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有木炭黑孔雀鱼的植物花瓶里可以养孔雀鱼吗?

查看: 813|回复: 5
竹炭片可以直接放在鱼缸里吗?
如题!我想买点竹炭片直接放鱼缸里,不知道能不能起到净化水的作用,不行的话还能让慈鲷有个玩耍或者躲藏的地方!
竹炭片可以直接放在鱼缸里吗?复制代码可以、但净化水的作用可以忽略吧
祥瑞1996 发表于
可以、但净化水的作用可以忽略吧
多谢了!那就不买了,直接再来几个罐了
完全可以的
不用也行& && && &
三湖缸,放活性炭类的没用,水质太硬,活性炭2天就吸满钙镁,然后失效了,放多了水质缺硬度变软,反倒对鱼不好
站长推荐 /1
免费试用产品,还能拿大奖你还等什么快快加入吧。
Powered by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氮和磷收支及变动的初步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氮和磷收支及变动的初步研究
【摘要】:草鱼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种类之一,由于集约化养殖成度的提高,有机污染的加剧,及各种病害的威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草鱼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寻求健康的养殖模式已不容忽视。为降低草鱼养殖过程中各营养物在系统的沉积和积累,对草鱼养殖池塘的生态学性状进行研究是必须的。C、N和P是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元素,其利用率和积累情况常被作为评价养殖水平、模式以及自身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淡水养殖池塘系统有机碳、氮、磷收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不同种类的生态位和习性互补的特点,以草鱼为主养对象,混养滤食性的鲢和杂食底栖类的凡纳滨对虾,采用陆基围隔试验方法,通过对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有机碳、N和P收支及其在水体和底泥中积累情况的研究,以期找到科学的草鱼混养模式,为我国淡水池塘草鱼养殖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收支的初步研究
采用陆基围隔实验法,研究了草鱼单养、草鱼和鲢混养以及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混养系统有机碳的收支。实验于2010年5月至10月进行,每月定期采样,分别测定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有机碳的收入与支出,分析不同养殖模式系统水体和底泥有机碳含量的变化。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有机碳收入主要源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和饲料投喂,所占比例分别为63.10~76.59%和22.56~36.54%;(2)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有机碳的支出依次为水体呼吸、底泥有机碳积累、生物和底泥呼吸、次级生产、养殖生物生产、水体积累和附着物利用,所占比例分别为32.17~44.90%、22.58~30.67%、11.45~21.54%、9.08~15.46%、4.07~9.46%、0.30~0.93%和0.74~1.03%;(3)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体有机碳含量从养殖初期的5.79±0.62mg/L上升到收获时的13.68±0.89~16.40±1.84mg/L。其中,草鱼单养组水体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草鱼混养组(草鱼和鲢混养;草鱼、鲢和对虾混养),草鱼、鲢混养组水体有机碳含量高于草鱼、鲢和对虾混养组,但差异不十分明显;(4)不同养殖模式下底泥有机碳含量从养殖初期的2.51±0.40%上升到收获时的3.07±0.07~3.61±0.63%。其中,草鱼单养组底泥有机碳积累量显著高于草鱼混养组(P<0.05),草鱼和鲢混养组有机碳积累量显著高于草鱼、鲢和对虾混养组(GSL3)(P<0.05)。实验结果初步表明: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混养可减轻水体尤其底泥中有机碳的积累,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草鱼混养模式。
2.草鱼不同混养系统N收支的初步研究
采用陆基围隔实验法,研究了草鱼单养、草鱼和鲢混养以及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混养系统氮收支。实验于2010年5月至10月进行,每月定期采样,分别测定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氮的收入与支出,分析不同养殖系统水体和底泥氮含量的变化。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氮的收入主要源于饲料投喂,占系统氮总量的87.03~90.45%。(2)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氮支出依次为生物生产、底泥积累、水体积累、围隔布吸附、氨挥发,所占比例依次为43.82~57.99%、17.49~27.56%、7.77~10.28%、1.36~3.35%和0.20~0.29%。(3)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体氮含量由养殖初期的56.51±1.72g.49m~(-2)上升到147.04±8.72~187.18±12.06g.49m~(-2);其中,G组水体氮积累量显著高于GSL2、GSL3和GSL4组(P<0.05),与GS组差异不显著(P>0.05),GS组水体氮积累量显著高于GSL3组(P<0.05)。(4)不同养殖模式下底泥氮含量由养殖初期的0.19±0.02%上升到0.65±0.04~0.87±0.14%。其中,底泥氮积累量G组显著高于GSL2、GSL3、GSL4组(P<0.05),GS组底泥氮积累量显著高于GSL2、GSL3和GSL4组(P<0.05),G、GS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5)不同养殖模式下氮利用率GS、GSL组显著高于G组(P<0.05),GS、GSL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结果初步表明:草鱼、鲢、凡纳滨对虾三元混养模式可减轻水体和底泥氮的积累,提高系统氮利用率,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混养模式。
3.草鱼不同混养系统P收支的初步研究
采用陆基围隔法,研究了草鱼单养、草鱼和鲢混养以及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混养系统P收支。实验于2010年5月至10月进行,每月定期采样,分别测定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P的收入和支出,分析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水体和底泥P含量的变化。主要的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磷的收入主要源于饲料投喂,占系统磷输入总量的90.06~91.13%,为主要部分。(2)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磷支出依次为底泥积累、水体积累、生物生产和附着物利用,所占比例依次为76.80~92.38%、12.63~21.44%、6.05~9.83%和1.10~1.60%。(3)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体磷含量由养殖初期的11.65±2.63g.49m~(-2)上升到收获时的40.13±7.72~67.33±5.43g.49m~(-2);G组水体磷积累量显著高于GSL组(P<0.05),与GS组差异不显著(P>0.05),GS组显著高于GSL3组(P<0.05),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4)不同养殖模式下底泥磷含量由养殖初期的379.6±39.58g.49m~(-2)上升到622.87±69.22~669.73±76.94g.49m~(-2),底泥氮积累量养殖期间底泥磷积累量G组高于GS、GSL组,GS组高于GSL组,差异都不显著(P>0.05)。(5)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磷利用率GSL1、GSL2和GSL3组显著高于G和GS组(P<0.05),G和GS组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结果初步表明:草鱼、鲢、凡纳滨对虾三元混养模式可减轻水体和底泥磷的积累,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磷利用率,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混养模式。
4.草鱼不同混养系统C、N、P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采用陆基围隔法,研究了草鱼单养、草鱼和鲢混养以及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混养系统C、N、P动态变化。实验于2011年5月至10月进行,每月定期采样,分别测定不同养殖模式C、N和P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如下:(1)实验期间G组总氨氮、硝酸氮和磷酸盐含量一般较GS组和GSL组高;GS组较GSL组高。(2)养殖水体总氮、总磷含量随养殖周期延长呈上升趋势,且养殖期间水体总氮、总磷积累量G组显著高于GSL组(P<0.05)。(3)养殖期间水体DOC、POC的含量呈上升趋势,7月、9月和10月份水体DOC含量G组显著高于GSL组(P<0.05),8月、9月和10月份水体POC含量G组显著高于GSL组(P<0.05);G组与GS组DOC、POC的含量在大部分月份差异不显著;养殖期间DOC:POC:TOC由养殖初期的0.59:0.41:1变为收获时的0.44:0.56:1。(4)养殖期间草鱼单养组叶绿素a含量呈快速增长,最高达293.95±18.51ug/L,GS组和GSL组叶绿素a含量相对稳定。实验初步表明,草鱼、鲢、凡纳滨对虾三元混养模式对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S931.3【目录】:
摘要5-8Abstract8-170 前言17-181 综述18-28 1.1 淡水池塘养殖18-19
1.1.1 淡水池塘养殖概况18-19
1.1.2 池塘养殖草鱼现状19 1.2 混养模式19-20 1.3 水域系统有机碳研究现状20-23
1.3.1 碳循环20-21
1.3.2 淡水水域有机碳收支的研究21-23 1.4 养殖生态系的氮元素和磷元素23-26
1.4.1 养殖生态系中氮磷循环23-25
1.4.1.1 养殖生态系中氮循环23-24
1.4.1.2 养殖生态系中磷循环24-25
1.4.2 养殖生态系中氮磷收支25-26
1.4.2.1 氮磷收入25-26
1.4.2.2 氮磷支出26
1.4.3 氮磷利用率26 1.5 本研究的意义26-282 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收支的初步研究28-39 2.1 材料和方法28-31
2.1.1 实验池塘与围隔28
2.1.2 实验材料28-29
2.1.3 实验设计29
2.1.4 养殖管理29
2.1.5 实验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测定29-30
2.1.6 数据计算与分析30-31 2.2 结果31-36
2.2.1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有机碳的收入31-33
2.2.1.1 不同养殖模式下初级生产合成有机碳量31-32
2.2.1.2 不同养殖模式下投喂饲料和降雨输入有机碳量32
2.2.1.3 不同养殖模式下生物输入有机碳量32-33
2.2.2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有机碳的支出33-36
2.2.2.1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水体呼吸消耗的有机碳34
2.2.2.2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水体有机碳34
2.2.2.3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底泥有机碳34-35
2.2.2.4 不同养殖模式下生物生产有机碳35
2.2.2.5 不同养殖模式附着生物、次级生产及生物和底泥呼吸消耗的有机碳35-36 2.3 讨论36-38
2.3.1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有机碳的输入36-37
2.3.2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有机碳的输出37-38
2.3.2.1 水体呼吸消耗的有机碳37
2.3.2.2 底泥积累的有机碳量37-38
2.3.2.3 水体有机碳的积累38
2.3.2.4 附着生物浮游动物次级生产及底泥呼吸消耗碳量38 2.4 小结38-393 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氮收支的初步研究39-49 3.1 材料与方法39-41
3.1.1 实验池塘与围隔39
3.1.2 实验材料39
3.1.3 实验设计39-40
3.1.4 养殖管理40
3.1.5 实验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测定40
3.1.6 数据计算与分析处理40-41 3.2 实验结果41-46
3.2.1 收获情况41
3.2.2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 N 的输入41-43
3.2.2.1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饲料、降水和水层输入氮量42
3.2.2.2 不同养殖模式下生物输入氮量42-43
3.2.3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氮的输出43-46
3.2.3.1 不同养殖模式下生物生产氮量和氮利用率43
3.2.3.2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水体氮含量43-44
3.2.3.3 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体硝氮、亚硝氮含量变化44-45
3.2.3.4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底泥中氮含量45
3.2.3.5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附着物氮含量45-46
3.2.3.6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氨挥发氮量46 3.3 讨论46-48
3.3.1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氮输入46-47
3.3.2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氮支出47-48
3.3.2.1 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体氮积累47
3.3.2.2 不同养殖模式下底泥氮积累47-48
3.3.2.3 不同养殖模式下附着物氮利用量48 3.4 小结48-494 草鱼不同混养系统磷收支的初步研究49-58 4.1 材料和方法49-51
4.1.1 实验池塘与围隔49
4.1.2 实验材料49
4.1.3 实验设计49-50
4.1.4 养殖管理50
4.1.5 实验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测定50
4.1.6 数据计算与分析处理50-51 4.2 实验结果51-54
4.2.1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磷的收入51
4.2.2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磷的输出51-54
4.2.2.1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生物生产磷量及磷利用率52
4.2.2.2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水体磷含量52-53
4.2.2.3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水体活性磷酸盐含量53
4.2.2.4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底泥磷积累53-54
4.2.2.5 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附着物磷含量54 4.3 讨论54-57
4.3.1 不同养殖模式下磷的输入54-55
4.3.2 不同养殖模式下磷的输出55-57
4.3.2.1 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体磷积累55-56
4.3.2.2 不同养殖模式下底泥磷积累56
4.3.2.3 不同养殖模式下磷利用率56-57 4.4 小结57-585 草鱼不同混养系统营养元素变化的初步研究58-67 5.1 材料和方法58-60
5.1.1 实验池塘与围隔58
5.1.2 实验材料58
5.1.3 实验设计58-59
5.1.4 养殖管理59
5.1.5 实验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测定59
5.1.6 数据计算与分析处理59-60 5.2 实验结果60-64
5.2.1 实验期间养殖水体温度变化60
5.2.2 养殖期间水质参数变化60-61
5.2.3 养殖期间水体总氮、总磷含量变化61-62
5.2.4 养殖期间水体有机碳含量变化62-63
5.2.5 养殖期间水体叶绿素含量变化63-64 5.3 讨论64-66
5.3.1 养殖期间不同养殖模式环境的变化64-65
5.3.2 养殖期间不同养殖模式下 DOC 和 POC 的变化65-66
5.3.3 养殖期间不同养殖模式叶绿素 a 含量的变化66 5.4 小结66-676 总结与展望67-68参考文献68-76致谢76-77个人简历77发表的学术论文7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葛长字;;[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7期
舒廷飞,温琰茂,汤叶涛;[J];水产科学;2002年02期
邹玲媛,承宪成;[J];水产科学;2002年02期
陈锦云;陈玉翠;;[J];水产科学;2006年05期
王年斌,苏鹤声,周泓;[J];水产科学;1999年04期
史为良,金文洪,王东强,李玉成,洪加明,郑亚静;[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89年Z1期
靳翠丽,王吉桥,庞璞敏,于静;[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高杉;吴立新;姜志强;张辉;;[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高全洲,沈承德,孙彦敏,易惟熙,傅家谟,盛国英;[J];地球化学;1999年03期
刘瑞芝,张学洪;[J];大气科学;199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洪;[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张江涛;[D];河北大学;2004年
邢阳平;[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4年
许云台;[D];浙江大学;2005年
常杰;[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周演根;[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刘峰;[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戴修赢;[D];苏州大学;2010年
周玲;[D];广东海洋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东兴;韩恕;杨玉兵;沈宗根;吕洪飞;郝建华;;[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1期
甄若宏;王强盛;周建涛;郑建初;何加骏;卞新民;;[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1期
刘娜;顾凯平;;[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施陈江;蔡春芳;徐升宝;龚宏伟;徐盘英;张倩;王泉林;;[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李玉宝;郑江;黎中宝;陆斌;林耀江;周文虹;;[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刘峰;董贯仓;秦玉广;刘超;朱士文;;[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曹昀;胡红;时强;;[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于连洋;刘光谋;卞大鹏;;[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蒋艾青;;[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0期
何大庆;;[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根海;刘子琳;于培松;陈立红;金矛;;[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叶勇;;[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高山;;[A];水库养鱼技术问题与发展总集[C];2009年
廖绍安;王安利;黄洪辉;郑桂丽;韩舞鹰;;[A];全国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监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徐黎明;杨品红;李梦军;覃忠元;张倩;王晓艳;谢春华;;[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刘强;李倩;旺罗;储国强;;[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申玉春;叶富良;;[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张婷;张传松;石晓勇;吴家林;张姗姗;;[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罗思亭;张饮江;霍姮翠;黄子贤;杜佳沐;谢文博;;[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由希华;潘光;石敬华;李恒庆;;[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利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丁森;[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谭丽菊;[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艳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刘娜;[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方景清;[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姜森颢;[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张天文;[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鲍颖;[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陶益;[D];清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慧君;[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鲜莹;[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赵巧玲;[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王敏;[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唐丽;[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闫法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凯;[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立通;[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李玲玲;[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陈爱玲;[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姚峰;甄恕綦;杨严鸥;彭开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吴伟;范立民;瞿建宏;何杰;吴婷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4期
陈寗生,施瑔芳;[J];动物学报;1955年01期
王鸿霞;吴长功;相建海;;[J];动物学报;2006年01期
庄平;宋超;章龙珍;;[J];动物学报;2008年05期
戴爱云,冯钟琪,宋玉枝,黄志翔,吴赫昌;[J];动物学杂志;1977年02期
袁宝山;[J];北京水产;1999年04期
王树海;宋传民;朱丰锡;任方旭;杨少勇;隋洪信;王悦兵;邢成亮;;[J];北京水产;2006年06期
孙刚;房岩;韩德复;吕明;;[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8期
王赟文,曹致中,韩建国,陈晓军,郝铠;[J];草地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游奎;[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松青;[D];暨南大学;2003年
张艳;[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常杰;[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莫妙兴;[D];河海大学;2007年
刘峰;[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建高,邓建佳;[J];内陆水产;1997年11期
林忠南;[J];渔业致富指南;2005年15期
赵建培;肖鱼;;[J];福建水产;1985年02期
张建寿;[J];科学养鱼;1986年04期
陈道印;[J];科学养鱼;1992年02期
李德寿;;[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3年02期
龙藏瑞,李宗荣;[J];河南水产;1994年03期
孙志洲;[J];水产养殖;1996年01期
陈才;[J];内陆水产;1997年05期
张祥华,王华强;[J];科学养鱼;200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宗文;吴小平;李杰;;[A];第三届全国现代生态渔业管理与技术研究[C];2011年
陈浪彬;吴东生;陈文锋;;[A];梅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第十届)[C];2010年
吴宗文;刘志全;宋刚杰;张健;高启平;高廷富;罗华;吴小平;张雨熙;吴强强;;[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乔顺风;李红顺;;[A];第三届全国现代生态渔业管理与技术研究[C];2011年
皇甫加清;张耀光;周传江;蒲德永;;[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陆骞书;施炜纲;刘凯;;[A];首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王茜;董仕;;[A];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动物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杨淞;石存斌;吴淑勤;李宁求;;[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张春生;胡凤霞;;[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刘永奎;王庆;石存斌;曾伟伟;吴淑勤;;[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玉溪市农业局 李勇 王曦;[N];云南科技报;2011年
周燕芬;[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0年
贵州省松桃县水产站
唐宗彪 向前光
龙松;[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河南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张耀武;[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薛志成;[N];云南科技报;2007年
纪增;[N];中国渔业报;2005年
映明;[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5年
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提供;[N];河北农民报;2006年
哲咨;[N];河北农民报;2006年
哲咨;[N];中国渔业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慧;[D];兰州大学;2013年
许宝红;[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丽婷;[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唐青青;[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刘平;[D];浙江大学;2007年
温静;[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朱叶;[D];暨南大学;2012年
宋文华;[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王解香;[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田鹏;[D];西南大学;2013年
肖家顺;[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肖顺应;[D];苏州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相关知识点:
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碳的形式流动是( )A.有机物B.二氧化碳C.碳酸盐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 [有机物、二氧化碳、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碳酸盐、生物群落]
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碳的形式流动是( ) A.有机物 B.二氧化碳 C.碳酸盐 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在群落中,碳以有机物形成进行流动,选A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循环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的能力。
相关知识点:
[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碳的形式流动是( )A.有机物B.二氧化碳C.碳酸盐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 [有机物、二氧化碳、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碳酸盐、生物群落]]相关内容: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化学就在你身边.(1)在寒冷的冬天,当你爸爸下班回到家中,你可以为他沏上一杯热茶祛寒.你认为取下茶杯盖,暖瓶塞应如何放在桌上比较卫生?洗刷茶杯后,怎样判断茶杯洗干净了?①____;②____.(2)小明发现厨房里用久的酱油和醋瓶的商标上有一些污渍,你认为可能的原因____,还发现燃气灶头上有一个金属支架,支架的作用____.(3)查看加碘盐说明,发现加碘盐是在氯化钠中加了少许碘酸钾,加碘盐是____(填写字母序号).A、纯净物B、混合物(4)不少家庭养观赏鱼,有时会在鱼缸里放点“鱼浮灵”可使水中的含氧量迅速增加,“鱼浮灵”的化学名称是过氧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常温下,过氧碳酸钠易溶于水并迅速放出氧气,能有效地提高水生动物的成活率.请设计实验验证“鱼浮灵”的供氧原理.
{[实验操作(可画图)][现象][结论][][][]}-乐乐题库
&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知识点 & “化学就在你身边.(1)在寒冷的冬天,当你...”习题详情
17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1.8%
化学就在你身边.(1)在寒冷的冬天,当你爸爸下班回到家中,你可以为他沏上一杯热茶祛寒.你认为取下茶杯盖,暖瓶塞应如何放在桌上比较卫生?洗刷茶杯后,怎样判断茶杯洗干净了?①倒放在桌上&;②茶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2)小明发现厨房里用久的酱油和醋瓶的商标上有一些污渍,你认为可能的原因倾倒时商标没有朝向手心&,还发现燃气灶头上有一个金属支架,支架的作用支持锅,并确保外焰加热&.(3)查看加碘盐说明,发现加碘盐是在氯化钠中加了少许碘酸钾,加碘盐是B&(填写字母序号).&&A、纯净物&&&&&&B、混合物(4)不少家庭养观赏鱼,有时会在鱼缸里放点“鱼浮灵”可使水中的含氧量迅速增加,“鱼浮灵”的化学名称是过氧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常温下,过氧碳酸钠易溶于水并迅速放出氧气,能有效地提高水生动物的成活率.请设计实验验证“鱼浮灵”的供氧原理.
实验操作(可画图)&现象&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化学就在你身边.(1)在寒冷的冬天,当你爸爸下班回到家中,你可以为他沏上一杯热茶祛寒.你认为取下茶杯盖,暖瓶塞应如何放在桌上比较卫生?洗刷茶杯后,怎样判断茶杯洗干净了?①____;②____.(2)小明发现厨房...”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结合液体药品的取用注意事项: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可以知道茶杯盖的放置方法;洗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清澈,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2)结合液体药品的取用注意事项“标签应向着手心”来分析;燃气灶头上的金属支架的作用相当于铁架台的作用;(3)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的组成的;(4)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的性质设计实验并描述实验的现象.
解:(1)采用运用类比的方法,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瓶塞倒放桌面上,生活中喝茶,茶杯盖应倒放在桌上才更卫生;判断玻璃仪器是否已经洗涤干净:茶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2)厨房里用久的酱油和醋瓶的商标上有一些污渍,我认为是倾倒时商标没有朝向手心,残留液体玷污标签,脏手、灰尘等属于次要原因;燃气灶头上的金属支架相当于实验中的铁架台的作用,在这里起到支持锅,并确保外焰加热的作用;(3)加碘盐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4)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因此可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放有过氧碳酸钠和水的试管,若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产生.故答案是:(1)倒放在桌上;茶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2)倾倒时商标没有朝向手心;支持锅,并确保外焰加热;(3)B;(4)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的过氧碳酸钠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碳酸钠易溶于水并迅速放出氧气&
掌握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要学会知识的迁移,理论联系实际.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化学就在你身边.(1)在寒冷的冬天,当你爸爸下班回到家中,你可以为他沏上一杯热茶祛寒.你认为取下茶杯盖,暖瓶塞应如何放在桌上比较卫生?洗刷茶杯后,怎样判断茶杯洗干净了?①____;②____.(2)小...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化学就在你身边.(1)在寒冷的冬天,当你爸爸下班回到家中,你可以为他沏上一杯热茶祛寒.你认为取下茶杯盖,暖瓶塞应如何放在桌上比较卫生?洗刷茶杯后,怎样判断茶杯洗干净了?①____;②____.(2)小明发现厨房...”主要考察你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知识点的认识】完全燃烧是指是物质燃烧后,产生不能继续燃烧的新物质的燃烧;即当氧气(或空气)充足时的充分燃烧.而不完全燃烧是指物质燃烧后,产生还能继续燃烧的新物质的燃烧;即当氧气(或空气)不充足时的不充分燃烧.【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氧气和一氧化碳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燃烧的条件、氧气的化学性质、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来说,主要是由于氧气的充足不充足造成的,当氧气充足时,燃烧充分,即完全燃烧;当氧气不充足时,燃烧不充分,即不完全燃烧.2.值得一提的是,当发生不完全燃烧时,不但放热少,而且往往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
与“化学就在你身边.(1)在寒冷的冬天,当你爸爸下班回到家中,你可以为他沏上一杯热茶祛寒.你认为取下茶杯盖,暖瓶塞应如何放在桌上比较卫生?洗刷茶杯后,怎样判断茶杯洗干净了?①____;②____.(2)小明发现厨房...”相似的题目:
空气的污染与人们使用的燃料有很大的关系,人类也一直在努力研究和改善所使用的燃料.①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家庭以煤为燃料,在冬季经常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其原因可能是&&&&;②到20世纪70年代,虽然仍以煤为主,但已将“蜂窝煤”取代了“煤球”,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好处&&&&;③随着“西气东输”的全线贯通,许多用户用上了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将管道内注满氮气,主要目的是&&&&.&&&&
在工业上,下列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措施中,与燃料充分燃烧无关的是&&&&把煤炭磨成粉状进行燃烧把柴油喷成雾状进行燃烧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减少热量散失
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均可以作为化工原料使用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都属于混合物完全燃烧时产物都相同
“化学就在你身边.(1)在寒冷的冬天,当你...”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2奶奶年轻时用煤球煮饭,现在家庭用煤做成蜂窝状,这种变化是为了(  )
3在工业上,下列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措施中,与燃料充分燃烧无关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将导出H2S气体的导管点燃后伸入盛有一定量O2的集气瓶内,下列3个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2H2S+O2→2S+2H2O&&&②2H2S+SO2→3S+2H2O&&&③2H2S+3O2→2SO2+2H2O.
2有经验的锅炉工往往将煤用水泼湿后再送入炉内燃烧,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甜蜜素(化学式为C6H12NNaO3S)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下列有关甜蜜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化学就在你身边.(1)在寒冷的冬天,当你爸爸下班回到家中,你可以为他沏上一杯热茶祛寒.你认为取下茶杯盖,暖瓶塞应如何放在桌上比较卫生?洗刷茶杯后,怎样判断茶杯洗干净了?①____;②____.(2)小明发现厨房里用久的酱油和醋瓶的商标上有一些污渍,你认为可能的原因____,还发现燃气灶头上有一个金属支架,支架的作用____.(3)查看加碘盐说明,发现加碘盐是在氯化钠中加了少许碘酸钾,加碘盐是____(填写字母序号).A、纯净物B、混合物(4)不少家庭养观赏鱼,有时会在鱼缸里放点“鱼浮灵”可使水中的含氧量迅速增加,“鱼浮灵”的化学名称是过氧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常温下,过氧碳酸钠易溶于水并迅速放出氧气,能有效地提高水生动物的成活率.请设计实验验证“鱼浮灵”的供氧原理.
{[实验操作(可画图)][现象][结论][][][]}”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化学就在你身边.(1)在寒冷的冬天,当你爸爸下班回到家中,你可以为他沏上一杯热茶祛寒.你认为取下茶杯盖,暖瓶塞应如何放在桌上比较卫生?洗刷茶杯后,怎样判断茶杯洗干净了?①____;②____.(2)小明发现厨房里用久的酱油和醋瓶的商标上有一些污渍,你认为可能的原因____,还发现燃气灶头上有一个金属支架,支架的作用____.(3)查看加碘盐说明,发现加碘盐是在氯化钠中加了少许碘酸钾,加碘盐是____(填写字母序号).A、纯净物B、混合物(4)不少家庭养观赏鱼,有时会在鱼缸里放点“鱼浮灵”可使水中的含氧量迅速增加,“鱼浮灵”的化学名称是过氧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常温下,过氧碳酸钠易溶于水并迅速放出氧气,能有效地提高水生动物的成活率.请设计实验验证“鱼浮灵”的供氧原理.
{[实验操作(可画图)][现象][结论][][][]}”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刚出生的孔雀鱼怎么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