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检查组实施检查过程中该如何发言

&&&&&&|&&&&|&&
站内搜索:
财务预决算
信息公开工作专题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新闻发布会
建议、提案办理
舆情收集与回应
> 领导讲话
何长风在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何长风 讲话
何长风在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何长风在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省文物局局长  何长风
一、尽职尽责,2013年文物工作有力推进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全国、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的起步之年。全省文物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坚持文物工作方针,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可谓成果丰硕,亮点频频。
(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面启动
根据国务院的总体要求,成立了以谢广祥副省长为组长的省普查领导小组并召开会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会,举办了两期培训班,参训人员700多人次。各市、县上下联动,组织动员部署,成立普查机构,落实普查经费,进行人员培训,宣传普查知识,编写工作简报,开展单位调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基本完成了全省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共调查收藏单位34697家,其中有文物的收藏单位487家,约占国有单位总数的1.4%,初步统计收藏文物数量751574件(套)。有的单位提前开展了文物信息采集。
(二)大运河保护申遗工作成效显著
在国家文物局、省政府和省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市厅际会商小组的高度重视下,会商小组办公室多次召开会议,统筹协调,科学指导,倒排时间,狠抓落实。淮北市、宿州市及省考古所等根据各自任务和要求,攻坚克难,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全力推进。环境整治、考古发掘、保护设施、文物展览、监测档案、宣传研究、迎检接待等各项工作有序进行。9月20-21日,国际专家来我省濉溪县柳孜遗址、泗县大运河十里长街段两处申遗点段现场考察评估,给予积极评价。
(三)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全国示范试点
徽州区呈坎村和泾县黄田村作为南方古民居建筑的代表,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国家文物保护样板工程,6月6日在呈坎村举行了工程启动仪式,谢广祥副省长和童明康副局长出席并讲话。国家下拨专项资金5000多万元。第一期17个项目的维修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呈坎村环秀桥抢险加固工程完工。10月,国家文物局在全国范围内确定6个代表性古村落,开展古村落保护利用综合试点,呈坎村名列其中,已编制了实施工作方案,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四)大遗址保护取得突破
12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31处,我省含山县凌家滩考古遗址公园、凤阳县明中都皇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名列其中(数量全国并列第4),取得零的突破。5月,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印发《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确定150处重要大遗址名单,我省凌家滩、尉迟寺、大运河、六安汉代王陵、寿春城、明中都6个大遗址名列其中。寿州窑遗址保护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复,繁昌窑遗址、薛家岗遗址等保护利用项目正在推进。
(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幅增加
3月,国务院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3处,我省新增74处,超过前六批总和,国保单位总数达130处。省文物局及时转发国家文物局《关于做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作的通知》,各地积极做好&四有&等基础工作,统一树立了保护标志碑。
(六)文物维修保护工程加快推进
上报国保单位维修方案29个、保护规划立项46个,维修立项报告5个,审批省保单位维修方案77个。全省共有国保、省保维修保护重点项目106个,其中国保65个、省保41个,张治中故居、亳州南京巷钱庄、绩溪文庙等17个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竣工,已开工或正在准备实施的31个。开展第三批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评审,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39家获得不同等级的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资质单位。
(七)考古发掘研究成果丰硕
配合铁路、公路和各类开发区等工程建设,勘探文物点50多处,勘探面积40万平方米;发掘古遗址、古墓葬30多处,发掘面积13055平方米。省考古所凌家滩遗址第6次发掘、柳孜遗址第二次发掘及武汉大学南城孜遗址第二次发掘、南京大学固镇县谷阳城和小霸王城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省考古所《天长三角圩墓地》等4本考古报告出版。黄淮七省考古论坛、禹会村遗址和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成功举办。
(八)博物馆建设势头良好
一批市、县级博物馆新馆相继规划、建设、落成。池州市博物馆、绩溪县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蚌埠市、滁州市、芜湖市、铜陵市、凤阳县、桐城市、芜湖县、繁昌县等博物馆新馆正进入布展阶段,宣城市、安庆市、砀山县等博物馆正在规划建设。全省博物馆达到154座(包括民办博物馆)。首次表彰全省十佳民办博物馆。
(九)博物馆评估定级争先进位
安徽博物院在全国一级博物馆评估中名次有新的提升,国家文物局发布全国第二批52家二级博物馆、144家三级博物馆名单,我省淮北市博物馆、淮南市博物馆、皖西博物馆入选二级;马鞍山市博物馆、宿州市博物馆、铜陵市博物馆、池州市秀山门博物馆、萧县博物馆、广德县博物馆、黄山区博物馆、淮北市刘开渠博物馆8家入选三级(分别名列全国第4位、第6位);屯溪老街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建设取得新进展。
(十)博物馆陈列展览明显提升
安徽博物院《皖风徽韵&安徽历史文化陈列》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两膺上将&国之勋臣&洪学智生平事迹陈列》获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优秀奖,评选表彰了第二届全省十大精品陈列。在六安市召开了全省博物馆展陈提升座谈会,会同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在淮南市召开新时期革命纪念馆地位和作用座谈会,专题研讨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展陈水平。2013年,全省各级各类博物馆有基本陈列270个,举办临时展览500个。推出《大发展&大发现&安徽省建设工程考古成果展》、《镜里乾坤&铜镜背后的故事》等一批原创展览,《熠熠生辉&故宫博物院藏金银器特展》、《鲁迅的读书生活》等引进交流展览受到观众欢迎。
(十一)博物馆免费开放不断深化
113家博物馆、纪念馆纳入省民生工程,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博物馆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展陈内容、讲解水平、服务能力等有了新提升。开展&百万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全年免费开放参观人数1780万人次,其中青少年816万人次。渡江战役纪念馆超过100万人次。
(十二)文物执法督查力度加大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经省政府同意,在各市全面自查的基础上,省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3个检查组对亳州、安庆、黄山等6个市进行实地检查,下发了整改通知。省政府向国务院上报了我省检查情况。配合省住建厅对三河镇、毛坦厂镇等5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进行了实地督查,向相关市政府反馈了意见。对巢湖市普仁医院、繁昌县皖南土墩墓、灵璧虞姬墓等建设工程中违法事件进行了督查。
(十三)文物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坚持把狠抓文物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建立文物安全工作长效机制,部署开展文物系统安全大检查,全省共进行安全巡查6137次,查出各类安全隐患232项,99%已得到整改或正在整改。配合公安系统破获各类文物案件37起,追缴文物157件套。着力抓文物安全防范工程,一批重大消防工程获国家文物局立项,潜口民宅安防工程、寿县博物馆安防改造等项目完成并投入运行。承担的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安防系统监管平台&研制试点项目取得较好效果,通过专家评审验收。
(十四)文物市场平稳发展
省文物总店发挥国有文物商店主渠道作用,走出去,请进来,拓宽经营渠道,举办多场次文物展销活动,经营收入大幅增加。各地一些含有文物经营的古玩市场、艺术品市场人气较旺。加强文物拍卖企业资质的审核和拍卖标的的鉴定把关。文物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
(十五)文物科技人才工作得到加强
省考古所、省博物院与中科大、安大等高校协同创新,共同推进文物科技保护工作,相继开展了多项出土文物、馆藏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潮湿地区古代墓葬中丝织品保存状况的预判研究》、《ADSN的大数据古民居实时探测与分析系统研究》项目入选2013年度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全国36项)。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先后承办了全国文物行政执法人员(安徽片区)培训班、全国油画修复基本技能初级培训班、国家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杂项类培训班。举办了全省博物馆讲解员培训班和讲解员大赛。省博物院郑龙亭研究员入选文化部优秀专家。
(十六)文物宣传活动丰富多彩
承办国家文物局驻华使节走进安徽黄山市世界文化遗产活动,意大利、坦桑尼亚等7国驻华使节参赞参加,受到好评,《中国文物报》头版头条大篇幅报道。在太湖县举办的文化遗产日活动主题突出、内容丰富。&鉴宝江淮行&先后走进太湖、滁州和合肥滨湖。各地各单位文物信息报送和宣传工作不断改进,提质提效。国际博物馆日、《安徽日报》&镇馆之宝&、《合肥晚报》&走进国宝&等文物宣传活动和系列专栏报道,反响热烈。
上述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社会各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整个文化文物系统和广大文物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在此,我谨代表省文物局致以衷心的感谢!
同时,应当清醒看到,我省文物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文物机构人员的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很不适应文物工作需要;文物保护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严重制约文物事业发展;文物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不到位,严重影响文物作用发挥,等等。对此,我们要强化问题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推进改革创新,逐步加以解决。
二、改革创新,推进2014年文物工作再创佳绩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会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文物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工作总基调,以文物保护项目推进年、博物馆公共服务提升年、文物安全保障年为抓手,以更加坚定坚守坚韧的思想品质、依法依理依情的思维方法、结合融合整合的创新手段、求真求实求效的工作作风,着力提高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为文化强省、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贡献。
(一)坚持项目带动,全力推进一批文物保护重点项目
文物保护工程是文物系统的主体业务之一,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文物局将文保工程项目审批综合改革作为今年改革创新的重点,基本思路是把住立项审批和预算安排两头,放开中间环节,实现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批相分离。根据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文物保护项目实施项目库管理,项目立项批准后进入总项目库;方案经过批准、预算进行控制数审核后的项目列入备选项目库,可以申请经费;给予经费支持的项目列入实施项目库。在省财政厅支持下,省文物局2013年试运行全省文物综合管理系统,已实行2014年省级文物专项经费网上申报,建立省级项目库。
要适应改革创新的新变化、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强化项目意识,实行文保工程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抓紧抓实抓好一批重点工程。
1.做好项目的调研策划。各地要在摸排了解文保单位保护现状、维修需求、利用设想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考虑基础条件,突出工作重点,谋划一批项目,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计划性、前瞻性,避免被动、盲目、随意。在项目安排上,要更加注重文物本体保护,更加注重文物的合理利用,更加注重文物保护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相结合,更加注重调动地方和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对急需抢救的文物保护项目给予优先安排,排除重大险情,确保文物安全。通过项目库建设,形成论证一批、备选一批、实施一批、结项一批的项目滚动管理机制。
2.编好项目的规划方案。对拟启动的项目,要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和实际需要,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勘察设计单位编制立项报告、保护规划、维修方案等,报国家文物局或省文物局审批备案。在此环节,要注重相关资料整理、注重现场勘察评估、注重充分讨论研究,切实提高编制水平,提高立项报告、规划方案通过率。
3.抓好项目的实施管理。对经费到位的实施类项目,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司其职,细化实施方案,倒排工程时间,加快推进。国家规定,专项经费两年未使用的要收回或调剂使用,因此,一定要克服&重申报、轻执行&、&重审批、轻管理&的现象,提高项目的开工率、完工率;要根据项目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项目法人责任制、预决算审核制,结合文物项目特点,科学实施,规范管理,确保质量。
4.加强项目的督促检查。将工程质量、文物安全等日常检查贯穿项目的全过程,严把&三个关口&,即严把工程立项关、检查关、竣工验收关,实行文物保护工程从粗放式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变,使每一个文物保护项目成为&阳光工程&、&科学工程&、&廉政工程&。
今年,要重点推进含山凌家滩、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徽州区呈坎村、泾县黄田村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样板工程和古村落综合利用试点,肥西刘铭传旧居、旌德江村古建筑、宿松白崖寨、歙县许村古建筑等重点维修项目,繁昌窑遗址、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等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博物馆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以及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和规划方案编制。
(二)坚持服务为本,大力提升博物馆免费开放水平
当前,我省博物馆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一方面,一批市县博物馆新馆峻工、建设或规划,民办博物馆增长较快;一方面,随着免费开放的深化,博物馆的公益性、社会性、开放性日益彰显。面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要求、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新需求,如何进一步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全面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今年,要以博物馆公共服务提升年为抓手,认真总结免费开放6年来的经验,应对变革,深化改革,以改革提服务、促发展。
1.强化服务理念。200多年的博物馆发展史,深刻揭示了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机构,更是一个教育机构、一个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只有更好地为社会、为公众服务,博物馆的存在价值、文化价值才得以实现。博物馆的每个职工、每项工作、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都要以服务观众为核心,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根本,使每一位走进博物馆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博物馆优美文明的内外环境、博大精深的文物展品、特色鲜明的陈列展览、便捷舒适的服务功能、热情主动的工作人员,让观众如沐春风、身心愉悦、流连忘返、来了再来,把博物馆建设成为人民的精神家园。
2.着力推进改革。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结合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创新博物馆运行机制,探索建立博物馆理事会制度,吸纳有代表性的社会人士、专业人士和社会公众参与管理,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博物馆每个员工的工作活力,不断提高博物馆人才队伍素质;要进一步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办法,规范资金使用管理,逐步形成奖罚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要加强资源整合,积极发挥重点馆、等级馆的示范带头作用,以省博物院为龙头,组成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联盟,提升中小型博物馆陈列展示水平,对口帮扶民办博物馆。
3.深化教育功能。利用博物馆独特的文物藏品和陈列展览,让公众走进博物馆、走近博物馆,鉴赏文明、接受教育、传承文化,是博物馆与生俱来的特质。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普及,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要进一步彰显,进一步深化、实化,这是我们博物馆人神圣的社会责任。特别要积极发挥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以国家文物局今年开展的&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机制,搭建平台,促进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有条件的国有博物馆都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挖掘、研究开展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项目,建立馆校合作机制,切实把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中小学校日常教学体系,按照&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的教育理念,采取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把博物馆资源与学校课程教育、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增强知识性、趣味性和针对性,提高教育效果。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充分了解公众需求,积极探索博物馆传播和教育的新途径,最大限度地挖掘和阐释文物资源里的历史、文化价值,增强学术性、专业性和普及性。
4.精心办好展览。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发挥功能、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平台,陈展质量体现了一个博物馆的学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因此,我们要把切实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作为博物馆的中心工作来抓,下大决心、下真力气、下苦功夫,锲而不舍、孜孜以求、久久为功。要科学定位、突出特色,从博物馆的藏品特点和本地历史文化的资源特色出发,明确展什么、不展什么,不要人云亦云,千馆一面;要以藏品为中心,以学术为支撑,突出专业性、知识性;要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艺术形式,体现生动性、参与性;要将相对固定、主题鲜明的固定陈列和常换常新、特点鲜明的临时展览有机结合;要将全省博物馆藏品资源系统梳理、有机整合,促进馆际展陈交流,打造思想精深、制作精良的全省展陈体系。
(三)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推动文物安全综合管理
当前,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法人违法和建设工程中破坏文物的事件时有发生,盗掘和走私文物的犯罪活动仍然突出,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古建筑火灾事故多发。我们要正视文物安全突出问题,从硬件、软件,人防、技防两个方面,推进综合管理,切实加强和改进文物安全工作。
1.增强安全意识。确保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是文物工作的底线。要树立大文物安全观,将安全意识深深扎根于全行业每个文博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括临时聘用人员)心中,将安全工作贯穿一切文物工作的全过程,覆盖博物馆、考古发掘、文物鉴定、文物修复、文物销售、文物维修等文物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人人、处处、时时、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
2.明确安全责任。根据文物保护法和文物工作要求,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将文物安全责任落到地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各有关使用人。文物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文博单位要履行文物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要主动宣传、研究、报告,提请地方各级政府依法落实文物保护管理职责,解决文物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协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文物安全工作职责;要全面落实文物安全岗位责任制,一级对一级负责,签订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建立文物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3.加大安全检查。要持续不断开展文物安全工作的明查暗访,通过检查、巡查、督查,发现和排除重大安全隐患,通报一批典型事故和重大违法案件,督促和落实各项整改。建立文物安全重大隐患挂牌跟踪督办制度。最近,省公安厅、住建厅、文化厅、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及文物建筑等消防安全大检查的通知,各地要根据通知要求和大检查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4.落实安全措施。综合治理、分类施策,全面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田野文物,要逐一落实保护机构和保护管理责任人,明确具体保护措施并予以公告明示,大力发展群众业余文物保护队伍,对他们可采取适当奖励补助,落实保护责任,逐步形成基层末端文物安全保护网络。对博物馆等文物收藏单位要配齐配强安全保卫人员,落实单位领导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根据要求、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安全防范设施设备。
5.抓好安全项目。今年国家文物局在全国选定4个省开展文物电气火灾防范系统应用试点,我省歙县棠樾古建筑群等古村落列入试点,一定要全力配合做好此项工作。各地要结合实际,谋划一批重点文物安全项目方案,积极争取国家经费支持,改善文物安全条件。
(四)坚持整体推进,做好各项文物保护工作
1.加快推进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在去年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各市县普查办要回头看,对重点单位进一步做好核查工作,今年要全面开展文物信息采集、登录,根据可移动文物认定程序,完成对非文博单位申报文物的认定工作。根据国家普查办的要求,在条件成熟时将现在文物数据库导入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各市县普查办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落实普查经费,加快推进普查工作,同时要及时报送普查信息。今年,省普查办将对普查工作进度较慢的市县和单位进行督查。
2.继续抓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报。黄山和皖南古村落两处世界遗产要进一步落实保护和监测措施,寿县城墙、凤阳明皇城两处预备名单要会同江苏省等进一步加强协调工作,推进申遗。大运河是今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淮北、宿州两市要高度重视,继续做好申遗相关工作。召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现场调研座谈会,推进世界遗产申报、监测预警、保护工程、新闻宣传等工作。
3.不断提升文物考古科研水平。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整合资源、加强协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以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和项目为抓手,推进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中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积极创造条件,为申报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打下基础。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博领域的推广应用,逐步形成综合开放的文物信息平台。积极配合省经信委申报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项目。继续做好配合建设工程的文物保护和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强化考古工作中的学术意识、课题意识,推进淮河中游地区早期文明化进程等重大课题研究。继续推进文博单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协作,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各地都要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内涵,开展相关研究,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4.科学做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不可移动文物的精华,及时划定公布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建立记录档案、树立保护标志、设置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管理,是文物保护法的明确要求,是加强文物保护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国家文物局先后颁布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标志说明、记录档案和保管机构工作规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从现状看,我省&四有&工作存在开展不平衡、档案不规范等问题,各地要高度重视,摸清底数、分级分类、补缺补差,尽快完成此项工作,为实现保护管理工作的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打下坚实基础。今年要全面完成第七批国保&四有&工作,适应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项基本信息网上申报统计、动态管理的新要求。
5.切实加强文物宣传工作。精心组织好中国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等宣传庆祝活动,突出活动主题,丰富活动形式,开展文物摄影大赛、鉴宝江淮行、公众考古等,宣传文物法规、文化遗产知识,营造人人关注、支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提升文物局网站宣传效能,办好《安徽文物》,完善文物信息报送的考核。高度重视新闻媒体在文物宣传中的积极作用,加强联系沟通,建立合作平台,深入基层采访报道,彰显文物工作亮点。积极回应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关切,及时妥善处置文物网络舆情等突发事件。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我们牢记使命,开拓进取,扎实苦干,就一定能迎来文物事业硕果满枝的金秋!
(纠错电话:4)
&|&nbsp&|&&|&&|&
主办单位:安徽省文化厅&&
承办单位:安徽省文化厅办公室技术支持:安徽智农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联系地址:合肥市屯溪路435号&邮政编码:230022
ICP备案:皖ICP备&&电话:4大丰日报数字报刊平台
第01:要闻
| &&&&&&&&
星期二 出版
省文物安全检查组来丰
  本报讯&&近日,省文物局、省公安厅组成的省文物安全检查组来我市,检查文物保护和安全防范工作。&  我市拥有各类文物6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7件,三级文物41件。近年来,我市切实加强文物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开展文物安全常态化监管建设,定期开展文物安全、消防检查,完善文物安全预警、预报制度,确保了我市馆藏文物绝对安全,野外文物基本安全。&  检查组在察看市博物馆、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后认为,我市文物安全保护工作安全意识较强,安全制度完善,视频监控等安全技防措施和安全保卫人员到位。希望我市对照标准,进一步加强人防和技防力量,扎实做好文物保护和安防工作,为提高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水平作出不懈努力。&  (吴少锋)
&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大丰日报要闻01省文物安全检查组来丰王建武 在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11:14:00&&&点击:
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建武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文物局长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和省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任务,表彰文物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动员全省文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扎实工作,推动我省文物事业取得新成绩。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文物系统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中心,认真履责,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全省文物事业保持了良好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物工作保障条件不断优化
  文物保护经费大幅增加。2013年,国家文物局安排我省文物保护专项经费3.7亿元,省本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从2012年的6240万元增加到1亿元,2014年将要达到1.2亿元。市、县两级文物保护经费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如晋城市每年不少于2000万元、孝义市投入740万元、交城县投入340万元,交口县投入40万元等。
  文物管理工作取得实效。第七批国保单位公布后,我省又增加国保单位181处,总数达到452处;一些地方相继核定公布了一批新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更多文物资源纳入了依法保护范围。推进第七批国保公布后的&四有&工作,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已基本划定,记录档案正在整理。建立了全省文物保护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系统。完成了12处古建筑类国保单位数据采集和山西文化遗产综合应用展示平台搭建准备工作。完成了文物保护项目库与各市项目对接工作。组织完成了文博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
  可移动文物普查有序展开。这是一件大事,是国情国力、省情省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一年进展得很顺利,我们成立了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机构,组建了普查专家队伍,召开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印发了普查实施方案,编制了普查工作方案和技术流程,省、市、县三级均落实了普查经费,开展了省级普查试点和专家培训。各市、县也成立了普查机构,制订了工作方案,进行了普查培训。组织开展了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摸底,对文物收藏量大的山西博物院和省考古所,先期启动了普查数据采集和信息录入工作。国家文物局普查办对我省的普查工作思路、做法和工作进展给予了肯定,认为我省走在了全国各省前列,为全国普查工作提供了好经验和好做法。
  依法行政工作更趋规范。积极与省人大、省政府立法机构沟通,将《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古建筑保护利用条例》列入全省地方立法五年规划。印发实施了《山西省文物建筑构件保护管理办法》,编制完成了《北方地区文物保护工程预算定额》等行业标准。文物保护行政审批项目由原来的9项又进一步减少为8项,流程得到优化,时限得到压缩,效率得到提高。大同市新成立了文物行政执法队,目前我省市一级专门的文物行政执法队伍已经达到7支。
  科研和人才工作不断加强。开办了全省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专业人员培训班,与陕西省文研院联合举办了第二期彩塑壁画保护修复培训班。以山西博物院、省考古研究所等具备可移动文物保护资质的单位为基地,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17项,我局审核通过20项。组织专家对2012年度立项的科研课题进行了中期评审,对2014年度申报科研课题进行了立项评审。组织了2013年度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一般课题的申报工作。
  文物宣传效应日益扩大。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了全省文博系统首届书画摄影作品展,充分展现了全省文博系统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省文物局和长治市政府在长子县联合举办了文化遗产日山西省主场活动,各市、县紧扣主题,分别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各级各类媒体积极宣传报道全省文物工作,文物工作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完成了山西省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博物馆衍生品展区的组展、招展工作,较好地打造了我省博物馆文创品牌。
  (二)文物保护重点工程持续推进
  去年一年,应该是文物保护项目开工最多、投入经费最大、涉及范围最广、最应该扎实总结的一年。就重点工作而言,主要有: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五台山,菩萨顶等4处寺庙的维修设计方案编制和维修工程招投标已经完成,菩萨顶碑亭等12项子工程已完工。云冈石窟,五华洞11&13窟岩体加固已完工,窟檐建设木构件加工已完成90%,彩塑壁画抢险保护方案已获批复;9&10窟加固方案已上报国家局。平遥古城,编制并报审平遥双林寺、镇国寺等文物保护规划、修缮设计方案,编制完成了6段内墙抢险修缮工程方案,实施3段墙体抢险维修,城墙岩土监测开始试运行。
  山西南部早期建筑保护。编制完成了稷山青龙寺、盐湖区舜帝陵庙等16个项目的保护规划,批复了乡宁寿圣寺、绛县太阴寺等16个项目的维修方案,组织开展了芮城广仁王庙、阳城润城东岳庙等20个项目的招投标及开工。组织国家局及省局专家多次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11处完工项目进行了验收。目前,南部工程105个项目已有56处完工,38处在建,整体进展顺利。
  太原西山文化带文物保护。先后两次召开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考古工作推进会,完成考古发掘面积7000平方米,西城墙抢险加固保护工程已完成招投标。窦大夫祠、净因寺、多福寺维修工程进入扫尾阶段,晋祠舍利生生塔维修工程已竣工验收,晋祠堡墙、唐叔虞祠大殿维修工程正在实施。编制完成了天龙山石窟抢险加固保护工程设计方案、龙山石窟周边环境整治方案和保护加固维修工程设计方案,并报国家局审批。
  濒危木构古建筑及古村落保护。开展濒危木结构古建筑专题调研活动,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木结构古建筑保护工作报告》,完成100余处濒危文物建筑的抢险保护工作。完成了全省古建筑保护年度计划、晋城市濒危古建筑保护计划和沁河流域古民居保护计划的编制和上报。完成了汾西师家沟古建筑群、祁县渠家大院等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湘峪村列入国家文物局古村落保护利用综合试点,并编制上报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彩塑壁画保护。完成了蒲县东岳庙等6处彩塑壁画修缮方案编制、隰县千佛庵等4处彩塑壁画数字化项目立项、隰县千佛庵等2处彩塑保护工程招投标工作。实施了芮城永乐宫壁画监测工作。组织专家对玉皇庙、崇庆寺彩塑保护工程进行中期评估。指导大同市组建了山西云冈泥塑壁画保护修复中心。太原北齐徐显秀墓保护工程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文物维修工程&。
  长城与大遗址保护。编制完成了明长城偏关寺沟段、繁峙平型关段保护工程设计方案并开始施工。组织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陶寺遗址、曲村-天马遗址等7个项目申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编制完成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陶寺遗址、曲村天马-遗址3处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报请省政府公布了陶寺遗址保护规划)。继续推进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陶寺遗址重点区域考古勘探、发掘,继续开展蒲州故城北城墙及城门楼维修工程。
  重点工程建设文物保护。省政府确定的2013年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我局共受理14项,其中9项已完成考古发掘,5项已出具文物保护意见。完成勘探面积283.9万平方米,发掘面积2.3万平方米,发掘清理古墓葬367座,出土各类器物1400余件(套),保护了一批地下濒危文物。组织实施了应县净土寺遗址等6个项目的主动考古发掘工作。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抢救性发掘取得重要成果。编制并报审了侯马晋国遗址等7个项目的考古工作计划。
  (三)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博物馆建设与管理齐头并进。大同、太原、运城、朔州、晋中、忻州等市级博物馆建设取得新进展,芮城县博物馆、介休市博物馆、曲沃晋国博物馆、榆社化石博物馆、平顺生态博物馆等县级博物馆和特色博物馆已建成或正在加快建设。山西博物院荣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盐湖区博物馆和马邑博物馆晋级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获得&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承办了晋陕豫冀四省博物馆研讨会。
  博物馆陈列展览丰富多彩。坚持&三贴近&原则,提高精品意识,突出个性特色,全省共举办《傅抱石画展》、《光辉典范&&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展》等各类展览近400余个,接待观众约2300多万人次。&丝绸之路&&虞弘墓石椁展&在澳大利亚、《晋国遗珍&&山西出土两周文物精华展》先后在广东、海南展出,20余件展品将赴日本参与&大中华文明展&。关公圣像赴台巡游活动圆满完成。对口支援、帮助新疆农六师博物馆进行了陈列布展。
  博物馆宣传教育功能有效发挥。在不断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同时,积极开展流动展览、社区宣讲等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比如山西博物院开展互动体验、知识讲座等各类社教活动达244次,受众人数35700余人次;志愿者和志愿者单位自愿服务时间达8679小时。省民俗博物馆的国学大讲堂、文庙道德讲堂和老电影院展示放映等,都富有特色,使得博物馆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四)文物安全防范能力逐步增强
  扎实开展重点工作督查。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我局与省旅游局组建联合检查组,在各地自查的基础上,深入全省9个市18个县区的27个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进行重点检查,一些文物保护单位管理体制得到理顺,一些行政违法行为得到纠正。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开展了以可移动文物普查、国保单位保护工程及专项补助资金使用和第七批国保单位&四有&工作落实情况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自查。
  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组织了全国&两会&和清明、中秋、国庆、春节等重要节假日期间的文物安全检查。结合各地实际,对全省文物保护员做出核查调整。召开了世界文化遗产地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对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和五台山进行了专项检查。召开了全省文物安全工作座谈会,组织开展了全省文物系统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全年共计检查文博单位15012个(次),发现火灾等安全隐患2665条,整改1193条,下发隐患通知书987份。
  严厉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全省共查处柳林王玉宁拆毁文物建筑、洪洞县广胜寺交由民营企业管理以及交城县郑家庄煤矿建设、浑源县悬空寺附近采矿等10起涉及文物保护行政违法案件,协同公安部门破获了榆次区长凝镇盗掘古墓、神池县长畛乡盗掘文物、盂县侯村普济寺大铁钟被盗、太原市龙王庙彩塑被盗等7起文物犯罪案件,开展文物司法鉴定41起,涉案文物2550件。
  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安排,我们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我省实施办法,坚决反对&四风&,坚持立说立行,针对涉及4个方面18个环节的39项整改任务,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扎实推进。通过活动,我局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得到转变,干事创业风气得到提升,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文物病害的日益加重,社会方方面面对文物保护的日益关注,我们肩负的保护任务也日益加重,责任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保护不得力、管理不规范、利用难破题等问题,对于这些难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去年的工作进展和成绩来之不易,这包含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文物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包含了社会方方面面对文物工作的关注和配合,更包含着文物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劳和努力。在这里,我代表省文物局向所有支持、配合文物工作的部门和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在文物战线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2014年的重点工作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化改革为统领,以重点工作为抓手,认真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着力提高宏观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实施八项重点工程,抓好六方面基础工作。
  (一)实施八项重点工程,提升文物保护能力
  重点工程项目是依托,是载体,是抓手。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重点项目,引领和推动文物工作整体发展。
  一是南部早期建筑保护工程。今年是南部工程&十二五&末全面完成很关键的一年,要继续做好38处在建项目的实施,组织新开工9处工程项目,组织编制5处项目的保护规划。做好工程质量监督等相关工作。
  二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推进平遥古城重点险情段的抢险保护和城墙监测系统建设、云冈石窟五华洞窟檐建设工程及岩体抢救性加固保护、五台山重点寺庙维修在建项目及塔院寺等4处寺庙抢险维修。
  三是应县木塔加固保护工程。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和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方案,依法合规扎实组织好应县木塔严重倾斜部位及残损构件加固维修保护工程,同时要注重做好工程施工的检查指导和木塔安全监测工作。
  四是彩塑壁画保护工程。继续做好晋城玉皇庙、长子崇庆寺、尧都区东羊后土庙等3处彩塑壁画维修项目,组织实施隰县千佛庵、芮城永乐宫等6处新开工项目,启动永乐宫、晋祠、多福寺等5处彩塑壁画数字化工程。
  五是晋国遗址考古保护研究。着力推动曲村&天马遗址、侯马晋国遗址及苇沟&&北寿城遗址的整合工作,有计划按规则地推进这些遗址的调查、发掘、研究和保护工作。开展晋国宣传展示,扩大晋国社会影响。
  六是太原西山文化带文物保护工程。继续实施窦大夫祠等3处维修工程和天龙山、龙山2处石窟加固保护工程,推动西山抗战文化遗存研究保护,做好晋阳古城重要遗迹考古发掘和西城墙加固保护工作。
  七是古村落古民居抢救保护工程。结合全省城镇化发展规划部署,重点对湘峪古堡、柳氏民居、窦庄、郭峪等古村落中的部分寺庙建筑和重要院落进行修缮,探索古街区、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利用。
  八是濒危文物建筑抢险维修工程。根据《山西省古建筑保护年度计划》安排,新开工实施阳高云林寺、绛县南柳泰山庙等70余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抢险维修项目。
  (二)抓好六方面基础工作,筑牢文物事业根基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既要着眼全局、抓好重点工程,还要着眼长远,夯实基础工作。
  一是推进可移动文物普查。全面启动可移动文物数据采集工作,有序开展第二轮规范标准培训,完成50万件可移动文物的数据登录和文物认定、鉴定工作。
  二是推动&四有&、&五纳入&工作。研究推进&五纳入&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市、县两级政府履行文物保护法定职责。完成第7批国保单位的&四有&工作。
  三是加快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立法进程。积极配合省人大、省政府有关部门,启动《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古建筑保护利用条例》立法,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四是加强文物安全和执法督察。继续加强文物安全培训,强化行政执法效能,加大重大文物违法案件督察督办力度,协同公安部门做好打击文物犯罪工作。
  五是提升博物馆建设水平。出台市、县博物馆专业化建设指导大纲,加大对市、县新建博物馆和重点博物馆的业务指导,推进一批县级文物库房标准化建设。
  六是加强文物科技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考古工作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基地&落地我省,建立古村落古民居艺术雕刻数据库,启动全省民居艺术雕刻的数据采集。
  三、以深化改革推动文物事业新的发展
  今年的工作大的思路已经确定,下一步的重点是上下贯通、形成合力、狠抓落实。怎样才能抓好落实呢?在这里,我再强调六点:
  (一)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文物事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今后我们依然要依靠深化改革来推动文物工作新的发展。各级文物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和社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珍贵的文物资源。目前,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审批改革即将全面铺开,工程项目技术方案审批权将全部下放到省级文物部门,我们要认真做好承接工作,提高项目储备质量,严格项目立项预审。同时各地也要做好省局下放省保以下单位维修方案审批权和文物保护工程开工审批权的承接工作,全面加强工程项目管理。
  (二)一定要重视城镇化进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把传承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必须把握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从战略和历史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文物保护对于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这些年我们在推进城镇化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出现了一些问题。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真实性、整体性、便利性、必要性、可行性原则指导下,对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仔细甄别和准确认知,根据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做好保护规划编制和衔接,开展分层次、针对性的保护。要坚决遏制大拆大建、拆古建新甚至拆真建假行为,切实做到该保的一定要保住,保下来的一定要用好,探索出一条文物保护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路。
  (三)一定要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是文博单位社会责任的直接体现。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各类博物馆建设。要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丰富内涵,把握时代发展旋律,打造文物陈展精品,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要不断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切实将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将好事办好。要积极投身社会教育活动,培育社会教育品牌,不断扩大博物馆的受众面。要认真实行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创新管理运行模式,强化内部激励机制,推动我省博物馆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努力把博物馆建成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成为展示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四)一定要把文物安全责任落到实处。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牵一发而动全身。火患猛于虎,对于古建筑而言更是如此。我们山西木结构古建筑居多,文物安全责任更大。最近以来,文物安全事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给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敲响了警钟。文物安全工作要着眼于筑牢基础和防火防盗防破坏,着力从硬件、软件方面下功夫、想办法。首先要扎实做好消防技防设施建设,注重宣传培训,夯实文物安全基础条件。其次要健全属地管理、法人负责的责任体系和管理制度,认真开展安全检查与巡查。三要加大执法督察力度,严肃查处文物违法案件,严厉打击文物犯罪活动。四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依法追究因玩忽职守、失职渎职造成文物被烧被盗被破坏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五)一定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当前,我省繁重的文物保护任务与人才队伍的匮乏形成很大反差,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迫在眉睫。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和推进。文物工作专业性强,业务要求高。首先要着眼长远,提高文博单位进人门槛,从源头刹住招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切实把有限的编制指标用好,把切实急需的高素质的人才招进来用起来。其次要着眼当前,采取以课题带动、联合办学、在职培训和师承制等办法,多管齐下,加大力度,加快推进现有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和能力提升。要通过上述两个办法,做到用足用好本土人才和引进吸收急需人才相结合,培养开发人才和选拔使用人才同推进,形成文博界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六)一定要全力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前,我省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第二批已经全面铺开。各市、县文物部门要高度重视、全力推进活动的开展,按照省委部署和要求,做到规定动作要到位,自选动作要出彩,建章立制要管用,巩固成果要见效。特别是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和坚决反对&四风&上,必须令行禁止、取得成效。要紧密结合文物工作和基层工作实际,围绕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这一特点,切实发现、解决一些突出问题,确保活动不虚不空,不走过场,使全省文物工作队伍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优良的传统作风、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同志们,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机遇和挑战并存,事业和使命激励。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以勇于担当的精神、昂扬向上的干劲和稳健务实的作风,全力做好2014年的各项工作,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办好&两件大事&,谱写中国梦的山西篇章,做出我们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该存在的文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