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电影全集这样的演员怎么也有票房,看了几部感觉没有意思

导演和他们的御用演员:冯小刚为见葛优而湿身
来源:腾讯出品
腾讯娱乐专稿(文/红领巾 责编/禾小夕 子时)截止上周末,《归来》全国票房卖到了2.87亿,看着片中的特别让人唏嘘,从一路走来,巩俐这对搭档戏里戏外已经一起走过了27年。再看看去年贺岁档的《私人订制》,()自己都说是部“随便拍的”,但因为有冯小刚这对黄金搭档,还是刷走了7亿多的票房。而正在今年上海电影节上风生水起的《心花路放》,带着()、()一起卖萌,只放了一个预告片拍了一张大合照,就有人预测说今年票房冠军非它莫属。有人问:究竟是好导演成就了好演员,还是好演员成就了好导演?这个问题就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无解,但1+1>2的模式却是可以肯定的。大导演带上自己的御用演员,仿佛有了无往不利的武器,要么刷票房,要么刷奖项。本期《贵圈》,带大家看看大导演和他们的御用演员之间如何产生“双赢”的化学反应?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设计图片大导演都爱用谁?要么赚钱的 要么能过日子的“御用”这个词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娱乐圈,已不可考究。但这个本指“皇帝专用”的词,听起来有些多少暧昧。比如和李康生,基本上已经“长”在了一起;()和()、和,干脆结婚过起日子;再有()()和李玉这样娱乐圈少有的双姝组合,丝毫不避讳在台上玩亲亲。当然,除了人情这一头,还有利益。你看葛优和冯小刚,不仅私下感情好,更是票房保障。简单地说,导演+御用演员,要么大家一起赚钱,要么就一起过日子。最所向披靡:冯小刚+葛优我吃面,你也吃面,让汤玩蛋花儿去吧!冯小刚和葛优这对组合,大家再熟悉不过。葛优能成为为数不多的,靠一张脸就能刷票房的男明星,和冯小刚脱不了关系。1992年两人合作,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李东宝,也让其他导演发现了葛优的魅力。1997年,全国公映,3300万的成绩拿下了全国票房冠军,不仅让葛优成了“国民喜剧演员”,也开启了冯小刚延续N年的贺岁之路。之后,冯小刚葛优这对组合成了票房印钞机,合作的《手机》( )《非诚勿扰》()等片,不断刷新着票房纪录。这17年之间,两人也不是没有拆伙单干过,但效果远没有组合来得好。冯小刚的里都没有葛优,票房犹如跌停股;而离了冯小刚,葛优先后接了等片,也都是大家完全记不住的作品。合作了20年,葛优冯小刚喝起了交杯酒。最炙手可热:宁浩+黄渤+徐峥就是这个Feel,倍儿爽时下的电影院,除了冯小刚+葛优这个组合,最当红的炸子鸡莫过于宁浩/黄渤/徐峥三人组。这三个人左肩扛票房、右肩扛口碑,抓得住年轻观众的心,出品的水平也非常稳定。从到即将上映的《心花路放》,6年来3人组的4部作品,凭借着难以复制的怪咖喜剧风,革了华语喜剧片好几次命。虽然其中的《无人区》,上映之路几经周折,但是上映之后,市场依然反响良好,足已证明三人组合的威力。不过,有意思的是,三人单独作战时,徐峥和黄渤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宁浩的就稍显逊色。《心花路放》让三个人再次手拉手,又提前预订国庆档期,刷票房的节奏已经不可避免。曾经的“小成本”代言人,如今已成当红炸子鸡。最高得奖率:+你一个奖杯,我一个奖杯……多出一个?扔了吧!王家卫和梁朝伟的合作比“冯葛”还早一些。从1990年的第一次合作开始,24年里两个人一共合作了11次,但其中只有7部电影是王家卫执导的。这7部电影,帮助此前从没当过最佳男主角的梁朝伟拿下4次金像影帝,1次戛纳影帝和1次金马影帝。王家卫也没吃亏,金像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分别拿了3次,戛纳最佳导演和金马最佳导演也分别各拿1次,算起来比梁朝伟还多2个奖杯。今年4月刚结束的,破纪录地拿了12个奖。虽然梁朝伟失意影帝大奖,但确实一脸轻松,毕竟奖拿得多了,也就看得淡了。只是苦了王家卫的另一个御用——(),合作6次,几乎每次都被王家卫删光戏份,就更谈不上什么奖项了。梁朝伟和王家卫,可谓娱乐圈的掠奖双煞。最万年不变:贾樟柯+赵涛亲爱的,这次的女主角是你是你还是你!自从2000年合作了后,赵涛就长在了贾樟柯的电影里。2011年两人宣布结婚,赵涛自此又长在了贾樟柯的生活里。14年里,赵涛是贾樟柯电影里雷打不动的女主角。今年,贾樟柯的新作《山河故人》在戛纳宣布项目启动,最先定下的角色不出意外依旧是赵涛——而且她在片中的角色名就叫“涛”。相恋多年后,贾樟柯赵涛在老家山西完婚。“夫妻档”可谓这个圈子里最常见又最稳定的御用组合,除了贾樟柯和赵涛,还有陈凯歌陈红、冯小刚、等。不过与“贾赵”相比,其他几对显然没那么紧密和霸气,基本都是演个配角意思意思。而像管虎那样,凭借让拿了个金马最佳女配已经算是非常高质量的合作了。最不能没有你:蔡明亮+李康生离开了你,我怎么就不会演(导)戏了?之前提到的几对组合,虽然是御用,但也不是部部戏都要黏在一起。但在宝岛台湾的文艺电影界,有一对组合堪称“我只拍(导)你的戏”的“一夫一妻制”。这对组合,还是个男男组合——蔡明亮和李康生。两人从1991年开始,一起拍了20几部长片和短片,连()都要调侃他们,是不是分不开。他们的“甜蜜”,确实不足为外人道也。2003年,两人你侬我侬,一个导了,一个导了,特别高调地展示了一下彼此纯洁且直的友谊。又过了4年,李康生又耐不住撒起了娇,自己独立执导了长片《帮帮我,爱神》,蔡明亮还亲自担纲监制。但是看过这部电影的影迷都会问一句,“这真的不是蔡明亮导的么?”2013年,《郊游》让蔡李二人分别获得了金马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谈起李康生,蔡明亮甚至称他是“终身伴侣”。上双双得奖,蔡明亮亲吻李康生。他们怎么“勾搭”上的?陈红靠睡姿打动陈凯歌这个圈子里的御用组合,多少都有点故事和传说。比如李康生在西门町的游戏机厅里被蔡明亮相中;张艺谋靠扔钢蹦儿决定《红高粱》的女一号选巩俐还是;葛优是冯小刚家中的吵架调解员,冯小刚也曾在葛优父亲患病时留院照顾。虽然,现实也许没有这般传奇,但他们间的相处,总有些故事,值得回味。冯小刚第一次见葛优,就“湿身”了冯小刚和葛优的第一次见面十分戏剧化。当年,冯小刚对葛优、和主演的印象深刻,于是在攒《编辑部的故事》的剧本时,特意按照葛优的形象来写李东宝。但当冯小刚问遍身边朋友,几乎没人认识葛优。偶然一天,冯小刚跟《编辑部的故事》的另外一个编剧聊起葛优,王朔正好认识,于是两个人冒着大雨前去拜访。按照冯小刚的话说,“冒着大雨去,才显得心诚”。《编辑部的故事》为“冯葛”日后的大银幕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甲方乙方》后,俩人成了固定搭档。但是,到了葛优当时在北京木樨地的家时,两人却吃了闭门羹,不得不在破车棚里苦等了40分钟,全身淋个透,才等到葛优回家。不巧的是,葛优那会儿已经接了导演张小敏的,档期错不开。冯小刚便说服他,“那部戏你是配角,我们这个,你可是大主角。”葛优看过剧本后也觉得,李东宝这个角色跟自己实在太像了,犹豫一番,就推掉了《大冲撞》接了《编辑部的故事》。有了第一次愉快的“前戏”,日后冯小刚进军电影圈,开拍《甲方乙方》,葛优主演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有了《甲方乙方》等一系列卖钱的贺岁片后,葛优和冯小刚就成了一对拆不散的搭档。不仅在银幕上,生活中两人也好得就差结拜了。葛优曾帮冯小刚女儿找医院做手术,冯小刚也在医院帮葛优照顾过父亲。之前在参加两人合作20年的纪念活动前,一向不爱宣传的葛优还特意给冯小刚打电话询问穿什么好,足以表示重视。陈凯歌第一次看陈红睡觉,就看中了跟男男组合略显基情的“第一次”相比,陈凯歌陈红这对组合,则是按照经典爱情片路数进行的。1994年,陈凯歌正为了自己的新片海选女演员。彼时还默默无闻的陈红,从《霜叶红于二月花》剧组抽空跑去试戏。两个剧组间来回跑,到的时候又是早上,化妆的空档陈红就睡着了,结果醒来一看,“导演就坐在我身后,非常仔细地看着我。”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虽然当时两人都称别无他想,陈红最终也与《风月》失之交臂,但还是一举赢得了陈凯歌的欢心,日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陈凯歌电影里的“必露脸”。陈凯歌陈红的故事在娱乐圈早已算不上新闻。相比而言,赵涛和贾樟柯的第一次则颇为文艺。1999年,贾樟柯到山西大学为《站台》挑选演员,他原本的目标是一群正在练舞的学生。当他走进练舞间时,一位年轻的女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知道有导演来选演员,学生们的动作紧张得走样,这位女老师当时就说,“跳舞不是做体操,你们要学会融入感情,用感情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句话,令原本只关注学生的贾樟柯大为惊讶,因为这和他的导演理念不谋而和。与这位女老师聊过后,贾樟柯觉得她外表平静柔和,内心却富有激情,与《站台》的女主角特别符合。后来,这个叫赵涛的老师就成了《站台》的女主角,也成了贾樟柯多年的御用。互相看不上的,最后也成了老搭档别看黄渤和管虎合作了《杀生》等电影,亲密无间,可他俩第一次合作《上车,走吧》时,彼此根本看不上。管虎此前接受腾讯娱乐采访时,这样形容第一次见到黄渤的感觉:“穿得西装革履的,跟傻子似的。还弄一个海报,80年代卖磁带的那种海报,油光水滑的,穿一蓝西服好像,像个香港二流子。”黄渤也没把管虎放在眼里,因为他在北京歌厅演出,演一场能有一千多块,而拍个电影一两个月,总共才拿五千块,他跟本看不上,拍电影也就是为了玩。“当时唯一的压力就是怕给()丢人,哥们儿介绍来了,你不能让人家觉得找来个二把刀,把事情弄砸了不太好。”所幸,这种“看不上”没维持多久,三天后,管虎就“爱”上了黄渤,“感觉他什么都会、什么都对了。合作完第一部戏,我虽然没想过他将来能不能成为一个明星,但知道他天生是做演员的。”黄渤也开始佩服管虎的能力,两人因此就成了一对“好基友”。谁能想见,黄渤和管虎相识之初互相看不上。时间长了,偶尔也吵吵架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剩下那一半,得靠各自的苦心经营。纵观这波生龙活虎、名声在外的搭档,一路走来,彼此也闹过矛盾、生过闷气,但事情过了,也就都不是事了。一起合作了的李玉和范冰冰,是业界难得的双姝组合。范冰冰为出演李玉的《苹果》放宽尺度,李玉也为范冰冰送上了国际影后奖杯。然而,这对“恩爱”的好姐妹也因工作斗过气。那是在宣传《二次曝光》期间,李玉想让范冰冰唱主题曲,范冰冰却觉得“这首歌不太适合我”拒绝了。于是,两人“就只发微信不打电话了”,事后气消了,两人依旧嘻嘻哈哈。两人间的小矛盾,可以说根本不是事。管虎和黄渤也因为戏经常吵架。合作《杀生》时,有一场跳楼、黄渤在下面接住余男的戏。黄渤觉得这场戏很重要,准备了很久,但余男认为这场戏不重要,表现平平,没达到黄渤设想中的效果。黄渤觉得,这是导演管虎的沟通工作没做好,现场直接跟管虎翻脸。不过两个男人,掰开了揉碎了讲通了,就还是那对“好基友”。在一起久了也闹分手 巩俐张艺谋这样的真不多除了依然“健在”的组合,电影圈里还有很多已成往事的“前御用”们。他们或是因为钱,或是因为感情,总之都输给了时间。像张艺谋和巩俐那样,分手之后还能冰释前嫌的搭档,实属凤毛麟角。和,为钱分手周星驰吴孟达,堪称香港电影界最佳喜剧组合之一,合作的《食神》( )等片,给影迷留下了无数经典瞬间和笑声。但之后,两人就各走各路,再也不碰头。周星驰和吴孟达塑造了很多银幕经典。(图为《大话西游》)至于分手原因,可谓众说纷纭,而吴孟达自己倒是不避讳,曾公开说起过这段“孽缘”:“周星驰本来找我拍,但碰上非典,就拖了一阵。非典结束,我已经准备好,他却突然给我说有别的戏可以去拍啦,虽然没有说明,就是暗示你不用你拍了。他那么善变,我知道,但是害我一部戏都没得拍,损失实在太大。”与之类似的,还有和,赵本山带红了范伟,但是却在钱上太吝啬。在外演出,7场下来赵本山拿了42万,只给范伟分了7000块,理由是:“他在我这里成名了,还想挣钱?成名了上别的地方挣钱去。”王全安和余男,为情分手几乎每个第六代导演,都有一个御用女主角,贾樟柯有赵涛,王全案之前有余男,只不过现在换成了()
。如今物似人非,王全安余男也再无合作。王全安与余男的开始,也是一段可以拍成电影的经典桥段。当年回母校找演员的王全安,一眼看中了课堂上正跟激烈讨论的余男。余男回忆遇见王全安的往事觉得,“我跟王全安就像是命中注定一样。”随后两人合作,再往后,《狂怒》都成了见证两人爱情的作品。几部影片在国际上获奖无数,王全安与其御用女演员余男仿佛可以续写当年张艺谋和巩俐的神话。但谁也没料到后,他们闪电分手了。王全安迅速给张雨绮献上了鸽子蛋,还为她拍了一部,余男开始在一些商业大片里,扮演各种不文艺的角色。至于原因,简单四个字“审美疲劳”。在接受腾讯娱乐专访时,王全安说这是“艺术里面最正常的事儿,创作是跟你的情感、生活不能分离的。”分手后,作为导演,王全安没有看过余男的电影。“因为我知道那些电影是什么类型,我也明白她的想法。她想拓展自己,但在那样的领域里,对演员的表演来讲,探索度和饱满度相对都会弱,但并不妨碍她尝试不同领域的愿望。”分手也能再复合,张艺谋巩俐让往事随风相比王安全余男不再合作的遗憾,张艺谋和巩俐真正做到了“让往事随风”。前一阵上,一张巩俐拥抱张艺谋女儿张末的照片成功占据头条,年轻点的小伙伴可能不知道这张照片有什么深意,但熟悉“张巩”故事的人都明白,这张照片来得多不容易。当年张末称巩俐拆散了她的父母,还不让她接近张艺谋这个亲爸爸。而张艺谋因为女儿,仔细考虑后,最后选择跟巩俐分手。今年戛纳电影节,巩俐拥抱张末引媒体解读。分手之后,两人的发展都算不上顺遂——张艺谋的小成本电影遭遇差评,文艺作《山楂树之恋》( )不愠不火,重回商业大片的更是票房失利,随之而来的是与合作的决裂。巩俐也一样,虽然想降低出片率保证影片质量,但都反响平平。但一部《归来》,还是让世人看到了两人联手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和可能性,此片也成为两人8年来最好的作品。更让人感动的是,为《归来》宣传时,从两人的口吻来看,彼此的关系明显缓和很多。在戛纳电影节上,巩俐和张末的拥抱更是一笑泯恩仇。张艺谋已经有了妻子陈婷和3个孩子,巩俐也有了稳定的圈外男友,两人以后再合作,应该不会尴尬了。大导演为啥爱用他们?干起活来舒心 还能省钱电影圈一年拍那么多部电影,导演和演员的合作也有无限可能,但为什么爱用固定的那么几个?简单地说,不过一句用得顺手,使得贴心。但能相处得长久的,都有磨合和妥协,更离不开的,就是共同的利益。省心:配合默契,演起来舒服王家卫几乎每次都会在采访里盛赞梁朝伟,也几乎每次都会在盛赞里加一句“他知道我想要什么”。对于导演而言,这一句话饱含了深情,因为如果和演员,尤其是主角有默契,那么他们就能省下时间精力去操心很多其他的事。这不仅对导演,对投资人,对未来的票房,都是大好事。王家卫梁朝伟的默契,有时已不需要语言。配合默契的,还有葛优和冯小刚。冯小刚只要拍喜剧,剧本多是为葛优量身定做,能把葛优身上的幽默细胞发挥到极致。两人合作多年,早已明白对方,所以演起来特别舒服。舒服,是葛优演冯小刚作品和其他导演最不同的感受。不过葛优也对老搭档提出了新要求,“从《编辑部的故事》合作开始,到后来各种片子,一共10部了,我这起飞跟你(冯小刚)有关系,现在降落的事儿,拜托你也得管。”“为你起飞,助我降落”,这是葛优的告白,但在冯小刚想退休的境况下,葛优该如何降落?这哥俩的故事看来还没结束。省钱:特殊时期降片酬,还保证档期除了多年合作磨合出了默契,档期有保证也是御用演员的一大好处。2012年管虎筹拍《杀生》时,黄渤已是炙手可热的影帝,但为报答管虎的知遇之恩,黄渤不但为《杀生》留足了档期,还只象征性地收了一点片酬。同样的还有范冰冰,当初导演李玉拍《苹果》时,只打算用业余演员,但考虑到票房,便找到了范冰冰、()和。但是,当时制作经费并不宽裕,于是范冰冰和佟大为几乎不拿片酬,只拿了“车马费”。而在后来跟李玉的三次合作中,范冰冰也都没提钱的事。他们对老搭档的配合度都如此高,更别说那些御用演员即老婆的夫妻档了。《苹果》的大尺度,为范冰冰带来了质疑也带来了话题。更重要的是:能赚更多的钱其实说白了,御用这件事儿往功利点想,就是“有钱一起赚,有名一起出”这么个概念。冯小刚拉上葛优,拍个“随便”的电影都能刷出7亿多票房。宁浩黄渤徐峥这个铁三角,虽然如今都能独当一面,为什么还要凑在一起?其实道理很简单,好卖啊。所以,上影节的采访上宁浩说了,“大家都多赚点不好吗?”一个黄金组合形成后,效益自然是1+1>2。大家认准了这个招牌,比如王家卫梁朝伟、()……这些人组合在一起,都比其中一个人出来单打独斗来得有话题有看头。就像咖啡加点糖、油条配豆浆,经典组合让人更觉得有滋有味。总结陈词:电影圈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御用关系?说得职业一点,是因为大家合作得好,你懂我,我懂你;说得暧昧一点,叫眼里都是爱;说得直白一点,大家都是利益捆绑体,一个模式赚钱了,拿奖了,为什么不试第二次呢?而且,所谓御用,只有双方都成了大腕儿,才能让大家记得住。对那些还在努力往上爬的小咖来说,就算你们是彼此今生永不分离的御用,大家也还是不记得。本文系腾讯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读懂娱乐圈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娱乐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娱乐”,获取更多娱乐资讯。
[责任编辑:florachen]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好, []|
范冰冰小清新完胜重口味
“你看上去不怎么快乐。”深夜,北京CBD的餐厅里,黄渤听到这句话,半晌没做声,然后“呵呵”干笑两下,在沙发上往前坐了坐,方才开口:“对。确实是这样。”面前摆着助手拿进来的红牛和咖啡,为这个奔波了一天的男人提提神。晚上7点才从山东坐高铁返回北京的黄渤,接受完采访,12点又得继续上路,奔赴位于京郊的电影《寻龙诀》拍摄现场,明天还有早场戏等着他。多少有些吊诡,带给全中国人民最多快乐的黄渤,自己却离快乐越来越远。在国庆档三部大片《心花路放》、《亲爱的》和《痞子英雄2》上映之后,他最新的称号已经变成了“五十亿帝”,意指由他主演的电影总票房超过50亿人民币,打破了此前由他自己保持的记录:“卅亿帝”。人民群众喜欢黄渤,这个带有青岛口音、其貌不扬的男人,一颦一笑似乎都有戏味。他看上去总是乐呵呵的,令人发噱。以他初为大众所知的《疯狂的石头》开始计算,由2006年到2014年间,不过8年,他已由这一时代最权威亦近乎是唯一的标准――票房――封神。速度之快,令人艳羡,也令当事者晕眩。黄渤用“盲”来形容自己当下的状态。他找不到方向了,一度曾痴迷表演的他,如今最执拗的念头就是“不能再这么演下去了”。40岁的黄渤,开始遭遇一场与自己的战争。乍看上去,属于他的一切都花团锦簇,内里藏着的,却都是细细密密的缺憾、疲惫与恐惧。
点击添加焦点图
黄渤:别黑我,我是著名的处女座。(摄像:阿洋 后期:王栋)像推销员一样接受腾讯《封面人物》采访的时候,已经是黄渤这个宣传期的最末尾了。虽然《心花路放》和《亲爱的》仍未下片,但毕竟已经是一个月前的话题。回忆起这段时间所接受的密集采访,黄渤心有余悸:“几分钟的,几个小时的,还有十几个小时的……我都被聊懵了,有时都觉得自己像被审问的犯人一样,记者问啥我答啥,有些话,都没想过能不能说,就说出来了。”也不是所有明星在密集采访的时候会进入“问啥答啥”的状态,实际上,大部分明星在进入这种疲劳期后,回答会越来越简短,态度也会随之越来越不耐烦。但黄渤一直告诉自己,“我后来想想,哪有什么职业,能有演员这样的待遇啊――你说我何德何能,连小时候那么点小屁事儿,都被人关心?”所以黄渤选择了言无不尽滔滔不绝。《人物》杂志的记者刚好有过采访黄渤十几个小时的经历。她记得自己的采访中间有次被打断了,再回来的时候,因为两人都有点想不起刚才聊到哪了,气氛有点尴尬,黄渤主动接过话题,“我们刚谈到哪里了?诶,我也有点想不起来了,别急啊,我们再慢慢聊,我先说点其他方面的,你看看有没有用?”这样的黄渤,被他自己自嘲为“服务型人格”。过往教舞蹈班、全国巡回驻场、开店做生意,什么都见过,都承担过,无形中练就了这身照顾人的本事。他怕人尴尬,远甚于自己尴尬。《心花路放》全国跑通告的时候,所有主演一起去录制某档综艺节目。那已经是晚上11点之后了,所有人都已经累得心不在焉。黄渤怕冷场,主动找话题,和周冬雨开玩笑,“未成年就不该穿这么高的高跟鞋”,周冬雨伶牙俐齿地了呛回去,“可是我穿高跟鞋比你高啊”――黄渤的身高和外貌,一向是大众笑点。在那个晚上,他的身高和外貌一次又一次的被提起,被开涮。末了,黄渤又招呼大家一起拍大合影,尽心维护着现场气氛,哪怕这并非他的职责。大概是因为自带这种“永远不会甩脸色”的气场,所以也很少得到真正大明星的待遇。回到老家山东,走在路上,会猛得被人拍后脊梁,一回头,看见一张兴高采烈的脸,“诶呦,黄渤,你回来啦?来来来,快一起照个相”,黄渤做不出来扫他人兴致的事情,便只好顺从地陪合影,顺从地陪笑。他甚至自我检讨,面对这种合影自己“实在没法调动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脸上像挂了勾似的,有那么一个模式叫做合影模式,“一来照相就挂上了”。“你已经是个老藤条了”,黄渤这样对自己说,新木头抽芽时,才会特别容易被折断,但老藤条已然非常坚强。眼睛里揉得了沙子,才能看得更多更远。“不让人尴尬是一件挺好的事,不是吗?”他反问过来。“好人缘都是吃亏吃出来的。”在剧组里,多拍几个小时可以让所有人都开心,那么为什么不呢?很多事情看起来不合理,但是“总得允许它发生”,比如在街上,见到有人吐痰,心里当然不屑,但是又能怎么办呢?“你会冲上去说同志你错了,你得擦起来吗?”问他,“如果你无所畏惧,你会做什么?”他摇摇头:“我不知道,这个我很难想象。”他说:“我不是这样的人。”就在采访的前一天,黄渤在高铁上,看到了一篇关于郝蕾的采访。郝蕾说,“除了演戏,所有的事情都不是我的工作。包括接受采访”,“我是一只鹰,你不要老让我去排队,大雁才排队呢”。黄渤看得很羡慕,“果断,干脆,根本没有什么中间值,就是黑白”,但他知道自己不是,“真的做不到,没办法”。《心花路放》过8亿,宁浩带着一拨主创开了一次庆功宴。当时许多媒体都在场,敬他酒的人排着队,但他并未静候大家来敬酒,而是端着酒杯满场跑。其实庆功宴无非就是抽奖送礼,主持人是刘仪伟,开场没多久,黄渤跑上台去又成了半个主持人,他很认真地拿着每一项奖品进行介绍,兢兢业业的,“哎哎哎,大家看一下,这个作品是著名设计师张弛设计的,很棒很棒的……”,一个在场的记者回忆那幕场景,“像商场站台的推销员一般”。而台下,觥筹交错,并没有多少人在留心那个做推销员的他。虽然那个时候,他已经是“五十亿帝”。黄渤说自己已经成为老藤条了,懂得圆融。到了山顶,剩下全是失望黄渤也有放纵自己的时刻:他曾主持金马奖,这在别人眼里看来相当荣耀的事情,对他而言,出发点是,“不想活了”。“那个阶段,就是什么事不行就干什么事”。金马奖主持在大众看来也许很简单:背背台本,逗逗乐就成了。但实际上,这比拍电影难多了,“所有人的背景你要了解,以前的作品你要了解,提名的那些影片你要看,然后甚至这些人的花边你要知道,谁和谁的关系怎么样,谁比较能开玩笑谁不能开,这些你都得知道”,还得注意分寸,“要是前辈怎么胡说八道都行,你作为晚辈还不能太过分”。他渴望着一败。那个时候黄渤正在“事业上升期”――金马影帝拿到了,高票房的片子也有了。但黄渤不知道哪里觉得不痛快,用撞墙的心态去尝试那些高风险的事情,渴望撞出点什么,哪怕是血也好。包括出演《西游降魔》也是类似的心理,“团队的人都帮我分析,就说你去干吗?你去演孙悟空又不是主角,没那么大空间表现,还是演一个周星驰演过的经典角色”,但黄渤还是接了。他对日复一日的东西感觉到厌烦,“管虎说得挺对的,谁他妈说人就永远得做什么,怎么就不能做别的?没有那颗(敢于失败)的心你就永远不敢去尝试,没有尝试你就永远不会看到另外一片天空。”但这几次掷出去豪赌,最后黄渤都赢了。金马奖主持得很成功,《西游降魔》里那个有戾气的“老猴”,成为关于孙悟空的另一个经典诠释版本。那个时候,他没想到,真正的事业危机还没到来。2014年的“五十亿帝”,当被记者问道,“你觉得现在是你的黄金时代吗”时,眼都没眨得回道,“我觉得两年前才是我的黄金时代”――就是他不痛快得给自己找罪受的那几年。“最好的时候可能是《斗牛》、《杀生》那个状态吧”,黄渤怀念那个每创作一个角色前,至少用一个月去聊剧本的状态。“体验生活,然后去当地玩去,看各种状态或者跟你所饰演的这一类的人群多接触,聊天,慢慢琢磨”,这个过程是让黄渤觉得“特别愉快”的。但现在这种快乐几乎荡然无存了,越来越多的人问他,黄渤你有没有20天的时间,来拍个戏,集中时间拍你,不行的话还可以再商量,再紧紧10天也行。“这样来钱快不是?”黄渤咂咂嘴,“后来一想这个事情真的有那么缺钱吗?好像也没有。”《亲爱的》就是黄渤赶工状态下出来的片子,“我后来还跟陈可辛导演说,觉得自己太对不起这个角色了”,在面对采访的时候,他仍然显得很自责,“怎么着前面也应该最起码也有半个月或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大家一直在聊这个事,一直在琢磨这个事,多跟这些人多靠近一下,这样他有可能会比现在更好一些”。他像一个痴迷于运算本身的数学学童,“票房和你能有什么关系啊,听起来是不错,其实真正能让你晚上睡觉都还挺开心的,是今天把一个一直认为都攻破不了的一场戏给拿下了”――比如《斗牛》,提起《斗牛》黄渤满满都是开心,哪怕那是他拍过最辛苦的一部戏,“景山那么高的山,从山下跑到山顶,一天跑36趟,摄影师都不行了,换人,换了几拨,我还在跑,鞋子磨破了四五十双”,他和导演管虎较上劲了,“最多的一个镜头137遍还是138遍,拍了好几天”。但那种日子多开心啊,“有时候一场戏真不知道该怎么演,通过琢磨琢磨,琢磨完了推翻,推翻完了再找到希望,一点点建立,然后回来发现又行不通,大家围一块一筹莫展,然后突然想到一个很奇怪的方式,找到一点希望,然后再慢慢建立建立建立”――就是这样一点点较劲,涂涂改改,最终通了,顺了,演出来了,成就感倍儿高,“这个工作它所吸引你的魅力就在这个过程里”。那个时候,黄渤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对演戏这件事感到厌倦,“以前看到好多成熟的演员在那儿聊,真不想拍了。我想怎么会?这么好玩的事你怎么可能对它失去兴趣了呢?”只是这一天,还是如期而至了。“年初的时候我已经知道后面接下来有多少工作,电影、电视剧,给人感觉就是无期徒刑,遥遥无期啊”,黄渤苦笑了一下,“原来都是想着,哇靠后面还有几个牛逼的事要干,想想就兴奋”。“人在半山腰的时候是最开心的”,他向记者解释,“有了一定高度,也有往下俯视的快感,但是还有一定距离,还有希望继续攀登”,山顶其实特别没有意思,“没有再高的余地了,都是原地踏步,然后自己掉下来,而且所有的目光都在你身上,其实这是一个特别没有意思的事。”山顶和山峰,指的都不是票房成就如何,而是演戏的空间。“过去是眼高手低的年代,有高于你实际操作能力的审美,那你就要努力往那靠拢,当你的技术跟眼界实际已经差不了太多了时,这个东西就变得无趣了。”这个时候,需要提高的是意识,“也就是审美,需要停一段时间,看看书、电影――也不单是书和电影,看碟的过程其实是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个思考的过程。那个其实对演员来说是挺重要的一件事情。”但这些,现在都没有了,“光忙活儿”,黄渤自嘲,“现在一说起来,别人问我,你看过那个电影吗?没看过。你看过法国那个什么吗?没看过。去年那个什么片子?没看过。”“你到了山顶上,一看,剩下的全都是失望”,他笑笑,撇撇嘴。《斗牛》拍摄过程极为艰苦,光鞋子就磨破了四五十双。观众看到我能有优越感腾讯娱乐:每个人都在讨论“黄渤时代”,50亿票房啊,你压力大吗?黄渤:说实话,数字报给我的时候也吓了一跳,我说这怎么可能?后来想想,其实就是市场扩大带来的结果。而且首先,50亿也没有装进我口袋里,所以想想,要是这50亿装进口袋里,其实我真的可以去干点别的了。另一个真的就是运气比较好,合作伙伴不错,项目不错,你手搭对肩膀了。挨个都扶住了,往前带你的劲儿比较大而已。腾讯娱乐:你把成功都归功到别人身上了。黄渤:当然也有我的原因,但我觉得跟其他东西有关系,你说你真的具备这个实力吗?我不觉得。电影真的说不准,你现在让我说,一部片子,咱这事准成了,我也不敢说。电影公司老板哪个不比你聪明,哪个市场分析的人不是门儿清的,都有失手的时候,所以说这里面有一定运气成分。腾讯娱乐: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观众爱看你呢?黄渤:可能我跟他们身边的朋友差不多,没有什么危险感和压力感,观众看到我,想到自己就全是优越感,这不挺好的吗?跟时代也有关系,我参演的大部分作品,其实都是扣在这个时代上,是不同侧面的一些表现。大家在我演的电影里总能找到一些似曾相识的故事。艺术,尤其是电影,必须和时代是契合的。可能跟我之前的经历有关系,我对底层生活有经历,所以我不会敷衍,有一个大概正确的态度。腾讯娱乐:观众们都爱你,但你却说,现在不是你最好的时候,前两年才是,为什么呢?黄渤:对,确实是这样。我也在总结原因,有外因有内因,外因就是太忙了,内因就是跟不上。状态最好的时候是拍《杀生》、《斗牛》的那个时候,感觉每拍一个戏,你都在带着戏跑,有层出不穷的想法、假设、尝试。慢慢慢慢的,这样的东西在减少。而且有的时候工作太忙,应接不暇,本末倒置了。你(到底)在干什么事啊?那天有朋友发短信对我最近的成绩表示祝贺,我说嗨,别人看起来很美,实际上萝卜中间,是不是糠心的只有自己知道。腾讯娱乐:管虎和宁浩都说过,以前你拍戏,可能演到第十五六条都还能琢磨出新的表演方法。现在这种情况还多吗?黄渤:有一个原因也是时间长了,你的技术成熟了,原来找到最正确的方式可能要通过好几条,现在可能八九不离十,一眼基本上都能找到。但它也仅仅是“正确”而已,这个东西永远都没有最好的那一条,你其实永远有办法把它弄得再好一点。但现在时间、空间可能没那么多了,因为事儿太多了。腾讯娱乐:那你现在会交行货吗?黄渤:你身体里下意识,你不想叫它行货,但是实际它拖累着你,你没办法。现在能睡会儿觉,你都挺高兴的吧,你每天就是这样的,你怎么办?有的时候不得不(交)。腾讯娱乐:这种状态你会慌吗?黄渤:慌的原因肯定是方向不明确,我现在已经没有方向了。现在不是慌,它是盲,盲目的盲。头扎在工作里面埋的太多了,需要站起来抬头看看,这是我之前一直习惯的工作状态――低着头走路。这状态有两年了吧,开始只是隐约感觉到不适,没有到剧痛,但时间长了,感觉越来越严重,趁能救的时候赶紧救自己一把。我现在需要搞清楚一个东西,就是拍戏是为了什么?现在再去接一个角色,是为了招呼观众吗?还是证明实力、能力或者票房号召力?还是怕别人忘了你?想一想,反正这些都不是目前需要你去努力拍一个戏的原因,这就是问题。人开始变的混沌,混沌其实就是缺少思考,缺少思考才没有方向。有的时候我都要上台了,在台下还在想,哎呦,这什么事啊?我过来干嘛的?我都不知道。腾讯娱乐:如果这种状态已经有两年了,那你为什么一直没休息?你在怕什么?黄渤:不知道。可能是人本身有工作需要的本能。一开始我不承认自己是个工作狂,后来发现还真是。我平心静气的跟同事们聊了一下天,我以为他们会否认这一点。结果所有人都说,你就是。腾讯娱乐:制约你的并不是名气这样的东西,对吧。黄渤:这个东西说实话,我觉得比较虚。它当然给我带来了好处,行各种方便、受到人尊重、各方面的条件越来越好。但我并不喜欢那种状态。我属于哪种人?高档小区挺好的,但说实话,我还是比较喜欢去马路边那种菜市场,住在旁边的居民楼里,我觉得特别踏实,而且感觉也特别有生机。虽然黄渤认为观众能在自己这张脸上找到优越感,不过在《101次求婚》里,他抱得了林志玲归。计划进行无限期休息腾讯娱乐:出门有人认出来,应该挺烦的吧。黄渤:我是无所谓,但是有的时候多了你当然会烦,怎么可能不烦呢?每天所有的事都在干这个,你怎么办啊,现在全民人手一个照相机,看到一定得合影,你怎么办?你理解别人的行为,但对自己来说,这是一个特别无聊的事。我现在脸上都有挂钩(的笑容),别人说黄渤你怎么照相都一个样?我看看,好像也真是,实在没法调动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特别灿烂的笑出来。时间长了,可能真就一挂钩,一说照相就挂脸上了。其实现在想想,你能为名利所困,是个多好的事,你还有个追求。但我开始拍戏没两年,就想通了这事。其实我跟你说,人有一种傻×一点的、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是一个很好的事情,让你乐此不疲,会让你不够劲儿的往那走。腾讯娱乐:你有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吗?比如拍那种能流芳百世的电影。黄渤:演员其实只是一个工具,你能做到的是使这个电影比原来更好而已,但你左右不了电影根本的好坏,决定不了什么流芳百世。而且我觉得现在的时代,不是一个能出这种作品的时代,各个领域都是,人的内心憧憬没有那么大,比较容易浑沌。历史各个时期都有其特点,我们现在不是一个在内心特别充足特别强大的时代。我看过一个说信仰的文章。国外的宗教,所有神都是受难的,信徒进去是忏悔。我们的宗教,进寺庙是去送礼,买点供果求保佑,这本身是个贿赂的过程。我觉得讲的挺好,宗教是一个精神世界的折射,如果这个过程是这样,那大体社会状态也就是这样的。佛学本身不是这样,但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一切都被物化了。我给你买个高大上的贡品,这事儿你给我办了,是不是这个关系?而且大家好像也没多么反感这件事。普通老百姓一般都不是进寺庙跟谁置换心灵的,都是去求的。我觉得这很说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状态。腾讯娱乐:那如果说回你个人,你自己有什么比较私人的理想吗?黄渤:想啊,没想清楚,我自己也不知道。(你羡慕什么人吗?)羡慕,但是好多羡慕也没用。比如我发小,天天在家里面,海边开了一个咖啡厅,一个台球厅。我每次一回去,人大把的时间陪着你随便玩。我有天一两点给他打电话,对方说,大哥都几点了不睡觉。我突然被捅了一刀一样。确实你回头想,没事就组织一个沙滩party,海滩露营,去去崂山,带酒带吃的,多好啊。大家都在这个地方停着,岁数也差不多,我觉得人家活得比我值多了。这个状态我其实随时可以得到,但是我又不可能真的去选择,对不对?腾讯娱乐:你的生活状态应该不太好。黄渤:生活状态是一个什么状态,你能跟我解释一下吗,我哪还有生活状态?太悲惨了。六七月份的时候去国外呆了小一个月,这是近几年我唯一一次休息。老早之前有次采访,我说了一句话,现在想起来等于自己抽自己一个大嘴巴子。我当时说:我们努力的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现在完全反过来了,我努力的活着,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其实生活应该是生命的主体,现在基本上全都是在工作,这个东西有时候会让你觉得更沮丧。腾讯娱乐:拍完《寻龙诀》,你的计划是要休息,休息多久?黄渤:这次要大休,不知道休多久,得休好了。不一定是什么事都不干了,走了,去马尔代夫买个房子就在那呆着了。不是的,我就想做点别的,哪怕装修装修房子、做点音乐,或者说写剧本都可以,但不能一直就这么拍。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大家对TA的印象是:
说说你对TA的印象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渤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