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本拉登 百度云为什么最后女主角要哭?

《猎杀本拉登》——巾帼不让须眉的爱国主义赞歌
谁家没有家仇,哪国没有国恨。对于美利坚合众国来讲,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分子袭击案,是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所以,先不论这部电影的剪辑,场景,灯光,景别等等这些专业的事,单从题材内容上,它就足以在各大电影节和颁奖礼笑傲群雄。试想,哪个国家会不让以自己的民族英雄为主角的主旋律电影大放异彩?就像我们的金鸡百花奖是不会拒绝褒奖我们的主旋律电影的。
电影一开头,没有任何的场景和画面,只有单一的阴郁的黑色。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当年灾难现场的真实声音。一部电影,开篇不以画面取胜,反倒是选择了电影中稍居次席的声音代替,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的声效可以比拟灾难重现的画面甚至是超过,导演也不会轻易冒这个险。显然,这样的代替取得的效果超过预期。
接着电影以拷打嫌犯开始,我们的绝对女主角劳模姐也就此登场。在电影接近尾声时,玛雅在对上级汇报时谈到,自己在CIA工作12年,逮捕本拉登是自己的第一个大任务。所以,我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在一开场玛雅看到自己的同事拷问嫌犯时的残酷行为,会显得那么胆怯,甚至是恐惧。连她说一句“只有你说出实情才能救你自己”的声音都那么微弱,表情都那么不自在,好像,那间大铁屋随时会让她窒息。
电影以时间线为串联,从2001年,到2011年,美国的CIA为了他们的头号敌人,整整奋战了十年。这十年里,本拉登的团伙不断制造命案,CIA为了追捕本拉登也在一步步逼近,玛雅的民族感也上升到无限。谁都知道,中情局的活儿不是谁都能干的,男人也不一定都扛得起来,更何况是年华正当年的佳人。可是,中国有句古话叫:巾帼不让须眉。巾帼是不管你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的。有好莱坞劳模姐之称的杰西卡.查斯坦扮演同是劳模的CIA女干将玛雅,谁敢说不合适。只是,这样强悍却也不在意流露自己温情的女人的角色,并不是什么太难扮演的角色。劳模姐在电影里基本素颜,过于瘦削的身材和脸型也像极了天天心力交瘁的CIA干将。但是,不是所有事业上成功的女人,生活中也会如意。为什么玛雅的态度会从女生天性的害怕转到女强人的坚硬,为什么她会百分之百地确定本拉登一定就在那间屋子里?记得戏中的杰西卡问她,“你有男朋友吗?你有朋友吗?”本来想安稳地品尝红酒的玛雅,表情瞬间就凝固了。所以,巾帼也不是好当的。
当电影中段,CIA决定以那间屋院为核心,全心全意静候本拉登出动时,镜头晃到了玛雅的电脑桌面,是她和杰西卡的合照。可能当年,杰西卡和其他同事因为判断失误而丧命,最内疚的就是玛雅。可能也是在那次之后,玛雅决心为了她的朋友,为了她的同事,也为了空袭案中无辜丧命的同胞,拼死也要从广袤的沙漠中找到能就他们的绿洲。所以,玛雅的眼神中,多了一分严厉,语气里,强加了一丝坚定。这才是合格的CIA女干将。
在最后接近成功的几百天里,玛雅每天都恶狠狠地在她领导工作间的透明玻璃上用红笔写下已经有多少天,那间疑似存在本拉登的屋院没有动静了。她每天就在逼领导,逼自己的过程中挣扎。也就此,电影最精彩的部分才正式上演。整部电影时近160分钟,内容最精彩,场面最激烈,环节最紧扣,演员表演最出彩的仅仅在这最后的30分钟内。当海豹突击队的每位队员信心满满的坐上直升机飞往目标基地时,我们也就知道,对于本拉登来讲,他的生命也就要终结于此了。海豹突击队的队员们来到目的地,以一系列精准娴熟的动作叩开拉登的大门,他们一个个寻找,将拉登的信使,儿子一个个击毙。终于,他们在层层向上攀爬楼梯时,也层层递进地找到了他们的猎物,几枪就将其毙命。这个让全美国人民害怕,恐慌,愤恨至极,让美国中情局每个人每天过着百爪挠心生活的头号敌人,几秒内,便被乱枪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可是,CIA的同事,却耗尽了十年的光景,陪上了那么多条人命。如此的时间反差,多戏谑啊!
最终,海豹突击队的队员带着他们的“战利品”回到基地,如释重负的他们还会开玩笑地说:“一区放光碟,二区放文件,三区放女人的内衣……”当玛雅带着惊恐却又迫不及待的心情慢慢走向本拉登的尸体时,她会不会在想:我们真的做到了吗?我的坚持是真的对的吗?她慢慢拉开装尸体袋子的拉链,看了一眼这个她早就烂熟于心的人面,回过头向他的同事点点头,“这就是本拉登!”
完成这个头号任务后,各路人马就此散去,准备接受新的任务。玛雅拖着疲惫的身躯,拉着重重的行李,走进那个只有她一名乘客的机舱。当机长问她:“你要去哪儿?”时,她并没有急着回答,只是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慢慢系好安全带,眼泪顿时夺眶而出。
“任务就这样完成了?”
“我为同事们报仇了?”
“我要去哪儿?”
“未来如何?”
这眼泪的深意远不如此!
当我习惯称这部电影是英雄主义赞歌时,我也习惯将它与《逃离德黑兰》相比。但是,我的天秤是倾向于后者的。因为《逃离德黑兰》情节更加紧凑,剪辑更加流畅,尤其是它出色的交叉剪辑技术,能让观众紧张的连心跳都漏掉一拍。能抓住观众的心的电影才能算一部精彩的电影。如果,《猎杀本拉登》能做到连我都能分辨出的这些,也许奥斯卡的小金人就是凯瑟琳毕格罗的!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猎杀本拉登》:直面CIA酷刑 探究猎杀意义来源:凤凰网娱乐 18:03
《猎杀本-拉登》海报  2012颁奖季中政治题材的影片的确不少,《逃离德黑兰》、《林肯》的质量均十分上乘的情况下,《猎杀本-拉登》以题材的吸引力还是让很多影迷翘首以盼。  CIA发声明撇关系,影片赚足眼球  在佳作《拆弹部队》登顶奥斯卡以后,凯瑟琳-毕格罗就开始着手准备这次的《猎杀本-拉登》,甚至早在拉登被击毙之前。直到2011年5月拉登击毙的消息传来,相信影片的前期准备工作从那时候起才进入了正式阶段,包括很多直接对CIA内部人士和当时参与猎杀行动的陆战队员的接触,以丰富影片细节。  影片在上映初期还引来CIA在官网发出正式声明说影片内容和自己无关(这种关于一部电影的声明在整个CIA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整个猎杀事件并不是某个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团队的努力结果;同时还传出有内部官员接受泄密调查的消息(未有证实),今年轰动美国的CIA探员因为泄露内部探员姓名给记者导致被定罪入狱的事件还未平息,虽然跟片中涉及的拉登猎杀行动没有直接关系,却在影片大范围进入影院之前,就让它赚足了眼球。  详述猎杀过程,让观众亲历3小时的刺激  毕格罗本人对战争题材的视角令人着迷。她并未拍出一部主旋律的、歌颂政府或是间谍部门的电影,而是以一个第三人的身份,纯粹地记录下了整个故事。就像《拆弹部队》一样,它给人最真实的战场的体验;战争的残酷不需要浩大的场面和四溅的血浆来说明,在《拆弹部队》我们眼里看到的是对战争迷恋到近乎变态的拆弹士兵;这一次,用自己生命的整整十年不懈追捕拉登的女探员:她是一个很不同寻常的女主角。
(0)(0)(0)(0)相关搜索:..【今日推荐】
->->【热点推荐】【栏目精彩】简版| | ----15-05-05 11:44> 好看吗?&
义义    21:18
不容易啊 到处爆炸
月下孤狼    23:33
看到最后心情郁闷了。12年为了一个本拉登。真心难熬
FoK    23:44
太棒了,,,只有老外拍的出来真实感觉....好片
罗艺    23:24
片子是个好片子。制作也是个大制作。我只是来看片子的 懂的
凤舞逆鳞    15:49
不错!还行! /
特别是最后一个镜头意义深远啊!女主角大学毕业就被挖进中情局,对抗本拉登,现在本拉登挂了!女主的任务完了!10年一个任务啊!
华    16:14
look    15:10
无更多评论
猎杀本拉登好看吗&评分↓
热度:37℃
,好看7.85分(7人)
<param name="FlashVars" value="dataXML=">
<embed FlashVars="dataXML=" src="/m/images/round.swf?chartWidth=270&ChartHeight=82" quality="autohigh" wmode="opaque"
swliveconnect="TRUE" width="100%" height="82"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pluginspage="/shockwave/download/index.cgi?P1_Prod_Version=ShockwaveFlash" wmode="transparent">
猎杀本拉登好看吗?您可以参考大家的评分结果,同时也欢迎您来评分和发表看法。
雅图在线WWW.YATU.TV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猎杀本拉登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