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五分钱硬币价格买个猪头?

讲述我的30年——“过年”大型有奖征文开始了—春节有好礼!
共 127822 浏览 251 回帖&&
发帖: 5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回复 142楼 qk1812 】:
过年我不花钱,因为我是局长
------------------------------------------------------------------
我顶自己,因为我是局长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期盼一、老百姓能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期盼二、房价能降到合理的价位。期盼三、各级政府能多为民办实事,把纳税人的钱花到“刀刃”上。
2008年即将过去,对于国人来说,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又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对于即将到来的2009年,作为一个草根,笔者有些许期盼在心中。
期盼一、老百姓能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的安全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的安全。然而,近年来,人们总是对自己吃的食品放心不下——大米被涂上了石蜡,火腿肠里掺了敌敌畏,咸鸭蛋、辣椒酱里有了苏丹红,奶粉和鸡蛋里发现了三聚氰胺,面粉里发现了滑石粉、添加剂,食用油里有地沟油……老百姓不禁要问:还有什么食品可以放心地食用?劣质食品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者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食品监督部门显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期盼二、房价能降到合理的价位。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尤其是大城市的房价一路“跌跌不休”,以至于有很多地方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来挽救楼市,比如:向市民提供购房补贴、延长还款期限、减免相关税费和调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等。据专家说,明年房价还有一定的下跌空间,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百姓能买得起房。
期盼三、各级政府能多为民办实事,把纳税人的钱花到“刀刃”上。前段时间,有网友无意中发现了江西省新余市、浙江省温州市公务考察团在美、加考察时的消费票据,他们赴美21天花费65万元。其实,此新闻毫不稀奇—哪个地方的政府官员不出国旅游?还有,很多地方政府的办公大楼建得一座比一座豪华。前几天,有网友曝光浙江长兴县政府大楼。当地网友爆料称,这座豪华办公大楼及其配套设施总花费达到了20亿元。纳税人的血汗钱就这样被某些官员无情地挥霍掉,他们为什么不舍得把钱花到老百姓身上、投入到民生建设上呢?期待中央政府能狠杀这股歪风。
期盼四、即将公布的新医改方案能解决当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当初,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布之后,即遭到了人们的质疑——医改方案看不懂,百姓怎么提意见?不仅老百姓看不懂,就连身兼卫生部门官员和医疗专家双重身份的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也说看不懂。新的医改方案即将出台,我们期待着新的医改方案不仅让百姓看懂,更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期盼五、实行燃油税之后的油价能和国际接轨。目前,国际油价从最高时的140多美元一桶,跌到了近35美元一桶。然而,国内油价并没有和国际接上轨——油价仅仅下调了1元左右。难怪老百姓说,涨价的时候喊着要和国际接轨,跌的时候咋就不和国际接轨呢?
总而言之一句话:希望在2009年,老百姓过得更好!
发帖: 8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我是个80后,毕业半年就出来创业了!本来想开开心心回家过年的!又碰到了经济危机!
创办了 青岛分类信息网
百度排名第一 我真不想做这行了 好想给别人去打工
啊! 不用每天都担心业绩! 看看有没有收购的
积分: 1502
发帖: 496 篇
在线时长: 34 小时
一句话:这28年我还活着!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你喜欢我哪一点?我喜欢你滚远一点。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30年前还没出生呢,嘿嘿 不过,这二十多年来,每年都不一样了,特别是近两年,物价飞涨,还好自己能够养活自己,不然这日子真不知道怎么过了。。。
发帖: 2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每天在这歌功颂德不烦吗!?
你怎么不看看那些下岗失业的中年人,孤苦伶仃的老年人,在家等待就业的青年人,谁能高兴的起来!一点点的开销对他们来说都是沉重的,哪来的过年的喜悦!
30年前,大家都一样,现在呢?被抢拆的没有了房子,被小偷盗走了最后一只鸡,被税务拿走最后一分钱,年?过不去了……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大家都说没有年味了,可我却越来越盼着过年。看着你们写的那些话,仿佛我又回到了小时候,那时真是特别快乐。如果说小时候盼过年是为了好玩的,好吃的,现在的我只是为了回家团聚。自从上了高中以后,只有放假的时候才能在家。而爸爸妈妈没有假期,他们要每天工作为我赚学费,想想小学到大学毕业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如今我工作了,在另外一个城市,一年中可能只有过年时才能和他们真正的团聚,我家里只有我一个,我是他们唯一的寄托,每隔三四天他们就要打一个电话,问寒问暖。现在真的好想他们,爸爸妈妈为我操劳了一生,而我如今都快成家的人了,却没真真正正的陪过他们。朋友们,我想说的就是,无论我们觉得过年多么没意思,在爸爸妈妈眼里过年永远都是高兴的事,只有过年的时候一家人才能团聚,那是他们一生最快乐的时间,因为那时有你在。
发帖: 10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十屁股的债已经还请九屁股了。多好啊!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二十年新年的回忆[/face]
新年马上就要到了,辛辛苦苦的工作一年,就等拿点年终奖高高兴兴的过个年,走走亲戚、看看朋友好好休息一下。想想小时候过年的激动早已经不见,现在的小孩子也对过新年没有了“年”的感觉,就像平常过个“五一”、“十一”差不多。我小时候全部叫过年或过新年,叫过春节的很少,感觉叫过春节好像少了一些“年”的氛围,想一想那种过年的气氛已经有二十年没有在感受到了。
那时我家在农村,家境不好,过年是用不了多少钱,其实家里也没钱可用。过个年花上100元已经算是比较宽裕的人家了。但那时感觉完全不一样,那时过新是一年中十分隆重的一件,不远千里的亲人都要赶回家团聚。特别在农村,大人小孩都盼望早点过年,可以好好的吃上几顿好的。
在小的时候一般到农历十二月初家家都开始准备过新年的年货了。那时经济没有现在发展快,吃的用的少,农村的东西就更少了,但差不多家家都要杀一头自己养的猪,炒些自己家种的瓜子、大豆等。买上几张红纸找人写上几幅春联,什么“福”“抬头见喜”“清水满缸”啊一类比较喜庆的语句贴到门上、墙上,春联那时也叫对子,年货可以少买但春联是必需贴的,如果不贴就说明这家明年运气不好。在用铁丝、彩纸做几个灯笼,好一点的找人画上西瓜、小动物等图案。
家境好的全家一人一套新衣服,不好的只给小孩准备一套新衣服。记的我小时自己提前两三个月就卖纸片、铁丝头攒几毛零钱,独自一个人放好,等爸爸上街去办年货一起去,买上一盒7—8毛钱的香烟,在三十晚上用来放鞭炮,那在同伴面前可是很了不起的事,大可炫耀一翻。在买上几百鞭炮,准备一些灯笼用的蜡烛,我的要求基本就满足了。
从腊月二十三日就算开始过年了,大人、小孩都忌讳,不说“死”啊“坏”啊一类的脏话了,出门的亲人这时也基本都返乡了。家家已经开始打扫卫生、炸一些油条、年糕等面食,家家贴年画、窗花等,偶尔听到几声鞭炮响,基本可以感觉到年的气息了。(写到这忽然想起鲁迅的一篇文章《祥林嫂》,里一句话写“旧历的年底必定最像年底了”)
真正到三十那一天,大人小孩都不睡觉,基本都熬夜到天亮,小孩子更是同小伙伴东家走西家乱,玩的不亦乐乎。大约到凌晨三四点钟时,家家都要用木柴在院子里点起一堆火,大火要持续二三十分钟,这时一边填柴一边放鞭炮,大火越旺,象征来年越吉祥。放炮基本都是100响鞭炮和两响的炮,花炮、礼花什么的都还很少,买的起的没有几家。
第二天初一大家开始“拜年”,最先从本村开始,年轻人基本每一户人家都要走到,问候的人越多象征你明年越好,年纪大一点的就在家里准备红糖水或茶招待来拜年的年轻人。接下来几天开始到远一点的亲戚家去拜年,这要一直持续到初十,有时也持续到正月十五,拜年才算真正的结束了。
在正月初六还要有一个“破五”(就是在初五前不出远门,现在老家还留传这种风俗),到了初十还要待在家里叫“十不动”(据说这天要是出门会不顺利),正月十五还要看高跷、刷狮子、看花灯,一直持续到出了正月,年才算过了,人们才陆续上班、工作、准备农活了。
那时过年感觉真的很开心,家家户户都容在那快心喜乐之中,小孩子可以吃好的,开心的玩,不能很早回家,大人也可以放松一下,走走亲戚。但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放假也很短,基本感觉不到年的气氛了,只像平时过个节日一样了。
也许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新年会慢慢的消失,取而代之就是一个普通的节日,真不希望那一天的到来。
发帖: 100 篇
在线时长: 5 小时
小时候还记着新年穿新衣服新鞋,一年中把新衣新鞋流到年里穿;那时候爸爸妈妈嘴里头共同的口头禅是‘新年里穿’...‘新年里穿’...‘新年里穿’...说到‘穿’的时候还要拉长音,那时候最最希望的就是希望能够吃点好的;
现在年年春节都能够吃到好的,但是穿新衣新鞋的念头已经淡忘了。
发帖: 101 篇
在线时长: 5 小时
小时候,没有说过压岁钱。
一个70年代出生的人
发帖: 24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害怕过年!
发帖: 2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整天晒这晒那,,,,晒你妈拉个逼啊,,,就你有两个臭钱啊,,你不知道人比人气死人么,,,,,
发帖: 5 篇
在线时长: 2 小时
【回复 29楼 124.116.5.* 】:
我深深的感到生活更苦,工作更累,钱更少,东西更贵,我每天辛苦工作13,14小时,全年没有节假日和休息,一月全部工资才16000元,还要为经济房出按揭款每月1千元,我们全家已经好久没吃过肉了,更可怜的是全部血汗买的股票和经济房都被套了,现在住不起房,因为要叫大修基金,也卖不出手,因为卖出要亏钱,股票就更别提了,亏损了80%多了,有病也不敢住院看病,怕丢工作,也没钱,这么就是中国的幸福生活吗,忘了告诉大家我在陕西商洛事业单位已经工作了16年的正式干部了,我是感到从未有过的苦和累了.改革30年我的生活水平下降了
------------------------------------------------------------------
鄙视你..16000的工资还少呀???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忘了忘记了....
只知道那里好开心好开心...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相信我,我肯定可以买到回家的车票,相信我。。请相信我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赞一个!描述的很详细。确实现在的年已经缺乏了当初的氛围了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发帖: 19 篇
在线时长: 7 小时
过年啊!小时候基本上没花什么钱但觉得很热闹有年味,一般一进腊月就家家都准备了,基本上是杀一头自家养的猪,自家的豆子做豆腐,做猪血丸子,杀鸡啊,干塘捉鱼.可热了.我们那儿有二二十三,敬灶神,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弄猪肉(杀猪),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捉鱼吧(干塘捉鱼),二十九,样样有(办瓜子糖啊零食等)三十就是守夜,吃年夜饭了.年年过年妈妈都会帮我们做一双新的布鞋,从叔叔家买一些布(叔叔是卖布的,但卖的比别人还贵,这是好多年以后才偶然知道的,从此再也不从他家买东西了,呵呵)再送到三舅舅那儿去,舅舅是裁缝,最好了,年年帮我们做衣服都不收钱的.但是新衣服必须初一才能穿,大年三十晚就睡不着了,盼着天快亮好穿新衣服.早上起来的时候会在枕头边发现爸爸妈妈给的红包,不多,一二元钱而已.基本我是用来买汽球的!还有,三十晚上是讨债的最好时机,一年别人欠的债平常是不好意思要的,但三十就理所当然的可以讨了.就坐到人家家里,让人吃不了团圆饭,所以会做的主儿早早都会同别人打招呼,今年没钱,明年什么时候一定还.通情的人就不会去打扰了,但蛮的还是会去的啊,过份一点的就会提年货还抵债!初一早上天还没亮就给老爸叫起来吃饭了,那叫发财饭,要早.而且饭前要放鞭炮,就是告诉别人正在吃发财饭现在不要来打扰,别踩断了年根儿.(我们那边特信,如果被人踩断年根儿会一年的运气不好,所以吃饭特别早)吃完了,围着一家人烤火,吃零食,到了半上午了,爸爸就会领着我们提着包包(基本上是红糖,肉什么的用纸包成四四方方的,)去给爷爷拜年,爷爷会端了糖水上我们喝了,喝了每个四颗糖,我记得特清楚,我爷爷每次都要数得清清楚楚,多一颗都不给.我每次都嫌爷爷小气,压岁钱没有,爸爸说是他的孙子孙女的太多了(但我知道是我爷爷特小气,抠门).然后我们回家,等叔叔家的孩子给我们家拜年后我们再去他们家拜年,然后就是给队上的其他人家拜年,回来后口袋里会装满零食,基本上是瓜子,花生,糖,马蹄,也有红薯干用油炸的(那是经济不好的人家).一般初一都会下小雨,我去给人拜年老是摔得一身泥,可怜我的新衣服就是穿半天.不过,妈妈不会骂的,一般从小年后到元宵都不骂我,也不准我们小孩子说死啊,坏啊的什么.更不许我们兄妹吵架.初二就是去外婆家拜年了.初三就去阿姨姑姑家.到了后几天基本上天天都有龙灯上门来拜年,或者是唱人戏的.我们小孩子,大人会用稻草扎成形,然后几个小孩举着去远的村子给人家拜年,还要唱龙灯歌.主人家就会打发我们一些去年粑粑饼,瓜子什么的.但草龙必须在十五元宵夜烧掉,不然会成精不吉利的啊.反正,觉得小时候过年特好玩.现在啊,就不是过年了,是过关了.就说今年吧,如果回家过年,两边老人都得给五六百块,全家的衣服鞋啊得千把块才搞得定,他姐姐生了小孩我们没在家,回来要给看钱,压岁钱,还有一大堆的侄子侄女的啊,还要买年货,想着我都头痛.来回车费,回家可能要四千块才搞得定,也就是辛苦奋斗一整年,过年回到解放前啊.一个字,愁!
发帖: 2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小时候过年总有那么几份期盼的东西或事情~~现在过年和平常没有上面区别了~~感觉过年失去了~~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发帖: 3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想想我那时过年真是有趣啊,花2元钱买100小炮,一个个分可以从三十放到正月十五.买上几个小红蜡烛,提上一个老爸做的灯笼,同小伙伴一起东家跑西家串.去那家都会给一些糠果、瓜子,仔细的放在身上,回家放起来慢慢的吃。
那时最想的就过年吃饺子,真的是难得。初一就去给爷爷、奶奶拜年,他们会把存了一年的小票做压岁钱给我们,拿了这几毛钱会偷偷的在去买点炮来玩。那时小伙伴们都比一比谁的炮最响。
那时基本没有什么节日,就是小伙伴一起,想想那时很开心。
------------------------------------------------------------------
这是几楼啊,顶你一下,另外,偶觉得这个主题太有意义了,勾起大家深埋已久的往事!
发帖: 4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大家都说没有年味了,可我却越来越盼着过年。看着你们写的那些话,仿佛我又回到了小时候,那时真是特别快乐。如果说小时候盼过年是为了好玩的,好吃的,现在的我只是为了回家团聚。自从上了高中以后,只有放假的时候才能在家。而爸爸妈妈没有假期,他们要每天工作为我赚学费,想想小学到大学毕业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如今我工作了,在另外一个城市,一年中可能只有过年时才能和他们真正的团聚,我家里只有我一个,我是他们唯一的寄托,每隔三四天他们就要打一个电话,问寒问暖。现在真的好想他们,爸爸妈妈为我操劳了一生,而我如今都快成家的人了,却没真真正正的陪过他们。朋友们,我想说的就是,无论我们觉得过年多么没意思,在爸爸妈妈眼里过年永远都是高兴的事,只有过年的时候一家人才能团聚,那是他们一生最快乐的时间,因为那时有你在。
-------------------------------------------------
兄弟,说的好! 在此祝大家的父母身体健康,每一天都快快乐乐!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多挤点时间陪陪父母,无论您的工作有多忙,为我们的父母做点让他们高兴的事。
--拿我做个反例,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家里一直很拮据,当我拿着大学通知书快走的时候,母亲心脏病发作,这是第一次发作,很严重!大学,就靠平时打工挣自己的费用!让家里的钱给母亲买药!当时无论在外面有多冷多累,都觉得很好,因为自己不用拖累家里!就这样四年的大学生活充实而匆促的渡过!毕业的时候决定考研,可是这些年母亲的身体已经越来越差,而我这些年每年都是过年的时候回家,而且就在家待两周,就回学校打工!所以只有很少很少的时间来陪母亲。当我读研不到三个月(11月29)的时候,得到了一个无论让我怎么想都想不到消息--母亲病了,让我回家看看。当时我就有了不祥的预感,回家后也确认我的预感!母亲走了,没有见上最后一面, 一段很长的时间我都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辛辛苦苦养育了我这么多年,而现在已经参加工作了,有能力孝顺她老人家了,可是没有机会了,这也给我留下了一生的遗憾,到现在为止,不知道在梦里哭醒过多少次?
今天在这看到大家的帖子,想起儿时的往事,我……流泪了…………!
这是我第一次提起这事,权当是我这个不肖子的赎罪!也希望能给大家一个例子!
再次,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也祝我们的父母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发帖: 20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回复 10楼 candpan 】:
这是妈妈做的年糕^_^
--------------------------------------------------------------
这是年糕??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牛气冲天!冲冲!
发帖: 181 篇
在线时长: 8 小时
发帖: 19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家有老外2008年 春节,我买了13件棉服
自打侄女找个英国男朋友后,我就不得不为我母亲的着装考虑。
母亲疼孙女,毕竟在异国他乡求学,很是挂念,所以每次听到她们回来,就不顾一切去看她,常常忘记换衣服。
母亲个头不高,却有个啤酒肚,这可是我的“功劳”
前几年,母亲得了肺炎,住了半个月的医院,总算好了,看见母亲如此受难,倍感愧疚,想到母亲为我们操劳过度,我该为母亲做点什么补偿呢?
记得母亲常提起她58年在青岛的往事,当时天特别热,满大街却没有卖汽水的,只有啤酒,因为渴极了,她和几位男同事,每人要了一公升,这是母亲第一次喝啤酒,以为就是一种地方特色的饮料,怕浪费,一气就喝了进去,过后也没觉得怎么样,从此以后,母亲就喜欢上啤酒。
过去条件不允许,也就是逢年过节喝点,一喝起啤酒,母亲就讲去青岛的那段往事。
好吧,如今生活好了,也该让母亲大饱口福,她的啤酒我包了。
就这样,每月两箱,五年以后,我忽然发现母亲胖了,特别是腹部,总象套个救生圈,所有的衣服都瘦了,反正母亲八十多了,富态一些也挺好的。
但是家有老外,那就需要衣着体面些,没问题,要过年了,我给母亲网购棉服。
我可是淘宝高手,几年来我在淘宝买了许多东西,买棉服算什么,轻而易举。
看中一件咖啡色的锦棉面料,绣花,最大号,胸围120公分,价格69元,运费10元。
快递送到家,我先试穿,肥瘦大小刚好,母亲比我矮8公分,可是腰围不行,第二天母亲来了,我一目测,发现足有130—140公分,没关系,这件我留下,再给母亲买。
母亲的腰围,女装几乎没有,最大胸围127公分,依旧不行,看来只有买男装,
选来选去,看见一件加拿大红枫登山服,面料百分之百聚脂,里料是抓绒,防雨防雪防寒,颜色是藏蓝的,七个兜,胸围有128,137,140,150,非常好,就是它了,考虑冬天里面要穿诸多衣服,我就要个最大号的,连运费,133元
衣服到家后,先让老伴试穿,老伴虎背熊腰,真是合身,老伴反复端详,那个款式,那个做工,那个兜,那个拉链,全部一级棒,最可爱的地方就是哪儿脏擦拭一下即可,当时那个爱不释手,没关系,这件给母亲,再给老伴弄一件,
我觉得给母亲要的号大了,过几天再弄小一点的,到时候交换一下。
衣服送给母亲,母亲穿了一次,的确是大了,正在念叨呢,侄儿回来了,一看这件衣服,欢天喜地,说:“奶奶,我和你换,我这件可是名牌。阿迪达斯,你不吃亏。”
第二天母亲来了,怎么穿的不是我买的衣服,又短又鼓的,母亲说衣服是出自哪儿
没关系,那件就给他,我再给你买,就这样,我又买了两件,母亲一件蓝色,老伴一件红色。
老伴非常高兴,一穿出去,人人都夸,红色比蓝色更漂亮,穿它去接机,女儿老远就看到爸爸,看到女儿也非常喜欢,我知道她是要给男朋友要的,没问题,继续买。
她男朋友个子不高,红色没有他能穿的号,那就弄个灰绿色的澳洲登山服,连邮费215元。
既然给母亲的大孙子买了,当姑姑的也不能把小侄儿落下,他11岁,穿登山服显老气,我给他选件黄色羽绒服,价格59元,一看这家店,还有许多好东西,反正买多少都收一件邮费,我看美国棒球队服挺漂亮,藕荷色,又肥又大,后面有个机绣的老鸦头,49元,出口整箱爆单,超便宜,给老伴运动穿不错,省得他又说抓绒内里的红色登山服不怎么暖和,特别是在腊月,
就这样,衣服进家门,皆大欢喜,特别是澳洲登山服,居然有13个兜,中间夹棉,老伴又有些眼红了。
到了小年,衣服给侄儿带过去,才知道大嫂的娘家侄儿来了,17岁,母亲怕他受冷落,把自己的那件送给了他。
我听后真是不知说啥好了,我怨母亲,为何不把他来的消息提早告诉我呀,如今年关已到,网店大都收摊了,
弄了一六十三招,母亲的衣服还是没有,母亲说了:“到此为止,别再给我买了。“
怎么能不买呢,但是还需要停一停,统计好人数最好一次搞定。可是眼前得应付过去,老外已经来了。
老伴说不如把我的衣服给妈,我说不行,红色不行,女儿那件可以送,反正她男朋友过些日子才能来,这次挪用给大嫂的侄儿,母亲的衣服物归原主,女儿男朋友的下次再补上。
女儿坚决不同意说:你买衣服的事我都告诉他了,衣服也拍照图片发过去了,他非常高兴,的确是不行,女儿这次从亚热带回来,第一站就去他家,人家盛情款待,从里到外的给买了N套衣服,就怕女儿冻着,最后又是箱子又是机票,完一他为了应聘而提前来了呢,我怎么交待呀,
对了,这老外来咱家吃年夜饭我又拿啥见面礼呢?
真是心力交瘁,干脆和二哥商量,今年的年夜饭你们自己吃,我和母亲,大哥一起吃,初一你和母亲,大哥他们饭店聚,大哥请客,原因是我家脏乱差。怕有损国格。本人近期也生病了。
二哥闻讯忙带礼品来看我,我和他一通的绕,二哥明白我的意思,答应我就走了。
初五,我的两个小叔子来了,特别是四小叔是工商局的,总检查打假,对了请他鉴定一下我买回的几件衣服。
他拿起衣服里外吹一通,说:“非常好,既通气还防风,高科技面料,哪儿买的?价格如何?是不是一千多元?“
这分明是很喜欢,女儿说:“好的,我妈会给你们弄的,非常快!”
我说:“是的,卖家上线就弄,喜爱啥色的?红的如何?“
“最好军绿色!“他们异口同声:
就这样等到卖家露面,我就询问:118元那种有军绿色吗?回答没有
160元的有吗?卖完了!
连198元那种也没有,就剩235元挪威地理登山服有他们需要的颜色和尺码,老伴还一再谦让说:给他俩买,我就不要了。“
行了,到时候见了衣服,指不定怎么眼红呢,干脆哥三个清一色军绿的。也用不着打架。
真是一分钱一分货,别提多好了,全都喜出望外的,男人啥年纪都那么可爱,
再说藕荷色的美国摩乌鸦棒球队服,49元冰点价那种,我的大侄儿又是喜爱的不得了,当姑妈的我理当给他买,没问题,我买了两件给他,让他尽管穿个够,
算一下我买了几件,棒球服:3件
加拿大红枫登山服:3件,挪威地理登山服:3件
澳洲登山服:1件
黄色羽绒服1件(小侄儿),咖啡色1件(我的)
最后我母亲还是没有
绝对不行,最后我还是给母亲买了一件大衣,胸围137公分,锦棉面,内充晴纶棉,带毛边帽子,超轻,我要的是咖啡色,谁知寄来一看,米色,老板色盲,就硬说这是咖啡色,算他奶加多了,39元一件,再配一件39元的灰色锦棉风衣,连运费88元搞定,母亲一拿到手就反映出不是很满意。
如果她满意我又得恶性循环了,我实在顾不了这些了,也懒的再换了。
家有老外,2008年春节,我对母亲算是白忙了。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期指联盟”网正式开业运行,PK栏目更是给您与您的朋友以尽情娱乐的场地,各个热门股均可有PK对决!您是股坛的常胜将军么?请百度或google搜索“期指联盟”网,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PK一把,您是真的英雄么??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board.aspx?boardid=13
发帖: 6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08年钱没了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烟花转眼成空,流云瞬间朦胧。我本凡夫俗子,怎学野鹤从容?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说说我们家过年吧!
小时候(90年代末)总是盼望早点过年,老是问妈妈离过年还有多少天。在我们那,每到过年,家里上上下下都得打扫干干净净。而不管家里经济状况好不好,总得帮小孩子买些新衣服,说是新年要有新面貌。我们家日子不算富裕但也还过得去,我和姐姐那时候一件上衣(外套)只要30-50块钱,而裤子一般只要20几块就够了,再买一双鞋20来块钱,这样我们的新面貌算是OK了,而爸爸妈妈他们就比较节省一些通常就只换一件新的上衣而已(有时候妈妈还不舍得)。为了春节(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只叫过年)一些串亲戚的朋友(我们那叫拜年),要买一些礼品、吃的之类的东西(年货)来招待他们,有花生、葵花子、橘子、苹果…至于杀鸡杀鸭那是必不可少的。
竹炮、烟花是我最喜欢的,那时候我最喜欢爸爸给我买的烟花了和鞭炮了,如果不买就觉得过年没意思。我们家是农村,烟花竹炮不像城里那样禁放或是不让放。所以我们可以玩得很尽兴,当然前提是要有钱买这些东西。爸爸不会给我买很多,说是危险。即便是我再不高兴他也不给买,只买一点点,可我总觉得不够,经常自己家的没了只能坐在家门口看别人家玩,也很美,也有点开心。有一年我把爷爷给我的压岁钱全部用来买烟花,后来爸爸道了把我的屁股给打了一顿,说我乱花钱,而钱给那小店的老板给骗走了(其实后来我知道那小店没有骗我的钱)。
杀猪,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平时猪肉吃的很少,通常只是过年过节吃吃),而且必须杀自己家养的猪,(通常在每年的6-7月份就要开始蓄猪仔,这样到过年了才够大,多余的肉还可以做yan肉、腊肉),不过也有些人家里没有养猪的,只能向邻居家买一头咯。还有些家里人少、亲戚少的杀一头猪是吃不掉的,所以他们也会商量和那些没有养猪的人家一起合杀一头。杀猪前必须先把猪给称一下体重,意思意思,看看猪的分量,可以做好打算。杀猪那天是很热闹的,必须早早的大概在早上5-6点起床生好火(刮猪毛),有句老话叫做“死猪不怕开水”应该就是这么来的吧,杀猪时要很多人,因为猪的力气很大,所以最少要5-6个猛男(都是我们家的邻居))。我记得那个时候,妈妈总是不让我看大人们是怎么杀猪的,说是怕我吓着,而我总是很想看,有一年我真的看了,他们把猪的四只蹄子用绳子绑起来了(我想这个时候猪是害怕的,他在不停的嚎叫,不停的挣扎,只是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人类处决的)。杀猪那天,我们家大厅正中央摆了一张大饭桌,桌子上摆了一些贡品(香蕉、苹果、橘子、一碗刚做好的米饭,两根蜡烛,几只香火)称为贡桌,在贡桌的正前方平行摆两张红色的长凳子(我们家都是那中凳子,大概长有1.2米左右),凳子底下有个大脸盆那是用来装猪血的,脸盆里放了一些盐水。被捆住脚的那只猪被猛男们抬起来摁在凳子上,屠夫手持一把30-40公分的尖刀子对准猪的像是下巴的地方一刀下去(猪的挣扎一次比一次无力,叫声一声比一声小,直到断气为止,一切都停止,整个过程猪的眼睛始终是睁得大大的),待猪血放完以后就完事了。之后猛男们把猪抬进事先准备好的木盆里开始去猪毛(他们用专门备好的铁片不停的在猪身上刮,遇到某个部位毛还是刮不下来的话,那个地方就还要用开水烫过)。木盆里装了一些刚烧好的开水。他们不停翻动它,这样是为了不烫坏猪皮,以免难看。把猪毛去掉后最后就把猪倒立起来悬挂在我家的板车上开始开膛破肚了,整个程序就是这样的了。我不怕,但是我能理解妈妈为什么不让我看了。
在我们家过年还有一件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贴春联。这是我和爸做的事情,每年都这样。这也是我后来感觉年味为数不多的事情之一了。
过年那天,妈妈要准备一只鸭、一只鸡、一条鱼,一些猪头肉还有一部分大蒜等等。所有东西都要用一种叫“红”的配料把他们给染红来。可别小看这些东西,可有学问了,“红”是代表喜庆,大过年嘛,鸡鸭鹅肉是代表每天都过得很丰富,不会饿着,想啥有杀,鱼是代表年年有余,大蒜嘛,这“蒜”和“算”是同音,这里头包含一句老话叫“一日之计在于辰,一年之计在于春”,说明我们家日子是过得有头有序的。这些东西是用来请神,请的是年神(后来我听说早先的时候人们是怕年的,年是一种妖怪,可我不知道后来我们家为什么又要请“年”回来,还用那么多好吃的招待他,而妖怪一下子怎么又神成了神。再后来看了一部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终于知道原来凡人可以变成神仙,而妖怪可以变成神,我想那个所谓的“年”大概就是经过几千万年修炼后变成了神吧,要不我妈怎么会请他们进门呢。嘿嘿!再再后来我知道其实一切都是虚幻的)。请神的东西准备好后呢就要开始拜神。拜神前先放一串鞭炮(大概是神来了的意思),然后我们一家大小每人朝贡桌的方向鞠躬三下,在朝相反的方向(天)鞠三个躬。其实还有很多神要请,比如说门神、灶神、财神等,只是这些“神”只有我妈一个人去请,每请一个神都要放一串鞭炮。请完年后就开始吃年夜饭。吃完年夜饭后家里的大门是不可以上的,要开通宵,直到凌晨12点左右才可以关上。
大年初一一大早先跟年纪最大的长辈拜年,依次轮下去,说说一些吉利的话(那时候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恭喜发财、多多发财),还可以得到红包。我的红包不多,就那么固定几个最多的时候也只能拿到5-6百块钱。偶尔碰到个远房亲戚来串们包过来的红包还得给妈妈没收了。说是下次要包还给别人。所以关于我的压岁钱是没有多大悬念可猜的。最多就是猜猜会包多少。新年里我们说话是有讲究的不可以讲一些不吉利的话。比如说不可以说死字,更不可以骂人,开店的要打佯了,平时我们都说要关门了,但是新年我们只能说“收工”或是“打佯”。因为关门有点倒闭的意思不吉利。
每年的大年初一我和爸爸俩人还得去镇上一个庙里上香。来上香的人很多,几乎整个镇上家家户户都会有一两个人去。庙分为两部分。所以去上香得带好两副蜡烛和鞭炮还有香,关于鞭炮我得说一下,因为上香的人多(请神的时候也一样),所以不知不觉大家似乎养成一种攀比的习惯即谁家的鞭炮响得越久就越有面子或者说是家里越阔,可以说大家有一中显摆的意思。有时候真是烦人,看电视都没个清净。我,不信佛,换句话说我什么都不信,去庙里也是爸的意思。但是到了佛面前我还是会很虔诚的求佛保佑,保佑我们家平安健康,还有发财。是这是我的梦想。
现在人们的日子好过些了,过年要换的“新面貌”所花的钱比起以前可以多了好几倍。年货也比以前买的多,烟花爆竹也比以前的好看,比以前的响亮。吃猪肉也不象往年,就像家常便饭,想吃就上街买个一两斤。养猪的人越来越少,吃猪肉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家也没有养了,过年也不杀猪了。每到过年就上街去买个一两百斤(自从2004年发大水以后,我老家的猪肉就涨到12快钱一斤,一直到现在还没跌下去)。据爸说,现在杀猪也不再那么原始了,不用刀子而改用高压电了,更不需要那么多猛男。我想,这是好事!
长大了,就不那么喜欢过年,现在还怕过年。过年不想回家,可是没办法。不喜欢过年是因为这味一年比一年少,氛围一年比一年差。
总之,过年嘛!好事!好事!
14:29:11 被【
发帖: 310 篇
在线时长: 110 小时
这里八零后的很多呀, 小时候过年? 忘了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今昔对比话过年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当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的时候,我已是十几岁的人了。记得那时每到腊月,就盼望过年,和伙伴们唱:“廿一打主意;廿二哪里嗑(去);廿三送灶王;廿四写对子;廿五磨豆腐;廿六杀噜噜(噜噜,即猪,我们家乡的方言,对猪的昵称);廿七杀骟鸡;廿八打粑粑;廿九样样有;三十日坐倒(着)吃。”“拜年拜年,屁股朝天,粑粑不要,我要挂钱。”虽然这些“过年歌”年年依旧,但改革前后对比,过年,却有天壤之别。
“廿一打主意”,在那不是富裕的年代里,大人盘算着该筹备些什么年货,即要节俭,又要把年过好,大概“打主意”是对那个时代经济困难、物质缺乏的真实写照吧。小时候,我全然不知大人们“打主意”那份忧愁。而今,我们不再像前辈那样,为能有吃“打注意”了,而是为怎样吃得更好“打主意”。
“廿二哪里嗑(去)”,有了廿一的“主意“,接下来是去办过年的事情了,因为到了年关,时间紧,缺少的东西或借或买,都要计划好。那时候,几乎没有什么交通工具。经济条件好的,能买上一辆自行车,就让人羡慕死了。如要买点简单年货到县城(约二十公里),也要花一天时间,因为是步行去的。现在富裕了,自行车已无人再骑,一般是摩托车,还有不少人买了小车,“哪里嗑”方便多了。
“廿三送灶王”,这一天,家家都要祭拜听说是管一家祸福财气的灶神,送她到天上,来年多给家里赐福。我家也不另外。常常,父亲叫我把一个加满了酒的杯子和一个盛满了肉的碗,摆放在被烟熏火烤得漆黑的灶前。然后,父亲点燃仅5分钱就能买回一小扎的香,插在灶前当中,虔诚地三鞠躬,嘴里不知说些什么。那时刻,我不敢支声,只看着父亲那神秘的神情。现在,我们农村“送灶王”的风俗虽还在延续,但已不那么风行了。
“廿四写对子”。这一天大家要忙写对联的事了。能写的,自己动手,不会写的,请别人帮忙。记得那时,父亲常请相邻的一位女老师来写。她把8分钱买来的红纸,裁成长条,摆放在八仙桌上,右手灵活地掌控着毛笔,左手帮忙把已落字的红纸慢慢向前移动。不一会,飘带般的红纸上,散发着浓浓的墨香:一幅对联写好了。现在,大家还像以往一样贴对联,增加过年的气氛,但大都不自己来写,而花钱买回现成的对联来贴。这是改革开放的功绩:一方面人们富裕了;一方面新的行业兴起了,有了写或买对联的。
“廿五磨豆腐”。那沉重石磨,在这一天里,功不可没。记得那时哥哥姐姐们轮流推动石磨,我用勺舀上黄豆,飞快地倒进石磨背上的圆洞里。淡黄的豆浆涌泉般沿着磨座流下来,汇聚着,缓缓移向迎接它们的木桶里……经过几道工序后,白嫩的豆腐就做成了。豆腐是年夜饭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价廉物美。在70年代末,一块豆腐要五分钱,虽然在当时不算怎么贵,但人们大都还是舍不得用钱去买,再者,黄豆自家有,动动手就行了。而今,制作豆腐的工具已现代化,那沉重的石磨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们不仅常吃那时只有过年时才能品尝得到的豆腐,还能买到多种多样的豆制品。
“廿六杀噜噜”。那时候,在我们农村,一般每家都养了一头“过年猪”,从年头养到年尾,到了廿六日这一天,平时交往得不错的朋友互相帮忙宰猪过年。清早晨雾缭绕的时候,猪的嚎叫唤醒了沉睡的山庄,过年的气氛更浓了。最难忘怀的是,我和妹妹揉揉惺忪的双眼,跳下床来,在宰场的周围,围赶着受惊吓的小猪,看着被三四人把大猪抬上近二尺高的木凳……看着猪被脱毛、挂上钩吊起来,我们在一旁流口水。那时候猪肉价每斤是7角到1元之间,但一年能吃上猪肉的时候屈指可数,因为那时猪肉是紧缺物资,凭票才能买到。现在过年,村民们杀猪过年的理念悄然发生了变化,这一天村里偶尔才能听到大猪被杀的嚎叫,因为养猪已专业化,村民们用不着每家每户都养猪了。并且,猪肉保障供应,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刻买到猪肉,而且任你挑精捡肥。
“廿七杀骟鸡”。那年代物质缺乏,人们为了让鸡长得肥壮,公鸡长到一定的时候,就阉割。那时候,吃上鸡肉,也是难得。一者鸡病缺医少药,再者粮食紧缺,把鸡养成是件不易的事情。三十年前,五分钱买个鸡蛋都会嫌贵,而鸡的价钱每斤却要花一元多点的钱,就更不会去买了。所以,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杀鸡。而今,有粮有药,养鸡容易。在我们的家乡,哪个房前屋后不养鸡?虽然,“廿七杀骟鸡”的风俗我们这里依然延续,但我们平时吃鸡肉已是家常便饭,因为现在的生活水平今非昔比。
“廿八打粑粑”。粑粑就是糍粑。到了这一天,人们就要把糍粑打好。打粑粑的工序并不复杂。糯米浸过一天一夜后,捞出来凉干、蒸熟,放在“碓坎(高约二尺,宽约一尺五左右、凿有窝的石头)”里,用木制的“粑棰”舂细后,拿出来分成小坨,滚成圆球型,再压扁至五分厚左右,粑粑就做成了。但打粑粑是一桩繁重的事。就拿打的过程来说吧。三四斤糯米饭倒在“碓坎”里,由两人手持“粑棰”举过头顶,用力猛舂,才能将米饭舂细。往往,寒冬腊月,年青力壮的人尽管赤膊上阵,还难免汗流满面。打粑粑的场面也很热烈,可以说是热火朝天。蒸饭那里青烟袅袅,舂糯米饭的声音发出“嘭嘭”有节奏的声音,“请粑粑(方言,指把舂细的糯米饭分成一小坨…压扁的过程)”的女人们忙碌时的欢笑声、小孩子们要吃糯米饭的哭喊声汇成一片,在村庄的上空回旋、升腾,把过年的气氛进一步推向高潮。而今,农家院里也能看见石坎那笨重的身影,只是它的身上已爬上了青苔——打粑粑已机械化了。
“廿九样样有。”七十年代末,过年“样样有”,也只能是说有肉、鸡、粑粑等一些基本的年货,至于其它的就难说了。比如过年穿新衣服,对我们来说就是奢望。记得小时候,不是衣袖、裤管短了,就是衣服、裤子窄了、破了,才有机会穿家织布做的新衣服。如果过年时有新衣服穿,那纯属巧合。即便这样,那5毛多钱一尺的家织布,还使大人患愁呢,89毛一尺的“的确凉”,就更不用说了。“的确凉,逼死娘”,这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常挂在嘴上的顺口溜。只有在改革开放后今天,“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包饺子、蒸年糕,打灯笼、放鞭炮”才真正成为现实;“廿九样样有”才更名副其实。
“三十日坐倒(着)吃。”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人们不用再忙碌了,只管坐下来,慢慢地享用年夜饭了。我还清晰记得,小时候吃年夜饭的情景:夜幕徐徐降临,哥哥用正在燃烧的柴火,点燃那短短(长约5、6寸)的2角钱买回的炮仗,年夜饭也开始了。吃年饭,能听听收音机的已是很不错的家底了。今天,我们的文化生活条件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从黑白到彩电,再到数字电视,应有尽有。
大年初一,是我们小孩子们最为兴奋的一天:拜年了。记得那时候妈妈给我缝有一个小布袋,带着妹妹们到各户人家去拜年,一进门齐唱“拜年拜年,屁股朝天,粑粑不要,我要挂钱(压岁钱)”这首拜年歌,然后用冻得通红的小手,迫不及待地拉开小口袋。主人给我们的只是:炒熟的南瓜子、花生,洗净的马蹄,油炸的粑粑丁、糖糕片、薯片。这些虽然不是用钱来购买来的小吃,我们也很满意了。那“粑粑不要,我要挂钱”,只是唱唱而已,即使是爸爸妈妈,我们也不敢奢望。现在,拜年风俗依旧,但小吃已多种多样,而且味美价廉;给孩子们的压岁钱也从5元到10元、20元、50元…“一路看涨”。
流年似水,一晃三十年过去,我们已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过年,见证着改革开放的巨大的变化。
14:31:13 被【
发帖: 99 篇
在线时长: 10 小时
版主您好,请帮更正发表时间:日
发帖: 8 篇
在线时长: 2 小时
【“讲述我的30年”--过年】征文
“过年”和“压岁钱”
说起“压岁钱”,眼下似乎已经成了每年孩子向大人讨赏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精神“大餐”。数额的多寡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提高而不断地“水涨船高”。由此,我想起了我幼年时代和成年之后发给孩子“压岁钱”的往事——
小时候很盼望过年,因为过年可以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拿,还可以放花炮,有好东西吃。可是,我的童年是食不饱肚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那时,别说压岁钱,就是吃饭都是个难题,更不要提过年的事了。记得有一年的腊月二十八,十多岁的我跟着大姨哥坐在黑乎乎的“闷子车”(铁路上的棚车)到百里之外煤矿上拿回10块钱过年。二十九那天,母亲带着肉票、鱼票、豆腐票领着我到城里割了3斤猪肉(每斤5角3分),买了2斤带鱼(最宽的每斤3角7)和豆腐之类的年货,然后,拿着粮食本跑到粮店买了白面、大米和油。在我强烈要求下,母亲狠狠心,不得不从剩下的块把钱中又买了一挂鞭炮(2角钱100头)。没添一件新衣服,只是母亲提前把我的旧衣服洗浆熨烫得很板正。那时,我不敢提什么“压岁钱”,因为有时学校包电影的5分钱都时常泡汤。唉!谁叫咱没钱呢?
1978年,我插队返城,结婚生子,生活也有了一定提高。我开始给儿子5角钱的压岁钱,儿子很高兴,把崭新的纸币攥得紧紧的,谁也要不下来,小小的他知道,5角钱不少呢,老爹一个月的工资才20块出头。那时,过年的开销也“阔绰”多了,过一个年怎么也得花去一个月的工资吧?
80年代开始,我的工作已经开到43块多。有“钱”了也“财大气粗”了,不光鸡鱼肉蛋新鲜果品,就连平时劣质的香烟和不可少一顿的白干酒也提高了一个档次,当然,鞭炮也由100响的电光炮升级为200响的“大地红”。更让儿子在小伙伴跟前咋咋呼呼的是,他的“压岁钱”涨到了“一块钱”!
后来,日子越过越好,工资逐年增长,过年的东西一买就是一大堆,吃到正月十五都没问题。儿子的压岁钱从上小学时的一元变到他上初中时的10元、高中时的50元、大学时的100元。现在,我是一分不给他了(他也不要)。因为他开始给他的儿子压岁钱了,一出手就是200块,弄得我这个当爷爷的只好给孙子500块,另外,生日时再给一份,谁叫咱现在也变得有钱了呢?
30多年,变化得让人眼晕,从把吃肉当过年,到天天吃肉不觉香;从衣服补了又补到有时新买的衣服未上身就觉得过时,一扔了事;从不敢向大人张口提压岁钱,到小手小脚的给5角、一块、10块,再到毫不心疼的给100块、200块而不觉手紧。真的,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快得自己都感到落伍。 (轻描淡写)
邮箱:canyang_
发帖: 20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难忘的1981年春节
刚毕业后不久,就是不停的学习进修
那会虽说文革已经结束,但是全国人民都急需提高素质,抢回在文革失去的东西,就连文革中毕业的老五届大学生都回炉,我们刚毕业的工农兵学员更需如此。
1981年年初,我们研究所计算站接到通知,北京某高校举办为期二十天的《操作系统》学习班。
我立刻报名,我以为此次美差还不得争的打破脑袋,没想到领导立刻同意我和小丽一起去,批了条后,我们去机关办公大楼开介绍信,请了二百元的款。
我没去读大学前曾当过几年会计,我知道不坐硬卧会有丰厚的补助,所以我和小丽商量买个坐票就行
人家回家一说,他爸就同意,负责票务,让我们从沈阳坐12次特快,一夜就到,原来他爸是本市负责对外接待的,改革开放,国门打开,迎来送往的事太多了,定个有坐号的票小意思
那我也不示弱,回家跟老爸说住宿问题,爸爸立刻写封信给我,让我拿信到冶金工业部找谭叔叔,他会帮你搞定的,这位叔叔原是我父母亲同事,也是因为改革开放,急需大部力量充实中央各部委,我们鞍山就选派许多干部,举家进京,给房,夫妻按排工作,子女就学,
就这样顺风顺水来到北京,难怪我俩新毕业一报名领导就同意,原来是个苦差,一室的购物清单等着我们,室主任的女儿要结婚,他给我带二百元买表,小李要结婚买毛料两米七,拿一百元,小苏二斤纯毛毛线,又是60元,有带春装,大衣,前进帽,军用布票买花布,我们班长更行,给10元让我们带两盒北京点心,就这样,我俩一人身上装了近千元,
学呀学,买呀买,听了别人的经验,我们到北京立刻办个月票,走马灯的去王府井百货大楼,东安市场,西单商场,和平门商场,比较好的毛线是凭票,我为同事不顾脸面找我们的父母亲调到北京的同事要,好在冶金工业部机关宿舍里就有四。五家,一人要点。凑齐了,东西怕放在招待所不安全,就寄存在附近的谭叔家,
本单位出差的人不断,碰上就绝不放过,记得在食堂排队吃饭,见到一个年纪相仿的男同胞,觉得特面熟,但不知他的名字,他也认出我们,边吃边聊,他说已买了七件活里活面内挂是长毛绒大衣,七十多元一件,他身上就穿一件,说又轻便又暖和,那长毛绒雪白的,长长的,麻绒领,涤卡面,别提多漂亮了,我倆都不识货,不知是这是真羊皮还是仿羊皮,我就问他说啥时走,他说今晚,我立刻去把表拿回来,用手绢仔仔细细包好,写了封信给主任,托他带回,因为他东西太多,表是不占地方,他欣然同意,结果他一走我就后悔了,天呀,他究竟姓甚名谁,别遇骗子了,那可是一百多元的国产坤表呀,我们就是一直按给他起个代号叫他长毛绒,还不错,他办事真好,表是安全送到,可是我就从来没听到主任给我们道个谢字。
东西陆续的被带回去,又陆续有新的购物清单拿来,依旧还是毛料,鞋,衣服,吃的等,没完没了。每天晚间,商品展示会,都是冶金工业部系统下的各大钢铁公司的人,各自都拿出买的东西,报价,要过年了,谁来北京谁就是采购员,一个孩子妈妈,买辆三轮童车,我都为她发愁,问她回去坐火车可怎么带呀,结果她的同伴比她更厉害,从寄卖行买辆九成新的立凤自行车,展示后立刻拆分打包。
北京是祖国的首都,物资极大丰富,花钱如流水,全都疯狂了,惯出个小丽大手大脚,她比我小三岁,没谈恋爱,想法单纯,甚至于提出要把我们的差旅费都干掉,她看中一些衣服,布料,说先买下,等过后她家再补寄来。
真是耍怪,我说绝对不行,年关已到,我们怎么也得赶回家过年。我们现在就去弄票,
在东单把票买好,一张坐票16元左右,我邀小丽去买点年货,她说没心情,说走时弄点山猹糕果丹皮带给弟弟妹妹,再拎盒点心给奶奶就行了,她的确是没钱了,
我也不宽余,但是也得买呀,去西单买吧,那儿离我住的地方近些,买了两瓶嘉宾酒,我当时就看包装挺漂亮,深颜色的酒,也不知是米酒类还是果酒类,觉得瓶子超大,漂亮气派,3元多一瓶,我买两瓶,一家一瓶,再琢磨弄点啥时,看见人群都往一处聚,某个大广场排好多大队,北京人就是素质高,购物自觉排队,遇到一位和我们住一个招待所的阿姨,她是陪丈夫在这儿做手术的,她也在排队,一看是卖白条鸡,每人限购两只,
我问阿姨:“是不是凭票呀?”
她说不用,你排队吧,
就这样,半个小时后,我买了两只,鸡不大,花了七元多,当时交款时非常紧张,不敢说话,就怕听出是外地口音不卖我,
两瓶酒,两只鸡已经沉甸甸,乐颠颠的回到招待所,鸡用报纸包好,装入网兜,挂在窗外,
夜里的车,周日,下午去谭叔家告别,顺便取回东西,叔叔阿姨就问,这么多东西有人送吗?
“没有人,就我们俩,东西不少,光药就三十瓶。是带给我法律上的公公的。托我买药的信是寄到他家的,药店也是阿姨给询问的,鸡骨草丸,就北京有。治肝硬化的。”
那让小弟送,小弟是他儿子,大学在读
太好了,趁着还亮天,取回窗外的鸡,包好酒,六点不到就赶到火车站了,前一阵子有阶级敌人在北京站搞过爆炸,我怕再遇这件事,就急急忙忙把小弟打发走,临别是千谢万谢的。
在候车室边上,有个小卖部,把点心等买齐,再一人弄两个面包路上吃,我的大旅行包,拉链都快撑开了。
等到八,九点,我们上了车,真是来早了,满车厢没几个人,我把鸡挂在窗外,坐下了
怎么回事呀,车都开了,还是这七,八个人,除了我们两个正常坐着,其余全在放长条,也不用对号入座,谁爱在哪儿就去哪儿,
尽管人少非常好,可是太冷了,受不了,没办法我们赶紧串到中间,又怕鸡丢了,再把鸡又挪到我们坐的窗外,索兴,我们也躺倒。
还是不行,怕丢东西,我们轮班睡,其实谁也睡不着,太冷了,不得已,起来走几圈,再躺下,那几个人岁数大一些,就凑一起聊天,再就是起来走走,跺跺脚,后来陆续上些人,人多有点热气,再以后,天亮了,就不能躺着了,终于要到站了,取下鸡,带着大包小盒下了车,小丽他爸接的她,我是男朋友接的站,没想到下车后天极冷,我们一路车厢上没热水,面包根本没法吃,肚里没食的我竟冻的上下一个劲儿打牙,只有点头摇头的劲了应付他了。
回到家后,把东西归纳好,两只鸡给父母亲,还有一瓶酒,那瓶送男朋友家
母亲说不好,都给他家吧,鸡今年家里有好几只了,酒也不少,年货很丰盛。今年不同以往,你们已经登记了。
那听母亲的话吧,两只鸡,两瓶酒,三十瓶药,送到他的家,既然我们已经是法律上的夫妻,是不是今年的初夕夜他会接我过去……。
我就这样等呀等呀,一直等到我家年夜饭开了,吃的是没滋没味,到底都吃进了啥,我也没记住,一幅无精打彩的样子,我不死心,一直等呀等呀,到十二点都过了,他还是没来接呀,唉!父母亲早都睡了,只留我开着灯,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郁闷,后悔!不如留北京和小丽那个活宝妹妹一起过年好了。
发帖: 15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回复 13楼 w80601 】:
【回复 12楼 w80601 】: [i]【回复 11楼 w80601 】: [i]我们那时全部叫过年,叫过春节的很少,叫过春节感觉好象少了一些年的氛围。我家那时在农村过年是用不了多少钱,其实家也没钱可用。 那时一到农历12初家家都开始准备过新年的年货了,那时农村东西少,但最差家家也要杀一头自己养的猪,炒一此自己家种的瓜子,买上几张红纸找人写上春联,什么“福”“抬头见喜”“清水满缸”啊一类比较喜庆的话。提前到蜡月二十三日就算过年
------------------------------------------------------------------
再再顶一下!!!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回复1楼子愉】:
作为网易理财—讲述我的30年系列的压轴,过年账单篇现正式开始征集,让我们唤起集体回忆,欢欢喜喜过大年。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包饺子、蒸年糕,打灯笼、放鞭炮。”这是我们小时候的一首儿歌,那个时候对于“年”的盼望很多很多,所以过年就成了孩子们一年中最快乐的事情。
还记得那件不顾家人反对,哭着提前穿上的新衣吗?—新年衣服都什么样的,多少钱呢?
那串永在记忆中绽放,
------------------------------------------------------------------
我是70年代末出生的,记得特别清楚的是1988的春节,那时侯百姓的生活还不富裕,特别是我家,刚刚修了房子,家里不但没钱,还欠了好几千块。因此,年前,妈妈就说今年过年不是每个人都有做新衣服的,只是去街上买了几块布,大概是十多块钱一块,请村里的裁缝帮我姐姐和大弟一人做了一套新衣服,而我只能捡我姐穿不了的衣服穿,记得那时候心里特难过,不过也没有办法,我父亲那时还是一个小学教师,一个月只有几十块钱的工资,其他的收入只能来源于家里养一两头猪,卖一些稻谷和花生,一年总收入也就三四千块钱,还要负担我们几个小孩子的学费以及全家人的日常开支等。
那时侯过年除了做新衣服的开支外,最主要的就是买一些年货的开支了。腊月二十几的时候,村里来了打爆米花的,村里的人就赶紧拿上几斤或十几的大米到村里的主祠堂里,打一斤爆米花好象是1毛钱或者几分钱,因为人多,往往是小孩子守在那里排队。那几天,祠堂里总是闹哄哄的,一派春节来临前的喜庆气氛。
爆米花打好了,妈妈先把麦芽糖到在油锅里加热,麦芽糖是不用钱的,是妈妈用麦子发芽熬出来的。等到麦芽糖沸腾了,咕咕向上冒泡的时候,妈妈就把爆米花倒进去搅拌,然后盛出来用木板压成方方正正的一大块,再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又甜又脆,很好吃,不过村里已经很多年没人做了。
除了爆米花糖,炒花生和豆子也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年货,有的人家经济条件好一点的还会用油炸红薯片,又香又脆,不过现在也几乎没人再做了。还有就是蒸米团和炸米团,这些都是自己家原本就有的,也不用花什么钱,就是用点时间而已。我们那里最特别的一种年货就是把干糯米磨成粉,然后加热水揉成一大块,有的还加点芝麻或香油,之后全家人围在一起,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把湿米团搓成一个一个小圆球,搓完了就放在一个大的簸箕里放一夜晾干,第二天就放在滚油里炸,技术好点的主妇做出来的又香又脆,技术差一点的就会很硬,有的牙齿都咬不动,不过倒是可以放很久都不会坏。
这些零食类的年货准备好了之后,就该准备过年吃的菜了,最主要的就是买一些猪肉,一般十几斤,那时好象是三,四块钱一斤,然后再买一两条两三斤重的鱼,几斤牛肉,一些猪肝,猪腿之类的猪杂。一般杀2到三只鸡,鸡是自家养的,不用花钱。应季的蔬菜一般是不用买的,家家的菜园里都有,买这些荤菜总共大概要花一百多快钱。
吃的准备好了,还有就是买拜年用的一些礼品。那时候礼品倒蛮简单的,几个舅舅,一个姨妈都在一个村,大年初二,只是我们几个小孩子去拜年,一家给一瓶酒和一包糖果,大概十来块钱,因为都是小孩子也不用给亲戚家的小孩压岁钱,所以整个礼品钱加起来也就几十块钱。
这些都准备好了,春节差不多就到了,腊月二十七八的时候,家家户户就开始张罗着对联的事了,那时候除了一些简单的年画,基本上是没有卖对联的,都是自己写。因为我父亲的毛笔字写的好,那两天,左邻右舍都把裁好的红纸拿到我家来请我父亲代写,父亲就一张张开始写,我们小孩子就在旁边打下手,父亲每写好一张,我们就拿过来放在空地上把墨迹晾干,一两个钟后就干了,然后邻居们就拿回去,等到二十九那天,就烧点米糊,叫小孩子拿到各个门口,水缸,厨房等地方张贴。现在街上很多卖对联的,图方便的人家就顺便在街上买了回来贴,节省一点的人家还是买红纸拿回家请我父亲写。
红纸贴好了,春节真正到来了,那时三十下午,母亲就早早烧好热水,叫我们几个小孩子洗澡,洗头,洗脚,然后换上新衣服新鞋子,如果没买新的就换上最好的衣服和鞋子,然后早早吃晚饭,母亲就盘子把吃的都盛好,因为我们那里的风俗是年初一不能上楼的,而吃的一般是放在楼上的坛坛罐罐里。我们小孩子怕冷,早早就窝在被窝里等着看春节晚会,而父亲则被叫到村里的祠堂去添丁了,也就是把村里在这一年里出生的小孩的生辰和姓名记录下来,一般只写男的,因为女孩子迟早要嫁出去的,这大概就是村里的词谱吧。父亲添完丁回来后,也不关灯就和我们一起看春晚了,因为风俗上说这一晚关灯是不吉利的,所谓的老鼠嫁女,呵呵。
吃的准备好了,还有就是买拜年用的一些礼品。那时候礼品倒蛮简单的,几个舅舅,一个姨妈都在一个村,大年初二,只是我们几个小孩子去拜年,一家给一瓶酒和一包糖果,大概十来块钱,因为都是小孩子也不用给亲戚家的小孩压岁钱,所以整个礼品钱加起来也就几十块钱。
那时候过年的气氛真的很浓,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好吃的,好穿的,但回想起来还是特别怀念那时的春节,可惜现在再也没有那种气氛了。
发帖: 60 篇
在线时长: 4 小时
支持下下!
发帖: 2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包饺子、蒸年糕,打灯笼、放鞭炮。”这是我们小时候的一首儿歌,那个时候对于“年”的盼望很多很多,所以过年就成了孩子们一年中最快乐的事情。
又要过年了,2009 年春节来了。虽然已经过了很多个年,但像今年这样的还是第一回。今年过年我要带着我的外国未婚夫一家去中国,体验中国年另外再商量婚事。身在海外对于过年的体会和期盼和往年真的不一样。也许在海外的中国人都有体会,离开家之后才真正体会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
说起来改革开放30年的话题,我也真正过了三十个春节了,还记得小的时候,很穷,家里很穷,父母很穷,整个国家和社会都很穷。我家在山西的一个最穷的县城,那赤贫是出了名了,隐约记得九几年的时候联合国考察过我们那里,下的评语是‘不适合人类居住’。就那样的环境,我们仍然享受着过年带来的欢乐。也就是因为物质的极度贫乏,对过年的那种期盼等待也使过年的过程更加让人欢乐。小孩子不懂父母的难处,只知道过年有新衣穿,又好吃的-那些平时一年都吃不着的,还可以拿到压岁钱,还可以放鞭炮呢!
从记事起,我和姐姐妹妹从农历11月就开始期盼着妈妈买新的花布,我们家三个女孩子爱美也是从很小就开始被妈妈培养了,幸运的是妈妈年轻的时候,人美心灵手巧,每年都会给我们做好看的衣服,在学校的孩子和周围的邻居里比,都是最好看得,每年也有不同的颜色主题。花布是几毛几分的定价,供销社买的时候不能还价,但小贩通常会在量布的让上妈妈一点,花边二分钱一尺,扣子1分钱5个,绣花的彩色线妈妈经常备着,要是有金色银色的线,那就是绝对的奢侈品制作。原料齐备了之后就全靠妈妈的手艺了。妈妈是教师,每天都要上班下班有时还要辅导学生,备课,过年的时候放寒假才是真正能在家里做家务陪我们的时候。可我家孩子多,除了我和妹妹,二姐是爸爸妈妈结婚时带来的,大姐和大哥是爸爸带来的,还有奶奶。每个孩子都要有新衣服,所以做起来都要花很长时间,记得经常晚上了,妈妈还要在缝纫机上踏着,或者就着灯给我们衣服上绣花。我记得有一年,妈妈做了宝石蓝色的条绒布的套装给我们,在胸前还绣有蝴蝶还有烫上去的布花,圆领子镶上白色的花边,白色的有点珠光小塑料扣子是当时的流行,衣襟的部位缝上两个圆形的兜,那设计过年的时候穿出来后,在当时成了全县城妈妈的学习榜样。还有一年,妈妈给我做了粉色的一套衣服,我那会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平时也算是班里长得比较好看的女生加上学习好一直都很出众,当然也有了很多爱美的想法,那套粉色的衣服让我觉得自己像小公主,可是觉得还需要一点装饰,于是偷偷地把妈妈做衣服剩下的布剪了两块,趁妈妈去外婆家的时候打开缝纫机,自己学着妈妈的样子一点一点的缝,别出心裁地,最后自己缝了一个小心型的挎包,还不敢让妈妈知道,那会的那一点布都珍贵的很,妈妈知道了非打死我不可。衣服做好了之后,会放在我家那个组合柜有绿色玻璃的柜子里,我和妹妹就每天拿出来比划,试穿,照镜子,然后看看墙上的撕历数数还有几天才过年,真想把日历多撕上一张两张。对新衣服的期待在过年的期待中对我们姐妹来说是最兴奋的也是最难熬的环节,从量身开始到期望妈妈尽快坐到缝纫机前,看到姐妹的做好就期待自己的,还没有袖子的时候试一遍,摸摸自己身上的半成品衣服,那种心情不仅仅是激动,更像是在触摸稀世的珍宝公主的嫁衣一般。上领子之前再试一遍,小心翼翼的穿上,又不甘心的脱下交给妈妈,做好了绣花前我们会请求再试一遍,因为绣上花之后妈妈就不让我们试了。过年父母要采办年货,帮老人做家务,所以当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我们姐妹第一时间就会把院门顶上,踩到凳子上,爬到柜子里,拿出新衣服来,摸摸,看看,轻轻的拿着如同最珍贵的珍宝小心翼翼地穿上,美几分钟,想象着同学该有多羡慕呀!那种偷偷试的时间当然不能太长,我们互相提醒,试一下下之后就赶紧叠好了放回到柜子里,不能让妈妈发现了。过年的那天早上起来打扫院子,换上新被单和新的塑料桌布,贴上年画和对联,我们并排着站在干干净净的家里恳求妈妈‘让我们穿新衣服吧!’可是时间还没到,下午吃年夜饭之后,我们才会允许碰它们。于是,为了新衣服,我们无比勤快无比配合,相互监督和提醒不要说错话,不要打碎碗,扫地要扫干净,剥葱的时候要尽量留着能吃的部分,等啊等啊,终于到了年夜饭前放炮的环节,爸爸把炮挂在一根棍子上,我们就轮流举着,炮声一响就代表着我家要开始过年了。
吃完年夜饭,我们绝对是迫不及待,那着急要穿新衣服的心情已经熬到了极点。根本不用妈妈爸爸帮助,自己轻车熟路的从柜子里把自己的新衣服拿出来,里里外外的开始换,新的毛衣毛裤或棉衣棉裤,新外套新裤子新鞋子,新袜子新手绢,家里情况好的时候还会有新手套或者新帽子。焕然一新的站在家长面前,他们会开心温暖的笑,我们会开心满意的笑,然后就会和爸爸妈妈说再见,去姥姥家‘夸’(炫耀)新衣服。去姥姥家的路挺远的,当然这才是我们的目的,为了上街使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新衣服,手拉着手,昂首挺胸的小姐妹们走在街上,希望过往的行人能够关注我们的新衣服,最好能碰到熟人夸我们漂亮。当然除夕夜的街上人丁冷清,姥姥家也很快就到了。姥姥姥爷当然会夸我们漂亮,欣赏我们的新衣服,但观众很明显是不够的,我们很快就告别姥姥,回到家里期待第二天的正式上街‘夸’新衣服。
年夜饭是在圆桌上吃的,圆桌一般情况下不用,折叠起来放在家里比较醒目的地方,那种钢木结合的桌面上有牡丹花或者仙鹤的折叠圆桌大约每家都有过,那曾经是一件重要的家具,新媳妇陪嫁的时候基本都能看见圆桌在拉陪嫁的农用车上。圆桌支上之后妈妈会把新买的塑料桌布铺上,我们就开始摆筷子,先摆上筷子,爸爸的酒盅,我们的饮料,那饮料都忘了是什么了,大约是汽水之类的奢侈品,对了叫高橙,一般不摆酒席是看不到的。然后把凳子围着桌子摆好了,我们就等着妈妈从厨房把菜端来了。炒菜的时候我们会尽量的挤在厨房,因为有可能混上一点吃的,过年的饭那个丰盛是平时根本比不上的,有蒜薹炒肉,有鹌鹑蛋罐头,有炒鸡蛋,还有妈妈家传的凉菜,凉菜原料很简单,土豆丝,莜面蒸了之后切丝,豆芽,粉丝,我最爱吃的也是最贵的原料油炸豆腐丝。炸豆腐是我们那里过年家家必备的原料,而且在腊月的最后几天有固定的时间来做炸豆腐,忘了是那天,反正那天家家窗口能飘出油炸豆腐的香味。那可是真的用油啊!上好的胡麻油放到大锅上,豆腐切成一片片三寸见方的薄片,白白的豆腐下到油锅里,翻几次就变成金黄的了。炸好了出锅,放到脸盆里,拿到家里最冷的那间‘寒房’里,过年的时候拿出来吃。回到凉菜,凉菜拌的过程很重要,妈妈和姥姥都是高手,简单的原料加上老家的陈醋,酱油,芥末,盐和香油就变成了美味的过年主菜,上桌一般使用大盆盛上放到圆桌的中间,边上摆上奢侈的炒肉,炒鸡蛋,午餐肉罐头和鹌鹑蛋罐头,可能还有西葫芦或豆角炒肉,冬天的西葫芦和豆角绿绿的,不光奇贵而且供应量很小,那种味道对我们小时候来讲就不用说了,现在想想还流口水呢!我们给爸爸妈妈奶奶恭敬的倒上白酒,自己倒上垂涎已久的高橙,大家高叫干杯,然后就开始享受期待了一年的盛宴了。我们是不喜欢吃凉菜的,因为对于我们来讲,炒鸡蛋什么的才是重点,我很小开始就不吃肉了,所以年夜饭上,鹌鹑蛋罐头对于我就是人间的极品,不知道从那年开始,我家的年夜饭桌上就固定有了鹌鹑蛋罐头。大人们是吃凉菜为主的,毕竟那些奢侈的菜不多,我家孩子又多,妹妹又喜欢吃肉,我们那会不懂事,总以为妈妈就爱吃那土凉菜呢!爸爸会和我们玩一些游戏,有时候是什么成语接龙或者谜语的,我一贯坚持我家是书香门第的观念,也是受了爸爸的影响,尽可能风雅,尽可能文化。每年年夜饭的丰盛让我们孩子们很是满足,虽然现在看来只是最简单的蔬菜炒肉,最便宜的凉菜,廉价的罐头和炒鸡蛋,但在当时的我们心里,甚至以后永远,都是任何盛宴不可以比拟的,吃遍海参鲍鱼,法国鹅肝澳洲龙虾意大利面之后,我最最想念也每每想之落泪的还是小的时候穷的时候,我家的年夜饭,那张圆桌,那瓶高橙,16颗一罐的鹌鹑蛋罐头和妈妈的凉菜。那样的年夜饭花多少钱对于当时的我没概念,在20多年后物价涨了无数番之后,总价值也许仍然在100元之下,可就是那样的年夜饭,价低但当中有无数的辛酸,无比的温馨,无限的父母的爱。
放炮是在过年当中小孩子的欢乐时光,尤其是男孩们。当然对于野惯了的我和妹妹,一样享受着不比男孩少的放炮的欢乐。小时候一般家里买的都是那种100响的挂鞭。但我们不是点燃就100响连放,我们把它拆开了,一个一个地摆到窗台上,还不能让玻璃上的霜给打湿了,放炮的时候一次每人拿上5个,到院子里找到小伙伴一起玩,轮流放,玩着花样比着放。那会没什么安全意识当然也根本没有现在这么爆炸力强烈的鞭炮,一个要是放在地上放,另一个就放到高点的地方,下一个就要拿到手里点燃了扔出去放,比谁的胆子更大,那会我们认为最牛的就是拿在手里一直到炸开,那才是最胆子大的男孩子。我和妹妹毕竟是女孩子胆子终是有限,最高的级别也就到了拿到手里点燃扔出去,不过当时也绝对赢得了男孩子的在放炮权力上的尊重。我们可以一起玩,一起放炮。但尽管每次只是5个5个放,100响的鞭炮也会在几天内很快放完,于是我们就在院内院外巷子里到处找,细心的在一些小的角落里和挂鞭放完的纸碎里找那些别人掉的或者没点燃的小炮仗,有时候幸运找到一两个时,我们都会开心的叫起来,然后回家取上黑香,跑到最佳放炮点-院子中心,慎重的点燃,然后退开看着炮仗炸开,捂着耳朵听那响声看那一点火花。享受着放炮给我们儿时带来的那种专属的欢乐。烟花对于那会的我们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娱乐极品,烟花价格不高但比起鞭炮来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我们家每年都会买一点,在除夕晚上放。放烟花是除夕晚上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晚上刚到天黑的时候我们就会兴奋的把为数不多的烟花拿出来,摆好了,催促全家人到院子里看,点上黑香,戴上手套,迫不及待地但又郑重其事地开始。印象最深的是连珠筒和小泥墩,还有挂在院里晾衣服铁丝上点燃就会转着像飞碟似的一种。连珠筒也许现在还有,但是喷射的烟花就会很高了,很大绽开后五彩斑斓的。我们最爱的连珠筒不是那样的,细细的长长的贴着花纸包装,上面写着多少响,有5响的10响的最奢侈的我见过50响的,我们就握在手上,如果只有一支,那谁能掌握还是一个不小的权利呢。站到院子中央,握住连珠筒,爸爸点燃之后我们就仰着头,不管谁举着那个神圣的连珠筒,都是兴奋带有点紧张害怕的心情,望着天上,信号弹似的亮点喷出来之后大家就开始数数计次,看不同的颜色然后猜下一颗是什么颜色的,那种烟花带给我们的是不可预测的和等待数数的惊喜,然后在应该的响数数完之后,通常我们还会继续举着连珠筒,期待它再出一响,直至父母确认没有了,才恋恋不舍的放下。小泥墩就是土制的一块锥形泥巴中间加上火药的,点燃后会有烟花喷出来但时间很短,但那是最便宜的烟花呀!爸爸妈妈虽然工资很少很少,但都会尽力满足我们每个过年的愿望,所以我家每年都会有一点烟花,那是父母给我们实现的绚烂的梦想。
现在孩子们的压岁钱是不是都变成银行的各种卡片了?我已经不知道了,我家没有小孩子很多年了。我们小的时候,压岁钱都是在除夕晚上我们睡觉之后,妈妈偷偷压到我们枕头下面的,有点像西方的圣诞老人一样,第二天早上醒来,惊喜地发现枕头下面出现了新新的压岁钱。压岁钱的金额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有所略增,但钱本身却一定是崭新崭新的从银行换来的新货币。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给过两毛的,5毛的,一块的压岁钱,那绝对是一大笔钱。我们家里很困难,妹妹和我从小基本上没有过什么零用钱,姐姐因为和姥姥住的时间多一点,会有姥姥给的一点点零用钱,所以过年的压岁钱对于我们来讲那绝对是天上掉下来的财富。但我们知道,压岁钱不是用来花的,可以在大人给你的时候装到新衣服的口袋里,一会儿,或者最多一天,第二天是要上缴的。妈妈会说我帮你们保存着,但也不会再见到了。我们那会根本不理解爸爸妈妈的困难,不知道那些我们收到的压岁钱他们会在见到别的孩子的时候继续给出去,压岁钱就是一个新货币的在各个家庭父母之间的循环,你家家长给我家孩子了,我就要给你家孩子同样的数量,不能少只能多,当然也只是一毛两毛一块两块的差距。可在当时的环境里,那是多大的一笔负担加在我们已经在生活中挣扎的父母身上我们根本不明白。我们还是会想办法隐瞒或者撒谎去偷偷的留出来几毛压岁钱花的,因为大街上那些孩子们都有压岁钱在他们口袋里,卖气球的,卖瓜子零食的那些小贩又是那么无比的诱惑着我们。偷偷花掉那点压岁钱的快乐,和小伙伴分享那点零食的快乐是无可比拟的,但随之而来的家庭暴力也是无比恐怖的。最终偷偷花钱的秘密败露的时候,妈妈就会无比的生气发怒,暴揍我们,妈妈打我们的时候也是很可怕的,那也是我对小时候的生活印象最深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至今心有余悸。那会就想为什么打我们,花了几毛钱买了一点零食有什么错呢,小朋友都这样,过年都这样,可是我们那里知道那些崭新的发出油墨香味的新毛票来的有多么的不容易,也许有的甚至本身就是父母借来的。记忆中,我们攒过妈妈给的5毛的一块的,2块的压岁钱,5块的压岁钱,10块的压岁钱的数目已经是非常惊人的大手笔了。后来生活好多了,我们也长大了,压岁钱也有过50块的100块的。那却真的是很多年过去了,父亲也已经不在了,我们不需要上缴压岁钱了,也不用偷偷摸摸的花压岁钱了,甚至过年的时候我们给妈妈钱了,但为了重新怀念过去的压岁钱,妈妈还是会在除夕的时候给我们象征性的10块什么的压岁钱。可是那种快乐,那种期待,象过去的那些时光,像爸爸,永远的走了,不再回来了。那种过年的快乐在长大了之后工作了之后再也没有了。
春节的话题是很开心的,all about the family reunion and happiness! 可是我却写着写着,眼泪就不停的掉下来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好多事情我以为我都忘记了。小时候,长大,在活下去的困苦里挣扎,过年虽然每年都有每年不同的故事和地方,不同的家庭成员参加,但过年的意味却是越来越淡了。最欢乐的春节是最穷的童年,最装模作样的春节在山西,我们几个都在北京打工,其实都过得不容易,可是过年的时候还是要回老家山西,要风光体面地回去,姐妹们心照不宣的用自己能负担的最高限买新衣,置年货装作衣锦还乡。最凄凉的春节是在北京,妈妈和姐姐准备完所有的事情后,晚上去他们的爱人家过了,我和妹妹两个人手拉手,一起做饭,两个人对这吃年夜饭的春节,当倪萍在电视里煽情地说拥抱你们的亲人时,我们看着只有我们两个的家,轻轻的拥抱,心里的凄凉终于让我偷偷的躲在卧室泣不成声。爸爸去世后唯一的一次大团圆是在2006年,所有的姐妹都聚到一起,回到老家山西,看望姥姥姥爷,我们在十几年之后又看到了老家的春节集市,几十年不变的年画和贴到门上的小门帘,到爸爸的坟地烧香,大家一起包饺子打麻将,真感觉像一个真正的春节。离家最远的春节是2007年在悉尼,没有亲人只有相熟的几个同学,在国外过年的气氛没那么浓烈了,过年带来的想家的情绪也没那么激烈了,可是当我们寻找努力几个小时,终于在房东家看到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时,还是哭了,五个人,不管男孩女孩,眼里都噙着闪闪的泪。最忙碌的就是去年了,妹妹终于也要结婚了,心高气傲聪明漂亮的妹妹也要嫁人了,全家都十分开心的准备春节和妹妹婚前的事务,我从悉尼飞回北京,我男朋友从欧洲大年初一飞到中国,一起过了十分匆忙的年。
2009年的春节计划
2009年了,又一个春节要来了,我的生活也变得不中不西了,刚过完西方的圣诞节又要准备春节回家过年,海外华人的尴尬就是这样,东西方的传统都要遵守。
今年我打算带着我的洋未婚夫和他家人去中国过年,见我的家人。过年的年夜饭也终于会从家里的饭桌搬到什刹海全聚德烤鸭店了,过年的新衣自已从欧洲买,顺便帮姐妹的宝宝们带,过年的烟花可以在除夕晚上从阳台看,全城都在燃烧绽放和以前不能同日而语了,过年的年货已经不需要置办,商场每天都开门迎客,过年的娱乐也不仅仅是春节晚会了,我订了昂贵的国家大剧院民乐演出票给全家,过年的欢乐也完完全全的改变了。
可这个年也许是我和中国家人团聚的最后一个年了。姐姐结婚到婆婆家过了几个年了,妹妹去年春节后也嫁人,现在也有可爱的双胞胎宝宝了,按照中国的老规矩嫁了的闺女要在夫家过年,我是最后一个没嫁的,今年过年我家人也就我和我妈妈还有我的外国家人了。明年我也会嫁到欧洲,妈妈的老伴已经同意让妈妈陪我们过年很多年了,我们也再也没有理由把妈妈从老伴那里‘借来’过年。我家的春节历史从此也就会变成了妈妈,姐姐,妹妹和我各自家庭春节的一部分了。从此,我在欧洲,妹妹在大同,妈妈和姐姐在北京的不同地区,年夜饭也会有不同的内容,电话问候会变成唯一共同的过年内容。
当然,春节在变,我们在变,天下没有不散的年夜饭但我们有中国永远的春节。祝所有的家庭都幸福团圆,祝所有的人都开心,春节越过越丰富越老越年轻!
发帖: 116 篇
在线时长: 135 小时
发帖: 10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改革开放30年,我岁数比较小,没什么好写的。不过最深刻的感觉就是现在的年“味”渐渐消失了。
下次自动登录
每30秒自动保存一次内容
我眼中的似水流年作品征集
24小时热帖榜
下次自动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86年五分钱硬币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