鸿;[J];化学通报;1994年07期
牛承岗,董川,晋卫军,刘长松;[J];分析化学;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正权;倪克锋;丁志山;朱峰;吴良村;沈敏鹤;;[A];浙江省中晚期肿瘤姑息治疗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王丽娟;王敏;温竹;;[A];第九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及论文集[C];2007年
蒋孟良;周孟辉;熊艳;;[A];中华中医药学会四大怀药与地道药材研究论坛暨中药炮制分会第二届第五次学术会与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李宏建;谷大建;孙淑娟;苏乐群;黄欣;;[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黄欣;苏乐群;孙付军;李莉;牟燕;李贵海;;[A];第十二届山东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张静泽;史作清;;[A];“以岭医药杯”第八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白权;李敏;贾敏如;蒋定强;孙琪华;;[A];全国中药标准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建萍;[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尚旭岚;[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卢来春;[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毛清黎;[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蒋益虹;[D];浙江大学;2007年
杨冬梅;[D];浙江大学;2007年
肖义军;[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刘翠艳;[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张友胜;[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曾虹燕;[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卜晓英;[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刘禺卿;[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孙思萧;[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张孟琴;[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蒋捷;[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麻成金;[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刘卫东;[D];山东大学;2007年
盛文胜;[D];南昌大学;2007年
王婷婷;[D];南昌大学;2007年
董彩军;[D];南昌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强,杨国容,杨亚玲,胡秋芬;[J];云南化工;2004年01期
张成志,李南强;[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张成志,李南强;[J];分析化学;1994年04期
王荣辉,李南强;[J];分析化学;1994年08期
张成志,贺维军,李南强;[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年01期
赫春香,张淑敏;[J];光谱实验室;2001年04期
朱化雨,周仁公,张利;[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94年03期
刘祎春,刘钢;[J];宁夏工程技术;2002年03期
吕金顺,董晓宁,王小芳,朱巧军;[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拓宏桂,薛元英,王文海,张巍,闫武健;[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美莉;[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卢锦花;[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冯涛;[D];天津科技大学;2003年
贾存勤;[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郭月英;[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严建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王正云;[D];扬州大学;2005年
陈文学;[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东升;谢晓红;罗先群;;[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荣;[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冯黎莎;[D];四川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屠世忠,周伟登,蒋雪涛,罗奇石;[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0年03期
周慕英;;[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2年07期
王长根;贺贤国;徐垠;黄秀兰;;[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1982年01期
任建伟,李行利;[J];中国中药杂志;1985年04期
郑毅男,李向高,李树殿,解捷;[J];中成药;1986年12期
刘成基,吴洪元,彭招华;[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葛建华,何毅;[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王哲清;;[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7年04期
李赛;[J];中国中药杂志;1988年02期
刘勇;胡文娟;;[J];卫生研究;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肖萱;纪平元;马端端;郑荣梁;;[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文云波;杨扬;张木宽;;[A];首届全国毒品检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许建勇;卢耿;王永清;;[A];首届全国毒品检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员克明;李贵明;;[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员克明;李贵明;;[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文云波;杨扬;;[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敖自华;马凯;汪良驹;姜卫兵;;[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范积芬;李钧英;李嘉瑞;;[A];天津市色谱研究会第一届学术报告会论文、报告(摘要)汇集[C];1980年
洪珍玉;;[A];天津市色谱研究会第二届学术报告会论文、报告(摘要)汇集[C];1982年
杨学谨;厉洁;孙月稳;谢永耀;张国敏;祝虹;;[A];天津市第五次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六合村
(715102)
韩映南;[N];河北科技报(农村版);2000年
韩映南;[N];河南科技报;2000年
刘忠义;[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彭连举;[N];四川科技报;2000年
胡志军;[N];上海中医药报;2000年
贺祝英;[N];中药报;2000年
胡志军;[N];中药报;2000年
梁仁;[N];中国医药报;2001年
周颖;[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刘远瞻;[N];中华合作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虹燕;[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李新;[D];浙江大学;2002年
林幼敏;[D];浙江大学;2004年
杨郁;[D];湖南大学;2005年
梁耀东;[D];西北大学;2006年
沈钦海;[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何建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段煜;[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王立新;[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胡爽;[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王林;[D];西北大学;2002年
黄美华;[D];湘潭大学;2002年
黄锡志;[D];浙江大学;2002年
梅虎;[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邓放;[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张子瑜;[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潘良金;[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查看话题
紫外分光光度测样品中芦丁含量
亚硝酸钠和硝酸铝方法测定样品中的芦丁含量,问问各位其他黄铜类物质(比如儿茶素、没食子酸)对结果有何影响?
/question/b80ef5e5c8dcadbf494f2e.html
按照这个定义,儿茶素有邻位无取代的邻二酚羟基,就可以显色。
没食子酸有连续三个羟基,那就不好说了,先让它存疑。
再来看这个《太行菊不同器官中绿原酸和4种黄酮类物质含量研究》,在知网里看摘要就行。
“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硝酸铝络合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福林酚法”。
没食子酸貌似只能用福林酚法。 不懂,帮顶 : Originally posted by ljsrzc at
不懂,帮顶 :hand: : Originally posted by 望陈莫及1984 at
/question/b80ef5e5c8dcadbf494f2e.html
按照这个定义,儿茶素有邻位无取代的邻二酚羟基,就可以显色。
没食子酸有连续三个羟基,那就不好说了,先让它存疑。
再来看这个《太行 ... 谢谢 ,再问一下在此反应在碱性环境下,请问这个pH值是多少呢?我采用的一篇文献是龙爪槐花中有效成分芦丁含量测定,里面只讲明氢氧化钠用量,没有说明氢氧化钠浓度。 我查到的是:氢氧化钠1mol/L。我现在没法查文献,这是我在百度上查到的:
/bbs/thread/57783
这篇文献没讲清楚,你可以再查一篇,黄酮的文章太多了。 NaoH我用的是1mol每升,NANO2:5g-100ml,AL(NO3)3:10g-100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标准曲线的测定范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